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1400B - Composition for controlling house insect pes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ouse insect pest - Google Patents

Composition for controlling house insect pes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ouse insect pes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1400B
TWI301400B TW092103140A TW92103140A TWI301400B TW I301400 B TWI301400 B TW I301400B TW 092103140 A TW092103140 A TW 092103140A TW 92103140 A TW92103140 A TW 92103140A TW I301400 B TWI301400 B TW I3014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mpound
substituted
termites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03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306158A (en
Inventor
Masayuki Morita
Osamu Imai
Original Assignee
Ishihara Sangyo Kaish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hihara Sangyo Kaisha filed Critical Ishihara Sangyo Kaisha
Publication of TW200306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306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1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140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00Preservation of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e.g. inhibiting evaporation, improvement of the appearance of leaves or protection against physical influences such as UV radiation using chemical compositions; Grafting wax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wo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aldehyde radical
    • A01N35/0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wo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aldehyde radical at least one of the bonds to hetero atoms is to nitrogen
    • A01N35/1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wo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aldehyde radical at least one of the bonds to hetero atoms is to nitrogen containing a carbon-to-nitrogen double bo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3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01N43/4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 A01N47/0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not being member of a ring and having no bond to a carbon or hydrogen atom, e.g. derivatives of carbonic acid the carbon atom having one or more single bonds to nitrogen atoms
    • A01N47/28Ureas or thioureas containing the groups >N—CO—N< or >N—CS—N<
    • A01N47/34Ureas or thioureas containing the groups >N—CO—N< or >N—CS—N< containing the groups, e.g. biuret; Thio analogues thereof; Urea-aldehyde condensation produ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cyclopropane 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Description

1301400 (1)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控制房屋害蟲之組成物,其包含作 爲活性成份的至少兩種選自(a)特定的特異性吡啶化合物 或其鹽、(b)苯醯脲化合物、(c)擬除蟲菊酯化合物及(d)特 定的特異性腙化合物或其鹽之化合物,特別關於一種控制 白蟻、螞蟻或蟑螂之組成物。本發明也進一步關於一種控 制房屋害蟲之組成物,其包含作爲活性成份的以上的腙化 合物或其鹽。 【先前技術】 吡啶化合物可以係例如那些在例如美國專利 5,3 60,806、W098/57969 及 W002/34050 所說明之化合物 。腙化合物可以係例如那些在美國專利5,288,727及日本 專利3 07 1 92所說明之化合物。 可以例如所述之有機磷化合物(如陶斯松(chlorpyrifos ))或擬除蟲菊酯作爲控制白蟻慣用的試劑。而且可以例如 所述之伏蟻腙(hydramethylnon)、磺酸鋰、有機磷化合物 、胺基甲酸酯或擬除蟲菊酯作爲控制螞蟻的試劑。而且可 以例如所述之擬除蟲菊酯或有機磷化合物作爲控制蟑螂的 試劑。但是,在當中有部份試劑恐怕對哺乳類有毒性或對 環境有不利的效應。在該情況下’希望有控制房屋害蟲的 新試劑。 (2) 1301400 【發明內容】 本發明者對控制房屋害蟲之試劑進行廣泛的硏究。因 此’彼等已特別發現以組合至少兩種選自(a)特定的特異 性吡啶化合物或其鹽類、(b)苯醯脲化合物、(c)擬除蟲菊 酯化合物及(d)特定的特異性腙化合物或其鹽類之化合物 作爲活性成份,對控制房屋害蟲可以表現特別極佳的效應 ’並發現特定的腙化合物或其鹽類對控制房屋害蟲具有極 佳的效應。已以該發現爲基準達成本發明。 換言之’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控制房屋害蟲之組成物, 其包含作爲活性成份的至少兩種選自(a)式(1)之吡啶化合 物或其鹽:
其中Y係鹵烷基 R1 R2
r中X係氧原子或硫原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 -7- l3〇1400
(3) 基' 經取代或未_ + p p s 1 ^ 4 n取代之fek基、-C(W1)R3基、_〇R4基 、-S(0)„R5 基、·Nhr6 基、
C(R ) NO R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或R1和R2 可以开/成C(R %rm基,或可與鄰接的氮原子—起形㈤ #
CcC5 5-貝或6_員雜環系基(其可以包括氮原子或氧原子) ’ R3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烯基I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 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烷氧基、烷硫基或單_ 或二烷胺基,R4係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 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 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系基或_c〇R3基,R5係烷基或二烷 鲁 胺基,R6係烷基或芳基,z係N或-C_R7基,R7係氫原子 、鹵素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和烷氧基、烷硫基 或硝基,R8和R9係各自獨立爲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 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 Z块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雜環系基,R1G和R11係各自獨立爲氫原子、經取代或未 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或未經 取代之雜環系基、-N-(R12)R13基'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8- (4) 130140ο 烷氧基或經取代或未經 ΊΛ忑烷硫基,R 和R13 &amp; 獨立爲氫原子、經取件才上6 係各自 WT7 &amp;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球$ 取代之烯基、經取代成φ總κ 代或未經 工収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經取 代之芳基或經取代或未_ —未經取 \ 4未取代之雜環系基,w ! 或硫原子,及II係丨或” ,、鹗原子 菊酯化合物及((1)式(11)&gt; ^ ^ ^ 1除蟲 ’ wu)之跞化合物或其鹽:
其中每一個R1 、R2和R4’係彼此各自獨立爲氫原子、鹵 素原子、可以鹵素取代之烷基或可以鹵素取代之院氧基, R3係鹵素原子、可以鹵素取代之烷基或可以鹵素取代之 烷氧基,R5係氫原子或烷基,R6’係x7’c〇_(其中X7,係氫 原子或烷基)或X8’〇C〇-(其中X8,係烷基),或R5,和r6,一 起形成=CR7 R8’(其中R7’係氫原子或烷基,r8’係可以烷基 取代之胺基或烷氧基)之化合物,以及提供一種控制房屋 害蟲之組成物,其包含作爲活性成份的式(II)之腙化合物 或其鹽。 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控制房屋害蟲之方法,其包含 以這種化合物施灑其棲息地。 在以上的式(I)中,Y包括鹵烷基,如CF3、CHF2、 CH2F、CF2C卜 CFC12、CC13、CH2CF3、CF2CF3、CHBr2、 -9- (5) 1301400 c Η2 B r或類似物。在當中以具有從1至2個碳數及從1至 5個鹵素原子之鹵烷基較佳,並以三氟甲基特別佳。 在式(I)中,以包括在以Q :
X II /R1 —c—νΓ XR2 (在以下稱爲” Q1基”)表示之基中的R1、R2、R3、R4、R7 、:R8、R9 ' 、Rll、R12或R13定義之經取代或未經取 代之烷基;以 R1、R2、R3、R4、R8、R9、R1。、R11、R12 或R13定義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以R1、R2、R3、 R4、R8、R9、R12或R13定義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 •,及以R1、R2、R3或R4定義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 基的第二個取代基之實例包括鹵素原子、烷氧基、烷硫基 、二烷基甲矽烷基、苯基、以鹵素、烷基、烷氧基、硝基 或鹵院基取代之苯基、以可以烷氧基或烷硫基取代之苯氧 基取代之本基、苯氧基、苯硫基、胺基、以〗或2個烷基 取代之胺基、C2.6環系胺基、嗎啉代基、以烷基取代之嗎 啉代基、卜六氫吡畊基、以烷基、苯基、吡啶基或三氟甲 基吡啶基取代之1-六氫吡畊基、可以鹵素、烷基、烷氧 基、鹵烷氧基、烷硫基、苯基(可進一步以鹵素、烷基、 烷氧基、硝基、鹵烷基或苯氧基取代)、苯氧基、苯硫基 、環烷基或環烷氧基取代之雜還系基、羥基、氰基、環烷 基、亞胺基、-c(w2)rh基(W2係氧原子或硫原子,Rl4係 -10- (6) (6) 4 1301400 氫原子、胺基、以1或2個烷基取代之胺基、烷基、烷氧 基、烷硫基或芳基)、-〇C(W2)R15基(R15係以烷基或鹵烷 基取代之芳基)或烷磺醯基。又在以上的取代基係亞胺基 時,則可與胺基或烷氧基一起形成脒基或亞胺酸酯基。 而且’在式(I)中,以包括在Q1基中的R1或R2定義 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的取代基其它的實例包括4 -鹵烷基-3 -吡啶羧醯胺基、N _甲基-4 _鹵烷基-3 _吡啶羧醯胺 基、4-鹵烷基-3-吡啶羧醯胺伸烷氧基及類似物。 鲁 因此,以上的化合物係以伸烷基鏈的方式連接之式 (I)化合物的二聚物。在與以上相同的方式中,本發明用 於控制房屋害蟲之組成物的活性成份包括三聚物。 在式⑴中,以包括在Q1基中的r1、r2、r3、r4、r8 、R9、R12或R13定義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的第二 個取代基之實例包括鹵素原子、烷基、鹵烷基、烷氧基、 鹵院氧基、烷硫基、環烷基、環烷氧基、烷氧羰基、烷羰 基、院羰氧基、芳基、芳氧基、芳硫基、胺基、以1或2 ® 個院基取代之胺基、氰基、硝基、經基及類似物。 在式(I)中,以包括在 Q1基中的 r4、r8、r9、R10、 RM、R12或R13定義之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系基的第 二個取代基之實例包括鹵素原子、烷基、烷氧基、鹵烷基 、院硫基、可以鹵素、烷基、烷氧基、硝基、鹵烷基或苯 氧基取代之苯基、苯氧基、苯硫基、環烷基、環烷氧基及 類似物。 在式(I)中,包括在Q1基中的烷基部份或烷基之實例 -11 - (7) v 1301400 包括具有從1至6個碳數之基,如甲基、乙基、丙基、丁 基、戊基、己基及類似物,以及具有至少3個碳數之基可 以包括直鏈或支鏈結構異構物。在式(Ο中’包括在Q1基 中的烯基之實例包括具有從2至6個碳數之基’如乙嫌基 、丙烯基、丁烯基、戊烯基、己烯基及類似物’以及具有 至少3個碳數之基可以包括直鏈或支鏈結構異構物。在式 ⑴中,包括在Q1基中的炔基之實例包括具有從2至6個 碳數之基,如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己炔基 及類似物,以及具有至少4個碳數之基可以包括直鏈或支 鏈結構異構物。在式(I)中,包括在Q1基中的環院基之實 例包括具有從3至8個碳數之基,如環丙基、環丁基、環 戊基或環己基。 在式(I)中,包括在Q1基中以R1及R2與鄰接的氮原 子一起形成的CcC5 5-員或6-員雜環系基(其可以包括氮 原子或氧原子)之實例嗎啉代基、吡咯烷並基、六氫卩比陡 並基、1-咪唑烷基、2_氰基亞胺基-3-甲基-1β咪唑院基、 1 -六氫吡畊基或4 -甲基-1 -六氫吡畊基。 在式(I)中,包括在Q1基中的芳基之實例包括苯基、 噻嗯基、呋喃基、吡啶基、萘基、苯並噻嗯基、苯並咲喃 基、喹啉基及類似物。 在式(I)中,包括在Q1基中的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 環系基的雜環系部份之實例包括5至7 _員單環系或以苯 基濃縮之環系基(其包括i至3個選自氮原子、氧原子及 硫原子之雜原子),如吡啶基、噻嗯基、呋喃基、六氯口比 -12- (8) 1301400 啡基、嘧啶基、四氫呋喃基、噻唑基、異噁唑基、鸣唑基 . 、吡唑基、噁唑基、噁二唑基、噻二唑基、二唑基及類似 物。 在式(I)中,以Q代表的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系 基的雜環系部份之實例包括5至7-員單環系基(其包括2 至3個選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之雑原子)’如5-員 單環系基(包括毗唑基、噁唑基、噻唑基、噁二唑基、噻 二D坐基、三唑基及類似物)及6_員單環系基,如 鲁
从 γ 衣不日g 基的第二 經取代之 取代之炔 代之雜環 代或未經 取代或未 經取代或 氧基、毓 取代之烯 經取代之 取竹 代或 或珠 基、 氧裹 芳拿 代之
取代基之實例包括鹵素原子、硝基、經 院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經取 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芳基、經取代 系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烷基、羥 取代之烷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 經取代之炔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 未經取代之雑環氧基、經取代或未經取 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硫基、經取 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硫基、經 方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硫基 -13- (9) 13〇1400 :之環烷硫基 代之烷氧羯 經取代之碳 取代或未經 取代或未經 、經取代或 磺醯烷基、 之異氰酸酯 經取代之雜 第二個取代 基取代,如 烷氧基或芳 、羥基、可 基、院方基 之胺基、可 、芳氧基、 代之芳基、 基、烷基磺 、炔基、雜 氧鑛基院基 氧基或院氧 素、烷基或 基、可以鹵 酸酯基、可 丨未經取代之 或未經取代 基、經取代 、經取代或 基、經取代 焼基硫焼基 經取代之胺 或未經取代 類似物。 將部份取代 氰基、可以 基、可以鹵 '芳院基、 氰烷基、炔 烷胺基或烷 以鹵素、鹵 鹵素或硝基 羰氧基、可 芳氧基、芳 氰烷基、烷 代之異氰酸 之芳烷基異 環院基異氰 氧基、院硫 或未經取 代或未經取 經取代或未 之醋基、經 磺醯基、經 之磺醯氧基 未經取代之 或未經取代 經取代或未 在這些 第三個取代 基、氰基、 代之烷氧基 、烷基、芳 環烷基取代 基、烷硫基 基或芳基取 氧基、環烷 院基、讎基 院氧基、院 烯基、芳烷 芳烷基、鹵 環院基鑛氧 基院基異氯 :、經取代或 基、經取代 氧基、甲醯 取代之醯基 取代之硫烷 未經取代之 經取代或未 基、經取代 環系烷基及 基當中,可 鹵素原子、 基取代之烷 以烷磺醯基 、烷羥基、 以院氧基、 芳硫基、可 硝基、可以 醯氧基、院 環系烷基、 、羥烷基、 羰基烷基取 烷氧基取代 烷基取代之 以院基、院 羰基、經取 之芳羰基、 或未經取代 未經取代之 或未經取代 、經取代或 基、經取代 之芳烷基、 基進一步以 鹵素、鹵烷 素或芳基取 雜環系烷基 基、燒基或 基取代之羰 烷氧基、烷 取代之芳羰 以烷基、鹵 氧基烷基、 氧基院基、 酯基、可以 氰酸酯基、 酸酯基、炔 基、鹵素、
-14- (10) 1301400 羥基、鹵烷氧基、硝基、以鹵素取代之芳氧基或芳氧基取 代之方基異氰酸酯基、可以焼基、院氧基、芳基或酯取代 之雜環系基、院氧基異氰基及類似物。 在式(I)中,以Q表示的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雜環系 基的第二個取代基或第三個取代基中的烷基部份或烷基之 實例包括具有從1至6個碳數之基,如甲基、乙基、丙基 、丁基、戊基或己基,以及具有至少3個碳數之基可以係 直鏈或支鏈結構異構物。烯基之實例包括具有從2至6個 碳數之基,如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戊烯基或己烯基 ’以及具有至少3個碳數之基可以係直鏈或支鏈結構異構 物。炔基之實例包括具有從2至6個碳數之基,如乙炔基 、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或己炔基,以及具有至少3個 碳數之基可以係直鏈或支鏈結構異構物。環烷基之實例包 括具有從3至8個碳數之基,如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 或環己基。芳基之實例包括苯基、噻嗯基、呋喃基、吡啶 基、萘基、苯並噻嗯基、苯並呋喃基或喹啉基。雜環系基 之實例包括具有1至3個選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之 雜原子的5-員或6-員單環系或以苯基濃縮之環系基,如 吡啶基、噻嗯基、呋喃基、六氫吡啡基、噻唑基、異噁唑 基和喹唑基及類似物。 式(I)化合物可以形成具有酸性物質或鹼性物質之鹽 ,以及具有酸性物質之鹽的實例包括無機酸鹽,如氫氯化 物、氫溴化物、磷酸鹽、硫酸鹽或硝酸鹽,具有鹼性物質 之鹽的實例包括無機或有機鹼鹽,如鈉鹽、鉀鹽、鈣鹽' - 15- (11) 1301400 銨鹽或二甲胺鹽。 可以根據美國專利5,360,806、WO98/57969及類似文 件所述之方法產生式(I)化合物或其鹽。 在式(II)中包括的烷基或烷基部份之實例包括具有從 1至6個碳數之基,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或 5基,烯基或烯基部份之實例包括具有從2至6個碳數之 甚,如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戊烯基或己烯基,以及 炔基或炔基部份之實例包括具有從2至6個碳數之基,如 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或己炔基。這些各自的 基及部份包括直鏈及支鏈脂肪族鏈之結構異構物。 在式(II)中包括的鹵素原子之實例包括氟原子、氯原 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式(Π)化合物可以形成具有酸性物質或鹼性物質之鹽 ’以及具有酸性物質之鹽的實例包括無機酸鹽,如氫氯化 物或硫酸鹽,具有鹼性物質之鹽的實例包括無機或有機鹼 鹽,如鈉鹽、鉀鹽、鈣鹽、銨鹽或二甲胺鹽。 而且,式(II)化合物由於腙之雙鍵的緣故而具有幾何 異構物,即E-型及Z-型。本發明包括這些異構物及這些 異構物之混合物。 在本發明以房屋害蟲代表居住在房屋內或其周圍之害 蟲。其尤其可以係例如白蟻、螞蟻或蟑螂。以本發明的組 成物用作控制上述各種房屋害蟲之組成物。以其特別用作 控制白蟻之組成物、控制螞蟻之組成物或控制蟑螂之組成 物。以作爲控制白蟻之組成物最有用。 -16- (12) 1301400
使用本發明的組成物及活性成份可以控制的白蟻之實 例包括澳白蟻科(Mastotermitidae)、白蟻屬(Termopsidae)( 北美溼木白蟻屬(Zootermopsis)、 始白蟻屬 (Archotermopsis)、原白蟻屬(Hodotermopsis)、盲白蟻屬 (Porotermes)和冑白蟻屬(Stolotermes))、蘋白蟻科 (Kalotermitidae)(木白蟻屬(Kalotermes)、新白蟻屬 (Neotermes)、堆砂白蟻屬(Cryptotermes)、楹白蟻屬 (Incisitermes)和樹白蟻屬(Glyptotermes))、草白蟻科 (Hodotermitidae)(草白蟻屬(Hodotermes)、小白草蟻屬 (Microhodotermes)和旱白蟻屬(Anacanthotermes))、鼻白 蟻科(Rhinotermitidae)(網白蟻屬(Reticulitermes)、異白蟻 屬(Heterotermes)、家白蟻屬(Coptotermes)和長鼻白蟻屬 (Schedolinotermes))、齒白蟻科(Serritermitidae)及白蟻科 (Termitidae)(暗白蟻屬(Amitermes)、斑白蟻屬 (Drepanotermes)、衛白蟻屬(Hopitalitermes)、草象白犠屬 (Trinrvitermes)、大白蟻屬(Macrotermes)、土 白蟻屬 (Odontotermes)、小白蟻屬(Microtermes)、象白蟻屬 (Nasutitermes)、近歪白蟻屬(Pericapritermes)和工白蟻屬 (Anoplotermes)) 〇 在日本欲控制之白蟻種類包括例如黃胸散白蟻 (Reticulitermes speratus) 地下活動之家白蟻 (Coptotermes formosanus)、小極白蟻(Incisitermes minor) 、截頭堆砂白蟻(Cryptotermes domesticus)、黑翅土白蟻 (Odontotermes formosanus)、恆舂新白蟻(Neotermes -17- (13) 1301400
koshunensis)、赤樹白蟻(Glyptotermes satsumensis)、那 卡吉馬樹白蟻(Glyptotermes nakajimai)、黒樹白蟻 (Glyptotermes fuscus)、柯答馬樹白蟻(Glyptotermes kodamai)、庫納樹白蟻(Glyptotermes kushimensis)、東洋 原白蟻 (Η o d o t e r m o p s i s j a p ο n i c a)、 廣州乳白蟻 (Coptotermes guangzhoensis)、奄美营夂白蟻(Reticulitermes miyatakei) 黃腳網白蟻(Reticulitermes flaviceps amami anu s)、散白蟻(Reticulitermes sp.)、高山象白蟻 (Nasutitermes takasagoensis)、近扭白蟻(Pericapritermes nitobei)及台華扭白蟻(Sinocapritermes mushae) o
使用本發明的組成物及活性成份可以控制的螞蟻之實 例包括 Brachyponera chinensis、寬節大頭蟻(Pheidole nodus)、大阪舉腹蟻(Crematogaster osakensis)、勤勉舉尾 蟻(Crematogaster laboriosa)、黒山蟻(Formica j aponica) 、黃土蟻(Lasius juponicus)、Poly ergu s samurai、花居單 家蟻(Monomorium intrudens)、小黃家蟻(Monomoriu m pharaonis)、灰黑皺家蟻(Tetramorium caespitum)及火蟻 (Fire ant) o 使用本發明的組成物及活性成份可以控制的蟑螂之實 例包括德國大蟑螂(Blattella germanica)、日本大幢螂 (Blattella nipponica)、黑胸幢螂(Periplaneta fuliginosa) 、 美洲幢螂(P e r i ρ 1 a n e t a a m e r i c a n a)、 澳洲蟑螂 (Periplaneta australasiae) 棕色蟑螂(Periplaneta brunnea)、東方蟑螂(Blatta orientalis)、日本嶂螂 -18- (14) 1301400 (Periplaneta japonica)、曰本蟑螂(Periplaneta japanna)、 家屋蜂鄉(Neostylopyga rhombifolia) 、 Hebardina y ay ey amana 、台灣幢螂(Rhabdoblatta formosana)、 Trichoblatta pygmaea 及彎翅蟑螂(Panesthia angustipennis sp adica) ° 本發明的兩種組份混合物之摻合比(即活性成份(a)與 (b) ; (a)與(c) ; (a)與(d) ; (b)與(〇 ; (b)與(d)或(〇 與(b)之 摻合比)係從1 : 1,0 0 0至1,〇 〇 〇 : 1,以從1 : 1, 〇 〇 〇至1 〇 〇 : 1較 佳,以從1:1,000至50:1更佳。本發明的三種組份混合物 之摻合比(即活性成份(a)、(b)與(〇 ; (a)、(b)與(d) ; (a) 、(c)與(d)或(b)、(〇與(d)之摻合比)係使得每一個上述的 兩個組份混合物與另一個組份之摻合比係從1 : 1, 〇〇〇至 13 0 0 0: 1。本發明的四種組份混合物之摻合比(即活性成份 (a)、(b)、(c)與(d)之摻合比)係使得每一個上述的三個組 份混合物與另一個組份之摻合比係從1:1,〇〇〇至1,〇〇〇:1。 而且,本發明的活性成份(a)與(b),(b)與(d)或(a)與(d)之 摻合比分別係以從1 :50至50:1,從1 : 1,000至1 : 1〇或從 1 〇 : 1至5 0 : 1最佳。 可將本發明的組成物以與慣用的農業化學劑相同的方 式與佐劑調配成各種型式,如濃縮乳劑、水懸劑、可濕性 粉劑、水溶性粉劑、可溶性濃縮劑、水分散性粒劑、粒劑 、粉塵劑、氣霧劑、漿糊、毒性誘餌化學劑、凝膠、調配 片、超微量濃縮劑及類似物,並可用作控制房屋害蟲之組 成物。這些調配物經常係由0.001至99重量份之活性成 -19- (15) 1301400 份(以0.0 1至95重量份較佳,以0.01至80重量份更佳) 及1至99.9 99重量份之佐劑(以5至99.99重量份較佳, 以20至9 9.99重量份更佳)所組成的。在實際使用這些調 配物時,則可以彼之原樣子使用或在以適合的稀釋劑(如 水)稀釋成預定的濃度之後使用。 可以所述之載體、乳化劑、懸浮劑、分粉塵劑、延長 劑、穿透劑、除泡劑、濕潤劑、增稠劑、保存劑或安定劑 作爲佐劑。可將其依必要的情況加入。可將載體歸類成固 態載體及液態載體。可以所述之動物及植物來源之粉劑( 如纖維素(包括纖維素衍生物)、澱粉、活性碳、大豆粉、 麥粉、木粉、魚粉或奶粉)或礦物粉(如二氧化鈦、滑石粉 、高嶺土、硼潤土、碳酸鈣、沸石、矽藻土、白碳、黏土 或氧化鋁)及類似物作爲固態載體。可以所述之水、醇類( 如異丙醇或乙二醇)、酮類(如環己酮或甲乙酮)、醚類(如 二噁烷或四氫呋喃)、脂肪族烴(如煤油、輕質油或類似物 )、芳族烴(如二甲苯、三曱基苯、四甲基苯、甲基萘或溶 煤石油精)、鹵化烴(如氯苯)、酸性醯胺(如二甲基甲醯胺) '酯類(如脂肪酸之甘油酯)、腈類(如乙腈)、含硫化合物( 如二甲基亞碉)及類似物作爲液態載體。 可將本發明的組成物施灑於房屋害蟲的棲息地。房屋 害蟲的棲息地可以係例如房屋害蟲的足跡(如螞蟻足跡)、 木頭或土壤。可將調配成例如毒性誘餌化學劑、粉麈劑' 漿糊或凝膠之本發明的組成物施灑於房屋害蟲的棲息地, 所以可將調配物餵食房屋害蟲進食或與其接觸,藉以可以 -20- (16) 1301400 控制房屋害蟲。尤其爲了控制白蟻或螞蟻’故建議採用 (1)將上述之毒性誘餌化學劑設計成誘餌系統之方法或(2) 將上述之粉塵劑、漿糊、凝膠或類似物施灑於螞蟻足跡或 直接塗佈在受損害的部位。 在將本發明的組成物施灑於螞蟻足跡時’建議破壞部 份的螞蟻足跡及將組成物施灑於螞蟻足跡的內部。而且’ 在將本發明的組成物施灑於木頭或房屋害蟲的棲息地之情 況中,可以使用噴灑處理或塗佈處理。在將調配成粉塵劑 、漿糊、凝膠或類似物之本發明的組成物塗佈木頭時,則 依情況需要可以形成經由穿孔用於注射處理的穿孔物。 以成爲毒性誘餌化學劑之本發明的組成物施灑於螞蟻 足跡或螞蟻足跡周圍有可能撲滅白蟻或螞蟻窩。例如,在 螞蟻足跡出現在地底的情況或類似的情況中,可將部份的 螞蟻足跡中斷及施灑或注射本發明的組成物。另一方式係 利用白蟻或螞蟻總是尋找誘餌的本性,將毒性誘餌化學劑 放置在建築物周圍,以使害蟲食用本發明的組成物方式撲 滅害蟲。如果施灑或放置本發明組成物的毒性誘餌化學劑 時,則白蟻工或螞蟻工可能會吃誘餌,持續邀請其它的白 蟻或螞蟻吃誘餌,使害蟲持續死亡,或者白蟻工或螞蟻工 將誘餌帶回害蟲窩及提供誘餌予白蟻兵或螞蟻兵、幼蟲、 白蟻后或螞蟻后’所以將包括本發明的組成物之毒性誘餌 化學劑散佈在窩中及因此破壞害蟲窩。而且,可將毒性誘 餌化學劑設計成誘餌系統(如誘餌站),其可以放置在螞蟻 足跡或建築物或周圍。 -21 - (17) 1301400 可將本發明的組成物以在土壤表面形成化學層的這種 方式用於土壤處理。例如,更特別的是例如在將液體調配 物施灑於例如人類可以進入的木頭建築物地底土壤時,則 可以粉劑噴霧器的方式進行施灑,並以先處理可能形成螞 蟻足跡之建築物的基底部位特別理想。而且,爲了處理人 類不可以進入的地底土壤或類似情況時,如浴室或前門的 地底,則使用鑽孔的方法,並將化學劑經由鑽孔注入土壤 內。另一方式係可將本發明的組成物以粒劑或粉塵劑型式 施灑於土壤。 可將本發明的組成物調配成包括以上粉塵劑之氣霧劑 。氣霧劑通常包含以上的粉塵劑及推進劑和若必要的溶劑 。這種氣霧劑經常包括從0.1至1 0重量%之粉塵劑量及從 2〇至90重量%之推進劑量。而且,溶劑可以係例如酯類( 如肉豆蔻酸異丙酯、棕櫚酸異丙酯、癸酸異丙酯或月桂酸 異丙酯)或醇類(如乙醇或異丙醇)。 當本發明的組成物採用調配片型式時,則其可以包括 在調配片中經常具有濃度從0.0 1至2 0重量%之活性成份 化合物。根據使活性成份化合物支撐在薄片狀載體(如纖 維素薄片)上的慣用方法可以生產調配片。例如,可將包 括活性成份化合物之溶液或分散液塗佈在纖維紙上,接著 乾燥,以獲得調配片。將活性成份化合物溶解或分散在適 合的溶劑中,但是若必要時丨可將其以包括界面活性劑或 分粉塵劑之水稀釋,可以獲得這種溶液或分散液。 在使用本發明的組成物控制房屋害蟲時,則活性成份 -22- (18) 1301400 之劑量可憑本發明組成物的施灑方法、調配作用及各種其 它的條件而改變,但是在土壤處理的情況中,其經常係從 0.1至100公克/平方公尺,以從0.5至20公克/平方公尺 較佳,並在木頭處理的情況中,其經常係從〇 · 〇 1至5 0公 克/平方公尺,以從0. 1至5公克/平方公尺較佳。而且, 在以毒性誘餌化學劑施灑時,則活性成份量等於以每個施 灑位置計從0.0 1至1 0公克。 本發明的組成物可以包括除了活性成份化合物之外的 殺真菌劑(例如,有機硫化合物、有機磷化合物、有機砷 化合物或有機氯化合物)、殺昆蟲劑(例如,有機磷化合物 、有機氯化合物、胺基甲酸酯或氯化菸鹼類 (chloronicotinyl)),或各種抗生素或一或多種其它控制房 屋害蟲之試劑。本發明的組成物可以特別包括殺昆蟲劑( 如例如有機磷化合物、胺基甲酸酯或氯化菸鹼類之幾丁質 合成抑制劑或具有骨化活性或青春激素模擬活性之昆蟲生 長調節劑)或一或多種控制白蟻之活性組份、控制螞蟻之 活性組份或控制蟑螂之活性組份。而且,特別適合將有機 隣殺昆蟲劑(如巴賽松(phoxim)、陶斯松(chlorpyrifos)、 必芬松(pyridaphenthion)、撲滅松(fenitrothion)或亞特松 (pfopetamphos))、胺基甲酸酯殺昆蟲劑(如丁基滅必蝨 (fenobucafb)或安丹(propoxur))、氯化菸鹼類殺昆蟲劑(如 益達銨(丨111丨(1&amp;(^0?1^))或殺昆蟲劑(如氟蟲胺(8111[1111^„1丨(1) 或愛美松(hydramethylnon))倂入本發明的組成物中。 本發明的組成物具有極佳的控制房屋害蟲之活性及土 -23- (19) 1301400 壤安定性,具有抗房屋害蟲之預防活性及具有抗房屋害蟲 之長效活性。而且,以這種組成物有可能減少化學劑量及 因此有可能減低健康問題或環境污染的問題。 進行本發明的最好模式 現在將示範根據本發明用於控制房屋害蟲之組成物的 一些較佳的具體實施例。但是不以任何方式將本發明局限 成這些較佳的具體實施例。 將在以下提供作爲活性成份(a)的較佳的化合物。但 是可作爲活性成份(a)使用的化合物不限於此。而且,活 性成份(a)係也最好在單獨用作控制房屋害蟲之組成物中 的活性成份之情況中的化合物。 (a-Ι)式(I)之吡啶化合物或其鹽:
(I)
其中Y、m和Q係如以上之定義。 (a-2)以上(a-Ι)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q係: - 24- (20) 1301400
R1 R2 其中X係氧原子或硫原子,R1和R2係各自獨立爲氫原子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燃基、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快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環院其 、-C^W'R3 基、-S(0)„R5 基、-NHR6 基、 φ
R7 形成=C(Ri〇)Rn 基, 5 一負或L員雜環系基 、R5、R6、Z、R7、 或-C(R8) = NO-R9基,或Ri和R2可以
或可與鄰接的氮原子一起形成C4-C5 (其可以包括氮原子或氧原子),及R
R 、R9、R1G、rH、wi和n係如以上之定義 (a_3)以上(叫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Q係
II
—C—N
R1
R2 R1和R2係各自獨 、經取代或未經取 經取代或未經耳又 立爲氫原子 代之烯基、 代之環院基 其中X係氧原子或硫原子,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烷基 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炔基、 -25- (21) · 1301400 、-C^W^R3 基、-SCOhR5 基或 _NHR6 基,或 Ri 及 R2 可以 · 形成^(R^R11基,或可與鄰接的氮原子—起形成C4-C5 5 -員或6_貝雜環系基(其可以包括氮原子或氧原子),及R3 、R5、R6、Wi和n係如以上之定義,及Ru和Rll係各自 獨立爲烷氧基或烷硫基。 (a-4)以上(a-Ι)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q係·· Ϊ /R1 · —ό—Νν OR4 其中X係教原子或硫原子,R1係氣后;._ K係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 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铩其 偷r &quot; 、 T工似代Z烯基、經取代或未經取 代之炔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少摆卢I 、 似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取 代之芳基或-(^(WyR3基,及R3 4 義 κ和w係如以上之定 原子 U-5)以上(&amp;·2)或(a.3)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χ係氧 U-6m上(a-3)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Ri和r2係各 自獨立爲氨原子、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院基或侧y 基,或R1和R2可以形成= C(RlG u 七 , R基,W係氧原子或 硫原子,R3係經取代或未經取佧 、 取代之烷基、經取代或未經 取代之方基或院氧基,及R1()和 R係各自獨立爲院氧基 或烷硫基。 ^ a- ”以上(a-2)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Ri係氫原子 -26« (22) l3〇l4〇〇 R2係-C(R8) = NO-R9基,及厌8和r9係如以上之定義。 (a-S)以上(a-2)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以Rl和r2形 成〜2)R13基,及Rl〇.係氫原子、經取代或未經 取代之j:完基、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烯基或經取代或未經取 代之雜環系基,及R 12和r 1 3係如以上之定義。 (a-9)以上(a-2)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Ri係氫原子, 及R2係
其中Z和R7係如以上之定義。 (a-10)以上(a-3)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X係氧原子, R和R2係各自獨立爲氫原子.、院基、院氧基院基、院胺 基院基、C2_6環系胺基烷基、羥烷基、氰烷基、硫代胺甲 醯基烷基、烷羰氧基烷基、烷羰基、芳羰基、以三氟甲基 矩代之芳羰基、烷氧基硫羰基或烷氧羰基,或R1和R2可 以形成^^(R^R11基,及R1G和R11係各自爲烷氧基或烷 硫基。 (a-η)以上(a-Ι)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式(1)化合物係 至少一種選自N-氰甲基-4-三氟甲基-3 —吡啶羧醯胺(第j」 號化合物)、N-乙基-4-三氟甲基-3-吡啶羧醯胺(第1-2號 化合物)、4-三氟甲基-3-吡啶羧醯胺(第][_3號化合物)、 N-硫代胺甲醯基甲基-4-三氟甲基-3-吡啶羧醯胺(第1-4號 -27- (23) 1301400 化合物)、N-乙氧基-4-三氟甲基-3-吡啶羧醯胺(第1-5號 化合物)、N-異丙基胺基甲基-4-三氟甲基-3-吡啶羧醯胺( 第I-6號化合物)、N-氰甲基-N,N-雙(4-三氟甲基菸鹼醯基 )胺(第I-7號化合物)、N-乙醯基-N-氰甲基-4-三氟甲基-3-吡啶羧醯胺(第1-8號化合物)、N-氰甲基-N-甲基-4-三氟 甲基吡啶-3-羧醯胺(第1-9號化合物)、N-(4-三氟甲基菸 鹼醯基)硫代胺基甲酸0-甲酯(第1-10號化合物)、N-甲 基-4-三氟甲基吡啶-3-羧醯胺(第1-11號化合物)、Ν-ίΝ’,N’-二 甲基胺 基甲基 )-4-三氟甲 基吡啶 -3-羧醯胺 (第 1_ 12號化合物)、N-(l-六氫吡啶基甲基)_4_三氟甲基吡啶- 3-羧醯胺(第1-13號化合物)、N-(4-三氟甲基菸鹼醯基)胺基 甲基特戊酸N-氰甲酯(第1-14號化合物)、N-(4-三氟甲基 菸鹼醯基)亞胺基曱酸〇,S-二甲酯(第1-15號化合物)、N_ 羥甲基_4_三氟甲基-3-吡啶羧醯胺(第h〗6號化合物)、N_ 乙醯基_4·三氟甲基-3-吡啶羧醯胺(第ι_17號化合物)及 (4_三氟甲基菸鹼醯基)胺基甲酸甲酯(第148號化合物)或 彼之1 -氧化物之組員。 (a-Ι2)以上(a-1)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式(1)化合物係 N-氰甲基-4_三氟甲基_3·吡啶羧_胺。 (a-1 3 )以上(a-Ι)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q係經取代或 未經取代之雜環系基。 (a-Ι4)以上(a-Ι3)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雜環系基部 份係具有2至3個選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之雜原子 的5至7-員單環系基。 '28- (24) 1301400 (a-1 5)以上(a-U)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雜環系基部 份係包括2至3個選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之雜原子 的5 -員單環系基。 餐 (a -1 6)以上(a -1 5 )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5 _員單環系 基係卩比D坐基、H惡哇基、噻0坐基、嚼二D坐基、噻二D坐基或三 口坐基。 (a-17)以上(a-13)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雜環系基部 份係包括2至3個選自氮原子、氧原子及硫原子之雜原子 的6-員單環系基。 (a-Ι8)以上(a-Ι7)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6-員單環系 基係:
其中R16係烷基。 (a-Ι9)以上(a-18)之化合物或其鹽,其中R16係甲基或 異丙基。 將在以下提供最好作爲活性成份(b)的苯醯脲化合物 。但是活性成份(b)不限於這些特殊的實例。 (b-Ι) 二福隆(diflubenzuron) (b-2) 克福隆(chlorfluazuron) (b - 3 ) 得福隆(t e f 1 u b e n z u r ο η) (25) 1301400 (b - 4 ) 氟芬隆(flufenoxuron) (b - 5 ) 三福隆(triflumuron) (b - 6 ) 六福隆(hexaflumuron) (b - 7 ) 祿芬隆(lufenuron) (b - 8 ) 諾維隆(novaluron) (b - 9 ) 諾維氟祿隆(Noviflumuron)
最好以使用至少一種選自二福隆、克福隆、六福隆及 氟芬隆之化合物作爲活性成份(b)之苯醯脲化合物,甚至 最好使用克福隆及/或六伏隆。 現在將在以下提供最好作爲活性成份(c)的擬除蟲菊 酯化合物。但是活性成份(c)不限於此。擬除蟲菊酯化合 物具有各種旋光異構物,以及可在本發明使用活性旋光異 構物及彼之混合物。 (c- 1) 芬化利(fenvalerate) (c-2) 百滅寧(permethrin)
(c-3) 賽滅寧(cypermethrin) (c-4) 第滅寧(deltamethrin) (c- 5 ) 賽洛寧(cyhalothrin) (c-6) 太氟寧(tefluthrin) (c- 7) 依芬寧(ethofenprox) (c-8) 賽扶寧(cyfluthrin) (c - 9 ) 芬普寧(fenpropathrin) (c-10) 護賽寧(flucythrinate) (c-1 1) 福化利(f 1u va1i nat e) -30- (26) 1301400 (c- 12 ) 環普寧(cycloprothrin) (c -1 3 ) 5 -賽洛寧(lambda-cyhalothrin) (c- 1 4) 除蟲菊精(pyrethrins) (c-15 ) 益化利(esfenvalerate) (c -1 6) 治滅寧(tetramethrin) (c -1 7 ) 列滅寧(resmethrin) (c -1 8 ) 普三芬布特(protrifenbute) (c -1 9)畢芬寧(bifenthrin) (c - 2 0 ) 阿納寧(acrinathrin) (c-21) (士)順氏/反式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 基環丙烷羧酸S-氰基(3-苯氧基苯基)甲酯。 最好使用至少一種選自護賽寧、環普寧、畢芬寧及阿 納寧之化合物作爲活性成份(〇之擬除蟲菊酯化合物,甚 至最好使用畢芬寧。 最好使用至少一種選自以下之化合物或其鹽作爲活性 成份(d)的腙化合物或其鹽,[4’_氯基-2-(4-三氟甲基苯基) 乙醯苯]N,-[l-(二甲基胺基)乙叉]腙(第Π_ι化合物)、[4,-氟基_2-(4-三氟甲基苯基)乙醯苯]N,-[l-(二甲基胺基)乙叉 ]腙(第II-2化合物)、3-[1-(4-氯苯基-2-(4-三氟甲基苯基) 乙醯苯)肼基甲酸乙酯(第II·3化合物)、[4,-氯基-;2-(4-特 丁基苯基)乙醯苯]N’-[l-(二甲基胺基)乙叉]腙(第Π-4化 合物)、[4,-氟基- 2-(4-特丁基苯基)乙醯苯]N,-[l-(二甲基 胺基)乙叉]腙(第Π-5化合物)、[4,_甲基- 2-(4-特丁基苯基 )乙醯苯]N’-[l-(二甲基胺基)乙叉]腙(第h_6化合物)及 -31 - (27) 1301400 [4,-氯基-2-(4-三氟甲基苯基)乙醯苯]Ν’-[1-胺基乙叉]腙( 第II-7化合物)。而且,活性成份(d)係也最好在單獨用作 爲控制房屋害蟲之組成物中的活性成份之情況中的化合物 〇 可以根據美國專利5,28 8,72 7所揭示之方法產生式 (II)之腙化合物或其鹽。 在包括式(II)之腙化合物或其鹽之本發明用於控制房 屋害蟲之組成物當中,將在以下提供較佳的具體實施例。 (1 )毒性誘餌化學劑型式之組成物,其包括式(II)之腙化 合物或其鹽。 (2 )如(1)定義之組成物,其中使用誘餌圓木、新鮮果肉 或果肉作爲毒性誘餌化學劑之基本材料。 (3 )如(1)定義之組成物,其中使用新鮮果肉作爲毒性誘 餌化學劑之基本材料。 (4 )如(1)定義之組成物,其中使用誘餌圓木作爲毒性誘 餌化學劑之基本材料。 (5 )如(1)定義之組成物,其中使用松柏科誘餌圓木作爲 毒性誘餌化學劑之基本材料。 (6 )如(5)定義之組成物,其中松柏科誘餌圓木係一種以 松柏木在熱水中煮沸所獲得的圓木。 (7) 如(5)或(6)定義之組成物’其中松柏科誘餌圓木係松 樹。 (8) 如(7)定義之組成物’其中松樹係日本落葉松。 (9 )凝膠型式之組成物’其包含式(Π)之腙化合物或其鹽 (28) (28)1301400 及吸水性聚合物,其具有保水特性。 (10)粉塵劑型式之組成物,其包含式(II)之腙化合物或 其鹽及固態載體。 (1 1 ) 土壤處理劑型式之組成物,其包含式(II)之腙化合 物或其鹽。 在以上的具體實施例當中解釋具有毒性誘餌化學劑型 式之用於控制房屋害蟲之組成物。房屋害蟲在攝取毒性誘 餌化學劑之後不會立即死亡,但是將毒性誘餌化學劑帶回 窩內。帶回窩內的毒性誘餌化學劑將由其它的房屋害蟲攝 取及接觸。因此,有可能殺死所有攝取或接觸毒性誘餌化 學劑之房屋害蟲。毒性誘餌化學劑係以具有這種效應(擴 散效應)爲特徵。 以慣用的有機磷型、擬除蟲菊酯型或類似型式之速效 試劑具有排斥本性,並不爲房屋害蟲攝取。即使被攝取, 則攝取該試劑之房屋害蟲將立即死亡,因此沒有任何可預 期的擴散效應。因此常使用緩效的慣用試劑作爲毒性誘餌 化學劑之活性成份,如苯醯脲。但是,如果使用緩效活性 成份時,雖然可以獲得擴散效應,但是其花費2至3個月 殺死在整個窩中的房屋害蟲,因此不可避免在此期間內的 損害。反之,以上式(II)之腙化合物或其鹽不具抗房屋害 蟲之排斥本性,並進一步具有適當的擴散效應,因爲與慣 用的速效試劑比較,其具有緩慢作用。與使用慣用的緩效 型試劑作爲活性成份之毒性誘餌化學劑的緩效應比較,因 此有可能進一步在短的時間期限內(在一個月之內)撲滅房 -33- (29) 1301400 屋害蟲的嵩,藉以使房屋害蟲的損害壓制至最低程度。因 此,上述的具體實施例(2)係以從前沒有的新型式毒性誘 餌化學劑爲特徵。 可以所述之各種型式作爲毒性誘餌化學劑的基本材料 ’但是以誘餌圓木、新鮮果肉或果肉較佳。可以所述之各 種型式用作基本材料的誘餌圓木,但是以松柏科誘餌圓木 (如松樹、西羊杉或日本扁柏)較佳。在當中以使用松樹特 別佳。而且,在松樹當中,以使用日本落葉松更佳。這種 · 松柏科誘餌圓木係以死樹或以在熱水中充份煮沸所獲得的 圓木較佳,以煎煮在誘餌圓木中的組份及害蟲。使用作爲 基本材料的新鮮果肉或果肉作爲纖維素來源,其係房屋害 蟲的誘餌,特別係白蟻。可以例如所述之KIMUTAORU ( 商標,由 CRECIA公司所製造)或KITCHENTOWEL(商標 ,由NEPIA公司所製造)作爲這種果肉。腙化合物或其鹽 對基本材料之重量比經常係從 1:1 0,000至 1:4,以從 1 : 1,0 0 0 至 1 : 9 較佳。 _ 在以上的具體實施例當中解釋具有凝膠型式之用於控 制房屋害蟲之組成物。可將凝膠作爲螞蟻足跡處理劑施灑 於螞蟻足跡或可以直接塗佈於受損害部位(如木頭)。另一 方式係塗佈在誘餌木、新鮮果肉或果肉上,以形成毒性誘 餌化學劑,將其用作爲誘餌系統的設定物,並以直接塗佈 在受白蟻損害之木頭上特別有效。而且,以施灑於受白蟻 損害之木頭的穿孔部位最有效。可將用於凝膠之吸水性聚 合物用作基本材料或可以作爲包括在用於控制房屋害蟲之 -34- (30) 1301400 試劑中的添加劑。另一方式係可以使用其作爲控制房屋害 蟲之試劑的載體。吸水性聚合物可以係一種以進入其內部 使其膨脹的的另一種組份。欲使用之吸水性聚合物係以一 種具有至少1 0倍其本身重量的吸水力之試劑較佳,以至 少1 00倍較佳。具有這種高吸水力之試劑可以係例如異丁 烯/馬來酸酐共聚物、聚丙烯酸酯聚合物、澱粉/聚丙烯酸 酯聚合物、聚醋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聚合物、羧甲基纖 維素聚合物或聚乙烯醇聚合物。在使用吸水性聚合物作爲 β 基本材料的情況中,其量係以從0 · 0 5至1 0重量%之總重 量較佳,以從0.1至5%更佳。 在以上的具體實施例當中解釋粉塵劑。可將粉塵劑作 爲螞蟻足跡處理劑施灑於螞蟻足跡或可以用作毒性誘餌化 學劑的設定物。該粉塵劑係以與慣用的粉塵劑比較具有極 佳的擴散效應爲特徵。以上述之動物或植物粉末及/或礦 物粉末作爲用於該粉塵劑之固態載體較佳,並在當中以纖 維素及/或氧化鈦較佳。在此纖維素可以係市售的纖維素(肇 如結晶狀纖維素)、纖維素纖維(如紙漿)、纖維素多孔實 體(如纖維素珠)或纖維素衍生物(如羧甲基纖維素或纖維 素酯)。腙化合物或其鹽對固態載體之重量比經常係從 1:10,000 至 1:4,以從 1:1,000至 1:4 較佳。 在以上的具體貫施例當中解釋土壤處理劑。使用水懸 劑、粒劑、粉塵劑或類似型式之土壤處理劑。例如,將水 懸劑施灑於使用的土壤。在將包括濃度從至 5 0,000PPm之腙化合物或其鹽(以從1〇〇至5,〇〇〇 ppm較佳 -35- (31) (31)1301400 )的土壤處理劑以從o.l至100公克/平方公尺之速度(以從 0.5至20公克/平方公尺較佳)施灑於土壤時,則在土壤中 的後效應變得比以土壤處理的方式控制白蟻的慣用試劑比 較更卓越。 將在以下提供關於以本發明用於控制房屋害蟲之組成 物的方式控制房屋害蟲之方法的較佳的具體實施例,但是 應瞭解的是不以任何方式將本發明局限於此。 (1 ) 一種控制房屋害蟲之方法,其包含將本發明的組成 物施灑於房屋害蟲之棲息地。 (2)式(1)之方法,其中將本發明的組成物餵食房屋害蟲 或與其接觸。 (3 )式(1)或(2)之方法,其中房屋害蟲之棲息地係土壤。 (4 )式(1)或(2)之方法,其中房屋害蟲之棲息地係螞蟻足 跡。 (5)式(1)或(2)之方法,其中房屋害蟲之棲息地木頭。 (6 )式(1 )之方法,其中將控制房屋害蟲之組成物施灑於 螞蟻足跡或直接塗佈受損害之部位,以控制白蟻或螞蟻。 (7 )式(1 )之方法,其中將具有毒性誘餌化學劑型式之本 發明用於控制房屋害蟲之組成物設計成誘餌系統。 (8 )式(7)之方法,其中將誘餌系統放置在螞蟻足跡或建 築物處或其周圍。 (9)式(7)或(8)之方法’其中將誘餌系統係誘餌站。 (10 )式(2)之方法,其中將具有粉塵劑、漿糊或凝膠型 式之本發明的組成物施灑於螞蟻足跡或直接塗佈受損害之 -36- (32) (32)1301400 部位,以控制白蟻或螞蟻。 (1 1 )式(10)之方法,其中將具有粉塵劑、漿糊或凝膠型 式之本發明的組成物施灑於螞蟻足跡。 (12 )式(10)之方法,其中將具有粉塵劑、漿糊或凝膠型 式之本發明的組成物直接塗佈受損害之部位。 【實施方式】 現在以參考實例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是’應瞭 解的是不以任何方式將本發明局限於這些實例。 試驗實例1 將具有80毫米直徑之濾紙放入塑料培養盤內,並將 具有預定濃度之1毫升殺蟲劑溶液滴在盤上。在處理之後 ,將溶劑充份蒸發,並接著以1毫升蒸餾水浸漬處理之濾 紙,於是放出1 5隻白蟻工及1隻白蟻兵(黃胸散白蟻)。 將塑料培養盤放入具有底部舖置濕棉花之容器中,並將容 器在2 5 °C下維持1 3天,於是檢查在培養盤中死亡的白蟻 數量,並由以下的公式計算死亡率。將結果展示在表1中 〇 死亡率(%) =(死亡的白蟻工數量/15隻白蟻工)X 100 而且,可以寇比氏(Colby’s)公式計算死亡率理論値 (%)。在實際的死亡率(%)比理論値(%)更高的情況中’則 可以認爲本發明的組成物具有控制房屋害蟲之協乘效應。 -37- (33) 1301400 表1 克福隆 死亡率[理論値](%) 第1-1號化合物 8000ppm 4000ppm 2000ppm lOOOppm Oppm 200ppm 93 100 80 100 lOOppm 80[69] 100[55] 93[33] 33 Oppm 60 53 33 0 0
試驗實例2 將具有80毫米直徑之濾紙放入塑料培養盤內,並將 具有預定濃度之1毫升殺蟲劑溶液滴在盤上。在處理之後 ’將溶劑充份蒸發,並接著以1毫升蒸餾水浸漬處理之濾 紙,於是放出1 5隻白蟻工及1隻白蟻兵(黃胸散白蟻)。 將塑料培養盤放入具有底部舖置濕棉花之容器中,並將容 器在25 °C下維持1 7天。接著檢查在培養盤中死亡的白蟻 ® 數星’並以與試驗實例1相同的方式計算死亡率。將結果 展示在表2中。 -38- (34) (34)1301400 表2 六福隆 死亡率[理論値](%) 第1-1號化合物^\ 8000ppm 4000ppm 2000ppm lOOOppm Oppm 200ppm 100 100 100 100 lOOppm 67[52] 100[64] 100[64] 40 Oppm 33 20 40 40 0 試驗實例3 將具有80毫米直徑之濾紙放入塑料培養盤內,並將 具有預定濃度之1毫升殺蟲劑溶液滴在盤上。在處理之後 ,將溶劑充份蒸發,並接著以1毫升蒸餾水浸漬處理之濾 紙,於是放出10隻白蟻工(黃胸散白蟻)。將塑料培養盤 放入具有底部舖置濕棉花之容器中,並將容器在25 °C下 維持3 7天,於是檢查在培養盤中死亡的白蟻數量,並以 與試驗實例1相同的方式計算死亡率。將結果展示在表3 表3 ^\^克福隆 死亡率[理論値](%) 第II-2號化合 4000ppm 2000ppm lOOOppm 500ppm Oppm lOppm 90[60] 100[60] 80[60] 100[44] 20 5ppm 80[60] 80[55] 80[55] 60[37] 10 Oppm 50 50 50 30 10 -39- (35) 1301400 試驗實例4 將具有8 0毫米直徑之濾紙放入塑料培養盤內,並將 具有預定濃度之1毫升殺蟲劑溶液滴在盤上。在處理之後 ’將溶劑充份蒸發,並接著以1毫升蒸餾水浸漬處理之濾 紙,於是放出1 〇隻白蟻工(黃胸散白蟻)。將塑料培養盤 放入具有底部舖置濕棉花之容器中,並將容器在25 t下 維持2 5天,於是檢查在培養盤中死亡的白蟻數量,並以 與試驗實例1相同的方式計算死亡率。將結果展示在表4 中〇 表4 號化合物 死亡率®論値](%) 第II-2號化合物^^ lOOppm 50ppm Oppm lOppm 100[19] 100[101 10 5ppm 100[10] 70『〇1 0 Oppm 10 0 10
試驗實例5 將具有8 0毫米直徑之濾紙放入以丙烯酸系樹脂製成 具有80毫米直徑及60毫米高度之圓筒杯內(即具有在底 部形成1 0毫米直徑的孔及在1 〇毫米厚度的底部放置硬石 膏(牙石(Dental Stone))之杯子),並將具有預定濃度之包 括樣品化合物的1毫升溶液滴在盤上。接著在盤上放出9 隻白蟻工及1隻白蟻兵(地下活動之家白蟻)。將杯子放入 -40- (36) 1301400 具有底部舖置濕棉花之容器中,並將容器在25 °C之室溫 下維持7天,於是檢查在杯中的白蟻死亡率。將結果展示 在表5中。 表5 樣品化合物 濃度(ppm) 死亡率(%) 第1-1號化合物 1,000 100 500 100 克福隆 1,000 100 500 100 未處理 师 0
試驗實例6 將具有8 0毫米直徑之濾紙放入以丙烯酸系樹脂製成 具有8〇毫米直徑及60毫米高度之圓筒杯內(即具有在底 部形成1 0毫米直徑的孔及在1 〇毫米厚度的底部放置硬石 膏(牙石)之杯子),並將具有預定濃度之包括樣品化合物 的1毫升溶液滴在盤上。接著在盤上放出隻白蟻工及 1隻白蟻兵(黃胸散白蟻)。將杯子放入具有底部舖置濕棉 花之容器中,並將容器在2VC之室溫下維持7天,於是 檢查在杯中的白蟻死亡率。將結果展示在表6中。 -41 - (37) 1301400 表6 樣品化合物 濃度(ppm) 死亡率(%) 第1-1號化合物 1,000 100 克福隆 1,000 100 未處理 - 0 試驗實例7 以油漆刷將具有預定濃度之化合物溶液以60公克/平 方公尺之量塗佈在20毫米(長度)xl〇毫米(半徑)xi〇毫米( 厚度)之長方形平行六面體的日本紅松樹木塊上。將處理 之木塊及未處理之木塊在6 〇 °C之溫度下經4 8小時乾燥, 並測量彼之重量(W1 ),以及將彼用作試驗樣本。將這樣的 試驗樣本放入以丙烯酸系樹脂製成的圓筒杯內(即具有在 底部形成1 〇毫米直徑的孔及在1 〇毫米厚度的底部放置硬 石膏(牙石)之杯子),並在樣本上放出150隻白蟻工及15 隻白蟻兵(黃胸散白蟻)。將杯子放入具有底部舖置濕棉花 之容器中,並將容器在2 5 °C之室溫下維持2 1天,於是檢 查在杯中的白蟻死亡率。進一步將試驗樣本自杯子內取出 ,並取出試驗樣本表面的沉積物。在60°C之溫度下經48 小時乾燥之後,將其稱重,以獲得重量(W2),於是計算木 塊的平均重量損失。將結果展示在表7中。 木塊的平均重量損失(%) = (Wi-W^WQ X 1〇〇 (38) 1301400 表7 樣品化合物 濃度(重量/體積%) 平均重量損失(%) 白蟻工的死亡率(%) 第1-1號化合物 1 0 100 未處理 - 18 0 試驗實例8 準備含有1公克脫脂奶粉及1 %樣品化合物(以處理具 有預定濃度之1毫升丙酮溶液及在4 0 °C之恆溫室經20小 時充份蒸發丙酮的方式獲得的)之毒性誘餌化學劑。接著 將該毒性誘餌化學劑與濕棉花一起放入杯內,並放出1 5 隻螞蟻(黃土蟻),並在4天之後檢死亡率。將結果展示在 表8中。 表8 樣品化合物 誘餌濃度(%) 死亡率(%) 第1-1號化合物 1 86 未處理 _ 3 5
試驗實例9 將具有80毫米直徑之濾紙放入以丙烯酸系樹脂製成 具有80毫米直徑及60毫米高度之圓筒杯內(即具有在底 部形成1 0毫米直徑的孔及在1 0毫米厚度的底部放置硬石 膏(牙石)之杯子),並將具有預定濃度之包括樣品化合物 -43- (39) 1301400 的1毫升溶液滴在盤上。接著在盤上放出10隻白蟻工及 1隻白蟻兵(黃胸散白蟻)。將杯子放入具有底部舖置濕棉 花之容器中,並將容器維持在25 °c之室溫下,並在5天 後及20天之後檢查在杯中的白蟻死亡率。將結果展示在 表9中。
表9 樣品化合物 濃度(ppm) 死亡率(%) 5天之後 20天之後 第II-1號化合物 1000 0 100 第II-2號化合物 1000 100 100 第II-3號化合物 1000 0 100 第Π-6號化合物 1000 70 100 第II-7號化合物 1000 100 100 未處理 0 20
試驗實例1 〇 以油漆刷將包括具有預定濃度之樣品化合物的溶液以 11 0±10毫克之量塗佈在長方形平行六面體的日本紅松樹 木塊(20毫米Χίο毫米xl0毫米)上。將處理之木塊在25 °C之暗室內經1 4天自然乾燥。接著將處理之木塊及未處 理之木塊在60 °C之溫度下經72小時乾燥,並測量彼之重 量(WQ ’以及將彼用作試驗樣本。將這樣的試驗樣本放入 以丙烯酸系樹脂製成的圓筒杯內(即具有在底部形成1 〇毫 -44- (40) 1301400 米直徑的孔及在1 〇毫米厚度的底部放置硬石膏(牙石)之 # 杯子),並在樣本上放出15〇隻白蟻工及10隻白蟻兵(黃 胸散白蟻)。將杯子放入具有底部舖置濕棉花之容器中, 並將容器在25 °C之室溫下維持24天,於是檢查在杯中的 白蟻死亡率。進一步將試驗樣本自杯子內取出,並取出試 驗樣本表面的沉積物。在60 °C之溫度下經72小時乾燥之 後,將其稱重,以獲得重量(W2),於是計算木塊的平均重 量損失。將結果展示在表1〇中。 ® 表10 樣品化合物 死亡率(%) 平均重量損失(%) 濃度(%) 白蟻工 白蟻兵 第II-2號化合物 0.2 100 100 2.9 未處理 0 0 15.2 試驗實例1 1 將1公克脫脂奶粉以包括1 〇毫克樣品化合物之1毫 升丙酮溶液處理,並放入40 °c之恆溫室內20小時,以充 份蒸發丙酮。以該方式準.備包括1%活性成份化合物之毒 性誘餌化學劑。接著將該毒性誘餌化學劑與濕棉花一起放 入杯內,並放出1 5隻螞蟻(黃土蟻)。在4天之後檢死亡 率。將結果展示在表1 1中。在此當4天後的死亡率係至 少40%時,則將控制效應分成正效應等級。 -45- (41) 1301400 表1 1 樣品化合物 誘餌濃度(%) 控制效應 第Π-6號化合物 1 正 未處理 _ 負 試驗實例1 2 將1公克老鼠的飼料以包括1 0毫克樣品化合物之0.5 毫升丙酮溶液處理,並放入40°C之恆溫室內20小時,以 充份蒸發丙酮,因此準備包括1 %樣品化合物之毒性誘餌 化學劑。接著將該毒性誘餌化學劑與濕棉花一起放入杯內 ,並放出10隻螞蟻(美洲蟑螂)及保存在25°C之養殖室內 ,藉由隨時間的流逝檢查死亡率。將結果展示在表1 2中 表12 樣品化合物 濃度(%) 死亡率(%) 1天之後 8天之後 48天之後 第II-2號化合物 1 0 0 30 第Π-3號化合物 1 0 100 100 克福隆 1 100 100 100 未處理 - 0 0 0 試驗實例1 3 將加以在熱水中的煮沸處理的日本紅松樹木塊(2公 分公分χθ.5公分)浸入樣品化合物之甲醇溶液中,並 -46· (42) 1301400 接著將其乾燥,以獲得包括預定濃度之樣品化合物的日本 紅松樹毒性誘餌化學劑。將該毒性誘餌化學劑放入以丙烯 酸系樹脂製成的圓筒杯內(即具有在底部形成1 0毫米直徑 的孔及在10毫米厚度的底部放置硬石膏(牙石)之杯子), 並在誘餌上放出15隻白蟻工(地下活動之家白蟻)。將杯 子放入具有底部舖置濕棉花之容器中,並將容器維持在 2 5 °C之室溫下,藉由隨時間流逝檢查在杯中死亡的白蟻及 不正常的白蟻數量,並計算死亡率。將結果展示在表13 中〇 表13 樣品化合物 濃度(%) 死亡率(不正常率)(%) 4天之後 8天之後 1〇天之後 14天之後 Π天之後 23天之後 第II-2號化合物 0.1 73 100 100 100 100 100 0.05 47 47(14) 80(7) 100 100 100 0.01 0 40(60) 55(45) 60(40) 100 100 0.005 0 0 0 30 30(30) 100 未處理 0 0 0 20 20 27
試驗實例1 4 將與試驗實例1 3相同的方式準備的日本紅松樹毒性 誘餌化學劑放入以丙烯酸系樹脂製成的圓筒杯內(即具有 在底部形成1 〇毫米直徑的孔及在1 〇毫米厚度的底部放置 硬石膏(牙石)之杯子),並將5隻白蟻工(地下活動之家白 -47- (43) 1301400 蟻)絕食3天,放出及准許攝食4 8小時。將這些以誘餌處 理之5隻活白蟻工與未處理之5隻白蟻工及5隻白蟻兵一 起轉移至其中放入包括水之濾紙的杯子內,並將彼等保存 在2 5 °C之室溫下,藉由隨時間流逝檢查死亡的白蟻工及 白蟻兵數量,並由以下的公式計算死亡率。將結果展示在 表1 4中。 白蟻工死亡率(%) =(死亡的白蟻工數量/處理之5隻 活蟻工+未處理之5隻白蟻工)x 1〇〇 白蟻兵死亡率(%) =(死亡的白蟻兵數量/未處理的5 隻白蟻兵)X 1 00 表14 樣品化合物 濃度(%) 死亡率(%) 6天之後 8天之後 15天之後 TW TS TW TW TS TS 第II-2號化合物 0.1 50 0 60 20 100 100 0.05 30 0 30 0 70 40 未處理 0 0 0 0 0 0 TW :白蟻工,TS :白蟻兵
試驗實例15 將新鮮果肉(2公分X 2公分X 〇 · 1公分)浸入樣品化合 物之曱醇溶液中。接著將其乾燥,以獲得包括〇 . 1 ❶樣品 化合物的新鮮果肉毒性誘餌化學劑。將該毒性誘餌化學劑 -48- (44) 1301400 放入以丙烯酸系樹脂製成的圓筒杯內(即具有在底部形成 10毫米直徑的孔及在10毫米厚度的底部放置硬石膏(牙 石)之杯子)’並在誘館上放出20隻白犠工(黃胸散白犠)。 將杯子放入具有底部舖置濕棉花之容器中,並將容器維持 在2 5°c之室溫下18天,於是檢查在杯中死亡的白蟻數量 ,並計算死亡率。將結果展示在表1 5中。 表15 樣品化合物 濃度(%) 死亡率(%) 第II-2號化合物 0. 1 100 未處理 0
試驗實例16 以與以上的試驗實例1 5相同的方式進行試驗,除了 將新鮮果肉換成果肉(由 CRECIA 公司製造之 KIMUTAORU(商標))之外。將結果展示在表16中。 表16 樣品化合物 濃度(%) 死亡率(%) 第II-2號化合物 0.1 100 未處理 0 試驗實例1 7 將土壤包裝在與兩個以丙烯酸系樹脂製成的杯子(即 -49- (45) 1301400 各自具有在底部形成10毫米直徑的孔及在10毫米厚度的 底部放置硬石膏(牙石)之杯子)連接的以丙烯酸樹脂製成 的圓筒狀連接節中,並放出30隻白蟻工及3隻白蟻兵(地 下活動之家白蟻),使彼等形成螞蟻足跡。接著將0.5重 量份之樣品化合物與99.5重量份之纖維素粉末在硏缽中 混合的方式準備的1 0毫克粉塵劑放在螞蟻足跡的中央部 位。將該試驗裝置放入具有底部舖置濕棉花之容器中及保 存在2 5 t之室溫下,藉由隨時間流逝檢查在杯中死亡的 白蟻數量,並計算死亡率。而且,就比較的目的而言,以 關於包括 0.5 %芬普尼(fipronil)(由 Aventis Crop Science Shionogi Κ·Κ·製造的 Terminal Dust(商標))進一步進行類 似的試驗。將這些結果展示在表1 7中。 表17 樣品化合物 濃度(%) 死亡率(%) 6天之後 11天之後 15天之後 第Π-2號化合物 0.5 37 100 100 Terminal Dust 0.5 47 100 100 未處理 0 0 0 試驗實例1 8 將與試驗實例1 7相同的方式準備的每一個1毫克粉 塵劑均勻分散在具有4 5毫米直徑之小型玻璃培養盤中, 並放出1 5隻白蟻工(地下活動之家白蟻)及以粉塵劑塗料 -50- (46) 1301400 處理。將處理之白蟻工與10隻未處理之白蟻工及10隻未 處理之白蟻兵一起放入包括誘餌圓木之以丙烯酸系樹脂製 成的圓筒杯內(即具有在底部形成1 0毫米直徑的孔及在 1 〇毫米厚度的底部放置硬石膏(牙石)之杯子)。將杯子放 入具有底部舖置濕棉花之容器中,並將容器維持在25 °c 之室溫下,藉由隨時間流逝檢查在杯中死亡的白蟻數量, 並由以下的公式計算死亡率。將結果展示在表18中。 白蟻工死亡率(%) =(死亡的白蟻工數量/ 15隻處理之 活白蟻工+10隻未處理之白蟻工)x 100 白蟻兵死亡率(%) =(死亡的白蟻兵數量/10隻未處理 之白蟻兵)X 100 表18 樣品化合物 濃度(%) 死亡率(%) 1天之後 8天之後 15天之後 19天之後 TW TS TW TW TS TS TW TS 第II-2號化合物 0.5 0 0 4 0 52 40 100 100 Terminal Dust 0.5 100 1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未處理 0 0 0 0 0 0 0 0 TW :白蟻工,TS :白蟻兵
試驗實例19 將以0.2重量份之鉀媒合物、20重量份之山梨醇、 3 . 5重量份之澱粉/丙烯酸鈉共聚物之交聯產物、預定之樣 -51 - (47) 1301400 品化合物量與預定之水量均勻混合的方式準備的凝膠以 11 〇公克/平方公尺之量塗佈在乾燥的長方形平行六面體的 曰本紅松樹木塊(20毫米(長度)χ10毫米(半徑)χ10毫米(厚 度))上。將該試驗樣本放入以丙烯酸系樹脂製成的圓筒杯 內(即具有在底部形成10毫米直徑的孔及在10毫米厚度 的底部放置硬石膏(牙石)之杯子),並在樣本上放出20隻 白蟻工(地下活動之家白蟻)。將杯子放入具有底部舖置濕 棉花之容器中,並將容器維持在25 °C之室溫下,藉由隨 時間流逝檢查在杯中死亡的白蟻數量,並計算死亡率。將 結果展示在表1 9中。 表19 樣品化合物 濃度(%) 死亡率(%: ► 2天之後 6天之後 12天之後 23天之後 34天之後 第II-2號化合物 0.1 0 60 100 100 100 0.05 0 0 100 100 100 0.01 0 0 10 60 100 0.005 0 0 10 30 60 未處理 0 0 0 0 10
試驗實例2 0 將經由20網目篩之沙狀土壤在60°C之溫度下乾燥成 固定重量,並將因此獲得的4公克土壤包裝在具有60毫 米直徑之杯中。將調整成預定濃度之1毫升殺蟲劑溶液加 -52- 1301400 ’ (48) 入及徹底混合,於是放出1 5隻白蟻工(地下活動之家白蟻 )。將杯子放入具有底部舖置濕棉花之容器中及將容器維 持在2 5 °C之室溫下,藉由隨時間流逝檢查在杯中死亡的 白蟻數量,並計算死亡率。將結果展示在表20中。 表20 樣品化合物 濃度(PPm) 死亡率(不正常率)&lt; :%) 1天之後 4天之後 11天之後 第II-2號化合物 4000 0(100) 100 100 1000 0 73(27) 100 250 0 〇(7) 100 未處理 0 0 0
試驗實例21 將經由20網目篩之沙狀土壤在60°C之溫度下乾燥成 固定重量,並將因此獲得的12公克土壤包裝在具有60毫 米直徑之杯中。將調整成預定濃度之3毫升殺蟲劑溶液加 入及充份混合,於是將其維持在40°C之恆溫室中95天, 以進行耐天氣性操作。在耐天氣性操作之後,在該試驗土 壤上放出10隻白蟻工(黃胸散白蟻)。將杯子放入具有底 部舖置濕棉花之容器中及將容器維持在25 t之室溫下。 在放出白蟻之後2天及6天之後,檢查在杯中死亡的白蟻 數量,並計算死亡率。將結果展不在表21中。 -53- (49) 1301400 表21 樣品化合物 濃度(ppm) 耐天氣性操作 死亡率(不正常率)(%) 2天之後 6天之後 第Π-2號化合物 1000 負 50(50) 100 正 10(15) 95 未處理 - 0 25 試驗實例22 將10隻螞蟻(黃土蟻)與以包括預定濃度之樣品化合 物及包括10%甘蔗糖之0.5毫升溶液浸漬之棉球一起放入 試驗管中。在1 1天之後,檢查死亡的螞蟻數量,並計算 死亡率。將結果展示在表22中。 表22 樣品化合 濃 度 死亡率(不正常率)(%) 物 (ppm) 1天之 2天之 3天之 8天之 11天 後 後 後 後 之後 第 Π-2號 50 30(70) 100 100 100 100 化合物 10 0 0(20) 40 80 100 未處理 0 0 0 0 0
試驗實例23 使用作爲誘餌基本材料之脫脂奶粉(顯示其係(黃土蟻 )之嗜好物)準備包括〇.2%(重量/重量)樣品化合物量之毒 -54- (50) 1301400 性誘餌化學劑。將2公克該毒性誘餌化學劑直接放在距離 螞蟻窩門口約50公分之任選的地表面上。檢查在放置毒 性誘餌化學劑之前、之後2天、之後3天及之後5天每分 鐘經由門口外出及進入的媽犠數量。將結果展不在表2 3 中 〇 表23 樣品化合物 在棲息地的螞蟻數量 放置毒性誘餌化學劑之前 之後2天 之後3天 之後5天 第II-2號化合物 153 11 3 0 未處理 25 22 24 21 試驗實例24 將具有80毫米直徑之濾紙放入塑料培養盤內,並將 具有預定濃度之1毫升殺蟲劑溶液滴在盤上。於是放出 1 〇隻白蟻工(地下活動之家白蟻),並將蓋子放在培養盤上 。將該塑料培養盤放入具有底部舖置濕棉花之容器中,並 維持在25 °C之室溫下。在處理之後的第21天或28天檢 查在培養盤中死亡的白蟻數量,並以與試驗實例1相同的 方式計算死亡率。將結果展示在表24、25及26中。 -55 - (51)1301400 表24(在處理之後的第21天) 芬寧 死亡率(理論値)(%) 第1-1號化合物 lppm 0.5ppm 0.25ppm Oppm 200ppm 90(52) 80(28) 60(20) 20 lOOppm 70(52) 60(28) 30(20) 20 50ppm 70(40) 40(10) l〇⑼ 0 Oppm 40 10 0 0
表25 (在處理之後的第21天) ^芬寧 死亡率(理論値)(%) 第II-2號化合物 lppm 0.5ppm 0.25ppm Oppm 200ppm 90(76) 90(64) 80(60) 60 lOOppm 90(52) 70(28) 30(20) 20 5 Oppm 70(40) 40(10) l〇(〇) 0 Oppm 40 10 0 0
表26(在處理之後的第28天) 芬寧 死亡率(理論値)(%) 克福隆 lppm 0.5ppm 0.25ppm Oppm 2,000ppm 70(58) 70(37) 40(30) 30 l,000ppm 70(58) 60(37) 40(30) 30 500ppm 50 50(28) 30(20) 20 Oppm 40 10 0 0 - 56- (52) 1301400 工業應用 根據本發明,可以使用包含至少兩種選自特異性吡啶 化合物、苯醯脲化合物、擬除蟲菊酯化合物及特異性腙化 合物之化合物作爲活性成份之組成物作爲控制房屋害蟲之 試劑,如白蟻或螞蟻。 也根據本發明,可以使用包含特異性腙化合物作胃 性成份之組成物作爲控制房屋害蟲之試劑,如白_ ^ _
-57-

Claims (1)

1301400 Ρ Η月&gt; (.瓮)正本丨 拾、申請專利範圍 LW 、一一一 一——_」 第92 1 03 1 40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97年6月2日修正 1 · 一種控制房屋害蟲之組成物,其包含作爲活性成 份的下列化合物: (i)克福隆(Chlorfluazuron)及/或六福隆( Hexaflumuron ) ,及 (ii)畢芬寧(Bifenthrin)。 2 · —種控制房屋害蟲之方法,包含以如申請專利範 圍第1項定義之組成物施灑於其棲息地。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控制方法,其中將組成 物餵食房屋害蟲或與其接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控制方法,其中將組成 物施灑於螞蟻足跡或直接塗佈受損害部位,以控制白蟻或 螞蟻。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控制方法,其中組成物 係置於一誘餌系統中。
TW092103140A 2002-02-22 2003-02-14 Composition for controlling house insect pes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ouse insect pest TWI30140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45837 2002-02-22
JP2002226478 2002-08-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6158A TW200306158A (en) 2003-11-16
TWI301400B true TWI301400B (en) 2008-10-01

Family

ID=27759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03140A TWI301400B (en) 2002-02-22 2003-02-14 Composition for controlling house insect pes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ouse insect pest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20050215597A1 (zh)
EP (1) EP1476017B1 (zh)
JP (1) JP4324391B2 (zh)
AR (1) AR038534A1 (zh)
AT (1) ATE368377T1 (zh)
DE (1) DE60315255D1 (zh)
TW (1) TWI301400B (zh)
WO (1) WO2003069990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42006B (en) * 2000-10-23 2005-10-21 Ishihara Sangyo Kaisha Pesticidal composition
WO2004028252A1 (en) * 2002-09-26 2004-04-08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Pesticidal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est
DE102004048527A1 (de) * 2004-10-06 2006-04-13 Bayer Cropscience Gmbh Wirkstoffkombinationen mit insektiziden und akariziden Eigenschaften
JP2007291020A (ja) * 2006-04-26 2007-11-08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木材害虫用毒餌剤及び木材害虫用食餌
BRPI0721963A2 (pt) * 2007-09-18 2014-05-20 Basf Se Composição em pó, uso da composição em pó, método para controlar insetos e método para proteger material de madeira do ataque ou infestação de cupins
CN103641795B (zh) * 2013-04-18 2016-03-02 南开大学 一类含1,2,3-噻二唑的苯乙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6189169B2 (ja) * 2013-10-16 2017-08-30 住化エンバイロメンタル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シロアリ駆除剤の有効成分評価方法
JPWO2017104692A1 (ja) * 2015-12-15 2018-09-27 Meiji Seikaファルマ株式会社 シロアリ防除剤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374A (en) * 1897-04-13 cheeld
JP3355736B2 (ja) * 1993-12-20 2002-12-09 住友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殺虫、殺ダニ剤組成物
US2894031A (en) * 1958-09-16 1959-07-07 Grace W R & Co Process for cyclohexanone hydrazone hydrate
JPS5777604A (en) * 1980-11-04 1982-05-15 Ishihara Sangyo Kaisha Ltd Insecticide
JPS58189192A (ja) * 1982-04-22 1983-11-04 Nissan Chem Ind Ltd 有機リン酸エステル誘導体、その製法及びこれらを含有する有害生物防除剤
BR8303467A (pt) * 1982-06-30 1984-02-07 Union Carbide Corp Composicao inseticida sinergistica,processo para controlar insetos
JPS5980603A (ja) * 1982-10-29 1984-05-10 Nissan Chem Ind Ltd 殺虫剤組成物
JPS62111903A (ja) * 1985-11-11 1987-05-22 Nippon Kayaku Co Ltd 殺虫組成物
JPS63179808A (ja) * 1987-01-21 1988-07-23 Nippon Kayaku Co Ltd 殺虫組成物
NZ241574A (en) * 1991-02-22 1993-08-26 Ishihara Sangyo Kaisha Substituted phenyl derivatives of hydrazone and pesticidal compositions
TW282393B (zh) * 1992-06-01 1996-08-01 Dowelanco Co
JP2994182B2 (ja) * 1992-07-23 1999-12-27 石原産業株式会社 アミド系化合物又はその塩、それら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らを含有する有害動物防除剤
JP3071962B2 (ja) * 1992-08-21 2000-07-31 石原産業株式会社 有害生物防除組成物
DE4409039A1 (de) * 1993-12-21 1995-06-22 Bayer Ag Antifouling-Mittel
DE69510333T2 (de) * 1994-02-27 1999-10-14 Rhone Poulenc Agrochimie Synergetische termitizide zusammensetzung aus pyrethroid und n-phenyl-pyrazol
DE4409040A1 (de) * 1994-03-17 1995-09-21 Bayer Ag Insektizide Wirkstoffkombinationen
RU2077199C1 (ru) * 1994-03-22 1997-04-20 Нин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Алешо Пищевая токсическая приманка для синантропных тараканов
JPH10502055A (ja) * 1994-06-08 1998-02-24 ノバルティス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相乗作用組成物
PT845944E (pt) * 1995-08-16 2001-04-30 Bayer Ag Combinacoes de substancias activas a partir de piretroides e inibidores do desenvolvimento de insectos
DE19548874A1 (de) * 1995-12-27 1997-07-03 Bayer Ag Synergistische insektizide Mischungen
AU710598B2 (en) * 1996-03-29 1999-09-23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luring termites
ATE312511T1 (de) * 1999-03-12 2005-12-15 Synergistische insektizide zusammensetzungen
MY138864A (en) * 1999-07-05 2009-08-28 Nihon Nohyaku Co Ltd Ant controllers and metho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DE10017881A1 (de) * 2000-04-11 2001-10-25 Bayer Ag Wirkstoffkombinationen mit insektiziden und akariziden Eigenschaften
TWI242006B (en) * 2000-10-23 2005-10-21 Ishihara Sangyo Kaisha Pesticidal composition
WO2002037964A1 (en) * 2000-11-10 2002-05-16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Synergistic pesticid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cyanomethyl-4-(trifluoromethyl)nicotinami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3208012A1 (en) 2003-09-09
WO2003069990A2 (en) 2003-08-28
JP2004123691A (ja) 2004-04-22
EP1476017B1 (en) 2007-08-01
WO2003069990A3 (en) 2004-04-15
US20050215597A1 (en) 2005-09-29
TW200306158A (en) 2003-11-16
ATE368377T1 (de) 2007-08-15
AR038534A1 (es) 2005-01-19
DE60315255D1 (de) 2007-09-13
JP4324391B2 (ja) 2009-09-02
US20080200522A1 (en) 2008-08-21
US7655677B2 (en) 2010-02-02
EP1476017A2 (en) 2004-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63771B2 (ja) 忌避剤
JP2866894B2 (ja) ヘキサフルムロンおよび関連化合物の殺白蟻剤としての新規な使用
US7655677B2 (e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ouse insect pest
US9023836B2 (en) Use of substituted heterocyclic compounds to control sea lice on fish
JP2002521406A (ja) 植物精油含有相乗性残留性害虫防除配合物
JP4722581B2 (ja) 殺虫剤組成物
JP4324308B2 (ja) ハエ類の防除方法
WO2013026939A1 (en)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termites and ants
TWI244891B (en) Synergistic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s
JPWO2017104692A1 (ja) シロアリ防除剤
EP0516590A1 (en) Flea control method
AU2003208012B2 (e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ouse insect pest
JP4152112B2 (ja) シロアリ用食毒剤
JP5337831B2 (ja) 農園芸上有害な害虫の防除用組成物及び農園芸上有害な害虫の防除方法
JPH01207285A (ja) ゴキブリ誘引剤
JP4745651B2 (ja) 有害生物防除用組成物及び有害生物の防除方法
JPH0558811A (ja) 殺虫組成物
JP4792199B2 (ja) 家屋害虫防除用組成物及び防除方法
GB2110933A (en) Methods and formulations for controlling colonial insects
US5051450A (en) Diiodomethylsulfone insecticides
WO2004030456A1 (ja) 家屋害虫防除用組成物及び防除方法
JP4602491B2 (ja) 害虫駆除剤
JP2002363020A (ja) シロアリ嗜好物
JP4691769B2 (ja) ノミ防除剤
WO2001090075A1 (fr) Compositions combattant les ectoparasites des animaux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