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121771A - 連接器組合件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組合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121771A
TW202121771A TW109135662A TW109135662A TW202121771A TW 202121771 A TW202121771 A TW 202121771A TW 109135662 A TW109135662 A TW 109135662A TW 109135662 A TW109135662 A TW 109135662A TW 202121771 A TW202121771 A TW 20212177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engaging
housing
fitting
fit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35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1738B (zh
Inventor
下牧祐大
横山陽平
井上幹嗣
山路崇洋
関智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217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217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17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173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5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cables except for flat or ribb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H01R13/6583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with separate conductive resilient members between mating shield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005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requiring successive relative motions to complete the coupling, e.g. bayonet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forming a right ang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4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shield being mounted on a PCB and connected to conductive member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備上鎖機構,且實施EMI對策的連接器組合件。連接器組合件10具備能夠彼此連接的第1連接器20及第2連接器50。第1連接器20具備具有第1接觸部262的第1端子26、具有第1嵌合部32的第1殼體30、形成了卡合凹部422的第1卡合構件40。第2連接器50具備具有第2接觸部562的第2端子56、具有第2嵌合部62的第2殼體60、具有卡合凸部784的第2卡合構件70。第1連接器20及第2連接器50彼此連接時,第1嵌合部32及第2嵌合部62在垂直平面(YZ平面)上完全包圍第1接觸部262及第2接觸部562之間的接觸領域12。此時,卡合凸部784及卡合凹部422彼此卡合將連接狀態上鎖。

Description

連接器組合件
本發明係有關於具備可彼此連接的2個連接器的連接器組合件。
這個形式的連接器組合件例如揭露於專利文獻1。
參照圖29,專利文獻1中揭露了具備可彼此連接的公連接器(第1連接器)92及母連接器(第2連接器)95的連接器組合件90。第1連接器92具有連接部(第1嵌合部)94。第1嵌合部94中形成了2個卡止孔942。第2連接器95具有連接部(第2嵌合部)96、2個上鎖爪98。第2嵌合部96形成有2個貫通孔962。第1連接器92及第2連接器95彼此連接的連接狀態下,第1嵌合部94被收容於第2嵌合部96的內部,藉此,卡止孔942各自位於貫通孔962的正下方。在連接狀態下,上鎖爪98各自通過貫通孔962分別與卡止孔942卡合,藉此,連接狀態被上鎖。也就是,連接器組合件90具備由卡止孔942、貫通孔962以及上鎖爪98組成的上鎖機構。 [背景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33527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根據專利文獻1揭露的上鎖機構,連接狀態的連接器組合件上形成有由卡止孔及貫通孔組成的2個孔。這樣的孔從EMI(電磁干涉: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對策的觀點來看並不合適。專利文獻1的上鎖機構並不適合特別是傳送高速訊號的連接器組合件。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備上鎖機構,且實施EMI對策的連接器組合件。 [用以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發明的第1連接器組合件,具備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其中:該第1連接器及該第2連接器能夠沿著連接方向彼此連接;該第1連接器具備第1保持構件、複數的第1端子、第1殼體、第1卡合構件;該第1端子被保持於該第1保持構件;該第1端子各自具有第1接觸部;該第1殼體具有第1嵌合部;該第1嵌合部在垂直於該連接方向的垂直平面上至少部分地覆蓋該第1接觸部;該第1卡合構件被固定於該第1殼體;該第1卡合構件上形成了卡合凹部;該卡合凹部在垂直於該連接方向的垂直方向上位於該第1殼體的外側;該第2連接器具備第2保持構件、複數的第2端子、第2殼體、第2卡合構件;該第2端子被保持於該第2保持構件;該第2端子各自具有第2接觸部;該第2殼體具有第2嵌合部;該第2嵌合部在該垂直平面上至少部分地覆蓋該第2接觸部;該第2卡合構件在該垂直平面上至少部分地覆蓋該第2嵌合部;該第2卡合構件具有卡合凸部、卡合支持部;該卡合凸部被支持於該卡合支持部,能夠移動於該垂直方向;該卡合凸部在該垂直方向上位於該第2殼體的外側,且朝向該第2殼體突出;該第1連接器及該第2連接器彼此連接的連接狀態下,該第1接觸部各自與該第2接觸部接觸;該連接狀態下,該第1嵌合部及該第2嵌合部彼此嵌合,在該垂直平面上完全包圍該第1接觸部及該第2接觸部之間的接觸領域;該連接狀態下,該卡合凸部及該卡合凹部彼此卡合,對該連接狀態上鎖。
本發明作為第2連接器組合件之第1連接器組合件中,該卡合支持部能夠彈性變形;該卡合凸部能夠伴隨著該卡合支持部的彈性變形,移動於該垂直方向。
本發明作為第3連接器組合件之第1或第2連接器組合件中,該第1殼體、該第1卡合構件及該第2殼體各自由金屬組成;該第1卡合構件具有平板部;該平板部與該垂直方向相交,且在該垂直方向上與該第1嵌合部分離;該卡合凹部形成於該平板部。
本發明作為第4連接器組合件之第1至第3任一者連接器組合件中,該第1卡合構件是與該第1殼體分開的構件;該第1殼體具有內側位置決定部;該第1卡合構件具有外側位置決定部;該內側位置決定部及該外側位置決定部彼此組合,藉此該第1卡合構件相對於該第1殼體決定位置。
本發明作為第5連接器組合件之第4連接器組合件中,該內側位置決定部是形成於該第1嵌合部的開口部,在該垂直平面上,開口於該第1嵌合部的內部及外部;該外側位置決定部朝向該垂直平面的內側突出;該外側位置決定部被收容於該內側位置決定部,至少部分地塞住該內側位置決定部。
本發明作為第6連接器組合件之第1至第5任一者連接器組合件中,該第2卡合構件只覆蓋該第2嵌合部在該垂直方向上兩側中的一側。
本發明作為第7連接器組合件之第6連接器組合件中,該第1連接器會在使用時固定於沿著該垂直平面延伸的基板;該第1連接器具有阻擋部;該阻擋部只設置於該第1連接器在該垂直方向上的兩側中的一側。
本發明作為第8連接器組合件之第1至第7任一者連接器組合件中,該第2卡合構件具有保護部;該保護部在垂直於該垂直方向的既定平面上,覆蓋該卡合支持部。
本發明作為第9連接器組合件之第1至第8任一者連接器組合件中,該第2卡合構件具有導引部;該導引部在該第1連接器及該第2連接器彼此連接時,導引該第2嵌合部相對於該第1嵌合部在該垂直平面上的位置。
本發明作為第10連接器組合件之第9連接器組合件中,該導引部具有導引主部、2個導引側部;該垂直平面上,該導引主部沿著垂直於該連接方向及該垂直方向雙方的既定方向延伸,該導引側部從該導引主部的該既定方向上的兩端,沿著該垂直方向彼此平行延伸。
本發明作為第11連接器組合件之第9或第10連接器組合件中,該連接方向上,該第2嵌合部的前端位於該導引部的前端及該卡合凸部之間。
根據本發明,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彼此連接的連接狀態下,第1連接器的卡合凸部及第2連接器的卡合凹部彼此卡合,對連接狀態上鎖。也就是,本發明的連接器組合件具備由卡合凸部及卡合凹部組成的上鎖機構。又,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處於連接狀態時,第1嵌合部及第2嵌合部在垂直平面上完全包圍第1端子及第2端子之間的接觸領域。根據這個構造,能夠防止妨礙EMI對策的孔的形成。也就是,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具備上鎖機構,且實施EMI對策的連接器組合件。
一般來說,朝向構件的外部突出的突出部容易成為構件破損的原因。然而,根據本發明,固定於第1殼體的第1卡合構件上不需要設置突出部。再加上,第2卡合構件的卡合凸部(突出部)位於第2殼體的外側,且另一方面朝向第2殼體突出。也就是,第2卡合構件的突出部朝向第2連接器的內部突出。根據本發明,藉由上述的構造,能夠減低連接器組合件的破損可能性。
(第1實施型態)如圖1及圖2所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型態的連接器組合件10具備第1連接器20、第2連接器50。第1連接器20是插座,搭載於電路基板(基板)82使用。第2連接器50是插頭,連接於纜線86使用。也就是,本實施型態中,第1連接器20是插座形式的板上連接器,第2連接器50是插頭形式的纜線連接器。特別是,第1連接器20是所謂轉角形式的插座。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能夠適用於各式各樣的連接器組合件。例如,第1連接器20也可以是插頭,第2連接器50也可以是插座。
參照圖3及圖4,第1連接器20及第2連接器50能夠沿著連接方向(前後方向:X方向)彼此連接。更具體來說,圖3所示的第1連接器20及第2連接器50處於彼此分離的分離狀態,第2連接器50位於第1連接器20的前方(+X側)。將處於分離狀態的第2連接器50朝向第1連接器20往後方(-X方向)移動,第1連接器20及第2連接器50成為彼此連接的連接狀態(圖4的狀態)。在連接狀態下,第1連接器20及第2連接器50彼此電性連接,藉此包含基板82的電子機器(未圖示)及連接於纜線86的其他的電子機器(未圖示)彼此電性連接。
以下,說明第1連接器20的構造。
參照圖5及圖6,本實施型態的第1連接器20具備由絕緣體組成的第1保持構件22、由導電體組成的複數的第1端子26、由導電體組成的第1殼體30、由具有高強度的材料組成的第1卡合構件40。根據本實施型態,上述的構件全部形成不同的個體。例如,第1卡合構件40是與第1殼體30不同的構件。又,本實施型態的第1連接器20是組合上述的構件而形成。然而,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例如,第1卡合構件40也可以是與第1殼體30一體的構件。也就是,第1殼體30及第1卡合構件40各自也可以是單一的構件的一部分。又,第1連接器20除了上述的構件外,也可以更具備其他的構件。
根據本實施型態,第1端子26、第1殼體30及第1卡合構件40每一者由金屬組成。詳細來說,這些構件的每一者是彎曲的1片的金屬板。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第1殼體30也可以接合複數的構件而形成。
參照圖7,第1端子26被保持於第1保持構件22。又,第1端子26的每一者具有第1被固定部268。本實施型態中,第1被固定部268的每一者,在將第1連接器20搭載於基板82時,會藉由焊料等連接固定於基板82的導電墊822。
參照圖5及圖6,第1端子26的每一者具有第1接觸部262。第1接觸部262在連接狀態(參照圖4)下與第2連接器50(參照圖4)電性連接。本實施型態的第1接觸部262在與X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上下方向:Z方向)上分為2列。2列的第1接觸部262分別配置於第1保持構件22的板狀的部位的Z方向上的兩面,也就是上面(+Z側的面)及下面(-Z側的面)。各列的第1接觸部262排列於與X方向及Z方向雙方垂直的既定方向(橫方向:Y方向)上。本實施型態的第1端子26具有上述的構造,如上述地配置。然而,本發明中,第1端子26的構造及配置並沒有特別限定。
參照圖5及圖8,本實施型態的第1殼體30被安裝於第1保持構件22。第1殼體30具有第1嵌合部32。第1嵌合部32具有主板322、2個側板324、反對板326。主板322及反對板326分別位於第1嵌合部32的Z方向上的兩側,也就是上側(+Z側)及下側(+Z側)。主板322及反對板326各自沿著與Z方向垂直的既定平面(XY平面)延伸。側板324分別位於第1嵌合部32的Y方向的兩側。側板324每一者在Z方向上彼此連結主板322及反對板326。本實施型態的第1嵌合部32具有上述的構造。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第1嵌合部32的構造能夠各式各樣的變形。
本實施型態的第1嵌合部32在垂直於X方向的垂直平面(YZ平面)上包圍第1保持構件22的大部分。詳細來說,主板322及反對板326在Z方向上,分別覆蓋第1保持構件22的兩側。2個側板324在Y方向上分別覆蓋第1保持構件22的兩側。也就是,第1嵌合部32在YZ平面上覆蓋配置於第1保持構件22的第1接觸部262。另一方面,如圖10所示,本實施型態的主板322上形成了複數的孔部323。因此,第1嵌合部32在YZ平面上沒有完全覆蓋第1接觸部262。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第1嵌合部32在YZ平面上也可以完全覆蓋第1接觸部262。也就是,第1嵌合部32在YZ平面上,至少部份地覆蓋第1接觸部262即可。
如圖9及圖10所示,本實施型態的第1殼體30具有複數的被固定部38。根據本實施型態,側板324的每一者上設置了2個被固定部38。被固定部38的每一者從側板324朝向下方(-Z方向)延伸,沿著Z方向從主板322及反對板326分離。根據本實施型態,將第1連接器20搭載於基板82時,被固定部38的每一者被壓入基板82固定,連接至接地圖樣(未圖示)。此時,第1嵌合部32位於基板82上。第1嵌合部32的前端328(為+X側端之前端)在X方向上越過基板82邊緣突出。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第1殼體30的基板82上的配置能夠有各式各樣地變形。
參照圖5及圖8,本實施型態的第1卡合構件40安裝於第1殼體30。第1卡合構件40具有平板部42、2個腕部44。平板部42沿著XY平面延伸,在XY平面上具有大略矩形形狀。也就是,本實施型態的平板部42是垂直於Z方向的矩形板。腕部44分別位於第1卡合構件40的Y方向上的兩側。腕部44從Y方向上的平板部42的兩端,沿著Z方向彼此平行延伸。本實施型態的第1卡合構件40具有上述的構造。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第1卡合構件40的構造能夠有各式各樣變形。例如,腕部44的每一者也可因應必要而設置。平板部42也可以與Z方向稍微斜交。也就是,平板部42也可以與Z方向相交。
本實施型態的第1卡合構件40在YZ平面上部份地包圍第1殼體30。更詳細來說,平板部42在Z方向上間隔距離覆蓋第1殼體30的主板322。2個腕部44在Y方向上分別覆蓋第1殼體30的2個側板324。也就是,本實施型態的第1卡合構件40配置成部份地覆蓋第1殼體30。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第1卡合構件40的配置能夠做各式各樣的變形。
如圖9及圖10所示,本實施型態的第1卡合構件40具有複數的被固定部48。根據本實施型態,腕部44各自設置了1個被固定部48。被固定部48各自延伸成從腕部44沿著Z方向離開平板部42。參照圖5、圖6及圖9,根據本實施型態,將第1連接器20搭載於基板82時,被固定部48各自與第1殼體30的被固定部38中的一者一起壓入基板82並固定。此時,平板部42的前端428(做為+X側端的前端)在X方向上位於與基板82的邊緣相同的位置。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第1卡合構件40的基板82上的配置能夠做各式各樣的變形。又,第1卡合構件40可以不安裝於基板82,而只安裝於第1殼體30。
如圖5、圖7及圖9所示,第1卡合構件40上形成了卡合凹部422。本實施型態的卡合凹部422形成於平板部42。卡合凹部422在Z方向上位於第1殼體30的外側。更具體來說,平板部42在Z方向上與第1殼體30的第1嵌合部32(主板322)分離,藉此,卡合凹部422在Z方向上與主板322分離。
如圖5及圖9所示,本實施型態的第1卡合構件40具有折返部43。折返部43具有弧狀的部位、平板狀的部位。折返部43的弧狀的部位從平板部42的前端428朝向第1嵌合部32的主板322,在XZ平面上畫著半圓弧延伸。折返部43的平板狀的部位從弧狀的部位延伸成沿著X方向遠離前端428,在Z方向上位於平板部42及主板322之間。也就是,平板部42及卡合凹部422在Z方向上,距離第1嵌合部32的主板322,比折返部43的板厚尺寸更大的距離尺寸。本實施型態的平板部42被折返部43補強而彎曲困難。也就是,卡合凹部422在Z方向上移動困難。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折返部43可因應於必要而設置。
如圖5、圖7及圖9所示,本實施型態的腕部44各自部份地切開。藉此,形成彈簧片422。彈簧片442各自從腕部44的切口的內緣朝向Y方向的內側延伸,能夠彈性變形。
如圖10所示,本實施型態的第1殼體30具有複數的內側位置決定部(開口部)36。另一方面,本實施型態的第1卡合構件40具有分別對應於內側位置決定部36的複數的外側位置決定部444。內側位置決定部36各自是形成於第1嵌合部32的開口部,在YZ平面上向第1嵌合部32的內部及外部開口。外側位置決定部444各自朝向YZ平面的內側突出。
參照圖5及圖10,內側位置決定部36各自與對應的外側位置決定部444彼此強固地組合,藉此,第1卡合構件40相對於第1殼體30定位且固定。更具體來說,外側位置決定部444分別收容於內側位置決定部36,將內側位置決定部36分別至少部份地塞住。第1卡合構件40的2個腕部44在Y方向上夾住第1嵌合部32。腕部44的彈簧片442一邊彈性變形,一邊推壓第1嵌合部32的主板322。第1連接器20搭載於基板82時,腕部44及基板82在Z方向夾住第1嵌合部32。
參照圖10,根據本實施型態,內側位置決定部36各自是形成於第1嵌合部32的側板324凹口,外側位置決定部444各自是形成於腕部44的突起。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只要內側位置決定部36及外側位置決定部444各自對應設置,內側位置決定部36及外側位置決定部444的構造及配置並沒有特別限定。
根據本實施型態,第1卡合構件40將內側位置決定部36及外側位置決定部444各自組合後,藉由熔接進一步固定於第1殼體30。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第1卡合構件40也可以因應必要,熔接於第1殼體30。
以下,說明第2連接器50的構造。
參照圖1及圖2,本實施型態的第2連接器50具備由絕緣體組成的第2保持構件52、由導電體組成的複數的第2端子56、由導電體組成的第2殼體60、由絕緣體組成的第2卡合構件70。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第2連接器50除了上述的構件,也可以更具備其他的構件。又,第2卡合構件70也可以是金屬製。
參照圖1,本實施型態的第2連接器50會被安裝於被由絕緣體所組成的保護構件800所保護的纜線86。更詳細來說,模具成形保護構件88時,第2殼體60及第2卡合構件70接合至保護構件88,藉此第2卡合構件70相對於第2殼體60定位。然而,本發明中,將第2連接器50安裝於纜線86的方法並沒有特別限定。
參照圖2,根據本實施型態,第2端子56及第2殼體60各自是由金屬組成。更詳細來說,這些構件各自是具有彎曲的1片的金屬板。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第2殼體60也可以接合複數的構件而形成。
參照圖2及圖16,第2端子56被保持於第2保持構件52。第2端子56各自具有第2被固定部(未圖示)。本實施型態中,在將第2連接器50安裝於纜線86時,第2被固定部各自被焊料等連接並固定於纜線86的導電線(未圖示)。
參照圖17,第2端子56分別對應於第1連接器20的第1端子26設置。參照圖2、圖16及圖17,第2端子56分別具有第2接觸部562。參照圖16及圖17,第2接觸部562各自在連接狀態上與對應的第1接觸部262接觸,藉此第2連接器50電性連接第1連接器20。如上述,只要配置成第1接觸部262分別接觸第2接觸部562,第2端子56的構造及數目並沒有特別限定。
參照圖1及圖3,第2殼體60具有第2嵌合部62。參照圖17,第2殼體60被安裝於第2保持構件52,第2嵌合部62在YZ平面上包圍第2保持構件52。本實施型態的第2嵌合部62是將沒有孔的1片的金屬片以平行於X方向的軸為中心彎曲鉚接而形成。也就是,本實施型態的第2嵌合部62在YZ平面上沒有間隙地包圍第2保持構件52,藉此,完全覆蓋配置於第2保持構件52的第2接觸部562。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第2嵌合部62也可以在YZ平面上部分地覆蓋第2接觸部562。也就是,第2嵌合部62也可以在YZ平面上至少部分地覆蓋第2接觸部562。
參照圖1及圖2,本實施型態的第2卡合構件70具有基部72、保護部74、卡合腕78。第2卡合構件70在YZ平面上位於第2保持構件52及第2殼體60的外側。基部72在YZ平面上除了第2嵌合部62完全地覆蓋第2殼體60。參照圖11,保護部74具有在Z方向上從基部72突出的部位、在X方向上從基部72突出的部位(參照顯示基部72及保護部74之間的交界的虛線)。參照圖1及圖2,保護部74在XY平面上間隔地包圍卡合腕78的大部分。卡合腕78與保護部74連接,在Z方向上遠離基部72。本實施型態的第2卡合構件70具有上述的構造。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第2卡合構件70的構造能夠做各式各樣的變形。
參照圖1及圖3,本實施型態的第2卡合構件70在YZ平面上,部分地包圍第2嵌合部62。更詳細來說。第2嵌合部62從基部72沿著X方向突出。保護部74及卡合腕78從基部72沿著X方向部分地突出,在Z方向上覆蓋第2嵌合部62。也就是,第2卡合構件70覆蓋第2嵌合部62的Z方向上的兩側中的一者(+Z側,也就是上側)。另一方面,第2卡合構件70不具有覆蓋第2嵌合部62的Z方向上的兩側中的另一者(-Z側,也就是下側)的部位。也就是,第2卡合構件70具有在Z方向上位於保護部74及卡合腕78的反對側的空間(收容部58)。第2嵌合部62位於收容部58的內部。
如上述,本實施型態的第2卡合構件70只覆蓋第2嵌合部62的Z方向上的兩側當中的一者。也就是,本實施型態的第2卡合構件70配置成在YZ平面上部分地覆蓋第2嵌合部62。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第2卡合構件70也可以在YZ平面上完全地覆蓋第2嵌合部62。也就是,第2卡合構件70在YZ平面上至少部分地覆蓋第2嵌合部62即可。
如圖1至圖3以及圖11所示,本實施型態的卡合腕78具有卡合支持部782、卡合凸部784、2個連結部786、操作部788。卡合支持部782沿著X方向延伸。卡合凸部784設置於卡合支持部782的X方向上的兩端中的一側(-X側端,即後端)。卡合凸部784在Z方向上朝向第2嵌合部62突出。參照圖1至圖3,操作部788設置於卡合支持部782的X方向上的兩端中的另一側(+X側端,即前端)。操作部788在Z方向上與基部72分離,且與基部72對向。連結部786分別設置於卡合支持部782的操作部788附近的部位的Y方向兩側。連結部786各自從卡合支持部782朝Y方向外側延伸,與保護部74連接。
本實施型態的卡合支持部782能夠彈性變形,使得會以連結部786為支點部旋轉。一般來說,形成可彈性變形的卡合支持部782比較容易破損。另一方面,本實施型態的保護部74在XY平面上覆蓋卡合支持部782,藉此防止卡合支持部782的破損。
卡合凸部784能夠伴隨著卡合支持部782的彈性變形而在Z方向移動。例如,將操作部788朝向基部72推,卡合凸部784在Z方向上移動成從第2嵌合部62離開。卡合凸部784的X方向上的兩側面中的一者(+X側的面,即前面),是與X方向垂直的垂直面。另一方面,卡合凸部784的X方向中的兩側面中的另一者(-X側的面,即後面)是緩和彎曲的弧狀面。
整理以上的說明,第2卡合構件70具有卡合凸部784、卡合支持部782。卡合凸部784被卡合支持部782支持,能夠在Z方向上移動。卡合凸部784在Z方向上位於第2殼體60的外側,且朝向第2殼體60突出。根據本實施型態,卡合凸部784及卡合支持部782會與操作部788一起設置於卡合腕78。然而,第2卡合部70的構造並不限定於本實施型態。例如,第2卡合構件70也可以不具有操作部788。只要卡合凸部784能夠在Z方向移動,卡合支持部782也可以不彈性變形。例如,卡合支持部782也可以把做為插銷的連結部為中心來旋轉。保護部74因應必要設置即可。
參照圖1及圖11,本實施型態的第2卡合構件70具有導引部76。導引部76具有導引主部762、2個導引側部764。導引主部762在YZ平面上沿著Y方向延伸。導引側部764從導引主部762的Y方向的兩端,沿著Z方向朝向第2嵌合部62彼此平行延伸。根據本實施型態,導引主部762及導引側部764是保護部74的一部分。詳細來說,導引主部762及導引側部764是保護部74中在X方向上從基部72突出的部位。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導引主部762及導引側部764也可以是與保護部74不同的部位。
參照圖17,在Z方向上,導引主部762及第2嵌合部62之間的距離尺寸D2只比第1卡合構件40的Z方向外側的面及主板322的Z方向內側面之間的距離尺寸D1稍大。再加上,在Y方向上,2個導引側部764之間的距離尺寸DG只比第1連接器20的寬度尺寸W1稍大。參照圖12至圖14,如上述配置的導引部76,在第1連接器20及第2連接器50彼此連接時,導引第2嵌合部62相對第1嵌合部32在YZ平面上的位置。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導引部76也可以因應必要來設置。又,即使設置導引部76的情況下,導引部76的構造並不限定於本實施型態。
如圖3所示,在X方向上,第2嵌合部62的前端628(-X側端,即後端)位於導引部76的前端768(-X側端,即後端)及卡合凸部784之間。藉由這個配置,導引部76在第1連接器20及第2連接器50彼此連接時,第2嵌合部62接近第1嵌合部32之前,決定第2嵌合部62相對第1嵌合部32的位置。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導引部76的配置能夠因應必要而變形。
以下,說明將第2連接器50連接至第1連接器20時的連接操作,以及將與第1連接器20連接的第2連接器50從第1連接器20拔去時的拔去操作。關於連接操作及拔去操作的以下的說明中,將連接方向(X方向)中的-X方向稱為嵌合方向,將+X方向稱為拔去方向。
參照第12圖,連接器組合件10是分離狀態,第2連接器50的第2嵌合部62會與第1連接器20的第1嵌合部32在X方向上對向。參照圖12及圖13,將第2連接器50沿著嵌合方向(-X方向)朝向第1連接器20移動,第2嵌合部62一邊決定相對於第1嵌合部32的位置,一邊接近第1嵌合部32。參照圖13,第2嵌合部62的前端628到達第1嵌合部32的前端328(+X側端,即前端),卡合凸部784與第1卡合構件40的折返部43分離。
參照圖14,將第2連接器50沿著-X方向進一步移動,第2嵌合部62部分地收容於第1嵌合部32的內部,卡合凸部784的弧狀面抵接折返部43的弧狀的部位。將第2連接器50沿著-X方向進一步移動,卡合支持部782彈性變形,卡合凸部784在Z方向上移動,位於第1卡合構件40的平板部42上(參照圖14的虛線)。此時,折返部43的弧狀的部位導引卡合凸部784的弧狀面,卡合凸部784平順地移動於平板部42上。將第2連接器50沿著-X方向進一步移動,卡合凸部784在平板部42上滑動。
參照圖15,將第2連接器50沿著-X方向進一步移動,第2嵌合部62與第1嵌合部32嵌合。此時,連接器組立體10處在連接狀態。根據本實施型態,在連接狀態,第2卡合構件70的基部72在X方向上與第1嵌合部32分離,第2嵌合部62的基部72附近的部位位於第1嵌合部32的外部。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連接狀態下的第1嵌合部32及第2嵌合部62的位置關係,能夠因應必要而變形。
連接狀態下,卡合凸部784到達平板部42的卡合凹部422。此時,卡合支持部782恢復成初期形狀,卡合凸部784收容於卡合凹部422。結果,連接狀態被上鎖。也就是,連接狀態下,卡合凸部784及卡合凹部422彼此卡合,將連接狀態上鎖。更具體來說,即使將處於連接狀態的第2連接器50朝拔去方向(+X方向)拉,也會維持連接狀態。也就是,本實施型態的連接器組合件10具備由卡合凸部784及卡合凹部422所組成的上鎖機構。
本實施型態的卡合凸部784在Z方向上從卡合支持部782只突出比平板部42的厚度尺寸更大的距離尺寸(突出距離尺寸)。又,Z方向上的平板部42及主板322之間的距離尺寸比卡合凸部784的突出距離尺寸大。藉由這個構造,收容於卡合凹部422的卡合凸部784會深插入第1連接器20的Z方向內側。又,卡合凸部784的垂直面在X方向上與卡合凹部422的內緣對向,對連接狀態上鎖。更進一步,具有高強度的平板部42被折返部43補強,即使受力也難以撓曲。藉由上述的上鎖機構,連接狀態更確實地被上鎖。然而,本發明的上鎖機構並不限定於本實施型態,能夠做各式各樣的變形。
參照圖16及圖17,在連接狀態上,第1端子26的第1接觸部262分別與第2端子56的第2接觸部562接觸。在連接狀態上,第1嵌合部32及第2嵌合部62彼此嵌合,形成嵌合部16。本實施型態的第2嵌合部62在YZ平面上沒有間隙。因此,即使第1嵌合部32具有孔部323,嵌合部16在YZ平面上完全圍繞第1接觸部262及第2接觸部562之間的接觸領域12。根據這個構造,能夠防止形成妨礙EMI(電磁干涉: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對策的孔。
如以上說明,根據本實施型態,能夠提供一種具備上鎖機構,且實施EMI對策的連接器組合件10。連接器組合件10也能夠使用於傳送高速訊號時。根據本實施型態,將具有上鎖機構的構件與EMI對策用的構件分開,藉此上鎖功能及EMI對策功能同時達成。
如前述,根據本實施型態,第1嵌合部32上形成了孔部323,另一方面,第2嵌合部62沒有形成孔。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只要在連接狀態形成的嵌合部16上沒有形成孔,也可以形成孔於第2嵌合部62。換言之,第1嵌合部32及第2嵌合部62上也可以各自形成連接狀態下不重疊的1個以上的孔。
參照圖3及圖15,第1連接器20及第2連接器50在連接狀態時,將卡合腕78的操作部788朝向基部72推,卡合凸部784沿著Z方向移動,出去到卡合凹部422之外。也就是,上鎖狀態被解除。當一邊解除上鎖狀態,一邊使第2連接器50沿著拔去方向(+X方向)移動,能夠將第2連接器50從第1連接器20拔去。
參照圖12及圖15,根據本實施型態,第2連接器50的收容部58在連接狀態下部分地收容第1連接器20。因為設置了收容部58,即使導引部76朝向第1連接器20突出,也能夠將第2連接器50連接至第1連接器20。另一方面,導引部76防止第2嵌合部62逆插入第1嵌合部32。更具體來說,參照圖18,要將第2嵌合部62上下顛倒插入第1嵌合部32時,導引部76的前端768會抵住基板82而加以阻擋。因此,即使假設第2嵌合部62上下顛倒而且也有可插入第1嵌合部32的形狀,第2連接器50也不能與第1連接器20連接。又,前端768因為會在第2連接器50與第1連接器20接觸前與基板82抵接,所以能夠防止起因於錯誤嵌合導致金屬屑產生。
本發明除了已經說明的第1實施型態及各式各樣的變形例,也能夠更做各式各樣的使用。以下,說明本發明的第2實施型態。
(第2實施型態)如圖19所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型態的連接器組合件10A具備與第1連接器20(參照圖1)不同的第1連接器20A、與連接器組合件10(參照圖1)相同的第2連接器50。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連接器組合件10A也可以具備與第2連接器50不同的第2連接器。
參照圖25及圖27,第1連接器20A及第2連接器50與連接器組合件10同樣地能夠沿著連接方向(前後方向:X方向)彼此連接。本實施型態的第1連接器20A是與第1連接器20(參照圖1)相同的插座形式的板上連接器。然而,第1連接器20A是所謂的直立形式的插座。以下,以與第1連接器20的不同點為中心來說明第1連接器20A的構造。
參照圖20及圖21,本實施型態的第1連接器20A具備由絕緣體組成的第1保持構件22A、由導電體組成的複數的第1端子26A、由導電體組成的第1殼體30A、由具有高強度的材料組成的第1卡合構件40A。根據本實施型態,第1卡合構件40A是與第1殼體30A不同個體的構件。又,第1端子26A、第1殼體30A及第1卡合構件40A各自是由金屬組成。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第1卡合構件40A也可以是與第1殼體30A一體的構件。又,第1連接器20A除了上述的構件,也可以更具備其他的構件。
參照圖22,第1端子26A被保持於第1保持構件22A。參照圖20,第1端子26A各自具有第1接觸部262A、第1被固定部268A。本實施型態中,第1被固定部268A各自在將第1連接器20A搭載於基板82A時,藉由焊料等連接固定至基板82A的導電墊822A。參照圖20、圖21及圖23,第1端子26A分別對應第2連接器50(參照圖17)的第2端子56(參照圖17)設置。第1接觸部262A各自在連接狀態(參照圖27)下,與對應的第2端子56的第2接觸部562(參照圖17)分別接觸,藉此第1連接器20A與第2連接器50電性連接。
參照圖20及圖23,本實施型態的第1殼體30A被安裝於第1保持構件22A。第1殼體30A具有第1嵌合部32A。第1嵌合部32A具有主板322A、2個側板324A、反對板326A。主板322A及反對板326A分別位於垂直於第1嵌合部32A的X方向的垂直方向(上下方向:Z方向)上的兩側。主板322A及反對板326A各自沿著垂直於Z方向的既定平面(XY平面)延伸。側板324A分別位於垂直於第1嵌合部32A的X方向以及Z方向雙方的既定方向(橫方向:Y方向)上的兩側。側板324A各自在Z方向上彼此連結主板322A及反對板326A。
本實施型態的第1嵌合部32A在垂直於X方向的垂直平面(YZ平面)上,包圍第1保持構件22A。特別是,第1嵌合部32A在YZ平面上,至少部分地覆蓋配置於第1保持構件22A的第1接觸部262A。
如圖22及圖24所示,本實施型態的第1殼體30A具有複數的被固定部38A。根據本實施型態,主板322A及反對板326A各自設置有2個被固定部38A。被固定部38A各自全體沿著X方向延伸。將第1連接器20A搭載於基板82A時,被固定部38A各自被壓入固定於基板82A,連接至接地圖樣(未圖示)。基板82A配置成沿著YZ平面延伸。也就是,第1連接器20A在使用時固定於沿著YZ平面延伸的基板82A上,第1嵌合部32A沿著與基板82A垂直的X方向延伸。
參照圖20、圖21及圖23,本實施型態的第1卡合構件40A被安裝於第1殼體30A。第1卡合構件40A具有平板部42A、2個側板部44A、反對部46A。平板部42A及反對部46A分別位於第1卡合構件40A的Z方向上的兩側。平板部42A及反對部46A各自與Z方向相交。反對部46A包括排在Y方向上的2個部位。側板部44A各自位於第1卡合構件40A的Y方向上的兩側。側板部44A各自在Z方向上將平板部42A及反對部46A彼此連結。本實施型態的第1卡合構件40A具有上述的構造。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第1卡合構件40A的構造能夠做各式各樣的變形。
本實施型態的第1卡合構件40A在YZ平面上包圍第1殼體30A的大部分。參照圖23,平板部42A在Z方向上間隔地覆蓋第1殼體30A的主板322A。2個側板部44A在Y方向上分別覆蓋第1殼體30A的2個側板324A。反對部46A在Z方向上覆蓋第1殼體30A的反對板326A。本實施型態的第1卡合構件40A配置成如上述地覆蓋第1殼體30A。然而,本發明並不限定於此,第1卡合構件40A的配置能夠做各式各樣的變形。
參照圖20及圖22,第1卡合構件40A上形成有卡合凹部422A。本實施型態的卡合凹部422A形成於平板部42A。卡合凹部422A在Z方向上位於第1殼體30A的外側。更具體來說,平板部42A在Z方向上與第1殼體30A的第1嵌合部32A(主板322A)分離,藉此,卡合凹部422A在Z方向上與主板322A分離。如圖20所示,本實施型態的第1卡合構件40A具有與折返部43(參照圖5)相同的折返部43A。平板部42A被折返部43A補強而難以撓曲。也就是,卡合凹部422A難以在Z方向上移動。
如圖20及圖24所示,本實施型態的第1殼體30A具有2個內側位置決定部(開口部)36A。另一方面,本實施型態的第1卡合構件40A具有分別對應於內側位置決定部36A的2個外側位置決定部444A。內側位置決定部36A是分別形成於第1嵌合部32A的側板324A的孔。也就是,內側位置決定部36A各自是形成於第1嵌合部32A的開口部,在YZ平面上,開口於第1嵌合部32A的內部及外部。外側位置決定部444A是分別形成於側板部44A的彈簧片442A的端部。彈簧片442A各自全體沿著X方向延伸,而能夠彈性變形。外側位置決定部444A各自被彈簧片442A支持,朝向YZ平面的內側突出。
根據本實施型態,外側位置決定部444A分別被收容於內側位置決定部36A,至少部分地各自塞住內側位置決定部36A。第1卡合構件40A的側板部44A的X方向的兩端中的一側(-X側端,即後端),與第1保持構件22A的一部分,在X方向上接觸或間隔些許距離相向。再加上,外側位置決定部444A各自的X方向的兩端中的一側(+X側端,即前端),與內側位置決定部36A的內緣,在X方向上接觸或間隔些許距離相向。這樣配置的第1卡合構件40A即使受到沿著X方向的力,也難以從第1殼體30A脫落。也就是,內側位置決定部36A各自與對應的外側位置決定部444A互相組合,藉此第1卡合構件40A相對於第1殼體30A定位且固定。
參照圖20、圖21及圖23,第1連接器20A具有2個阻擋部468A。本實施型態的阻擋部468A分別連接至第1卡合構件40A的反對部46A的2個部位,排列於Y方向上。參照圖24,阻擋部468A各自在X方向上位於第1嵌合部32A的前端328A(+X側端,即前端)附近,沿著Z方向延伸與第1嵌合部32A分離。也就是,阻擋部468A僅設置於第1連接器20A的Z方向上兩側中一側。根據本實施型態,設置了2個阻擋部468A。然而,本發明的阻擋部468A的數目並沒有特別限定。例如,阻擋部468A的數目也可以是1個。
以下,以與第1實施型態的差異點為主,來說明將第2連接器50連接到第1連接器20A時的連接操作、以及將連接至第1連接器20A的第2連接器50從第1連接器20A拔去時的拔去操作。
參照圖25至圖27,將分離狀態的第2連接器50沿著嵌合方向(-X方向)朝向第1連接器20A移動時,第1連接器20A及第2連接器50成為彼此連接的連接狀態。導引部76在第1連接器20A及第2連接器50彼此連接時,與第1實施型態同樣地,導引第2嵌合部62相對於第1嵌合部32A在YZ平面上的位置。
在連接狀態下,第2卡合構件70的卡合凸部784被收容於第1卡合構件40A的平板部42A的卡合凹部422A。結果,連接狀態被上鎖。也就是,在連接狀態下,嵌合凸部784及卡合凹部422A彼此卡合,對連接狀態上鎖。本實施型態的連接器組合件10A具備由卡合凸部784及卡合凹部422A組成的上鎖機構。
參照圖23及圖27,在第1連接器20A及第2連接器50彼此連接的連接狀態下,第1端子26A的第1接觸部262A分別於第2端子56的第2接觸部562相接觸。在連接狀態下,第1嵌合部32A及第2嵌合部62彼此嵌合而形成嵌合部16A,將第1接觸部262A及第2接觸部562之間的接觸領域12A在YZ平面上完全包圍。也就是,根據本實施型態,與第1實施型態同樣地,能夠提供具備上鎖機構,且實施EMI對策的連接器組合件10A。
將圖27與圖19合併參照,第1連接器20A及第2連接器50在連接狀態時,將卡合腕78的操作部788朝向基部72推,與第1實施型態同樣地,上鎖狀態被解除。當一邊解除上鎖狀態,一邊沿著拔去方向移動第2連接器50,能夠從第1連接器20A拔去第2連接器50。
參照圖25及圖27,根據本實施型態,第2連接器50的收容部58在連接狀態下,部分地收容第1連接器20A。參照圖28,當要將第2嵌合部62上下顛倒插入第1嵌合部32A時,導引部76的前端768與第1連接器20A的阻擋部486A抵接而被阻擋。也就是,第2連接器50的導引部76防止第2嵌合部62對第1嵌合部32A逆插入。又,因為前端768會在第2連接器50與第1連接器20A接觸前抵接阻擋部468A,所以能夠防止起因於嵌合的金屬屑的發生。
上述的第2實施型態是與第1實施型態同樣地可做各式各樣的變形。又,本發明除了以上說明的第1實施型態、第2實施型態、以及各式各樣的變形例,也能夠做各式各樣的使用。
10,10A:連接器組合件 12,12A:接觸領域 16,16A:嵌合部 20,20A:第1連接器 22,22A:第1保持構件 26,26A:第1端子 262,262A:第1接觸部 268,268A:第1被固定部 30,30A:第1殼體 32,32A:第1嵌合部 322,322A:主板 323:孔部 324,324A:側板 326,326A:反對板 328,328A:前端 36,36A:內側位置決定部(開口部) 38,38A:被固定部 40,40A:第1卡合構件 42,42A:平板部 422,422A:卡合凹部 428:前端 43,43A:折返部 44:腕部 442,422A:彈簧片 444,444A:外側位置決定部 44A:側板部 46A:反對部 468A:阻擋部 48:被固定部 50:第2連接器 52:第2保持構件 56:第2端子 562:第2接觸部 58:收容部 60:第2殼體 62:第2嵌合部 628:前端 70:第2卡合構件 72:基部 74:保護部 76:導引部 762:導引主部 764:導引側部 768:前端 78:卡合腕 782:卡合支持部 784:卡合凸部 786:連結部 788:操作部 82,82A:電路基板(基板) 822,822A:導電墊 86:纜線 88:保護構件
[圖1]係顯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型態的連接器組合件的立體圖。連接器組合件的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是彼此分離的分離狀態。第1連接器搭載於基板。第2連接器連接於纜線。第2連接器的隱藏部位的輪廓的一部分會以虛線描繪。 [圖2]係顯示圖1的連接器組合件的上視圖。連接器組合件的一部分(以2點鏈線圍繞的部分)會被放大描繪。在放大圖中,隱藏的第2保持構件及第2端子的輪廓的一部分會以虛線描繪。 [圖3]係顯示圖2的連接器組合件的側視圖。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處於彼此連接途中的狀態。第2連接器被沿著A-A線部分地切開。 [圖4]係顯示圖2的連接器組合件的側視圖。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處於彼此連接途中的狀態。第2連接器被沿著A-A線部分地切開。連接器組合件的一部分(以虛線圍繞的部分)會被放大描繪。 [圖5]係顯示圖1的連接器組合件的第1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6]係顯示圖5的第1連接器的其他的立體圖。 [圖7]係顯示圖5的第1連接器的上視圖。 [圖8]係顯示圖5的第1連接器的正視圖。 [圖9]係顯示圖5的第1連接器的側視圖。第1連接器的隱藏部位的輪廓會以虛線描繪。 [圖10]係顯示圖5的第1連接器的分解立體圖。第1連接器的第1殼體的一部分(以虛線圍繞的部分)以及第1卡合構件的一部分(以虛線圍繞的部分)會被放大描繪。 [圖11]係顯示圖1的連接器的組合件的第2連接器的立體圖。第2殼體沒有被描繪。第2卡合構件的基部及保護部之間的假想的交界會被虛線描繪。 [圖12]係顯示圖3的連接器組合件的一部分(以虛線B圍繞的部分)的側視圖。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被沿著圖2的A-A線部分地切開。 [圖13]係顯示圖12的連接器組合件的側視圖。第2連接器的第2嵌合部比起圖12的第2嵌合部更接近第1連接器的第1嵌合部。 [圖14]係顯示圖12的連接器組合件的側視圖。第2嵌合部部分地被收容於第1嵌合部。第2連接器的卡合支持部彈性變形時的卡合支持部以及卡合凸部的輪廓的一部分會被虛線描繪。 [圖15]係顯示圖12的連接器組合件的側視圖。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處於彼此連接的連接狀態。 [圖16]係顯示圖15的連接器組合件的其他的側視圖。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被部分切開。 [圖17]係顯示圖16的連接器組合件沿著C-C線顯示的剖面圖。 [圖18]係顯示圖1的連接器組合件的側視圖。第2連接器相對於圖1的第2連接器上下顛倒地配置。 [圖19]係顯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型態的連接器組合件的立體圖。連接器組合件的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是彼此分離的分離狀態。第1連接器搭載於基板。第2連接器連接於纜線。 [圖20]係顯示圖19的連接器組合件的第1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21]係顯示圖20的第1連接器的其他的立體圖。 [圖22]係顯示圖20的第1連接器的上視圖。 [圖23]係顯示圖20的第1連接器的正視圖。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彼此連接的連接狀態下的第2連接器的一部分的輪廓會被虛線描繪。 [圖24]係顯示圖20的第1連接器的側視圖。第1連接器的一部分(以虛線包圍的部分)被放大描繪。 [圖25]係顯示圖19的連接器組合件的一部分的側視圖。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處於彼此連接的途中的狀態。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與圖13同樣地被部分地切開。 [圖26]係顯示圖25的連接器組合件的側視圖。第2連接器的第2嵌合部被部分地被收容於第1連接器的第1嵌合部。 [圖27]係顯示圖25的連接器組合件的側視圖。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處於連接狀態。 [圖28]係顯示圖19的連接器組合件的側視圖。第2連接器相對於圖19的第2連接器上下顛倒地配置。連接器組合件的一部分(以虛線包圍的部分)被放大描繪。 [圖29]係顯示專利文獻1的連接器組合件的立體圖。
10:連接器組合件
12:接觸領域
16:嵌合部
20:第1連接器
26:第1端子
262:第1接觸部
30:第1殼體
32:第1嵌合部
322:主板
323:孔部
326:反對板
38:被固定部
40:第1卡合構件
42:平板部
422:卡合凹部
48:被固定部
50:第2連接器
52:第2保持構件
56:第2端子
562:第2接觸部
60:第2殼體
62:第2嵌合部
70:第2卡合構件
76:導引部
762:導引主部
764:導引側部
78:卡合腕
784:卡合凸部

Claims (11)

  1. 一種連接器組合件,具備第1連接器及第2連接器,其中: 該第1連接器及該第2連接器能夠沿著連接方向彼此連接; 該第1連接器具備第1保持構件、複數的第1端子、第1殼體、第1卡合構件; 該第1端子被保持於該第1保持構件; 該第1端子各自具有第1接觸部; 該第1殼體具有第1嵌合部; 該第1嵌合部在垂直於該連接方向的垂直平面上至少部分地覆蓋該第1接觸部; 該第1卡合構件被固定於該第1殼體; 該第1卡合構件上形成了卡合凹部; 該卡合凹部在垂直於該連接方向的垂直方向上位於該第1殼體的外側; 該第2連接器具備第2保持構件、複數的第2端子、第2殼體、第2卡合構件; 該第2端子被保持於該第2保持構件; 該第2端子各自具有第2接觸部; 該第2殼體具有第2嵌合部; 該第2嵌合部在該垂直平面上至少部分地覆蓋該第2接觸部; 該第2卡合構件在該垂直平面上至少部分地覆蓋該第2嵌合部; 該第2卡合構件具有卡合凸部、卡合支持部; 該卡合凸部被支持於該卡合支持部,能夠移動於該垂直方向; 該卡合凸部在該垂直方向上位於該第2殼體的外側,且朝向該第2殼體突出; 該第1連接器及該第2連接器彼此連接的連接狀態下,該第1接觸部各自與該第2接觸部接觸; 該連接狀態下,該第1嵌合部及該第2嵌合部彼此嵌合,在該垂直平面上完全包圍該第1接觸部及該第2接觸部之間的接觸領域; 該連接狀態下,該卡合凸部及該卡合凹部彼此卡合,對該連接狀態上鎖。
  2.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組合件,其中: 該卡合支持部能夠彈性變形; 該卡合凸部能夠伴隨著該卡合支持部的彈性變形,移動於該垂直方向。
  3.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組合件,其中: 該第1殼體、該第1卡合構件及該第2殼體各自由金屬組成; 該第1卡合構件具有平板部; 該平板部與該垂直方向相交,且在該垂直方向上與該第1嵌合部分離; 該卡合凹部形成於該平板部。
  4.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組合件,其中: 該第1卡合構件是與該第1殼體分開的構件; 該第1殼體具有內側位置決定部; 該第1卡合構件具有外側位置決定部; 該內側位置決定部及該外側位置決定部彼此組合,藉此該第1卡合構件相對於該第1殼體決定位置。
  5. 如請求項4之連接器組合件,其中: 該內側位置決定部是形成於該第1嵌合部的開口部,在該垂直平面上,開口於該第1嵌合部的內部及外部; 該外側位置決定部朝向該垂直平面的內側突出; 該外側位置決定部被收容於該內側位置決定部,至少部分地塞住該內側位置決定部。
  6.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組合件,其中: 該第2卡合構件只覆蓋該第2嵌合部在該垂直方向上兩側中的一側。
  7. 如請求項6之連接器組合件,其中: 該第1連接器會在使用時固定於沿著該垂直平面延伸的基板; 該第1連接器具有阻擋部; 該阻擋部只設置於該第1連接器在該垂直方向上的兩側中的一側。
  8.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組合件,其中: 該第2卡合構件具有保護部; 該保護部在垂直於該垂直方向的既定平面上,覆蓋該卡合支持部。
  9. 如請求項1之連接器組合件,其中: 該第2卡合構件具有導引部; 該導引部在該第1連接器及該第2連接器彼此連接時,導引該第2嵌合部相對於該第1嵌合部在該垂直平面上的位置。
  10. 如請求項9之連接器組合件,其中: 該導引部具有導引主部、2個導引側部; 該垂直平面上,該導引主部沿著垂直於該連接方向及該垂直方向雙方的既定方向延伸,該導引側部從該導引主部的該既定方向上的兩端,沿著該垂直方向彼此平行延伸。
  11. 如請求項9之連接器組合件,其中: 該連接方向上,該第2嵌合部的前端位於該導引部的前端及該卡合凸部之間。
TW109135662A 2019-11-27 2020-10-15 連接器組合件 TWI7517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3901 2019-11-27
JP2019213901A JP7387407B2 (ja) 2019-11-27 2019-11-27 コネクタ組立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1771A true TW202121771A (zh) 2021-06-01
TWI751738B TWI751738B (zh) 2022-01-01

Family

ID=75974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35662A TWI751738B (zh) 2019-11-27 2020-10-15 連接器組合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51564B2 (zh)
JP (1) JP7387407B2 (zh)
CN (1) CN112864706B (zh)
TW (1) TWI75173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5863B (zh) * 2021-08-20 2023-12-11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87407B2 (ja) * 2019-11-27 2023-11-2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7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3803A (en) * 1989-05-18 1991-02-1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al header connector
US5180312A (en) * 1991-01-23 1993-01-19 Dsc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Press fit pinless latching shroud
EP0966776B1 (en) * 1998-01-15 2006-03-22 The Siemon Company Enhanced performance telecommunications connector
TW428808U (en) * 1999-12-07 2001-04-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astening device of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431887B1 (en) * 2000-05-31 2002-08-1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EMI shielded plug and grounding latch member
DE10141449A1 (de) * 2001-08-23 2003-03-13 Krone Gmbh Universal-Adapter
JP2003168519A (ja) * 2001-11-30 2003-06-13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コネクタ
EP1387446A3 (en) * 2002-07-29 2004-04-07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Resin-molded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2004335275A (ja) 2003-05-08 2004-11-2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コネクタ抜止装置
US20050026500A1 (en) * 2003-07-31 2005-02-03 Ji Renhua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latch means
JP4082694B2 (ja) * 2004-03-30 2008-04-3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Emi対策型コネクタ
US6932616B1 (en) * 2004-05-12 2005-08-23 Osram Sylvania Inc. Connector with integral EMI shield
TWM261868U (en) * 2004-06-18 2005-04-1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latch device
CN2736989Y (zh) * 2004-07-15 2005-10-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7413461B2 (en) 2004-12-17 2008-08-19 Molex Incorporated Connector guide with latch and connectors therefor
CN2785316Y (zh) * 2005-03-18 2006-05-3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快闪存储器及其usb接口保护罩
SG132555A1 (en) * 2005-11-29 2007-06-28 J S T Mfg Co Ltd Female connector and male connector
TWM293551U (en) * 2006-01-25 2006-07-01 Joinsoon Electronic Mfg Co Ltd Combination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or set
US7963787B2 (en) * 2007-05-22 2011-06-2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nic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7828579B2 (en) * 2007-08-28 2010-11-09 Kingconn Technology Co., Ltd. Latch locking type connector
JP2009123450A (ja) * 2007-11-14 2009-06-04 Molex Inc ラッチコネクタ
US7491095B1 (en) * 2008-02-25 2009-02-17 Enermax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ower supply socket device
CN201178176Y (zh) * 2008-02-29 2009-01-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8062051B2 (en) * 2008-07-29 2011-11-22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latching and strain relief features
US7794262B2 (en) * 2008-08-08 2010-09-14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contacts
JP5123801B2 (ja) 2008-09-16 2013-01-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2187530B (zh) * 2008-10-15 2014-06-11 Fci公司 用于连接器的闩锁组件
TWI378611B (en) * 2008-10-31 2012-12-01 Ibm An electrical adapter for a connector having a retention latch
JP4849697B2 (ja) * 2009-10-22 2012-01-1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2812599B (zh) * 2010-01-22 2015-07-15 莱尼电缆控股有限公司 带有锁定机构的插接元件
EP2413431B1 (en) 2010-07-30 2015-03-11 Tyco Electronics AMP Italia S.r.l.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n outer housing, an inner housing and an indicator sleeve
TWM397638U (en) * 2010-09-16 2011-02-01 Bizlink Internat Corp Micro video connector socket structure
JP5524009B2 (ja) * 2010-09-28 2014-06-18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US8287299B2 (en) * 2010-10-13 2012-10-16 All Systems Broadband, Inc. HDMI plug and cab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retention features
CN102544861A (zh) * 2010-12-15 2012-07-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610960B (zh) * 2011-01-20 2014-12-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US8235744B1 (en) * 2011-02-01 2012-08-0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including connector body with integ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latch
CN102646899B (zh) * 2011-02-18 2015-04-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JP5594902B2 (ja) * 2011-04-18 2014-09-24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太陽電池パネル用コネクタ及び太陽電池パネル連結体
JP5615232B2 (ja) * 2011-06-15 2014-10-29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ケース、シールドケースを備えた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を備えた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
US8430675B2 (en) * 2011-06-24 2013-04-3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dge mount electrical connector
DE212012000216U1 (de) * 2011-11-23 2014-07-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Verriegelnde Verbinderanordnung
US8529284B1 (en) * 2012-04-25 2013-09-10 Quality Computer Accessories Inc. Connector locking assembly
CN103378481B (zh) * 2012-04-28 2015-10-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连接器模组
US9203176B2 (en) * 2012-07-20 2015-12-01 Advanced-Connetek Inc. Plug connector
JP2014120407A (ja) * 2012-12-19 2014-06-30 D D K Ltd 電気コネクタ
JP6148489B2 (ja) * 2013-02-13 2017-06-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ペグ圧入構造
JP6063808B2 (ja) * 2013-04-26 2017-01-1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US8944830B2 (en) * 2013-05-29 2015-02-0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nnector with differently arranged contact mounting portions and connector assembly have two such connectors belly-to-belly mounted to a circuit board
US9912111B2 (en) 2013-07-19 2018-03-06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614329B2 (en) * 2013-11-05 2017-04-04 Bellwether Electronic Corp Power plug, power receptacle and power connector assembly
CN104733956B (zh) * 2014-03-11 2019-08-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TWM494418U (zh) * 2014-04-02 2015-0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線纜連接器
CN104836051B (zh) * 2014-05-26 2018-04-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TWM494411U (zh) * 2014-06-27 2015-01-21 Speedtech Corp 連接器之組合
CN204045829U (zh) * 2014-07-16 2014-12-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9343851B2 (en) * 2014-08-29 2016-05-1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Pluggable connector configured to transfer thermal energy away from internal electronics of the pluggable connector
CN105591235B (zh) * 2014-11-07 2019-06-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JP6052268B2 (ja) * 2014-11-28 2016-12-2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CN104901058B (zh) * 2015-06-29 2017-11-10 厦门唯恩电气有限公司 连接器模块外壳
JP6513542B2 (ja) * 2015-09-29 2019-05-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US9793657B2 (en) 2016-03-12 2017-10-17 Foxconn Intern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metallical supporting member secured thereto
TWM538265U (zh) * 2016-07-13 2017-03-11 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連接器
CN206850124U (zh) * 2017-01-19 2018-01-05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08511984B (zh) * 2017-02-21 2021-07-2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TWM561941U (zh) * 2017-10-31 2018-06-11 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連接器結構
US10879637B2 (en) * 2018-02-12 2020-12-29 Tesla, Inc. Connector assembly for high-speed data transmission
TWM565419U (zh) * 2018-02-26 2018-08-11 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良的連接器組合
CN208256943U (zh) * 2018-03-14 2018-12-18 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良的连接器组合
CN208045870U (zh) 2018-04-03 2018-11-02 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 母端插座、公端插头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8986300U (zh) 2018-11-12 2019-06-14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具usb连接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usb连接模块
JP7387407B2 (ja) * 2019-11-27 2023-11-2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7307006B2 (ja) * 2020-02-14 2023-07-1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電気コネク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5863B (zh) * 2021-08-20 2023-12-11 日商日本航空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86702A (ja) 2021-06-03
CN112864706B (zh) 2023-06-02
US20210159639A1 (en) 2021-05-27
US11251564B2 (en) 2022-02-15
TWI751738B (zh) 2022-01-01
JP7387407B2 (ja) 2023-11-28
CN112864706A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44487B (zh) 連接器
JP5006610B2 (ja) コネクタ
US7438595B2 (en) Small-sized electrical connector easily improved in EMI characteristics
US6814605B2 (en) Connector having a shielding shell provided with a locking portion
JP7348090B2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
US20230058140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US1074197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3316406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nector
TWI751738B (zh) 連接器組合件
TWI817403B (zh) 連接器組件
CN107181130B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结构
CN112186418B (zh) 连接器组件
CN113228426B (zh) 连接器
CN114725731B (zh) 连接器组件
US20240014590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having hermaphroditic contact elements
US20230411879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having hermaphroditic contact elements
WO2010148228A1 (en) Wire-to-board connector
JP3846826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24041368A (ja) 補強部材、及び、補強部材を備えたコネクタ装置
JP2016100324A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