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3080A - 電動車輛 - Google Patents

電動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3080A
TW202043080A TW109117836A TW109117836A TW202043080A TW 202043080 A TW202043080 A TW 202043080A TW 109117836 A TW109117836 A TW 109117836A TW 109117836 A TW109117836 A TW 109117836A TW 202043080 A TW202043080 A TW 20204308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e
mode
vehicle
operating member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7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8364B (zh
Inventor
村瀬悠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43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3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8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8364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50/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on cycl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B62J1/00 - B62J45/00
    • B62J50/20Information-providing devices
    • B62J50/21Information-providing devices intend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to rider or passenger
    • B62J50/22Information-providing devices intended to provide information to rider or passenger electronic, e.g.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14Handlebar construc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controls thereon,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7/00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 B62M7/02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with engine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 F16H61/0204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 F16H61/0213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for generating shift sign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10Road Vehicles
    • B60Y2200/12Motorcycles, Trikes; Quads; Scoo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90Vehicles comprising electric prime movers
    • B60Y2200/91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4/00Adaptations for driving cycles by electric m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2059/0239Up- and down-shift or range or mode selection by repeated movement
    • F16H2059/0243Up- and down-shift or range or mode selection by repeated movement with push buttons, e.g. shift buttons arranged on steering whe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2059/0256Levers for forward-reverse selection only, e.g. for working machines having a separate lever for switching between forward and reverse mo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 Auxiliary Drives, Propulsion Controls, And Safet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防止駕駛者對倒退驅動之後當前之駕駛模式為前進模式及倒退模式之哪一種產生困惑。控制裝置20具有容許車輛之前進驅動之前進模式、及容許車輛之倒退驅動之倒退模式。控制裝置20於對倒退開關42及馬達驅動開關43進行了按壓操作之情形時,選擇倒退模式而倒退驅動車輛。控制裝置20於在車輛之倒退驅動之後未對倒退開關42及馬達驅動開關43進行按壓操作之情形時,自動地解除倒退模式之選擇。

Description

電動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能夠倒退驅動之電動車輛。
於日本專利特開2010-120597號公報(專利文獻1)及日本專利特開2015-194213號公報(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具有容許倒退驅動之倒退模式之車輛。
於專利文獻1之車輛中,藉由持續特定時間按壓倒退開關,而將駕駛模式設定為倒退模式。於正處於倒退模式時,若按壓倒退開關,則執行倒退驅動,若操作加速器握把,則執行前進驅動。前進驅動之結果,若向前方之車速超過閾值,則倒退模式自動地解除。
於專利文獻2之車輛中,若同時按壓升檔開關及降檔開關,則駕駛模式設定為倒退模式(於文獻2中為「reverse模式」)。於正處於倒退模式時,若操作降檔開關,則執行前進驅動,若操作升檔開關,則執行倒退驅動。於正處於倒退模式時,若再次同時按壓升檔開關及降檔開關,則駕駛模式恢復正常模式。
根據專利文獻1及2中設定之模式變更條件,於正處於倒退模式時駕駛者不進行任何操作之狀態持續一段時間時,駕駛者可能會對當前之駕駛模式是否處於倒退模式產生困惑。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防止駕駛者對倒退驅動後電動車輛是否仍處於倒退模式產生困惑。
又,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高車輛之倒退驅動中之車體姿勢之穩定性。
(1)本發明中提出之電動車輛之一例具有:電動馬達,其係車輛之驅動源;控制裝置;第1操作構件,其由駕駛者操作;及第2操作構件,其由駕駛者操作。上述控制裝置具有容許車輛之前進驅動之前進模式、及容許車輛之倒退驅動之倒退模式。上述控制裝置於對上述第1操作構件及上述第2操作構件進行了特定之操作之情形時,選擇上述倒退模式,倒退驅動車輛。上述控制裝置於在車輛之倒退驅動後未對上述第1操作構件及第2操作構件進行操作之情形時,自動解除上述倒退模式之選擇。根據該電動車輛,可防止駕駛者對倒退驅動後電動車輛是否仍處於倒退模式產生困惑。
(2)於(1)之電動車輛中,上述倒退模式之選擇可於車速較閾值低之情形時被容許。藉此,可於車速充分降低之後選擇倒退模式。
(3)於(1)或(2)之電動車輛中,上述控制裝置可進而具有不容許車輛之前進驅動及倒退驅動之兩者之待機模式。上述控制裝置於解除上述倒退模式之選擇時,可轉變為上述待機模式。藉此,可防止於倒退模式結束後車輛突然前進。
(4)於(1)至(3)中任一項之電動車輛中,上述控制裝置可於上述前進模式下向第1方向驅動上述電動馬達,於上述倒退模式下向與上述第1方向相反方向之第2方向驅動上述電動馬達。藉此,可利用1個電動馬達實現前進驅動及倒退驅動,因此,可減少車輛之零件數。
(5)於(1)至(4)中任一項之電動車輛中,上述控制裝置可於維持對上述第1操作構件之操作之期間選擇上述倒退模式。藉此,駕駛者可容易地掌握選擇倒退模式之期間。
(6)於(5)之電動車輛中,上述控制裝置可於維持上述倒退模式下對上述第2操作構件之操作之期間,執行車輛之倒退驅動。藉此,駕駛者可容易地掌握進行車輛之倒退驅動之期間,車輛之細微之位置調整對駕駛者而言變得容易。
(7)於(1)至(6)中任一項之電動車輛中,上述第1操作構件與上述第2操作構件可相隔配置。藉此,可於車輛正處於倒退驅動時提高車體之姿勢穩定性。
(8)於(7)之電動車輛中,上述第1操作構件可設置於轉向桿之右部或左部之其中一者。上述第2操作構件可設置於上述轉向桿之右部或左部之另一者。藉此,於車輛正處於倒退驅動時,駕駛者支持轉向桿之右部及左部,因此,可提高車體之姿勢穩定性。
(9)於(1)至(8)中任一項之電動車輛中,上述控制裝置可於對上述第1操作構件進行了操作之情形時選擇上述倒退模式。可於在上述倒退模式下對上述第2操作構件進行了操作之情形時執行車輛之倒退驅動。上述第1操作構件可設置於轉向桿之左部,上述第2操作構件可設置於上述轉向桿之右部。藉此,於車輛正處於倒退驅動時,駕駛者支持轉向桿之右部及左部,因此,可提高車體之姿勢穩定性。
(10)於(1)至(9)中任一項之電動車輛中,上述控制裝置可於對上述第1操作構件之操作及對上述第2操作構件之操作持續特定時間以上時,選擇上述倒退模式。藉此,可確保倒退驅動之電動車輛之操作性。
(11)於(10)之電動車輛中,上述控制裝置可於維持上述倒退模式下對上述第2操作構件之操作之期間,執行車輛之倒退驅動。
(12)於(10)之電動車輛中,上述第1操作構件可為刹車桿。藉此,可抑制車輛零件數之增加。
(13)本發明中提出之電動車輛之另一例具有:電動馬達,其係車輛之驅動源;控制裝置;第1操作構件,其設置於轉向桿之右部或左部之其中一者;及第2操作構件,其設置於轉向桿之右部或左部之另一者。上述控制裝置於在至少上述第1操作構件被操作之狀態下至少受到上述第2操作構件之操作時,開始車輛之倒退驅動。藉此,於車輛正處於倒退驅動時,駕駛者支持轉向桿之右部及左部,因此,可提高車體之姿勢穩定性。
(14)於(13)之電動車輛中,上述控制裝置可於在操作上述第1操作構件之狀態下維持對上述第2操作構件之操作之期間,執行車輛之倒退驅動。藉此,能夠進行車輛之倒退驅動之微調整。例如,藉由一面操作第1操作構件一面斷續地操作第2操作構件,可斷續地進行車輛之倒退驅動。其結果,可進行車輛之細微之位置調整。
以下,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電動車輛進行說明。於本發明中,作為電動車輛之一例,對電動二輪車1進行說明。本發明亦可應用於電動四輪車、電動三輪車、電動雪地車等。
[車輛之整體構成]  如圖1所示,電動二輪車1具有作為驅動輪之後輪5、及驅動後輪5之電動馬達6。電動馬達6之轉矩(旋轉)經由減速機構(未圖示)或傳遞構件(例如鏈條或帶、軸等)等而傳遞至後輪5。電動二輪車1具有蓄積對電動馬達6供給之電力之電池8。電池8亦可構成為可相對於車體裝卸。於電動二輪車1之例中,電池8配置於車體之中央部,電動馬達6配置於電池8之下方。電池8收容於電池殼體9。電池8或電動馬達6之佈局並不限於圖1所示之例,可適當變更。
如圖1所示,電動二輪車1於其前部具有前叉3、及支持於前叉3之下端之前輪2。前叉3能夠以由車體框架7之最前部支持之轉向軸為中心旋轉。電動二輪車1於其後部具有可供駕駛者跨坐之座部13。
於前叉3之上端固定有轉向桿40。如圖2所示,於轉向桿40之中央部設置有顯示裝置50。於轉向桿40之右部設置有加速器握把31、右開關單元40R、及刹車桿45。於轉向桿40之左部設置有刹車桿44、及左開關單元40L。刹車桿44、45中之其中一者連接於前輪2用之刹車裝置,刹車桿44、45中之另一者連接於後輪5用之刹車裝置。於開關單元40R、40L設置有複數個開關,該等複數個開關包含用以供駕駛者選擇行駛模式之開關(下述前進開關41及倒退開關42)、或用以切換頭燈之開/關之開關(未圖示)等。
如圖2所示,於電動二輪車1之例中,顯示裝置50具有根據當前之動作模式點亮之模式指示器51。如下所述,電動二輪車1具有容許前進驅動之前進模式、容許倒退驅動之倒退模式、及限制前進模式及倒退模式之兩者之待機模式作為其動作模式。模式指示器51例如於當前之動作模式為倒退模式時,以預先設定之形態點亮,將其內容通知駕駛者。模式指示器51例如包含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於圖2之例中,模式指示器51為左右方向細長之形狀,但其形狀可適當變更。電動二輪車1亦可代替模式指示器51而具有於倒退模式下發出聲音之揚聲器或同時具有模式指示器51及於倒退模式下發出聲音之揚聲器。
如圖2所示,顯示裝置50具有:車速區域52a,其顯示車速;電池剩餘量區域52b,其顯示電池8之剩餘量;及模式引導區域52c,其表示當前之動作模式。顯示裝置50具有能夠顯示數字、字元、符號之顯示面板52(例如液晶顯示裝置)。各區域52a、52b、52c例如係於顯示面板52中規定之區域。模式引導區域52c顯示當前之動作模式(上述前進模式或倒退模式)。電動二輪車1亦可於前進模式中具有複數種模式。例如,電動二輪車1亦可具有電動馬達6輸出之轉矩之大小不同之3種模式(節能模式、標準模式、功率模式)。於此情形時,於模式引導區域52c,亦可不僅顯示倒退模式,還顯示該等3種模式。
[控制裝置、開關、及感測器]  如圖3所示,電動二輪車1具有控制裝置20及馬達驅動裝置11。馬達驅動裝置11具有變流器,利用自電池8接收之電力,將與自控制裝置20接收之指令值(電流指令值)對應之電力供給至電動馬達6。控制裝置20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或記憶裝置22等。控制裝置20亦可由分別包含CPU或記憶裝置22等且能夠相互通信之複數個控制裝置構成。控制裝置之功能之一部分亦可藉由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場可程式化閘陣列)實現。控制裝置20控制電動馬達6。控制裝置20藉由電動馬達6之驅動而實現電動二輪車1之前進及倒退。駕駛者例如於停車位可藉由利用電動二輪車1之倒退而微秒地調整電動二輪車1之位置。控制裝置20於前進模式下順方向驅動電動馬達6,於倒退模式下逆方向驅動電動馬達6。如此,由1個電動馬達6實現前進驅動及倒退驅動之兩者,因此,可減少車輛之零件數。
控制裝置20與顯示裝置50連接,將欲於顯示裝置50顯示之資訊發送至顯示裝置50。如上所述,顯示裝置50具有模式指示器51、或車速區域52a、模式引導區域52c、電池剩餘量區域52b等。因此,控制裝置20將由下述車速感測器15(參照圖3)偵測出之車速或當前之動作模式發送至顯示裝置50。又,控制裝置20自電池8內置之控制器接收電池8之剩餘量資訊,並將其發送至顯示裝置50。
如圖3所示,電動二輪車1具有前進開關(起動開關)41、倒退開關42、馬達驅動開關43、車速感測器15、加速器操作感測器31a、側支架開關14a、右刹車桿開關45a、及左刹車桿開關44a。控制裝置20接收該等感測器及開關輸出之信號,基於該信號判斷模式變更成功與否。
倒退開關42及馬達驅動開關43例如係設置於轉向桿40(參照圖2)之按鈕,將與按鈕操作(按壓操作、及按壓解除)對應之信號輸出至控制裝置20。例如,若按壓各開關42、43,則輸出接通信號,若解除各開關42、43之按壓,則輸出斷開信號。如下文中所說明般,控制裝置20因該2個開關42、43之操作而使電動二輪車1倒退驅動。又,如下文中詳細說明般,該2個開關42、43於左右方向上大幅地相隔配置。
前進開關41亦係例如設置於轉向桿40(參照圖2)之按鈕,且輸出與按鈕操作(按壓操作、及按壓之解除)對應之信號。例如,若按壓前進開關41則輸出接通信號,若解除前進開關41之按壓則輸出斷開信號。前進開關41例如設置於右側之開關單元40R(參照圖2),但亦可設置於左側之開關單元40L。
車速感測器15輸出與車速對應之信號(例如,與前輪2之旋轉速度對應之信號),控制裝置20利用該信號算出車速。
加速器操作感測器31a設置於加速器握把31,且輸出與加速器握把31之操作量(加速器握把31之旋轉位置)對應之信號(以下將加速器握把31之操作量稱為「加速器操作量」)。
右刹車桿開關45a輸出與右刹車桿45之操作對應之信號(例如接通信號及斷開信號),左刹車桿開關44a輸出與左刹車桿44之操作對應之信號(例如接通信號及斷開信號)。刹車桿開關44a、45a可設置於刹車桿44、45,亦可設置於刹車裝置。
電動二輪車1具有用以將電動二輪車1以立起之狀態支持之側支架14(參照圖1)。側支架開關14a輸出與側支架14之位置(於地面立起之位置、離開地面之位置)對應之信號。
[控制裝置之處理]  如圖4所示,控制裝置20具有模式選擇部21A、馬達控制部21B、及顯示控制部21C作為其功能。馬達控制部21B具有前進驅動控制部21c、及倒退驅動控制部21d。其等之功能係藉由執行記憶裝置22中記錄之程式之CPU或FPGA而實現。
如圖5所示,控制裝置20具有前進模式、倒退模式、及待機模式作為其動作模式。模式選擇部21A基於上述感測器或開關之信號而自3個模式中選擇當前之模式。如上所述,前進模式係容許車輛之前進驅動之模式,倒退模式係容許車輛之倒退驅動之模式。於待機模式下,限制車輛之前進驅動及倒退驅動之兩者。因此,於待機模式下即便操作加速器握把31,控制裝置20亦不會將與該操作對應之指令值輸出至馬達驅動裝置11。又,於待機模式下即便對馬達驅動開關43進行按壓操作,控制裝置20亦不會將與該操作對應之指令值輸出至馬達驅動裝置11。
[前進模式]  於車輛之電源開關(未圖示)剛被打開之後,模式選擇部21A選擇待機模式。如圖5所示,於待機模式下若對前進開關41施加打開操作(即按壓操作),則模式選擇部21A選擇前進模式。模式選擇部21A於解除對前進開關41之按壓之後,亦維持前進模式。
於自待機模式向前進模式轉變時,亦可除(i)「將前進開關41打開」以外,還將以下(ii)~(iv)中之1個或複數個設為條件。即,亦可僅於滿足(i)且滿足(ii)~(iv)中之1個或複數個之情形時,模式選擇部21A才選擇前進模式。  (ii)車速為閾值以下(閾值例如為接近0 km/h之值)。  (iii)加速器操作量為閾值以下(閾值例如為接近0%之值)。  (iv)操作刹車桿44、45之至少一者。
模式選擇部21A於滿足預先設定之前進模式之結束條件時,解除前進模式之選擇。例如,於側支架14立起時,模式選擇部21A結束前進模式,選擇待機模式。
前進驅動控制部21c於前進模式下控制電動馬達6。具體而言,前進驅動控制部21c基於通過車速感測器15及加速器操作感測器31a分別偵測之車速及加速器操作量,控制電動馬達6。於記憶裝置22預先儲存將應供給至電動馬達6之電力(指令值)與加速器操作量及車速建立對應之映射表。前進驅動控制部21c參照該映射表,將與利用感測器15、31a偵測出之車速及加速器操作量對應之指令值輸出至馬達驅動裝置11。
[倒退模式]  如圖5所示,若於前進模式及待機模式之任一模式下對倒退開關42施加打開操作(即按壓操作),則模式選擇部21A選擇倒退模式。於電動二輪車1之例中,僅於維持對倒退開關42之按壓操作之期間,模式選擇部21A選擇倒退模式。即,與施加對倒退開關42之按壓操作同時,開始倒退模式。與解除對倒退開關42之按壓同時,解除倒退模式之選擇。根據此種處理,駕駛者可容易地把握選擇倒退模式之期間。
即便於解除下述對馬達驅動開關43之按壓操作之情形時,只要維持對倒退開關42之按壓操作,模式選擇部21A便維持倒退模式。因此,例如,藉由一面對倒退開關42施加按壓操作一面斷續地操作馬達驅動開關43,可斷續地進行倒退驅動。其結果,例如,於停車位,可進行電動二輪車1之細微之位置調整。
於電動二輪車1之例中,模式選擇部21A若解除倒退模式之選擇,則選擇待機模式而非前進模式。藉此,可防止於倒退模式結束之後車輛突然前進。例如,可防止於駕駛者意外地使加速器握把31旋轉之狀態下於解除對倒退開關42之按壓之瞬間車輛開始前進驅動。
再者,於自其他模式(前進模式及待機模式)向倒退模式轉變時,亦可除(v)「對倒退開關42施加按壓操作」以外,還將以下(vi)~(vii)中之1個或複數個設為條件。即,亦可僅於滿足(v)且滿足(vi)~(viii)中之1個或複數個之情形時,模式選擇部21A才選擇倒退模式。(vi)車速為閾值以下(閾值例如為接近0 km/h之值)。(vii)加速器操作量為閾值以下(閾值例如為接近0%之值)。(viii)側支架14未立起。如此,藉由設定關於加速器操作量或車速之條件,控制裝置20於車速或電動馬達6之轉矩充分降低之後,選擇倒退模式。
若於倒退模式下對馬達驅動開關43施加打開操作(按壓操作),則倒退驅動控制部21d使電動馬達6驅動,執行電動二輪車1之倒退驅動。於電動二輪車1之例中,僅於在倒退模式(即,對倒退開關42施加按壓操作之狀態)下維持對馬達驅動開關43之按壓操作之期間,倒退驅動控制部21d執行電動二輪車1之倒退驅動。因此,於倒退模式下,與施加對馬達驅動開關43之按壓操作同時,開始電動二輪車1之倒退驅動。又,與解除對馬達驅動開關43之按壓同時,電動二輪車1之倒退驅動停止。藉此,駕駛者可容易地把握執行車輛之倒退驅動之期間,車輛之細微之位置調整對駕駛者而言變得容易。再者,於雖維持對馬達驅動開關43之按壓操作,但已解除對倒退開關42之按壓操作之情形時,控制裝置20解除倒退模式之選擇,且結束電動二輪車1之倒退驅動。
於倒退驅動停止時,亦可不僅將(x)「已解除馬達驅動開關43之按壓」設為條件,還將(xi)「向後方之車速超過閾值」設為條件(此處,閾值例如為0.5~3 km/h)。即,亦可於滿足(x)及(xi)中之任一者之情形時,倒退驅動控制部21d停止倒退驅動。
倒退驅動控制部21d藉由使電動馬達6向與前進驅動控制部21c相反方向旋轉,而使電動二輪車1倒退。倒退驅動控制部21d亦能以電動馬達6之轉矩固定之方式進行控制。例如,倒退驅動控制部21d亦可將作為自馬達驅動裝置11供給至電動馬達6之電力之指令值預先決定之值輸出至馬達驅動裝置11。亦可與此不同地,倒退驅動控制部21d以車速固定之方式基於由車速感測器15偵測之車速而控制電動馬達6。倒退驅動控制部21d之控制並不限於此處說明之例。例如,於倒退模式下電動馬達6輸出之轉矩亦可並非固定。例如,倒退驅動控制部21d亦可根據自開始馬達驅動開關43之按壓操作起經過之時間,使電動馬達6輸出之轉矩逐漸減少。
如此,於對2個開關42、43施加特定之操作(按壓操作)時,控制裝置20選擇倒退模式,倒退驅動電動二輪車1。即,為了進行倒退驅動,要求2個開關42、43之操作。因此,可防止駕駛者意外之倒退驅動。又,於在倒退驅動後未進行對開關42、43之操作(按壓操作,更詳細而言倒退開關42之操作)時,自動解除倒退模式之選擇。因此,可防止駕駛者對電動二輪車1是否仍處於倒退模式產生困惑。此處所謂「自動解除倒退模式之選擇」係指即便未進行對任一開關之打開操作(例如按壓操作),控制裝置20亦解除倒退模式之選擇。
再者,模式選擇部21A及倒退驅動控制部21d之處理並不限於此處所說明之例。例如,倒退驅動控制部21d亦可自按壓馬達驅動開關43之時點持續特定時間倒退驅動,於經過特定時間時停止倒退驅動。於此情形時,駕駛者可藉由連續地按壓馬達驅動開關43,而超過特定時間持續倒退驅動。又,模式選擇部21A亦可於操作其他1個或複數個操作構件而並非倒退開關42時,選擇倒退模式。
倒退開關42及馬達驅動開關43例如係瞬時式開關。即,各開關42、43具有將其等之可動部朝向初始位置彈推之彈性構件。於駕駛者抵抗彈性構件之力而按壓可動部之期間,開關42、43成為打開狀態。若駕駛者將手指自可動部放開,則可動部藉由彈性構件之力而返回初始位置,開關42、43成為關閉狀態。開關42、43之可動部例如係可於相對於設置開關42、43之面垂直之方向按壓之按鈕。亦可與此不同地,可動部能夠於與設置開關42、43之面平行之方向滑動。作為又一例,倒退開關42及馬達驅動開關43亦可為顯示於顯示裝置之畫面之按鈕。
較理想為倒退開關42與馬達驅動開關43於左右方向相隔配置。藉此,於正處於倒退驅動時,駕駛者支持相互隔開之2個位置,因此,可提高車體之姿勢穩定性。於電動二輪車1之例中,倒退開關42及馬達驅動開關43隔著左右方向上之轉向桿40之中心彼此配置於相反側。顯示裝置50位於倒退開關42與馬達驅動開關43之間。藉此,駕駛者支持轉向桿40之右部及左部,因此,可提高車體之姿勢穩定性。於電動二輪車1之例中,如圖2所示,倒退開關42設置於轉向桿40之左部(具體而言,左開關單元40L),馬達驅動開關43設置於轉向桿40之右部(具體而言,右開關單元40R)。亦可與電動二輪車1之例相反地,倒退開關42設置於轉向桿40之右部,馬達驅動開關43設置於轉向桿40之左部。
[顯示控制]  顯示控制部21C將當前選擇之模式於顯示裝置50顯示。如圖2所示,顯示裝置50例如具有模式引導區域52c及模式指示器51。於選擇倒退模式時,顯示控制部21C以預先設定之形態(例如,作為警告色之紅色)使模式指示器51點亮,將表示「倒退」之標記顯示於模式引導區域52c。於選擇前進模式或待機模式時,顯示控制部21C將模式指示器51熄滅,或以與倒退模式不同之形態使模式指示器51點亮。又,於選擇前進模式時,顯示控制部21C例如將表示「前進」之標記顯示於模式引導區域52c。如上所述,於前進模式具有複數個模式(例如節能模式、標準模式、功率模式)之情形時,顯示控制部21C亦可將表示該模式之標記顯示於模式引導區域52c。
[處理之流程]  圖6係表示倒退模式下之處理之例之流程圖。該圖所示之處理於倒退開關42被按壓時開始。
若對倒退開關42施加打開操作(按壓操作),則模式選擇部21A判斷車速是否小於接近0 km/h之閾值(S101)。此處,於車速為閾值以上之情形時,控制裝置20結束圖6所示之處理。於S101中車速小於閾值之情形時,模式選擇部21A選擇倒退模式(S102)。此時,顯示控制部21C於顯示裝置50(具體而言,模式指示器51及模式引導區域52c)顯示已選擇倒退模式。接下來,倒退驅動控制部21d判斷是否對馬達驅動開關43施加了打開操作(按壓操作)(S103)。於對馬達驅動開關43施加了打開操作時,倒退驅動控制部21d使電動馬達6向反方向旋轉,執行電動二輪車1之倒退驅動(S104)。然後,模式選擇部21A判斷是否依然對倒退開關42施加打開操作(S105)。於依然對倒退開關42施加打開操作之情形時,控制裝置20返回S103,再次執行以後之處理。於S103中未對馬達驅動開關43施加打開操作之情形時,不執行利用倒退驅動控制部21d進行之電動馬達6之驅動,模式選擇部21A判斷是否正在對倒退開關42施加打開操作(S105)。於在S105中解除倒退開關42之打開操作時,模式選擇部21A解除倒退模式之選擇,選擇待機模式(S106)。此時,顯示控制部21C於顯示裝置50顯示已選擇待機模式。然後,控制裝置20結束處理。
圖7係表示前進模式下之處理之例之流程圖。該圖所示之處理於前進開關41被按壓時開始。
若對前進開關41施加打開操作(按壓操作),則模式選擇部21A判斷當前之模式是否為待機模式(S201)。於S201中當前之模式並非待機模式之情形時,控制裝置20結束處理。於S201中當前之模式為待機模式之情形時,模式選擇部21A選擇前進模式,將記憶裝置22中記錄之前進模式旗標設定為打開(S202)。此時,顯示控制部21C於顯示裝置50(具體而言模式指示器51及模式引導區域52c)顯示已選擇前進模式。接下來,前進驅動控制部21c進行正常之行駛控制。即,前進驅動控制部21c基於通過車速感測器15及加速器操作感測器31a分別偵測之車速及加速器操作量而控制電動馬達6(S203)。然後,模式選擇部21A判斷是否滿足前進模式之結束條件(S204)。例如,模式選擇部21A基於側支架開關14a之輸出判斷側支架14是否立起及是否對倒退開關42施加了打開操作。於S204中滿足前進模式之結束條件之情形時,模式選擇部21A解除前進模式之選擇,將記憶裝置22中記錄之前進模式旗標設定為關閉(S205),控制裝置20結束前進模式之處理。於S204中未滿足前進模式之結束條件之情形時,模式選擇部21A維持前進模式,前進驅動控制部21c持續正常之行駛控制(S203)。
[其他例]  圖8係表示本發明中提出之電動車輛之變化例之電動二輪車之構成之方塊圖。圖9係表示該變化例中之模式轉換之圖。於該等圖中,對與圖3等中所示之要素(零件及裝置)相同之要素附加相同符號。以下,以與圖3等中所示之例不同之方面為中心進行說明。無說明之事項可與圖3等中所示之例相同。
如圖8所示,此處所示之例之電動二輪車代替上述倒退開關42及馬達驅動開關43而具有1個倒退開關142。倒退開關142例如設置於轉向桿40之左部(具體而言,左開關單元40L),但亦可設置於轉向桿40之右部(具體而言,右開關單元40R)。倒退開關142與上述倒退開關42同樣地係瞬時式開關。
如圖9所示,於前進模式及待機模式之任一模式下,若倒退開關142受到打開操作(按壓操作)之狀態(倒退開關142之打開狀態)、及左刹車桿44被握住之狀態(刹車桿開關44a之打開狀態)持續特定時間,則模式選擇部21A(參照圖4)選擇倒退模式。藉由如此利用刹車桿44之操作,可抑制零件數之增加。
倒退開關142及刹車桿44相對於轉向桿40之中心位於相同方向(左方)。亦可代替左刹車桿44而利用右刹車桿45。即,於倒退開關142受到打開操作(按壓操作)之狀態、及右刹車桿45被握住之狀態(刹車桿開關45a之打開狀態)持續特定時間時,模式選擇部21A亦可選擇倒退模式。
模式選擇部21A亦可於在2個開關142、44a之打開狀態持續特定時間之後將其等關閉時,選擇倒退模式。即,模式選擇部21A亦可於在2個開關142、44a之打開狀態持續特定時間之後解除倒退開關142之按壓且解除左刹車桿44之握住時,選擇倒退模式。
於自其他模式(前進模式及待機模式)向倒退模式轉變時,亦可除(xv)「倒退開關142之打開狀態及刹車桿開關44a之打開狀態持續特定時間」以外,還將以下(xvi)~(xviii)中之1個或複數個設為條件。即,亦可僅於滿足(xv)且滿足(xvi)~(xviii)中之1個或兩者之情形時,模式選擇部21A選擇倒退模式。  (xvi)車速為閾值以下(閾值例如為接近0 km/h之值)。  (xvii)加速器操作量為閾值以下(閾值例如為接近0%之值)。  (xviii)側支架14未立起。
於在倒退模式下將倒退開關142及刹車桿開關44a關閉之後再次對倒退開關142施加打開操作(按壓操作)時,倒退驅動控制部21d驅動電動馬達6,執行電動二輪車1之倒退驅動。較佳為於電動二輪車1之例中,僅於在倒退模式下維持對倒退開關142之按壓操作之期間,倒退驅動控制部21d執行電動二輪車之倒退驅動。若於倒退模式下駕駛者解除對倒退開關142之按壓操作,則倒退驅動控制部21d停止電動二輪車1之倒退驅動,與此同時,模式選擇部21A解除倒退模式之選擇,選擇待機模式。
如此,於圖8及圖9之電動二輪車中,亦係於完成對倒退開關142之特定之操作(按壓操作)及對刹車桿44之特定之操作(握住操作)時,控制裝置20選擇倒退模式,倒退驅動電動二輪車1。由於為了倒退驅動而要求倒退開關142之操作及刹車桿44之操作,故而可防止駕駛者未意圖之倒退驅動。又,於在倒退驅動後未進行對倒退開關142之特定之操作(按壓操作)及對刹車桿44之特定之操作(握住操作)時,自動解除倒退模式之選擇。因此,可防止駕駛者對電動二輪車1是否仍處於倒退模式產生困惑。
圖10係表示倒退模式下之處理之例之流程圖。該圖所示之處理於倒退開關142被按壓時開始。
若對倒退開關142施加打開操作(按壓操作),則模式選擇部21A(參照圖4)判斷利用車速感測器15偵測之車速是否小於閾值(S301)。於S301中車速為閾值以上之情形時,控制裝置20不向倒退模式轉變而結束處理。於S301中車速小於閾值之情形時,模式選擇部21A待機直至刹車桿開關44a之打開狀態及倒退開關142之打開狀態持續特定時間為止(S302)。若該等打開狀態之持續時間達到特定時間,則模式選擇部21A選擇倒退模式(S303),將記憶裝置22中記錄之倒退模式旗標設定為打開。亦可為模式選擇部21A於刹車桿開關44a之打開狀態及倒退開關142之打開狀態持續特定時間且其等變為關閉狀態時,模式選擇部21A選擇倒退模式(S303)。於在S303中選擇倒退模式之後,倒退驅動控制部21d(參照圖4)待機直至再次對倒退開關142施加打開操作為止(S304)。若對倒退開關142施加打開操作,則倒退驅動控制部21d使電動馬達6向反方向旋轉,執行電動二輪車之倒退驅動(S305)。然後,倒退驅動控制部21d判斷是否解除了對倒退開關142之打開操作(S306)。若解除對倒退開關142之打開操作,則倒退驅動控制部21d結束電動二輪車之倒退驅動,模式選擇部21A解除倒退模式之選擇(S307)。此時,模式選擇部21A將記憶裝置22中記錄之倒退模式旗標設定為關閉,轉變為待機模式。
[實施形態總結]  (1)如以上所說明般,電動二輪車1具有:電動馬達6,其係車輛之驅動源;控制裝置20;第1操作構件(倒退開關42、刹車桿44),其由駕駛者操作;及第2操作構件(馬達驅動開關43、倒退開關142),其由駕駛者操作。控制裝置20具有容許車輛之前進驅動之前進模式、及容許車輛之倒退驅動之倒退模式。控制裝置20於對第1操作構件及第2操作構件進行了特定之操作(按壓操作或握住操作)之情形時,選擇倒退模式而倒退驅動車輛。控制裝置20於在車輛之倒退驅動後未進行對第1操作構件及第2操作構件之操作之情形時,自動解除倒退模式之選擇。根據該電動車輛,可防止駕駛者對倒退驅動後電動車輛是否仍處於倒退模式產生困惑。
(2)倒退模式之選擇於車速低於閾值之情形時被容許。藉此,可於車速充分降低之後選擇倒退模式。
(3)控制裝置20具有不容許車輛之前進驅動及倒退驅動之兩者之待機模式。控制裝置20於解除倒退模式之選擇時,轉變為待機模式。藉此,可防止於倒退模式結束之後車輛突然前進。
(4)控制裝置20於前進模式下順方向驅動電動馬達6,於倒退模式下反方向驅動電動馬達6。藉此,可利用1個電動馬達6實現前進驅動及倒退驅動,因此,可減少車輛之零件數。
(5)於圖3至圖7之例中,控制裝置20於維持對作為第1操作構件之倒退開關42之按壓操作之期間選擇倒退模式。藉此,駕駛者可容易地把握選擇倒退模式之期間。
(6)於圖3至圖7之例中,控制裝置20於維持倒退模式下之對馬達驅動開關43之操作之期間,執行車輛之倒退驅動。藉此,駕駛者可容易地把握進行車輛之倒退驅動之期間,且車輛之細微之位置調整變得容易。
(7)於圖3至圖7之例中,倒退開關42與馬達驅動開關43相隔配置。藉此,於車輛正處於倒退驅動時,可提高車體之姿勢穩定性。
(8)於圖3至圖7之例中,倒退開關42設置於轉向桿40之右部或左部之其中一者,馬達驅動開關43設置於轉向桿40之右部或左部之另一者。藉此,於車輛正處於倒退驅動時,駕駛者支持轉向桿之右部及左部,因此,可提高車體之姿勢穩定性。
(9)於圖3至圖7之例中,控制裝置20亦可於對倒退開關42進行了按壓操作之情形時選擇倒退模式,於在倒退模式下對馬達驅動開關43進行了按壓操作之情形時,執行車輛之倒退驅動。倒退開關42設置於轉向桿之左部,馬達驅動開關43設置於轉向桿40之右部。藉此,於車輛正處於倒退驅動時,駕駛者支持轉向桿之右部及左部,因此,可提高車體之姿勢穩定性。
(10)於圖8至圖10之例中,控制裝置20於對刹車桿44之握住操作及對倒退開關142之按壓操作持續特定時間以上時,選擇倒退模式。藉此,可確保倒退驅動之電動車輛之操作性。
(11)於圖8至圖10之例中,控制裝置20於維持倒退模式下之對倒退開關142之按壓操作之期間,執行車輛之倒退驅動。
(12)於圖8至圖10之例中,第1操作構件為刹車桿44。藉此,可抑制車輛之零件數之增加。
(13)於圖3至圖7之例中,電動二輪車1具有:電動馬達6,其係車輛之驅動源;控制裝置20;倒退開關42,其設置於轉向桿40之右部或左部之其中一者;及馬達驅動開關43,其設置於轉向桿40之右部或左部之另一者。控制裝置20於在倒退開關42受到按壓操作之狀態下馬達驅動開關43受到按壓操作時,開始車輛之倒退驅動。藉此,於車輛正處於倒退驅動時,駕駛者支持轉向桿40之右部及左部,因此,可提高車體之姿勢穩定性。
(14)於圖3至圖7之例中,控制裝置20於在倒退開關42被操作之狀態下維持對馬達驅動開關43之操作之期間,執行車輛之倒退驅動。藉此,能夠進行車輛之倒退驅動之微調整。例如,藉由一面按壓倒退開關42一面對馬達驅動開關43斷續地施加按壓操作,可斷續地進行車輛之倒退驅動。其結果,可進行車輛之細微之位置調整。
[變化例]  再者,本發明中提出之電動車輛並不限於以上說明之電動二輪車1之例。
於圖3至圖7所示之例中,倒退開關42及馬達驅動開關43亦可相對於轉向桿40之左右方向上之中心配置於相同方向。
第2操作構件亦可為輸出與按壓量對應之類比信號之操作構件而並非僅輸出接通信號及斷開信號之馬達驅動開關43。於此情形時,控制裝置20亦能以電動馬達6輸出與第2操作構件之按壓量對應之轉矩之方式控制電動馬達6。
1:電動二輪車 2:前輪 3:前叉 5:後輪 6:電動馬達 7:車體框架 8:電池 9:電池殼體 11:馬達驅動裝置 13:座部 14:側支架 14a:側支架開關 15:車速感測器 20:控制裝置 21A:模式選擇部 21B:馬達控制部 21C:顯示控制部 21c:前進驅動控制部 21d:倒退驅動控制部 22:記憶裝置 31:加速器握把 31a:加速器操作感測器 40:轉向桿 40R,40L:開關單元 41:前進開關 42,142:倒退開關 43:馬達驅動開關 44,45:刹車桿 44a,45a:刹車桿開關 50:顯示裝置 51:模式指示器 52:顯示面板 52a:車速區域 52b:電池剩餘量區域 52c:模式引導區域 S101~S106,S201~S205,S301~S307:步驟
圖1係表示作為本發明中提出之電動車輛之一例之電動二輪車之側視圖。  圖2係電動二輪車之轉向桿之俯視圖。  圖3係表示電動二輪車之構成要素之方塊圖。  圖4係表示控制裝置之功能之方塊圖。  圖5係表示控制裝置之模式轉換之圖。  圖6係表示於按壓倒退開關時控制裝置執行之處理之流程圖。  圖7係表示於按壓前進開關時控制裝置執行之處理之流程圖。  圖8係表示電動二輪車之另一例之構成要素之方塊圖。  圖9係表示圖8所示之電動二輪車具有之控制裝置之模式轉換之圖。  圖10係表示於圖8所示之電動二輪車中操作刹車桿且打開倒退開關時控制裝置執行之處理之流程圖。

Claims (14)

  1. 一種電動車輛,其具有: 電動馬達,其係車輛之驅動源; 控制裝置; 第1操作構件,其由駕駛者操作;及 第2操作構件,其由駕駛者操作;且 上述控制裝置具有容許車輛之前進驅動之前進模式、及容許車輛之倒退驅動之倒退模式, 上述控制裝置於對上述第1操作構件及上述第2操作構件進行了特定之操作之情形時,選擇上述倒退模式而倒退驅動車輛, 上述控制裝置於在車輛之倒退驅動後未進行對上述第1操作構件及第2操作構件之操作之情形時,自動地解除上述倒退模式之選擇。
  2. 如請求項1之電動車輛,其中 上述倒退模式之選擇於車速低於閾值之情形時被容許。
  3. 如請求項1或2之電動車輛,其中 上述控制裝置進而具有不容許車輛之前進驅動及倒退驅動之兩者之待機模式, 上述控制裝置於解除了上述倒退模式之選擇時,轉變為上述待機模式。
  4. 如請求項1或2之電動車輛,其中 上述控制裝置於上述前進模式下向第1方向驅動上述電動馬達,於上述倒退模式下向與上述第1方向相反方向之第2方向驅動上述電動馬達。
  5. 如請求項1或2之電動車輛,其中 上述控制裝置於維持對上述第1操作構件之操作之期間選擇上述倒退模式。
  6. 如請求項5之電動車輛,其中 上述控制裝置於維持上述倒退模式下之對上述第2操作構件之操作之期間,執行車輛之倒退驅動。
  7. 如請求項1或2之電動車輛,其中 上述第1操作構件與上述第2操作構件相隔配置。
  8. 如請求項7之電動車輛,其中 上述第1操作構件設置於轉向桿之右部或左部之其中一者, 上述第2操作構件設置於轉向桿之右部或左部之另一者。
  9. 如請求項1或2之電動車輛,其中 上述控制裝置於對上述第1操作構件進行了操作之情形時選擇上述倒退模式,於在上述倒退模式下對上述第2操作構件進行了操作之情形時執行車輛之倒退驅動,且 上述第1操作構件設置於轉向桿之左部, 上述第2操作構件設置於上述轉向桿之右部。
  10. 如請求項1或2之電動車輛,其中 上述控制裝置於對上述第1操作構件之操作及對上述第2操作構件之操作持續特定時間以上時,選擇上述倒退模式。
  11. 如請求項10之電動車輛,其中 上述控制裝置於維持上述倒退模式下之對上述第2操作構件之操作之期間,執行車輛之倒退驅動。
  12. 如請求項10之電動車輛,其中 上述第1操作構件為刹車桿。
  13. 一種電動車輛,其具有: 電動馬達,其係車輛之驅動源; 控制裝置; 第1操作構件,其設置於轉向桿之右部或左部之其中一者;及 第2操作構件,其設置於轉向桿之右部或左部之另一者;且 上述控制裝置於在至少上述第1操作構件被操作之狀態下至少受到上述第2操作構件之操作時,開始車輛之倒退驅動。
  14. 如請求項13之電動車輛,其中 上述控制裝置於在上述第1操作構件被操作之狀態下維持對上述第2操作構件之操作之期間,執行車輛之倒退驅動。
TW109117836A 2019-05-29 2020-05-28 電動車輛 TWI7383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00528 2019-05-29
JP2019100528A JP2020195239A (ja) 2019-05-29 2019-05-29 電動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3080A true TW202043080A (zh) 2020-12-01
TWI738364B TWI738364B (zh) 2021-09-01

Family

ID=70918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7836A TWI738364B (zh) 2019-05-29 2020-05-28 電動車輛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744560B1 (zh)
JP (1) JP2020195239A (zh)
TW (1) TWI7383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39530A1 (en) * 2021-11-03 2023-05-04 Zero Motorcycles, Inc. Vehicle controller, vehicle including a vehicle controll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vehicle
WO2023119476A1 (ja) * 2021-12-22 2023-06-2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前2輪リーン車両
WO2023170776A1 (ja) * 2022-03-08 2023-09-14 武蔵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出力制御装置および電動モータの出力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34030U (ja) * 1984-02-20 1985-09-0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変速機のリバ−スロツク装置
JPH04322110A (ja) * 1991-04-22 1992-11-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気車
JP3319806B2 (ja) * 1993-04-09 2002-09-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における後進制御装置
JP3918977B2 (ja) * 2000-03-10 2007-05-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後退装置
JP2010120597A (ja) * 2008-11-21 2010-06-03 Yamaha Motor Co Ltd 車両
JP2014064620A (ja) * 2012-09-25 2014-04-17 Quest Engineering:Kk 電動車椅子
JP6002166B2 (ja) * 2014-03-31 2016-10-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2018020621A (ja) * 2016-08-02 2018-02-0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リバース誤操作防止装置
JP6955854B2 (ja) * 2016-09-29 2021-10-27 株式会社Subaru 車両用制御装置
JP6862909B2 (ja) * 2017-02-27 2021-04-21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アクセ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8364B (zh) 2021-09-01
JP2020195239A (ja) 2020-12-03
EP3744560B1 (en) 2022-06-08
EP3744560A1 (en) 2020-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8364B (zh) 電動車輛
JP5146879B2 (ja) アシスト力付き車両
JP5986150B2 (ja) 自転車用制御装置、自転車用制御装置を備える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及び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のモータ制御方法
TWI723021B (zh) 操作控制裝置及自行車用表示裝置
JP6894206B2 (ja) 電動補助車両
JP627300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6325596B2 (ja) 自転車用制御装置、及び自転車用制御装置を備える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
TW201637933A (zh) 自行車馬達控制系統
WO2019035191A1 (ja) 電動補助自転車
JP2017100540A (ja) 電動補助自転車
TW200617304A (en) Saddle riding-type vehicle and speed change control device device for stepless speed changer
JP6193931B2 (ja) 自転車用制御装置
EP2868563B1 (en) Electrically assisted bicycle
JP7269772B2 (ja) 乗物
JP2013119947A (ja) シフトバイワイヤ用自動変速装置
WO2015012325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EP1447282A2 (en) System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vehicle
JP2012158208A (ja) トラクタ
JP6454063B2 (ja) 電動自転車
WO2015053396A1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3240517U (ja) 電動スクーターの方向制御装置
WO2018065893A1 (en) Parking assist system for a two-wheeled vehicle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reof
WO2018167703A1 (en) A method for activating and deactivating a vehicle
KR20130066382A (ko) 전동식 동력 조향장치의 조향 에포트 조절장치
JP2001161006A (ja) 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