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30413A - 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30413A
TW202030413A TW108145481A TW108145481A TW202030413A TW 202030413 A TW202030413 A TW 202030413A TW 108145481 A TW108145481 A TW 108145481A TW 108145481 A TW108145481 A TW 108145481A TW 202030413 A TW202030413 A TW 20203041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injection
vehicle
catalyst
fuel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5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8147B (zh
Inventor
山內大輔
佐佐木望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0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0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8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8147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1/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 F02B61/02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for driving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9/00Controlling engines, such controlling being peculiar to the devices driven thereby, the devices being other than parts or accessories essential to engine operation, e.g. controlling of engines by signals external thereto
    • F02D29/02Controlling engines, such controlling being peculiar to the devices driven thereby, the devices being other than parts or accessories essential to engine operation, e.g. controlling of engines by signals external thereto peculiar to engines driving vehicles; peculiar to engines driving variable pitch prope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021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conditions exterior to the eng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3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 F02D41/32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low pressure type
    • F02D41/34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low pressure type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njection timing or du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90/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 F01N2590/04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adapted to particular use, e.g. for military applications, airplanes, submarines for motor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11/00Arrangements for, or adaptations to, non-automatic engine control initiation means, e.g. operator initiated
    • F02D11/02Arrangements for, or adaptations to, non-automatic engine control initiation means, e.g. operator initiated characterised by hand, foot, or like operator controlled initia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021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conditions exterior to the engine
    • F02D41/0235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conditions exterior to the engine in relation with the state of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 F02D2041/0265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conditions exterior to the engine in relation with the state of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to decrease temperature of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00/0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 F02D2200/02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the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engine
    • F02D2200/04Engine intake system parameters
    • F02D2200/0404Throttle posi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31/00Use of speed-sensing governors to control combustion eng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2D31/001Electric control of rotation speed
    • F02D31/007Electric control of rotation speed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 F02D31/009Electric control of rotation speed controlling fuel supply for maximum speed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08Controlling each cylinder individually
    • F02D41/0087Selective cylinder activation, i.e. partial cylinder op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 Control Of Throttle Valves Provided In The Intake System Or In The Exhaust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其係具備淨化自引擎之燃燒室排出之廢氣之觸媒者,且即便不增大觸媒之尺寸亦能提高排氣淨化性能,藉此,可確保關於觸媒之配置之自由度。控制裝置於節流閥打開之狀態且節流閥之開度一定之狀態下,以分別滿足以下之(A)、(B)及(C)之方式控制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噴射。 (A)間歇地進行複數次以最少之噴射量噴射燃料之最少燃料噴射。 (B)於間歇地進行複數次之最少燃料噴射中之2次最少燃料噴射之間,進行複數次以較最少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更多之噴射量將燃料噴射至吸氣通路部內之中間燃料噴射。 (C)進行複數次之中間燃料噴射中之至少2次中間燃料噴射之各者中之燃料之噴射量互不相同。

Description

跨坐型車輛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具備淨化自引擎之燃燒室排出之廢氣之觸媒之跨坐型車輛。
先前,作為跨坐型車輛之一種,已知有機車。機車具備引擎、連接於該引擎之燃燒室之排氣通路、及配置於該排氣通路之觸媒。此種機車例如揭示於國際公開第2016/98906號。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6/98906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近年來,於機車中亦要求提高利用觸媒實現之廢氣之淨化性能(以下稱為排氣淨化性能)。為了提高排氣淨化性能,例如,考慮增大觸媒之尺寸從而增大觸媒之表面積。
然而,於機車中,構成機車之各種零件之配置空間受到限制。因此,難以增大觸媒之尺寸。假如增大觸媒之尺寸,則有為了避免與其他零件之干涉而使機車大型化之虞。
再者,國際公開第2016/98906號係揭示有用以一面抑制車輛之大型化一面配置為了提高排氣淨化性能而大型化之觸媒之方法者,對於不增大觸媒之尺寸而提高排氣淨化性能或一面提高排氣淨化功能一面確保關於觸媒之配置之自由度則未作任何揭示及啟示。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跨坐型車輛,該跨坐型車輛係具備淨化自引擎之燃燒室排出之廢氣之觸媒者,且即便不增大觸媒之尺寸亦能提高排氣淨化性能,藉此,可確保關於觸媒之配置之自由度。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案發明者首先對用以確保關於觸媒之配置之自由度之方法進行了研究。其結果,得出了如下見解,即,若要確保關於觸媒之配置之自由度,只要不增大觸媒之尺寸即可。
繼而,本案之發明者對用以不增大觸媒之尺寸而提高排氣淨化性能之方法進行了研究。具體而言,對排氣淨化性能降低之情況進行了調查。其結果發現若觸媒之溫度過度上升,則排氣淨化性能降低。
因此,本案之發明者對觸媒之溫度過度上升之情況進行了調查。其結果得出如下見解,即,於週期性地進行以最少之噴射量進行燃料之噴射之最少燃料噴射之情況下,觸媒之溫度會上升至過度為止。再者,所謂週期性地進行上述最少燃料噴射之情況,例如係循跡控制系統動作之情況、亦即於檢測出驅動輪之空轉時減少傳遞至該驅動輪之驅動力之情況。
而且,本案之發明者基於如上所述之見解進而進行了研究。其結果得出如下新見解,即,若適當地設定於週期性地進行之最少燃料噴射之期間進行之燃料噴射(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則可抑制觸媒之溫度過度地上升。本發明係基於此種見解而完成者。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具備引擎、吸氣通路部、節流閥、噴射器、排氣通路部、及控制裝置。引擎具有燃燒室。吸氣通路部形成供自大氣吸入之空氣即吸入空氣朝向燃燒室流動之吸氣通路。節流閥配置於吸氣通路部內,藉由相對於設置於跨坐型車輛之加速器操作器機械性地連接而與加速器操作器之動作連動。噴射器配置於節流閥與燃燒室之間,朝向於吸氣通路部內流動之吸入空氣噴射燃料。排氣通路部形成供自燃燒室排出之廢氣流動之排氣通路。控制裝置控制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之噴射。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具備之控制裝置於節流閥打開之狀態且節流閥之開度一定之狀態下,以分別滿足以下之(A)、(B)及(C)之方式控制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之噴射。 (A)控制裝置以間歇地進行複數次以最少之噴射量噴射燃料之最少燃料噴射之方式,控制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之噴射。 (B)控制裝置以於間歇地進行複數次之最少燃料噴射中之2次最少燃料噴射之間進行複數次將燃料以較最少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更多之噴射量噴射至吸氣通路部內之中間燃料噴射之方式,控制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之噴射。 (C)控制裝置以進行複數次之中間燃料噴射中之至少2次中間燃料噴射之各者中之燃料之噴射量互不相同之方式,控制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之噴射。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具備之排氣通路部包含觸媒部。觸媒部具有觸媒。觸媒於控制裝置以分別滿足上述(A)、(B)及(C)之方式控制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之噴射時淨化自燃燒室排出之廢氣。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中,即便於控制裝置以間歇地進行複數次最少燃料噴射之方式控制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之噴射之情形時,亦可抑制觸媒之溫度過度上升。因此,即便不增大觸媒之尺寸亦能提高觸媒之排氣淨化性能。其結果,可確保關於觸媒之配置之自由度。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例如係具備鞍型座部之車輛。跨坐型車輛例如具備至少1個前輪、及至少1個後輪。亦即,跨坐型車輛並不限定於二輪車,可為前輪或後輪由左右一對之車輪構成之三輪車,亦可為前輪及後輪分別由左右一對之車輪構成之四輪車。跨坐型車輛例如包含速克達、輕型機踏車、雪上摩托車、水上摩托車、全地形車輛(ATV:All Terrain Vehicle)等。跨坐型車輛例如亦可為傾斜車輛。所謂傾斜車輛係具備於左迴轉時向車輛之左方向傾斜於右迴轉時向車輛之右方向傾斜之傾斜車體之車輛。跨坐型車輛例如亦可具備增壓機。增壓機例如可為渦輪增壓器,亦可為增壓器。跨坐型車輛亦可為具備引擎及電動機作為驅動源之混合車輛。亦即,跨坐型車輛除引擎以外亦可具備電動機作為驅動源。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中,引擎例如可為具有單一之汽缸之引擎,亦可為具有複數個汽缸之引擎。亦即,引擎可為具有單一之燃燒室之引擎,亦可為具有複數個燃燒室之引擎。引擎具有之燃燒室例如亦可包含主燃燒室、及連接於該主燃燒室之副燃燒室。於引擎具有複數個汽缸之情形時,複數個汽缸之配置並無特別限定。具有複數個汽缸之引擎例如可為V型引擎,可為串聯引擎,亦可為水平對向引擎。引擎可為其汽缸軸線朝向前方傾斜之前傾引擎,亦可為其汽缸軸線朝向後方傾斜之後傾引擎。引擎例如可為水冷式引擎,可為油冷式引擎,亦可為氣冷式引擎。氣冷式引擎可為自然氣冷式引擎,亦可為強制氣冷式引擎。引擎例如可為往復引擎,亦可為旋轉引擎。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中,吸氣通路部若係形成供自大氣吸入之空氣即吸入空氣朝向燃燒室流動之吸氣通路者,則並無特別限定。吸氣通路係供吸入空氣流動之空間。吸氣通路部係具有形成供吸入空氣流動之空間之壁等之構造物。吸氣通路部例如包含構成引擎之汽缸之一部分、及連接於該汽缸之管。亦即,吸氣通路部亦可由至少一部分連接於引擎之汽缸之構件實現。換言之,吸氣通路部亦可包含外部吸氣通路部,該外部吸氣通路部連接於引擎,且形成作為供自大氣吸入之空氣即吸入空氣朝向燃燒室流動之吸氣通路之一部分之外部吸氣通路。於引擎具有複數個燃燒室之情形時,吸氣通路部例如亦可包含逐一連接於複數個燃燒室之各者之複數個分支吸氣通路。複數個分支吸氣通路亦可於吸氣通路部之中途合流。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中,節流閥只要係配置於吸氣通路部內且藉由相對於設置於跨坐型車輛之加速器操作器機械性地連接而與加速器操作器之動作連動者,則並無特別限定。作為節流閥配置於吸氣通路部內之態樣,例如,考慮將節流閥以可調整朝向燃燒室流動之吸入空氣之量之方式以可繞著特定之旋轉中心軸線旋轉之狀態配置於吸氣通路之態樣等。特定之旋轉中心軸線例如於相對於吸入空氣於吸氣通路部內流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延伸。節流閥例如以固定於可相對於吸氣通路部旋轉地配置之旋轉支持軸之狀態配置於吸氣通路部內。藉此,節流閥以可繞著其旋轉中心軸線旋轉之狀態配置於吸氣通路部內。利用節流閥進行之朝向燃燒室流動之吸入空氣之量之調整例如藉由因節流閥繞著旋轉中心軸線之旋轉導致吸氣通路部內之開閉狀態變化而實現。將節流閥固定於旋轉支持軸之手段並無特別限定。於將節流閥固定於旋轉支持軸時,例如使用螺絲等。節流閥之形狀等例如可根據配置節流閥之吸氣通路部內之形狀等而適當變更。節流閥例如相對於1個燃燒室配置1個。於引擎具有複數個汽缸之情形時,亦即於引擎具有複數個燃燒室之情形時,節流閥逐一配置於複數個燃燒室之各者。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中,噴射器只要係配置於節流閥與燃燒室之間且朝向於吸氣通路部內流動之吸入空氣噴射燃料者,則並無特別限定。噴射器只要於吸入空氣在吸氣通路部內流動之方向上配置於較節流閥更靠下游即可。噴射器只要係朝向已由節流閥調整流量之吸入空氣噴射燃料者即可。配置噴射器之位置只要係節流閥與燃燒室之間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假定吸氣通路部包含構成引擎之汽缸之一部分、及連接於該汽缸之管之情形。於此情形時,噴射器可配置於吸氣通路部中之構成引擎之汽缸,亦可配置於吸氣通路部中之連接於構成引擎之汽缸之管。噴射器噴射之燃料例如可為化石燃料,亦可為酒精燃料。化石燃料例如可為汽油,亦可為輕油。酒精燃料例如可為甲醇,可為乙醇,可為丁醇,亦可為丙醇。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中,排氣通路部只要係形成供自燃燒室排出之廢氣流動之排氣通路者,則並無特別限定。排氣通路係供廢氣流動之空間。排氣通路部係具有形成供廢氣流動之空間之壁等之構造物。排氣通路部例如包含構成引擎之汽缸之一部分、及連接於該汽缸之管。亦即,排氣通路部亦可由至少一部分連接於引擎之汽缸之構件實現。換言之,排氣通路部亦可包含外部排氣通路部,該外部排氣通路部連接於引擎,且形成作為供自燃燒室排出之廢氣流動之排氣通路之一部分之外部排氣通路。於引擎具有複數個燃燒室之情形時,排氣通路部例如亦可包含逐一連接於複數個燃燒室之各者之複數個分支排氣通路。複數個分支排氣通路亦可於排氣通路部之中途合流。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中,觸媒部只要係具備於控制裝置以分別滿足上述(A)、(B)及(C)之方式控制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之噴射時淨化自燃燒室排出之廢氣之觸媒者,則並無特別限定。觸媒亦可於控制裝置以分別滿足上述(A)、(B)及(C)之方式控制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之噴射時以外淨化自燃燒室排出之廢氣。觸媒例如具有多孔構造。所謂多孔構造,係形成有於廢氣流動之方向貫通之複數個孔之構造。觸媒例如為三元觸媒。三元觸媒藉由氧化或還原而將廢氣所含之烴(HC)、一氧化碳(CO)及氮氧化物(NOx)去除。三元觸媒係氧化還原觸媒之一種。觸媒例如具有基材、及觸媒物質。基材例如可藉由金屬而形成,亦可藉由陶瓷而形成。觸媒物質例如包含貴金屬。貴金屬只要係具有淨化廢氣之功能者,則並無特別限定。貴金屬例如為鉑、鈀、銠等。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中,控制裝置只要係控制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噴射者,則並無特別限定。控制裝置例如為ECU(Electric Control Unit,電控單元)。ECU例如藉由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電子零件、電路基板等之組合而實現。
於由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具備之控制裝置控制之利用噴射器之燃料噴射中,進行最少燃料噴射時之燃料之噴射量、亦即最少之噴射量包含零。換言之,於最少燃料噴射中,燃料之噴射量亦可為零。最少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例如較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之1/2更少。最少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較佳為較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之1/10更少。最少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更佳為較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之1/20更少。
於由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具備之控制裝置控制之利用噴射器之燃料噴射中,於緊接最少燃料噴射之後進行之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較佳為較特定之目標噴射量更多。特定之目標噴射量例如係於節流閥打開之狀態且該節流閥之開度為一定之狀態下控制裝置即將開始如滿足上述(A)、(B)及(C)之噴射器之控制之前之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換言之,特定之目標噴射量係於節流閥打開之狀態且該節流閥之開度一定之狀態下與該節流閥之開度對應之燃料之噴射量。
於由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具備之控制裝置控制之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噴射中,所謂「間歇地進行複數次之最少燃料噴射中之2次最少燃料噴射」例如包含於該2次最少燃料噴射之間存在其他最少燃料噴射之態樣。換言之,包含於該2次最少燃料噴射之間交替地進行中間燃料噴射及最少燃料噴射之態樣。
於由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具備之控制裝置控制之利用噴射器之燃料噴射中,「進行複數次之中間燃料噴射中之至少2次中間燃料噴射之各者中之燃料之噴射量互不相同」之態樣例如可為至少2次中間燃料噴射之各者中之燃料之噴射量階段性地減少之態樣,亦可為至少2次中間燃料噴射之各者中之燃料之噴射量階段性地增加之態樣。至少2次中間燃料噴射並不限定於連續地進行者。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中,控制裝置控制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噴射,間歇地進行複數次最少燃料噴射例如可為使循跡控制系統動作時,可為使轉速限制器(Rev limiter)動作時,亦可為使限速器動作時。循跡控制系統係抑制後輪之滑動者。轉速限制器係限制引擎之轉速者。限速器係限制作為跨坐型車輛行駛時之速度之車速者。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中,亦可為排氣通路部進而包含減少於排氣通路部內流動之廢氣產生之噪音之消音器,且觸媒部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消音器更靠燃燒室之附近。
於此種態樣中,可縮短自燃燒室至觸媒部之路徑長。因此,流入至觸媒部具有之觸媒之廢氣之溫度變高。其結果,於起動引擎時,可縮短至觸媒活化為止之時間。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中,亦可為引擎包含具有沿著車輛之左右方向之旋轉中心軸線之曲軸,且觸媒部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之前後方向上位於較曲軸之旋轉中心軸線更靠前方。
於此種態樣中,可進一步縮短自燃燒室至觸媒部之路徑長。因此,流入至觸媒部具有之觸媒之廢氣之溫度變高。其結果,於起動引擎時,可縮短至觸媒活化為止之時間。
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亦可進而具備於車輛之前後方向上位於較引擎更靠前方之前輪,且觸媒部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通過前輪之中心之水平面更靠下方。
於此種態樣中,可謀求跨坐型車輛之低重心化。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中,亦可為引擎以劃分燃燒室之一部分之汽缸孔之中心軸線沿著車輛之上下方向之方式配置,觸媒部以於其內部流動之廢氣之流動方向成為沿著車輛之上下方向之方向之方式配置。
於此種態樣中,可縮短觸媒部中之車輛之前後方向之長度。因此,例如,於觸媒部配置於引擎之前方之情形時,可抑制車輛之前後方向之大型化。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中,亦可為引擎以劃分燃燒室之一部分之汽缸孔之中心軸線沿著車輛之上下方向之方式配置,觸媒部以於其內部流動之廢氣之流動方向成為沿著車輛之左右方向之方向之方式配置。
於此種態樣中,可縮短觸媒部中之車輛之前後方向之長度。因此,例如,於觸媒部配置於引擎之前方之情形時,可抑制車輛之前後方向之大型化。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中,亦可為引擎以劃分燃燒室之一部分之汽缸孔之中心軸線沿著車輛之前後方向之方式配置,觸媒部以於其內部流動之廢氣之流動方向成為沿著車輛之前後方向之方向之方式配置。
於此種態樣中,可縮短觸媒部中之車輛之上下方向之長度。因此,例如,於觸媒部配置於引擎之下方之情形時,可抑制車輛之上下方向之大型化。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中,亦可為引擎包含具有沿著車輛之左右方向之旋轉中心軸線之曲軸,且觸媒部之至少一部分於自車輛左方向或車輛右方向觀察時於車輛之前後方向上位於與汽缸孔之中心軸線正交且通過曲軸之旋轉中心軸線之直線之前方。
於此種態樣中,可進一步縮短自燃燒室至觸媒部之路徑長。因此,流入至觸媒部具有之觸媒之廢氣之溫度變高。其結果,於起動引擎時,可縮短至觸媒活化為止之時間。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中,亦可為引擎包含具有沿著車輛之左右方向之旋轉中心軸線之曲軸,觸媒部之至少一部分於自車輛左方向或車輛右方向觀察時,於車輛之前後方向上位於與汽缸孔之中心軸線正交且通過曲軸之旋轉中心軸線之直線之後方。
於此種態樣中,可抑制車輛之前後方向之大型化。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中,亦可為引擎係包含具有沿著車輛之前後方向之旋轉中心軸線之曲軸者。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徵、態樣及優點可根據與隨附圖式關聯而進行之以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詳細之說明而進一步明確。
於在本說明書中使用之情形時,用語「及/或(and/or)」包含1個或複數個相關之列舉項目(items)之所有或全部之組合。
於在本說明書中使用之情形時,用語「包含、具備(including)」、「包含、包括(comprising)」或「具有(having)」及其變形之使用特定所記載之特徵、步驟、操作、要素、成分及/或其等之等價物之存在,但可包含步驟、動作、要素、組件、及/或其等之組中之1個或複數個。
只要未作其他定義,則於本說明書中使用之所有用語(包含技術用語及科學用語)具有與由本發明所屬之業者通常理解之含義相同之含義。
如通常使用之詞典所定義之用語之用語應解釋為具有與相關之技術及本發明之文脈中之含義一致之含義,只要本說明書中未明確定義,則不必以理想或過度形式化之含義解釋。
於本發明之說明中,理解為揭示有技術及步驟數。其等之各者具有個別之利益,分別亦可與其他揭示之技術之1種以上、或視情況與所有其他揭示之技術一同使用。因此,為了使之明確,本說明避免不必要地重複各個步驟之所有可能之組合。儘管如此,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亦應理解並解讀為此種組合全部處於本發明及申請專利之範圍內。
於以下說明中,出於說明之目的,為了提供本發明之完全之理解,敍述多種具體之詳情。然而,可知,對業者而言,可無該等特定之詳情而實施本發明。本發明應作為本發明之例示來考慮,並非意圖將本發明限定於以下之圖式或說明所示之特定之實施形態。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即便不增大觸媒之尺寸,亦能提高觸媒之排氣淨化性能,藉此,可確保關於觸媒之配置之自由度。
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詳情進行說明。再者,以下說明之實施形態終究為一例。本發明並非由以下說明之實施形態進行任何限定性之解釋者。
一面參照圖1,一面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0進行說明。圖1係將表示跨坐型車輛10之右側視圖、表示跨坐型車輛10之引擎20、吸氣通路部30及排氣通路部60之模式圖、及表示跨坐型車輛10之噴射器50進行間歇噴射控制時之燃料噴射之態樣之一例之圖一併表示之圖式。
於本說明書中,如下述般定義跨坐型車輛10中之各種方向。
將跨坐型車輛10之前方向定義為車輛前方向F。將跨坐型車輛10之後方向定義為車輛後方向B。將跨坐型車輛10之左方向定義為車輛左方向L。將跨坐型車輛10之右方向定義為車輛右方向R。將跨坐型車輛10之上方向定義為車輛上方向U。將跨坐型車輛10之下方向定義為車輛下方向D。將跨坐型車輛10之前後方向定義為車輛前後方向FB。將跨坐型車輛10之左右方向定義為車輛左右方向LR。將跨坐型車輛10之上下方向定義為車輛上下方向UD。再者,跨坐型車輛10之前後上下左右係自乘坐於跨坐型車輛10之座部16之騎乘者觀察之前後上下左右。
於本說明書中,於前後方向延伸之軸線或構件未必僅表示與前後方向平行之軸線或構件。所謂於前後方向延伸之軸線或構件包含於相對於前後方向±45°之範圍內傾斜之軸線或構件。同樣地,所謂於上下方向延伸之軸線或構件包含於相對於上下方向±45°之範圍內傾斜之軸線或構件。所謂於左右方向延伸之軸線或構件包含於相對於左右方向±45°之範圍內傾斜之軸線或構件。
於將本說明書中之任意之2個構件定義為第1構件及第2構件之情形時,任意之2個構件之關係為如下含義。再者,第1構件及第2構件意指構成跨坐型車輛10之構件。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第1構件配置於較第2構件更靠前方係表示以下狀態。第1構件配置於通過第2構件之前端且與前後方向正交之平面之前方。於此情形時,第1構件及第2構件可於前後方向排列,亦可未排列。此定義亦適用於前後方向以外之方向。
於本說明書中,所謂第1構件配置於第2構件之前方,係表示以下狀態。第1構件之至少一部分配置於當第2構件向前方向平行移動時通過之區域內。由此,第1構件可落入當第2構件向前方向平行移動時通過之區域內,亦可自當第2構件向前方向平行移動時通過之區域突出。於此情形時,第1構件及第2構件排列於前後方向。此定義亦適用於前後方向以外之方向。
跨坐型車輛10係作為傾斜車輛之機車。跨坐型車輛10具備前輪12F、後輪12R、車體框架14、座部16、及把手18。
前輪12F支持於車體框架14。前輪12F自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配置於較引擎20更靠前方。藉由操作把手18,而使前輪12F轉向。亦即,前輪12F為轉向輪。
後輪12R支持於車體框架14。後輪12R自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配置於較引擎20更靠後方。藉由被傳遞引擎20之動力,後輪12R旋轉。亦即,後輪12R為驅動輪。
座部16支持於車體框架14。騎乘者例如以乘坐於座部16之狀態駕駛跨坐型車輛10。
跨坐型車輛10進而具備引擎20、吸氣通路部30、節流閥40、噴射器50、排氣通路部60、及控制裝置70。以下對其等進行說明。
引擎20為具有單一之汽缸之單汽缸引擎。亦即,引擎20係具有單一之燃燒室224之引擎。引擎20為四衝程式引擎。四衝程式引擎係重複吸氣衝程、壓縮衝程、燃燒衝程(膨脹衝程)及排氣衝程之引擎。於四衝程式引擎中,將吸氣衝程、壓縮衝程、燃燒衝程(膨脹衝程)及排氣衝程設為1循環。
參照圖2,對引擎20之詳情進行說明。圖2係引擎20之右側視圖。
引擎20具有汽缸22、及曲軸箱24。以下,對其等進行說明。
汽缸22連接於曲軸箱24之上端部。汽缸22具有汽缸體221、汽缸頭222、及頭蓋223。
汽缸體221連接於曲軸箱24之上端部。汽缸頭222連接於汽缸體221之上端部。頭蓋223連接於汽缸頭222之上端部。
於汽缸體221形成有汽缸孔22A。於汽缸孔22A滑動自如地配置有活塞26。活塞26經由連桿28而連結於曲軸241(參照圖1)。
汽缸孔22A之中心軸線Cy於車輛上下方向UD延伸。亦即,引擎20以汽缸孔22A之中心軸線Cy沿著車輛上下方向UD之方式配置。於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汽缸孔22A之中心軸線Cy相對於上下方向於前後方向傾斜。汽缸孔22A之中心軸線Cy以汽缸22前傾之方式傾斜。亦即,汽缸孔22A之中心軸線Cy以越朝向上方越朝向前方之方式傾斜。於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汽缸孔22A之中心軸線Cy相對於上下方向之傾斜角度θcy為0度以上45度以下。
於汽缸22形成有燃燒室224。燃燒室224由汽缸頭222之下表面、汽缸孔22A、及活塞26之上表面形成。亦即,汽缸孔22A劃分燃燒室224之一部分。於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燃燒室224位於較曲軸241之旋轉中心軸線Cr更靠上方且前方。
參照圖1,火星塞29之頭端部位於燃燒室224。火星塞29之頭端部產生火花放電。藉由該火花放電而將燃燒室224內之混合氣體點火。再者,所謂混合氣體係吸入空氣與燃料混合所得者。
參照圖2,曲軸箱24收容曲軸241。曲軸241之旋轉中心軸線Cr於車輛左右方向LR延伸。亦即,引擎20包含具有沿著車輛之左右方向之旋轉中心軸線Cr之曲軸241。
參照圖1,吸氣通路部30形成供自大氣吸入之空氣即吸入空氣朝向燃燒室224流動之吸氣通路30A。此處,吸氣通路30A係供吸入空氣通過之空間。吸氣通路部30係具有形成供吸入空氣通過之空間之壁等之構造物。
吸氣通路部30包含內部吸氣通路部32、及外部吸氣通路部34。以下,對其等進行說明。
內部吸氣通路部32係吸氣通路部30之一部分。內部吸氣通路部32形成作為吸氣通路30A之一部分之內部吸氣通路32A。內部吸氣通路部32由汽缸頭222之一部分形成。換言之,作為吸氣通路30A之一部分之內部吸氣通路32A形成於汽缸頭222。由內部吸氣通路部32形成之空間、亦即供吸入空氣流動之空間連接於燃燒室224。總之,吸氣通路30A中之由內部吸氣通路部32形成之內部吸氣通路32A連接於燃燒室224。
於劃定汽缸頭222之燃燒室224之面形成有燃燒室吸氣口321。燃燒室吸氣口321形成於內部吸氣通路部32之下游端。於汽缸頭222之外表面形成有吸氣口322。吸氣口322形成於內部吸氣通路部32之上游端。相對於1個燃燒室224設置之燃燒室吸氣口321之個數可為1個,亦可為複數個。於本實施形態中,相對於1個燃燒室224設置有1個燃燒室吸氣口321。
於由內部吸氣通路部32形成之內部吸氣通路32A配置開閉燃燒室吸氣口321之吸氣閥33。吸氣閥33於每個燃燒室吸氣口321設置一個。換言之,相對於1個燃燒室吸氣口321設置有1個吸氣閥33。吸氣閥33由收容於汽缸頭222之閥動裝置(未圖示)驅動。閥動裝置與曲軸241連動而作動。
外部吸氣通路部34為吸氣通路部30之一部分。外部吸氣通路部34形成作為吸氣通路30A之一部分之外部吸氣通路34A。外部吸氣通路部34連接於內部吸氣通路部32。具體而言,外部吸氣通路部34之下游端連接於汽缸頭222之外表面中之包圍吸氣口322(亦即內部吸氣通路32A之上游端)之部分。外部吸氣通路部34例如由連接於形成內部吸氣通路部32之汽缸頭222之一部分之管形成。外部吸氣通路部34形成之外部吸氣通路34A之下游端連接於內部吸氣通路部32形成之內部吸氣通路32A之上游端。總之,由外部吸氣通路部34形成之空間連接於由內部吸氣通路部32形成之空間。藉此,容許吸入空氣自外部吸氣通路34A流動至內部吸氣通路32A。
外部吸氣通路部34具有面向大氣之大氣吸入口341。大氣吸入口341形成於外部吸氣通路部34之上游端。大氣吸入口341自大氣吸入空氣。自大氣吸入口341流入至外部吸氣通路部34之空氣供給至引擎本體20。
於外部吸氣通路部34設置有淨化空氣之空氣淨化器35。因此,供給至引擎20之空氣係通過空氣淨化器35之空氣。
節流閥40配置於吸氣通路部30內。具體而言,節流閥40配置於吸氣通路部30具有之外部吸氣通路部34內。
節流閥40配置於由吸氣通路部30形成之吸氣通路30A。具體而言,節流閥40配置於由吸氣通路部30具有之外部吸氣通路部34形成之外部吸氣通路34A。
節流閥40於每個燃燒室224設置一個。換言之,相對於1個燃燒室224設置有1個節流閥40。
節流閥40以可調整朝向燃燒室224流動之吸入空氣之量之方式,以可繞著特定之旋轉中心軸線旋轉之狀態配置於外部吸氣通路34A。特定之旋轉中心軸線於相對於吸入空氣在吸氣通路部30內流動之方向正交之方向延伸。節流閥40以固定於可相對於外部吸氣通路部34旋轉地配置之旋轉支持軸42之狀態,配置於外部吸氣通路部34內。利用節流閥40進行之朝向燃燒室224流動之吸入空氣之量之調整例如藉由因節流閥40之繞旋轉中心軸線之旋轉導致外部吸氣通路部34內之開閉狀態變化而實現。節流閥例如藉由螺絲等而固定於旋轉支持軸42。
此處,跨坐型車輛10進而具備加速器操作器19。加速器操作器19配置於把手18。
節流閥40相對於設置於跨坐型車輛10之加速器操作器19機械性地連接。節流閥40與加速器操作器19之動作連動。具體而言,節流閥40以藉由加速器操作器19於第1方向被旋轉操作而使通過外部吸氣通路34A之吸入空氣之量增加之方式動作。節流閥40以藉由加速器操作器19於第2方向(與第1方向相反方向)被旋轉操作而使通過外部吸氣通路34A之吸入空氣之量減少之方式動作。亦即,節流閥40根據加速器操作器19之動作而調整通過外部吸氣通路34A之吸入空氣之量。節流閥40之開度根據加速器操作器19之向第1方向之旋轉操作量而變更。
此處,跨坐型車輛10進而具備節流閥開度感測器44。節流閥開度感測器44檢測節流閥40之開度。節流閥開度感測器44設置於外部吸氣通路部34。節流閥開度感測器44將所檢測出之表示節流閥40之開度之信號輸入至控制裝置70。
噴射器50朝向於吸氣通路部30內流動之吸入空氣噴射燃料。具體而言,噴射器50朝向於吸氣通路部30具有之內部吸氣通路部32內流動之吸入空氣噴射燃料。噴射器50朝向通過設置於吸氣通路部30具有之外部吸氣通路部34之空氣淨化器35之吸入空氣噴射燃料。
噴射器50配置於節流閥40與燃燒室224之間。具體而言,噴射器50設置於吸氣通路部30具有之內部吸氣通路部32。總之,噴射器50設置於汽缸頭222。
噴射器50於每個燃燒室224設置一個。換言之,相對於1個燃燒室224設置有1個噴射器50。
此處,跨坐型車輛10進而具備燃料箱15(參照圖1)。噴射器50連接於配置於燃料箱15內之燃料泵(未圖示)。燃料泵將燃料箱15內之燃料輸送至噴射器50。
排氣通路部60形成供自燃燒室224排出之廢氣流動之排氣通路60A。此處,排氣通路60A係供自燃燒室224排出之廢氣通過之空間。排氣通路部60係具有形成供自燃燒室224排出之廢氣通過之空間之壁等之構造物。
排氣通路部60包含內部排氣通路部62、及外部排氣通路部64。以下,對其等進行說明。
內部排氣通路部62係排氣通路部60之一部分。內部排氣通路部62形成作為排氣通路60A之一部分之內部排氣通路62A。內部排氣通路部62由汽缸頭222之一部分形成。換言之,作為排氣通路60A之一部分之內部排氣通路62A形成於汽缸頭222。由內部排氣通路部62形成之空間、亦即供自燃燒室224排出之廢氣流動之空間連接於燃燒室224。總之,排氣通路60A中之由內部排氣通路部62形成之內部排氣通路62A連接於燃燒室224。
於劃定汽缸頭222之燃燒室224之面形成有燃燒室排氣口621。燃燒室排氣口621形成於內部排氣通路部62之上游端。於汽缸頭222之外表面形成有排氣口622。排氣口622形成於內部排氣通路部62之下游端。相對於1個燃燒室224設置之燃燒室排氣口621之個數可為1個,亦可為複數個。於本實施形態中,相對於1個燃燒室224設置有1個燃燒室排氣口621。
於由內部排氣通路部62形成之內部排氣通路62A配置開閉燃燒室排氣口621之排氣閥63。排氣閥63於每個燃燒室排氣口621設置1個。換言之,相對於1個燃燒室排氣口621設置有1個排氣閥63。排氣閥63與吸氣閥63同樣地由收容於汽缸頭222之閥動裝置(未圖示)驅動。
外部排氣通路部64為排氣通路部60之一部分。外部排氣通路部64形成作為排氣通路60A之一部分之外部排氣通路64A。外部排氣通路部64連接於內部排氣通路部62。具體而言,外部排氣通路部64之上游端連接於汽缸頭222之外表面中之包圍排氣口622(亦即內部排氣通路62A之下游端)之部分。外部排氣通路部64例如由連接於形成內部排氣通路部62之汽缸頭222之一部分之管形成。外部排氣通路部64形成之外部排氣通路64A之上游端連接於內部排氣通路部62形成之內部排氣通路62A之下游端。總之,由外部排氣通路部64形成之空間連接於由內部排氣通路部62形成之空間。藉此,容許排氣自內部排氣通路62A流動至外部排氣通路64A。
外部排氣通路部64包含消音器66、及觸媒部68。以下,對其等進行說明。
消音器66減少於排氣通路部60內流動之廢氣產生之噪音。消音器66具有面向大氣之大氣放出口661。於排氣通路部60內流動之廢氣於通過觸媒部68之後,自大氣放出口661排出至大氣中。
觸媒部68具有作為觸媒之主觸媒681。主觸媒681為所謂三元觸媒。主觸媒681淨化自燃燒室224排出之廢氣。具體而言,自燃燒室224排出之廢氣流入至觸媒部68且通過主觸媒681,藉此而淨化。
參照圖1,觸媒部68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消音器66更靠燃燒室224附近。於本實施形態中,觸媒部68於廢氣在外部排氣通路部64內流動之方向上其整體位於較消音器66更靠上游。因此,可縮短自燃燒室224至觸媒部68之路徑長。其結果,流入至觸媒部68具有之主觸媒681之廢氣之溫度變高。因此,於起動引擎20時,可縮短至主觸媒681活化為止之時間。
參照圖2,觸媒部68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前後方向FB上位於較曲軸241之旋轉中心軸線Cr更靠前方。於本實施形態中,觸媒部68於車輛前後方向FB上其整體位於較曲軸241之旋轉中心軸線Cr更靠前方。因此,可進一步縮短自燃燒室224至觸媒部68之路徑長。其結果,流入至觸媒部68具有之主觸媒681之廢氣之溫度變高。因此,於起動引擎20時,可縮短至主觸媒681活化為止之時間。
參照圖2,觸媒部68中之廢氣於外部排氣通路部64內流動之方向上之上游端較廢氣於外部排氣通路部64內流動之方向上之下游端於車輛上下方向UD上更位於上方。亦即,觸媒部68以於其內部流動之廢氣之流動方向成為沿著車輛上下方向UD之方向之方式配置。因此,可縮短觸媒部68中之車輛前後方向FB之長度。其結果,於如本實施形態之觸媒部68配置於引擎20之前方之跨坐型車輛10中,可抑制車輛前後方向FB之大型化。
參照圖2,設定通過前輪12F之中心12Fo之水平面HP1。前輪12F之中心於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與前輪12F之旋轉中心軸線一致。
參照圖2,觸媒部68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通過前輪12F之中心之水平面HP1更靠下方。觸媒部68中之廢氣於排氣通路部60內流動之方向上之上游端於自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時較水平面HP1於車輛上下方向UD上更位於上方。觸媒部68中之廢氣於排氣通路部60內流動之方向上之下游端於自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時較水平面HP1於車輛上下方向UD上更位於下方。因此,可謀求跨坐型車輛10之低重心化。
參照圖2,設定直線L1。直線L1於自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時係與汽缸孔22A之中心軸線Cy正交且通過曲軸241之旋轉中心軸線Cr之直線。
參照圖2,觸媒部68之至少一部分於自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時於車輛前後方向FB上位於直線L1之前方。觸媒部68中之廢氣於排氣通路部60內流動之方向上之上游端於自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時於車輛前後方向FB上位於直線L1之前方。因此,可進而縮短自燃燒室224至觸媒部68之路徑長。其結果,流入至觸媒部68具有之主觸媒681之廢氣之溫度變高。因此,於起動引擎20時,可縮短至主觸媒681活化為止之時間。
參照圖2,觸媒部68之至少一部分於自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時,於車輛前後方向FB上位於直線L1之後方。觸媒部68中之廢氣於排氣通路部60內流動之方向上之下游端於自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時於車輛前後方向FB上位於直線L1之後方。因此,可抑制跨坐型車輛10之車輛前後方向FB之大型化。
此處,觸媒部68中之於自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時於車輛前後方向FB上位於直線L1之前方之部分較於自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時於車輛前後方向FB上位於直線L1之後方之部分更大。換言之,觸媒部68之一半以上於自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時於車輛前後方向FB上位於直線L1之前方。
參照圖1,控制裝置70控制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之噴射。控制裝置70於節流閥40打開之狀態且節流閥40之開度一定之狀態(以下,節流閥開度一定狀態)下,以分別滿足以下之(A)、(B)及(C)之方式控制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之噴射。 (A)控制裝置70以間歇地進行複數次以最少之噴射量噴射燃料之最少燃料噴射之方式控制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之噴射。 (B)控制裝置70以於間歇地進行複數次之最少燃料噴射中之2次最少燃料噴射之間進行複數次以較最少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更多之噴射量將燃料噴射至吸氣通路部30內之中間燃料噴射之方式,控制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之噴射。 (C)控制裝置70以進行複數次之中間燃料噴射中之至少2次中間燃料噴射之各者中之燃料之噴射量互不相同之方式控制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之噴射。
控制裝置70例如為ECU(Electric Control Unit)。ECU例如藉由IC(Integrated Circuit)、電子零件、電路基板等之組合而實現。
一面參照圖3,一面對控制裝置70之詳情進行說明。圖3係控制裝置70之功能方塊圖。
控制裝置70具備間歇噴射控制部72。間歇噴射控制部72於節流閥開度一定狀態下,以分別滿足上述(A)、(B)及(C)之方式控制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之噴射。
間歇噴射控制部72例如藉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讀出記憶於非揮發性之記憶體之程式且根據該程式執行特定之處理等而實現。
利用間歇噴射控制部72進行之燃料噴射控制例如可於使循跡控制系統動作時進行,可於使轉速限制器動作時進行,亦可於使限速器動作時進行。循跡控制系統係抑制後輪之滑動者。轉速限制器係限制引擎20之轉速者。限速器係限制作為跨坐型車輛10行駛時之速度之車速者。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利用間歇噴射控制部72進行之燃料噴射控制係於使循跡控制系統動作時進行者。
間歇噴射控制部72包含節流閥開度確認部721、旋轉速度差判定部722、間歇噴射態樣設定部723、及噴射器控制部724。以下,對其等進行說明。
再者,節流閥開度確認部721、旋轉速度差判定部722、間歇噴射態樣設定部723及噴射器控制部724例如藉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讀出記憶於非揮發性記憶體之程式且根據該程式執行特定之處理等而實現。
節流閥開度確認部721使用來自節流閥開度感測器44之信號確認節流閥開度。
旋轉速度差判定部722判定作為前輪12F之旋轉速度與後輪12R之旋轉速度之差量之旋轉速度差量值是否大於特定之判定差量值。特定之判定差量值例如儲存於未圖示之記憶體。
此處,跨坐型車輛10進而具備前輪旋轉速度感測器13F、及後輪旋轉速度感測器13R。前輪旋轉速度感測器13F檢測前輪12F之旋轉速度,並將所檢測出之表示前輪12F之旋轉速度之信號輸入至控制裝置70。後輪旋轉速度感測器13R檢測後輪12R之旋轉速度,並將所檢測出之表示後輪12R之旋轉速度之信號輸入至控制裝置70。
旋轉速度差判定部722基於來自前輪旋轉速度感測器13F之信號及來自後輪旋轉速度感測器13R之信號算出上述旋轉速度差量值。旋轉速度差判定部722判定所算出之旋轉速度差量值是否大於特定之判定差量值。
間歇噴射態樣設定部723基於利用節流閥開度確認部721所得之確認結果、及利用旋轉速度差判定部722所得之判定結果設定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態樣。具體而言,間歇噴射態樣設定部723於藉由旋轉速度差判定部722而判定為旋轉速度差量值大於特定之判定差量值時,以分別滿足上述(A)、(B)及(C)之方式設定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態樣(具體而言,最少燃料噴射與中間燃料噴射之比率)。又,間歇噴射態樣設定部723基於藉由節流閥開度確認部721而確認之節流閥開度設定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態樣(具體而言,燃料之噴射量)。
於藉由間歇噴射態樣設定部723而設定之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態樣中,進行最少燃料噴射時之燃料之噴射量相較於進行中間燃料噴射時之燃料之噴射量足夠少。最少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例如少於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之1/2。最少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較佳為少於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之1/10。最少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更佳為少於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之1/20。進行最少燃料噴射時之燃料之噴射量包含零。於本實施形態中,最少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為零。
於藉由間歇噴射態樣設定部723而設定之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態樣中,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多於最少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進行中間燃料噴射而產生之混合氣體之空氣燃料比較理論空氣燃料比更大。亦即,進行中間燃料噴射時之燃燒室224中之混合氣體之燃燒係所謂稀薄燃燒。
於藉由間歇噴射態樣設定部723而設定之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態樣中,所謂「間歇地進行複數次之最少燃料噴射中之2次最少燃料噴射」包含於該2次最少燃料噴射之間存在其他最少燃料噴射之態樣。換言之,包含於該2次最少燃料噴射之間交替地進行中間燃料噴射及最少燃料噴射之態樣。
於藉由間歇噴射態樣設定部723而設定之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態樣中,「進行複數次之中間燃料噴射中之至少2次中間燃料噴射之各者中之燃料之噴射量互不相同」之態樣例如可為至少2次中間燃料噴射之各者中之燃料之噴射量階段性地減少之態樣,亦可為至少2次之中間燃料噴射之各者中之燃料之噴射量階段性地增加之態樣。至少2次之中間燃料噴射並不限定於連續地進行者。
又,間歇噴射態樣設定部723根據旋轉速度差量值與特定之判定差量值之關係,設定最少燃料噴射與中間燃料噴射之比率。具體而言,間歇噴射態樣設定部723根據旋轉速度差量值與特定之判定差量值之差量之大小,設定最少燃料噴射與中間燃料噴射之比率。間歇噴射態樣設定部723係旋轉速度差量值與特定之判定差量值之差量越大則越增加最少燃料噴射相對於中間燃料噴射之比率。總之,藉由間歇噴射態樣設定部723而設定之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態樣係考慮最少燃料噴射與中間燃料噴射之比率所得者。
圖4表示旋轉速度差量值與特定之判定差量值之差量較小時之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態樣之一例。以下,對圖4所示之燃料噴射之態樣進行說明。
於圖4所示之例中,8循環中之1循環為最少燃料噴射。於本實施形態中,引擎20為四衝程式之引擎,因此,將吸氣衝程、壓縮衝程、燃燒衝程(膨脹衝程)及排氣衝程設為1循環。最少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為零。換言之,8循環中之1循環未進行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之噴射。
於最少燃料噴射與最少燃料噴射之間,進行複數次(圖4所示之例中為7次)中間燃料噴射。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較最少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更多。
於2次最少燃料噴射之間進行之複數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第1~3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較第4~7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更多。具體而言,如下所述。
第1~3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互不相同。具體而言,第2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較第1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更少。第3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較第2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更少。亦即,第1~3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階段性地變少。第1~3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分別較與節流閥40之開度對應之燃料之噴射量更多。亦即,第1~3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分別較於節流閥40打開之狀態且節流閥40之開度一定之狀態下即將進行利用間歇噴射控制部723之間歇噴射控制之前之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更多。於節流閥40打開之狀態且節流閥40之開度一定之狀態下即將進行利用間歇噴射控制部723之間歇噴射控制之前之燃料噴射例如以燃燒室224內之混合氣體之空氣燃料比較理論空氣燃料比更大之方式設定燃料之噴射量。第1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亦即於緊接最少燃料噴射之後進行之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較與節流閥40之開度對應之燃料之噴射量更多。換言之,於緊接最少燃料噴射之後進行之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較於節流閥40打開之狀態且節流閥40之開度一定之狀態下即將進行利用間歇噴射控制部723之間歇噴射控制之前之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更多。
第4~7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彼此相同。亦即,於第4~7次中間燃料噴射中,燃料之噴射量不會變化。第4~7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分別與對應於節流閥40之開度之燃料之噴射量相同。亦即,第4~7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分別與於節流閥40打開之狀態且節流閥40之開度一定之狀態下即將進行利用間歇噴射控制部723之間歇噴射控制之前之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相同。
圖5表示旋轉速度差量值與特定之判定差量值之差量較大時之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態樣之一例。以下,對圖5所示之燃料噴射之態樣進行說明。
於圖5所示之例中,8循環中之4循環為最少燃料噴射。於本實施形態中,引擎20為四衝程式之引擎,因此,將吸氣衝程、壓縮衝程、燃燒衝程(膨脹衝程)及排氣衝程設為1循環。最少燃料噴射與中間燃料噴射交替地進行。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較與節流閥40之開度對應之燃料之噴射量更多。藉由進行中間燃料噴射而產生之混合氣體之空氣燃料比較理論空氣燃料比更大。於進行中間燃料噴射之情形時,燃燒室224中之混合氣體之燃燒係所謂稀薄燃燒。最少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為零。換言之,8循環中之4循環未進行利用噴射器50之燃料之噴射。
於複數次最少燃料噴射中之第1次最少燃料噴射與第4次最少燃料噴射之間進行複數次(於圖5所示之例中為3次)中間燃料噴射。該等複數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噴射量互不相同。具體而言,第2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較第1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更多。第3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較第2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更多。亦即,於複數次最少燃料噴射中之第1次最少燃料噴射與第4次最少燃料噴射之間進行之複數次(於圖5所示之例中為3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階段性地變多。複數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分別較進行與節流閥40之開度對應之燃料噴射時之燃料之噴射量更多。亦即,複數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分別較於節流閥40打開之狀態且節流閥40之開度一定之狀態下即將進行利用間歇噴射控制部723之間歇噴射控制之前之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更多。換言之,於緊接最少燃料噴射之後進行之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較於節流閥40打開之狀態且節流閥40之開度一定之狀態下即將進行利用間歇噴射控制部723之間歇噴射控制之前之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更多。於節流閥40打開之狀態且節流閥40之開度一定之狀態下即將進行利用間歇噴射控制部723之間歇噴射控制之前之燃料噴射例如以燃燒室224內之混合氣體之空氣燃料比變得較理論空氣燃料比更大之方式設定燃料之噴射量。
第4次以後之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彼此相同。亦即,於第4次以後之中間燃料噴射中,燃料之噴射量不會變化。第4次以後之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與第3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相同。亦即,第4次以後之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分別較於節流閥40打開之狀態且節流閥40之開度一定之狀態下即將進行利用間歇噴射控制部723之間歇噴射控制之前之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更多。
參照圖3,噴射器控制部724基於藉由間歇噴射態樣設定部723而設定之燃料噴射之態樣控制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噴射。
一面參照圖6,一面對利用控制裝置70進行之間歇噴射控制進行說明。圖6係表示利用控制裝置70進行之間歇噴射控制之流程圖。再者,利用控制裝置70進行之間歇噴射控制於引擎20驅動之期間重複實施。
首先,控制裝置70於步驟S11中判定旋轉速度差量值是否大於特定之判定差量值。於旋轉速度差量值小於特定之判定差量值之情形時(步驟S11:否),控制裝置70結束間歇噴射控制。
於旋轉速度差量值大於特定之判定差量值之情形時(步驟S11:是),控制裝置70於步驟S12中設定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態樣。具體而言,控制裝置70根據旋轉速度差量值與特定之判定差量值之差量之大小設定最少燃料噴射與中間燃料噴射之比率。
繼而,控制裝置70於步驟S13中,基於在步驟S12中設定之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態樣而控制噴射器50。其後,控制裝置70結束間歇噴射控制。
再者,有無實施利用控制裝置70進行之間歇噴射控制例如可藉由如下方法而確認。
使跨坐型車輛10於車底盤測力計上移行。此時,使節流閥40為打開之狀態且節流閥40之開度一定。於此狀態下,使循跡控制系統動作。具體而言,使後輪12R滑動。再者,無需使後輪12R實際上滑動。後輪12R之滑動例如藉由輸入模擬信號作為表示後輪12R之旋轉速度之信號而實現。藉由參照後輪12R滑動時之噴射器50之作動電壓,可確認有無實施利用控制裝置70進行之間歇噴射控制。再者,於確認有無實施利用控制裝置70進行之間歇噴射控制時,不僅參照節流閥40之開度,例如,亦可適當參照引擎20之轉速或吸氣溫度、用以冷卻引擎20之冷卻水之溫度等。
於此種跨坐型車輛10中,於循跡控制系統動作時,控制裝置70以分別滿足上述(A)、(B)及(C)之方式控制利用噴射器50進行之燃料之噴射。此時,自燃燒室224排出之廢氣藉由觸媒部68具有之主觸媒681而被淨化。
於跨坐型車輛10中,即便於進行利用控制裝置70進行之間歇噴射控制之情形時,亦可抑制主觸媒681之溫度過度地上升。因此,即便不增大主觸媒681之尺寸,亦能提高主觸媒681之排氣淨化性能。其結果,可確保關於主觸媒681之配置之自由度。 [實施例]
控制裝置測定進行間歇噴射控制時之主觸媒之溫度(以下稱為觸媒溫度)。觸媒溫度係藉由安裝於主觸媒之複數個(本實施例中為6個)溫度感測器(本實施例中為熱電偶)測定之觸媒溫度中之最高溫度。將所測定之觸媒溫度示於表1。
[表1]
表格 1
   目標空氣燃料比(A/F):X1 目標空氣燃料比(A/F):X2
本發明例 比較例 本發明例 比較例
最少燃料噴射比率:小 引擎旋轉速度:低旋轉 T11 T21(>T11) (T21-T11)≒10℃ T31 T41(>T31) (T41-T31)≒40℃
引擎旋轉速度:中旋轉 T12 T22(>T12) (T22-T12)≒40℃ T32 T42(>T32) (T42-T32)≒20℃
引擎旋轉速度:高旋轉 - - - -
最少燃料噴射比率:中 引擎旋轉速度:低旋轉 T14 T24(>T14) (T24-T14)≒100℃ T34 T44(>T34) (T44-T34)≒40℃
引擎旋轉速度:中旋轉 T15 T25(>T15) (T25-T15)≒190℃ T35 T45(>T35) (T45-T35)≒80℃
引擎旋轉速度:高旋轉 - - - -
最少燃料噴射比率:大 引擎旋轉速度:低旋轉 - - - -
引擎旋轉速度:中旋轉 T18 T28(>T18) (T28-T18)≒310℃ T38 T48(>T38) (T48-T38)≒290℃
引擎旋轉速度:高旋轉 - - - -
於本實施例中,針對間歇噴射控制中之最少燃料噴射之比率與目標空氣燃料比之每個組合測定觸媒溫度。此處,所謂目標空氣燃料比係引擎具有之燃燒室內之混合氣體之空氣燃料比。於本實施例中,將於節流閥打開之狀態且節流閥之開度一定之狀態下進行利用間歇噴射控制部之間歇噴射控制時之燃料之噴射量設定為如燃燒室內之混合氣體之空氣燃料比變得大於理論空氣燃料比之燃料之噴射量。亦即,本實施例中之2個目標空氣燃料比均以引擎具有之燃燒室內之混合氣體之空氣燃料比變得大於理論空氣燃料比之方式進行設定。
關於觸媒溫度,係對本發明例與比較例之各者進行測定。此處,所謂本發明例,係控制裝置70以分別滿足上述(A)、(B)及(C)之方式控制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情形。相對於此,所謂比較例係控制裝置以僅不滿足上述(A)、(B)及(C)中之(C)之方式、亦即以進行複數次之中間燃料噴射之各者中之燃料之噴射量彼此相同之方式控制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情形。
一面參照圖7及圖8一面對比較例進行說明。圖7表示旋轉速度差量值與特定之判定差量值之差量較小時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態樣之一例。圖8表示旋轉速度差量值與特定之判定差量值之差量較大時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態樣之一例。
於圖7所示之例中,與圖4所示之例同樣地,8循環中之1循環為最少燃料噴射。於圖7所示之例中,與圖4所示之例不同,於2個最少燃料噴射之間進行之複數次中間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彼此相同。
於圖8所示之例中,與圖5所示之例同樣地,8循環中之4循環為最少燃料噴射。於圖8所示之例中,與圖5所示之例不同,於任一中間燃料噴射中,燃料之噴射量均相同。
如表1所示,本發明例與比較例相比,觸媒溫度降低。尤其是,於本發明例中,於間歇噴射控制中之最少燃料噴射之比率較高之情形時,可抑制觸媒溫度之過度之上升。其理由例如如以下般推測。
若自噴射器向吸氣通路部內噴射燃料,則其一部分會殘留於吸氣通路部內。若進行最少燃料噴射,則殘留於吸氣通路部內之燃料被供給至燃燒室。若間歇噴射控制中之最少燃料噴射之比率變高,則於進行中間燃料噴射時,殘留於吸氣通路部內之燃料變少。因此,於比較例中,於進行中間燃料噴射時容易產生不完全之燃燒,作為未燃燒氣體之烴(HC)之產生量變多。其結果,於觸媒中作為未燃燒氣體之烴(HC)燃燒,因此,觸媒溫度過度地上升。相對於此,於本發明例中,於在最少燃料噴射之後進行之中間燃料噴射中,燃料之噴射量變多。因此,於進行中間燃料噴射時不易產生不完全之燃燒,作為未燃燒氣體之烴(HC)之產生量變少。其結果,可抑制觸媒溫度過度上升。
再者,於本發明例中,無關於間歇噴射控制中之最少燃料噴射之比率或引擎之轉速,觸媒溫度有降低之傾向。
(其他實施形態) 形成有於本說明書中記載及圖示之至少一者之實施形態及變化例係用以使本發明容易理解者,並非限定本發明之思想者。上述實施形態及變化例可不脫離其主旨而進行變更、改良。
該主旨包含可基於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實施形態由業者辨識之均等之要素、修正、刪除、組合(例如跨實施形態及變化例之特徵之組合)、改良、變更。申請專利範圍中之限定事項應基於在該申請專利範圍中使用之用語寬泛地解釋,不應限定於本說明書或本案之審查中所記載之實施形態及變化例。此種實施形態及變化例應解釋為非排他性者。例如,於本說明書中,「較佳為」、「可」之用語係非排他性者,意指「較佳,但並不限定於此」、「可,但並不限定於此」。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噴射器50設置於內部吸氣通路部32,但噴射器50亦可設置於外部吸氣通路部34。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最少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為零,但最少燃料噴射中之燃料之噴射量亦可非零。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觸媒部68以於其內部流動之廢氣之流動方向成為沿著車輛上下方向UD之方向之方式配置,但觸媒部68亦能以於其內部流動之廢氣之流動方向成為沿著車輛左右方向LR之方向之方式配置。即便於此種情形時,亦可縮短觸媒部68中之車輛前後方向FB之長度。因此,於如上述實施形態之觸媒部68配置於引擎20之前方之跨坐型車輛中,可抑制車輛前後方向FB之大型化。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觸媒部68於廢氣在外部排氣通路部64內流動之方向上,其整體位於較消音器66更靠上游,但亦可為觸媒部68之至少一部分、或觸媒部68之整體位於消音器66內。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觸媒部68於車輛前後方向FB上其整體位於較曲軸241之旋轉中心軸線Cr更靠前方,但亦可為觸媒部68之至少一部分、或觸媒部68之整體於車輛前後方向FB上位於較曲軸241之旋轉中心軸線Cr更靠後方。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觸媒部68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水平面HP1更靠下方,但亦可為觸媒部68之整體位於較水平面HP1更靠上方或下方。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觸媒部68之一部分於自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時較直線L1於車輛前後方向FB上更位於前方,但亦可為觸媒部68之整體於自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時較直線L1於車輛前後方向FB上更位於前方。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觸媒部68之一部分於自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時較直線L1於車輛前後方向FB上更位於後方,但亦可為觸媒部68之整體於自車輛左方向L或車輛右方向R觀察時較直線L1於車輛前後方向FB上更位於後方。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跨坐型車輛10亦可具備供用以冷卻廢氣之冷媒流動之廢氣冷卻通路部。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將本發明應用於具備以汽缸孔之中心軸線沿著車輛上下方向之方式配置之引擎之跨坐型車輛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例如當然亦可應用於具備以汽缸孔之中心軸線沿著車輛前後方向之方式配置之引擎之跨坐型車輛。作為具備以汽缸孔之中心軸線沿著車輛前後方向之方式配置之引擎之跨坐型車輛,例如有速克達。
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將本發明應用於具備以曲軸之旋轉中心軸線沿著車輛左右方向之方式配置之引擎之跨坐型車輛之情形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例如當然亦可應用於具備以曲軸之旋轉中心軸線沿著車輛前後方向之方式配置之引擎之跨坐型車輛。以曲軸之旋轉中心軸線沿著車輛前後方向之方式配置之引擎例如可為水平對向引擎,亦可為縱置之V型引擎。
10:跨坐型車輛 12F:前輪 12Fo:中心 12R:後輪 13F:前輪旋轉速度感測器 13R:後輪旋轉速度感測器 14:車體框架 15:燃料箱 16:座部 18:把手 19:加速器操作器 20:引擎 22:汽缸 22A:汽缸孔 24:曲軸箱 26:活塞 28:連桿 29:火星塞 30:吸氣通路部 30A:吸氣通路 32:內部吸氣通路部 32A:內部吸氣通路 33:吸氣閥 34:外部吸氣通路部 34A:外部吸氣通路 35:空氣淨化器 40:節流閥 42:旋轉支持軸 44:節流閥開度感測器 50:噴射器 60:排氣通路部 60A:排氣通路 62:內部排氣通路部 62A:內部排氣通路 63:排氣閥 64:外部排氣通路部 64A:外部排氣通路 66:消音器 68:觸媒部 70:控制裝置 72:間歇噴射控制部 221:汽缸體 222:汽缸頭 223:頭蓋 224:燃燒室 241:曲軸 321:燃燒室吸氣口 322:吸氣口 341:大氣吸入口 621:燃燒室排氣口 622:排氣口 661:大氣放出口 681:主觸媒(觸媒) 721:節流閥開度確認部 722:旋轉速度差判定部 723:間歇噴射態樣設定部 724:噴射器控制部 B:車輛後方向 Cr:旋轉中心軸線 Cy:中心軸線 D:車輛下方向 F:車輛前方向 HP1:水平面 L1:直線 S11~S13:步驟 U:車輛上方向 θcy:相對於上下方向之傾斜角度
圖1係將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之右側視圖、表示跨坐型車輛之引擎、吸氣通路部及排氣通路部之模式圖、及表示跨坐型車輛之噴射器進行間歇噴射控制時之燃料噴射之態樣之一例之圖表一併表示之圖式。 圖2係圖1所示之跨坐型車輛具有之引擎之右側視圖。 圖3係圖1所示之跨坐型車輛具有之控制裝置之功能方塊圖。 圖4係表示圖1所示之跨坐型車輛之噴射器進行間歇噴射控制時之燃料噴射之態樣之一例之圖式,且係表示旋轉速度差量值與特定之判定差量值之差量較小時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態樣之一例之圖式。 圖5係表示圖1所示之跨坐型車輛之噴射器進行間歇噴射控制時之燃料噴射之態樣之一例之圖式,且係表示旋轉速度差量值與特定之判定差量值之差量較大時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態樣之一例之圖式。 圖6係藉由圖1所示之跨坐型車輛具備之控制裝置執行之間歇噴射控制之流程圖。 圖7係表示旋轉速度差量值與特定之判定差量值之差量較小時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態樣之一例之圖式,且係表示相對於圖4所示之本發明例之比較例之圖式。 圖8係表示旋轉速度差量值與特定之判定差量值之差量較大時利用噴射器進行之燃料噴射之態樣之一例之圖式,且係表示相對於圖5所示之本發明例之比較例之圖式。
10:跨坐型車輛
12F:前輪
12R:後輪
13F:前輪旋轉速度感測器
13R:後輪旋轉速度感測器
14:車體框架
15:燃料箱
16:座部
18:把手
19:加速器操作器
20:引擎
22:汽缸
22A:汽缸孔
24:曲軸箱
26:活塞
28:連桿
29:火星塞
30:吸氣通路部
30A:吸氣通路
32:內部吸氣通路部
32A:內部吸氣通路
33:吸氣閥
34:外部吸氣通路部
34A:外部吸氣通路
35:空氣淨化器
40:節流閥
42:旋轉支持軸
44:節流閥開度感測器
50:噴射器
60:排氣通路部
60A:排氣通路
62:內部排氣通路部
62A:內部排氣通路
63:排氣閥
64:外部排氣通路部
64A:外部排氣通路
66:消音器
68:觸媒部
70:控制裝置
221:汽缸體
222:汽缸頭
224:燃燒室
241:曲軸
321:燃燒室吸氣口
322:吸氣口
341:大氣吸入口
621:燃燒室排氣口
622:排氣口
661:大氣放出口
681:主觸媒(觸媒)
B:車輛後方向
Cr:旋轉中心軸線
Cy:中心軸線
D:車輛下方向
F:車輛前方向
U:車輛上方向

Claims (9)

  1.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 引擎,其具有燃燒室; 吸氣通路部,其形成供自大氣吸入之空氣即吸入空氣朝向上述燃燒室流動之吸氣通路; 節流閥,其配置於上述吸氣通路部內,藉由對於設置於上述跨坐型車輛之加速器操作器機械性地連接而與上述加速器操作器之動作連動; 噴射器,其配置於上述節流閥與上述燃燒室之間,朝向於上述吸氣通路部內流動之上述吸入空氣噴射燃料; 排氣通路部,其形成供自上述燃燒室排出之廢氣流動之排氣通路;及 控制裝置,其控制利用上述噴射器進行之上述燃料之噴射;且 上述控制裝置 於上述節流閥打開之狀態且上述節流閥之開度一定之狀態下,以分別滿足以下之(A)、(B)及(C)之方式控制利用上述噴射器進行之上述燃料之噴射, (A)上述控制裝置以間歇地進行複數次以最少之噴射量噴射上述燃料之最少燃料噴射之方式控制利用上述噴射器進行之上述燃料噴射, (B)上述控制裝置以於間歇地進行複數次之上述最少燃料噴射中之2次上述最少燃料噴射之間進行複數次以較上述最少燃料噴射中之上述燃料之噴射量更多之噴射量將上述燃料噴射至上述吸氣通路部內之中間燃料噴射之方式,控制利用上述噴射器進行之上述燃料噴射, (C)上述控制裝置以進行複數次之上述中間燃料噴射中之至少2次上述中間燃料噴射之各者中之上述燃料之噴射量互不相同之方式,控制利用上述噴射器進行之上述燃料之噴射, 上述排氣通路部 包含觸媒部,該觸媒部具有於上述控制裝置以分別滿足上述(A)、(B)及(C)之方式控制利用上述噴射器進行之上述燃料之噴射時淨化自上述燃燒室排出之上述廢氣之觸媒。
  2. 如請求項1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於上述最少燃料噴射中,上述燃料之噴射量為零。
  3. 如請求項1或2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排氣通路部進而 包含減少於上述排氣通路部內流動之上述廢氣產生之噪音之消音器,且 上述觸媒部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上述消音器更靠上述燃燒室之附近。
  4. 如請求項3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引擎 包含具有沿著車輛之左右方向之旋轉中心軸線之曲軸,且 上述觸媒部之至少一部分於車輛之前後方向上較上述曲軸之旋轉中心軸線更位於前方。
  5. 如請求項3或4之跨坐型車輛,其進而 具備於車輛之前後方向上較上述引擎更位於前方之前輪,且 上述觸媒部之至少一部分位於較通過上述前輪之中心之水平面更靠下方。
  6. 如請求項3至5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引擎以劃分上述燃燒室之一部分之汽缸孔之中心軸線沿著車輛之上下方向之方式配置,且 上述觸媒部以於其內部流動之上述廢氣之流動方向成為沿著車輛之上下方向之方向之方式配置。
  7. 如請求項3至5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引擎以劃分上述燃燒室之一部分之汽缸孔之中心軸線沿著車輛之上下方向之方式配置,且 上述觸媒部以於其內部流動之上述廢氣之流動方向成為沿著車輛之左右方向之方向之方式配置。
  8. 如請求項3至5中任一項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引擎以劃分上述燃燒室之一部分之汽缸孔之中心軸線沿著車輛之前後方向之方式配置, 上述觸媒部以於其內部流動之上述廢氣之流動方向成為沿著車輛之前後方向之方向之方式配置。
  9. 如請求項3之跨坐型車輛,其中 上述引擎 包含具有沿著上述車輛之前後方向之旋轉中心軸線之曲軸。
TW108145481A 2019-02-04 2019-12-12 跨坐型車輛 TWI7381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8324 2019-02-04
JP2019-018324 2019-02-04
WOPCT/JP2019/046781 2019-11-29
PCT/JP2019/046781 WO2020162002A1 (ja) 2019-02-04 2019-11-29 鞍乗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0413A true TW202030413A (zh) 2020-08-16
TWI738147B TWI738147B (zh) 2021-09-01

Family

ID=71947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5481A TWI738147B (zh) 2019-02-04 2019-12-12 跨坐型車輛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922835B1 (zh)
TW (1) TWI738147B (zh)
WO (1) WO202016200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59109A (ja) * 1992-11-27 1994-06-07 Nippondenso Co Ltd 車両用駆動力制御装置
JP3516989B2 (ja) * 1994-07-11 2004-04-05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空燃比制御装置
JP3499319B2 (ja) * 1995-03-03 2004-02-23 ヤマハマリン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装置
JPH09112303A (ja) * 1995-08-16 1997-04-28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燃料制御装置
JP4104225B2 (ja) * 1998-10-05 2008-06-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多気筒エンジン
JP2005180282A (ja) * 2003-12-18 2005-07-07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2007146826A (ja) * 2005-10-28 2007-06-14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JP5018435B2 (ja) * 2007-12-04 2012-09-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および内燃機関の制御方法
JP2015090115A (ja) * 2013-11-06 2015-05-11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トラクション制御装置
JP2017149166A (ja) * 2014-07-04 2017-08-3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ES2960945T3 (es) * 2014-12-19 2024-03-07 Yamaha Motor Co Ltd Vehículo para montar a horcajadas
JP6654846B2 (ja) * 2015-10-07 2020-02-26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出力制御装置
JP2018155218A (ja) * 2017-03-21 2018-10-04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22835B1 (en) 2023-04-26
EP3922835A1 (en) 2021-12-15
TWI738147B (zh) 2021-09-01
EP3922835A4 (en) 2022-03-30
WO2020162002A1 (ja) 2020-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77151B2 (en) Straddled vehicle
WO2016098907A1 (ja) 鞍乗型車両
TWI611098B (zh) 車輛及單缸四衝程引擎單元
JP7293958B2 (ja) エンジン及び車両
WO2016002952A1 (ja) 鞍乗型車両および単気筒4ストローク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CN1792700A (zh) 氧浓度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JP6332299B2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
TWI700429B (zh) 跨坐型車輛及單缸四衝程引擎單元
JP2007177688A (ja) 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装置
JP7102873B2 (ja) 排気浄化装置
TWI738147B (zh) 跨坐型車輛
JP6330836B2 (ja) エンジンの排気装置
JP6641206B2 (ja)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WO2016121262A1 (ja) 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WO2016002957A1 (ja) 鞍乗型車両、及び、単気筒4ストローク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WO2016002951A1 (ja) ビークルおよび単気筒4ストローク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JP5033465B2 (ja) エンジンおよび車両
WO2016104158A1 (ja) エンジンユニット
WO2020217659A1 (ja) 鞍乗型車両
TW201606183A (zh) 跨坐型車輛
WO2020217656A1 (ja) 鞍乗型車両
JP736982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WO2021215388A1 (ja) ストラドルドビークル
WO2021199224A1 (ja) 4サイクル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JP4498760B2 (ja) 内燃機関の燃料分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