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05785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05785B
TW305785B TW084113291A TW84113291A TW305785B TW 305785 B TW305785 B TW 305785B TW 084113291 A TW084113291 A TW 084113291A TW 84113291 A TW84113291 A TW 84113291A TW 305785 B TW305785 B TW 3057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neck
variation
roller
plane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4113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rangenevre Yves
Pelletier Jean-Marie
Original Assignee
Usinor Sacilor
Thyssen Stahl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sinor Sacilor, Thyssen Stahl Ag filed Critical Usinor Sacilor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057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0578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0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1/00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 B22D11/06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into moulds with travelling walls, e.g. with rolls, plates, belts, caterpillars
    • B22D11/0622Continuous casting of metals, i.e. casting in indefinite lengths into moulds with travelling walls, e.g. with rolls, plates, belts, caterpillars formed by two casting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 B21B38/1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for measuring roll-gap, e.g. pass indic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 B21B38/12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for measuring roll camber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仙 5735 A7 r______ B7 五、發明説明“ 本發明係落於金屬產品製造之領域,一般爲平坦形和薄 片,例如鋼和其它金屬之薄片,利用將其通經基本上具有 平行軸之兩輥輪間,將產品成形,於該處施加—壓力於產 品0 其特別遴用於金屬和合金連續鉾造之雙生輥輪,其間大 量的熱在轉造金屬和根輪間交換,輕輪經由劇烈冷卻以形 成模之兩壁以接受融熔之金屬,其亦適用於其它成形方法 ,例如滾塵·。 獲得品質良妤之產品之主要問題之—爲随時知悉輥輪間 陈’以便能從事厚度和冠部之控制,以獲得具有良好幾何 品質之產品,此意即,沿著產品之長度具有所欲之剖面及 固定之形狀和尺寸。 因此此後”輥輪間隙"不僅代表輥輪於頸部間(位於輥輪 和袖相同平面中之最短通道)之平均分開距離,亦代表頸 部通道之形狀,一般不爲正確之長方形,或爲故意’以獲 得具有稍微橫向冠部之產品,或爲裝置時及輥輪之變形所 造成。 該等由產品所施加之力所造成之變形將造成: -輥輪經由彈簧自其支律座分離或造成調整其軸承位置 之装置之失故(此外,該等分離之變異,不需輥輪兩邊相 同’此造成間隙相對於垂直輥輪軸之中央平面之不對稱) -輥輪軸之弩曲; •或甚至挺輪壁之固有性脅曲。 -4 -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GNS〉A4規格(210X 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Λ A7 B7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 該等變形亦可能由熱交換所引起,此在輥輪加熱時造成 一般之熱冠故應,以及在輥輪旋轉時,循環性之區域變形 ,此係由於輥輪和所形成之產品於各區域間連續之接觸和 分離所造成,特別是於振輪間轉造之例中,轉造產物在和 輥輪接觸時固化。 爲儘可能正確了解間陈之形狀和尺寸,因此需要於頸部 測量輥輪間之間距,不僅於輥輪寬度之一點,而是及於全 部寬度,或至少於沿著形成頸部兩條母線之數點。 當無法在鑄造中進形該等量測,已知可使用厚度和剖面 尺规,於產品成形後測定其形狀和尺寸β除了該等尺規的 費用之問題外,尺規僅可能安裝於遠離頸部之處,因此所 進行反應間隙値之量測,僅能在相當長之延遲後進行。該 値應經過換算,因此僅能進行過遲之修正,此造成沿著所 製造產品之長軸面之不規則性。 本發明之目標在於解決該等問題,其目的在於使間味可 於產品成形之操作中,迅速地,連續地測定,以能及時進 .行银輪各部位位置之調節,或於各部位控制成形操作時之 其它參數,以便保持所需形狀和尺寸之固定間隙,例如控 制輥輪"冠部"之設施。 深記該等方針,本發明之目標爲一種連續測定兩輥輪間 (基本上具有平行軸),位於頸部處間隙之方法,該輥輪爲 薄金屬產品進行熱成形之裝置之一部份,其係利用將該產 品通過該輥輪,其特徵爲中央處間陈之値(此即裝置横向 中央平面處),係於無產品之初始狀態時,和冷卻時,以 -5- 栗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Μ規^ 21〇Χί;97公釐) ---------二------iT------滅丨 (請先閎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υ5735 A7 B7 五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發明説明(3 及該產品成形時進行測量,而對各輥輪: •其變異(相對於初始狀態),沿著位於頸部180。處之母 線(此即正相對於頭部處),至少於輥輪表面三點處測量之 ’該等點至少相對位於該中央平面,和兩個平行中央平面 之第二平面,以及位於中央平面另一側之平面; •其變異(相對於初始狀態),至少於該中央平面,頌部 9 0 之母線之一點處測量之; -於該平面輥輪半徑長度之變異(於頸部間,和9〇。或 180°之一處,使用電腦模型或實撿區線測定之; -使用該變異之量測於中央平面各點處,其分別位於相 對於頸部90。和180。處,以及於分別於中央平面處半捏 長度之該變異,一方面,介於頸部和9〇。處,另一方面, 介於90。和180。處,中央處輥輪彈簧之値,以及頸部處 半徑長度之變異値,並從該等値計算其相對於初始狀態之 値; -並使用冷卻時中央處之間隙値,中央處梃輪彈發値, 及半徑冬度變異値,從該等値計算中央處之立即間隙値, 以及間味之刦面。 因此’利用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在產品製造中可能正確 地’迅速地和連續地知悉間隙十分椅細之尺寸和形狀,因 而確保尺寸和形狀保留於所欲之誤差内,或當偏移發生時 ,利用一般装設於此裝置之各種啓動機立即進行改正。因 此能夠獲得沿著全部長度固定剖面之氣好產品。 較佳地,亦測量該第二平面及頸部90。處表面位置處之 -6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d ) A4iit洛(2!ΟΧ297公着)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______JB7 五、發明説明Q ) 變異。然後,間味之不對稱(此即輥輪在其兩端點間間距 之差異)可利用各點間變異之董測而精細測定,各點分別 位於該第二平面和90°及180。位置處。 同時,以測量遠離頸部母線之熱剖面,以及於該母線至 少二點處之位置變異爲佳,其係利用一因式化之方程式定 義位於該母線上點之熱變形,爲該點於軸上位置之函數, 並使用至少於三點之該位置變異之量測而測定之,而母線 於頸部處之熱剖面係利用該遠離頭部母線之熱剖面,和輥 輪於該平面半徑長度變異之測定(介於頸部和遠離頸部之 該母線處)等而測定之》 本發明之目標亦爲一種薄金屬產品(如薄片)之成形設備 ,包含兩個輥輪(基本上具有平行軸),在其間定義一頸部 區,位於其轴之共同區,支律設施提供軸承,其中軸终止 於袖心,而擬輪旋轉,並且設施之支架至少支撑一個被引 導的輥輪,並可平移,使輥輪更靠近或遠離。 根據本發明,該設備之特徵爲其包含(對各輥輪而言), 測责正相對於頊部母線之位置之設施,至少分別位於垂直 軸之中•央平面和平行中央平面之兩個第二平面之三個點上 ,以及靠近輥輪邊緣處,和測量位於該平面,位於頸部 90°處母線位置之設施。 爲能夠精密測量_不對稱性,該設備以亦包含測量位 於第二平面,位於頸部9〇。處母線位置之設施爲佳。 根據具禮實力例之變異例,該測量設施爲連接於用以支 撑根輪設施上之位置感應器,而該設備進—步包含測量 -7-
本紙張尺度ϋ财家縣(CNS ------I— 人 Ν--------丁 1"、τ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057S5 A7 __ B7 五、發明説明(5 ) 轴承間距之變異之設施。 根據另一變異例,使其可裝置測量轴承間距之設施,該 用以測量正相對於頭部母線之位置之設施爲連接於支架上 之感應器。 該設備亦包含連接於該量測設施上之計算設施,用以: •計算測量母線位置中之變異: -於考慮鉾造麥數及/或使用實瞼數據下,利用電腦模型 ’測定介於頭部和90°和180°之任一處之平面上之挺輪 半徑長度之變異; -利用該位置變異和半徑長度變異,計算相對於初始態 位於中央處振輪歪曲之値及位於頭部處半徑長度之變異値 9 -利用冷卻時中央處之間隙値和中央處輥輪歪曲値及半 徑長度之變異値,導出中央處間隙之立即値,以及間陈之 剖面。 根據本發明,其它特徵和優點將於描述中顯現,其將給 予一種於輥輪間連續鑄造薄鋼片之設備,及一種連磧測定 鑄造輥輪間間隙之方法。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貧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做爲參考用之附圖爲: -圈i爲鑄造設備之經簡化之部份代表; -圈2爲装置於該設備之輥輪之軸的半剖面圈; -圖3爲鑄造設備經簡化之俯視圖; -圖4爲圈3之前視圈,沿著圈3中卩丨平面區》 於所知狀態,示於圏1中之連續鑄造式設備包含兩個輥 -8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楳準(CNS ) A4規格(ΐΐ〇X 297公釐) ' A7 A7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貞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B7 五、發明説明(6 ) 輪10,11,具有平行軸,並位於水平面P,爲内部冷卻, 並以壤動設施(未顯示)驅動旋轉。顯示於圖2中之擦輪爲 簡圈,並包含軸心12,連接於轴心之機體,及組成錡造表 面之外部支架32,該支架利用自身固定於機體上。 傳統上’爲獲得具有稍微橫向冠部之薄片(爲薄片在後 續之冷軋中所必需),支架3 2之外表面3 4必須稍微"凹陷" 。此是爲何該表面(經由機器加工而獲得)之縱長剖面爲凹 面狀。此外,此凹陷係於冷卻時所測定,此致頸部所欲之 凹陷"於織熱時仍保留,切記此項事實,初始凹陷性有因 當支架受熱時所造成熱冠效應而減低之傾向。 圖2顯示支架表面之形狀(故意誇大),冷卻時以虛線35 表示,熾熱時以線34表示’線36表示理論之長方形母線 ,相當於所定義之凹陷或凹面。 回至圈1,可看到軸心12固定於軸承13F,13M,14F, 14M或楔子,於該處袖心旋轉。 輥輪10之軸承13F,14F係以支撑設施連接,例如插削 15F係固定於相對於設備上之支架16上。另一輥輪^之柏 承13M,14M以插削15M(連接於支架16)利用相同方式連接 ,並能向後移動,其可藉由插入圖柱17調整軸承13M和 14M之位置,圓柱π亦提供抵抗由鉾造產物所產生之輥輪 分離力所需之作用力。 此外,該設備包含測量各輥輪表面34之位置之設施。該 等量測設施包括(對各個輥輪)由感應器22所組成之測量元 件20,用以測量該表面母線之表面34之位置(位於水平面 -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Z10X 297公釐〉 m in 1 In— - - ^ ^^1 I - I 二 ! —ϋ 1¾ 、V5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五、發明説明(7 ) ~~ P,正相對於穎部),以及沿著該母線上之數侗點。於躪1 之圈式中顯示3個感應器22, 一個位於垂直之中央平面h ,用以測量基本上位於該母線中央處點之位置,其它兩個 分別位於第二個垂直平面Ρι*Ρ5,靠近轉造表面34之邊 緣°爲增加量測之精密性,可使用額位感應器,置於適當 位置。 感應器22之元件20係以支架16固定。該感應器係爲三 負測量應用中已知之感應器型式,例如雷射光感應器,對 距離之小變異較敏感’用於欲測定遠處之點之位置。感應 器之安排使其能經由窗口 18直接置於輥輪11之表面,達 到由插削15 Μ以支律該輥輪之目的。於此狀態,由該等感 應器所進行之量測係直接量測相對於支架16之輕輪1 1表面 上目標點之位置,因此和軸承13Μ,14Μ之位置無關。 用以測量表面34位置之設施亦包含感應器23之元件21 ,位於輥輪之下,基本上經過輥輪之軸之垂直面上,該元 件以軸承13Μ,14Μ固定,因此可用後者移動。感應器23 爲,例如,容量性或诱導性,用以封閉式量測。元件21包 含3個感應器23,分別位於元件20之感應器22之相同垂直 面上’因此允許位於頸部90°處表面34母線上3點位置之 量測,後者之下游相當於輥輪旋轉之方向。 同樣地,感應器之兩組元件24,25亦安排接近第二個 輥輪10。然而,該輥輪之軸承13F和14F係固定於支架16, 應注意元件2 4之感應器亦可能爲容量性或诱導性型式之感 應器。 -10- 本紙張尺度通"i中國國家標隼(CNS ) Α4規格(210X297公 (請先閑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L % 丁 *-° 305735 Λ7 (____;_ B7_ 五、發明説明(8 ) 根據顯示於圈3和4之具體實施例之變異例,該等感應器 (僅能用於短距離之量測)亦可用以取代感應器22,以便測 量相對於輥輪11頭部母線上各點之位置。於該例中,該感 應器係固定於設施15M,以支揮該輥輪,可提供額位的感 應器以測量該等支撑設施相對於支架之位置,例如感應器 26之安排使其測兩鞍輪之轴承間間距之變異。 該利用上述感應器所進行之量測,而在躊造中連續測定 間隙之方法現在將以圖3和4描述。 在如此做之前’回憶於轉造中,輥輪間位於頸部之實除 間隙依賴於: -冷卻時輥輪之初始凹面性; -熱冠效應和支架之放射狀膨脹,該影響於支架受熱時 將降低該凹面性;及 -一元件組中支撑支架之歪曲,特別是輥輪轴心之彎曲 將增加輥輪間於頸部處之距離。 經濟部中央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切記此事實,夾住的力量相當低,及支架的直徑和其寬 度比較時很大,可認爲支架本身不會彎曲,或至少此弩曲 爲可忽略。然而,支架之原始歪曲可於測定間隙時,於各 感應器組中使用校大量之感應器而列入考慮。 支架16之歪曲亦可被認爲可忽略。然而,藉由使用似顯 示於圈3和4中之感應器安排方式,該量測變成完全和該可 能之歪曲無關,因爲所測量之物係於輥輪軸承間分別之變 異,然後支架之歪曲對該量測不再有影響。 此外,爲正確地知悉鱗造中頸部處間隙之形狀和尺寸, -11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 A4規格(210X2976竣) 經濟部_央揉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__B7 五、發明説明(9 ) -------- 須足夠知悉於场部處之. -中間處之間陳,此即於裝置之 間味之不對稱性; -支架之表面剖面。 知悉該等元素,可以控制: -轉造產品之厚度,利用支配兩個插人之圓筒η相等之 移動; ·-產品横向之不對稱性,制支配該㈣筒差異之移動 ,及 -冠部剖面’利用產品和支架間熱交換之控制,例如利 用改變支架之冷卻,或輥輪之旋轉速率。 於後續之解釋t,使用藉由各種感應器所進行之量測, 以測定中央處間隙之値,不對稱性,支架表面剖面的形狀 ,將使用下列符號: eo :冷卻時,支架理論母線3 6間之初始間陳値; e :實際間隙之値; b :冷卻時,表面34母線之偏差値,由機器加工所造成 *
Dx :輥輪中之歪曲値; ed和eg :轴承間(於輥輪之兩侧)分離之變異値,以感應 器26測量; DR:冷卻時,輥輪半徑長度相對於其長度之變異(由熱 冠效應和放射狀膨脹所造成); J:旋轉時半徑長度之變異; -1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樣準(CNS〉A4规格(210X297公嫠〉 《豕 訂 --------- -It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L:棵杨兩個私承間之距離; 1 :包含感應器之各垂直面㈣於轴承 1 :支架宽度; ^ * c/支架上各點位置之變異値’利用感應器22、23測量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五、發明説明(10 之 此外: 附於上述符號之數字卜2,3,代表Μ位置,其 考慮問題中d i代表位相部處,2代表位於項部9〇。 處,及3代表位於頭部180。處(正相對於顆部); _相似地’以指數表示之數字代表轴之位置:3相當於中 央平面之位置’而…分別相當於第二平面之位置,靠近 支架邊緣處(注意,指數2和4將相當於额位適當之平面); -字母"F"代表關於經固定輥輪1〇之値,而字母"μ"爲闞 於可移動之輥輪1 1。 因此,例如: C2SM爲感測器23所測之値,爲可移動之輥輪u之支架 表面34上點位置變異,其點位於頭部9〇。處和位於中央 平面; d 23丨爲半徑長度變異,於第二平面p〗,位於支架邊緣 處’相對於頭部介於9CT位置和18〇。位置。 最後,爲方便起見,訂定符號"F/M"爲各輥輪相當於相 同之量測或變異値之合(因此,例如:C23F/M=C23F+C23M) ’並訂定符號” + ”爲所有値相當於間隙增加,而符號"_"爲 相當於間隙減少者。 -13 本纸張尺度遺用中围國家橾準(CNS ) A4規格(,·!〇1〇97^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Α7 Β7 3ϋ5735 五、發明説明(Μ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夏) 注意C之値,關於9〇。位置(位置"2"),並用於下列公式 中者爲受到相當於輥輪旋轉四分之一圈之時間延逯者,所 以位置變異考慮於關於相同母線之相同計算,雖然該等變 異之量測係於不同角度位置進行,如此,特別是關於無任 何可能之輥輪外部粗糙性。 給予該等符號方便性,下列公式可窝爲: a) 對於中央處間隙之測定《;3 -中央處輥輪軸心之歪曲(於中央平面):2;^) -頸部處半徑之變異DR3=C23+ d 123 因此,位於中央處實際之間隙爲: 初始間陈 | e〇3
+冷卻時輥輪之凹陷 +b3F+b3M + 軸心歪曲(Dx3) , +C33F-(C23F-<y 233F) + C33M-(C23M- S 233M) •頸部處之 DR3 i -(C23F+d 123F) -(C23M+ δ 123M) 因此:
e3=eo3+b3F/M+C33F/M-2.C23F/M+ 233F/M- 123F/M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對特定支架233 - d 123之値很小,並可利用電腦模型 在考慮鑄造參數(特別是熱交換通量和速率)下測定之,或 爲實驗値。應注意應該値(根據電腦模型)相對於支架冷卻 強度爲不變。 b) 間隙之不對稱性: 位於靠近邊緣和180°處之終端感應器使不對稱性可寫 -14 - 本紙涞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M4規格(210X 297公廣) ,~^部中央梂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褽 A7 B7 五、發明説明(12 ) 爲: e1=e〇rb1F/M + C31F/M-2.C21F/M+<y 23^/M-d 12jF/M e5=eo5-b5F/M+C35F/M-2.C25F/M+ ά 235F/M- S 125F/M 根據定義,令h等於b5(初始凹陷剖面之對稱性),然後
6^65=60 j-eo5 + C3 jF/M-03 5F/M-2.(C2jF/M -C25F/M) + ( β β 235F/M)-( AF/M-d 125F/M)
A B 可假設 A=( β 23】F/M- ό' 235F/M)及 B = ( d 12J/M- β 12J/M) 之表示基本上爲零,因爲原則上輥輪兩侧爲相同狀況,而 該等差異性基本上爲相當程度。 此外,eOiSec^具有下列之値: -eo1=ed-(ed-eg).l1/L -eo5=ed-(ed-eg).l5/L 因此: (eo1-eo5)=[(ed-eg)/L].(l5-ll) 因此不對稱性之値: ere5 - [(ed-egyLJ^lj-l^+CSjF/M-CSjF/M-2.(C21F/M-C25F/M) c)剖面 可證明各輥輪之表面34之固有熱冠剖面(添加至冷卻時 之剖面),其型式爲: Y = K(Dq).[2.e-0(1/2)-e-B〇〇-e-IB(l-x)】 IB爲常數’必需計算K値,其爲支架經過壁之溫度梯度之 -15- 本紙張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Μ規格了 210 X 297公嫠)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袈. 、1Τ Α7 Β7 305785 五、發明説明(13 函數。 爲考慮相對於中央平面對稱性可能之缺陷,必需知悉兩 側曲線上至少一點,因此至少需要3個感應器。利用接近 邊緣處感應器所測得之平均値,可測定擦輪相對於其袖之 剖面0 於例中,於180。處有3個感應器,而在90。處僅有1個 感應器,將需要取用180處之冠部値。若在9〇。處至少 有3個感應器,然後將可取用9〇。處之冠部値,其較接近 類部,將具有較接近頸部之値,因此所測定頸部之剖面將 更正確。 爲由9 0。和1 8 0。之剖面知悉頸部之剖面,必須統合顆 部和所讀冠部位置之間半徑之變異: -因此·· DRj~C2j-(3' 12j 因此,若冠部係由頭部9 0 °處測量,則: Y1=C23-C21+Χ23-δ \2{ Y5=C2rC25+ δ 123- S 125 如前述,β 123和β & 4 125之値可利用模型測定(或 爲鑄造參數之函數,或爲180°和90。處間冠部差異値之 函數)或利用實驗曲線或値測定。 知悉丫1及丫5,然後能夠測定各輥輪於頭部處之剖面。 如已了解,根據本發明之設備和方法使於鑄造中,輥輪 之實際間隙能被正確和連續測定,利用位於中央處之値定 義該間隙,其可能相對於中央平面和各個輥輪於頸部處母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隼(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JL.A------iT------( (请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离本育)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袈 A7 ______B7 五、發明説明(14 ) 線之形狀爲不對稱。 感應器或位於頸部90。處之感應器提供半徑變異之影響 和由於熱冠效應所造成剖面之影牢之測定,因爲於90。處 ,由輥筒分離力之機械效應所造成之變形爲可忽略。因此 亦能夠進行在輥輪位於頭部上游9.0°處之上之相對應之量 測。然而,因爲空間限制之理由,較易將感應器安置於輥 輪下方。此外,考慮熱冠效應之量測,當頸部和90。下游 處間之冠部變異小於頸部和頸部上游90°處者,該位置爲 較適合,因爲在後兩個位置,由於融熔金屬和支架接觸時 所造成之加熱,較後續鑄造薄片自輥輪表面分離時所造成 之冷卻要來得陡峭。 上述之各種量測,使其能事實上於現地測定間陈之變異 ,相對於冷卻時之間隙(其時無力作用於輥輪),該等變異 由癖造時所施加之力,以及由振輪之熱變形二者所造成。 因此可推測輥輪剖面之形狀,當其冷卻時爲已知。實際上 ,冷卻剖面之曲線方程式(用於輕輪剖面機械加工之設施) 已由熾熱時所欲母線剖面之形狀引導出,以獲得和所形成 薄片所欲寬度剖面之間隙剖面(此形狀已由數學方程式所 定義,該用於冷卻時剖面之方程式將剖面於某一點之深度 表示爲該點軸位置之函數。相反地,利用測量間陈於中央 處之値,和用於冷卻時刮面之方程式而知悉間隙剖面,並 知悉各根輪位置和形狀之變異(如上述),可能知悉熾熱時 間隙之剖面,並具有足夠之精確度。 於前述,認爲輥輪母線剖面之形狀爲由數學方程式所表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0:_<297公釐)~~'~~'— ---- I I 1! In--II ........-人^^I- - --1 !1 - - I .1T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五、發明説明(15 示之曲線,由位於3個平面I»!,P3, p5上之感應器所進行 之量測,使其能定義該曲線之參數和於裝置中之位置。甚 易了解,如果大量感應器可用於平行於?3之平面中(除了 卜和?5之外),意即分布於輥輪面上寬度上(表面34),然 後可能知悉(直接經由量測)剖面上數個點之位置,因而正 確知悉輥輪以及間隙之剖面,而不用絕對必須知悉初始剖 面之形狀。 不用冗言,本發明不僅用於連續式鑄造,亦可用於(如 於開始時之敌述)金屬或其它材料所製之平面狀產品之浪 壓。 經濟部中央棣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8-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Claims (1)

  1. 弟8 4 1 1 3 2 9 1號專利申請案 土-文申清專利範圍修正本(85年10月)
    申請專利範圍 ABCD
    •種用於連續式測定二輕輪(J0, J 間頸部處間隙之方法 ,該二輥輪實質上具有平行轴,其係用於—利用將_薄 金屬產品通過輥輪而將該產品熱成形之設備,其特 中央處㈣間隙之値(意即設備中之橫向中央平面 於無產物及冷卻時之初始狀態,以及在該產品成形中測 量之,而對各輥輪: 其夂異(C、,C33,C3S)(相對於初始狀態)係於沿著 位於頸部uo。處(意即正相對於頸部)之母線上3點處測 量炙,孩等點至少分別位於該中央平面(P〗),和平行於 中央平面之兩個第二平面(p] ’ p5)±,其分別位於該中 央平面之兩側; _ -變異(C2S )(相對於初始狀態),位於頸部9 〇。母線上 之一點處,測量之; -位於該平面#;)半徑長度之變異。12),其介於頸部 及90或180。之任一處之間,係以電腦模型或使用實驗 曲線測定之; -使用中央平面上各點位置變異之量測(分別位於相對 於頸部90。和180。處),及於中央平面半徑長度變異之量 測(分別地,一方面介於頸部和9〇。處之間((j i2j,另一 經濟部中央揉嗥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11 方面,介於90。和180。處之間u 133)),由此計算中央 處輥輪之歪曲値(Oh ),以及頸部處相對於初始狀態半徑 長度之變異; •使用冷卻時中央處間隙之値,和中央處輥耠歪曲之値 ,以及半徑長度之變異値,由此計算中央間之立即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汰(CNS > A4規格(2丨Οχ 297公釐)
    〜、申請專利範圍 蛵濟部中央榡準局員工消f合作,社印製 値(e3),以及間隙之剖面。 μ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特徵爲亦測量位於該 第二平面和頸部90。處表面上各點之位置。 ,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特徵爲遠離頸部之母 泉’及於一處(2 )(其在該母線上至少3點處之變異, C2 ν 1 3 ’ C2S )經過測量)之熱剖面係使用—經參數化之 /貝J疋之’該方程式定義於該母線上之—點處之熱變形 (Y)爲該點軸位置(丨)之函數,並使用該至少3點處變異之 量州,和頸邵處母線之熱剖面,其係使用遠離頸部母線 <熱剖面和位於該平面(介於頸部和該遠離頸部之母線處 〈間)之半徑長度變異((y 12)之測定而決定之。 根據申i青專利範圍第2或3項之方法,其特徵爲間隙之不 ,稱性(e 1 _ e 5 )係使用分別位於該第二平面和90。及180 位置處上之各點處變異(C3i,eh,C2i,C25)之量測 而測定之。 =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特徵爲測量位於相對 6毛固疋於空間中一參考點丨8 〇。之—點處之變異(C3)。 根據申請專利範固第i項之方法’其特徵爲位於1 8 0。處 又點處(代表支#輥輪之設施(15F,15M),包括軸承爲 =輪旋轉時軸心之端點)之變異,以及分開該軸承之各個 端點間之變異係經過測量。 種薄金屬產品(如薄片)成形之設備,包含兩個輥輪(1〇, 基本上具有平行軸,在其之間位於其軸之共同平 (P)處定義頸部;支撑設施(15F,1谓),提供軸承(13, 2 4 面 14)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νβ 線 -2- 格(.2,0 — 六、申請專利範圍 ,爲該輥輪旋轉時軸心(12)之軸端點;以及支架(16),用 以支撑至少一個經引導之棍輪,並可平行移動,使輕輪 彼此接近或遠離,該設備之特徵爲對各輥輪包含測量正 相對於頸部母線位置之設施,於至少3點上,分別位於垂 直軸之中央平面(P3),以及平行中央平面之兩個第二平 面(P1,P3-)上,和位於靠近輕輪邊緣處;和用以測量於該 中央平面,位於頸90°處母線位置之設施(23)。 8.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設備,其特徵爲其亦包含用以 測量於該第二平面上’位於頸部9 0 °處母線位置之設施 (23)。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之-設備,其特徵爲該量測設 施爲位置感應器(22),連接於支揮棍輪之設施,此外其並 包含用以測量軸承分離之變異之設施(26)。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設備,其特徵爲用以測量正相 對於頸部母線位置之設施爲連接於支架之感應器。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設備,其特徵爲該輥輪(10, u) 爲經過擦輪之間用於連續鋒造之設備之經過冷卻之較輪 ,用於接觸融熔金屬》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策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設備,其特徵爲其包含連接於 該量測設施(22, 23)之計算設施,用以: -計算該母線經測量之位置之變異; -利用電腦模型,考慮錡造參數及/或使用實驗數據下 測定該平面中(p【,p3,p5)(介於頸部和90。或180°之任 一處之間)輥輪半徑長度(R)之變異12); -3- 本紙伕尺度適用中國囤家標準(CMS ) Α4規格(2丨0Χ297公釐) Λ8 Β8 C8 D8 π、申請專利範圍 -使用該位置變異和半徑長度變異,計算中央處輥輪歪 曲之値(Dx3 ),和頸部處,相對於初始狀態,半徑長度之 變異値(DR3 ); -使用冷卻時,中央處之間隙値,和中央處輥輪之歪 値,以及半徑長度之變異値,導出中央處間隙 / 即値 (e3),以及間隙之剖面。 以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設備,其特徵爲該量測設施勺 含容量性或引導性或雷射光感應器》 < Μ I (請先閔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 本紙張尺度賴
TW084113291A 1994-10-28 1995-12-13 TW3057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9413102A FR2726210B1 (fr) 1994-10-28 1994-10-28 Mise en forme de produits metalliques minces entre deux cylindres
EP95402328A EP0709152B1 (fr) 1994-10-28 1995-10-19 Mise en forme de produits metalliques minces entre deux cylindres
ZA958911A ZA958911B (en) 1994-10-28 1995-10-20 Shaping of thin metal products between two rolls
AU34485/95A AU685677B2 (en) 1994-10-28 1995-10-26 Shaping of thin metal products between two rolls
CA002161557A CA2161557A1 (fr) 1994-10-28 1995-10-27 Mise en forme de produits metalliques minces entre deux cylindr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05785B true TW305785B (zh) 1997-05-21

Family

ID=9468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4113291A TW305785B (zh) 1994-10-28 1995-12-13

Country Status (25)

Country Link
US (1) US5671625A (zh)
EP (1) EP0709152B1 (zh)
JP (1) JPH08229639A (zh)
KR (1) KR100394475B1 (zh)
CN (1) CN1077461C (zh)
AT (1) ATE189983T1 (zh)
AU (1) AU685677B2 (zh)
BR (1) BR9505010A (zh)
CA (1) CA2161557A1 (zh)
CZ (1) CZ289802B6 (zh)
DE (1) DE69515251T2 (zh)
DK (1) DK0709152T3 (zh)
ES (1) ES2144589T3 (zh)
FI (1) FI107889B (zh)
FR (1) FR2726210B1 (zh)
GR (1) GR3033480T3 (zh)
PL (1) PL179092B1 (zh)
PT (1) PT709152E (zh)
RO (1) RO115335B1 (zh)
RU (1) RU2139772C1 (zh)
SK (1) SK282541B6 (zh)
TR (1) TR199501337A2 (zh)
TW (1) TW305785B (zh)
UA (1) UA35617C2 (zh)
ZA (1) ZA9589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47438C2 (de) * 1995-12-11 2001-08-16 Sms Demag Ag Sensorträger
KR100314849B1 (ko) * 1997-12-24 2002-01-15 이구택 쌍롤형 박판제조 장치에서의 박판두께 제어방법
DE19844305A1 (de) * 1998-09-17 2000-03-30 Mannesmann Ag Kombiniertes Regelungssystem zur Erzeugung bestimmter Produkteigenschaften beim Walzen von Stahlqualitäten im austenitischen, gemischt austenitisch-ferritischen und ferritischen Bereich
US6470957B1 (en) * 1999-07-16 2002-10-29 Mannesmann Ag Process for casting a continuous metal strand
CH691574A5 (de) 1999-09-24 2001-08-31 Main Man Inspiration Ag Bandgiessmaschine zur Erzeugung eines Metallbandes.
US6406285B1 (en) * 1999-10-21 2002-06-18 Welex Incorporate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nd of controlling the gap between polymer sheet cooling rolls
US6863517B2 (en) * 1999-10-21 2005-03-08 Welex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of controlling the gap between polymer sheet cooling rolls
DE10003496A1 (de) * 2000-01-27 2001-08-09 Siemens Ag Vorrichtung zur Messung der Kontur, der horizontalen Krümmung und/oder der horizontalen Position einer Walze eines Walzgerüsts
KR20030095566A (ko) * 2002-06-12 2003-12-24 동부전자 주식회사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JP4572685B2 (ja) * 2005-01-14 2010-11-04 株式会社Ihi 双ロール鋳造機
DE102005058192A1 (de) * 2005-12-06 2007-06-28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Vorrichtung zur Fehlererkennung von verstellbaren Klappen
JP2008213014A (ja) * 2007-03-07 2008-09-18 Ihi Corp ストリップ形状厚さ制御方法
JP5081699B2 (ja) * 2008-04-02 2012-11-28 新日鉄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圧延ロールギャップ調整方法
EP2436459A1 (de) * 2010-09-29 2012-04-0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Positionierung mindestens einer von zwei Gießrollen in einem kontinuierlichen Gieß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etallbands
CN103962395A (zh) * 2013-01-28 2014-08-0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支承辊磨损的在线测量方法
JP6025621B2 (ja) * 2013-03-08 2016-11-16 株式会社日立パワー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ロールプレス設備に用いられるロールの形状測定方法およびロールプレス設備用ロール形状測定装置
KR20170020151A (ko) 2015-08-14 2017-02-22 극동환경화학 주식회사 폐수에 포함된 이소프로필 알콜의 회수 처리장치 및 그 방법
RU2641936C1 (ru) * 2016-08-09 2018-01-23 Алексей Андреевич Калмыков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раствора валков машин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литья заготовок
CN108436051B (zh) * 2017-02-16 2020-10-2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链节一体化的在线辊缝仪
CN107702650A (zh) * 2017-09-12 2018-02-16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金属线材在线检测系统
CN108489408A (zh) * 2018-03-26 2018-09-04 兰州兰石换热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换热板片减薄量测量装置
FR3083225B1 (fr) * 2018-06-29 2020-06-26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Dispositif de laminage a interstice mesurable
KR102139638B1 (ko) * 2018-08-29 2020-07-30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주조 장치 및 롤 진단방법
TW202023709A (zh) * 2018-10-22 2020-07-01 日商日本製鐵股份有限公司 鑄片的鑄造方法
CN109434058B (zh) * 2018-12-29 2021-07-23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板坯铸机辊缝的标定方法
KR20210138229A (ko) 2020-05-12 2021-11-19 주식회사 극동이씨티 폐수에 포함된 이소프로필 알콜의 회수 처리장치 및 그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58485A (en) * 1965-02-15 1967-12-19 United States Steel Corp Measuring and controlling gap between rolls
US4131004A (en) * 1977-09-14 1978-12-26 Blaw-Knox Foundry & Mill Machinery, Inc. Rolling mill gauge and flatness calibration system
JPS6178537A (ja) * 1984-09-26 1986-04-22 Kawasaki Steel Corp 急冷薄帯製造における板クラウン推定方法
JPH03406A (ja) * 1989-05-30 1991-01-07 Nkk Corp 圧延方法
JP2837219B2 (ja) * 1990-03-02 1998-12-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ロールプロファイルの測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US5317386A (en) * 1991-09-06 1994-05-31 Eastman Kodak Company Optical monitor for measuring a gap between two roll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06A (zh) 1996-09-04
KR960013498A (ko) 1996-05-22
PT709152E (pt) 2000-07-31
PL179092B1 (pl) 2000-07-31
SK133795A3 (en) 1996-08-07
DE69515251T2 (de) 2000-09-28
RU2139772C1 (ru) 1999-10-20
JPH08229639A (ja) 1996-09-10
CZ281095A3 (en) 1996-05-15
AU685677B2 (en) 1998-01-22
DE69515251D1 (de) 2000-04-06
AU3448595A (en) 1996-05-09
SK282541B6 (sk) 2002-10-08
ATE189983T1 (de) 2000-03-15
FR2726210B1 (fr) 1997-01-10
PL311154A1 (en) 1996-04-29
EP0709152B1 (fr) 2000-03-01
ES2144589T3 (es) 2000-06-16
EP0709152A1 (fr) 1996-05-01
RO115335B1 (ro) 2000-01-28
GR3033480T3 (en) 2000-09-29
FI107889B (fi) 2001-10-31
FR2726210A1 (fr) 1996-05-03
CN1077461C (zh) 2002-01-09
CZ289802B6 (cs) 2002-04-17
TR199501337A2 (tr) 1996-06-21
US5671625A (en) 1997-09-30
FI955098A (fi) 1996-04-29
ZA958911B (en) 1996-05-14
BR9505010A (pt) 1997-10-14
UA35617C2 (uk) 2001-04-16
CA2161557A1 (fr) 1996-04-29
KR100394475B1 (ko) 2003-12-24
DK0709152T3 (da) 2000-07-31
FI955098A0 (fi) 1995-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305785B (zh)
CN102784804B (zh) 差厚板的制造方法及轧制装置
US8490447B2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a state of a rolling stock, particularly a near-net strip
US20050125091A1 (en) Computer-aided method for determing desired values for controlling elements of profile and surface evenness
CN106041010B (zh) 一种连铸大方坯轻压下标定方法
CN102451838A (zh) 一种消除钢板热轧过程镰刀弯缺陷的方法
Li et al. A novel analytical model for prediction of rolling force in hot strip rolling based on tangent velocity field and MY criterion
CN101912886A (zh) 一种控制边部减薄的优化方法
CN109434058B (zh) 一种板坯铸机辊缝的标定方法
Maksimov et al. A study of the parameters for hot straightening of thick steel plates on a roller straightening machine
Markowski et al.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asymmetric rolling of sheets on leader and finishing stands
CN204770045U (zh) 一种弯管机
JP5971293B2 (ja) 調質圧延機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Shatalov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rigid ends in thin-sheet rolling
EP2011590A1 (en) Twin-roll casting machine
Bolobanova et al. Study and modeling of slab deformation processes in the roughing stands of Severstal’s Mill-2000 hot-rolling line
WO2020085313A1 (ja) 鋳片の鋳造方法
JPS62157712A (ja) 板材の切断加工における変形量推定方法
Ren et al. Plate profile control during ultra-thin strip rolling utilizing work roll edge contact
Bel’skii et al. On Adequacy of Parameters of Strip Cross-Section Profile. Part 2. Local Thickenings and Thinnings
Li et al. 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Online Warping Height of Cold-Rolled Thin Strip Steel
CN104550266B (zh) 周期性变厚度带材轧制过程中的厚度软测量方法
RU2725547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катки профилей подкладочных полос
KR100848650B1 (ko) 주속 및 온도 변화에 따른 판 두께 변화 제어방법
JPH11701A (ja) 連続鋳造鋳片による極厚鋼板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