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6979A - 造粒物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造粒物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6979A
TW202316979A TW111126094A TW111126094A TW202316979A TW 202316979 A TW202316979 A TW 202316979A TW 111126094 A TW111126094 A TW 111126094A TW 111126094 A TW111126094 A TW 111126094A TW 202316979 A TW202316979 A TW 20231697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green
weight
granulated product
l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6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橋宏哉
小関善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洋新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8438754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202316979(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洋新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洋新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6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697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02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containing fruit or vegetable ju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19/00Products from fruits or vegetabl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19/00Products from fruits or vegetabl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19/01Instant products; Powders; Flakes; Granu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38Othe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385Concentrates of non-alcoholic beverages
    • A23L2/39Dry com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00Non-alcoholic beverages; Dry compositions or concentrates therefor; Their preparation
    • A23L2/52Adding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30Physical treatment, e.g. electrical or magnetic means, wave energy or ir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7/00Cereal-derived products; Malt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7/10Cereal-derived produ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7/00Cereal-derived products; Malt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7/10Cereal-derived products
    • A23L7/198Dry unshaped finely divided cereal produc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23L7/117 - A23L7/196 and A23L29/00, e.g. meal, flour, powder, dried cereal creams or extra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300/00Processes
    • A23V2300/10Drying, dehydrat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reparation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 Cereal-Derived Products (AREA)
  • General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造粒物及其製造方法,上述造粒物含有選自麥類、羽衣甘藍、番薯、桑、明日葉、艾草、長命草及山白竹中之至少一種之綠葉之乾燥粉末,且分散性及易飲用性優異。根據本發明,藉由使用選自麥類、羽衣甘藍、番薯、桑、明日葉、艾草、長命草及山白竹中之至少一種之綠葉之乾燥粉末來製造造粒物,並且將造粒物之比重控制在一定範圍內,能夠提供分散性或易飲用性優異之造粒物及其製造方法。

Description

造粒物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造粒物及其製造方法,上述造粒物含有選自麥類、羽衣甘藍、番薯、桑、明日葉、艾草、長命草及山白竹中之至少一種之綠葉之乾燥粉末。
麥類、羽衣甘藍、番薯、桑、明日葉、艾草、長命草及山白竹(以下,將該等植物簡稱為「青汁素材」)之綠葉含有豐富之維生素類或礦物質類、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被用作所謂青汁之原料。已知該等綠葉有各種生理活性,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艾草萃取物具有抗肥胖作用。
一般而言,上述植物之綠葉係被加工成粉末或榨汁而作為青汁使用。作為青汁之形態,大部分為混合至水或熱水、牛奶、豆乳等液體中以供飲用之加工食品(粉末飲料),青汁作為粉末飲料廣泛流通。於青汁為粉末飲料之形態之情形時,使粉末飲料分散於水等液體之作業需消費者於攝取時自行進行。為了使消費者容易攝取,需要開發一種分散性(容易分散於液體中等)優異且容易飲用(刺癢感較少)之青汁。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昭61-040763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如上所述,需要開發一種分散性及易飲用性優異之青汁。然而,目前所開發出之青汁的分散性或易飲用性未必足夠優異。因此,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問題而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造粒物及其製造方法,上述造粒物含有選自麥類、羽衣甘藍、番薯、桑、明日葉、艾草、長命草及山白竹中之至少一種之綠葉之乾燥粉末,且分散性及易飲用性優異。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人等於開發含有選自麥類、羽衣甘藍、番薯、桑、明日葉、艾草、長命草及山白竹中之至少一種之綠葉之乾燥粉末的經口組合物之過程中,發現藉由使用上述綠葉之乾燥粉末來製造造粒物,並且將造粒物之比重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會獲得分散性及易飲用性優異之造粒物,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又,本發明人等發現,藉由將上述造粒物之比重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並將粒度分佈控制在一定範圍內,會獲得分散性及易飲用性優異之造粒物,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即,本發明係如下所示者。 [1] 一種造粒物,其特徵在於:其係含有選自麥類、羽衣甘藍、番薯、桑、明日葉、艾草、長命草及山白竹中之至少一種之綠葉之乾燥粉末者,且其比重未達0.300 g/cm 3。 [2] 如[1]所記載之造粒物,其特徵在於:上述綠葉為麥類之綠葉。 [3] 如[2]所記載之造粒物,其特徵在於:上述麥類為大麥。 [4] 如[1]所記載之造粒物,其特徵在於:上述造粒物中之上述綠葉之乾燥粉末的含量最多。 [5] 如[1]所記載之造粒物,其特徵在於:上述造粒物中之上述綠葉之乾燥粉末的含量為50重量%以上。 [6] 如[1]所記載之造粒物,其特徵在於:上述造粒物中之粒徑為500 μm以上之粒度分佈為10%以下。 [7] 如[1]所記載之造粒物,其特徵在於:上述造粒物中之粒徑為300 μm以下之粒度分佈為30%以上。 [8] 如[1]所記載之造粒物,其特徵在於:其係經口組合物。 [9] 如[1]所記載之造粒物,其特徵在於:其係飲食品組合物。 [10] 一種造粒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 其係製造含有選自麥類、羽衣甘藍、番薯、桑、明日葉、艾草、長命草及山白竹中之至少一種之綠葉之乾燥粉末之造粒物之方法, 該方法具有如下步驟:將包含上述綠葉之乾燥粉末之原料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藉由供給空氣而使上述原料流動化並以噴霧之方式噴水後,進行乾燥而獲得造粒物; 上述造粒物之比重未達0.300 g/cm 3。 [11] 如[10]所記載之造粒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造粒物中之粒徑為500 μm以上之粒度分佈為10%以下。 [12] 如[10]所記載之造粒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造粒物中之粒徑為300 μm以下之粒度分佈為30%以上。 [13] 如[10]所記載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以噴霧之方式噴出之水之量相對於上述原料之總重量為30重量%以上。 [14] 如[10]所記載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乾燥係藉由供給90℃以上之空氣所進行。 [15] 如[10]所記載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藉由供給50~75℃之空氣而使上述原料流動化。 [16] 如[10]所記載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上述噴霧為間歇噴霧。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藉由使用選自麥類、羽衣甘藍、番薯、桑、明日葉、艾草、長命草及山白竹中之至少一種之綠葉之乾燥粉末來製造造粒物,並且將造粒物之比重控制在一定範圍內,能夠提供分散性及易飲用性優異之造粒物。
以下,對本發明詳細地進行說明。
[1.青汁素材之綠葉] 本發明中之青汁素材係指選自麥類、羽衣甘藍、番薯、桑、明日葉、艾草、長命草及山白竹中之至少一種植物。可僅使用一種,亦可使用兩種以上。
本發明中之青汁素材之綠葉係指包含上述青汁素材之葉部分的植物體,可包含葉以及莖或其他部分。於收穫時從地上部去除莖而僅篩選出葉部分需耗費勞力,又,莖部分亦豐富地包含不溶性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因此,從削減製造成本及營養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包含葉及莖。
<麥類> 本發明中之麥類係大麥、小麥、黑麥、燕麥等外觀相似之禾本科植物之總稱。作為本發明中之麥類,尤佳為大麥。
大麥(Hordeum vulgare L.)原產於中亞,係屬於禾本科之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本發明中所使用之大麥之品種並無特別限定。任意品種之大麥均可使用,野生種、雜交種均可使用。例如可例舉二稜大麥、六稜大麥、裸大麥等,該等可使用一種或組合使用兩種以上。
麥類之綠葉可為於任意收穫期收穫者,並無特別限定,但是,例如,於麥類為大麥之情形時,較佳為使用於成熟期前,即,自分蘖開始期至出穗開始前期所收穫者(大麥幼葉)。具體而言,例如,較佳為使用從高度為10 cm以上、較佳為10~90 cm左右、尤佳為20~80 cm左右、尤其是 30~70 cm左右之大麥所收穫之大麥幼葉。
<羽衣甘藍> 本發明中之羽衣甘藍係指十字花科十字花屬之學名為Brassica oleracea var.acephala之植物。羽衣甘藍之品種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烹調用羽衣甘藍(Kitchen Kale)、芥藍(Tree Kale)、灌木型甘藍(Bush Kale)、髓莖甘藍(Marrow Kale)、寬葉羽衣甘藍(Collard)、綠葉甘藍等各種羽衣甘藍。羽衣甘藍之綠葉可為於任意收穫期所收穫者,並無特別限定。
<番薯> 本發明中之番薯係指旋花科甘薯屬之學名為Ipomoea batatas之植物。番薯只要是一般被稱作甘薯者即可,並無特別限定。番薯之品種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例舉翠王、Joy White、黃金千貫、白豐、薩摩澱粉(sweet potato starch)、綾紫等品種。其中,較佳為多酚含量較高之翠王。番薯之綠葉可為於任意收穫期收穫者,並無特別限定,但較佳為莖葉之前端部分(幼莖葉),進而較佳為保持黃綠色之狀態的幼莖葉。
<桑> 本發明中之桑係指桑科桑屬(Morus屬)之植物。桑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白桑、雞桑、魯桑、長果桑、毛桑、小笠原桑、吉隆桑等。桑之綠葉可為於任意收穫期收穫者,並無特別限定。
<明日葉> 本發明中之明日葉係指傘形花科當歸屬之學名為Angelica keiskei之植物。明日葉之品種並無特別限定,可酌情使用。明日葉之綠葉可為於任意收穫期收穫者,並無特別限定。
<艾草> 本發明中之艾草係指菊科艾屬(Artemisia屬)之多年生草本植物。艾草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艾草、苦艾(Artemisia absinthium)、香艾(Tarragon)、北方蒿(Artemisia insularis Kitam.)、鬼男艾(Artemisia congesta)、河原艾(Artemisia capillaris)、牡蒿(Artemisia japonica)、濱蒿(Artemisia scoparia)、草蒿(Artemisia apiacea)、黃花蒿(Artemisia annua)、菴閭(Artemisia keiskeana)、深山男艾(Artemisia pedunculosa)、蝦夷母子艾(Artemisia trifurcata var. pedunculosa)、樣似艾(Artemisia arctica subsp. sachalinensis)、高嶺艾(Artemisia sinanensis)、母子艾(Artemisia glomerata)、裂葉蒿(Artemisia tanacetifolia)、銀葉艾(Artemisia stelleriana)、灰蓮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小艾(Artemisia lancea)、湘贛艾(Artemisia gilvescens Miq.)、野艾蒿(Artemisia codonocephala)、一葉艾(Artemisia monophylla)、千島艾(Artemisia unalaskensis)、廣葉里白艾(Artemisia koidzumii Nakai)、寬葉山蒿(Artemisia stolonifera)、雪艾(Artemisia momiyamae)、紅足蒿(Artemisia rubripes)、山地蒿(Artemisia montana (Nakai) Pamp)、五月艾(Artemisia indica Willd. var. indica)、南方苦艾(Artemisia schmidtiana)、北嶽艾(Artemisia kitadakensis)等,其中尤佳為艾草。艾草之綠葉可為於任意收穫期收穫者,並無特別限定。
<長命草> 本發明中之長命草係指傘形花科前胡屬之學名為Peucedanum japonicum之植物。長命草在不同地方分別被稱作botannboufuu、Choumeisou、Choumeigusa、Chomiifusa、Boufuu、Sakuna、Upubaasafuna、Choumiigusa、牡丹防風等。長命草之品種並無特別限定,可酌情使用。長命草之綠葉可為於任意收穫期收穫者,並無特別限定。
<山白竹> 本發明中之山白竹係指禾本科赤竹屬(Sasa屬)之植物。山白竹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Sasa veitchii(維奇赤竹)、Sasa kurilensis(朝鮮赤竹)、Sasamorpha borealis(華箬竹)、Sasa senanensis(日本矮竹)、Sasa palmate(密葉竹)、Sasa niponica(日本赤竹)等。山白竹之綠葉可為於任意收穫期收穫者,並無特別限定。
[2.綠葉之乾燥粉末] 本發明中之綠葉之乾燥粉末係指對選自麥類、羽衣甘藍、番薯、桑、明日葉、艾草、長命草及山白竹中之至少一種之綠葉進行加工,將其乾燥粉末化而成者。作為綠葉之乾燥粉末,例如可例舉:將綠葉粉碎並將其乾燥粉末化而成者(綠葉之粉碎粉末)或將綠葉之榨汁乾燥粉末化而成者(綠葉之榨汁粉末)、將綠葉之萃取物乾燥粉末化而成者(綠葉之萃取物粉末)等,但並不限定於該等。作為本發明之綠葉之乾燥粉末,從分散性及易飲用性優異之觀點,加工、儲藏、搬運等之容易性之觀點,及豐富地包含膳食纖維之觀點而言,較佳為綠葉之粉碎粉末。
作為本發明中之綠葉之粉碎粉末,例如可使用藉由組合乾燥處理及粉碎處理所獲得者。乾燥處理及粉碎處理可兩者同時進行,或者,亦可先進行其中任意一者,較佳為先進行乾燥處理,然後再進行粉碎處理。亦可視需要組合選自汆燙處理、殺菌處理等處理中之一種或兩種以上之處理而進行。又,進行粉碎處理之次數並無特別限定,亦可於粗粉碎處理後如進行更微細地粉碎之微粉碎處理等,並實施1次或2次以上之處理。
汆燙處理係用以使上述青汁素材之綠葉保持鮮豔綠色之處理,作為汆燙處理之方法,可例舉熱水處理或蒸煮處理等。
作為熱水處理,例如可例舉較佳為於70~100℃,更佳為於80~100℃之熱水或水蒸氣中,對上述青汁素材之綠葉進行較佳為60~240秒,更佳為90~180秒之處理之方法等。
作為蒸煮處理,較佳為間歇性蒸煮處理,上述間歇性蒸煮處理係於常壓或加壓下,對上述青汁素材之綠葉反覆進行藉由水蒸氣進行蒸煮之處理及進行冷卻之處理。於間歇性蒸煮處理中,藉由水蒸氣進行蒸煮之處理例如較佳為進行20~40秒,更佳為進行30秒。蒸煮處理後之冷卻處理較佳為立即進行,其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冷水中之浸漬、冷藏、利用冷風進行之冷卻、利用熱風進行之汽化冷卻、組合了熱風與冷風之汽化冷卻等。其中,較佳為組合了熱風與冷風之汽化冷卻。此種冷卻處理係以上述青汁素材之綠葉之初溫較佳為成為60℃以下,更佳為成為50℃以下,進而較佳為成為40℃以下之方式進行。又,為了製造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葉綠素等營養成分之上述青汁素材之綠葉之粉碎粉末,較佳為將間歇性蒸煮處理重複進行2~5次。
殺菌處理只要是業者通常已知之殺菌處理即可,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使用溫度、壓力、電磁波、藥劑等物理性地或化學性地殺滅微生物之處理。
於除了乾燥處理及粉碎處理以外,還追加進行汆燙處理之情形時,汆燙處理較佳為於乾燥處理之前進行。又,於除了乾燥處理及粉碎處理以外,還追加進行殺菌處理之情形時,殺菌處理較佳為於乾燥處理之後,或者,於粉碎處理之前或之後進行。
乾燥處理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例舉以上述青汁素材之綠葉之水分含量成為10重量%以下,較佳為成為5重量%以下之方式進行乾燥之處理。乾燥處理例如可藉由熱風乾燥、高壓蒸汽乾燥、電磁波乾燥、冷凍乾燥等業者公知之任意方法進行。利用加熱所進行之乾燥例如可較佳為於40℃~140℃下,更佳為於80~130℃下,藉由加溫,以上述青汁素材之綠葉不會變色之溫度及時間之條件下進行。
粉碎處理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例舉藉由業者通常使用之任意方法而將植物體粉碎之處理。於粉碎處理時,從粒度之均一化、粉碎時間之縮短等提昇粉碎效率之觀點而言,較佳為組合粗粉碎及微粉碎而進行。
於粉碎處理中,粗粉碎步驟中,使用切割機、切片機、切塊機等業者通常使用之任意之粗粉碎用機器或器具,例如以綠葉之長徑成為約20 mm以下,較佳為成為約0.1~10 mm之方式將綠葉粉碎。於微粉碎步驟中,例如使用破碎機、研磨機、混碎機、石磨等業者通常使用之任意之微粉碎用機器或器具,將上述青汁素材之綠葉微粉碎。基於業者通常使用之方法合適地設定粉碎處理之條件,藉此能夠調整上述青汁素材之綠葉之比重、粒度分佈等物性。
作為本發明中之綠葉之榨汁粉末,例如可使用藉由將綠葉之榨汁低溫濃縮而將固形物成分濃縮,並對該濃縮液進行冷凍乾燥或噴霧乾燥所獲得者。
於本發明中作為造粒物之原料使用之綠葉之乾燥粉末之粒徑並無特別限定,合適地選擇易於造粒之粒徑之原料來使用即可。作為綠葉之乾燥粉末之粒徑,例如可使用中值徑為60 μm以下者,可使用中值徑為50 μm以下者,可使用中值徑為40 μm以下者,可使用中值徑為30 μm以下者,亦可使用中值徑為25 μm以下者。
所謂綠葉之乾燥粉末之中值徑,其亦被稱作D 50或d50,係指於將粉體按粒徑分為兩部分時,粒徑較大之部分與粒徑較小之部分成為等量之徑,例如可使用雷射繞射散射法進行測定。具體而言,係指例如使用作為雷射繞射散射光式粒度分佈測定裝置之清新企業公司所製造之LMS-300或LMS-350所測得之粒度分佈之累積50%(×50)之粒徑。
[3.含有綠葉之乾燥粉末之造粒物] <造粒物> 造粒係指使複數個粒子凝集,形成集合體之操作。於上述集合體(造粒物)中,粒子凝集時,粒子間形成空隙,造粒物與造粒所使用之原料之粒子之間存在結構上之差異。含有上述青汁素材之綠葉乾燥粉末之造粒物之特徵在於:其係將上述青汁素材之綠葉乾燥粉末作為原料造粒而成者,且其比重未達0.300 g/cm 3
造粒物中亦可進而調配賦形劑或甜味料等除了青汁素材之綠葉乾燥粉末以外之原料。藉由將造粒物之比重控制在該範圍內,能夠獲得分散性或易飲用性優異之造粒物。再者,本發明之造粒物只要是藉由任意方法而使複數個粒子凝集而成之集合體即可,造粒物之大小並無特別限定。
作為本發明中之造粒方法,只要合適地選擇業者通常使用之造粒方法即可,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例舉:流動層造粒法、擠出造粒法、滾動造粒法、攪拌造粒法等。無論是哪種造粒方法,均可藉由使用市面上可取得之任意造粒裝置,並合適地設定乾燥溫度等各種製造條件,而製造滿足本發明中所規定之比重之條件的造粒物。又,亦可於造粒步驟後進行粉碎或分級,調整造粒物之比重或粒度分佈。
如上所述,無論哪種造粒方法,均能獲得本發明之造粒物,但從造粒容易性之觀點而言,尤佳為流動層造粒。流動層造粒係指如下方法:一面對成為原料之粉體粒子送風,利用空氣流使其流動化,一面以噴霧之方式噴水等結合液,藉此使粉體粒子彼此黏結,形成作為粉體粒子之凝集體的造粒物。
於流動層造粒之情形時,可藉由具有如下步驟之製造方法獲得本發明之造粒物:將成為原料的青汁素材之綠葉之乾燥粉末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以噴霧之方式對藉由供給空氣而流動化之原料噴水,之後,進行乾燥而獲得造粒物。作為用於造粒之流動層造粒機,可使用市面上可取得之任意造粒裝置。根據所使用之原料之特性來合適地設定造粒裝置之各種製造條件,藉此,能夠製造滿足本發明之條件的造粒物。又,亦可視需要對所獲得之造粒物進行分級或粉碎,藉此調整造粒物之比重及粒徑。
使原料流動化時所供給之空氣之溫度並無特別限制,根據所使用之原料之特性適當調整即可。於流動層造粒中,以噴霧之方式對藉由供給空氣而流動化之粉末粒子噴水,粉末粒子被潤濕,藉此,粉末粒子彼此黏結。因此,雖然粉末粒子之濕潤度會對造粒之程度造成影響,但由於粉末粒子之濕潤度因所使用之原料及所供給之空氣之溫度而異,故根據所使用之原料之特性,對所供給之空氣之溫度適當進行調整即可。於所供給之空氣之溫度較低之情形時,蒸發之水較少,粉末粒子容易被潤濕,與之相對,於所供給之空氣之溫度較高之情形時,蒸發之水較多,粉末粒子難以被潤濕。
於將青汁素材之綠葉造粒之情形時,從易於獲得與本發明之比重之範圍吻合且分散性或易飲用性尤其優異之造粒物之觀點而言,使原料流動化時所供給之空氣之溫度較佳為50~75℃,更佳為50~70℃,尤佳為50~60℃。再者,由於可於流動層造粒機中設定所供給之空氣之溫度,因此,例如於欲供給50℃之空氣之情形時,將流動層造粒機之設定溫度設為50℃即可。
於流動層造粒中,作為以噴霧之方式噴水之方法,連續噴霧及間歇噴霧均可。所謂連續噴霧,係指自開始霧狀噴水起,至所有量之水噴霧結束,期間從未停止過噴水而連續噴霧之噴霧方法。所謂間歇噴霧,係指自開始霧狀噴水起,至所有量之水噴霧結束,期間至少設置一次停止水之噴霧之時間的噴霧方法。從獲得分散性或易飲用性尤其優異之造粒物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間歇噴霧之手法,一面調整加水狀態一面進行。再者,於本發明中,以噴霧之方式噴水係指並不限定於僅霧狀噴出水,而亦包含以噴霧之方式噴出使結合劑等溶解於水中而成之水溶液之概念。
於流動層造粒中,以噴霧之方式噴出之水之量並無特別限制,根據所使用之原料之特性適當調整即可,但是,於本發明之將青汁素材之綠葉造粒之情形時,從易於獲得與本發明之比重吻合且分散性或易飲用性尤其優異之造粒物之觀點而言,作為以噴霧之方式噴出之水之量的下限值,較佳為相對於原料之總重量為20重量%以上,更佳為30重量%以上,進而較佳為40重量%以上,尤佳為45重量%以上,最佳為50重量%以上。又,作為以噴霧之方式噴出之水之量的上限值,從縮短乾燥時間而提昇生產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相對於原料之總重量為300重量%以下,更佳為250重量%以下,進而較佳為200重量%以下,尤佳為150重量%以下,最佳為100重量%以下。再者,於造粒物包含除了青汁素材之綠葉之乾燥粉末以外之原料之情形時,以噴霧之方式噴出之水之量係相對於亦包含除了青汁素材之綠葉之乾燥粉末以外之原料在內之總重量的量。
於流動層造粒中,造粒步驟可僅進行單次,亦可進行複數次。關於本發明之造粒物,無論造粒步驟進行單次還是複數次,均能獲得分散性或易飲用性優異之造粒物。從生產性等觀點而言,造粒步驟更佳為進行單次。
於流動層造粒中,於進行以噴霧之方式對流動之原料噴水之步驟後,具有進行乾燥而獲得造粒物之步驟(乾燥步驟)。乾燥時所供給之空氣之溫度並無特別限制,根據所使用之原料之特性適當調整即可,但是,於本發明之將青汁素材之綠葉造粒之情形時,從易於獲得與本發明之比重吻合之造粒物之觀點、以及縮短乾燥時間之觀點而言,較佳為80℃以上,更佳為90℃以上,進而較佳為100℃以上,尤佳為110℃以上。由於可於流動層造粒機中設定所供給之空氣之溫度,因此,例如於欲供給90℃之空氣之情形時,將流動層造粒機之設定溫度設為90℃即可。又,獲得之造粒物之水分量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10重量%以下,更佳為8重量%以下,進而較佳為7重量%以下,尤佳為6重量%以下,最佳為5重量%以下。
本發明之造粒物除了上述青汁素材之綠葉之乾燥粉末以外,亦可視需要適當添加結合劑、賦形劑、增黏劑等添加劑。添加劑之種類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例舉:葡萄糖、麥芽糖醇、赤藻糖醇等糖類;瓜爾膠等增黏多糖類;玉米澱粉等澱粉;糊精或難消化性糊精等澱粉分解物等。添加劑可僅添加一種,亦可添加兩種以上。
本發明之造粒物中亦可適當添加並非青汁素材之植物之綠葉乾燥粉末。作為並非青汁素材之植物之綠葉,例如可例舉:綠茶、菠菜葉、蕪青葉、小松菜葉等。並非青汁素材之植物之綠葉乾燥粉末的含量並無特別限制,但從分散性、易飲用性或營養補充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青汁素材之綠葉乾燥粉末之含量(總重量)多於並非青汁素材之植物之綠葉乾燥粉末。
本發明之造粒物中之青汁素材之綠葉之乾燥粉末的含量並無特別限制。先前,於以高含量含有青汁素材之綠葉之乾燥粉末(尤其是綠葉之粉碎粉末)的粉末之情形時,即使造粒,分散性亦較差,因此,一般不進行造粒而直接填充,製成青汁在市場上銷售,但本發明人等發現,藉由將造粒物之比重控制在規定範圍內,即使於以高含量含有青汁素材之綠葉乾燥粉末之情形時,亦會獲得分散性或易飲用性優異之造粒物。於造粒物中青汁素材之含量較多之情形時,與含量較少之情形相比,有如下優點:即使經口攝取之造粒物之總量相同,亦能較多地攝取青汁素材。因此,從能夠高效率地攝取營養成分之觀點而言,造粒物中之青汁素材之綠葉乾燥粉末之含量較佳為50重量%以上,更佳為60重量%以上,進而較佳為70重量%以上,進而更佳為80重量%以上,尤佳為95重量%以上,最佳為100重量%。同樣地,從能夠高效率地攝取營養成分之觀點而言,調配至造粒物中之原料之中,較佳為青汁素材之綠葉乾燥粉末之含量最多。
青汁素材之綠葉乾燥粉末之中,麥類之綠葉乾燥粉末的風味、營養性尤其優異,因此,調配至本發明之造粒物中之原料之中,較佳為麥類之綠葉乾燥粉末之含量最多。
<造粒物之比重> 本發明中之造粒物之比重係指於將造粒物輕柔地填充至容器內之狀態下所測量出之鬆密度(鬆散鬆密度),例如可使用粉體特性評價裝置(Powder Tester (R) PT-X;Hosokawa Micron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測定。於本發明之造粒物中,藉由將比重控制在未達0.300 g/cm 3之範圍內,能夠獲得分散性或易飲用性優異之造粒物。本發明之造粒物之比重只要處於未達0.300 g/cm 3之範圍內即可,並無特別限制,但作為比重之上限,從進一步提昇分散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295 g/cm 3以下,更佳為0.290 g/cm 3以下,進而較佳為0.285 g/cm 3以下,進而更佳為0.280 g/cm 3以下,尤佳為0.270 g/cm 3以下,更尤佳為0.260 g/cm 3以下,最佳為0.250 g/cm 3以下。本發明之造粒物之比重之下限值並無特別限制,但從進一步提昇分散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0.100 g/cm 3以上,更佳為0.130 g/cm 3以上,進而較佳為0.140 g/cm 3以上,尤佳為0.150 g/cm 3以上,最佳為0.160 g/cm 3以上。
<造粒物之粒度分佈> 本發明中之造粒物之粒度分佈係指重量基準之粒度分佈,例如可使用電動篩振動機(MICRO VIBRO SIFTER M-2;筒井理化學器機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測定。本發明之造粒物之粒度分佈並無特別限定,但從分散性、粉流動、或易飲用性之觀點而言,粒徑為500 μm以上之粒度分佈較佳為40%以下,更佳為30%以下,進而較佳為25%以下,進而更佳為20%以下,尤佳為15%以下,最佳為10%以下。又,從分散性、粉流動、或易飲用性之觀點而言,粒徑為300 μm以上之粒度分佈較佳為50%以下,更佳為40%以下,進而較佳為35%以下,尤佳為30%以下,最佳為25%以下。
又,從分散性、操作容易性(粉流動)、或易飲用性之觀點而言,粒徑為300 μm以下之粒度分佈較佳為20%以上,更佳為30%以上,進而較佳為40%以上,進而更佳為50%以上,尤佳為60%以上,最佳為70%以上。又,從分散性、操作容易性(粉流動)、或易飲用性之觀點而言,粒徑為150 μm以下之粒度分佈較佳為15%以上,更佳為30%以上,進而較佳為40%以上,尤佳為50%以上,最佳為60%以上。又,從分散性、操作容易性(粉流動)、或易飲用性之觀點而言,粒徑為106 μm以下之粒度分佈較佳為15%以上,更佳為30%以上,進而較佳為40%以上,尤佳為50%以上,最佳為60%以上。又,從分散性、操作容易性(粉流動)、或易飲用性之觀點而言,粒徑為106 μm以上之粒度分佈較佳為3%以上,更佳為5%以上,進而較佳為7%以上,尤佳為10%以上,最佳為15%以上。
<經口組合物> 本發明之造粒物可作為經口組合物使用。經口組合物之形態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例舉飲食品、凖藥品、醫藥品等,由於青汁素材之綠葉之乾燥粉末常以青汁之形式攝取,故較佳為作為飲食品組合物使用。飲食品組合物之形態並無特別限制,例如可例舉功能性標示食品、特定保健用食品、健康食品等。
本發明之造粒物具有易分散於水等溶劑中之特徵,因此,較佳為作為粉末飲料使用。粉末飲料係指混合至水或熱水、牛奶、豆乳等液體中以供飲用之加工食品。粉末飲料有重量輕,便於攜帶之優點。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而詳細地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等實施例,只要能夠解決本發明之問題,則本發明可採用各種形態。
-試驗1- [綠葉之乾燥粉末之製造] 作為原料,使用高度為約30 cm之所收割之大麥之地上部(葉及莖)。進行如下預處理:將其水洗,去除附著的泥等,切割成5~10 cm左右之大小。藉由90~100℃之熱水對經過預處理之大麥幼葉進行90秒~120秒之僅1次之汆燙處理,其後,用冷水進行冷卻。繼而,於乾燥機中藉由80℃~130℃之熱風對所獲得之大麥幼葉進行20分鐘~180分鐘之乾燥,直到其水分量成為5重量%以下。對經過乾燥之大麥幼葉進行粗粉碎處理,使其成為約1 mm之大小。對所獲得之大麥幼葉進行微粉碎處理,藉此製造中值徑為20 μm之大麥幼葉粉末。
[含有綠葉之乾燥粉末之造粒物之製造] 作為綠葉之乾燥粉末,使用藉由上述製造方法所製得之大麥幼葉粉末。根據以下所記載之方法,製造含有綠葉之乾燥粉末之造粒物。
<實施例1> 於將大麥幼葉粉末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後,藉由供給55℃之空氣而使大麥幼葉粉末流動化,於該狀態下,以間歇噴霧之方式噴出相對於大麥幼葉粉末之重量為75重量%的水,其後,藉由供給120℃之空氣而進行乾燥,從而獲得實施例1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
<實施例2> 於將大麥幼葉粉末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後,藉由供給55℃之空氣而使大麥幼葉粉末流動化,於該狀態下,以間歇噴霧之方式噴出相對於大麥幼葉粉末之重量為50重量%的水,其後,藉由供給120℃之空氣而進行乾燥,從而獲得實施例2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
<比較例1> 於擠出大麥幼葉粉末並投入至造粒機後,一面小心篩網(使用1 mm篩網)之堵塞,一面適當地加入相對於大麥幼葉粉末之重量為10~30重量%的水,進行造粒,藉由櫃式乾燥機將乾燥溫度設為90℃,進行乾燥,獲得比較例1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
<比較例2> 將未經造粒之大麥幼葉粉末作為比較例2。
[比重及粒度分佈之測定] 根據以下所記載之方法,對實施例及比較例就比重及粒度分佈進行測定。
<比重> 使用粉體特性評價裝置(Powder Tester (R) PT-X;Hosokawa Micron股份有限公司),使試驗樣品自規定高度落入至100 cm 3之不鏽鋼製容器,測定質量,藉此測定比重。將測定結果示於表1。
[表1]
   實施例1 實施例2 比較例1 比較例2
比重(g/cm 3) 0.211 0.181 0.310 0.209
<粒度分佈> 使用電動篩振動機(MICRO VIBRO SIFTER M-2;筒井理化學器機股份有限公司)對粒度分佈進行測定。將測定結果示於表2。
[表2]
   實施例1 實施例2 比較例1 比較例2
粒度分佈 (%) 500 μm~ 8.4 4.8 88.8 0.4
300 μm~500 μm 6.2 5.8 6.0 0.4
150 μm~300 μm 7.0 7.2 4.0 0.0
106 μm~150 μm 3.0 4.6 1.0 1.0
~106 μm 75.4 77.6 0.2 98.2
總計 100.0 100.0 100.0 100.0
[分散性之評價] 根據以下所記載之(1)及(2)之方法,對實施例及比較例就分散性進行評價。
(1)水親和性之評價 (1)-1.將樣品投予至水中時之分散性 將各3 g之各樣品輕柔地投入至裝有100 mL之水的杯子(高度為100 mm,上部之直徑為75 mm,底部之直徑為55 mm),測定自投下樣品起至樣品整體浸漬於水中並分散於水中之時間(自懸浮於液面之狀態至沉入至水中之時間)作為分散時間,根據以下基準對水親和性進行評價。將結果示於表3。「水親和性」係指粉體於水中之潤濕性。 <基準> 〇:分散時間未達60秒 ×:分散時間為60秒以上
[表3]
   實施例1 實施例2 比較例1 比較例2
水親和性 ×
由表3可知,與未經造粒之大麥幼葉粉末(比較例2)相比,實施例1及2之造粒物之分散時間較短,迅速地分散至水中。
(1)-2.將樣品投予至水中時之分散性 於裝有各3 g之各樣品的杯子(高度為100 mm,上部之直徑為75 mm,底部之直徑為55 mm)中,輕柔地注入100 mL之水。其後,觀察水面,根據以下基準評價有無浮粉。將結果示於表4。「浮粉」係指粉體向水面之浮動容易性。 <基準> 有:樣品之至少一部分浮至水面 無:樣品未浮至水面(分散或沉於水中)
[表4]
   實施例1 實施例2 比較例1 比較例2
有無浮粉
由表4可知,觀察到未經造粒之大麥幼葉粉末(比較例2)有浮粉,與之相對,未觀察到實施例之造粒物有浮粉。
(2)分散穩定性之評價 於裝有100 mL之水的圓柱狀(直徑為75 mm)透明杯子中分別投入3 g之各樣品,使用攪拌棒攪拌10次(攪拌速度為1~1.5次/秒)。由於各樣品為不溶性,故雖然會由攪拌而暫時分散於水中,但隨著時間流逝,仍會緩緩沈澱,於其上方形成了澄清之部分(上澄液)。於結束攪拌後靜置1分鐘,之後,觀察杯子內部,對上澄液之高度(分離距離)進行測定,根據以下基準對分散穩定性進行評價。分離距離越短,表示樣品越以穩定之狀態分散於水中,越難分離。將測定結果示於表5。 <基準> 〇:分散距離未達5 mm ×:分散距離為5 mm以上
[表5]
   實施例1 實施例2 比較例1 比較例2
分散穩定性 ×
由表5可知,實施例1及2之造粒物之分散穩定性良好,與之相對,比較例1之造粒物之分散穩定性較差。
由(1)及(2)之試驗可知,未經造粒之大麥幼葉粉末(比較例2)水親和性較差,比較例1之造粒物之分散穩定性較差。另一方面,得知實施例1及2之造粒物之水親和性及分散穩定性均良好,且分散性優異。基於該結果,根據以下基準,對分散性進行綜合評價(表6)。 <分散性之綜合評價> 〇:水親和性為「〇」,且有無浮粉為「無」,且分散穩定性為「〇」之情形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之情形
[表6]
   實施例1 實施例2 比較例1 比較例2
分散之綜合評價 × ×
[易飲用性(過喉感)之評價] 將3 g之各樣品投入至裝有100 mL之水的杯子。投入後,使用攪拌棒攪拌10次(攪拌速度為1~1.5次/秒)。其後立刻攝取各飲料,根據以下基準對過喉感進行評價。將結果示於表7。 <基準> 〇:飲用時喉嚨完全未感到刺癢或幾乎未感到刺癢 ×:飲用時喉嚨感到刺癢
[表7]
   實施例1 實施例2 比較例1 比較例2
過喉感 ×
由表7可知,實施例之造粒物係飲用時喉嚨無刺癢感之易於飲用者,與之相對,比較例1之造粒物係飲用時喉嚨有刺癢感之難以飲用者。
[操作性] 將3 g之各樣品填充至鋁袋之分包中。使用所獲得之裝有樣品之分包,根據基準對分包開封時之飛粉、向杯子投入時之粉流動(操作之容易性之指標)進行評價,確認操作性。將結果示於表8。 <基準> 開封時之飛粉。「飛粉」係指粉體飛向空氣中之容易性。 〇:分包開封時飛粉較少 ×:分包開封時飛粉較多 投入時之粉流動。「粉流動」係指粉體之流動容易性。 〇:投入至杯子時粉流動流暢 ×:投入至杯子時粉流動不流暢
[表8]
   實施例1 實施例2 比較例1 比較例2
開封時之飛粉 ×
投入時之粉流動 ×
由表8可知,實施例之造粒物與大麥幼葉粉末相比操作性優異。
[結果之總結] 根據上述試驗,含有大麥幼葉粉末且比重未達0.300 g/cm 3之造粒物(實施例1及2)之分散性、過喉感、操作性均優異。另一方面,含有大麥幼葉粉末且比重超過0.300 g/cm 3之造粒物(比較例1)雖操作性優異,但分散性及過喉感較差。又,未經造粒之大麥幼葉粉末(比較例2)雖過喉感優異,但分散性及操作性較差。因此可知含有大麥幼葉粉末且比重未達0.300 g/cm 3之造粒物其分散性、過喉感、操作性優異。
-試驗2- [含有綠葉之乾燥粉末之造粒物之製造] 根據以下所記載之方法,製造含有青汁素材之綠葉乾燥粉末之造粒物。
<實施例3> 將以試驗1中所製造之大麥幼葉粉末成為80重量%、木寡醣成為5重量%、乳糖成為15重量%之方式混合而成之原料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後,藉由供給70℃之空氣而使原料流動化,於該狀態下,以間歇噴霧之方式噴出相對於原料之總重量為50重量%的水,其後,藉由供給100℃之空氣而進行乾燥,從而獲得實施例3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
<比較例3> 將以試驗1中所製造之大麥幼葉粉末成為80重量%、木寡醣成為5重量%、乳糖成為15重量%之方式混合而成之原料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後,藉由供給80℃之空氣而使原料流動化,於該狀態下,以間歇噴霧之方式噴出相對於原料之總重量為10重量%的水,其後,藉由供給80℃之空氣而進行乾燥,從而獲得比較例3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
<實施例4> 於將羽衣甘藍粉末(對羽衣甘藍進行粉碎處理而將其粉末化而成者。中值徑為30 μm)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後,藉由供給65℃之空氣而使羽衣甘藍粉末流動化,於該狀態下,以間歇噴霧之方式噴出相對於羽衣甘藍粉末之重量為80重量%的水,其後,藉由供給80℃之空氣而進行乾燥,從而獲得實施例4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
<實施例5> 於將明日葉粉末(對明日葉進行粉碎處理而將其粉末化而成者。中值徑為30 μm)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後,藉由供給65℃之空氣而使明日葉粉末流動化,於該狀態下,以間歇噴霧之方式噴出相對於明日葉粉末之重量為80重量%的水,其後,藉由供給80℃之空氣而進行乾燥,從而獲得實施例5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
<比較例4> 於將與實施例5相同之明日葉粉末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後,藉由供給80℃之空氣而使明日葉粉末流動化,於該狀態下,以間歇噴霧之方式噴出相對於明日葉粉末之重量為10重量%的水,其後,藉由供給80℃之空氣而進行乾燥,從而獲得比較例4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
<比較例5> 於將綠茶粉末(將碾茶[蒸製綠茶]粉末化而成之抹茶粉末。中值徑為30 μm)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後,藉由供給75℃之空氣而使綠茶粉末流動化,於該狀態下,以間歇噴霧之方式噴出相對於綠茶粉末之重量為30重量%的水,其後,藉由供給120℃之空氣而進行乾燥,從而獲得比較例5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
<實施例6> 於將以番薯幼葉粉末(對番薯葉進行粉碎處理而將其粉末化而成者。中值徑為30 μm)及比較例6中所使用之綠茶粉末分別成為50重量%之方式混合而成之原料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後,藉由供給65℃之空氣而使原料流動化,於該狀態下,以間歇噴霧之方式噴出相對於原料之總重量為80重量%的水,其後,藉由供給120℃之空氣而進行乾燥,從而獲得實施例6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
<比較例6> 於將以實施例6中所使用之番薯幼葉粉末、比較例6中所使用之綠茶粉末分別成為50重量%之方式混合而成之原料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後,藉由供給80℃之空氣而使原料流動化,於該狀態下,以間歇噴霧之方式噴出相對於原料之總重量為20重量%的水,其後,藉由供給80℃之空氣而進行乾燥,從而獲得比較例6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
[比重及粒度分佈之測定] 藉由與試驗1相同之方法,對實施例及比較例就比重及粒度分佈進行測定。將結果示於表9。
[分散性及易飲用性之評價] 藉由與試驗1相同之方法,對分散性及易飲用性(過喉感)進行評價。將結果示於表9。
[表9]
   實施例3 比較例3 實施例4 實施例5 比較例4 比較例5 實施例6 比較例6
原 料 大麥幼葉粉末 80.0 80.0                  
木寡醣 5.0 5.0                  
乳糖 15.0 15.0                  
羽衣甘藍粉末       100.0               
明日葉粉末          100.0 100.0         
綠茶粉末                100.0 50.0 50.0
番薯幼葉粉末                   50.0 50.0
總計(重量%)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比重(g/cm 3) 0.275 0.305 0.290 0.280 0.302 0.285 0.280 0.302
粒度分佈 (%) 500 μm~ 4.0 3.0 0.0 0.5 1.0 0.0 1.0 0.0
300 μm~500 μm 16.5 7.0 1.0 10.5 1.0 0.0 3.0 1.0
150 μm~300 μm 26.0 11.2 15.5 14.0 10.0 2.0 21.0 9.0
106 μm~150 μm 45.5 33.8 30.5 35.0 38.0 11.0 45.0 45.0
~106 μm 8.0 45.0 53.0 40.0 50.0 87.0 30.0 45.0
總計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分 散 性 水親和性 × ×
有無浮粉
分散穩定性
綜合評價 × × × ×
過喉感 ×
[結果之總結] 含有大麥幼葉粉末、羽衣甘藍粉末、明日葉粉末或番薯幼葉粉末且比重未達0.300 g/cm 3之造粒物(實施例3~6)之分散性及過喉感優異。另一方面,雖含有大麥幼葉粉末、明日葉粉末或番薯幼葉粉末但比重為0.300 g/cm 3以上之造粒物雖然過喉感優異,但是分散性較差(比較例3、4、6)。又,包含綠茶粉末之造粒物即便比重未達0.300 g/cm 3,分散性及過喉感亦較差(比較例5)。
-試驗3- [含有綠葉之乾燥粉末之造粒物之製造] 根據以下所記載之方法,製造含有青汁素材之綠葉乾燥粉末之造粒物。
<實施例7> 於將以桑葉榨汁粉末(於桑葉之榨汁液中加入糊精並藉由噴霧乾燥將其乾燥粉末化而成之榨汁粉末。桑葉榨汁液與糊精之比率為1:1)成為60重量%、還原麥芽糖成為40重量%之方式混合而成之原料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後,藉由供給70℃之空氣而使原料流動化,於該狀態下,以間歇噴霧之方式噴出相對於原料之總重量為20重量%的水,其後,藉由供給100℃之空氣而進行乾燥,從而獲得實施例7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
<比較例7> 於將以實施例7中所使用之桑葉榨汁粉末成為60重量%、還原麥芽糖成為40重量%之方式混合而成之原料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後,藉由供給80℃之空氣而使原料流動化,於該狀態下,以間歇噴霧之方式噴出相對於原料之總重量為20重量%的水,其後,藉由供給80℃之空氣而進行乾燥,從而獲得比較例7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
<實施例8> 於將以大麥幼葉榨汁粉末(於大麥幼葉之榨汁液中加入糊精並藉由噴霧乾燥將其乾燥粉末化而成者。大麥幼葉榨汁液與糊精之比率為1:1)成為60重量%、還原麥芽糖成為40重量%之方式混合而成之原料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後,藉由供給70℃之空氣而使原料流動化,於該狀態下,以間歇噴霧之方式噴出相對於原料之總重量為20重量%的水,其後,藉由供給100℃之空氣而進行乾燥,從而獲得實施例8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
<實施例9> 於將以明日葉榨汁粉末(於明日葉之榨汁液中加入糊精並藉由噴霧乾燥將其乾燥粉末化而成者。明日葉榨汁液與糊精之比率為1:1)成為60重量%、還原麥芽糖成為40重量%之方式混合而成之原料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後,藉由供給70℃之空氣而使原料流動化,於該狀態下,以間歇噴霧之方式噴出相對於原料之總重量為20重量%的水,其後,藉由供給100℃之空氣而進行乾燥,從而獲得實施例9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
[比重及粒度分佈之測定] 藉由與試驗1相同之方法,對實施例及比較例就比重及粒度分佈進行測定。將結果示於表10。
[分散性及易飲用性之評價] 藉由與試驗1相同之方法,對分散性及易飲用性(過喉感)進行評價。將結果示於表10。
[表10]
   實施例7 比較例7 實施例8 實施例9
原料 桑葉榨汁粉末 60.0 60.0      
大麥幼葉榨汁粉末       60.0   
明日葉榨汁粉末          60.0
還原麥芽糖 40.0 40.0 40.0 40.0
總計(重量%) 100.0 100.0 100.0 100.0
比重(g/cm 3) 0.295 0.320 0.295 0.290
粒度分佈 (%) 500 μm 5.0 0.0 0.0 9.0
300 μm~500 μm 8.0 0.0 6.0 17.0
150 μm~300 μm 22.0 12.0 25.0 34.0
106 μm~150 μm 40.0 33.0 41.0 25.0
~106 μm 25.0 55.0 28.0 15.0
總計 100.0 100.0 100.0 100.0
分 散 性 水親和性
有無浮粉
分散穩定性
綜合評價 ×
過喉感
[結果之總結] 含有桑葉榨汁粉末、大麥幼葉榨汁粉末、或明日葉榨汁粉末且比重未達0.300 g/cm 3之造粒物(實施例7~9)之分散性及過喉感優異。另一方面,含有桑葉榨汁粉末且比重為0.300 g/cm 3以上之造粒物雖過喉感優異,但分散性較差(比較例7)。
-試驗5- [含有綠葉之乾燥粉末之造粒物之製造] 根據以下所記載之方法,製造含有青汁素材之綠葉乾燥粉末之造粒物。
<實施例10> 於將大麥幼葉粉末(中值徑為18 μm)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後,藉由供給60℃之空氣而使大麥幼葉粉末流動化,於該狀態下,以間歇噴霧之方式噴出相對於大麥幼葉粉末之重量為80重量%的水,其後,藉由供給100℃之空氣而進行乾燥,從而獲得實施例10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實施例10之造粒物之比重為0.160 g/cm 3,粒徑為150 μm以下之粒度分佈為60%以上。實施例10之造粒物之分散性及過喉感優異。
-試驗6- [含有綠葉之乾燥粉末之造粒物之製造] 根據以下所記載之方法,製造含有青汁素材之綠葉乾燥粉末之造粒物。
<實施例11> 於將桑葉粉末(對桑葉進行粉碎處理而將其粉末化而成者。中值徑為30 μm)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後,藉由供給55℃之空氣而使桑葉粉末流動化,於該狀態下,以間歇噴霧之方式噴出相對於桑葉粉末之重量為80重量%的水,其後,藉由供給120℃之空氣而進行乾燥,從而獲得實施例11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
<實施例12> 於將艾草粉末(對艾草進行粉碎處理而將其粉末化而成者。中值徑為30 μm)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後,藉由供給55℃之空氣而使艾草粉末流動化,於該狀態下,以間歇噴霧之方式噴出相對於艾草粉末之重量為80重量%的水,其後,藉由供給120℃之空氣而進行乾燥,從而獲得實施例12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
<實施例13> 於將長命草粉末(對長命草進行粉碎處理而將其粉末化而成者。中值徑為30 μm)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後,藉由供給55℃之空氣而使長命草粉末流動化,於該狀態下,以間歇噴霧之方式噴出相對於長命草粉末之重量為80重量%的水,其後,藉由供給120℃之空氣而進行乾燥,從而獲得實施例13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
<實施例14> 於將山白竹粉末(對山白竹進行粉碎處理而將其粉末化而成者。中值徑為30 μm)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後,藉由供給55℃之空氣而使山白竹粉末流動化,於該狀態下,以間歇噴霧之方式噴出相對於山白竹粉末之重量為80重量%的水,其後,藉由供給120℃之空氣而進行乾燥,從而獲得實施例14之造粒物(水分量為5重量%以下)。
實施例11~14之造粒物之比重為0.280 g/cm 3以下,粒徑為150 μm以下之粒度分佈為60%以上。該等造粒物均分散性及過喉感優異。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造粒物係含有選自麥類、羽衣甘藍、番薯、桑、明日葉、艾草、長命草及山白竹中之至少一種之綠葉之乾燥粉末,且分散性及易飲用性優異之造粒物,可作為粉末飲料等飲食品使用,因此產業上之有用性較高。
參照特定之實施方式詳細地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但業者應知,可於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圍之情況下添加各種變更或修正。本申請案係基於2021年7月12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特願2021-115226)及2022年4月8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案(特願2022-064382)者,其內容以參照之方式併入至此。

Claims (4)

  1. 一種造粒物,其特徵在於:其係含有選自麥類、羽衣甘藍、番薯、桑、明日葉、艾草、長命草及山白竹中之至少一種之綠葉之乾燥粉末者,且其比重未達0.300 g/cm 3
  2. 如請求項1之造粒物,其中上述綠葉為麥類之綠葉。
  3. 如請求項1或2之造粒物,其中上述造粒物中之粒徑為500 μm以上之粒度分佈為10%以下。
  4. 一種造粒物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其係製造含有選自麥類、羽衣甘藍、番薯、桑、明日葉、艾草、長命草及山白竹中之至少一種之綠葉之乾燥粉末之造粒物之方法, 該方法具有如下步驟:將包含上述綠葉之乾燥粉末之原料投入至流動層造粒機,藉由供給空氣而使上述原料流動化並以噴霧之方式噴水後,進行乾燥而獲得造粒物; 上述造粒物之比重未達0.300 g/cm 3
TW111126094A 2021-07-12 2022-07-12 造粒物及其製造方法 TW2023169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15226 2021-07-12
JP2021-115226 2021-07-12
JP2022064382A JP7185967B1 (ja) 2021-07-12 2022-04-08 造粒物
JP2022-064382 2022-04-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6979A true TW202316979A (zh) 2023-05-01

Family

ID=84387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6094A TW202316979A (zh) 2021-07-12 2022-07-12 造粒物及其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10151A1 (zh)
JP (3) JP7185967B1 (zh)
KR (1) KR20240033227A (zh)
CA (1) CA3225398A1 (zh)
GB (1) GB2623450A (zh)
MX (1) MX2024000679A (zh)
TW (1) TW202316979A (zh)
WO (1) WO202328670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40763A (ja) 1984-08-02 1986-02-27 Osaka Chem Lab 抗肥満食品
JP2001052715A (ja) * 1999-08-10 2001-02-23 Shin Kobe Electric Mach Co Ltd 密閉形鉛蓄電池
JP4463720B2 (ja) 2004-04-22 2010-05-19 日本化薬フードテクノ株式会社 凝集沈殿が改善されたキトサン・緑葉含有水懸濁組成物
JP4825759B2 (ja) 2006-09-08 2011-11-30 株式会社ファンケル 緑色野菜青汁用粉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002715A (ja) 2013-06-21 2015-01-08 株式会社大石茶園 桑葉加工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27576B1 (ja) 2020-03-16 2020-07-22 日本薬品開発株式会社 麦類若葉乾燥粉末造粒物の飲食品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225398A1 (en) 2023-01-19
MX2024000679A (es) 2024-04-18
JP7240063B2 (ja) 2023-03-15
JP2023015344A (ja) 2023-01-31
JP2023062158A (ja) 2023-05-02
GB2623450A (en) 2024-04-17
KR20240033227A (ko) 2024-03-12
GB202400373D0 (en) 2024-02-28
US20230210151A1 (en) 2023-07-06
WO2023286707A1 (ja) 2023-01-19
JP7185967B1 (ja) 2022-12-08
JP2023011494A (ja)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5091A (zh) 一种含有食用胶体颗粒的液态乳制品
CN102038184B (zh) 一种谷物果仁固体饮料及其加工方法
JP6281113B2 (ja) 飲料用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413201A (zh) 一种天然速溶苦荞奶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59616A (zh) 一种亚麻奶片及其制备方法
JP5671563B2 (ja) 緑色系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74944A (ja) 水に分散しやすい造粒した穀物乳
Benković et al. Production of cocoa and carob‐based drink powders by foam mat drying
Ayo et al. Phyto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and sensory quality of acha-orange peel flour blend biscuits
Issara et al. Organic rice bran milk: production and its natural quality attributes
CN103431328B (zh) 一种菠萝蜜天然果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90102A (zh) 一种复合速溶谷物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12890101A (zh) 一种米粉冲调颗粒的制备方法
TW202316979A (zh) 造粒物及其製造方法
Yusof et al. Optimization of spray drying parameters for white dragon fruit (Hylocereus undatus) juice powder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JP4463720B2 (ja) 凝集沈殿が改善されたキトサン・緑葉含有水懸濁組成物
JP7055506B1 (ja) 大麦若葉末からなる造粒物の製造方法
JP5892451B1 (ja) 青汁用の飲食用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6675623B1 (ja) 古代米含有飲料用粉末
US20240180214A1 (en) Granulated product
JP2023156882A (ja) 大麦若葉末を含有する造粒物の製造方法
JP4759642B2 (ja) 凝集沈殿が改善された水懸濁用キトサン含有緑葉組成物
JP2005210972A (ja) 粉末食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40180202A1 (en) Granulated product
CN104970139A (zh) 一种速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