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37110B -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37110B
TW437110B TW087111037A TW87111037A TW437110B TW 437110 B TW437110 B TW 437110B TW 087111037 A TW087111037 A TW 087111037A TW 87111037 A TW87111037 A TW 87111037A TW 437110 B TW437110 B TW 4371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haped
semiconduct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7111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suyoshi Tsutsui
Original Assignee
Roh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hm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hm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37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371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26Materials of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 H01L33/30Materials of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containing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II and Group V of the Periodic Table
    • H01L33/32Materials of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containing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II and Group V of the Periodic Table containing nitroge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025Physical imperfections, e.g. particular concentration or distribution of impur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s (AREA)
  • Electrodes Of Semiconductors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聚 43川Ο Α7 B7五、發明説明(i ) 發明背景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半導體發光元件;也就是說,本發明 係關於一種在基板上而層合有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専體層的 半導體發光元件。若說得更加詳细一點,本發明係關於一 種可以使得η側電槿和η形層之間的歐姆接觸(0 h m i c -contact)特性呈良好而降低順方向電壓的半導體發光元件。 就正如圖4中之發光元件晶片(M下,稱為LED(發光二極 體)。)之某一例子之概略圖而顯示的 > 例如藍色系列之半 導體發光元件,係在該由藍寶石(sapphire: AU03單结晶 )而組成之絕緣性基板21上,層合有例如Μ下所敘述之層 體:η彤層(包層)23,而該η彤層(包層)23,係圼磊晶地成 長有η形之GaH(氮化鎵);Μ及活性層24,而該活性層24, 係由其能帶間隙能量小於包層之能帶間隙能量的材料、例 如InGaN糸(係意味著可Μ改變In和Ga間之各種比例,至於 以下則完全相同。)之化合物半導體而組成的;以及P形層 (包層)25,而該p形層(包層)25,係由p形之GaN(氮化鎵) 而組成的。接著,在前述之p形層(包層)25之表面上,還 設置有P側電極28,而使得該,側電極28,透過圖式中之並 未顯示出之擴散用金眉層等,圼電氣地埋接至前述之p肜 層(包層)25。然後|藉由設置有η側電極2 V*而呈電氣地 連接至η形層23(對於該層合處理過之半導體層之一部份, 進行著蝕刻處理,而暍露出η形層23。),以便於形成出 L E D (發光二極體)晶片。 如果由該用Κ挾持住活性層24之η形層23和ρ形層25而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羋{ CNS ) 格(210X297公兑)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策 4371 1 〇 Α7 Β7五、發明説明(2 ) 閉住載體至活性層24中之封閉效果等之親點來看的話,因 此,像這種半導體發光元件|其載體濃度係設定在最適當 之狀態下,例如η形層23之載體濃度,係Μ101β era — 3等级 之一定之載體濃度*而形成出η形層23。 就像前面所敘逑的,在使用著先前技街之晋知之氮化鎵 枭化合物半導體之半導體發光元件中,該半導體發光元件 之η形層之載體濃度,係被設定在最適於鼙光特體 濃度之狀態下*而從η形層之下面開始至上面為止,形成 出相同之載體濃度◊接著,還設置有τι惻電極,而使得該η 側電極,連接至該藉由蝕刻處理而曝露出之η形層之一部 份。但是,為了得到(η側電备和,π形層拿間的歐姆接觸( Ohmic-contact)特性,因此,該設置有η惻電極之η形層之 載體湄度|係越大越理.想;最好該設置有η側電極之η形層 之載體濃度,係為1 X 1 0 13 c m - 3左右Μ上。所Μ,就正 像前面所敘述的,當在該由於發光特性而使得載體濃度受 到限制之半導體層,形成出電極之時*則並無法得到相當 充分之歐姆接觸(Ohmic-con tact)特性,而會變成為所謂 順方向電壓上升的一個原因。 在先前技術之例如由AlGalnP糸化合物半導體等之而組 成之半専體發光元件中,為了在半導體基板上,形成出發 光層,因此|在半導體基板上,設置有半導體層合部,結 果,η形層與載體濃度比較大之半導體基板,互相連接在 一起*而在半導體基板上*設置有電極,所Κ ·能夠配合 著發光特性*而成為在最適當之載體濃度下,因此,即使 —I------I--I I I 丁 - I--1 _ I_ , 泉 • 0¾. i 麥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规格(2I0X 297公兑) 5 Α7 Β7 五、發明説明(3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资合作社印狀 形成出η形層,也並不會有任何之問題產生*但是,由於 在藍寶石(sapphire: ΑΙ2Ο3單结晶)上*層合有氮化鎵糸 化合物半導體,因此,會在氮化鎵糸化合物半導體之η形 層,直接地設置有電極,而就正如前面所敘述的 > 會有所 謂無法充分地得到歐姆接觭(Ohmic-contact)特性之問題 產生。並且,在並不容易得到相當良好之歐姆接觸(Ohraic -contact)特性之狀態下,為了即使至少也使得歐姆接觸 (Ohmic-contact)特性,變成為比較良好,因此*電極材 料也會受到限制,而會有所謂電極材料之選擇餘地比較少 之問題產生。 發明之概述 本發明之目的*係為了解決像前述這樣之問題,因此, 就提供一種即使在絕緣性基板上而層合有氮化鎵糸化合物 半導體之半導體發光元件中,於連接至發光層之部分上· 為了得到相當良好之發光特性,而維持在最適當之載體濃 度下*並且,提高η形層和η側電極之間的歐姆接觸(Ohmic -contact)特性而降低順方向電壓,Μ便於提高其發光效 率,同時•堪能夠擴大電極材料之選擇餘地的半辱體發光 元件。 該藉由本發明而完成之半導體發光元件,係具備有: 基板;Μ及, 半導體層合郜,而該半導體層合部|係層合有所謂包含 著η形層及ρ形層的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層,Κ便於在基 板上,形成出發光層:以及, 表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Χ 297公荩) ~ 一 Κ 一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37U Ο Α7 Β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取 五、發明説明(4 ) 1 π側電極和ρ 側 電 極 而 該所設置之η側電極和ρ側 電極》 1 1 I 係 分 別 圼 電 氣 地 連 接 至 前 述之半導體層合部之η形層和Ρ彤 1 Ί 層 1 此 外 r—' 請 先 i 前 逑 之 所 形 成 之 η龄層 係使得該設置有前述η側 電極之 閱 讀 背 I 1 部 分 之 載 體 Λ|Β 度 大 於 該 連接於前述發光層之部分 之載體 面 之 1 注 1 濃 度 〇 藉 由 前 述 之 構 造 則並不會對於所諝之發光 特性, 意 事 1 項 1 造 成 不 良 之 影 並 且 堪可Μ使得π形層和η側電 極之間 再 填 1 寫 裝 1 的 歐 姆 接 觸 (Ohm i c -C on t a ct)特性圼良好狀態,而能夠降 本 頁 低 順 方 向 電 壓 0 、_^ 1 1 在 這 裡 所 謂 氮 化 鎵 系 化合物半導體,係指該由 第Β[族 Γ 元 素 之 Ga (鎵)和第 V 族 元 素之N (氮)間之化合物、或者一 I 訂 部 份 之 第 1 族 元 素 之 G a (鎵)輿A1 (鋁)、In (絪)等之其他之 1 ϊ 第 IS 族 元 素 發 生 置 換 反 懕 而彤成之化合物及/或一 部份之 1 1 第 V 族 元 素 之N (氮 )與Ρ (磷)、As (砷)等之其他之第 ΒΙ族元 1 1 素 發 生 置 換 反 懕 而 形 成 之 化合物之所組成之半導體 。並且 線 » 所 請 發 光 暦 在 該 藉 由 η形層和ρ形層而用K夾持 住活性 1 1 層 之 雙 重 異 質 接 合 構 造 (d ouble-hetero)中,則意味著所 1 1 諝 之 活 性 層 至 於 在 Ρ η 接 合構造中,所謂發光層| 係意味 1 1 著 Ρ η 接 合 附 近 之 發 光 部 〇 1 1 前 述 之 η側電極 係設置於前述之載體漶度比較大之區 1 1- 域 之 η形層上 ,並且 ,遷藉由對於前述之所層合之半導體 I X 層 之 一 部 份 超 越 過 前 述 之發光層,而進行著蝕刻 處理, Ί - I 1 Μ 便 於 曝 η 出 前 述 之 載 體 滬度比較大之區域之η形層,或 1 1 者 是 前 述 之 tl側電極 I係設置於前述之載體漶度比較大之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隼(CNS ) Λ4規格(210X29h>^ ) 4371 1 Ο Α7 B7 五、發明説明( 5 區層 體 導 半 有 成 形 之 述 前 去 除 由 藉 堪 且 並 上 層 形 η 之 域 載 之 述 前 出 0 暘 於 0^ 0 Μ 份 部 一 少 至 之 板 基 述 前 的 βτ S 合 下 態 狀 之 板 基 述 前 去 除 在 下 況 情 之 層 。 衝 層 媛衝 之緩 小 之 較述 比 前 層® * ¾¾除 n}1體而 之載 , 域有 理 區在處 之存刻 大而蝕 較上由 比板藉 度基从 濃於可 體,也 形 η 為 成 形 述地 前 別 分 度 湄 擐 ncn 載 之 位 部 層 光 ~ 發18 述10 前 X 之ί 層
X Μ 可 係 如 例 X 1 為 成 形 好 最 8 ο 1
X η 之 極 電 側 η 之 述 前 有 置 設 該 於 至 X I 為 成 形 地 別 分 Μ 可 則 如 例 度 湄。 體 3 載- S 之1CHI 層19 形10
X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形 Ρ 地 接 I- 逋 氣 電 圼 而 位 部 層 之 之大 逑較 前 比 為度 成灃 板體 基載 屬之 之金述 部該前 合得出 層使露 體而曝 導,地 半板面 述基全 前 屬呈 在金於 由有便 藉置以 設, 極 層 電 側 形 η 、11 η 之 大 較 比 度 渥 κ 該 在 且 並 極 電 側 η 之 述 前 有所 置 面 設前 ’ 為 上成 面也 表 , 之件 層 元 形光 發 體 導 半 得 使 而 線 造 構 之 述 明 說 單 0 之 式 圖 經濟部中央標準扃貝工消費合作社印鉍 之 例 施 實 一 某 之 件 元 光 發 體 辱 半 之 明 發 本 為 係 11 圖 光匾 發 ss Α9 極 體請¥ 明 說之 面圖 剖 出 的 示 片顯 晶 Μ 丨用 為 係 之 例 化 變 之 件 元 光 光 發 S3 極 圖 之 例 圖 圃 明 說 面 剖 的圖 片出 晶 示 丨顯 Μ 用 為 係 化 變 之 他 其 之 件 元 光 發 體 導 半 之 搰 極 二 光 發 圖之 明件 說 |兀 面光 剖發 的體 片導 晶 半 I之 術 技 前 先 為 係 體 極 二 光 發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枯(210X297公兑) 8 Α7 Β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6 ) 1 1 晶 片 之 某 — 例 子 的 立 體 說 明圈 〇 1 1 I 發 明 之 詳 细 說 明 1 Ί 1 本 案 之 半 導 體 發 光 元 件 ,例 如 就像画 1所顯示的 係在 請 先 1 該 由 藍 質 石 (S a ρ P h i r e : A U〇3 單 結晶)等而組成之絕緣性 閒 讀 背 1 1 I 基 板 1之表面上 層合著該形成有發光層之半導體層合部 之 1 I 意 1 I 10 並 且 在 該 半 導 體 層 合部 10 之表面 部 位 之 ρ形層5,係 事 1 項 透 過 圖 式 中 之 並 未 顯 示 出 之擴 散 用金靥 廇 > 而 呈 電 氣地連 再 填 1 接 有 ρ側電極8 〇 此 外 9 遷 形成 有 η側電極9 而 呈 電 氣地連 本 頁 裝 1 接 至 該 除 去 半 導 體 rlS£ 層 合 部 10之 部份而 曝 露 出 之 η形層3上 1 1 0 在 本 發 明 中 例 如 就 正 如圖 1所顯示的 本發明之半導 1 體 發 光 元 件 之 特 徵 9 係 為 :η肜層3係由 該 具 備 著 其 逋合於 1 訂 發 光 特 性 之 載 體 渥 度 並 且 遷連 接 至活性 層 4的η 形 第 1層3a 1 I 、 和 該 具 備 有 其 適 合 於 歐 姆接 觸 (Ohmic —C on t a ct)特性之 1 1 r 載 體 濃 度 比 較 大 之 η Η •肜第2層 3b 、以及 該 具 備 有 任 意之載 1 1 體 濃 度 之 η行第3 層 3 c 而 組 成的 並且, 在 載 ΜΑ 顆 濃 度 比起該 線 接 合 至 活 性 層 4 ( 發 光 層 )之η形 第 1層3a之載體濃度遷更大 1 I 之 η - h形第2 層 3b ν〇Π m 設 置 有π側電極9。 1 1 I 為 了 形 成 出 像 這 樣 之 η形層3 因此* 在 圼 磊 晶 地 成長出 1 1 該 η形層3之 時 則 可 Μ 藉 由調 整 該所導 人 β 雜 物 之流量 i 1 f 而 得 到 前 述 之 η形層3 〇 也就 是 說,例 如 在 藉 由 M0CVD (有 I 1- ft# 锻 金 屜 化 學 氣 相 成 畏 )法而層合出半導體層之狀態下,如 1 果 增 多 該 與 用 形 成 所 要 求之 半 導體層 之 反 應 用 氣 體而一 1 I 起 破 専 人 之 摻 雜 用 氣 體 Λ 例如 Si Η*之流 量 的 話 則 能夠加 1 1 I 大 該 載 體 濃 度 t 並 且 也 可以 減 少 S i Η , 之 流 里 * 而 減小該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干'國爾'!^隼(CNS ) Λ4蚬格(210χ297公#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437M Ο Α7 Β7五、發明説明(7 ) 載體濃度。所以,例如在緩衝層2上,呈磊晶地成長出1〜 2ϋ m左右之η形第3層3c*而使得載體濃度成為IX 10 17 era -3左右之後,It多該摻雜用氣體· SiH4之流量,而使得 磊晶,繼續地成長,並且,還成長出厚度2〜3wni左右之 載體湄度IX 10 13〜5X 10 19 cm· 3左右之n +形第2層3b* t 而且,遷減少摻雜用氣體· S i Η 4之流量,而使得磊晶,繼 續地成長* Μ便於成長出厚度1〜2^ιπ左右之載體澹度IX 10 18〜9X10 1S cm - 3左右之η形第1層3a,最好是成長出 厚度1〜2ϋ m左右之載體灃度IX 10ί8〜3x 1018ci - 3左 右之η彤第1層3a*而得到半導體發光元件。 此外,η形第1層3a之厚度,係可Μ被設置成為該具備有 載體之封閉作用程度之厚度;η形第1層3a之厚度,係可Κ 至少為左右。並且,由於n +形第2層3b,在該藉由 蝕刻處理而曝露出之n +形第2層3b之表面上,必須要設置 有電極|以便於得到所讀之歐姆接觸(0 h m ί c - c ο n t a c t)特 性,因此,最好設置有2uih左右以上之n +形第2層3b。n 形第3層3c之載體濃度,係可Μ比較大,也可以比較小· 並且,在η形第3層3c中,遨可Μ不必摻雜有所謂之摻雜物 。因此,可Κ不必有rt形第3層,而僅由η形第1層3a和η + 形第2層3b *來構成η形層3,以便於使得η形第1層3a,接 合於活性層4,而在n +形第2廇3b,設置有η側電極9·结 果,使得η肜層3,成為像前述這樣之構造。 半専體層合部1 0 *係由該例如G a Η (氮化鎵)之所組成之 厚度0.01〜0.2Wra左右之低溫緩衝層2、以及該成為包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匸化)八4现格(2】0>< 297公犮) Λ ^^^1 .1 nf If ^^^^1 ^ilf· t^i^i I > mV 4m ^^^^1 ^^ir— J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3711 〇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Α7 Β7五、發明説明(8 ) (clad)之ri形之GaN(氮化鎵)及/或AiGaH系(在此係意味著 可Μ改變Μ和G a間之各種之比率,而Μ下皆柜同。)化合 物半導體而構成的;也就是說,半導體層合部10,係在基 板1上,分別按照順序地層合有Μ下之部分而構成的: η形層3*而該η形層3,係至少具備有η彤第1層3a和η + 形第2層3b之前述之構造;以及, 該能帶間隙能量比起包層(c 1 a d )之能帶間隙能量而遷來 得更小之材料,例如由InGaH系化合物半導體之所組成之 厚度0,05〜0.3wm左右之活性層4; K及, 厚度0.2〜1m m左右之p形層(包層)5,而該p形層(包層 )5,係由p形之AlGaN系化合物半導體層及/或GaN層而組 成的。此外*為了提高載體之封閉效果,因此,也可以將 AlGaN系化合物半導體,設置於η型及p形之包層之活性 層4部位上。因此,也可以藉由A 1 G a Ν系化合物半導體層* 而形成η形第1層3a*並且,還藉由GaN層,而形成n +形第 2層 3b。 為了透過圖式中之並未顯示出之擴散用金屬層,而圼電 氣地連接至半導體層合部10之P形層5,因此,設置有例如 該由Ti和Au之層合構造而組成之p側雷極8,並且*在該藉 由蝕刻處理而除去一部份之半導體層合部10而曝露出之η +彤第2層3b上,設置有例如該由Ti和Α1之合金層而組成 之n側電極9,K便於使得晶圓圼晶片化•而形成出本發明 之L E D (發光二極體)晶片。 為了製造出該半専體發光元件,因眈,藉由例如有機金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Ι0Χ 297公# ) n 11- - - In - -ϊ I - ^^1 - - - - ......... - \OJ - - ----·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3 7 Π Ο Α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1i Β7五、發明説明(9 ) 靥化學氣相成長法(MOCVD法),而供應著載體用氣體_ Ηα 、三甲基鎵(TMG: TrM-Hethy卜Gallium)、氨(以下稱為 NH3)等之反應用氣體、Μ及該作為η形摻雜用氣體之SiH4 等;首先,例如在該由藍寶石(s a p p h i r e : A 1 2 0 3單结晶) 而組成之絕緣性基板1上,例如於400〜600 °C左右之低溫 下,成長出厚度0.01〜0.2uin左右之由GaN層而組成之低 溫緩衝層2*並且,在摻雜用氣體* SiH<之流量為整體之 氣體流量之0〜lx 10 - 4 vol %左右之狀態下,以相同之 組成|而在該由藍費石(sapphire: A丨203翬结晶)而組成 之絕緣性基板1上*成長出厚度2um左右並且載體濃度IX 10 17 era — 3左右之η形第3層3c*接著 > 使得接雜用氣體-SiH4之流量,成為1X10_2 vol%左右,而分別地形成出 厚度3w m左右之載體湄度lx 10i3Cin~ 3左右之η +形第2 層3b>並且,還使得該摻雜用氣體 SilK之流量成為IX 10 — 3 v〇l %左右,而成畏出厚度2wm左右並且載體濃度1 X 10 18 cm — 3左右之η形第1層3a。此外,還追加三甲基絪 (TMIn: T「i-Methy丨- Indium),作為反應用氣體,Μ便於 形成出厚度0.05〜0.3« m左右之由InGaN系化合物半導體 而組成之活性層4之薄膜。 然後,將反應用氣體之三甲基銦(TMIn: Tri-Methy!-Indium),改變成為三甲基鋁(TMA: Tri-Methy卜 Aluminium),並且*遯導人例如三甲基鋅(ΤΜΖ: Τ「ί-Methy 1-Zinc)作為摻雜用氣體,以便於阻止住該載體濃度 lx 101?cm_ 3 〜IX 10i8cm_ 3 左右之 p 形之 AlGaN^ 化合 ϋ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Μ)ί格(2丨0乂29?公# ) Γ" 1^-------1¾--------、w------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Α7 Β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五、發明説明 ( 10 ) 1 1 物 半 導 體 層 及 三 甲 基 鋁 (TMA : Tr i - M e t h y 1 - A lu mi n i Ιί Μ )之 1 1 I 成 長 分 別 地 層 合 上 厚 度 〇. 1, -0 .5 u IB左右之P 形 之 G a Ν層 1 Ί r > 而 形 成 出 p形層5 0 請 先 1 接 著 藉 由 蒸 鍍 及 m 结 上 例 如 N i和 Au ,以 便 於 m 成 出厚 閲 讀 1 I 面 | 度 2 〜100 n m 左 右 之 擴 散 用 金 屬 層 o狀 後 ,為 了 形 成 η側電 之 注 1 [ 極 9而曝露出η + 形 第 2層3b 因此,藉由該利用著氯氣等 意 事 項 1 1 氣 體 之 反 應 性 離 子 蝕 刻 法 而 對 於一 部 份之 層 合 處 理 過之 再 1 半 導 體 層 合 部 10 進 行 著 蝕 刻 處 理。 並 且, m 藉 由 真 空蒸 本 页 裝 1 鍍 等 方 法 而 設 置 有 金 屬 膜 狀 ν、·ν 後- 再 藉由 燒 结 前 述 之金 1 1 屬 膜 形 成 出 p側電極8和 η側電極9, 而 成為 晶 片 化 0 结果 1 1 就 可 得 到 如 圖 1所示之半導體發光元件 > 1 訂 如 果 藉 由 本 發 明 之 半 導 體 發 光 元件 的 話, 發 光 層 (在圖1 1 I 例 子 中 係 為 活 性 層 4 ) 部 位 之 η形層 係形成有所謂最 1 1 I 適 合 於 載 體 封 閉 用 之 載 體 濃 度 的 η形第1 層, 同 時 遷 藉由 1 1 載 體 m 度 比 較 大 之 η Η h形第2 層 而形 成 出該 設 置 有 rr側電 線 極 之 部 分 因 此 可 設 置 出 該 具備 有 非常 優 越 之 發 光特 1 I 性 並 且 歐 姆 接 觸 (Ohm ic 一 C on t a ct)特性相當良好的電極。 1 I 此 外 由 於 係 透 過 該 擴 散 用 金 團 層而 設 置出 P側電極 因 1 1 I 此 就 該 歐 姆 接 觸 (Ohm i c -C on t a ct)特性用之Ρ 形 層 之 載體 1 i 濃 度 而 言 並 不 會 有 多 餘 之 問 題 產生 〇 结果 可 iii 得 到所 1 Ί. 謂 接 觸 電 阻 大 小 圼 降 低 並 且 順 方 向電 壓 vf比 較 低 的 半 導體 1 S 發 光 元 件 所 以 能 夠 提 高 半 導 體 發光 元 件之 發 光 效 率 -冏 1 I 時 也 可 K 降 低 其 電 源 電 壓 之 大 小 〇 1 1 雖 然 在 前 面 所 敘 述 之 m 子 中 ί系使 用 Ti和 A 1 之 合 金 層, 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挛(CNS ) W说拮(2Ι0Χ2Μ-公錄)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f合作社印粟 Λ7 —____B7五、發明説明(u) 作為η側電極9,但是*為了使得該設置有η側電極9之η形 層3之部分之載體濃度,變成為比較大,因此,也可Μ使 用其他之Ti-Au、Ni-Au、Ti-Pt、Au、和Pt等金屬。 圖2係為用以顯示出該表示著圖1之變化例之半導體發光 元件之LED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剖面彤狀之圖式。也就是 說,在前述之例子中,並不是藉由蝕刻處理而除去半導體 層合部10之一部份* K便於曝露出η肜層3*而形成η側電 極9;換句話說•在前述之例子中,係藉由蝕刻處理而除 去基板1之一部份,而曝露出η +形第2層3b,Μ便於在基 板1之部位上》設置有η側電極9。雖然在這樣之狀態下| 最好不要有η形第3層*但是*在設置有載體濃度比較小之 η形第3層之狀態下,於進行著基板1之鈾刻處理之狀態下 ,可Κ設置接觸孔la,Μ便於進行所諝之蝕刻處理至η形 第3層,而曝露出η +形第2層3b。此外,在圖2中,該與前 述之圖1中之相同部分,則附加上相同之元件編號,並且 省略掉該相同郜分之說明。 圖3係為用K顯示出圖1之半導體發光元件之其他之變化 例之L E D (發光二極體)晶片的剖面說明圖;在這個例子中 *於P側電極S部位上•設置有該由iU等金屬之所組成之金 屬板11,而成為新的基板,同時,藉由研磨等處理,而除 去該在層合著半導體層時之藍寶石(sapphire: 41203單结 晶)·接著|在該由於前述之藍霣石(sapphire: /\12〇3單 结晶)之除去作業而曝露出之n +形第2層3b上,設置出ri側 電極9。即使在像這樣構造之半導體發光元件中,就n形層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车(CNS > Λ4規格(210X 297公筇) ~ 一 1 4 - —,1-------—寒----.---1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3 VU Ο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¾ 五、發明説明 (12 ) 1 ! 3而言 藉由在活性層4之 部 位 上 設 置有 所 m 配 合 著 該適 1 1 I 合 於 發 光 特 性 之 載 體 湄 度 而 形 成 之 η形第1 層 3 a 並 且 ,在 1 | 該 設 置 有 η側電極9 之 部 位 上 設 置 有 載體 濃 度 比 較 大 之η 請 先 I v| + 形 第 2 層 3 b, Μ便於可Μ得到該與前述例子之相同效果 Pi] 讀 背 I 1 面 I 〇 而 且 在 圖 3中 該與前逑之圖1中 之相 同 部 分 則 附加 之 1 I 意 1 I 上 相 同 之 元 件 編 號 f 並 且 省 略 掉 該 相 同部 分 之 說 明 〇 事 項 ! 1 雖 然 在 Μ 上 之 各 個 例 子 中 係 藉 由 η形層3和 P形層5 ,夾 再 填 1 持 住 活 性 層 4 而成為該使用活性層4作為 發 光 層 之 雙 重異 寫 本 頁 裝 1 質 接 合 構 造 (d 0 U b 1 e - h e t e Γ 0 ) 但是 即使是η 形 層 和 Ρ形 1 ! 層 呈 直 接 地 接 合 之 Ρ η 接 合 構 造 之 半 導 體發 光 元 件 也 可Κ 1 同 樣 地 適 用 於 前 述 之 例 子 中 〇 在 這 樣 之狀 態 下 於 ρ η 接合 訂 部 彤 成 有 發 光 層 並 且 m 形 成 有 η形層^ 以便於在ρπ 1 I 接 合 部 分 之 部 位 上 彤 成 有 所 m 配 合 著發 光 特 性 之 載 體濃 1 1 I 度 的 η形第1 層 而 旦 還 使 得 該 形 成 有電 極 之 部 分 成為 1 1 η +形第2 層 0 此 外 雖 然 在 Μ 上 前 述 之各 個 例 子 中 係使 線 用 該 層 合 處 理 過 之 半 導 體 靨 之 材 料 作為 1個例子 但是 ( I , 就 本 發 明 之 所 使 用 之 材 料 而 言 並 沒有 特 別 之 限 定 〇 1 | 如 果 藉 由 本 發 明 Ζ 半 導 體 發 光 元 件 的話 則 能 夠 得 到一 1 1 種 可 以 維 持 住 所 m 之 發 光 特 性 而 提 升 電極 和 半 導 體 層 之間 1 1 的 歐 姆 接 觸 (Ghnt i C -C ο η t a c t )特性並且動作電壓比較低以 1 1· 及 發 光 效 率 相 當 良 好 的 半 導 體 發 光 元 件。 並 且 由 於 可以 1 ΐ! 相 當 容 Ss 地 得 到 非 常 良 好 之 歐 姆 接 觸 (Ohm i c -C ο η t a c t )特 1 I 性 > 因 此 t 能 夠 緩 和 住 η側之電極金屬材料之限制 而具 1 1 I 備 有 所 -L-m m 電 極 金 靥 之 選 擇 範 圍 比 較 寬 廣的 效 果 0 1 1 本紙乐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IOX 297公总) 15 Δ3711 〇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Α7 Β7五、發明説明(13 ) 元件編號之說明 1 :基板 la :接點孔 2 :緩衝層3 : η形層3 a ·· η形第1層 3b : η +形第2層 3c : η形第3層 4 :活性層5 : ρ形層 8 : ρ側電極9 : η側電極 1 0 :半導體層合部 11 :金屬板 2 1 :基板 23 : η形層(包層) 24 :活性層 25 ‘· ρ形層(包層)28 : ρ側電極 29 : η側電極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S·3 .線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规格(2ίΟΧ297'ί>^ )

Claims (1)

  1. ΤΙ 1 Ο AS B8 C8 D8 89. 7, 17 月修瘦本1 六、申請專利範圍 夂1 . 一種半導體發光元件,其特徵為:係具備有 基板; 半導體層合部*係層合有所謂包含著η形層、活性層及p 形層的氮化鎵系化合物半導體層,Κ梗於在基板上形成發 光層;Κ及 η側電極和Ρ側電極,係用Μ分別電連接至該半導體層合 部之η形層和Ρ形層上,而 前述η形層,儀至少具有第1層和第2層*且形成設有前 述η侧電極之前述第1層之載體濃度,大於連接前逑發光層 之前述第2層之載體濃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前逑 η側電極,係設置於前述載體濃度比較大之區域之η形層上 ,並且,還藉由對於前述所層合之半導體層之一部份*超 越過前述發光層,而進行著蝕刻處理,Μ便於曝露出前述 載體濃度比較大之區域之η形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前述 所設望側電極*係藉由除去前述形成有半導體層合部 的前述基板之至少一部份* Μ便於曝露出前述載體濃度比 較大之區域之η形層,而使得前逑所設置之η側電極,連接 於前述載體濃度比較大之區域之η形層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前述η 形曆之前逑發光層部位之載體濃度,係為1 X 1 0 18〜9 X 10 18 cm - 3 ,而前述設置有ri側電極之前述η形層之載體濃 度,搽為 IX 10 19 〜5X10 a cm - 3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丨 裝·---I--^—訂---------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Λ371 1 〇 Α8 Β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前述 η形層之前述發光層部位之載體濃度,係為IX 10 18〜3X 1 0 18 cm ~ s 。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半導體發光元件,其中係藉 由設置有電連接至前述半導體層合部之p形層部位的金屬 基板,K便於作為前述P側電極*此外*遷全面地曝露出 前述載體濃度比較大之η形層,而且,遷在該載體濃度比 較大之η形層之表面上,設置有前述η側電極。 I I , ill) -til — I 1-1 訂---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 297公釐)
TW087111037A 1997-07-10 1998-07-08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TW43711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485197A JP4119501B2 (ja) 1997-07-10 1997-07-10 半導体発光素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37110B true TW437110B (en) 2001-05-28

Family

ID=16160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11037A TW437110B (en) 1997-07-10 1998-07-08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060730A (zh)
JP (1) JP4119501B2 (zh)
KR (1) KR100615122B1 (zh)
DE (1) DE19830838B4 (zh)
TW (1) TW4371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70854A (ja) * 1991-02-26 1992-09-28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WO1999005728A1 (en) * 1997-07-25 1999-02-04 Nichia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Nitride semiconductor device
US6841800B2 (en) 1997-12-26 2005-0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comprising a gallium-nitride-group compound-semiconductor
JP3589000B2 (ja) * 1997-12-26 2004-11-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窒化ガリウム系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JP5523277B2 (ja) * 2000-04-26 2014-06-18 オスラム オプト セミコンダクターズ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 発光半導体素子並びに発光性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WO2001082384A1 (de) * 2000-04-26 2001-11-01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Strahlungsmittierendes halbleiterbauelement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E10051465A1 (de) * 2000-10-17 2002-05-02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Halbleiterbauelements auf GaN-Basis
EP1277241B1 (de) * 2000-04-26 2017-12-13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Lumineszenzdiodenchip auf der basis von gan
DE10020464A1 (de) * 2000-04-26 2001-11-08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Strahlungsemittierendes Halbleiterbauelement auf GaN-Basis
TWI289944B (en) * 2000-05-26 2007-11-11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Light-emitting-diode-element with a light-emitting-diode-chip
DE10040448A1 (de) * 2000-08-18 2002-03-07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Halbleiterchip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S6611002B2 (en) * 2001-02-23 2003-08-26 Nitronex Corporation Gallium nitride material devices and methods including backside vias
JP3912044B2 (ja) * 2001-06-06 2007-05-0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系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US20030198795A1 (en) * 2002-04-17 2003-10-23 Grant William K. Modular material design system and method
JP4233268B2 (ja) * 2002-04-23 2009-03-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窒化物系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GB2432970B (en) * 2004-08-31 2008-03-05 Sumitomo Chemical Co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uminescent device
US7875474B2 (en) * 2005-09-06 2011-01-25 Show A Denko K.K. Gallium nitride-based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JP2009105123A (ja) * 2007-10-22 2009-05-14 Showa Denko Kk 発光ダイオー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7057756B4 (de) * 2007-11-30 2022-03-10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ptoelektronischen Halbleiterkörpers
JP5440674B1 (ja) * 2012-09-18 2014-03-12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Led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960127B2 (en) 2016-05-18 2018-05-01 Macom Technology Solutions Holdings, Inc. High-power amplifier package
US10134658B2 (en) 2016-08-10 2018-11-20 Macom Technology Solutions Holdings, Inc. High power transist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28905A1 (de) * 1973-06-06 1974-12-12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tallkontakten an galliumphosphid-lumineszenzdioden mit geringen absorptionsverlusten
JPH06291367A (ja) * 1993-04-02 1994-10-18 Toyoda Gosei Co Ltd 窒素−3族元素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JP3753747B2 (ja) * 1993-12-27 2006-03-0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窒化ガリウム系化合物半導体レーザダイオード
US5909040A (en) * 1994-03-09 1999-06-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quaternary buffer layer with pinholes
US5838029A (en) * 1994-08-22 1998-11-17 Rohm Co., Ltd. GaN-type light emitting device formed on a silicon substrate
US5825052A (en) * 1994-08-26 1998-10-20 Rohm Co., Ltd. Semiconductor light emmitting device
JP3538275B2 (ja) * 1995-02-23 2004-06-14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JPH08255926A (ja) * 1995-03-16 1996-10-01 Rohm Co Ltd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法
DE69637304T2 (de) * 1995-03-17 2008-08-07 Toyoda Gosei Co., Ltd. Lichtemittierende Halbleitervorrichtung bestehend aus einer III-V Nitridverbindung
CN1160801C (zh) * 1995-11-06 2004-08-04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氮化物半导体器件
JPH09153645A (ja) * 1995-11-30 1997-06-10 Toyoda Gosei Co Ltd 3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JPH09246670A (ja) * 1996-03-04 1997-09-19 Toyoda Gosei Co Ltd 3族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US5981980A (en) * 1996-04-22 1999-11-09 Sony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laminating structure
JP3644191B2 (ja) * 1996-06-25 2005-04-2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素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119501B2 (ja) 2008-07-16
DE19830838B4 (de) 2009-09-24
KR100615122B1 (ko) 2007-04-25
US6060730A (en) 2000-05-09
DE19830838A1 (de) 1999-01-14
KR19990013507A (ko) 1999-02-25
JPH1131842A (ja) 1999-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37110B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TW586243B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WI374551B (en) Iii-nitride light-emitting devices with improved high-current efficiency
CN100375301C (zh) 半导体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US9324908B2 (en) Nitride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element
CN101262037B (zh) 氮化物半导体发光装置
TW511300B (en) N-type nitride semiconductor laminat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ing same
WO2011083551A1 (ja) 窒化物系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06120908A1 (ja) 窒化物系半導体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7119822A1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とそれを備えたランプ
JPH10163531A (ja) 周縁に電極を有する発光ダイオード
TW201421727A (zh) 氮化物半導體結構及半導體發光元件
TW442981B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TW420880B (en) Group III nitride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light source device
JP4058595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875896B2 (en) Transparent positive electrode
JPH11177135A (ja) 窒化ガリウム系半導体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242896B (en) Group III-nitride-based compound semiconductor device
JP2006024913A (ja) 窒化ガリウム系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用透光性正極および発光素子
JP2001313421A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79618A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88414A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4058592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45555A (ja) 透光性電極
JP4058593B2 (ja) 半導体発光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