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3717A - 黏著劑組成物及表面保護膜 - Google Patents

黏著劑組成物及表面保護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3717A
TW202033717A TW108140658A TW108140658A TW202033717A TW 202033717 A TW202033717 A TW 202033717A TW 108140658 A TW108140658 A TW 108140658A TW 108140658 A TW108140658 A TW 108140658A TW 202033717 A TW202033717 A TW 2020337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aforementioned
parts
adhesive composition
phosphoni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0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80375B (zh
Inventor
佐藤浩司
髭白朋和
小松崎優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Dic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Dic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Dic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3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3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0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037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4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30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34Carboxylic acids; Esters thereof with monohydroxy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6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4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5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Epoxy Resi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黏著劑組成物,該黏著劑組成物即便在膜厚較薄時亦維持硬化性,並且,即便在高溫高濕下亦能夠維持表面保護膜的被黏著物的透明性。本發明的黏著劑組成物係含有胺甲酸乙酯樹脂(A)、硬化劑(B)、及磷硬化促進劑(C),其中,前述胺甲酸乙酯樹脂(A)係具有酸基者,前述硬化劑(B)係含有在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環氧基之環氧硬化劑、及在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異氰酸酯基之異氰酸酯硬化劑者,前述磷硬化促進劑(C)為鏻鹽。

Description

黏著劑組成物及表面保護膜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黏著劑組成物及表面保護膜。
表面保護膜係以防止各種基材表面的污染和損傷為目的而被使用。前述表面保護膜係例如在顯示裝置的製造步驟中,被貼附在光學構件等且在不需要表面的保護的階段從光學構件等剝離。
被使用在此種表面保護膜之黏著劑,已知有:一種含有具有酯鍵之聚合物、脂肪酸酯及硬化劑之再剝離型黏著劑(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再者,一種含有胺甲酸乙酯樹脂、硬化劑、及有機酸的二酯或三酯之再剝離型黏著劑(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3),一種含有具有2個以上羥基之聚胺酯、交聯劑、碳二亞胺化合物及有機溶劑之黏著劑組成物(例如參照專利文獻4)。再者,已知一種含有使聚異氰酸酯、多元醇及二氧基羧酸等反應而得到的胺甲酸乙酯樹脂、以及聚異氰酸酯硬化劑之黏著劑組成物(例如參照專利文獻5)。進一步,已知一種含有胺甲酸乙酯樹脂、及聚異氰酸酯硬化劑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該胺甲酸乙酯樹脂係在屬於具有胺甲酸乙酯預聚合物及羥基之聚胺基化合物與反應停止劑之反應物的聚胺酯脲進一步使環狀酸酐反應而得到者(例如參照專利文獻6)。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6-18606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6-186029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6-186064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國際公開第2017/010158號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10-180290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2011-026418號公報
但是,將以往已知的專利文獻1至4所記載之黏著劑使用在表面保護膜且放置在高溫高濕下時,有表面保護膜的被黏著物染白(白霧)之問題。為了解決該問題,本發明者進行研討時,發現藉由在專利文獻5至6所記載的黏著劑併用環氧硬化劑,利用相乘效果而能夠顯著地改善白霧性,然而,使用以往所使用的環氧硬化促進劑時,發現黏著劑的膜厚變薄時,有硬化性降低之問題。本發明係鑒於前述情形而進行者,係以提供一種即便膜厚較薄時亦維持硬化性,並且,即便在高溫高濕下亦能夠維持表面保護膜的被黏著物的透明性之黏著劑組成物。
本發明的黏著劑組成物係含有胺甲酸乙酯樹脂(A)、硬化劑(B)、 及磷硬化促進劑(C),其中,前述胺甲酸乙酯樹脂(A)係具有酸基者,前述硬化劑(B)係含有在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環氧基之環氧硬化劑、及在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異氰酸酯基之異氰酸酯硬化劑者,前述磷硬化促進劑(C)為鏻鹽。
本發明的黏著劑組成物係即便膜厚較薄時仍可維持硬化性,並且,即便在高溫高濕下時亦能夠維持表面保護膜的被黏著物的透明性。
本發明的黏著劑組成物係含有胺甲酸乙酯樹脂(A)、硬化劑(B)、及磷硬化促進劑(C)。
前述胺甲酸乙酯樹脂(A)係多元醇(a1)與聚異氰酸酯(a2)的反應物,係具有酸基者。
前述多元醇(a1)係在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羥基之化合物,較佳為含有聚合物多元醇(a1-1)、具有酸基的多元醇(a1-2)、及因應所需之鏈延長劑(a1-3)。
前述聚合物多元醇(a1-1)係表示數量平均分子量宜為500以上,較佳為700以上,更佳為900以上,且宜為10,000以下,較佳為5,000以下,更佳為3,000以下之多元醇。
在本發明,數量平均分子量及重量平均分子量係表示使用藉由以聚苯乙烯換算之凝膠滲透層析法所測定之值。
前述聚合物多元醇(a1-1),能夠使用1種或2種以上,可列舉例如: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具有2個以上羥基之含羥基的 液狀二烯系聚合物等。
前述聚醚多元醇係可舉出:以1種或2種以上具有2個以上活性氫原子之化合物(例如,分子量50以上且未達500)作為起始劑且使環氧烷(Alkylene oxide)加成聚合而成者;或是,因應所需以1種或2種以上前述具有2個以上活性氫原子之化合物(例如,分子量50以上且未達500)作為起始劑且使環狀醚開環聚合而成者。
前述具有2個以上活性氫原子之化合物係能夠使用1種或2種以上,可列舉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丙二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雙酚A、甘油、三羥甲基乙烷、三羥甲基丙烷等。
前述環氧烷能夠使用1種或2種以上,可列舉例如: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環氧丁烷、表氯醇等。前述環狀醚可舉出:四氫呋喃、烷基取代之四氫呋喃等。
前述聚醚多元醇係特別能夠使用使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伸丁二醇、四氫呋喃與烷基取代之四氫呋喃反應而得到的聚伸丁二醇衍生物;使新戊二醇與四氫呋喃共聚合而成之聚伸丁二醇衍生物等。其中,前述聚醚多元醇較佳為聚丙二醇、聚伸丁二醇(PTMG)、聚伸丁二醇衍生物(PTXG)。
前述聚醚多元醇較佳是至少含有以10質量%以上的比率具有碳原子數為4以上的氧伸烷基(oxyalkylene)單元之聚醚多元醇。藉由含有碳原子數為4以上的氧伸烷基單元,變得容易抑制表面特性的變化。
前述聚合物多元醇(a1-1)中,聚醚多元醇的含有率宜為50質量%以上,較佳為80質量%以上,更佳為90質量%以上,且宜為100質量%以下。
前述聚酯多元醇可使用例如:低分子多元醇與多羧酸的酯化反應物、ε-己內酯等環狀酯化合物的開環聚合物、前述酯化反應物、開環聚合物的共聚合聚酯等。
能夠與前述碳酸進行酯化反應而形成聚酯多元醇之低分子多元醇可列舉例如: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1,5-戊二醇、1,5-己二醇、1,6-己二醇、2,5-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1,11-十一烷二醇、1,12-十二烷二醇、2-甲基-1,3-丙二醇、新戊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2-甲基-1,8-辛二醇等脂肪族多元醇;1,4-環己烷二甲醇等脂環式多元醇;氫醌、間苯二酚;雙酚A、雙酚F、4,4’-聯苯酚等芳香族多元醇等。
前述低分子多元醇較佳為脂肪族多元醇、脂環式多元醇,更佳為脂肪族多元醇,又更佳為1,2-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
前述多羧酸可列舉例如: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羧酸等脂肪族二羧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萘二羧酸等芳香族二羧酸;及該等酸的酐或酯化物等。
前述聚碳酸酯多元醇可舉舉例如碳酸酯及/或光氣、與低分子多元醇的反應。前述碳酸酯能夠使用1種或2種以上,可列舉例如:碳酸烷基酯(例如,碳酸甲酯、碳酸乙酯等)、碳酸二烷基酯(例如,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等)等脂肪族碳酸酯;環碳酸酯等含有脂環式結構之碳酸酯(以下,有將「含有脂環式結構」簡稱為「脂環式」之情形);碳酸二苯酯等芳香族碳酸酯。其中,較佳 為脂肪族碳酸酯、脂環式碳酸酯,更佳為脂肪族碳酸酯,又更佳為碳酸二烷基酯。
能夠與前述碳酸酯、光氣反應的低分子多元醇可舉出和能夠與前述多羧酸進行酯化反應而形成聚酯多元醇之低分子多元醇同樣的低分子多元醇等。
前述低分子多元醇較佳為脂肪族多元醇、脂環式多元醇,更佳為脂肪族多元醇,又更佳為1,2-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
前述聚碳酸酯多元醇較佳為屬於脂肪族碳酸酯與脂肪族多元醇的反應物之脂肪族聚碳酸酯多元醇;屬於脂肪族碳酸酯及/或脂環式碳酸酯與脂肪族多元醇及/或脂環式多元醇的反應物之脂環式聚碳酸酯多元醇等。
前述多元醇(a1)中,聚合物多元醇(a1-1)的含有率宜為50質量%以上,較佳為70質量%以上,更佳為80質量%以上,且宜為100質量%以下。
前述具有羧基的多元醇(a1-2)能夠使用1種或2種以上,可列舉例如:2,2-二羥甲基丙酸、2,2-二羥甲基丁酸、2,2-二羥甲基酪酸、2,2-二羥甲基戊酸等羥基酸;及前述具有羧基的多元醇與前述多羧酸之反應物等。前述具有羧基的多元醇(a1-2)較佳為羥基酸,更佳為2,2-二羥甲基丙酸。前述酸基較佳為羧基。
相對於前述聚合物多元醇(a1-1)100質量份,前述具有羧基的多元醇(a1-2)的含量宜為1質量份以上,較佳為2質量份以上,更佳為3質量份以上,且宜為50質量份以下,較佳為30質量份以下,更佳為20質量份以下。
前述多元醇(a1)中,前述聚合物多元醇(a1-1)及前述具有羧基的多元醇(a1-2)的合計含有率宜為50質量%以上,較佳為80質量%以上,更佳為90質量%以上,且宜為100質量%以下。
前述鏈延長劑(a1-3)能夠使用1種或2種以上,可舉出具有2個以上活性氫原子之化合物、多胺等。前述具有2個以上活性氫原子之化合物可列舉例如:乙二醇、1,2-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3-甲基-1,5-戊二醇、1,6-己二醇、3,3’-二羥甲基庚烷、新戊二醇、3,3-雙(羥甲基)庚烷、二乙二醇、二丙二醇、聚氧丙二醇、聚氧丁二醇、甘油、三羥甲基丙烷等脂肪族鏈延長劑;1,2-環丁二醇、1,3-環戊二醇、1,4-環己二醇、環庚二醇、環辛二醇、1,4-環己烷二甲醇、羥丙基環己醇、三環[5.2.1.02,6]癸烷-二甲醇、雙環[4.3.0]-壬二醇、二環己二醇、雙環[4.3.0]壬烷二甲醇、螺[3.4]辛二醇、丁基環己二醇、1,1’-雙環亞己基二醇、環己三醇、氫化雙酚A、1,3-金剛烷二醇等脂環式鏈延長劑等;較佳為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二乙二醇、新戊二醇、1,3-丁二醇等脂肪族烷二醇;環己烷二甲醇等脂環式二醇等。再者,前述多胺可舉出:乙二胺、1,2-丙二胺、1,6-己二胺、哌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07-4
、2,5-二甲基哌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07-5
、異佛爾酮二胺、4,4’-二環己基甲烷二胺、3,3’-二甲基-4,4’-二環己基甲烷二胺、1,4-環己烷二胺、N-羥甲基胺基乙胺、N-乙基胺基乙胺、N-甲基胺基丙胺、二乙烯三胺、二丙烯三胺、二乙烯四胺、肼、N,N’-二甲基肼、1,6-六亞甲基雙肼、琥珀酸二醯肼、己二酸二醯肼、戊二酸二醯肼、癸二酸二醯肼、間苯二甲酸二醯肼、β-胺基脲丙酸醯肼、3-胺基脲-丙基-肼基甲酸酯、胺基脲-3-胺基脲甲基-3,5,5-三甲基環己烷等多胺延長劑等。
含有前述鏈延長劑(a1-3)時,相對於前述多元醇(a1),鏈延長劑(a1-3)含有率宜為0至5質量%,較佳為0至3質量%,更佳為0至1質量%。
前述多元醇(a1)除了聚合物多元醇(a1-1)及前述具有酸基之多元醇(a1-2)及前述鏈延長劑(a1-3)以外,亦可含有多元醇(a1-4)。
前述聚異氰酸酯(a2)能夠使用1種或2種以上,可列舉例如: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2,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碳二亞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粗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苯二異氰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萘二異氰酸酯、伸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四甲基伸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等芳香族聚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離胺酸二異氰酸酯等脂肪族聚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1,3-雙(異氰酸酯基甲基)環己烷、4,4’-二環己基甲烷二異氰酸酯、2,4-及/或2,6-甲基環己烷二異氰酸酯、伸環己基二異氰酸酯、甲基伸環己基二異氰酸酯、雙(2-異氰酸基乙基)-4-伸環己基-1,2-二羧酸酯及2,5-及/或2,6-降莰烷二異氰酸酯、二聚酸二異氰酸酯、雙環庚烷三異氰酸酯、氫化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等的脂環式聚異氰酸酯等。其中,較佳為脂肪族聚異氰酸酯、脂環式聚異氰酸酯。
前述聚異氰酸酯(a2)所含有的異氰酸酯基與前述多元醇(a1)所含有的羥基之莫耳比(異氰酸酯基/羥基)為0.5以上,宜為0.55以上,較佳為0.6上,且莫耳比為未達1,宜為1以下,較佳為0.95以下,較佳為0.9以下。
前述胺甲酸乙酯樹脂(A)亦可為進一步使前述多元醇(a1)(含有因應所需而使用之鏈延長劑(a1-3))與聚異氰酸酯(a2)的反應物與末端停止劑進行反應而成者。藉由使用末端停止劑而可使異氰酸酯基失活。
前述末端停止劑較佳為醇,可列舉例如: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等1官能醇;1,2-丙二醇、1,3-丁二醇等2官能醇;多官能多元醇;烷醇胺(例如乙醇胺等)、烷醇二胺(例如二乙醇胺等)等烷醇胺化合物等。
使用前述末端停止劑時,末端停止劑所含有之具有活性氫原子的基與前述聚異氰酸酯(a2)所含有的氰酸酯基之莫耳比宜為1.0以上,較佳為1.2以上,更佳為1.5以上,且宜為10.0以下,較佳為5.0以下,更佳為3.0以下。
前述胺甲酸乙酯樹脂(A)的酸價宜為5mgKOH/g以上,較佳為7mgKOH/g以上,且宜為50mgKOH/g以下,較佳為45mgKOH/g以下,更佳為35mgKOH/g以下。
前述胺甲酸乙酯樹脂(A)的數量平均分子量宜為5,000以上,較佳為6,000以上,更佳為7,000以上,且宜為80,000以下,較佳為60,000以下,更佳為40,000以下。
前述胺甲酸乙酯樹脂(A)的重量平均分子量宜為10,000以上,較佳為15,000,更佳為20,000以上,且宜為200,000以下,較佳為100,000以下,更佳為70,000以下。
前述胺甲酸乙酯樹脂(A)的分子量分散度宜為1.8以上,較佳為2以上,更佳為2.3以上,且宜為7以下,較佳為5以下。
在本說明書中,數量平均分子量、重量平均分子量能夠使用凝膠滲透層析法,並且,以聚苯乙烯作為標準試料而得到的換算值進行測定。
前述胺甲酸乙酯樹脂(A)係能夠藉由使多元醇(a1)及聚異氰酸酯(a2)且因應所需進一步使鏈延長劑及/或末端停止劑反應而製造。前述反應可在有機溶劑的存在下進行,亦可在前述反應時使胺甲酸乙酯化催化劑共存。
前述有機溶劑能夠使用1種或2種以上,可列舉例如:甲苯等芳香族烴溶劑;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酯溶劑;丙酮、甲基乙基酮、環己酮、3-戊酮等酮溶劑;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乙基醚、丙二醇單正丙基醚、乙基卡必醇等醚溶劑;乙腈、丙腈、異丁腈、戊腈等腈溶劑;二甲基亞碸等亞碸溶劑;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N-甲基-2-吡咯啶酮等醯胺溶劑等。
前述胺甲酸乙酯化催化劑例如能夠使用三乙胺、三乙二胺、N-甲 基嗎啉等含氮化合物;乙酸鉀、硬脂酸鋅、辛酸錫等金屬鹽;月桂酸二丁基錫、二新癸酸二辛基錫、四乙醯丙酮鋯等有機金屬化合物等。
前述硬化劑(B)係含有在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環氧基之環氧硬化劑、及在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異氰酸酯基之異氰酸酯硬化劑。
能夠使用1種或2種以上前述環氧硬化劑可列舉例如: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新戊二醇二環氧丙基醚、1,6-己二醇二環氧丙基醚、二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聚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聚丙二醇二環氧丙基醚、甘油二環氧丙基醚、環己烷二甲醇二環氧丙基醚、間苯二酚二環氧丙基醚、苯酚(EO)5環氧丙基醚、雙-(對羥苯基)甲烷二環氧丙基醚、2,2-雙-(對羥苯基)丙烷二環氧丙基醚、參-(對羥苯基)甲烷聚環氧丙基醚、1,1,2,2-肆(對羥苯基)乙烷聚環氧丙基醚、月桂醇(EO)15環氧丙基醚等脂肪族、脂環式或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的二環氧丙基醚;甘油三環氧丙基醚、二甘油聚環氧丙基醚、聚甘油聚環氧丙基醚、三羥甲基丙烷三環氧丙基醚、山梨糖醇聚環氧丙基醚、聚甘油聚環氧丙基醚、新戊四醇聚環氧丙基赤藻糖醇、二甘油聚環氧丙基醚等的脂肪族、脂環式或芳香族多元醇化合物的聚環氧丙基醚;N,N-二環氧丙基苯胺、N,N-二環氧丙基甲苯胺1,3-雙(N,N-二環氧丙基胺基甲基)環己烷、N,N,N’,N’-四環氧丙基-間二甲苯二胺、N,N,N’,N’-四環氧丙基-雙-(對胺苯基)甲烷等胺化合物的聚環氧丙基醚;對苯二甲酸二環氧丙基酯、間苯二甲酸二環氧丙基酯、萘二羧酸二環氧丙基酯、偏苯三甲酸聚環氧丙基酯、己二酸二環氧丙基酯、癸二酸二環氧丙基酯等脂肪酸或芳香族酸的二環氧丙基酯或聚環氧丙基酯;三環氧丙基胺基苯酚;三環氧丙基參(2-羥乙基)異三聚氰酸酯、三環氧丙基異三聚氰酸酯;鄰甲酚型環氧樹脂、苯酚酚酸清漆型環氧樹脂等。
前述環氧硬化劑的含量,係前述胺甲酸乙酯樹脂(A)中的羧基與前述環氧硬化劑中的環氧基的當量比成為宜為1以上,較佳為1.2以上,更佳為1.5以上之量,成為宜為5以下,較佳為4以下,更佳為3以下之量。
前述異氰酸酯硬化劑係能夠使用1種或2種以上,可列舉例如:甲苯二異氰酸酯、氯苯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四亞甲基二異氰酸酯、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氫化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等聚異氰酸酯;該等聚異氰酸酯的三羥甲基丙烷加成物;該等聚異氰酸酯的異三聚氰酸酯體;該等聚異氰酸酯的縮二脲體等。該等之中,較佳為使用聚異氰酸酯的三羥甲基丙烷加成物、聚異氰酸酯的異三聚氰酸酯體。
前述異氰酸酯硬化劑的含量,係前述胺甲酸乙酯樹脂(A)中的羥基與前述異氰酸酯硬化劑的異氰酸酯基的當量比成為宜為1以上,較佳為1.2以上,更佳為1.5以上之量,成為宜為5以下,較佳為4以下、更佳為3以下之量。
前述環氧硬化劑與前述異氰酸酯硬化劑的合計含量,係前述硬化劑(B)100質量份中,宜為50質量份以上,較佳為80質量份以上,更佳為90質量份以上,並且為100質量份以下。
前述硬化劑係除了環氧硬化劑及前述異氰酸酯硬化劑以外,亦可含有具有能夠與羧基反應的官能基之硬化劑作為其它硬化劑。前述能夠與羧基反應的官能基,可舉出環氧基以外之碳二亞胺鍵結基(-N=C=N-)、氮丙啶基、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1-6
唑基等。前述具有能夠與羧基反應的官能基之硬化劑可舉出具有2個以上能夠與羧基反應的官能基之化合物等,除了前述環氧硬化劑以外,可舉出例如:碳二亞胺硬化劑、氮丙啶硬化劑、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1-8
唑啉硬化劑等,亦可將該等硬化劑組合使用。
前述碳二亞胺硬化劑能夠使用1種或2種以上,可列舉例如: N,N’-二-鄰甲苯甲醯基碳二亞胺、N,N’-二苯基碳二亞胺、N,N’-二-2,6-二甲基苯基碳二亞胺、N,N’-雙(2,6-二異丙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辛基癸基碳二亞胺、N-三基-N’-環己基碳二亞胺、N,N’-二-2,2-二-第三丁基苯基碳二亞胺、N-三基-N’-苯基碳二亞胺、N,N’-二-對硝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對胺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對羥基苯基碳二亞胺、N,N’-二-環己基碳二亞胺、及N,N’-二-對甲苯甲醯基碳二亞胺等。
前述氮丙啶硬化劑能夠使用1種或2種以上,可列舉例如:2,2’-雙羥甲基丁醇參[3-(1-氮丙啶基)丙酸酯]、4,4’-雙(伸乙基亞胺基羰基胺基)二苯基甲烷等。
前述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9
唑啉硬化劑能夠使用1種或2種以上,可列舉例如:2’-亞甲基雙(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10
唑啉)、2,2’-伸乙基雙(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11
唑啉)、2,2’-伸乙基雙(4-甲基-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12
唑啉)、2,2’-丙烯雙(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13
唑啉)、2,2’-四亞甲基雙(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14
唑啉)、2,2’-六亞甲基雙(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15
唑啉)、2,2’-八亞甲基雙(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16
唑啉)、2,2’-對伸苯基雙(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17
唑啉)、2,2’-對伸苯基雙(4,4’-二甲基-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18
唑啉)、2,2’-對伸苯基雙(4-甲基-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19
唑啉)、2,2’-對伸苯基雙(4-苯基-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20
唑啉)、2,2’-間伸苯基雙(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21
唑啉)、2,2’-間伸苯基雙(4-甲基-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22
唑啉)、2,2’-間伸苯基雙(4,4’-二甲基-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23
唑啉)、2,2’-間伸苯基雙(4-伸苯基雙-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25
唑啉)、2,2’-鄰伸苯基雙(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26
唑啉)、2,2’-鄰伸苯基雙(4-甲基-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27
唑啉)、2,2’-雙(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28
唑啉)、2,2’-雙(4-甲基-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29
唑啉)、2,2’-雙(4-乙基-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30
唑啉)、2,2’-雙(4-苯基-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31
唑啉)等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32
唑啉化合物;2-異丙烯基-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33
唑啉、2-異丙烯基-4,4-二甲基-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34
唑啉等使乙烯系單體共聚合而成之具有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2-35
唑啉基之共聚物等。
前述硬化劑(B)中,其它硬化劑的含有率係例如較佳為50質量%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以下,亦可為0質量%。
相對於前述胺甲酸乙酯樹脂(A)100質量份,前述硬化劑(B)的含量較佳為0.1質量份以上,更佳為0.5質量份以上,又更佳為10質量份以下,較佳為7質量份以下。
前述胺甲酸乙酯樹脂(A)與前述硬化劑(B)的合計含有率,係前述黏著劑組成物的固形份中,宜為80質量%以上,較佳為90質量%以上,更佳為95質量%以上,且宜為100質量%以下。
此外,在本說明書,所謂黏著劑組成物的固形份,係指將黏著劑組成物所含有的溶劑除去後之部分。
前述黏著劑組成物亦可進一步含有硬化催化劑。前述硬化催化劑,可舉出與作為前述胺甲酸乙酯化催化劑所例示的化合物同樣的化合物。含有前述硬化催化劑時,相對於前述胺甲酸乙酯樹脂(A)100質量份,前述硬化催化劑之含量宜為0.001質量份以上,較佳為0.005質量份以上,更佳為0.01質量份以上,且宜為1質量份以下,較佳為0.1質量份以下,更佳為0.05質量份以下。
前述磷硬化促進劑(C)係具有促進行胺甲酸乙酯樹脂(A)所含有的酸基與硬化劑(B)反應的作用之磷化合物,在本發明係含有鏻鹽。
前述鏻鹽能夠使用1種或2種以上,可列舉例如:三芳基烷基鏻鹽、四烷基鏻鹽、芳烷基三芳基鏻鹽、四芳基鏻鹽、三烷基鏻鹽、三環烷基鏻鹽、環烷基三芳基鏻鹽、三芳基烯基鏻鹽、三芳基炔基鏻鹽等,較佳為三芳基烷基鏻鹽、四烷基鏻鹽、芳烷基三芳基鏻鹽、四芳基鏻鹽。
前述鏻鹽較佳為:氯化物鹽、溴化物鹽、碘化物鹽等鹵化物鹽;六氟磷酸鹽;四氟硼酸鹽、六氟硼酸鹽、四芳基硼酸鹽等硼酸鹽;氫氧化物鹽;二烷基磷酸鹽、六氟磷酸鹽等磷酸鹽;苯并三唑鹽;硫酸鹽;(三氟甲磺醯基)醯 亞胺鹽;二氰亞胺(dicyanamide)鹽等,其中,較佳為鹵化物鹽。
前述鏻鹽亦可具有取代或未取代的胺基、芳基羰基、烷基羰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羧基、氰基、三烷基矽基、三烷基矽基炔基、三烷基矽基烷氧基、硝基、鹵素原子基、羥基、雜環基、甲醯基等取代基。前述取代或未取代的胺基、芳基羰基、烷基羰基、烷氧基、烷氧基羰基的碳原子數宜為1至20,較佳為1至10。前述雜環基的碳原子數宜為2至10,較佳為2至5。前述三烷基矽基、三烷基矽基炔基、三烷基矽基烷氧基係各自較佳為三甲基矽基、三甲基矽基炔基、三甲基矽基烷氧基。
前述鏻鹽具體而言可舉出:溴化三苯基丙炔基鏻、溴化戊基三苯基鏻、氯化丙酮基苯基鏻、溴化丁基三苯基鏻、溴化(溴甲基)三苯基鏻、溴化3-溴丙基三苯基鏻、溴化(第三丁氧基羰基甲基)三苯基鏻、氯化丁基三苯基鏻、氯化(氯甲基)三苯基鏻、溴化4-(羧基丁基)三苯基鏻、溴化(3-羧基丙基)三苯基鏻、氯化(氰基甲基)三苯基鏻、溴化2-二甲基胺基乙基三苯基鏻、溴化2-(1,3-二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14-36
烷-2-基)乙基三苯基鏻、溴化2-(1,3-二氧雜戊環-2-基)乙基三苯基鏻、溴化(1,3-二氧雜戊環-2-基)甲基三苯基鏻、溴化乙基三苯基鏻、溴化乙氧基羰基甲基(三苯基)鏻、碘化乙基三苯基鏻、氯化乙基三苯基鏻、氯化(甲醯基甲基)三苯基鏻、溴化己基三苯基鏻、溴化庚基三苯基鏻、碘化異丙基三苯基鏻、碘化甲基三苯基鏻、溴化甲基三苯基鏻、(氯化甲氧基甲基三苯基鏻)、溴化甲氧基羰甲基(三苯基)鏻、氯化甲基三苯基鏻、溴化苯甲醯甲基三苯基鏻、溴化三苯基丙基鏻、氯化2-(三甲基矽基)乙氧基甲基三苯基鏻、溴化(3-三甲基矽基-2-丙炔基)三苯基鏻、溴化三苯基(十四基)鏻、碘化(2-三甲基矽基乙基)三苯基鏻、氯化三苯基(2-噻吩基甲基)鏻等三芳基烷基鏻鹽;
氯化三丁基(氰甲基)鏻、溴化三丁基十二基鏻、溴化三苯甲基十六基鏻、碘化三丁基甲基鏻、溴化三丁基-正辛基鏻、氯化肆(羥甲基)鏻、肆(羥甲基)鏻硫酸鹽、溴化四丁基鏻、溴化四乙基鏻氯化四丁基鏻、溴化四-正辛基鏻、四乙基鏻六氟硼酸鹽、四乙基鏻四氟硼酸鹽、四丁基鏻苯并三唑、四丁基鏻四氟硼酸鹽、四丁基鏻六氟磷酸鹽、四丁基鏻四苯基硼酸鹽、三丁基(2-甲氧基乙基)鏻雙(三氟甲磺醯基)醯亞胺、四丁基鏻氫氧化物、三丁基甲基鏻雙(三氟甲磺醯基)醯亞胺、溴化三丁基(1,3-二氧雜戊環-2-基甲基)鏻、三己基(十四基)鏻二氰亞胺、三丁基(乙基)鏻二乙基磷酸鹽等四烷基鏻鹽;
氯化苄基三苯基鏻、溴化苄基三苯基鏻、溴化(4-溴苄基)三苯基鏻、氯化(4-氯苄基)三苯基鏻、氯化(2-氯苄基)三苯基鏻、氯化(2,4-二氯苄基)三苯基鏻、溴化(3,4-二甲氧基苄基)三苯基鏻、溴化4-乙氧基苄基三苯基鏻、溴化(2-羥基苄基)三苯基鏻、氯化(3-甲氧基苄基)三苯基鏻、氯化(1-萘甲基)三苯基鏻、氯化(4-硝苄基)三苯基鏻等芳烷基三芳基鏻鹽;
溴化四苯基鏻、四苯基鏻四苯基硼酸鹽、氯化四苯基鏻、碘化四苯基鏻、四苯基鏻四-對甲苯基硼酸鹽等四芳基鏻鹽;
二-第三丁基甲基鏻四苯基硼酸鹽、二-第三丁基(甲基)鏻四氟硼酸鹽、三-第三丁基鏻四苯基硼酸鹽、三-第三丁基鏻四氟硼酸鹽等三烷基鏻鹽;
三環己基鏻四氟硼酸鹽等三環烷基鏻鹽;
氯化環丙基三苯基鏻等環烷基三芳基鏻鹽;
溴化烯丙基三苯基鏻、氯化烯丙基三苯基鏻等三芳基烯基鏻鹽;
溴化三苯基丙炔基鏻等的三芳基炔基鏻鹽;
氯三吡咯啶基鏻六氟磷酸鹽;溴化三苯基丙炔基鏻;(N-甲基-N-苯胺基)三苯 基鏻碘化;溴三吡咯啶基鏻六氟磷酸鹽;溴參(二甲基胺基)鏻六氟磷酸鹽;(7-氮雜苯并三唑-1-基氧基)參(二甲胺基)鏻六氟磷酸鹽;1H-苯并三唑-1-基氧基參(二甲胺基)鏻六氟磷酸鹽;1H-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啶基鏻六氟磷酸鹽;氯化[(1H-苯并三唑-1-基)甲基]三苯基鏻;四丁基鏻雙(1,3-二硫醇-2-硫酮-4,5-二硫醇)鎳(III)錯合物等。
前述磷硬化促進劑(C)中,鏻鹽的含有率宜為50質量%以上,較佳為80質量%以上,更佳為90質量%以上,且宜為100質量%以下。
相對於前述環氧硬化劑100質量份,前述磷硬化促進劑(C)的含量宜為1質量份以上,較佳為2質量份以上,更佳為3質量份以上,且宜為100質量份以下,較佳為50質量份以下,更佳為35質量份以下。
前述黏著劑組成物亦可進一步含有塑化劑。前述塑化劑可舉出:己二酸酯、檸檬酸酯、癸二酸酯、壬二酸酯、順丁烯二酸酯等脂肪族多羧酸酯;對苯二甲酸酯、間苯二甲酸酯、鄰苯二甲酸酯、偏苯三甲酸酯、苯甲酸酯等芳香族多羧酸酯;醚改性聚酯;環氧改性聚酯;由多羧酸與多元醇所形成的聚酯等。
含有前述塑化劑時,相對於前述胺甲酸乙酯樹脂(A)100質量份,該塑化劑的含量宜為0.1質量份以上,較佳為1質量份以上,且宜為50質量份以下,較佳為40質量份以下,更佳為30質量份以下。
前述黏著劑組成物亦可進一步含有溶劑。前述溶劑可舉出與作為前述有機溶劑所例示的化合物同樣的化合物。含有前述有機溶劑時,前述黏著劑組成物中,有機溶劑含有率較佳為20質量%以上,較佳為30質量%以上,較佳為80質量%以下,較佳為70質量%以下。
前述黏著劑組成物亦可進一步含有矽烷偶合劑、抗氧化劑、光安 定劑、防鏽劑、觸變性賦予劑、敏化劑、聚合抑制劑、調平劑、黏著賦予劑、抗靜電劑、阻燃劑等作為其他添加劑。前述黏著劑組成物中,前述其他添加劑的含有率宜為10質量以下,較佳為5質量%以下,更佳為1質量%以下,下限為0質量%。
藉由將前述黏著劑組成物塗佈在基材且因應所需去除溶劑,並進一步因應所需進行熟化,而可形成前述黏著劑組成物的硬化物之黏著層。前述黏著層的厚度宜為10μm以上,較佳為20μm以上,更佳為30μm以上,且宜為200μm以下,較佳為100μm以下,更佳為80μm以下。
藉由前述黏著劑組成物形成片材之方法,可列舉例如:將前述黏著劑成物塗佈在塑膠基材上且使其乾燥/硬化之方法。
前述塑膠基材例如能夠使用採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聚酯樹脂;聚乙烯、聚丙烯等的聚烯烴樹脂;聚丙烯酸樹脂;聚氯乙烯樹脂;聚丙烯乙烯乙烯醇;聚乙烯醇樹脂;聚胺酯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亞胺樹脂等而得到的片材或膜。亦可對該等塑膠基材的表面施行離型處理、抗靜電處理、電暈處理等。再者,該等前述塑膠基材的厚度係例如在10至200μm的範圍。
將前述黏著劑組成物塗佈在前述塑膠基材之方法可舉出使用輥塗佈機、凹版塗佈機、逆輥塗佈機、噴霧塗佈機、空氣刮刀塗佈機、模塗佈機等塗佈方法。
前述黏著劑組成物的硬化物之黏著層,係能夠在其剝離前後抑制基材表面特性的變化者,而且能夠使用於表面保護膜,特別是作為用以保護顯示裝置等電子機器的資訊顯示部之表面保護膜為有用者。
[實施例]
以下,舉出實施例而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
胺甲酸乙酯樹脂的數量平均分子量、重量平均分子量係使用以下的GPC測定方法而測定。
[GPC測定方法]
測定裝置:高速GPC裝置(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HLC-8220GPC」)
管柱:將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的下列管柱串聯使用。
(1)TSK-GEL HXL-H(保護管柱(guard column))
(2)TSK-GEL GMHXL
(3)TSK-GEL GMHXL
(4)TSK-GEL GMHXL
(5)TSK-GEL GMHXL
試樣濃度:以成為4mg/mL之方式使用四氫呋喃稀釋
移動相溶劑:四氫呋喃
流量:1.0mL/min
注入量:100μL
管柱溫度:40℃
標準試料:使用下述的標準聚苯乙烯製作校正曲線。
(標準聚苯乙烯)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gel標準聚苯乙烯A-500」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gel標準聚苯乙烯A-1000」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gel標準聚苯乙烯A-2500」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gel標準聚苯乙烯A-5000」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gel標準聚苯乙烯F-1」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gel標準聚苯乙烯F-2」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gel標準聚苯乙烯F-4」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gel標準聚苯乙烯F-10」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gel標準聚苯乙烯F-20」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gel標準聚苯乙烯F-40」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gel標準聚苯乙烯F-80」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gel標準聚苯乙烯F-128」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gel標準聚苯乙烯F-288」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gel標準聚苯乙烯F-550」
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TSKgel標準聚苯乙烯F-850」
(製造例1:胺甲酸乙酯樹脂(I)的製造)
在具備攪拌機、回流冷卻管、溫度計及氮吹入管之四頸燒瓶,在氮氣流下添加(數量平均分子量:1,006.3、羥值:111.5)1,621.51質量份、新戊二醇8.23質量份且均勻地混合後,添加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415.34質量份,接著,添加辛酸錫0.10質量份,藉由在90℃使其反應約3小時而得到在分子末端具有異氰酸酯基之胺甲酸乙酯預聚合物(a)。
接著,將使用前述方法而得到的胺甲酸乙酯預聚合物(a)冷卻至75℃,添加2,2-雙(羥甲基)丙酸39.87質量份及甲基乙基酮893.45質量份,接著,添加辛酸錫0.63質量份且使其在75℃約反應6小時後,得到在分子末端具有異氰酸酯基之胺甲酸乙酯預聚合物(b)的甲基乙基酮溶液(固形份70質量%)。
接著,添加屬於末端停止劑之1,3-丁二醇9.32質量份,接著,添加辛酸錫0.42質量份且確認異氰酸酯消失並添加乙酸乙酯496.42質量份,冷卻至室溫而得到胺甲酸乙酯樹脂(I)溶液(固形份60%)。該胺甲酸乙酯樹脂(I)的計算羥值為6.5,計算酸價為8.0,藉由GPC之分子量分布係數量平均分子量(Mn)為7,020、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28,948、分子量分散度(Mw/Mn)4.12。
(實施例1)
在製造例1所得到的胺甲酸乙酯樹脂(I)溶液(固形份60質量%)100質量份中,在即將製造片材之前,調配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劑之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的三聚氰酸酯(nurate)體(NCO21.7wt%,旭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DURANATE TKA-100」,以下簡稱為「TKA-100」)的50%乙酸乙酯溶液6.60質量份、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催化劑之二新癸酸二辛基錫1.20質量份、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延遲劑之乙醯丙酮0.30質量份、作為環氧硬化劑之山梨糖醇的六個羥基中四個經環氧基取代的山梨糖醇聚環氧丙基醚的50%乙酸乙酯溶液5.85質量份、作為磷硬化促進劑之溴化四丁基鏻的30%甲基乙基酮溶液0.29質量份、乙酸乙酯51.54質量份,而得到黏著劑組成物(A)(固形份40%)。
(實施例2)
在製造例1所得到的胺甲酸乙酯樹脂(I)溶液(固形份60質量%)100質量份中,在即將製造片材之前,調配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劑之「TKA-100」的50%乙酸乙酯溶液6.60質量份、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催化劑之二新癸酸二辛基錫1.20質量份、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延遲劑之乙醯丙酮0.30質量份、作為環氧硬化劑之山梨糖醇的六個羥基中四個經環氧基取代的山梨糖醇聚環氧丙基醚(環氧當量171g/eq.)的50%乙酸乙酯溶液5.85質量份、作為磷硬化促進劑之溴化四丁基鏻 的30%甲基乙基酮溶液2.93質量份、乙酸乙酯50.88質量份,而得到黏著劑組成物(B)(固形份40%)。
(實施例3)
在製造例1所得到的胺甲酸乙酯樹脂(I)溶液(固形份60質量%)100質量份中,在即將製造片材之前,調配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劑之「TKA-100」的50%乙酸乙酯溶液5.40質量份、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催化劑之二新癸酸二辛基錫1.2質量份、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延遲劑之乙醯丙酮0.30質量份、作為環氧硬化劑之不含有羥基的N,N,N',N'-四環氧丙基-1,3-苯二(甲烷胺)(環氧當量99g/eq.)的50%乙酸乙酯溶液3.39質量份、作為磷硬化促進劑之溴化四丁基鏻的30%甲基乙基酮溶液1.69質量份、乙酸乙酯50.27質量份,而得到黏著劑組成物(C)(固形份40%)。
(比較例1)
在製造例1所得到的胺甲酸乙酯樹脂(I)溶液(固形份60質量%)100質量份中,在即將製造片材之前,調配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劑之「TKA-100」的50%乙酸乙酯溶液6.60質量份、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催化劑之二新癸酸二辛基錫1.20質量份、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延遲劑之乙醯丙酮0.30質量份、作為環氧硬化劑之山梨糖醇的六個羥基之中四個經環氧基取代的山梨糖醇聚環氧丙基醚(環氧當量171g/eq.)的50%乙酸乙酯溶液5.85質量份、乙酸乙酯51.61質量份,而得到黏著劑組成物(D)(固形份40%)。
(比較例2)
在製造例1所得到的胺甲酸乙酯樹脂(I)溶液(固形份60質量%)100質量份中,在即將製造片材之前,調配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劑之「TKA-100」的50%乙酸乙酯溶液6.60質量份、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催化劑之二新癸酸二辛基錫1.20質量 份、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延遲劑之乙醯丙酮0.30質量份、作為環氧硬化劑之山梨糖醇的六個羥基之中四個經環氧基取代的山梨糖醇聚環氧丙基醚(環氧當量171g/eq.)的50%乙酸乙酯溶液5.85質量份、作為環氧硬化催化劑之三苯基膦的30%甲基乙基酮溶液0.29質量份、乙酸乙酯51.54質量份,而得到黏著劑組成物(E)(固形份40%)。
(比較例3)
在製造例1所得到的胺甲酸乙酯樹脂(I)溶液(固形份60質量%)100質量份中,在即將製造片材之前,調配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劑之「TKA-100」的50%乙酸乙酯溶液6.60質量份、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催化劑之二新癸酸二辛基錫1.20質量份、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延遲劑之乙醯丙酮0.30質量份、作為環氧硬化劑之山梨糖醇的六個羥基之中四個經環氧基取代的山梨糖醇聚環氧丙基醚(環氧當量171g/eq.)的50%乙酸乙酯溶液5.85質量份、作為環氧硬化催化劑之三苯基膦的30%甲基乙基酮溶液2.93質量份、乙酸乙酯50.88質量份,而得到黏著劑組成物(F)(固形份40%)。
(比較例4)
在製造例1所得到的胺甲酸乙酯樹脂(I)溶液(固形份60質量%)100質量份中,在即將製造片材之前,調配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劑之「TKA-100」的50%乙酸乙酯溶液6.60質量份、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催化劑之二新癸酸二辛基錫1.20質量份、作為異氰酸酯硬化延遲劑之乙醯丙酮0.30質量份、乙酸乙酯50.15質量份,而得到黏著劑組成物(G)(固形份40%)。
(比較例5)
在製造例1所得到的胺甲酸乙酯樹脂(I)的溶液(固形份60質量%)100質量份 中,在即將製造片材之前,調配作為環氧硬化劑之山梨糖醇的六個羥基之中四個經環氧基取代的山梨糖醇聚環氧丙基醚(環氧當量171g/eq.)的50%乙酸乙酯溶液5.85質量份、作為磷硬化促進劑之溴化四丁基鏻的30%甲基乙基酮溶液2.93質量份、乙酸乙酯50.43質量份,而得到黏著劑組成物(H)(固形份40%)。
[表1]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24-2
[黏著片的加工方法]
將所得到的黏著劑組成物以乾燥後的膜厚成為10μm之方式塗佈在厚度50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表面,並且,使其在100℃乾燥3分鐘。將此與表面經離型處理之厚度50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貼合,藉由在40℃熟化3天而得到黏著片。
[凝膠分率的評估方法]
將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到的表面保護膜裁斷成20×100mm者作為試片。凝膠分率係指將50μm離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從前述試片去除,並將其浸漬在甲苯24小時之前後的質量依照下式而算出之值。
凝膠分率(質量%)={(去除離型膜後的保護膜浸漬在甲苯並乾燥後殘留之黏著劑層的質量)/(去除離型膜後的保護膜浸漬在甲苯前的黏著劑層的質量)}×100
[初期接著力的評估方法]
將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到的表面保護膜裁斷成寬度20mm者作為試片。將離型膜從試片剝離,並且以接著面積成為20mm×60mm之方式使用2kg滾筒進行2往復而貼附在玻璃板。貼附24小時後,在23℃、濕度50%的環境下進行180度剝離強度測定,並作為接著力(N/25mm)。初期接著力係如下述般評估。
○:0.05以上且未達0.50
△:0.50以上且未達1.00
×:1.00以上
[耐熱後接著力的評估方法]
將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到的表面保護膜裁斷成寬度20mm者作為試片。將 離型膜從試片剝離,並且,以接著面積成為20mm×60mm之方式使用2kg滾筒進行2往復而貼附在玻璃板。貼附1小時後,在180℃的乾燥機靜置1小時並取出,在23℃、濕度50%的環境下靜置1小時靜置後,在23℃、濕度50%的環境下進行180度剝離強度測定,並作為耐熱後接著力(N/25mm)。
○:0.05以上且未達0.50
△:0.50以上且未達1.00
×:1.00以上
將上述評估結果顯示在表2。
[表2]
Figure 108140658-A0202-12-0027-3
由上述可知,本發明的黏著劑組成物係即便黏著劑層為薄膜亦具有優異的初期接著力、及耐熱後接著力。其中,藉由使用在環氧硬化劑中具有羥基的環氧硬化劑,併用之異氰酸酯硬化劑係與胺甲酸乙酯樹脂中的羥基及環氧 硬化劑中的羥基進行硬化,而使耐熱後接著力的上升率較低,並且,具有更優異的耐熱後接著力。
另一方面,比較例1係不使用環氧硬化催化劑的例,再者,比較例2及比較例3係使用非離子性三苯基膦三醇作為環氧硬化催化劑代替離子性溴化四丁基鏻之例子,但是,凝膠分率較低且硬化未充分地完成,並且,初期接著力不良。再者,比較例4係單獨使用異氰酸酯硬化劑之例子,比較例5係單獨使用環氧硬化劑之例子,任一者的初期接著力均為不良。

Claims (6)

  1. 一種黏著劑組成物,係含有胺甲酸乙酯樹脂(A)、硬化劑(B)、及磷硬化促進劑(C),其中,
    前述胺甲酸乙酯樹脂(A)係具有酸基者,
    前述硬化劑(B)係含有在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環氧基之環氧硬化劑、及在1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異氰酸酯基之異氰酸酯硬化劑者,
    前述磷硬化促進劑(C)為鏻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前述胺甲酸乙酯樹脂(A)的酸價為5mgKOH/g以上且50mgKOH/g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相對於前述環氧硬化劑100質量份,前述磷硬化促進劑(C)的含量為1質量份以上且100質量份以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黏著劑組成物,其中,前述磷硬化促進劑(C)係含有三芳基鏻鹽或三烷基鏻鹽者。
  5. 一種黏著片,係由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黏著劑組成物所形成者。
  6. 一種表面保護膜,係含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黏著片。
TW108140658A 2018-11-29 2019-11-08 黏著劑組成物及表面保護膜 TWI7803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3584 2018-11-29
JP2018223584 2018-1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3717A true TW202033717A (zh) 2020-09-16
TWI780375B TWI780375B (zh) 2022-10-11

Family

ID=70852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0658A TWI780375B (zh) 2018-11-29 2019-11-08 黏著劑組成物及表面保護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863538B2 (zh)
CN (1) CN113166618B (zh)
TW (1) TWI780375B (zh)
WO (1) WO20201103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63974B2 (ja) * 2019-08-09 2023-04-25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KR102562501B1 (ko) * 2020-11-23 2023-08-01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표면 보호 필름용 점착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부재
CN114015227B (zh) * 2021-12-22 2023-06-16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固化慢回弹丙烯酸泡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8584B (zh) * 2005-03-04 2013-03-11 Showa Denko Kk The film is formed with a paste
CN101400716B (zh) * 2006-03-16 2012-06-06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热固性树脂组合物、挠性电路基板用外覆剂和表面保护膜
JP2010144058A (ja) * 2008-12-19 2010-07-01 Toyo Ink Mfg Co Ltd カルボキシル基含有ウレタン樹脂、該ウレタン樹脂を含む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接着剤組成物
JP2010180290A (ja) * 2009-02-04 2010-08-19 Toyo Ink Mfg Co Ltd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粘着積層体
JP2011026418A (ja) * 2009-07-24 2011-02-10 Toyo Ink Mfg Co Ltd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粘着積層体
JP2013159639A (ja) * 2012-02-01 2013-08-19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カルボキシル基含有変性ウレタンエステル樹脂を含む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JP6070633B2 (ja) * 2013-05-29 2017-02-01 荒川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再剥離型ウレタン粘着剤組成物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て得られる再剥離可能な粘着フィルム及び光学部品の表面保護用フィルム
CN107001906B (zh) * 2014-12-09 2020-07-17 Dic株式会社 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紫外线固化型粘合片的制造方法和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JP5974311B1 (ja) * 2015-03-27 2016-08-23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再剥離型粘着剤
WO2017010158A1 (ja) * 2015-07-15 2017-01-19 Dic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EP3406645B1 (en) * 2016-01-20 2020-09-30 New Japan Chemical Co., Ltd.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JP6982227B2 (ja) * 2016-12-15 2021-12-17 新日本理化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及びエポキシ薄膜硬化物
JP6292429B1 (ja) * 2017-08-21 2018-03-14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10368A1 (ja) 2020-06-04
JPWO2020110368A1 (ja) 2021-04-08
CN113166618B (zh) 2022-08-23
JP6863538B2 (ja) 2021-04-21
CN113166618A (zh) 2021-07-23
TWI780375B (zh) 2022-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80375B (zh) 黏著劑組成物及表面保護膜
KR101859996B1 (ko) 수성 우레탄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것을 사용하여 얻어지는 필름 및 광학 필름
EP1865010B1 (en) Water dispersible polyurethane composition
CN114085640B (zh) 粘着剂
JP6269769B1 (ja) 粘着シート
TW201525092A (zh) 黏著劑組成物及黏著薄膜
JP6870789B1 (ja)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CN111936592B (zh) 氨基甲酸酯粘合剂和粘合片
TWI812806B (zh) 黏著劑組成物及表面保護膜
CN112236494B (zh) 粘合剂组合物和表面保护膜
JP2014159508A (ja) ポリウレタン樹脂水分散体、該組成物を用いた硬化物
TWI837377B (zh) 黏著劑組成物及表面保護膜
TWI717888B (zh) 黏著劑組成物及表面保護膜
JP2018059121A (ja) 粘着シート
JP2023109343A (ja)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層、粘着シート及び粘着テープ
TWI743584B (zh) 有機聚合物、及含有其之組成物
KR101902180B1 (ko) 우레탄 수지 및 자기점착성이 우수한 수지 조성물
WO2022145362A1 (ja) 水性分散液、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貼付材、及び粘着テープ
JP2021195377A (ja) コンクリート保護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