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1484A - 補強用積層膜 - Google Patents

補強用積層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1484A
TW202031484A TW109101909A TW109101909A TW202031484A TW 202031484 A TW202031484 A TW 202031484A TW 109101909 A TW109101909 A TW 109101909A TW 109101909 A TW109101909 A TW 109101909A TW 202031484 A TW202031484 A TW 20203148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h
adhesive layer
acrylate
weight
acryl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1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佐木翔悟
林圭治
仲野武史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1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1484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9Laminat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6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permitting easy sepa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ids; Metal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1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halogen, nitrogen, sulfur or oxygen 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18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26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bond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such as wafers, chips or semicondu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表面保護膜與隔離件且能夠滑順地將隔離件自黏著劑層之表面剝離的補強用積層膜。 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係依序具有隔離件、黏著劑層(1)、補強用基材、表面保護膜者,且該隔離件與該黏著劑層(1)直接積層,該補強用基材與該表面保護膜直接積層,該隔離件包含基材層(1),該表面保護膜包含基材層(2)與黏著劑層(2),該黏著劑層(2)直接積層於該補強用基材,該補強用積層膜中之該補強用基材之初始剝離力P大於該補強用積層膜中之該隔離件之初始剝離力Q。

Description

補強用積層膜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補強用積層膜。
為了對光學構件或電子構件等賦予剛性或耐衝擊性,有預先於該光學構件或該電子構件等之露出面側貼合補強用膜(設有黏著劑層之補強用基材)進行補強之情況(專利文獻1)。此種補強用膜通常具有用以貼合之黏著劑層,於使用之前的期間,黏著劑層之表面通常設置有隔離件來對該黏著劑層之表面加以保護。
進而,為了防止於加工、組裝、檢查、運輸等時對補強用膜之表面造成損傷,有於預先在補強用膜之露出面貼附表面保護膜之狀態下進行加工、組裝、檢查、運輸等之情況。於無需進行表面保護之時將此種表面保護膜自補強用膜剝離(專利文獻2)。
對於此種具有表面保護膜與隔離件之補強用積層膜而言,重要的是可自黏著劑層之表面滑順地剝離隔離件,以使自黏著劑層之表面剝離隔離件時不會於表面保護膜與補強膜之界面等發生剝離。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636619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6-17109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具有表面保護膜與隔離件且能夠滑順地將隔離件自黏著劑層之表面剝離的補強用積層膜。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係依序具有隔離件、黏著劑層(1)、補強用基材、表面保護膜者,且 該隔離件與該黏著劑層(1)直接積層, 該補強用基材與該表面保護膜直接積層, 該隔離件包含基材層(1), 該表面保護膜包含基材層(2)與黏著劑層(2),該黏著劑層(2)直接積層於該補強用基材, 該補強用積層膜中之該補強用基材之初始剝離力P大於該補強用積層膜中之該隔離件之初始剝離力Q。
於一實施形態中,上述補強用基材為塑膠膜。
於一實施形態中,上述補強用基材之厚度為25 μm~500 μm。
於一實施形態中,上述隔離件之厚度為1 μm~100 μm。
於一實施形態中,上述表面保護膜之厚度為5 μm~500 μm。
於一實施形態中,上述黏著劑層(1)包含選自由丙烯酸系黏著劑、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
於一實施形態中,上述丙烯酸系黏著劑係由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所形成,該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其係由包含(a成分)烷基酯部分之烷基之碳數為4~12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b成分)選自由具有OH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的組合物(A)藉由聚合而形成;與(c成分)選自由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及環氧系交聯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
於一實施形態中,上述黏著劑層(2)包含選自由丙烯酸系黏著劑、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
於一實施形態中,上述黏著劑層(2)包含選自由丙烯酸系黏著劑、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
於一實施形態中,上述丙烯酸系黏著劑係由黏著劑層(2)用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所形成,該黏著劑層(2)用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其係由包含(p成分)烷基酯部分之烷基之碳數為4~12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q成分)選自由具有OH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的組合物(B)藉由聚合而形成;與(r成分)選自由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及環氧系交聯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
於一實施形態中,上述(p成分)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上述(q成分)為丙烯酸2-羥基乙酯,上述(r成分)為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
於一實施形態中,上述(r成分)為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氰酸酯加成物。
於一實施形態中,以溫度23℃、濕度50%RH、剝離角度150℃、剝離速度10 m/分鐘將上述隔離件剝離而露出之上述黏著劑層(1)於溫度23℃、濕度50%RH、剝離角度180℃、剝離速度300 mm/分鐘之條件下對玻璃板之初始黏著力為1.0 N/25 mm以上。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具有表面保護膜與隔離件且能夠滑順地將隔離件自黏著劑層之表面剝離的補強用積層膜。
本說明書中出現「重量」之表達之情形時,可與作為表示重量之SI系單位所慣用之「質量」相互替換。
本說明書中出現「(甲基)丙烯醯基」之表達之情形時,意指「丙烯醯基及/或甲基丙烯醯基」,出現「(甲基)丙烯酸酯」之表達之情形時,意指「丙烯酸酯及/或甲基丙烯酸酯」,出現「(甲基)烯丙基」之表達之情形時,意指「烯丙基及/或甲基烯丙基」,出現「(甲基)丙烯醛」之表達之情形時,意指「丙烯醛及/或甲基丙烯醛」。
≪≪補強用積層膜≫≫ 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依序具有隔離件、黏著劑層(1)、補強用基材、表面保護膜。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只要依序具有隔離件、黏著劑層(1)、補強用基材、表面保護膜,則亦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具有任意適宜之其他層。
於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中,隔離件與黏著劑層(1)係直接積層。
於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中,補強用基材與表面保護膜係直接積層。
於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中,隔離件包含基材層(1)。
於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中,表面保護膜包含基材層(2)與黏著劑層(2),該黏著劑層(2)係直接積層於補強用基材。
關於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整體之厚度,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80 μm~600 μm,更佳為90 μm~500 μm,進而較佳為95 μm~400 μm,尤佳為100 μm~300 μm。
圖1係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之一實施形態之概略剖視圖。於圖1中,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1000依序具有隔離件100、黏著劑層(1) 200、補強用基材300、表面保護膜400,表面保護膜400包含基材層(2) 410與黏著劑層(2) 420。
以圖1為例,於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1000之使用方法之一實施形態中,首先將隔離件100剝離使黏著劑層(1) 200露出,貼合於光學構件或電子構件等之露出面側,而對該光學構件或該電子構件進行補強。表面保護膜400係為了防止在對該狀態之製品進行加工、組裝、檢查、運輸等時於補強用基材300之表面造成損傷而貼附,於無需進行表面保護之時自補強用基材300剝離。
於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中,藉由針對在使用時可被剝離之2個構件、即隔離件與表面保護膜,適當地設計欲將各自剝離時之初始剝離力之大小之差異,能夠滑順地將隔離件自黏著劑層之表面剝離。若不進行此種設計,則於將隔離件自黏著劑層之表面剝離時,有於表面保護膜與補強用基材之界面發生剝離等在意料之外的部位單發或併發剝離之虞。
作為上述設計,於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中,補強用積層膜中之該補強用基材之初始剝離力P大於該補強用積層膜中之該隔離件之初始剝離力Q。初始剝離力P及初始剝離力Q之測定方法詳見下文。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初始剝離力P較佳為0.1 N/25 mm~20 N/25 mm,更佳為0.5 N/25 mm~15 N/25 mm,進而較佳為1.0 N/25 mm~10 N/25 mm,尤佳為1.0 N/25 mm~8 N/25 mm。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初始剝離力Q較佳為0.1 N/25 mm~10 N/25 mm,更佳為0.3 N/25 mm~7 N/25 mm,進而較佳為0.5 N/25 mm~5 N/25 mm,尤佳為0.7 N/25 mm~3 N/25 mm。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初始剝離力P與初始剝離力Q之差(P-Q)較佳為0.001 N/25 mm~10 N/25 mm,更佳為0.005 N/25 mm~8 N/25 mm,進而較佳為0.01 N/25 mm~6 N/25 mm,尤佳為0.05 N/25 mm~5 N/25 mm。
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藉由任意適宜之方法製造。例如可藉由以下方式製造:於補強用基材上形成黏著劑層(1),於所形成之黏著劑層(1)上貼合隔離件,另一方面,於補強用基材之與黏著劑層(1)相反一側之面貼合表面保護膜。
≪隔離件≫ 隔離件係直接積層於黏著劑層(1)。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於使用時較佳為首先將隔離件剝離使黏著劑層(1)露出,貼合於光學構件或電子構件等之露出面側,而對該光學構件或該電子構件進行補強。
關於隔離件之厚度,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1 μm~100 μm,更佳為5 μm~90 μm,進而較佳為10 μm~80 μm,尤佳為20 μm~75 μm。
隔離件較佳為包含基材層(1)。除基材層(1)以外,隔離件亦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根據目的而包含任意適宜之其他層。
<基材層(1)> 作為基材層(1),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採用由任意適宜之材料形成之基材層。作為此種材料,例如可列舉:塑膠膜、不織布、紙、金屬箔、織布、橡膠片材、發泡片材、該等之積層體(尤其是包含塑膠膜之積層體)等。
作為塑膠膜,例如可列舉: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聚酯系樹脂之塑膠膜;包含以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甲基戊烯(PMP)、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α-烯烴作為單體成分之烯烴系樹脂之塑膠膜;包含聚氯乙烯(PVC)之塑膠膜;包含乙酸乙烯酯系樹脂之塑膠膜;包含聚碳酸酯(PC)之塑膠膜;包含聚苯硫醚(PPS)之塑膠膜;包含聚醯胺(尼龍)、全芳香族聚醯胺(aramid)等醯胺系樹脂之塑膠膜;包含聚醯亞胺系樹脂之塑膠膜;包含聚醚醚酮(PEEK)之塑膠膜;包含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烯烴系樹脂之塑膠膜;包含聚四氟乙烯、聚氯三氟乙烯、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氯氟乙烯-偏二氟乙烯共聚物等氟系樹脂等之塑膠膜等。
作為不織布,可列舉:包含馬尼拉麻之不織布等由具有耐熱性之天然纖維形成之不織布;聚丙烯樹脂不織布、聚乙烯樹脂不織布、酯系樹脂不織布等合成樹脂不織布等。
基材層(1)可僅為1層,亦可為2層以上。
關於基材層(1)之厚度,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4 μm~500 μm,更佳為10 μm~400 μm,進而較佳為15 μm~350 μm,尤佳為20 μm~300 μm。
亦可對基材層(1)實施表面處理。作為表面處理,例如可列舉:電暈處理、電漿處理、鉻酸處理、臭氧暴露、火焰暴露、高壓電擊暴露、離子化放射線處理、利用底塗劑之塗覆處理等。
基材層(1)亦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包含任意適宜之其他添加劑。
<離型層> 為了提高自黏著劑層(1)之剝離性,隔離件亦可具有離型層。於隔離件具有離型層之情形時,將隔離件之離型層之側直接積層於黏著劑層(1)。
關於離型層之形成材料,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採用任意適宜之形成材料。作為此種形成材料,例如可列舉:聚矽氧系離型劑、氟系離型劑、長鏈烷基系離型劑、脂肪醯胺系離型劑等。該等之中,較佳為聚矽氧系離型劑。離型層可以塗佈層之方式來形成。
關於離型層之厚度,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根據目的而採用任意適宜之厚度。作為此種厚度,較佳為10 nm~2000 nm,更佳為10 nm~1500 nm,進而較佳為10 nm~1000 nm,尤佳為10 nm~500 nm。
離型層可僅為1層,亦可為2層以上。
作為聚矽氧系離型層,例如可列舉加成反應型聚矽氧樹脂。作為加成反應型聚矽氧樹脂,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信越化學工業製造之KS-774、KS-775、KS-778、KS-779H、KS-847H、KS-847T;Toshiba Silicone製造之TPR-6700、TPR-6710、TPR-6721;Dow Corning Toray製造之SD7220、SD7226等。聚矽氧系離型層之塗佈量(乾燥後)較佳為0.01 g/m2 ~2 g/m2 ,更佳為0.01 g/m2 ~1 g/m2 ,進而較佳為0.01 g/m2 ~0.5 g/m2
離型層之形成例如可藉由如下方式進行:採用反向凹版塗佈、棒式塗佈、模嘴塗佈等先前公知之塗佈方式於任意適宜之層上塗佈上述形成材料後,於通常120~200℃左右之溫度下實施熱處理,藉此使之硬化。又,視需要亦可併用熱處理與紫外線照射等活性能量線照射。
≪黏著劑層(1)≫ 黏著劑層(1)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採用任意適宜之黏著劑層。黏著劑層(1)可僅為1層,亦可為2層以上。
關於黏著劑層(1)之厚度,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0.5 μm~150 μm,更佳為1 μm~100 μm,進而較佳為3 μm~80 μm,尤佳為5 μm~50 μm,最佳為10 μm~30 μm。
關於黏著劑層(1),於使用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時,較佳為將隔離件剝離使黏著劑層(1)露出,貼合於光學構件或電子構件等之露出面側,而對該光學構件或該電子構件進行補強。即,於將黏著劑層(1)貼合於光學構件或電子構件等之露出面側後,並不如表面保護膜等般以剝離為前提。因此,較佳為將黏著劑層(1)設計成具有一定程度以上之黏著力。具體而言,以溫度23℃、濕度50%RH、剝離角度150℃、剝離速度10 m/分鐘將隔離件剝離而露出之黏著劑層(1)於溫度23℃、濕度50%RH、剝離角度180℃、剝離速度300 mm/分鐘之條件下對玻璃板之初始黏著力較佳為1.0 N/25 mm以上,更佳為2.0 N/25 mm以上,進而較佳為3.0 N/25 mm以上,尤佳為4.0 N/25 mm以上,最佳為4.5 N/25 mm以上。上述初始黏著力之上限實際較佳為5.0 N/25 mm以下。
黏著劑層(1)較佳為包含選自由丙烯酸系黏著劑、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
黏著劑層(1)可藉由任意適宜之方法形成。作為此種方法,例如可列舉如下方法:於任意適宜之基材上塗佈黏著劑組合物(選自由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橡膠系黏著劑組合物、聚矽氧系黏著劑組合物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視需要進行加熱、乾燥後,視需要使之硬化,從而於該基材上形成黏著劑層。作為此種塗佈之方法,例如可列舉:凹版輥式塗佈機、逆輥塗佈機、接觸輥塗佈機、浸漬輥塗機、棒式塗佈機、刮刀塗佈機、氣刀塗佈機、噴霧塗佈機、缺角輪塗佈機、直接塗佈機、輥刷塗佈機等方法。
<丙烯酸系黏著劑> 丙烯酸系黏著劑係由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所形成。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較佳為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與交聯劑。
丙烯酸系聚合物於丙烯酸系黏著劑之領域中可被稱作所謂之基礎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
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中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含有比率以固形物成分換算計,較佳為50重量%~100重量%,更佳為60重量%~100重量%,進而較佳為70重量%~100重量%,尤佳為80重量%~100重量%,最佳為90重量%~100重量%。
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採用任意適宜之丙烯酸系聚合物。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丙烯酸系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00,000~3,000,000,更佳為150,000~2,000,000,進而較佳為200,000~1,500,000,尤佳為250,000~1,000,000。
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由組合物(A)藉由聚合所形成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上述組合物(A)包含(a成分)烷基酯部分之烷基之碳數為4~12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b成分)選自由具有OH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a成分)、(b成分)分別獨立地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
作為烷基酯部分之烷基之碳數為4~12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成分),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二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等。該等之中,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更佳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
作為選自由具有OH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b成分),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羥基丁酯等具有OH基之(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等。該等之中,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更佳為丙烯酸2-羥基乙酯、丙烯酸。
組合物(A)亦可包含(a)成分及(b)成分以外之共聚性單體。共聚性單體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作為此種共聚性單體,例如可列舉:伊康酸、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丁烯酸、異丁烯酸、該等之酸酐(例如順丁烯二酸酐、伊康酸酐等含酸酐基之單體)等含羧基之單體(其中(甲基)丙烯酸除外);(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含醯胺基之單體;(甲基)丙烯酸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基胺基乙酯等含胺基之單體;(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縮水甘油酯等含環氧基之單體;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等含氰基之單體;N-乙烯基-2-吡咯啶酮、(甲基)丙烯醯𠰌啉、N-乙烯基哌啶酮、N-乙烯基哌𠯤、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咪唑、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嘧啶、乙烯基㗁唑等含雜環之乙烯基系單體;乙烯基磺酸鈉等含磺酸基之單體;丙烯醯磷酸2-羥基乙酯等含磷酸基之單體;環己基順丁烯二醯亞胺、異丙基順丁烯二醯亞胺等含醯亞胺基之單體;異氰酸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酯等含異氰酸基之單體;(甲基)丙烯酸環戊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異𦯉酯等具有脂環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具有芳香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酯;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乙烯、丁二烯、異戊二烯、異丁烯等烯烴類或二烯類;乙烯基烷基醚等乙烯醚類;氯乙烯等。
作為共聚性單體,亦可採用多官能性單體。所謂多官能性單體係指一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乙烯性不飽和基之單體。關於乙烯性不飽和基,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採用任意適宜之乙烯性不飽和基。作為此種乙烯性不飽和基,例如可列舉:乙烯基、丙烯基、異丙烯基、乙烯醚基(乙烯氧基)、烯丙醚基(烯丙氧基)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基。作為多官能性單體,例如可列舉: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二乙烯苯、環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丙烯酸胺基甲酸酯等。此種多官能性單體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
作為共聚性單體,亦可採用(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作為(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三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乙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甲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乙氧基丁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
關於烷基酯部分之烷基之碳數為4~12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a成分)之含量,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相對於構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總量(100重量%),較佳為50重量%以上,更佳為60重量%~100重量%,進而較佳為70重量%~100重量%,尤佳為80重量%~100重量%。
關於選自由具有OH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b成分)之含量,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相對於構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總量(100重量%),較佳為0.1重量%以上,更佳為1.0重量%~50重量%,進而較佳為1.5重量%~40重量%,尤佳為2.0重量%~30重量%。
組合物(A)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含有任意適宜之其他成分。作為此種其他成分,例如可列舉:聚合起始劑、鏈轉移劑、溶劑等。該等其他成分之含量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採用任意適宜之含量。
聚合起始劑可根據聚合反應之種類而採用熱聚合起始劑或光聚合起始劑(光起始劑)等。聚合起始劑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
較佳為於藉由溶液聚合獲得丙烯酸系聚合物時可採用熱聚合起始劑。作為此種熱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偶氮系聚合起始劑、過氧化物系聚合起始劑(例如,過氧化二苯甲醯、過氧化順丁烯二酸第三丁酯等)、氧化還原系聚合起始劑等。該等熱聚合起始劑之中,尤佳為日本專利特開2002-69411號公報中揭示之偶氮系起始劑。此種偶氮系聚合起始劑就聚合起始劑之分解物不易作為成為加熱產生氣體(釋氣)之產生原因之部分而殘留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中的方面而言較佳。作為偶氮系聚合起始劑,可列舉:2,2'-偶氮二異丁腈(以下有時稱為AIBN)、2,2'-偶氮雙-2-甲基丁腈(以下有時稱為AMBN)、2,2'-偶氮雙(2-甲基丙酸)二甲酯、4,4'-偶氮雙-4-氰基戊酸等。關於偶氮系聚合起始劑之使用量,相對於構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總量(100重量份),較佳為0.01重量份~5.0重量份,更佳為0.05重量份~4.0重量份,進而較佳為0.1重量份~3.0重量份,尤佳為0.15重量份~3.0重量份,最佳為0.20重量份~2.0重量份。
較佳為於藉由活性能量線聚合獲得丙烯酸系聚合物時可採用光聚合起始劑。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安息香醚系光聚合起始劑、苯乙酮系光聚合起始劑、α-酮醇系光聚合起始劑、芳香族磺醯氯系光聚合起始劑、光活性肟系光聚合起始劑、安息香系光聚合起始劑、苯偶醯系光聚合起始劑、二苯甲酮系光聚合起始劑、縮酮系光聚合起始劑、9-氧硫𠮿
Figure 109101909-A0304-12-01
系光聚合起始劑等。
作為安息香醚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安息香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丙醚、安息香異丙醚、安息香異丁醚、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甲氧苯甲醚等。作為苯乙酮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2,2-二乙氧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4-苯氧基二氯苯乙酮、4-(第三丁基)二氯苯乙酮等。作為α-酮醇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2-甲基-2-羥基苯丙酮、1-[4-(2-羥基乙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等。作為芳香族磺醯氯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2-萘磺醯氯等。作為光活性肟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1-苯基-1,1-丙烷二酮-2-(鄰乙氧基羰基)肟等。作為安息香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安息香等。作為苯偶醯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苯偶醯等。作為二苯甲酮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二苯甲酮、苯甲醯苯甲酸、3,3'-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聚乙烯基二苯甲酮、α-羥基環己基苯基酮等。作為縮酮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苯偶醯二甲基縮酮等。作為9-氧硫𠮿
Figure 109101909-A0304-12-01
系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9-氧硫𠮿
Figure 109101909-A0304-12-01
、2-氯9-氧硫𠮿
Figure 109101909-A0304-12-01
、2-甲基9-氧硫𠮿
Figure 109101909-A0304-12-01
、2,4-二甲基9-氧硫𠮿
Figure 109101909-A0304-12-01
、異丙基9-氧硫𠮿
Figure 109101909-A0304-12-01
、2,4-二異丙基9-氧硫𠮿
Figure 109101909-A0304-12-01
、十二烷基9-氧硫𠮿
Figure 109101909-A0304-12-01
等。
關於光聚合起始劑之使用量,相對於構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總量(100重量份),較佳為0.01重量份~3.0重量份,更佳為0.015重量份~2.0重量份,進而較佳為0.02重量份~1.5重量份,尤佳為0.025重量份~1.0重量份,最佳為0.03重量份~0.50重量份。
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亦可包含交聯劑。藉由使用交聯劑,可提昇丙烯酸系黏著劑之凝集力,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交聯劑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
作為交聯劑,可列舉: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環氧系交聯劑、三聚氰胺系交聯劑、過氧化物系交聯劑、以及脲系交聯劑、金屬烷氧化物系交聯劑、金屬螯合物系交聯劑、金屬鹽系交聯劑、碳二醯亞胺系交聯劑、㗁唑啉系交聯劑、氮丙啶系交聯劑、胺系交聯劑等。該等之中,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選自由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及環氧系交聯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c成分)。
作為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例如可列舉:1,2-乙二異氰酸酯、1,4-丁二異氰酸酯、1,6-己二異氰酸酯等低級脂肪族聚異氰酸酯類;環戊二異氰酸酯、環己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氫化甲苯二異氰酸酯、氫化二甲苯二異氰酸酯等脂環族聚異氰酸酯類;2,4-甲苯二異氰酸酯、2,6-甲苯二異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等芳香族聚異氰酸酯類等。作為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亦可列舉例如: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氰酸酯加成物(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L」)、三羥甲基丙烷/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加成物(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HL」)、商品名「Coronate HX」(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股份有限公司)、三羥甲基丙烷/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加成物(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Takenate 110N」)等市售品。
作為環氧系交聯劑(多官能環氧化合物),例如可列舉:N,N,N',N'-四縮水甘油基間苯二甲胺、二縮水甘油基苯胺、1,3-雙(N,N-二縮水甘油基胺基甲基)環己烷、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山梨糖醇聚縮水甘油醚、甘油聚縮水甘油醚、季戊四醇聚縮水甘油醚、聚甘油聚縮水甘油醚、山梨醇酐聚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聚縮水甘油醚、己二酸二縮水甘油酯、鄰苯二甲酸二縮水甘油酯、三(2-羥基乙基)異氰尿酸三縮水甘油酯、間苯二酚二縮水甘油醚、雙酚-S-二縮水甘油醚,以及分子內具有2個以上環氧基之環氧系樹脂等。作為環氧系交聯劑,亦可列舉:商品名「Tetrad C」(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等市售品。
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中之交聯劑之含量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採用任意適宜之含量。作為此種含量,例如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相對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固形物成分(100重量份),較佳為0.1重量份~5.0重量份,更佳為0.2重量份~4.5重量份,進而較佳為0.3重量份~4.0重量份,尤佳為0.4重量份~3.5重量份。
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含有任意適宜之其他成分。作為此種其他成分,例如可列舉:丙烯酸系聚合物以外之聚合物成分、交聯促進劑、交聯觸媒、矽烷偶合劑、黏著賦予樹脂(松香衍生物、聚萜烯樹脂、石油樹脂、油溶性酚等)、抗老化劑、無機填充劑、有機填充劑、金屬粉、著色劑(顏料或染料等)、箔狀物、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光穩定劑、鏈轉移劑、塑化劑、軟化劑、界面活性劑、抗靜電劑、導電劑、穩定劑、表面潤滑劑、調平劑、防腐劑、耐熱穩定劑、聚合抑制劑、潤滑劑、溶劑、觸媒等。
<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 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係由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所形成。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較佳為包含選自由胺基甲酸酯預聚物及多元醇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與交聯劑。
選自由胺基甲酸酯預聚物及多元醇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於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之領域中可被稱作所謂之基礎聚合物。胺基甲酸酯預聚物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多元醇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
[胺基甲酸酯預聚物] 胺基甲酸酯預聚物較佳為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更佳為使聚酯多元醇(a1)或聚醚多元醇(a2)分別單獨地、或以(a1)與(a2)之混合物之形式,於存在觸媒或無觸媒之條件下,與有機聚異氰酸酯化合物(a3)進行反應而成者。
關於聚酯多元醇(a1),可使用任意適宜之聚酯多元醇。作為此種聚酯多元醇(a1),例如可列舉使酸成分與二醇成分進行反應而獲得之聚酯多元醇。作為酸成分,例如可列舉:對苯二甲酸、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鄰苯二甲酸酐、間苯二甲酸、偏苯三甲酸等。作為二醇成分,例如可列舉: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丁二醇、1,6-己二醇、3-甲基-1,5-戊二醇、3,3'-二羥甲基庚烷、聚氧乙二醇、聚氧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丁基乙基戊二醇、作為多元醇成分之甘油、三羥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作為聚酯多元醇(a1),另外亦可列舉:聚己內酯、聚(β-甲基-γ-戊內酯)、聚戊內酯等使內酯類進行開環聚合而獲得之聚酯多元醇等。
關於聚酯多元醇(a1)之分子量,可使用自低分子量至高分子量者。作為聚酯多元醇(a1)之分子量,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數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00~100000。若數量平均分子量未達100,則有反應性變高、容易凝膠化之虞。若數量平均分子量超過100000,則有反應性變低、進而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本身之凝集力變小之虞。關於聚酯多元醇(a1)之使用量,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於構成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之多元醇中較佳為0莫耳%~90莫耳%。
關於聚醚多元醇(a2),可使用任意適宜之聚醚多元醇。作為此種聚醚多元醇(a2),例如可列舉:藉由使用水、丙二醇、乙二醇、甘油、三羥甲基丙烷等低分子量多元醇作為起始劑,使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環氧丁烷、四氫呋喃等環氧烷(oxirane)化合物進行聚合而獲得之聚醚多元醇。作為此種聚醚多元醇(a2),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聚丙二醇、聚乙二醇、聚四亞甲基二醇等官能基數為2以上之聚醚多元醇。
關於聚醚多元醇(a2)之分子量,可使用自低分子量至高分子量者。作為聚醚多元醇(a2)之分子量,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數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00~100000。若數量平均分子量未達100,則有反應性變高、容易凝膠化之虞。若數量平均分子量超過100000,則有反應性變低、進而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本身之凝集力變小之虞。關於聚醚多元醇(a2)之使用量,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於構成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之多元醇中較佳為0莫耳%~90莫耳%。
聚醚多元醇(a2)視需要可將其一部分取代為乙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丁基乙基戊二醇、甘油、三羥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二醇類、或乙二胺、N-胺基乙基乙醇胺、異佛爾酮二胺、苯二甲胺等多元胺類等而併用。
作為聚醚多元醇(a2),可僅使用二官能性之聚醚多元醇,亦可使用一部分或全部使用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00~100000、且一分子中具有至少3個以上之羥基之聚醚多元醇。作為聚醚多元醇(a2),若使用一部分或全部使用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00~100000、且一分子中具有至少3個以上之羥基之聚醚多元醇,則不僅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並且黏著力與剝離性能夠取得良好之平衡性。此種聚醚多元醇若數量平均分子量未達100,則有反應性變高、容易凝膠化之虞。又,此種聚醚多元醇若數量平均分子量超過100000,則有反應性變低、進而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本身之凝集力變小之虞。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此種聚醚多元醇之數量平均分子量更佳為100~10000。
關於有機聚異氰酸酯化合物(a3),可使用任意適宜之有機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作為此種有機聚異氰酸酯化合物(a3),例如可列舉:芳香族聚異氰酸酯、脂肪族聚異氰酸酯、芳香脂肪族聚異氰酸酯、脂環族聚異氰酸酯等。
作為芳香族聚異氰酸酯,例如可列舉:1,3-苯二異氰酸酯、4,4'-二苯二異氰酸酯、1,4-苯二異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2,4-甲苯二異氰酸酯、2,6-甲苯二異氰酸酯、4,4'-甲苯胺二異氰酸酯、2,4,6-三異氰酸酯甲苯、1,3,5-三異氰酸酯苯、二甲氧苯胺二異氰酸酯、4,4'-二苯醚二異氰酸酯、4,4',4''-三苯基甲烷三異氰酸酯等。
作為脂肪族聚異氰酸酯,例如可列舉:三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四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五亞甲基二異氰酸酯、1,2-丙二異氰酸酯、2,3-丁二異氰酸酯、1,3-丁二異氰酸酯、十二亞甲基二異氰酸酯、2,4,4-三甲基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
作為芳香脂肪族聚異氰酸酯,例如可列舉:ω,ω'-二異氰酸基-1,3-二甲基苯、ω,ω'-二異氰酸基-1,4-二甲基苯、ω,ω'-二異氰酸基-1,4-二乙基苯、1,4-四甲基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1,3-四甲基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等。
作為脂環族聚異氰酸酯,例如可列舉:3-異氰酸基甲基-3,5,5-三甲基環己基異氰酸酯、1,3-環戊烷二異氰酸酯、1,3-環己烷二異氰酸酯、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甲基-2,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甲基-2,6-環己烷二異氰酸酯、4,4'-亞甲基雙(環己基異氰酸酯)、1,4-雙(異氰酸基甲基)環己烷、1,4-雙(異氰酸基甲基)環己烷等。
作為有機聚異氰酸酯化合物(a3),可併用三羥甲基丙烷加成物、與水反應所得之縮二脲、具有異氰尿酸酯環之三聚物等。
關於獲得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時可使用之觸媒,可使用任意適宜之觸媒。作為此種觸媒,例如可列舉:三級胺系化合物、有機金屬系化合物等。
作為三級胺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三乙胺、三乙二胺、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碳烯-7(DBU)等。
作為有機金屬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錫系化合物、非錫系化合物等。
作為錫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二氯化二丁基錫、氧化二丁基錫、二溴化二丁基錫、二順丁烯二酸二丁基錫、二月桂酸二丁基錫(DBTDL)、二乙酸二丁基錫、硫化二丁基錫、硫化三丁基錫、氧化三丁基錫、乙酸三丁基錫、三乙基乙醇錫、三丁基乙醇錫、氧化二辛基錫、氯化三丁基錫、三氯乙酸三丁基錫、2-乙基己酸錫等。
作為非錫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二氯化二丁基鈦、鈦酸四丁酯、三氯化丁氧基鈦等鈦系化合物;油酸鉛、2-乙基己酸鉛、苯甲酸鉛、環烷酸鉛等鉛系化合物;2-乙基己酸鐵、乙醯丙酮酸鐵等鐵系化合物;苯甲酸鈷、2-乙基己酸鈷等鈷系化合物;環烷酸鋅、2-乙基己酸鋅等鋅系化合物;環烷酸鋯等鋯系化合物等。
於獲得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時使用觸媒之情形時,於存在聚酯多元醇與聚醚多元醇兩種多元醇之系中,由於其反應性之差異,故而若為單獨一種觸媒之系,則容易產生凝膠化、或反應溶液渾濁等問題。因此,藉由在獲得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時使用兩種觸媒,易對反應速度、觸媒之選擇性等加以控制,能夠解決該等問題。作為上述兩種觸媒之組合,例如可列舉:三級胺/有機金屬系、錫系/非錫系、錫系/錫系,較佳為錫系/錫系,更佳為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與2-乙基己酸錫之組合。其調配比以重量比計,2-乙基己酸錫/二月桂酸二丁基錫較佳為未達1,更佳為0.2~0.6。若調配比為1以上,則有因觸媒活性之平衡性而導致容易凝膠化之虞。
於獲得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時使用觸媒之情形時,觸媒之使用量相對於聚酯多元醇(a1)與聚醚多元醇(a2)及有機聚異氰酸酯化合物(a3)之總量,較佳為0.01重量%~1.0重量%。
於獲得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時使用觸媒之情形時,反應溫度較佳為未達100℃,更佳為85℃~95℃。若為100℃以上,則有難以控制反應速度、交聯結構之虞,有難以獲得具有特定分子量之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之虞。
獲得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時亦可不使用觸媒。於該情形時,反應溫度較佳為100℃以上,更佳為110℃以上。又,於無觸媒條件下獲得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時,較佳為進行3小時以上之反應。
作為獲得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之方法,例如可列舉:1)將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觸媒、有機聚異氰酸酯全部添加至燒瓶中之方法;2)將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觸媒添加至燒瓶中後添加有機聚異氰酸酯之方法。就反應控制方面而言,獲得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之方法較佳為2)之方法。
獲得聚胺基甲酸酯多元醇時可使用任意適宜之溶劑。作為此種溶劑,例如可列舉:甲基乙基酮、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丙酮等。該等溶劑之中,較佳為甲苯。
[多元醇]
作為多元醇,例如可較佳地列舉: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己內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蓖麻油系多元醇。作為多元醇,更佳為聚醚多元醇。
作為聚酯多元醇,例如可藉由多元醇成分與酸成分之酯化反應而獲得。
作為多元醇成分,例如可列舉:乙二醇、二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新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1,2-己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2-甲基-1,8-辛二醇、1,8-癸二醇、十八烷二醇、甘油、三羥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己三醇、聚丙二醇等。作為酸成分,例如可列舉:琥珀酸、甲基琥珀酸、己二酸、庚二酸、壬二酸、癸二酸、1,12-十二烷二酸、1,14-十四烷二酸、二聚酸、2-甲基-1,4-環己烷二羧酸、2-乙基-1,4-環己烷二羧酸、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鄰苯二甲酸、1,4-萘二羧酸、4,4'-聯苯二羧酸、該等之酸酐等。
作為聚醚多元醇,例如可列舉:藉由以水、低分子多元醇(丙二醇、乙二醇、甘油、三羥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雙酚類(雙酚A等)、二羥基苯(鄰苯二酚、間苯二酚、對苯二酚等)等作為起始劑,使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環氧丁烷等環氧烷進行加成聚合而獲得之聚醚多元醇。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四亞甲基二醇等。
作為聚己內酯多元醇,例如可列舉:藉由ε-己內酯、σ-戊內酯等環狀酯單體之開環聚合而獲得之己內酯系聚酯二醇等。
作為聚碳酸酯多元醇,例如可列舉:使上述多元醇成分與光氣進行縮聚反應而獲得之聚碳酸酯多元醇;使上述多元醇成分與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碳酸二異丙酯、碳酸二丁酯、碳酸乙酯丁酯、碳酸乙二酯、碳酸丙二酯、碳酸二苯酯、碳酸二苄酯等碳酸二酯類進行酯交換縮合而獲得之聚碳酸酯多元醇;併用2種以上之上述多元醇成分而獲得之共聚合聚碳酸酯多元醇;使上述各種聚碳酸酯多元醇與含羧基之化合物進行酯化反應而獲得之聚碳酸酯多元醇;使上述各種聚碳酸酯多元醇與含羥基之化合物進行醚化反應而獲得之聚碳酸酯多元醇;使上述各種聚碳酸酯多元醇與酯化合物進行酯交換反應而獲得之聚碳酸酯多元醇;使上述各種聚碳酸酯多元醇與含羥基之化合物進行酯交換反應而獲得之聚碳酸酯多元醇;使上述各種聚碳酸酯多元醇與二羧酸化合物進行縮聚反應而獲得之聚酯系聚碳酸酯多元醇;使上述各種聚碳酸酯多元醇與環氧烷進行共聚合而獲得之共聚合聚醚系聚碳酸酯多元醇等。
作為蓖麻油系多元醇,例如可列舉:使蓖麻油脂肪酸與上述多元醇成分進行反應而獲得之蓖麻油系多元醇。具體而言,例如可列舉:使蓖麻油脂肪酸與聚丙二醇進行反應而獲得之蓖麻油系多元醇。
關於多元醇之數量平均分子量Mn,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300~100000,更佳為400~75000,進而較佳為450~50000,尤佳為500~30000。
作為多元醇,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含有具有3個OH基且數量平均分子量Mn為300~100000之多元醇(A1)。多元醇(A1)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多元醇中之多元醇(A1)之含有比率較佳為5重量%以上,更佳為25重量%~100重量%,進而較佳為50重量%~100重量%。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多元醇(A1)之數量平均分子量Mn較佳為1000~100000,更佳為超過1000且80000以下,進而較佳為1100~70000,進而較佳為1200~60000,進而較佳為1300~50000,進而較佳為1400~40000,進而較佳為1500~35000,尤佳為1700~32000,最佳為2000~30000。
多元醇亦可含有具有3個以上OH基且數量平均分子量Mn為20000以下之多元醇(A2)。多元醇(A2)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多元醇(A2)之數量平均分子量Mn較佳為100~20000,更佳為150~10000,進而較佳為200~7500,尤佳為300~6000,最佳為300~5000。作為多元醇(A2),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可較佳地列舉:具有3個OH基之多元醇(三醇)、具有4個OH基之多元醇(四醇)、具有5個OH基之多元醇(五醇)、具有6個OH基之多元醇(六醇)。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作為多元醇(A2)的具有4個OH基之多元醇(四醇)、具有5個OH基之多元醇(五醇)、具有6個OH基之多元醇(六醇)之合計量以多元醇中之含有比率計,較佳為70重量%以下,更佳為60重量%以下,進而較佳為40重量%以下,尤佳為30重量%以下。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多元醇中之多元醇(A2)之含有比率較佳為95重量%以下,更佳為0重量%~75重量%。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作為多元醇(A2)的具有4個以上OH基且數量平均分子量Mn為20000以下之多元醇之含有比率相對於多元醇整體,較佳為未達70重量%,更佳為60重量%以下,進而較佳為50重量%以下,尤佳為40重量%以下,最佳為30重量%以下。
[交聯劑]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較佳為包含交聯劑。
作為基礎聚合物之胺基甲酸酯預聚物及多元醇可分別與交聯劑組合而成為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之成分。
關於與作為基礎聚合物之胺基甲酸酯預聚物及多元醇進行組合之交聯劑,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
關於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可採用胺基甲酸酯化反應中可使用之任意適宜之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作為此種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例如可列舉:1,2-乙二異氰酸酯、1,4-丁二異氰酸酯、1,6-己二異氰酸酯等低級脂肪族聚異氰酸酯類;環戊二異氰酸酯、環己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氫化甲苯二異氰酸酯、氫化二甲苯二異氰酸酯等脂環族聚異氰酸酯類;2,4-甲苯二異氰酸酯、2,6-甲苯二異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等芳香族聚異氰酸酯類等。作為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亦可列舉例如: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氰酸酯加成物(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L」)、三羥甲基丙烷/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加成物(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HL」)、商品名「Coronate HX」(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股份有限公司)、三羥甲基丙烷/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加成物(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Takenate 110N」)等市售品。
[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 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含有任意適宜之其他成分。作為此種其他成分,例如可列舉:胺基甲酸酯預聚物及多元醇以外之聚合物成分、交聯促進劑、交聯觸媒、矽烷偶合劑、黏著賦予樹脂(松香衍生物、聚萜烯樹脂、石油樹脂、油溶性酚等)、抗老化劑、無機填充劑、有機填充劑、金屬粉、著色劑(顏料或染料等)、箔狀物、抗劣化劑、鏈轉移劑、塑化劑、軟化劑、界面活性劑、抗靜電劑、導電劑、穩定劑、表面潤滑劑、調平劑、防腐劑、耐熱穩定劑、聚合抑制劑、潤滑劑、溶劑、觸媒等。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較佳為包含抗劣化劑。抗劣化劑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
作為抗劣化劑,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可較佳地列舉: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
作為抗氧化劑,例如可列舉:自由基鏈抑制劑、過氧化物分解劑等。
作為自由基鏈抑制劑,例如可列舉:酚系抗氧化劑、胺系抗氧化劑等。
作為酚系抗氧化劑,例如可列舉:單酚系抗氧化劑、雙酚系抗氧化劑、高分子型酚系抗氧化劑等。作為單酚系抗氧化劑,例如可列舉:2,6-二第三丁基對甲酚、丁基化羥基大茴香醚、2,6-二第三丁基-4-乙基苯酚、β-(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硬脂酯等。作為雙酚系抗氧化劑,例如可列舉:2,2'-亞甲基雙(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2,2'-亞甲基雙(4-乙基-6-第三丁基苯酚)、4,4'-硫代雙(3-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4,4'-亞丁基雙(3-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3,9-雙[1,1-二甲基-2-[β-(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醯氧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等。作為高分子型酚系抗氧化劑,例如可列舉:1,1,3-三(2-甲基-4-羥基-5-第三丁基苯基)丁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苯、四[亞甲基-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甲烷、雙[3,3'-雙-(4'-羥基-3'-第三丁基苯基)丁酸]二醇酯、1,3,5-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S-三𠯤-2,4,6-(1H,3H,5H)三酮、生育酚等。
作為過氧化物分解劑,例如可列舉:硫系抗氧化劑、磷系抗氧化劑等。作為硫系抗氧化劑,例如可列舉:3,3'-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3,3'-硫代二丙酸二肉豆蔻酯、3,3'-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酯等。作為磷系抗氧化劑,例如可列舉:亞磷酸三苯酯、亞磷酸二苯酯異癸酯、亞磷酸苯酯二異癸酯等。
作為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水楊酸系紫外線吸收劑、草醯替苯胺系紫外線吸收劑、氰基丙烯酸酯系紫外線吸收劑、三𠯤系紫外線吸收劑等。
作為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2,4-二羥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十二烷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羥基-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羥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羥基-4-甲氧基-5-磺基二苯甲酮、雙(2-甲氧基-4-羥基-5-苯甲醯基苯基)甲烷等。
作為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5'-第三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羥基-3',5'-二第三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4'-辛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3'',4'',5'',6'',-四氫鄰苯二甲醯亞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亞甲基雙[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2-(2'-羥基-5'-甲基丙烯醯氧基苯基)-2H-苯并三唑等。
作為水楊酸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水楊酸苯酯、水楊酸對第三丁基苯酯、水楊酸對辛基苯酯等。
作為氰基丙烯酸酯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酸乙酯等。
作為光穩定劑,例如可列舉:受阻胺系光穩定劑、紫外線穩定劑等。作為受阻胺系光穩定劑,例如可列舉: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甲基-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等。作為紫外線穩定劑,例如可列舉:硫化雙(辛基苯基)鎳、[2,2'-硫代雙(4-第三辛基酚基)]正丁基胺鎳、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磷酸單乙醇鹽鎳錯合物、苯甲酸酯型之抑止劑、二丁基二硫代胺基甲酸鎳等。
[由含有胺基甲酸酯預聚物與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之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所形成之胺基甲酸酯系聚合物] 胺基甲酸酯預聚物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
作為由含有胺基甲酸酯預聚物與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之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形成胺基甲酸酯系聚合物之方法,只要為使用所謂「胺基甲酸酯預聚物」作為原料來製造胺基甲酸酯系聚合物之方法,則可採用任意適宜之製造方法。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胺基甲酸酯預聚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Mn較佳為3000~1000000。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胺基甲酸酯預聚物與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中之NCO基與OH基之當量比以NCO基/OH基計,較佳為5.0以下,更佳為0.01~4.75,進而較佳為0.02~4.5,尤佳為0.03~4.25,最佳為0.05~4.0。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之含有比率相對於胺基甲酸酯預聚物100重量份,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較佳為0.01重量份~30重量份,更佳為0.05重量份~25重量份,進而較佳為0.1重量份~20重量份,尤佳為0.5重量份~17.5重量份,最佳為1重量份~15重量份。
[由含有多元醇與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之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所形成之胺基甲酸酯系聚合物] 多元醇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多元醇與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中之NCO基與OH基之當量比以NCO基/OH基計,較佳為5.0以下,更佳為0.1~3.0,進而較佳為0.2~2.5,尤佳為0.3~2.25,最佳為0.5~2.0。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之含有比率相對於多元醇100重量份,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較佳為1.0重量份~30重量份,更佳為1.5重量份~27重量份,進而較佳為2.0重量份~25重量份,尤佳為2.3重量份~23重量份,最佳為2.5重量份~20重量份。
由含有多元醇與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之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所形成之胺基甲酸酯系聚合物,具體而言較佳為使含有多元醇與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之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硬化而形成。作為使含有多元醇與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之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硬化而形成胺基甲酸酯系聚合物之方法,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採用利用塊狀聚合或溶液聚合等之胺基甲酸酯化反應方法等任意適宜之方法。
為了使含有多元醇與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之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硬化,較佳為使用觸媒。作為此種觸媒,例如可列舉:有機金屬系化合物、三級胺化合物等。
作為有機金屬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鐵系化合物、錫系化合物、鈦系化合物、鋯系化合物、鉛系化合物、鈷系化合物、鋅系化合物等。該等之中,就反應速度與黏著劑層之適用期之方面而言,較佳為鐵系化合物、錫系化合物。
作為鐵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乙醯丙酮酸鐵、2-乙基己酸鐵、三乙醯丙酮鐵等。
作為錫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二氯化二丁基錫、氧化二丁基錫、二溴化二丁基錫、順丁烯二酸二丁基錫、二月桂酸二丁基錫、二乙酸二丁基錫、硫化二丁基錫、三丁基甲醇錫、乙酸三丁基錫、三乙基乙醇錫、三丁基乙醇錫、氧化二辛基錫、二月桂酸二辛基錫、氯化三丁基錫、三氯乙酸三丁基錫、2-乙基己酸錫等。
作為鈦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二氯化二丁基鈦、鈦酸四丁酯、三氯化丁氧基鈦等。
作為鋯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環烷酸鋯、乙醯丙酮酸鋯等。
作為鉛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油酸鉛、2-乙基己酸鉛、苯甲酸鉛、環烷酸鉛等。
作為鈷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2-乙基己酸鈷、苯甲酸鈷等。
作為鋅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環烷酸鋅、2-乙基己酸鋅等。
作為三級胺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三乙胺、三乙二胺、1,8-二氮雜雙環(5,4,0)-十一碳烯-7等。
觸媒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又,亦可將觸媒與交聯延遲劑等併用。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觸媒之量相對於多元醇100重量份,較佳為0.005重量份~1.00重量份,更佳為0.01重量份~0.75重量份,進而較佳為0.01重量份~0.50重量份,尤佳為0.01重量份~0.20重量份。
<橡膠系黏著劑> 作為橡膠系黏著劑,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採用例如日本專利特開2015-074771號公報等中記載之公知之橡膠系黏著劑等任意適宜之橡膠系黏著劑。該等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橡膠系黏著劑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含有任意適宜之成分。
<聚矽氧系黏著劑> 作為聚矽氧系黏著劑,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採用例如日本專利特開2014-047280號公報等中記載之公知之聚矽氧系黏著劑等任意適宜之聚矽氧系黏著劑。該等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聚矽氧系黏著劑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含有任意適宜之成分。
≪補強用基材≫ 作為補強用基材,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採用由任意適宜之材料所形成之補強用基材。作為此種材料,例如可列舉:塑膠膜、不織布、紙、金屬箔、織布、橡膠片材、發泡片材、該等之積層體(尤其是包含塑膠膜之積層體)等。
作為補強用基材,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塑膠膜。
作為塑膠膜,例如可列舉: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聚酯系樹脂之塑膠膜;包含以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甲基戊烯(PMP)、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α-烯烴作為單體成分之烯烴系樹脂之塑膠膜;包含聚氯乙烯(PVC)之塑膠膜;包含乙酸乙烯酯系樹脂之塑膠膜;包含聚碳酸酯(PC)之塑膠膜;包含聚苯硫醚(PPS)之塑膠膜;包含聚醯胺(尼龍)、全芳香族聚醯胺(aramid)等醯胺系樹脂之塑膠膜;包含聚醯亞胺系樹脂之塑膠膜;包含聚醚醚酮(PEEK)之塑膠膜;包含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烯烴系樹脂之塑膠膜;包含聚四氟乙烯、聚氯三氟乙烯、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氯氟乙烯-偏二氟乙烯共聚物等氟系樹脂等之塑膠膜等。
關於補強用基材之厚度,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根據目的而採用任意適宜之厚度。作為此種厚度,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25 μm~500 μm,更佳為25 μm~400 μm,進而較佳為25 μm~300 μm,進而較佳為25 μm~200 μm,進而較佳為25 μm~150 μm,進而較佳為25 μm~100 μm,尤佳為25 μm~75 μm。再者,補強用基材之厚度越薄,則於欲自補強用積層膜剝離隔離件之情形時,越有在意料之外的部位(代表性為表面保護膜與補強膜之界面)發生界面剝離之虞。具體而言,即便於補強用基材之初始剝離力P大於隔離件之初始剝離力Q之情形時,若補強用基材之厚度過薄,則於欲自補強用積層膜剝離隔離件之情形時在意料之外的部位發生界面剝離之風險變高,尤其於初始剝離力P較小之情形時,該風險變得更高。再者,於欲採用較薄之補強用基材來設計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之情形時,較佳為如後所述那樣採用具有包含特定之丙烯酸系黏著劑之黏著劑層的表面保護膜。
補強用基材可僅為1層,亦可為2層以上。
亦可對補強用基材實施表面處理。作為表面處理,例如可列舉:電暈處理、電漿處理、鉻酸處理、臭氧暴露、火焰暴露、高壓電擊暴露、離子化放射線處理、利用底塗劑之塗覆處理等。
補強用基材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根據目的而含有任意適宜之添加劑。
≪表面保護膜≫ 表面保護膜包含基材層(2)與黏著劑層(2),該黏著劑層(2)直接積層於補強用基材。表面保護膜只要包含基材層(2)與黏著劑層(2),則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具備任意適宜之其他構件。表面保護膜代表性地包含基材層(2)與黏著劑層(2)。
關於表面保護膜之厚度,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5 μm~500 μm,更佳為10 μm~400 μm,進而較佳為20 μm~300 μm,尤佳為30 μm~200 μm,最佳為40 μm~100 μm。
表面保護膜可藉由任意適宜之方法而製造。作為此種製造方法,例如可依據以下任意適宜之製造方法而進行: (1)於基材層(2)上塗佈黏著劑層(2)之形成材料之溶液或熱溶融液之方法、 (2)將於隔離件上塗佈黏著劑層(2)之形成材料之溶液或熱溶融液而形成之黏著劑層(2)移附至基材層(2)上之方法、 (3)將黏著劑層(2)之形成材料擠出至基材層(2)上進行形成塗佈之方法、 (4)將基材層(2)與黏著劑層(2)以兩層或多層之形態擠出之方法、 (5)於基材層(2)上單層層壓黏著劑層(2)之方法或與層壓層一起雙層層壓黏著劑層(2)之方法、 (6)將黏著劑層(2)與膜或層壓層等基材層(2)之形成材料進行雙層或多層層壓之方法等。
作為塗佈之方法,例如可使用輥式塗佈法、缺角輪塗佈法、模嘴塗佈法、反向塗佈法、絲網印刷法、凹版塗佈法等。
<基材層(2)> 基材層(2)可僅為1層,亦可為2層以上。基材層(2)亦可為經延伸者。
關於基材層(2)之厚度,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4 μm~450 μm,更佳為8 μm~350 μm,進而較佳為12 μm~250 μm,尤佳為16 μm~150 μm,最佳為20 μm~100 μm。
對於基材層(2)之未設置黏著劑層(2)之面,為了形成容易解捲之捲繞體等,例如可對基材層(2)添加脂肪醯胺、聚伸乙亞胺、長鏈烷基系添加劑等進行離型處理,或設置包含聚矽氧系、長鏈烷基系、氟系等任意適宜之剝離劑之塗層。
關於基材層(2),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採用由任意適宜之材料所形成之基材層。作為此種材料,例如可列舉:塑膠膜、不織布、紙、金屬箔、織布、橡膠片材、發泡片材、該等之積層體(尤其是包含塑膠膜之積層體)等。
作為基材層(2),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塑膠膜。
作為塑膠膜,例如可列舉: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聚酯系樹脂之塑膠膜;包含以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甲基戊烯(PMP)、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α-烯烴作為單體成分之烯烴系樹脂之塑膠膜;包含聚氯乙烯(PVC)之塑膠膜;包含乙酸乙烯酯系樹脂之塑膠膜;包含聚碳酸酯(PC)之塑膠膜;包含聚苯硫醚(PPS)之塑膠膜;包含聚醯胺(尼龍)、全芳香族聚醯胺(aramid)等醯胺系樹脂之塑膠膜;包含聚醯亞胺系樹脂之塑膠膜;包含聚醚醚酮(PEEK)之塑膠膜;包含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烯烴系樹脂之塑膠膜;包含聚四氟乙烯、聚氯三氟乙烯、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氯氟乙烯-偏二氟乙烯共聚物等氟系樹脂等之塑膠膜等。
基材層(2)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根據目的而包含任意適宜之添加劑。
<黏著劑層(2)> 黏著劑層(2)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採用任意適宜之黏著劑層。黏著劑層(2)可僅為1層,亦可為2層以上。
關於黏著劑層(2)之厚度,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0.5 μm~150 μm,更佳為1 μm~100 μm,進而較佳為3 μm~80 μm,尤佳為5 μm~50 μm,最佳為10 μm~30 μm。
黏著劑層(2)較佳為包含選自由丙烯酸系黏著劑、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更佳為包含選自由丙烯酸系黏著劑、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進而較佳為包含丙烯酸系黏著劑。藉由黏著劑層(2)包含選自由丙烯酸系黏著劑、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易使初始剝離力P大於初始剝離力Q,藉由黏著劑層(2)包含丙烯酸系黏著劑,易使初始剝離力P進一步大於初始剝離力Q(即,可成為(P-Q)之值變大之傾向)。
黏著劑層(2)可藉由任意適宜之方法形成。作為此種方法,例如可列舉以下之方法:於任意適宜之基材上塗佈黏著劑組合物(選自由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橡膠系黏著劑組合物、聚矽氧系黏著劑組合物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視需要進行加熱、乾燥,視需要使之硬化,從而於該基材上形成黏著劑層。作為此種塗佈之方法,例如可列舉:凹版輥式塗佈機、逆輥塗佈機、接觸輥塗佈機、浸漬輥塗機、棒式塗佈機、刮刀塗佈機、氣刀塗佈機、噴霧塗佈機、缺角輪塗佈機、直接塗佈機、輥刷塗佈機等方法。
有關丙烯酸系黏著劑、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之詳細說明分別可直接援用上述黏著劑層(1)之說明中關於丙烯酸系黏著劑、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之詳細說明。但關於可構成黏著劑層(2)之丙烯酸系黏著劑,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下述「黏著劑層(2)用丙烯酸系黏著劑」。
黏著劑層(2)用丙烯酸系黏著劑係由黏著劑層(2)用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所形成。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黏著劑層(2)用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較佳為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與交聯劑。
丙烯酸系聚合物於丙烯酸系黏著劑之領域中可被稱作所謂之基礎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
黏著劑層(2)用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中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含有比率以固形物成分換算計,較佳為50重量%~100重量%,更佳為60重量%~100重量%,進而較佳為70重量%~100重量%,尤佳為80重量%~100重量%,最佳為90重量%~100重量%。
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採用任意適宜之丙烯酸系聚合物。
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丙烯酸系聚合物之重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00,000~3,000,000,更佳為150,000~2,000,000,進而較佳為200,000~1,500,000,尤佳為250,000~1,000,000。
作為丙烯酸系聚合物,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由組合物(B)藉由聚合所形成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上述組合物(B)包含(p成分)烷基酯部分之烷基之碳數為4~12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q成分)選自由具有OH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p成分)、(q成分)分別獨立地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
作為烷基酯部分之烷基之碳數為4~12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p成分),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異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二丁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異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異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等。該等之中,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更佳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進而較佳為丙烯酸2-乙基己酯。
作為選自由具有OH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q成分),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羥基丁酯等具有OH基之(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等。該等之中,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更佳為丙烯酸2-羥基乙酯、丙烯酸,進而較佳為丙烯酸2-羥基乙酯。
組合物(B)亦可包含(p)成分及(q)成分以外之共聚性單體。共聚性單體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作為此種共聚性單體,例如可列舉:伊康酸、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丁烯酸、異丁烯酸、該等之酸酐(例如順丁烯二酸酐、伊康酸酐等含酸酐基之單體)等含羧基之單體(其中(甲基)丙烯酸除外);(甲基)丙烯醯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醯胺、N-羥基乙基(甲基)丙烯醯胺等含醯胺基之單體;(甲基)丙烯酸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第三丁基胺基乙酯等含胺基之單體;(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縮水甘油酯等含環氧基之單體;丙烯腈或甲基丙烯腈等含氰基之單體;N-乙烯基-2-吡咯啶酮、(甲基)丙烯醯𠰌啉、N-乙烯基哌啶酮、N-乙烯基哌𠯤、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咪唑、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嘧啶、乙烯基㗁唑等含雜環之乙烯基系單體;乙烯基磺酸鈉等含磺酸基之單體;丙烯醯磷酸2-羥基乙酯等含磷酸基之單體;環己基順丁烯二醯亞胺、異丙基順丁烯二醯亞胺等含醯亞胺基之單體;異氰酸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酯等含異氰酸基之單體;(甲基)丙烯酸環戊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甲基)丙烯酸異𦯉酯等具有脂環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具有芳香族烴基之(甲基)丙烯酸酯;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乙烯酯;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乙烯、丁二烯、異戊二烯、異丁烯等烯烴類或二烯類;乙烯基烷基醚等乙烯醚類;氯乙烯等。
作為共聚性單體,亦可採用多官能性單體。所謂多官能性單體係指一分子中具有2個以上之乙烯性不飽和基之單體。關於乙烯性不飽和基,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採用任意適宜之乙烯性不飽和基。作為此種乙烯性不飽和基,例如可列舉:乙烯基、丙烯基、異丙烯基、乙烯醚基(乙烯氧基)、烯丙醚基(烯丙氧基)等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基。作為多官能性單體,例如可列舉: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羥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二乙烯苯、環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丙烯酸胺基甲酸酯等。此種多官能性單體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
作為共聚性單體,亦可採用(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作為(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例如可列舉:(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三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乙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甲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乙氧基丁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
關於烷基酯部分之烷基之碳數為4~12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p成分)之含量,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相對於構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總量(100重量%),較佳為50重量%以上,更佳為60重量%~100重量%,進而較佳為70重量%~100重量%,尤佳為80重量%~100重量%。
關於選自由具有OH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q成分)之含量,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相對於構成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單體成分總量(100重量%),較佳為0.1重量%以上,更佳為1.0重量%~50重量%,進而較佳為1.5重量%~40重量%,進而較佳為2.0重量%~30重量%,進而較佳為2.0重量%~20重量%,尤佳為2.0重量%~10重量%,最佳為2.0重量%~5重量%。
組合物(B)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含有任意適宜之其他成分。作為此種其他成分,例如可列舉:聚合起始劑、鏈轉移劑、溶劑等。該等其他成分之含量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採用任意適宜之含量。關於該等其他成分,可直接援用≪黏著劑層(1)≫之項目中之「組合物(A)」中之說明。
黏著劑層(2)用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亦可包含交聯劑。藉由使用交聯劑,可提昇丙烯酸系黏著劑之凝集力,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交聯劑可僅為1種,亦可為2種以上。
作為交聯劑,可列舉: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環氧系交聯劑、三聚氰胺系交聯劑、過氧化物系交聯劑、以及脲系交聯劑、金屬烷氧化物系交聯劑、金屬螯合物系交聯劑、金屬鹽系交聯劑、碳二醯亞胺系交聯劑、㗁唑啉系交聯劑、氮丙啶系交聯劑、胺系交聯劑等。該等之中,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選自由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及環氧系交聯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r成分),更佳為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
作為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例如可列舉:1,2-乙二異氰酸酯、1,4-丁二異氰酸酯、1,6-己二異氰酸酯等低級脂肪族聚異氰酸酯類;環戊二異氰酸酯、環己二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氫化甲苯二異氰酸酯、氫化二甲苯二異氰酸酯等脂環族聚異氰酸酯類;2,4-甲苯二異氰酸酯、2,6-甲苯二異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等芳香族聚異氰酸酯類等。作為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亦可列舉例如: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氰酸酯加成物(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L」)、三羥甲基丙烷/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加成物(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Coronate HL」)、商品名「Coronate HX」(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股份有限公司)、三羥甲基丙烷/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加成物(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Takenate 110N」)等市售品。該等之中,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較佳為選自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氰酸酯加成物、三羥甲基丙烷/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加成物中之至少一種,更佳為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氰酸酯加成物。藉由使用選自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氰酸酯加成物、三羥甲基丙烷/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加成物中之至少一種作為交聯劑,易使初始剝離力P大於初始剝離力Q,藉由使用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氰酸酯加成物作為交聯劑,易使初始剝離力P進一步大於初始剝離力Q(即,可成為(P-Q)之值變大之傾向)。
作為環氧系交聯劑(多官能環氧化合物),例如可列舉:N,N,N',N'-四縮水甘油基間苯二甲胺、二縮水甘油基苯胺、1,3-雙(N,N-二縮水甘油基胺基甲基)環己烷、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新戊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山梨糖醇聚縮水甘油醚、甘油聚縮水甘油醚、季戊四醇聚縮水甘油醚、聚甘油聚縮水甘油醚、山梨醇酐聚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聚縮水甘油醚、己二酸二縮水甘油酯、鄰苯二甲酸二縮水甘油酯、三(2-羥基乙基)異氰尿酸三縮水甘油酯、間苯二酚二縮水甘油醚、雙酚-S-二縮水甘油醚,以及分子內具有2個以上環氧基之環氧系樹脂等。作為環氧系交聯劑,亦可列舉:商品名「Tetrad C」(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等市售品。
黏著劑層(2)用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中之交聯劑之含量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採用任意適宜之含量。作為此種含量,例如就更能夠表現出本發明之效果之方面而言,相對於丙烯酸系聚合物之固形物成分(100重量份),較佳為0.1重量份~10.0重量份,更佳為0.2重量份~8.0重量份,進而較佳為0.3重量份~6.0重量份,尤佳為0.4重量份~5.0重量份,最佳為0.5重量份~4.5重量份。
黏著劑層(2)用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可於並不損及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內含有任意適宜之其他成分。作為此種其他成分,例如可列舉:丙烯酸系聚合物以外之聚合物成分、交聯促進劑、交聯觸媒、矽烷偶合劑、黏著賦予樹脂(松香衍生物、聚萜烯樹脂、石油樹脂、油溶性酚等)、抗老化劑、無機填充劑、有機填充劑、金屬粉、著色劑(顏料或染料等)、箔狀物、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光穩定劑、鏈轉移劑、塑化劑、軟化劑、界面活性劑、抗靜電劑、導電劑、穩定劑、表面潤滑劑、調平劑、防腐劑、耐熱穩定劑、聚合抑制劑、潤滑劑、溶劑、觸媒等。 [實施例]
以下,藉由實施例來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受該等實施例之任何限定。再者,實施例等中之試驗及評價方法如下所述。再者,於記為「份」之情形時,無特別說明則意指「重量份」,於記為「%」情形時,無特別說明則意指「重量%」。
<重量平均分子量之測定> 重量平均分子量係藉由凝膠滲透層析(GPC)法測定。具體而言,作為GPC測定裝置,使用商品名「HLC-8120GPC」(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於下述條件下進行測定,藉由標準聚苯乙烯換算值而算出。 (分子量測定條件) ・樣品濃度:0.2重量%(四氫呋喃溶液) ・樣品注入量:10 μL ・管柱:商品名「TSKguardcolumn SuperHZ-H(1根)+TSKgel SuperHZM-H(2根)」(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參考管柱:商品名「TSKgel SuperH-RC(1根)」(Tosoh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溶離液:四氫呋喃(THF) ・流量:0.6 mL/min ・檢測器:示差折射計(RI) ・管柱溫度(測定溫度):40℃
<初始剝離力P之測定> 將補強用積層膜切割成寬度25 mm、長度80 mm之尺寸。 於23℃×50%RH之環境下放置24小時後,將隔離件剝離而使黏著劑層(1)露出。其次,將切割成寬度25 mm、長度50 mm之尺寸的單面黏著帶(Nichiban公司製造,商品名「Sellotape(註冊商標)」)以端面超出1 mm之方式壓接於補強用積層膜之上述黏著劑層(1)之表面,放置約10秒。 其後,使用萬能拉伸試驗機(Minebea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製品名:TCM-1kNB),以剝離速度300 mm/分鐘、剝離角度180度將單面黏著帶剝離,將此時剝離初期所施加之最大應力作為初始剝離力P(N/25 mm)。測定係於23℃×50%RH之環境下進行。
<初始剝離力Q之測定> 將補強用積層膜切割成寬度25 mm、長度80 mm之尺寸。 於23℃×50%RH之環境下放置24小時後,將切割成寬度25 mm、長度50 mm之尺寸的單面黏著帶(Nichiban公司製造,商品名「Sellotape(註冊商標)」)以端面超出1 mm之方式壓接於補強用積層膜之隔離件之表面,放置約10秒。 其後,使用萬能拉伸試驗機(Minebea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製品名:TCM-1kNB),以剝離速度300 mm/分鐘、剝離角度180度將單面黏著帶剝離,將此時剝離初期所施加之最大應力作為初始剝離力Q(N/25 mm)。測定係於23℃×50%RH之環境下進行。
<黏著劑層(1)對玻璃板之初始黏著力之測定> 將補強用積層膜切割成寬度25 mm、長度150 mm而作為評價用樣品。 於23℃×50%RH之環境下,藉由使2.0 kg輥往返一次而將評價用樣品之黏著劑層表面貼附於玻璃板(松浪硝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商品名:MICRO SLIDE GLASS S)。於23℃×50%RH之環境下固化30分鐘後,使用萬能拉伸試驗機(Minebea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製品名:TCM-1kNB),以剝離角度180度、拉伸速度300 mm/分鐘進行剝離而測定黏著力。
<隔離件之剝離性之評價> 對於具有表面保護膜與隔離件之補強用積層膜,自黏著劑層之表面剝離隔離件時,是否能夠滑順地將隔離件自黏著劑層之表面剝離而不會於表面保護膜與補強膜之界面等發生剝離的情況進行評價。 〇:自黏著劑層(1)之表面剝離隔離件時,不會於表面保護膜與補強膜之界面等意料之外的部位發生剝離,能夠滑順地將隔離件自黏著劑層(1)之表面剝離。 ×:自黏著劑層(1)之表面剝離隔離件時,於表面保護膜與補強膜之界面等意料之外的部位發生剝離。
[製造例1]: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1)之製造 於具備攪拌翼、溫度計、氮氣導入管、冷凝器之四口燒瓶中,添加丙烯酸丁酯(日本觸媒公司製造):95重量份、丙烯酸(東亞合成公司製造):5重量份、作為聚合起始劑之2,2'-偶氮二異丁腈(和光純藥工業公司製造):0.2重量份、乙酸乙酯:156重量份,一面緩慢地攪拌一面導入氮氣,將燒瓶內之液溫保持於63℃附近進行10小時之聚合反應,製備重量平均分子量為70萬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溶液(40重量%)。 其次,於所獲得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溶液中,添加相對於其固形物成分100重量份而言,以固形物成分換算計為0.1重量份之作為交聯劑之TETRAD-C(三菱瓦斯化學公司製造),利用乙酸乙酯以全部固形物成分成為25重量%之方式進行稀釋,利用分散機進行攪拌,獲得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1)。
[製造例2]: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2)之製造 於具備攪拌翼、溫度計、氮氣導入管、冷凝器之四口燒瓶中,添加丙烯酸2-乙基己酯(日本觸媒公司製造):100重量份、丙烯酸2-羥基乙酯(東亞合成公司製造):4重量份、作為聚合起始劑之2,2'-偶氮二異丁腈(和光純藥工業公司製造):0.2重量份、乙酸乙酯:156重量份,一面緩慢地攪拌一面導入氮氣,將燒瓶內之液溫保持於65℃附近進行6小時之聚合反應,而製備重量平均分子量55萬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溶液(40重量%)。 其次,於所獲得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溶液中,添加相對於其固形物成分100重量份而言,以固形物成分換算計為4重量份之作為交聯劑之Coronate L(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公司製造),以固形物成分換算計為0.03重量份之作為交聯觸媒之EMBILIZER OL-1(Tokyo Fine Chemical公司製造),利用乙酸乙酯以全部固形物成分成為25重量%之方式進行稀釋,利用分散機進行攪拌,獲得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2)。
[製造例3]: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3)之製造 於具備攪拌翼、溫度計、氮氣導入管、冷凝器之四口燒瓶中,添加丙烯酸2-乙基己酯(日本觸媒公司製造):100重量份、丙烯酸2-羥基乙酯(東亞合成公司製造):4重量份、作為聚合起始劑之2,2'-偶氮二異丁腈(和光純藥工業公司製造):0.2重量份、乙酸乙酯:156重量份,一面緩慢地攪拌一面導入氮氣,將燒瓶內之液溫保持於65℃附近進行6小時之聚合反應,而製備重量平均分子量55萬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溶液(40重量%)。 其次,於所獲得之丙烯酸系聚合物之溶液中,添加相對於其固形物成分100重量份而言,以固形物成分換算計為4重量份之作為交聯劑之Coronate HX(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公司製造),以固形物成分換算計為0.03重量份之作為交聯觸媒之EMBILIZER OL-1(Tokyo Fine Chemical公司製造),利用乙酸乙酯以全部固形物成分成為25重量%之方式進行稀釋,利用分散機進行攪拌,獲得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3)。
[製造例4]: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4)之製造 添加以固形物成分換算計為100重量份之作為多官能多元醇之PREMINOL S3011(旭硝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Mn=10000)、以固形物成分換算計為18重量份之作為交聯劑之Coronate HX(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公司製造)、以固形物成分換算計為0.04重量份之作為交聯觸媒之三乙醯丙酮鐵(日本化學產業公司製造)、以固形物成分換算計為0.5重量份之作為抗劣化劑之Irganox1010(BASF公司製造),利用乙酸乙酯以全部固形物成分成為35重量%之方式進行稀釋,利用分散機進行攪拌,獲得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4)。
[製造例5]:表面保護膜(A)之製造 於包含聚酯樹脂之基材「Lumirror S10」(厚度38 μm,TORAY公司製造)上利用槽輥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23 μm之方式塗佈製造例2中獲得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2),於乾燥溫度130℃、乾燥時間30秒之條件下進行固化、乾燥。如此於基材上製作黏著劑層。繼而,於黏著劑層之表面貼合一面經過聚矽氧處理且厚度25 μm之包含聚酯樹脂之基材之聚矽氧處理面,而獲得表面保護膜(A)。
[製造例6]:表面保護膜(B)之製造 於包含聚酯樹脂之基材「Lumirror S10」(厚度38 μm,TORAY公司製造)上利用槽輥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21 μm之方式塗佈製造例3中獲得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3),於乾燥溫度130℃、乾燥時間30秒之條件下進行固化、乾燥。如此於基材上製作黏著劑層。繼而,於黏著劑層之表面貼合一面經過聚矽氧處理且厚度25 μm之包含聚酯樹脂之基材之聚矽氧處理面,而獲得表面保護膜(B)。
[製造例7]:表面保護膜(C)之製造 於包含聚酯樹脂之基材「Lumirror S10」(厚度38 μm,TORAY公司製造)上利用槽輥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12 μm之方式塗佈製造例4中獲得之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組合物(4),於乾燥溫度130℃、乾燥時間30秒之條件下進行固化、乾燥。如此於基材上製作黏著劑層。繼而,於黏著劑層之表面貼合一面經過聚矽氧處理且厚度25 μm之包含聚酯樹脂之基材之聚矽氧處理面,而獲得表面保護膜(C)。
[實施例1] 於作為包含聚酯樹脂之補強用基材的厚度125 μm之「Lumirror S10」(TORAY公司製造)上利用槽輥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25 μm之方式塗佈製造例1中獲得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1),於乾燥溫度130℃、乾燥時間30秒之條件下進行固化、乾燥。如此於補強用基材上形成黏著劑層。 繼而,於黏著劑層之表面貼合一面經過聚矽氧處理且厚度75 μm之包含聚酯樹脂之隔離件之聚矽氧處理面,而獲得附隔離件之補強用膜(1)。 繼而,於附隔離件之補強用膜(1)之補強用基材面貼合製造例5中獲得之表面保護膜(A)之黏著劑層側,而獲得補強用積層膜(1)。 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2~12、比較例1~2] 如表1所示般變更作為補強用基材之「Lumirror S10」(TORAY公司製造)之厚度、於補強用基材上形成之黏著劑層之厚度、隔離件之厚度,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進行,而獲得補強用積層膜(2)~(12)、(C1)~(C2)。 將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13] 於作為包含聚酯樹脂之補強用基材的厚度125 μm之「Lumirror S10」(TORAY公司製造)上利用槽輥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25 μm之方式塗佈製造例1中獲得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1),於乾燥溫度130℃、乾燥時間30秒之條件下進行固化、乾燥。如此於補強用基材上形成黏著劑層。 繼而,於黏著劑層之表面貼合一面經過聚矽氧處理且厚度75 μm之包含聚酯樹脂之隔離件之聚矽氧處理面,而獲得附隔離件之補強用膜(1)。 繼而,於附隔離件之補強用膜(1)之補強用基材面貼合製造例6中獲得之表面保護膜(B)之黏著劑層側,而獲得補強用積層膜(13)。 將結果示於表2。
[實施例14~24、比較例3~4] 如表2所示般變更作為補強用基材之「Lumirror S10」(TORAY公司製造)之厚度、於補強用基材上形成之黏著劑層之厚度、隔離件之厚度,除此以外,與實施例13同樣地進行,而獲得補強用積層膜(14)~(24)、(C3)~(C4)。 將結果示於表2。
[實施例25] 於作為包含聚酯樹脂之補強用基材的厚度125 μm之「Lumirror S10」(TORAY公司製造)上利用槽輥以乾燥後之厚度成為25 μm之方式塗佈製造例1中獲得之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1),於乾燥溫度130℃、乾燥時間30秒之條件下進行固化、乾燥。如此於補強用基材上形成黏著劑層。 繼而,於黏著劑層之表面貼合一面經過聚矽氧處理且厚度75 μm之包含聚酯樹脂之隔離件之聚矽氧處理面,而獲得附隔離件之補強用膜(1)。 繼而,於附隔離件之補強用膜(1)之補強用基材面貼合製造例7中獲得之表面保護膜(C)之黏著劑層側,而獲得補強用積層膜(25)。 將結果示於表3。
[實施例26~36、比較例5~6] 如表3所示般變更作為補強用基材之「Lumirror S10」(TORAY公司製造)之厚度、於補強用基材上形成之黏著劑層之厚度、隔離件之厚度,除此以外,與實施例25同樣地進行,而獲得補強用積層膜(26)~(36)、(C5)~(C6)。 將結果示於表3。
[表1]
   構成 初始剝離力(N/25 mm) 黏著劑層(1)對玻璃之初始黏著力 (N/25 mm) 隔離件剝離性評價
表面保護膜 補強用基材 (μm) 黏著劑層(1) (μm) 隔離件 (μm) 補強用基材 P 隔離件 Q P-Q
實施例1 (A) 125 25 75 7.7 2.9 4.8 11.5
實施例2 (A) 125 13 75 7.1 2.2 4.9 8.6
實施例3 (A) 100 25 50 6.7 2.6 4.1 10.9
實施例4 (A) 75 25 75 5.5 2.5 3.0 10.5
實施例5 (A) 75 13 75 3.0 2.1 0.9 8.4
實施例6 (A) 75 25 50 5.2 2.0 3.2 10.7
實施例7 (A) 75 15 50 3.1 1.1 2.0 8.9
實施例8 (A) 75 13 50 2.4 1.2 1.2 8.2
實施例9 (A) 75 10 50 2.3 1.1 1.2 7.1
實施例10 (A) 50 25 50 2.5 1.9 0.6 10.1
實施例11 (A) 50 10 50 2.0 0.7 1.3 7.3
實施例12 (A) 25 13 25 1.0 0.8 0.2 6.1
比較例1 (A) 12 10 50 0.3 0.7 -0.4 5.8 ×
比較例2 (A) 12 10 25 0.2 0.6 -0.4 5.4 ×
[表2]
   構成 初始剝離力(N/25 mm) 黏著劑層(1)對玻璃之初始黏著力 (N/25 mm) 隔離件剝離性評價
表面保護膜 補強用基材 (μm) 黏著劑層(1) (μm) 隔離件 (μm) 補強用基材 P 隔離件 Q P-Q
實施例13 (B) 125 25 75 4.8 2.9 1.9 11.5
實施例14 (B) 125 13 75 4.4 2.2 2.2 8.6
實施例15 (B) 100 25 50 3.8 2.6 1.2 10.9
實施例16 (B) 75 25 75 2.7 2.5 0.2 10.5
實施例17 (B) 75 13 75 2.4 2.2 0.2 8.4
實施例18 (B) 75 25 50 2.9 1.9 1.0 10.7
實施例19 (B) 75 15 50 2.8 1.3 1.5 8.9
實施例20 (B) 75 13 50 2.5 1.2 1.3 8.2
實施例21 (B) 75 10 50 2.4 1.1 1.3 7.1
實施例22 (B) 50 25 50 2.9 1.9 1.0 10.1
實施例23 (B) 50 10 50 1.6 0.7 0.9 7.3
實施例24 (B) 25 13 25 1.5 0.8 0.7 6.1
比較例3 (B) 12 10 50 0.2 0.7 -0.5 5.8 ×
比較例4 (B) 12 10 25 0.1 0.7 -0.6 5.4 ×
[表3]
   構成 初始剝離力(N/25 mm) 黏著劑層(1)對玻璃之初始黏著力 (N/25 mm) 隔離件剝離性評價
表面保護膜 補強用基材 (μm) 黏著劑層(1) (μm) 隔離件 (μm) 補強用基材 P 隔離件 Q P-Q
實施例25 (C) 125 25 75 4.1 2.9 1.2 11.5
實施例26 (C) 125 13 75 3.1 2.4 0.7 8.6
實施例27 (C) 100 25 50 2.9 2.6 0.3 10.9
實施例28 (C) 75 25 75 2.7 2.5 0.2 10.5
實施例29 (C) 75 13 75 3.0 2.2 0.8 8.4
實施例30 (C) 75 25 50 2.8 2.1 0.7 10.7
實施例31 (C) 75 15 50 2.1 1.3 0.8 8.9
實施例32 (C) 75 13 50 2.0 1.3 0.7 8.2
實施例33 (C) 75 10 50 2.0 1.2 0.8 7.1
實施例34 (C) 50 25 50 2.7 1.9 0.8 10.1
實施例35 (C) 50 10 50 1.6 0.8 0.8 7.3
實施例36 (C) 25 13 25 1.1 0.7 0.4 6.1
比較例5 (C) 12 10 50 0.2 0.6 -0.4 5.8 ×
比較例6 (C) 12 10 25 0.1 0.5 -0.4 5.4 ×
根據表1~表3可知,於補強用積層膜中之補強用基材之初始剝離力P大於隔離件之初始剝離力Q之情形時,能夠滑順地將隔離件自黏著劑層之表面剝離。
又,於將所採用之表面保護膜進行比較之情形時,可見按照表面保護膜(C)、表面保護膜(B)、表面保護膜(A)之順序,(P-Q)之值逐漸變大之傾向。由此可知,所採用之表面保護膜係按照表面保護膜(C)、表面保護膜(B)、表面保護膜(A)之順序,能夠越來越滑順地將隔離件自黏著劑層之表面剝離。即可知,若作為表面保護膜而採用具有包含特定之丙烯酸系黏著劑之黏著劑層的表面保護膜,則能夠更滑順地將隔離件自黏著劑層之表面剝離。
進而,如上所述,補強用基材之厚度越薄,則於欲自補強用積層膜剝離隔離件之情形時,越有在意料之外的部位(代表性地為表面保護膜與補強膜之界面)發生界面剝離之虞,具體而言,即便於補強用基材之初始剝離力P大於隔離件之初始剝離力Q之情形時,若補強用基材之厚度過薄,則於欲自補強用積層膜剝離隔離件之情形時在意料之外的部位發生界面剝離之風險變高,尤其於初始剝離力P較小之情形時,該風險變得更高。因此,於欲減小補強用基材之厚度來設計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之情形時,為了儘可能降低上述風險,如上所述,如於表面保護膜(A)或表面保護膜(B)中所見般,較佳為採用具有包含特定之丙烯酸系黏著劑之黏著劑層的表面保護膜。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可較佳地用於對光學構件或電子構件等賦予剛性或耐衝擊性。
100:隔離件 200:黏著劑層(1) 300:補強用基材 400:表面保護膜 410:基材層(2) 420:黏著劑層(2) 1000:補強用積層膜
圖1係本發明之補強用積層膜之一實施形態之概略剖視圖。
100:隔離件
200:黏著劑層(1)
300:補強用基材
400:表面保護膜
410:基材層(2)
420:黏著劑層(2)
1000:補強用積層膜

Claims (13)

  1. 一種補強用積層膜,其係依序具有隔離件、黏著劑層(1)、補強用基材、表面保護膜者,且 該隔離件與該黏著劑層(1)直接積層, 該補強用基材與該表面保護膜直接積層, 該隔離件包含基材層(1), 該表面保護膜包含基材層(2)與黏著劑層(2),該黏著劑層(2)直接積層於該補強用基材, 該補強用積層膜中之該補強用基材之初始剝離力P大於該補強用積層膜中之該隔離件之初始剝離力Q。
  2. 如請求項1之補強用積層膜,其中上述補強用基材為塑膠膜。
  3. 如請求項1或2之補強用積層膜,其中上述補強用基材之厚度為25 μm~500 μm。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補強用積層膜,其中上述隔離件之厚度為1 μm~100 μm。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補強用積層膜,其中上述表面保護膜之厚度為5 μm~500 μm。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補強用積層膜,其中上述黏著劑層(1)包含選自由丙烯酸系黏著劑、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
  7. 如請求項6之補強用積層膜,其中上述丙烯酸系黏著劑係由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所形成,該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其係由包含(a成分)烷基酯部分之烷基之碳數為4~12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b成分)選自由具有OH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的組合物(A)藉由聚合而形成者;與(c成分)選自由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及環氧系交聯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補強用積層膜,其中上述黏著劑層(2)包含選自由丙烯酸系黏著劑、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
  9.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補強用積層膜,其中上述黏著劑層(2)包含選自由丙烯酸系黏著劑、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
  10. 如請求項8之補強用積層膜,其中上述丙烯酸系黏著劑係由黏著劑層(2)用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所形成,該黏著劑層(2)用丙烯酸系黏著劑組合物包含:丙烯酸系聚合物,其係由包含(p成分)烷基酯部分之烷基之碳數為4~12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q成分)選自由具有OH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及(甲基)丙烯酸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的組合物(B)藉由聚合而形成者;與(r成分)選自由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及環氧系交聯劑所組成之群中之至少一種。
  11. 如請求項10之補強用積層膜,其中上述(p成分)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上述(q成分)為丙烯酸2-羥基乙酯,上述(r成分)為多官能異氰酸酯系交聯劑。
  12. 如請求項11之補強用積層膜,其中上述(r成分)為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氰酸酯加成物。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補強用積層膜,其中以溫度23℃、濕度50%RH、剝離角度150℃、剝離速度10 m/分鐘將上述隔離件剝離而露出之上述黏著劑層(1)於溫度23℃、濕度50%RH、剝離角度180℃、剝離速度300 mm/分鐘之條件下對玻璃板之初始黏著力為1.0 N/25 mm以上。
TW109101909A 2019-01-21 2020-01-20 補強用積層膜 TW2020314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07590 2019-01-21
JP2019-007590 2019-01-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1484A true TW202031484A (zh) 2020-09-01

Family

ID=71735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1909A TW202031484A (zh) 2019-01-21 2020-01-20 補強用積層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0153135A1 (zh)
KR (1) KR20210116482A (zh)
CN (1) CN113330085A (zh)
TW (1) TW202031484A (zh)
WO (1) WO20201531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29549A (ja) * 2020-08-05 2022-02-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体、画像表示部材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モバイル電子機器と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63482A (en) 1981-03-31 1982-10-07 Snow Brand Milk Prod Co Ltd Novel yeast having specific saccharide utilization
JP5362332B2 (ja) * 2008-11-19 2013-12-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シートおよびその利用
WO2014034580A1 (ja) * 2012-08-31 2014-03-0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用シート
JP6613516B2 (ja) 2014-07-07 2019-12-04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2016216570A (ja) * 2015-05-18 2016-12-22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により保護された着色片面粘着テープ
JP7154733B2 (ja) * 2015-08-24 2022-10-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光学部材
JP2017149923A (ja) * 2015-08-24 2017-08-3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光学部材
JP6920108B2 (ja) * 2017-05-31 2021-08-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剥離方法及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153135A1 (ja) 2021-11-25
WO2020153135A1 (ja) 2020-07-30
KR20210116482A (ko) 2021-09-27
CN113330085A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5063B (zh) 胺甲酸酯系黏著劑及使用其之表面保護膜
KR101812359B1 (ko) 점착 시트
JP6070633B2 (ja) 再剥離型ウレタン粘着剤組成物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て得られる再剥離可能な粘着フィルム及び光学部品の表面保護用フィルム
KR20140105389A (ko) 표면 보호 필름
KR20160004928A (ko) 광학 필름용 점착제 조성물, 점착층, 점착형 광학 필름 및 표시장치
TW201610082A (zh) 表面保護膜
JP7142482B2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7232381B2 (ja) 粘着剤処理液、および粘着剤処理方法
KR20170023716A (ko) 표면 보호 필름을 갖는 광학 부재
CN113249053B (zh) 表面保护薄膜
CN111527167A (zh) 光学构件用表面保护片
KR20170023717A (ko) 표면 보호 필름을 갖는 광학 부재
TW202031484A (zh) 補強用積層膜
JP7253391B2 (ja) 補強用積層フィルム
CN109476975B (zh) 粘着剂及粘着片
JP2020083901A (ja) 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WO2022019258A1 (ja) 偏光フィルム積層体
CN115210329A (zh) 带粘合剂层的薄膜
WO2022210215A1 (ja) 積層シート処理方法および積層シート処理装置
WO2022210216A1 (ja) 粘着テープ処理方法および粘着テープ処理装置
TWI835970B (zh) 表面保護膜
WO2022255165A1 (ja) 積層フィルム
WO2020149117A1 (ja)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2022164113A (ja) 粘着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