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43547B - AM receiving circuit - Google Patents

AM receiving circui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43547B
TWI243547B TW093125641A TW93125641A TWI243547B TW I243547 B TWI243547 B TW I243547B TW 093125641 A TW093125641 A TW 093125641A TW 93125641 A TW93125641 A TW 93125641A TW I243547 B TWI243547 B TW I2435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ection
electric field
output
sou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25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09558A (en
Inventor
Yasuji Saito
Masaaki Taira
Yutaka Hirakoso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Publication of TW200509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095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43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4354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52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bandpass amplifiers (H.F. or I.F.)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used in a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27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6Circuits
    • H04B1/1646Circuits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stereophonic signals
    • H04B1/1661Reduction of noise by manipulation of the baseband composite stereophonic signal or the decoded left and right chan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 Tone Control, Compression And Expansion, Limiting Amplitude (AREA)
  • Superheterodyne Receivers (AREA)

Description

1243547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調幅(am)接收電路,尤其涉及在接收廣播 電波的電場強度弱的情況下,根據其電場強度來進行音質 校正的調幅接收電路。 【先前技術】 調幅(振幅調制)方式是將想要傳送的信號(調制信 號)乘以能從廣播電台發射的頻率(載波)的振幅後進行 傳送的方式,主要用於中波無線電廣播(526.5〜 10 16〇6.5kHz)。中波廣播用頻帶的電波除了由地面波進行的 傳播之外’尤其還有夜間由地面以上100km附近的電離層 =層=的空間波進行的傳播’在可確保寬服務區二 n即使對於車輛等移動體也可提供穩定業務的 方式。所謂2信號的接收裝置中’通常採用超外差檢波 和由内置在=差檢波方式’是指將來自廣播電台的信號 號進行合成=裝置中的振盛(局部振盡)電路產生的信 =式,有容易得到高放大增益換容為:=二 的廣播頻率的帶通濾波器,但由於不改==== 性,而使其中心頻率連續變化非常困難,特 振盪頻率變化, 、所以採用使局部 在接收而僅通過轉換為-定頻率的中頻的方法。 在收叫信號的接收裝置中,根據從天線輸入的接 1243547 收廣播電波電場·’料輪出聲音錢的檢波信號電平 變化,或容易發生干擾。 因此,在現有技術中,提出了通過由接收廣播電波電 场強度來改Μ放大接收RF信制的AGC (自動增益控制) 電路的靈敏度,從而抑制干擾的發生的方法(例如,參照 專利文獻1)。 通系,在接收凋幅信號的接收裝置中,設有調整rf信 號放大裔以及中頻放大㈣放大率用的AGC電路,以便即 使在從天線輸人的接收廣播電波的電場強度變化的情況 下’輸出聲音信號也保持怪定。 然而’ ik著攸天線輸入的接收廣播電波的電場強度變 弱’在調幅接收機的揚聲器輸出等中,相對於聲音信號, 增加了從放大器等產生的噪音。 因此’為了抑制弱電場輸入時的因SN比切 15 20 =e/atlGn :信噪比)降低所造成的聽覺上的障礙,而在 檢波部之後的聲音信號電路中,机 質校正電路。 中^了^其音質用的音 :如,在調頻_接收裝置中,如 強度昭Γ音調控制電路,來調整輸出信號的 音貝的方法(麥照專利文獻2)。 【專利文獻1】 特開平7 —22975號公報 【專利文獻2】 特開2000 — 13340號公報 -6 - 1243547 在接收調幅信號的接收裝置中’一般使用AGC電路的 AGC控制電壓(下面,稱為s測量(meter)信號輸出)來 作為接收廣播信號的電場強度信息。 在這裏’說明現有的調幅接收電路中的音質校正方 法。第一圖是表示現有的調幅接收電路的一實施方式的調 幅接收電路100的結構示意圖。由天線112接收廣播電波
後’輸入到FE (front end)部114中,FE部114包括RF 放大器’同步選擇廣播電波信號後放大輸出。IF (Intermediate Frequency:中頻)信號部116具有進行載波 15 頻率轉換的功能,包括輸出與接收廣播電波頻率相差規定 頻率(通常為450kHz)的信號的局部發射器和混合所述廣 播電波信號與局部發射信號的混合器,將接收後的廣播電 波中希望的廣播電波的載波轉換為規定的中頻(通常為 kHz)。進-步’通過將其中頻作為中心頻率的帶通滤波 益(BPF)僅抽出希望的信號,並作為中頻信號(π信號) 放大後輸出。這裏,在調幅接收電路1〇〇中,為了使吓芦 號部U6的IF輸出信號強度恆定,而具備ίρ —縦树 二。广AGC電路118通過接收IF信號部Μ的輸出的 控制電壓(信號指示器信號),並反饋 輸入,從而控制1F信號部則放大器 120 號。”16的輪出信號輸入到調幅檢波器
120中。调幅檢波器12〇從iF U歲中去除載波成份,而得 到作為原始的调制信號的聲音p k就。音質校正部122利用 •7 - 20 1243547 IF —AGC電路118產生的信號測量(S測量)信號來反映 接收廣播電波電場強度信息,並基於此進行音質校正。
第二圖是表示對於由天線112接收的接收電場強度向 IF信號部116的放大器輸入的輸入信號強度(實線)和該 5放大器的放大率(虛線)的關係的圖。原則上,隨著接收 電場強度變大,輸入到放大器的輸入信號強度變大,放大 器的放大率通過AGC電路118的工作而變小。但是,由於 接收電場強度為E1以下時,IF信號部116的放大器的放大 率(電路的放大率)有限,所以放大器的放大率為恆定值, ίο而與接收電場強度無關。 另一方面,第三圖表示相對於由天線112接收的接收 電場強度的IF信號部116的放大器的放大率(虛線)與s 指示器信號輸出(實線)的關係。接收電場強度為E1以上 時,由於放大器的放大率通過AGC電路118應控制為輸出 I5信號強度恆定,所以AGC電路118輸出對應於接收廣播電 波4s说的電%強度的S指示器信號。但是,當接收電場強 度為E1以下時,作為檢波輸出的s指示器信號由於其檢測 靈敏度低,所以不輸出,AGC電路118不發揮作用,正 放大器的放大率為恆定。 因此,在現有的將s指示器信號輸出作為接收廣播電 波的電場強度信號來使關方法巾,在接㈣ 的電場強糾E1大㈣灯,可妨朗於其電場強^ 音質校正’料在接收·電波錢的電場強度Μ^的 弱電场強度桃下,無法電場強度信息,從而不能為 -8- 20 1243547 了抑制聽覺上的障礙,而適當地校正其音質。 【發明内容】 因此’切請的目的是提供—種在弱電場強度環境 5中,檢測其電場強度,來進行對應於其電場強度的音質校 正的調幅接收電路。 本發明的調幅接收電路,其中包括:放大從接收廣播 電波生成的中頻信號後輸出的中頻信號部;從所述中頻信 號輸出中檢波調幅調制信號後輸出的調幅檢波部;和校^ 10所述調幅檢波部的輸出信號音質的音質校正部,其特徵在 於,具有:從所述中頻信號輸出中抽出載波頻率成份的帶 通濾波器;和積分來自所述帶通濾波器的輸出,將所述中 頻is號的載波強度轉換為直流電壓後輸出的積分器,根據 所述直流電壓來進行所述音質的校正。 15 根據該構成,即使在接收廣播電波電場強度弱的情況 下,也可檢測出接收廣播電波電場強度,可適當地進行抑 制刺耳的音質校正。 另外,本發明的調幅接收電路,其中包括:放大從天 線輸入的接收廣播電波信號後輸出的高頻端部;從所述接 20收廣播電波信號輸出中生成中頻信號後,放大輸出的中頻 信號部;從所述中頻信號輸出中檢波調幅調制信號後輸出 的調幅檢波部;校正所述調幅檢波器的輸出信號音質的音 質校正部;從所述中頻k唬輸出中抽出栽波成份的帶通濾 波器;和積分來自所述帶通濾波器的輸出,並將所述中頻 1243547 仏唬的載波強度轉換為直流電壓後輸出的積分器,其特徵 在於,將分別控制所述接收廣播電波信號輸出強度或中頻 #號輪出強度的AGC電路連接在所述高頻端部或中頻信號 部的至少一方上,所述音質校正部根據所述AGC電路輸出 5的信號指示器信號的強度來進行音質的校正,在所述信號 指不器信號比規定的強度小時,根據所述積分器輸出的所 述直流電壓來進行音質的校正。 根據該構成,在信號指示器信號小於規定的強度的情 況下,也可檢測出接收廣播電波電場強度,可適當進行抑 10 制刺耳的音質校正。 如上所述,在本發明中,由帶通濾波器從中頻信號輸 出中抽出載波頻率成份,積分來自帶通濾波器的輸出,從 而將所述中頻信號的載波頻率成份的強度轉換為直流電 壓。並且,根據所述直流電壓進行所述音質的校正。因此, 15即使在接收廣播電波強度弱的情況下,也可檢測出接收電 場強度,可適當進行抑制刺耳的音質校正。 【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20 第四圖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1的調幅接收電路1〇 的構成的圖。 由天線12接收廣播電波,並輸入到FE (高頻端)14 中。FE部14同步選擇廣播電波(RF)信號後輸出。在這 裏,FE部14也可包括放大RF信號用的RF放大器。 -10> 1243547 IF (Intermediate Frequency,中頻)部 16 具有進行載 波頻率的轉換的功能,包括輸出與希望的廣播電波頻率相 差規定頻率(通常為45_ζ)的錢的局部魏^和混合 所述廣播電波信號和局部發射信號的混合器,並將所接收 5的廣播電波中希望廣播電波的載波轉換為規定的中頻(通 常為450kHz)。進一步,通過將其中頻作為中間頻率的帶 通渡波H (BPF)抽出後,而作為與廣播電波有相同信息的 振幅調制信號的IF信號,並通過放大器放大後輸出。這裏, IF部16雖然為生成將45〇kHz作為載波的Ιρ信號的一級結 10構,但是也可以是暫時向上轉換為1〇 7MHz的第一正級和 將該第—IF信號向下轉換為徽的第二IF級的兩級結 構。10·7ΜΗζ的IF信號是舰接收電路中使用的頻率,根 據該結構,在接收調幅廣播電波和FM廣播電波的接收機 中,可以共有IF部以後的電路。 15 輸入到正部16的輸入信號強度與輸入到天線12的廣 ,電波信號強度,即廣播電波電場強度成正比,在因接收 1所和接收電台而導致其電場強度變化的情況下,其輸出 L唬電平也變化,輸出的聲音信號的電平也變化。因此, 包括將IF部16的輸出信號電平保持為恆定用的IF-AGC 2〇 (Automatic Gain c〇n_ :自動增益控制)電路 18。IF — AGC電路18取出中頻信號輸出的一部分,通過二極管生成 與振幅成正比的直流電壓(AGC電壓,信號指示器信號), 並根據該信號指示器信號,控制IF部16的放大器的增益。 即,IF —AGC電路18在所輸入的接收電場強度弱時,提高 -11- 1243547 盈,在接收電場強度強時,降低IF 從而使聲音輪出中不出現所輸人的 IF部16的放大器的增益, 部16的放大器的增益,從 接收電場強度的變動。 #唬指不裔信號在構成兩級結構的IF部中,可以從第 5 - IF級的輸出生成,也可從第二IF級的輪出生成。另外, 在數字信號化IF錢後解_ DSp (數字信號處理)構成 的接收電路中,也可通過運算從數字圧信號生成。 將1F信號部16的輸出信號輸入到調幅檢波部20中。 調幅檢波部2G除去載波成份,而得到作為原始的調制信號 10的聲音信號。 將從調幅檢波部20輸出的聲音信號輸入到音質校正部 2^曰貝杈正部22改變聲音信號的頻率特性,來校正音質。 乂種音質校正最好根據接收廣魏波電場強度來進行。例 $在接收廣播電波電場強度足夠大的情況下,不必進行 15音質校正,但是在接收廣播電波電場強度小時,通過正一 電路18放大if部16具有的放大電路的放大率,所 =從放大電路產生的寬頻帶涉及的噪聲比例相對聲音信號 交大。运種情況下,衰減離開聲音信號的中心頻率的帶域, ⑽,士 π呆聲相對聲音信號的比例,來抑制聽覺上的刺耳,或 ,二整體輸出電平,而使得易於聽到聲音信號,或進一步 組合兩者。也可根據接收廣播電波電場強度來切換這些校 产也可與接收廣播電波電場強度成正比地改變校正的程 、又^音質校正部22可由模擬電路構成,也可由以數字信號 進行處理的DSP (數字信號處理器)構成。 -12- 1243547 將音質校正部22的輸出送到放大電路,放大後,從揚 聲器等中輸出。 本發明的特徵為根據IF信號的載波強度來進行接收廣 播電波電場強度的檢測,音質校正部22在接收廣播電波電 5場強度弱的情況下,根據其IF信號載波強度來進行音質的 才父正。在這裏,IF信號載波強度是作為通過BPF34抽出從 正。卩16輸出的ip信號的載波頻率成份,由積分器%將其 IF k號的載波轉換為直流電壓信號的信號而得到的。因 此,根據該方法,由於檢測出IF信號的載波頻率成份的強 ίο度,故即使在接收電場強度小的情況下,也可得到反映接 收電場強度的接收電場強度信息。BPF34越陡峭選擇載波 頻率成份,越可排除其他頻率的噪音影響。在正信號強度 檢測部30中,由於可以僅通過IF載波頻率成份,所以最 好使用比聲音信號用的IF信號陶瓷濾波器還窄帶的BpF。 15另外,在數字信號化正信號的情況下,最好通過數字信號 處理來進行窄帶BPF處理。 第五圖表示相對於接收廣播電波電場強度的IF信號載 波強度彳§號和信號指示器信號強度。接收廣播電波電場強 度為E1以下時,因放大器的放大率的界限而導致agc電 2〇路沒有發揮作用,所以雖然不輸出信號指示器信號,但是 根據接收廣播電波電場強度來輸出正信號載波強度信號。 因此,在接收廣播電波電場強度為E1以下時,正信號 載波強度為反映接收廣播電場強度的信息。這裏,雖然最 初輸出信號指示器信號的電場強度(E1)因接收電路的fe -13- 1243547 邛、IF部的電路構成等而不同,但是為2〇^v左右。 根據本實施方式’即使在沒有輸出信號指示器信號這 ,的弱電場強度(約2〇μν以下)的情況下,也可根據IF 信號載波強度,得到正確的廣播電波電場強度信息,可根 5據其接收電場強度來最佳地進行音質的校正。 與FM接收電路相比,該廣播電波電場強度信息的檢 测結構在調幅接收電路中尤其有用。這是因為FM接收電 路中,作為IF信號頻率的45〇kHz的載波強度與電場強度 無關,而大致恆定,相反在調幅接收電路中,在接收廣播 10電波電場弱的情況下,IF信號波反映接收廣播電波電場強 度。 在這裏,音質校正部22在第五圖的接收廣播電波電場 強度為E1以上的情況下,最好根據信號指示器信號來進行 音質校正。在接收廣播電波電場強度為E1以上的情況下, 15由1^ — 電路18從IF部16輸出的IF信號的載波強度 疋’ IF信號的載波頻率成份的強度不是接收廣播電波電 場強度的信息。這時,信號指示器信號為反映接收廣播電 波電場強度的信息,音質校正部22通過根據信號指示器信 就來進行音質校正,從而可根據接收廣播電波電場強度, 20來進行適當的音質校正。 在音質校正部22中,在接收廣播電波電場強度弱的情 况下’根據IF信號載波強度來進行其音質校正,在接收廣 播電波電場強度強的情況下,根據信號指示器信號來進行 校正,可通過相加兩者的信號來實現。這是因為如第五圖 -1Φ 1243547 所不’在接收廣播電波電場強度弱的情況下(El以下) 不輸出信號指示器信號,在接收廣播電波電場強度強^ 况下(E1以上),ip信號載波強度恆定,所以兩者的力、、月 運斤彳》波不_在接收廣播電波電場強度弱的情況下(Βι、、 5下),還是強的情況下(El以上),都反映接收廣播電波= 場強度。另外,也可以在正信號載波強度為規定的強度的 情況下,或信號指示器信號強度為規定的強度的情況$切 換兩者,而不進行相加。 再有,在實施方式1的調幅接收電路10中包括 10 AGC電路,也可根據FE部14的輸出信號強度來控制1^ 部14所具有的RF放大器的放大率。這時,RF — AGC電路 輸出RF —AGC控制電壓(RF-信號指示器信號),也可代 替前面說明的IF—AGC電路18輸出的信號指示器信號, 也可將選擇、相加、組合兩者等的信號作為信號指示器传 -15- 1243547 5 10 【圖式簡單說明】 第一圖是表示作為現有的調幅接收電路的一實施方式 的調幅接收電路100的結構示意圖。 第二圖是表示相對於接收電場強度的向IF信號部的放 大器輸入的輸入信號強度(實線)與放大器的放大率(卢 線)的關係的圖。 | 第三圖是表示相對於接收電場強度的放大器的放大率 (虛線)與S指示器信號輸出(實線)的關係的圖。 =四@疋表7F本發實施方式丨的調幅接收電路川 的構成的圖。 第五圖是表示相對於接收廣播電場 強度和信號指示器信號強度的圖。 強度的IF信號載波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100調幅接收電路 12、112 天線 Η、114 FE (高頻端)部 16、116 IF信號部 18、118 IF —AGC 電路 20、120檢波部 22、122音質校正部 34 BPF 36積分器 -16-

Claims (1)

1243547 規定的強度小時,根據從所述積分器輸出的直流電壓來進 行音質的校正。
-18-
TW093125641A 2003-08-29 2004-08-26 AM receiving circuit TWI24354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07426A JP4349865B2 (ja) 2003-08-29 2003-08-29 Am受信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09558A TW200509558A (en) 2005-03-01
TWI243547B true TWI243547B (en) 2005-11-11

Family

ID=34269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25641A TWI243547B (en) 2003-08-29 2004-08-26 AM receiving circuit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171180B2 (zh)
JP (1) JP4349865B2 (zh)
KR (1) KR100572294B1 (zh)
CN (1) CN100539447C (zh)
TW (1) TWI2435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82524B2 (ja) 2004-03-30 2009-06-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Am受信回路
EP1819060A4 (en) * 2004-11-30 2011-11-23 Pioneer Corp RECEIVING DEVICE AND RECEIVING METHOD
JP2015023366A (ja) * 2013-07-18 2015-02-02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電力推定装置および品質評価装置
JP6393061B2 (ja) * 2014-04-04 2018-09-19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ラジオ放送受信装置、放送周波数検出方法、放送周波数サーチ方法及び放送周波数スキャン方法
CN108155913B (zh) * 2018-01-12 2019-11-15 福建飞通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调频信号静噪方法、装置及系统
JP7000945B2 (ja) * 2018-03-23 2022-01-19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無線通信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7686B2 (ja) 1993-06-29 2001-08-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Amラジオ受信機
US5784466A (en) * 1997-01-16 1998-07-21 Ford Motor Company Co-channel interference detector
JP2000013340A (ja) 1998-06-23 2000-01-14 Toshiba Ave Co Ltd Fm受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079870A (ja) 2005-03-24
US20050059374A1 (en) 2005-03-17
CN100539447C (zh) 2009-09-09
JP4349865B2 (ja) 2009-10-21
CN1592123A (zh) 2005-03-09
TW200509558A (en) 2005-03-01
US7171180B2 (en) 2007-01-30
KR100572294B1 (ko) 2006-04-24
KR20050021903A (ko) 2005-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0075B2 (en) Mechanism for controlling amplifier gain in a radio receiver
US8571149B2 (en) Direct conversion RF transceiv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2009512304A (ja) ラジオ信号受信を可能にする電子デバイス、システム、チップおよび方法
KR101110686B1 (ko) Am수신회로
WO2007113931A1 (ja) 受信機
TWI243547B (en) AM receiving circuit
CN107210768A (zh) 载噪比检测电路以及接收电路
JP3237491B2 (ja)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JP2004304670A (ja) ノイズ除去方法およびノイズ除去機能を備えた無線装置
KR100865094B1 (ko) 디엠비신호 수신장치
JP5169677B2 (ja) 受信装置
KR100466070B1 (ko) 디지털 오디오 방송 튜너
JP3594921B2 (ja) 振幅変調信号受信回路
JP5187967B2 (ja) 無線通信機
JPH0631818Y2 (ja) 車載テレビ受信機
KR20020089860A (ko) 약전계 수신감도를 개선한 디지탈 위성수신기
JPH0555942A (ja) 衛星放送受信システム
JP2002016510A (ja) 無線受信装置
JPWO2006049103A1 (ja) Fm受信機
JPH0433421A (ja) ラジオ受信機
JP2000269837A (ja) 受信回路
JP2005184646A (ja) 受信回路及び受信方法
WO2007007776A1 (ja) Fm放送受信機
JPH01174034A (ja) Fm放送受信用ラジオチューナ
JPS6228898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