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6479A - 成形用包裝材 - Google Patents

成形用包裝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6479A
TW202126479A TW109146400A TW109146400A TW202126479A TW 202126479 A TW202126479 A TW 202126479A TW 109146400 A TW109146400 A TW 109146400A TW 109146400 A TW109146400 A TW 109146400A TW 202126479 A TW202126479 A TW 20212647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ackaging material
adhesive
molding
metal foi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46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北圭太郎
南堀勇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昭和電工包裝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昭和電工包裝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昭和電工包裝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26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647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65/00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38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40Applications of laminates for particular packaging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1/00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e.g. by casting metall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lastics, by blowing vitreous material, by throwing ceramic material, by moulding pulped fibrous material,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performed on sheet material
    • B65D1/22Boxes or like containers with side walls of substantial depth for enclosing contents
    • B65D1/26Thin-walled containers, e.g. formed by deep-drawing oper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2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18/4205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containing cyclic groups
    • C08G18/4208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containing cyclic groups containing aromatic groups
    • C08G18/4211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containing cyclic groups containing aromatic groups derived from aromatic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alcohols
    • C08G18/4216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containing cyclic groups containing aromatic groups derived from aromatic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alcohols from mixtures or combinations of aromatic dicarboxylic acids and aliphatic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29Compounds containing one or more carbon-to-nitrogen double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09J175/06Polyurethanes from polyest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Wrapper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成形用包裝材,其防止具有著色層之成形用包裝材的層間剝離。
本發明之成形用包裝材1係包含:作為外側層之耐熱性樹脂層2、作為內側層之熱可塑性樹脂層3、配設於此等兩層間之金屬箔層4、配設於該金屬箔層4與耐熱性樹脂層2間之第一接著劑層5、及配設於該金屬箔層4與熱可塑性樹脂層3間之第二接著劑層6;該第一接著劑層5,係由含有著色顏料及接著劑之著色接著劑組成物所成;該著色接著劑組成物,相對於固形成分,係含有2質量%以上且未滿5質量%的著色顏料;該第一接著劑層5係塗布有5g/m2~10g/m2的該著色接著劑組成物而成,且該第一接著劑層5含有0.25g/m2~0.49g/m2的著色顏料。

Description

成形用包裝材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成形用包裝材,其適宜作為例如筆記型電腦用、行動電話用、車載用、固定型的蓄電池(鋰離子蓄電池)的外殼來使用,或適宜作為食品的包裝材、醫藥品的包裝材來使用。
鋰離子蓄電池等電池為了統一裝設對象之電氣機器等機器的外觀及色彩,對著色之要求漸增。例如,為了賦予穩重感、高級感,大多將機器著色成黑色,此種情況下亦將電池著色成黑色的情形漸增。
此種包裝材一般為在金屬箔的兩面積層樹脂層而成之積層體,為了將電池著色成黑色等,而有以下手段:將用在包裝材上之樹脂層進行著色的手段、在基材樹脂層下方設置印刷層的手段、將基材樹脂層與遮蔽用金屬層之間之接著劑層進行著色的手段、基材樹脂層由複數層構成時將層間之接著劑層進行著色的手段等。
例如存在一種例子,其設有於電池用包裝材之基材層(樹脂層)、接著劑層、金屬箔層之任一層中含有識別標識的層,並存在將設於基材層下層之印刷層或基材層之接著劑層整體進行著色,進而可對包裝材整體進行著色的發明(參照專利文獻1、2)。
此外,有為了促進電池用包裝材之散熱,而在金屬箔層與外 層薄膜之間具有黑體材料層的發明(參照專利文獻3)。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WO 2011/016506 A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1-05456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1-096552號公報
將上述包裝材著色成黑色之情形,一般為以含有碳黑等顏料之印刷油墨來設置印刷層。
然而,為了將電池著色成黑色,而在構成成形用包裝材之外側樹脂層的內面設置含有碳黑作為顏料之印刷層之情形時,存在下述問題。
即,存在藉由深引伸成形或鼓脹成形將上述黑色包裝材成形為容器(外殼)形狀時,含有碳黑之印刷層會部分破裂而剝離,使得基底層(非黑色)暴露,從而破壞均一的黑色著色之問題。
此種印刷層之部分剝離亦會發生在對封入電極及電解液後的黑色包裝材進行密封的時候、或在高溫多濕等稍微嚴苛的環境下使用以黑色包裝材包裝之電池的時候。
此外,並不限於使用碳黑之黑色包裝材,以其他顏料進行著色之包裝材亦會發生相同問題。
並且,近年來,鋰離子蓄電池等電池不斷邁向高容量化,而 對包裝材更加要求高成形性、耐熱性、耐濕熱性等特性。
本發明係有鑑於如此之技術背景而成之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成形用包裝材,其在成形時及密封時,或在高溫多濕等稍微嚴苛的環境下使用時,著色層仍不會發生部分破裂而剝離。
即,本發明具有〔1〕至〔10〕所述之構成。
〔1〕一種成形用包裝材,其包含:作為外側層之耐熱性樹脂層、作為內側層之熱可塑性樹脂層、配設於此等兩層間之金屬箔層、配設於該金屬箔層與耐熱性樹脂層間之第一接著劑層、及配設於該金屬箔層與熱可塑性樹脂層間之第二接著劑層;其特徵係
該第一接著劑層,係由含有著色顏料及接著劑之著色接著劑組成物所成;該著色接著劑組成物,相對於固形成分,係含有2質量%以上且未滿5質量%的著色顏料;該第一接著劑層係塗布有5g/m2~10g/m2的該著色接著劑組成物而成,且該第一接著劑層含有0.25g/m2~0.49g/m2的著色顏料。
〔2〕如前項1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其中,該著色接著劑組成物中之接著劑,係含有由作為主劑之聚酯樹脂及作為硬化劑之多官能異氰酸酯化合物而成之二液硬化型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該聚酯樹脂之數平均分子量(Mn)為8,000~25,000,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15,000~50,000,此等之比率(Mw/Mn)為1.3~2.5;該多官能異氰酸酯化合物含有50莫耳%以上的芳香族系異氰酸酯。
〔3〕如前項2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其中,該二液硬化型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中,作為主劑之該聚酯樹脂係以二羧酸及二醇為原料;
該二羧酸,含有亞甲基鏈的亞甲基數量為偶數之脂肪族二羧酸、及芳 香族二羧酸,且相對於此等合計量,芳香族二羧酸之含有率為40~80莫耳%。
〔4〕如前項2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其中,該二液硬化型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之硬化膜係拉伸試驗(JIS K7162)而得之楊氏模數為70~400MPa。
〔5〕如前項1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其中,該第一接著劑層之膜厚為4.5μm~10μm。
〔6〕如前項1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其中,該金屬箔層之至少一側的面上具有化成皮膜。
〔7〕如前項1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其中,該耐熱性樹脂層係由熱水收縮率為2%~20%的延伸薄膜所成。
〔8〕如前項1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其中,該耐熱性樹脂層之外面具有馬特塗層(又譯「消光塗層」,以下仍稱「馬特塗層」)。
〔9〕一種成形外殼,其特徵係其為對前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進行深引伸成形或鼓脹成形而成者。
〔10〕如前項9所述之成形外殼,其中,其被用作電池外殼。
上述〔1〕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係藉由第一接著劑層而於成形用包裝材之外面側賦予顏色。著色顏料係根據著色接著劑組成物中的濃度、著色接著劑組成物的塗布量、及第一接著劑層中著色顏料的含量所規定,因此在維持均一且充分的著色之同時,不會因著色顏料而使第一接著劑層變脆,並且不會使耐熱性樹脂層與金屬箔層之間的接合力降低。因此,在對包裝材進行深引伸成形或鼓脹成形等成形的時候、在為了密封而將包裝材密封的時候,耐熱性樹脂層不會剝離。此外,即使在高溫多濕等 稍微嚴苛的環境下使用的時候,耐熱性樹脂層亦不會剝離。
上述〔2〕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係藉由使用含有特定二液硬化型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之接著劑,接著劑塗膜可獲得適性的強度及伸度、優異的耐熱性,進一步可保持接著劑塗布適性(分子量分布廣)與性能(分子量分布窄)的平衡。
上述〔3〕、〔4〕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在防止耐熱性樹脂層及金屬箔層之剝離的效果上特別優異。
上述〔5〕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其第一接著劑層之膜厚設定為4.5μm~10μm,因此具有隱蔽金屬箔層之金屬光澤的充分效果,且抑制捲曲之發生,成形加工時之操作性良好。
上述〔6〕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其金屬箔層在表面上具有化成皮膜,因此可提供一種防止接著劑剝離、且進一步防止金屬箔腐蝕而耐蝕性高的成形用包裝材。
上述〔7〕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係藉由將熱水收縮率設定為2%~20%,從而可獲得高成形性。
上述〔8〕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其耐熱性樹脂層之外面形成有馬特塗層,因此成形性更加優異。
上述〔9〕所述之成形外殼,遑論密封時,即使在高溫多濕等稍微嚴苛的環境下使用時,仍可提供一種耐熱性樹脂層不會發生剝離之成形外殼。
上述〔10〕所述之成形外殼,遑論密封時,即使在高溫多濕等稍微嚴苛的環境下使用時,仍可提供一種耐熱性樹脂層不會發生部分破裂而剝離之電池外殼。
1,10,20:成形用包裝材
2:耐熱性樹脂層(外側層)
3:熱可塑性樹脂層(內側層)
4:金屬箔層(鋁箔)
5:第一接著劑層(著色接著劑組成物)
6:第二接著劑層
11a,11b:化成皮膜
21:馬特塗層
〔圖1〕表示本發明之成形用包裝材之一實施型態之斷面圖。
〔圖2〕表示二液硬化型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接著劑之硬化膜之S-S曲線圖。
〔圖3〕表示本發明之成形用包裝材之其他實施型態之斷面圖。
〔圖4〕表示本發明之成形用包裝材之另一實施型態之斷面圖。
〔圖5〕表示試驗材之斜視圖。
圖1為本發明之一實施型態,示出具有基本的積層構造之電池外殼成形用包裝材1。此成形用包裝材1係用作鋰離子蓄電池外殼的材料。即,前述成形用包裝材1係供深引伸成形等成形使用而用作蓄電池外殼。
前述電池外殼成形用包裝材1係由下述構成所成:在金屬箔層4的上面經由第一接著劑層5使耐熱性樹脂層(外側層)2積層一體化,並且在前述金屬箔層4的下面經由第二接著劑層6使熱可塑性樹脂層(內側層)3積層一體化。
以下針對各層進行詳細描述。
(耐熱性樹脂層)
前述耐熱性樹脂層(外側層)2雖無特別限定,但可列舉例如聚醯胺薄膜、聚酯薄膜等,理想為使用此等的延伸薄膜。其中,就成形性及強度之觀點而言,前述耐熱性樹脂層2特別理想係使用雙軸延伸聚醯胺薄膜、雙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薄膜、雙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薄膜或雙軸延伸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薄膜。前述聚醯胺薄膜雖無特別 限定,但可列舉例如:尼龍6薄膜、尼龍66薄膜、尼龍MXD薄膜等。又,前述耐熱性樹脂層2能以單層形成,抑或,能以例如PET薄膜/聚醯胺薄膜所成之複數層形成。並且,若考慮到充分顯現接著劑的著色效果,此等薄膜理想為無色透明。
前述耐熱性樹脂層2之厚度,理想為9μm~50μm。在使用聚酯薄膜之情形下,厚度理想為9μm~50μm;在使用聚醯胺薄膜之情形下,厚度理想為10μm~50μm。藉由設定在上述適宜的下限值以上,可確保包裝材有充分的強度,並且藉由設定在上述適宜的上限值以下,可減少鼓脹成形時或引伸成形時的應力,並可提升成形性。
並且,前述耐熱性樹脂層2理想係熱水收縮率為2%~20%之延伸薄膜。
前述熱水收縮率,係以將耐熱性樹脂層2的試驗片(10cm×10cm)浸漬在95℃的熱水中30分鐘時之浸漬前後的試驗片在延伸方向中的尺寸變化率來表示,由下式求得。
熱水收縮率(%)={(X-Y)/X}×100
X:浸漬處理前之延伸方向之尺寸
Y:浸漬處理後之延伸方向之尺寸
又,在採用雙軸延伸薄膜之情形下,其熱水收縮率為兩個延伸方向中之尺寸變化率之平均值。
當前述熱水收縮率未滿2%,在進行深引伸成形或鼓脹成形等成形時則難以獲得高成形性。另一方面,若熱水收縮率超過20%,則在進行深引伸成形或鼓脹成形等成形後於高溫多濕等稍微嚴苛的環境下使用時,耐熱性樹脂層2容易從第一接著劑層5剝離。其中,前述耐熱性樹脂層2理想係使用熱水收縮率為2.5~10%之延伸薄膜。進一步,更加理想係使用 熱水收縮率為3.0%~6.0%之延伸薄膜,更進一步,特別理想係使用熱水收縮率為3.5%~5.0%之延伸薄膜。
(熱可塑性樹脂層)
前述熱可塑性樹脂層(內側層)3,即便對於用在鋰離子蓄電池等中之腐蝕性強的電解液等,仍具備優異的耐藥品性,且擔負賦予包材熱密封性之作用。
前述熱可塑性樹脂層3雖無特別限定,但理想為熱可塑性樹脂未延伸薄膜層。前述熱可塑性樹脂層3雖無特別限定,但就耐藥品性及熱密封性之觀點而言,理想係由選自聚乙烯、聚丙烯、烯烴系共聚物、此等之酸改性物及離子聚合物所成群中至少一種之熱可塑性樹脂所成之未延伸薄膜所構成。
前述熱可塑性樹脂層3之厚度理想係設定在20μm~100μm。藉由設定為20μm以上,可充分防止針孔發生,且藉由設定為100μm以下,可降低樹脂使用量而可達到成本降低。其中,前述熱可塑性樹脂層3之厚度特別理想係設定在30μm~50μm。又,前述熱可塑性樹脂層3可為單層,亦可為複數層。複數層薄膜可例示出在嵌段聚丙烯薄膜的兩面上積層無規聚丙烯薄膜而成之三層薄膜。
(金屬箔層)
前述金屬箔層4係擔負賦予成形用包裝材1阻止氧氣或水分侵入之阻氣性的作用。前述金屬箔層4雖無特別限定,但可列舉例如:鋁箔、銅箔、不銹鋼箔等,一般係使用鋁箔。前述金屬箔層4之厚度理想為20μm~100μm。藉由設定為20μm以上,可防止製造金屬箔時之壓延時發生針孔,且藉由設定為100μm以下,可減少鼓脹成形時或引伸成形時的應力,並可提升成形性。
(第一接著劑層)
前述第一接著劑層5,係擔負金屬箔層4與外側層之耐熱性樹脂層2之間的接合,且對成形用包裝材1的外面側賦予顏色(包含無彩色)來隱蔽金屬箔層4之層。
前述第一接著劑層5係由含有著色顏料及接著劑之著色接著劑組成物所成。本發明規定前述著色接著劑組成物中的著色顏料濃度以及著色接著劑組成物的塗布量,並且進一步規定由此等決定之第一接著劑層5中著色顏料的含量範圍。按此等三個基準來規定著色顏料,藉此可獲得著色顏料帶來的視覺效果,同時可防止已硬化之第一接著劑層5變脆。即,即便係著色顏料濃度低的著色接著劑組成物,只要塗布量充分,仍可獲得著色顏料帶來的視覺效果,並且著色接著劑組成物中著色顏料濃度低,因此已硬化之第一接著劑層5不會變脆,耐熱性樹脂層2與金屬箔層4之間的接合力不會降低。因此,在對包裝材進行深引伸成形或鼓脹成形等成形的時候、在為了密封而將包裝材密封的時候,耐熱性樹脂層不會剝離。此外,即使在高溫多濕等稍微嚴苛的環境下使用的時候,耐熱性樹脂層2亦不會剝離。
前述著色接著劑組成物,係含有該著色接著劑組成物之固形成分之2質量%以上且未滿5質量%的著色顏料。當前述著色接著劑組成物中著色顏料的含有率未滿2質量%,則視覺效果小;若在5質量%以上,則第一接著劑層5容易變硬變脆,且對金屬箔層4之接著力降低,耐熱性樹脂層2容易剝離。前述著色顏料之理想含有率為2.5質量%~4.9質量%。
前述第一接著劑層5係塗布有5g/m2~10g/m2的著色接著劑組成物而成。若前述著色接著劑組成物之塗布量未滿5g/m2,則隱蔽金屬箔層4之金屬光澤的效果小,著色顏料帶來的視覺效果變小。另一方面,若前述著色接著劑組成物之塗布量超過10g/m2,則加工性降低,且會導致成本增加。前述著色接著劑組成物理想的塗布量為6g/m2~10g/m2
此外,前述第一接著劑層5之膜厚理想在4.5μm~10μm的範圍。在膜厚未滿4.5μm之情形下,隱蔽金屬箔層4之金屬光澤的效果小。另一方面,若膜厚超過10μm,則有製作成形用包裝材1時乾燥時間變長而使製造效率降低、所製作之成形用包裝材1會產生捲曲而使成形加工時之操作性降低之虞。捲曲,係指由製作成形用包裝材1步驟的老化處理中,因用於外側層(耐熱性樹脂層2)與內側層(熱可塑性樹脂層3)之材料收縮率的差異而導致成形用包裝材1的端緣彈起之現象。若成形用包裝材1產生捲曲,對電池外殼、容器本體或蓋材進行成形加工時,會變得難以進行操作。因此,藉由將第一接著劑層5之膜厚設定在4.5μm~10μm的範圍內,可充分獲得隱蔽金屬箔層4之金屬光澤的效果,且可抑制捲曲之發生,形成操作性良好的成形用包裝材1。前述第一接著劑層5特別理想的膜厚為5μm~7μm。
前述第一接著劑層係含有0.25g/m2~0.49g/m2的著色顏料。當前述第一接著劑層5中著色顏料的含量未滿0.25g/m2,隱蔽金屬箔層4之金屬光澤的效果小,著色顏料帶來的視覺效果變小,且在0.49g/m2即可獲得充分的視覺效果,因此若超過0.49g/m2,則會浪費大量的著色顏料。前述第一接著劑層5中著色顏料理想的含量為0.25g/m2~0.3g/m2
前述著色接著劑組成物中並沒有限定著色顏料的種類,可使用偶氮系顏料、酞菁系顏料、縮合多環系顏料、無機系顏料等。此外,黑色顏料可推薦碳黑。此外,著色顏料理想係使用平均粒徑為0.1μm~5μm之顏料,特別理想的平均粒徑係0.5μm~2.5μm。分散顏料時,理想係藉由使用顏料分散機來分散顏料,且分散顏料時,亦可使用界面活性劑等顏料分散劑。
前述著色接著劑組成物中雖無限定接著劑的種類,但條件係接著強度及成形性優異,並且進行深成形時可抑制層間剝離。滿足如此條 件之接著劑可推薦含有由作為主劑之聚酯樹脂及作為硬化劑之多官能異氰酸酯化合物而成之二液硬化型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之接著劑。
前述聚酯樹脂係以多元羧酸及多元醇作為原料之共聚物,理想的材料及組成如下。
前述多元羧酸理想係使用脂肪族二羧酸與芳香族二羧酸兩者。此外,脂肪族二羧酸之亞甲基鏈之亞甲基數量的奇偶係影響樹脂結晶性的因子,具有偶數個亞甲基之二羧酸會生成結晶性高的硬樹脂,因此理想係使用具有偶數個亞甲基之脂肪族二羧酸。亞甲基數量為偶數的脂肪族二羧酸可例示出:琥珀酸(亞甲基數2)、己二酸(亞甲基數4)、辛二酸(亞甲基數6)、癸二酸(亞甲基數8)。
芳香族二羧酸可例示出: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萘二羧酸、苯二甲酸酐。
此外,相對於脂肪族二羧酸與芳香族二羧酸之合計量,將芳香族二羧酸之含有率設為40~80莫耳%的範圍,換言之,將脂肪族二羧酸之含有率保持在20~60莫耳%的範圍,藉此會生成接著強度高且成形性良好的樹脂,從而可成形為成形性良好且側壁高的外殼,並且可形成能抑制金屬箔層4與耐熱性樹脂層2之間的層間剝離之成形用包裝材。此外,當芳香族二羧酸之含有率未滿40莫耳%,則膜物性會降低而容易發生凝集剝離,因此容易發生層間剝離。另一方面,若芳香族二羧酸之含有率超過80莫耳%,則有樹脂變硬而密著性能降低之傾向。芳香族二羧酸之含有率特別理想係50~70莫耳%。
前述多元醇可例示出:乙二醇、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新戊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辛二醇、1,4-環己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
前述聚酯樹脂之分子量,係分別將數平均分子量(Mn)規定在8,000~25,000的範圍,將重量平均分子量(Mw)規定在15,000~50,000的範圍,並且此等之比率(Mw/Mn)為1.3~2.5。數平均分子量(Mn)為8,000以上、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15,000以上,藉此可獲得適性的塗膜強度及耐熱性;數平均分子量(Mn)為25,000以下、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50,000以下,藉此可獲得適性的塗膜伸度,而不會變得過硬。此外,此等之比率(Mw/Mn)為1.3~2.5,藉此可成為適性的分子量分布,並可保持接著劑塗布適性(分布廣)與性能(分布窄)的平衡。前述聚酯樹脂之數平均分子量(Mn)特別理想係10,000~23,000,重量平均分子量(Mw)特別理想係20,000~40,000,(Mw/Mn)特別理想係1.5~2.3。
前述聚酯樹脂之分子量可藉由利用多官能性之異氰酸酯進行鏈伸長來調整。即,若以NCO來連結主劑中的聚酯成分,則會生成末端為羥基之聚合物,可藉由調整異氰酸酯基與聚酯之羥基的當量比來調整聚酯樹脂之分子量。本發明中,理想係使用讓此等的當量比(OH/NCO)為1.01~10而連結者。此外,其他分子量調整方法可列舉變更多元羧酸及多元醇進行縮聚反應之反應條件(調整多元羧酸及多元醇之配合莫耳比)。
進一步,亦可添加環氧系樹脂或丙烯酸系樹脂作為接著主劑之添加劑。
前述作為硬化劑之多官能異氰酸酯化合物可使用芳香族系、脂肪族系、脂環族系之各種異氰酸酯化合物。具體例子可列舉:由脂肪族系之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芳香族系之甲苯二異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等之二異氰酸酯之一種或兩種以上而成的多官能異氰酸酯改性物。改性手段,除了與水、甘油、三羥甲基丙烷等多官能活性氫化合物之加合物以外,還可 列舉經異氰脲酸酯化、碳二亞胺化、聚合化等多聚化反應而成之多官能異氰酸酯改性物,且此等亦可使用一種或混合兩種以上來使用。惟,為了增加硬化後的接著強度以獲得防止耐熱性樹脂層2剝離之效果,理想係含有50莫耳%以上的芳香族系異氰酸酯化合物。特別理想係芳香族系異氰酸酯化合物之含有率為70莫耳%以上。
前述二液硬化型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中,相對於多元醇羥基(-OH)1莫耳,主劑與硬化劑之配合比例理想係以異氰酸酯官能基(-NCO)2~25莫耳之比例配合。若此等之莫耳比(-NCO)/(-OH)未滿2、異氰酸酯官能基(-NCO)減少,則有無法進行充分的硬化反應而無法獲得適性的塗膜強度及耐熱性之虞。另一方面,若(-NCO)/(-OH)超過25、異氰酸酯官能基(-NCO)增多,則有與多元醇以外的官能基反應過甚,塗膜變得過硬而無法獲得適性的伸度之虞。多元醇羥基與異氰酸酯官能基之莫耳比(-NCO)/(-OH)特別理想係5~20。
前述二液硬化型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其反應後的硬化膜理想具有以下物性。為了確保成形用包裝材1良好的成形性及層間的接合強度,前述硬化膜理想係拉伸試驗(JIS K7162)而得之楊氏模數為70~400MPa。楊氏模數特別理想為100~300MPa。此外,斷裂強度理想為20~70MPa,斷裂伸度理想為50~400%。斷裂強度特別理想為30~50MPa,斷裂伸度特別理想為100~300%。並且,理想係拉伸應力-應變曲線(S-S曲線)在斷裂前不顯示強度降低。圖2示出S-S曲線的三種模式。相對於拉伸應力,模式A的應變量小,模式B的應變量大,但皆隨著拉伸應力的增加而應變量增加,並且未觀察到斷裂前的強度降低。另一方面,模式C在應變量增加的過程中拉伸應力降低,在斷裂前就顯示強度降低。本發明中,二液硬化型接著劑之硬化膜理想係S-S曲線中強度不會降低。進一步理想係S-S曲線中沒 有強度急劇變化之曲折點為佳。
前述含有二液硬化型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之接著劑,係使聚酯樹脂原料之多元羧酸及多元醇進行縮聚,如有必要,進一步利用多官能性之異氰酸酯進行鏈伸長,並將溶劑及胺基甲酸酯化反應催化劑、用以提升接著力之偶合劑或環氧樹脂、消泡劑、整平劑、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等各種添加劑混合,以製成流體狀的聚酯樹脂溶液,並於此中配合硬化劑之多官能異氰酸酯化合物或再進一步配合溶劑,從而製備低黏度流體狀物。
著色接著劑組成物係以所定比例配合著色顏料、及由上述方法製備之含有二液硬化型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之接著劑(含溶劑、各種添加劑)而製備。金屬箔層4與耐熱性樹脂層2之貼合方法雖無限定,但可推薦稱作乾式層壓之方法。具體而言,將所製備之著色接著劑組成物塗布於金屬箔層4的上面或耐熱性樹脂層2的下面、或是此兩側的面上,使溶劑蒸發,形成乾燥皮膜後,再將金屬箔層4與耐熱性樹脂層2進行貼合。然後,根據二液硬化型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之硬化條件,進一步使之硬化。藉此,金屬箔層4與耐熱性樹脂層2經由第一接著劑層5而接合。又,著色接著劑組成物之塗布方法可例示出:凹版塗布法、逆輥塗布法、唇輥塗布法等。
(第二接著劑層)
前述第二接著劑層6雖無特別限定,但可列舉例如由聚胺酯系接著劑、丙烯酸系接著劑、環氧系接著劑、聚烯烴系接著劑、彈性體系接著劑、氟系接著劑、酸改性聚丙烯接著劑等所形成之接著劑層。其中,理想使用丙烯酸系接著劑、聚烯烴系接著劑,此種情形下,可提升包裝材1的耐電解液性及水蒸氣阻隔性。
金屬箔層4與熱可塑性樹脂層3之貼合方法雖無限定,但與上 述之金屬箔層4與耐熱性樹脂層2之貼合相同,可例示出塗布構成第二接著劑層之接著劑並使之乾燥後再進行貼合之乾式層壓法。
(成形用包裝材之製作)
在金屬箔層4的上面經由上述之第一接著劑層5(著色接著劑組成物)而貼合耐熱性樹脂層2,在其下面經由第二接著劑層6而貼合熱可塑性樹脂層3,從而形成積層物。根據所使用之二液硬化型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之硬化條件將此積層物保持在所定溫度,藉此在金屬箔層4的兩面上分別經由第一接著劑層5及第二接著劑層6而接合耐熱性樹脂層2及熱可塑性樹脂層3,從而製作成形用包裝材1。
又,本發明之成形用包裝材並非將各層的貼合方法及貼合步驟限定於上述方法及步驟,藉由其他方法及步驟來製作之情形亦涵蓋在本發明中。
〔成形用包裝材之其他型態〕
本發明之成形用包裝材並不限定於圖1所示之積層構造,可追加層以提升作為包裝材之功能。圖3所示之成形用包裝材10係在金屬箔層4的兩面上形成化成皮膜11a、11b。此外,圖4所示之成形用包裝材20係除了前述化成皮膜11a、11b以外,還在耐熱性樹脂層2的外面形成馬特塗層21。
(金屬箔層之化成皮膜)
成形用包裝材之外側層及內側層係由樹脂所成之層,儘管極微量,此等樹脂層仍有光、氧氣、液體從外殼外部進入之虞,及內容物(電池的電解液、食品、醫藥品等)從內部滲入之虞。若此等侵入物到達金屬箔層,會造成金屬箔層腐蝕。本發明之成形用包裝材中,藉由在金屬箔層4的表面上形成耐蝕性高的化成皮膜11a、11b,從而可達到提升金屬箔層4之耐蝕性。
化成皮膜係藉由在金屬箔表面上施加化成處理而形成之皮 膜,例如可藉由對金屬箔施加鉻酸鹽處理、使用鋯化合物之非鉻型化成處理來形成。例如於鉻酸鹽處理之情形下,在經脫脂處理之金屬箔表面上塗覆下述(1)至(3)中任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後使之乾燥。
(1)磷酸、與鉻酸、與氟化物之金屬鹽及氟化物之非金屬鹽之中至少一種的混合物
(2)磷酸、與丙烯酸系樹脂、殼聚醣衍生物樹脂及酚醛系樹脂之中任一種、與鉻酸及鉻(III)鹽之中至少一種的混合物
(3)磷酸、與丙烯酸系樹脂、殼聚醣衍生物樹脂、酚醛系樹脂之中任一種、與鉻酸及鉻(III)鹽之中至少一種、與氟化物之金屬鹽及氟化物之非金屬鹽之中至少一種的混合物
前述化成皮膜11a、11b之鉻附著量理想為0.1~50mg/m2,特別理想為2~20mg/m2。藉由如此鉻附著量之化成皮膜可形成高耐蝕性之成形用包裝材。
又,圖3之成形用包裝材10雖為在金屬箔層4的兩面上形成化成皮膜11a、11b之例子,但在任一面上具有化成皮膜之包裝材亦涵蓋在本發明中。
(馬特塗層)
馬特塗層21形成在耐熱性樹脂層2的外面上,係對成形用包裝材20的表面賦予良好的滑動性而提升成形性之層。
前述馬特塗層21係由耐熱性樹脂成分中分散含有無機微粒子之樹脂組成物所成之馬特塗層。其中,前述馬特塗層21理想係由二液硬化型耐熱性樹脂中含有0.1質量%~1質量%之平均粒徑為1μm~10μm的無機微粒子之樹脂組成物所成之構成。
前述耐熱性樹脂可列舉例如:丙烯酸系樹脂、環氧系樹脂、 聚酯系樹脂、胺基甲酸酯系樹脂、聚烯烴系樹脂、氟系樹脂等。就成形性、耐藥品性、耐溶劑性及耐刮性優異之觀點而言,理想係使用下述樹脂:由含有含苯氧基樹脂及胺基甲酸酯樹脂之主劑樹脂、及硬化劑之樹脂組成物所成,且前述主劑樹脂中苯氧基樹脂與胺基甲酸酯樹脂之質量比,相對於苯氧基樹脂1,胺基甲酸酯樹脂為0.5~2。此外,亦可使用主劑為多元醇、硬化劑為多官能異氰酸酯之二液硬化型耐熱性樹脂之耐熱性樹脂。
前述無機微粒子雖無特別限定,但可列舉例如:二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鈣、碳酸鈣、硫酸鈣、矽酸鈣等,其中理想使用二氧化矽。
前述馬特塗層21之形成係藉由將含有上述無機微粒子及耐熱性樹脂之馬特塗層組成物塗布於耐熱性樹脂層2的表面並使之硬化來進行。
前述馬特塗層21硬化後的厚度理想為0.5~5μm。當為比前述下限值更薄的層,則提升滑動性的效果小;當為比上限值更厚的層,則會增加成本。特別理想的厚度係在1~3μm的範圍。
前述馬特塗層21表面之光澤值(gloss value)為基於JIS Z8741之60°反射角測定值,理想係設定為1%~15%。前述光澤值,例如係藉由BYK公司製之光澤度測定器「micro-TRI-gloss-s」以60°反射角進行測定而得。
形成前述馬特塗層21之步驟只要係在金屬箔層4上經由第一接著劑層5而貼合耐熱性樹脂層2之後,可在任何時間實施。可在貼合耐熱性樹脂層2之後、貼合熱可塑性樹脂層3之前形成馬特塗層21,亦可在金屬箔層4上貼合耐熱性樹脂層2及熱可塑性樹脂層3之後形成馬特塗層21。
又,圖4之成形用包裝材20雖係示出圖1之基本構成上再追加化成皮膜11a、11b及馬特塗層21兩者之例子,但並不要求同時具備此等, 圖1之基本構成上僅追加馬特塗層21之包裝材亦涵蓋在本發明中。
〔成形外殼〕
可藉由對本發明之成形用包裝材1、10、20進行成形(深引伸成形、鼓脹成形等)來獲得成形外殼(電池外殼等)。
【實施例】
接著,說明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又,本發明並不特別限定於此等實施例。
〔成形用包裝材之製作〕
以下實施例1~5及比較例1~5中,製作圖4所示之積層構造的成形用包裝材20。此等僅在構成第一接著劑層5之著色接著劑組成物中的著色顏料濃度、著色接著劑組成物的塗布量及第一接著劑層中之著色顏料的含量、以及耐熱性樹脂層2上具有差異,其他材料係共通的。共通的材料如下。
金屬箔層4係由厚度40μm之A8079所成之鋁箔4,於此鋁箔的兩面塗布由聚丙烯酸、三價鉻化合物、水、醇所成之化成處理液,在150℃下進行乾燥,形成化成皮膜11a、11b。此化成皮膜11a、11b之鉻附著量為10mg/m2
內側層之熱可塑性樹脂層3係厚度40μm之未延伸聚丙烯薄膜。
第二接著劑層6係使用聚丙烯酸接著劑。
(第一接著劑層)
構成第一接著劑層5之著色接著劑組成物係使用碳黑作為著色顏料、使用二液硬化型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作為接著劑,並藉由以下方法來製備。
首先,製作二液硬化型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之主劑之聚酯樹 脂(聚酯多元醇)。主劑,係將新戊二醇30莫耳份、乙二醇30莫耳份、1,6-己二醇40莫耳份在80℃下熔融,並於攪拌的同時將脂肪族二羧酸之己二酸(亞甲基數4)30莫耳份、芳香族二羧酸之間苯二甲酸70莫耳份在210℃下進行縮聚反應20小時,從而獲得聚酯多元醇。此聚酯多元醇之數平均分子量(Mn)為12,000,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20,500,此等之比率(Mw/Mn)為1.71。進一步,將乙酸乙酯60質量份添加至此聚酯多元醇40質量份中,從而製成流體狀的聚酯多元醇樹脂溶液。此外,羥值為2.2mgKOH/g(溶液值)。
接著,在上述聚酯多元醇樹脂溶液100質量份、乙酸乙酯64.4質量份中配合平均粒徑為1.0μm之所需量的碳黑,使用顏料分散機將碳黑顏料分散,從而獲得添加著色顏料的主劑;該添加著色顏料的主劑係相對於固形成分(聚酯多元醇與碳黑之合計),其碳黑濃度被製備成表1所示之濃度。接著,對前述添加著色顏料的主劑100質量份中配合作為硬化劑之芳香族異氰酸酯化合物之甲苯二異氰酸酯(TDI)(芳香族系)與三羥甲基丙烷的加合物(NCO%13.0%、固形分75%)7.1質量份,並且進一步配合乙酸乙酯34.1質量份,充分攪拌,藉此獲得著色接著劑組成物。前述著色接著劑組成物中,異氰酸酯官能基(-NCO)與聚酯多元醇羥基(-OH)之莫耳比(-NCO)/(-OH)為10。
製作前述二液硬化型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接著劑之硬化膜,即,製作自第一接著劑層的組成中排除著色顏料後的組成之硬化膜,並評價其物性。
在非接著性的未處理PP薄膜上使乾燥後的厚度為50μm而塗布二液硬化型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接著劑,使溶劑乾燥後,在60℃下進行老化直到殘存的異氰酸酯變成5%以下從而使之硬化。從未處理PP薄膜上將硬化膜剝離,將裁切成15mm寬之物作為試驗片。
按標距50mm、拉伸速度200mm/min之條件對所製作之試驗片進行拉伸試驗,測定楊氏模數、斷裂強度及斷裂伸度之結果,楊氏模數為140MPa,斷裂強度為48MPa,斷裂伸度為217%。此外,求出此拉伸試驗中S-S曲線之結果,其模式為圖2所示之模式A。
(耐熱性樹脂層)
實施例1~4及比較例5係使用熱水收縮率為4.0%之厚度25μm的雙軸延伸尼龍薄膜,實施例5及比較例1~4係使用熱水收縮率為1.5%之25μm的雙軸延伸尼龍薄膜(參照表1)。又,熱水收縮率係由上述方法測定。
(各層之貼合)
在形成有化成皮膜11a、11b之鋁箔4之一側的面上塗布所定量的著色接著劑組成物,並使之乾燥,以形成第一接著劑層5。各例之著色接著劑組成物的組成及塗布量(乾燥後的重量)示於表1,並且由此等計算出之第一接著劑層5中碳黑含量及乾燥後之第一接著劑層5之膜厚示於表1。接著,在前述第一接著劑層5上貼合耐熱性樹脂層2。
接著,在前述鋁箔另一側的面上塗布作為第二接著劑層6之聚丙烯酸接著劑,並貼合熱可塑性樹脂層3。
為供馬特塗層21使用,將作為耐熱性樹脂之氟乙烯乙烯基酯80質量份與作為無機微粒子之硫酸鋇10質量份、粉狀二氧化矽10質量份混合,以製備馬特塗層組成物。在耐熱性樹脂層2上塗布此馬特塗層組成物,使其乾燥後的厚度為2μm。
進一步,藉由將此貼合物在40℃環境下進行五天老化,從而獲得圖4所示之成形用包裝材20。
〔成形用包裝材之評價〕
基於下述評價法,對如上述所得之各成形用包裝材進行評價。將其等 結果示於表1。
(隱蔽性)
從耐熱性樹脂層2側目視觀察成形用包裝材20,沒觀察到金屬箔層4者將之評價為「有隱蔽性:○」,有觀察到金屬箔層4者將之評價為「無隱蔽性:×」。
(剝離之有無)
對每個實施例、每個比較例分別製造30個成形用包裝材20。使用衝頭及模具等,以內側之熱可塑性樹脂層3與衝頭接觸之態樣,對各成形用包裝材20進行形成長度33mm×寬度54mm×深度4.0mm的凸部31之深引伸成形,製作在凸部31周圍具有平坦凸緣之形狀的試驗材30(參照圖5)。
破壞前述試驗材30之凸部31之頂面32,對已破壞之試驗材30進行高溫高濕試驗及溫水浸水試驗,調查耐熱性樹脂層2有無剝離。高溫高濕試驗中,係將已破壞之試驗材30在溫度70℃、濕度90%之環境中保持兩週。此外,溫水浸水試驗中,係使已破壞之試驗材30浸入45℃溫水中並保持兩週。
在兩試驗中皆目視觀察試驗後之30個試驗材30,並且基於耐熱性樹脂層2從金屬箔層4剝離之試驗材30的數量,按以下基準進行判定。
◎:0個
○:1~2個
△:3~5個
×:6~30個
(捲曲特性)
將上述實施例1~5及比較例1~5中所製造之成形用包裝材20裁切成100mm×100mm的胚料形狀,以製作試驗材。接著,測定將此等試驗材以其 馬特塗層21朝上而放置在水平的台上時因捲曲而立起的高度,並按下述基準進行評價。
○:0~20mm
×:超過20mm
(成形高度)
使用成形深度不限之直型模具,按下述成形條件對成形用包裝材進行深引伸一段成形,並對每個成形深度(9.0mm、8.5mm、8.0mm、7.5mm、7.0mm、6.5mm、6.0mm、5.5mm、5.0mm、4.5mm、4.0mm)進行成形性評價,調查能夠進行隅角部完全不會發生針孔及裂紋之良好成形的最大成形深度(mm),並基於下述判定基準來評價成形性。評價係◎及○為合格品。又,藉由目視觀察有無穿透針孔之透射光來調查針孔之有無。
成形條件
成形模...衝頭:33mm×54mm、模具:80mm×120mm、隅角R:2mm、衝頭R:1.3mm、模具R:1mm
判定基準
不會發生針孔及裂紋之最大成形深度為:
◎:7.0mm以上
○:6.0mm以上且未滿7.0mm
△:超過5.0mm且未滿6.0mm
×:5.0mm以下
(綜合評價)
基於隱蔽性、高溫高濕試驗、溫水浸水試驗、捲曲特性、成形高度之五個試驗,按下述基準進行綜合評價。
◎:◎有2個以上且沒有×
○:◎有1個且沒有×
×:有×或△
〔表1〕
Figure 109146400-A0202-12-0024-2
由表1確認出實施例1~5即使在嚴酷的環境下,依然耐熱性樹脂層不會剝離、獲得著色顏料帶來的隱蔽性、且不易捲曲、成形性亦優異。
【產業利用性】
本發明之成形用包裝材,係適宜用作筆記型電腦用、行動電話用、車載用、固定型的鋰離子聚合物蓄電池等之電池外殼,除此之外,亦適宜作為食品包裝材、醫藥品包裝材,但並不特別限定於此等用途上。其中,特別適宜用作電池外殼。
本申請係主張2020年1月10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特願2020-2778號及2020年12月2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請特願2020-199974號之優先權,其揭示內容直接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
必須理解於此使用之用語及表現係用以說明,而非用來限定解釋,於此所揭示且闡述之特徵事項的任何均等物皆不應被排除,均容許本發明請求之範圍內的各種變形。
1:成形用包裝材
2:耐熱性樹脂層(外側層)
3:熱可塑性樹脂層(內側層)
4:金屬箔層(鋁箔)
5:第一接著劑層(著色接著劑組成物)
6:第二接著劑層

Claims (10)

  1. 一種成形用包裝材,其包含:作為外側層之耐熱性樹脂層、作為內側層之熱可塑性樹脂層、配設於此等兩層間之金屬箔層、配設於該金屬箔層與耐熱性樹脂層間之第一接著劑層、及配設於該金屬箔層與熱可塑性樹脂層間之第二接著劑層;其特徵係
    該第一接著劑層,係由含有著色顏料及接著劑之著色接著劑組成物所成;該著色接著劑組成物,相對於固形成分,係含有2質量%以上且未滿5質量%的著色顏料;該第一接著劑層係塗布有5g/m2~10g/m2的該著色接著劑組成物而成,且該第一接著劑層含有0.25g/m2~0.49g/m2的著色顏料。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其中,該著色接著劑組成物中之接著劑,係含有由作為主劑之聚酯樹脂及作為硬化劑之多官能異氰酸酯化合物而成之二液硬化型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該聚酯樹脂之數平均分子量(Mn)為8,000~25,000,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15,000~50,000,此等之比率(Mw/Mn)為1.3~2.5;該多官能異氰酸酯化合物含有50莫耳%以上的芳香族系異氰酸酯。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其中,該二液硬化型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中,作為主劑之該聚酯樹脂係以二羧酸及二醇為原料;
    該二羧酸,含有亞甲基鏈的亞甲基數量為偶數之脂肪族二羧酸、及芳香族二羧酸,且相對於此等合計量,芳香族二羧酸之含有率為40~80莫耳%。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其中,該二液硬化型聚酯胺基甲酸酯樹脂之硬化膜,係拉伸試驗(JIS K7162)而得之楊氏模數為70~400MPa。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其中,該第一接著劑層之膜厚為4.5μm~10μm。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其中,該金屬箔層之至少一側的面上具有化成皮膜。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其中,該耐熱性樹脂層係由熱水收縮率為2%~20%的延伸薄膜所成。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其中,該耐熱性樹脂層之外面具有馬特塗層。
  9. 一種成形外殼,其特徵係其為對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成形用包裝材進行深引伸成形或鼓脹成形而成者。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成形外殼,其中,其被用作電池外殼。
TW109146400A 2020-01-10 2020-12-28 成形用包裝材 TW2021264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02778 2020-01-10
JP2020002778 2020-01-10
JP2020199974A JP2021109706A (ja) 2020-01-10 2020-12-02 成形用包装材
JP2020-199974 2020-12-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6479A true TW202126479A (zh) 2021-07-16

Family

ID=77059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46400A TW202126479A (zh) 2020-01-10 2020-12-28 成形用包裝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109706A (zh)
KR (1) KR20210090554A (zh)
TW (1) TW20212647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45984A (zh) 2021-07-09 2023-09-12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具有增强安全性的电池模块和电池组
JP7283622B2 (ja) * 2021-11-10 2023-05-30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包装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454582A (zh) * 2021-12-24 2022-05-10 浙江东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胶层直接涂覆着色贴合的锂电池铝塑膜及其制备方法
KR20230135527A (ko) * 2022-03-16 2023-09-25 가부시키가이샤 레조낙·패키징 포장재
KR20230151472A (ko) 2022-04-25 2023-11-01 가부시키가이샤 레조낙·패키징 포장재
JP7439182B2 (ja) * 2022-07-28 2024-02-27 株式会社レゾナック・パッケージング 電池用包装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10132B2 (ja) 2009-08-07 2012-12-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セル用包装材
EP2463931B1 (en) 2009-08-07 2016-07-13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ackaging material for electrochemical cells
JP5556128B2 (ja) 2009-10-30 2014-07-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電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090554A (ko) 2021-07-20
JP2021109706A (ja) 2021-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79973B2 (ja) 成形用包装材及び成形ケース
TW202126479A (zh) 成形用包裝材
JP6247136B2 (ja) 成形用包装材
KR102188551B1 (ko) 성형용 포장재
TWI569964B (zh) Forming packaging and forming shell
US20210214594A1 (en) Packaging material for molding
KR102282648B1 (ko) 성형용 포장재
CN217073665U (zh) 层合材料及电池用外包装体
JP2022130444A (ja) 蓄電デバイス用外装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蓄電デバイス
US20230321952A1 (en) Packaging material
EP4245515A1 (en) Packaging material
US20240136619A1 (en) Packaging material
JP2023156232A (ja) 包装材
CN116766725A (zh) 包装材料
JP2023161560A (ja) 包装材
JP7160224B1 (ja) 蓄電デバイス用外装材、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蓄電デバイス
CN116960537A (zh) 包装材料
KR20230151472A (ko) 포장재
CN116995342A (zh) 包装材料
JP2024062383A (ja) 成形加工用包装材、包装ケース及び蓄電デバイス
JP2023130404A (ja) 蓄電デバイス用外装材
CN117922119A (zh) 成型加工用包装材料、包装壳体及蓄电装置
JP6247094B2 (ja) ドライラミネート方法および成形用包装材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