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3105A - 離型膜 - Google Patents

離型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3105A
TW202413105A TW112127393A TW112127393A TW202413105A TW 202413105 A TW202413105 A TW 202413105A TW 112127393 A TW112127393 A TW 112127393A TW 112127393 A TW112127393 A TW 112127393A TW 202413105 A TW202413105 A TW 2024131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layer
film
layer
release film
rele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27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碧衣
東條好晃
林崎恵一
大関陽介
鈴木太朗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13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310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5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being manufactured and immediately laminated before reaching its stable state, e.g. in which a layer is extruded and laminated while in semi-molten st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1/08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24Electrically-conducting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83/00Adhesive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91/00Adhesives based on oils, fats or wax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thereof
    • C09J191/06Wax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5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255Poly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9Laminated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2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not being coherent before laminating, e.g. made up from granular material sprinkled onto a substrate
    • B32B2037/243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2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t least one layer which influences the bonding during the lamination process, e.g. release layers or pressure equalising layers
    • B32B2037/268Release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2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electrical or magnetic properties, e.g. piezoelectric
    • B32B2307/21Anti-sta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18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離型膜,其於基材膜之一面具備樹脂層(A),且於另一面具備樹脂層(B),上述樹脂層(A)包含聚矽氧樹脂系離型劑,且厚度為0.2~2.0 μm,上述樹脂層(B)包含非聚矽氧樹脂系離型劑。 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儘管實現對各種黏著劑之超輕剝離性然離型層之剝離特性卻不易因黏連而發生變化之離型膜、及膜積層體。

Description

離型膜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離型膜、黏著片及黏著片之使用方法。
先前,以聚酯膜作為基材之離型膜由於具有機械強度、尺寸穩定性、耐化學品性、光學特性等優異之特性,且成本效率優異,故而用於各種用途。例如用於液晶顯示器(以下,簡稱為LCD)用偏光板、相位差板製造、電漿顯示器面板(以下,簡稱為PDP)構成構件製造、有機電致發光(以下,簡稱為有機EL)構成構件製造等、各種顯示器構成構件製造等各種光學用途等。
近年來,於使用黏著劑層之用途中,尤其存在需要較先前更高之耐久性之情況。例如,於使用黏著層將搭載於汽車內部之觸控面板之構成構件進行接著之情形時,於該用途中,由於在室外使用,因此需要即便暴露於夏季之高溫環境下或冬季之低溫環境下,構件之間亦會牢固地接著。因此,有伴隨黏著層本身之耐久性之提昇,相較於先前,黏著層本身之黏著力變得更強之傾向。因此,存在於將先前通常使用之輕剝離型離型膜自黏著層剝離時難以剝離之情況,要求進一步之輕剝離化。 又,作為近年來之黏著劑之趨勢,就階差吸收性變得更良好之方面而言,存在低彈性模數之黏著層受到親睞之傾向。於使用低彈性模數之黏著層之情形時,存在於將離型膜剝離時黏著層表面容易變形,而出現拉絲現象之情況。因此,對離型膜要求進一步之輕剝離化,即所謂之超輕剝離化。
作為離型膜之超輕剝離化對策,有增加離型層之厚度以實現輕剝離化之方法,但若為該方法,則存在因所使用之離型劑之種類之不同,來自離型層之移行成分轉接著於黏著劑層表面,而難以獲得所需之黏著力之情況。
另一方面,於使用移行性較小之離型劑以抑制來自離型層之移行性之情形時,移行成分轉接著於黏著劑層表面之情況減少,但存在以下課題:於將離型層塗得較厚之情形時離型層表面之滑動性較差,於將膜捲取成卷狀時,膜彼此黏連,於由膜施加壓力之卷之下捲部分,離型層之剝離力變重或離型層表面之外觀變差。為了解決該課題,研究了如下方法:於離型層中含有微粒子以防止離型膜之黏連(專利文獻1、2)。
又,作為另一研究,提出於膜之與設置有離型層之面為相反側之表面設置含有粒子之樹脂層(專利文獻3)。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4-25570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7-61081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6-16582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雖然藉由於離型層中含有微粒子能夠防止黏連,但另一方面存在如下情況:難以使微粒子穩定地存在於離型層表面,離型層本身亦會變脆,伴隨粒子之脫落等,離型層之剝離特性發生變化,而難以獲得穩定之剝離力。
又,於與設置有離型層之面為相反側之表面設置含有粒子之樹脂層之情形時,能夠防止黏連,但因形成凹凸之程度之不同,而存在如下情況:於形成膜卷時,樹脂層中所含之粒子之凹凸轉印於離型層,離型層之剝離特性發生變化,而難以獲得穩定之剝離力。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實際情況而完成者,其所欲解決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儘管實現對各種黏著劑之超輕剝離性然離型層之剝離特性卻不易因黏連而發生變化之離型膜、及膜積層體。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人等鑒於上述實際情況而進行了銳意研究,結果發現藉由使用包含特定構成之離型膜,會解決上述課題,從而完成本發明。即,本發明提供以下[1]~[28]。 [1]一種離型膜,其係於基材膜之一面具備樹脂層(A)且於另一面具備樹脂層(B)者,上述樹脂層(A)包含聚矽氧樹脂系離型劑,且厚度為0.2~2.0 μm,上述樹脂層(B)包含非聚矽氧樹脂系離型劑。 [2]一種離型膜,其於基材膜之至少單面側具備樹脂層(A),上述樹脂層(A)係包含硬化型聚矽氧樹脂及輕剝離化劑之樹脂層組合物之硬化物,上述輕剝離化劑具有由下述式(I)表示之二甲基矽氧烷骨架(DM)及由下述式(II)表示之甲基苯基矽氧烷骨架(MP),且厚度為0.2~1.5 μm, [化1] 二甲基矽氧烷骨架(DM) [化2] 甲基苯基矽氧烷骨架(MP)。 [3]如上述[2]所記載之離型膜,其中與設置有上述樹脂層(A)之面為相反側之膜表面之最大剖面高度(Rt)為2.0 μm以下。 [4]如上述[2]或[3]所記載之離型膜,其中上述基材膜之與設置有上述樹脂層(A)之面為相反側之面具備含有平均粒徑1~6 μm之粒子0.4~1.0質量%之聚酯層。 [5]如上述[2]至[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離型膜,其中上述輕剝離化劑之質量平均分子量為1萬以上10萬以下。 [6]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離型膜,其中上述樹脂層(A)之使用奈米壓痕儀裝置所測得之25℃下之彈性模數為500 MPa以下。 [7]如上述[1]或[6]所記載之離型膜,其中上述非聚矽氧樹脂系離型劑係選自由蠟、含長鏈烷基之化合物、及氟化合物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8]如上述[1]、[6]或[7]所記載之離型膜,其中上述樹脂層(B)之不揮發成分中之離型劑之含量為10~70質量%。 [9]如上述[1]及[6]至[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離型膜,其中上述樹脂層(B)實質上不含粒子。 [10]如上述[1]至[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離型膜,其中藉由下述評估方法所測得之樹脂層(A)之常態剝離力為5 g/25 mm以下, <評估方法> 於將丙烯酸系黏著帶(Tesa製造之「No.7475」)貼附於上述離型膜之樹脂層(A)面後,切成25 mm×150 mm之尺寸,於室溫下放置1小時;剝離力係於拉伸速度0.3 m/min之條件下以180°進行剝離。 [11]如上述[1]及[6]至[10]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離型膜,其於上述樹脂層(A)或樹脂層(B)中之至少一層與上述基材膜之間具備底塗層。 [12]如上述[11]所記載之離型膜,其中上述底塗層係抗靜電層。 [13]如上述[11]或[12]所記載之離型膜,其中上述底塗層含有下述化合物(A)~(C): (A)於包含噻吩或噻吩衍生物之化合物中藉由摻雜其他陰離子化合物而得之聚合物、或於包含噻吩或噻吩衍生物之化合物中具有陰離子基而自摻雜而得之聚合物 (B)多羥基化合物 (C)選自由聚胺酯樹脂、聚酯樹脂、及丙烯酸樹脂所組成之群中之1種以上之化合物。 [14]如上述[1]及[6]至[1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離型膜,其中上述樹脂層(A)或樹脂層(B)中之至少一者之表面之表面固有電阻率為1×10 12Ω/□以下。 [15]如上述[1]至[1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離型膜,其中上述基材膜係聚酯膜。 [16]如上述[15]所記載之離型膜,其中上述聚酯膜為三層構成。 [17]如上述[1]至[1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離型膜,其中藉由以下方法所評估之上述樹脂層(A)之加壓後重剝離化率為100%以下, <評估方法> 於將丙烯酸系黏著帶(Tesa製造之「No.7475」)貼附於上述樹脂層(A)面後,切成25 mm×150 mm之尺寸,於室溫下放置1小時;將於拉伸速度0.3 m/min之條件下以180°進行剝離之剝離力設為(F1); 繼而,以與上述樹脂層(A)面接觸之方式積層,於溫度40℃、濕度90%RH、負載1 MPa下進行20小時加壓處理;於將丙烯酸系黏著帶(Tesa製造之「No.7475」)貼附於處理後之上述樹脂層(A)面後,切成25 mm×150 mm之尺寸,於室溫下放置1小時;將於拉伸速度0.3 m/min之條件下以180°進行剝離之剝離力設為(F2); 根據下式求出加壓後重剝離化率: 加壓後重剝離化率(%)=(F2-F1)/F1×100。 [18]如上述[1]至[1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離型膜,其中上述樹脂層(A)面之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A))為30 nm以下。 [19]如上述[1]或[6]至[1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離型膜,其中上述樹脂層(B)面之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B))為60 nm以下。 [20]一種黏著片,其具備如上述[1]至[1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離型膜、及介隔黏著層之其他離型膜。 [21]如上述[20]所記載之黏著片,其中上述黏著層係由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形成。 [22]如上述[20]或[21]所記載之黏著片,其中上述黏著層之彈性模數(25℃)為6.0 MPa以下。 [23]如上述[20]至[22]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黏著片,其中上述黏著層包含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或丙烯酸丁酯。 [24]如上述[20]至[2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黏著片,其用於光學用透明黏著片。 [25]如上述[1]至[1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離型膜,其用於顯示器。 [26]如上述[1]至[1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離型膜,其用於可摺疊顯示器。 [27]一種黏著片之使用方法,其係於如上述[20]至[2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黏著片中將上述其他離型膜剝離後,將露出之黏著層表面貼合於光學構件。 [28]如上述[27]所記載之黏著片之使用方法,其中上述光學構件為偏光板或觸控感測器。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離型膜,可提供一種儘管實現對各種黏著劑之超輕剝離性然離型層之剝離特性卻不易因黏連而發生變化之離型膜、及膜積層體。
以下,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一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說明之實施方式,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任意地進行變化來實施。
<<<離型膜>>> 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一例之離型膜(以下,有時稱為「本離型膜」)係於基材膜之一面具備樹脂層(A)且於另一面具備樹脂層(B)之離型膜。離型膜可製成經捲取之卷狀離型膜(離型膜卷),以離型膜卷之形態進行保管等。於此情形時,離型層(A)可配置於卷之內側及外側中之任一側。
本離型膜之特徵在於一面之樹脂層(A)包含聚矽氧樹脂系離型劑。樹脂層(A)之厚度為0.2~2.0 μm,且使用奈米壓痕儀裝置所測得之樹脂層(A)於25℃下之彈性模數較佳為500 MPa以下。又,另一膜表面之樹脂層(B)之特徵在於包含非聚矽氧樹脂系離型劑。  若具有以上構成之離型膜被製成卷狀,則樹脂層(A)面與樹脂層(B)面重合,此時,可藉由樹脂層(B)減輕由於與樹脂層(A)表面之密接所造成之損傷,抑制黏連,從而防止由膜施加壓力之卷之下捲部分的樹脂層(A)之重剝離化及表面之外觀變差。又,樹脂層(A)實現超輕剝離性,並且由於實質上不含粒子,因而對基材膜之密接性亦良好,進而由於無粒子脫落,因此亦能夠減少向黏著帶等之移行性。
<<基材膜>> 本離型膜中之基材膜只要係呈現膜狀者,則並未特別限定其材料。例如可為紙製、樹脂製、金屬製等。其等之中,就機械強度及柔軟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樹脂製。 作為樹脂製之基材,例如可例舉將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苯乙烯、聚碳酸酯、聚醚碸、聚醯胺、聚醯亞胺等高分子形成為膜狀而得之膜。又,只要可進行膜化,則亦可為將該等材料加以混合而成者(聚合物摻合物)或使結構單元複合化而成者(共聚物)。 上述所例示之膜之中,就耐熱性、平面性、光學特性、強度等物性優異之方面而言,特佳為聚酯膜。
<聚酯膜> 構成本發明之積層膜之聚酯膜可為單層構成亦可為多層構成,除2層、3層構成以外,主要不超出本發明之主旨,則亦可為4層或4層以上之多層,並無特別限定。於本發明中,較佳為至少包含3層構成之聚酯膜。又,作為聚酯膜,就薄膜化或尺寸穩定性之方面等而言,較佳為雙軸延伸聚酯膜。
本發明中使用之聚酯可為同元聚酯亦可為共聚聚酯。於包含同元聚酯之情形時,較佳為使芳香族二羧酸與脂肪族二醇縮聚所得者。作為芳香族二羧酸,可例舉:對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等,作為脂肪族二醇,可例舉:乙二醇、二乙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等。作為代表性聚酯,例示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另一方面,作為共聚聚酯之二羧酸成分,可例舉:間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己二酸、癸二酸、羥基羧酸(例如對羥基苯甲酸)等之一種或兩種以上,作為二醇成分,可例舉: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4-環己烷二甲醇、新戊二醇等之一種或兩種以上。
於包含共聚聚酯之情形時,可例舉使二羧酸成分與二醇成分縮聚所得者。作為二羧酸成分,可例舉:間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己二酸、癸二酸、羥基羧酸(例如對羥基苯甲酸)等之一種或兩種以上,作為二醇成分,可例舉:乙二醇、二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4-環己烷二甲醇、新戊二醇等之1種或2種以上。共聚聚酯較佳為含有相對於二羧酸成分與二醇成分之合計為30莫耳%以下之第三成分之共聚物。 再者,所謂主成分樹脂,意指構成本聚酯膜之樹脂之中質量比率最大之樹脂,係指占構成本聚酯膜之樹脂之50質量%以上、或75質量%以上、或90質量%以上、或100質量%之情形。
上述聚酯膜之聚合觸媒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先前公知之化合物,例如可例舉:銻化合物、鈦化合物、鍺化合物、錳化合物、鋁化合物、鎂化合物、鈣化合物等。其中,就觸媒活性高,少量即可進行聚合,殘留於薄膜中之金屬量少,膜之亮度變高之方面而言,較佳為鈦化合物或鍺化合物。又,由於鍺化合物昂貴,故而進而較佳為鈦化合物。
於使用鈦化合物之聚酯之情形時,鈦元素含量較佳為50 ppm以下,更佳為1~20 ppm,進而較佳為處於2~10 ppm之範圍內。於鈦化合物之含量過多之情形時,存在於對聚酯進行熔融擠出之步驟中促進聚酯之劣化而成為黃色調較強之膜之情況。又,於含量過少之情形時,存在聚合效率差而使得成本上升或無法獲得具有充分之強度之膜之情況。 又,於使用利用鈦化合物之聚酯之情形時,為了抑制熔融擠出步驟中之劣化,較佳為使用磷化合物以降低鈦化合物之活性。作為磷化合物,若考慮聚酯之生產性或熱穩定性,則較佳為正磷酸。相對於熔融擠出之聚酯量,磷元素含量較佳為1~300質量ppm,更佳為3~200質量ppm,進而較佳為處於5~100質量ppm之範圍內。若磷化合物之含量為上述上限值以下,則不會成為膠凝化或異物之原因,又,若為上述下限值以上,則能夠充分降低鈦化合物之活性,抑制著色,從而不會成為具有黃色調之膜。
為了抑制低聚物成分之析出量,亦可以低聚物成分之含量較少之聚酯為原料來製造膜。作為低聚物成分之含量較少之聚酯之製造方法,可使用各種公知之方法,例如可例舉於製造聚酯後進行固相聚合之方法等。
又,藉由將聚酯膜設為3層以上之構成,且將聚酯膜之最外層設為使用低聚物成分之含量較少之聚酯原料之層,可抑制低聚物成分之析出量。又,聚酯亦可於進行酯化或酯交換反應後,進而提高反應溫度,於減壓下進行熔融縮聚而獲得。
為了提高膜之耐候性,防止被黏著體(例如液晶)等之劣化,亦可於聚酯膜中含有紫外線吸收劑。紫外線吸收劑係吸收紫外線之化合物,只要為能夠承受聚酯膜之製造步驟中施加之熱者,則並無特別限定。
作為紫外線吸收劑,存在有機系紫外線吸收劑及無機系紫外線吸收劑,但就透明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有機系紫外線吸收劑。有機系紫外線吸收劑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例舉:環狀亞胺基酯系、苯并三唑系、二苯甲酮系等。就耐久性之觀點而言,更佳為環狀亞胺基酯系、苯并三唑系。又,亦可併用2種以上之紫外線吸收劑。
於聚酯膜之聚酯層中,以賦予易滑性及防止各步驟中之傷痕產生為主要目的,亦可調配粒子。於調配粒子之情形時,所調配之粒子之種類只要為可賦予易滑性之粒子,則並無特別限定,作為具體例,例如可例舉:二氧化矽、碳酸鈣、碳酸鎂、碳酸鋇、硫酸鈣、磷酸鈣、磷酸鎂、高嶺土、氧化鋁、氧化鋯、氧化鈦等無機粒子;丙烯酸樹脂、苯乙烯樹脂、尿素樹脂、酚樹脂、環氧樹脂、苯并胍胺樹脂等有機粒子等。進而,於聚酯之製造步驟中,亦可使用使觸媒等金屬化合物之一部分沈澱、微分散所得之析出粒子。其等之中,尤其就基於少量即可產生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二氧化矽粒子或碳酸鈣粒子。
又,粒子之平均粒徑較佳為處於0.01~5 μm之範圍內,更佳為處於0.03~4 μm之範圍內,進而較佳為處於0.05~3.0 μm之範圍內。若平均粒徑為上述上限以下,則會成為膜之霧度被抑制得較低且具備膜之滑動性之膜。
進而,聚酯膜之聚酯層中之粒子含量較佳為5質量%以下,更佳為處於0.001~3質量%之範圍內,進而較佳為0.01~1質量%,特佳為0.05~0.5質量%。於無粒子之情形或粒子較少之情形時,膜之透明性變高而成為良好之膜,為了防止滑動性降低,存在需要採取諸如藉由向塗佈層中加入粒子而提高滑動性等措施之情況。又,若粒子含量為上述上限值以下,則霧度不會變高,可確保膜之充分之透明性。
關於所使用之粒子之形狀,亦無特別限定,亦可使用球狀、塊狀、棒狀、扁平狀等中之任一種。又,其硬度、比重、顏色等亦無特別限制。該等一系列之粒子亦可視需要併用2種以上。
向聚酯層中添加粒子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採用先前公知之方法。例如,可於製造構成各層之聚酯之任意階段添加,較佳為可於酯化或酯交換反應結束後添加。
聚酯膜可為二層以上之多層構成,但較佳為三層構成之聚酯膜。若為三層構成,則如下所述,可於兩表面中之聚酯層(表層)中含有粒子,於中間層不含粒子。因此,可提高滑動性或耐黏連性等之同時提高聚酯膜之透明性。再者,構成各層之聚酯如上所述。
又,於聚酯膜為二層以上之多層構成之情形時,與設置有離型層之面為相反側之面(反離型面)中之聚酯層(典型而言,未設置離型層之側之聚酯層)中所使用之粒子之平均粒徑較佳為1~6 μm,更佳為2~5 μm,其中,特佳為處於3~5 μm之範圍內。又,該聚酯層中之粒子之含量例如為0.03~1.0質量%,較佳為0.3~1.0質量%,更佳為0.4~1.0質量%,其中特佳為0.4~0.8質量%。藉由同時滿足上述平均粒徑及添加量,反離型面之最大剖面高度(Rt)變大,具有適度之凹凸形狀,從而使得離型膜可兼具抗黏連性及離型性。 又,即便於聚酯膜由單層構成之情形時,就抗黏連性及離型性之觀點而言,該單層之聚酯層亦可含有粒子,可以如上方式設定該粒子之平均粒徑及粒子添加量之範圍。
於2層或2層以上之聚酯膜中,設置有離型層之面之聚酯層(表層)可含有粒子亦可不含粒子,但就滑動性等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含有粒子。設置有離型層之面之聚酯層(表層)中的粒子含量(質量%)較佳為少於與設置有離型層之面為相反側之面(反離型面)的聚酯層中之粒子含量(質量%)。具體而言,設置有離型層之面之聚酯層中之粒子含量(質量%)較佳為處於0.001~0.8質量%之範圍內,更佳為0.01~0.5質量%,進而較佳為0.02~0.2質量%。
再者,於本發明中之聚酯膜中,除上述粒子以外,可視需要添加先前公知之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抗靜電劑、熱穩定劑、潤滑劑、染料、顏料等。
本發明中之聚酯膜之厚度只要處於能夠製成膜之範圍內則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10~300 μm,更佳為15~200 μm,進而較佳為25~125 μm,最佳為38~75 μm。
<聚酯膜之製造方法> 繼而,對聚酯膜之製造例進行具體說明,但不受以下之製造例任何限定。例如,於製造雙軸延伸聚酯膜之情形時,可例舉如下方法:首先使用擠出機將上述聚酯原料自模嘴熔融擠出,將熔融薄片以冷卻輥冷卻固化而獲得未延伸薄片。於此情形時,為了提高薄片之平面性,較佳為提高薄片與旋轉冷卻滾筒之密接性,較佳為採用靜電施加密接法或液體塗佈密接法。繼而,利用輥或拉幅機方式之延伸機將所獲得之未延伸薄片於一方向上進行延伸。延伸溫度通常為70~120℃,較佳為80~110℃,延伸倍率通常為2.5~7倍,較佳為3.0~6倍。繼而,於與第一階段之延伸方向正交之方向,在通常為70~170℃之溫度下,以通常為2.5~7倍,較佳為3.0~6倍之延伸倍率進行延伸。繼而,於180~270℃之溫度下,於拉緊下或30%以內之鬆弛下進行熱處理,而獲得雙軸配向膜。於上述延伸中,亦可採用以2階段以上進行一方向之延伸之方法。於此情形時,較佳為以二方向之延伸倍率最終分別處於上述範圍內之方式進行。
又,關於聚酯膜之製造,亦可採用同時雙軸延伸法。同時雙軸延伸法係於以通常70~120℃,較佳為80~100℃予以溫度控制之狀態下將上述未延伸薄片同時於機械方向及寬度方向延伸配向之方法,作為延伸倍率,以面積倍率計通常為4~50倍,較佳為7~35倍,更佳為10~25倍。其後,繼而於170~270℃之溫度下,於拉緊下或30%以內之鬆弛下進行熱處理,而獲得延伸配向膜。關於採用上述延伸方式之同時雙軸延伸裝置,可採用螺桿方式、縮放方式、線性驅動方式等先前公知之延伸方式。
<<樹脂層(A)>> 繼而,對構成本發明中之離型膜之樹脂層(A)之形成進行說明。
樹脂層(A)係使以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作為主成分樹脂之樹脂層(A)組合物硬化而成之層,且配置於上述基材膜之至少單面側。樹脂層(A)層亦可謂含有使樹脂層(A)組合物硬化而成之硬化物之離型層。
再者,上述「主成分樹脂」意指構成本樹脂層(A)組合物之樹脂中質量比率最大之樹脂,假定占構成本樹脂層(A)組合物之樹脂之50質量%以上、或75質量%以上、或90質量%以上、或100質量%之情形。
本發明中之樹脂層(A)較佳為含有硬化型聚矽氧樹脂。
作為硬化型聚矽氧樹脂,可為以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作為主成分之樹脂,亦可使用利用與丙烯酸樹脂、聚胺酯樹脂、環氧樹脂、醇酸樹脂等有機樹脂之接枝聚合等所得之改性聚矽氧等。又,於黏著層為聚矽氧黏著劑等之情形時,該黏著層較佳為含有氟矽酮樹脂等。
作為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之種類,加成型、縮合型等熱硬化型或紫外線硬化型等電子束硬化型等已有之任一硬化反應型均可使用,又,亦可併用複數種硬化型聚矽氧樹脂。進而,形成樹脂層(A)時之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之塗佈形態亦無特別限制,可為溶解於有機溶劑之形態、無溶劑之形態、水系乳液之形態中之任一者。
無溶劑型之硬化型聚矽氧係具有即便不稀釋於溶劑中亦能夠塗佈之黏度之聚矽氧,其係包含短聚矽氧烷鏈且分子量相對較低之聚矽氧樹脂。 另一方面,溶劑型之硬化型聚矽氧係若不稀釋於溶劑中則無法塗佈之黏度較高之聚矽氧樹脂,與無溶劑型之硬化型聚矽氧相比,其係具有相對較高之分子量之聚矽氧。 就與基材膜之密接性變得良好,且具有均勻之塗佈外觀而無塗佈不均,並且樹脂層(A)之厚度亦容易調整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溶劑型之硬化型聚矽氧。
本發明中使用之聚矽氧樹脂之種類並無限制,就輕剝離性特性等優異之離型特性之觀點而言,本發明中較佳為使用含有烯基之硬化型聚矽氧樹脂。含有烯基之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中,作為二有機聚矽氧烷,可例示由下述通式(1)表示者。 R (3-a)X aSiO-(RXSiO) m-(R 2SiO) n-SiX aR (3-a)・・・(1)
通式(1)中,R為碳數1~10之一價烴基,X為含烯基之有機基。a較佳為0~3之整數,較佳為1,m為0以上,於a=0之情形時,m為2以上,m及n為分別滿足100≦m+n≦20000之數,又,上述式並非意指嵌段共聚物。R為碳數1~10之一價烴基,具體而言,可例舉甲基、乙基、丙基、丁基等烷基、環己基等環烷基、苯基、甲苯基等芳基等,特佳為甲基、苯基。X較佳為碳數2~10之含烯基之有機基,具體而言,可例舉:乙烯基、烯丙基、己烯基、辛烯基、丙烯醯基丙基、丙烯醯基甲基、甲基丙烯醯基丙基、環己烯基乙基、乙烯氧基丙基等,特佳為乙烯基、己烯基等。若具體例示,則可例舉:分子鏈兩末端三甲基矽烷氧基封端二甲基矽氧烷-甲基己烯基矽氧烷共聚物(二甲基矽氧烷單元96莫耳%、甲基己烯基矽氧烷單元4莫耳%)、分子鏈兩末端二甲基乙烯基矽烷氧基封端二甲基矽氧烷-甲基己烯基矽氧烷共聚物(二甲基矽氧烷單元97莫耳%、甲基己烯基矽氧烷單元3莫耳%)、分子鏈兩末端二甲基己烯基矽烷氧基封端二甲基矽氧烷-甲基己烯基矽氧烷共聚物(二甲基矽氧烷單元95莫耳%、甲基己烯基矽氧烷單元5莫耳%)。
作為繼而與含烯基之硬化型聚矽氧樹脂進行反應而形成更牢固之聚矽氧離型層所需之含SiH基之聚有機矽氧烷,可使用1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較佳為3個以上鍵結於矽原子之氫原子之有機氫化聚矽氧烷,且其係直鏈狀、支鏈狀、環狀者等,可例舉下述通式(2)所表示之化合物,但並不限定於該等。 HbR 1 (3-b)SiO-(HR 1SiO) x-(R 1 2SiO) y-SiR 1 (3-b)H b・・・(2)
通式(2)中,R 1為不含碳數1~6之脂肪族不飽和鍵之一價烴基。b為0~3之整數,x、y分別為整數。若具體例示,則可例舉:分子鏈兩末端三甲基矽烷氧基封端甲基氫聚矽氧烷、分子鏈兩末端三甲基矽烷氧基封端二甲基矽氧烷-甲基氫矽氧烷共聚物、分子鏈兩末端二甲基氫矽烷氧基封端甲基氫聚矽氧烷、分子鏈兩末端二甲基氫矽烷氧基封端二甲基矽氧烷-甲基氫矽氧烷共聚物。
繼而,例舉可用於本發明之市售之各種類型之聚矽氧樹脂之具體例,例示有:作為信越化學工業(股)製造之KS-774、KS-775、KS-778、KS-779H、KS-847H、KS-856、X-62-2422、X-62-2461、X-62-1387、X-62-5039、X-62-5040、KNS-3051、X-62-1496、KNS320A、KNS316、X-62-1574A/B、X-62-7052、X-62-7028A/B、X-62-7619、X-62-7213、X-41-3035;作為邁圖高新材料公司製造之YSR-3022、TPR-6700、TPR-6720、TPR-6721、TPR6500、TPR6501、UV9300、UV9425、XS56-A2775、XS56-A2982、UV9430、TPR6600、TPR6604、TPR6605;作為東麗道康寧(股)製造之SRX357、SRX211、SD7220、SD7292、LTC750A、LTC760A、LTC303E、SP7259、BY24-468C、SP7248S、BY24-452、DKQ3-202、DKQ3-203、DKQ3-204、DKQ3-205、DKQ3-210;作為旭化成瓦克矽酮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DEHESIVE系列中之DEHESIVE 636、919、920、921、924、929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
樹脂層(A)較佳為使用促進加成型反應之鉑系觸媒。作為本成分,例示有:氯鉑酸、氯鉑酸之醇溶液、氯鉑酸與烯烴之錯合物、氯鉑酸與烯基矽氧烷之錯合物等鉑系化合物、鉑黑、鉑載二氧化矽、鉑載活性碳。
至於樹脂層(A)中之硬化觸媒之含量,相對於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以金屬換算量計較佳為0.5~500質量ppm,其中更佳為5質量ppm以上,其中進而較佳為10質量ppm以上,又,更佳為300質量ppm以下,進而較佳為200質量ppm以下。若離型層中之鉑系觸媒含量為上述下限值以上,則可獲得充分之剝離力,硬化反應充分進行,不會發生塗佈面狀劣化等不良情況。另一方面,若樹脂層(A)中之鉑系觸媒含量為上述上限值以下,則除成本上有利以外,反應性亦會提昇,不會出現產生凝膠異物等步驟中之不良情況。
又,加成型反應由於反應性非常高,故而視情形有時添加乙炔醇作為反應抑制劑。該成分係具有碳-碳三鍵及羥基之有機化合物,較佳為選自由3-甲基-1-丁炔-3-醇、3,5-二甲基-1-己炔-3-醇及苯基丁炔醇所組成之群中之化合物。
相對於樹脂層(A)組合物合計量(以不揮發成分為基準)100質量份,反應控制劑之含量較佳為0.001~5.0質量份,更佳為0.01~2.0質量份,進而較佳為0.05~1.5質量份,最佳為0.1~0.5質量份。藉由設為上述範圍內,不會降低反應活性,不會阻礙硬化型聚矽氧樹脂硬化,可確保離型膜之輕剝離性。
於構成離型膜之樹脂層(A)中,亦可併用觸媒以促進水解、縮合反應。作為觸媒之具體例,可例舉:乙酸、丁酸、馬來酸、檸檬酸等有機酸類;鹽酸、硝酸、磷酸、硫酸等無機酸類;三乙胺等鹼性化合物類;鈦酸四丁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錫、二乙酸二丁基錫、二辛酸二丁基錫、二油酸二丁基錫、二乙酸二苯基錫、二丁基氧化錫、二甲氧基二丁基錫、二丁基雙(三乙氧基矽烷氧基)錫、苄基馬來酸二丁基錫等有機金屬鹽類;KF、NH 4F等含氟元素之化合物等。上述觸媒可單獨使用或併用2種以上。其中,尤其就塗膜耐久性變得良好之方面而言,較佳為有機金屬鹽類。
為了調整樹脂層(A)之剝離性等,亦可併用各種剝離控制劑。於使剝離力重剝離化之情形時,一般而言,為了獲得所需之剝離力,將適當含量之有機聚矽氧烷樹脂或二氧化矽粒子、重剝離力之聚矽氧種等加入至樹脂層(A)中進行調整。。
若例舉市售之重剝離化劑之具體例,則例示有:信越化學工業(股)製造之KS-3800、X-92-183;東麗道康寧(股)製造之SDY7292、BY24-843、BY24-4980。
於使剝離力輕剝離化之情形時,選擇各種低分子矽氧烷,對樹脂層(A)進行適當之含量調整,使矽氧烷移行成分發揮離型性能。作為低分子矽氧烷化合物之例,可例舉:六甲基環三矽氧烷、八甲基環四矽氧烷、十甲基環五矽氧烷等。又,作為該等低分子環狀矽氧烷之其他化合物,有分子鏈兩末端三甲基矽烷氧基封端二甲基矽氧烷低聚物;分子鏈兩末端二甲基羥基矽烷氧基封端二甲基矽氧烷低聚物等,亦可視需要將該等化合物混合使用。
如上所述,樹脂層(A)組合物亦可視需要含有輕剝離化劑,較佳為具有由下述式(3)表示之二甲基矽氧烷骨架(DM)及由下述式(4)表示之甲基苯基矽氧烷骨架(MP)之聚矽氧油。輕剝離化劑藉由具有二甲基矽氧烷骨架(DM)及甲基苯基矽氧烷骨架(MP),即便向貼合之黏著劑層移行,亦能夠滲入至黏著層內部,從而減輕黏著力之降低。由下述式(3)表示之二甲基矽氧烷骨架(DM)及由下述式(4)表示之甲基苯基矽氧烷骨架(MP)之比率(DM:MP)以莫耳比計較佳為處於98:2~70:30之範圍內,進而較佳為處於95:5~80:20之範圍內,特佳為處於92:8~85:15之範圍內。藉由將DM:PM設為上述範圍內,可確保本離型膜之剝離性。 又,輕剝離化劑之質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未達1萬。若輕剝離化劑之質量平均分子量未達1萬,則於移行性及輕剝離性之方面有利。
[化3] 二甲基矽氧烷骨架(DM)
[化4] 甲基苯基矽氧烷骨架(MP)
藉由使該等低分子矽氧烷化合物作為移行成分以通常為0.1~15.0質量%,較佳為0.5~10.0質量%,進而較佳為0.5~5.0質量%之含量包含於聚矽氧樹脂中,能夠實現所需之輕剝離。若為0.1質量%以上,則移行性成分充分,會充分發揮離型性,若低分子矽氧烷之含量為15.0質量%以下,則移行性成分不會過量析出,無步驟污染之顧慮。
樹脂層(A)組合物可視需要含有稀釋溶劑。作為稀釋溶劑,例如可例舉:甲苯等芳香族烴類;己烷、庚烷、異辛烷等脂肪族烴類;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類;甲基乙基酮(MEK)、甲基異丁基酮等酮類;乙醇、2-丙醇等醇類;二異丙醚、二丁醚等醚類等。考慮到溶解性、塗佈性或沸點等,其等較佳為單獨使用或將複數種加以混合使用。
又,於樹脂層(A)中,為了使與膜之塗膜密接性變得良好,較佳為併用下述通式(5)所表示之有機矽化合物。 Si(X) d(Y) e(R 1) f・・・(5) [上述式中,X為具有選自環氧基、巰基、(甲基)丙烯醯基、烯基、鹵烷基及胺基中之至少1種之有機基,R 1為一價烴基且碳數為1~10者,Y為水解性基,d為1或2之整數,e為2或3之整數,f為0或1之整數,d+e+f=4]
上述通式(5)所表示之有機矽化合物可使用具有2個能夠藉由水解、縮合反應而形成矽氧烷鍵之水解性基Y者(D單元源)或具有3個水解性基Y者(T單元源)。
通式(5)中,一價烴基R 1為碳數1~10者,特佳為甲基、乙基、丙基。
通式(5)中,作為水解性基Y,可例示以下者。即:甲氧基、乙氧基、丁氧基、異丙烯氧基、乙醯氧基、丁酮肟基及胺基等。該等水解性基可單獨使用或使用複數種。若應用甲氧基或乙氧基,則可對塗佈材賦予良好之保存穩定性,且具有適當之水解性,因此尤佳。
作為樹脂層(A)中所含之有機矽化合物之具體例,例示有: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β-(3,4-環氧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γ-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胺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5-己烯基三甲氧基矽烷、對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三氟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γ-縮水甘油氧基丙基甲基二異丙烯氧基矽烷等。
樹脂層(A)較佳為實質上不含粒子。藉由於樹脂層(A)中實質上不含粒子,能夠使剝離特性穩定化,並且降低移行性。再者,所謂實質上不含,意指樹脂層(A)可含有粒子,只要其含量較少不會損害本發明之效果即可,例如可包含不可避免地混入之粒子。至於具體之本樹脂層(A)(A層)中之粒子之含量,以不揮發成分為基準,例如為未達0.05質量%,較佳為未達0.01質量%,更佳為未達0.0001質量%。再者,以不揮發成分為基準之本樹脂層(A)組合物中之粒子之含量之範圍亦與上述粒子之含量相同。
進而,亦可於不損害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於樹脂層(A)組合物中視需要含有消泡劑、塗佈性改良劑、增黏劑、有機系潤滑劑、抗靜電劑、導電劑、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發泡劑、染料、顏料等。
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之數量平均分子量(Mn)較佳為9000以上350000以下。若將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之數量平均分子量(Mn)設為上述下限值以上,則於離型膜積層黏著層時,能夠減少低分子量之聚矽氧樹脂向黏著層溶出或移行之量,又,藉由將樹脂層(A)進行厚塗,容易獲得輕剝離化效果。另一方面,若將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之數量平均分子量(Mn)設為上述上限值以下,則黏度變高,從而會防止樹脂層(A)組合物之流動性降低。因此,於塗佈樹脂層(A)組合物時,會防止出現條紋狀之塗佈不均,從而容易使樹脂層(A)表面變得平滑。 就該觀點而言,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之數量平均分子量(Mn)較佳為9000以上,其中更佳為10000以上,其中進而較佳為20000以上,其中尤其進而較佳為30000以上。另一方面,較佳為350000以下,更佳為50000以下,其中進而較佳為40000以下。
就與數量平均分子量相同之觀點而言,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之質量平均分子量(Mw)較佳為10000~500000,其中更佳為20000以上,其中進而較佳為50000以上,其中特佳為80000以上,又,更佳為250000以下,其中進而較佳為100000以下。
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之質量平均分子量(Mw)相對於數量平均分子量(Mn)之比率(Mw/Mn)較佳為1.7~3.5,更佳為1.9~3.0,其中進而較佳為2.0~3.0。藉由滿足該範圍,可期待有效率地進行交聯反應。 再者,數量平均分子量(Mn)及質量平均分子量(Mw)係以聚苯乙烯為基準,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PC)測定求出之值,具體之測定方法係使用GPC測定裝置測定層析圖,基於使用標準聚苯乙烯之校準曲線求出數量平均分子量(Mn)及質量平均分子量(Mw)。具體而言,將測定用試樣4 mg溶解於4 mL之THF(tetrahydrofuran,四氫呋喃)中製成測定溶液,將測定溶液100 μL注入至GPC測定裝置中進行測定。溶離液使用四氫呋喃(THF)。分析時使用東曹(股)製造之「Ecosec8320」,保護管柱使用東曹(股)製造之「TSKgel guardcolumn HXL-L」,至於管柱,將4根東曹(股)製造之「TSKgel GMHXL」進行連結而使用。又,於烘箱溫度40℃、THF流量1.0 mL/分鐘之條件下進行分析,檢測時使用RI。
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亦可為包含2種以上之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之組合者,於此情形時,2種以上之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之數量平均分子量(Mn)及質量平均分子量(Mw)之平均值較佳為處於上述範圍內。再者,此處,所謂平均值,係指根據各樹脂之質量進行加權而得之加權平均。又,於使用主劑及聚矽氧交聯劑作為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之情形時,主劑之質量平均分子量(Mn)、數量平均分子量(Mw)、及Mw/Mn可處於上述範圍內。
至於硬化型聚矽氧樹脂,於藉由正庚烷溶劑稀釋而調整為15質量%時,該硬化型聚矽氧樹脂於25℃下之黏度較佳為1~400 mcps,更佳為5~300 mcps,進而較佳為10~200 mcps。 若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之該黏度為1 mcps以上,則藉由塗佈液之適度之黏度會抑制收縮,可獲得視認性較高之均勻之塗佈外觀,故而較佳,若為400 mcps以下,則能夠維持樹脂層(A)組合物之流動性,於塗佈樹脂層(A)組合物時,能夠抑制出現條紋狀之塗佈不均之情況,從而能夠使樹脂層(A)表面變得平滑。 黏度之測定係以如下方式進行:利用正庚烷溶劑將硬化型聚矽氧樹脂稀釋至15質量%,使用E型黏度計(東機產業(股)製造之「TVE-22L」)測定該溶液於25℃下之黏度。
於硬化型聚矽氧樹脂在聚矽氧樹脂中具有烯基之情形時,相對於全部矽氧烷成分之量,烯基之含量較佳為0.4~2.5 mol%,更佳為0.5~2.0 mol%,進而較佳為0.5~1.5 mol%。藉由滿足該範圍,聚矽氧樹脂中包含一定量以上之烯基,因此離型層充分硬化,另一方面,烯基量不會過剩,藉此能夠防止暴露於空氣後之剝離力變重。
於硬化型聚矽氧樹脂在聚矽氧樹脂中具有Si-H基之情形時,相對於全部矽氧烷成分之量,Si-H基之含量較佳為0.8~2.5 mol%,更佳為0.8~2.0 mol%,進而較佳為1.0~2.0 mol%。藉由滿足該範圍,聚矽氧樹脂中包含一定量以上之Si-H基,因此離型層充分硬化,另一方面,Si-H基不會過剩,藉此防止與黏著層發生反應,從而能夠抑制離型膜之重剝離化。
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亦可於同一結構中在包含矽氧烷鍵之主鏈之側鏈及/或末端包含烯基及Si-H基(亦簡稱為「H基」)。於此情形時,烯基及Si-H基之含量較佳為處於上述範圍內。
本離型層組合物中之全部矽氧烷成分之含量例如可藉由 1H-NMR( 1Hydrogen-Nuclear Magnetic-Resonance,一氫-核磁共振)並根據主鏈之二甲基矽氧烷單元與除此以外之單元之積分比進行測定。又,乙烯基及Si-H基之含量表示相對於鍵結於矽氧烷鏈之官能基總量之比率,可藉由測定 1H-NMR來評估。但是,並不限定於該方法。
就超輕剝離化、防黏連、及抑制移行性增大之觀點而言,樹脂層(A)之厚度較佳為0.2~2.0 μm之範圍,更佳為0.4~1.5 μm之範圍,進而較佳為0.4~1.2 μm之範圍,最佳為0.4~1.0 μm之範圍。若樹脂層(A)之厚度未達0.2 μm,則如下所述,即便將樹脂層(A)之彈性模數設定為規定之範圍內,亦難以實現樹脂層(A)之輕剝離化。又,若樹脂層(A)之厚度超過2.0 μm,則存在引起樹脂層(A)成分向黏著帶等移行之移行性增大之情況、或無法充分防止黏連之情況。
樹脂層(A)於25℃下之彈性模數較佳為500 MPa以下,更佳為65~400 MPa,進而較佳為80~300 MPa。藉由滿足該等範圍,可對黏著層表現出良好之剝離性。再者,樹脂層(A)之彈性模數可藉由所使用之聚矽氧樹脂之種類、樹脂層(A)之厚度等進行調整,例如,若樹脂層(A)變薄,則有彈性模數變高之傾向。又,此處,所謂彈性模數係指利用奈米壓痕儀所測得之值。
樹脂層(A)之常態剝離力較佳為5 g/25 mm以下,更佳為處於0.1~4 g/25 mm之範圍內,進而較佳為處於0.5~3 g/25 mm之範圍內。若常態剝離力為5 g/25 mm以下,則對彈性模數伴隨光學構件之大型化、薄膜化而變低之黏著層亦能夠表現出良好之剝離性。另一方面,若常態剝離力超過5 g/25 mm,則存在自黏著層剝離時,難以剝離之情況,存在黏著劑層因黏著層之變形或斷裂而轉印至離型膜側之情況。
樹脂層(A)之殘留接著率係向貼合有來自樹脂層(A)之移行成分之黏著帶等移行之移行性之指標。對於移行性較大之樹脂層(A),由於在重疊之評估膜附著有較多之移行成分,因此貼合於該評估膜之黏著帶之剝離力變小,殘留接著率(%)亦會降低。因此,殘留接著率(%)較佳為較高,較佳為80%以上,更佳為85%以上,進而較佳為90%以上。若殘留接著率為80%以上,則可認為無實際使用方面之問題。
樹脂層(A)之加壓後之重剝離化率較佳為100%以下,更佳為50%以下,進而較佳為20%以下。若加壓後重剝離化率為100%以下,則於將本離型膜捲取成卷狀時,由膜施加壓力之卷之下捲部分之樹脂層(A)之重剝離化被抑制得較低,不會產生由重剝離化引起之不良情況。加壓後之重剝離化率之計算方法如實施例所述。
關於樹脂層(A)之形成,可藉由於膜之製膜步驟中對膜表面進行處理之線內塗佈來設置,亦可採用於系統外在暫時製造之膜上進行塗佈之離線塗佈,更佳為藉由離線塗佈形成。
作為將樹脂層(A)設置於膜之方法,可使用反向凹版塗佈、直接凹版塗佈、輥塗、模嘴塗佈、棒式塗佈、淋幕式塗佈等先前公知之塗佈方式。
亦可預先對構成本發明中之離型膜之膜施以電暈處理、電漿處理等表面處理。
關於形成樹脂層(A)時之硬化條件,並無特別限定,於藉由離線塗佈設置樹脂層(A)之情形時,可以如下標準進行熱處理,即,通常為於80℃以上之溫度下進行10秒以上,較佳為於100~200℃下進行3~40秒,更佳為於120~190℃下進行3~40秒,進而較佳為於150~180℃下進行3~40秒。
又,亦可視需要將熱處理與紫外線照射等活性能量線照射加以併用。再者,作為用以利用活性能量線照射進行硬化之能量源,可使用公知之裝置、能量源。例如,作為光源,例示有:熔化(H)燈、金屬鹵化物燈、高壓水銀燈(產生臭氧型、無臭氧型)、UV-LED(ultraviolet-Light Emitting Diode,紫外線-發光二極體)等。
活性能量線照射並無特別限定,於為紫外線照射之情形時,以累計光量換算,可處於10~3000 mJ/cm 2之範圍內,較佳為處於50~2000 mJ/cm 2之範圍內,進而較佳為處於100~1000 mJ/cm 2之範圍內。藉由將紫外線照射之累計光量換算設為上述範圍內,會促進樹脂層(A)之硬化,另一方面,藉由避免過度照射,不會破壞樹脂層(A),可防止照射後之剝離力變重。
本發明之離型膜之樹脂層(A)或樹脂層(B)中之至少一者之表面之表面固有電阻率較佳為1×10 12Ω/□以下。樹脂層(A)或樹脂層(B)之表面固有電阻率越低,則抗靜電性越好,可抑制步驟內之膜帶電,從而防止異物等之附著。
上述樹脂層(A)面之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A))較佳為30 nm以下。藉由使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A))為30 nm以下,能夠實現超輕剝離化,故而較佳。(Ra(A))進而較佳為25 nm以下,其中尤佳為20 nm以下。另一方面,就膜操作性之方面而言,下限值較佳為5 nm以上。
<<樹脂層(B)>> 以下,對本發明中之樹脂層(B)進行說明。
構成本發明中之離型膜之樹脂層(B)設置於與設置有基材膜之樹脂層(A)之面相反之表面,只要為包含非聚矽氧系離型劑之樹脂層(B)即可,更佳為包含非聚矽氧系離型劑且具有抗靜電性能之樹脂層(B)。
樹脂層(B)中所使用之非聚矽氧系離型劑只要為除聚矽氧化合物以外之離型劑即可,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先前公知之離型劑,例如可例舉:含長鏈烷基之化合物、氟化合物、蠟等。 其中,就污染性較小,減輕黏連方面優異之方面而言,較佳為長鏈烷基化合物或蠟,尤其就減輕黏連之觀點而言,更佳為長鏈烷基化合物。該等離型劑可單獨使用,亦可使用複數種。
所謂聚矽氧化合物係指分子內具有矽氧烷鍵之化合物,亦包含於含有矽氧烷鍵之主鏈之側鏈及/或末端具有各種官能基者。例如可例舉:醚基、羥基、胺基、環氧基、羧酸基、氟等鹵基、全氟烷基、烴基(烷基、烯基、芳基、各種芳香族基等)等。於樹脂層(B)包含聚矽氧化合物之情形時,與樹脂層(A)強力地黏連,樹脂層(A)之表面發生變形等,而使得樹脂層(A)之剝離特性變差,因此難以用於本離型膜。
所謂含長鏈烷基之化合物,係指具有碳數通常為6以上、較佳為8以上、進而較佳為12以上之直鏈或支鏈之烷基的化合物。作為烷基,例如可例舉己基、辛基、癸基、月桂基、十八烷基、山崳於基等。作為具有烷基之化合物,例如可例舉:各種含長鏈烷基之高分子化合物、含長鏈烷基之胺化合物、含長鏈烷基之醚化合物、含長鏈烷基之四級銨鹽等。考慮到耐熱性、污染性,較佳為高分子化合物。又,就有效地獲得離型性之觀點而言,更佳為側鏈具有長鏈烷基之高分子化合物。
所謂側鏈具有長鏈烷基之高分子化合物,可使具有反應性基之高分子與具有能夠與該反應性基反應之烷基之化合物反應而獲得。作為上述反應性基,例如可例舉羥基、胺基、羧基、酸酐等。作為具有該等反應性基之化合物,例如可例舉:聚乙烯醇、聚乙亞胺、聚伸乙基胺、含反應性基之聚酯樹脂、含反應性基之聚(甲基)丙烯酸樹脂等。其等之中,考慮到離型性或操作容易性,較佳為聚乙烯醇。
所謂具有能夠與上述反應性基進行反應之烷基之化合物,例如可例舉:異氰酸己酯、異氰酸辛酯、異氰酸癸酯、異氰酸月桂酯、異氰酸十八烷基酯、異氰酸山崳酯等含長鏈烷基之異氰酸酯;氯化己基、氯化辛基、氯化癸基、氯化月桂基、氯化十八烷基、氯化山崳基等含長鏈烷基之醯氯;含長鏈烷基之胺、含長鏈烷基之醇等。其等之中,考慮到離型性或操作容易性,較佳為含長鏈烷基之異氰酸酯,特佳為異氰酸十八烷基酯。
又,側鏈具有長鏈烷基之高分子化合物亦可藉由(甲基)丙烯酸長鏈烷基酯之聚合物或(甲基)丙烯酸長鏈烷基酯與其他含乙烯基單體之共聚而獲得。所謂(甲基)丙烯酸長鏈烷基酯,例如可例舉(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山崳酯等。
所謂蠟,係指選自天然蠟、合成蠟、調配有其等之蠟中之蠟。所謂天然蠟,係指植物系蠟、動物系蠟、礦物系蠟、石油蠟。作為植物系蠟,可例舉堪地里拉蠟、巴西棕櫚蠟、米糠蠟、木蠟、荷荷芭油等。作為動物系蠟,可例舉蜂蠟、羊毛脂、鯨蠟等。作為礦物系蠟,可例舉褐煤蠟、地石蠟、純地蠟等。作為石油蠟,可例舉石蠟、微晶蠟、石蠟脂等。作為合成蠟,可例舉合成烴、改性蠟、氫化蠟、脂肪酸、醯胺、胺、醯亞胺、酯、酮等。作為合成烴,例如可例舉費托蠟(別名沙索蠟)、聚乙烯蠟,此外,亦可例舉作為低分子量之高分子(具體而言,數量平均分子量500至20000之高分子)之以下聚合物,即聚丙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與聚丙二醇之嵌段或接枝鍵結體等。作為改性蠟,可例舉褐煤蠟衍生物、石蠟衍生物、微晶蠟衍生物等。此處,衍生物係指藉由精製、氧化、酯化、皂化之任一處理、或其等之組合所獲得之化合物。作為氫化蠟,可例舉氫化蓖麻油、及氫化蓖麻油衍生物。
上述蠟之中,就特性穩定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合成蠟,其中更佳為聚乙烯蠟,進而較佳為氧化聚乙烯蠟。作為合成蠟之數量平均分子量,就黏連等特性之穩定性、操作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處於500~30000之範圍內,更佳為處於1000~15000之範圍內,進而較佳為處於2000~8000之範圍內。
氟化合物係於化合物中含有氟原子之化合物。就利用線內塗佈所獲得之塗佈外觀之方面而言,適宜使用有機系氟化合物,例如可例舉:含全氟烷基之化合物、含氟原子之烯烴化合物之聚合物、氟苯等芳香族氟化合物等。就離型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具有全氟烷基之化合物。進而,氟化合物亦可使用如下所述之含有長鏈烷基化合物之化合物。
所謂具有全氟烷基之化合物,例如可例舉:(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全氟烷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烷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烷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烷基-1-甲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全氟烷基-2-丙烯酯等含全氟烷基之(甲基)丙烯酸酯或其聚合物;全氟烷基甲基乙烯基醚、2-全氟烷基乙基乙烯基醚、3-全氟丙基乙烯基醚、3-全氟烷基-1-甲基丙基乙烯基醚、3-全氟烷基-2-丙烯基乙烯基醚等含全氟烷基之乙烯基醚或其聚合物等。考慮到耐熱性、污染性,較佳為聚合物。聚合物可僅為單一化合物,亦可為複數種化合物之聚合物。又,就離型性之觀點而言,全氟烷基較佳為碳原子數3~11。進而,亦可為與如下所述之含有長鏈烷基化合物之化合物之聚合物。又,就與基材之密接性之觀點而言,亦較佳為與氯乙烯之聚合物。
於形成樹脂層(B)時,就防止異物等之附著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含有抗靜電劑,例如可使用於包含噻吩或噻吩衍生物之化合物中藉由摻雜其他陰離子化合物而得之聚合物、或於包含噻吩或噻吩衍生物之化合物中具有陰離子基而自摻雜而得之聚合物、或包含以烷磺酸離子作為抗衡離子之單體作為成分之聚合物等。其中,就可獲得優異之抗靜電性能之觀點而言,更佳為含有包含噻吩或噻吩衍生物之化合物。
作為包含噻吩或噻吩衍生物之化合物,例示有:藉由包含噻吩或噻吩衍生物之化合物之其他陰離子化合物所摻雜之聚合物、或於包含噻吩或噻吩衍生物之化合物中具有陰離子基而自摻雜而得之聚合物,例如於聚陰離子之存在下使下述式(6)或下述式(7)之化合物聚合所獲得者。
[化5]
上述式(6)中,R 1及R 2分別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碳數為1~20之脂肪族烴基、脂環族烴基、芳香族烴基等。
[化6]
上述式(7)中,n表示1~4之整數。
作為聚合時使用之聚陰離子,例如例示有:聚(甲基)丙烯酸、聚馬來酸、聚苯乙烯磺酸、聚乙烯基磺酸等。作為該聚合物之製造方法,例如可採用如日本專利特開平7-90060公報所示之方法。
於本發明中,適宜使用上述式(7)之化合物中n為2,且使用聚苯乙烯磺酸作為聚陰離子者。
又,於該等聚陰離子為酸性之情形時,一部分或全部可被中和。作為中和時所使用之鹼,較佳為氨、有機胺類、鹼金屬氫氧化物。
至於包含以烷磺酸離子作為抗衡離子之單體作為成分之聚合物之具體例,例如可例舉具有由下述式(8)所示之構成要素作為重複單元之聚合物。可使該等均聚物或共聚物共聚,進而使其他複數種成分共聚。就提高抗靜電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均聚物。
[化7]
作為聚合物之結構,例如可例舉上述式中取代基R 1為氫原子或碳數為1~3之烷基,R 2為-O-或-NH-,R 3為碳數1~6之伸烷基或可成立式(8)之結構之其他結構,R 4、R 5、R 6之至少1個為氫原子,其他取代基為碳數1~3之烷基、或烷基之碳數為2~3之羥烷基,X -為具有碳數1~4之烷基之烷磺酸離子者。
於形成樹脂層(B)時,為了使塗佈外觀或抗靜電性能變得良好,較佳為包含多羥基化合物。作為多羥基化合物,較佳為使用選自聚甘油、及對聚甘油之環氧烷加成物中之1種以上之化合物或其衍生物。聚甘油係由下述通式(9)表示之化合物。
[化8]
上述式(9)中之n為2以上,於本發明中,式中之n通常處於2~20之範圍內,較佳為處於3~15之範圍內,更佳為處於3~12之範圍內。
所謂對聚甘油之環氧烷加成物,係指具有使環氧烷加成於由上述通式(9)表示之聚甘油之羥基使之聚合而成之結構者。
此處,於聚甘油骨架之每個羥基上,所加成之環氧烷之結構亦可不同。又,至少分子中之一個羥基被加成即可,無需使環氧烷或其衍生物加成於全部羥基。
作為加成於聚甘油之環氧烷,較佳為環氧乙烷或環氧丙烷。若環氧烷之伸烷基鏈變得過長,則有疏水性變強,塗佈液中之分散性變差,樹脂層(B)之抗靜電性或透明性變差之傾向。特佳為環氧乙烷。又,至於其加成數,以作為最終之化合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Mn)計較佳為處於200~2000之範圍內,更佳為處於300~1000之範圍內,進而較佳為處於400~900之範圍內。
上述聚甘油、或對聚甘油之環氧烷加成物可單獨使用1種或併用2種以上。
於形成樹脂層(B)時,就提高塗佈外觀或透明性之觀點而言,可併用先前公知之各種聚合物作為黏合劑成分,作為聚合物之具體例,可例舉:聚酯樹脂、聚胺酯樹脂、丙烯酸樹脂、聚乙烯醇、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就使樹脂層(B)變得更牢固,從而減輕黏連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聚酯樹脂、聚胺酯樹脂。
作為聚酯樹脂,可例舉主要構成成分包含例如如下所述之多元羧酸及多元羥基化合物者。即,作為多元羧酸,可使用: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苯二甲酸、4,4'-二苯基二羧酸、2,5-萘二甲酸、1,5-萘二甲酸及2,6-萘二甲酸、2,7-萘二甲酸、1,4-環己烷二羧酸、2-鉀磺基對苯二甲酸、5-鈉磺基間苯二甲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羧酸、戊二酸、琥珀酸、偏苯三甲酸、1,3,5-苯三甲酸、均苯四甲酸、偏苯三甲酸酐、鄰苯二甲酸酐、對羥基苯甲酸、偏苯三甲酸單鉀鹽及其等之酯形成性衍生物等。作為多元羥基化合物,可使用: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3-丙烷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2-甲基-1,5-戊二醇、新戊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對苯二甲醇、雙酚A-乙二醇加成物、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1,4-丁二醇、聚四氫呋喃二醇、二羥甲基丙酸、甘油、三羥甲基丙烷、二羥甲基乙基磺酸鈉、二羥甲基丙酸鉀等。 聚酯樹脂係多元羧酸與多元羥基化合物之縮聚物。只要自上述化合物之中分別適當地選擇1種以上多元羧酸及多元羥基化合物,藉由慣例之縮聚反應合成聚酯樹脂即可。又,聚酯樹脂可為水分散體,於此情形時,可適當地將親水性官能基等導入至聚酯樹脂中。
聚胺酯樹脂係指分子內具有胺基甲酸酯鍵之高分子化合物。通常,聚胺酯樹脂係藉由多元醇與異氰酸酯之反應而製作。作為多元醇,可例舉聚碳酸酯多元醇類、聚酯多元醇類、聚醚多元醇類、聚烯烴多元醇類、丙烯酸多元醇類,該等化合物可單獨使用,亦可使用複數種。聚酯樹脂可為水分散體,於此情形時,可適當地將親水性官能基等導入至多元醇中。
聚碳酸酯多元醇類係由多元醇類與碳酸酯化合物進行脫醇反應而獲得。作為多元醇類,可例舉: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4-環己烷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3,3-二羥甲基庚烷等。作為碳酸酯化合物,可例舉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苯酯、碳酸乙二酯等,作為由該等之反應獲得之聚碳酸酯系多元醇類,例如可例舉聚(1,6-伸己基)碳酸酯、聚(3-甲基-1,5-伸戊基)碳酸酯等。
作為聚酯多元醇類,可例舉:由多元羧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癸二酸、反丁烯二酸、順丁烯二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等)或其等之酸酐與多元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2-甲基-1,3-丙烷二醇、1,5-戊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甲基-2,4-戊二醇、2-甲基-2-丙基-1,3-丙二醇、1,8-辛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2,5-二甲基-2,5-己二醇、1,9-壬二醇、2-甲基-1,8-辛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丁基-2-己基-1,3-丙二醇、環己二醇、雙羥基甲基環己烷、二甲醇苯、雙羥基乙氧基苯、烷基二烷醇胺、內酯二醇等)之反應所獲得者。
作為聚醚多元醇類,可例舉: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乙二醇-丙二醇共聚物、聚四亞甲基醚二醇、聚六亞甲基醚二醇等。
為了提高與各種功能層之密接性,更佳為使用上述多元醇類中之聚碳酸酯多元醇類及聚酯多元醇類。
作為用以獲得聚胺酯樹脂之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例示有:甲苯二異氰酸酯、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亞甲基二苯基二異氰酸酯、苯二異氰酸酯、萘二異氰酸酯、聯甲苯胺二異氰酸酯等芳香族二異氰酸酯;α,α,α',α'-四甲基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等具有芳香環之脂肪族二異氰酸酯;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丙二異氰酸酯、離胺酸二異氰酸酯、三甲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脂肪族二異氰酸酯;環己烷二異氰酸酯、甲基環己烷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亞異丙基二環己基二異氰酸酯等脂環族二異氰酸酯等。該等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複數種。
於合成聚胺酯樹脂時可使用擴鏈劑,作為擴鏈劑,只要具有2個以上與異氰酸酯基反應之活性基,則並無特別限制,一般而言,可主要使用具有2個羥基或胺基之擴鏈劑。
作為具有2個羥基之擴鏈劑,例如可例舉: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等脂肪族二醇、苯二甲醇、雙羥基乙氧基苯等芳香族二醇、新戊二醇羥基特戊酸酯等酯二醇等二醇類。又,作為具有2個胺基之擴鏈劑,例如可例舉:甲苯二胺、苯二甲二胺、二苯基甲烷二胺、乙二胺、丙二胺、己二胺、2,2-二甲基-1,3-丙二胺、2-甲基-1,5-戊二胺、三甲基己二胺、2-丁基-2-乙基-1,5-戊二胺、1,8-辛二胺、1,9-壬二胺、1,10-癸二胺等脂肪族二胺;1-胺基-3-胺基甲基-3,5,5-三甲基環己烷、二環己基甲烷二胺、亞異丙基環己基-4,4'-二胺、1,4-二胺基環己烷、1,3-雙胺基甲基環己烷等脂環族二胺等。
本發明中之聚胺酯樹脂可為以溶劑作為介質者,較佳為以水作為介質者。為了使聚胺酯樹脂分散或溶解於水中,有使用乳化劑之強制乳化型、於聚胺酯樹脂中導入親水性基之自乳化型或水溶型等。尤其是於聚胺酯樹脂之結構中導入離子基而離子聚合物化之自乳化型之液體之儲存穩定性或所獲得之塗佈層之耐水性、透明性、密接性優異,故而較佳。
又,作為所導入之離子基,可例舉羧基、磺酸、磷酸、膦酸、四級銨鹽等各種離子基,較佳為羧基。作為向聚胺酯樹脂中導入羧基之方法,可於聚合反應之各階段中採用各種方法。例如有:於預聚物合成時,使用具有羧基之樹脂作為共聚成分之方法或使用具有羧基之成分作為多元醇或聚異氰酸酯、擴鏈劑等之一成分之方法。尤佳為使用含羧基之二醇,藉由該成分之添加量導入所需量之羧基之方法。例如,可使二羥甲基丙酸、二羥甲基丁酸、雙(2-羥基乙基)丙酸、雙(2-羥基乙基)丁酸等與用於聚胺酯樹脂之聚合之二醇進行共聚。又,該羧基較佳為成為以氨、胺、鹼金屬類、無機鹼類等進行中和所得之鹽之形態。尤佳為氨、三甲胺、三乙胺。該聚胺酯樹脂可於塗佈後之乾燥步驟中將去除了中和劑之羧基用作與其他交聯劑之交聯反應點。藉此,塗佈前之液體狀態下之穩定性優異,並且能夠進一步改善所獲得之塗佈層之耐久性、耐溶劑性、耐水性、耐黏連性等。
丙烯酸樹脂係含有包含丙烯酸系、甲基丙烯酸系單體之聚合性單體之聚合物。該等可為均聚物或共聚物、進而可為與丙烯酸系、甲基丙烯酸系單體以外之聚合性單體之共聚物中之任一者。又,亦包括該等聚合物與其他聚合物(例如聚酯、聚胺基甲酸酯等)之共聚物。例如為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即,丙烯酸樹脂亦可為丙烯酸改性聚酯樹脂或丙烯酸改性聚胺酯樹脂。進而,亦包括於聚酯溶液、或聚酯分散液中使聚合性單體聚合所獲得之聚合物(視情形為聚合物之混合物)。同樣,亦包括於聚胺基甲酸酯溶液、聚胺基甲酸酯分散液中使聚合性單體聚合所獲得之聚合物(視情形為聚合物之混合物)。同樣,亦包括於其他聚合物溶液、或分散液中使聚合性單體聚合所獲得之聚合物(視情形為聚合物混合物),於本說明書中,該等亦稱為丙烯酸改性聚酯樹脂或丙烯酸改性聚胺酯樹脂。再者,丙烯酸樹脂中所使用之上述聚酯、聚胺基甲酸酯可自關於作為上述黏合劑成分之聚酯、聚胺基甲酸酯所例示者適當選擇而使用。 又,為了進一步提高與基材膜之密接性,丙烯酸樹脂亦可含有羥基、胺基。
作為上述聚合性單體,並無特別限定,作為具有代表性之化合物,例如可例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烯酸、伊康酸、反丁烯二酸、順丁烯二酸、甲基順丁烯二酸之類之各種含羧基之單體類、及其等之鹽;(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單丁基羥基反丁烯二酸酯、單丁基羥基伊康酸酯之類之各種含羥基之單體類;(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之類之各種(甲基)丙烯酸酯類;(甲基)丙烯醯胺、二丙酮丙烯醯胺、N-羥甲基丙烯醯胺或(甲基)丙烯腈等之類之各種含氮化合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乙烯基甲苯之類之各種苯乙烯衍生物;丙酸乙烯酯之類之各種乙烯酯類;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等各種含矽聚合性單體類;含磷之乙烯基系單體類;氯乙烯、偏二氯乙烯之類之各種鹵化乙烯類;丁二烯之類之各種共軛二烯類。
亦可併用交聯劑以提高樹脂層(B)之強度。作為交聯劑,可使用先前公知之材料,例如可例舉:㗁唑啉化合物、環氧化合物、三聚氰胺化合物、異氰酸酯系化合物、碳二醯亞胺系化合物、有機矽化合物等。就提高樹脂層(B)之強度之觀點而言,更佳為三聚氰胺化合物。又,亦可併用2種以上交聯劑。
於本離型膜中之樹脂層(B)中,可含有粒子以提高膜之易滑性,但更佳之形態為實質上不含粒子。藉由於樹脂層(B)中實質上不含粒子,能夠使剝離特性變得穩定之同時降低離型成分之移行性。
再者,所謂實質上不含,意指樹脂層(B)可含有粒子,只要其含量較少不會損害本發明之效果即可,例如可包含不可避免地混入之粒子。至於具體之樹脂層(B)中之粒子之含量,以不揮發成分為基準,例如為未達0.05質量%,較佳為未達0.01質量%,更佳為未達0.0001質量%。再者,以不揮發成分為基準之樹脂層(B)中之粒子之含量之範圍亦與上述粒子之含量相同。
進而,亦可於不損害本發明之主旨之範圍內,於樹脂層(B)中視需要含有消泡劑、塗佈性改良劑、增黏劑、有機系潤滑劑、抗靜電劑、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發泡劑、染料、顏料等。
於樹脂層(B)中,不揮發成分中之離型劑之含量較佳為10~70質量%。若離型劑之含量為10質量%以上,則能夠獲得良好之抗黏連性能。 於在樹脂層(B)中使用含長鏈烷基之化合物作為非聚矽氧系離型劑之情形時,含長鏈烷基之化合物占樹脂層(B)組合物中之全部不揮發成分之比率較佳為處於5~90質量%之範圍內,更佳為處於10~70質量%之範圍內,進而較佳為處於20~60質量%之範圍內,最佳為處於20~40質量%之範圍內。若含長鏈烷基之化合物之比率處於上述範圍內,則能夠獲得良好之抗黏連性能,藉由減輕由黏連引起之離型層之剝離特性之變化,能夠較大程度地抑制由膜施加壓力之卷之下捲部分之離型層之重剝離化。
於在樹脂層(B)中使用蠟作為非聚矽氧系離型劑之情形時,蠟占樹脂層(B)中之全部不揮發成分之比率較佳為處於5~90質量%之範圍內,更佳為處於10~80質量%之範圍內,進而較佳為處於25~70質量%之範圍內。若蠟之比率處於上述範圍內,則能夠獲得良好之抗黏連性能,藉由減輕由黏連引起之離型層之剝離特性之變化,能夠較大程度地抑制由膜施加壓力之卷之下捲部分之離型層之重剝離化。又,於與三聚氰胺化合物加以組合使用之情形時,存在逐漸重剝離化之情況。因此,於使用蠟之情形時,需要注意與交聯劑等之組合。另一方面,含長鏈烷基之化合物無如下問題,可謂更佳。 作為較佳之組合物之組合,例示有:含長鏈烷基之化合物與三聚氰胺化合物、含長鏈烷基之化合物與㗁唑啉化合物、含長鏈烷基之化合物與三聚氰胺化合物及㗁唑啉化合物、蠟與三聚氰胺化合物及㗁唑啉化合物之組合。
作為非聚矽氧系離型劑,相較於含長鏈烷基之化合物與交聯劑之組合,藉由蠟與交聯劑之組合,重剝離化率變大,至於其原因(推定),認為如下。 蠟具有以下特徵:其除了具有撥水性以外,亦具有撥油性。藉此,與待組合之三聚氰胺化合物之相容性較差,三聚氰胺化合物進而成為容易排斥之狀態。 另一方面,本案發明之重剝離化率評估係於高溫(40℃)、高濕度(90%RH)下,於含有水分之狀態下進行加壓處理,因此於將蠟與三聚氰胺化合物加以組合而成之樹脂層(B)表面容易生成凝聚物,而提高與相反面之聚矽氧離型層之接著性,結果,推測重剝離化率變大。 如上所述,本案發明之特徵在於:亦著眼於先前之非聚矽氧系離型劑未注意到之撥油效果,選擇離型劑,而構成具備樹脂層(B)之離型膜。
於樹脂層(B)中,於使用包含噻吩或噻吩衍生物之化合物作為抗靜電劑之情形時,包含噻吩或噻吩衍生物之化合物占樹脂層(B)之全部不揮發成分之比率較佳為處於5~50質量%之範圍內,更佳為處於5~40質量%之範圍內,進而較佳為處於5~30質量%之範圍內。若處於上述範圍內,則能夠獲得良好之抗靜電性。
於樹脂層(B)中,多羥基化合物占樹脂層(B)之全部不揮發成分之比率較佳為處於10~80質量%之範圍內,更佳為處於20~70質量%之範圍內,進而較佳為處於30~65質量%之範圍內。若處於上述範圍內,則能夠獲得良好之抗靜電性。
黏合劑成分占樹脂層(B)之全部不揮發成分之比率較佳為處於5~50質量%之範圍內,更佳為處於5~40質量%之範圍內,進而較佳為處於5~30質量%之範圍內。若黏合劑成分之比率處於上述範圍內,則樹脂層(B)之強度變得良好,能夠減輕黏連。
交聯劑占樹脂層(B)之全部不揮發成分之比率較佳為處於5~70質量%之範圍內,較佳為處於10~60質量%之範圍內,進而較佳為處於15~50質量%之範圍內。若交聯劑之比率處於上述範圍內,則樹脂層(B)之強度變得良好,能夠減輕黏連。
<樹脂層(B)之特性> 本發明中之樹脂層(B)可具有以下特性。
本離型膜中之樹脂層(B)表面之粗糙度(Ra(B))較佳為20 nm以上,更佳為處於25~60 nm之範圍內,更佳為處於30~55 nm之範圍內,進而較佳為處於38~50 nm之範圍內。若為20 nm以上,則於設置離型層後,於卷之狀態下不易發生黏連。另一方面,若表面粗糙度為60 nm以下,則於將本離型膜捲取成卷狀時,膜之凹凸不會轉印至離型層,從而會維持離型層之剝離特性。
樹脂層(B)之厚度較佳為0.005~0.25 μm,更佳為0.008~0.15 μm,進而較佳為0.01~0.10 μm。藉由將樹脂層(B)之厚度設為0.25 μm以下,於將本離型膜捲取成卷狀時,會抑制樹脂層(B)中之非聚矽氧系離型劑成分向離型層移行,若樹脂層(B)之厚度為0.005 μm以上,則可賦予良好之抗黏連性。再者,可推測於樹脂層(B)中存在各種化合物之未反應物、反應後之化合物、或其等之混合物。
樹脂層(B)表面之表面固有電阻率較佳為1×10 12Ω/□以下,更佳為1×10 10Ω/□以下,進而較佳為1×10 8Ω/□以下,最佳為1×10 6Ω/□以下。表面固有電阻率之下限並無特別限制,但考慮到抗靜電劑之成本,較佳為設為1×10 4Ω/□以上。樹脂層(B)之表面固有電阻率越低,則抗靜電性越良好,越會抑制步驟內之膜之帶電,從而防止異物等之附著。
樹脂層(B)之常態剝離力較佳為400~2000 g/25 mm,更佳為400~1500 g/25 mm,進而較佳為400~1000 g/25 mm。藉由將樹脂層(B)之常態剝離力設為2000 g/25 mm以下,可賦予良好之抗黏連性,於將本離型膜捲取成卷狀時,可抑制由膜施加壓力之卷之下捲部分之樹脂層(A)之重剝離化。
樹脂層(B)之表面自由能較佳為50 mN/m以下,更佳為40 mN/m以下,進而較佳為30 mN/m以下。藉由將樹脂層之表面自由能設為50 mN/m以下,可賦予良好之抗黏連性,於將本離型膜捲取成卷狀時,可抑制由膜施加壓力之卷之下捲部分之離型層(A)之重剝離化。表面自由能之詳細內容如實施例所述。
樹脂層(B)於25℃下之彈性模數較佳為500 MPa以上。此處,所謂彈性模數係利用奈米壓痕儀所測得之值。若彈性模數為500 MPa以上,則於將本離型膜捲取成卷狀時,即便於由膜施加壓力之卷之下捲部分亦不會產生樹脂層(A)之重剝離化。
<底塗層> 本離型膜較佳為於樹脂層(A)或樹脂層(B)中之至少一層與基材膜之間具備底塗層。底塗層可設置於樹脂層(A)與基材膜之間、或樹脂層(B)與基材膜之間中之任一者,又,亦可設置於樹脂層(A)與基材膜之間、及樹脂層(B)與基材膜之間。
底塗層不僅用於提高膜與樹脂層(A)或樹脂層(B)之密接性,亦用於對離型膜賦予各種功能。作為底塗層之功能,例如可例舉用以抑制將設置於樹脂層(A)上之黏著劑層等功能層進行剝離之步驟中之剝離帶電,從而防止異物等之附著之抗靜電性能;於在高溫下長時間進行熱處理之情形時,對來自聚酯膜之低聚物之析出進行密封之低聚物密封性能等。本離型膜中,較佳為具有抗靜電性能之底塗層。再者,上述底塗層可為單層,亦可為2層以上之構成。
於具有抗靜電性能之底塗層中,例如可使用上述於包含噻吩或噻吩衍生物之化合物中藉由摻雜其他陰離子化合物而得之聚合物、或於包含噻吩或噻吩衍生物之化合物中具有陰離子基而自摻雜而得之聚合物、或包含以烷磺酸離子作為抗衡離子之單體作為成分之聚合物作為抗靜電劑。 再者,於本離型膜中,就具有良好之抗靜電性能之觀點而言,更佳為含有包含噻吩或噻吩衍生物之化合物之底塗層。
於形成具有抗靜電性能之底塗層時,為了使抗靜電性能變得良好,較佳為使用選自由上述通式(9)所示之聚甘油、及對聚甘油之環氧烷加成物中之1種以上之化合物或其衍生物。
具有抗靜電性能之底塗層亦可含有黏合劑成分。作為黏合劑,可使用先前公知之各種聚合物,例如聚酯樹脂、丙烯酸樹脂、聚胺酯樹脂、聚乙烯醇樹脂等。就底塗層之透明性、抗靜電性之提昇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聚胺酯樹脂。
亦可併用交聯劑以提高底塗層之強度。作為交聯劑,可使用先前公知之材料,例如可例舉㗁唑啉化合物、環氧化合物、三聚氰胺化合物、異氰酸酯系化合物、碳二醯亞胺系化合物、有機矽化合物等。就提高底塗層之強度之觀點而言,更佳為三聚氰胺化合物。亦可併用2種以上交聯劑。
於在底塗層中使用包含噻吩或噻吩衍生物之化合物作為抗靜電劑之情形時,包含噻吩或噻吩衍生物之化合物占底塗層之全部不揮發成分之比率較佳為處於5~50質量%之範圍內,更佳為處於5~40質量%之範圍內,進而較佳為處於5~30質量%之範圍內。若處於上述範圍內,則能夠獲得良好之抗靜電性。
於底塗層中,選自聚甘油、及對聚甘油之環氧烷加成物中之1種以上之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占底塗層之全部不揮發成分之比率較佳為處於10~80質量%之範圍內,更佳為處於20~70質量%之範圍內,進而較佳為處於30~65質量%之範圍內。若處於上述範圍內,則能夠獲得良好之抗靜電性。
黏合劑成分占底塗層之全部不揮發成分之比率較佳為處於5~50質量%之範圍內,更佳為處於5~40質量%之範圍內,進而較佳為處於5~30質量%之範圍內。若黏合劑成分之比率處於上述範圍內,則底塗層之強度變得良好,能夠使抗靜電性變得良好。
交聯劑占底塗層之全部不揮發成分之比率較佳為處於5~70質量%之範圍內,較佳為處於10~60質量%之範圍內,進而較佳為處於15~50質量%之範圍內。若交聯劑之比率處於上述範圍內,則底塗層之強度變得良好,能夠減輕黏連。
亦可於具有低聚物密封性能之底塗層設置包含有機化合物之具有低聚物密封性之底塗層,該有機化合物包含選自鋁、鈦、鋯中之1種或2種以上金屬元素。
具有低聚物密封性之底塗層可直接設置於基材膜上,亦可設置於上述具有抗靜電性之底塗層上。
再者,可推測於底塗層中存在樹脂組合物之各種化合物之未反應物、反應後之化合物、或其等之混合物。
<底塗層之特性> 具有抗靜電性能之底塗層之厚度較佳為0.005 μm以上0.25 μm以下,更佳為0.008 μm以上0.15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0.01 μm以上0.10 μm以下。若底塗層之厚度處於上述範圍內,則能夠賦予良好之抗靜電性。
具有抗靜電性能之底塗層表面之表面固有電阻率較佳為1×10 12Ω/□以下,更佳為1×10 10Ω/□以下,進而較佳為1×10 8Ω/□以下,最佳為1×10 6Ω/□以下。表面固有電阻率之下限並無特別限制,但考慮到抗靜電劑之成本,較佳為設為1×10 4Ω/□以上。樹脂層(B)之表面固有電阻率越低,則抗靜電性越良好,越會抑制步驟內之膜之帶電,從而防止異物等之附著。
<樹脂層(B)及底塗層之形成方法> 繼而,對樹脂層(B)及底塗層之形成方法進行說明。
至於樹脂層(B)及底塗層之形成,可藉由將塗佈液塗佈於膜來設置,亦可藉由於膜製造步驟內進行之線內塗佈來設置,又,亦可採用所謂之離線塗佈,即藉由於系統外在暫時製造之膜上進行塗佈。更佳為線內塗佈。
線內塗佈係於聚酯膜之製造步驟內進行塗佈之方法,具體而言,線內塗佈係於將聚酯熔融擠出後,進行延伸,其後進行熱固定並進行捲取之前之任意階段進行塗佈之方法。通常塗佈於熔融、急冷後所獲得之未延伸片材、經延伸之單軸延伸膜、熱固定前之雙軸延伸膜、熱固定後且捲取前之膜之任一者。 例如於逐次雙軸延伸中,尤其是塗佈於沿長度方向(縱向)延伸之單軸延伸膜之後再沿橫向延伸之方法較為優異,但並不限定於以上。根據該方法,由於能夠同時進行製膜與樹脂層(B)之形成,故而製造成本上具有優勢,又,為了於塗佈後進行延伸,亦可藉由延伸倍率而使樹脂層(B)之厚度發生變化,與離線塗佈膜相比,能夠更容易地進行薄膜塗佈。又,藉由在延伸前於膜上設置樹脂層(B),可使樹脂層(B)與聚酯膜一起延伸,藉此可使聚酯膜牢固地密接於樹脂層(B)。 進而,於雙軸延伸聚酯膜之製造中,利用夾具等固持膜端部之同時進行延伸,藉此可於縱向及橫向上對膜進行約束,於熱固定步驟中,可於不產生褶皺等而維持平面性之狀態下施加高溫。因此,藉由塗佈後實施之熱處理,可成為藉由其他方法無法實現之高溫,因此與離線塗佈相比,可使樹脂層(B)及底塗層之硬化進一步進行,從而可製作更牢固之塗膜。
於藉由線內塗佈設置樹脂層(B)之情形時,較佳為按照以下要領來製造基材膜,即,以上述一系列化合物作為水溶液或水分散體,將以0.1~50質量%左右為標準對固形物成分濃度(全部不揮發成分)進行調整所得之樹脂層(B)組合物塗佈於聚酯膜上。
作為將樹脂層(B)組合物或底塗層組合物塗佈於膜之方法,例如可使用氣刀塗佈、刮刀塗佈、桿式塗佈、棒式塗佈、刮塗、擠壓式塗佈、含浸塗佈、逆輥塗佈、傳送輥塗佈、凹版塗佈、接觸輥塗佈、鑄塗、噴霧塗佈、淋幕式塗佈、壓延塗佈、擠壓式塗佈等先前公知之塗佈方法。
關於在膜上形成樹脂層(B)及底塗層時之乾燥及硬化條件,並無特別限定,於藉由線內塗佈設置樹脂層(B)之情形時,較佳為於70~270℃下進行熱處理3~200秒,更佳為於100~260℃下,進而較佳為於110~250℃下,以10~100秒作為標準進行熱處理。
另一方面,例如於藉由離線塗佈設置樹脂層(B)之情形時,較佳為以於80~200℃下進行3~40秒為標準進行熱處理,更佳為以於100~180℃下進行3~40秒為標準進行熱處理。
無論為離線塗佈或線內塗佈,亦可視需要將熱處理與紫外線照射等活性能量線照射加以併用。亦可預先對構成本發明中之離型膜之膜實施電暈處理、電漿處理等表面處理。
<<離型膜之積層構成>> 本發明中之離型膜可為積層構成,作為較佳形態,可例舉於本離型膜之樹脂層(A)側之面積層黏著層之形態。作為更佳形態,可例舉以本離型膜作為第一離型膜,於本離型膜之樹脂層(A)側積層黏著層,將於貼合有本離型膜之樹脂層(A)之黏著層之另一面具有與本離型膜不同的剝離力之離型膜作為第二離型膜進行貼合而成者。作為進而較佳之形態,可例舉黏著層為光學用透明黏著片(OCA),且將本離型膜用作剝離力較輕之側之離型膜並進行貼合而成者。再者,黏著層可為單層,亦可為2層以上之構成。 又,上述「具有與本離型膜不同之剝離力之離型膜」意指藉由實施例中所記載之測定方法評估之離型膜之剝離力與本離型膜之樹脂層(A)側之剝離力不同。又,作為具有與本離型膜不同之剝離力之離型膜,較佳為剝離力大於本離型膜之樹脂層(A)之剝離力,具體而言,較佳為剝離力為1.5~10倍者,更佳為1.5~8倍者,進而較佳為1.5~6倍左右者。藉由滿足上述剝離力,能夠減少本離型膜之樹脂層(A)於原本無需剝離之場景下被剝離之不良情況。
<黏著層> 以下,對黏著層進行說明。 黏著層係包含黏著劑組合物之層,可為以丙烯酸系樹脂作為主成分樹脂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亦可為以橡膠作為主成分之橡膠系黏著劑組合物,亦可為以胺基甲酸酯系樹脂作為主成分之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亦可為以聚矽氧樹脂作為主成分之聚矽氧系黏著劑組合物。其中,就能夠均衡性良好地調整黏著力及剝離力且價格低廉之方面而言,黏著劑組合物較佳為以丙烯酸系樹脂作為主成分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 再者,上述「主成分樹脂」意指構成黏著劑組合物之樹脂之中質量比率最高之樹脂。例如,意指占構成黏著劑組合物之樹脂總量之50質量%以上,較佳為60質量%以上,更佳為70質量%以上之成分。再者,上限為100質量%,但通常為99.99質量%。
(丙烯酸系樹脂) 作為黏著劑組合物之主成分樹脂即丙烯酸系樹脂,可例舉(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 (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係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為主要結構單元之聚合物。作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例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異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二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𦯉基酯、(甲基)丙烯酸4-第三丁基環己酯、(甲基)丙烯酸三環癸酯、(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酯、(甲基)丙烯酸金剛烷酯等。該等可僅使用1種亦可將2種以上加以組合使用。其等之中,就與構成(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其他(甲基)丙烯酸酯之相容性硬化樹脂層(B)之耐熱性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甲基)丙烯酸甲酯。形成(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中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之含有比率例如為50質量%以上,但較佳為60~99.99質量%,更佳為75~98.9質量%,進而較佳為87~97.8質量%。再者,(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亦可為具有可進行自由基聚合之雙鍵者。
關於(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為了使玻璃轉移溫度、機械物性、相容性等變得良好,可使除(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外之(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其他具有乙烯基之化合物共聚。 作為可用作共聚成分之除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外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例舉:下述(甲基)丙烯酸羥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甲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甲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γ-丁內酯等。 作為上述具有乙烯基之化合物,可例舉:二甲基丙烯醯胺、羥乙基丙烯醯胺、二甲基胺基丙基丙烯醯胺等丙烯醯胺系化合物、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對甲氧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系化合物、馬來酸酐等。 又,亦可適當使用除該等成分以外之下述(a1)成分、(a2)成分。
於本發明中,構成(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除了可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外,就成為與下述交聯劑之反應點之方面而言,亦可含有丙烯酸系單體(a1)作為共聚成分。
丙烯酸系單體(a1)係於與其他共聚成分共聚而成為丙烯酸系樹脂時,成為交聯結構之反應點者,可使用含有能夠與下述交聯劑所含之官能基進行反應之官能基之單體。作為此種丙烯酸系單體(a1),例如可例舉:含羥基單體、含胺基單體、含乙醯乙醯基單體、含異氰酸基單體、含縮水甘油基單體等。其等之中,就能夠有效率地與交聯劑進行交聯反應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使用含羥基單體。丙烯酸系單體(a1)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作為含羥基單體,例如可例舉:(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5-羥基戊酯、(甲基)丙烯酸6-羥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羥基辛酯等丙烯酸羥烷基酯;己內酯改性(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等己內酯改性單體;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氧伸烷基改性單體;2-丙烯醯氧基乙基-2-羥乙基鄰苯二甲酸、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等含一級羥基之單體;(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羥基丙酯等含二級羥基之單體;(甲基)丙烯酸2,2-二甲基-2-羥基乙酯等含三級羥基之單體。
上述含羥基單體之中,就與交聯劑之反應性優異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含一級羥基之單體,進而,就二(甲基)丙烯酸酯等雜質較少,容易製造之方面而言,特佳為使用丙烯酸2-羥基乙酯。
再者,作為本發明中使用之含羥基單體,亦較佳為使用作為雜質之二(甲基)丙烯酸酯之含有比率為0.5質量%以下者,進而較佳為使用二(甲基)丙烯酸酯之含有比率為0.2質量%以下、尤其為0.1質量%以下者。作為含羥基單體,具體而言,特佳為丙烯酸2-羥基乙酯、丙烯酸2-羥基丙酯、丙烯酸4-羥基丁酯等,該等單體由於具有低分子量,因此就容易純化之方面而言較佳。
作為含胺基單體,例如可例舉:(甲基)丙烯酸第三丁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等。
作為含乙醯乙醯基單體,例如可例舉:(甲基)丙烯酸2-(乙醯乙醯氧基)乙酯、乙醯乙酸烯丙酯等。
作為含異氰酸基單體,例如可例舉:異氰酸2-丙烯醯氧基乙酯、異氰酸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酯或其等之環氧烷加成物等。
作為含縮水甘油基單體,例如可例舉:(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烯丙基縮水甘油酯等。
構成(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中之丙烯酸單體(a1)之含量較佳為0.01~20質量%,進而較佳為0.1~10質量%,其中尤其為0.2~3質量%。若將丙烯酸單體(a1)設為上述下限值以上,則交聯時之交聯點變得適當,因此交聯後之凝集力良好。又,若設為上述上限值以下,則能夠防止由(a1)成分引起之黏著力之降低。
又,構成(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除了可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及(a1)成分以外,亦可視需要含有除(a1)以外之共聚性單體(a2)作為共聚成分。 作為共聚性單體(a2),例如可例舉:(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化鄰苯基苯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二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3-苯氧基丙酯、苯乙烯等含芳香環單體;(甲基)丙烯醯𠰌啉、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二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甲基)丙烯醯胺等胺系單體;丙烯腈、甲基丙烯腈、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硬脂酸乙烯酯、氯乙烯、偏二氯乙烯、烷基乙烯基醚、乙烯基甲苯、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咯啶酮、伊康酸二烷基酯、富馬酸二烷基酯、烯丙醇、丙烯醯氯、甲基乙烯基酮、N-丙烯醯胺甲基三甲基氯化銨、烯丙基三甲基氯化銨、二甲基烯丙基乙烯基酮等。
形成(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中之共聚性單體(a2)之含有比率較佳為0~20質量%,進而較佳為1~15質量%,其中尤佳為2~10質量%,若共聚性單體(a2)之含量處於上述範圍內,則能夠防止由(a2)成分引起之黏著特性降低之情況。 於本發明中,考慮到應用於可摺疊顯示器,就對黏著劑層賦予柔軟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包含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或丙烯酸丁酯。
黏著劑組合物除了可含有上述主成分樹脂以外,亦可視需要含有交聯劑、構成其他(主成分樹脂及交聯劑以外)之黏著劑成分之樹脂(例如丙烯酸系樹脂、橡膠、聚矽氧樹脂、聚胺酯樹脂)。
(交聯劑) 黏著劑組合物可根據其硬化方法含有交聯劑。 作為交聯劑,例如可例舉: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環氧系交聯劑、氮丙啶系交聯劑、三聚氰胺系交聯劑、醛系交聯劑、胺系交聯劑等。其中,就提高與基材之密接性、或與丙烯酸系樹脂之反應性之方面而言,適宜使用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交聯劑可單獨使用,亦可併用2種以上。 相對於主成分樹脂100質量份,交聯劑之含量較佳為0.01~10質量份,進而較佳為0.05~5質量份,其中為0.1~3質量份。若交聯劑之含量處於上述範圍內,則不會出現凝集力不足之情況,能夠獲得所需之耐久性,另一方面,能夠防止柔軟性及黏著力降低。
再者,關於硬化反應,於藉由照射活性能量線之光硬化來進行之情形時,作為交聯劑,較佳為於黏著劑組合物中調配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作為該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例舉: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環氧乙烷改性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甘油聚縮水甘油醚聚(甲基)丙烯酸酯等。
(構成其他黏著劑成分之樹脂) 黏著劑組合物除了可含有上述主成分樹脂、交聯劑以外,亦可視需要含有構成除主成分樹脂及交聯劑以外之黏著劑成分之樹脂(例如丙烯酸系樹脂、橡膠、聚矽氧樹脂、聚胺酯樹脂)。 例如,可調配松香、松香酯、氫化松香酯、酚系樹脂、芳香族改性萜烯樹脂、脂肪族系石油樹脂、脂環族系石油樹脂、苯乙烯系樹脂、二甲苯系樹脂等黏著賦予劑、矽烷偶合劑、抗靜電劑、著色劑、填充劑、抗老化劑、紫外線吸收劑、功能性色素等先前公知之添加劑、或利用紫外線或放射線照射而引起呈色或變色之類之化合物等添加劑。 該等添加劑之調配量較佳為黏著劑組合物(以不揮發成分為基準)整體之10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5質量%以下,就耐久性優異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儘可能不含有分子量低於1萬之低分子成分作為添加劑。
<黏著層之形成方法> 黏著層之形成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藉由將上述黏著劑組合物塗佈於本剝離膜之樹脂層(A)上後,適當乾燥,使之硬化等而形成。又,亦可藉由如下方式形成:將上述黏著劑組合物塗佈於基材膜或具有與本剝離膜不同之剝離力之離型膜上,適當乾燥,使之硬化等,其後,將本剝離膜之離型層(A層)貼合於與具備具有與本剝離膜不同之剝離力的離型膜之面相反之面。 黏著劑組合物根據交聯劑或主成分樹脂硬化即可,可藉由加熱而硬化,亦可藉由紫外線等光照射而硬化。又,上述黏著劑組合物亦可於適當稀釋於有機溶劑等中後塗佈於離型層等之上。
<黏著層之特性> (黏著層之厚度) 本黏著層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就賦予充分之黏著力、或者填充貼合有黏著劑之基材之凹凸或階差之方面而言,較佳為0.1 μm以上,其中進而較佳為0.5 μm以上,其中進而較佳為1 μm以上。另一方面,就材料之使用效率或透過度、釋氣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0000 μm以下,其中進而較佳為3000 μm以下,其中進而較佳為1000 μm以下。
(黏著層之彈性模數) 於本發明中,黏著層於25℃下之彈性模數較佳為6.0 MPa以下。此處,彈性模數係利用奈米壓痕儀所測得之值。藉由使彈性模數成為6.0 MPa以下,黏著層之對變形之追隨性變得良好,可應用於可摺疊顯示器用途。就該等觀點而言,黏著層之彈性模數更佳為5.0 MPa以下,進而較佳為4.0 MPa以下,其中尤佳為3.0 MPa以下。又,就黏著層形成性之觀點而言,黏著層於25℃下之彈性模數較佳為0.5 MPa以上,更佳為1.0 MPa以上,進而較佳為1.5 MPa以上。
(黏著層之玻璃轉移溫度(Tg)) 玻璃轉移溫度係根據下述Fox之式算出。 Tg:共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K) Tga:單體A之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K) Wa:單體A之重量分率 Tgb:單體B之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K) Wb:單體B之重量分率 Tgn:單體N之均聚物之玻璃轉移溫度(K) Wn:單體N之重量分率 (Wa+Wb+・・・+Wn=1)
於本發明中,考慮到應用於可摺疊顯示器,Tg較佳為處於-55℃至-70℃之範圍內,進而較佳為處於-58℃至-68℃之範圍內。 藉由滿足上述範圍,可獲得對彎折之類之變形之追隨性良好之黏著層。
<<膜積層體之使用方法>> 本膜積層體可用作各種積層構成。例如,上述附黏著層之離型膜可製成將光學構件貼合於黏著層表面而成之膜積層體。此種膜積層體可藉由如下方式製作:剝離本離型膜,藉由露出之黏著層將光學構件貼合於被黏著體。作為光學構件,例如可例舉:偏光板、觸控感測器等。又,亦可為搭載於汽車之觸控面板等車載用光學構件。
(偏光板) 偏光板之材料及構成為任意材料及構成。例如,將TAC(三乙醯纖維素)膜作為保護膜積層於使用碘作為配向色素之延伸聚乙烯醇膜所得者作為此種偏光板廣泛地被實用化。又,偏光板亦可為於表面具有實質上不具有相位差之硬塗層、具備防眩、低反射、防靜電等功能之層構成者。
(觸控感測器) 觸控感測器係使用者以手指或觸控筆等接觸畫面中所顯示之圖像之情形時對該接觸進行反應而掌握觸控地點之構件,根據感測器技術,例示有靜電電容方式、電阻膜方式、利用紅外線或超音波等之表面波方式等方法。 一般而言,觸控感測器搭載於液晶顯示面板、有機EL(Electroluminescence,電致發光)等顯示裝置。 又,近年來,有作為玻璃基板之代替,著眼於可撓性而使用基材膜之傾向,較佳為使用觸控感測器膜。觸控感測器膜一般設置用以執行感知電極之功能之經圖案化之透明導電層。
又,膜積層體可具有具備上述附黏著層之離型膜及其他離型膜,且附黏著層之離型膜經由黏著層貼合於其他離型膜之層構造。具有此種層構造之膜積層體包含本離型膜/黏著層/其他離型膜之構成,可用作雙面黏著片材。 其他離型膜係樹脂膜等基材表面形成有離型層者,形成有離型層之面貼合於黏著層。其他離型膜之離型層可使用除上述本離型層以外者。
具有上述構造之膜積層體之本離型膜之離型層之彈性模數(MA)與其他離型膜之離型層之彈性模數(MB)之比率(MB/MA)較佳為4~30之範圍,進而較佳為4~25之範圍。藉由使彈性模數之範圍滿足上述範圍,能夠減少於膜積層體中原本無需剝離之場景下本離型膜被剝離之不良情況。
上述貼合有其他離型膜之膜積層體可以如下方式使用:剝離本離型膜,將剩餘之附黏著層之離型膜之露出之黏著層表面貼合於光學構件。其後,可自該附黏著層之離型膜之黏著層將其他離型膜剝離。又,其後,亦可再次於貼附於光學構件之上述黏著層上貼附本離型膜。如此,本發明之離型膜具有超輕剝離性且移行性亦較低,故而亦可用於所謂之離型膜之再剝離。
再者,其他離型膜之於0.3 m/min之剝離速度下以180°進行剝離所測得之常態剝離力大於本離型膜之常態剝離力,具體而言,較佳為本離型膜之常態剝離力之2~10倍左右,進而較佳為2~6倍。藉由滿足上述剝離力比率,能夠減少本離型膜於原本無需剝離之場景下被剝離之不良情況。
上述離型膜及膜積層體較佳為用於車載。於用於車載之情形時,為了即便暴露於夏季之高溫環境下或冬季之低溫環境下亦維持較高之黏著力,需要提高黏著層之黏著力。本離型膜由於可實現超輕剝離性,因此即便黏著層之黏著力較高,剝離性能亦良好。
<<<語句之說明等>>> 於本發明中,於稱為「膜」之情形時亦包括「片」,於稱為「片」之情形時亦包括「膜」。 又,於如圖像顯示面板、保護面板、觸控面板等般表述為「面板」之情形時,係包括板體、片及膜。
於本發明中,記載為「X~Y」(X、Y為任意數字)之情形時,只要無特別說明,則包括「X以上Y以下」之含義,並且亦包括「較佳為大於X」或「較佳為小於Y」之含義。 又,於記載為「X以上」(X為任意數字)之情形時,只要無特別說明,則包括「較佳為大於X」之含義,於記載為「Y以下」(Y為任意數字)之情形時,只要無特別說明,則亦包括「較佳為小於Y」之含義。 實施例
以下,列舉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只要不超出其主旨,則並不限定於以下實施例。再者,實施例及比較例中之評估方法如下所述。
(1)聚酯之極限黏度之測定方法 準確稱量已去除與聚酯不相容之其他聚合物成分及顏料之聚酯1 g,加入苯酚/四氯乙烷=50/50(質量比)之混合溶劑100 ml使其溶解,於30℃下進行測定。
(2)平均粒徑(d50:μm)之測定方法 將使用離心沈降式粒度分佈測定裝置(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SA-CP3型)所測得之等效球形分佈中之累計(質量基準)50%之值作為平均粒徑。
(3)樹脂層(A)之膜厚之測定方法 為了抑制來自背面之反射,預先於試樣膜之測定背面黏貼黑色膠帶(米其邦(股)製造之「Vinyl Tape VT-50」)。於測定時使用分光光度計(日本分光(股)製造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V-670」),於同步模式、入射角5°、N偏光、響應Fast、資料獲取間隔1.0 nm、頻帶寬度10 nm、掃描速度1000 m/min之條件下,測定波長範圍300~800 nm下之絕對反射率。將藉由該測定所獲得之資料與以聚矽氧之折射率為1.43算出之資料進行比較,藉此求出膜厚。
(4)樹脂層(B)、及底塗層之膜厚之測定方法 利用RuO 4對硬化樹脂層(B)之表面進行染色,包埋於環氧樹脂中。其後,利用RuO 4對藉由超薄切片法製作之切片進行染色,使用TEM(日立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H-7650,加速電壓100 kV)測定塗佈層剖面。
(5)表面固有電阻率之測定 使用低電阻率計(Mitsubishi Chemical(股)製造,「Loresta GP MCP-T600」),於溫度23℃、相對濕度50%之測定氛圍下對樣品進行30分鐘濕度控制後,進行表面固有電阻率之測定,將1分鐘後之值設為表面固有電阻率。於電阻值超過可測定範圍之上限之情形時,視為無法測定。
(6)平均表面粗糙度之測定 使用依據JIS B 0601-2001之表面粗糙度計(小阪研究所(股)製造,二維粗糙度計「surfcorder SE3500」),測定樹脂層(B)之算術平均粗糙度(Ra)。又,測定反離型面之最大剖面高度(Rt)。Rt可以評估長度中之粗糙度曲線之頂峰高度Rp的最大值與谷深Rv之最大值之和之形式求出。
(7)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之分子量測定 使用GPC測定裝置測定層析圖,基於使用標準聚苯乙烯之校準曲線求出數量平均分子量(Mn)及質量平均分子量(Mw)。示於表2。具體而言,將測定用試樣4 mg溶解於4 mL之THF中製成測定溶液,將測定溶液100 μL注入至GPC測定裝置中進行測定。溶離液使用四氫呋喃(THF)。分析時使用東曹(股)製造之「Ecosec8320」,保護管柱使用東曹(股)製造之「TSKgel guardcolumn HXL-L」,至於管柱,將4根東曹(股)製造之「TSKgel GMHXL」進行連結而使用。又,於烘箱溫度40℃、THF流量1.0 mL/分鐘之條件下進行分析,檢測時使用RI。
(8)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之組成分析 使用400MHz-NMR(Bruker Avance400M)進行實施例、比較例中使用之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之組成分析。 1H-NMR測定係使用CDCl 3作為溶劑,將來自二甲基矽氧烷之甲基之峰作為化學位移基準,於溫度30℃下進行。
(9)樹脂層(A)之常態剝離力之測定 於試樣膜之樹脂層(A)面,以利用橡膠輥(2 kg)進行壓接(往返2次)之方式貼附黏著帶(Tesa製造之「No.7475」)後,切成25 mm×300 mm之尺寸,測定於室溫(23℃)下放置1小時後之剝離力。剝離力之測定係以如下方式進行:使用Intesco(股)製造之「Intesco Model 2001型」,於拉伸速度0.3 m/min之條件下,將試樣膜以180°進行剝離。
(10)樹脂層(A)之殘留接著率之測定(移行性之評估) 將試樣膜裁切為A4尺寸(210 mm×297 mm)之大小,於該離型層(A層)面重疊75 μm之雙軸延伸PET膜(Mitsubishi Chemical(股)製造:DIAFOIL T100-75),於溫度23℃、壓力1 MPa之條件下加壓2小時。然後,將「75 μm之雙軸延伸PET膜」單體作為評估膜。 另一方面,於未設置樹脂層(A)之未處理之基材膜重疊與上述相同之「75 μm之雙軸延伸PET膜」,於與上述相同之條件下進行加壓,將「75 μm之雙軸延伸PET膜」單體作為基準膜。 於與上述評估膜之試樣膜接觸之面(樹脂層(A)(A層))及與上述基準膜之基材膜接觸之面,分別以利用橡膠輥(2 kg)進行壓接(往返2次)之方式貼附黏著帶(日東電工(股)製造之「No.31B」)後,切成50 mm×300 mm之尺寸,測定於室溫下放置1小時後之剝離力。 剝離力之測定係以如下方式進行:使用Intesco(股)製造之「Intesco Model 2001型」,於拉伸速度0.3 m/min之條件下,將評估膜及基準膜分別以180°進行剝離。 然後,將所測得之評估膜之剝離力及基準膜之剝離力代入下式,求出殘留接著率(%)。再者,此處,殘留接著率(%)係未進行熱處理等處理之值。 殘留接著率(%)=(評估膜之剝離力/基準膜之剝離力)×100
對於移行性較大之膜,由於在重疊之膜附著有較多之矽酮,因此黏著帶之剝離力變小,殘留接著率(%)亦會降低。因此,離型膜之樹脂層(A)之移行性係根據殘留接著率之值以如下方式來評估。
(11)樹脂層(A)之加壓後重剝離化率(黏連性之代替評估) 於將丙烯酸系黏著帶(Tesa製造之「No.7475」)貼附於實施例及比較例之離型膜之樹脂層(A)面後,切成25 mm×150 mm之尺寸,於室溫下放置1小時。將於拉伸速度0.3 m/min之條件下以180°進行剝離之剝離力設為(F1)。 繼而,於實施例及比較例之離型膜之樹脂層(A)面,另一面(於本發明中為樹脂層(B)面)以對向之方式配置,於溫度40℃、濕度90%RH、負載1 MPa下,對實施例及比較例之離型膜之樹脂層(A)面進行20小時加壓處理。於將丙烯酸系黏著帶(Tesa製造之「No.7475」)貼附於處理後之上述樹脂層(A)面後,切成25 mm×150 mm之尺寸,於室溫下放置1小時。將於拉伸速度0.3 m/min之條件下以180°進行剝離之剝離力設為(F2)。 根據下式求出加壓後重剝離化率,將此時之重剝離化率作為耐黏連性之指標。再者,關於耐黏連性,判斷該重剝離化率越小則越良好。 加壓後重剝離率(%)=(F2-F1)/F1×100
(12)黏連性評估 將實施例及比較例之離型膜之離型層面與反離型面以對向之方式進行配置,使用加壓機,於壓力10 kg/cm 2、40℃、80%RH之氛圍下,加壓20小時,製成用於耐黏連性評估之測定用樣品。其後,使用剝離裝置(島津製作所(股)製造之「AGI」),於拉伸速度300 mm/分鐘、180°剝離之條件下測定剝離力,將此時之剝離力作為耐黏連性之指標。再者,關於耐黏連性,判斷為該剝離力越小則耐黏連性越良好。 《評估基準》 A(良好):剝離力為20 g/25 mm以下,可順利地進行剝離。 B(差):剝離力超過20 g/25 mm,發生黏連。
(13)基材膜與樹脂層(A)之密接性 於恆溫恆濕槽內,將試樣膜於60℃、80%RH之氛圍下放置4週後,取出試樣膜。其後,藉由以手觸摸之方式摩擦試樣膜之樹脂層(A)面5次,根據離型層之脫落程度,按照以下之評估基準對密接性進行評估。 《評估基準》 ○:塗膜未變白,亦未觀察到脫落。 ×:確認到塗膜變白或脫落。
(14)樹脂層(B)之常態剝離力之測定 於試樣膜之樹脂層(B),以利用橡膠輥(2 kg)進行壓接(往返2次)之方式貼附丙烯酸系黏著帶(Tesa製造之「No.7475」)後,切成25 mm×150 mm之尺寸,測定於室溫(23℃)下放置1小時後之剝離力。剝離力之測定係以如下方式進行:使用Intesco(股)製造之「Intesco Model 2001型」,於拉伸速度0.3 m/min之條件下,將試樣膜以180°進行剝離。
(15)樹脂層之表面自由能之測定 於23℃、50%RH之測定氛圍下,使用接觸角儀(協和界面科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DMo-501」),於試樣膜之樹脂層製作離子交換水、二碘甲烷之液滴,測定其接觸角。關於接觸角,測定將各液體滴加至積層聚酯膜後60秒後之接觸角。 關於藉由本方法所獲得之離子交換水及二碘甲烷之接觸角資料,使用各溶劑之表面張力成分值(表1),根據Owens-Wendt之理論式算出抗反射層表面之表面自由能。
[表1] 表1
溶劑 表面張力(mN/m) 分散成分(mN/m) 極性成分(mN/m)
離子交換水 72.8 21.8 51
二碘甲烷 50.8 50.8 0
(16)樹脂層(A)之彈性模數之測定 使用Hysitron公司之奈米壓痕儀(TI 950 TriboIndenter),於室溫(25℃)下,測定壓入深度50 nm之地點之樹脂層(A)之彈性模數。
(17)黏著層之彈性模數之測定 使用Hysitron公司之奈米壓痕儀(TI 950 TriboIndenter),利用壓頭(圓錐:球形、曲率半徑:10 μm),於室溫(25℃)下,測定壓入深度500 nm之地點之黏著層之彈性模數。
(18)黏著劑剝離力 將表8所記載之黏著劑組合物以濕潤狀態下之膜厚成為2 mil之方式塗佈於試樣膜之離型層面,於150℃下加熱處理3分鐘,使其硬化,而形成黏著層(厚度(乾燥後)20 μm)。
其後,將其他離型膜層壓於黏著層,獲得包含試樣膜/黏著層/其他離型膜之膜積層體。再者,使用下述比較例1~4中製作之離型膜作為其他離型膜。於所獲得之膜積層體中,測定將試樣膜自黏著層剝離時之剝離力。剝離力之測定係以如下方式進行:使用Intesco(股)製造之「Intesco Model 2001型」,於拉伸速度0.3 m/min之條件下,以180°進行剝離。
實施例及比較例中使用之聚酯係以如下方式準備。
<聚酯(A)之製造方法> 將對苯二甲酸二甲酯100質量份及乙二醇60質量份作為起始原料,將作為觸媒之乙酸鎂-四水合物0.09質量份置於反應器中,將反應開始溫度設為150℃,隨著甲醇之蒸餾去除,慢慢地升高反應溫度,3小時後設為230℃。4小時後,實質上結束酯交換反應。向該反應混合物中添加酸式磷酸乙酯0.04質量份後,加入三氧化銻0.04質量份,進行4小時縮聚反應。即,將溫度自230℃慢慢地升溫至280℃。另一方面,壓力自常壓慢慢地減少,最終成為0.3 mmHg。反應開始後,藉由反應槽之攪拌動力之變化,於相當於固有黏度0.65之時間點停止反應,於氮加壓下排出聚合物,獲得固有黏度0.65之聚酯(A)。
<聚酯(B)之製造方法> 於聚酯(A)之製造方法中,在添加酸式磷酸乙酯0.04質量份後,加入平均粒徑2.3 μm之分散於乙二醇中而成之二氧化矽粒子0.2質量份、三氧化銻0.04質量份,於相當於固有黏度0.65之時間點停止縮聚反應,除此以外,使用與聚酯(A)之製造方法相同之方法獲得聚酯(B)。所獲得之聚酯(B)之固有黏度為0.65。
實施例1-1 以將聚酯(A)、(B)分別以90質量%、10質量%之比率混合而成之混合原料作為最外層(表層)之原料,以聚酯(A)作為中間層之原料,分別供給至2台擠出機,分別於290℃下熔融後,於設定為25℃之冷卻捲筒上以2種3層(表層/中間層/表層=1:18:1之排出量)之層構成進行共擠壓,冷卻固化而獲得未延伸片材。繼而,利用捲筒周速差,以膜溫度85℃沿縱向延伸3.4倍後,將表4所示之樹脂層(B)之塗佈液1塗佈於縱向延伸膜之單面,將下述底塗層組合物塗佈於另一面,引導至拉幅機,於120℃下沿橫向延伸4.5倍,於225℃下進行熱處理後,沿橫向鬆弛2%,獲得樹脂層(B)膜厚(乾燥後)為0.05 μm且底塗層膜厚(乾燥後)為0.05 μm之厚度50 μm之雙軸延伸聚酯膜。
繼而,使用No.4棒,藉由棒式塗佈方式將表3所示之樹脂層(A)之塗佈液1以塗佈量(乾燥後)之厚度成為1.0 μm之方式塗佈於所獲得之聚酯膜之底塗層面,於150℃下使其乾燥30秒,而獲得離型膜。
實施例1-2~1-12: 除了將表4所示之樹脂層(B)之塗佈液2~12塗佈於縱向延伸膜之單面以外,與實施例1-1同樣地進行製造而獲得離型膜。
如表4所示,所獲得之離型膜之樹脂層(A)之厚度較薄,彈性模數亦設為500 MPa以下,另一方面,藉由使上述樹脂層(B)包含非聚矽氧系離型劑,若剝離力(常態剝離力)為5 g/25 mm以下,則會實現超輕剝離化,並且若加壓後重剝離化率為100%以下,則會兼具耐黏連性。又,基材密接性良好且移行性較低。
實施例1-13~1-28 以將聚酯(A)、(B)分別以97質量%、3質量%之比率混合而成之混合原料作為最外層(表層)之原料,以聚酯(A)作為中間層之原料,分別供給至2台擠出機,分別於290℃下熔融後,於設定為25℃之冷卻捲筒上以2種3層(表層/中間層/表層=1:18:1之排出量)之層構成進行共擠壓,冷卻固化而獲得未延伸片材。繼而,利用捲筒周速差,以膜溫度85℃沿縱向延伸3.4倍後,將表4所示之樹脂層(B)之塗佈液塗佈於縱向延伸膜之單面,將下述底塗層組合物塗佈於另一面,引導至拉幅機,於120℃下沿橫向延伸4.5倍,於225℃下進行熱處理後,沿橫向鬆弛2%,獲得樹脂層(B)膜厚(乾燥後)為0.05 μm且底塗層膜厚(乾燥後)為0.05 μm之厚度50 μm之雙軸延伸聚酯膜。
繼而,使用No.4棒,藉由棒式塗佈方式將表3所示之樹脂層(A)之塗佈液1以塗佈量(乾燥後)之厚度成為1.0 μm之方式塗佈於所獲得之聚酯膜之底塗層面,於150℃下使其乾燥30秒,而獲得離型膜。
如表5所示,所獲得之離型膜之樹脂層(A)之厚度較薄,彈性模數亦設為500 MPa以下,另一方面,藉由使上述樹脂層(B)包含非聚矽氧系離型劑,若剝離力(常態剝離力)為5 g/25 mm以下,則會實現超輕剝離化,並且若加壓後重剝離化率為100%以下,則會兼具耐黏連性。又,基材密接性良好且移行性較低。
比較例1-1 除了不於縱向延伸膜設置樹脂層(B)及底塗層以外,與實施例1-1同樣地進行製造而獲得離型膜。
比較例1-2 除了不於縱向延伸膜設置樹脂層(B)以外,與實施例1-1同樣地進行製造而獲得離型膜。
所獲得之比較例1-1~1-2之離型膜如表5所示,由於不存在包含非聚矽氧系離型劑之樹脂層(B),因此加壓後重剝離化率變高,有發生黏連之顧慮。
比較例1-3 於實施例1-1中,關於樹脂層(B)組合物,除了變更為不含非聚矽氧系離型劑之塗佈液13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製造而獲得離型膜。 如表5所示,所獲得之離型膜由於在樹脂層(B)中不含非聚矽氧系離型劑,因此加壓後重剝離化率變高,有發生黏連之顧慮。
比較例1-4 於實施例1-1中,除了變更為樹脂層(A)之塗佈液2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製造而獲得離型膜。 如表5所示,所獲得之離型膜由於樹脂層(A)之厚度較薄,且彈性模數亦較高,因此剝離力(常態剝離力)較高,為實施例1-1~1-12之大約3倍,無法實現超輕剝離化。又,基材密接性亦較差。
參考例1 於實施例1中,除了變更為樹脂層(A)之塗佈液3(粒子含量:0.19質量%)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製造而獲得離型膜。 如表5所示,所獲得之離型膜由於存在粒子,因此樹脂層(A)變脆,故而基材密接性較差,又,由於粒子之脫落而使得移行性相對較高。又,加壓後重剝離化率較高,有發生黏連之顧慮。
構成樹脂層(A)之化合物例如下所述。 a1:硬化型聚矽氧樹脂(於包含矽氧烷鍵之主鏈之側鏈及/或末端導入有乙烯基之聚矽氧樹脂,數量平均分子量:10600,藉由正庚烷溶劑稀釋而調整為15質量%時之25℃下之黏度:1.7 mcps) a2:含有硬化型聚矽氧樹脂(於包含矽氧烷鍵之主鏈之側鏈及/或末端導入有乙烯基之聚矽氧樹脂,數量平均分子量:364000)及聚矽氧交聯劑(於包含矽氧烷鍵之主鏈之側鏈及/或末端導入有Si-H基之聚矽氧樹脂)之混合物(藉由正庚烷溶劑稀釋而調整為15質量%時之25℃下之黏度:410 mcps)
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中之各官能基之含有比率(mol%)如下所述。
[表2] 表2
官能基 a1 a2
甲基 99.0 99.0
H 0.0 0.7
乙烯基 1.0 0.3
b1:聚矽氧交聯劑(CL750:邁圖高新材料公司製造) c1:加成型鉑觸媒(CM678:邁圖高新材料公司製造) c2:加成型鉑觸媒(PL-50T:信越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d1:粒子(TOSPERAL 120:邁圖高新材料公司製造)
構成樹脂層(A)之塗佈液如下所述。
[表3] 表3
塗佈液 離型層組合物
a1 a2 b1 c1 c2 d1 正庚烷 MEK 甲苯
1 100 0 3 3.5 0 0 350 60 0
2 0 100 0 0 1 0 200 200 200
3 100 0 3 3.5 0 0.2 350 60 0
構成樹脂層(B)及底塗層之化合物例如下所述。
(離型劑) AI:含長鏈烷基之化合物 向四口燒瓶中加入二甲苯200份、異氰酸十八烷基酯600份,攪拌下加熱。自二甲苯開始回流之時間點,以約2小時內每隔10分鐘逐次少量添加平均聚合度500、皂化度88莫耳%之聚乙烯醇100份。聚乙烯醇添加結束後,進而進行2小時回流,結束反應。反應混合物冷卻至約80℃後,添加於甲醇中,結果,由於反應產物以白色沈澱析出,故而將該沈澱進行過濾分離,添加二甲苯140份,進行加熱而使其完全溶解後,再次加入甲醇使其沈澱,重複該操作數次後,利用甲醇將沈澱洗淨,進行乾燥粉碎。 AII:蠟 向具備攪拌機、溫度計、溫度控制器之內容量1.5 L之乳化設備中加入熔點105℃、酸值16 mgKOH/g、密度0.93 g/mL、數量平均分子量500之氧化聚乙烯蠟300 g、離子交換水650 g與十甘油單油酸酯界面活性劑50 g、48%氫氧化鉀水溶液10 g,並以氮氣置換後,進行密封,於150℃下快速攪拌1小時後冷卻至130℃,於400大氣壓下通過高壓均質機冷卻至40℃之蠟乳液。
(抗靜電劑) BI:利用濃氨水將包含聚乙二氧基噻吩及聚苯乙烯磺酸之導電劑(Agfa-Gevaert公司製造之Orgacon ICP1010)中和至pH值=9而成之導電劑,不揮發成分:1.2質量%、溶劑:水
(多羥基化合物) CI:上述式(9)中平均值n=4之聚甘油 CII:上述式(9)中平均值n=2之聚甘油骨架加成有平均4分子之聚環氧乙烷之化合物。
(黏合劑) DI:以下述組成共聚而成之聚酯樹脂之水分散體 單體組成:(酸成分)2,6-萘二甲酸/間苯二甲酸-5-磺酸鈉//(二醇成分)乙二醇/二乙二醇=92/8//80/20(莫耳%) DII:以下述組成共聚而成之聚胺酯樹脂水分散體 於將以對苯二甲酸282質量份、間苯二甲酸282質量份、乙二醇62質量份、及新戊二醇250質量份作為成分之聚酯多元醇作為(C1a)時,利用氨將以(C1a)876質量份、甲苯二異氰酸酯244質量份、乙二醇81質量份、及二羥甲基丙酸67質量份作為構成成分之聚酯-聚胺基甲酸酯進行中和並使其分散於水中而成者(濃度20%、25℃下之黏度50 MPa・s)
(交聯劑) EI:六甲氧基羥甲基三聚氰胺 EII:具有㗁唑啉基及聚環氧烷鏈之丙烯酸聚合物 Epocros(㗁唑啉基量=4.5 mmol/g,日本觸媒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界面活性劑) FI:下述式所示之於側鏈具有聚環氧乙烷之結構之非離子性界面活性劑。
[化9] 上述式中之m、n為表示環氧乙烷之加成莫耳數之整數,此處,使用m+n之平均值為10者。
構成樹脂層(B)之塗佈液如下所述。再者,表3為以不揮發成分為基準之量。
[表4] 表4
塗佈液 樹脂層組合物
AI AII BI CI CII DI EI EII FI
1 30 0 0 0 0 0 69 0 1
2 50 0 0 0 0 0 49 0 1
3 70 0 0 0 0 0 29 0 1
4 0 30 0 0 0 0 69 0 1
5 0 50 0 0 0 0 49 0 1
6 0 70 0 0 0 0 29 0 1
7 15 0 7 55 13 5 0 0 5
8 40 0 7 30 13 5 0 0 5
9 65 0 7 5 13 5 0 0 5
10 0 15 7 55 13 5 0 0 5
11 0 40 7 30 13 5 0 0 5
12 0 65 7 5 13 5 0 0 5
13 0 0 7 70 13 5 0 0 5
14 30                70      
15 30                   70   
16    30             70      
17    30                70   
18 15 0 3 55 15 7         
19 15 0 3 40 15 7 15      
20 15 0 3 40 15 7    15   
21    15 3 55 15 7         
22    15 3 40 15 7 15      
23    15 3 40 15 7    15   
24 30                35 35   
25    30             35 35   
26 70                15 15   
27    70             15 15   
28 70                   30   
29    70                30   
<底塗層組合物> 構成底塗層之塗佈液如下所述。 (BI)/(CII)/(DII)/(FI)=10質量%/35質量%/50質量%/5質量%
[表5] 表5
   離型層 底塗層 基材膜 樹脂層 離型層之評估
厚度 厚度 表面電阻率 厚度 樹脂層組合物 厚度 常態剝離力 表面自由能 表面電阻率 樹脂層粗糙度 Sa 常態剝離力(F1) 加壓後剝離力(F2) 重剝離化率 基材密接性 殘留接著率 彈性模數
μm μm Ω/□ μm μm gf/25 mm mN/m Ω/□ nm gf/25 mm gf/25 mm % % Mpa
實施例1-1 1.0 0.05 3E+05 50 1 0.05 670 24 OVER 35 3.2 3.2 0 90 82
實施例1-2 1.0 0.05 3E+05 50 2 0.05 630 24 OVER 35 3.2 3.2 0 90 82
實施例1-3 1.0 0.05 3E+05 50 3 0.05 590 24 OVER 35 3.2 3.2 0 90 82
實施例1-4 1.0 0.05 3E+05 50 4 0.05 1700 40 OVER 35 3.2 4.5 41 90 82
實施例1-5 1.0 0.05 3E+05 50 5 0.05 1400 38 OVER 35 3.2 4.4 38 90 82
實施例1-6 1.0 0.05 3E+05 50 6 0.05 1250 36 OVER 35 3.2 4.3 34 90 82
實施例1-7 1.0 0.05 3E+05 50 7 0.05 715 24 1E+05 35 3.2 3.3 3 90 82
實施例1-8 1.0 0.05 3E+05 50 8 0.05 605 24 2E+05 35 3.2 3.4 6 90 82
實施例1-9 1.0 0.05 3E+05 50 9 0.05 600 24 8E+10 35 3.2 3.5 9 90 82
實施例1-10 1.0 0.05 3E+05 50 10 0.05 1700 40 2E+05 35 3.2 6.2 94 90 82
實施例1-11 1.0 0.05 3E+05 50 11 0.05 1500 38 2E+05 35 3.2 4.6 44 90 82
實施例1-12 1.0 0.05 3E+05 50 12 0.05 1400 36 7E+12 35 3.2 4.4 38 90 82
實施例1-13 1.0 0.05 3E+05 50 14 0.05 910 23 OVER 9 3.2 3.2 0 90 82
實施例1-14 1.0 0.05 3E+05 50 15 0.05 877 23 OVER 9 3.2 3.2 0 90 82
實施例1-15 1.0 0.05 3E+05 50 16 0.05 1406 37 OVER 9 3.2 4.8 50 90 82
實施例1-16 1.0 0.05 3E+05 50 17 0.05 2083 45 OVER 9 3.2 4.7 47 90 82
實施例1-17 1.0 0.05 3E+05 50 18 0.05 無法評估 24 9E+04 9 3.2 3.4 6 90 82
實施例1-18 1.0 0.05 3E+05 50 19 0.05 984 23 6E+05 9 3.2 3.2 0 90 82
實施例1-19 1.0 0.05 3E+05 50 20 0.05 1028 23 7E+05 9 3.2 3.2 0 90 82
實施例1-20 1.0 0.05 3E+05 50 21 0.05 1496 42 7E+04 9 3.2 6.2 94 90 82
實施例1-21 1.0 0.05 3E+05 50 22 0.05 1471 40 9E+05 9 3.2 4.9 53 90 82
實施例1-22 1.0 0.05 3E+05 50 23 0.05 1667 44 2E+05 9 3.2 4.1 28 90 82
實施例1-23 1.0 0.05 3E+05 50 24 0.05 817 23 OVER 9 3.2 3.2 0 90 82
實施例1-24 1.0 0.05 3E+05 50 25 0.05 2092 45 OVER 9 3.2 4.5 41 90 82
實施例1-25 1.0 0.05 3E+05 50 26 0.05 808 24 OVER 9 3.2 3.2 0 90 82
實施例1-26 1.0 0.05 3E+05 50 27 0.05 1815 38 OVER 9 3.2 4.4 38 90 82
實施例1-27 1.0 0.05 3E+05 50 28 0.05 811 23 OVER 9 3.2 3.2 0 90 82
實施例1-28 1.0 0.05 3E+05 50 29 0.05 1907 41 OVER 9 3.2 4.3 34 90 82
比較例1-1 1.0 - - 50 - - 2000 55 OVER 35 3.2 7.4 131 × 90 82
比較例1-2 1.0 0.05 3E+05 50 - - 2000 55 OVER 35 3.2 7.6 138 90 82
比較例1-3 1.0 0.05 3E+05 50 13 0.05 2500 52 1E+05 35 3.2 15.4 381 90 82
比較例1-4 0.1 0.05 3E+05 50 - - 2000 55 OVER 35 10.6 14.4 36 × 98 1998
參考例 1.0 0.05 3E+05 50 3 0.05 2500 52 1E+05 35 3.2 7.1 122 × 85 82
<聚酯(1)之製造方法> 將對苯二甲酸二甲酯100質量份及乙二醇55質量份作為起始原料,將作為觸媒之乙酸鎂-四水合物0.04質量份置於反應器中,將反應開始溫度設為150℃,隨著甲醇之蒸餾去除,慢慢地升高反應溫度,3小時後設為230℃。4小時後,實質上結束酯交換反應。向該反應混合物中添加酸式磷酸乙酯0.02質量份後,加入三氧化銻0.04質量份,進行4小時縮聚反應。即,將溫度自230℃慢慢地升溫至280℃。另一方面,壓力自常壓慢慢地減少,最終成為0.3 mmHg。反應開始後,藉由反應槽之攪拌動力之變化,於相當於固有黏度0.59 dl/g之時間點停止反應,於氮加壓下排出聚合物,獲得固有黏度0.59 dl/g之聚酯(1)。
<聚酯(2)之製造方法> 將對苯二甲酸二甲酯100質量份及乙二醇45質量份作為起始原料,將作為觸媒之乙酸鎂-四水合物0.06質量份置於反應器中,將反應開始溫度設為150℃,隨著甲醇之蒸餾去除,慢慢地升高反應溫度,3小時後設為230℃。4小時後,實質上結束酯交換反應。向該反應混合物中添加酸式磷酸乙酯0.03質量份後,加入分散於乙二醇中而成之平均粒徑2.7 μm之二氧化矽粒子0.3質量份、三氧化銻0.03質量份,進行4小時縮聚反應。即,將溫度自230℃慢慢地升溫至280℃。另一方面,壓力自常壓慢慢地減少,最終成為0.3 mmHg。反應開始後,藉由反應槽之攪拌動力之變化,於相當於固有黏度0.59 dl/g之時間點停止反應,於氮加壓下排出聚合物,獲得固有黏度0.59 dl/g之聚酯(2)。
<聚酯(3)之製造方法> 向聚酯(2)中添加平均粒徑4.5 μm之有機粒子(苯乙烯-二乙烯苯:苯乙烯系樹脂)10質量份來代替二氧化矽粒子,除此以外,與聚酯(2)同樣地進行製造而獲得固有黏度0.60 dl/g之聚酯(3)。
<聚酯膜之製造方法> [PET-A] 將聚酯(1)與聚酯(2)以質量比80/20摻合而成者作為A層,將僅聚酯(1)作為B層之原料,將聚酯(1)與聚酯(3)以質量比95.5/4.5摻合而成者作為C層,分別供給至擠出機,於285℃下進行加熱熔融,以將A層及C層作為最外層(表層)且將B層作為中間層之3種三層(A(A層)/B(B層)/C(C層))之層構成,於擠出條件下以厚度構成比成為A/B/C=5/90/5之方式進行共擠壓,於表面溫度40~50℃之鏡面冷卻滾筒一面使其密接一面使其冷卻固化,而製作未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一面使該膜通過85℃之加熱輥群一面沿長度方向延伸3.0倍,製成單軸配向膜。將下述所示之硬化樹脂層組合物塗佈於該單軸延伸膜之雙面,繼而,將該膜引導至拉幅延伸機,於100℃下沿寬度方向延伸4.1倍,進而,於235℃下實施熱處理後,沿寬度方向進行2%之鬆弛處理,獲得雙面具備膜厚(乾燥後)為0.05 μm之硬化樹脂層之厚度50 μm之雙軸配向聚酯膜。
(硬化樹脂層組合物) (A):噻吩系抗靜電劑 利用濃氨水將包含聚乙二氧基噻吩及聚苯乙烯磺酸之導電劑、Agfa-Gevaert公司製造之「Orgacon ICP1010」中和至pH值=9而成者。 (B)多羥基化合物 平均聚合度4之聚甘油 (C)以下述組成共聚而成之具有縮合多環結構之聚酯樹脂之水分散體 單體組成:(酸成分)2,6-萘二甲酸/5-鈉磺酸間苯二甲酸//(二醇成分)乙二醇/二乙二醇=92/8//80/20(mol%) A/B/C=7/10/83(質量%)
<離型層組合物> a1:硬化型聚矽氧樹脂(於包含矽氧烷鍵之主鏈之側鏈及/或末端導入有乙烯基之聚矽氧樹脂,數量平均分子量:10600,藉由正庚烷溶劑稀釋而調整為15質量%時之25℃下之黏度:1.7 mcps)
(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之組成分析) 使用400MHz-NMR(Bruker Avance400M)進行實施例、比較例中使用之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之組成分析,將結果示於表1。 1H-NMR測定係使用CDCl 3作為溶劑,以來自二甲基矽氧烷之甲基之峰作為化學位移基準,於溫度30℃下進行。下述表1中示出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中之各官能基之含有比率(mol%)。
[表6] 表6
官能基 a1
甲基 98.9
H 0
乙烯基 1.1
b1:交聯劑(CL750:邁圖高新材料公司製造) c1:加成型鉑觸媒(CM678:邁圖高新材料公司製造) e1:輕剝離化劑(甲基苯基聚矽氧油,Mw:未達1萬,苯基含有比率;DM:MP=91:9(mol%)) e2:輕剝離化劑(甲基苯基聚矽氧油,Mw:21000,苯基含有比率;DM:MP=91:9(mol%)) e3:輕剝離化劑(甲基苯基聚矽氧油,Mw:71000,苯基含有比率;DM:MP=90:10(mol%)) e4:輕剝離化劑BY24-850(東麗陶氏製造)(聚二甲基矽氧烷,Mw:10萬以上,苯基含有比率;DM:MP=100:0(mol%))
[實施例2-1] 將下述離型層組合物以塗佈量(乾燥後)之厚度成為1 g/m 2之方式塗佈於PET-A之A層側之平坦面後,於150℃下使其乾燥30秒,而獲得離型膜(試樣膜)。
(離型層組合物) 主劑:a1;100質量份 交聯劑:b1;3質量份 觸媒:c1;3質量份 輕剝離化劑:e1;1質量份 溶劑:甲苯;1000質量份 MEK;9000質量份
[實施例2-2~2-5] 關於離型層組合物,除了如下述表7所示變更輕剝離化劑之種類及添加量以外,與實施例2-1同樣地進行製造而獲得膜積層體。
[比較例2-1] 於離型層組合物中,除了不添加輕剝離化劑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製造而獲得膜積層體。
[比較例2-2] 於實施例1中,除了將離型層之組成變更為下述離型層組成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製造而獲得離型膜(試樣膜)。
(離型層組合物) 主劑:a1;100質量份 交聯劑:b1;3質量份 觸媒:c1;3質量份 輕剝離化劑:e4;1質量份 溶劑:甲苯;1000質量份 MEK;9000質量份
[表7] 表7
項目 單位 實施例2-1 實施例2-2 實施例2-3 實施例2-4 實施例2-5 比較例2-1 比較例2-2
離型膜A 離型層 種類 - a1+b1+c1 a1+b1+c1 a1+b1+c1 a1+b1+c1 a1+b1+c1 a1+b1+c1 a1+b1+c1
輕剝離化劑 - e1 e1 e2 e2 e3 - e4
Mw - 未達1萬 未達1萬 21000 21000 71000 - 10萬以上
苯基量(DM:MP) - 91:9 91:9 91:9 91:9 90:10 - 100:0
添加量 質量份 1 3 1 3 1 - 1
厚度 nm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彈性模數 MPa 82 82 82 82 82 82 82
基材膜 種類 - PET PET PET PET PET PET PET
厚度 μm 50 50 50 50 50 50 50
   常態剝離力(Tesa) g/inch 2.7 2.7 2.7 2.7 3.5 4.6 4.6
殘留接著率(熱無*1) % 85 71 90 72 90 94 94
反離型面之表面粗糙度(Rt) μm 1.6 1.6 1.6 1.6 1.6 1.6 1.6
剝離性 - A A A A A C C
移行性 - A B A B A A A
黏連性 - A A A A A A A
密接性 - A A A A A A A
綜合評估 - A B A B B C C
*1意指未進行熱處理。
由本實施例之結果可確認,藉由將包含硬化型聚矽氧樹脂之離型層製作得較厚,併用具有特定構成之輕剝離化劑,且將彈性模數設為500 MPa以下,另一方面,將反離型面之最大剖面高度(Rt)設為規定之範圍內,不僅剝離力較輕,而且移行性較低,不易黏連,因此獲得對基材之密接性良好之離型膜。 再者,若將比較例1與各實施例之由黏著帶產生之剝離力(常態剝離力)進行比較,則於剝離力最輕之類型中,可將剝離力減輕至比較例1之約60%,從而可實現超輕剝離化。 與此相對,可知比較例1為先前製品之等級(輕剝離類型),對黏著劑層之剝離力較大。於比較例2中,由於在離型層中含有分子量較大之輕剝離化劑,因此結果為缺乏輕剝離效果。
實施例3-1 關於實施例1-1中使用之離型層,使用以下記載之黏著劑,對剝離性進行評估。將結果示於表8。 黏著劑A:2EHA/BA/HEA=36/59/5質量% (彈性模數:2.9 MPa、Tg:-59.0℃) 黏著劑B:2EHA/HEA/AAc=92.8/7/0.2質量% (彈性模數:2.7 MPa、Tg:-66.7℃) 2EHA:丙烯酸-2-乙基己酯 BA:丙烯酸丁酯 HEA:丙烯酸羥基乙酯 AAc:丙烯酸
實施例3-2 於實施例3-1中,除了使用實施例2-1中使用之離型層作為離型層以外,與實施例3-1同樣地進行評估。將結果示於表8。
[表8]
   黏著劑剝離力(g/25 mm)
   離型層厚度(μm) 黏著劑A 黏著劑B
實施例3-1 1.0 3.1 5.1
實施例3-2 1.0 2.1 2.9
參考例 0.1 4.1 6.5
可知相較於參考例(先前技術),實施例中使用之樹脂層均實現輕剝離化。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之離型膜,可提供一種儘管實現超輕剝離性然離型層之剝離特性卻不易因黏連而發生變化之離型膜,其工業價值較高。又,本發明之離型膜、及具備該離型膜之膜積層體由於具有兼具超輕剝離性及耐黏連性之特徵,因此適宜用於避忌離型層之剝離特性發生變化及樹脂層(A)表面之外觀變差之用途,例如除了適宜用於靜電電容方式之觸控面板製造等經由黏著劑層進行貼合之各種用途、用於液晶顯示器之光學構件(偏光板、相位差板、角柱薄片、導電膜、樹脂膜、玻璃基板等)、有機電致發光構成構件製造等各種顯示器構成構件製造以外,亦適宜用於各種黏著劑層保護用途。其中,尤其亦可應用於具備容易追隨彎折變形之柔軟之黏著層的可摺疊顯示器用途。

Claims (28)

  1. 一種離型膜,其係於基材膜之一面具備樹脂層(A)且於另一面具備樹脂層(B)者,上述樹脂層(A)包含聚矽氧樹脂系離型劑,且厚度為0.2~2.0 μm,上述樹脂層(B)包含非聚矽氧樹脂系離型劑。
  2. 一種離型膜,其於基材膜之至少單面側具備樹脂層(A), 上述樹脂層(A)係包含硬化型聚矽氧樹脂及輕剝離化劑之樹脂層組合物之硬化物,上述輕剝離化劑具有由下述式(I)表示之二甲基矽氧烷骨架(DM)及由下述式(II)表示之甲基苯基矽氧烷骨架(MP),且厚度為0.2~1.5 μm, [化1] 二甲基矽氧烷骨架(DM) [化2] 甲基苯基矽氧烷骨架(MP)。
  3. 如請求項2之離型膜,其中與設置有上述樹脂層(A)之面為相反側之膜表面之最大剖面高度(Rt)為2.0 μm以下。
  4. 如請求項2或3之離型膜,其中上述基材膜之與設置有上述樹脂層(A)之面為相反側之面具備含有平均粒徑1~6 μm之粒子0.4~1.0質量%之聚酯層。
  5.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之離型膜,其中上述輕剝離化劑之質量平均分子量為1萬以上10萬以下。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離型膜,其中上述樹脂層(A)之使用奈米壓痕儀裝置所測得之25℃下之彈性模數為500 MPa以下。
  7. 如請求項1或6之離型膜,其中上述非聚矽氧樹脂系離型劑係選自由蠟、含長鏈烷基之化合物、及氟化合物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1種。
  8. 如請求項1、6或7之離型膜,其中上述樹脂層(B)之不揮發成分中之離型劑之含量為10~70質量%。
  9. 如請求項1及6至8中任一項之離型膜,其中上述樹脂層(B)實質上不含粒子。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離型膜,其中藉由下述評估方法所測得之樹脂層(A)之常態剝離力為5 g/25 mm以下, <評估方法> 於將丙烯酸系黏著帶(Tesa製造之「No.7475」)貼附於上述離型膜之樹脂層(A)面後,切成25 mm×150 mm之尺寸,於室溫下放置1小時;剝離力係於拉伸速度0.3 m/min之條件下以180°進行剝離。
  11. 如請求項1及6至10中任一項之離型膜,其於上述樹脂層(A)或樹脂層(B)中之至少一層與上述基材膜之間具備底塗層。
  12. 如請求項11之離型膜,其中上述底塗層係抗靜電層。
  13. 如請求項11或12之離型膜,其中上述底塗層含有下述化合物(A)~(C): (A)於包含噻吩或噻吩衍生物之化合物中藉由摻雜其他陰離子化合物而得之聚合物、或於包含噻吩或噻吩衍生物之化合物中具有陰離子基而自摻雜而得之聚合物 (B)多羥基化合物 (C)選自由聚胺酯樹脂、聚酯樹脂、及丙烯酸樹脂所組成之群中之1種以上之化合物。
  14. 如請求項1及6至13中任一項之離型膜,其中上述樹脂層(A)或樹脂層(B)中之至少一者之表面之表面固有電阻率為1×10 12Ω/□以下。
  15. 如請求項1至14中任一項之離型膜,其中上述基材膜係聚酯膜。
  16. 如請求項15之離型膜,其中上述聚酯膜為三層構成。
  17. 如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之離型膜,其中藉由以下方法所評估之上述樹脂層(A)之加壓後重剝離化率為100%以下, <評估方法> 於將丙烯酸系黏著帶(Tesa製造之「No.7475」)貼附於上述樹脂層(A)面後,切成25 mm×150 mm之尺寸,於室溫下放置1小時;將於拉伸速度0.3 m/min之條件下以180°進行剝離之剝離力設為(F1); 繼而,以與上述樹脂層(A)面接觸之方式積層,於溫度40℃、濕度90%RH、負載1 MPa下進行20小時加壓處理;於將丙烯酸系黏著帶(Tesa製造之「No.7475」)貼附於處理後之上述樹脂層(A)面後,切成25 mm×150 mm之尺寸,於室溫下放置1小時;將於拉伸速度0.3 m/min之條件下以180°進行剝離之剝離力設為(F2); 根據下式求出加壓後重剝離化率: 加壓後重剝離化率(%)=(F2-F1)/F1×100。
  18. 如請求項1至17中任一項之離型膜,其中上述樹脂層(A)面之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A))為30 nm以下。
  19. 如請求項1或6至18中任一項之離型膜,其中上述樹脂層(B)面之中心線平均粗糙度(Ra(B))為60 nm以下。
  20. 一種黏著片,其具備如請求項1至19中任一項之離型膜、及介隔黏著層之其他離型膜。
  21. 如請求項20之黏著片,其中上述黏著層係由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形成。
  22. 如請求項20或21之黏著片,其中上述黏著層之彈性模數(25℃)為6.0 MPa以下。
  23. 如請求項20至22中任一項之黏著片,其中上述黏著層包含丙烯酸-2-乙基己酯及/或丙烯酸丁酯。
  24. 如請求項20至23中任一項之黏著片,其用於光學用透明黏著片。
  25. 如請求項1至19中任一項之離型膜,其用於顯示器。
  26. 如請求項1至19中任一項之離型膜,其用於可摺疊顯示器。
  27. 一種黏著片之使用方法,其係於如請求項20至23中任一項之黏著片中將上述其他離型膜剝離後,將露出之黏著層表面貼合於光學構件。
  28. 如請求項27之黏著片之使用方法,其中上述光學構件為偏光板或觸控感測器。
TW112127393A 2022-08-05 2023-07-21 離型膜 TW2024131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25548 2022-08-05
JP2022-125548 2022-08-05
JP2023015451 2023-02-03
JP2023-015451 2023-02-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3105A true TW202413105A (zh) 2024-04-01

Family

ID=89848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27393A TW202413105A (zh) 2022-08-05 2023-07-21 離型膜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2706835B1 (zh)
TW (1) TW202413105A (zh)
WO (1) WO202402934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3010A (ja) * 1999-06-16 2001-01-09 Nitto Denko Corp 感圧性両面接着シート及び感圧性接着部材
JP2003080638A (ja) * 2001-09-07 2003-03-19 Lintec Corp 剥離ライナー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両面テープ
JP2004255704A (ja) 2003-02-26 2004-09-16 Teijin Dupont Films Japan Ltd 離形フィルム
JP5412321B2 (ja) * 2010-02-25 2014-02-12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透明性に優れた離型フィルム
KR101520762B1 (ko) * 2013-09-06 2015-05-15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실리콘 이형 필름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6147284B2 (ja) 2015-03-09 2017-06-14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剥離性に優れた離型フィルム
WO2016152369A1 (ja) * 2015-03-23 2016-09-29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離型フィルム
JP6536123B2 (ja) * 2015-03-28 2019-07-03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離型フィルム
JP6480295B2 (ja) 2015-09-25 2019-03-06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剥離性に優れた離型フィルム
JP2018130877A (ja) * 2017-02-15 2018-08-23 東レフィルム加工株式会社 感光性樹脂層転写用離型フィルム、そのロール状物、感光性樹脂層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ロール状物
JP6874460B2 (ja) * 2017-03-27 2021-05-19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離型フィルム
JP7026588B2 (ja) * 2018-07-03 2022-02-28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シリコーン組成物、剥離シート、剥離フィルム、及び、剥離シート及び剥離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7206918B2 (ja) * 2019-01-07 2023-01-18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離型フィルム
JP2022036894A (ja) * 2020-08-24 2022-03-08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離型フィルム、粘着層付き離型フィルムおよびフィルム積層体
JP2022112759A (ja) * 2021-01-22 2022-08-03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離型性樹脂シートおよび成形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706835B1 (ko) 2024-09-20
WO2024029346A1 (ja) 2024-02-08
KR20240046519A (ko)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35755B1 (ko) 이형 필름 및 적층체
JP5467752B2 (ja) 二軸延伸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107429128B (zh) 粘接膜及其制造方法
TW201011332A (en) Multilayer polyester film for optical use
TW201000317A (en) Readily bondable polyester film
JP6390150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KR102494640B1 (ko) 적층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JP7003915B2 (ja) 離型フィルム
TW202027992A (zh) 離型膜
CN100404595C (zh) 双轴取向聚酯薄膜和脱模薄膜
JP7020043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7322440B2 (ja) 離型フィルム
TW202413105A (zh) 離型膜
JP7383903B2 (ja)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164959A (ja) 離型フィルム
CN117916085A (zh) 脱模薄膜
EP4328021A1 (en) Release film and film laminate
JP2013156458A (ja) 光学基材用粘着シート
JP7020042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6447574B2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23135935A (ja) 離型フィルム
TW202344390A (zh) 積層聚酯膜
JP2022139376A (ja) 離型フィルムおよびフィルム積層体
JP2022155385A (ja)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118591462A (zh) 层叠聚酯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