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99418B - Preparation of on-spec phthalic anhydride - Google Patents

Preparation of on-spec phthalic anhydrid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99418B
TW499418B TW089116764A TW89116764A TW499418B TW 499418 B TW499418 B TW 499418B TW 089116764 A TW089116764 A TW 089116764A TW 89116764 A TW89116764 A TW 89116764A TW 499418 B TW499418 B TW 4994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phthalic anhydride
patent application
scope
shallo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9116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rner Peschel
Bernd Besling
Peter Reuter
Peter Michael Lorz
Bernhard Ulrich
Original Assignee
Basf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Ag filed Critical Basf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99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9941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54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anhydrides
    • C07C51/573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0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07/77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oxy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307/87Benzo [c] furans; Hydrogenated benzo [c] furans
    • C07D307/89Benzo [c] furans; Hydrogenated benzo [c] furans with two oxyge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in positions 1 and 3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Furan Compounds (AREA)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Description

499418 A7 B7 五、發明說明(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經由粗鄰苯二酸酐蒸餾純化以製備符 合規格之鄰苯二酸酐的方法。 鄰苯二酸酐在化學工業中是一種重要的化學品。其有相 當多的量用作爲鄰苯二甲酸二烷基酯的起始原料,而該鄰 苯二甲酸二烷基酯則大量用作爲塑膠產品,例如p V C之 塑化劑。粗鄰苯二酸酐在工業上係從莕及/或鄰二甲苯在 氣相中經觸媒氧化作用製得。而在此處較佳使用以此方式 自鄰二甲苯所製得之粗鄰苯二酸酐。這些製程方法的排出 物通常含有,以總重量爲準,超過99.5重量%的鄰苯二酸 酐。鄰苯二酸酐一般係在分離器中以液體形式或者以固體 形式分離,然後通常以蒸餾方法純化。爲此,即將該產物 以液體形式或氣化後加至蒸餾塔中。 視所選擇的製備方法,而尤其是視起始原料及觸媒而定, 每一種情形的產物均含有特定範圍的不純物質與副產物(參 照例如蘇特H. Suter: "Wissenschaftliche Forschungsberichte: II. Anwendungstechnik und angewandte Wissenschaft”,Dr. Dietrich Steinkopff Verlag,Darmstadt,1997,39 頁等:以下 簡稱爲”蘇特”)。 在市面上,鄰苯二酸酐的品質預期具有下列規格界限: ---------------I----訂----I----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固化點(°C ) 質譜成份(重量%) -鄰苯二酸酐 -順丁烯二酸酐 -苯甲酸 最低130.8 最少99.8 最多0.05 最多0.10或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99418 A7 _ B7 五、發明說明(2 ) 最多0.01在食物品質情形下 -鄰苯二甲酸 最多0.1 熔融色數(Hazen) 最高20 加熱色數(Hazen ) 最高4 0 因爲大部份的預定用途都需要不含變色不純物的鄰苯二 酸酐,故以色數·主要爲溶融色數與加熱色數-作特性描述 特別重要。鄰苯二酸酐在加熱之下出現顏色變化具有實用 上的重要性,因爲鄰苯二酸酐通常是以熔融態(在約16〇Ό ) 貯存及運送。 在工業上,在鄰苯二酸酐以工業規模生產的很長時間 内,已建立藉蒸餾法移除這些副產物(參照例如,,烏曼工業 化學百料全書,,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第五版,第 A20 册,VCH Verlagsgesellschaft mbH,Weinheim,1992,1 8 1至1 8 9頁:以下簡稱爲”烏曼” ;科克-歐莫合著之”化學技術百科全書” Encyclopedia of Chemical Technology,第四版,第1 8册,約翰威利父子出 版社,紐約,1996,第997至1006頁,以下簡稱爲,,科克一 歐莫”)。有些具有強烈天然顏色的低沸點及/或共滞不純 物雖然相較之下屬於少量,但仍帶給熟知此技藝者許多麻 煩。因此實際上,工業界採用的步驟係將粗鄰苯二酸酐進 行含有熱前處理及蒸餾的合併純化法。 熱前處理係在220-280°C下進行,而其在反應器中的停 留時間可由數小時至一天。熱前處理的其他邊界條件一般 係視粗鄰苯二酸酐的來源及因此其組成而定。熱前處理提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MWS--------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3 ) 供熟知此技藝者熟悉的不同用途,例如,副產物鄰苯二甲 酸顯然可脫水而得到欲得產物鄰苯二酸酐,其即使含少量 士鄰苯二甲酸,但以工業上大量製造鄰苯二酸酐的觀點而 言,仍然有相當大的經濟重要性。所形成的水或其他的水 係在熱前處理中移除,因其可能干擾隨後的蒸餘。此外, 合成反應的某些副產物會因熱前處理而轉變成樹脂,因而 促進隨後的鄰苯二酸酐的蒸餾純化(參照例如,,蘇特,,,第 41-45頁)。在熱前處理中,也可加入某些化學物質以於 蒸餾步騾前選擇性地改變副產物的範圍。 、蒸餾-特別是在其常會受到從經濟觀點而言有利的連續 方法之&響時·通常係藉由兩塔來進行以得到足夠純的鄰 苯二酸酐。在第一階段,通常較低沸點者(例如苯甲酸、 順I烯二酸酐及甲基順丁烯二酸酐),亦即具有低於鄰苯 二酸酐沸點的物質會被分離出來;在第二階段,鄰苯二酸 酐則從高沸點者(例如鄰苯二甲酸、某些會賦予顏色之組 $、粗鄰苯二酸酐的成份的凝結物),亦具有高於鄰苯二 酸酐或無法蒸餾成份的沸點的物質中蒸餾而得。 在”蘇特”(前述第45頁)參考資料已提到的鄰苯二酸酐 種單步驟連續蒸餾法(魯羅Ruhriil,Europa-Chemie 21, 7, I965 ),但沒有提到進一步的細節。 、、心括來說,可以說粗鄰苯二酸肝的純化就工場與操作費 用而&,是一種非常昂貴的過程,尤其是若要獲得許多實 際應用所需的產物品質時。儘管具有較高的相關費用,熱 前處理步驟在工業上仍然被保留至今。 _ 6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_G X 297公爱)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ml--—訂--I! — !線· 499418 第089116764號專利申請案
早而因此經濟的方 以達到市場上要求 本發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技術上簡 法,而藉此方法粗鄰苯二酸酐即可純化 的產品規格。 吾人已發現上述目的可藉由—種以粗鄰 化以製備符合規格之鄰苯二酸奸的方法來達成,在:方法 中粗鄰苯二酸奸係加至在減壓下操作的蒸餘塔中,低,弗站 =頂或㈣附近移除’而符合規格之鄰苯二酸肝則經 由側邊取出管取出。 精由該新穎方法,不需使用在工業上常見的熱前處理, 即可得到符合一般所知的純鄰苯二酸酐規格,或甚至特別 在色數上超過的高純度的鄰苯二酸酐··通常可得到具有熔 融色數少於10 APHA及加熱色數少於2〇 APHA的鄰苯二酸 酐。 本發明中所提及的合適蒸餾塔(以下簡稱為”塔,,)係淺盤 式塔、含有堆積填充物的塔、含有疊堆填充物的塔及具有 這些塔形式技術特點組合的塔。以淺盤式塔為較佳。傳統 的内部組成(如下面所列)可使用於上述塔類型··市面所售 淺盤,填充物,例如氣泡淺盤、隧道淺盤、活門淺盤、筛 子淺盤、雙流淺盤、格狀淺盤、palHinge®、Berl®鞍形物 (saddles)、鐵網圈、Raschig-Ringe®、Intalox@ 鞍形物 (soddles) 、Interpak®填充物(packings )及Intos@,及疊堆填充物例如 Sulzer-Mellapak®、Sulzer-Optiflow®、Kuhni-Rombopak®、 Montz-Pak®及織物填充物。在低於塔進料的區域,較佳選 用亦適合固體物的内部組成,特別是雙流淺盤。上述所提 -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资) 499418 第089116764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說明書修正頁(91年5月) A7 B7 /! 五、發明説明(5 ) —.......... 設計的淺盤及填充物一般均適用於該目的。 塔上一般都裝有底部蒸發器,而塔頂端則有冷凝管。 塔的直徑視每次所欲得產量而定且熟知此技藝者根據工 業上的一般規則即可輕易決定。 塔的高度及進料與側邊取出管的位置可利用理論板數量 之概念配合内部所選用之組成來決定。 理論板係定義為假設理想混合情形存在,兩相呈平衡狀 態且無液滴之牽附現象時根據熱力學平衡濃縮輕易揮發組 的塔單元(參照米勒 Vauck,Muller. Grundoperationen Chemischer of Verfahrenstechnik,VCH Verlagsgesellschaft mbH,Weinheum,1988 ) o 一般來說,新穎塔係依進料、側邊取出管及頂端與底部 位置的決定分成三個部份。上兩個部份及塔迴流的理論板 數量係視粗鄰苯二酸酐中低沸點餾份及純化後鄰苯二酸酐 中所欲低沸點餾份殘餘含量而定,根據平常的方法與工程 上的考量而決定。新穎塔下部份的理論板數量一般係從1 到1 0,較佳係從2到8,特別是由3到7更佳。 新穎方法特別適合用於由鄰苯二甲苯觸媒氣相氧化而 得,且較佳含有大於95,特別是大於98重量鄰苯二酸酐 的粗鄰苯二酸酐。 塔通常係在塔頂以絕對壓力從0.05到0.5巴,較佳從0.1 到0.3巴,特佳從0.15到0.25,極特佳約0.2巴操作。塔内 溫度一般於頂端為約160到230°C,而底部為180到270°C。 側邊取出管的溫度一般為170到260 °C,較佳為200到240 -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Α7 Α7
五、發明說明(6 ) 蒸餾可分批或較佳連續進料 t ^ ^ 、g逆订。粗鄰苯二酸酐較佳係以液 體或氣體形式,尤其以液體形斗、上 ^ t /從形式加至管塔中。在液體形式 時移除通常係在塔進料處上古沿v > &上万進行,而在氣體形式此爲較 佳時移除通常係在進料處下方進行。 在利用淺盤塔的新穎方法的^ Μ Μ π $ ^ I不、力/无的較佳具體實例中,特殊裝置 例如液滴分離器可裝料内側或外侧的侧邊取出管上。 、頃發現使用—種淺盤塔特财利,即在該塔内低於及高 於側邊取出管所在位置點的淺盤間之距離大料内各淺盤 間的平常距離。較佳W 5倍,尤其是2到3倍,而侧邊取 出管較佳位於接近上述兩層淺盤的上一層。 在較佳万法變體中,支荅淺盤係安#成最低層的淺盤置於 比在塔巾平f位置高的位置其高&之量爲塔巾各淺盤間距 離之:至6,較佳2到4,特佳3倍。在此方法變體中,工場 之利用率及品質可靠度可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通常%中最低層的淺盤係置於距底部蒸發器之蒸氣管一 定距離之處。頃發現在淺盤裝設在平常位置的情形下,在 操作進行新穎方法之時,會在最低的6層淺盤,特別是在 最低的3層淺盤上產生相當多的結殼,且僅能以機械外力 困難地去除。大量的結殼現象也發生在該最低層淺盤的下 流管,同時大量的沈積物及不同大小鬆散的似焦炭碎片也 發生在底部蒸發器的蒸氣管上。在高度污染的最低淺盤 上’發現到達到i 3 〇毫巴的明顯壓力下降情形,而壓力^ 降幅度的增加同時會造成操作時間的增加。令人驚誇的 -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關家標準(CNS)A4規格⑵Q χ 297公愛) I I I I 1111111 ^ . I I I I I I I 1 IAW.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咅?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9941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7) 是,上述提及的大量污染情形及在塔操作時所產生與其相 關的問題,藉由適度安排將最低淺盤位置提高(如前所述) 即可進一步避免。 在一個較佳的具體實例中,若至少最低的1到6,較佳2 到4 ,更佳3層淺盤用雙流淺盤形式,則新穎方法的進一 步改良,尤其是關於污染的問題即可達成。如果至少低於 側邊取出管的淺盤爲雙流淺盤形式則更佳。然而,若所有 低於粗鄰苯二酸酐進料處的淺盤均爲雙流淺盤形式,也是 同樣可行。 新穎方法的另一種改良預期可將塔的底部蒸發器設計成 一種降膜式蒸發器。通常,係使用強制循環快速蒸發器作 爲塔的底4条發器以供鄰苯二酸奸蒸餘。另一方面,若被 處理的液體中含有固體時(如同現在的例子),由於管路有 可能被阻塞的危險,熟知此技藝者不會採用降膜式蒸發 器。令人驚訝的是,已發現這個已知的問題並未發生,且 裝置中沒有沈積物。在冷的管路中,只有發現主要是凝結 的鄰苯二酸酐的灰色針狀結晶,很容易從管壁上去除。降 膜式蒸發器在製程中工程一<已爲人所知該裝置具有液體 f蒸發區内較短平均停留時間的優點,因而導致與強制循 %快速瘵發器相比較爲溫和的蒸發。由於較溫和的處理, 故可降低固體形成的傾向,並且較短的停留時間導致非所 欲一 /人反應降低,因此底邵產率改進,同時可降低操作費 用。 符合規格之鄰苯二酸酐通常由塔中移出後即直接冷卻並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關家標準(CNS)A4規格⑵G x 297公羞) -—----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18
五、發明說明(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得到液體,或經過固化作用後得到固體。若有需要,將鄰 苯二酸酐進行精確蒸餾,例如經由一側塔,或在塔特定區 域炙上万軸向裝置一分隔壁(亦即Petlyuk arrangement)即 可達成較高純度。再結晶法在此處也同樣適用。經由側邊 取出ΐ ’付合規格之鄰苯二酸纤通常以至少9 7重量%的 里移出(以進料的重量爲準)。在塔連續操作下,移出量較 佳至少9 〇 %,特佳至少9 5重量% (以進料的重量爲準)。 鄰苯二酸奸的回收率一般爲9 8 %或更高,以加至塔的進 料流之含量爲準。 蒸餘時所得之低沸點物質及高沸點者通常都予以焚化。 必要時,根據一般技術知識能夠降低非所欲不純物(尤 其是那些在蒸餾時會使物質分離趨於複雜者)比例的一種 或多種化學物質,也可於蒸餾前或之間加到鄰苯二酸酐 中。舉例來説有爲降低苯酞含量所用的鹼金屬氫氧化物 (參照US-A 4,165,324)、碳酸氫鈉、硫酸、硼酸、及硫酸 與硼酸的混合物。此等添加物的使用並不屬於本發明的一 部份。 當然,新穎方法也可因個別的分離問題而作適當的修 正。此種修正熟知此技藝者若能遵循所揭示敎示,即可例 行性進行。 如此所得鄰苯二酸酐的純度可由一般所知的分析方法來 測定,例如氣相層析法、紫外光光譜法及酸鹼滴定法。特 別的是,熔融色數(APHA/Hazen色度計,參照利克米爾w·
Liekmeier 及提布殊 D. Thybusch 之:Charakterisierung der -1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制衣 499418 Α7 _ Β7 五、發明說明(9 )
Farbe von Klaren FlUssigkeiten, Bodenseewerk Perkin-Elmcr GmbH出版’ tlberlingen,1991 )通常係在16(TC取樣後立即 測足鄰豕一故的色數而測定。此外,測定加熱色數時通 常係將鄰苯二酸酐保持在250°C下9 0分鐘後再測量色數。 實例1 在此係使用根據圖1所示的淺盤塔。該塔有3 〇層氣泡淺 盤(理論板數約爲1 8 ),直徑爲50 mm。側邊取出管位於底 部上方第1 0與第1 1層淺盤之間(大約在第5及6層理論板 數之間的區域),而進料口則位於由底部上方第2 〇與第2 1 層淺盤之間(大約在第層理論板的區域)v在圖1中,第 1及第2層淺盤也被顯示出來,而其他的淺盤則由垂直的 斷線標示。 蒸餾出的粗鄰苯二酸酐係一種由鄰二甲苯於固定床上並 在由塗上觸媒活性金屬氧化物的載體所組成的觸媒的存在 下’進行氣相氧化作用所製得,該等活性金屬氧化物有氧 化絶以0 · 4重量%飽計算)、氧化釩(4重量% )及二氧化鈦 (95·6重1 %)(參照之前德國專利申請案案號198 24 532)。在反應器内的裝載量爲每立方公尺空氣中(STp ) 含有鄰二甲苯8 6克。反應器溫度係從3 5 0到450°C。 如此得到的粗鄰苯二酸酐有如下的組成: 99.24重量%之鄰苯二酸肝 0.2重量%之苯甲酸 200重量ppm之順丁晞二酸酐 2 0重量p p m之甲基順丁晞二酸肝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χ 297公釐)--—-— -----------------#--------- (請先間讀背面之法意事項存瑱寫本頁〕 499418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10 ) 〇.5重量%之鄰苯二甲酸 及其餘爲加滿至1 0 0重量%的其他物質。 將1000 g/h的此粗鄰苯二酸酐連續(a)加至塔中。在6〇〇 克迴流(b),在塔頂端絕對壓力〇·2巴,塔頂端溫度2〇〇〇c 及塔底邵溫度2 2 8 °C下,在此同時於2 2 4 °C下經由側邊取 出管移出9 8 0克純化的鄰苯二酸酐,予以冷卻並分離(^) 將頂端取出通路(d)在阱中冷凝,得約5克,底部取出通 路(e )則得1 5克,並含有高沸點與無法蒸餾出來的物質。 由側邊取出管(c)分離出的鄰苯二酸酐經分析後有如下之 組成: 99.97重量%之鄰苯二酸酐 30重量ppm之苯甲酸 < 1 0重量p p m之順丁晞二酸肝 < 1 0重量p p m之甲基順丁晞二酸肝 0.025重量%之鄰苯二甲酸 及其餘爲加滿到1 0 0重量%的其他物質。 移出後立即測定熔融色數,爲5-10 APHA。加熱色數測 定方法下:將鄰苯二酸酐的樣品在爐中以250°C加熱1 · 5小 時,然後測定色數,爲10-20 APHA。 實例2 從下列與粗產物及純產物有關的規格開始: 欲藉新穎蒸餾方法純化之鄰苯二酸酐中有〇 · 3重量%苯 甲酸,及純產物(與實例1相比粗鄰苯二酸酐組成未變)中 有10 ppm的苯甲酸;所使用淺盤塔的組態經下列方式修正: -1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襄--------t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咅?事項再填寫本頁) 499418 A7 B7 五、發明說明(11 ) - 氣體側邊取出管(料流C )與塔頂端之間的淺盤數目:相 當於1 9層理論板。 - 進料口(料流a )與塔頂端之間的淺盤數目:相當於8層 理論板。 - 塔底部與氣體侧邊取出管(料流c )之間的淺盤數目; 1 0層雙流淺盤。 - 塔頂端絕對壓力約7 0毫巴。 - 塔底部溫度:從2 3 0到2 4 0 °C。 - 底部蒸發器設計:降膜式蒸發器。 - 側邊取出管(料流c )與在其下方並最接近該側邊取出 管之淺盤的距離:3倍於塔内平常淺盤的間隔。 - 從底部蒸發器的蒸氣管到在其上之第一層淺盤的距離: 除了最低層淺盤與底部蒸發器蒸氣管間的距離之外, 3倍於塔内平常淺盤的間隔。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零裝--------訂---------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〇89秘6f64號專利申請案 密文申♦今利範圍修正本(91年5月) 、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經由粗鄰苯二酸酐芪餡 一 、、 酐A餾純化以製備符合規格之鄰苯 —k奸的方法,其中#腺如如# A ,、手+鄰枣二馱奸加至在塔頂端壓 力從0 · 0 5到0 · 5巴下操作的节輪扮一 ^ 乍〇蒸餾塔内,低沸點者在塔頂 ^或頂端附近移除,而符人捕故 > 口見格 < 都冬二酸肝則經側邊 取出管由塔中移出。 2·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乏 _币1貝 < 万法,其中蒸餾係在淺盤塔 中進行。 3. 根據中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纟中側邊取出管所在 位置點下方淺盤與上方淺盤間之距離大於塔内各淺盤間 的平常距離。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側邊取出管位於 較接近上述兩層淺盤的上方一層。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η之彳法,其中符合規格之鄰苯 二酸酐係經侧邊取出管以氣體形式由塔中移出。 6·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最低層淺盤係置 於比平常在塔中鬲的位置,其高出之量為塔中各層淺盤 間距離的1到6倍。 7·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其中側邊取出管下方 的淺盤為雙流淺盤形式。 8·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第7項中任_項之方法,其中.降 膜式蒸發器係用作為蒸餾塔的底部蒸發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〇χ 297公釐)
TW089116764A 1999-08-20 2000-08-18 Preparation of on-spec phthalic anhydride TW49941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939629A DE19939629A1 (de) 1999-08-20 1999-08-20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pezifikationsgerechtem Phthalsäureanhydrid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99418B true TW499418B (en) 2002-08-21

Family

ID=7919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9116764A TW499418B (en) 1999-08-20 2000-08-18 Preparation of on-spec phthalic anhydride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6570026B1 (zh)
EP (1) EP1204628B1 (zh)
JP (1) JP4791666B2 (zh)
KR (1) KR100716095B1 (zh)
CN (1) CN1176058C (zh)
AT (1) ATE302178T1 (zh)
AU (1) AU6994300A (zh)
DE (2) DE19939629A1 (zh)
ES (1) ES2246249T3 (zh)
MX (1) MXPA02001532A (zh)
MY (1) MY122327A (zh)
TW (1) TW499418B (zh)
WO (1) WO20010143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06664A1 (de) * 2001-02-12 2002-08-14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pezifikationsgerechtem Phthalsäureanhydrid
PT1233012E (pt) * 2001-02-12 2003-10-31 Basf Ag Processo para o fabrico de anidrido do acido ftalico de acordo com as especificacoes
DE10207460C1 (de) * 2002-01-22 2003-06-05 Lurgi Ag Kolonne zur Aufkonzentration von Phthalsäureanhydrid
DE102005000957A1 (de) * 2005-01-07 2006-07-20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pezifikationsgerechtem Phthalsäureanhydrid
CN106519534B (zh) * 2016-12-05 2018-09-28 罗定市星光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级萜烯树脂的生产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66748C2 (de) * 1966-05-21 1973-07-19 Basf Ag Verfahren zur Verhinderung der Verkrustung von Heizflaechen bei der kontinuierlichen Destillation von Phthalsaeureanhydrid
US4008255A (en) * 1973-03-17 1977-02-15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Recovery of phthalic anhydride
DE2313306A1 (de) * 1973-03-17 1974-09-26 Basf Ag Verfahren zur gewinnung von phthalsaeureanhydrid
JPS5845435B2 (ja) * 1977-05-06 1983-10-08 新日鐵化学株式会社 無水フタル酸蒸留残渣の処理方法
US4165324A (en) 1978-04-24 1979-08-21 Standard Oil Company (Indiana) Removal of phthalide from impure phthalic anhydride
DE3309310A1 (de) * 1983-03-16 1984-09-20 Chemische Werke Hüls AG, 4370 Marl Verfahren zur entfernung von naphthochinon aus durch luftoxidation von naphthalin hergestelltem phthalsaeureanhydrid
AU564712B2 (en) * 1983-03-16 1987-08-20 Chemische Werke Huls A.G. Method for separating naphthoquinone from phthalic anhydride
DE19707943C2 (de) * 1997-02-27 1999-07-08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hthalsäureanhydrid und Katalysator hierfür
DE19824532A1 (de) 1998-06-03 1999-12-09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chalenkatalysatoren für die katalytische Gasphasenoxidation von aromatischen Kohlenwasserstoffen und so erhältliche Katalysatoren
MY122671A (en) 1999-03-06 2006-04-29 Basf Ag Fractional condensation of a product gas mixture containing acrylic ac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16095B1 (ko) 2007-05-09
AU6994300A (en) 2001-03-19
EP1204628A1 (de) 2002-05-15
WO2001014308A1 (de) 2001-03-01
US6570026B1 (en) 2003-05-27
JP4791666B2 (ja) 2011-10-12
MY122327A (en) 2006-04-29
JP2003507447A (ja) 2003-02-25
DE19939629A1 (de) 2001-02-22
EP1204628B1 (de) 2005-08-17
KR20020022815A (ko) 2002-03-27
CN1370139A (zh) 2002-09-18
CN1176058C (zh) 2004-11-17
ES2246249T3 (es) 2006-02-16
ATE302178T1 (de) 2005-09-15
MXPA02001532A (es) 2002-07-02
DE50010982D1 (de) 2005-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80218B (fi) Foerfarande och anlaeggning foer rening av en tvaokomponentvaetskeblandning medelst destillering.
JP4243016B2 (ja) アクリル酸およびメタクリル酸の製造方法
US4215051A (en) Formation, purification and recovery of phthalic anhydride
JP4520637B2 (ja) アクリル酸の製造方法
US7858813B2 (en) Process for the rectification of mixtures of high-boiling air-and/or temperature-sensitive useful products
US4250330A (en) Process for the recovery of the solvent and of the by-produced methylacetate in the synthesis of terephthalic acid
TWI694984B (zh) 芳族二羧酸之製造
TW499418B (en) Preparation of on-spec phthalic anhydride
KR101278759B1 (ko) 규격에 부합하는 프탈산 무수물의 제조 방법
US6921830B2 (en) Method for purifying an organic solvent for the purposes of absorption of maleic acid anhydride
TW426676B (en) Liquid phthalic anhydride recovery process using a rectification tower
EP2637998B1 (en) Process for refining crude acetyls mixture
JP5006786B2 (ja) ビタミンeおよびビタミンeアセテート含有混合物または生成物流の仕上げ処理のためのプロセス
TWI229071B (en) Preparation of on-spec phthalic anhydride
US2540559A (en) Recovery of phthalic and maleic acid
US4234494A (en) Formation, purification and recovery of phthalic anhydride
JPH0142252B2 (zh)
US2985665A (en) Purification of phthalic anhydride
KR101947130B1 (ko) 방향족 화합물 산화 공정에서 초산을 회수하는 방법
JP4154897B2 (ja) ガンマブチロラクトンの精製方法
KR20060122448A (ko) 테레프탈산 제조공정시 유기물질의 환류 방법
JPS5845434B2 (ja) 無水フタル酸の精製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