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0806A -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0806A
TW202030806A TW108140921A TW108140921A TW202030806A TW 202030806 A TW202030806 A TW 202030806A TW 108140921 A TW108140921 A TW 108140921A TW 108140921 A TW108140921 A TW 108140921A TW 202030806 A TW202030806 A TW 20203080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mp
resin layer
bumps
wafer
polish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0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四宮圭亮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0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080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73Means for bonding being of different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of groups H01L24/10, H01L24/18, H01L24/26, H01L24/34, H01L24/42, H01L24/50, H01L24/63, H01L24/71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4Mechanical treatment, e.g. grinding, polishing, cut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1/6835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temporarily an auxiliary support
    • H01L21/6836Wafer tapes, e.g. grinding or dicing support ta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4/8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bump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4/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Methods or apparatus related thereto
    • H01L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4/83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layer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73Means for bonding being of different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of groups H01L2224/10, H01L2224/18, H01L2224/26, H01L2224/34, H01L2224/42, H01L2224/50, H01L2224/63, H01L2224/71
    • H01L2224/732Location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73201Location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n the same surface
    • H01L2224/73203Bump and layer connectors
    • H01L2224/73204Bump and layer connectors the bump connector being embedded into the layer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1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bump connector
    • H01L2224/8119Arrangement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mounting
    • H01L2224/81191Arrangement of the bump connectors prior to mounting wherein the bump connectors are disposed only on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80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 H01L2224/83Methods for 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bodi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using a layer connector
    • H01L2224/8319Arrangement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prior to mounting
    • H01L2224/83191Arrangement of the layer connectors prior to mounting wherein the layer connectors are disposed only on the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AREA)
  • Dicing (AREA)
  • Wire Bond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具備:於加以形成有複數的凸塊(22)的附有凸塊構件(2)之凸塊形成面(2A),形成樹脂層(13)的工程,和對於樹脂層(13)施以拋光研磨,而除去被覆凸塊(22)表面之樹脂層(13)之工程者。

Description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近年來,伴隨著電子機器之小型化及薄型化,而對於半導體封裝之薄型化及小型化而言之要求亦升高。因此,作為半導體元件之安裝方式,取代於使用金屬導線而連接之以往的打線接合方式,而加以提案有於晶片的電極上形成稱為凸塊之突起電極,藉由凸塊而直接連接基板的電極與晶片之電極之覆晶連接方式的安裝方法。 在如此之覆晶連接方式之安裝方法中,因應各種目的,呈被覆附有凸塊之晶圓及附有凸塊之晶片等之凸塊地,加以設置樹脂層。作為如此之樹脂層,係例如,可舉出:為了接著附有凸塊晶片與基板之接著劑層,為了補強附有凸塊晶片與基板之連接的下填充層,為了保護附有凸塊晶圓或附有凸塊晶片之保護層等。 但對於樹脂層則被覆凸塊之情況,係必須機械性地排除凸塊上的樹脂層,而確保凸塊與基板之電極的電性連接。因此,在附有凸塊晶片與基板之連接信賴性的點而有著問題。另外,對於經由迴焊處理,而連接附有凸塊晶片與基板之情況,來自凸塊之熔融焊錫則由樹脂層所被覆之故,而有無法得到自動對準效果(即使晶片及基板之電極彼此的位置調整精確度不佳而產生偏差,亦在迴焊時自動地加以補正為正常的位置之現象)之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之問題,例如,提案:具備:於加以形成有複數的凸塊的附有凸塊構件之凸塊形成面,形成樹脂層的工程,和對於前述樹脂層施以電漿處理,而除去被覆前述凸塊表面之前述樹脂層之工程之方法(參照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6/194431號)。 另外,為了解決如上述之問題,例如,亦提案有:具備於加以形成有複數的凸塊的附有凸塊構件之凸塊形成面,形成樹脂層的工程,和經由研削而除去被覆前述凸塊表面之前述樹脂層之工程之方法(參照文獻2:日本特開2017-84903號公報)。 在記載於文獻1之方法中,不僅欲除去之樹脂層之處所,而對於照射面內全域而言加以照射電漿。即,不僅被覆凸塊頭頂部之樹脂層,而對於被覆本來欲保護之部分的樹脂層,亦加以照射電漿。因此,對於本來欲保護之部分亦帶來電漿照射的影響,而有產生劣化,及損傷之虞。 另外,記載於文獻2之方法係經由研削而除去樹脂層之方法之故,而切碎機,研磨機,或表面刨機則接觸於被覆凸塊的樹脂層,對於凸塊而言加上有機械性負荷。因此,凸塊的位置產生偏移,以及凸塊產生脫落,而有連接信賴性降低之虞。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防止附有凸塊構件的本來欲保護之部分的劣化,及損傷,可有效率地製造對於連接信賴性優越之半導體裝置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者。 有關本發明之一形態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係具備:於加以形成有複數的凸塊的附有凸塊構件之凸塊形成面,形成樹脂層的工程,和對於前述樹脂層施以拋光研磨,而除去被覆前述凸塊表面之前述樹脂層之工程者。 如根據此構成,可於附有凸塊構件之凸塊形成面,因應各種目的而設置樹脂層者。作為此樹脂層,係例如,可舉出為了接著附有凸塊晶片與基板之接著劑層,為了補強附有凸塊晶片與基板之連接的下填充層,為了保護附有凸塊晶圓或附有凸塊晶片之保護層等。 並且,經由拋光研磨之時,可以簡便,有效率地除去被覆凸塊之表面的樹脂層者。在拋光研磨法中,因為了加以研磨與拋光輪接觸之部分,而可選擇性地除去被覆與拋光輪接觸之凸塊的樹脂層之故,可防止附有凸塊構件之本來欲保護之部分的劣化,及損傷。 另外,對於經由研削法而除去樹脂層的情況,係切碎機,研磨機,或表面刨機等則接觸於被覆凸塊的樹脂層之故,而對於凸塊加上大的機械性負荷。但,如根據拋光研磨法,接觸於樹脂層之情況係因為比較柔軟之拋光輪之故,可充分減少加上於凸塊的機械性負荷,進而可防止凸塊之位置偏移,及脫落。 並且,由電性地連接加以除去被覆凸塊表面之樹脂層,而加以露出表面的凸塊,和基板的電極者,可效率佳地製造對於連接信賴性優越之半導體裝置。 在有關本發明之一形態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更具備:於前述凸塊形成面的相反側的面,貼合切晶帶之工程者為佳。 如根據此構成,附有凸塊構件則加以貼著於切晶帶之故,可在拋光研磨時抑制凸塊的位置偏移。 在有關本發明之一形態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中,係更具備:電性連接加以除去前述樹脂層,而加以露出表面的前述凸塊,和基板的電極之工程者為佳。 如根據此構成,由電性地連接加以除去被覆凸塊表面之樹脂層,而加以露出表面的凸塊,和基板的電極者,可得到於連接信賴性優越之半導體裝置。 在有關本發明之一形態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中,前述凸塊的平均高度係500μm以下者為佳。 凸塊的平均高度越低,在研磨時凸塊容易取出,而有附有凸塊構件容易損傷之傾向。但如根據拋光研磨法,凸塊的平均高度則即使為500μm以下,亦可防止附有凸塊構件之損傷同時,效率佳地除去樹脂層。 在有關本發明之一形態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中,前述凸塊的材質係選自銅,銀,金,鋁及焊錫合金所成的群之至少一項者為佳。 如此,凸塊的材質則如為選自銅,銀,金,鋁及焊錫合金所成的群之至少一項時,可經由拋光研磨法,防止附有凸塊構件之損傷同時,效率佳地除去樹脂層。
[第一實施形態] 以下,對於本發明將實施形態舉例,依據圖面加以說明。本發明係未加以限定於實施形態的內容。然而,在圖面中,為了容易進行說明,而有擴大或縮小而圖示之部分。 首先,對於使用於本實施形態之接著薄片及附有凸塊晶圓加以說明。 (接著薄片) 對於圖1係記載有使用於本實施形態之接著薄片1。 使用於本實施形態之接著薄片1係具備:支持體層11,和黏著劑層12,和含有接著劑之樹脂層13。然而,樹脂層13之表面係至加以貼著於晶圓之間,經由剝離薄膜等而加以保護亦可。 作為支持體11係可作為接著薄片之支持體而使用公知的支持體,例如,可使用塑料薄膜等者。如此之支持體層11係在加工被著體之間,支持被著體。 作為塑料薄膜係例如,可舉出: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丁烯薄膜,聚丁二烯橡膠薄膜,聚甲基戊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氯乙烯共聚物薄膜,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聚萘二酸乙二醇酯薄膜,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薄膜,聚氨酯薄膜,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薄膜,離子聚合物樹脂薄膜,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薄膜,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薄膜,聚苯乙烯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醯亞胺薄膜,及氟樹脂薄膜等。此等薄膜係亦可為單層薄膜,而亦可為層積薄膜。另外,對於層積薄膜之情況,係層積1種的薄膜亦可,而亦可層積2種以上的薄膜。 黏著劑層12係作為接著薄片之黏著劑而可使用公知的黏著劑而形成者。經由如此之黏著劑層12,而加工被著體之間係堅固地固定支持體層11與樹脂層13之間,之後,使樹脂層13固著殘存於被著體而自支持體層11剝離者則成為容易。然而,於黏著劑層12,由照射紫外線等之能量線者而使其硬化,作為與樹脂層13之剝離呈成為容易亦可。 作為黏著劑層,係例如,可舉出:丙烯酸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及胺甲酸乙酯系黏著劑等。 樹脂層13係作為接著薄片之黏著劑而可使用公知的黏著劑而形成者。經由含有如此之接著劑之樹脂層13之時,可接著後述之附有凸塊晶片2a與基板4者。 作為接著劑係例如,可舉出含有環氧樹脂等之熱硬化性樹脂,和熱硬化劑的接著劑。另外,接著劑係從調整硬化物的熱膨脹係數之觀點,更含有無機充填材亦可。作為無機充填材,係可舉出:二氧化矽,氧化鋁,滑石,碳酸鈣,鈦白,赭色赤鐵礦,碳化矽,及碳化硼等。另外,此等係可單獨使用1種,或併用2種以上均可。 (附有凸塊晶圓) 對於圖2係記載使用於本實施形態之附有凸塊晶圓2(附有凸塊構件)。 使用於本實施形態之附有凸塊晶圓2係具備:半導體晶圓21,和凸塊22。然而,凸塊22係加以形成於有半導體晶圓21之電路側。本實施形態之附有凸塊晶圓2係具備:複數的凸塊22。 附有凸塊晶圓2係具有:形成有複數的凸塊22之凸塊形成面2A,和未形成有凸塊22之背面2B。 作為半導體晶圓21係可使用公知的半導體晶圓者,例如,可使用矽晶圓等。 半導體晶圓21之厚度係通常,10μm以上1000μm以下,而理想為50μm以上750μm以下。 凸塊22之材料係可使用公知之導電性材料者。作為凸塊22之材料係例如,可舉出:選自銅,銀,金,鋁,及焊錫合金所成的群之任一材料。作為焊錫合金係可使用公知的焊錫材料者,例如,可使用含有錫,銀及銅之無鉛銲錫者。 凸塊22之平均高度係通常,5μm以上1000μm以下,而理想為50μm以上500μm以下,更理想為50μm以上250μm以下。凸塊22的平均高度越低,在研磨時凸塊22容易取出,而有附有凸塊構件容易損傷之傾向。但如根據有關本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凸塊22的平均高度則例如,即使為500μm以下,亦可防止附有凸塊構件之損傷同時,效率佳地除去樹脂層。 自凸塊22側而視之剖面形狀係並無特別加以限定,但亦可為半圓形,半橢圓形,圓形,長方形或台形等。 作為凸塊22的種類係並無特別加以限定,但可舉出焊球凸塊,蕈狀凸塊,柱狀凸塊,椎狀凸塊,圓柱凸塊,點狀凸塊,方體凸塊及等柱狀凸塊。另外,此等係可單獨使用1種,或併用2種以上均可。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接著,對於有關本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加以說明。 圖3A~圖3F係顯示有關第一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之說明圖。 在有關本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中,首先,於形成有複數的凸塊22之附有凸塊晶圓2之凸塊形成面2A,形成樹脂層13。具體而言,如圖3A,圖3B,及圖3C所示地,經由具備:將接著薄片1之樹脂層13貼合於附有凸塊晶圓2之凸塊形成面2A的工程(接著薄片貼著工程),和將切晶帶3貼合於附有凸塊晶圓2之背面2B的工程(切晶帶貼著工程),和將接著薄片1之支持體層11及黏著劑層12,自樹脂層13剝離的工程(支持體剝離工程)之方法之時,於形成有複數的凸塊22之附有凸塊晶圓2之凸塊形成面2A,形成樹脂層13。 在有關本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接著,如圖3D所示,於樹脂層13施以拋光研磨,除去被覆凸塊22表面之樹脂層13(樹脂除去工程)。然而,在本實施形態中,與樹脂層13同時除去凸塊22之一部分,但僅除去樹脂層13亦可。 並且,如圖3E及圖3F所示,經由具備:經由切割刀而切割附有凸塊晶圓2之工程(切割工程),和拾取經由切割而個片化之附有凸塊晶片2a,接著固定於作為被著體之基板4之工程(接合工程)之方法,電性連接加以除去樹脂層13,而露出有表面之凸塊22,和基板4之電極42。 以下,對於接著薄片貼著工程,切晶帶貼著工程,支持體剝離工程,樹脂除去工程,切割工程,及接合工程,更詳細地加以說明。 (接著薄片貼著工程) 在接著薄片貼著工程中,如圖3A所示,將接著薄片1之樹脂層13,貼合於附有凸塊晶圓2的凸塊22之所形成的面(凸塊形成面2A)。接著薄片1之貼著後,凸塊22係經由樹脂層13而加以被覆。 在此,作為貼著方法係可採用公知的方法,並無特別加以限定,但經由壓著之方法為佳。壓著係通常,經由壓著滾輪等而按壓接著薄片1同時加以進行。壓著的條件係無特別加以限定,但壓著溫度係40℃以上120℃以下者為佳。滾軸壓力係0.1MPa以上20MPa以下者為佳。壓著速度係1mm/sec以上20mm/sec以下者為佳。 另外,接著薄片1之樹脂層13之厚度係作為較凸塊22之高度尺寸為小者為佳,而凸塊22之高度尺寸之0.8倍以下者為更佳,而凸塊22之高度尺寸之0.1倍以上0.7倍以下者則特別理想。樹脂層13之厚度則如為前述上限以下時,可將被覆凸塊22表面之樹脂層13,作為更薄者,而可以後述之樹脂除去工程容易地除去。 (切晶帶貼著工程) 在切晶帶貼著工程中,如圖3B所示,將切晶帶3,貼合於附有凸塊晶圓2之凸塊22之未形成的面(背面2B)。 在此,作為貼著方法係可採用公知的方法,並無特別加以限定,但經由壓著之方法為佳。壓著係通常,經由壓著滾輪等而按壓切晶帶3同時而加以進行。壓著條件係無特別加以限定,而可作適宜設定。另外,對於切晶帶3,亦可使用公知的切晶帶。 (支持體剝離工程) 在支持體剝離工程中,如圖3C所示,將接著薄片1之支持體層11及黏著劑層12,自樹脂層13剝離。然而,於在此支持體剝離工程所得到之凸塊形成面2A,形成樹脂層13之附有凸塊晶圓2示於圖4。另外,樹脂層13係成隨著凸塊22之形狀地加以形成者為佳。如作為如此,可減少以後述之樹脂除去工程而除去之樹脂層13,而可提升作業效率。 對於黏著劑層12為具有紫外線硬化性的情況,係因應必要而自支持體層11側照射紫外線。經由此,黏著劑層12則硬化,黏著劑層12與樹脂層13之界面的接著力則下降,而成為容易自樹脂層13剝離黏著劑層12。 (樹脂除去工程) 在樹脂除去工程中,如圖3D所示,經由拋光研磨而除去被覆凸塊22表面之樹脂層13及凸塊22之一部分。 在本說明書中,拋光研磨係指:使含有研磨粒及媒體之研磨劑,浸入或附著於拋光輪,再經由前述拋光輪而研磨被處理物表面的研磨。更具體而言,拋光研磨係指:使用在圖5及圖6所示之拋光研磨裝置5,研磨被處理物表面的研磨。拋光研磨裝置5係具備:可旋轉之輪組51,和安裝於輪組51之拋光輪52。 樹脂層13係可因應其目的而除去。例如,如為露出有表面之凸塊22,和基板4之電極42的電性連接為目的時,如可做為電性連接之程度而除去即可。具體而言,從連接信賴性與樹脂層13之機能的確保的平衡觀點,可調整樹脂層13之除去量。另外,凸塊22之一部分係指:凸塊22之前端部分者。如此,凸塊22之前端部分則如經由研磨而加以除去時,成為確實地露出有凸塊22之表面者。並且,從將凸塊22的高度調整為任意的高度之觀點,可調整凸塊22之除去量。 另外,在樹脂除去工程中,經由拋光研磨之時,可以簡便,有效率地除去被覆凸塊22之表面的樹脂層13。在拋光研磨中,因為了加以研磨與拋光輪52接觸之部分,而可選擇性地除去被覆與拋光輪52接觸之凸塊22之頭頂部的樹脂層13之故,可防止附有凸塊構件之本來欲保護之部分的劣化,及損傷。作為附有凸塊構件的本來欲保護之部分係例如,可舉出:凸塊22之根本部分,凸塊形成面2A,及半導體晶圓21之背面2B。 另外,對於經由研削法而除去樹脂層13之情況,係切碎機,研磨機,或表面刨機則接觸於被覆凸塊22的樹脂層13之故,而對於凸塊22加上大的機械性負荷,但在本實施形態之樹脂除去工程中,接觸於樹脂層13之情況係因比較柔軟之拋光輪52之故,可充分地減小加上於凸塊22之機械性負荷,防止凸塊之位置偏移及脫落同時,可除去樹脂層13。 在樹脂除去工程中,如在圖5及圖6所示地,使拋光研磨裝置5之輪組51及拋光輪52旋轉同時,使附有凸塊晶圓2之凸塊形成面2A側接觸於拋光輪52,而研磨被覆凸塊22之表面的樹脂層13及凸塊22之一部分。在此,圖5係顯示自凸塊形成面2A之下方而視,拋光研磨裝置5之輪組51及拋光輪52,以及附有凸塊晶圓2之概略圖。圖6係顯示圖5之VI-VI剖面的剖面圖。 由如此作為,可經由拋光研磨而除去被覆凸塊22之表面的樹脂層13及凸塊22之一部分。 拋光輪52係無特別加以限定,而可使用公知的拋光輪者。作為拋光輪52係選自布,皮,橡膠及刷子所成的群之任一者為佳。此等之中,從研磨劑的浸入容易度的觀點,布或皮者更佳。 對於拋光輪52係使含有研磨粒及媒體之研磨劑,浸入或附著。 研磨粒係無特別加以限定,而可使用公知的研磨粒者。作為研磨粒係選自氧化鋁,二氧化矽,金剛鑽,碳化矽,鋯,及氮化硼所成的群之任一者為佳。此等之中,從研磨量的調整容易度的觀點,氧化鋁或二氧化矽則為更佳。 媒體係無特別加以限定,而可使用公知的研磨粒者。作為媒體係選自水,油,及有機溶劑所成的群之任一者為佳。此等之中,從對於樹脂層13之影響為少之觀點,水為佳。另外,媒體係從抑制位移之發生的觀點,未含有鹵化物等之離子性的物質者為佳。 另外,拋光研磨裝置5之條件係未特別加以限定,但例如,可採用如以下的條件。 輪組51之旋轉數係從防止凸塊之位置偏移,及脫落的觀點,50rpm以上1000rpm以下者為佳,而100rpm以上500rpm以下者為更佳。 使附有凸塊晶圓2接觸於拋光輪52時之加重係從防止凸塊之位置偏移,及脫落的觀點,0.1N以上10N以下者為佳,而0.5N以上5N以下者為更佳。 然而,在樹脂除去工程中,如圖3D所示地,於凸塊22及樹脂層13所成之平面,殘留有凹凸者為佳。如作為如此,在後述之接合工程中,對於將附有凸塊晶片2a連接於基板4之電極42上時,因於上述之間隙有著凸塊22或樹脂層13移動的空間之故,可按壓凸塊22同時進行連接。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與接合凸塊22及樹脂層13所成之平面為平滑之附有凸塊晶片2a的情況作比較,可提高連接信賴性者。 (切割工程) 在切割工程中,如圖3E所示,經由切割刀而切割附有凸塊晶圓2。由如此作為,可將附有凸塊晶圓2個片化為附有凸塊晶片2a。 切割裝置係無特別加以限定,而可使用公知的切割裝置者。另外,對於切割條件,亦無特別加以限定。然而,取代使用切割刀之切割法,而使用雷射切割法,及隱形切割法等亦可。 (接合工程) 在接合工程中,如圖3F所示,拾取經由切割而個片化之附有凸塊晶片2a,接著固定於具備基材41與電極42之基板4。附有凸塊晶片2a之凸塊22係加以除去樹脂層13,而露出表面之故,可電性連接凸塊22,和基板4之電極42者。 作為基板4係無特別加以限定,但可使用引線架,配線基板,以及形成有電路於表面之矽晶圓及矽晶片等。作為基材41之材質係無特別加以限定,但可舉出陶瓷及塑料等。另外,作為塑料係可舉出環氧,雙馬來酸酐縮亞胺三嗪,及聚醯亞胺等。 在接合工程中係亦可因應必要而施以加熱處理,使樹脂層13之接著劑硬化。 加熱處理的條件係可因應接著劑之種類等而作適宜設定。 在接合工程中係亦可因應必要而施以迴焊處理,使附有凸塊晶片2a的凸塊22熔融,而使附有凸塊晶片2a與基板4焊錫接合。 迴焊處理的條件係可因應焊錫之種類等而作適宜設定。 由如以上作為,可製造半導體裝置100者。 (第一實施形態之作用效果) 如根據本實施行形態,可得到如以下的作用效果者。 (1) 經由拋光研磨之時,可以簡便,有效率地除去被覆凸塊22之表面的樹脂層13者。另外,自凸塊22之側方而視之剖面形狀則即使為半圓形,半橢圓形,圓形,長方形或台形之情況,亦可除去被覆凸塊22表面之樹脂層13。 (2) 如根據拋光研磨,因為了研磨與拋光輪52接觸之部分,而可選擇性地除去被覆與拋光輪52接觸之凸塊22的頭頂部之樹脂層13之故,可防止附有凸塊晶圓2之本來欲保護之部分的劣化,及損傷。 (3) 對於經由研削法而除去樹脂層13之情況,係切碎機,研磨機,或表面刨機等則接觸於被覆凸塊22的樹脂層13之故,對於凸塊22加上有大的機械性負荷,但如根據拋光研磨法,接觸於樹脂層13之情況係因比較柔軟之拋光輪52之故,可充分地減小加上於凸塊22之機械性的負荷,可防止凸塊之位置偏移,及脫落同時,除去樹脂層13。 (4) 由電性地連接加以除去被覆凸塊22表面之樹脂層13,而加以露出表面的凸塊22,和基板4的電極42者,可得到對於連接信賴性優越之半導體裝置100。 (5) 經由拋光研磨,不僅樹脂層13,亦除去凸塊22之一部分。因此,可將複數之凸塊22的高度調整為任意的高度者。另外,可將複數之凸塊22的高度作為均一的高度者。更且,加以拋光研磨凸塊22之一部分之故,可確實地使凸塊22之表面露出,另外,可加大自凸塊22表面露出之面積。因此,經由表面所露出之凸塊22,可以焊錫接合附有凸塊晶片2a及基板4之電極彼此而連接。更且,如以任意的均一高度而將凸塊22之高度作為一致時,亦可防止經由凸塊22之高度或其不均而產生的連接不良。由如此作為,可得到對於連接信賴性優越之半導體裝置100。 (6) 在樹脂除去工程中,再附有凸塊晶圓2則貼著於切晶帶3之狀態而施以拋光研磨之故,可抑制在拋光研磨時,凸塊22之位置偏移者。 (7) 於附有凸塊晶片2a之凸塊形成面2A,可設置為了接著附有凸塊晶片2a與基板4之接著劑層(樹脂層13)者。 (8) 因設置樹脂層13於附有凸塊晶圓2,除去被覆凸塊22之表面的樹脂層13之後,再個片化為附有凸塊晶片2a之故,可彙整設置樹脂層13於複數之附有凸塊晶片2a者。 [第二實施形態] 以下,依據圖面而加以說明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 然而,本實施形態之接著薄片1及基板4係自與在前述第一實施形態之接著薄片1及基板4各實質上同樣之情況,其詳細說明係省略或簡略化。 圖7A,圖7B,圖7C及圖7D係顯示有關第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之說明圖。 在前述第一實施形態中,在形成樹脂層13於附有凸塊晶圓2之後,施以拋光研磨而除去樹脂層13,之後,經由切割而個片化為附有凸塊晶片2a。對此,在第二實施形態中,在於預先加以個片化之附有凸塊晶片2a,形成樹脂層13之後,將拋光研磨施以於樹脂層13。 在有關本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中,首先,於形成有複數的凸塊22之附有凸塊晶片2a之凸塊形成面2A,形成樹脂層13。具體而言,如圖7A及圖7B所示地,經由具備:將接著薄片1之樹脂層13貼合於附有凸塊晶片2a之凸塊形成面2A的工程(接著薄片貼著工程),和將接著薄片1之支持體層11及黏著劑層12,自樹脂層13剝離的工程(支持體剝離工程)之方法之時,於形成有複數的凸塊22之附有凸塊晶片2a之凸塊形成面2A,形成樹脂層13。 在有關本實施形態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中,接著,如圖7C所示,於樹脂層13施以拋光研磨,除去被覆凸塊22表面之樹脂層13(樹脂除去工程)。並且,如圖7D所示,拾取附有凸塊晶片2a,接著固定於為被著體之基板4(接合工程)。經由具備樹脂除去工程與接合工程之方法,電性連接加以除去樹脂層13,露出有表面的凸塊22,和基板4之電極42。 對於在本實施形態之接著薄片貼著工程,支持體剝離工程,樹脂除去工程及接合工程,係可採用與在前述第一實施形態之接著薄片貼著工程,支持體剝離工程,電漿處理工程及接合工程同樣的方法。 如根據本實施形態,可得到與在前述第一實施形態之作用效果(1)~(7)同樣的作用效果者。 [實施形態之變形] 本發明係未加以限定於前述之實施形態,而在可達成本發明之目的之範圍的變形,改良等係含於本發明。 例如,在前述之實施形態中,舉例說明過在樹脂除去工程中,與樹脂層13同時,經由拋光研磨而除去凸塊22之一部分的形態,但本發明係未限定於如此之形態。即,在本發明之另外的形態中,在樹脂除去工程中,經由拋光研磨而僅除去樹脂層13亦可。 在前述的實施形態中,樹脂層13係作為為了接著附有凸塊晶片2a與基板4之接著劑層而加以設置,但並不限定於此。即,在本發明中,可將樹脂層,因應各種目的而設置者。例如,樹脂層13係亦可作為為了補強附有凸塊晶片2a與基板4之連接的下填充材層而加以設置。另外,樹脂層13係亦可作為為了保護附有凸塊晶圓2或附有凸塊晶片2a之保護層而加以設置。然而,如此情況,作為樹脂層13之材料,係作為下填充材或保護層之材料而可使用公知的材料者。 在前述的實施形態中,樹脂層13係接觸於附有凸塊晶片2a,及基板4之雙方,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對於樹脂層13則作為為了保護附有凸塊晶片2a之保護層而加以設置之情況,樹脂層13係如接觸於附有凸塊晶片2a即可,而未接觸於基板4亦可。 在前述的實施形態中,作為附有凸塊構件,使用附有凸塊晶圓2,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附有凸塊構件係為具有凸塊之封裝(例如,BGA(Ball grid array)、CSP(Chip size package)等)亦可。 在前述的實施形態,使用接著薄片1而將樹脂層13形成於凸塊形成面2A,而被覆凸塊22,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經由使樹脂組成物,塗佈於凸塊形成面2A而加以硬化之時,形成樹脂層13,被覆凸塊22亦可。 在前述的實施形態中,使用具備支持體層11,黏著劑層12及樹脂層13之接著薄片1,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接著薄片1係具備支持體層11及樹脂層13,未具備黏著劑層12之接著薄片亦可。此情況,在支持體剝離工程中,如自樹脂層13剝離支持體層11即可。 在前述第二實施形態之樹脂除去工程中,在固定於為了固定附有凸塊晶片2a之固定構件(例如,吸附台,黏著薄片等)之狀態,對於樹脂層13施以拋光研磨亦可。在除去樹脂層13之後,自固定構件拾取附有凸塊晶片2a,而實施接合工程亦可。 [實施例] 以下,舉出實施例而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本發明係對於此等實施例,未有任何限定。 [保護膜形成用薄片] 如以下方式而製作作為樹脂層之保護膜形成用薄片。 首先,以下述調配比(固體含量換算)而混合下述(a)、(b)、(c)、(d)、及(e)成分,得到混合物。經由丁酮而稀釋此混合物,調製固體含量濃度為55質量%之保護膜形成薄膜用塗布劑。塗布此保護膜形成薄膜用塗布劑,再進行乾燥,得到厚度為30μm之保護膜形成用薄片。 (a) 黏合劑聚合物(聚乙烯醇縮丁醛樹脂) 調配比:9.9質量% (b) 環氧樹脂                 調配比:62.8質量% (c) 苯酚樹脂                 調配比:18.1質量% (d) 硬化促進劑(咪唑系化合物)    調配比:0.2質量% (e) 二氧化矽填充劑            調配比:9質量% [貼附保護膜之附有凸塊晶片的製作] 使作為具備黏著劑層之支持體層的貼附膠帶,和作為樹脂層之保護膜形成用薄片(厚度:30μm)層積,而製作接著薄片。作為貼附膠帶,使用LINTEC股份有限公司製之E-8510HR(製品名)。 將此接著薄片,以下述之貼附條件,貼附於作為附有凸塊構件之下述附有凸塊晶片。 ・貼附條件 裝置:滾軸式貼合機 (LINTEC股份有限公司製、製品名:RAD-3510F/12) 溫度:90℃ 壓力:0.5MPa 速度:2mm/sec ・附有凸塊晶片 凸塊的種類:球形凸塊 凸塊高度:200μm 凸塊口徑:250μm 凸塊間距:600μm 貼附接著薄片於附有凸塊晶片之後,使用LINTEC股份有限公司製之RAD-2700(製品名),自接著薄片側,照射UV,僅剝離貼附膠帶,得到貼附保護膜形成用薄片之附有凸塊晶片。之後,以130℃、0.5MPa、2小時之條件而處理貼附保護膜形成用薄片之附有凸塊晶片,得到貼附保護膜之附有凸塊晶片。 [實施例1] 於貼附保護膜之附有凸塊晶片的凸塊頭頂部,使用以下的裝置,由下記條件而施以拋光研磨,除去凸塊的保護膜(相當於樹脂層)。 ・拋光研磨的條件 裝置:拋光研磨裝置 (REFINETEC股份有限公司製,製品名Refine polisher HV) 拋光輪:REFINETEC公司製,研磨拋光輪,麂皮 研磨劑:Musashi Holt公司製,氧化鋁粒子分散液MH159 拋光輪旋轉數:200rpm 對於拋光輪的加重:1N 以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而觀察貼附拋光研磨後之保護膜的附有凸塊晶片的凸塊表面,依照下述基準而評估保護膜之除去性。將所得到之結果,示於表1。另外,將擴大SEM照片之一部分的照片,示於圖8。 A:加以除去被覆凸塊頭頂部之保護膜,可確認到頭頂部的露出。 B:未除去被覆凸塊頭頂部之保護膜而殘留著。 C:不僅被覆凸塊頭頂部之保護膜,而亦除去本來欲保護之部分的保護膜。 D:晶片上的凸塊之位置產生偏移,以及脫落。 [實施例2及3] 依照表1所示之條件,變更拋光研磨之條件(拋光輪旋轉數及對於拋光輪的加重)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作為,除去凸塊頭頂部之保護膜。 以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而觀察貼附拋光研磨後之保護膜的附有凸塊晶片的凸塊表面,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之基準而評估保護膜之除去性。將所得到之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1] 除未施拋光研磨以外,係實施例1同樣作為,而得到貼附保護膜之附有凸塊晶片。 以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而觀察貼附保護膜的附有凸塊晶片的凸塊表面,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之基準而評估保護膜之除去性。將所得到之結果,示於表1。另外,將擴大SEM照片之一部分的照片,示於圖9。 [比較例2] 除未施以拋光研磨,而由下記條件,進行電漿照射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作為,而得到貼附保護膜之附有凸塊晶片。 以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而觀察貼附電漿照射後之保護膜的附有凸塊晶片的凸塊表面,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之基準而評估保護膜之除去性。將所得到之結果,示於表1。 ・電漿照射之條件 處理氣體:SF6 處理氣體的流量:40cm3 /min 處理壓力:100Pa 輸出:250W 處理時間:15分鐘 沖淨:1次 [比較例3] 除未施以拋光研磨,而將貼附保護膜之附有凸塊晶片,由兩面膠帶固定於治具,由下記條件,經由研磨研削而除去被覆凸塊之保護膜以外,係與實施例1同樣作為,而得到貼附保護膜之附有凸塊晶片。 以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EM)而觀察貼附研磨研削後之保護膜的附有凸塊晶片的凸塊表面,依照與實施例1同樣之基準而評估保護膜之除去性。將所得到之結果,示於表1。 ・研磨研削之條件 裝置REFINETEC股份有限公司製Refine polisher HV 研磨紙:#120(REFINETEC股份有限公司製 耐水研磨紙) 旋轉數:200rpm 加重:2N [表1]
   拋光研磨 拋光研磨條件 保護膜之除去性
拋光輪 旋轉數 [rpm] 對於拋光輪的加重 [N]
實施例1 200 1 A
實施例2 400 1 A
實施例3 200 2 A
比較例1 - - B
比較例2 無 (有電漿照射) - - C
比較例3 無 (有研磨研削) - - D
如根據實施例1~3,防止作為附有凸塊構件之附有凸塊晶片的本來欲保護之部分的劣化,及損傷,可選擇性地除去凸塊頭頂部之保護膜。更且,如根據實施例1~3,未發生有晶片上之凸塊的位置偏移,及脫落。因此,經由實施例1~3之方法,由電性地連接加以除去樹脂層,而加以露出表面的凸塊,和基板的電極者,可製造對於連接信賴性優越之半導體裝置。 有關比較例1係無法除去保護膜。 有關比較例2係不僅被覆凸塊頭頂部之保護膜,而亦除去本來欲保護之部分的保護膜。 有關比較例3係經由研磨機之機械性負荷則加上於凸塊之故,凸塊則自晶片脫落。
1:接著薄片 2:附有凸塊晶圓 2a:附有凸塊晶片 3:切晶帶 4:基板 5:拋光研磨裝置 11:支持體層 12:黏著劑層 13:樹脂層 21:半導體晶圓 22:凸塊 42:電極 51:輪組 52:拋光輪 100:半導體裝置 LB:雷射
[圖1]係顯示為了形成有關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樹脂層的接著薄片之概略剖面圖。 [圖2]係顯示有關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附有凸塊構件(附有凸塊晶圓)之概略剖面圖。 [圖3A]係為了說明有關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之說明圖。 [圖3B]係為了說明有關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之說明圖。 [圖3C]係為了說明有關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之說明圖。 [圖3D]係為了說明有關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之說明圖。 [圖3E]係為了說明有關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之說明圖。 [圖3F]係為了說明有關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之說明圖。 [圖4]係顯示於有關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的附有凸塊構件(附有凸塊晶圓)之凸塊形成面,形成樹脂層之狀態的概略圖。 [圖5]係顯示在有關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的樹脂研磨工程中,自凸塊形成面之下方而視之拋光研磨裝置之輪組及拋光輪,以及附有凸塊晶圓之概略圖。 [圖6]係顯示圖5之VI-VI剖面的剖面圖。 [圖7A]係為了說明有關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之說明圖。 [圖7B]係為了說明有關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之說明圖。 [圖7C]係為了說明有關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之說明圖。 [圖7D]係為了說明有關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的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之說明圖。 [圖8]係擴大顯示在實施例1所得到之樹脂層形成附有凸塊晶片的SEM照片的一部分的照片。 [圖9]係擴大顯示在比較例1所得到之樹脂層形成附有凸塊晶片的SEM照片的一部分的照片。
1:接著薄片
2:附有凸塊晶圓
2A:凸塊形成面
2B:凸塊晶圓2之背面
2a:附有凸塊晶片
3:切晶帶
4:基板
11:支持體層
12:黏著劑層
13:樹脂層
21:半導體晶圓
22:凸塊
41:基材
42:電極
100:半導體裝置

Claims (5)

  1. 一種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特徵為具備:於加以形成複數的凸塊的附有凸塊構件之凸塊形成面,形成樹脂層的工程, 和對於前述樹脂層施以拋光研磨,而除去被覆前述凸塊表面之前述樹脂層之工程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 更具備:於前述凸塊形成面的相反側的面,貼合切晶帶之工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 更具備:電性連接加以除去前述樹脂層,而加以露出表面的前述凸塊,和基板的電極之工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凸塊的平均高度係500μm以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之任一項記載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其中, 前述凸塊的材質係選自銅,銀,金,鋁及焊錫合金所成的群之至少一種。
TW108140921A 2018-11-27 2019-11-12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2020308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1213 2018-11-27
JP2018221213 2018-11-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0806A true TW202030806A (zh) 2020-08-16

Family

ID=70854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0921A TW202030806A (zh) 2018-11-27 2019-11-12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438973B2 (zh)
KR (1) KR20210095863A (zh)
CN (1) CN113169064A (zh)
TW (1) TW202030806A (zh)
WO (1) WO20201106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22410B2 (ja) * 2021-07-29 2024-01-26 日化精工株式会社 ウェーハ上のデバイスの保護処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3669A (ja) 1998-10-26 2000-05-12 Sony Corp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1250902A (ja) * 2000-03-08 2001-09-14 Toshiba Corp 半導体パッケー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19656A (ja) 2003-04-15 2004-11-11 Nec Toppan Circuit Solutions Inc ウエハーレベルcspの製造方法
JP4526983B2 (ja) 2005-03-15 2010-08-18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配線基板の製造方法
JP6139377B2 (ja) * 2013-10-28 2017-05-31 国立大学法人東北大学 センサ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698647B2 (ja) 2015-05-29 2020-05-27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7084903A (ja) 2015-10-26 2017-05-18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095863A (ko) 2021-08-03
CN113169064A (zh) 2021-07-23
JPWO2020110620A1 (ja) 2021-10-14
JP7438973B2 (ja) 2024-02-27
WO2020110620A1 (ja) 2020-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4960B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KR102326106B1 (ko) 반도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8124471B2 (en) Method of post-mold grinding a semiconductor package
JP2001127206A (ja) チップスケールパッケージの製造方法及びicチップの製造方法
TW201540507A (zh) 保護帶、及使用其之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以及半導體裝置
JP2005064499A (ja) 半導体素子製造方法
KR20190113600A (ko) 판상물의 가공 방법
JP7317187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1727729A (zh) 保護帶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I697968B (zh)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JP3756689B2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030806A (zh)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KR20140017544A (ko) 다이싱 테이프 상에 사전 절단 웨이퍼가 도포된 언더필 필름
JP2017084903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832923B (zh)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I739944B (zh)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JP4107896B2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27724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40128714A (ko) 솔더범프와 웨이퍼의 결합력 강화방법
JPH09213595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