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39640B - Structure for attaching rear suspension for motorcycle - Google Patents

Structure for attaching rear suspension for motorcyc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39640B
TW539640B TW091104031A TW91104031A TW539640B TW 539640 B TW539640 B TW 539640B TW 091104031 A TW091104031 A TW 091104031A TW 91104031 A TW91104031 A TW 91104031A TW 539640 B TW539640 B TW 53964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suspension
cylinder
mounting
suspension unit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04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zuhiko Gogo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39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3964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12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rocking arm pivoted on each fork leg
    • B62K25/1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rocking arm pivoted on each fork leg with single arm on each fork leg
    • B62K25/20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rocking arm pivoted on each fork leg with single arm on each fork leg for rear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2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 B62K25/283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for cycles without a pedal crank, e.g. motor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2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 B62K25/286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the shock absorber being connected to the chain-stay via a linkage mechanism

Description

539640 A 7 B7 i、發明説明(1 ) 【發明所屬的技術領域】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機車的後懸吊安裝構造,藉由維持 住避震單元的行程量且縮小安裝部的間隔,而增加鄰接零 件的形狀、尺寸、安裝位置等的自由度,而能夠使零件集 中在避震單元的端部周圍。 【習知技術】 第1 〇圖是具有傳統後懸吊裝置安裝構造的車輛的說 明圖,是將由引擎及變速機構所構成的動力單元1 0 2安 裝在車輛1 〇 〇的車體框架1 〇 1的下部,且在這些車體 框架1 0 1及動力單元1 0 2的後部配置著後懸吊裝置 10 3°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後懸吊裝置1 0 3,是將搖臂1 0 4可擺動地安裝在 動力單元1 0 2的後部,將後輪1 0 5安裝在搖臂1 〇 4 的後端,將避震單元1 0 6的其中一端安裝在車體框架 1 0 1的後部,在避震單元1 0 6的另一端連結著安裝於 搖臂1 0 4的第一連桿構件1 0 7,在第一連桿構件 1 0 7,連結著安裝於動力單元1 0 2的第二連桿構件 1 0 8。1 1 1是安裝於車體框架1 0 1的前端的頭管, 1 1 2是可旋轉地安裝於頭管1 1 1的前叉,1 1 3是前 輪。 【發明欲解決的課題】 避震單元1 0 6,是將設置於缸筒部1 1 5的端部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 539640 A7 B7 五、發明説明(2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第一安裝部1 1 6安裝在車體框架1 〇 1,將設置於另一 端的第二安裝部1 1 7安裝在第一連桿構件1 〇 7的構造 ,如果作成要確保有一定程度的會影響到車輛1 〇 〇的行 駛性或乘坐感的避震單元1 0 6的行程量的話,避震單元 1 0 6的第一安裝部1 1 6與第二安裝部1 1 7的間隔 L 1會變大,結果會讓第一安裝部1 1 6的位置變高,對 於配置在上方的座墊、油箱等的形狀或安裝位置會受到限 制。或者結果讓弟—'構件1 1 7的位置變低,而對於配置 在下方的第一、第二連桿構件107、108的長度或安 裝位置會受到限制。而在避震單元1 〇 6的第一、第二安 裝部1 1 6、1 1 7的周圍很難配置其他的零件。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藉由改良機車的後懸吊裝置 安裝構造,縮小後避震單元安裝位置的間隔,來增加鄰接 於後避震單元端部的零件的形狀、尺寸、安裝位置等的自 由度,而可以將其他的零件配置在後避震單元的端部周圍 的空間。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用來達成上述目的的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其特徵爲 :是將搖臂的其中一端可擺動地安裝在設置於車體側的樞 軸,將後輪安裝在該搖臂的另一端,是中介著安裝構件來 將後避震單元的缸筒側面安裝在搖臂,將後避震單元的下 端連結在車體側。 藉由中介著安裝構件來將後避震單元的缸筒側面安裝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 539640 A7 B7 五、發明説明(3 ) 在搖臂,能夠縮小當將後避震單元安裝在搖臂與車體側之 間時的後避震單元的搖臂側安裝部與車體側安裝部之間的 間隔,能夠在後避震單元端部周圍形成新的空間。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於是就能夠增加鄰接於後避震單元端部的零件的形狀 、尺寸、安裝位置的自由度,而能夠將其他零件配置在後 避震單元的端部周圍。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在缸筒側面形成了公螺紋部, 在安裝構件形成了與公螺紋部螺合的母螺紋部。 藉由在安裝構件形成了螺合於公螺紋部的母螺紋部, 藉由使缸筒旋轉,而能夠使缸筒相對於安裝構件朝向缸筒 軸的延伸方向移動,就可以變更後避震器的搖臂側安裝部 與車體側安裝部的間隔,而可以上下變更車體側對於搖臂 的位置,例如上下變更駕駛者的搭乘位置。 【發明實施形態】 以下根據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而圖面是從 圖號的方向來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第1圖是採用了本發明的後懸吊裝置安裝構造(第一 實施形態)的機車的側面圖,機車1 0,是將可自由轉向 的前叉1 3安裝在設置於主框架1 1的前端部的頭管1 2 ,將前輪1 4安裝在前叉1 3的下端,將車把1 5安裝在 前叉1 3的上部,將由引擎及變速機構所構成作爲車體側 的動力單元1 6安裝在主框架1 1的下部,將後懸吊裝置 3 0安裝在動力單元1 6的後部,將油箱1 7安裝在主框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6- 539640 A7 B7 五、發明説明(4 ) 架 1 1 的上部,將座墊 1 8、2 1 配 置 在 該 油 箱 1 7 的後 方 〇 2 2是擾流罩,2 3、2 4 是 :從 主 框 架 1 1 的 後 部朝 後 上 方延伸的座墊框架及輔助框架, 2 5 是 後 輪 車 軸 〇 後 懸吊裝置3 0, 是將樞軸3 1 設 置 在 動 力 單 元 16 的 後 部 ,可擺動地將搖 臂3 2的前 ,端 安 裝 在 樞 軸 3 1 ,將 後 輪 3 3安裝在該搖臂丨 3 2的後端, 在 :搖 臂 3 2 的 樞 軸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 1附近,是中介著後輪3 3及搖臂3 2讓衝撃不會傳達 到車體來安裝著用來吸收衝擊的後避震單元3 4的上端, 將後避震單元3 4的下端中介著連桿機構(後面有詳細敘 述)安裝在動力單元3 2的下部。 搖臂3 2,是形成爲將上部的長軸中央部增高成突起 狀的突起部3 2 a的構件,該突起部3 2 a的中間部,詳 細來說是較突起部3 2 a的長軸中央部更靠近前方安裝著 後避震單元3 4的上端。 第2圖是顯示了本發明的後懸吊裝置安裝構造(第一 實施形態)的重要部位的側面圖,搖臂3 2,在其上部是 設置有用來安裝後避震單元3 4的上部托架3 6、3 6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內側的上部托架3 6沒有圖示出來),在其下部是設置有 用來安裝連桿機構3 7的下部托架3 8、3 8 (內側的下 部托架38沒有圖示出來)。 後避震單元3 4,是由:作爲缸筒的缸筒部4 1、安 裝在收容於該缸筒部4 1的移動自如的沒有圖示的活塞的 活塞桿4 2、設置於該活塞桿4 2的端部的下部安裝部 4 3、及中介在缸筒部4 1及下端安裝部4 3之間的懸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539640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彈簧4 4所構成,將螺合在缸筒部4 1的側面的作爲安裝 構件的缸筒安裝構件4 6可擺動地安裝在搖臂3 2的上部 托架3 6,將下端安裝部4 3安裝在連桿機構3 7。而 4 7、4 7 (內側的圖號4 7沒有圖示出來)是作爲缸筒 安裝構件4 6的擺動軸的上部安裝螺栓。 連桿機構3 7,是由:可擺動地安裝於搖臂3 2的下 部托架3 8的從側面來看爲三角型的第一連桿5 1、及將 其中一端可擺動地安裝於第一連桿5 1,並且可擺動地安 裝於設置在動力單元1 6的下部的連桿安裝部5 2的第二 連桿5 3所構成。5 5是動力單元側的擺動軸。 第一連桿5 1,是以第一軸部5 6可擺動地來與搖臂 3 2的下部托架3 8連結在一起,以第二軸部5 7可擺動 地來與桌一連桿5 2連結在一起,以第二軸部5 8可擺動 地來與後避震單元3 4的下部安裝部4 3連結在一起。 動力單元擺動軸5 5,是位於樞軸3 1的更下方的軸 部。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這裡的上部安裝螺栓4 7與第三軸部5 8的間隔是 L 2 ° 第3圖是第2圖的3端視圖,白箭頭(front)是代表 車輛前方。(以下相同)。 紅筒安裝構件4 6 ,是由:設置在中央的圓環部6工 、從圓環邰6 1朝左右延伸的臂部6 2、6 2所構成,將 圓環部6 1螺合在缸筒部4 1的側面4 1 a,將臂部6 2 、6 2分別以上部安裝螺栓4 7、4 7安裝在搖臂3 2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8- 539640 A7 五、發明説明(6 ) ~ '一~'~~ 上部托架3 6、3 6。 第4圖是第2圖的4 一 4線剖面圖,在後避震單元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 4的缸同部4 1的側面4丄a設置了形成公螺紋部的公 虫糸紋邙4 1 b,在該公螺紋部4 1 b,在缸筒安裝構件 4 6的圓環部6 i (參照第3圖)是螺合著形成母螺紋部 的母螺紋部6 1 a,是以鎖緊螺母6 4鎖住缸筒部4丄, 以上部女裝螺栓4 7、4 7將缸筒安裝構件4 6的臂部 62、62分別安裝在搖臂32的上部托架36、36。 缸筒安裝構件4 6,在臂部6 2是形成了大於母螺紋 部6 2 a及母螺紋部6 2 a的內徑的大直徑孔部6 2 b。 上部安裝螺栓4 7,是將公螺紋部4 7 a螺合到母螺 紋部6 2 a的構件,是經由將端部插入於大直徑孔部 6 2 b的軸環6 5及滾針軸承6 6來可旋轉地安裝於上部 托架3 6。 滾針軸承6 6,是由:外輪6 6 a、與設置於該外輪 6 6 a的內側的複數的滾針6 6 b所構成。6 6 c、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6 6 c則是用來防止砂石、雨水等進入到滾針軸承6 6內 的麈土封墊。Η是從上部安裝螺栓4 7的中心到缸筒部 4 1的端部的高度,而可以將上部安裝螺栓4 7配置在缸 筒部4 1的端部的更下方處。 6 7、6 7是用來架上扳手而作成平行的面部的架扳 手部,6 8是用來插入六角扳手的六角孔部,藉由放鬆鎖 緊螺母6 4,以架在架扳手部6 7、6 7的扳手或插入於 六角孔部6 8的六角扳手來將缸筒部4 1對缸筒安裝構件 -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 297公釐) 539640 A7 B7 五、發明説明(7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6旋轉,藉由將缸筒部4 1朝向缸筒軸的延伸方向移動 (也就是圖的上下方向),在第2圖,就可以經由後避震 單元3 4的下端安裝部4 3、第一連桿5 1來將下部托架 3 8上下移動。 例如,將缸筒部4 1沿著缸筒軸上升的話,則下部托 架3 8會相對於樞軸3 1上升,搖臂3 2的後面下降的角 度就會變小。於是,在第1圖,相對於後輪車軸2 5樞軸 3 1下降則駕駿者的座墊1 8也會降低。 而在第2圖,例如,將缸筒部4 1沿著缸筒軸下降的 話,則下部托架3 8會相對於樞軸3 1下降,搖臂3 2的 後面下降的角度就會變大。於是,在第1圖,相對於後輪 車軸2 5樞軸3 1上升則駕駿者的座墊1 8會上升。 這樣藉由調整座墊1 8的位置,就可以對應駕駛者的 體型或不同的喜好。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回到第4圖,7 1是用來支承懸吊彈簧4 4的其中一 端的與缸筒部4 1的公螺紋部4 1 b螺合的彈簧支承構件 ,7 2是用來鎖住彈簧支承構件的鎖緊螺母,7 3是用來 塞住缸筒部4 1的開口的蓋子,7 4是可移動地插入於缸 筒部4 1內的活塞,7 5用來導引活塞桿4 2而設置於缸 筒部4 1的端部的桿導件。 接下來說明以上所述的後懸吊裝置3 0的作用。 第5圖是用來說明採用了本發明的後懸吊裝置安裝構 造(第一實施形態)的後懸吊裝置的作用的第一作用圖。 在第1圖,例如,在機車1 0越過路面的突出部,讓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0- 539640 A7 B7 五、發明説明(8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後輪3相對於車體側(主框架1 1或動力單元1 6 )向上 方移動時,在第5圖,搖臂3 2會從假想線所示的位置移 到實線所示的位置以樞軸3 1爲中心如箭頭1所示向上方 擺動,伴隨者,第一連桿5 1會以第一軸部5 6爲中心如 箭頭2所示朝向順時鐘方向擺動,藉此,讓安裝於第三軸 部5 8的下端安裝部4 3如箭頭3所示上升。 於是,後避震單元3 4會一邊壓縮一邊產生阻尼,來 吸收衝擊。 第6圖是用來說明採用了本發明的後懸吊裝置安裝構 造(第一實施形態)的後懸吊裝置的作用的第二作用圖, 是搖臂3 2的後輪車軸2 5的上下方向的移動量、與後避 震單元3 4的行程量的關係的說明圖。圖中大的◎印示後 輪車軸2 5,小的◎印是上部安裝螺栓4 7及第三軸部 5 8 〇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後輪2 5在◎印所示的位置,也就是在駕駛者搭乘於 機車的狀態,且在車子停止(沒有加減速的力量作用於車 體)且直立著的位置(也稱作「乘車重力1 G的狀態位置 」。以下將這個位置記爲「乘車中立位置」。也是搖臂 3 2、後輪3 3 (參照第1圖)的乘車中立位置。)的情 況,作爲連桿機構3 7 (參照第2圖)與後避震單元3 4 (參照第2圖)的連結軸的第三軸部5 8,是在◎印所示 的位置。 將此時的後避震單元3 4的全長(在這裡是上部安裝 螺栓4 7的軸心4 7 a與第三軸部5 8的軸心5 8 a的距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1 - 539640 A7 _ B7 五、發明説明(9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離。以下相同。)當作L a,將後避震單元3 4最大延伸 時的全長當作L e,則在乘車中立位置的後避震單元3 4 的行程量爲Sa。(Sa=Le— La) 首先,在搖臂3 2從乘車中立位置朝向後避震單元 3 4 (參照第2圖)的延伸側擺動(朝下方擺動)的情況 ,搖臂32、搖臂32的上部托架36、後避震單元34 的下端安裝部4 3、第三軸部5 8、後輪車軸2 5,會在 實線所示的位置,將此時的後輪車軸2 5的朝向後避震單 元3 4的延伸側的移動量(後輪車軸2 5的軸心2 5 a的 移動量)當作D a ,此時,後避震單元3 4的全長爲Lb ,行程量爲 Sb。(Sb = Le— Lb) 在搖臂3 2從乘車中立位置朝向後避震單元3 4的壓 縮側擺動(朝上方擺動)的情況,搖臂3 2、搖臂3 2的 上部托架3 6、後避震單元3 4的下端安裝部4 3、第三 軸部5 8 '後輪車軸2 5,會在一點虛線所示的位置,將 此時的後輪車軸2 5的朝向後避震單元3 4的壓縮側的移 動重虽作與上述移動量相同的Da,此時,後避震單元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4的全長爲Lc,行程量爲Sc。(Sc = Le〜lc ) 在本發明的後懸吊裝置3 〇 (參照第2圖),藉由使 用連桿機構37 (參照第2圖),而會成爲(Sc〜Sa )〉(Sa ~ Sb) 〇 也就是,隨著後輪車軸2 5朝向後避震單元3 4的壓 縮側移動,會讓後避震單元3 4的行程量的變化變大。 本紙張尺度適财關家椁:) A4規格(210x -12- 539640 A7 B7 五、發明説明(10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藉此,隨著後避震單元3 4壓縮,則後避震單元3 4 的活塞的移動速度會上升,在後避震單元3 4所產生的阻 尼會變大。 接下來說明以上所述的後懸吊裝置安裝構造的作用。 第7圖(a ) 、( b )是用來說明後懸吊裝置安裝構 造的作用的說明圖,(a )是本實施形態,(b )是比較 例。 在(a )的本實施形態,後避震單元3 4上的缸筒安 裝構件4 6的對於搖臂的安裝部與下部安裝部4 3的對於 連桿機構的安裝部的間隔是L 2。 在(b )的本實施形態,避震單元1 〇 6上的第一安 裝部1 1 6的對於車體框架的安裝部與避震單元1 〇 6的 第二安裝部1 1 7的對於第一連桿機構的安裝部的間隔是 L 1。 在(a ) 、( b ),在本發明中是將缸筒安裝構件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6安裝在缸筒部4 1的側面4 1 a,在比較例中是將第 一安裝部1 1 6設置在缸筒部1 1 5的端部,而可以讓本 實施形態的間隔L 2相對於比較例的間隔L 1短D L的距 離。 在上述的實施形態中,在第1圖〜第3圖,雖然是將 後避震單元3 4的缸筒部4 1的側面4 1 a安裝在搖臂 3 2,且將後避震單元3 4的下端安裝部4 3經由連桿機 構3 7安裝於車體側(也就是動力單元1 6 ),可是也可 以將缸筒部4 1的側面4 1 a安裝在車體側,也就是中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13- 539640 A7 B7 五、發明説明(11 ) 著連桿機構3 7而安裝在動力單元1 6,也可以將下端安 裝部4 3安裝在搖臂3 2。 如以上的第1圖、第2圖及第4圖的說明,本發明的 第一特徵,是將搖臂3 2的其中一端可擺動地安裝在設置 於動力單元1 6的樞軸3 1,將後輪3 3安裝於搖臂3 2 的另一端,將後避震單元3 4的缸筒部4 1的側面4 1 a 中介著缸筒安裝構件4 6安裝在搖臂3 2,中介著連桿機 構3 7而在動力單元1 6連結著後避震單元3 4的下端。 藉由中介著缸筒安裝構件4 6來將後避震單元3 4的 缸筒部4 1的側面4 1 a安裝在搖臂3 2 ,能夠縮小當將 後避震單元3 4安裝在搖臂3 2與動力單元1 6之間時的 後避震單元3 4的搖臂側安裝部(也就是缸筒安裝構件 4 6 )與車體側安裝部(也就是下端安裝部4 3 )之間的 間隔,能夠在後避震單元3 4端部周圍形成新的空間。 於是就能夠增加鄰接於後避震單元3 4端部的零件例 如油箱1 7、座墊1 8、電機零件等的形狀、尺寸、安裝 位置的自由度。而能夠將其他零件例如配置於其他地方的 機油箱、電池、電機零件等或新的零件配置在後避震單元 3 4的端部周圍。 而藉由將後避震單元3 4的缸筒部4 1的側面4 1 a 安裝在搖臂3 2,則在搖臂3 2的上方的主框架1 1的後 部、油箱1 7、座墊1 8的車體側與搖臂3 2之間能夠形 成很大的空間,而能夠集中配置電池、電機零件等或其他 零件。藉由使零件集中,則可以讓組裝變得容易,且可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扯衣--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4- 539640 A7 B7 五、發明説明(12 ) 讓零件配置成集中化,就可以提升機車1 〇的生產性且讓 其小型化。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由於可以使很多的零件鄰接於配置在大致車體中央部 的後避震單元3 4的端部,所以藉由車體中央的零件的集 中化可以讓重量集中在車體中央部,而可以提高公路賽用 車輛或越野賽用車輛的運動性能。 本發明的第二特徵,是在缸筒部4 1的側面4 1 a設 置了形成了公螺紋部的公螺紋部4 1 b,在缸筒安裝構件 4 6則設置了形成了與公螺紋部螺合的母螺紋部的母螺紋 部 6 1 a。 藉由將缸筒部4 1的公螺紋部4 1 b螺合在缸筒安裝 構件4 6的母螺紋部6 1 a,則藉由使用扳手、六角扳手 等的工具來旋轉缸筒部4 1,就可以讓缸筒部4 1相對於 缸筒安裝構件4 6來朝向缸筒軸的延伸方向移動,就可以 將後避震單元3 4的缸筒安裝構件4 6與下端安裝部4 3 的間隔L 2予以變更。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於是,就可以將車體側相對於搖臂3 2的位置,例如 座墊1 8的高度加以變更,可以對應駕駿者的體型或喜好 的不同。例如可以調整從動力單元1 6的下端到地面的車 高,如果將車高增加的話,則讓越野用車輛可以提高對於 崎嶇路面的行駛性。 第8圖是本發明的後懸吊裝置安裝構造(第二實施形 態)的重要部位的側面圖,對於與第2圖所示的第一實施 形態的相同構造則加上相同的圖號,且省略其詳細說明。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5- 539640 A7 B7 五、發明説明(13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後懸吊裝置8 0,是由:樞軸3 1 、搖臂3 2、後避 震單元3 4、及連桿機構8 1所構成,是將後避震單元 3 4的上端可擺動地安裝於搖臂3 2的上部托架3 6,將 後避震單元3 4的下端可擺動地安裝於連桿機構8 1。 連桿機構8 1,是由:將其中一端可擺動地安裝於搖 臂3 2的下部托架3 8的第一連桿8 2、以及將其中一端 可擺動地安裝於動力單元1 6的連桿安裝部5 2,並且將 另一 _可擺動地女裝於後避震單兀3 4的下端安裝部4 3 ,且將第一連桿8 2的另一端可擺動地安裝於中間部的第 二連桿8 3所構成。8 5是第一軸部,8 6是第二軸部、 8 7是第三軸部,8 8是動力單元擺動軸,第三軸部8 7 是配置在第二軸部8 6的下方或相同高度。 第9圖是本發明的後懸吊裝置安裝構造(第三實施形 態)的重要部位的側面圖,對於與第一實施形態與第二實 施形態的相同構造則加上相同的圖號,且省略其詳細說明 〇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後懸吊裝置9 0,是由:樞軸3 1、搖臂3 2、後避 震單元3 4、及連桿機構9 1所構成,是將後避震單元 3 4的上端可擺動地安裝於搖臂3 2的上部托架3 6,將 後避震單元3 4的下端可擺動地安裝於連桿機構9 1。 連桿機構9 1 ,是由:將其中一端可擺動地安裝於搖 臂3 2的下部托架3 8的第一連桿9 2、以及將其中一個 角部可擺動地安裝於動力單元1 6的連桿安裝部5 2,並 且將另一角部可擺動地安裝於後避震單元3 4的下端安裝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6- 539640 A7 B7 五、發明説明(14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部4 3,且將第一連桿9 2的另一端可擺動地安裝於另一 角部的從側面來看爲三角形的第二連桿9 3所構成。9 4 是第二軸部、9 5是第三軸部,第二軸部9 4是配置在第 三軸部9 5的上方。 在本實施形態中,雖然在缸筒部4 1的端部設置有架 扳手部6 7、6 7及六角孔6 8,也可以僅設置架扳手部 67、67或六角孔68的其中一種。 【發明效果】 本發明藉由上述構造而可以發揮如下的效果。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機車的後懸吊裝置安裝構造, 是將搖臂的其中一端可擺動地安裝在設置於車體側的樞軸 ,將後輪安裝在該搖臂的另一端,是中介著安裝構件來將 後避震單元的缸筒側面安裝在搖臂,在車體側連結著後避 震單元的下端,所以能夠縮小當將後避震單元安裝在搖臂 與車體側之間時的後避震單元的搖臂側安裝部與車體側安 裝部之間的間隔,能夠在後避震單元端部周圍形成新的空 間。 於是就能夠增加鄰接於後避震單元端部的零件的形狀 、尺寸、安裝位置的自由度,而能夠將其他零件配置在後 避震單元的端部周圍。 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機車的後懸吊裝置安裝構造, 在缸筒側面形成了公螺紋部,在安裝構件形成了與公螺紋 部螺合的母螺紋部,所以藉由使缸筒旋轉,而能夠使缸筒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39640 A7 ___B7_ 五、發明説明(15 ) 相對於安裝構件朝向缸筒軸的延伸方向移動,就可以變更 後避震器的搖臂側安裝部與車體側安裝部的間隔,而可以 上下變更車體側的位置。 【圖面說明】 第1圖是具備本發明的後懸吊裝置安裝構造(第一實 施形態)的機車的側面圖。 第2圖是顯示了本發明的後懸吊裝置安裝構造(第一 實施形態)的重要部位的側面圖。 第3圖是第2圖的3端視圖。 第4圖是第2圖的4 一 4線剖面圖。 第5圖是用來說明採用了本發明的後懸吊裝置安裝構 造(第一實施形態)的後懸吊裝置的作用的第一作用圖。 第6圖是用來說明採用了本發明的後懸吊裝置安裝構 造(第一實施形態)的後懸吊裝置的作用的第二作用圖。 第7圖是用來說明後懸吊裝置安裝構造的作用的說明 圖。 第8圖是本發明的後懸吊裝置安裝構造(第二實施形 態)的重要部位的側面圖。 第9圖是本發明的後懸吊裝置安裝構造(第三實施形 態)的重要部位的側面圖。 第1 0圖是具有傳統後懸吊裝置安裝構造的車輛的說 明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8- 539640 A7 B7五、發明説明(16 ) 【圖號說明】 1 0 :機車 1 6 :車體側(動力單元) 3 0 、8〇、9〇:後懸吊裝置 3 1 :樞軸 3 2 :搖臂 3 3 :後輪 3 4 :後避震單元 4 1 ·缸同(缸同部) 4 1 a :缸筒側面(缸筒部的側面) 41b:公螺紋部 4 2 :活塞桿 4 3 :後避震單元的下端(下端安裝部) 4 6 :安裝構件(缸筒安裝構件) 6 1 a :母螺紋部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9-

Claims (1)

  1. 539640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j 1 · 一種機車之後懸吊安裝構造,其特徵爲: 是將搖臂的其中一端可擺動地安裝在設置於車體側的 樞軸,將後輪安裝在該搖臂的另一端,中介著安裝構件來 將後避震單元的缸筒側面安裝在上述搖臂,將該後避震單 元的下端連結在車體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機車之後懸吊安裝構造 ,其中在上述缸筒側面形成了公螺紋部,在上述安裝構件 形成了與上述公螺紋部螺合的母螺紋部。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等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20-
TW091104031A 2001-04-04 2002-03-05 Structure for attaching rear suspension for motorcycle TW53964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105335A JP3901954B2 (ja) 2001-04-04 2001-04-04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39640B true TW539640B (en) 2003-07-01

Family

ID=18958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04031A TW539640B (en) 2001-04-04 2002-03-05 Structure for attaching rear suspension for motorcycle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722461B2 (zh)
EP (1) EP1247730B1 (zh)
JP (1) JP3901954B2 (zh)
KR (1) KR100472317B1 (zh)
CN (1) CN100341744C (zh)
BR (1) BR0200911B1 (zh)
DE (1) DE60218239T2 (zh)
ES (1) ES2280444T3 (zh)
TW (1) TW53964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3597B (zh) * 2019-10-11 2022-01-21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跨坐型車輛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27370B2 (ja) * 2001-01-10 2011-02-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3901954B2 (ja) * 2001-04-04 2007-04-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構造
US7472772B2 (en) * 2003-02-20 2009-01-06 Honda Motor Co., Ltd. Structure for installing rear cushion
JP4129918B2 (ja) 2003-02-21 2008-08-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
ITBO20030162A1 (it) * 2003-03-24 2004-09-25 Ducati Motor Holding Spa Sospensione posteriore per motocicli.
JP4130395B2 (ja) * 2003-09-09 2008-08-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イングアーム式懸架装置
US20060033306A1 (en) * 2004-08-11 2006-02-16 Sanchez Steve E Multi-bar linkage suspension system
JP4684598B2 (ja) * 2004-08-20 2011-05-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車両における懸架装置
JP4537927B2 (ja) * 2005-09-30 2010-09-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パワーユニット支持構造
JP2008149951A (ja) * 2006-12-19 2008-07-03 Yamaha Motor Co Ltd 車両
US7669682B2 (en) 2007-01-17 2010-03-02 Polaris Industries Inc. Rear suspension for a two wheeled vehicle
US7748746B2 (en) * 2007-01-17 2010-07-06 Polaris Industries Inc. Fuel tank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JP4928964B2 (ja) * 2007-01-30 2012-05-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スイングアーム式懸架装置
US10300760B1 (en) 2015-03-18 2019-05-28 Apple Inc. Fully-actuated suspension system
JP5952459B1 (ja) * 2015-04-28 2016-07-13 摩特動力工業股▲ふん▼有限公司Motive Power Industry Co.,Ltd. 車輪の懸垂機構
GB201507964D0 (en) * 2015-05-11 2015-06-24 Triumph Designs Ltd Motorcycle suspension system and seat mechanism
GB201514951D0 (en) 2015-08-21 2015-10-07 Cobra Seats Technology Ltd A vehicle seat suspension mechanism
JP6913640B2 (ja) * 2018-01-25 2021-08-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クッションコンロッド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083751A (fr) * 1953-08-24 1955-01-12 Renault Perfectionnements aux dispositifs de suspension des véhicules
FR2306122A1 (fr) * 1975-04-03 1976-10-29 Doncque Pierre Dispositif de suspension de bras oscillant de roue arriere de motocyclette
JPS5831749Y2 (ja) * 1979-02-13 1983-07-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の後車輪懸架装置
JPS58116287A (ja) * 1981-12-29 1983-07-1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サスペンシヨン
JPS58214486A (ja) * 1982-06-07 1983-12-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リンク式リヤサスペンシヨン
GB2142591B (en) * 1983-06-25 1986-11-12 Armstrong Competition Motorcyc Motorcycle rear wheel suspension
JPS6094808A (ja) * 1983-10-31 1985-05-28 Showa Mfg Co Ltd 車高調整式リヤ−クツシヨンユニツト
US4712638A (en) * 1985-06-25 1987-12-15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uspension system for motorcycles
US5062495A (en) * 1990-06-18 1991-11-05 Padgett Ray T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motorcycles
US5957473A (en) * 1996-03-15 1999-09-28 Schwinn Cycling & Fitness Inc. Rear suspension bicycle
US6102421A (en) * 1996-03-15 2000-08-15 Schwinn Cycling & Fitness Inc. Rear suspension for a bicycle
US5909890A (en) * 1996-09-11 1999-06-08 Sachs; Gregory D. Device for locking and unlocking bicycle suspension systems
US6076845A (en) * 1998-09-24 2000-06-20 Schwinn Cycling & Fitness Inc. Rear suspension for a bicycle having a flexible chain stay
JP3887107B2 (ja) * 1998-09-29 2007-02-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二輪車用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JP3768788B2 (ja) * 2000-09-05 2006-04-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スイングアーム式懸架装置
JP3901954B2 (ja) * 2001-04-04 2007-04-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構造
KR102142591B1 (ko) * 2018-11-13 2020-08-0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필드 소거 방식을 지원하는 3차원 플래시 메모리 및 그 제조 방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3597B (zh) * 2019-10-11 2022-01-21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跨坐型車輛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722461B2 (en) 2004-04-20
JP2002302086A (ja) 2002-10-15
KR100472317B1 (ko) 2005-03-09
ES2280444T3 (es) 2007-09-16
EP1247730A3 (en) 2003-10-08
CN1378944A (zh) 2002-11-13
KR20020077807A (ko) 2002-10-14
BR0200911A (pt) 2003-10-28
JP3901954B2 (ja) 2007-04-04
EP1247730B1 (en) 2007-02-21
DE60218239T2 (de) 2007-06-28
US20020144850A1 (en) 2002-10-10
EP1247730A2 (en) 2002-10-09
DE60218239D1 (de) 2007-04-05
BR0200911B1 (pt) 2012-10-30
CN100341744C (zh) 2007-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39640B (en) Structure for attaching rear suspension for motorcycle
US5462302A (en) Double swingarm front suspension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TW495465B (en) Swing arm type suspension for vehicles
CN107244206B (zh) 全地形车及其摇臂结构
CN103009951A (zh) 一种多连杆悬架结构
CN101386327A (zh) 三轮摩托车前悬挂装置
CN203752819U (zh) 一种口型副车架的前悬架总成
CN103863496B (zh) 车辆的前轮支承构造
CN110733593B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稳定性调节机构装置
CN104325858B (zh) 一种车辆及其主动横向稳定装置
CN207060299U (zh) 一种自行车车把
CN2601868Y (zh) 一种四轮独立悬挂底盘
CN212125399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的边车连接机构
CN209700324U (zh) 一种四轮电动车独立悬架
CN102923237A (zh) 摇架式摩托车后减震机构
CN202294955U (zh) 一种前轮为两轮摩托车型车辆的转向节结构
CN100465058C (zh) 机动二轮车的后轮悬挂装置
CN201872877U (zh) 一种三轮汽车及摩托车前悬架
CN109878615A (zh) 双前轮摩托车的前轮支撑转向机构
CN214565960U (zh) 电动三轮车上的后轮总成
CN201073918Y (zh) 踏板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
JPH038318B2 (zh)
JPS61178281A (ja) 自動三輪車の後輪緩衝装置
CN2749719Y (zh) 沙滩车发动机悬挂装置
CN216734634U (zh) 一种用于三轮漂移车的前轮减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