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20034A - 核劑、包含其之合成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體 - Google Patents

核劑、包含其之合成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20034A
TW202020034A TW108134845A TW108134845A TW202020034A TW 202020034 A TW202020034 A TW 202020034A TW 108134845 A TW108134845 A TW 108134845A TW 108134845 A TW108134845 A TW 108134845A TW 202020034 A TW202020034 A TW 20202003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general formula
butyl
substituents
synthetic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4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5977B (zh
Inventor
福井聡
上田人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Adeka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Adeka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Adeka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20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20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5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597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5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5-triazine rings
    • C07D25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5-tr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5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5-tr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51/2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5-tr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only hetero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51/30Only oxyge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5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5-triazine rings
    • C07D25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5-tr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5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5-tr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51/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5-tr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at least one ring carbon 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5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5-triazine rings
    • C07D251/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5-tr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51/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5-tr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51/26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1,3,5-triaz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having three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only hetero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51/30Only oxygen atoms
    • C07D251/34Cyanuric or isocyanuric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83Nucleating agents promoting the crystallisation of the polymer matri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6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more than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77Six-membered rings
    • C08K5/3492Triaz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6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more than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77Six-membered rings
    • C08K5/3492Triazines
    • C08K5/34924Triazines containing cyanurate groups; Tautomer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J23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10Transparent films; Clear coatings; Transparent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能將優異的透明性賦予至合成樹脂之新穎的核劑、包含其之合成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體。 該核劑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三𠯤化合物之1種以上。
Figure 108134845-A0101-11-0001-1
此處,通式(1)中,Ar1 、Ar2 及Ar3 各自獨立地表示無取代的苯基或具有取代基的苯基,較佳為於通式(1)中,具有取代基的苯基之取代基之數為1,或通式(1)的Ar1 、Ar2 及Ar3 皆為不同的基等。

Description

核劑、包含其之合成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體
本發明關於核劑、包含其之合成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體,詳細而言,關於能將優異的透明性賦予至合成樹脂之新穎的核劑、包含其之合成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體。
合成樹脂,尤其聚烯烴系樹脂,係具有其成形加工性、耐熱性、力學特性及低比重等優異之有利點,被廣泛利用於薄膜、薄片及各種成形品(構造零件等)。然而,聚烯烴系樹脂本身一般雖然具有優異的物性,但是在某種的用途中,不能引出其樹脂本來的優異性能,有其適用受到限制限之情況。
此缺點係源自於聚烯烴系樹脂的結晶性。為了改善聚烯烴系樹脂的結晶性而提高樹脂的透明性,廣泛進行使用各種的核劑。
作為該核劑,例如可舉出苯甲酸鈉、4-第三丁基苯甲酸鋁鹽、己二酸鈉及2鈉雙環[2.2.1]庚烷-2,3-二羧酸鹽等之羧酸金屬鹽、鈉雙(4-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鹽、鈉-2,2’-亞甲基雙(4,6-二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鹽及鋰-2,2’-亞甲基雙(4,6-二第三丁基苯基)磷酸鹽等之磷酸酯金屬鹽、二亞苄基山梨糖醇、雙(甲基亞苄基)山梨糖醇及雙(二甲基亞苄基)山梨糖醇等之多元醇衍生物等之化合物。
又,於專利文獻1中,作為減少聚合物的混濁之核劑,提案三醯胺化合物。另外,於專利文獻2中,作為用於改善氯乙烯樹脂等之含鹵素樹脂的熱安定性之安定化劑,提案三芳氧基三𠯤化合物。再者,於專利文獻3中,作為合成樹脂的流動性改良劑,提案三芳氧基三𠯤化合物。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06-51840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昭54-4950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昭61-14261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然而,如專利文獻1所提案之核劑係作為合成樹脂的核劑之性能不充分,透明性等的光學特性之改善係未令人滿足。又,專利文獻2所提案之三芳氧基三𠯤化合物或專利文獻3所提案之三芳氧基三𠯤化合物,係沒有進行作為合成樹脂的核劑之檢討,此為現狀。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能將優異的透明性賦予至合成樹脂之新穎的核劑、包含其之合成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體。 解決課問的手段
本發明者們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重複專心致力的檢討,結果發現具有特定構造的三𠯤化合物係成為合成樹脂的優異核劑,藉由使用它,可消除上述問題,終於完成本發明。
即,本發明之核劑係特徵為含有下述通式(1)
Figure 02_image001
所示的三𠯤化合物之1種以上。此處,通式(1)中,Ar1 、Ar2 及Ar3 各自獨立地表示無取代的苯基或具有取代基的苯基。
本發明之核劑中,於前述通式(1)中,具有取代基的苯基之取代基之數較佳為1,此時於前述通式(1)中,具有取代基的苯基之取代基的位置較佳為對位。又,前述通式(1)的Ar1 、Ar2 及Ar3 較佳為皆不同的基。再者,前述前述通式(1)的Ar1 及Ar2 可為相同的基,Ar3 可為與Ar1 及Ar2 不同的基,此時前述通式(1)的Ar1 及Ar2 較佳為無取代的苯基。還有,前述通式(1)的Ar1 、Ar2 及Ar3 可皆為具有取代基的苯基,此時前述通式(1)的Ar1 及Ar2 所具有的取代基較佳為相同,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較佳為與Ar1 及Ar2 所具有的取代基不同。再者,於前述通式(1)之具有取代基的苯基之中,至少1個較佳具有在構造中具有羰基的取代基,前述通式(1)的Ar3 較佳具有在構造中具有羰基的取代基。
本發明之合成樹脂組成物係特徵為含有合成樹脂與本發明之核劑之1種以上。
於本發明之合成樹脂組成物中,前述合成樹脂較佳為聚烯烴系樹脂。
本發明之成形體係特徵為由本發明之合成樹脂組成物所得。 發明的效果
依照本發明,可提供能將優異的透明性賦予至合成樹脂之新穎的核劑、包含其之合成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體。
以下,詳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本發明之核劑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三𠯤化合物之1種以上。
Figure 02_image003
此處,通式(1)中,Ar1 、Ar2 及Ar3 各自獨立地表示無取代的苯基或具有取代基的苯基。
作為通式(1)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可舉出鹵素原子、羥基、羧基、胺基、胺基羰基(亦稱為胺甲醯基)、硝基、氰基、硫醇基、磺基、磺醯胺基、甲醯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20的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7~20的芳基烷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20的烷氧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氧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20的烷硫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20的烷基胺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2~20的二烷基胺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基胺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2~20的二芳基胺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7~20的烷基芳基胺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2~20的烷基羰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7~20的芳基羰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2~20的烷基羰氧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7~20的芳基羰氧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2~20的烷氧基羰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7~20的芳氧基羰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2~20的烷基胺基羰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7~20的芳基胺基羰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20的二烷基胺基羰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3~20的二芳基胺基羰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8~20的烷基芳基胺基羰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2~20的烷基羰基胺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7~20的芳基羰基胺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2~20的雜環基等。又,羧基、磺基亦可形成鹽。另外,在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可具有取代基時,作為其取代基,可舉出以下者。
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環丙基、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異丁基、戊基、異戊基、第三戊基、環戊基、己基、2-己基、3-己基、環己基、雙環己基、1-甲基環己基、庚基、2-庚基、3-庚基、異庚基、第三庚基、正辛基、異辛基、第三辛基、2-乙基己基、壬基、異壬基、癸基等之烷基; 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異丙氧基、丁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異丁氧基、戊氧基、異戊氧基、第三戊氧基、己氧基、環己氧基、庚氧基、異庚氧基、第三庚氧基、正辛氧基、異辛氧基、第三辛氧基、2-乙基己氧基、壬氧基、癸氧基等之烷氧基; 甲硫基、乙硫基、丙硫基、異丙硫基、丁硫基、第二丁硫基、第三丁硫基、異丁硫基、戊硫基、異戊硫基、第三戊硫基、己硫基、環己硫基、庚硫基、異庚硫基、第三庚硫基、正辛硫基、異辛硫基、第三辛硫基、2-乙基己硫基等之烷硫基; 乙烯基、1-甲基乙烯基、2-甲基乙烯基、2-丙烯基、1-甲基-3-丙烯基、3-丁烯基、1-甲基-3-丁烯基、異丁烯基、3-戊烯基、4-己烯基、環己烯基、雙環己烯基、庚烯基、辛烯基、癸烯基、十五烯基、二十烯基、二十三烯基等之烯基; 苄基、苯乙基、二苯基甲基、三苯基甲基、苯乙烯基、桂皮基等之芳基烷基; 苯基、萘基等之芳基; 苯氧基、萘氧基等之芳氧基; 苯硫基、萘硫基等之芳硫基; 吡啶基、嘧啶基、吡𠯤、哌啶基、哌喃基、吡唑基、三𠯤基、吡咯基、喹啉基、異喹啉基、咪唑基、苯并咪唑基、三唑基、呋喃基(furyl)、呋喃基(furanyl)、苯并呋喃基、噻吩基、硫苯基、苯并硫苯基、噻二唑基、噻唑基、苯并噻唑基、㗁唑基、苯并㗁唑基、異噻唑基、異㗁唑基、吲哚基、2-吡咯啶酮-1-基、2-哌啶酮-1-基、2,4-二氧基咪唑啶-3-基、2,4-二氧基㗁唑啶-3-基等之雜環基; 氟、氯、溴、碘等之鹵素原子; 乙醯基、2-氯乙醯基、丙醯基、辛醯基、丙烯醯基、甲基丙烯醯基、苯基羰基(苯甲醯基)、苯二甲醯基、4-三氟甲基苯甲醯基、三甲基乙醯基、柳醯基、草醯基、硬脂醯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第三丁氧基羰基、正十八氧基羰基、胺甲醯基等之醯基; 乙醯氧基、苯甲醯氧基等之醯氧基; 胺基、乙基胺基、二甲基胺基、二乙基胺基、丁基胺基、環戊基胺基、2-乙基己基胺基、十二基胺基、苯胺基、氯苯基胺基、甲苯胺基、甲氧苯胺基、N-甲基-苯胺基、二苯基胺基、萘基胺基、2-吡啶基胺基、甲氧基羰基胺基、苯氧基羰基胺基、乙醯基胺基、苯甲醯基胺基、甲醯基胺基、三甲基乙醯基胺基、月桂醯基胺基、胺甲醯基胺基、N,N-二甲基胺基羰基胺基、N,N-二乙基胺基羰基胺基、嗎啉代羰基胺基、甲氧基羰基胺基、乙氧基羰基胺基、第三丁氧基羰基胺基、正十八氧基羰基胺基、N-甲基-甲氧基羰基胺基、苯氧基羰基胺基、胺磺醯基胺基、N,N-二甲基胺基磺醯胺基、甲基磺醯胺基、丁基磺醯胺基、苯基磺醯胺基等之取代或無取代胺基;磺醯胺基、磺醯基、羧基、氰基、磺基、羥基、硝基、巰基、醯亞胺基、胺甲醯基、磺醯胺基等,此等之基係可更被取代。又,羧基及磺基亦可形成鹽。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鹵素原子之例,則可舉出氟、氯、溴、碘。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20的烷基之例,則作為非取代之碳原子數1~20的烷基,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正戊基、異戊基、新戊基、第三戊基、1,2-二甲基丙基、正己基、環己基、1,3-二甲基丁基、1-異丙基丙基、1,2-二甲基丁基、正庚基、2-庚基、1,4-二甲基戊基、第三庚基、2-甲基-1-異丙基丙基、1-乙基-3-甲基丁基、正辛基、第三辛基、2-乙基己基、2-甲基己基、2-丙基己基、正壬基、異壬基、正癸基、異癸基、正十一基、異十一基、正十二基、異十二基、正十三基、異十三基、正十四基、異十四基、正十五基、異十五基、正十六基、異十六基、正十七基、異十七基、正十八基、異十八基、正十九基、異十九基、正二十基、異二十基、環戊基、環己基、環辛基、環十二基等。烷基的伸烷基部分係可被不飽和鍵、醚鍵、硫醚鍵、酯鍵、硫酯鍵、醯胺鍵或胺基甲酸酯鍵所中斷1~5次。
作為通式(1)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基之例,可舉出苯基、對甲基苯基、鄰甲基苯基、對第三丁基苯基、對甲氧基苯基、對氯苯基、對硝基苯基、對氰基苯基、鄰聯苯基、間聯苯基、對聯苯基、α-萘基、β-萘基、1-蒽基、2-蒽基、9-蒽基、1-菲基、2-菲基、3-菲基、4-菲基、9-菲基等。
作為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7~20的芳基烷基之例,可舉出苯甲基、苯乙基、2-苯基丙烷-2-基、苯乙烯基、桂皮基、二苯基甲基、三苯基甲基等。
作為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20的烷氧基之例,可舉出對應於上述烷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異丁氧基、第二丁氧基、第三丁氧基、正戊氧基、異戊氧基、新戊氧基、1,2-二甲基-丙氧基、正己氧基、環己氧基、1,3-二甲基丁氧基、1-異丙基丙氧基等。
作為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氧基之例,可舉出對應於上述芳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苯氧基、萘氧基、對甲基苯氧基、鄰甲基苯氧基、對第三丁基苯氧基、對甲氧基苯氧基、對氯苯氧基、對硝基苯氧基、對氰基苯氧基、鄰聯苯氧基、間聯苯氧基、對聯苯氧基、α-萘氧基、β-萘氧基、1-蒽氧基、2-蒽氧基、9-蒽氧基、1-菲氧基、2-菲氧基、3-菲氧基、4-菲氧基、9-菲氧基等。
作為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20的烷硫基之例,可舉出對應於上述烷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甲硫基、乙硫基、正丙硫基、異丙硫基、正丁硫基、異丁硫基、第二丁硫基、第三丁硫基等。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20的烷基胺基之例,則可舉出對應於上述烷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甲基胺基、乙基胺基、正丙基胺基、異丙基胺基、環丙基胺基、正丁基胺基、異丁基胺基、第二丁基胺基、第三丁基胺基、環丁基胺基、1-戊基胺基、2-戊基胺基、3-戊基胺基、異戊基胺基、新戊基胺基、第三戊基胺基、環戊基胺基、1-己基胺基、2-己基胺基、3-己基胺基、環己基胺基、1-甲基正戊基胺基、1,1,2-三甲基正丙基胺基、1,2,2-三甲基正丙基胺基、3,3-二甲基正丁基胺基等。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2~20的二烷基胺基之例,則可舉出對應於上述烷基者,可舉出二甲基胺基、二乙基胺基、二正丙基胺基、二異丙基胺基、二環丙基胺基、二正丁基胺基、二異丁基胺基、二第二丁基胺基、二第三丁基胺基、二環丁基胺基、二-1-戊基胺基、二-2-戊基胺基、二-3-戊基胺基、二異戊基胺基、二新戊基胺基、二第三戊基胺基、二環戊基胺基、二-1-己基胺基、二-2-己基胺基、二-3-己基胺基、二環己基胺基、二(1-甲基正戊基)胺基、二(1,1,2-三甲基正丙基)胺基、二(1,2,2-三甲基正丙基)胺基、二(3,3-二甲基正丁基)胺基、甲基(乙基)胺基、甲基(正丙基)胺基、甲基(異丙基)胺基、甲基(環丙基)胺基、甲基(正丁基)胺基、甲基(異丁基)胺基、甲基(第二丁基)胺基、甲基(第三丁基)胺基、甲基(環丁基)胺基、乙基(正丙基)胺基、乙基(異丙基)胺基、乙基(環丙基)胺基、乙基(正丁基)胺基、乙基(異丁基)胺基、乙基(第二丁基)胺基、乙基(第三丁基)胺基、乙基(環丁基)胺基、正丙基(異丙基)胺基、正丙基(環丙基)胺基、正丙基(正丁基)胺基、正丙基(異丁基)胺基、正丙基(第二丁基)胺基、正丙基(第三丁基)胺基、正丙基(環丁基)胺基、異丙基(環丙基)胺基、異丙基(正丁基)胺基、異丙基(異丁基)胺基、異丙基(第二丁基)胺基、異丙基(第三丁基)胺基、異丙基(環丁基)胺基、環丙基(正丁基)胺基、環丙基(異丁基)胺基、環丙基(第二丁基)胺基、環丙基(第三丁基)胺基、環丙基(環丁基)胺基、正丁基(異丁基)胺基、正丁基(第二丁基)胺基、正丁基(第三丁基)胺基、正丁基(環丁基)胺基、異丁基(第二丁基)胺基、異丁基(第三丁基)胺基、異丁基(環丁基)胺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胺基、第二丁基(環丁基)胺基、第三丁基(環丁基)胺基等。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基胺基之例,則可舉出對應於上述芳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苯基胺基、萘基胺基、對甲基苯基胺基、鄰甲基苯基胺基、對第三丁基苯基胺基、對甲氧基苯基胺基、對氯苯基胺基、對硝基苯基胺基、對氰基苯基胺基、鄰聯苯基胺基、間聯苯基胺基、對聯苯基胺基、α-萘基胺基、β-萘基胺基、1-蒽基胺基、2-蒽基胺基、9-蒽基胺基、1-菲基胺基、2-菲基胺基、3-菲基胺基、4-菲基胺基、9-菲基胺基等。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2~20的二芳基胺基之例,則可舉出對應於上述芳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二苯基胺基、二萘基胺基、苯基萘基胺基等。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7~20的烷基芳基胺基之例,則可舉出對應於上述烷基及芳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甲基苯基胺基、乙基苯基胺基、異丙基苯基胺基、第二丁基苯基胺基、第三丁基苯基胺基、正己基苯基胺基、環己基苯基胺基、甲基萘基胺基、乙基萘基胺基等。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2~20的烷基羰基之例,則可舉出對應於上述烷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甲基羰基(亦稱為乙醯基)、乙基羰基、正丙基羰基、異丙基羰基、正丁基羰基、異丁基羰基、第二丁基羰基、第三丁基羰基、1-戊基羰基、2-戊基羰基、3-戊基羰基、異戊基羰基、新戊基羰基、第三戊基羰基、1-己基羰基、2-己基羰基、3-己基羰基、環己基羰基等。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7~20的芳基羰基之例,則可舉出對應於上述芳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苯甲醯基、對甲基苯甲醯基、對第三丁基苯甲醯基、對甲氧基苯甲醯基、對氯苯甲醯基、對硝基苯甲醯基、對氰基苯甲醯基、鄰聯苯基羰基、間聯苯基羰基、對聯苯基羰基、α-萘基羰基、β-萘基羰基、1-蒽基羰基、2-蒽基羰基、9-蒽基羰基、1-菲基羰基、2-菲基羰基、3-菲基羰基、4-菲基羰基、9-菲基羰基等。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2~20的烷基羰氧基之例,則可舉出對應於上述烷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甲基羰氧基、乙基羰氧基、正丙基羰氧基、異丙基羰氧基、正丁基羰氧基、異丁基羰氧基、第二丁基羰氧基、第三丁基羰氧基、戊基羰氧基、己基羰氧基、環己基羰氧基、庚基羰氧基、庚烷-3-基羰氧基等。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7~20的芳基羰氧基之例,則可舉出對應於上述芳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苯甲醯氧基、對甲基苯甲醯氧基、對第三丁基苯甲醯氧基、對甲氧基苯甲醯氧基、對氯苯甲醯氧基、對硝基苯甲醯氧基、對氰基苯甲醯氧基、鄰聯苯基羰氧基、間聯苯基羰氧基、對聯苯基羰氧基、α-萘基羰氧基、β-萘基羰氧基、1-蒽基羰氧基、2-蒽基羰氧基、9-蒽基羰氧基、1-菲基羰氧基、2-菲基羰氧基、3-菲基羰氧基、4-菲基羰氧基、9-菲基羰氧基等。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2~20的烷氧基羰基之例,則可舉出對應於上述烷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正丙氧基羰基、異丙氧基羰基、正丁氧基羰基、異丁氧基羰基、第二丁氧基羰基、第三丁氧基羰基、1-戊氧基羰基、2-戊氧基羰基、3-戊氧基羰基、異戊氧基羰基、新戊氧基羰基、第三戊氧基羰基、1-己氧基羰基、2-己氧基羰基、3-己氧基羰基、環己氧基羰基等。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7~20的芳氧基羰基之例,則可舉出對應於上述芳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苯氧基羰基、對甲基苯氧基羰基、萘氧基羰基、聯苯氧基羰基、蒽氧基羰基、菲氧基羰基等。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2~20的烷基胺基羰基之例,則可舉出對應於上述烷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甲基胺基羰基、乙基胺基羰基、正丙基胺基羰基、異丙基胺基羰基、正丁基胺基羰基、異丁基胺基羰基、第二丁基胺基羰基、第三丁基胺基羰基、1-戊基胺基羰基、2-戊基胺基羰基、3-戊基胺基羰基、i-戊基胺基羰基、新戊基胺基羰基、第三戊基胺基羰基、1-己基胺基羰基、2-己基胺基羰基、3-己基胺基羰基、環己基胺基羰基等。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7~20的芳基胺基羰基之例,則可舉出對應於上述芳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苯基胺基羰基、萘基胺基羰基、對甲基苯基胺基羰基、鄰甲基苯基胺基羰基、對第三丁基苯基胺基羰基、對甲氧基苯基胺基羰基、對氯苯基胺基羰基、對硝基苯基胺基羰基、對氰基苯基胺基羰基、鄰聯苯基胺基羰基、間聯苯基胺基羰基、對聯苯基胺基羰基、α-萘基胺基羰基、β-萘基胺基羰基、1-蒽基胺基羰基、2-蒽基胺基羰基、9-蒽基胺基羰基、1-菲基胺基羰基、2-菲基胺基羰基、3-菲基胺基羰基、4-菲基胺基羰基、9-菲基胺基羰基等。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3~20的二烷基胺基羰基之例,則可舉出對應於上述烷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二甲基胺基羰基、二乙基胺基羰基、二正丙基胺基羰基、二異丙基胺基羰基、二環丙基胺基羰基、二正丁基胺基羰基、二異丁基胺基羰基、二第二丁基胺基羰基、二第三丁基胺基羰基、二環丁基胺基羰基、二-1-戊基胺基羰基、二-2-戊基胺基羰基、二-3-戊基胺基羰基、二異戊基胺基羰基、二新戊基胺基羰基、二第三戊基胺基羰基、二環戊基胺基羰基、二-1-己基胺基羰基、二-2-己基胺基羰基、二-3-己基胺基羰基、二環己基胺基羰基、二(1-甲基正戊基)胺基羰基、二(1,1,2-三甲基正丙基)胺基羰基、二(1,2,2-三甲基正丙基)胺基羰基、二(3,3-二甲基正丁基)胺基羰基、甲基(乙基)胺基羰基、甲基(正丙基)胺基羰基、甲基(異丙基)胺基羰基、甲基(環丙基)胺基羰基、甲基(正丁基)胺基羰基、甲基(異丁基)胺基羰基、甲基(第二丁基)胺基羰基、甲基(第三丁基)胺基羰基、甲基(環丁基)胺基羰基、乙基(正丙基)胺基羰基、乙基(異丙基)胺基羰基、乙基(環丙基)胺基羰基、乙基(正丁基)胺基羰基、乙基(異丁基)胺基羰基、乙基(第二丁基)胺基羰基、乙基(第三丁基)胺基羰基、乙基(環丁基)胺基羰基、正丙基(異丙基)胺基羰基、正丙基(環丙基)胺基羰基、正丙基(正丁基)胺基羰基、正丙基(異丁基)胺基羰基、正丙基(第二丁基)胺基羰基、正丙基(第三丁基)胺基羰基、正丙基(環丁基)胺基羰基、異丙基(環丙基)胺基羰基、異丙基(正丁基)胺基羰基、異丙基(異丁基)胺基羰基、異丙基(第二丁基)胺基羰基、異丙基(第三丁基)羰基胺基、異丙基(環丁基)胺基羰基、環丙基(正丁基)胺基羰基、環丙基(異丁基)胺基羰基、環丙基(第二丁基)胺基羰基、環丙基(第三丁基)胺基羰基、環丙基(環丁基)胺基羰基、正丁基(異丁基)胺基羰基、正丁基(第二丁基)胺基羰基、正丁基(第三丁基)胺基羰基、正丁基(環丁基)胺基羰基、異丁基(第二丁基)胺基羰基、異丁基(第三丁基)胺基羰基、異丁基(環丁基)胺基羰基、第二丁基(第三丁基)胺基羰基、第二丁基(環丁基)胺基羰基、第三丁基(環丁基)胺基羰基等。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3~20的二芳基胺基羰基之例,則可舉出對應於上述芳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二苯基胺基羰基、二萘基胺基羰基、二(對甲基苯基)胺基羰基、苯基萘基胺基羰基等。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8~20的烷基芳基胺基羰基之例,則可舉出對應於上述烷基及芳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甲基苯基胺基、乙基苯基胺基、異丙基苯基胺基、第二丁基苯基胺基、第三丁基苯基胺基、正己基苯基胺基、環己基苯基胺基、甲基萘基胺基、乙基萘基胺基等。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2~20的烷基羰基胺基之例,則可舉出對應於上述烷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甲基羰基胺基、乙基羰基胺基、正丙基羰基胺基、異丙基羰基胺基、正丁基羰基胺基、異丁基羰基胺基、第二丁基羰基胺基、第三丁基羰基胺基、1-戊基羰基胺基、2-戊基羰基胺基、3-戊基羰基胺基、異戊基羰基胺基、新戊基羰基胺基、第三戊基羰基胺基、1-己基羰基胺基、2-己基羰基胺基、3-己基羰基胺基、環己基羰基胺基等。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7~20的芳基羰基胺基之例,則可舉出對應於上述芳基者,具體而言,可舉出苯基羰基胺基、萘基羰基胺基、對甲基苯基羰基胺基、鄰甲基苯基羰基胺基、對第三丁基苯基羰基胺基、對甲氧基苯基羰基胺基、對氯苯基羰基胺基、對硝基苯基羰基胺基、對氰基苯基羰基胺基、鄰聯苯基羰基胺基、間聯苯基羰基胺基、對聯苯基羰基胺基、α-萘基羰基胺基、β-萘基羰基胺基、1-蒽基羰基胺基、2-蒽基羰基胺基、9-蒽基羰基胺基、1-菲基羰基胺基、2-菲基羰基胺基、3-菲基羰基胺基、4-菲基羰基胺基、9-菲基羰基胺基等。
若列舉通式(1)中的Ar1 、Ar2 及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之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2~20雜環基之例,則可舉出吡啶基、嘧啶基、呋喃基、噻吩基、四氫呋喃基、二氧戊環基、苯并㗁唑-2-基、四氫哌喃基、吡咯啶基、咪唑啶基、吡唑啶基、噻唑啶基、異噻唑啶基、㗁唑啶基、異㗁唑啶基、哌啶基、哌𠯤基、嗎啉基等之5~7員雜環等。
通式(1)所示的三𠯤化合物,從合成樹脂的透明性之點來看,具有取代基的苯基之取代基之數較佳為1。
此時,通式(1)所示的三𠯤化合物係具有取代基的苯基之取代基的位置特佳為對位。
再者,通式(1)所示的三𠯤化合物,從合成樹脂的透明性之點來看,通式(1)的Ar1 、Ar2 及Ar3 較佳皆為不同的基。
還有,通式(1)所示的三𠯤化合物,從合成樹脂的透明性之點來看,Ar1 及Ar2 較佳為相同的基,Ar3 較佳為與Ar1 及Ar2 不同的基。
此時,通式(1)所示的三𠯤化合物,從合成樹脂的透明性之點來看,Ar1 及Ar2 較佳為無取代的苯基。
又,通式(1)所示的三𠯤化合物,從合成樹脂的透明性之點來看,通式(1)的Ar1 、Ar2 及Ar3 較佳皆為具有取代基的苯基。
此時,Ar1 及Ar2 所具有的取代基較佳為相同,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較佳為與Ar1 及Ar2 所具有的取代基不同。
又,通式(1)所示的三𠯤化合物,從合成樹脂的透明性之點來看,具有取代基的苯基中之至少1個較佳具有在構造中具有羰基的取代基。此時,Ar3 較佳具有在構造中具有羰基的取代基。
若列舉在構造中具有羰基的取代基之例,則可舉出羧基、胺基羰基、碳原子數2~20的烷基羰基、碳原子數7~20的芳基羰基、碳原子數2~20的烷基羰氧基、碳原子數7~20的芳基羰氧基、碳原子數2~20的烷氧基羰基、碳原子數7~20的芳氧基羰基、碳原子數2~20烷基胺基羰基、碳原子數7~20的芳基胺基羰基、碳原子數3~20的二烷基胺基羰基、碳原子數13~20的二芳基胺基羰基、碳原子數8~20的烷基芳基胺基羰基、碳原子數2~20的烷基羰基胺基、碳原子數7~20的芳基羰基胺基等,此等係可被前述的取代基所取代。又,羧基亦可形成鹽。
於此等在構造中具有羰基的取代基之中,從合成樹脂的透明性之點來看,較佳為羧基、胺基羰基、碳原子數2~20烷基胺基羰基、碳原子數7~20的芳基胺基羰基、碳原子數3~20的二烷基胺基羰基、碳原子數13~20的二芳基胺基羰基、碳原子數8~20的烷基芳基胺基羰基,更佳為羧基、胺基羰基,尤佳為胺基羰基。
又,通式(1)所示的三𠯤化合物,從合成樹脂的透明性之點來看,於Ar1 、Ar2 及Ar3 之中,較佳為任一個係在構造中具有羰基之具有取代基的苯基,更佳為任一個係在構造中具有羰基之具有取代基的苯基,剩餘二個係在構造中不具有羰基之具有取代基的苯基,或任一個係在構造中具有羰基之具有取代基的苯基,剩餘二個係不具有取代基的苯基,尤佳為任一個係在構造中具有羰基之具有取代基的苯基,剩餘二個係在構造中不具有羰基之具有取代基的苯基。
此等在構造中具有羰基的取代基,從合成樹脂的透明性之點來看,較佳為羧基、胺基羰基、碳原子數2~20烷基胺基羰基、碳原子數7~20的芳基胺基羰基、碳原子數3~20的二烷基胺基羰基、碳原子數13~20的二芳基胺基羰基、碳原子數8~20的烷基芳基胺基羰基,更佳為羧基、胺基羰基,尤佳為胺基羰基,又在構造中不具有羰基的取代基,從合成樹脂的透明性之點來看,較佳為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1~20的烷基或可具有取代基之碳原子數6~20的芳基,更佳為碳原子數1~8的烷基或碳原子數6~12的芳基,尤佳為甲基、環己基、可具有取代基之苯基,尤更佳為苯基或環己基。
作為通式(1)所示的三𠯤化合物之具體例,例如可舉出下述之化合物No.1~No.59。於此等之中,從將特別優異的透明性賦予至合成樹脂之觀點來看,特佳為化合物No.49、化合物No.50、化合物No.58或化合物No.59的三𠯤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05
Figure 02_image007
Figure 02_image009
Figure 02_image011
Figure 02_image013
Figure 02_image015
Figure 02_image017
Figure 02_image019
Figure 02_image021
Figure 02_image023
Figure 02_image025
作為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之製造方法,例如可於有機溶劑下,將三聚氰氯當作原料,使各自1當量之對應於Ar1 、Ar2 及Ar3 之苯酚化合物,在各自1當量的鹼(三乙胺、氫氧化鈉等)存在下依序反應而得。
本發明之核劑係含有1種以上的通式(1)所示的三𠯤化合物。本發明之核劑係摻合於合成樹脂中使用。本發明之核劑係可改善合成樹脂的透明性。因此,本發明之核劑係為了發揮作為改善合成樹脂的透明性之透明化劑的優異效果,亦較佳為作為透明化劑使用。
本發明之核劑對於合成樹脂之摻合量,係相對於合成樹脂100質量份,從合成樹脂的透明性之點來看,較佳為0.001~10質量份,更佳為0.01~2.0質量份,尤佳為0.02~1.0質量份,尤更佳為0.02~0.5質量份,特佳為0.02~0.3質量份。
接著,更詳細地說明含有本發明之核劑的合成樹脂組成物。 作為使用本發明之核劑的合成樹脂之具體例,可舉出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直鏈低密度聚乙烯、交聯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丁烯-1、聚-3-甲基戊烯等之α-烯烴聚合物或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等之聚烯烴系樹脂及此等之共聚物、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丙烯、聚偏二氟乙烯、氯化橡膠、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乙烯共聚物、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氯乙烯-偏二氯乙烯-醋酸乙烯酯三元共聚物、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氯乙烯-馬來酸酯共聚物、氯乙烯-環己基馬來醯亞胺共聚物等之含鹵素樹脂;石油樹脂、香豆酮樹脂、聚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丙烯酸樹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醇、聚乙烯縮甲醛、聚乙烯縮丁醛;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對苯二甲酸環己烷甲二酯等之聚對苯二甲酸烷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酯等之聚萘二甲酸烷二酯等之芳香族聚酯及聚對苯二甲酸四亞甲酯等之直鏈聚酯;聚羥基丁酸酯、聚己內酯、聚琥珀酸丁二酯、聚琥珀酸乙二酯、聚乳酸樹脂、聚蘋果酸、聚乙醇酸、聚二㗁烷、聚(2-氧雜環丁酮)等之分解性脂肪族聚酯;聚苯醚、聚己內醯胺及聚己二酸六亞甲酯等之聚醯胺、聚碳酸酯、分支聚碳酸酯、聚縮醛、聚苯硫、聚胺基甲酸酯、纖維素系樹脂等之熱塑性樹脂及此等之摻合物或酚樹脂、尿素樹脂、三聚氰酸樹脂、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等之熱硬化性樹脂、氟系樹脂、聚矽氧樹脂、聚矽氧橡膠聚醚碸、聚碸、聚伸苯基醚、聚醚酮、聚醚醚酮、液晶聚合物等。再者,可舉出異戊二烯橡膠、丁二烯橡膠、丙烯腈-丁二烯共聚合橡膠、苯乙烯-丁二烯共聚合橡膠、氟橡膠、聚矽氧橡膠等。還有,若列舉合成樹脂之具體例,則可舉出烯烴系熱塑性彈性體、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聚酯系熱塑性彈性體、腈系熱塑性彈性體、尼龍系熱塑性彈性體、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聚醯胺系熱塑性彈性體、聚胺基甲酸酯系熱塑性彈性體等。此等合成樹脂係可使用1種,也可使用2種以上。又,合成樹脂亦可合金化。
本發明所使用之合成樹脂係不論分子量、聚合度、密度、軟化點、在溶劑中的不溶分之比例、立體規則性之程度、有無觸媒殘渣、成為原料的單體之種類或摻合比率、聚合觸媒之種類(例如、齊格勒觸媒、茂金屬觸媒等)等為何,都可使用。於此等合成樹脂之中,從透明性的提升之點來看,較佳為聚烯烴系樹脂。
若列舉此等的聚烯烴系樹脂之例,則例如可舉出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直鏈狀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均聚丙烯、雜亂共聚物聚丙烯、嵌段共聚物聚丙烯、衝擊性共聚物聚丙烯、高衝擊性共聚物聚丙烯、同排聚丙烯、對排聚丙烯、半同排聚丙烯、馬來酸酐改質聚丙烯、聚丁烯、環烯烴聚合物、立構嵌段聚丙烯、聚-3-甲基-1-丁烯、聚-3-甲基-1-戊烯、聚-4-甲基-1-戊烯等之α-烯烴聚合物、乙烯/丙烯嵌段或雜亂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之α-烯烴共聚物等。
又,於本發明之合成樹脂組成物中,視需要亦可摻合習知的可塑劑、抗氧化劑、熱安定劑、光安定劑、紫外線吸收劑、顏料、著色劑、各種填料、抗靜電劑、脫模劑、香料、滑劑、難燃劑、發泡劑、填充劑、抗菌劑、抗黴劑、本發明之結晶核劑以外的結晶核劑等各種添加劑。
於本發明之合成樹脂組成物中,在合成樹脂中摻合本發明之核劑之方法係沒有特別的限制,可藉由習知的方法進行。例如,可以乾式摻合將合成樹脂粉末或顆粒與核劑(視需要的其他各種添加劑)予以混合,也可在預摻合核劑(視需要的其他各種添加劑)之一部分後,與剩餘成分進行乾摻合。於乾摻合之後,例如可使用軋輥、班布里混合機、超級混合機等進行混合,使用單軸或雙軸擠壓機等進行混煉。此混合混煉例如於聚烯烴系樹脂之情況,通常於120~220℃左右之溫度下進行。又,可使用於合成樹脂(例如聚烯烴系樹脂)之聚合階段中添加添加劑之方法,與黏結劑、蠟、溶劑、二氧化矽等造粒助劑等一起預先以所欲的比例混合後,進行造粒而成為單包(one-pack)複合添加劑,將此單包複合添加劑添加至合成樹脂之方法,製作以高濃度含有核劑(視需要的其他添加劑)之母料,將此母料添加至合成樹脂之方法等。
於本發明之合成樹脂組成物中,視需要可進一步添加酚系抗氧化劑、磷系抗氧化劑、硫醚系抗氧化劑、紫外線吸收劑、受阻胺系光安定劑等各種添加劑,藉此,可使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安定化。此等抗氧化劑等各種添加劑亦可在摻合至合成樹脂之前,摻合至本發明之核劑中。
作為酚系抗氧化劑,例如可舉出2,6-二第三丁基-p-甲酚、2,6-二苯基-4-十八氧基苯酚、二硬脂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膦酸酯、1,6-六亞甲基雙[(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醯胺]、4,4’-硫代雙(6-第三丁基-m-甲酚)、2,2’-亞甲基雙(4-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2,2’-亞甲基雙(4-乙基-6-第三丁基苯酚)、4,4’-亞丁基雙(6-第三丁基-m-甲酚)、2,2’-亞乙基雙(4,6-二第三丁基苯酚)、2,2’-亞乙基雙(4-第二丁基-6-第三丁基苯酚)、1,1,3-三(2-甲基-4-羥基-5-第三丁基苯基)丁烷、1,3,5-三(2,6-二甲基-3-羥基-4-第三丁基苄基)異三聚氰酸酯、1,3,5-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異三聚氰酸酯、1,3,5-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2,4,6-三甲基苯、2-第三丁基-4-甲基-6-(2-丙烯醯氧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苄基)苯酚、硬脂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四[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甲基]甲烷、硫代二乙二醇雙[(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1,6-六亞甲基雙[(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雙[3,3-雙(4-羥基-3-第三丁基苯基)丁酸]乙二醇酯、雙[2-第三丁基-4-甲基-6-(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苄基)苯基]對苯二甲酸酯、1,3,5-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乙基]異三聚氰酸酯、3,9-雙[1,1-二甲基-2-{(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醯氧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三乙二醇雙[(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等。此等之酚系抗氧化劑的添加量,相對於合成樹脂100質量份,較佳為0.001~10質量份,更佳為0.05~5質量份。
作為磷系抗氧化劑,例如可舉出亞磷酸三壬基苯酯、三[2-第三丁基-4-(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硫基)-5-甲基苯基]亞磷酸酯、亞磷酸十三酯、亞磷酸辛基二酯、亞磷酸二(癸基)單苯酯、二(十三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二(壬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4-二第三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4,6-三第三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雙(2,4-二異丙苯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磷酸酯、四(十三基)異亞丙基二苯酚二亞磷酸酯、四(十三基)-4,4’-正亞丁基雙(2-第三丁基-5-甲基苯酚)二亞磷酸酯、六(十三基)-1,1,3-三(2-甲基-4-羥基-5-第三丁基苯基)丁烷三亞磷酸酯、四(2,4-二第三丁基苯基)伸聯苯基二亞膦酸酯、9,10-二氫-9-氧雜-10-磷雜菲-10-氧化物、2,2’-亞甲基雙(4,6-第三丁基苯基)-2-乙基己基亞磷酸酯、2,2’-亞甲基雙(4,6-第三丁基苯基)-十八基亞磷酸酯、2,2’-亞乙基雙(4,6-二第三丁基苯基)氟亞磷酸酯、三(2-[(2,4,8,10-四第三丁基二苯并[d,f][1,3,2]二氧雜磷雜環庚烷-6-基)氧基]乙基)胺、2-乙基-2-丁基丙二醇與2,4,6-三第三丁基苯酚之亞磷酸酯等。此等之磷系抗氧化劑的添加量,相對於合成樹脂100質量份,較佳為0.001~10質量份,更佳為0.05~5質量份。
作為硫醚系抗氧化劑,例如可舉出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酸酯、硫代二丙酸二肉豆蔻酸酯、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酯等之二烷硫基二丙酸酯類及季戊四醇四(β-烷硫基丙酸)酯類。此等之硫醚系抗氧化劑的添加量,相對於合成樹脂100質量份,較佳為0.001~10質量份,更佳為0.05~5質量份。
作為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舉出2,4-二羥基二苯基酮、2-羥基-4-甲氧基二苯基酮、2-羥基-4-辛氧基二苯基酮、5,5’-亞甲基雙(2-羥基-4-甲氧基二苯基酮)等之2-羥基二苯基酮類;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羥基-3’-第三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羥基-5’-第三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3’,5’-二異丙苯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亞甲基雙(4-第三辛基-6-(苯并三唑基)苯酚)、2-(2’-羥基-3’-第三丁基-5’-羧基苯基)苯并三唑等之2-(2’-羥基苯基)苯并三唑類;水楊酸苯酯、間苯二酚單苯甲酸酯、2,4-二第三丁基苯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酯、2,4-二第三戊基苯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酯、十六基-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甲酸酯等之苯甲酸酯類;2-乙基-2’-乙氧基草醯替苯胺、2-乙氧基-4’-十二基草醯替苯胺等之取代草醯替苯胺類;乙基-α-氰基-β,β-二苯基丙烯酸酯、甲基-2-氰基-3-甲基-3-(對甲氧基苯基)丙烯酸酯等之氰基丙烯酸酯類;2-(2-羥基-4-辛氧基苯基)-4,6-雙(2,4-二第三丁基苯基)-s-三𠯤、2-(2-羥基-4-甲氧基苯基)-4,6-二苯基-s-三𠯤、2-(2-羥基-4-丙氧基-5-甲基苯基)-4,6-雙(2,4-二第三丁基苯基)-s-三𠯤等之三芳基三𠯤類。此等之紫外線吸收劑的添加量,相對於合成樹脂100質量份,較佳為0.001~30質量份,更佳為0.05~10質量份。
作為受阻胺系光安定劑,例如可舉出2,2,6,6 -四甲基-4-哌啶基硬脂酸酯、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硬脂酸酯、2,2,6,6-四甲基-4-哌啶基苯甲酸酯、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雙(1-辛氧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四(2,2,6,6-四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四(1,2,2,6,6-五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雙(十三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雙(十三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2-丁基-2-(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丙二酸酯、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甲基丙烯酸酯、聚[{6-(1,1,3,3-四甲基丁基)胺基-1,3,5-三𠯤-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亞胺基}六亞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亞胺基}]、1,2,3,4-丁烷羧酸/2,2-雙(羥基甲基)-1,3-丙二醇/3-羥基-2,2-二甲基丙醛/1,2,2,6,6-五甲基-4-哌啶基酯聚縮合物、雙(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甲基=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混合物、2,2,2,6,-四甲基-4-哌啶基甲基丙烯酸酯、1-(2-羥基乙基)-2,2,6,6-四甲基-4-哌啶醇/琥珀酸二乙基聚縮合物、1,6-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胺基)己烷/二溴乙烷聚縮合物、1,6-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胺基)己烷/2,4-二氯-6-嗎啉代-s-三𠯤聚縮合物、1,6-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胺基)己烷/2,4-二氯-6-第三辛基胺基-s-三𠯤聚縮合物、1,5,8,12-四[2,4-雙(N-丁基-N-(2,2,6,6-四甲基-4-哌啶基)胺基)-s-三𠯤-6-基]-1,5,8,12-四氮雜十二烷、1,5,8,12-四[2,4-雙(N-丁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胺基)-s-三𠯤-6-基]-1,5,8,12-四氮雜十二烷、1,6,11-三[2,4-雙(N-丁基-N-(2,2,6,6-四甲基-4-哌啶基)胺基-s-三𠯤-6-基胺基]十一烷、1,6,11-三[2,4-雙(N-丁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胺基-s-三𠯤-6-基胺基]十一烷、3,9-雙[1,1-二甲基-2-{三(2,2,6,6-四甲基-4-哌啶氧基羰基)丁基羰氧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3,9-雙[1,1-二甲基-2-{三(1,2,2,6,6-五甲基-4-哌啶氧基羰基)丁基羰氧基}乙基]-2,4,8,10-四氧雜螺[5.5]十一烷、雙(1-十一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基)碳酸酯、2,2,6,6-四甲基-4-哌啶基十六酸酯、2,2,6,6-四甲基-4-哌啶基十八酸酯等之受阻胺化合物。此等之受阻胺系光安定劑之添加量,相對於合成樹脂100質量份,較佳為0.001~30質量份,更佳為0.05~10質量份。
又,使用聚烯烴系樹脂作為合成樹脂時,在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視需要更為了中和聚烯烴樹脂中之殘渣觸媒,較佳為添加眾所周知的中和劑。作為中和劑,例如可舉出硬脂酸鈣、硬脂酸鋰、硬脂酸鈉等之脂肪酸金屬鹽,或伸乙基雙(硬脂醯胺)、伸乙基雙(12-羥基硬脂醯胺)、硬脂酸醯胺等之脂肪酸醯胺化合物,此等中和劑亦可混合使用。
於本發明之合成樹脂組成物中,作為其他添加劑,視需要更在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可添加芳香族羧酸金屬鹽、脂環式烷基羧酸金屬鹽、對第三丁基苯甲酸鋁、芳香族磷酸酯金屬鹽、二亞苄基山梨糖醇類等之造核劑、金屬皂、水滑石、含三𠯤環的化合物、金屬氫氧化物、磷酸酯系難燃劑、縮合磷酸酯系難燃劑、磷酸酯系難燃劑、無機磷系難燃劑、(聚)磷酸鹽系難燃劑、鹵素系難燃劑、矽系難燃劑、三氧化銻等之氧化銻、其他的無機系難燃助劑、其他的有機系難燃助劑、填充劑、顏料、滑劑、發泡劑、抗靜電劑等。
作為含三𠯤環的化合物,例如可舉出三聚氰胺、三聚氰酸二醯胺、苯并胍胺、乙醯胍胺、酞菁二胍胺、三聚氰胺氰尿酸酯、焦磷酸三聚氰胺、伸丁基二胍胺、降莰烯二胍胺、亞甲基二胍胺、伸乙基雙三聚氰胺、三亞甲基雙三聚氰胺、四亞甲基雙三聚氰胺、六亞甲基雙三聚氰胺、1,3-伸己基雙三聚氰胺等。
作為金屬氫氧化物,例如可舉出氫氧化鎂、氫氧化鋁、氫氧化鈣、氫氧化鋇、氫氧化鋅、Kisuma 5A(氫氧化鎂:協和化學工業(股)製)等。
作為磷酸酯系難燃劑,例如可舉出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丁氧基乙酯、磷酸三氯乙酯、磷酸參二氯丙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甲苯基二苯酯、磷酸參二甲苯酯、磷酸辛基二苯酯、磷酸二甲苯基二苯酯、磷酸三異丙基苯酯、磷酸2-乙基己基二苯酯、磷酸第三丁基苯基二苯酯、磷酸雙(第三丁基苯基)苯酯、磷酸三(第三丁基苯基)酯、磷酸異丙基苯基二苯酯、磷酸雙(異丙基苯基)二苯酯、磷酸三(異丙基苯基)酯等。
作為縮合磷酸酯系難燃劑之例,可舉出1,3-伸苯基雙(磷酸二苯酯)、1,3-伸苯基雙(磷酸雙二甲苯酯)、雙酚A雙(磷酸二苯酯)等。
作為(聚)磷酸鹽系難燃劑之例,可舉出聚磷酸銨、聚磷酸三聚氰胺、聚磷酸哌𠯤、焦磷酸三聚氰胺、焦磷酸哌𠯤等之(聚)磷酸的銨鹽或胺鹽。
作為其他的無機系難燃助劑,例如可舉出氧化鈦、氧化鋁、氧化鎂、水滑石、滑石、蒙脫石等之無機化合物及其表面處理品,例如可使用TIPAQUE R-680(氧化鈦:石原產業(股)製)、Kyowamag 150(氧化鎂:協和化學工業(股)製)、DHT-4A(水滑石:協和化學工業(股)製)、Alukamizer-4(鋅改質水滑石:協和化學工業(股)製)等各種的市售品。又,作為其他的有機系難燃助劑,例如可舉出季戊四醇。
另外,於本發明之合成樹脂組成物中,在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視需要可摻合通常合成樹脂所使用之添加劑,例如可在不損害本發明的效果之範圍內摻合交聯劑、防霧劑、防滲出劑、表面處理劑、可塑劑、滑劑、難燃劑、螢光劑、防黴劑、殺菌劑、發泡劑、金屬鈍化劑、脫模劑、顏料、加工助劑、抗氧化劑、光安定劑等。
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中所摻合的添加劑,可直接添加至合成樹脂,也可在摻合於本發明之核劑中後,添加至合成樹脂。
本發明之成形品係由本發明之合成樹脂組成物所得者。藉由將本發明之合成樹脂組成物予以成形,可高效率地得到具有優異透明性的成形體。作為成形方法,並沒有特別的限定,可舉出擠出加工、擠出成形、軋光加工、射出成形、真空成形、輥壓、壓縮成形、吹氣成形、旋轉成形等,可得到樹脂板、薄片、薄膜、瓶、棒、容器、纖維、異形品等各種的形狀之成形品。 實施例
以下,使用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不受此等所限定。
[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之合成] 核劑(化合物No.5)之合成 調整在水300mL中溶解有氫氧化鈉4.8g、苯酚11.29g之溶液。於另一燒瓶中將三聚氰氯11.1g溶解於丙酮300mL中,以冰浴冷卻到5℃為止。以將系統內的溫度保持在10℃以下之方式,費30分鐘徐徐地滴下所調整的苯酚溶液,滴下後在室溫下攪拌1小時。然後,於反應液中加入水300mL,過濾分離沈澱物,以蒸餾水洗淨,於減壓下乾燥,得到白色固體。
然後,於另一燒瓶中使4-羥基苯甲醯胺2.06g、碳酸鈉1.59g溶解於蒸餾水60mL/丙酮90mL混合溶劑中,添加先前的白色固體4.49g,在室溫下攪拌3小時。然後添加水120mL,過濾分離所生成的沈澱物,以蒸餾水洗淨,使其乾燥而得到約5g的化合物No.5,其為白色固體。
以同樣之程序,合成表1~8記載之化合物No.1~No.4、No.6~No.11、No.30~No.35、No.49~No.59。
[實施例1~51] 將相對於聚丙烯(熔體流動速率=12g/10分鐘)100質量份,四[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醯氧基甲基]甲烷(酚系抗氧化劑Adk Stab AO-60(股)ADEKA製)0.05質量份、亞磷酸三(2,4-二第三丁基苯基)酯(磷系抗氧化劑Adk Stab 2112(股)ADEKA製)0.1質量份、硬脂酸鈣(滑劑)0.05質量份及下述表1~8中記載的核劑以表1~8記載的摻合量(質量份),在亨舍爾混合機(FM200;三井礦山股份有限公司製)中以1000rpm混合1分鐘,使用雙軸擠壓機((股)日本製鋼所製TEX-28V),於220℃、150rpm的螺桿速度之加工條件下擠出加工而製造顆粒(pellet)。對於所得之顆粒,在80℃乾燥4小時後,實施下述之評價。還有,作為核劑,於混合前以研缽粉碎,使用已通過300μm的篩網者。
惟,關於實施例3,除了不摻合上述硬脂酸鈣(滑劑)0.05質量份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製造顆粒,實施評價,關於實施例4,除了不摻合上述硬脂酸鈣(滑劑)0.05質量份以外,與實施例2同樣地製造顆粒,實施評價。
[比較例1] 除了不摻合核劑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評價比較例1。
[比較例2] 除了不摻合上述硬脂酸鈣(滑劑)0.05質量份以外,與比較例1同樣地評價。
[比較例3、4] 除了作為核劑,使用下述比較化合物-1、-2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評價比較例3、4。
Figure 02_image027
[結晶化溫度測定方法] 以示差掃描熱量測定機(Diamond;PerkinElmer公司製),將各顆粒以50℃/min之速度升溫到230℃為止,保持10分鐘後,以-10℃/min之速度冷卻到50℃為止,於所得之圖中,將在冷卻過程中出現的放熱峰之峰頂當作結晶化溫度。關於此等之結果,一併記載於下述之表1~8中。
[透明性評價(霧度值)] 以射出成型機(EC100-2A;東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製),將各顆粒在200℃的射出溫度及40~60MPa的射出壓力下40秒填充於模具中,於40℃的模具內在20秒冷卻後從模具取出薄片之條件下進行射出成形,得到每邊60mm四方之正方形且厚度為1mm之薄片。所得之薄片係在射出成形後立刻在槽內溫度為23℃的恆溫槽中靜置1星期後,以haze-gard 2(股份有限公司東洋精機製作所製),求出試驗片的霧度值(Haze value)。還有,此數值愈低,表示試驗片的透明性愈良。關於此等之結果,一併記載於下述之表1~8中。
[彎曲彈性模數評價] 以射出成型機(EC100-2A;東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製),將各顆粒在200℃的射出溫度及40~60MPa的射出壓力下40秒填充於模具中,於40℃的模具內在20秒冷卻後從模具取出之條件下進行射出成形,作成長度80mm、寬度10mm、厚度4mm之彎曲試驗片。所得之彎曲試驗片係在射出成形後立刻在槽內溫度為23℃的恆溫槽中靜置1星期後,以彎曲試驗機(股份有限公司島津製作所製;AG-IS),求出彎曲彈性模數(MPa)。關於此等之結果,一併記載於下述之表1~8中。
[荷重撓曲溫度(HDT)] 以射出成型機(EC100-2A;東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製),將各顆粒在200℃的射出溫度及40~60MPa的射出壓力下40秒填充於模具中,於40℃的模具內在20秒冷卻後從模具取出之條件下進行射出成形,作成長度80mm、寬度10mm、厚度4mm之HDT試驗片。所得之HDT試驗片係在射出成形後立刻在槽內溫度為23℃的恆溫槽中靜置1星期後,以自動HDT試驗裝置(東洋精機(股)製),以貫層方向(flatwise)法測定。以升溫速度120℃/h及彎曲應力1.8 MPa進行試驗,將荷重所致的試驗片之變化量達到0.34mm的溫度當作荷重撓曲溫度(HDT)。關於此等之結果,一併記載於下述之表1~8中。
Figure 02_image029
Figure 02_image031
Figure 02_image033
Figure 02_image035
Figure 02_image037
Figure 02_image039
Figure 02_image041
Figure 02_image043
由表1~8中所示的結果可知,藉由本發明之核劑,可改善合成樹脂的透明性。

Claims (13)

  1. 一種核劑,其特徵為含有下述通式(1)所示的三𠯤化合物之1種以上,
    Figure 03_image001
    (通式(1)中,Ar1 、Ar2 及Ar3 各自獨立地表示無取代的苯基或具有取代基的苯基)。
  2. 如請求項1之核劑,其中於前述通式(1)中,具有取代基的苯基之取代基之數為1。
  3. 如請求項2之核劑,其中於前述通式(1)中,具有取代基的苯基之取代基的位置為對位。
  4.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核劑,其中前述通式(1)的Ar1 、Ar2 及Ar3 皆為不同的基。
  5. 如請求項1~3中任一項之核劑,其中前述通式(1)的Ar1 及Ar2 係相同的基,Ar3 係與Ar1 及Ar2 不同的基。
  6. 如請求項5之核劑,其中前述通式(1)的Ar1 及Ar2 係無取代的苯基。
  7. 如請求項1~5中任一項之核劑,其中前述通式(1)的Ar1 、Ar2 及Ar3 皆為具有取代基的苯基。
  8. 如請求項7之核劑,其中前述通式(1)的Ar1 及Ar2 所具有的取代基係相同,Ar3 所具有的取代基係與Ar1 及Ar2 所具有的取代基不同。
  9. 如請求項1~8中任一項之核劑,其中於前述通式(1)之具有取代基的苯基之中,至少1個具有在構造中具有羰基的取代基。
  10. 如請求項9之核劑,其中前述通式(1)的Ar3 具有在構造中具有羰基的取代基。
  11. 一種合成樹脂組成物,其特徵為含有合成樹脂與如請求項1~10中任一項之核劑之1種以上。
  12. 如請求項11之合成樹脂組成物,其中前述合成樹脂係聚烯烴系樹脂。
  13. 一種成形體,其特徵為由如請求項11或12之合成樹脂組成物所得。
TW108134845A 2018-09-26 2019-09-26 核劑、包含其之合成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體 TWI8159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0529 2018-09-26
JP2018-180529 2018-09-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20034A true TW202020034A (zh) 2020-06-01
TWI815977B TWI815977B (zh) 2023-09-21

Family

ID=69952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4845A TWI815977B (zh) 2018-09-26 2019-09-26 核劑、包含其之合成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體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95209A1 (zh)
EP (1) EP3858909A4 (zh)
JP (2) JP7478663B2 (zh)
KR (1) KR20210064328A (zh)
CN (2) CN112839988B (zh)
AU (1) AU2019347357A1 (zh)
BR (1) BR112021005482A2 (zh)
TW (1) TWI815977B (zh)
WO (1) WO20200671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78560A4 (en) * 2019-05-24 2023-02-15 Adeka Corporation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ING ARTICLE THEREOF
EP4201990A1 (en) 2020-08-21 2023-06-28 Adeka Corporation Compound, additive for synthetic resin, additive composition for synthetic resin,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of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83507B (de) * 1963-05-02 1964-12-17 Farbenfabriken Baver Aktiengesellschaft, Leverkuse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Triarylcyanuraten.
US3275592A (en) * 1963-12-12 1966-09-27 Allied Chem Cyanurate and isocyanurate stabilized halogen-containing olefin polymer compositions
JPS544950A (en) 1977-06-14 1979-01-16 Adeka Argus Chem Co Ltd Halogen-containing resin composition
JPS6114261A (ja) * 1984-06-29 1986-01-22 Mitsubishi Petrochem Co Ltd 成形性を改良した樹脂組成物
LU88404A1 (de) * 1993-09-08 1995-04-05 Europ Communities Tris-(cyanato)-s-triazine, damit erhaeltliche anisotrope duroplastische Netzwerke sowie ein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selben
RU2358990C2 (ru) 2003-02-14 2009-06-20 Циба Спешиалти Кемикэлз Холдинг Инк. Полимерные композиции
EP2510047B1 (en) * 2009-12-07 2014-11-05 Basf Se Clarified polypropylene articles with improved optical properties and/or increased temperature of crystallization
JP6586346B2 (ja) * 2014-11-17 2019-10-02 株式会社Adeka 紫外線吸収剤及び合成樹脂組成物
CN105541823B (zh) * 2016-02-03 2018-03-06 三峡大学 一种含噁唑啉环的三嗪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抗癌药物上的应用
CN105732712B (zh) * 2016-03-16 2018-01-09 三峡大学 一种含均三嗪结构单元的磷酸苯酯磷氮协同阻燃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478986B (zh) * 2016-08-26 2020-02-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环保型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67144A1 (ja) 2020-04-02
AU2019347357A1 (en) 2021-05-20
CN112839988A (zh) 2021-05-25
CN112839988B (zh) 2023-06-06
KR20210064328A (ko) 2021-06-02
EP3858909A1 (en) 2021-08-04
CN116813979A (zh) 2023-09-29
JP2024059853A (ja) 2024-05-01
EP3858909A4 (en) 2022-06-15
BR112021005482A2 (pt) 2021-06-15
US20210395209A1 (en) 2021-12-23
JP7478663B2 (ja) 2024-05-07
JPWO2020067144A1 (ja) 2021-09-02
WO2020067144A8 (ja) 2021-04-22
TWI815977B (zh) 2023-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1269334A1 (en) Resin additive composition,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thereof
JP2024059853A (ja) 核剤、これを含む合成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JPH0248589A (ja) 3,9―ジホスフアスピロウンデカン及びその製造法
KR102459375B1 (ko) 열 안정제 조성물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합성 수지 조성물
JP6824482B1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用結晶性抑制剤、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の結晶性抑制方法および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S6218444A (ja) 安定化された高分子材料組成物
KR101978391B1 (ko) 신규 화합물, 근적외선 흡수제 및 이를 함유하는 합성수지 조성물
CN104428384B (zh) 近红外线吸收剂以及近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
JP5893334B2 (ja) 近赤外線吸収性合成樹脂組成物
WO2019045013A1 (ja) 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JP2005232252A (ja) 改質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
JPH03188090A (ja) ホスファイト化合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EP2657303B1 (en) Near-infrared absorbing synthetic resin composition
JPS59126439A (ja) 安定化高分子材料組成物
TW201936783A (zh) 聚碳酸酯樹脂用添加劑、含有其之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及其成形體
JPS62297361A (ja) 安定化された合成樹脂組成物
JPH0931336A (ja) 結晶性熱可塑性樹脂用結晶核剤ならびに結晶性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971728A (ja) 結晶性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H04356494A (ja) ホスファイト化合物
JPS6312664A (ja) 安定化された合成樹脂組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