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01148B - Halogen-free, fire-proof composite magnetic body an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uppressing body us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Halogen-free, fire-proof composite magnetic body an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uppressing body us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01148B
TW501148B TW089121791A TW89121791A TW501148B TW 501148 B TW501148 B TW 501148B TW 089121791 A TW089121791 A TW 089121791A TW 89121791 A TW89121791 A TW 89121791A TW 501148 B TW501148 B TW 50114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e rubber
soft magnetic
patent application
composite magnetic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9121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oshio Awakura
Mikio Nishimura
Shigeyoshi Yoshida
Original Assignee
Toki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in Corp filed Critical Toki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01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0114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73Shielding materials
    • H05K9/0081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ials, e.g. EMI, RFI shielding
    • H05K9/0083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ials, e.g. EMI, RFI shielding comprising electro-conductive non-fibrous particles embedded in an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e.g. powder, flakes, whisk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25/00Nanomagnetism, e.g. magnetoimpedance, 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or tunneling magnetoresistan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1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H01F1/03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 H01F1/12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 H01F1/14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metals or alloys
    • H01F1/20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metals or alloys in the form of particles, e.g. powder
    • H01F1/22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metals or alloys in the form of particles, e.g. powder pressed, sintered, or bound together
    • H01F1/24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metals or alloys in the form of particles, e.g. powder pressed, sintered, or bound together the particles being insulated
    • H01F1/26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metals or alloys in the form of particles, e.g. powder pressed, sintered, or bound together the particles being insulated by 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1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H01F1/03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 H01F1/12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 H01F1/34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non-metallic substances, e.g. ferrites
    • H01F1/36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non-metallic substances, e.g. ferrites in the form of particles
    • H01F1/37Magnets or magnetic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gnetic materials therefor;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ercivity of soft-magnetic materials non-metallic substances, e.g. ferrites in the form of particles in a bonding agent
    • H01F1/375Flexible bod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0/00Thin magnetic films, e.g. of one-domain structure
    • H01F10/32Spin-exchange-coupled multilayers, e.g. nanostructured superlattices
    • H01F10/324Exchange coupling of magnetic film pairs via a very thin non-magnetic spacer, e.g. by exchange with conduction electrons of the spac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9Coated or structually defined flake, particle, cell, strand, strand portion, rod, filament, macroscopic fiber or mass thereof
    • Y10T428/2982Particulate matter [e.g., sphere, flake, e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Hard Magnetic Material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Soft Magnetic Materials (AREA)

Description

501148 A7 B7 五、發明說明(/ ) 技術領域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2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係關於使用以抑經由來自高頻波段中不需要之 電磁波干擾所產生之電磁干擾的複合物磁性體及關於經 由使用它所獲得之電磁干擾抑制體;更特別是關於防火 型的此種組成物。 背景技藝 近年來以高頻率例如準微波段所操作之單元話機、個 人用電腦及其他型式的電子設備變得更爲普遍。特別, 急需較小且較輕之設備,而電磁噪音/干擾構成嚴重問 題。 有鑒於此,複合物磁性體及電磁干擾抑制體正被商業 化作爲抗衡此高頻電磁干擾的設備。 習見之複合物磁性體及經由使用它所獲得之電磁干擾 抑制體係經由使用以鹵素爲基礎之防火劑或藉三氧化銻 作爲防火助劑而防火。典型,使用以鹵素爲基礎之防火 劑及/或三氧化銻防火助劑之此類防火技術是亦經應用 於塗覆電線等材料之通常方法,作爲電子設備和其他產 物之護罩。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在某些複合物磁性體中,爲了改良耐火性特性或軟磁 性粉末之塡充性質而使用氯化之聚乙烯作爲黏結劑且彼 等亦含有氯,它是一鹵素。 在焚化處置含氯化之材料期間,有一個疑問:在某些 焚化條件下可能釋放出戴奧辛,唯尙未完全了解。 另外問題(因爲缺乏可靠之報告目前難以證明)是:利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髮) ^1148 A7 B7 $、發明說明(> ) 用防火劑和其他含鹵素之材料可能釋放出戴奧辛。 關於環境議論及健康安全性之關切日增,因此必須發 展不含鹵素且對環境無害之材料。 有鑒於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提供完全不含鹵素之 材料之複合物磁性體,舉例而言,不含鹵素之黏結劑例 如以鹵素爲基礎之樹脂或彈性體,及含鹵素,以溴爲基 礎之防火劑。 本發明之另外目的在使用該複合物磁性體而提供電磁‘ 干擾抑制體。 發明之揭示 爲了達成所陳述之目的,本發明係針對不須使用以鹵 素爲基礎之黏結劑(其具有良好粉末充塡性質在材料中y 及具有充分耐火性效果之以鹵素爲基礎之防火劑)而使 複合物磁性體防火。 根據本發明之一個觀點,獲得一種複合物磁性體,其 中包含矽氧橡膠及經分散於矽氧橡膠中之軟磁性粉末。 在本發明的該觀點上,矽氧橡膠宜是固態矽氧橡膠或 化學定形型式的液態矽氧橡膠。 該矽氧橡膠可含有一種添加劑,其含有至少一種選自 鉑、矽、鈦、鐵、銅、鎳和鈷者。 .矽氧橡膠可含有碳黑。 軟磁性粉末可能是具有平面形狀之磁性合金粉末。 軟磁性粉末可具有0.1-3m2/g比表面積,具有3或更 大之縱橫比。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tr---------·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114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令) 可將軟磁性粉末使用具有自6至1 0範圍之SP數値的 偶合劑予以表面處理。 偶合劑可能是選自鈦酸鹽、鋁酸鹽和矽烷中之至少一 種化合物。 亦可將軟磁性粉末使用一種底漆表面處理,此底漆具 有.·之SP數値係小於軟磁性粉末者但是大於矽氧橡膠者。 根據本發明之另外觀點,獲得一種電磁干擾抑制體其 特徵爲:使用前述之複合物磁性體來抑制經由來自不需 要之電磁波干擾所產生之電磁干擾。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依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複合物磁性體總結構之 剖面圖;及 第2圖係垂直燃燒試驗UL94V的結果,爲依本發明一 實施例之複合物磁性體中所使用之軟磁性粉末比表面積 之函數所繪之圖表。 具體表現本發明之最佳模式 現參照圖式來具體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參閱第1圖,複合物磁性體1包含由矽氧橡膠所組成 之黏結劑及平面軟磁性粉末2,其平面之表面位於沿著 相同平面,第1圖中之水平面。 當將此複合物磁性體使用於電裝置的內部或周邊部份 中時,此複合物磁性體之功能係作爲電磁干擾抑制體用 以抑制經由來自不需要之電磁波干擾所產生之電磁干 擾。因此,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複合物磁性體將經由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裝 i -------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01148 A7 B7 田補充 五、發明說明(斗) 述方法予以處理成爲下述之組成物且當將如此獲得之複 合物磁性體使用於電裝置之內部或周界等部份中時,則 被稱爲電磁干擾抑制體。特別,因爲以組成成分及製造 步驟計,此等體係相同但以應用計則不同。所以複合物 磁性體及電磁干擾抑制體將予以分別述及。在下列敘述 中,無論何時述及複合物磁性體或電磁干擾抑制體時, 爲了上述原因,此事實經由採用不同術語予以強調。 如本文中所述及,矽氧橡膠是,舉例而言,經由 Lw a n a m i s h 〇 t e η所出版之「自然科學字典」中π砂氧”段 中所述之一。即”聚合物其主鏈係由重複之聚矽氧鏈 -(S i - 0 ) η -所組成且其側基團係由烷基、芳基或其他基 團所組成者”被集體稱爲聚矽氧。不要與矽混肴。因爲 其分子結構,聚矽氧具有優良耐熱性、拒水性、電絕緣 、抗化學劑性、.抗老化性及其他性質。基於其聚合度、 側基團之型式、交聯之程度等,聚矽氧可能呈潤滑脂、 橡膠或樹脂等形式。具有低聚合度之線性聚矽氧(其在 通常溫度下是液體)稱爲聚矽氧油;通常它是二甲基二 氯矽烷聚合物。經由適度交聯高聚合之線性聚二甲基矽 氧烷或其共聚物所獲得之化合物並具有橡膠狀彈性者稱 爲矽氧橡膠。經由水解並聚縮合氯矽烷衍生物 RnSiChm^#獲得之化合物並具有高度發展之三維網狀 結構者稱爲矽氧樹脂或矽樹脂"。 現在將敘述根據本發明之複合物磁性體及電磁干擾抑 制體之具體實施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W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114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r ) 實例1 根據本發明實例1之複合物磁性體的混合配方顯示於 下表1中。使用Fe-Si - A1合金粉末(軟磁性粉末)作爲塡 料。當使用以Fe-Si-A Ι-Ni爲基礎之組成物作爲軟磁性 粉末時獲得相同結果。實例1中所使用之組合物包含 6-11重量%Si、4-7重量%A1和其餘的Fe。該粉末具有 3 2 /z m之平均顆粒大小。 首先,一種經捏揉之磁性材料經由採用混合輥捏揉下 列化合物而獲得:273重量份之前述軟磁性粉末。100 重量份之固態矽氧橡膠(黏結劑)及2重量份之交聯劑。 相同經捏揉之磁性材料可使用捏揉機、強化混合器或其 他捏揉裝置來實施上述之捏揉操作而獲得。 將所產生之經捏揉之複合物磁性材料在經配置成平行 之輥間輥軋,產生薄片形式的複合物磁性體。爲了獲得 薄片狀複合物除去輥以外可使用擠壓機。亦可使用壓模 或能產生所需要形狀之另外模塑方法。 隨後將薄片熱壓並歷經交聯反應而產生片狀複合物磁 性體。當使用此複合物磁性體於電裝置的內部或周界部 份中時,經由上述方法所製造之複合物磁性體其功能係 作爲電磁干擾抑制體用以抑經由來自不需要之電磁波干 擾所產生之電磁干擾。爲了與本發明實例1進行比較, 亦將習見之實例顯示於下表1中。爲了便利比較,製造 方法係在與實例1中相同之條件下實施。 習見之實例與本發明顯著不同因爲習見之實例中使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 --------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3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1148 A7 B7 五、發明說明u ) 含鹵素之氯化聚乙烯作爲黏結劑及使用含鹵素之溴化聚 合物作爲防火劑。另外,使用三氧化銻作爲防火助劑。 表1 混合組成 實例1 (重量份) 實例2 (重量份) 實例3 (重量份) 比較性實例 (重量份) (黏合劑) 矽氧橡膠(固體) 100 矽氧橡膠 (2組份液體) 100 矽氧橡膠 (1組份液體) 100 氯化之聚乙烯 100 (塡充劑:軟磁性粉末) Fe-Al-Si 合金 平均顆粒大小:32 /z m 273 273 273 273 (防火劑) 溴基之聚合物 0 0 0 20 (防火助劑) 三氧化銻 0 0 0 20 (交聯劑) 過氧化物 2 0 0 2 實例2 根據本發明實例2之複合物磁性體之混合配方連同實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1148 A7 B7_;_ 五、發明說明(7 ) 例1顯示於上表1中。 使用與實例1中相同Fe-Si-Al合金粉末作爲塡料。如 實例1中,當使用基於Fe - S i - A 1 - N i或類似者之組合物 作爲軟磁性粉末時獲得相同結果。 使用一具混合器來首先混合數量爲273重量份之 Fe-Si - A1合金粉末(軟磁性粉末)與固化劑及以1〇〇重量 份之聯合數量所使用之兩組份液態矽氧橡膠(主成份)。 三種組份的總量是3 7 3重量份。將經如此均勻分散之複 合物磁性材料混合並經由使用射出成型機器模製成具有 所需要形狀之複合物磁性體。將射出成型中之材料造成 薄片並固化,產生複合物磁性薄片。依照本發明實例2, 亦可使用擠壓模塑、壓模、輥壓模製來製造複合物磁性 體。 實例3 根據本發明實例3之複合物磁性體之混合配方連同實 例1和2顯示於上表1中。 使用與實例1中相同Fe-Si-Al合金粉末(軟磁性粉末) 作爲塡料。當使用基於Fe - S i - A 1- N i或類似者之組合物 作爲軟磁性粉末時獲得相同結果。 在實例3中,首先將273重量份之前述軟磁性粉末與 1 〇〇重量份之單一組份液態矽氧橡膠在混合器中混合。 兩種組份之總量是373重量份。以與實例2中之相同方 式經由使用射出成型機器將經由均勻分散並混合之複合 物磁性材料模製成爲複合物磁性體。將射出成型之材料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01148 A7 B7____ 五、發明說明(^ ) 造成薄片並固化,產生複合物磁性薄片。依照本發明實 例3,亦可使用擠壓模塑、壓模、輥壓模製來製造複合 物磁性體。 涉及實例1 - 3中所獲得之複合物磁性片及習見實例之 燃燒試驗結果,現在參照下列表2予以敘述。因爲時常 使用複合物磁性體作爲電子組件,所以燃燒試驗係依照 關於設備零件中塑膠材料的可燃性試驗之UL安全性標 準來實施下述之垂直燃燒試驗UL94V。樣品具有127毫 米之長度、12.7毫米之寬度及0.3毫米之厚度。垂直燃 燒試驗係使用第1至5號樣品予以實施(總計五個試驗 件)。標題爲”第一持久火焰”之列顯示隨著第一次火焰接 觸後所消逝之燃燒時間(以秒計),標題爲”第二持久火 焰”之列顯示隨著第二次火焰接觸後所消逝之燃燒時間 而標題爲”第二持久火焰加發煙燃燒材料"之列顯示:聯 合之發煙燃燒時間及隨著第二次火焰接觸後所消逝之燃 燒時間。”發煙燃燒時間11係述及在火焰燃燒已停止後所 消逝之時間或在無火焰燃燒存在時,材料燃燒而無火焰 時所歷之時間。 -----------裝------—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01148 A7 _B7 五、發明說明(9 ) 表2 實例1 編號 厚度 第一持久 第二持久 第二持久火焰加 類別 (mm) 火焰 火焰 發煙燃燒材料 石夕氧 1 0.30 19 31 57 水平 橡膠 2 0.30 25 26 36 燃燒 (固體) 3 0.30 23 33 50 試驗 4 0.30 20 34 48 5 0.30 32 20 36 實例2 編號 厚度 第一持久 第二持久 第二持久火焰加 類別 (mm) 火焰 火焰 發煙燃燒材料 石夕氧 1 0.30 25 27 54 水平 橡膠 2 0.30 28 30 55 燃燒 (2組份 3 0.30 26 28 53 試驗 液體) 4 0.30 33 28 56 5 0.29 26 35 58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實例3 編號 厚度 第一持久 第二持久 第二持久火焰加 類別 (mm) 火焰 火焰 發煙燃燒材料 砂氧 1 0.30 28 23 56 水平 橡膠 2 0.30 30 29 58 燃燒 (1組份 3 0.30 28 33 56 試驗 液體) 4 0.29 27 29 55 5 0.30 31 22 35 -11- j 裝--------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01148 A7 B7 比較性 編號 厚度 第一持久 第二持久 第二持久火焰加 類別 實例 (mm) 火焰 火焰 發煙燃燒材料 氯化之 1 0.30 2 1 5 V-0 聚乙烯 2 0.30 4 2 6 符合 3 0.30 3 2 6 含鹵素 4 0.30 4 1 4 之耐火 5 0.30 3 1 5 劑 當歷經依照耐火性標準U094V之垂直試驗時習見之實例 符合類別V - 0。然而使用氯化之聚乙烯作爲黏合劑及使 用含鹵素之溴作爲防火劑。複合物磁性體中之鹵素含量 是大約10%,假定複合物磁性體之總重量是100。 成對比,上述實例1中不含氯,而能實現所謂之不鹵 化。然而,該實例不能符合垂直燃燒試驗U94V中相同標 準的類別V-0及V-1。它仍然可能符合水平燃燒試驗 UL94HB之要求,UL94HB較垂直燃燒試驗UL94V嚴格性較 低.。 雖然使用實例2與3中化學定形之液體矽氧橡膠之複 合.物磁性體未能符合相當於垂直燃燒試驗UL94V的類別 V-0及V-1之要求,但是彼等符合水平燃燒試驗UL94HB 之要求,此UL94HB以耐火性計較前述標準嚴格較低。因 此可能用軟磁性粉末塡充矽氧橡膠(它是不含鹵素之黏 合劑)而製造複合物磁性體。亦經證實:所產之耐火性相 當·於類別UL94HB。 -12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1148 A7 B7 五、發明說明(") 試圖經由採用一種方法,甚至更進一步改良耐火性, 此方法中致使矽氧橡膠(黏合劑)耐火。表3顯示:當將 各種防火劑以每1 00重量份之矽氧橡膠爲基本而添加至 耐火混合物中時所獲得之燃燒時間。根據所獲得之結果 ,與單獨使用矽氧橡膠相比較,將燃燒時間減少約24 至4 5秒。這是因爲添加防火劑具有緩慢在燃燒期間矽氧 烷鍵(矽氧橡膠之主鏈)分解的效果,藉以抑制燃燒過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添加劑 數量 燃燒時間(秒) 混合物1 鉑 55ppm 43 Si02 60 2 鉑 55ppm 22 Si02 60 碳黑 2 3 鉑 55ppm 32 Si02 60 氧化亞鐵 5 4 鉑 55ppm 33 Si02 60 氧化鐵 5 5 鉑 55ppm 30 Si02 60 氧化鈦 5 6 鉑 55ppm 41 Si02 60 二氧化銅 5 7 鉑 55ppm 40 Si02 60 鎳 5 8 鉑 55ppm 40 Si02 60 鎳 5 單獨矽氧橡膠 0 67 -13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1148 A7 __ B7 五、發明說明() 實施更進一步硏究,關於使用鉑、二氧化矽和碳黑作 爲此等添加劑之複合物磁性體的防火。 實例4 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複合物磁性體的混合組成顯 示於下表4中作爲實例4。爲了能與實例1進行比較,除 去防火劑就上述之矽氧橡膠而論,使用相同混合物。 表4 混合組成 實例4 (重量份) (齡劑) 100 矽氧橡膠(固體) (防火劑) 鉑 55ppm Si02 60 碳黑 2 (塡料:軟磁性粉末) Fe-Ai-Si 合金 平均顆粒大小:32//m 273 (交聯劑) 2 過氧化物 首先使用混合輥來捏揉並分散100重量份之固體矽氧 橡膠(黏合劑)、2重量份之交聯劑、5 5重量份(ppm)鉑(防 火劑)、60重量份之二氧化矽及2重量份之碳黑。經由 混合輥之助將所產生之混合物與27 3重量份之Fe-Si -A1 合金粉末(軟磁性粉末)更進一步混合並捏揉。相似經捏 揉之磁性材料亦可經由使用捏揉器、強力混合器或實施 捏揉操作之其他捏揉裝置而獲得。 將所產生之經捏揉之複合物磁性材料在平行配置之輥 -14 - 本紙張尺度導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髮) -----------裝--------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1148 A7 B7 五、發明說明(ο ) 間軋製,藉以產生薄片形式之複合物磁性體。爲了獲得 片狀複合物除去此等輥以外可使用擠壓機。亦可使用壓 模或擠壓模塑形式。 隨後將薄片熱壓并歷經交聯反應,藉以產生片狀複合 物磁性體。 經由上述方法所製造之複合物磁性體其功能作爲電磁 干擾抑體用以抑制經由自不需要之電磁波所產生之電磁 干擾。 當將此複合物磁性體使用作爲電裝置的內部或周界部 份時,包括實例4的複合物磁性薄片之燃燒試驗結果示 於下表5中。與實例1 - 3比較,改良了耐火性,又此等 結果相當於垂直燃燒試驗UL94V的類別V - 1。 表5 實例4 編號 厚度 (mm) 第一持久 火焰 第二持久 火焰 第二持久火焰加 發煙燃燒材料 類別 矽氧橡膠 1 0.30 18 13 23 (固體) 2 0.30 21 11 22 3 0.30 16 15 25 V-1 具有添加 4 0.30 19 18 33 之防火劑 5 0.29 12 16 22 進行比較五個試驗件第1-5號每一者,關於聯合之隨 著第一次火焰接觸後持久之火焰時間(以秒計)及隨著第 二次火焰接觸後持久之火焰時間(即:隨著所有十次火 焰接觸後持久之火焰時間(以秒計),經發現:此時間在 -15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制衣 501148 A7 B7 五、發明說明) 實例1中是263秒,在實例4中它僅是159秒或106秒。 實例5 相似於實例4,除去軟磁性粉末外,關於所有成份使 用相同混合物及方法。將實例4中所使用之Fe-Si-A1 合金粉末使用硏磨機處理歷另外5小時,產生平面形狀 之粒子,使用具有37// m之平均顆粒大小之所得之 Fe - S i - A 1合金粉末作軟磁性粉末(塡料)。 首先使用混合輥來捏揉和分散100重量份之固體矽氧 橡膠(黏合劑)、2重量份之交聯劑(硫化劑或固化劑)、 55重量份(ppm)鉑、60重量份之二氧化矽及2重量份之 碳黑(防火劑)。藉混合輥之助將所產生之混合物與273 重量份之前述Fe-Si-Al合金粉末更進一步混合並捏 揉。將所產生之經捏揉之複合物磁性體在平行配置之輥 間輥壓,藉以產生片狀形式之複合物磁性體。 隨後將薄片熱壓並歷經交聯反應,藉以產生片狀複合 物磁性體。 試驗該複合物磁性體之耐火性,發現相當於垂直燃燒 試驗UL9 4V之類別V-1如下表7中所示。 然後,試圖升級防火高於類別V - 1而實施各種實驗, 但是使用矽氧橡膠和軟磁性粉末(特別是軟磁性合金粉 末)的組合不可能獲得耐火性標準V-0。這是因爲由於高 熱傳導係數及/或軟磁性合金粉末之觸媒作用,促進複 合.物磁性材料之可燃性,因此極難實現自熄(它是耐火 性之主要要素)。另外,軟磁性金屬粉末本身時常是一 -16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 501148 A7 B7 五、發明說明) 種活性可燃之固體,藉以更難實現自熄。 鑒於此,爲了獲得所需要程度的耐火性,試圖經由變 更軟磁性粉末的顆粒大小而操縱耐火性。然而,顆粒大 小僅決定粉末的顆粒大小並不能反映粉末之表面狀態, 即:與空氣和其他介質接觸之表面的面積。另外,耐火 性係隨著粉末的顆粒大小分佈而變更。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咅3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01148 A7 B7 五、發明說明(4 ) 表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混合組成 實例6 (重量份) 實例7 (重量份) (黏合劑) 矽氧橡膠(固體) 鈾 Si〇2 碳黑 100 55ppm 60 2 100 55ppm 60 2 (塡料:軟磁性粉末) 經由硏磨機處理歷17小時 平坦形狀 Fe-Al-Si 合金 平均顆粒大小:32 // m 比表面積:1.6m2/g 273 經由硏磨機處理歷17小時 平坦形狀 Fa-Al-Si 合金 平均顆粒大小:32//m 比表面積:1.5m2/g 縱橫比:28 273 交聯劑 2 2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01148 A7 B7 五、發明說明) 表7 實例5 編號 厚度 (mm) 第一持久 火焰 第二持久 火焰 第二持久火焰加 發煙燃燒材料 類別 經由硏磨 1 0.30 19 11 23 機處理平 2 0.31 22 13 20 面形狀之 3 0.30 20 16 24 V-1 軟磁性體 4 0.29 18 18 28 歷5小時 5 0.30 23 20 30 實例6 編號 厚度 (mm) 第一持久 火焰 第二持久 火焰 第二持久火焰加 發煙燃燒材料 類別 具有 1 0.29 4 1 5 1.5m2/g 之 2 0.30 3 2 6 V-0 比表面積 3 0.30 2 1 5 符合 之軟磁性 4 0.30 4 1 4 粉末 5 0.30 4 1 4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實例7 編號 厚度 (mm) 第一持久 火焰 第二持久 火焰 第二持久火焰加 發煙燃燒材料 類別 具有28之 1 0.29 6 1 5 縱橫比之 2 0.30 5 2 6 V-0 軟磁性粉 3 0.30 3 1 4 符合 末 4 0.30 4 3 7 5 0.30 7 2 4 -1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501148 A7 _^ B7 五、發明說明) 實例6 關於實例6之樣品,如表6中所示,使用粉末之比表 面積作爲物理數値,可使用它來準確界定粉末性質,而 複合物磁性體係由限制軟磁性粉末的表面面積爲 0 . 1 - 3m2/g而予製造。 此處亦顯示者是包括使用具有不同比表面積之軟磁性 粉末所獲得之各種複合物磁性體之「垂直燃燒試驗」UL 94V的結果,如表7中所示。該複合物磁性體係由與實 例1中相似方法予以製造。第2圖亦顯示:根據軟磁性 粉.末的比表面積,「垂直燃燒試驗」UL94V的結果。當 比表面積是0 · 1 m2 / g或更小時,隨著所有十次火焰接觸 之持久火焰時間是大約1 〇秒。當比表面積各自是 0.6m2/g、1 .4m2/g 或 2.6m2/g 時,該時間是 17 秒、20 秒或37秒。當比表面積超過3m2/g (當它是3.2m2/g時) 時,該時間是48秒而當比表面積是4 . 1 m2 / g時則達到 4 1 5 秒。 關於軟磁性粉末的比表面積及複合物磁性體的耐火性 特性之結果指示:爲了符合燃燒試驗的類別V - 0要求, 其比表面積應是3m2 / g或更小(考慮商業術語中可接受 之生產力程度)。具有0.1m2/ g或更小的比表面積之產物 相當於類別V - 0且當歷經燃燒試驗時顯示自熄性質。較 窄之比表面積對於磁性特性具有不利影響而不可能獲得 充分之電磁干擾抑制效果。 .相同情況適用於一種情況其中所使用之材料具有與實 -20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1 ——---- —訂---------·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1148 A7 B7 五、發明說明(π ) 例1 (具體實施例1 )中相同F e - S i - A 1合金組成並具有小 於.0 · 1 m2 / g的比表面積。此材料具有必須之自熄性質但 是由於減少了粉末平直性,其磁性特性退化,且該產物 不能作爲複合物磁性體而抑制電磁干擾。 在此實例1中,塡料是具有1.6m2/g比表面積之軟磁 性粉末。該軟磁性粉末是具有與實例1中相同組成及32 //m平均顆粒大小之Fe-Si-Al合金粉末。爲了更容易比 較用以製造複合物磁性體之方法,此實例中使用與實例 4中相同之製造方法而獲得複合物磁性體。 實例7 在實例7中,如表6中所示,該軟磁性粉末具有塡料 之必須平直度及具有28之縱橫比。軟磁性粉末是具有與 實例1中相同組成及32 // m平均顆粒大小之Fe-Si -A1 合金粉末。爲了更容易比較製造複合物磁性體之方法, 此實例中使用與實例4中相同之製造方法而獲得複合物 磁性體。 如在上述表7中可見:實例7和8之「垂直燃燒試驗」 UL94V符合V-0要求° 亦實例包括緊密塡充軟磁性粉末入矽氧橡膠中之硏究 。雖然獲得有一些耐火性,但是粉末之塡充比甚低而導 致磁性特性之不可接受之退化。有鑒於此,爲了提高 剪切和增加矽氧粉末之塡充比,當將混合輥之捏揉時間 延長或將兩輥之旋轉速率比設定爲1.7或更大,可改良 磁性特性,但是此等措施對於複合物磁性材料的模塑性 -2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咅2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n -ϋ i·— n 1_1 i l 1 1 ·1 n I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1148 Α7 Β7 i、發明說明(^ ) 具有深厚之不利影響,而導致顯著較低之機械強度。 有鑒於此,在使用偶合劑表面處理(軟磁性粉末)後, 模塑複合物磁性體。其結果是,磁導率自1 2上升至1 70 。這是因爲:軟磁性粉末與黏合劑間之親和力經由使用 偶合劑予以改良。特別,將黏合劑在SP (溶解度參數)數 値的範圍內減少而藉以改良與矽氧橡膠之溶解度,以便 獲得極可模塑之複合物磁性體。作爲偶合劑,主要使用 鈦酸鹽、鋁酸鹽、矽烷和磷酸鹽,而最先三型的偶合劑 改良軟磁性粉末的塡充性質因爲含鈦、鋁等之親水性基 團與軟磁性粉末相互作用且與軟磁性粉末表面化學結 合。 實例8 表8顯示根據本發明實例8之複合物磁性體的混合調 配物。爲了製造該、複合物磁性體,首先使27 3重量份之 前述軟磁性粉末歷經初步表面處理,其中首先經由使用 混合器或類似者將該粉末連同3重量份之以鈦酸鹽爲基 本之偶合劑(具有8·6之SP數値)攪拌在一起。在使用偶 合劑來表面處理軟磁性粉末期間,可將表面處理劑用稀 釋劑等稀釋而達到均勻表面處理。爲了更容易比較隨後 製造磁性體之方法,此實例中使用與實例4中相同製造 方法而獲得複合物磁性體。 如自下表8中可見,「垂直燃燒試驗」UL94V符合類 別V - 0要求。 -22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I ϋ 1 n n -ϋ earnrn I n I a— I— ^1· I I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01148 A7 B7 五、發明說明)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表8 混合組成 實例8 實例9 (重量份) (重量份) (黏合劑) 矽氧橡膠(固體) 100 100 鉑 55ppm 55ppm Si〇2 60 60 碳黑 2 2 (塡料··軟磁性粉末) 經由硏磨機處理歷17小時 平坦形狀 Fe-Al-Si 合金 平均顆粒大小:32//m 比表面積:1.5fn2/g 縱橫比:28 273 273 (偶合劑) 3 SP 値:8.6 (底漆) SP値: 軟磁性粉末 > 底漆 >矽氧橡膠 0 3 交聯劑 2 2 -2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ί ▼裝·-------訂---------^^^1' 501148 A7 B7 五、發明說明( 表9 實例8 編號 厚度 第一持久 第二持久 第二持久火焰加 類別 (mm) 火焰 火焰 發煙燃燒材料 SP 値:8.6 1 0.29 2 1 5 偶合劑 2 0.30 4 2 4 V-0 3 0.30 4 1 5 符合 4 0.30 3 1 6 5 0.30 3 1 4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實例9 編號 厚度 第一持久 第二持久 第二持久火焰加 類別 (mm) 火焰 火焰 發煙燃燒材料 經由底漆 1 0.29 2 1 5 處理 2 0.30 5 2 7 V-0 3 0.30 3 1 6 符合 4 0.30 6 1 4 5 0.30 2 1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4- 50114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4) 實例9 根據本發明實例9之複合物磁性體的混合調配物示於 上述表8中。首先,使273重量份的前述軟磁性粉末歷 經'預先表面處理其中使用混合器或類似者將粉末與3重 量份之底漆(它係由矽氧橡膠製造商所推介)攪拌在一起 並提供以S P値在軟磁性粉末者與黏合劑者之間。在使用 底漆將軟磁性粉末表面處理期間,可將表面處理劑用稀 釋劑或類似者稀釋而實現均勻表面處理。 爲了更容易比較隨後製造複合物磁性體之方法,使用 與實例4中相同之製造方法來實施表面處理步驟下游之 各種過程。 如自上表8可見,本發明實例中所獲得之複合物磁性 體的耐火性符合「垂直燃燒試驗」UL94V的類別V-0要 求。 如上所述,本發明透過使用矽氧橡膠作爲複合物磁性 體之黏合劑而獲得不含鹵素、環境上安全之複合物磁性 體及電磁干擾抑制體。另外,本發明的複合物磁性薄片 (其係經由界定軟磁性粉末之物理性質(以比表面積)計 而獲得)具有自熄之性質(耐火性之主要要素)並符合 「燃燒試驗」UL94V之類別V-0要求。 工業上應用性 本發明的複合物磁性體具有耐火性而因此適合作爲電 磁干擾抑制體用以抑制單元話機、個人用電腦及在高頻 率時所操作之其他型式電子設備中之高頻率電磁干擾。 -25 - 表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髮)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 501148 A7 B7 五、發明說明(4) 符號之說明 1 複合物磁性體 2 平面軟磁性粉末 3 黏結劑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tr---------^_wl.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6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501148 六、申請專利範圍 第891 21 79 1號「無鹵素之防火複合物磁性體及使用其之電磁 干擾抑制體」專利案 (91年3月22日修正)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複合物磁性體,包括矽氧橡膠及經分散在該矽 氧橡膠中之軟磁性粉末,其中矽氧橡膠是選自於以 下的至少一種材料:固體矽氧橡膠和化學定形之液 體矽氧橡膠,且含有一種添加劑,選自於以下的至 少一種元素:鉑、矽、鈦、鐵、銅、鎳和鈷。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複合物磁性體,其中矽氧 橡膠含有一含碳黑的添加劑。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複合物磁性體,其中軟磁 性粉末是具有平面形狀之磁性合金粉末。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複合物磁性體,其中軟磁 性粉末具有〇.l-3m2/g之比表面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複合物磁性體,其中軟磁 性粉末具有3或更大之縱橫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複合物磁性體,其中將軟 磁性粉末用具有範圍自6至1 0之SP數値之偶合劑 予以表面處理。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複合物磁性體,其中偶合 劑係選自於以下的至少一種化合物:鈦酸鹽、鋁酸 鹽和砂院。 501148 六、申請專利範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複合物磁性體,其中將軟 磁性粉末使用一種底漆予以表面處理,此底漆具有 之SP數値係小於軟磁性粉末者但大於矽氧橡膠者。 9 · 一種電磁干擾抑制體,其用以抑制經由不需要之電 磁波干擾所產生之電磁千擾,其中該電磁干擾抑制 體係由複合物磁性體(其包含矽氧橡膠及經分散於矽 氧橡膠中之軟磁性粉末)所造成,其中石夕氧橡膠是選 自於以下的至少一種材料:固體矽氧橡膠和化學定 形之液體的矽氧橡膠,且含有一種添加劑,選自於 以下的至少一種元素:鉑、矽、鈦、鐵、銅、鎳和 钴。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電磁干擾抑制體,其中矽 氧橡膠含有一含碳黑的添加劑。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電磁干擾抑制體,其中軟 磁性粉末是具有平面形狀之磁性合金粉末。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電磁干擾抑制體,其中軟 磁性粉末具有0.卜3m2/g之比表面積。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電磁干擾抑制體,其中軟 磁性粉末具有3或更大之縱橫比。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電磁干擾抑制體,其中將 軟磁性粉末用具有範圍自6至1 0之SP數値之偶合 劑予以表面處理。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電磁干擾抑制體,其中 50114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偶合劑係選自於以下的至少一種化合物:鈦酸鹽、 鋁酸鹽和矽烷。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電磁干擾抑制體,其中將 軟磁性粉末使用一種底漆予以處理,此底漆具有之 SP數値係小於軟磁性粉末者但大於矽氧橡膠者。
TW089121791A 1999-10-18 2000-10-18 Halogen-free, fire-proof composite magnetic body an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uppressing body using the same TW50114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544099A JP3641796B2 (ja) 1999-10-18 1999-10-18 電磁干渉抑制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01148B true TW501148B (en) 2002-09-01

Family

ID=17820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9121791A TW501148B (en) 1999-10-18 2000-10-18 Halogen-free, fire-proof composite magnetic body an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uppressing body us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712989B1 (zh)
EP (1) EP1131828B1 (zh)
JP (1) JP3641796B2 (zh)
KR (1) KR100476509B1 (zh)
CN (1) CN1214407C (zh)
DE (1) DE60002032T2 (zh)
MY (1) MY127038A (zh)
TW (1) TW501148B (zh)
WO (1) WO200102985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41797B2 (ja) 1999-10-18 2005-04-27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電磁干渉抑制体
CN100388873C (zh) * 2003-03-25 2008-05-14 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 电磁波噪声抑制体、具有电磁波噪声抑制功能的物品及其制造方法
JP4005048B2 (ja) * 2003-04-09 2007-11-07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炭素繊維複合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167140B2 (en) 2003-07-02 2007-01-23 Nec Tokin Corporation Coil antenna
WO2005018298A2 (en) * 2003-08-18 2005-02-24 Showa Denko K.K.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er
JP3964401B2 (ja) * 2004-04-27 2007-08-22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用コア、コイルアンテナ、時計、携帯電話機、電子装置
DE602004015075D1 (de) * 2004-04-27 2008-08-28 Nec Tokin Corp Spulenantenne
JP2006167710A (ja) * 2004-11-22 2006-06-29 Nissin Kogyo Co Ltd 薄膜の製造方法及び薄膜が形成された基材、電子放出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放出装置
US7359629B2 (en) * 2005-02-25 2008-04-15 Premix Inc. Molding compounds for use in furnace blower housings and blower housings molded from these compounds
US20080146864A1 (en) * 2006-12-18 2008-06-19 Pip-Fujimoto Co., Ltd. Magnetic therapeut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magnetic therapeutic device
JP2009026988A (ja) * 2007-07-20 2009-02-05 Nec Tokin Corp 電磁干渉抑制体
CN101100549B (zh) * 2007-07-30 2010-11-0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柔性压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0902868B1 (ko) 2007-11-27 2009-06-16 평화오일씰공업주식회사 허브 베어링 엔코더용 자성 고무 조성물
JP5108859B2 (ja) * 2009-11-16 2012-12-26 藤倉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ノイズ抑制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2044084A (ja) * 2010-08-23 2012-03-01 Sony Chemical & Information Device Corp 電磁波吸収性熱伝導シート及び電磁波吸収性熱伝導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03871706B (zh) * 2012-12-17 2017-04-05 深圳市经纬科技有限公司 电磁屏手机及用于电磁屏手机的软磁材料片
CN106571221B (zh) * 2016-11-15 2018-07-06 广州天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各向异性软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041556A (zh) * 2018-07-16 2018-12-18 苏州微磁新材料有限公司 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71050B (zh) * 2020-09-23 2023-11-17 海宁市东俊塑磁有限公司 一种软磁条及其加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37487A1 (de) 1971-07-27 1973-02-01 Licentia Gmbh Flexibler ferritkeeper
US4731191A (en) 1985-12-31 1988-03-15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tecting carbonyl iron powder and compositions therefrom
JPH0797666B2 (ja) * 1987-08-28 1995-10-18 株式会社東芝 磁力検出用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US5498644A (en) * 1993-09-10 1996-03-12 Specialty Silicone Products, Inc. Silcone elastomer incorporat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icroballoon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H07207160A (ja) * 1994-01-11 1995-08-08 Toshiba Silicone Co Ltd シリコーン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92623A (ja) * 1996-09-12 1998-04-10 Tokin Corp 電磁干渉抑制体
US6284363B1 (en) * 1998-03-23 2001-09-04 Fuji Polymer Industries Co., Ltd.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thermoconductive silicone gel molded shee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0101284A (ja) * 1998-09-24 2000-04-07 Sony Corp 電磁波吸収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174480A (ja) * 1998-12-01 2000-06-23 Fujikura Rubber Ltd 難燃電磁波遮蔽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044687A (ja) * 1999-07-29 2001-02-16 Nitto Denko Corp 電波吸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23244B2 (ja) * 2000-04-11 2011-02-02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電磁波吸収性熱伝導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JP3719382B2 (ja) * 2000-10-25 2005-11-24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電磁波吸収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27038A (en) 2006-11-30
KR100476509B1 (ko) 2005-03-17
JP3641796B2 (ja) 2005-04-27
CN1327599A (zh) 2001-12-19
EP1131828A1 (en) 2001-09-12
CN1214407C (zh) 2005-08-10
WO2001029851A1 (en) 2001-04-26
DE60002032D1 (de) 2003-05-15
US6712989B1 (en) 2004-03-30
KR20010086120A (ko) 2001-09-07
EP1131828B1 (en) 2003-04-09
JP2001119189A (ja) 2001-04-27
DE60002032T2 (de) 2003-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501148B (en) Halogen-free, fire-proof composite magnetic body an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uppressing body using the same
EP1039480B1 (en) Conductive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ion and low-resistance connector
KR101979464B1 (ko) 실리콘 고무 발포체용 조성물, 실리콘 고무 발포체의 제조방법 및 실리콘 고무 발포체
JP5174270B1 (ja) 熱硬化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JP5329921B2 (ja) ポリマー組成物及び該ポリマー組成物を含むノイズ抑制シート
JPH06329909A (ja) シリコーンゴムロール
JP2003059341A (ja) 導電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JP4004206B2 (ja) 電磁干渉抑制体の製造方法
TW472415B (en) Composite magnetic body, an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uppressing body using the same
JP2010153462A (ja) 電磁干渉抑制体
JP3894099B2 (ja) 難燃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JP2010031271A (ja) シリコーン表面処理水酸化マグネシウム
JP3406184B2 (ja) 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JP4309558B2 (ja) 電磁干渉抑制体
JPH11158377A (ja) 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及び定着ロール
JP2002322361A (ja) 電磁波吸収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JPH0660256B2 (ja) 難燃性スポンジ用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JP2020007463A (ja) 付加硬化型原料組成物
JPH11130894A (ja) スポンジ用導電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導電性シリコーンゴムスポンジ
JP2004307656A (ja) 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JP3452181B2 (ja) 難燃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JPS5814463B2 (ja) シリコ−ンゴム組成物
JP2001222914A (ja) 複合導電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40325A (ja) 加熱硬化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JPH09132712A (ja) 熱硬化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キーパッ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