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33050A - 電磁波抑制體 - Google Patents

電磁波抑制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33050A
TW202233050A TW110148102A TW110148102A TW202233050A TW 202233050 A TW202233050 A TW 202233050A TW 110148102 A TW110148102 A TW 110148102A TW 110148102 A TW110148102 A TW 110148102A TW 202233050 A TW202233050 A TW 2022330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wave
layer
electromagnetic
suppressor
wav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8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正田亮
西山碩芳
今井美穗
池田武司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凸版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凸版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凸版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3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305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5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揭示的電磁波抑制體具備:電磁波穿透層,其將具有380THz~790THz的頻率帶中的至少一部分範圍的頻率的電磁波反射,且使具有小於380THz的頻率帶中的至少一部分範圍的頻率的電磁波穿透;及電磁波吸收體,其將通過電磁波穿透層的電磁波中的至少一部分吸收。

Description

電磁波抑制體
本揭示係關於電磁波抑制體,更詳細而言,係關於具有可見光反射性的電磁波抑制體。
近年來,面向急速的資訊量增加及移動體的高速化、自動駕駛、IoT(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的實用化,能夠分別對應的通訊、雷達、保全(security)用的掃描器等的需求正日益提高。隨之而來的是,使用活用5G、毫米波、兆赫波的次世代電磁波的高速無線通訊方式的相關技術急速地進展。
利用電磁波的製品,有與由其他電子機器所產生的電磁波干涉,而引起誤動作的情形。作為用於防止此情形的技術,例如,有提案電磁波抑制片及其所使用的塗布劑(參照專利文獻1~3)。電磁波抑制片的類型大致分為穿透型及反射型。穿透型係利用具有吸收電磁波的性能的磁性體,使電磁波通過包含此磁性體的層,從而減少電磁波者。反射型係使入射的電磁波與反射的電磁波干涉,從而減少電磁波者。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0-15354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7-11225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7-216337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一般的金屬材料具有將包含可見光的790THz以下的電磁波反射的性質。因此,不能在藉由吸收或干涉來減少電磁波的反射的薄片或薄膜的表面使用金屬材料。因此,對於要求金屬光澤的設計性的構件及需要光反射功能的構件,無法賦予電磁波抑制功能。
本揭示提供兼具減少電磁波的功能、與金屬色調設計性或光反射功能的電磁波抑制體。此外,在本揭示中,金屬色調設計性意指金屬質感。又,金屬光澤意指金屬特有的亮面感及光澤感,也包含例如光亮性低的消光的金屬光澤。金屬光澤的有無能夠藉由測定正反射率來判斷。在本揭示中,若正反射率為10%以上,則判斷為有金屬光澤。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揭示的第一態樣的電磁波抑制體具備:電磁波穿透層,其將具有380THz~790THz的頻率帶中的至少一部分範圍的頻率的電磁波反射,且使具有小於380THz的頻率帶中的至少一部分範圍的頻率的電磁波穿透;及電磁波吸收體,其將通過電磁波穿透層的電磁波中的至少一部分吸收。
第一態樣的電磁波抑制體具備電磁波穿透層及電磁波吸收體。電磁波穿透層係如上所述,具有如下的性質:將380THz~790THz的頻率帶中所含的特定的電磁波(可見光)反射,另一方面使小於380THz的頻率帶中所含的電磁波穿透。藉由此性質,可對電磁波抑制體賦予金屬光澤的設計性或光反射功能。電磁波吸收體具有將通過電磁波穿透層的電磁波中的至少一部分吸收的性質。電磁波吸收體若包含介電體及磁性體中的至少一者即可。電磁波吸收體係例如薄片狀或薄膜狀。
第一態樣的電磁波抑制體可進一步具備具有將通過電磁波吸收體的電磁波反射的面的反射體,且在電磁波穿透層與反射體之間設置電磁波吸收體。藉由在此位置設置反射體,能夠使從電磁波吸收體入射而來的電磁波再度到達電磁波吸收體。
第一態樣的電磁波抑制體可在電磁波穿透層與電磁波吸收體之間,進一步具備電阻層。電阻層係用以使通過電磁波穿透層而來的電磁波到達電磁波吸收體的層。即,本揭示中的電阻層係用以因應使用電磁波抑制體的環境及電磁波抑制體的構成、電磁波吸收體的複介電係數之進行阻抗匹配的層,藉此得到反射衰減量大的電磁波吸收體。在本揭示中,電阻層的片電阻值較佳為270Ω/□~640Ω/□。在本揭示中,電磁波穿透層的片電阻值可為270Ω/□~640Ω/□。在此情況下,電磁波穿透層能夠擔任電阻層的角色。
本揭示的第二態樣的電磁波抑制體具備:電磁波穿透層,其將具有380THz~790THz的頻率帶中的至少一部分範圍的頻率的電磁波反射,且使具有小於380THz的頻率帶中的至少一部分範圍的頻率的電磁波穿透;反射體,其具有將通過電磁波穿透層的電磁波反射的面;及電磁波抑制層,其設置在電磁波穿透層與反射體之間。
第二態樣的電磁波抑制體依序具備:電磁波穿透層、電磁波抑制層、及反射體。電磁波穿透層係如上所述,具有如下的性質:將380THz~790THz的頻率帶中所含的特定的電磁波(可見光)反射,另一方面使小於380THz的頻率帶中所含的電磁波穿透。藉由此性質,可對電磁波抑制體賦予金屬光澤的設計性或光反射功能。電磁波抑制層係如下的層:藉由使從電磁波穿透層入射而來的電磁波與在反射體的表面反射的電磁波干涉,來使電磁波衰減。
第二態樣的電磁波抑制體可在電磁波穿透層與電磁波抑制層之間,進一步具備電阻層。電阻層係用以使通過電磁波穿透層而來的電磁波到達電磁波抑制層的層。
在本揭示中,電磁波穿透層,例如,能夠以包含金屬奈米粒子的層構成。作為金屬奈米粒子,可舉出銀奈米粒子。此外,電磁波穿透層以具有金屬色調設計性且具有使電磁波穿透的性質的高分子材料(例如,聚苯胺衍生物)來構成亦可。
本揭示係關於具備上述電磁波抑制體的物品。作為物品的具體例,可舉出:建築裝飾材(例如,鏡面裝飾板、地板片及裝飾薄膜)及裝置(例如,距離感測器、照明機器、無線通訊機及影像掃描器)。 [發明之效果]
若根據本揭示,可提供兼具減少電磁波的功能、與金屬光澤的設計性或光反射功能的電磁波抑制體。
[用以實施發明的形態]
以下,一邊參照圖式一邊針對本揭示的複數個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說明。此外,圖式中,對於同一或相當部分附上同一符號,省略重複的說明。又,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係,只要沒有特別說明,則設為基於圖式所示的位置關係。再者,圖式的尺寸比率並不限於圖示的比率。
<第一實施形態> 圖1係示意地顯示本實施形態的電磁波抑制體的剖面圖。此圖所示的電磁波抑制體10係薄膜狀或薄片狀,具有藉由電磁波穿透層1及電磁波吸收層2(電磁波吸收體)所構成的積層構造。電磁波穿透層1係將具有380THz~790THz的頻率帶中的至少一部分範圍的頻率的電磁波反射,且使具有小於380THz的頻率帶中的至少一部分範圍的頻率的電磁波穿透。電磁波吸收層2係將通過電磁波穿透層1的電磁波中的至少一部分吸收。即,電磁波抑制體10被分類為穿透型。
(電磁波穿透層) 電磁波穿透層1具有將可見光(頻率帶:380THz~790THz)反射且使應減少的電磁波(頻率帶:小於380THz)穿透的性質。電磁波穿透層1係以能展現這樣的性質的材料構成。作為這種材料,可舉出聚苯胺衍生物等的高分子材料。這些高分子材料具有金屬色調設計性且具有使電磁波穿透的性質。電磁波穿透層1可具有導電性也可不具有導電性。在電磁波穿透層1具有導電性的情況下,電磁波穿透層1能夠擔任電阻層5(參照圖3)的角色。電磁波穿透層1的片電阻值較佳為270Ω/□~640Ω/□,亦可為270Ω/□~500Ω/□。
電磁波穿透層1也能夠以包含金屬奈米粒子的層構成。金屬奈米粒子的粒徑係例如1~100nm。金屬奈米粒子含有金、銀、釕、銠、鈀、鋨、銥、鉑等或者銅、鎳、鉍、銦、鈷、鋅、鎢、鉻、鐵、鉬、鉭、錳、錫、鈦等中的1種或2種以上的金屬。銀奈米粒子係可見光反射率高,具有優異的金屬色調設計性,同時在從1GHz到至少100GHz有高電磁波穿透性,因而較佳。藉由電磁波穿透層1含有金屬奈米粒子,而展現雖然可見光反射,但毫米波等穿透這樣的功能。
電磁波穿透層1能夠使用包含上述高分子材料的塗液、或者包含金屬奈米粒子及樹脂成分的塗液來形成。電磁波穿透層1的厚度,若因應電磁波穿透性及金屬色調設計性而設定即可,例如為0.1~2.0μm,較佳為0.3~1.0μm,更佳為0.5~0.8μm。若電磁波穿透層1的厚度超過2μm,則有電磁波穿透性降低的傾向,另一方面,若小於0.1μm,則有金屬色調的可見光反射變得不充分的傾向。
作為樹脂成分的具體例,可舉出:硝酸纖維素、丙烯酸樹脂等的樹脂。樹脂成分可為具有光硬化性者。即,樹脂成分可包含聚合性化合物之具有不飽和雙鍵的化合物(例如,具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的化合物)、及藉由游離輻射來產生自由基物種的光聚合起始劑。作為具有不飽和雙鍵的化合物的具體例,能舉出新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多元酸改質丙烯酸酯的DPE6A-MS(二新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琥珀酸改質物)、PE3A-MS(新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琥珀酸改質物)、DPE6A-MP(二新戊四醇五丙烯酸酯苯二甲酸改質物)、PE3A-MP(新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苯二甲酸改質物)等,但不限於此。樹脂成分可包含藉由游離輻射來產生聚合起始物種的化合物(聚合起始劑)。在使用藉由照射游離輻射中的紫外線來產生聚合起始物種的化合物(光聚合起始劑)的情況下,作為該光聚合起始劑,例如,能夠單獨或混合使用:將苯乙酮類、二苯甲酮類、α-羥基酮、苄基甲基縮酮、α-胺基酮、氧化單醯基膦、氧化雙醯基膦等。具體而言,能舉出BASF公司的Irgacure 184、Irgacure 651、Irgacure 1173、Irgacure 907、Irgacure 369、Irgacure 819、Irgacure TPO、Lamberti公司的Esacure KIP-150、Esacure ONE等,但不限於此。
可直接塗敷在電磁波吸收層2的表面上,也可藉由塗敷來在基材(未圖示)上形成電磁波穿透層1,並以接著劑或黏著材來貼合基材及電磁波吸收層2。在此情況下,作為基材、接著劑及黏著材,若使用無損電磁波穿透層1的可見光反射性及電磁波穿透性者即可。作為基材,例如,若使用樹脂薄膜即可,作為其材質,可舉出: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TAC(三乙酸纖維素)、PMMA(聚甲基丙烯酸酯)、PP(聚丙烯)、PC(聚碳酸酯)、ETFE(乙烯四氟乙烯)、PCTFE(聚氯四氟乙烯)、PTFE(聚四氟乙烯)、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酯)。
在將基材及被塗敷在其表面上的電磁波穿透層1的積層體貼合在電磁波吸收層2的情況下,若將塗敷面作為最外面,則可得到高可見光反射性,另一方面,若使塗敷面在電磁波吸收層2側,則電磁波穿透層1受基材保護,從而可得到高可靠性。此外,從基材與電磁波穿透層1的密合性提升及塗敷均勻性提升的觀點來看,可在基材的表面形成基底層(未圖示)。又,從防止遷移(migration)及保護電磁波穿透層1的觀點來看,可設置覆蓋電磁波穿透層1的被覆層(未圖示)。
(電磁波吸收層) 電磁波吸收層2係藉由將通過電磁波穿透層1的電磁波中的至少一部分吸收來減少電磁波的層。電磁波吸收層2若包含介電體及磁性體中的至少一者即可。電磁波吸收層2的厚度,若因應所吸收的頻率或反射衰減量而設定即可。電磁波吸收層2的厚度例如為5~500μm,亦可為500~1500μm或1500~20000μm。
在電磁波吸收層2包含介電體的情況下,構成電磁波吸收層2的材料較佳係應減少的頻率中的介電損失(tanδ)為1×10 -2以上。介電損失(tanδ)係藉由以下的公式表示。 tanδ=ε”/ε’ 式中,ε’表示複介電係數的實部,ε”表示複介電係數的虛部。
電磁波吸收層2中所含的介電體可為無機材料,也可為有機材料。作為無機材料,例如可舉出:鈦酸鋇、氧化鈦、氧化鋅及該等的奈米粒子。作為有機材料,例如可舉出:聚碳酸酯、環氧樹脂、甘油酞酸樹脂(Glyptal)、聚氯乙烯、聚乙烯甲醛、甲基丙烯酸樹脂、酚樹脂、脲樹脂及聚氯平樹脂。因應規格,可使上述無機材料分散於任意的有機材料中。若使上述無機材料的奈米粒子分散於上述有機材料中,則分散性高,可得到表面均勻的膜面。
在電磁波吸收層2包含磁性體的情況下,構成電磁波吸收層2的材料較佳係應減少的頻率中的磁損失(tanδ)為1×10 -2以上。磁損失(tanδ)係藉由以下的公式表示。 tanδ=μ”/μ’ 式中,μ’表示複導磁係數的實部,μ”表示複導磁係數的虛部。
作為電磁波吸收層2中所含的磁性體,例如可舉出:包含從鐵、鎳及鈷所選出的至少一種元素的金屬或化合物。可使這些材料的粒子分散於電磁波吸收層2中。
若根據第一實施形態,能夠藉由電磁波穿透電磁波抑制體10來減少電磁波。由於電磁波穿透層1具有金屬光澤的設計性或光反射功能,能夠將電磁波抑制體10應用於要求金屬光澤的設計性的構件及需要光反射功能的構件。
<第二實施形態> 圖2係示意地顯示本實施形態的電磁波抑制體的剖面圖。此圖所示的電磁波抑制體20係薄膜狀或薄片狀,具有依序具備電磁波穿透層1、電磁波抑制層3及反射層4(反射體)的積層構造。電磁波抑制層3係如下的層:藉由使從電磁波穿透層1入射而來的電磁波與在反射層4的表面4a反射的電磁波干涉,來使電磁波衰減。即,電磁波抑制體20被分類為反射型。以下,針對電磁波抑制層3及反射層4進行說明。
(電磁波抑制層) 電磁波抑制層3係用以使入射的電磁波與反射的電磁波干涉的層。電磁波抑制層3係以滿足以下的公式所表示的條件的方式來設定厚度等。 d=λ/(4(ε r) 1/2) 式中,λ表示應抑制的電磁波的波長(單位:m),ε r表示構成電磁波抑制層3的材料的複介電係數的實部,d表示電磁波抑制層3的厚度(單位:m)。藉由入射的電磁波的相位及反射的電磁波的相位相差π,可得到反射衰減。
可藉由將介電體及磁性體中的至少一者摻合於電磁波抑制層3中來使電磁波抑制層3的複介電係數的實部變大。藉此,能夠使電磁波抑制層3變薄,同時能夠在電磁波抑制層3吸收電磁波中的至少一部分。此外,作為介電體及磁性體,若使用與在第一實施形態中所例示的同樣者即可。電磁波抑制層3的厚度,例如,若為兆赫300GHz帶則為50~80μm,若為毫米波帶60~79GHz則為200~400μm,若為3GHz~30GHz則設為500~7000μm即可。
電磁波抑制層3可以具有接著性或黏著性的樹脂材料構成。藉此,能夠有效率地對反射層4的表面4a貼附電磁波抑制層3。作為這種材料,例如可舉出:聚矽氧黏著劑、丙烯酸黏著劑及胺基甲酸酯黏著劑。因應規格,可使任意的高介電無機材料分散於這些材料中。在例如使用介電係數3.0的聚矽氧黏著劑作為構成電磁波抑制層3的材料的情況下,如下所述,若因應應抑制的電磁波的波長而設定電磁波抑制層3的厚度即可。例如,在抑制對象的電磁波為毫米波而波長1~10mm的情況下,若電磁波抑制層3的厚度設為0.144~1.4mm左右即可。在抑制對象的電磁波為次毫米波(兆赫波)而波長100~1000μm(頻率3.0~0.3THz)的情況下,若電磁波抑制層3的厚度設為14.4~144μm左右即可。
(反射層) 反射層4係用以使從電磁波抑制層3入射而來的電磁波反射,使其到達電磁波抑制層3的層。反射層4的厚度,例如為0.05~100μm,可為12μm以上(例如,12~80μm)。
反射層4係例如以具有片電阻值為100Ω/□以下的導電性的材料構成。這種材料可為無機材料,也可為有機材料。作為具有導電性的無機材料,例如可舉出:氧化銦錫(ITO)、氧化銦鋅(IZO)、氧化鋅鋁(AZO)、奈米碳管、石墨烯、包含從包含Ag、Al、Au、Pt、Pd、Cu、Co、Cr、In、Ag-Cu、Cu-Au及Ni奈米粒子的群組所選出的一個以上的奈米粒子或/及奈米線。作為具有導電性的有機材料,例如可舉出:聚噻吩衍生物、聚乙炔衍生物、聚苯胺衍生物、聚吡咯衍生物。可在基材上將具有導電性的無機材料或有機材料予以製膜。從柔軟性、成膜性、穩定性、片電阻值及低成本的觀點來看,較佳為使用具備PET薄膜、及被蒸鍍在其表面的鋁層的積層薄膜(Al蒸鍍PET薄膜)作為反射層。
在第二實施形態中,電磁波穿透層1的片電阻值較佳為270Ω/□~640Ω/□。藉由使用片電阻值在此範圍內的電磁波穿透層1且採用λ/4型的電磁波吸收體作為電磁波抑制層3,能達成15dB以上的大反射衰減。由於電磁波穿透層1具有金屬光澤的設計性或光反射功能,能夠將電磁波抑制體20應用於要求金屬光澤的設計性的構件及需要光反射功能的構件。從達成大反射衰減的觀點來看,電磁波穿透層1的片電阻值可為270~500Ω/□,也可為350~400Ω/□或520~640Ω/□。
<第三實施形態> 圖3係示意地顯示本實施形態的電磁波抑制體的剖面圖。此圖所示的電磁波抑制體30係薄膜狀或薄片狀,具有依序具備電磁波穿透層1、電阻層5、電磁波抑制層3及反射層4的積層構造。電磁波抑制體30除了在電磁波穿透層1與電磁波抑制層3之間具備電阻層5之外,係與第二實施形態的電磁波抑制體20同樣的構成。以下,針對電阻層5進行說明。
(電阻層) 電阻層5係用以使從外側入射而來的電磁波到達電磁波抑制層3的層。即,電阻層5係用以因應使用電磁波抑制體30的環境及電磁波穿透層1的特性而進行阻抗匹配的層。例如,在電磁波抑制體30係在空氣(阻抗:377Ω/□)中使用,且電磁波抑制層3的複介電係數的實部為2.9,厚度為260μm的情況下,若將電阻層5的片電阻值設定在270~640Ω/□的範圍內,則能夠得到高反射衰減。從達成大反射衰減的觀點來看,電阻層5的片電阻值可為270~500Ω/□,也可為350~400Ω/□或520~640Ω/□。
電阻層5係以具有導電性的材料構成。這種材料可為無機材料,也可為有機材料。作為具有導電性的無機材料,例如可舉出:氧化銦錫(ITO)、氧化銦鋅(IZO)、氧化鋅鋁(AZO)、奈米碳管、石墨烯、包含從包含Ag、Al、Au、Pt、Pd、Cu、Co、Cr、In、Ag-Cu、Cu-Au及Ni奈米粒子的群組所選出的一個以上的奈米粒子或/及奈米線。作為具有導電性的有機材料,例如可舉出:聚噻吩衍生物、聚乙炔衍生物、聚苯胺衍生物、聚吡咯衍生物。從柔軟性、成膜性、穩定性及片電阻值的觀點來看,較佳為以包含聚乙烯二氧噻吩(polyethylenedioxythiophene)(PEDOT)的導電性聚合物構成電阻層5。例如,可以聚乙烯二氧噻吩(PEDOT)及聚苯乙烯磺酸(PSS)的混合物(PEDOT/PSS)來構成電阻層5。
電阻層5的片電阻值,例如,能夠藉由具有導電性的材料的選定、電阻層5的厚度的調節來適宜設定。電阻層5的厚度較佳為設在0.1~2.0μm的範圍內,更佳為設在0.1~0.4μm的範圍內。若厚度為0.1μm以上,則有能夠容易形成均勻的膜,更充分地發揮作為電阻層5的功能的傾向。另一方面,若厚度為2.0μm以下,則有能夠使其保持充分的可撓性,能夠更確實地抑制在成膜後因彎折、拉伸等的外在因素而在薄膜發生龜裂的傾向。片電阻值,例如,能夠使用LORESTA-GP MCP-T610(商品名,MITSUBISHI CHEMICAL ANALYTECH股份有限公司製)來測定。
若根據第三實施形態,則藉由併用電阻層5、及作為電磁波抑制層3的λ/4型的電磁波吸收體,能達成15dB以上的大反射衰減。又,由於電磁波穿透層1具有金屬光澤的設計性或光反射功能,能夠將電磁波抑制體30應用於要求金屬光澤的設計性的構件及需要光反射功能的構件。
上述實施形態的電磁波抑制體10、20、30,可應用於要求電磁波的減少、及金屬光澤的設計性或光反射功能的物品。對於物品,作為具體例,可舉出:建築裝飾材(例如,鏡面裝飾板、地板片及裝飾薄膜)及裝置(例如,距離感測器、照明機器、無線通訊機及影像掃描器)。
以上,針對本揭示的實施形態詳細地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例如,在上述實施形態中例示薄片狀或薄膜狀的電磁波抑制體10、20、30,但電磁波抑制體的形狀不限定於此。例如,圖1所示的電磁波抑制層2及圖2、3所示的反射層4可不為層狀。 [實施例]
以下,針對本揭示,基於實施例及比較例進行說明。此外,本發明不限定於以下的實施例。
使用以下的材料製作實施例及比較例的電磁波抑制體。 (1)電磁波穿透層 •金屬色調高分子色素:聚苯胺衍生物(住友精化製) •銀奈米粒子:草酸銀(東洋化學製) •黏合劑樹脂:丙烯酸樹脂(SAIDEN CHEMICAL INDUSTRY製) (2)電阻層 •聚乙烯二氧噻吩(PEDOT)及聚苯乙烯磺酸(PSS)的混合物(PEDOT/PSS)(Nagase ChemteX製) (3)電磁波抑制層 •磁性體:Epsilon奈米氧化鐵粒子(岩谷產業製) •黏合劑樹脂:丁二烯樹脂(旭化成製) •丙烯酸黏著材:OC-3405(商品名,SAIDEN CHEMICAL INDUSTRY製) •鈦酸鋇的奈米粒子(堺化學工業製,平均粒徑:100nm) (4)反射體 •Al蒸鍍PET薄膜
(實施例1) 依以下方式操作,製作以表1所示的材料構成各層的穿透型的電磁波抑制體。即,使用包含相對於磁性體100質量份而言為30質量份的黏合劑樹脂的塗液來形成電磁波抑制層(厚度2.5×10 3μm)。在此電磁波抑制層的表面,藉由塗敷來形成電磁波穿透層(厚度100μm)。
(實施例2) 除了使用銀奈米粒子代替聚苯胺衍生物來形成電磁波穿透層(厚度1μm)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操作而製作電磁波抑制體。此外,使用包含相對於丙烯酸樹脂100質量份而言為30質量份的銀奈米粒子的塗液來形成電磁波穿透層。
(實施例3) 依以下方式操作,製作以表1所示的材料構成各層的穿透型的電磁波抑制體。即,使用包含相對於鈦酸鋇(BaTiO 4)100質量份而言為70質量份的丙烯酸黏著材的塗液來形成電磁波抑制層(厚度260μm)。在此電磁波抑制層的表面,藉由塗敷來形成電磁波穿透層(厚度1μm)。藉由在電磁波穿透層的塗液摻合PEDOT/PSS,來對電磁波穿透層賦予導電性。此外,使用包含相對於丙烯酸樹脂60質量份而言為20質量份的PEDOT/PSS的塗液來形成電磁波穿透層。
(實施例4) 除了在電磁波抑制層與電磁波穿透層之間設置包含PEDOT/PSS的電阻層之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操作而製作電磁波抑制體。
(比較例1) 作為實施例的比較對象,準備反射體(Al蒸鍍PET薄膜)。
(比較例2) 除了未設置電磁波穿透層之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操作而製作比較用的試料。
(比較例3) 除了未設置電磁波抑制層之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操作而製作比較用的試料。
<評價結果> 針對實施例及比較例評價以下的項目。 (1)正反射率 使用日立U4100分光光度計,在入射角為25°下測定波長400~800nm的光的正反射率(鏡面反射率)。若正反射率(鏡面反射率)為10%以上,則評價為具備金屬色調設計性。 (2)片電阻值的測定 使用高電阻低效率計(MITSUBISHI CHEMICAL ANALYTECH公司製),測定電磁波穿透層及電阻層的片電阻值。在施加電壓為1000V下進行測定。此外,表中的「沒有導電性」意指超出測定裝置的範圍(range-over)(1×10 14Ω/□以上)。 (3)電磁波的抑制效果的評價 以自由空間型S參數測定法評價電磁波的抑制效果。使用以下的裝置進行測定。 •向量網路分析儀(Keysight PNA N5222B 10MHz-26.5GHz,Virginia DiodesInc,WR12 55-95GHz) •高頻網路分析儀(Agilent Technologies製,E8362C) 作為實施例及比較例的試料,製作一邊120mm的正方形的平板狀試料。 (實施例1、2及比較例2、3) 從發送天線對試料照射毫米波,測定穿透試料而入射於接收天線的毫米波的強度,求出衰減量(dB)。將60GHz~90GHz範圍內的最大反射衰減量的最大值、及成為此最大值時的頻率記載於表1及表2。
[表1]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構成 電磁波 穿透層 材料 聚苯胺 衍生物 銀奈米粒子 丙烯酸樹脂 PEDOT/PSS 丙烯酸樹脂 銀奈米粒子 丙烯酸樹脂
片電阻值 [Ω/□] 沒有 導電性 沒有 導電性 377 沒有 導電性
厚度[μm] 100 1 1 1
電磁波 吸收體 電阻層 材料 - - - PEDOT/ PSS
片電阻值 [Ω/□] - - - 360
電磁波 抑制層 材料 磁性體 磁性體 丙烯酸黏著材 /BaTiO 3奈米粒子 丙烯酸黏著材 /BaTiO 3奈米粒子
複導磁係數 或 複介電係數 0.8-0.3j 0.8-0.3j 12.9-0.8j 12.9-0.8j
厚度[μm] 2.5×10 3 2.5×10 3 260 260
反射體 材料 - - Al/PET Al/PET
評價 正反射率[%] 12 30 30 30
反射衰減量的最大值[dB] 20 20 30 30
頻率[GHz] 76.0 76.0 79.0 79.0
表1中,j為虛數單位。例如,實施例1的「0.8-0.3j」係0.8為實部,0.3為虛部。對於以下的表2亦相同。
[表2]
  比較例1 比較例2 比較例3
構成 電磁波 穿透層 材料 - - 銀奈米粒子 丙烯酸樹脂
片電阻值 [Ω/□] - - 沒有 導電性
厚度[μm] - - 1
電磁波 吸收體 電阻層 材料 - - -
片電阻值 [Ω/□] - - -
電磁波 抑制層 材料 - 磁性體 -
複導磁係數 - 0.8-0.3j -
厚度[μm] - 2.5×10 3 -
反射體 材料 Al/PET - -
評價 正反射率[%] 93.0 5.0 30
反射衰減量的最大值[dB] 0 30 0
頻率[GHz] - 76 -
1:電磁波穿透層 2:電磁波吸收層(電磁波吸收體) 3:電磁波抑制層 4:反射層(反射體) 4a:表面 10,20,30:電磁波抑制體
圖1係示意地顯示本揭示的第一實施形態的電磁波抑制體的剖面圖。 圖2係示意地顯示本揭示的第二實施形態的電磁波抑制體的剖面圖。 圖3係示意地顯示本揭示的第三實施形態的電磁波抑制體的剖面圖。
無。

Claims (11)

  1. 一種電磁波抑制體,其具備: 電磁波穿透層,其將具有380THz~790THz的頻率帶中的至少一部分範圍的頻率的電磁波反射,且使具有小於380THz的頻率帶中的至少一部分範圍的頻率的電磁波穿透;及 電磁波吸收體,其將通過該電磁波穿透層的電磁波中的至少一部分吸收。
  2. 如請求項1的電磁波抑制體,其進一步具備具有將通過該電磁波吸收體的電磁波反射的面的反射體,且在該電磁波穿透層與該反射體之間設置該電磁波吸收體。
  3. 如請求項1或2的電磁波抑制體,其中在該電磁波穿透層與該電磁波吸收體之間,進一步具備電阻層。
  4. 一種電磁波抑制體,其具備: 電磁波穿透層,其將具有380THz~790THz的頻率帶中的至少一部分範圍的頻率的電磁波反射,且使具有小於380THz的頻率帶中的至少一部分範圍的頻率的電磁波穿透; 反射體,其具有將通過該電磁波穿透層的電磁波反射的面;及 電磁波抑制層,其設置在該電磁波穿透層與該反射體之間。
  5. 如請求項4的電磁波抑制體,其中在該電磁波穿透層與該電磁波抑制層之間,進一步具備電阻層。
  6. 如請求項3或5的電磁波抑制體,其中該電阻層的片電阻值為270Ω/□~640Ω/□。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的電磁波抑制體,其中該電磁波穿透層包含金屬奈米粒子。
  8. 如請求項7的電磁波抑制體,其中該金屬奈米粒子為銀奈米粒子。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的電磁波抑制體,其中該電磁波穿透層的片電阻值為270Ω/□~640Ω/□。
  10. 一種建築裝飾材,具備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的電磁波抑制體。
  11. 一種具備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的電磁波抑制體的裝置。
TW110148102A 2020-12-23 2021-12-22 電磁波抑制體 TW2022330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3524 2020-12-23
JP2020213524 2020-12-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3050A true TW202233050A (zh) 2022-08-16

Family

ID=82159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8102A TW202233050A (zh) 2020-12-23 2021-12-22 電磁波抑制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138642A1 (zh)
TW (1) TW202233050A (zh)
WO (1) WO202213864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5809B2 (ja) * 2000-10-27 2006-03-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波透過性外装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76082B2 (ja) * 2005-01-20 2008-11-05 株式会社ウッドワン 電波吸収性能を有する木質系内装仕上げ材
JP2008205447A (ja) * 2007-01-24 2008-09-04 Toray Ind Inc 電波吸収体
JP2010157696A (ja) * 2008-12-05 2010-07-15 Toray Ind Inc 電波吸収体
JP5346632B2 (ja) * 2009-03-17 2013-11-20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電波透過性加飾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装飾部材
KR101406638B1 (ko) * 2012-12-28 2014-06-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레이더 투과 커버
JP2021192426A (ja) * 2020-06-02 2021-12-16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λ/4型電波吸収体用抵抗膜部材
CN111851146A (zh) * 2020-06-28 2020-10-30 合肥百诺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霉、除菌、抗病毒、净化空气多功能型环保壁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38642A1 (ja) 2022-06-30
JPWO2022138642A1 (zh) 2022-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303838A1 (en)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ultilayer assembly
KR102041426B1 (ko) 전자파 흡수체 및 전자파 흡수체 부착 성형품
WO2020203696A1 (ja) 電磁波抑制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40040758A1 (en) Designed electromagnetic wave suppressor, and building material, electromagnetic wave suppression chamber, and system provided with the suppressor
JP6901629B2 (ja) 電波吸収体
TW202233050A (zh) 電磁波抑制體
JP7141546B2 (ja) 測定システム、および電波遮蔽部
JP6901630B2 (ja) 電波吸収体
US10816164B2 (en) Lamp reflector and laminate for reflector
WO2023243485A1 (ja) 電磁波吸収体
JP2023183509A (ja) 電磁波吸収体
WO2022131298A1 (ja) 誘電体層の製造方法、樹脂組成物、及び誘電体層を含む積層体
TW202344183A (zh) 電磁波吸收體及感測系統
WO2023042799A1 (ja) 電磁波抑制体
JP2023167269A (ja) 電磁波吸収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通信安定空間
JP2023182308A (ja) 電磁波吸収体
JP2023100090A (ja) 電磁波吸収体用誘電体シート及び電磁波吸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