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23274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23274B
TW323274B TW084110079A TW84110079A TW323274B TW 323274 B TW323274 B TW 323274B TW 084110079 A TW084110079 A TW 084110079A TW 84110079 A TW84110079 A TW 84110079A TW 323274 B TW323274 B TW 3232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tent application
item
acid
reaction
application sco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4110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riginal Assignee
Ciba Sc Holding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ba Sc Holding Ag filed Critical Ciba Sc Holding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232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2327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28Phosphorus compounds with one or more P—C bonds
    • C07F9/50Organo-phosphines
    • C07F9/53Organo-phosphine oxides; Organo-phosphine thioxides
    • C07F9/5337Phosphine oxides or thioxides containing the structure -C(=X)-P(=X) or NC-P(=X) (X = O, S, 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15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by reac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with carbon dioxide, e.g. Kolbe-Schmitt synthe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51/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salts, halides or anhydrides
    • C07C51/58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halides
    • C07C51/6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halides by conversion of carboxylic acids or their anhydrides or esters, lactones, salts into halides with the same carboxylic acid par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2Recycling of unreacted starting or intermediate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323274 五、發明説明(I ) 本發明係有關於由烷基化芳香系烴製備院基化劳香糸 羧酸的方法,同時為製備相對應醯基齒化物的方法° 製餚芳香糸立體位阻羧酸及相對應適基齒化物的方法 於此技藝中為習知者。尤其於Org. Synth. ColK第2冊 ,583 (1943)述及當1,3, 5 -三甲基苯與一氧化碳於存有 A 1 C 13及C u C 1反應時,則羧酸藉由於醛步驟以H N: 0 3處理 時得到(依據Gattermann-Koch之弗瑞德一克萊福特 (Friedel-Crafts)甲醯化作用)。更進一步可能性為與草 醯氯化物之鹵碳醯化作用,其述於〇rg· Synth. Coll ·第 5冊,706 (1973)。於 Gattermann-Adams合成法中’芳 香系烴先與氰化鋅於存有A 1 C 13下反應以得到醯亞胺氯化 氫,然後水解至醛且以hno3處理而轉化至相對應的羧酸 (Org. Synth. Coll.第 3 冊,543 (1955))。芳香系烴與 α,α-二鹵醚反應接著水解至醛可由Org. Synth. Coll. 第 5 冊,49 (1973)中得知。EP-A-46 194 (1982)揭示一 方法,其中芳香糸烴先被乙醯化且此反應產物然後藉三鹵 甲烷反應而轉化至相對應的羧酸。於Gattermann醢胺合成 法中|此尿素化合物係製茼自芳香糸烴且為經由於存有 A1C13下與相對應醯基氛化物反應而後水解至羧酸(Annalen 244, 29, 55 (1988); Chem. Ber. 32, 1 1 1 6 ( 1 8 9 9 ))。於
Chent. Ber. 97, 472 (1964)與 Chem. Ber.18, 873 (1885) 中’芳香系羧酸係得自經由芳香系烴與芳香系異氰酸鹽於 存有AiCl3下反應,然後以h3 PQ4水解。於氰酸鹽合成 本紙張度適用中國國家榡车(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kI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ΐτ
L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B7__ 五、發明説明(>) 法中,芳香系烴與氰酸納於存有A 1 C 1 3下反應至醯胺然後 Μ亞硝酸納於醋酸及硫酸中轉化至羧酸(An gew. Chen. 61, 183 (1949); DE-A-584142 (1932); Houben-Weyl,第 8 冊 ,381 與 4 3 2 ; Chem . Ber. 32,1 1 1 8 ( 1 8 8 9 ))=此 Grignard 化合物之羧化反應及隨後的水解至羧酸被敘述於0 rg . S ynth . C ο 1 1 .第 3 冊,5 5 1 - 5 5 5 ( 1 9 5 5 )」於 U S - A - 3 1 8 7 0 5 7 ( 1 9 6 5 ) 中*芳香条羧酸被製備自弗瑞德一克萊福特合成法,其係 使用四氯化碳取代碳醯氯。更進一步之可能合成法為芳香 系烴與氨基甲酸乙酯之尿素作用且然後水解至酸(Synthesis, 1981, 977)。 J. Am. Chem. Soc. 80, 6393 (1958)述及 芳香系羧酸的製備係藉酯之水解,其中之酯係得自於利用 相對應嗣之Baeyer-Villiger氧化作用。於Cannizarro反 應中,芳香系醛於鹼性介質下歧化至相對應之羧酸及醇 (T.A. Geissmann, Org. Reactions, II, 94 (1944), J. Wiley & Sons,Inc.紐約,倫敦)。弗瑞德一克萊福 特反應的一般檢示見於George A. Olah,弗瑞德一克萊福 特反應及相關反應(Friedel-Crafts and Related Reactions),第3冊,第2部份,1257-1269 (1964)。 GB- A-307 223揭示使用氛化鋁為觸媒之芳香系烴與二氧化碳 之羧化作用。於反應中,此離析物係於壓力下,於溫度範 圍由50至200 °0下反應。Yuzo Fujiwara等使用乙酸鈀為 觸媒施行相同之反應(J· Organomet. Chem., 26 6, C44- C 4 6 (1984))。於 J. Am. Chem. Soc. 62, 1428 (1940)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丨〇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8.3274____ 五、發明説明(}) 中,James. F. Norris及John E. Wood則揭示使用漠化.銘 為觸媒之芳香糸烴與C02之反應。此類反應皆於昇高壓力 下進行於高壓釜中。 雖然許多合成方法為習知,一如已於上文中概述者, 但其等在用於製備烷基化立體位阻芳香糸羧酸時並不令人 滿意。例如,當醯胺或酯中間體的酸水解時,所得羧酸之 去羧化作用易於發生。於很多反應中,包含在壓力下與高 溫時與二氧化碳反應,將得到實質量之不需要副產物,例 如相對應之二苯酮衍生物。這些反應由必需進行於高壓而 需複雜的設備與於所需技術資源投資之觀點而言為不利的 〇 烷基化芳香系羧酸與醢基鹵化物,特別為醯基氯化物 ,具有多種用途,特別為用於例如黏著劑之合成中間體。 此類羧酸與醯基鹵化物亦在光起始劑化合物之合成上為重 要之中間體,此類光起始劑化合物例如有單醯基膦氧化物 (例如參見EP-A-7 5Q8),雙醯基膦氧化物(例如參見EP-A-184 0 95),二苯萌衍生物(例如參見EP-A-2Q9 831) 或熱觸媒,例如N -醢基脒唑(例如參見E P - A - 1 2 4 4 8 2 )。 依此,需要一種簡單與經濟的方法以製備此類起始物質。 經發現,當特定之方法條件被觀察時,可主要地得到 所需的羧酸且僅有少量之無用二苯嗣衍生物。 依此,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製備式I羧酸的方法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〇><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A7 B7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1 1 /2 i I V 〇 1 // Η 1 \ r —〇H ⑴ 1 λ X—V 請 1 1 R R, 先 1 閱 I 讀 1 f 其 中 R 1 R 2 » R 3 i R 4 及 R 5分 別 為 氫, C 一 背 1 1 之 1 C 2 0 院 基 t 鹵 素 及 C 5 — C 3 環 烷基 t 其 中至 少 兩 涸 注 意 1 1 R 1 t R 2 1 R 3 t R 4 及 R 5 取 代基 為 院 基及 / 或 環 事 項 1 I 再 1 基 t 填 寫 本 u 其 藉 由 式 ( I ) 之 芳 香 系 烴 頁 1 I ^4 \ ) / r2 1 1 I R3— Λ )~ -H (II), 1 1 1 < 1 訂 r5 R, 1 其 中 R 1 9 R 2 9 R 3 9 R 4 及 R 5具 有 如 上之 意 義 1 1 1 於 存 有 弗 瑞 德 _ 克 萊 福 特 (F r i e d el -C r a f t s )觸媒下 與 1 1 氧 化 碳 反 應 且 水 解 所 得 之 複 合 物 至相 對 應 之羧 酸 1 广 此 方 法 包 含 此 羧 化 反 應 進 行 於 1 0巴 (bar)之最大壓力且於 I 溫 度 範 圍 由 -2 0 C 至 + 4 0。0 〇 1 1 1 R 1 R 2 R 3 R 4 及 R 5定 義 為 C ! — C 2 0 1 1 焼 基 可 為 直 鍵 或 支 趙 且 一 般 為 甲 基 ,乙 基 * 丙基 9 異 丙 基 1 1 , 丁 基 異 丁 基 > 次 — 丁 基 t 第 二 -丁 基 t 戊基 * 異 戊 基 1 1 » 己 基 9 庚 基 * 辛 基 » 壬 基 t 癸 基 ,十 二 烷 基, 十 八 院 基 1 1 或 二 十 烷 基 0 較 佳 係 使 用 C 1 — C 1 8 院 基 9 -- 般 為 C 1 1 1 — C 1 Z 院 基 或 C X — C 8 院 基 9 且較 佳 為 C 1 一 C 4 院 1 1 • 7-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棣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23274 五、發明説明($ ) 基。Ri > R 2 1 R 3 ,R4及Rs較佳為甲基。 R 1 * R 2 ,R3 ’R4 及 Rs 定義為 Cs—C3^ 烷基可為環戊基’環己基’環庚基與環辛基,較佳為環戊 基與環己基,最佳為環己基° 鹵素一般為氯,溴與碘’較佳為氯。依此,鹵化物為 氯化物,溴化物與碘化物,較佳為氯化物。 用為弗瑞德一克萊福特反應之觸媒通常為述於George A. Olah,弗瑞德一克萊福特反應及相關反應,第1冊, 201及284-90 (1963)。三鹵化鋁,例如Α1ΒΓ3與A1C13為 特別適合於此新穎方法者。AICI3為較佳者。 較佳之方法為其中羧化反應進行於使用A1CU或AlBr3 為觸媒。特別佳之方法包含羧化反應進行於使用A1CU為 觸媒。 此新穎方法可進行於未存有溶劑。因此,例如式I芳 香系烴本身為液體時可被用為溶劑,於此例中其被使用於 過量。易於被理解地,此新穎方法亦可被進行於惰性溶劑 中。適當的溶劑例如為述於George A. Olah,弗瑞德一克 萊福特反應及相關反應,第1冊,298-3Q2 (1963)之溶劑 。個別溶劑的選擇依離析物與觸媒之溶解度而定。使用於 此新穎方法之溶劑典型實施例為經鹵化烴,例如氯苯,二 氯苯,四氯化碳,二氛甲烷,四氯乙稀,溴苯,芳番糸烴 衍生物,例如硝基苯,二硝基苯,苯與甲苯,經飽合脂族 烴,例如戊烷,己烷,庚烷及有闞異構物的混合物,石油 -8 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J " -訂·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 1 1 I 醚 或 環 己 焼 多 或 更 進 一 步 之 溶 劑 — 般 為 二 硫 化 碳 > 硝 基 院 1 1 1 1 f 例 如 硝 基 甲 * 乙 醚 t . 甲 基 亞 m 或 四 甲 撐 礙 〇 1 1 請 1 I > 甲 苯 > 氮 苯 與 庚 院 為 較 佳 之 溶 劑 0 先 閲 1 | -k 1 此 新 穎 方 法 之 特 別 較 佳 具 體 實 施 例 中 t 羧 化 反 應 係 進 背 ί6 1 I 氯 之 1 行 於 溶 劑 中 9 較 佳 為 甲 苯 • 苯 或 庚 院 0 1 I 此 新 穎 方 法 包 含 於 低 溫 及 正 常 壓 力 或 稍 高 壓 力 下 進 行 事 項 1 I 再 1 羧 化 反 應 〇 較 佳 為 對 此 新 穎 方 法 不 使 用 高 壓 0 填 % 本 1 COz 氣 體 被 通 進 9 或 通 過 反 應 溶 液 且 於 最 大 壓 力 為 頁 1 | 10 巴 > 即 一 般 為 1- 10 巴 1 巴 約 相 當 於 7 6 0 托( t 0 r r ) 3依 I 1 此 > 於 1 巴 下 進 行 此 反 應 意 味 於 正 常 壓 力 下 進 行 而 未 施 加. 1 1 1 高 壓 0 由 1 至 5 巴 範 圍 之 壓 力 為 特 別 適 合 此 新 穎 方 法 〇 於 1 訂 此 新 穎 方 法 中 此 反 應 亦 可 進 行 於 稍 低 壓 下 一 般 f系 藉 由 1 1 對 設 備 抽 真 空 然 後 以 C0 Z 氣 體 釋 出 壓 力 此 氣 體 壓 力 被 保 1 I 持 在 低 於 1 巴 〇 I 1 I 較 佳 之 方 法 為 其 中 羧 化 反 應 進 行 於 未 施 加 高 壓 0 亦 引 1 / 一 起 注 意 者 為 一 方 法 其 中 羧 化 反 應 進 行 於 1 — 5 巴 的 壓 力 〇 1 1 如 上 文 所 提 及 者 9 於 此 新 穎 方 法 中 9 並 非 絕 對 需 要 導 1 1 入 C0 2 氣 體 至 反 應 溶 液 〇 C0 Z 氣 體 通 過 反 應 混 合 物 表 面 而 1 1 導 至 反 應 容 器 即 已 足 夠 t 此 優 點 為 入 □ 管 不 會 被 阻 塞 0 習 1 1 用 之 搡 作 例 如 攪 拌 反 愿 混 合 物 為 有 利 的 0 1 I 較 佳 之 方 法 為 C0 Z 氣 體 通 過 經 搜 拌 之 反 應 混 合 物 表 面 1 | 而 通 進 反 應 容 器 0 1 1 I 此 新 穎 方 法 實 質 特 徵 為 溫 9- 度 控 制 因 為 於 太 高 溫 度 下 1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28274 五、發明説明('1 ) ’即使C〇2於常壓下被導入,個別羧酸之二苯酮化合物為 主要被得到之無需副產物。此新穎方法需進行於溫度範圍 由-2 0 至+ 4 ,更特別為由0 t;至3 5。(:,較佳為於室溫 ’ 一般由18¾至25C °虽進行此放熱反應時,此反應混合 物藉習知之方法方便地被冷卽以维持前述的溫度。 特別佳之方法為其中羧化反應進行於〇 t至3 5 C。亦 引起注意者為一方法其包含於室溫進行羧化反應。 反應時間依施用之壓力而定。較高之壓力,較短之反 應時間。然而,當壓力太高時,不需要的副產物數量將增 加。 於此新穎方法中,式I的化合物與觸媒理想地以至少 相同之化學計量數存在,即觸媒與芳香系烴之莫耳比率理 想地為1:1°然而,其中之一成份以過量加入為有利的。 觸媒對芳香糸烴的冥耳比率~般方便地為由2:1至1:10, 較佳為由2:1至1:5。然而,若式I之芳香系烴亦被用為溶 劑時,此烴亦可Μ過量被使用。然而,若觸媒係K過量被 加入時,其理想地以不超過雙倍量被加人。例如*若此羧 化反應係為被進行於沒有溶劑被加入,而式][之烴則Μ過 量被加入。但,若溶劑被使用於此新穎方法時,則有利地 係使用觸媒及式I之烴為大約相等莫耳數量。 較佳之方法為其中觸媒對式Ε芳香糸烴莫耳比率為由 2 : 1至 1 : 1 0 ° 狻酸本身於反應期間並不直接形成,但如同熟悉於此 -1 〇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S»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X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Ί ) 1 1 1 技 藝 者 所 習 知 者 t 觸 媒 及 酸 的 複 合 物 首 先 形 式 0 於 此 類 複 1 1 合 物 之 游 離 酸 係 經 由 水 的 加 入 而 得 到 〇 除 了 水 * 甚 亦 可 於 —«. 1 1 請 1 I 水 解 期 間 加 入 氫 氯 酸 〇 先 閱 1 1 讀 1 CC Z 方 便 地 Μ 氣 體 形 式 加 入 此 反 應 混 合 物 9 一 般 係 藉 背 1 之 1 高 壓 容 器 専 入 或 藉 發 固 態 C0 Z 0 注 意 1 持 別 佳 之 方 法 為 其 中 R 1 為 C 1 _ C 8 基 * R 2 為 事 項 1 I 氫 或 C 1 — C 4 院 基 R 3 為 氫 或 C 1 一 C β 焼 基 R 4 再 填 寫 本 1 1 為 氫 氯 溴 環 己 基 或 C 1 — C 8 院 基 » 且 R 5 為 氫 或 頁 ____ 1 I 甲 基 〇 1 I 亦 令 人 注 思 者 為 方 法 中 R 1 R Z 及 R 3 為 C 1 — 1 1 C 8 院 基 且 R 4 及 R 5 為 氫 〇 1 訂 另 外 較 佳 者 為 方 法 中 R 1 R 2 及 R 3 為 甲 基 0 1 I 方 法 中 R 1 R 2 R 3 R 4 及 R 5 為 甲 基 亦 為 令 1 i 人 注 起、 者 0 1 1 式 I 之 芳 香 系 烴 於 此 新 穎 方 法 中 被 用 為 起 始 物 質 者 為 乙 習 知 者 9 且 部 份 為 商 業 可 得 者 0 其 等 之 製 備 亦 可 藉 由 於 本 1 1 技 藝 中 常 被 使 用 且 為 熟 於 此 技 者 熟 知 之 烷 基 化 方 法 0 此 類 1 1 I 方 法 已 被 敘 及 9 特 別 由 Mi c h a e 1 N 〇 v a k等人 •述於j 0 U r η a 1 1 1 of Che mi c a 1 Ed U C at i 〇 η , Vo 1 • 70 No * 6 , A 1 50 -1 54 1 1 (J u η e 19 93 )c 若式I [之芳香系烴係藉於本技藝中習知方 1 I 法 之 一 所 製 備 時 9 則 其 等 可 被 使 用 於 此 新 穎 方 法 而 Μ 需 任 1 1 I 何 預 先 純 化 〇 此 新 穎 方 法 一 般 亦 可 直 接 進 行 f 無 需 分 離 得 1 1 白 製 備 此 中 間 體 時 ) 存 於 反 應 溶 劑 中 之 式 I 中 間 體 〇 此 新 1 1 - 11 -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B7 \)/ /_\ 明説 明發 糸取 香基 芳氧 化烷 基經 烷於 環用 聚適 經不。 或並用 化法作 基方化 烷穎羧 聚新之 經此烴 於,糸 制此香 限依芳 被。代 用用取 使作基 的化羥 法羧經 方之與 穎烴代 鹵 〇 被酸 核羧 系之 香化 芳鹵 於被 用核 使糸 由香藉芳bb Λ、、 首 ί 可到 亦得 其而 ’ 物 法析 方雜 穎為 新烴 此糸 用香 利芳 之 化 後 相 然 至 ’ 化 酸 轉 羧 被 之 法 素 方 鹵 用 含 習 不。之 應基述 對代所 相取中 備素藝 製鹵技 先入本 首導由 為核可 者糸物 利香合 有芳化 更此 I , 化式 而鹵 然藉 對應之醯基鹵化物,特別為Org. Syntheses Coll.第3 冊(1955),555-6所述,K亞硫醯氯反應。進一步之反應可 見於 Houben-Weyl, 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 第 VID 冊,第 4 6 3 - 4 6 9 頁(1 9 5 2 ),G e o r g T h i e m e V e r 1 a g, Stuttgart,與 Houben-Weyl,第 E5冊,第 593-600頁(1985) ,Georg Thieme Verlag,Stuttgart。其亦可能在製備後 酸之新穎方法中,需要或不需要預先分離之後直接轉化此 羧酸至相對應的鹵化物•較佳為氯化物。本發明亦有關於一種製備式I a醯基鹵化物的方法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 訂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R P
0 II c-
X (la) 其中Ri * R z 9 R 3 ,1?4及1?5分別為蟹,〇1 — C2 〇烷基,鹵素或C5 — C8環烷基,及 -1 2 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Β7 、-/ C ---- 明説 明發五 R 基 } 個燒 E ’ 兩環 { 素少或式 鹵至 \ 由 為中及藉 X 其基其
2 R
R
烷 為 基 代 取 5 R 或 4 R
Η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R 德, , 瑞應 1 弗 反 R 有碳 中存化 其於氧
R
義 意 之 上 如 有 具 5 R 及 4 R
OM 與酸 ’ 羧 下 I 媒式 觸之 S)應 f 封 ra相 1-cΜ e 物 ed合 Γ1複 〇 應 反 劑 試 化 鹵 與 由 - 藉物 , 化 後鹵 鹽基 屬醢 金 a 鹼 I 至式 酸至 此應 化反 轉鹽 地或 性酸 擇此 選將 且而
、1T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於 I 且式 力離 壓分 大先 最預 之要 } 需 ar不 (b或 巴要 10需 於且 應 ’ 反 υ 化40C 梭1+用’ 此U作素 行 ο 化鹵 進-2鹵為 含由行義 包圍進定 法範下 X 方度酸 此溫羧 為 係 或 Γ Β 或 ΤΑ C 為 佳 更 較 為 佳 應 反 器 容 單 於 行 進 可 亦 法 方 述 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规格(210Χ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_ 五、發明説明(l() 。此意味於此新穎方法所得之羧酸並不分離且鑑定,而直 接至下一反應步驟Μ得到相對應的鹵化物,較佳為氯化物 。以此方式得到羧酸後,只有得到的水及鋁鹽需自反應混 合物中移除。殘餘之羧酸仍保留地溶於作為溶劑之過量芳 香系烴,或溶於相對應之溶劑。有利地係在進行鹵化作甩 之前藉蒸餾移除任何殘餘水。 易被理解者為’於此新穎方法中羧酸可先被分離而後 鹵化。引起注意者為一方法中鹵化作用係進行於不需要分 離梭酸中間體。適當的鹵化試劑特別可見於Houben-Weyl, 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第 \1 冊,第 463-469 及 4 7 5 - 4 7 6 頁(1 9 5 2 ),G e 〇 r g T h i e m e V e r 1 a g,S t u 11 g a r t, 與 Houben-Weyl,第 E5冊,第 593-600頁(1985), Georg Thieme Verlag,Stuttgart 〇 用於轉化羧酸至醯基氯化物的適當氯化試劑為一般的 無機酸氯化物*例如亞硫醯氛,三氯化磷.五氛化磷或碳 醯氯,或草醯氯。亞硫醢氯為較佳者。其方便地使用過量 之亞硫醯氯。為增加亞硫醯氯的作用,镯媒量的吡啶或二 甲基甲醯胺,較佳為二甲基甲醯胺,有用的於反應期間被 加入。 溴化物之製備一般係使用三溴化磷或五溴化磷。碘化 物有利地得自相對應之醯基氯化物之鹵素轉移作用。 較佳之方法以製備式I a醯基鹵化物為其中X為C1或 Br,較佳為C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揉隼局®:工消费合作杜印裝 A7 B7_ 五、發明説明(^) 另一令人注意之製備醯基氯化物之方法中,其中X為 C 1,包含使用亞硫醯氯為鹵化劑。 其亦可能轉化得自於此新潁方法的羧酸至其等的鹼金 麋鹽且將之與磷氧氯化物,亞硫醯氯,三氯化磷或五氯化 磷反懕,得到相對應的醯基氯化物並藉由於液態或固態形 式Μ分離醯基氯化物。所得之鹽係藉由加入例如氫氧化納 或碳酸納,然後藉由熟於此藝者習知的方法,在上文所述 之鹵化之前分離,纯化和乾燥。羧酸納鹽的鹵化作用特別 述於 Houben-Weyl,Methoden d e r Organischen Chemie, 第 Vi冊,第466-467頁(1952), Georg Thieme Verlag, Stuttgart ° 由第一反應步驟中藉由蒸餾移除特別是水之過量反懕 物後,溶劑可於鹵化式I羧酸產物之前被加入。羧酸反應 至較佳為醢基氯化物之相對應醯基鹵化物中適當之溶劑為 具有並不高的沸點者(易於蒸餾),一般為甲苯,二甲苯 ,:l,3,5-三甲基苯,氮苯及其類Μ者。 如前文中已論及者,得自此新穎方法之化合物為製胃 光起始劑化合物的重要起始物質。異構物的混合物與梭酉楚 的混合物亦可得自此新穎方法(參見實施例17) °其& 有利的不需要分離此等混合物,而將其等直接轉化至鹵化 物,較佳為氯化物,且將其等反應成光起始劑。此產物混 合物可例如直接用為製備雙蘊基膦氧化物光起始劑。而後 因此得到雙醯基膦氧化物混合(亦為含有兩種不同經取代 -1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讀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Τ A7 B7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 1 1 i 苯 甲 驢 基 之 一 般 起 始 劑) 0 此 等 起 始 劑 温 合 物 具 有 降 低 的 1 1 熔 融 範 圍 因 此 於 被 聚 合 組 成 物 中 之 溶 解 度 增 加 〇 依 此 » 1 I 請 1 | 其 等 更 容 易 地 被 併 入 基 質 且 於 基 質 中 並 不 再 结 晶 出 0 先 閱 1 I 1 I 相 對 於 常 需 經 由 醛 或 其 他 中 間 體 而 進 行 之 此 藝 中 習 知 背 1 I 之 1 之 大 多 數 方 法 > 本 新 穎 方 法 則 提 供 直 接 由 芳 香 糸 烴 * 未 經 1 任 何 進 一 步 中 間 體 步 驟 Μ 製 餚 相 對 應 羧 酸 的 可 能 性 〇 如 前 事 項 1 1 再 L 文 所 說 明 者 藉 本 新 穎 方 法 得 到 之 羧 酸 及 m 基 鹵 化 物 為 合 填 % 本 1 成 光 起 始 劑 化 合 物 的 重 要 中 間 體 0 此 新 穎 方 法 具 有 之 優 異 I '—✓ 1 I 性 為 此 等 中 間 體 可 經 濟 地 被 製 備 Μ f\\\ 需 複 雜 設 備 及 昂 貴 的 1 I 技 術 資 源 且 沒 有 過 量 Μ *w\ 用 副 產 品 的 形 成 〇 1 1 此 下 實 施 例 更 詳 细 地 說 明 本 發 明 0 於 實 施 例 和 於 申 1 訂 請 專 利 範 園 敘 述 中 所 有 提 及 者 除 非 特 別 陳 述 部 份 與 百 1 I 分 比 為 依 重 量 計 〇 所 得 之 所 有 化 合 物 係 經 由 薄 片 色 層 分 析 1 1 | 法 氣 相 色 層 分 析 法 (GC) 與 1 Η- 核 磁 共 振 光 譜 儀 ( 1 H- 1 1 NMR) 確認 ) 1 y 一 I ) 離 析 物 之 製 備 1 I 實 施 例 A 1 - 辛 基 -2 ,4 ,6 -三甲基苯之製餚 1 1 ( 75 0毫升燒瓶置入6 .7克 (5 0毫冥耳)無 水 氯 化 鋁 及 12 0 . 2 1 1 克 (1 莫耳) 1 , 3 , 5- 二 甲 基 苯 0 148 . 7克( 1 莫 耳 )1 -氯辛烷 1 1 於 室 溫 下 超 過 2 小 時 期 間 被 逐 滴 加 入 混 合 物 中 0 HC 1氣體 1 I 媛 鑀 釋 出 0 暗 橙 色 乳 狀 物 於 室 溫 下 被 授 拌 約 3 0 小 時 * 而 1 1 後 倒 入 水 中 並 K 甲 苯 萃 取 0 此 有 m 相 被 分 離 且 於 旋 轉 蒸 發 1 1 器 中 濃 m 0 所 得 油 狀 物 於 真 空 下 分 餾 以 得 於 82 -9 2 °C, 1 .8 1 1 - 16 -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274_^_ 五、發明説明(a ) 毫巴,80.6克無色液態之標題產物。氣相色層分析法(GC) 與1 H-NMR光譜分析顯示所得一元- η-辛基三甲基苯為90¾ 纯度。此蒸餾殘餘物主要地含有二辛基三甲基苯。 兀素分析:Ci 7 H2 3 理想值C : 9 1 . 8 4 %實際值C : 9 1 . 6 7 % Η : 8.16% Η : 8.25% 實施例Β : 1-辛基-3 ,5-二甲基苯及異構物之製備 大致依據實施例Α的方法,但於室溫攪拌2 7小時後 僅蒸餾去除溶劑而未分餾,所得之198.5克標題產物異搆 物之混合物為無色液體,其係得自1Q6.2克(1莫耳)對一 二甲基苯,148.7克(1莫耳)卜氯辛烷及6.7克(50毫莫耳) 無水氯化鋁。1 H-NMR分析顯示具下列四種主要成份:1-n-辛基-3,5-二甲基苯,1-(甲基庚-卜基)-3,5-二甲基苯 ,1-(乙基庚-1-基)-3,5-二甲基苯及1-(丙基戊-1-基)-3, 5-二甲基苯。 元素分析:C16H2 6 理想值C : 8 7 . 9 9 % 實際值C : 8 7 . 8 0 % Η : 12.00% Η : 12.16% 實疵例C :卜次丁基-2,4 ,6 -三甲基苯之製備 大致依據實施例A的方法,但於室溫攪拌6小時後於 56 °C / 5毫巴蒸餾,所得之29Q.5克標題產物為纯度90¾ (GC)無色液體,其係得自240.4克(2莫耳)1,3,5 -三甲基 苯,185. 2克(2莫耳)2-氯丁烷與13.3克(0.1莫耳)無水氯 -1 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β) 化鋁。 元素分析:Ci 3 ^2 〇 理想值C: 88.57% 實際值C: 8 8.5 4 % Η : 11.43% Η : 11.38% 實施例D :卜次丁基-3,5-二甲基苯之製備 大致依據實施例A的方法•但於室溫攪拌2 0小時後 僅蒸餾去除溶劑而未分餾,所得之6 4 . 4克標題產物為纯度 90UGC)無色液體,其係得自63.7克(0.6莫耳)對一二甲基 苯,46.3克(Q.5莫耳)2 -氯丁烷及6.7克(5Q毫莫耳)無水氯 化鋁。 元素分析:Cl 2 Hi 8 理想值C : 8 8 . 8 2 % 實際值C : 8 8.7 9% Η : 11.18% Η : 11.15% 實施例Ε :卜環己基-2, 4,5-三甲基苯之製備 200毫升燒瓶置入3.3克(0.25毫莫耳)無水氯化鋁及 60.1克(0.50莫耳)1,3,5-三甲基苯。45.2克(0.55莫耳)環 己烷於室溫下超過2 . 5小時期間被逐滴加入混合物中。所 得溶液於室溫下攪拌2小時後倒入水中且Μ甲苯萃取。此 有機相被分離且於旋轉蒸發器中濃縮。所得油狀物於真空 下分餾以得於8 (TC,5毫巴,8 3 . 1克無色油狀物之標題產 物。GC與1 H-NMR光譜分析顯示所得卜環己基-2,4,5-三甲 基苯為97 . 7¾纯度。 兀素分析:Cl 5 H2 2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沙) 理想值C : 8 9 . Q 4 %實際值C : 8 8 . 8 9 % Η : 10.96% Η : 11.09% I)芳香糸羧酸之製備 實施例1 : 2,4,6 -三甲基苯甲酸之製備 1 · 5升之磺化燒瓶被置入4 Q 0克(3 . Q莫耳)無水氯化鋁 與432. 7克(3.6莫耳)纯1,3, 5 -三甲基苯。此混合物然後於 攪拌下,於2 Q °C — 3 (TC及正常壓力下通過C 0 2氣體。於反 應期間沒有H C 1氣體之釋出。因為為放熱反應,反應混合 物必需被冷卻Μ維持溫度。約6小時後,C G 2攝取完成。 此所得懸浮液被倒入冰與氫氯酸溶液然後Κ己烷稀釋。晶 狀產物藉由過逋分離出且Μ水及己烷清洗。晶體於真空及 5 0°C下被乾燥,得到1 6 7 · 0克白色晶體(約6 8 %產率)具有 熔點154.Q— 156.1 °C。薄片色層分析與氣相色層分析確認 晶體的纯度,且無進一步之副產物被檢測出。母液被濃縮 K得到1 0 · 3克之白色晶體(約4 %產率),但除了 2 , 4 , 6 -三甲基苯甲酸外,具有13¾的六甲基二苯酮為副產物(GC) 。其可能藉蒸餾回收262克之1,3,5 -三甲基苯。 元素分析:C ! 〇 Η 1 2 0 理想值C : 7 3 . 1 5 %實際值C : 7 3 . 0 7 % Η : 7.37% H : 7.36¾ 實施例2 — 1 3 : 實施例2 — 1 3之化合物得自敘於實施例1之方法。 此等化合物及其等之離析物與物理數據被列於下列之表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A7 B7 S^S274 五、發明説明( 此等化合物被鑑定為粗產物而無預先之再结晶。例外者 例 施 實 等 此 ο 用 使 被 劑 溶 中 例 〇 施中 實表 份於 β ϋ 咅 歹 於被 。 亦 示劑 標溶 被之 中用 表所 於及 I ^ϋ· - - I— I I 1 i - - _ \-~T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杜印$L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
7 B 五、發明説明(νί) 表 1 經濟部中央梂準局貞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實臟 產 物 離析物 熔點 [°0 元! 理ϋ C i分析 ; 1値/實際値 H |歯素 2 券錢甲酸 1,3-二甲基苯 123.5-127.5 71.98 71.98 6.71 6.82 - 3 2,3,4- 三#苯甲酸 130-135 73.15 73.14 7.37 7.42 - 4 魂蘇甲酸 1,2,4- 148-150 73.15 72.86 7.37 7.37 - 5 2,3,4,6--:西甲^甲酸 1,2,3,5-四甲基苯 166-168.8 74.13 74.01 7.92 7.96 - 6 2,3,5,6- 四甲基苯TO: * 1,2,4,5-四甲基苯 115-125 *1 74.13 74.10 7.92 8.00 - 7 2,3,4,5,6-五甲^甲酸* 1,2,3,4,5-五甲基苯 212-213.5 *2 74.97 74.99 8.39 8.49 - 8 2第三丁基-3,6-二鴨笨甲酸 第三丁基 3,5-二甲_ 137-140.3 75.69 75.63 8.79 8.88 - 9 鱼4泰苯甲酸 1,3,5-三乙基耷 :115.8-117.2 *3 75.69 75.77 8.79 8.87 - 10 2,4,6- 三異丙^甲酸 1,3,5- 三異丙基苯 184-188 77.38 77.38 9.74 9.77 - 11 2,4-二乙基 6-甲蘇甲酸 1,3-Z:Z^5- 甲基笨 91-93 74.97 74.99 8.39 8.36 - 12 3-.氣:.-2,4,6-三甲基苯甲酸 2-氯-1,3,5-Ξ甲基苯 146-146.5 60.46 60.43 5.58 5.69 17.85 17.81 13 3·漠-2,4,6-c甲^^酸 2-溴-1,3,5-三甲基苯 166-166.5 *2 . 49.41 49.44 4.56 4.77 32.87 32.92 *於此竣化反應中甲苯波用爲溶劑 “以氫氧化納溶液萃取 *2由乙醇再結晶 *3由乙烷再結晶 -2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Μ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Α7 Β7 五、發明説明(β) S施例1 4 :製備1-次丁基-3 ,5 -二甲基苯及2 -與4 -次丁 基-2,6 -二甲基苯甲酸不需要分離中間體 7 5 0毫升燒瓶被置入1 3 . 3克(1 Q Q毫莫耳)無水氯化鋁及 127.4克(1.2冥耳)間一二甲基苯。92·6克(1莫耳)2 -氯丁 烷於1 8 - 2 Q X:下超過1 · 5小時期間被逐滴加入混合物中,且 混合物於2 2 °C攪拌2 3小時。G C分析顯示約得到1 5 %的間 一二甲基苯,85%的三烷基苯與低於U的四烷基苯。沒有 任何更進一步處理,133.3克(1冥耳)氯化鋁為被加入。 於攬拌下,C 0 2氣體於室溫下以約1 4小時間被通過此懸 浮液。橙黃色乳狀物而後倒入冰/水中,且有機相以乙醚 稀釋且分離。乙醚相以1以氫氧化納溶液萃取兩次。此氫 氧化鈉溶液以乙醚稀釋且冷卻’並以濃氫氯酸酸化。水相 被分離出且乙醚相KMgS04乾燥*藉過濾分離且於旋轉蒸 發器中濃縮K得至46.3克無色油狀物,其於數天後结晶出 。此等晶體具有熔點5 2 - 6 0 =。GC與1 H-NMR分析顯示晶體 為54%的4 -次丁基-2,6 -二甲基苯甲酸與46¾的2 -次丁基-4, 6-二甲基苯甲酸。 元素分析:Cl 3 Hi 8 〇2 理想值C: 75.69%簧際值C: 75.67% Η : 8.7 9 96 Η : 8.75% 其可能由被氫氧化納溶液萃取之乙謎相中得到離析物 與中間體。 實施例1 5 : 2 ,4,6 -三甲基- 3- η-辛基苯甲酸及異構物之 -22- 本紙伕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规格(210Χ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Τ 經濟部中夬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0 製備 3 5 0毫升燒瓶被置入5 4 . 7克(4 1 (3毫莫耳)無水氯化鋁及 96.04克卜辛基-2,4 ,6 -三甲基苯(90¾ :得自實施例Α) 。於攪拌下,C 0 2氣體於室溫下Μ約3 0小時間被通過此 反應混合物。黑色乳狀物被倒至冰中。苯甲酸衍生物由有 機相中Μ 1 0 %氫氧化納溶液萃取。乙醚相被濃縮且以M g S 0 4 乾燥Μ得到18.7克含有90¾標題產物之淡黃色油狀物。其 他組成為4%異構物及6%四甲基衍生物。其可能回收 78.2克可被用於再製之離析物。 元素分析·· Ci 3 H2 8 〇2 理想值C: 78.21%實際值C: 78.30% Η: 10.21% Η : 10.22% 實施例1 6 : 3 -次丁基-2, 4,6 -三甲基苯甲酸之製備 750毫升燒瓶被置入213.3克(1.6莫耳)無水氯化鋁及 2 8 2 . 1克卜次丁基-2 , 4 , 6 -三甲基苯(9 0 ;得自實施例C )
。於攪拌下,C 0 2氣體於室溫下Μ約4 8小時間被通過此 反應混合物。紅椋色乳狀物被倒至冰中。苯甲酸衍生物由 有機相中Μ10 %氫氧化納溶液萃取,以氫氯酸酸化且再Μ 乙醚萃取。乙醚相被濃縮>乂得到4 4 . 2克濕潤之晶體。此濕 潤之晶體而後被加至己烷中,藉過滹分離,清洗及乾燎Μ 得到1 1 · 9克白色晶體,其含有6 0 %之2 , 4 , S -三甲基苯甲酸 及40¾之四甲基苯甲酸(GC與1 H-N MR分析)。亦可能由己 烷溶液得到3 1 . 4克淡黃色油狀體,根據1 Η - Ν Μ ϋ光譜與G C -2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1 323274 A7 B7 經齐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 1 1 1 分 析 t 其 含 有 標 題 產 物 及 三 甲 基 苯 甲 酸 之混 合 物 (約相 同 1 1 莫 耳 比 率 ) 〇 其 可 能 由 有 機 相 中 回 收 未 反應 之 離 析物。 此 1 I 請 1 | 油 狀 物 可 藉 管 柱 層 析 法 分 離 出 〇 然 而 * 其有 利 地 使用無 分 先 閲 1 I 讀 1 \ 離 以 製 備 光 起 始 劑 0 背 1 I 之 1 實 施 例 1 7 : 4 , 6- 二 甲 基 -2 -辛基苯甲酸與2 ,6 -二甲基- 4 - 1 辛 基 苯 甲 酸 ( 異 構 物 混 合 物 ) 之 製 備 事 項 1 I 再 1 L 7 5 0毫升燒瓶被置入1 20克 (0 .9 莫 耳 )無水氯化鋁及 填 % 本 1 195. 6克卜辛基- 3, 5- 二 甲 基 苯 ( 實 施 洌 B之 異 構 物混合 物 頁 V_✓ 1 1 ) 0 於 m 拌 下 C0 Z 氣 體 於 室 溫 下 以 約 4 8 小 時 間被通 過 1 1 1 此 反 應 混 合 物 0 橙 色 乳 狀 物 而 後 轉 換 成 暗紅 色 0 此反應 混 1 1 合 物 被 倒 至 冰 中 〇 苯 甲 酸 衍 生 物 由 有 機 相中 Μ 10%氫氧化 1 訂 納 溶 液 萃 取 〇 由 之 形 成 三 層 分 離 層 〇 以 氫氯 酸 酸 化且Μ 乙 1 1 醚 萃 取 最 低 層 得 到 1 克 晶 體 依 據 GC分析 $ 其 係為三 甲 \ 1 1 基 苯 甲 酸 副 產 物 之 混 合 物 0 中 間 層 以 乙 醚稀 釋 且 Μ濃氫 氯 1 1 酸 酸 化 〇 乙 醚 相 被 濃 縮 Μ 得 到 4 6 .6克 -tsf 貝 色油 狀 體 。利用 高 1 广 壓 管 柱 ( 石 油 醚 / 乙 酸 乙 酯 5 : 1) 9 1 7 . 7克離f ί物可由粗 1 I 產 物 中 移 出 0 GC 與 i H- N MR光譜分根 ί顯示3 6 . 4克黃色油狀 1 1 1 體 之 酸 餾 份 含 有 62¾ 之 4 ,6 -二甲基- 2 - 辛 基苯 甲 酸 及38¾之 1 1 2, 6- 二 甲 基 -4 -辛基苯甲酸。 辛基亦異構物化: 7 %產 1 1 物 含 有 1-辛 基 (=正 辛 基 ), 6 4%產物含有2-辛基(=1-甲 基 1 I 庚 -1 -基)及 29% 產 物 含 有 3- 辛 基 (= 1 -己基庚- 1 - 基)及 4 ~ 1 1 1 辛 基 (= 卜丙基戊基- 1 - 基 )° 1 1 元 素 分 析 : C 1 7 Hz 6 〇2 1 1 - 2 4 -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 ( ) 理想 值C : 7Ί .82% 實際值 C : 7 7 . 7 3 % Η : C .99% Η: 10.15% 實 施 例 1 8 3-環 己基 -2 ,5 ,6 -三甲基苯甲酸之製備 35 0毫升燒瓶被置入4 4 . 0克(0 . 3 3莫耳)無水氯化鋁及 80 . 9克 (C .4 〇莫耳) 卜環 己 基 -2,4,5-三甲基苯(97.7¾ ;;得 白 實 施 例 E ) 。於 攪拌 下 C 0 2氣體於室溫下以約1 7小 時 間 被 通 過 此 反應 混合 物 〇 深棕色溶液以200毫升甲苯稀 釋 且 被 倒 至 冰 中 。 兩相 分 離 後,有機相Μ 1 0 %氫氧化納溶 液 萃 取 〇 鹼 性 水相 以氫 氯 酸 酸化後Μ甲苯萃取。甲苯 相被 濃 縮 以 得 到 1 2 • 3克 晶體 0 晶 體分別由石油醚而後己烷 乙酸 乙 酯 中 再 结 晶 。經 纯化 晶 體 具有熔點1 7 0 - 1 7 2 °C。1 B -NMR 分 析 確 定 此 结 構。 元 素 分 析 C ! 6 H2 Z 〇2 理想 值C : 78 .〇 1 % 實際值 C : 7 7 . 9 2 % Η : 9 .00% H : 8.96¾ 實 施 例 1 9 2,4, 6-三 甲 基 苯甲酸之製備,使用氯苯 為溶 劑 2 . 5升之磺化燒瓶以氮吹洗且被置入4DQ克(3 . 0莫 耳) 無 水 氛 化 鋁 9 4 3 2 . 7克( 3 . 6莫耳)纯1,3, 5 -三甲基苯與 4 3 3 克 氯 苯 〇 m 拌 下, 藉媛 媛 冷 卻將溫度維持於2 G — 2 6 。。且 於 正 常 壓 力 下 C〇2 氣體 被 通 過此懸浮液。於反應期間 沒有 HC 1氣體之釋出。? ’小時後序 ί得乳狀物铍倒入冰與氫氯酸 溶 液 m 後 以 己 烷稀 釋。 懸 浮 液被過濾且晶體Κ水及己 烷清 - 2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丨O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揉隼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_ 五、發明説明(乃) 洗。晶體於真空及7 0 t下被乾燥,得到1 4 3 . 9克白色晶體 (68%產率)具有熔點153.7— 155.5 °C。母液被分餾濃縮 且過濾Μ進一步得到27. 1克之白色晶體(1U產率)(熔 點153-154.7 °C) 。GC分析確定兩種晶體餾份均不含任何 六甲基二苯酮。 實施例2 0 : 2,4,6 -三甲基苯甲酸之製餚,使用三溴化鋁 為觸媒 350毫升之燒瓶Μ氮吹洗且被置入10Q克(374毫冥耳) 無水三溴化鋁(於庚烷内),而後加入54.1克(450毫莫耳) 1,3 ,5 -三甲基苯。授拌下,藉缓媛冷卻將溫度維持於20 °C —3(TC且於正常壓力下C02氣體被通入燒瓯內。2小時後 所得乳狀物被倒入冰與氫氯酸然後Μ庚烷稀釋。懸浮液被 過濾且Μ水及庚烷清洗。晶體於真空及下被乾燥,得 到17.9克白色晶體(585ί產率)具有熔點1 5 2 — 1 5 4 . 5 Ό。 母液被分餾濃縮且過逋以進一步得到1.3克之白色晶體( 4%產率)(熔點151-153Ό) °GC分析確定兩種晶體餾份 均不含任何六甲基二苯酮。 元素分析:Cl 〇 Hi 2 〇2 理想值c : 7 3 . 1 5 %實際值C : 7 2 . 9 6 % Η: 7.37% H : 7.55¾ I)芳香糸醯基氯化物之製備 奮施例2 1 : 2,4,6 -三甲基苯甲醯基氯化物之製備不需要 分離羧酸中間體 -26- 本紙張;?Jl逍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i 經濟部中夬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323274 五、發明説明(>) 1升之燒瓶被置入4 0 Q克(3莫耳)無水氯化鋁與4 3 2 · 7 克(3.6莫耳)1,3,5 -三甲基苯。此燒瓶被抽真空且壓力以 C 0 2氣體釋出。此懸浮液於1 8 - 2 2 °C下授拌,而於正常壓 力下C 0 2氣體Μ超過約3小時期間通入。此設備於是緊閉 且壓力藉導人COz氣體而增至1 . 5巴。約5小時後,C〇2 攝取完成。總共2莫耳之C0Z氣體被加入。設備之壓力被 釋出後,所得懸浮液被倒入冰與氫氯酸溶液。混合物然後 Μ 3 5 Q克1 , 3 , 5 -三甲基苯稀釋且加熱至約8 Q t: Μ溶解1,3,5 -三甲基苯羧酸。水相於約8 Q亡被分離且有機相Η水清洗3 少量殘餘之水於正常壓力下濃縮溶疲而移除。於是得到 830克有機反應溶液,其將被用於下一步驟而不需要進一 步純化。於88-100C及減壓下,460克之1,3,5 -三甲基苯 被蒸餾出,且1.1克二甲基甲醯胺被加至此殘餘物。搜拌 下,165克(1.4莫耳)硫醯氯於501C下超過3小時期間逐 '滴加入此混合物,接著此混合物於80Ό下進一步再反應約 1小時直至氣體釋出完全。首先為過量之亞硫醯氯(於容
器溫度高達115=0/7毫巴),然後為未反應之1,3,5 -三 甲基苯(蒸餾溫度8 5 t / 7毫巴)被真空蒸餾蒸出。標題 產物於至多1001蒸餾溫度/ 7毫巴下被蒸出(於容器溫 度增至12〇亡)Μ得到196竞之2 , 4,6-三甲基苯甲基氯化物 為無色油狀物且含量為99¾ ( = 7U產率 元素分析:CioHiiCIO 理想值C : 65.76%實際值C : 65.85% -2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棣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A 7 S^S274__b7__ 五、發明説明(a ) Η : 6.07% Η : 5.49%
Cl: 19.41% Cl: 19.11% IV )光起始劑之合成(使用實施例) 實施例2 2 :雙(2,4,6 -三甲基苯甲醯基)異丁基膦氧化物 之合成 1 4 0 . 6毫升(0 · 2 2 5莫耳;1 · 6 Μ ) 丁基鋰於氮下以超 過30分鐘期間逐滴加至包含31.9毫升(D.225莫耳)二異丙 基胺於80毫升四氫呋喃之溶疲中。此溶液於- 3Q°C超過90 分鐘期間被逐滴加入一溶液為4 1 · 4克(0 . 2 2 5莫耳)2 , 4 , 6 -三甲基苯醯氯與12毫升(Q.102莫耳)異丁基膦於2QQ毫升四 氫呋喃。於-3 0亡攪拌2小時後,黃色溶液被溫熱至室溫 且Κ水清洗一次。有機相以硫酸鎂乾燥,過濾且Μ旋轉蒸 發器濃縮。殘餘物溶於2QQ毫升甲苯,而後11.6克(Q. 102 莫耳)3 0纟過氧化氫被加入。此反應溶液被攪拌2小時後, 先Μ水清洗,然後Κ碳酸氫納溶液飽和,Κ硫酸鎂乾燥後 過濾,而後以旋轉蒸發器濃縮。由己烷结晶以得到2 7 . 8克 (68.5;!:產率)上述化合物為黃色粉末,熔點85-861〇。 元素分析: 理想值C : 7 2 . 3 4 % 實際值C : 7 2 . 1 3 % Η : 7.84% Η : 7.9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1Τ

Claims (1)

  1. 4 9<w s ΟΛ/ s 圍範利專請中 Λ六
    ABCD 年 'Λ 日 1}·、^修補
    法 方 的 酸 梭 OMM-C 0H R R S 4 3 c R R 及 , , 素 3 2 鹵 R ) R , , 2 -基 eg ( 1 烷 R 式 R 〇 , 由 中 1 1 , 藉 其 c R 基其 c 垸 個環 兩或 少 \ - 至及 氫中基 為其烷 別,為 分基基 5 垸代 R 環取 及 '£> m 4 c R R 1 及 烴 糸 香 芳 之
    Η \J.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R R 媒 ’ 觸 義且 意下 之媒 上觸 如S) 有ft 具ra C 5 _ Rel 及ed •X 4 Γ r(f ’ 特 3 福 R 萊 , 克 Z I R 德 ’ 瑞 1 弗 R 有 中存 其於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反 碳 化 氧 二 與 10酸 1:羧 至 之 1 應 2 對 為相 率至 比物 耳合 莫複 之之 烴得 糸 所 香解 芳水 I 且 式 ’ 對應 巴 ο 1X 於 行 進 應 反 化 羧 此-2 含由 包圍 法範 方度 此溫 V ο 4 + 至 V 於 且 力 壓 大 最 之 應 反 化 羧 中 其 法 方 之 項 第 圍 範 利。 專壓專 請高請 申加申 據施據 根未根 • 於 · 2 行 3 進 係 應 反 化 羧 中 其 法 方 之 項 1± 第 圍 範 利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ν ο 274 ^ DO C8 -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係進行於壓力1至5巴。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羧化反應 係進行於0至3 5 °C。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羧化反應 ί系進行於室溫。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C02氣體 通過攬拌之反應混合物表面而導入反應容器。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羧化反應 係進行於溶劑中。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羧ib反應 係進行於甲苯,氯苯或己烷中。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羧化反應 係進行於使用A 1 C 13或A 1 B r 3為觸媒。 1 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羧化反 應係進行於使用A 1 C 1 3為觸媒。 1 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中R i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為〇! 一 C8烷基,R2為氫或Ci _C4烷基,R3為 氫或C ! — C 3烷基,R 4為氬,氯,溴,環己基或C丄 —C8烷基,且Rs為氫或甲基。 1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R i , R2及R3為Ct - Cs烷基且及Rs為氫。 1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方法,其中Ri ,R 2及R 3為甲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mm 六、申請專利範圍
    Rs Ri 其中Ri > R 2 · R 3 ,R4及R5分別為氫,Ci — C: 〇烷基,鹵素或Cs — C8環烷基,及 X為鹵素* 其中至少兩個Ri ,R2 ,R3 ,R4或Rs取代基為院 基及/或環烷基, 其藉由式(I)之芳香系烴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R R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其中R: > R 2 > R 3 ,R4及Rs具有如上之意義, 於存有弗瑞德一克萊福特(Friede卜Crafts)觸媒下且觸媒 對式I芳香系烴之莫耳比率為2:1至1:10,與二氧化碳反 應,且水解所得之複合物至相對應之式I羧酸, -3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BCD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且選擇性地轉化此酸至鹼金靥鹽後,藉由與鹵ib試劑反應 而將此酸或鹽反應至式I a醯基鹵化物, 此方法包含進行此羧化反應於1 0巴(b a r )之最大壓力且於 溫度範圍由- 2G°C至+ 4Q°C,且需要或不需要預先分離式I 羧酸下進行鹵ib作用。 1 6 *拫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方法•其中X為 C 1 或 B r 〇 1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方法,其中X為 C 1,且亞硫醯氯被用為鹵化試劑。 1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方法,其中鹵it 作用係進行於未分離羧酸中間體。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
TW084110079A 1994-10-13 1995-09-25 TW3232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307894 1994-10-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23274B true TW323274B (zh) 1997-12-21

Family

ID=4248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4110079A TW323274B (zh) 1994-10-13 1995-09-25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5616787A (zh)
EP (1) EP0706987B1 (zh)
JP (1) JP3785583B2 (zh)
KR (1) KR100362868B1 (zh)
CN (1) CN1102924C (zh)
BR (1) BR9504365A (zh)
CA (1) CA2160307A1 (zh)
DE (1) DE59502401D1 (zh)
ES (1) ES2119345T3 (zh)
TW (1) TW3232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180347T5 (es) * 1998-11-30 2007-04-01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Holding Inc. Procedimiento para la preparacion de acilfosfinas y derivados.
DE10332485A1 (de) * 2003-07-17 2005-02-10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ubstituierten Arylcarbonsäurechloriden
CA2551446A1 (en) 2004-01-22 2005-08-11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 Of The Commonwealth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 N Carboxylation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to produce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s
DE102006061538A1 (de) * 2006-12-27 2008-07-03 Bayer Healthcare Ag Kombinationsprodukt zur Bekämpfung von Parasiten an Tieren
CN102126977A (zh) * 2010-12-25 2011-07-20 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气相催化羧化法制取5-氨基水杨酸
CN107827742B (zh) * 2017-11-22 2021-04-27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co2直接羧化法制备芳香酸的方法
CN109553524B (zh) * 2017-12-28 2021-11-09 浙江本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2,4-二氯-5-氟苯甲酰氯的合成方法
CN109553525A (zh) * 2017-12-29 2019-04-02 浙江本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取代芳烃甲酰氯的合成方法
CN108129296B (zh) * 2018-02-05 2023-08-25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直接羧化制备芳香酸的装置及方法
CN112239402A (zh) * 2020-10-28 2021-01-19 爱斯特(成都)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2,5-二甲氧基苯乙酸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66717A (en) * 1932-07-12 Rhine
GB307223A (en) * 1928-03-21 1929-03-07 Ig Farbenindustrie Ag Improvements in the production of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s
US3138626A (en) * 1960-10-03 1964-06-23 Monsanto Co Carboxylation with co2 in the presence of alcl3 and al or zn
US3520926A (en) * 1966-11-14 1970-07-21 Hoffmann La Roche Methylhydrazinomethyl-substituted benzoic acid amides
CH619204A5 (en) * 1975-03-28 1980-09-15 Montedison Spa Process for carboxylating organic substrates using carbon dioxide
US4730083A (en) * 1984-12-24 1988-03-08 Ciba-Geigy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3,5-dialkyl-4-hydroxy benzoic ac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706987A1 (de) 1996-04-17
ES2119345T3 (es) 1998-10-01
CA2160307A1 (en) 1996-04-14
BR9504365A (pt) 1997-04-08
JPH08268958A (ja) 1996-10-15
CN1129211A (zh) 1996-08-21
DE59502401D1 (de) 1998-07-09
KR960014085A (ko) 1996-05-22
KR100362868B1 (ko) 2003-04-26
CN1102924C (zh) 2003-03-12
EP0706987B1 (de) 1998-06-03
JP3785583B2 (ja) 2006-06-14
US5616787A (en) 1997-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323274B (zh)
JP2006282667A (ja) アダパレンを調製するための方法
Andrew et al.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Bicyclo-[3.3. 1]-nonan-9-ones by Additions of Enamines of Cyclohexanones to 4-Ethoxy-1, 1, 1-trifluorobut-3-ene-2-one
JP2012136502A (ja) イミドイルクロリド化合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各種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IL22264A (en) Preparation of bis-(dibromohydroxyphenyl)-dialkylmethane compounds
TW572880B (en) Novel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lpha-(2,4-disulfophenyl)-N-tert-butylnitrone an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thereof
JP2001213817A (ja) 4’−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2−メチルビフェニルおよび4’−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ビフェニル−2−カルボン酸をo−トリルメタレートから製造する方法
AU727050B2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1-alkyl-4- (2-chloro-3-alkoxy- 4-alkylsulfonylbenzoyl) -5-hydroxypyrazole and related compounds
WO2001036359A1 (fr) Derive de binaphtol fluore actif optiquement
JPS6317048B2 (zh)
JP3268459B2 (ja) アセトフェノン類の製造法
US6440056B1 (en) Diacetylenics containing adjacent triple bonds
JP3128703B2 (ja) 発色性化合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中間体類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3159471B2 (ja) サリチル酸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JP2984847B2 (ja) 安息香酸誘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中間体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S58134092A (ja) テオブロミン誘導体
JP3605732B2 (ja) ピロメリット酸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JPS6187646A (ja) フッ素置換安息香酸フェニルの製造方法
JP5324082B2 (ja) 9,9−ビス(カルボキシアリール)フルオレン類およびその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2662162B2 (ja) 3−アルキルピロールの製造法
JP4057271B2 (ja) イノラートアニオンの新規合成法
JP2003055285A (ja) 4−tert−ブトキシ−4’−ハロゲノビフェニルおよびその製法、並びに4−ハロゲノ−4’−ヒドロキシビフェニルの製法
JPS59222430A (ja) フルオロシクロプロパン誘導体
JP3305066B2 (ja) ビス(イソプロペニルフェノキシカルボニルオキシエチル)エーテルの製造法
US3708530A (en) Benzylhalide carbonylation pro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