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5826A - 帆布清洗裝置、帆布的清洗方法及帆布清洗機構 - Google Patents

帆布清洗裝置、帆布的清洗方法及帆布清洗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5826A
TW202035826A TW108131063A TW108131063A TW202035826A TW 202035826 A TW202035826 A TW 202035826A TW 108131063 A TW108131063 A TW 108131063A TW 108131063 A TW108131063 A TW 108131063A TW 202035826 A TW202035826 A TW 20203582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nvas
pressure water
cleaning device
nozzle
afore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1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03255B (zh
Inventor
関谷宏
長智彦
遊佐和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主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主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主技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03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0325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035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582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8Felts
    • D21F7/12Drying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32Washing wire-cloths or f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or sprays
    • B08B3/024Cleaning by means of spray elements moving over the surface to be clea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3/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r presence of liquid or steam
    • B08B3/04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 B08B3/08Cleaning involving contact with liquid the liquid having chemical or dissolving effe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aper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帆布清洗裝置,其不僅能夠極力防止污染物再次附著,而且能夠高效地清洗帆布。本發明涉及一種帆布清洗裝置(100)係具備:基部(11),係可沿著朝帆布(K1)的寬度方向延伸的軌道部(1)滑動;錐形部(13),係安裝於該基部(11)上,呈延伸為直線狀的圓筒狀;高壓水吹送裝置(13a),係內設於該錐形部(13)中;臂部(15),係從基部(11)向下游側延伸設置;以及噴嘴裝置(16),係安裝於該臂部(15)的前端。在錐形部(13)內從高壓水吹送裝置(13a)向帆布(K1)吹送高壓水。

Description

帆布清洗裝置、帆布的清洗方法及帆布清洗機構
本發明涉及一種帆布的清洗裝置、帆布的清洗方法及帆布清洗機構,更詳細而言,涉及一種用於在搬運抄紙機的帆布的同時對帆布進行清洗的帆布清洗裝置、採用帆布清洗裝置的帆布的清洗方法及具有帆布清洗裝置的帆布清洗機構。
用於制造紙的抄紙機一般具有:抄網部,係將由紙漿分散於水中形成的漿液置於抄紙用的網(抄網)上並使多餘的水分自然掉落,藉此形成濕紙幅;擠壓部,係使濕紙幅穿過一對壓輥間並隔著毛氈用壓輥擠壓,使濕紙幅中的水分轉移至毛氈上,藉此使濕紙幅脫水;乾燥部,係使穿過擠壓部的濕紙幅隔著帆布與經過加熱的乾燥輥接觸而使濕紙幅乾燥成為紙;以及捲繞部,係將紙捲繞於稱作卷軸的棒上。
乾燥部中,以將濕紙幅捲繞在經過加熱的複數個乾燥輥的表面上的方式進行搬運,據此對該濕紙幅進行乾燥。此時,為了從濕紙幅外 側將其按壓於乾燥輥的表面上,採用所謂的帆布。意即,在各乾燥輥之間,帆布在與濕紙幅抵接的狀態下與濕紙幅一同被搬運。
然而,如上所述,由於帆布與濕紙幅抵接,因此可能因濕紙幅所含有的紙粉等轉移至帆布的表面而造成帆布的污染。而且,若在帆布受到污染的狀態下繼續使用,帆布的污染會轉移至後續的濕紙幅上,從而成為導致造紙成品率急劇下降的原因。
對此,開發了用於清洗帆布的清洗裝置。
例如,已知有一種帆布清洗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其具備:供應裝置,係直接向帆布的與濕紙幅接觸的接觸面供應污染防止劑;高壓水噴射裝置,係向由供應裝置供應了污染防止劑的帆布的接觸面噴射壓力為10MPa以上的高壓水;以及抽吸裝置,係對帆布的接觸面的、高壓水所衝擊的部分的附近進行抽吸。
此外,還已知有一種抄紙機的乾燥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其在位於載體側帆布的上方的返回側帆布上設置有:刮刀裝置,係刮取附著於帆布表面上的附著物;壓力水噴射裝置,係從該刮刀裝置向返回側帆布的移動方向前側、在該返回側帆布的整個寬度方向上噴射壓力水;以及剝離劑噴霧裝置,係從該壓力水噴射裝置向返回側帆布的移動方向前側、在該返回側帆布的整個寬度方向噴射水溶性剝離劑。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8-789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許第4918024號公報
但是,儘管上述專利文獻1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中具有供應污染防止劑的供應裝置以及高壓水噴射裝置,但由於兩者各自獨立且間隔一定的距離設置,因此在兩者之間進行搬運時容易發生污染物的再次附著。意即,即使利用高壓水噴射裝置將樹脂或紙粉等污染物從帆布剝離開來,由於帆布在搬運過程中會被乾燥裝置烘乾,可能造成樹脂或紙粉等污染物凝固而再次附著於帆布上。而且,即使要設法使供應裝置與高壓水噴射裝置彼此接近,由於兩者尺寸均較大,從乾燥部的整體設計角度出發,難以使兩者彼此靠近。
儘管上述專利文獻2所述的乾燥裝置中具有壓力水噴射裝置以及剝離劑噴霧裝置,但與上述內容同樣,在兩者之間進行搬運時可能造成樹脂或紙粉等污染物再次附著於帆布上,也難以使兩者彼此靠近。
此外,上述專利文獻1的帆布清洗裝置及上述專利文獻2所述的乾燥裝置的清洗效率均不夠理想。
本發明即鑒於上述背景而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僅能極力防止污染物再次附著而且能高效地清洗帆布的帆布清洗裝置、採用帆布清洗裝置的帆布的清洗方法以及具備帆布清洗裝置的帆布清洗機構。
本發明人等為解決上述課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後發現,將安裝於基部上且內設有高壓水吹送裝置的錐形部、及藉由延伸設置在基部上的臂部安裝的噴嘴裝置沿著搬運方向排列成直線狀,並使基部可沿著軌道部滑動,藉此可解決上述課題,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本發明的第一方案為,一種帆布清洗裝置,係用於在搬運抄紙機的帆布的同時對帆布進行清洗,該帆布清洗裝置係具備:基部,係可沿著朝帆布的寬度方向延伸的軌道部滑動;錐形部,係安裝於該基部上,呈直線狀延伸;高壓水吹送裝置,係內設於該錐形部中,用於向帆布吹送高壓水;臂部,係從基部向下游側延伸設置;以及噴嘴裝置,係安裝於該臂部的前端,用於向帆布吹送藥液。錐形部與噴嘴裝置沿著搬運方向排列成直線狀,且噴嘴裝置位於比錐形部更靠近下游側的位置,在錐形部內從高壓水吹送裝置向帆布吹送高壓水。
本發明的第二方案為,如第一方案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其中,錐形部設置於隔著帆布與引導帆布的引導輥相對向的位置,從帆布離開引導輥的切點部到噴嘴裝置向帆布吹送藥液的位置的距離為200mm至1000mm。
本發明的第三方案為,如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其中,噴嘴裝置具有:藥液噴嘴部,係用於吹送藥液;以及一對空氣噴嘴部,係以夾持該藥液噴嘴部的方式設置。藥液噴嘴部與一對空氣噴嘴部沿著搬運方向排列成直線狀。
本發明的第四方案為,如第一方案至第三方案中的任一方案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其中,藥液為包含從由氨基改性矽油、環氧改性矽 油、聚醚改性矽油、聚丁烯、植物油及合成酯油所組成的群組中選擇的至少一種的污染防止劑組合物,藥液的界達電位的絕對值為3mV至100mV。
本發明的第五方案為,如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中的任一方案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其中,該帆布清洗裝置更具備用於使錐形部內形成負壓的負壓發生裝置,在錐形部內從高壓水吹送裝置向帆布吹送高壓水,並利用負壓發生裝置抽吸該高壓水。
本發明的第六方案為,如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中的任一方案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其中,該帆布清洗裝置更具備:輔助臂部,係安裝於基部、臂部或錐形部上;以及風刀,係安裝於該輔助臂部的前端,用於向帆布吹送空氣。錐形部、風刀及噴嘴裝置沿著搬運方向排列成直線狀,且風刀位於錐形部與噴嘴裝置之間。
本發明的第七方案為,如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中的任一方案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其中,該帆布清洗裝置更具備:輔助臂部,係安裝於基部、臂部或錐形部上;風刀,係安裝於該輔助臂部的前端,用於向帆布吹送空氣;以及負壓發生裝置,係用於使錐形部內形成負壓。錐形部、風刀及噴嘴裝置沿著搬運方向排列成直線狀,且風刀位於錐形部與噴嘴裝置之間,在錐形部內從高壓水吹送裝置向帆布吹送高壓水,並利用負壓發生裝置抽吸該高壓水。
本發明的第八方案為,如第六方案或第七方案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其中,錐形部的與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寬度方向的直徑Wd為0.04m至0.5m,噴嘴裝置瞬間吹送的藥液在帆布上的藥液吹送寬度Wc為0.015m至0.2m,直徑Wd及藥液吹送寬度Wc的關係滿足Wc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05-10
Wd。
本發明的第九方案為,一種帆布的清洗方法,係採用第五方案或第七方案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其中,將由高壓水吹送裝置所供應的高壓水的供應水量Qw設為500ml/min至5000ml/min,將由負壓發生裝置所回收的高壓水的回收量Qa設為200ml/min至4850ml/min,將由噴嘴裝置所施加的藥液的施加量Qc以有效成分量計設為150mg/min至20000mg/min,供應水量Qw、回收量Qa及施加量Qc的關係滿足(Qw-Qa)/Qc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06-12
25。
本發明的第十方案為,一種帆布的清洗方法,係採用第七方案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其中,將由高壓水吹送裝置供應的高壓水的供應水量Qw設為500ml/min至5000ml/min,將由負壓發生裝置回收的高壓水的回收量Qa設為200ml/min至4850ml/min,將由風刀去除的水量Qn設為200ml/min至1455ml/min,將由噴嘴裝置施加的藥液的施加量Qc以有效成分量計設為150mg/min至20000mg/min。供應水量Qw、回收量Qa、去除的水量Qn及施加量Qc的關係滿足:(Qw-Qa)/Qc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06-13
25且(Qw-Qa-Qn)/Qc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06-14
15。
本發明的第十一方案為,如第九方案或第十方案所述的帆布的清洗方法,其中,錐形部的與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寬度方向的直徑Wd為0.04m至0.5m,該直徑Wd與帆布旋轉一周期間基部所滑動的距離W的關係滿足:0.01Wd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06-15
W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06-16
3Wd。
本發明的第十二方案為,一種帆布清洗機構,係具備:第一方案至第八方案中的任一方案中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以及回收箱,其用於回收從引導帆布的引導輥掉落的水,回收箱呈向帆布的寬度方向延伸且 上表面形成開口的箱狀,帆布清洗裝置的錐形部設置於隔著該帆布與引導輥相對向的位置,回收箱設置於引導輥的下方。
本發明的帆布清洗裝置中,由於具備錐形部以及內設於該錐形部中的高壓水吹送裝置,因此能在被錐形部圍繞的區域內由高壓水吹送裝置向帆布吹送高壓水從而將帆布中所含的樹脂或紙粉等污染物沖走。據此,能夠去除附著於帆布的樹脂或紙粉等污染物。
此時,錐形部的結構為從基部向下方延伸設置成直線狀,能夠順暢而高效地對污染物或水分進行抽吸。
而且,在本發明的帆布清洗裝置中,由於還在錐形部的下游側具備沿著搬運方向排列成直線狀的噴嘴裝置,因此藉由通過錐形部而能夠向處於去除了污染物及水分的狀態的帆布施加藥液。據此,能夠充分發揮藥液的效果。
此時,由於可將錐形部與噴嘴裝置之間的距離設置得夠小,因此能夠極力防止污染物再次附著。
此外,在帆布清洗裝置中,使安裝了錐形部及噴嘴裝置的基部可沿著軌道部滑動,藉此能夠使帆布清洗裝置在移動的同時向帆布施加高壓水或藥液。據此,不僅能夠對帆布整體進行清洗,而且能夠實現帆布清洗裝置本身的小型化。
在本發明的帆布清洗裝置中,將錐形部設置在隔著帆布與引導帆布的引導輥相對向的位置,藉此能夠抑制由高壓水吹送裝置吹送的高壓水穿透帆布。
此外,使從帆布離開引導輥的切點部到噴嘴裝置向帆布吹送藥液的位置的距離在上述範圍內,藉此能夠充分防止污染物再次附著。
在本發明的帆布清洗裝置中,使噴嘴裝置具備用於吹送藥液的藥液噴嘴部以及以夾持該藥液噴嘴部的方式設置的一對空氣噴嘴部,藉此可使從藥液噴嘴部吹送的藥液在被從空氣噴嘴部吹送的空氣夾持的狀態下飛濺,因此能夠防止藥液飛散。據此,能夠高效地將藥液施加至帆布上。
在本發明的帆布清洗裝置中,當藥液為含有從由氨基改性矽油、環氧改性矽油、聚醚改性矽油、聚丁烯、植物油及合成酯油所構成的群組中選擇的至少一種的污染防止劑組合物時,能夠抑制濕紙幅所含的紙粉或樹脂附著於帆布上。
此時,當藥液的界達電位的絕對值為3mV至100mV時,由於藥液更容易附著於帆布上,因此能夠在帆布的表面留存更足量的藥液。
在本發明的帆布清洗裝置中,由於更具備用於使錐形部內形成負壓的負壓發生裝置,因此能在被錐形部包圍的區域內由高壓水吹送裝置向帆布吹送高壓水而將帆布所含的樹脂或紙粉等污染物沖走,並能利用負壓發生裝置一舉抽吸這些污染物。據此,能夠在錐形部內極大地減少殘留於帆布的高壓水的量。
在本發明的帆布清洗裝置中,更具備用於向帆布吹送空氣的風刀,藉此能夠充分將帆布所含的水分吹走。
此處,風刀配置在錐形部與噴嘴裝置之間且與錐形部和噴嘴裝置排列成直線狀為佳。此時,由於風刀將殘留於帆布的水分(高壓水)吹走,會使之後由噴嘴裝置吹送的藥液更容易附著於帆布上。
此時,使錐形部的與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寬度方向的直徑Wd、以及噴嘴裝置瞬間吹送的藥液在帆布上的藥液吹送寬度Wc處於上述範圍內,並使直徑Wd及藥液吹送寬度Wc的關係滿足Wc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09-18
Wd,藉此能夠向處於充分去除了污染物及水分的狀態的帆布施加藥液。
在本發明的帆布的清洗方法中,使由高壓水吹送裝置供應的高壓水的供應水量Qw、由負壓發生裝置回收的高壓水的回收量Qa、以及由噴嘴裝置施加的藥液的施加量Qc處於上述範圍內,並使供應水量Qw、回收量Qa及施加量Qc的關係滿足(Qw-Qa)/Qc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09-20
25,藉此能夠充分發揮藥液的效果。
此外,在此基礎上,使供應水量Qw、回收量Qa、去除的水量Qn及施加量Qc的關係滿足(Qw-Qa-Qn)/Qc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09-21
15,藉此能夠充分發揮藥液的效果。
在本發明的帆布的清洗方法中,使錐形部的與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寬度方向的直徑Wd處於上述範圍內,並使直徑Wd、帆布旋轉一周期間基部所滑動的距離W的關係滿足0.01Wd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09-23
W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09-24
3Wd,藉此能夠使錐形部滑動以確保與帆布之間不產生空隙。意即,能夠針對整個帆布均勻地實施高壓水吹送裝置的高壓水吹送動作和負壓發生裝置的抽吸動作。
在本發明的帆布清洗機構中,由於具備帆布清洗裝置,因此能夠達到上述效果,並且由於具備回收箱,因此能夠防止從引導輥掉落的水附著於濕紙幅或其他部位。
1‧‧‧軌道部(第一軌道部)
10‧‧‧梁部
11‧‧‧基部
11a‧‧‧第一滑動部
11b‧‧‧第二滑動部
11c‧‧‧支架
13‧‧‧錐形部
131‧‧‧端部
13a‧‧‧高壓水吹送裝置
13a1‧‧‧高壓水噴嘴
13b‧‧‧負壓發生裝置
15‧‧‧臂部
16‧‧‧噴嘴裝置
16a‧‧‧藥液噴嘴部
16a1‧‧‧藥液噴嘴口
16b‧‧‧空氣噴嘴部
16b1‧‧‧空氣噴嘴口
16b2‧‧‧空氣流路
16c‧‧‧支撐部
17‧‧‧輔助臂部
18‧‧‧風刀
18a1‧‧‧吹送噴嘴
18a2‧‧‧狹縫
100‧‧‧帆布清洗裝置
2‧‧‧軌道部(第二軌道部)
20‧‧‧白水回收部
21‧‧‧回收箱
B‧‧‧半幹壓光輥
C‧‧‧壓光輥
DP‧‧‧乾燥部
D1、D2、D3、D4、D5、D6、D7、D8‧‧‧乾燥輥
H‧‧‧最短距離
K1、K2‧‧‧帆布
KR‧‧‧引導輥
L、W‧‧‧距離
Wa‧‧‧空氣吹送寬度
Wc‧‧‧藥液吹送寬度
Wd‧‧‧錐形部的寬度方向的直徑
Sa‧‧‧面積
X‧‧‧濕紙幅
θ1、θ2、θ3、θ4‧‧‧角度
第1圖是示出設置了本發明的帆布清洗裝置的乾燥部的示意圖。
第2圖是示出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的主視圖。
第3圖是示出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的側視圖。
第4圖是從帆布側觀察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的仰視圖。
第5圖是示出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的錐形部的透視立體圖。
第6圖(a)是示出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的高壓水吹送裝置的立體圖,第6圖(b)是沿長度方向縱向剖切高壓水吹送裝置的剖面圖。
第7圖是將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的風刀沿該風刀的平面方向剖切的分解圖。
第8圖(a)是示出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的噴嘴裝置的側視圖,第8圖(b)是第8圖(a)的俯視圖,第8圖(c)是沿第8圖(a)的X-X線剖切的剖面圖。
第9圖(a)及第9圖(b)是用於說明在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中錐形部的寬度方向的直徑與帆布清洗裝置所滑動的距離之間的關係的、帆布旋轉一周的展開圖。
以下,根據需要,參照圖式,對本發明的理想實施型態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對於圖中的同一要素標記相同的符號,並省略重複的說明。此外,若非特別強調,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係均為基於圖示的位置關係。而且,圖中的尺寸比例不限於圖示的比例。
本發明的帆布清洗裝置是一種用於在搬運抄紙機的帆布的同時對帆布進行清洗的裝置。
第1圖是示出設置了本發明的帆布清洗裝置的乾燥部的示意圖。
如第1圖所示,抄紙機的乾燥部DP具備:複數個圓筒狀的乾燥輥(揚基烘缸)D1、D2、D3、D4、D5、D6、D7及D8(以下簡稱“D1至D8”),其在對濕紙幅X進行烘乾的同時進行引導;上側的帆布K1及下側的帆布K2,其在將濕紙幅X按壓至乾燥輥D1至D8上的同時進行搬運;引導輥KR,其引導各帆布K1、K2;半幹壓光輥B,其在暫時按壓被乾燥輥D1至D8烘乾過的濕紙幅X的同時旋轉;以及壓光輥C,其在按壓被半幹壓光輥B暫時按壓過的濕紙幅X的同時旋轉。意即,乾燥部DP具備:乾燥輥D1至D8、帆布K1、K2、半幹壓光輥B及壓光輥C。
而且,在引導輥KR的下方設置有回收箱21,關於該回收箱21,參見後述內容。
乾燥部DP中,由帆布K1、K2將濕紙幅X壓接於旋轉的乾燥輥D1至D8的表面上。據此,濕紙幅X在附著於乾燥輥D1至D8的同時被烘乾。而且,之後濕紙幅X被半幹壓光輥B及壓光輥C按壓,不僅增大了密度,還調節了平滑性及紙厚。
乾燥部DP中,如上所述,帆布K1在按壓濕紙幅X的同時與濕紙幅X一起被搬運。然後,在濕紙幅X離開後端的乾燥輥D8後,帆布K1被引導輥KR引導至前端的乾燥輥D2,再次按壓後續的濕紙幅X。意即,帆布K1呈被引導輥KR引導的環路形狀,連續旋轉。而且,帆布K2與帆布K1同樣地旋轉。
帆布清洗裝置100設置於帆布K1與濕紙幅X分離折返並被搬運時的帆布K1的與濕紙幅X接觸的面側(第1圖中帆布K1的上方)且與引導輥KR相對向的位置。具體而言,帆布清洗裝置100的錐形部設置於隔著帆布K1與引導帆布K1的引導輥KR相對向的位置。
如上所述,將帆布清洗裝置100配置於與引導輥KR相對向的位置,藉此能夠抑制被高壓水吹送裝置吹送的高壓水穿透帆布K1。
此時,從帆布K1被帆布清洗裝置100吹送高壓水的位置到帆布K1開始接觸紙的位置的、帆布K1的搬運方向的帆布K1的長度為5m以內為佳。據此,能夠極大地降低新的污染物附著於帆布的概率。
第2圖是示出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的主視圖。
如第2圖所示,帆布清洗裝置100的基部可沿著朝帆布(未圖示)的寬度方向(帆布面中與帆布的搬運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軌道部1(以下為方便起見,簡稱“第一軌道部1”)滑動。意即,帆布清洗裝置100在朝帆布的寬度方向移動的同時,對所搬運的帆布進行清洗。據此,能夠對整個帆布進行清洗。
軌道部1安裝於梁部10上,梁部10的兩端支撐於框架(未圖示)上,以避免妨礙帆布的搬運。
梁部10為中空長方體狀,內有供空氣流通的管(未圖示)、供水流通的管(未圖示)及供藥液流通的管(未圖示)。意即,藉由這些管,分別向後述的高壓水吹送裝置、噴嘴裝置、風刀等供應各自對應的空氣、水及藥液。
此外,帆布清洗裝置100也可沿著安裝於朝帆布的寬度方向延伸的白水回收部20的軌道部2(以下為方便起見,簡稱“第二軌道部2”)滑動。而且,有關詳情,參見後述內容。
白水回收部20支撐於梁部10上,以避免妨礙帆布的搬運。而且,梁部10與白水回收部20配置為彼此平行狀。
白水回收部20為中空長方體狀,能夠回收利用後述的負壓發生裝置所抽吸的水分。據此,帆布清洗裝置100更具有良好的水分回收效率。
第3圖是示出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的側視圖,第4圖是從帆布側觀察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的仰視圖。
如第3圖所示,帆布清洗裝置100具備:基部11,其以可相對於梁部10的下面的第1軌道部1及白水回收部20的側面的第二軌道部2滑動的方式安裝;錐形部13,其安裝於該基部11上;高壓水吹送裝置13a,其內設於該錐形部13中;負壓發生裝置13b,其用於使該錐形部13內形成負壓;臂部15,其從基部11向下游側延伸設置;噴嘴裝置16,其安裝於該臂部15的前端;輔助臂部17,其安裝於錐形部13上;以及風刀18,其安裝於該輔助臂部17的前端。
如上所述,帆布清洗裝置100中,由於至少錐形部13及噴嘴裝置16藉由基部11成為一體,因此能夠實現帆布清洗裝置100本身的小型化。
因此,從整體設計角度考慮,即使空間較小,也能設置乾燥部DP。
此外,由於能夠任意縮小錐形部13與噴嘴裝置16之間的距離,因此能夠極力防止在錐形部13與噴嘴裝置16之間污染物再次附著於帆布K1。
如第4圖所示,帆布清洗裝置100中,錐形部13、風刀18及噴嘴裝置16沿著搬運方向排列成直線狀,從上游側到下游側依序排列錐形部13、風刀18、噴嘴裝置16。
而且,本說明書中,所謂“上游側”是指相對於搬運帆布的方向而言的上游側,所謂“下游側”是指相對於搬運帆布的方向而言的下游側。
回到第3圖,帆布清洗裝置100中,錐形部13可針對帆布K1在被錐形部13圍繞的區域內由高壓水吹送裝置13a向帆布K1吹送高壓水而將帆布K1所含的樹脂或紙粉等污染物(以下也簡稱“污染物”)沖走,並利用負壓發生裝置13b一舉抽吸這些污染物。據此,可以去除附著於帆布K1上的污染物。而且,如上所述,由於帆布清洗裝置100沿著第1軌道部1朝帆布K1的寬度方向移動,因此可以對整個帆布K1實施污染物的去除作業。
被錐形部13去除了污染物的帆布K1進一步被搬運至下游側,接著,由風刀18向其吹送空氣。據此,即使未能利用錐形部13充分去除水分,也能充分吹走帆布K1所含的水分。
被風刀18充分去除了水分的帆布K1進一步被搬運至下游側,接著,由噴嘴裝置16向其吹送藥液。意即,向處於被錐形部13去除了污染物、被風刀18去除了水分的狀態的帆布K1施加藥液。據此,由於藥液更容易附著於帆布K1,因此能夠充分發揮藥液的效果。
之後,如第1圖所示,被施加了藥液的帆布K1從前端的乾燥輥D2開始在按壓濕紙幅X的同時與該濕紙幅X一起被搬運。此時,可能發生濕紙幅X所含的水分轉移至帆布K1且有污染物附著的現象。
接著,從後端的乾燥輥D8開始,帆布K1被引導輥KR引導,再次被帆布清洗裝置100清洗。
帆布清洗裝置100中,基部11的構成部件包括:第一滑動部11a,其以可滑動的方式安裝於梁部10的下面的第一軌道部1上;第二滑動部11b,其以可滑動的方式安裝於白水回收部20的下游側側面的第二軌道部2上;以及支架11c,其連接第一滑動部11a及第二滑動部11b。意即,基部11中,第一滑動部11a、第二滑動部11b及支架11c成為一體,可沿著配置成平行狀的第一軌道部1及第二軌道部2的長度方向(寬度方向)進行往復運動。
帆布清洗裝置100中,錐形部13安裝於基部11的第二滑動部11b上。
第5圖是示出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的錐形部的透視立體圖。而且,省略了對帆布K1及引導輥KR的描述。
如第5圖所示,錐形部13呈圓筒狀,其結構為從基部11的第二滑動部11b向斜下方延伸成直線狀。如上所述,由於錐形部13呈直線狀,因此能夠順暢地抽吸水分或污染物。而且,若錐形部13是彎折的結構時,水分或污染物可能積存在錐形部內的彎折部分處。
錐形部13的下側與其上側相比處於下游側,且以沿著帆布K1的搬運方向的方式朝帆布K1面傾斜。因此,能夠極力減輕伴隨帆布K1的搬運的伴隨流的影響。
此時,帆布K1的搬運方向與錐形部的長度方向所形成的角度θ1係30°至80°為佳。若角度θ1不足30°時,與角度θ1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 存在難以抽吸帆布K1表面的水分或污染物的缺點。若角度θ1超過80°時,與角度θ1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存在容易受到伴隨流的影響,錐形部13不夠穩定的缺點。
在錐形部13的內部,內設有用於向帆布K1吹送高壓水的高壓水吹送裝置13a。
高壓水吹送裝置13a是用於在錐形部13內直接向帆布K1吹送高壓水的裝置。
此時,在高壓水吹送裝置13a中,從下游側向上游側的方向吹送高壓水。據此,能夠高效地將附著於帆布K1的污染物沖走。
具體而言,高壓水的吹送方向與帆布K1的搬運方向所形成的角度θ2係90°至150°為佳。若角度θ2不足90°時,與角度θ2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附著於帆布K1的污染物更可能被高壓水按壓而鑽進帆布K1的內部。 若角度θ2超過150°時,與角度θ2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更可能發生僅高壓水反彈而沖不走污染物的現象。
第6圖(a)是示出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的高壓水吹送裝置的立體圖,第6圖(b)是沿長度方向縱向剖切高壓水吹送裝置的剖面圖。
如第6圖(b)所示,高壓水吹送裝置13a具有複數個高壓水噴嘴13a1。
高壓水吹送裝置13a具有五個高壓水噴嘴13a1。
而且,高壓水吹送裝置13a的高壓水噴嘴13a1的個數Nn為兩個至七個為佳。若高壓水噴嘴13a1的個數Nn不足兩個時,與高壓水噴嘴13a1的個數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存在可清洗的寬度變小,高壓水的吹送效率降低的缺點。若高壓水噴嘴13a1的個數Nn超過七個時,與高壓水噴嘴 13a1的個數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存在裝置變大且從各高壓水噴嘴13a1吹送的高壓水的衝擊力容易變得不夠均勻的缺點。
高壓水噴嘴13a1的孔口直徑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17-26
n係0.1mm至0.2mm為佳。若孔口直徑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17-27
n不足0.1mm時,與孔口直徑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17-28
n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存在可清洗的寬度變小,高壓水的吹送效率降低的缺點。若孔口直徑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17-29
n超過0.2mm時,與孔口直徑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17-30
n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存在從高壓水噴嘴13a1吹送的高壓水的衝擊力變弱的缺點。
回到第5圖,在錐形部13的內部的高壓水吹送裝置13a更上側,內設有用於使錐形部13內形成負壓的負壓發生裝置13b。
在負壓發生裝置13b中,利用壓縮機使真空形成用空氣向箭頭A的方向流動,並使氣流的剖面面積變化,以使其下側的錐形部13內形成負壓(文丘裡效應)。據此,對從高壓水吹送裝置13a吹送的高壓水和被該高壓水沖走的污染物進行抽吸。而且,藉由上述白水回收部20回收所抽吸的高壓水及污染物。
錐形部13的結構為缺口狀,以使其下側的端部131與帆布K1平行。據此,由於能使錐形部13的下側的端部131極力貼近帆布K1,因此能夠高效地從帆布K1表面抽吸水分或污染物。
此外,如上所述,由於錐形部以朝帆布K1傾斜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夠極力擴大錐形部13的端部131的開口部的面積。
帆布清洗裝置100中,在錐形部13的端部的開口部中,錐形部13的與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寬度方向的直徑Wd(參照第4圖)係0.04m至0.5m為佳,0.04m至0.07m為較佳。若直徑Wd不足0.04m時, 與直徑Wd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能夠清洗的寬度變小,因此存在清洗效率降低的缺點。若直徑Wd超過0.5m時,與直徑Wd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存在負壓發生裝置13b對水分或污染物的抽吸力不足的缺點。
回到第3圖,帆布清洗裝置100中,從錐形部13向下游側延伸的輔助臂部17安裝於該錐形部13上。
而且,在輔助臂部17的前端安裝有用於向帆布K1吹送空氣的風刀18。
風刀18中,從上游側向下游側的方向吹送空氣。據此,能夠高效地去除帆布K1所含的水分。
具體而言,空氣的吹送方向與帆布K1的搬運方向所形成的角度θ3係60°至90°為佳。若角度θ3不足60°時,與角度θ3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由於伴隨流會妨礙空氣到達帆布K1,因此可能無法充分去除帆布K1所含的水分。若角度θ3超過90°時,與角度θ3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可能會使所吹走的污染物或水分附著於風刀18或錐形部13的外側。而且,若污染物的不斷累積,則可能脫落而附著於帆布上。
帆布清洗裝置100中,帆布K1與風刀18的前端之間的最短距離H係10mm至20mm為佳。若最短距離H不足10mm時,與最短距離H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可能會使所吹走的污染物或水分附著於風刀18或錐形部13的外側。若最短距離H超過20mm時,與最短距離H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可能會使伴隨流在所吹送的空氣到達帆布K1前對所吹送的空氣造成妨礙。
帆布清洗裝置100中,風刀18配置於風刀18吹送空氣的方向的延長線上沒有引導輥KR的位置。意即,為了避免風刀18吹送空氣的方向的延長線與引導輥KR發生重疊,而對輔助臂部17的長度或風刀18吹送空氣的方向進行調節。據此,由於空氣穿透帆布K1,因此能夠更高效地吹走帆布K1的水分。
第7圖是將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的風刀沿該風刀的平面方向剖切的分解圖。
如第7圖所示,風刀18具有可吹送空氣的吹送噴嘴18a1以及供空氣噴出的複數個狹縫18a2。
而且,從吹送噴嘴18a1朝著開口部側的狹縫18a2,流路的寬度變大。因此,風刀18能夠朝帆布K1在較大寬度範圍內吹送空氣。
帆布清洗裝置100中,風刀18瞬間吹送的空氣在帆布K1的空氣吹送寬度Wa(參照第4圖)和錐形部的與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寬度方向的直徑Wd的關係滿足Wd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19-31
Wa為佳。此時,由錐形部13進行清洗後,能夠切實將殘留於帆布的水分吹走。
回到第3圖,帆布清洗裝置100中,臂部15從基部11的第一滑動部11a向下游側延伸設置。
而且,在臂部15的前端安裝有用於向帆布K1吹送藥液的噴嘴裝置16。
噴嘴裝置16中,藥液從上游側向下游側的方向吹送。
具體而言,藥液的吹送方向與帆布K1的搬運方向所形成的角度θ4係30°至80°為佳。若角度θ4不足30°時,與角度θ4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 可能因伴隨流妨礙藥液到達帆布K1,導致無法向帆布K1充分施加藥液。若角度θ4超過80°時,與角度θ4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可能使所吹送的藥液穿透至帆布K1的背面而無法高效地施加至帆布K1的表面。
帆布清洗裝置100中,從帆布K1離開引導輥KR的切點部到噴嘴裝置16向帆布K1吹送藥液的位置的距離L係200mm至1000mm為佳。若距離L不足200mm時,與距離L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存在所吹送的藥液容易因帆布K1離開引導輥KR時所產生的負壓而穿透至帆布K1的背側的缺點。若距離L超過1000mm時,與距離L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可能會在錐形部13與噴嘴裝置16之間再次發生污染物附著。
第8圖(a)是示出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的噴嘴裝置的側視圖,第8圖(b)是第8圖(a)的俯視圖,第8圖(c)是沿第8圖(a)的X-X線剖切的剖面圖。
如第8圖(a)、第8圖(b)及第8圖(c)所示,噴嘴裝置16具有:用於吹送藥液的藥液噴嘴部16a、以夾持該藥液噴嘴部16a的方式設置的一對空氣噴嘴部16b、以及對上述部件進行支撐的兩側的支撐部16c。
而且,設置於藥液噴嘴部16a的藥液噴嘴口16a1與分別設置於一對空氣噴嘴部16b的空氣噴嘴口16b1沿著帆布K1的搬運方向排列配置。
噴嘴裝置16中,從上游側的空氣噴嘴口16b1吹送的空氣對帆布K1的搬運所伴隨的伴隨流進行隔斷,從下游側的空氣噴嘴口16b1吹送的空氣發揮著抑制所施加的藥液飛散的作用。因此,從被兩個空氣噴嘴口16b1夾持的藥液噴嘴口16a1吹送藥液,藉此能夠使藥液高效地到達 帆布K1,且能防止到達的藥液飛散。綜上,藉由噴嘴裝置16,能夠高效地向帆布K1施加藥液。
如第8圖(c)所示,噴嘴裝置16中,在空氣噴嘴部16b內形成有空氣流路16b2,供用於從空氣噴嘴部16b吹送的空氣流通。意即,空氣流路16b2與空氣噴嘴部16b的複數個空氣噴嘴口16b1連通。
噴嘴裝置16中,空氣流路16b2的最小剖面面積Sa係4mm2至15mm2為佳。若最小剖面面積Sa不足4mm2時,與最小剖面面積Sa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存在空氣的流動變差,空氣流路16b2內的壓力變得過高的缺點。若最小剖面面積Sa超過15mm2時,與最小剖面面積Sa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可能無法以足夠的力度吹送空氣。
帆布清洗裝置100中,噴嘴裝置16瞬間吹送的藥液在帆布K1上的藥液吹送寬度Wc(參照第4圖)係0.015m至0.2m為佳,0.015m至0.04m為較佳。若藥液吹送寬度Wc不足0.015m時,與藥液吹送寬度Wc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由於可施加藥液的寬度變小,存在清洗效率下降的缺點。若藥液吹送寬度Wc超過0.2m時,與藥液吹送寬度Wc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可能造成藥液的吹送量變小、變得不夠均勻。
藥液吹送寬度Wc與風刀18瞬間吹送的空氣在帆布K1的空氣吹送寬度Wa的關係滿足Wc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21-32
Wa為佳。此時,由於噴嘴裝置能夠切實朝吹走了殘留於帆布的水分的部分施加藥液,因此能夠充分發揮藥液的效果。
此外,上述錐形部13的寬度方向的直徑Wd與藥液吹送寬度Wc的關係滿足Wc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22-33
Wd為佳。如上所述,使錐形部13的寬度方向的直徑Wd大於藥液吹送寬度Wc,藉此能夠切實朝經過清洗的部分施加藥液。
因此,帆布清洗裝置100中,滿足上述關係,藉此能夠向處於進一步充分去除了污染物及水分的狀態的帆布K1施加藥液。
從噴嘴裝置16吹送的藥液可以採用:污染防止劑組合物、剝離劑組合物、清洗劑組合物等。
上述藥液中,藥液為至少包含污染防止劑和水的污染防止劑組合物為佳。此時,能夠抑制濕紙幅所含的紙粉或樹脂附著於乾燥輥上。
污染防止劑含有從由氨基改性矽油、環氧改性矽油、聚醚改性矽油、聚丁烯、植物油及合成酯油所構成的群組中選擇的至少一種為佳,含有氨基改性矽油或合成酯油為較佳。
此處,若污染防止劑含有從由氨基改性矽油、環氧改性矽油及聚醚改性矽油所構成的群組中選擇的至少一種矽油時,pH係3.0至6.5為佳,3.0至6.0為較佳。
此外,此時,中位直徑係0.05μm至1.2μm為佳。
此外,此時,黏度係1000MPa.s以下為佳,100MPa.s以下為較佳。
此外,界達電位係23mV至80mV為佳。
另一方面,若污染防止劑含有從由聚丁烯、植物油及合成酯油所構成的群組中選擇的至少一種非矽油時,pH係8.5至10.5為佳。
此外,此時,中位直徑係0.05μm至1.2μm為佳。
此外,此時,黏度係100MPa.s以下為佳。
此外,此時,界達電位係-80mV至-15mV為佳。
而且,藥液的界達電位的絕對值係3mV至100mV為佳,20mV至80mV為較佳。若界達電位的絕對值不足3mV時,與界達電位的絕對值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由於藥液對帆布K1的吸附力較小,可能造成留存於帆布K1的藥液量不足。若界達電位的絕對值超過100mV時,與界達電位的絕對值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由於藥液對帆布K1的吸附力較大,可能造成留存於帆布K1的藥液量過多,從而使該帆布K1被藥液本身所含的固體物質污染。
下面,對採用了上述帆布清洗裝置100的帆布的清洗方法進行說明。
帆布的清洗方法中,高壓水吹送裝置13a所吹送的高壓水的供應水量Qw係500ml/min至5000ml/min為佳,500ml/min至1500ml/min為較佳。若供應水量Qw不足500ml/min時,與供應水量Qw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存在無法充分沖走附著於帆布K1的污染物的缺點。若供應水量Qw超過5000ml/min時,與供應水量Qw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存在殘留於帆布K1的水分過多、抽吸效率下降的缺點。
帆布的清洗方法中,高壓水吹送裝置13a所吹送的高壓水的水壓係15MPa至45MPa為佳,15MPa至30MPa為較佳。若水壓不足15MPa時,與水壓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可能造成高壓水的吹送不能充分吹走污染物。若水壓超過45MPa時,與水壓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可能破壞形成於帆布K1上的藥液塗層。而且,該藥液塗層是指藥液被噴嘴裝置 16吹送、施加而形成塗層後經帆布K1旋轉一周並再次返回帆布清洗裝置100處時留存於帆布K1上的塗層。
帆布的清洗方法中,從高壓水吹送裝置13a吹送的高壓水的衝擊力F係160g至500g為佳。若衝擊力F不足160g時,與衝擊力F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存在吹送高壓水的力度不夠,從而不能充分沖走附著於帆布K1上的污染物的缺點。若衝擊力F超過500g時,與衝擊力F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可能破壞形成於帆布K1上的藥液塗層。
帆布清洗裝置100中,衝擊力F、上述高壓水噴嘴13a1的孔口直徑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24-34
n及噴嘴的個數Nn的關係滿足2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24-35
FX(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24-36
n/2)2π×Nn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24-45
15為佳。此時,吹送高壓水時,能夠將對帆布K1造成的衝擊控制在適宜的程度。意即,不僅能夠充分沖走附著於帆布K1上的污染物,而且能夠抑制帆布K1的破損。
帆布的清洗方法中,負壓發生裝置13b所回收的高壓水(水分)的回收量Qa係200ml/min至4850ml/min為佳,200ml/min至1455ml/min為較佳,400ml/min至1350ml/min為最佳。若回收量Qa不足200ml/min時,與回收量Qa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可能造成過多的水分殘留於帆布K1上。若回收量Qa超過4850ml/min時,與回收量Qa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可能使帆布K1本身被抽吸而纏於錐形部上從而造成破損。
帆布的清洗方法中,噴嘴裝置16所施加的藥液的有效成分的施加量(有效成分量)Qc係150mg/min至20000mg/min為佳。若施加量Qc不足150mg/min時,與施加量Qc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可能無法充分 發揮藥液的效果。若施加量Qc超過20000mg/min時,與施加量Qc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可能造成藥液本身凝固從而導致污染。
而且,本說明書中,所謂“有效成分”是指藥液的組成中除去水以外的成分,所謂“有效成分量”是指除去水以外的成分的總質量。
帆布的清洗方法中,從高壓水吹送裝置13a吹送至帆布的水(高壓水)中被風刀18去除的水量Qn係200ml/min至1455ml/min為佳。若去除的水量Qn不足200ml/min時,與去除的水量Qn在上述範圍內時相比,可能造成帆布所含的水分過多,從而導致帆布不能充分保持被施加的藥液。若去除的水量Qn超過1455ml/min時,可能造成帆布的損傷。
此處,供應水量Qw、回收量Qa及施加量Qc的關係滿足(Qw-Qa)/Qc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25-38
25為佳。
此外,供應水量Qw、回收量Qa、去除的水量Qn及施加量Qc的關係滿足(Qw-Qa-Qn)/Qc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25-39
15為佳。
上述情形下,能夠充分發揮藥液的效果。
第9圖(a)及第9圖(b)是用來說明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中錐形部的寬度方向的直徑與帆布清洗裝置所滑動的距離之間的關係的、帆布旋轉一周期間的展開圖。
例如,如第9圖(a)所示,當錐形部13的寬度方向的直徑Wd大於帆布K1旋轉一周期間基部11(錐形部13)所滑動的距離W時,去除污染物的區域彼此重合。另一方面,如第9圖(b)所示,當錐形部13的寬度方向的直徑Wd小於帆布K1旋轉一周期間基部11(錐形部13)所滑動的距離W時,吹送部分彼此之間會產生空隙。
因此,帆布K1旋轉一周期間帆布清洗裝置100的基部11所滑動的距離W與上述直徑Wd的關係滿足0.01Wd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26-40
W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26-41
3Wd為佳,滿足0.8Wd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26-43
W
Figure 108131063-A0202-12-0026-44
3Wd為較佳。此時,能夠極力避免去除污染物的區域彼此重合,並能夠極力避免產生間隙。而且,使兩者的關係滿足Wd=W,藉此能夠均衡地向整個帆布K1實施高壓水吹送裝置13a的高壓水吹送動作和負壓發生裝置13b的抽吸動作。
下面,對具備上述帆布清洗裝置100的帆布清洗機構進行說明。
帆布清洗機構至少具備帆布清洗裝置100和回收箱21。意即,帆布清洗機構中,帆布清洗裝置100與回收箱21組成一套裝置。
帆布清洗機構中,帆布清洗裝置100的錐形部13設置於隔著該帆布K1與引導輥KR相對向的位置。
另一方面,回收箱21設置於引導輥KR的下方。
回收箱21呈向帆布的寬度方向延伸且上表面形成開口的箱狀。
此外,在回收箱21的底壁設置有排水口,且底壁略微傾斜以將所回收的水引導至該排水口。
帆布清洗機構中,藉由帆布清洗裝置100向帆布K1吹送高壓水後,穿透帆布K1的水順著引導輥KR掉落。
而且,掉落的水被收容於引導輥KR下方的回收箱21中,並被引導至底壁的排水口而排出。
帆布清洗機構中,由於具備帆布清洗裝置100,因此能夠達到上述效果,而且由於具備回收箱21,因此能夠防止從引導輥KR掉落的水附著於濕紙幅X或其他部位。
以上對本發明的理想實施型態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型態。
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100中,對第1圖所示的帆布K1實施清洗,但也可對帆布K2實施清洗,也可對雙方進行清洗。
此外,也可對帆布K1、K2設置複數個帆布清洗裝置100。
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100可沿著第一軌道部1及第二軌道部2滑動,但只要可沿著至少任一軌道部滑動即可。
此外,並非必須在梁部10或白水回收部20安裝軌道部,也並非必須具備梁部10或白水回收部20。
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100中,基部11由第一滑動部11a、第二滑動部11b、支架11c構成,但不限於該結構。意即,只要至少能沿軌道部滑動且將錐形部13和噴嘴裝置16直接或間接地連接在一起即可。
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100中,在錐形部13內安裝有負壓發生裝置13b,但這並非必不可少。
同樣,在帆布清洗裝置100中設置有風刀18,但這並非必不可少。
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裝置100中,輔助臂部17安裝於錐形部13上,但也可安裝於基部11上,或者安裝於臂部15上,以替代安裝於錐形部13上。
本實施型態的帆布清洗機構中,如第1圖所示,在一個引導輥KR處設置有回收箱21,但也可設置在多處。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的帆布清洗裝置100可用作在抄紙機的乾燥部對所使用的帆布進行搬運的同時清洗帆布的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帆布清洗裝置100,不僅能夠極力防止污染物再次附著。而且能夠高效地清洗帆布。
1‧‧‧軌道部(第一軌道部)
2‧‧‧軌道部(第二軌道部)
10‧‧‧梁部
11‧‧‧基部
11a‧‧‧第一滑動部
11b‧‧‧第二滑動部
11c‧‧‧支架
13‧‧‧錐形部
13a‧‧‧高壓水吹送裝置
13b‧‧‧負壓發生裝置
15‧‧‧臂部
16‧‧‧噴嘴裝置
17‧‧‧輔助臂部
18‧‧‧風刀
20‧‧‧白水回收部
100‧‧‧帆布清洗裝置
H‧‧‧最短距離
K1‧‧‧帆布
KR‧‧‧引導輥
L‧‧‧距離
θ3、θ4‧‧‧角度

Claims (12)

  1. 一種帆布清洗裝置,係用於在搬運抄紙機的帆布的同時對帆布進行清洗,該帆布清洗裝置係具備:基部,係可沿著朝前述帆布的寬度方向延伸的軌道部滑動;錐形部,係安裝於該基部上,呈直線狀延伸;高壓水吹送裝置,係內設於該錐形部中,用於向前述帆布吹送高壓水;臂部,係從前述基部向下游側延伸設置;以及噴嘴裝置,係安裝於該臂部的前端,用於向前述帆布吹送藥液;前述錐形部與前述噴嘴裝置沿著搬運方向排列成直線狀,且前述噴嘴裝置位於比前述錐形部更靠近下游側的位置,在前述錐形部內從前述高壓水吹送裝置向前述帆布吹送高壓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其中,前述錐形部設置於隔著前述帆布與引導前述帆布的引導輥相對向的位置,從前述帆布離開前述引導輥的切點部到前述噴嘴裝置向前述帆布吹送藥液的位置的距離為200mm至1000mm。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其中,前述噴嘴裝置具有:藥液噴嘴部,係用於吹送前述藥液;以及一對空氣噴嘴部,係以夾持該藥液噴嘴部的方式設置;前述藥液噴嘴部與前述一對空氣噴嘴部沿著搬運方向排列成直線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其中, 前述藥液為包含從由氨基改性矽油、環氧改性矽油、聚醚改性矽油、聚丁烯、植物油及合成酯油所組成的群組中選擇的至少一種的污染防止劑組合物,前述藥液的界達電位的絕對值為3mV至100mV。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該帆布清洗裝置更具備用於使前述錐形部內形成負壓的負壓發生裝置,在前述錐形部內從前述高壓水吹送裝置向前述帆布吹送高壓水,並利用前述負壓發生裝置抽吸該高壓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該帆布清洗裝置更具備:輔助臂部,係安裝於前述基部、前述臂部或前述錐形部上;以及風刀,係安裝於該輔助臂部的前端,用於向前述帆布吹送空氣;前述錐形部、前述風刀及前述噴嘴裝置沿著搬運方向排列成直線狀,且前述風刀位於前述錐形部與前述噴嘴裝置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該帆布清洗裝置更具備:輔助臂部,係安裝於前述基部、前述臂部或前述錐形部上;風刀,係安裝於該輔助臂部的前端,用於向前述帆布吹送空氣;以及負壓發生裝置,係用於使前述錐形部內形成負壓;前述錐形部、前述風刀及前述噴嘴裝置沿著搬運方向排列成直線狀,且前述風刀位於前述錐形部與前述噴嘴裝置之間, 在前述錐形部內從前述高壓水吹送裝置向前述帆布吹送高壓水,並利用前述負壓發生裝置抽吸該高壓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7項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其中,前述錐形部的與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寬度方向的直徑Wd為0.04m至0.5m,前述噴嘴裝置瞬間吹送的前述藥液在前述帆布上的藥液吹送寬度Wc為0.015m至0.2m,前述直徑Wd與前述藥液吹送寬度Wc的關係滿足:Wc
    Figure 108131063-A0202-13-0003-46
    Wd。
  9. 一種帆布的清洗方法,係採用申請專利範圍第5或7項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其中,將由前述高壓水吹送裝置所供應的高壓水的供應水量Qw設為500ml/min至5000ml/min,將由前述負壓發生裝置所回收的高壓水的回收量Qa設為200ml/min至4850ml/min,將由前述噴嘴裝置所施加的藥液的施加量Qc以有效成分量計設為150mg/min至20000mg/min,則前述供應水量Qw、前述回收量Qa及前述施加量Qc的關係滿足:(Qw-Qa)/Qc
    Figure 108131063-A0202-13-0003-47
    25。
  10. 一種帆布的清洗方法,係採用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其中,將由前述高壓水吹送裝置供應的高壓水的供應水量Qw設為500ml/min至5000ml/min, 將由前述負壓發生裝置回收的高壓水的回收量Qa設為200ml/min至4850ml/min,將由前述風刀去除的水量Qn設為200ml/min至1455ml/min,將由前述噴嘴裝置施加的藥液的施加量Qc以有效成分量計設為150mg/min至20000mg/min,則前述供應水量Qw、前述回收量Qa、前述去除的水量Qn及前述施加量Qc的關係滿足:(Qw-Qa)/Qc
    Figure 108131063-A0202-13-0004-48
    25且(Qw-Qa-Qn)/Qc
    Figure 108131063-A0202-13-0004-49
    15。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9或10項所述的帆布的清洗方法,其中,前述錐形部的與長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的寬度方向的直徑Wd為0.04m至0.5m,該直徑Wd、與前述帆布旋轉一周之期間前述基部所滑動的距離W的關係滿足:0.01Wd
    Figure 108131063-A0202-13-0004-50
    W
    Figure 108131063-A0202-13-0004-52
    3Wd。
  12. 一種帆布清洗機構,係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中任一項中所述的帆布清洗裝置;以及回收箱,係用於回收從引導前述帆布的引導輥掉落的水;前述回收箱呈向前述帆布的寬度方向延伸且上表面形成開口的箱狀,前述帆布清洗裝置的前述錐形部設置於隔著該帆布與前述引導輥相對向的位置,前述回收箱設置於前述引導輥的下方。
TW108131063A 2018-03-30 2019-08-29 帆布清洗裝置、帆布的清洗方法及帆布清洗機構 TWI7032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9867 2018-03-30
WOPCT/JP2019/014331 2019-03-29
PCT/JP2019/014331 WO2019189879A1 (ja) 2018-03-30 2019-03-29 カンバス洗浄装置、カンバスの洗浄方法及びカンバス洗浄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03255B TWI703255B (zh) 2020-09-01
TW202035826A true TW202035826A (zh) 2020-10-01

Family

ID=68060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1063A TWI703255B (zh) 2018-03-30 2019-08-29 帆布清洗裝置、帆布的清洗方法及帆布清洗機構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008706B2 (zh)
EP (1) EP3702525B1 (zh)
CN (1) CN110557956B (zh)
AU (1) AU2019210563B2 (zh)
CA (1) CA3053058C (zh)
TW (1) TWI703255B (zh)
WO (1) WO201918987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03031A1 (en) * 2020-02-13 2022-12-21 Kadant Nordic AB Cleaning head with directional nozzle assembly and shaped external air knife for traversing shower systems
JP2022128918A (ja) * 2021-02-24 2022-09-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皮膚洗浄用液体噴射装置
CN114247717B (zh) * 2021-12-21 2023-04-07 江苏英普科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袋多头喷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18024B1 (zh) 1969-04-01 1974-05-07
SE500772C2 (sv) * 1992-11-25 1994-08-29 Staffan Sjoeberg Anordning för rengöring av föremål i rörelse
DE19702791A1 (de) * 1997-01-27 1998-07-30 Voith Sulzer Papiermasch Gmbh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eines Transportbandes
US6491764B2 (en) * 1997-09-24 2002-12-10 Interuniversitair Microelektronics Centrum (Ime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a liquid from a surface of a rotating substrate
US7527698B2 (en) * 1998-09-23 2009-05-05 Interuniversitair Microelektronica Centrum (Imec, Vzw)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a liquid from a surface of a substrate
JP3432819B1 (ja) * 2002-07-31 2003-08-04 株式会社メンテック 液体吹付付与装置、それを使用した液体の吹き付け付与方法、及び薬液
JP2008007897A (ja) 2006-06-30 2008-01-17 Oji Paper Co Ltd カンバス洗浄装置ならびにカンバス洗浄方法、およびオフセット印刷用紙の製造装置、新聞用紙
JP4263201B2 (ja) * 2006-06-30 2009-05-13 シキボウ株式会社 抄紙用ドライヤーカンバス
CA2681194A1 (en) * 2007-04-19 2008-10-30 Voith Patent Gmbh Cleaning device
DE102007031314A1 (de) * 2007-07-05 2009-01-08 Hamatech Ape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Trocknen einer Oberfläche eines Substrats
JP4918024B2 (ja) * 2007-12-18 2012-04-18 レンゴー株式会社 抄紙機におけるドライヤ
JP4857405B2 (ja) * 2010-03-31 2012-01-18 株式会社メンテック 汚染防止剤組成物
CN101967766B (zh) * 2010-10-19 2012-05-30 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纸生产设备
WO2014136445A1 (ja) * 2013-03-04 2014-09-12 株式会社メンテック 薬液の吹付け方法
JP6429703B2 (ja) * 2015-03-27 2018-11-28 株式会社メンテック ノズル装置、それを用いた薬液の吹付方法及び薬液
CN204803677U (zh) * 2015-06-12 2015-11-25 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 一种大定量毛布清洁装置
JP6644016B2 (ja) * 2017-03-29 2020-02-12 株式会社メンテック カンバス洗浄装置
CN208104890U (zh) * 2018-04-10 2018-11-16 迅普精工株式会社 纸材料输送装置及造纸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9210563B2 (en) 2020-05-14
CA3053058C (en) 2020-04-28
EP3702525A1 (en) 2020-09-02
CN110557956B (zh) 2020-06-05
CN110557956A (zh) 2019-12-10
AU2019210563A1 (en) 2019-10-17
CA3053058A1 (en) 2019-09-30
EP3702525B1 (en) 2022-10-12
EP3702525A4 (en) 2021-07-28
US20200340181A1 (en) 2020-10-29
TWI703255B (zh) 2020-09-01
WO2019189879A1 (ja) 2019-10-03
US11008706B2 (en)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03255B (zh) 帆布清洗裝置、帆布的清洗方法及帆布清洗機構
US20030056919A1 (en) Cleaning a semipermeable membrane in a papermaking machine
FI82105C (fi) Saett och anordning foer bortfoerande av damm som frigoers vid losskraeppning av en pappersbana.
WO2004018110A1 (ja) 液体吹付付与装置、それを使用した液体の吹き付け付与方法、及び薬液
KR880001890A (ko) 웨브의 이송을 돕는 장치
KR20120037886A (ko) 레이저 절단 장치용 벨트 세척 시스템
CN103097138A (zh) 丝网清洁装置及方法
JP6644016B2 (ja) カンバス洗浄装置
JP6534785B1 (ja) カンバス洗浄装置、カンバスの洗浄方法及びカンバス洗浄機構
US6053104A (en) Printing device with a device for cleaning the printing substrates supplied to the printing machine
US2005020511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moving dust from surface of support
CN101517160A (zh) 用于引导纸幅或类似材料的方法和装置
JP2008007897A (ja) カンバス洗浄装置ならびにカンバス洗浄方法、およびオフセット印刷用紙の製造装置、新聞用紙
JP5748807B2 (ja) 液体適用装置及び液体適用方法
JP2004218186A (ja) 抄紙機のカンバスに対する汚染防止剤の吹付付与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摺動散布装置及び汚染防止剤
FI104646B (fi) Laitteisto ja menetelmä paperi-/kartonkiradan johtamisessa pulpperiin
JP2014114085A (ja) 基板浮上装置および基板浮上装置の洗浄方法
JP5280259B2 (ja) ドライヤカンバス用クリーナ
JP5019077B2 (ja) ゴミ取りロール清掃装置と洗浄液吐出ノズル
JP2005088320A (ja) 印刷機の集塵装置
PT1057905E (pt) Dispositivo e processo aperfeicoados para limpeza dos rolos compressores de teia na saida de uma maquina de cardacao
JP5000388B2 (ja) 湿紙の再湿抑制方法及び装置
JP6942935B2 (ja) エアー式洗浄機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カンバス洗浄装置
JP5842301B2 (ja) 帯状抄紙用具の洗浄装置
JPWO2005092526A1 (ja) 帯状用具の洗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