TWI363256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63256B
TWI363256B TW96102056A TW96102056A TWI363256B TW I363256 B TWI363256 B TW I363256B TW 96102056 A TW96102056 A TW 96102056A TW 96102056 A TW96102056 A TW 96102056A TW I363256 B TWI363256 B TW I36325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workpiece
guide roller
winding
supp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02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45789A (en
Inventor
Hitoshi Sato
Original Assignee
Orc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c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rc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745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45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63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63256B/zh

Links

Landscapes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Advancing Webs (AREA)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 Winding Of Webs (AREA)

Description

136325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種搬運裝置,從供給側將膜帶狀的 件搬運至處理-部’並將在該處理部被處理的工件搬至 捲繞側。 • 【先前技術】 φ 一般而言,用於行動電話、移動機器等的各種的小型 電氣機器的電路板(印刷電路板)的電氣回路基材令,由於 機體為輕薄短小’在其製程令,由於難以用厚板狀的操作, 必須用薄的高精度的薄膜狀的膠片(以下稱為工件)操作。 在如此的工件中,實際上使用的素材,在習知技術中, 其厚度大約為〇.lmm左右,在此數年中,有成為〇 〇6随的 薄型化的傾向。而且在最近,希望使用厚度在0.05酿以下 且寬度為100〜250mm的既薄又寬的帶狀工件。 • 由如此的帶狀的工件來製造電路板時,工件在搬運途 中由於鬆弛而發生左右的邊緣產生彎曲的問題。用於解決 該問題的搬運機構為了確實地處理工件,而使工件保持在 水平狀態下搬運的水平式搬運式的搬運機構是已知的(例 如參照專利文獻1)。 該搬運機構為用於製造電路板而搬運帶狀的工件的裝 置。在組裝於曝光裝置的狀態下使用,將一段段間歇地搬 運的工件在曝光台上以光罩的電路圖案曝光。 向曝光台送出的工件在水平搬運的位置上由於本身重 2244-8607-PF;Chentf 5 < S ) 1363256 量而鬆弛,在為了防止該鬆他的搬運機構上,設有保持機 構,由推壓滾子央持工件而調整鬆他度(例如,參照專利文 獻1)。 然後,在搬運機構中,在改變搬運方向的位置上,不 必將負荷施加於工件上。在搬運機構中,為了在曝光台上 *不對工件施加多餘的張力地輸送而靜止,設有調整工件張 .力的充氣谷器(專利文獻1的箱體41、51)。 • 纟如此的曝光裝置中’如專利文獻1所揭示,以水平 搬運垂直曝光裝置方式水平地搬運工件並照射曝光光線。 而且,為了防止空中的塵埃等附著於工件及光罩上而提高 解析度,使曝光台設於錯直方向而使工件於垂直方向搬運 的搬運機構也疋已知的(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專利文獻 4)〇 在專利文獻2〜專利文獻4的搬運機構中,使用滾子 將搬運來的工件供給至曝光台上。 ^ • 而且,由於工件的搬運方向係適當地送至處理部,使 搬運方向轉換的方向轉換裝置也是已知的。該方向轉換裝 置係從穿設於固定軸的表面的薄板的氣體噴出孔吹出空氣 而藉由空氣壓使工件浮起而轉換工件的搬運方向的裝置 (例如參照專利文獻5)。 [專利文獻1]特許第2836787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第2005-326550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2005-919 03號公報 [專利文獻4]特許第2798158號公報 2244-8607-PF;Chentf 6 1363256 [專利文獻5]特許第2788207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但是在習知的搬運機構中,存在著以下的問題。 在如專利文獻1的搬運機構中,從供給捲軸送出的工 件由於本身重量鬆弛而施加過剩的張力,藉由充氣容器得 以減少。 但是在如此的搬運機構中,工件在曝光台上呈水平狀 態,而且因為光罩與工件接觸,由於工件為既薄且寬的物 體’容易因為本身的重量而增加鬆弛度,因此會有無法解 除鬆弛的問題。 而且在如此的搬運機構中,由於光罩與工件密合且密 接,塵埃等由靜電而附著於光罩及工件上而轉寫的情況, 曝光後的圖案的解析度有降低的問題。
又,在專利文獻2〜專利文獻4的搬運機構中,在曝 光台的前後位置上’以夾持工件的^的推^衰子而保 持,雖然光罩、光學系以及工件平順地對準,但藉由夹持 工件的兩面,有對工件施加必要以上的負荷的問題。 又,在-段段地搬運並處理工件的曝光裝置中,必須 解除在搬運通路中所產生的卫件的鬆弛的問題n塵 埃等無法轉寫至X件的情況下1 了進行高解析度的光罩 圖案的曝光,帝望不施加負荷地而在穩定的狀態下搬運。 於此,有鑑於此’本發明係提供一種不對帶狀的工件 2244-8607-PF;Chentf 7 施加負荷而可在穩定的狀態下搬運的搬運機構。 [解決問題的手段] 做為解決問題的手段,第一翻 工件在設;^直方…, 的搬運裝置將帶狀的 。直方向上的處理部上搬運而處理,包括.供 旋轉部,使輸送工件的供給捲轴旋轉;供給侧第: =與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導引藉由該供 :::從供給捲轴送出的工件;供給侧鬆他吸收裝置: =供給側第-導引滾子與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之間的工 ㈣予張力;第-搬運滾子及第:搬運滾子,g己置於處理 ㈣上方及下方’使來自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的工件^處 理部搬運;捲繞側第-導引滾子及捲繞侧第二導引滚^, 導引來自該第:搬運滾子的工件;捲繞側鬆他吸收襄置, 對在該捲繞侧第—㈣滾子與捲繞側第:㈣滾子之間的 工件賦予張力;以及捲繞捲轴旋轉部,使捲繞來自該捲繞 侧第二導引滾子的工件的捲繞捲轴旋轉,#中供給捲軸旋 轉部係配置於比供給侧第一導引滾子高的位置,供給侧第 二導引滾子係配置於與第一導引滚子相同或較低的位置, 同時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配置於比第一搬運滾子高的位 置’捲繞捲軸旋轉部係配置於比捲繞侧第二導引滾子高的 位置,捲繞側第二導引滾子係配置於捲繞侧第一導引滾子 相同或較高的位置,同時捲繞侧第二導引滾子係配置於比 捲繞捲轴旋轉部低的位置。 根據如此的構造,搬運裝置中,捲繞於供給捲軸的帶 狀的工件藉由捲繞捲軸旋轉部以及供給側第一導引滾子而 224 4-8 607-PF;che'ntf 8 1363256 輸送至供給側鬆弛吸收裝置側’而且,藉由供給側第二導 引滾子、第一搬運滾子、第二搬運滾子以及捲繞側第一導 引滾子向處理部送出。又,搬運裝置將位於捲繞側鬆他吸 收裝置的工件藉由捲繞側第二導引滾子及捲繞捲轴旋轉部 捲繞於捲繞捲轴上。第一搬運滾子及第二搬運滾子當對準 •於在處理°卩處理工件的既定的節距而間歇地搬運時,將工 •件"'里由吸附孔吸附於滾子表面而於叙直方向搬運》 而且,在搬運路徑中,使在供給側鬆弛吸收裝置及捲 »繞側㈣吸收裝置的邊界上連續進行的工件的搬運不彼此 連動地輸送。 又,藉由從供給捲轴旋轉部至第一搬運滚子的位置關 係,由於工件於向下傾斜的方向搬運,由工件本身的重量 所造成的鬆弛得以解除。而且,藉由從第二搬運滾子到捲 繞捲軸旋轉㈣位置㈣,由於工件係、於向上傾斜的方向 搬運,由工件本身的重量所造成的鬆他得以解除。
第二觀點的搬運裝置中,對應於處理部上的工件的位 置偏移量’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以及捲繞側第一導引滾子 具備使工件往供給侧第二導弓丨滾子以及捲繞側第—導引滾 子的轴方向移動的工件位置調整裝置。 根據上述構造,搬運裝置藉由工件位置調整裝置,使 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以及捲繞側第一導引滾子於軸方向上 移動’調整處理部上的工件的軸方向的位置及傾斜度,可 進行工件的高精度的定位。 一搬運滾子及第二 〉 第二觀點的搬運裝置的發明中,第 2244-8607-PF;Chentf 9 (S ) 1363256 搬運滚子中,其滾子本體係以合成樹脂成形。 根據上述構造,搬運裝置令,第一搬運滾子及第二搬 運滾子的滾子本體係以合成樹脂成形搬運的工件的微細 的振動係由樹脂製的滾子本體吸收。 、
一第四觀點的搬運裝置的發明中,在供給捲轴與供給侧 第-導引滾子之間’設有由處理部設置或任意移除的工件 連接裝f,該工件連接裝置將處理中的工件的最後尾端與 下一個新的工件的最前端部連接。 根據上述構造,搬運裝置藉由具備工件連接裝置,在 處理部處理t的帶狀的卫件的最後尾與下—次使用的新的 帶狀的工件的最前端以搬運路徑形狀連接。 第五觀點的搬運裝置的發明中,處理部為曝光台,將 光罩的圖案曝光於由搬運裝置所搬運的一段段的工件上。 根據上述構造,搬運裝置中’處理部是曝光台的情況 下,可將帶狀的工件配合曝光裝置的處理而使一段段工件 在穩定狀態下搬運,而將光罩的圖案曝光在工件上。 a第六觀點的搬運裝置的發明是在第五觀點中,當處理 部上的上述工件的位置偏移量在門檻值以下時,藉由移動 光罩使靜止於曝光台上的一段工件與工件的4立置偏移量 大約為零’當處理部上的工件的位置偏移量大於門檻值 時’使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及捲繞側第—導引滚子於轴方 向上移動’而將靜止於曝光台上的_段工件的下一段移動 至曝光台上的既定位置上。 根據上述的構造,藉由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及捲繞側 10 2244-8607-PF;Chentf 1363256 第一導引滾子於軸方向移動, 勢(傾斜)對準於曝光台上的既 台上的下一段工件與光罩的位 件的對位時間會縮短。 下個輪送的一段工件的姿 定位置。因此,輸送至曝光 置偏差量會變小,光罩與工 第七觀點的搬運裝置的發明是在第五觀點中 部上的工件的位置偏T i Μ 重在門檀值以下時,藉由移動另 罩,使靜止於曝光台上的一勁4 糾电恭, 1干畀工件的位置偏移量4 約為零,當處理部上的工件 π位置偏移篁大於門檻值時, 使供給側第二搬運滾子及捲繞側第-搬運滾子於轴方向上 移動,而將靜止於曝光台上的—段工件的下一段移動至上 述曝光台上的既定位置上。 根據上述構造,第-搬運滾子及第二搬運滚子設定成 在曝光台上靜止一段工件,因此’下一段輸送的工件係配 合曝光台的既定位置。因此,輸送至曝光台上的下一段工 件與光罩的位置㈣量變小,光罩與卫件的對料間縮短。
第八觀點的搬運裝置的發明中,第一搬運滾子與第二 搬運滾子具有使卫件吸附於滾子表面的吸附孔,同時連接 於經由吸附孔而吸附工件的吸附裝置。 根據上述之構造,搬運裝置由於工件在運送至處理部 之際係一邊吸附一邊搬運,工件不會在滾子表面滑動,可 正確地輸送一段段的輸送量。 第九觀點的搬運裝置的發明中,供給側第一導引滚 子、供給側第二導引滚子、捲繞側第一導引滾子以及捲繞 側第二導引滾子具有使工件吸附於滾子表面的吸附孔同 11 2244-8607-PF;Chentf 1363256 時連接於經由吸附孔而吸附工件的吸附裝置。 根據上述構造,搬運裝署由,山# 延哀置中,由於工件在供給側第一 導引滾子、供給側第二導引滚子、捲繞側第—導引滾子以 及捲繞侧第二㈣滾子上邊吸附邊搬運,工件不會在滚子 表面滑動,X件從供給捲抽平順地送出,同時卫件平順地 捲繞於捲繞捲轴上。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搬運裝置不夾持工件且不使工件鬆他,而從 供給捲軸搬運至處理部,從處理部搬運至捲繞捲軸,因此 不會有過剩的負荷施加於工件上’可在穩定的狀態下搬 運,而且,在處理部中可搬運至正確的位置上。 【實施方式】 接著,根據第i圖至第7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 搬運機構的一例。 首先,先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搬運機構A,然後 說明由搬運機構A所搬運的帶狀的工件τ(以下稱為「膠 片」)。 第1圖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搬運機構的方塊圖。第 2圖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搬運機構的概略立體圖。 〈膠片的構造〉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膠片τ由電路板所使用的可 撓性基板以及將樹脂成形品做滾彎成形(h〇〇p)的捲材等的 薄膜狀膠片的素材所構成》該膠片τ由膠片寬16〇mm、膠 2244-8607-PF;Chentf 12 < S ) 1363256 片長20〇mm的既薄且寬的元件構成,捲繞於供給捲軸旋轉 部1上。在該膠片T的左右兩邊緣部側上,形成穿孔(未圖 示)或不形成穿孔。 而且,本發明之搬運機構A為搬運膠片τ的裝置,以 下以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_例,以作為搬運可撓性基板的 素材使用的膠片(薄膜狀膠片)τ的情況為例做說明。 <<搬運機構的構造〉〉 搬運機構Α為將膠片τ朝向設置於鉛直方向上的曝光 台51a(處理部51)’配合作為在曝光裝置5所處理的單位 的一塊塊的處理而一段段地做間歇地搬運。該搬運裝置A 包括安裝於膠片τ捲繞.的供給捲軸B1的令央的捲軸穴而使 供給捲軸B1旋轉的供給旋轉部!、導引被搬運的膠片τ的 供給側第一導引滾子2、以及供給侧第二導引滾子3。又, 搬運機構A包括配置於處理部51的土下位置而用於搬運膠 片τ的第-搬運滚子4以及第:搬運滾子6、捲繞側第— 導引滾子7以及捲繞側第:導引滾子8、以及使捲繞膠片τ 的捲繞軸B2旋轉的捲繞捲軸旋轉部9。搬運機構八更包括 吸收搬運中的膠片T的鬆弛度的供給侧鬆他吸收裝置以以 及捲繞侧鬆弛吸收裝置D2。 〈供給捲軸旋轉部的構造〉 供給捲軸旋轉部i為成為電路板的素材的膠片τ捲繞 的捲筒狀的供給捲轴B1樞接著而送出膠片τ的元件,以供 給捲轴Μ的轴筒部安裝的轴部為中心,可旋轉地配設於裝 置框體(未圖示)上’由未圖示的驅動馬達所驅動而旋轉。 2244-8607-PF;Ghentf 13 1363256 而且’供給捲抽B1由例如捲繞部分的直徑為750mm所 構成而在左右邊緣具有突緣部(未圖示)。捲繞在該供給捲 軸B1上的膠片T藉由第一搬運滾子4拉張,與供給捲軸旋 轉部1 一起旋轉而送出至供給側第一導引滾子2。 〈供給側第一導引滾子的構造〉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供給側第一導引滚子2為使 捲繞在供給捲-B1上的膠片7向供給側鬆弛吸收裝置Μ 送出而捲掛的辅助滾子,以軸部為中心而可任意旋轉地配 設。該供給側第-導引滾子2配置於比供給滾子旋轉部】 還下方m滾子㈣部丨向下方傾斜而輸送來的膠片 τ配置成由於本身重量而從供給側第一導引滾子2略鉛直 地向下方垂下。 第3圖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搬運機構中的供給側筹 一導引滾子2的放大剖視圖。 如第3圖所示,供給侧第-導引滾子2包括膠片 掛而做面接觸的滾子本體21、任意旋轉地檀支滾子本體2 的支轴22、可旋轉地設於該支軸22上的軸承㈡、保㈣ 轴承23的裝置框體21 而且,後述的捲繞側第二導引滾+ 8(參照第2圖)例 如與該供給侧[導引滾子2為相同的構造。 〈供給側鬆弛吸收裝置> 再度回到第1圖及第2圖,供給側鬆他吸收裝£D1 置於收納供給捲㈣轉部丨與供給側第二 的膠片T的位置上’為將張力給予從供給捲轴;:轉部; 2244-8607-PF;Chentf 14 1363256 給的勝片τ而吸收其鬆他度的裝置。更進一步詳述,該供 給側鬆他吸收裝置D1是當從供給捲轴旋轉部}送出的膠片 τ在供給捲軸旋轉部丨與供給側第一導引滾子2之間以及 在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3與第一搬運滾子4之間搬運時, 為了不產生過度的負荷及鬆他,在箱體内以本身重量而鬆 他成U字形的給予張力的裝置。 • 繼側鬆弛吸收裝置Μ包括具有搬運空間的筒狀 _的箱體Dla,通過形成於上側的開口部上的膠片τ由於本 身重量在搬運空間中呈U字形下垂。在該箱體〇1内,通過 .形成於上侧的開口部上的膠片τ從膠片7的搬運方向的上 游向下側輸送而由於本身重量下垂,由第一搬運滾子*拉 張而朝膝片Τ的搬運方向的下游向上側輸送。箱體仏例 如由上下具有開口部的四角形的有底筒狀體所構成。 〈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的構造〉 第4圖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搬運機構的供給侧第二 導引滾子的放大剖視圖。 第4圖所示的供給侧第二導引滾子3係將膠片τ從供 給側鬆弛吸收裝置D1向卜搬運滾子4輸送之同時(參; 第1圖及第2圖),具備將膠片τ於箭號b的寬度方向(箭 谠3的軸方向)移動的工件位置調整裝置32的滾子。該供 給側第二導引滾子3包括馬達M卜保持該馬達Ml的裝置 框體33、固定於馬達軸—的導螺桿…又,供給側第二 導引滾子3包括用於搬運膠片τ而可任意旋轉的滾子本: 31、藉由導螺桿34的旋轉而於軸方向移動的螺帽35、與 2244-8607-PF/Chentf 15 1363256 該螺帽35 —體地软 # . ,7 移動的鍵軸36、與該鍵轴36 —體地移動 、設於該支軸37與滾子本體31之間的軸承38。 工件位置調整裝置32為使滾子本體31的位置在轴方 向(膠片T的寬度方向)移動,用於調整處理部51的膠片τ 的位置的裝置。該工件位置調整裝置32例如包括馬達心、 導螺桿34、螺帽35、鍵軸%、支軸37以及滾子本體η。
第4圖所不的馬達M1使滾子本體31旋轉且同時於箭 號a的軸方向(膠片τ的寬度方向)移動,由控制裝置1〇的 訊鮮控制而正轉*反轉,捲繞於滾子本體31上的膠片τ於 箭號b的寬度方向移動^供給侧第二導引滾子3被保持在 裝置框體33的既定位置上。 導螺桿34係連結於馬達M1的馬達軸—而一體地旋 轉。而且’在該導螺桿34與馬達轴Mia之間,也可存在減 速齒輪機構。螺帽35係螺合於導螺#34,並安裝於形成 有鍵槽的鍵軸36内。藉由該導螺桿34的旋轉,螺帽Μ係 於箭號a的轴方向移動。 鍵軸36與螺帽35 一體地旋轉之同時,於箭號&的軸 方向移動。支軸37被固定於鍵轴36的底面而與鍵轴⑽一 起於軸方向移動並旋轉,兩端部以軸承38軸支著。 轴承38可旋轉地安裝於支軸37之同時,安裝成與支 轴37冑地於抽方向(箭號a)的方向移動。滾子本體Μ 為與轴承38-起於箭號a的轴方向移動,且供膠片τ捲繞 的滾子,例如在兩端部具有突緣部的捲筒狀。該滾子本體 31至少滾子表面31“合成樹脂形成,吸收微振動。此時, 2244-8607-PF;Chentf 16 形成;衰子.表面31a的合成樹脂最好是具有緩衝性的批質樹 脂,又可覆蓋於滾子表面3la。 以上構造的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3藉由使馬達mi旋 轉並使由導螺朴34、鍵轴36、支轴37以及轴承38構成 的中介構件旋轉及直進運動,藉此使滾子本體31於軸方向 移動,而可調整膠片T的位置。如此,具備可於轴方向移 動的滾子本體31的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3使滾子本體31 的位置於軸方向移動而調整至適當的位置,藉此可正確地 對準於在處理部51中的膠片T較位中所希望的位置。 而且’第4圖所示的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3為以馬達
Ml使直接支軸37旋轉的元件,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3全 體由其他馬達或線性滑動機構(未圖示)於軸方向移動的構 造。 又,後述的捲繞側第一導引滾子7(參照第2圖)例如 與該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3為相同的構造。 〈第一搬運滾子的構造> 第5圖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搬運機構中第一搬運滾 子的放大剖視圖。 第5圖所示的第一搬運滾子4為將膠片τ從供給側第 二導引滾子3向曝光台51a(處理部51)搬運的滾子(參照第 1圖及第2圖)’該第一搬運滾子4由馬達M2間歇地驅動, 而一段段地搬運膠片T。在第一該搬運滾子4上,具有膠 片T被滾子本體41的滚子表面41a所吸附的吸附孔41b, 同時經由吸附扎41b連接吸附膠片τ的吸附裝置42。因此, 224 4—8 607-PF;Ghentf 17 1363256 第一搬運滾子4藉由該第一搬運滾子4的旋轉而使被搬運 的膠片T不會空轉。 除此之外,第一搬運滾子4包括使滾子本體41旋轉的 馬達M2、支持該馬達M2及馬達軸M2a的裝置框體43、連 結於馬達軸M2a而具有吸附裝置42的吸氣路44a的旋轉轴 • 44、連通於吸氣路44a而連接於吸引泵(未圖示)的排氣部 • 45 〇 ‘然後’如第1圖所示’該第一搬運滾子4係配置於供 給侧鬆弛吸收裝置D1的搬運方向的下游測之同時,配置於 曝光台51a的正上方,使膠片τ位於曝光台51a的中央位 置且平行於曝光台51a的表面。 第5圖所示的滚子本體41係固定於由馬達2旋轉的旋 轉轴44而搬運勝片τ的中空狀的旋轉體,且成為在轴方向 的兩端具有突緣部的捲筒形。滾子本體41中,至少膠片τ 捲繞的滾子表面41a,為了易於吸收膠片τ的微振動以 • 具有緩衝性的軟質樹脂等的合成樹脂形成。 在該滾子表面41a,穿設有多數個吸附孔41b。因此, 膠片τ藉由空氣流過其所捲繞的滾子表面41&的吸附孔 41b’冷卻滾子表面4ia。 而且,滾子表面41a可由不銹鋼或不銹鋼的細線緊密 地捲繞。 · 吸附裝置42為藉由吸引泵(未圖示)的吸引力吸引捲 、’堯於滾子本體41的滾子表面41a的膠片τ,而密著於滾子 表面41a的裝置。該吸附裝置42具有吸引膠片T而使其密 18 224 4-8607-ΕΤ;chentf 1363256 著於滾子表面41a的用於吸入空氣的吸附孔41b、從該吸 附孔41b所吸引的空氣送入的滾子空間41c'連通於該滚 子空間41c的吸氣路44a、排氣部45以及吸引泵。 第一搬運滚子4具備如此的樹脂製的滾子本體41與吸 附裝覃42,將膠片T以空氣的負壓吸附於滾子表面41a並 . 平順地搬運的構造。 第5圖所示的馬達M2為了將捲繞於滾子本體41的膠 片τ做間歇地搬運,使滾子本體41旋轉的元件。馬達M2 籲電性地連接於控制裝置1 〇,而控制其旋轉(參照第1圖)。 裝置框體43為用於將馬達JJ2及馬達軸M2a支持在既 定位置的元件’由該裝置框體43,第一搬運滾子4係配設 於既定高度(參照第1圖)。 旋轉抽44為用於將馬達M2的旋轉傳遞至滾子本體41 而使滾子本體41旋轉的轴,而且具有將滾子本體41内的 空氣送至吸引泵(未圖示)配管的效果的元件。旋轉轴44之 # 一端連接著馬連軸M2a,另一端則設有吸附裝置42的排氣 部45。旋轉軸44在中央部穿設有吸引滾子本體41内的空 氣的吸引口 44b,在吸氣路44a的端部設有將空氣排出至 排氣部45的吐出口 44c,從吸引口 44b至吐出口 44c呈中 空狀。 而且’未圖示的吸引泵(真空泵)為經由配管及洩放閥 而連接於排氣部45 ’且經由吸氣路44a及吸附孔41 b而吸 入滾子表面41a的空氣之同時,藉由負壓吸引捲繞於滾子 表面41a的膠片τ的負壓產生裝置。 2244-8607-PF;Chentf 19 C S )
〜厶JO 而且’後述的第二搬運滾子6與例如該第—搬運滾子 4為相同的構造。 〈處理部的構造〉 於此,說明第2圖所示的處理部5卜處理部51係配 置於第-搬運滾子4的正下方,相對於從該第—搬運滾子 4供’-。的膠片τ而進行既定處理的裝置。該處理部η係沿 處理面配置於第―搬運滾子4與第二搬運滾子6之間的膠 片T於鉛直向下搬運的位置上。而且,在本實施形態中, =為對處理部51進行後述的曝光裝置5的曝光處理的曝光 。51a。而且,曝光台51a形成吸附未圖示的膠片τ的吸 附孔’保持一段段地吸附膠片T。 〈第二搬運滾子的構造〉 第二搬運滾子6係配置於曝光台51a的搬運方向的下 游測,將在該曝光台51a將所處理的膠片了搬運至捲繞側’ 而配置於第一搬運滾子4及曝光台51a(處理部51)的正下 方。該第二搬運滾子6與第5圖所示的第一搬運滾子4為 相同的構造,如第2圖所示,其具備使膠片τ吸附於滾子 本體61的滾子表面61a的吸附裝置62以及使滾子本體61 旋轉的馬達M3。 〈捲繞侧第一導引滚子的構造〉 捲繞側第一導引滾子7為配置於第二搬運滾子6的搬 運方向的下游測而將膠片τ輸送至捲繞側鬆弛吸收裝置D2 的滾子。捲繞側第一導引滾子7與第4圖所示的第二導引 泼子3為相同的構造,如第2圖所示,包括使膠片τ的位 2244-8607-PF;Chentf 20 1363256 置移動芬舍 I度方向(軸方向)而調整的工件位置調整裝置72 乂及成為該工件位置調整裝置72的動力源的馬達M4等。 〈捲繞側鬆弛吸收裝置〉 一捲繞側鬆弛吸收裝置D2係配置於可收納在捲繞側第 導引滾子7與捲繞側第二導引滾子8之間的膠片τ的位 置上。捲繞側鬆弛吸收裝置D2為吸收在第二搬運滾子6與 捲為側帛導引滾子7之間的膠片T的鬆弛以及在捲繞側 第二導引滾子8與捲繞捲軸B2之間的膠片τ的鬆弛的裝 置。在捲繞側鬆弛吸收裝置D2的搬運方向的上游侧配置有 捲’堯側第一導引滾子7,在捲繞侧鬆弛吸收裝置⑽的搬運 方向的下游侧配置有捲繞側第二導引滾子8。該捲繞側鬆 弛吸收裝置D2例如由與供給側鬆弛吸收裝置M相同的構 造,即具備箱體D2a。 通過捲繞側鬆弛吸收裝置D2的膠月τ從捲繞侧第一導 引滾子7送入’由於膠片7的本身的重量而在箱體咖内 下垂成u字形,而向上方的捲繞側第二導引滾子8搬運。 〈捲繞側第二導引滾子的構造〉 如第2圖所示,捲繞側第二導引滾子8係將捲繞於捲 繞捲轴B2的膠片T向該捲繞捲轴B2搬運的導引用的辅助 滾子,與第3圖所示的供給側第一導引滾子2為相同的構 造》該捲繞侧第二導引滾子8由未圆示的裝置框體以轴部 為中心可旋轉地配置於既定的位置上。捲繞側第二導引滾 子8將從捲繞側鬆弛吸收裝置D2搬運來的膠片丁從該捲繞 側第二導引滾子8傾斜向上輸送地配設著。 2244-8607-PF;Chentf JZ, J〇 〈捲繞捲軸旋轉部的構造〉 如第2圖所千, '、捲,姜捲軸旋轉部9為樞支著捲繞在處 理部51(曝光努署 、、 1 W處理的膠片T的捲繞捲軸B2的元件, i 乂捲’矣捲軸B2的轴筒部所安裝的軸部為中心可旋轉地 配設的驅動馬達(未圖示)所驅動。 . <<曝光裝置的構造>> .^回到第1圖,曝光裝置5將光罩Μ的圖案一塊塊地曝 _光在由搬運機構八一段段地搬運的膠片工上。該曝光裝置 5包括光源52、反射鏡53、複眼透鏡L、支持光罩Μ的支 持裝置54、投影光學系(例如戴森光學系或縮小投影光學 系)55、攝影裝置56以及曝光台51a。又,曝光裝置5包 括攝影機資料輸入裝置57、影像處理裝置58、記憶裝置 59、控制裝置1 〇以及開關裝置丨2。 光源5 2為照射包含既定波長的紫外線的光的元件,包 括燈52a、配置成覆蓋在該燈52a的後面的摘圓鏡52b。反 φ 射鏡5 3為將來自光源5 2照射的光向光罩Μ照射的平面 鏡。複眼透鏡L微調整來自反射鏡53的光的照度分佈的透 鏡0 如第1圖所示的光罩Μ 由支持裝置54所支持,設置 成正對於投影光學系55。該支持裳置54具備驅動機構(未 圖示),在垂直的平面内移動至投影光學系55的光軸。 投影光學系55中’於此其入射光轴以及出射光軸設置 成與裝置的設置面成平行,曝光台51a係配置成正對於其 前面側。該投影光學系55係由未圖示的複數個透鏡、面鏡 2244-8607-PF;Chentf 22 1363256 等組合而成。 第1圖所示的攝影裝置56在投影光學系55與曝光台 51a之間配傷有可於三維方向移動的驅動系,配置複數個 CCD攝影機。CCD攝影機對形成於靜止在曝光台51 a上的一 奴膠片T上的對位標記以及形成於光罩Μ上的對位標記做 攝景/。而且,曝光台51a中,如前所述,配設有經由未圖 不的吸附孔而吸附膠片T而真空排氣的排氣系以及用於輸 送壓縮空氣的壓縮空氣系。 攝影機資料輪入裝置57讀取由攝影裝置56所拍攝的 一段膠片T的對位標記與光罩M的對位標記。影像處理裝 置5 8係將對也標§己計算而用於曝光裝置5的控制用。在該 影像處理裝置58中,從攝影機資料輸入裝置57接受的對 5的位置資料,將其結果輸 5 9。§己憶裝置5 9係記憶由攝 位標S己被轉換成控制曝光裝置 送至控制裝置1 〇與記憶裝置 影裝置5 6所拍攝的位置資料。 Φ 控制裝置為控制搬運機構A及曝光裝置5全體的裝 置,由CPU所構成。該控制裝置10根據影像處理機構
2244-8607-PF;Chentf 23 供、-側第一導引滾子3、第_搬運滾子4、第二搬運滚子6 以及捲繞側第一導引滾子7。然後,使曝光台51a上的朦 片T的對位標記的位置進入門檻值$以内。 又,控制裝置1 〇控制供給側鬆弛吸收裝置D1及捲繞 側鬆弛吸收裝置D2的膠片τ的位亶的監視、曝光台51a中 膠片τ的放置與移除、攝影裝置56的移動、光源52的亮 滅及遮光的控制以及該等的監視等。而且,開關裝置12係 控制搬運機構A的馬達Ml、M2、M3及M4、吸引泵(未圖示)、 曝光裝置5等的ON、OFF。 〈各元件的位置關係的說明> 接著,參照第6圖說明搬運機構Λ的各元件的位置關 係。 第6圖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中的搬運機構的概略構造 圖。 如第6圖所示,供給捲軸旋轉部丨、供給側第一導引 滾子2、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3、第一搬運滚子4、第二搬 運滾子6、捲繞側第一導引滾子7、.捲繞側第二導引滾子8 以及捲繞捲軸旋轉部9係配置於同一面上,從正面觀看, 在上下方向上分別配置於大約同一直線上。 從供給捲轴旋轉部丨至第一搬運滾子4之間,膠片τ 從側面觀看全體性地略傾斜而向下方搬運。從第一搬運芾 子4至第二搬運滾子6之間,膠片τ係於船直 ^ 且句下的方向 上搬運。從第二搬運滾子6至捲繞捲轴Β2之間,牒μ 膠片Τ從 側面觀看全體性地略傾斜而向上方搬運。 2244-8607-PF;Chentf 24 1363256 供給捲㈣轉部丨係配置於 給側第-導引滾子2古τ古“ η的下游侧的比供 4同了问度Η1的位置上。供仏相 引滾子2係配置於供拎 側第—導 供給捲轴奴轉部1的斜向下 側第二導引滾子3等古 一供給 等问,或者是配置於高的位置上,而Β 己置在供給側鬆弛吸收 方。 展1 D1的粕體Dia的開口部的上 ::側鬆他吸收裝置D1係設於收納在供給 =子2以及與該供給側第-導引滚子2等高的第二導I 滾子3之間下垂的膠片τ的位置上。 供給側第二導5ί滾子3配置於與供給側第一導引 2相等或較低的位置上,同時 " Η2的位置上。 第搬運痕子4尚了高度 第-搬運滾子4、曝光台51a(處理部51)與第二搬運 滾子6係配置於在錯直方向上略呈_直線的位置。通過第 一搬運滾子4的膠片τ從供給側第二導引滚子3傾斜而向 下方搬運,捲繞於第一搬運滾子4上,並向錯直方向的曝 光台51a而做方向轉換。 曝光台51a(處理部51)係配置於第-搬運滾子4與捲 繞侧第-導引滾子7之間的中間位置上。第二搬運滾子6 係配置於該曝光台51a的正下方。通過第二搬運滾子6的 勝片τ向錯直下方搬運’捲掛於第二搬運滾子6而傾斜向 上做方向轉換。 捲繞側第一導引滾子7配置於第二搬運滾子6的搬運 方向的下游測之同時,配置於比第二搬運滾子6高了高度 2244-8607-PF;Chentf 25 1^3256 H3的位置上。該捲繞側第一導引滾子7配置於比捲繞侧鬆 弛吸枚裝置D2的開口部高的位置上,同時比捲繞捲轴旋轉 部9尚了高度Η4的位置。 捲繞側第二導引滾子8係配置於比捲繞側第一導引滚 子7相等或較高的位置,同時配置於比捲繞捲軸旋轉部9 低了同度Η4的位置上,而配置於捲繞側鬆弛吸收裝置⑽ 的相體D2a的上方。捲繞捲轴旋轉部9係配置於捲繞側第 一導引滚子8的斜上方。 <〈搬運機構的作用>> 接著’主要是第7圖,參照各圖同時說明搬運機構a 的作用。 第7圖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搬運機構的作動的流程 圖。
首先,作為加工前的新素材的膠片τ係表示於第上 及第2圖’設置於搬運機構A而呈為可搬運的狀態。即 捲為新的膠片τ的供給捲軸B1設置於供給捲軸旋轉部】 拉出膠片T的前端部同時分別捲掛於供給側第一導引滾 2、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3、第一搬運滾子4上,貫穿於θ 光台51a與攝影裝置_ 56之間。而且,將膠片T捲掛於第_ 搬運滾子6、捲繞側第-導引滾子7、捲繞側第二導引滾: 8’將膠片T的前端部卡合於安裝在捲繞捲軸旋轉部9的者
繞捲抽B2上。然後,供体彳日,丨步3L 八、·’。側鬆弛吸收裝置D1以及捲繞伯 鬆他吸收裝置D2上的膠片τ在箱體Dia、D2a内呈㈣开 鬆弛。 2244-8607-PF;Chentf 26 1363256 接著’使第1圖所示的開關裝置12的電源開關(未圖 示)ON而啟動曝光裝置5及搬運機構A(步驟si)〇然後’ 點亮曝光裝置5的燈52a(步驟S2)e此時藉由未圖示的 遮板機構將來自燈52a的光遮斷。 然後’配置於第2圖所示的第—搬運滾子4及第二搬 運滾子6的搬運驅動用的馬達M2、M3驅動之同時,吸引聚 (未圖示)也驅動,膠片了係吸附於滾子表面4ia 6U而進 行一塊塊輸送的動作。 如第2圖所供給捲軸旋轉部】的供給捲轴B卜由 馬達M2、M3驅動使第一搬運滾子4及第二搬運滾子6旋 轉’藉此由於膠片τ係拉張而搬運,旋轉而將膠片τ送出(步 驟 S3)。 該膠片τ從供給捲轴旋轉部1傾斜向下方輸送,在本 身具有重量的狀態下,捲掛於供給側第一導引滾子2上, 而由於本身重里輸送至供給側鬆弛吸收裝置W的箱體… 内(步驟S4)。 供、。側第導引滾子2與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3之間 的供給側鬆弛吸從裝置D1中,膠片T由於膠片τ本身的重 面方向呈u子形下垂的H膠# τ由供給側鬆 他吸收裝置D卜調整從供給捲轴旋轉部工至第—搬運滚子 4之間的鬆弛度而給予張力的狀態下,往供給侧第二導引 滾子3搬運(步驟S5)。 即’在供給側鬆他吸收裝置M中,從供給侧第〆導弓丨 滾子2送入箱體Dla内的膠片T,如第6圖所示,由於膠 2244-8607-PF;Chentf 27 1363256 L匕身的重量於與搬運方向(箭號d方向)相同 的方向拉張,從供給捲 以目@的箭號e 2之間沒有㈣的現象=轉部1到供給側第-導引滾子 箱體IMa内輸送至供給側第:導:第-搬運滚子拉張而從 方向)輸送的膠片T由於膠;;本=子3广方向(箭號d的 反方向(箭號f方向)拉張二身的重里而往搬運方向的 ηι 張(給予張力的狀態),同時從笳舻 DJa搬運至供給侧第二滾子3及第-搬運滾子4,:! 有鬆弛的現象。 史來于4,而沒
與供給侧第一導引滾 3與第一搬運滾子4 配置成不易鬆弛的狀 又’膠片T在供給捲軸旋轉部1 子2之間以及在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 之間,由於分別傾斜而向下方輸送, 態0 第一搬運滾子4在膠片Τ由吸附裝置42吸附於滾子肩 面41a的狀態下,藉由馬達Μ2旋轉,使一段膠片τ於如遽 方向上做方㈣換而搬運。此時,第-搬運滚子4由^ 合成樹脂形成,因此可吸收膠片τ的振動。 由搬運機構Α所搬運的每—段膠片τ由曝^ 5ι&所 吸附,-段膠片τ係靜止於曝光台51a上。然後,投影光 學系55與曝光台51a之間移動的攝影裝置56對顯示於膠 片τ的曝光部分的對位標記(未圖示)與光罩M的對位標記 (未圖示)做攝影(步驟S6)。 從該攝影裝置56所拍攝的兩標記的影像計算出膠片τ 與光罩Μ的位置偏差量及姿勢偏差量而傳遞至控制裝置 10(步驟 S7)。 & 2244-8607-PF;Chentf 28 1363256 在步驟S8中,根據來自控制裝置1〇的位置偏差量, 由支持裝置54的驅動機構使光罩M , 1做整合。 ㈣使光罩Μ與膠片 接著,在曝光台51a上可與光罩以整合的夥片τ — 性地固定在位於與投影光學系55(參照第相對的位^ 上的曝光台仏上,藉由開放未圖示的遮板機構,從投影 光學系55照射曝光光線而轉寫光罩Μ的圖案(步驟⑻^ 接著在步驟S10卜控制裝置判斯膠片T的對位標 記與光罩Μ的對位標記的位置偏差量是否在門榧$以下。 右位置偏差量在門植5以下’則進入牛膝 則進入步驟S13,若位置偏 差量在門播以上,則進入舟撕q 1 *1 幻進入步驟S11。即,當位置偏差量 大時,造成每一段膠片T無法準直地在曝光台51a上輸送 的原因很多。因此若控卿片T的輪送量與姿勢,靜止於 曝光台51a上的一段膠片τ的下一段膠片τ,可正確地送 進曝光台51a。若正確地搬運膠片Τ,以支持光罩Μ的支持 裝置54的驅動機構移動…的量很少或為零,可提升產 能。於此,在步驟10令,判斷位置偏差量是否在門… 以下’當位置偏差量比門檻5大時,移行至步驟⑴及步 驟S12’控制導引滚子使膠片τ的位置偏差量變小。 在步驟SI 1 t,控制裝置i 〇將驅動訊號送往馬達M1 及馬達M4,使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3與捲繞侧第—導引滚 子7分別於膠片τ的寬度方向上移動,而使膠片T傾斜, 調整膠片τ的姿勢。 制裝置10例如如第2圖所示,使供給侧第二導引滾 29 2244-86〇7-PF;Chentf 1363256 子3及捲繞側第一導引滾子 太轳、71 的馬達M、M4旋轉,當滚子 本體1、71於箭號a的輪方向上 上移動時,膠片T於箭號b =度方向上移動。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3、第一搬運滾 第二搬運滾子6以及捲繞側第—導引滾子7係分別 平订地配置,藉此當供給側第_ 波m, 側第-導引滾子3與捲繞侧第一 導引滾子7於箭號a的軸方向 移動時,在第-搬運滾子4 一第一搬運滾子6之間(曝井a u 、似κ 光σ 51a)搬運的膠片Τ於箭號c 的寬度方向上移動而調整膠片 } 旳買*度方向位置及傾斜度 (姿勢)。 而且,在步驟S12中,拎鈿驻里 控制裝置10控制第一搬運滾子 4的馬達M2以及第二搬運滾子6的馬達M3的轉數,調整 輸送量使光罩Μ的對位標記與膠片τ的對位標記整合,調 整搬運上下方向的位置。第一 乐搬運/袞子4與第二搬運滾子 6由於具有吸附裝置42,不會在乎 个霄隹展子表面滑動,可正確地 搬運一段膠片T。 如此’搬運機構A調整腺g π登膠片T的寬度方向與輸送量而 正確地搬運至曝光台上。 通過曝光台51a的膊η «η. Λ 幻膠片Τ由第一搬運滾子4與第二搬 運滾子6驅動之同時,由坌_ 田第一搬運滾子6的吸附裝置62吸 附於滾子表面61a,於鉛直方向拉張而將搬運方向大體上 轉換至水平方向上,經由捲繞侧第一導f/滾子7而輸送至 .捲繞側鬆他吸故裝置D2(步驟§】3)。 在捲繞側鬆他吸j/女据$ n0 士 h 卿及收裝置D2中,與供給側鬆弛吸收裝置 D1相同地調整張力的膠片τ’從捲繞側鬆弛吸收裝置⑽在 2244-8607-PF;Chentf 30 . ( i 1363256 8接文膠片Τ’安裝於捲繞捲軸旋轉部 而捲繞(步驟S14)。
位置偏差量比門檻值5 A時’使光罩M移動的量變少而提 高產能之同時,可高精度地進行與光罩的整合。又,在曝 光台搬運路徑中,膠片T於略呈水平方向(斜向下方、斜向 上方)搬運的部位,由於膠片τ本身的重量而在搬運方向的 反方向上給予張力而吸收鬆弛度。結果’搬運機構Α在膠 片Τ穩定的狀態下搬運至曝光裝置5,正確地轉寫既定電 路圖案而輸送之同時,在曝光裝置5處理的膠片τ可平順 地捲繞於捲繞捲軸旋轉部9的捲繞捲軸Β2上。
捲繞側第二底滾子 的捲繞捲轴B2旋轉 ”’搬運機構Α藉由第_搬運滾子4與第二搬運滚 而調整曝光台…中的膠片T的上下方向的輸送量, 而且’藉由供、给側第二導引滾子3及捲繞侧第—導引滾子 7進仃曝光台51a中的膠片τ的傾斜方向的調整。因此, 而且,本發明並不限於實施形態,在其技術思想的範 圍内,可做各種的改造與變更,本發明當然也包括該等改 造與變更。 <<變形例〉〉 接著’參照第8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的搬運機 ‘構的變形例。 而且’在變形例申,與第1圖至第7圖所示的實施形 態的搬運機構Α具有相同的功能的元件係省略其說明。 第8圖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搬運機構的變形例的 圖,表示工件連接裝置的設置狀態的主要部分的概略放大 2244-8607-PF;Chentf 31
貫施形態的搬運機構A(參照第i圖及第 圖所示的變形例的搬運機構M 第 給側第-導引滾子2之間,可設有工2料轉部1與供 °又有工件連接裝置11。 此時’工件連接裝置11<f、配置在供給側㈣㈣裝置 的搬運方向的上游側而位於 還高的位置上。 他吸收裝置D1 圖料,工件連接裝置丨〗為在曝光台仏(參 ,,,、第1圖)使處理中的谬片T2的最後尾T2a與下一段新的 膠片τι的最前端Tla連接的連接裝置。工件連接裝置η :括例如表面鍍上鐵弗龍(註冊商標)的台ua、配置於該 台lla上而保持膠片T1的保持部Uc、以及將滕片η虚 膠片Τ2做熱壓合的壓合部llb。 接著,針對膠片ΤΙ、T2的連接做說明。 膠片T2在一連串的處理工程中,在接近最終端時,調 指搬運機構A的動作,將捲繞於供給捲轴旋轉部i的勝片 T2的最後尾T2a载置於供給側鬆弛吸收裝置di的上方的 台11 a。台1 la配置的供給側鬆弛吸收裝置M的上方的位 置為現在處理的膠片T2捲掛於供給侧第一導引滾子2的附 近的位置,容易進行膠片T1、T2的連接作業。 該膠片Τ2的最後尾T2a係載置於台ua的中央,由保 持部11 c推壓該膠片T2。然後,新的膠片T1的最前端部 11a係重疊於處理中的膠片T2的最後尾T2a,壓附於膠片 ΤΙ、T2上以熱壓合而接合。 2244-8607-PF;Chentf 32 < S ) 1363256 如此的搬運機構A1由於在搬運路徑中具備工件連接 裝置11’可在短時間内連接膠片T1、T2,使作業效率提高。 <<其他的變形例〉〉 第1圖及第2圖所示的供給侧鬆他吸收裝置di及捲繞 側鬆弛吸收裝置D2吸收在搬運路徑中的膠片Τ的鬆弛,也 ' 可以是給予謬片Τ張力的裝置。例如’供給側鬆他吸收裝 • 置D1及捲繞侧鬆弛吸收裝置D2具有膠片Τ通過的箱體Dla 以及像該箱體Dla的開口部吹附空氣而使通過開口部上的 ® 膠片T呈U字形下垂的狀態的風扇。 又,供給側鬆弛吸收裝置D1及捲繞側鬆弛吸收裝置 1>2將可上下移動及任意旋轉的滚子載置於膠片τ的上方, 利用該滚子的重疊而將膠片T在搬運方向及搬運方向的反 方向上拉張而使膠片T呈U字形下垂的狀態,藉此可為吸 收膠片的鬆弛的滾子張力器。 又,在實施形態中’雖然是以供搬運膠片T的馬達M2、 φ M3設置於第一搬運滾子4與第二搬運滾子6時為例而做說 明’但是在其他所有的滾子及捲軸上設置搬運用的馬達亦 可。即’在供給捲轴旋轉部1、供給側第一導引滾子2、供 給側第二導引滚子3、捲繞側第一導引滚子7、捲繞側第二 導引滾子8以及捲繞捲軸9上,也可設置搬運用.馬達。 如此,從供給捲軸旋轉部1將膠片τ更平順地送出, 又,在捲繞捲軸旋轉部9中,可將膠片τ更平順地捲繞。 雖然在實拖形態中是以在第一及第二搬運滾子4、6設 置吸附孔41b、61b及吸附裝置42、62的情況為例做說明, 2244-8607-PF;Chentf 33 1363256 也可以在供給側第一及第二導引滾子2、3及捲繞側第一及 第一導引滾子7、8上設置相同的吸附孔及吸附裝置。如 此’可使膠片T更平順地被搬運。 而且,處理部51並不限定於曝光裝置5,例如膠片τ 的檢查裝置及滾彎成形裝置以及其他的機械也可以。 而且’在將處理部51當作滾彎成形裝置使用的情況 下’可以是將捲繞捲軸旋轉部9切斷成各部為一塊的切斷 裝置。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搬運機構的方塊圖。 第2圖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搬運機構的概略立體 圖。 第3圖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搬運機構的供給側第一 導引滾子的放大剖視圖。 第4圖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搬運機構的供給侧第二 導引滾子的放大剖視圖。 第5圖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搬運機構的第一搬運滾 子的放大剖視圖》 第6圖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搬運機構的概略構造 圖。 第7圖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搬運機構的動作的流程 圖。 第8圖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搬運機構的變形例的 2244-8607-PF;Chentf 34 ^63256 圖,表示表示工件連接裝置的設置狀態的主要部分的概略 放大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供給側第一導引滾子; 1〜供給捲轴旋轉部 3〜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 4〜第一搬運滚子; 7〜捲繞側第一導引滾子; 5〜曝光裝置; 8〜捲繞侧第二導引滾子; 6〜第二搬運滾子; 9〜捲繞捲軸旋轉部; 11〜工件連接裝置; 32〜工件位置調整裝置; 41、61〜滚子本體; 41a、61a〜滾子表面; 41 b〜吸附孔; 42、62〜吸附裝置; 51〜處理部; 51a〜曝光台; 5 2〜光源; 53〜反射鏡; 54〜支持裝置; 5 5〜投影光學系; 56〜攝影裝置; 57〜攝影機資料輸入裝置; 58〜影像處理裝置; 5 9〜記憶裝置; A、A1〜搬運機構; B1〜供給捲軸; B2〜捲繞捲軸; D1〜供給側鬆他吸收裝置. Μ〜光罩; D 2〜捲繞側鬆他吸收裝置· Τ〜膠片(工件); T1〜新的膠片(新的工件); Tla〜最前端; T2a〜最後尾; T2〜處理_的膠片(處理中的工件)。 2244-8607~PF;Chentf 35

Claims (1)

  1. 第09鑛056號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萍曰期:97.5-99 十、申請專利範園·· 1·-種搬運裝置,將帶狀 ί—iTml 處理部上搬運而處理,包括: -於錯 供給捲軸旋轉部,使送 供仏側® —道2丨 述工件的供給捲軸旋轉; ° 導滾子與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導引藓 :該供給捲轴旋轉部旋轉而從上述供給捲轴送:的::: 供給側鬆他吸收獎番 #,. J及收裝置,對在該供給 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之巧W ㈣展子與 守W农千之間的上述工件賦予張力; 第-搬運滾子及第H袞子,配置於上述處理部的 L方及下方’使來自上述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的上述工件 沿上述處理部搬運; 捲繞側第-導引滾子及捲繞側第二導引滾子,導引來 自該第二搬運滾子的上述工件; ,捲繞側鬆他吸收裝置’對在該捲繞側第一導引滾子與 捲繞側第二導引滾子之間的上述工件賦予張力;以及 捲繞捲轴旋轉部,使捲繞來自該捲繞側第二導引滾子 的上述工件的捲繞捲軸旋轉,其中上述供給捲軸旋轉部係 配置於比上述供給側第-導引滾子高的位S,上述供給側 第二導引滾子係配置於與上述第一導引滾子相同或較低的 位置,同時上述供給侧第二導引滾子配置於比上述第一搬 運滾子高的位置,上述捲繞捲軸旋轉部係配置於比上述捲 繞側第二導引滾子高的位置,上述捲繞側第二導引滾子係 配置於上述捲繞側第一導引滾子相同或較高的位置同時 2244-8607-PP1 36
    1363256 q q W η 修正補末. ..上述捲繞側第二導引滾子係配置於比上述捲繞捲轴旋轉部 低的位置。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搬運裝置,其_對應 於上述處理部上的上述工件的位置偏移量,上述供給側第 二導引滾子以及上述捲繞側第一導引滚子具備使上述工件 往上述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以及上述捲繞側第一導引滾子 的轴方向移動的工件位置調整裝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或2項所述之搬運裝置,其中 上述第-搬運滾子及上述第二搬運滾子中,其滾子本體係 以合成樹脂成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或2項所述之搬運裝置,其十 在上述供給捲軸與上述供給側第一導引滾子之間,設有由 上述處理料置或任意移除的工件連接裝置,該工件連接 裝置將處理中的工件的最後尾端與下一個新的工件的最前 端部連接。
    5. 如巾請專利範圍第丨或2項所述之搬運裝置,其令 理部料光台,❹罩的圖㈣光於由上述搬運裝 置所搬運的一段段的工件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搬運裝置,μ當上 述處理部上的上述卫件的位置偏移量在⑽值以下田 由移動上述光罩,使靜止於上述曝光台上的—牛 述工件的位置偏移量大約為零,當” , m 〜理部上的上述工 件的位置偏移量大於門檻值時,使上 <贤、-口側第二導引遼 子及上述捲繞側第一導引滚子於轴 Π上移動,而將靜止 2244-8607-PF1 37 1363256
    巨修正補見 於上述曝光台上的 σ上的既定位置上 一段上述工件的下一段移動至上述曝光 7.如申請專㈣圍第5項所述之搬運裝置,其中去上 料理部上的上述工件的位置偏移量在門檻值以下時:藉 由移動上述光罩,使靜止於上述曝光台上的一段工件與上 述卫件的位置偏移量大約為零,當上述處理部上的上述工 件的位置偏移量大於門楹值時,設定由上述第一搬運滾子 籲 &第_搬運滾子所形成的工件的輸送量而將靜止於上述 曝光口上的-段上述工件的下一段移動至上述曝光台上的 既定位置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或2項所述之搬運裝置,其中 上述第-搬運滾子與上述第二搬運滾子具有使上述工件吸 附於滾子表面的吸附孔,同時連接於經由上述吸附孔而吸 附上述工件的吸附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搬運裝置,其中 • 上述供給側第一導引滾子、供給側第二導引滾子以及I述 捲繞側帛-導引滾子以及上述捲繞側第二導引滾子具有使 上述工件吸附於滚子表面的吸附孔,同時連接於經由上述 吸附孔而吸附上述工件的吸附裝置。 2244-8607-PF1 38
TW096102056A 2006-04-27 2007-01-19 Conveying device TW200745789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23932 2006-04-27
JP2007005271A JP4809250B2 (ja) 2006-04-27 2007-01-15 搬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45789A TW200745789A (en) 2007-12-16
TWI363256B true TWI363256B (zh) 2012-05-01

Family

ID=38848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02056A TW200745789A (en) 2006-04-27 2007-01-19 Convey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809250B2 (zh)
TW (1) TW20074578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5746B2 (ja) * 2006-06-20 2011-12-28 株式会社オーク製作所 搬送装置
US8482732B2 (en) * 2007-10-01 2013-07-09 Maskless Lithography, Inc. Alignment system for various materials and material flows
WO2010087352A1 (ja) * 2009-01-28 2010-08-05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アライメント方法、露光方法、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アライメント装置及び露光装置
CN102085746A (zh) * 2010-11-05 2011-06-08 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牵引辊
KR101755702B1 (ko) * 2011-07-29 2017-07-2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투명전극 코팅 필름용 어닐링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어닐링 방법
JP5270769B2 (ja) * 2012-01-10 2013-08-2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テープ搬送装置の制御装置
KR101515807B1 (ko) * 2013-11-04 2015-05-07 코닝정밀소재 주식회사 롤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JP6510768B2 (ja) * 2014-05-23 2019-05-08 株式会社オーク製作所 露光装置
CN106018427A (zh) * 2016-06-24 2016-10-12 苏州艾酷玛赫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带目检装置
CN106006141A (zh) * 2016-06-24 2016-10-12 苏州艾酷玛赫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安全带目检装置
CN106113306B (zh) * 2016-08-22 2018-05-04 山东新东岳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再生胶自动收片机在线称量、储料装置
CN109704070A (zh) * 2019-02-26 2019-05-03 合肥永淇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fmm的取用装置及其取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93248A (ja) * 1986-06-13 1987-12-19 Mamiya Koki Kk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の両面露光方法
JPH03294834A (ja) * 1990-04-13 1991-12-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帯状材のループ形成装置
JPH0465443U (zh) * 1990-10-19 1992-06-08
JPH075580A (ja) * 1993-06-14 1995-01-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オートプリンタ
JP2001100324A (ja) * 1999-09-30 2001-04-13 Konica Corp デジタルプリンタ
JP2005091903A (ja) * 2003-09-18 2005-04-07 Nsk Ltd 露光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314347A (ja) 2007-12-06
TW200745789A (en) 2007-12-16
JP4809250B2 (ja) 201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63256B (zh)
JP5144992B2 (ja) 露光装置
KR20150135094A (ko) 노광 장치
JP5117243B2 (ja) 露光装置
US8319946B2 (en) Transfer device
JP4845746B2 (ja) 搬送装置
TWI485528B (zh) Exposure device
JP5114061B2 (ja) 投影露光装置
JP6723831B2 (ja) 露光装置
JP2015051831A (ja) 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露光装置
TWI741215B (zh) 曝光裝置
JPH0116640B2 (zh)
TWI758593B (zh) 曝光裝置
JP2798158B2 (ja) フィルム露光装置
JP2022088436A (ja) 露光装置
TWI354188B (zh)
JP2891769B2 (ja) フィルム露光装置
JP2001100326A (ja) 写真焼付装置
JP2019174756A (ja) 露光装置
JP4292665B2 (ja) 搬送機構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9174755A (ja) 露光装置
JP2019174754A (ja) 露光装置
JP2005345832A (ja) 帯状ワークの露光装置
JP2005219916A (ja) 圧着搬送装置
KR20060067773A (ko) 레티클 이송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