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18884A - 熱傳導性片 - Google Patents

熱傳導性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18884A
TW202018884A TW108121499A TW108121499A TW202018884A TW 202018884 A TW202018884 A TW 202018884A TW 108121499 A TW108121499 A TW 108121499A TW 108121499 A TW108121499 A TW 108121499A TW 202018884 A TW202018884 A TW 20201888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sheet
thermally conductive
anisotropic filler
anisotropic
fil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1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21318B (zh
Inventor
工藤大希
佐佐木拓
服部佳奈
矢原和幸
日下康成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積水保力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6898390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202018884(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積水保力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積水保力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18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18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13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131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73Cooling facilitated by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 device or materials for thermal expansion adaptation, e.g. carbon
    • H01L23/3737Organic materials with or without a thermoconductive fill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14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 C08G77/18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to alkoxy or aryloxy grou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73Cooling facilitated by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 device or materials for thermal expansion adaptation, e.g. carbon
    • H01L23/3731Ceramic materials or 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06Preparatory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08K7/04Fibres or whiskers inorganic
    • C08K7/06El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67Cooling facilitated by shape of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2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1/00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 F28F21/06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of plastics material

Abstract

本發明之熱傳導性片10含有高分子基質12及各向異性填充材13,各向異性填充材13配向於厚度方向。於熱傳導性片10之表面10A、10B之附近,各向異性填充材13以1~45%之比率配置成傾倒。 若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可充分提高厚度方向之熱傳導性的熱傳導性片。

Description

熱傳導性片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熱傳導性片,例如關於一種配置於發熱體與散熱體之間使用的熱傳導性片。
於電腦、汽車零件、行動電話等電子機器中,為了使自半導體元件或機械零件等發熱體產生之熱散出,通常會使用散熱器等散熱體。為了提高對散熱體之熱的傳熱效率,已知有於發熱體與散熱體之間配置熱傳導性片。 熱傳導性片通常在配置於電子機器內部時壓縮使用,要求高柔軟性。因此,係於橡膠或凝膠等柔軟性高之高分子基質摻合具有熱傳導性之填充材而構成。關於熱傳導性片,眾所周知為了提高厚度方向之熱傳導性,而將碳纖維等具有各向異性之填充材配向於厚度方向(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又,亦揭示有將熱傳導性片夾入至兩片聚對酞酸乙二酯(PET)膜中進行製造之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8-05631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8-01453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1-231242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近年來,隨著電氣機器之高功能化,熱傳導性片亦高特性化之需求增高,期望進一步提高厚度方向之熱傳導率。然而,如專利文獻1、2中所揭示般,若僅將填充材配向於厚度方向,則熱傳導率之提高有限,期望進一步改良。又,若為如專利文獻3之製造方法,則曉得存在熱傳導性片表面之填充材難以配向於厚度方向之情況。 本發明係鑒於以上之問題而完成者,其課題在於提供一種可充分提高厚度方向之熱傳導性的熱傳導性片。 [解決課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人進行潛心研究後,結果發現藉由將利用光學顯微鏡觀察之片表面的各向異性填充材以特定之比率配置成傾倒,可解決上述課題,從而完成了本發明。本發明提供以下之[1]~[14]。 [1]一種熱傳導性片,其含有高分子基質及各向異性填充材,該各向異性填充材配向於厚度方向, 於該熱傳導性片利用光學顯微鏡所觀察到之表面,該各向異性填充材以1~45%之比率配置成傾倒。 [2]如該[1]所記載之熱傳導性片,其中,於該熱傳導性片之表面,未露出該各向異性填充材。 [3]如該[1]或[2]所記載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各向異性填充材為纖維材料。 [4]如該[3]所記載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纖維材料為碳纖維。 [5]如該[3]或[4]所記載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纖維材料之平均纖維長度為50~500 μm。 [6]如該[1]至[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熱傳導性片,其進而含有非各向異性填充材。 [7]如該[6]所記載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非各向異性填充材係選自由氧化鋁、鋁、氧化鋅、氮化硼及氮化鋁組成之群中的至少1種。 [8]如該[6]或[7]所記載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非各向異性填充材之體積填充率相對於該各向異性填充材之體積填充率的比為2~5。 [9]如該[1]至[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熱傳導性片,其中,於該表面中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的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成相對於該表面傾斜。 [10]如該[1]至[9]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高分子基質為加成反應硬化型聚矽氧。 [11]如該[1]至[10]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熱傳導性片之厚度為0.1~5 mm。 [12]如該[1]至[11]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熱傳導性片之厚度方向的熱傳導率為6 w/m・K以上。 [13]如該[4]所記載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碳纖維被絕緣層被覆。 [14]如該[13]所記載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絕緣層含有二氧化矽。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可充分提高厚度方向之熱傳導性的熱傳導性片。
以下,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熱傳導性片詳細地進行說明。 [第1實施形態] 圖1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熱傳導性片。於圖1中,代表性地表示各向異性填充材為纖維材料之情形之例。第1實施形態之熱傳導性片10含有高分子基質12及各向異性填充材13,各向異性填充材13配向於厚度方向。於熱傳導性片10之各表面10A、10B之表面附近,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一部分配置成傾倒。再者,所謂表面附近,意指利用下述光學顯微鏡所觀察之表面。
於本實施形態之熱傳導性片10中,如下述製造方法所示,於表面10A、10B難以配置各向異性填充材13。因此,於表面10A、10B不存在各向異性填充材13,或者即便存在其量亦少,例如與厚度方向之中央位置中之各向異性填充材13的存在比率相比,變得非常少。因此,於表面10A、10B,各向異性填充材13成為埋設於片內部之狀態,不露出至熱傳導性片10之各表面10A、10B。再者,所謂不露出,意指存在於熱傳導性片表面之各向異性填充材實質上被高分子基質12覆蓋之狀態。又,此處所謂之覆蓋,並不限定各向異性填充材13一定100%被高分子基質12覆蓋。
各表面10A、10B之表面附近的各向異性填充材13以1~45%之比率配置成傾倒。於本實施形態之熱傳導性片10中,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13的比率為1%以上。其原因在於,於實用上難以將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13的比率調整為未達1%。即,認為所謂該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13的比率為1%,係於表面附近根據與配向於厚度方向之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增加極限量之關係,配置成傾倒之比率的最小值。 又,若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13的比率超過45%,則於表面附近,配向於厚度方向之各向異性填充材之量會減少,而難以提高厚度方向之熱傳導率。 各表面10A、10B之表面附近之各向異性填充材13藉由未露出至表面且以1~45%之比率配置成傾倒於表面附近,而成為熱傳導性優異且亦具有黏著性之熱傳導性片10。 關於上述配置成傾倒之比率,就提高厚度方向之熱傳導率的觀點而言,較佳為1~25%,更佳為1~10%,進而較佳為1~5%。
關於在表面附近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的比率,可藉由在利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之觀察圖像中,求出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的數量相對於觀察到之各向異性填充材的總數之比率而算出。藉由使用光學顯微鏡,於下述條件下進行熱傳導性片10之表面觀察,而可觀察到未露出至熱傳導性片10之表面且存在於表面附近之各向異性填充材。 此處,所謂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13,係觀察圖像中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端面13A以外之部分以於觀察圖像中實質上被觀察到之程度傾倒的填充材。所謂實質上被觀察到之程度,意指除端面13A以外之部分被觀察到有較端面13A為2倍以上之面積(投影面積)。因此,於各向異性填充材13為纖維材料之情形時,於觀察圖像中,將纖維材料之外周面13B成為纖維材料之端面13A之2倍以上的纖維材料作為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
關於圖像之解析方法,利用目視自觀察圖像進行觀察即可。又,只要可算出以按照上述基準傾倒之方式配置之各向異性填充材的數量之比率,則解析方法並無限定,亦可使用圖像處理軟體算出。例如,亦可藉由使用通用之圖像處理軟體(例如三谷商事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之「WINROOF」)加以處理,進行可視化。
利用光學顯微鏡所進行之片表面之觀察,係於使用基於JIS Z9110之照度測定計測得之照度2000 lx的環境下,利用Digital Micro Scope VHX1000(其恩斯公司製造)以倍率200倍進行。
於各表面10A、10B之表面附近,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13可於熱傳導性片之表面10A、10B附近,以平臥在各者之方式配置,亦可於表面10A、10B附近,以相對於各者傾斜之方式配置。又,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13較佳為相對於厚度方向之傾斜角度為45~90°左右。再者,傾斜角度於其形成角度超過90°之情形時,將其補角作為傾斜角度。
以平臥在熱傳導性片表面附近之方式配置的各向異性填充材13,實質上為沿著表面10A(或10B)配置之各向異性填充材。於圖1中,以各向異性填充材13X來表示此種各向異性填充材。 又,相對於表面傾斜之各向異性填充材,係以使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一端面13A離開表面10A(或10B)之方式傾斜的各向異性填充材。於圖1中,以各向異性填充材13Y來表示此種各向異性填充材。 於各表面10A、10B之附近,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13較佳含有以相對於表面傾斜之方式配置的各向異性填充材13Y。以傾斜之方式配置的各向異性填充材13Y容易與配向在厚度方向之各向異性填充材13接觸,而容易提高厚度方向之熱傳導性。
於本實施形態中,熱傳導性片10進而含有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熱傳導性片10藉由含有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熱傳導性變得更佳。
<高分子基質> 熱傳導性片10中所使用之高分子基質12為彈性體或橡膠等高分子化合物,較佳使用使由主劑及硬化劑之類的混合系構成之液狀高分子組成物(硬化性高分子組成物)硬化而形成者即可。硬化性高分子組成物例如可為由未交聯橡膠及交聯劑構成者,亦可為含有單體、預聚物等及硬化劑等者。又,上述硬化反應可為常溫硬化,亦可為熱硬化。
由硬化性高分子組成物形成之高分子基質,可例示聚矽氧橡膠。於聚矽氧橡膠之情形時,作為高分子基質(硬化性高分子組成物),較佳使用加成反應硬化型聚矽氧。又,更具體而言,作為硬化性高分子組成物,使用含有含烯基有機聚矽氧烷及氫化有機聚矽氧烷者即可。
作為橡膠,除上述以外,亦可使用各種合成橡膠,作為具體例,例如可列舉:丙烯酸橡膠、腈橡膠、異戊二烯橡膠、胺酯橡膠、乙烯丙烯橡膠、苯乙烯-丁二烯橡膠、丁二烯橡膠、氟橡膠、丁基橡膠等。於使用該等橡膠之情形時,合成橡膠於熱傳導性片10中,可交聯,亦可保持未交聯(即未硬化)之狀態。 又,於交聯(即硬化)之情形時,如上述所說明,將高分子基質設為使硬化性高分子組成物硬化而得者即可,該硬化性高分子組成物係由以該等合成橡膠構成之未交聯橡膠及交聯劑構成。 又,作為彈性體,亦可使用聚酯系熱塑性彈性體、聚胺酯系熱塑性彈性體等熱塑性彈性體,或者由主劑及硬化劑構成之混合系的液狀高分子組成物硬化而形成之熱硬化型彈性體。例如,可例示使含有具有羥基之高分子及異氰酸酯之高分子組成物硬化而形成之聚胺酯系彈性體。 上述之中,例如就硬化後之高分子基質尤其柔軟,熱傳導性填充材之填充性良好之方面而言,較佳使用聚矽氧橡膠,尤其是加成反應硬化型聚矽氧。
又,用於形成高分子基質之高分子組成物,可為由高分子化合物單體構成者,亦可為由高分子化合物及塑化劑構成者。塑化劑適宜用於使用合成橡膠之情形,藉由含有塑化劑,可提高未交聯時之高分子基質之柔軟性。 塑化劑可使用與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相容性者,具體而言,較佳為酯系塑化劑或聚矽氧油。作為酯系塑化劑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鄰苯二甲酸酯、己二酸酯、偏苯三甲酸酯、磷酸酯、癸二酸酯、壬二酸酯、順丁烯二酸酯、苯甲酸酯等。作為聚矽氧油,可列舉聚二甲基矽氧烷。
關於塑化劑相對於高分子化合物之含量,較佳為以質量比計,塑化劑/高分子化合物為20/80~60/40,更佳為30/70~55/45。藉由將塑化劑/高分子化合物之質量比設為60/40以下,利用高分子化合物而容易保持填充材。又,藉由設為20/80以上,高分子基質之柔軟性變得充分。 高分子基質之含量若以體積基準之填充率(體積填充率)表示,則相對於熱傳導性片總量,較佳為20~50體積%,更佳為25~45體積%。
(添加劑) 於熱傳導性片10中,在高分子基質12進而亦可於不損害作為熱傳導性片10之功能的範圍內摻合各種添加劑。作為添加劑,例如可列舉選自分散劑、偶合劑、黏著劑、難燃劑、抗氧化劑、著色劑、沉澱防止劑等中之至少1種以上。又,於如上述般使硬化性高分子組成物交聯、硬化等之情形時,亦可摻合促進交聯、硬化之交聯促進劑、硬化促進劑等作為添加劑。
<各向異性填充材> 摻合於高分子基質12之各向異性填充材13為於形狀具有各向異性之填充材,為可配向之填充材。各向異性填充材13為熱傳導填充材。作為各向異性填充材13,可列舉纖維材料、鱗片狀材料等。各向異性填充材13為縱橫比高者,具體而言為縱橫比超過2者,較佳為縱橫比為5以上。藉由使縱橫比大於2,而容易使各向異性填充材13配向於厚度方向,易提高熱傳導性片10之熱傳導性。 又,縱橫比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定,但實用上為100。 再者,所謂縱橫比,為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長軸方向的長度相對於短軸方向的長度之比,於纖維材料中,意指纖維長度/纖維之直徑,於鱗片狀材料中,意指鱗片狀材料之長軸方向的長度/厚度。 關於各向異性填充材13,就提高熱傳導性之觀點,及於表面10A、10B中容易以傾倒之方式配置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觀點而言,較佳為纖維材料。
關於熱傳導性片中之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含量,相對於高分子基質100質量份,較佳為30~300質量份,更佳為50~270質量份。又,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含量若以體積基準之填充率(體積填充率)表示,則相對於熱傳導性片總量,較佳為5~35體積%,更佳為8~30體積%。 藉由將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含量設為30質量份以上,而容易提高熱傳導性,藉由設為300質量份以下,下述混合組成物之黏度容易變得適當,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配向性變得良好。
於各向異性填充材13為纖維材料之情形時,其平均纖維長度較佳為50~500 μm,更佳為70~350 μm。若將平均纖維長度設為50 μm以上,則於熱傳導性片10內部,各向異性填充材彼此適當地接觸,確保熱之傳遞路徑。又,若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平均纖維長度長,則容易於表面附近配置成傾倒,但藉由下述特定之製造方法,即便於表面附近,亦可以高比率配向於厚度方向。 另一方面,若將平均纖維長度設為500 μm以下,則各向異性填充材之體積降低,而可高填充於高分子基質中。 再者,上述平均纖維長度可利用顯微鏡對各向異性填充材進行觀察而算出。更具體而言,例如可使用電子顯微鏡或光學顯微鏡,測定任意50個各向異性填充材之纖維長度,將其平均值(算術平均值)作為平均纖維長度。
又,纖維材料之平均纖維長度較佳為短於熱傳導性片10之厚度。藉由短於厚度,纖維材料變得難以自熱傳導性片10之表面10A、10B突出。 又,於各向異性填充材13為鱗片狀材料之情形時,其平均粒徑較佳為10~400 μm,更佳為15~200 μm。又,尤佳為15~130 μm。藉由將平均粒徑設為10 μm以上,熱傳導性片10中各向異性填充材13彼此容易接觸,確保熱之傳遞路徑。又,各向異性填充材13容易於熱傳導性片10之表面配置成傾倒,但藉由下述特定之製造方法,即便於表面附近,亦可以高比率配向於厚度方向,熱傳導性片10之熱傳導性變得良好。另一方面,若將平均粒徑設為400 μm以下,則熱傳導性片10之體積降低,可於高分子基質12中高填充各向異性填充材13。 再者,鱗片狀材料之平均粒徑可利用顯微鏡對各向異性填充材進行觀察並將長徑作為直徑而算出。更具體而言,例如可使用電子顯微鏡或光學顯微鏡,測定任意50個各向異性填充材之長徑,將其平均值(算術平均值)作為平均粒徑。
各向異性填充材13只要使用具有熱傳導性之公知材料即可,但為了可如下述般進行磁場配向,較佳為具備反磁性。 作為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具體例,可列舉:碳纖維、或鱗片狀碳粉末所代表之碳系材料、金屬纖維所代表之金屬材料或金屬氧化物、氮化硼或金屬氮化物、金屬碳化物、金屬氫氧化物等。該等之中,碳系材料由於比重小,於高分子基質12中之分散性良好,故而較佳,其中更佳為熱傳導率高之石墨化碳材料。石墨化碳材料藉由使石墨面於特定方向上一致而具備反磁性。又,氮化硼等亦藉由使結晶面於特定方向上一致而具備反磁性。又,各向異性填充材13尤佳為碳纖維。
又,各向異性填充材13並無特別限定,但沿著具有各向異性之方向(即長軸方向)之熱傳導率通常為60 W/m・K以上,較佳為400 W/m・K以上。關於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熱傳導率,其上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為2000 W/m・K以下。熱傳導率之測定方法為雷射閃光法。
各向異性填充材13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例如,作為各向異性填充材13,可使用至少2個具有互不相同之平均粒徑或平均纖維長度之各向異性填充材13。若使用大小不同之各向異性填充材,則認為藉由在相對較大之各向異性填充材之間混入較小之各向異性填充材,可將各向異性填充材高密度地填充於高分子基質中,並且可提高熱之傳導效率。
用作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碳纖維較佳為石墨化碳纖維。又,作為鱗片狀碳粉末,較佳為鱗片狀石墨粉末。該等之中,各向異性填充材13更佳為石墨化碳纖維。 石墨化碳纖維之石墨結晶面於纖維軸方向相連,於其纖維軸方向具備高熱傳導率。因此,藉由使其纖維軸方向於特定之方向上一致,可提高特定方向之熱傳導率。又,鱗片狀石墨粉末之石墨結晶面於鱗片面之面內方向相連,於其面內方向具備高熱傳導率。因此,藉由使其鱗片面於特定之方向一致,可提高特定方向之熱傳導率。石墨化碳纖維及鱗片石墨粉末較佳為具有高石墨化度者。
作為上述石墨化碳纖維、鱗片狀石墨粉末等石墨化碳材料,可使用將以下之原料進行石墨化而得者。例如可列舉:萘等縮合多環烴化合物、PAN(聚丙烯腈)、瀝青等縮合雜環化合物等,但尤佳為使用石墨化度高之石墨化中間相瀝青或聚醯亞胺、聚苯并唑(polybenzazole)。例如藉由使用中間相瀝青,於下述紡絲步驟中,瀝青藉由其各向異性而配向於纖維軸方向,可獲得於其纖維軸方向具有優異之熱傳導性的石墨化碳纖維。 石墨化碳纖維中之中間相瀝青的使用態樣只要可紡絲,則並無特別限定,可單獨使用中間相瀝青,亦可與其他原料組合使用。其中,就高熱傳導化、紡絲性及品質穩定性之方面而言,最佳為單獨使用中間相瀝青,即中間相瀝青含量100%之石墨化碳纖維。
石墨化碳纖維可使用如下者:依次進行紡絲、不熔化及碳化之各處理,粉碎或切割為特定之粒徑後進行石墨化而得者;或於碳化後進行粉碎或切割後進行石墨化而得者。於石墨化前進行粉碎或切割之情形時,由於在因粉碎而新露出至表面之表面上,進行石墨化處理時變得容易進行縮聚反應、環化反應,故而可獲得提高石墨化度、進一步提高熱傳導性之石墨化碳纖維。另一方面,於將經紡絲之碳纖維進行石墨化後加以粉碎之情形時,由於石墨化後之碳纖維較硬,因此容易粉碎,以短時間之粉碎便可獲得纖維長度分佈相對較小之碳纖維粉末。
如上所述,石墨化碳纖維之平均纖維長度較佳為50~500 μm,更佳為70~350 μm。又,如上所述,石墨化碳纖維之縱橫比超過2,較佳為5以上。石墨化碳纖維之熱傳導率並無特別限定,纖維軸方向上之熱傳導率較佳為400 W/m・K以上,更佳為800 W/m・K以上。
用作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碳纖維較佳為被絕緣層被覆。 藉由使用被絕緣層被覆之碳纖維,熱傳導性片之電絕緣性提高。絕緣層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100~400 nm,更佳為100~200 nm。絕緣層含有二氧化矽作為發揮電絕緣性之物質。絕緣層可為僅由二氧化矽構成者,亦可除二氧化矽以外,進而含有氧化鋁、氮化硼、氮化矽等。
各向異性填充材13為如上述般配向於厚度方向者,但長軸方向無需嚴格地與厚度方向平行,即便長軸方向相對於厚度方向略有傾斜,亦算是配向於厚度方向者。具體而言,亦將長軸方向相對於厚度方向傾斜未達20°左右者算是配向於厚度方向之各向異性填充材13,若此種各向異性填充材13於熱傳導性片10中占大部分(例如,相對於總各向異性填充材之數量超過60%,較佳為超過80%),則算是配向於厚度方向者。
<非各向異性填充材> 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為有別於各向異性填充材13而含有於熱傳導性片10中之熱傳導性填充材,為與各向異性填充材13一併對熱傳導性片10賦予熱傳導性之材料。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填充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於硬化成片之初期,可抑制黏度上升,分散性變得良好。又,各向異性填充材13彼此,例如若纖維長度變大,則難以提高填充材彼此之接觸面積,但藉由以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嵌埋其間,可形成傳熱通道,可獲得熱傳導率高之熱傳導性片10。 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係於形狀實質上不具有各向異性之填充材,且係即便於下述磁力線產生下或剪力作用下等各向異性填充材13配向於特定方向之環境下,亦不會配向於其特定方向之填充材。
關於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其縱橫比為2以下,較佳為1.5以下。於本實施形態中,藉由以此方式含有縱橫比低之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而可使具有熱傳導性之填充材適當地介於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間隙,獲得熱傳導率高之熱傳導性片10。又,藉由將縱橫比設為2以下,可防止下述混合組成物之黏度上升,使其高度填充。
關於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之具體例,例如可列舉:金屬、金屬氧化物、金屬氮化物、金屬氫氧化物、碳材料、金屬以外之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等。又,關於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之形狀,可列舉:球狀、無定形之粉末等。 於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中,作為金屬,可例示鋁、銅、鎳等,作為金屬氧化物,可例示氧化鋁(alumina)所代表之氧化鋁(Aluminium oxide)、氧化鎂、氧化鋅等,作為金屬氮化物,可例示氮化鋁等。作為金屬氫氧化物,可列舉氫氧化鋁。進而,作為碳材料,可列舉球狀石墨等。作為金屬以外之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可列舉石英、氮化硼、碳化矽等。 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較佳為選自氧化鋁、鋁、氧化鋅、氮化硼及氮化鋁,尤其就填充性或熱傳導率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氧化鋁。 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可單獨使用1種上述者,亦可併用2種以上。
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之平均粒徑較佳為0.1~50 μm,更佳為0.5~35 μm。又,尤佳為1~15 μm。藉由將平均粒徑設為50 μm以下,而難以發生擾亂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配向等異常情況。又,藉由將平均粒徑設為0.1 μm以上,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之比表面積不會過度地變大,即便大量摻合,混合組成物之黏度亦難以上升,而容易使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高填充。 關於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例如作為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可使用至少2個具有互不相同之平均粒徑的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 再者,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之平均粒徑可利用電子顯微鏡等進行觀察並測定。更具體而言,例如可使用電子顯微鏡或光學顯微鏡,測定任意50個非各向異性填充材之粒徑,將其平均值(算術平均值)作為平均粒徑。
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之含量相對於高分子基質100質量份,較佳為200~800質量份之範圍,更佳為300~700質量份之範圍。 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之含量若以體積基準之填充率(體積填充率)表示,則相對於熱傳導性片總量,較佳為30~60體積%,更佳為40~55體積%。 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藉由設為200質量份以上,介於各向異性填充材13彼此之間隙的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之量變得充分,熱傳導性變良好。另一方面,藉由設為800質量份以下,可獲得依據含量相應地提高熱傳導性之效果,又,亦不存在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妨礙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熱傳導。進而,藉由設為300~700質量份之範圍內,熱傳導性片10之熱傳導性優異,混合組成物之黏度亦變得適宜。
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之體積填充率相對於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體積填充率的比較佳為2~5,更佳為2~3。由於藉由將體積填充率之比的範圍設為上述範圍內,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可適度填充於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間,形成高效率之傳熱通道,故而可提高熱傳導性片10之熱傳導性。
<熱傳導性片> 熱傳導性片10之厚度方向的熱傳導率較佳設為6 W/m・K以上,更佳為8 W/m・K以上,進而較佳為13 W/m・K以上。藉由設為該等下限值以上,可使熱傳導性片10之厚度方向的熱傳導性優異。上限並無特別限定,熱傳導性片10之厚度方向的熱傳導率例如為50 W/m・K以下。再者,熱傳導率係利用依據ASTM D5470-06之方法進行測定。
熱傳導性片10之片的厚度方向之熱阻值較佳未達3.0℃/W,更佳為2.5℃/W以下,進而較佳為2.0℃/W以下。如此,藉由將熱阻值設為一定值以下,熱傳導性片10變得容易將熱自發熱體傳遞至散熱體。熱阻值越小越好,但通常為0.1℃/W以上。熱阻值可藉由實施例中所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
認為熱傳導性片之厚度於0.1~5 mm之範圍內使用,但無需限定於該厚度範圍。其原因在於,熱傳導性片之厚度可根據搭載熱傳導性片之電子機器的形狀或用途,進行適當變更。
熱傳導性片10可於電子機器內部等中使用。具體而言,熱傳導性片10介於發熱體與散熱體之間,將自發熱體產生之熱進行熱傳導而移動至散熱體,並自散熱體散出。此處,作為發熱體,可列舉電子機器內部所使用之CPU、功率放大器、電源等各種電子零件。又,散熱體可列舉散熱器、熱泵、電子機器之金屬殼體等。熱傳導性片10之兩表面10A、10B之各者分別與發熱體及散熱體密接,且壓縮使用。
<熱傳導性片之製造方法> 本實施形態之熱傳導性片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藉由具備以下之步驟(A)及(B)之方法進行製造。 步驟(A):利用兩片剝離材夾持混合組成物而獲得積層體之步驟 步驟(B):於熱傳導性片中使各向異性填充材沿著成為厚度方向之一方向配向之步驟 以下,對各步驟進一步詳細地進行說明。
[步驟(A)] 步驟(A)係利用兩片剝離材夾持混合組成物而獲得積層體之步驟。混合組成物含有各向異性填充材、非各向異性填充材及成為高分子基質之原料的硬化性高分子組成物,可藉由將該等各成分混合而獲得。此時,亦可視需要摻合難燃劑等各種添加劑。混合例如可使用攪拌器、混練滾筒、捏合機、擠出成形機等公知之混合手段。混合組成物通常為漿料狀,為了調整黏度,亦可使用有機溶劑。
繼而,將獲得之混合組成物塗佈於剝離材。就將混合組成物均勻地塗佈於剝離材上之觀點而言,較佳使用刮刀法或模嘴塗佈法。於塗佈後,從混合組成物之上載置其他剝離材。 繼而,使用加壓機等,於混合組成物夾於兩片剝離材之狀態下壓縮至成為期望之厚度,獲得積層體。再者,關於混合組成物之塗佈量、壓縮壓力,考慮獲得之熱傳導性片之大小、厚度等再作適當設定即可。 作為剝離材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樹脂製剝離材,其中更佳為聚對酞酸乙二酯(PET)膜,進而較佳為經氟樹脂進行脫模處理過之PET膜。 夾於兩片剝離材之混合組成物中之硬化性高分子組成物,因剝離材之表面張力而容易優先移動至剝離材表面側,反之,各向異性填充材變得難以配置於剝離材之附近。因此,認為獲得之熱傳導性片會成為於表面未露出各向異性填充材者。 於步驟(A)中,各向異性填充材無規分散於由剝離材夾持之混合組成物內。
[步驟(B)] 步驟(B)係於熱傳導性片中使各向異性填充材沿著成為厚度方向之一方向配向之步驟。作為配向方法,較佳應用磁場配向製法。於磁場配向製法中,將步驟(A)中獲得之積層體放置於磁場,使各向異性填充材沿著磁場配向後,使硬化性高分子組成物硬化。 於磁場配向製法中,作為用於施加磁力線之磁力線產生源,可列舉超導磁鐵、永久磁鐵、電磁鐵等,但就可產生高磁通密度之磁場的方面而言,較佳為超導磁鐵。自該等磁力線產生源產生之磁場之磁通密度較佳為1~30特士拉。若將磁通密度設為1特士拉以上,則可容易地配向由碳材料等構成之上述各向異性填充材。又,藉由設為30特士拉以下,可實用性地製造。
又,就應用磁場配向製法,容易將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之比率調整為期望之範圍的觀點而言,混合組成物之黏度較佳設為450 Pa・s以下,且較佳設為300 Pa・s以下。混合組成物之黏度較佳設為10 Pa・s以上。藉此,各向異性填充材或非各向異性填充材變得難以沉澱。再者,所謂黏度,係使用旋轉黏度計(布氏黏度計DV-E,Spindle SC4-14)於25℃以旋轉速度10 rpm測得之黏度。其中,於使用難以沉澱之各向異性填充材或非各向異性填充材,或組合沉澱防止劑等添加劑之情形時,混合組成物之黏度亦可設為未達10 Pa・s。
藉由將積層體放置於磁場,而使各向異性填充材配向於厚度方向,但於混合組成物與剝離材之界面附近,即最終成為熱傳導性片之表面的部分因存在剝離材,而有各向異性填充材難以配向於積層體之厚度方向,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變多的傾向。因此,就將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之比率設為期望之範圍,提高獲得之熱傳導性片之熱傳導率的觀點而言,較佳為自外部對積層體賦予振動。振動經由硬化性高分子組成物、非各向異性填充材,賦予至各向異性填充材。其結果為,各向異性填充材變得容易配向於厚度方向,可將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之比率設為期望之範圍。 本案中,藉由調節賦予振動之時間、頻率、加速度、振幅等,可變更振動之強度,調整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之比率。若所賦予之振動強,則配向於厚度方向之各向異性填充材之比率增加,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之比率減少。反之,若所賦予之振動弱,則配向於厚度方向之各向異性填充材之比率減少,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之比率增加。 振動可於應用磁場配向製法之同時賦予,亦可於磁場配向製法之前後賦予,但就將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之比率設為期望之範圍的觀點而言,較佳為於應用磁場配向製法之同時賦予。賦予振動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使用利用壓縮空氣賦予振動之振動裝置等。
就利用磁場配向製法及振動,將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之比率設為期望之範圍的觀點而言,混合組成物之黏度較佳設為450 Pa・s以下,較佳設為300 Pa・s以下。藉由以此方式將黏度設為固定值以下,流動性變良好,藉由磁場配向製法及振動,而容易將各向異性填充材配向於厚度方向,亦不會發生配向過於耗費時間等不良情況。混合組成物之黏度較佳設為10 Pa・s以上。藉此,各向異性填充材或非各向異性填充材變得難以沉澱。 其中,於使用難以沉澱之各向異性填充材或非各向異性填充材,或組合沉澱防止劑等添加劑之情形時,混合組成物之黏度亦可設為未達10 Pa・s。
硬化性高分子組成物之硬化藉由加熱進行即可,例如於50~150℃左右之溫度下進行即可。又,加熱時間例如為10分鐘~3小時左右。 藉由進行硬化,可獲得夾持於兩片剝離材之熱傳導性片。
再者,於以上之說明中,揭示於熱傳導性片10之兩表面10A、10B未露出各向異性填充材13之態樣。其中,於本發明中,亦可為於上述兩表面10A、10B中之一者或兩者之表面露出各向異性填充材13的熱傳導性片10。 為了獲得此種熱傳導性片,亦可應用除上述製法以外之方法,例如對混合組成物施加剪力而使各向異性填充材配向之流動配向製法等。 其中,於熱傳導性片之表面未露出上述各向異性填充材之熱傳導性片10,較佳為可提高厚度方向之熱傳導率,並且亦使表面之黏著性良好,物性平衡優異。
[第2實施形態] 其次,使用圖2對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熱傳導性片進行說明。 於第1實施形態中,熱傳導性片10中,除各向異性填充材13以外,亦含有非各向異性填充材14作為填充材,但如圖2所示,本實施形態之熱傳導性片20不含有非各向異性填充材。即,於第2實施形態之熱傳導性片中,例如可僅使用碳纖維作為填充材。 由於第2實施形態之熱傳導性片20之其他構成除不含有非各向異性填充材之方面以外,其餘皆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熱傳導性片10相同,因此省略其說明。
於本實施形態中,亦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藉由表面之各向異性填充材13以特定之比率配置成傾倒,從而可提高厚度方向之熱傳導性。 實施例
以下,利用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地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不受該等之例的任何限定。
於本實施例中,藉由以下方法對熱傳導性片之物性進行評價。 [熱傳導率] 熱傳導性片之厚度方向的熱傳導率藉由依據ASTM D5470-06之方法進行測定。
[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的比率] 使用光學顯微鏡「Digital Micro Scope VHX2000」(其恩斯公司製造),將熱傳導性片之一表面於倍率200倍、基於JISZ9110之照度基準的照度2000 lx下進行觀察,獲得觀察圖像。於觀察圖像中,在相當於熱傳導性片之600~800 mm×800~1000 mm之測定區域中,藉由說明書所記載之方法,利用目視對各向異性填充材之總數(A)、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之數量(B)進行計數,算出B/A×100。該操作於熱傳導性片之一表面中,以分別成為其他測定區域之方式重複進行100次,求出其平均值,作為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之比率。
[熱阻值] 熱阻值係使用如圖3所示之熱阻測定機,藉由以下所示之方法進行測定。具體而言,對各試樣製作大小為30 mm×30 mm之試片S用於本試驗。然後,將各試片S貼附於測定面為25.4 mm×25.4 mm且側面由隔熱材21覆蓋之銅製塊體22上,由上方之銅製塊體23夾住,藉由負載單元26施加負載,以厚度成為原本厚度之90.0%之方式進行設定。此處,下方之銅製塊體22與加熱器24相接。又,上方之銅製塊體23由隔熱材21覆蓋,且與附帶風扇之散熱器25連接。繼而,使加熱器24以發熱量25 W進行發熱,於溫度成為大致穩定狀態之10分鐘後,測定上方之銅製塊體23之溫度(θj0 )、下方之銅製塊體22之溫度(θj1 )及加熱器之發熱量(Q),根據以下之式(1)求出各試樣之熱阻值。 熱阻=(θj1 -θj0 )/Q  …式(1) 式(1)中,θj1 為下方之銅製塊體22之溫度,θj0 為上方之銅製塊體23之溫度,Q為發熱量。
[傾斜式滾球黏性試驗] 將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製造之熱傳導性片調整為寬度20~25 mm、長度50 mm之尺寸,製成試片。準備充分大於試片之平板(鋁板),以作為滾球黏性試驗之對象之面成為表面的方式,將試片以不產生大階差之方式貼附於平板。然後,以傾斜角成為30°之方式設置貼附有試片之平板。 繼而,將鋼珠設置於試片之最上部,測定到達試片最下部為止之時間(即,鋼珠移動試片長度50 mm所用之時間),對黏性以如下所示之5個階段進行評價。再者,作為鋼珠,使用為JIS G4805所規定之高碳鉻軸承鋼鋼材之SUJ2之材質,且重量成為5.4~5.5 g之大小者。 (評價) 1:完全無停頓地通過。 2:到達時間為1秒以內,但於試驗開始時或結束時有動作停止之瞬間。 3:到達時間超過1秒且為5秒以內。 4:到達時間超過5秒且為13秒以內。 5:到達時間超過13秒。
[實施例1] 將作為高分子基質(高分子組成物)之含烯基有機聚矽氧烷及氫化有機聚矽氧烷(合計100質量份,體積填充率30體積%)、作為各向異性填充材之石墨化碳纖維(平均纖維長度100 μm,縱橫比10,熱傳導率500 W/m・K)130質量份(體積填充率18體積%)、作為非各向異性填充材之氧化鋁粉末(球狀,平均粒徑10 μm,縱橫比1.0)250質量份(體積填充率20體積%)及氫氧化鋁粉末(無定形,平均粒徑8 μm)250質量份(體積填充率32體積%)進行混合,獲得混合組成物。混合組成物之黏度為40 Pa・s。 其次,準備由經氟樹脂進行脫模處理過之PET膜構成的2片剝離材,於將混合組成物塗佈於其中1片剝離材上之後,將另一剝離材壓抵於混合組成物,進行壓縮直至成為2 mm之厚度,而獲得積層體。 繼而,於厚度方向對該積層體施加8特士拉之磁場,同時利用振動裝置之壓縮空氣賦予振動(振動強度為「超弱」)而使石墨化碳纖維配向於厚度方向後,於80℃加熱60分鐘,藉此使基質硬化,獲得夾持於2片剝離材之熱傳導性片。繼而,剝離2片剝離材,獲得於表面未露出石墨化碳纖維之熱傳導性片。熱傳導性片之兩面具有黏著性。 將利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實施例1中獲得之熱傳導性片之表面而得之圖像的示意圖示於圖4。於光學顯微鏡下,沿著表面附近平臥之碳纖維被觀察到與實際之纖維長度同等之長度,隨著相對於表面傾斜之程度變大,而觀察到與實際之纖維長度相比較短之長度。如圖4所示,熱傳導性片表面之碳纖維33大多為配向於厚度方向且實質上僅可看到纖維端面之碳纖維33A,但碳纖維之一部分為以沿著表面平臥之方式配置的碳纖維33X,又,或者為相對於表面傾斜的碳纖維33Y,且配置成傾倒。該碳纖維33僅圖示直線狀者,但當然亦可為稍微彎曲之類的碳纖維。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2] 使賦予至積層體之振動強度大於實施例1並設定為「弱」,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於表面未露出石墨化碳纖維之熱傳導性片。熱傳導性片之兩面具有黏著性。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3] 使賦予至積層體之振動強度大於實施例2並設定為「中」,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於表面未露出石墨化碳纖維之熱傳導性片。熱傳導性片之兩面具有黏著性。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4] 使賦予至積層體之振動強度大於實施例3並設定為「強」,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於表面未露出石墨化碳纖維之熱傳導性片。熱傳導性片之兩面具有黏著性。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5] 使賦予至積層體之振動強度大於實施例4並設定為「超強」,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於表面未露出石墨化碳纖維之熱傳導性片。熱傳導性片之兩面具有黏著性。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
[實施例6] 未對積層體賦予振動,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於表面未露出石墨化碳纖維之熱傳導性片。熱傳導性片之兩面具有黏著性。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
[比較例1] 未對積層體施加磁場,且未賦予振動,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獲得於表面未露出石墨化碳纖維之熱傳導性片。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
[表1]
Figure 108121499-A0304-0001
自以上實施例之結果清楚可知,於熱傳導性片中,藉由將各向異性填充材於表面附近以特定比率配置成傾倒,可獲得期望之熱阻值及熱傳導率,可提高厚度方向之熱傳導性。另一方面,如比較例所示,若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較多,則無法獲得期望之熱阻值及熱傳導率,無法充分提高厚度方向之熱傳導性。
10、20:熱傳導性片 10A、10B、20A、20B:表面 12:高分子基質 13A:端面 13B:外周面 13、13X、13Y:各向異性填充材 14:非各向異性填充材 21:隔熱材 22:下方之銅製塊體 23:上方之銅製塊體 24:加熱器 25:散熱器 26:負載單元 S:試片 θj0:上方之銅製塊體之溫度 θj1:下方之銅製塊體之溫度
圖1係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熱傳導性片的示意性剖視圖。 圖2係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熱傳導性片的示意性剖視圖。 圖3係熱阻測定機之概略圖。 圖4係示意性地表示利用光學顯微鏡對實施例1之熱傳導性片的表面進行觀察而得之觀察圖像之圖。
10:熱傳導性片
10A、10B:表面
12:高分子基質
13A:端面
13B:外周面
13、13X、13Y:各向異性填充材
14:非各向異性填充材

Claims (14)

  1. 一種熱傳導性片,其含有高分子基質及各向異性填充材,該各向異性填充材配向於厚度方向, 於該熱傳導性片利用光學顯微鏡所觀察到之表面,該各向異性填充材以1~45%之比率配置成傾倒。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熱傳導性片,其中,於該熱傳導性片之表面,未露出該各向異性填充材。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各向異性填充材為纖維材料。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纖維材料為碳纖維。
  5. 如請求項3或4所述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纖維材料之平均纖維長度為50~500 μm。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熱傳導性片,其進而含有非各向異性填充材。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非各向異性填充材係選自由氧化鋁、鋁、氧化鋅、氮化硼及氮化鋁組成之群中的至少1種。
  8. 如請求項6或7所述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非各向異性填充材之體積填充率相對於該各向異性填充材之體積填充率的比為2~5。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所述之熱傳導性片,其中,於該表面中配置成傾倒之各向異性填充材的至少一部分係配置成相對於該表面傾斜。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高分子基質為加成反應硬化型聚矽氧。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所述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熱傳導性片之厚度為0.1~5 mm。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所述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熱傳導性片之厚度方向的熱傳導率為6 w/m・K以上。
  13. 如請求項4所述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碳纖維被絕緣層被覆。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熱傳導性片,其中,該絕緣層含有二氧化矽。
TW108121499A 2018-06-22 2019-06-20 熱傳導性片 TWI8213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8-119377 2018-06-22
JP2018119377 2018-06-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18884A true TW202018884A (zh) 2020-05-16
TWI821318B TWI821318B (zh) 2023-11-11

Family

ID=68983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1499A TWI821318B (zh) 2018-06-22 2019-06-20 熱傳導性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61737A1 (zh)
EP (1) EP3813103B1 (zh)
JP (2) JP6650176B1 (zh)
KR (1) KR102614679B1 (zh)
CN (1) CN112313795A (zh)
ES (1) ES2958244T3 (zh)
TW (1) TWI821318B (zh)
WO (1) WO20192448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96008B2 (ja) * 2018-11-29 2022-01-17 デンカ株式会社 放熱部材
JP2020176182A (ja) * 2019-04-16 2020-10-29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自己粘着性を有する異方性熱伝導性シート
CN117624899A (zh) * 2020-05-15 2024-03-01 迪睿合株式会社 导热性片和导热性片的制造方法
CN112251026A (zh) * 2020-09-25 2021-01-22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填料有序倾斜排列的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JP7217764B2 (ja) * 2021-02-19 2023-02-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円偏光板
JP2023028314A (ja) * 2021-08-19 2023-03-03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
JP2023028309A (ja) * 2021-08-19 2023-03-03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車載電子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28911A (ja) * 2000-10-30 2002-05-09 Jsr Corp 異方導電性シート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JP4814550B2 (ja) * 2005-06-03 2011-11-16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熱伝導性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4897360B2 (ja) * 2006-06-08 2012-03-14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熱伝導性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54870B2 (ja) * 2009-04-22 2013-08-07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熱伝導性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231242A (ja) 2010-04-28 2011-11-17 Polymatech Co Ltd 熱伝導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熱伝導性シート
JP5953160B2 (ja) 2012-07-27 2016-07-20 ポリマテック・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熱伝導性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WO2014092196A1 (ja) * 2012-12-11 2014-06-19 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株式会社 透明性に優れた高屈折率熱伝導性組成物、それからなる熱伝導性グリース、熱伝導性硬化物、熱軟化性熱伝導性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JP5779693B2 (ja) * 2013-06-27 2015-09-16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熱伝導性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半導体装置
JP2015073067A (ja) 2013-09-06 2015-04-16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熱伝導性樹脂成形品
JP6397229B2 (ja) 2014-06-12 2018-09-26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厚み方向に高い熱伝導率を有する熱伝導性部材及び積層体
JP6246242B2 (ja) * 2015-08-07 2017-12-13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絶縁被覆炭素繊維、絶縁被覆炭素繊維の製造方法、炭素繊維含有組成物及び熱伝導性シート
JP2017135137A (ja) * 2016-01-25 2017-08-03 東洋紡株式会社 絶縁高熱伝導性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法、および積層体
KR102073780B1 (ko) 2016-04-11 2020-02-05 세키수이 폴리머텍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열전도성 시트
JP2018056315A (ja) 2016-09-28 2018-04-05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電磁波吸収熱伝導シート、電磁波吸収熱伝導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958244T3 (es) 2024-02-05
KR20210023862A (ko) 2021-03-04
US20210261737A1 (en) 2021-08-26
EP3813103A4 (en) 2022-03-16
CN112313795A (zh) 2021-02-02
JP2020074430A (ja) 2020-05-14
EP3813103A1 (en) 2021-04-28
KR102614679B1 (ko) 2023-12-19
EP3813103B1 (en) 2023-08-16
JP6650176B1 (ja) 2020-02-19
WO2019244889A1 (ja) 2019-12-26
TWI821318B (zh) 2023-11-11
JPWO2019244889A1 (ja) 2020-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21318B (zh) 熱傳導性片
JP6671735B2 (ja) 熱伝導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TWI801501B (zh) 導熱性片
JP7281093B2 (ja) 熱伝導性シート
TW202036816A (zh) 導熱性片
TWI807053B (zh) 熱傳導性片
JP7076871B1 (ja) 熱伝導性シート
WO2023190587A1 (ja) 熱伝導性シート及び熱伝導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22210419A1 (ja) 熱伝導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