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7127A - 對講機門站、對講機系統、控制方法及程式 - Google Patents

對講機門站、對講機系統、控制方法及程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7127A
TW202007127A TW108120863A TW108120863A TW202007127A TW 202007127 A TW202007127 A TW 202007127A TW 108120863 A TW108120863 A TW 108120863A TW 108120863 A TW108120863 A TW 108120863A TW 202007127 A TW202007127 A TW 20200712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ition
station
outdoor
image
pers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0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8035B (zh
Inventor
八木俊彦
桑野剛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松下知識產權經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7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7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8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803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3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 H04N7/186Video door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2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with bell or annunciator systems
    • H04M11/025Door tele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terconnect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tercoms, And Interphon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一目標係改良人員識別之可靠性。根據一實施例之一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包含用以接收由一操作者(H1)鍵入之一操作命令的一室外使用者介面(14)及一室外控制器。該室外控制器在發現滿足一特定條件時接受在該室外使用者介面(14)處接收之該操作命令。該特定條件包含一第一條件或一第二條件之至少一者。該第一條件係該操作者(H1)之至少一特定區(H10)應落於其中可識別該操作者(H1)之一預定範圍(R1)內。該第二條件係應基於關於該特定區(H10)之資訊而成功地鑑認該操作者(H1)。

Description

對講機門站、對講機系統、控制方法及程式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一種對講機門站、一種對講機系統、一種控制方法及一種程式。更特定言之,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安裝於一公共區域(諸如一多戶住宅之大廳)中之對講機門站、一種包含此一對講機門站之對講機系統、一種用於控制對講機門站之方法、及一種程式。
JP 2012-15974 A (下文中稱為「D1」)揭示一種對講機系統。D1之對講機系統包含:安裝於一單戶住宅之主出入口處或一多戶住宅之公共區域(大廳)處之具有一攝影機之一對講機室外站(對講機門站);及安裝於單戶住宅或多戶住宅之一居住單元內以允許房屋或居住單元之居民經由對講機門站與一呼叫者通話的一對講機室內站。
此一對講機門站在其外殼之前面板中間周圍包含兩種類型之操作部件,該等操作部件允許呼叫者操作一使用者介面之按鍵及按鈕。提供兩種類型之操作部件之一者以允許訪客按壓數字鍵0至9及一星號(*)鍵。提供另一類型之操作部件以確認已用前一類型之操作部件鍵入之命令(諸如一指定居住單元之房號)且將一呼叫信號傳輸至指定居住單元之室內站。
越來越需要擷取操作此一對講機門站之使用者介面之操作者(諸如一訪客,舉例而言,且下文中稱為「訪客」)之一影像,使得因此擷取之訪客之影像可用於此之後之各種類型之處理中(包含在室內站上顯示影像及藉由基於影像之鑑認而鑑認或辨識訪客)。然而,在他或她正在操作使用者介面以便呼叫一特定室內站時擷取訪客之一影像未始終產生訪客之一恰當攝影,而有時可能產生已轉向或面朝下之訪客之一攝影。此可能導致訪客之基於影像之識別之精確度或可靠性之一顯著下降。
鑑於前述背景,因此本發明之一目標係提供一種對講機門站、一種對講機系統、一種控制方法、及一種程式,其等全部經組態或經設計以改良人員識別之可靠性。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之一對講機門站包含:一使用者介面,其用以接收由人鍵入之一操作命令;及一控制器。控制器在發現滿足一特定條件時接受在使用者介面處接收之操作命令。特定條件包含一第一條件或一第二條件之至少一者。第一條件係人之至少一特定區應落於其中可識別人之一預定範圍內。第二條件係應基於關於特定區之資訊而成功地鑑認人。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之一對講機門站包含一導引器及一信號輸出裝置。導引器給予人關於如何滿足一第一條件之一指示。信號輸出裝置在發現滿足一第二條件時輸出解鎖一電子鎖裝置之一信號。第一條件係人之至少一特定區應落於其中可識別人之一預定範圍內。第二條件係應基於關於特定區之資訊而成功地鑑認人。
根據本發明之又另一態樣之一對講機系統包含上文描述之兩個對講機門站之一者及用以與對講機門站通信之一通信裝置。
根據本發明之又另一態樣之一控制方法係用於控制一對講機門站之一方法。對講機門站包含用以接收由人鍵入之一操作命令的一使用者介面。控制方法包含在發現滿足一特定條件時接受在使用者介面處接收之操作命令。特定條件包含一第一條件或一第二條件之至少一者。第一條件係人之至少一特定區應落於其中可識別人之一預定範圍內。第二條件係應基於關於特定區之資訊而成功地鑑認人。
根據本發明之又另一態樣之一控制方法係用於控制一對講機門站之一方法。該方法包含給予人關於如何滿足一第一條件之一指示及在發現滿足一第二條件時輸出解鎖一電子鎖裝置之一信號。第一條件係人之至少一特定區應落於其中可識別人之一預定範圍內。第二條件係應基於關於特定區之資訊而成功地鑑認人。
根據本發明之又另一態樣之一程式經設計以使一電腦系統執行上文描述之兩種控制方法之一者。
(1)概述 注意,實施例之以下描述中提及之圖1至圖10B係示意性表示。因此,與實際構成元件相比較,彼等圖式上圖解說明之各自構成元件之大小、厚度及其他屬性並非始終按比例。
根據此實施例之一對講機系統10可用於(舉例而言)一多戶住宅(諸如一公寓或公館(對應於在日本被稱為一「宅邸」之建築物)中。在對講機系統10中,一室外站1 (從站)及各自室內站2 (主站或通信裝置)經由一控制器3彼此通信,如圖2A中展示。然而,此僅係一實例且不應被解釋為限制的。替代地,根據此實施例之對講機系統10亦適用於一單戶住宅而非此一多戶住宅。又替代地,對講機系統10亦可應用於諸如辦公室、商店、學校及護理設施之非住宅中。
作為一實例,根據此實施例之一對講機門站應為形成一對講機系統10之部分之一室外站1 (參見圖2A)。室外站1可為(舉例而言)安裝於一多戶住宅之一公共區域(諸如一大廳)中之一公共終端(即,一大廳對講機)。舉例而言,室外站1可經組態以經由若干多戶住宅與室內站2通信(諸如接受通話且傳輸一視訊信號)。
在此實施例中,室外站1 (對講機門站)包含用於接收由人鍵入之一操作命令的一室外使用者介面14 (使用者介面)及一室外控制器13 (控制器)。在以下描述中,「人」有時在下文中將被稱為一「操作者H1」,此係因為人正在操作或將操作使用者介面 (參見圖1)。操作者H1有時可為一訪客且有時可為住宅之一居民。在圖1中,操作者H1本身由室外站1之影像擷取裝置11所擷取之即時視訊顯示於監視器螢幕180上。
接著,當發現滿足一特定條件時,室外控制器13接受在室外使用者介面14處接收之操作命令。特定條件包含一第一條件或一第二條件之至少一者。如本文中使用,為「接受一操作命令」意謂若鍵入操作命令以呼叫一特定室內站2 (通信裝置),更特定言之,若操作命令正鍵入一房號,接著按下一呼叫按鈕N4以確認鍵入,則實際上呼叫該室內站2。換言之,除非滿足一特定條件,否則即使按下呼叫按鈕N4,室外控制器13亦不呼叫室內站2 (即,拒絕呼叫)。
第一條件係操作者H1之至少一特定區H10應落於其中可識別操作者H1之一預定範圍R1內。如本文中使用,舉例而言,根據第一條件之「識別」可為藉由基於影像之鑑認程序進行之識別(或辨識)。基於影像之鑑認可為用於藉由自一所擷取面部影像提取諸如包含眼睛、鼻子、嘴巴及輪廓之他或她的面部部分之相對配置、大小、形狀及其他特徵的特徵而鑑認或辨識一給定人員之「面部鑑認」(亦稱為「面部辨識」)或用於藉由自一眼睛影像提取一虹膜部分而鑑認一給定人員之「虹膜鑑認」(亦稱為「虹膜辨識」)。注意,關於第一條件之一判定並非始終僅為基於影像之鑑認之目的而進行而亦可進行以允許另一人員(諸如一居民)用他或她自身的眼睛辨識影像中拍攝之操作者H1。舉例而言,當獲得表示一特定區H10之一影像(諸如預定範圍R1內拍攝之一面部影像)時,將影像傳送至室內站2增加居民或任何其他使用者成功辨識顯示於室內站2上之影像中拍攝之操作者H1的機會。替代地,亦可藉由用於偵測一人之視線之一眼睛偵測器8 (參見圖9)進行「識別」。
第二條件係應基於關於特定區H10之資訊而成功地鑑認(或辨識)操作者H1。注意,舉例而言,可藉由基於影像之鑑認程序進行根據第二條件之鑑認。
根據此組態,當發現滿足一特定條件時,室外控制器13接受在室外使用者介面14處接收之操作命令。此改良人員(諸如正在操作室外使用者介面14之人員)識別之可靠性。尤其當特定條件包含第一條件時,此增加獲取關於操作者H1之特定區H10之資訊(諸如表示特定區H10之一影像)的機會。此處,在上文實例中,進行關於第一條件及第二條件之判定以是否「接受操作命令」。然而,不必進行關於第一條件及第二條件之判定以是否「接受操作命令」,而亦可進行關於第一條件及第二條件之判定以是否「解鎖電子鎖裝置」。其將在以下「(3.5)第五變動(解鎖電子鎖裝置:部分Ⅰ)」中說明。
視情況,可在室外站1上僅設定第一條件及第二條件之一者且在發現滿足此等兩個條件之一者時可接受操作命令。即,在一例示性實施例中,若操作者H1之一影像未用於基於影像之鑑認而僅被傳輸至室內站2且顯示於室內站2上,則僅可設定第一條件。另一方面,若操作者H1之一影像用於基於影像之鑑認,則建議至少在室外站1上設定第二條件。
在以下「(2)細節」章節中,將描述其中在未進行基於影像之鑑認之情況下僅在室外站1上設定第一條件的一情境。將在「(3)變動」章節中描述其中實行基於影像之鑑認之一情境。
(2)細節 接著,將進一步詳細描述根據此實施例之一室外站1 (對講機門站)及對講機系統10。
在以下描述中,在其中室外站1安裝於如一大廳之一公共區域之一結構元件表面(諸如一壁表面)上之一情境中,垂直於一水平面之方向在下文中將被稱為一「向上/向下方向」。針對正對室外站1之觀看者垂直向下指向之方向在下文中將被稱為一「向下方向」。垂直於向上/向下方向且平行於結構元件表面之方向在下文中將被稱為一「向右/向左方向」。針對正對室外站1之觀看者指向右側的方向在下文中將被稱為一「向右方向」。針對正對室外站1之觀看者指向左側的方向在下文中將被稱為一「向左方向」。此外,垂直於向上/向下方向及向右/向左方向兩者之方向(即,垂直於結構元件表面之方向)在下文中將被稱為一「向前/向後方向」。結構元件表面之後部(即,壁後面之區)在下文中將被稱為「向後」。注意,此等方向不應被解釋為限制使用室外站1之方向。
(2.1)整體組態 首先,將參考圖2A描述對講機系統10之一整體組態。
根據此實施例之一對講機系統10包含一室外站1、複數個(例如,圖2A中兩個)室內站2、一控制器3、複數個(例如,兩個)門話機(doorphone) 4、及複數個(例如,圖2A中兩個)分離器5,如圖2A中展示。
複數個室內站2之各者可為(舉例而言)安裝於一多戶住宅之一相關聯居住單元中之一居住單元終端。各室內站2經組態以與室外站1通信(諸如實現與操作者H1通話且接收一視訊信號)。各室內站2包含用於顯示由室外站1之影像擷取裝置11所擷取之視訊的一監視器22。室內站2亦可安裝於多戶住宅之一看護室或一多功能室中。如本文中使用,「多功能室」係指多戶住宅中之一公共區域設施。多功能室之實例包含一會議室、一客房、一兒童房、及一派對房。
控制器3經組態以執行呼叫控制且中繼室外站1與室內站2之間之信號。控制器3可安裝於(舉例而言)看護室中。控制器3在訪客嘗試使用室外站1呼叫室內站2之任一者時中繼待在室外站1與室內站2之間傳輸及接收之信號。
複數個門話機4之各者可安裝(舉例而言)於多戶住宅之一相關聯居住單元之室外入口處。複數個門話機4一對一地對應於複數個室內站2。各門話機4經組態以與一相關聯室內站2通信(諸如實現通話或傳輸一視訊信號)。注意,舉例而言,無門話機4可連接至安裝於一多功能室中之室內站2。
室外站1經由一第一主線61連接至控制器3。複數個分離器5經組態以經由一第二主線62形成一菊鏈且亦使複數個室內站2能夠經由複數個支線63連接在一起。即,在此實施例中,第二主線62分支成複數個支線63且在複數個支線63之各自分支點處提供複數個分離器5。此允許各室內站2經由一相關聯支線63及一相關聯分離器5連接至第二主線62。
各室內站2亦經由相關聯支線63及相關聯分離器5連接至控制器3。各門話機4經由一連接線64連接至一相關聯室內站2。舉例而言,第一主線61、第二主線62、支線63及連接線64之各者可實施為一雙絞線。
(2.2)室外站 接著,將描述用於室外站1之一組態。室外站1包含一影像擷取裝置11、一室外收發器12、一室外控制器13 (控制器)、複數個按鈕P1、一視訊處理器15、一儲存裝置16、一感測器17、及一監視器18,如圖2A中展示。複數個按鈕P1及監視器18一起形成一室外使用者介面14 (使用者介面)。室外站1進一步包含一揚聲器單元19 (包含一擴音器及一麥克風),該揚聲器單元19允許操作者H1與正在操作室內站2之他或她期望的人通話。室外站1進一步包含容置或固持此等構成元件的一外殼X1 (參見圖1)。
外殼X1形成為一大致壓縮長方體盒形狀。如圖1中展示,外殼X1在前部包含具有一前視圖中之一矩形形狀之一本體罩蓋X10、及具有一矩形框架形狀且圍繞本體罩蓋X10之一裝飾罩蓋X11。影像擷取裝置11經配置為曝露於本體罩蓋X10之前表面之頂部中心處。監視器18配置於本體罩蓋X10之前表面上之影像擷取裝置11正下方。複數個按鈕P1配置於本體罩蓋X10之前表面上之監視器18下方。
本體罩蓋X10在其前表面上之影像擷取裝置11左側具有複數個窗孔X12。窗孔X12係用以將由正在與室內站2端上之人(例如,一操作者H1)通話之人發出之語音輸入至揚聲器單元19之麥克風的貫穿孔。本體罩蓋X10在其前表面之右下邊角處亦具有複數個聲孔X13。聲孔X13係貫穿孔,透過其等輸出揚聲器單元19之擴音器處接收之語音。
影像擷取裝置11係包含用於擷取一主體之一影像之一影像感測器之一相機。在此實例中,主體應為一操作者H1,諸如一訪客。在此實施例中,將影像擷取裝置11之影像擷取區域(視域)設定在室外站1前面以便擷取至少正在操作室外站1 (更明確言之,室外使用者介面14)之操作者H1之面部之一影像。在此實施例中,影像擷取裝置11係用於拍攝一移動圖像之一相機。此外,在此實施例中,影像擷取裝置11係用於擷取一彩色影像之一相機。
影像感測器可為一二維影像感測器,諸如一電荷耦合裝置(CCD)影像感測器或一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影像感測器。影像擷取裝置11具有來自主體、入射於影像感測器之一影像擷取平面(光敏平面)上,且透過影像感測器之一影像擷取平面(光敏平面)上之一光學系統(諸如一透鏡)成像之一傳入光束且使影像感測器將入射光轉換為一電信號。接著,影像擷取裝置11將影像感測器之一輸出信號(電信號)作為一視訊信號供應至視訊處理器15。
室外收發器12係用於與由操作者H1指定之一室內站2 (下文中簡稱為「室內站2」)通信之一通信介面。室外收發器12經由第一主線61連接至控制器3。在圖2A中,由一單一實線指示第一主線61。室外收發器12經組態以經由控制器3之一通信裝置32與室內站2雙向通信。室外收發器12經組態以將一通信信號傳輸至室內站2。通信信號之實例包含一音訊信號、一視訊信號、及一控制信號。室外收發器12亦經由通信裝置32自室內站2接收一通信信號且解調變因此接收之通信信號,藉此獲取一音訊信號或任何其他信號。音訊信號經由室外控制器13輸出至揚聲器單元19。
另外,室外收發器12亦充當根據此實施例之一通信裝置U1 (參見圖2A)。通信裝置U1經組態以與另一電信裝置D1通信。在室外控制器13之控制下,通信裝置U1在發現滿足一第一條件(特定條件)時將由影像擷取裝置11所擷取之人(操作者H1)之一影像IM1 (參見圖5)傳輸至另一電信裝置D1。在此實施例中,另一電信裝置D1對應於室內站2。舉例而言,影像IM1可為一靜態影像。
如「(1)概述」章節中已描述,第一條件係操作者H1之至少一特定區H10應落於其中可識別操作者H1之一預定範圍R1內。在此實例中,預定範圍R1應為由影像擷取裝置11所擷取之影像IM1內之一範圍。再者,舉例而言,特定區H10可覆蓋操作者H1之面部區H11。因此,在此實施例中,第一條件係操作者H1之至少面部區H11應落於影像M1中之預定範圍R1內。在發現滿足第一條件時,室外收發器12將影像IM1傳輸至操作者H1正在呼叫之指定室內站2。
室外使用者介面14經組態以接收由人(操作者H1)鍵入之一操作命令。室外使用者介面14係由複數個按鈕P1 (其圖解說明為圖2A中之一單一區塊)及一觸敏監視器18組成之一輸入介面,如圖1中展示。複數個按鈕P1包含數字鍵N1 0至9 (十個鍵)、一星號(*)鍵N2、一刪除鍵N3、一呼叫按鈕N4、及四個功能按鈕140。舉例而言,若操作者H1希望使用此室外站1來呼叫房間(居住單元) #1024之一居民,則他或她需要逐個按壓數字鍵N1以鍵入房號。每當按下一個數字鍵N1時,鍵入之房號逐數位地循序顯示於監視器18上。最後,操作者H1按壓呼叫按鈕N4以確認鍵入房號。
然而,根據此實施例之室外站1不自動且無條件地接受每當按下呼叫按鈕N4時由操作者H1針對具有房號1024 (目的地)之居住單元之室內站2起始之呼叫。代替地,室外站1僅在滿足第一條件時接受呼叫。
視訊處理器15經組態以自影像擷取裝置11接收一視訊信號且藉由信號處理而處理由視訊信號表示之視訊。視訊處理器15可實施為(舉例而言)一數位信號處理器(DSP)、一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或任何其他適合裝置。
感測器17可為一焦電式紅外感測器(舉例而言)且經組態以藉由感測因人或任何其他目標之任何移動而在紅外輻射量中導致之一變動而偵測人或任何其他目標之存在。感測器17並非一不可或缺元件且可省略。
室外控制器13經實施(舉例而言)為包含一中央處理單元(CPU)及一記憶體作為其主要構成元件的一微電腦。換言之,微電腦藉由使其CPU執行儲存於其記憶體中之一程式而執行室外控制器13之功能。在此實施例中,由CPU執行之程式預先儲存於微電腦之記憶體中。然而,此僅係一實例且不應被解釋為限制的。替代地,程式亦可在已儲存於諸如一記憶卡之一非暫時性儲存媒體上之後分配或經由諸如網際網路之一電信線路下載。
室外控制器13經組態以控制影像擷取裝置11及室外收發器12。室外控制器13同樣亦經組態以控制視訊處理器15及監視器18。
室外控制器13控制室外收發器12以使室外收發器12將一通信信號傳輸至室內站2且自室內站2接收一通信信號。至室內站2之通信信號之實例包含一音訊信號、一視訊信號、及一控制信號。來自室內站2之通信信號之實例包含一音訊信號及一控制信號。
室外控制器13控制視訊處理器15以使視訊處理器15處理藉由自影像擷取裝置11供應之視訊信號表示之視訊。藉由視訊處理器15處理之視訊自室外收發器12傳輸至室內站2。明確言之,當由操作者H1指定之室內站2正被呼叫時且當室外站1及室內站2彼此通信時,室外控制器13將由影像擷取裝置11所擷取之即時視訊(移動圖像)傳輸至室內站2。同時,在室內站2端上,當室內站2正被呼叫時且當訪客正與操作者H1通話時顯示來自影像擷取裝置11之即時視訊。同時,舉例而言,影像IM1 (靜態影像)亦連同即時視訊一起顯示於螢幕之一邊角處。
室外控制器13經組態以根據經由複數個按鈕P1接收之操作命令執行各種功能之任一者。明確言之,室外控制器13經組態以根據顯示於監視器18之監視器螢幕180上之一導引影像執行對應於該導引影像之一功能。舉例而言,當在提示操作者H1鍵入一房號之一導引影像正顯示於監視器螢幕180上時發現操作數字鍵N1時,室外控制器13在監視器螢幕180上逐個展示鍵入之數字。
同時,當功能按鈕(或功能鍵) 140之任一者接收一操作命令時,室外控制器13執行一預定功能。舉例而言,當按壓最左功能按鈕140時,室外控制器13將顯示之導引資訊之語言自日語變成英語。再者,當按壓左端開始之第二功能按鈕140時,室外控制器13呼叫看護室。
在此情況中,室外控制器13在由操作者H1執行以呼叫他或她的指定室內站2之一系列操作期間判定是否滿足第一條件,且僅在發現滿足第一條件時將呼叫拒絕狀態切換成呼叫接受狀態。注意,當回應於按壓功能按鈕140而呼叫看護室中之室內站2時,可在省略關於第一條件之判定之情況下直接接受呼叫。
室外控制器13進一步包含一導引提供器131及一警報提供器132,如圖2B中展示。即,室外控制器13具有導引提供器131及警報提供器132之功能。導引提供器131之功能係提供敦促操作者H1面向一預定方向(例如,使得操作者H1正對室外站1)的導引資訊。警報提供器132之功能係提供關於其中在未滿足第一條件之情況下透過室外使用者介面14鍵入一操作命令之一狀態的警報資訊。
室外控制器13控制影像擷取裝置11以使影像擷取裝置11擷取視訊。當感測器17偵測到任何人(舉例而言,諸如一訪客)時,室外控制器13啟動影像擷取裝置11以開始擷取人之視訊。室外控制器13控制監視器18以使由影像擷取裝置11所擷取之即時視訊IM2 (移動圖像)疊加於呈現鍵入之房號之導引影像上且使此一合成影像顯示於監視器螢幕180上(參見圖3A)。
在偵測到按壓呼叫按鈕N4以確認鍵入房號時,導引提供器131將具有寫道「將你的面部置於框中」之一文字訊息之一導引影像(導引資訊)輸出至監視器螢幕180 (參見圖3B)。另外,導引提供器131亦透過揚聲器單元19之擴音器發出說道「將你的面部轉向這邊且將你的面部置於框中」之一語音訊息(導引資訊)。此外,導引提供器131進一步將指示預定範圍R1之四個指示符S1疊加於影像IM2上。此等四個指示符S1之各者係一大致L形指示符。
舉例而言,預定範圍R1可為一矩形範圍。因此,顯示四個指示符S1以便指示對應於預定範圍R1之周邊邊緣之一矩形框之四個邊角。然而,指示符S1之數目及形狀並不特別受限。舉例而言,指示符S1亦可為指示預定範圍R1之頂部及底部邊緣之兩條水平線、指示預定範圍R1之右及左邊緣之兩條垂直線、或大體上對應於一面部輪廓之一橢圓形。又替代地,亦可顯示指示符S1以指示兩個對角線邊角。
此外,指示符S1不必形成提示操作者H1 (諸如一訪客)將他或她的面部置於預定範圍R1中的一矩形框或一對線,但亦可為提示操作者H1將他或她的面部置於預定範圍R1中的任何其他類型之指示符。明確言之,指示符S1亦可為對應於操作者H1之頭頂及下巴之輪廓的一對弧形指示符。此同樣允許操作者H1之面部影像之大小調整為預定範圍R1。
視情況,除由彼等指示符S1指示以外,由室外站1辨識為操作者H1之面部之範圍亦可藉由輪廓曲線呈現於監視器螢幕180上,舉例而言,以便回饋至操作者H1。此允許操作者H1容易地將他或她的面部置於由指示符S1指示之預定範圍R1中同時在監視器螢幕180上觀看表示由室外站1辨識為他或她的面部之範圍之輪廓曲線。
以此方式將此等指示符S1疊加於視訊IM2上允許操作者H1在視覺上辨識預定範圍R1,因此進一步增加特定區H10落於影像IM1內的機會。
室外控制器13判定由影像擷取裝置11所擷取之影像IM1是否滿足第一條件。舉例而言,在其期間執行此判定處理之判定週期可具有30秒之一最大持續時間。判定週期可(舉例而言)在指示符S1出現於監視器螢幕180上時開始。當在判定週期中間判定應滿足第一條件時,即使尚未經過30秒判定週期,判定處理亦可在該時序結束。
視情況,室外控制器13 (或視訊處理器15)可將自判定週期開始以來拍攝之視訊IM2 (移動圖像)劃分成複數個視訊圖框且將彼等視訊圖框提取為一系列靜態影像IM1。在發現彼等影像IM1之至少一者滿足第一條件時,室外控制器13判定應滿足第一條件。若多個影像IM1滿足第一條件,則可適當地選擇影像IM1之一最佳者。
在發現滿足第一條件時,室外控制器13在監視器螢幕180上顯示具有寫道「你的呼叫將接通;再次按壓呼叫按鈕」之一文字訊息之一導引影像(參見圖3C)且亦透過揚聲器單元19之擴音器發出相同效應之一語音訊息。接著,室外控制器13將呼叫拒絕狀態切換成呼叫接受狀態。
當發現在呼叫接受狀態下再次按壓呼叫按鈕N4時,室外控制器13允許呼叫指定室內站2。另外,在發現滿足第一條件時,室外控制器13隱藏已展示於監視器18上之指示符S1 (參見圖3C)。另外,室外控制器13使滿足第一條件之影像IM1 (參見圖5)儲存於儲存裝置16中且進一步將影像IM1傳送至室內站2。
另一方面,當未滿足第一條件時,室外控制器13維持呼叫拒絕狀態。在偵測到即使呼叫被拒絕,仍在判定週期期間按壓呼叫按鈕N4時,警報提供器132提供該效應之警報資訊。同樣地,若甚至在判定週期結束之後呼叫仍被拒絕,則亦建議警報提供器132提供警報資訊。
在該情況中,警報提供器132提供警報資訊作為顯示於監視器螢幕180上且分別透過揚聲器單元19之擴音器發出之寫(說)道「你的呼叫將不被接通」或「再次將你的面部置於框中」之文字及語音訊息。提供此警報資訊之警報提供器132告訴操作者H1用以呼叫他或她的指定居民之操作命令已被拒絕。
若關於第一條件之判定已失敗,則室外控制器13繼續顯示指示符S1且重新開始判定處理(參見圖3B)。當發現即使相同判定重複執行預定數目次(例如,三次)仍未滿足第一條件時,室外控制器13可中止判定處理且在監視器螢幕180上顯示一錯誤訊息。另外,室外控制器13亦可通知看護室中之控制器3或室內站2、由操作者H1指定之室內站2、或錯誤之一外部監控伺服器(未展示)。
儲存裝置16可經實施為一記憶體,在該記憶體上實現讀取操作及寫入操作兩者。舉例而言,儲存裝置16可為一快閃記憶體。儲存裝置16儲存由影像擷取裝置11所擷取之影像IM1及視訊IM2。在此實施例中,儲存裝置16提供在室外控制器13外部。然而,此僅係一實例且不應被解釋為限制的。替代地,儲存裝置16可提供在室外控制器13內部。即,儲存裝置16可為室外控制器13之一內建記憶體。
監視器18包含實施為(舉例而言)一觸敏LCD面板的一監視器螢幕180。監視器18形成室外使用者介面14之部分,如上文描述。在室外控制器13之控制下,監視器18輸出一家庭導引影像G0及第一導引影像G1至第四導引影像G4 (即,顯示為影像),如圖3A至圖4B中展示。家庭導引影像G0係提示訪客鍵入指示他或她的指定呼叫居民之資訊(即,房號)且第一次按壓呼叫按鈕N4的一影像。第一導引影像G1係提示操作者H1將他或她的面部區H11置於預定範圍R1中的一影像。第二導引影像G2係提示操作者H1第二次按壓呼叫按鈕N4的一影像。第三導引影像G3係告訴操作者H1由他或她指定之室內站2 (目的地)現正被呼叫的一影像。第四導引影像G4係指示室外站1之操作者H1現正與操作室內站2之居民通話的一影像。注意,此等導引影像G0至G4僅為實例。導引影像之類型、數目及內容並不特別受限。
(2.3)室內站之組態 接著,將描述用於室內站2之一組態。各室內站2包含一室內收發器21、一監視器22、一室內控制器23、一室內使用者介面24、一視訊處理器25、一儲存裝置26、及一傳訊裝置27,如圖2A中展示。室內站2進一步包含一揚聲器單元29 (包含一擴音器及一麥克風),該揚聲器單元29使居民能夠與正在操作室外站1或與室內站2相關聯之一門話機4 (下文中簡稱為「門話機4」)之操作者H1通話。
室內收發器21係用於與室外站1及門話機4通信的一通信介面。室內收發器21經由第二主線62、支線63及分離器5連接至控制器3。在圖2A中,第二主線62及支線63各自由一單一實線指示。室內收發器21經組態以經由控制器3之通信裝置32與室外站1雙向通信。室內收發器21經組態以將一通信信號傳輸至室外站1。通信信號之實例包含一音訊信號及一控制信號。室內收發器21亦經由通信裝置32自室外站1接收一通信信號且解調變因此接收之通信信號,藉此獲取一音訊信號、一視訊信號或任何其他信號。音訊信號經由室內控制器23輸出至揚聲器單元29。視訊信號經由室內控制器23輸出至監視器22。
監視器22經組態以顯示由視訊處理器25提供之視訊(諸如由室外站1之影像擷取裝置11所擷取之視訊)。監視器22亦經組態以顯示由室外站1之影像擷取裝置11所擷取且滿足第一條件之影像IM1。舉例而言,監視器22可經實施為一LCD。若室內站2包含一觸控螢幕顯示器,則該觸控螢幕顯示器可充當監視器22及室內使用者介面24兩者。
室內使用者介面24經組態以接受由人(諸如居住單元之居民)鍵入之一操作命令。當對室內使用者介面24執行一預定類型之操作(諸如一按壓操作)同時室內收發器21正接收一呼叫信號以呼叫居民時,使操作者H1及居民能夠經由室外站1及室內站2彼此通話。
視訊處理器25經組態以被供應室內收發器21處自室外站1接收之視訊信號且藉由信號處理而處理由視訊信號表示之視訊。舉例而言,視訊處理器25可經組態以執行將多個視訊圖框合成在一起之合成處理。視訊處理器25可經實施為(舉例而言)一裝置,諸如一DSP或一FPGA。
室內控制器23可經實施為包含一CPU及一記憶體作為其主要構成元件之一微電腦。換言之,微電腦藉由使CPU執行儲存於記憶體中之一程式而執行室內控制器23之功能。在此實施例中,待由CPU執行之程式預先儲存於微電腦之記憶體中。然而,此僅係一實例且不應被解釋為限制的。替代地,程式亦可在已儲存於諸如一記憶卡之一非暫時性儲存媒體上之後分配或經由諸如網際網路之一電信線路下載。
室內控制器23經組態以控制室內收發器21及監視器22。室內控制器23同樣亦經組態以控制視訊處理器25。室內控制器23控制室內收發器21以使室內收發器21將一通信信號傳輸至室外站1且自室外站1接收一通信信號。至室外站1之通信信號之實例包含一音訊信號及一控制信號。來自室外站1之通信信號之實例包含一音訊信號、一視訊信號、及一控制信號。室內控制器23控制監視器22以使監視器22顯示自室外站1傳輸之視訊。
儲存裝置26可實施為一記憶體,在該記憶體上實現讀取操作及寫入操作兩者。舉例而言,儲存裝置26可為一快閃記憶體。儲存裝置26儲存自室外站1傳輸之視訊。在此實施例中,儲存裝置26提供在室內控制器23外部。然而,此僅係一實例且不應被解釋為限制的。替代地,儲存裝置26可提供在室內控制器23內部。即,儲存裝置26可為室內控制器23之一內建記憶體。
舉例而言,傳訊裝置27經組態以發出一呼叫聲音。在被室外站1呼叫時,室內控制器23使傳訊裝置27在一預定時序發出一呼叫聲音。換言之,在被室外站1呼叫時,室內控制器23使傳訊裝置27執行一傳訊操作以傳訊室外站1正在呼叫。視情況,傳訊裝置27亦可經組態以發出一語音訊息而非呼叫聲音。
(2.4)控制器之組態 接著,將描述用於控制器3之一組態。控制器3包含一信號處理器31及一通信裝置32,如圖2A中展示。
通信裝置32係用於與室外站1及室內站2通信之一通信介面。通信裝置32經由第一主線61連接至室外站1。通信裝置32亦經由第二主線62、支線63及分離器5連接至室內站2。通信裝置32經組態以與室外站1之室外收發器12雙向通信。同樣地,通信裝置32亦經組態以與室內站2之室內收發器21雙向通信。即,通信裝置32經組態以中繼室內收發器21與室外收發器12之間之通信。因此,通信裝置32將通信信號自室外站1之室外收發器12中繼至複數個室內站2。在此情況中,自室外站1傳輸之通信信號包含將一室內站2識別為目的地的資訊(諸如一位址)。其係在複數個室內站2中僅其所指派位址匹配包含於通信信號中之位址之室內站2有資格接收通信信號的原因。通信裝置32亦中繼自各自室內站2傳輸至室外站1之通信信號。
信號處理器31可實施為包含一CPU及一記憶體作為其主要構成元件之一微電腦。換言之,微電腦藉由使CPU執行儲存於記憶體中之一程式而執行信號處理器31之功能。在此實施例中,待由CPU執行之程式預先儲存於微電腦之記憶體中。然而,此僅係一實例且不應被解釋為限制的。替代地,程式亦可在已儲存於諸如一記憶卡之一非暫時性儲存媒體上之後分配或經由諸如網際網路之一電信線路下載。
信號處理器31經組態以控制通信裝置32。明確言之,信號處理器31控制通信裝置32以使通信裝置32將自室外站1接收之通信信號傳輸至複數個室內站2且亦將自複數個室內站2接收之通信信號傳輸至室外站1。
(2.5)對講機系統之操作 接著,將參考圖3A至圖6來描述對講機系統10如何操作。
首先,當室外站1之感測器17在一時間t0偵測到一訪客時(參見圖6),室外站1啟動影像擷取裝置11以使圖3A中展示之家庭導引影像G0顯示於監視器18之監視器螢幕180上。家庭導引影像G0包含提示訪客鍵入房號且按壓呼叫按鈕N4的文字導引資訊。另外,訪客他或她自身之即時視訊IM2疊加於家庭導引影像G0上。
假設在圖6中展示之一時間t1,訪客開始根據家庭導引影像G0及語音導引使用室外使用者介面14來鍵入房號(例如,圖式上圖解說明之實例中之#1024)。時間t1為一操作命令第一次鍵入至室外使用者介面14中之一時間點。在此實例中,時間t1係首先按壓數字鍵N1 1的一時間。其後,當操作者H1 (或訪客)在圖6中展示之一時間t2第一次按壓呼叫按鈕N4時,確認鍵入之房號。作為回應,室外站1將螢幕影像自家庭導引影像G0變成圖3B中展示之第一導引影像G1。另外,室外站1亦開始判定是否滿足第一條件。
根據第一導引影像G1及語音導引,操作者H1正對室外站1以調整他或她的面部H11定向。明確言之,操作者H1使他或她自身處於適當位置,同時觀看顯示於監視器螢幕180上之即時視訊IM2及四個指示符S1,使得他或她自身的面部區H11落於由四個指示符S1界定之範圍內。在此情況中,影像擷取裝置11定位於監視器18正上方。因此,若操作者H1正對監視器18,則他或她亦大體上正對影像擷取裝置11。
當在圖6中展示之一時間t3判定應滿足第一條件(完成判定)時,室外站1結束判定處理以將狀態切換成呼叫接受狀態。另外,室外站1亦將監視器螢幕180上之影像自第一導引影像G1變成圖3C中展示之第二導引影像G2。
當操作者H1根據第二導引影像G2及語音導引在圖6中展示之一時間t4第二次按壓呼叫按鈕N4時,室外站1將監視器螢幕180上之影像自第二導引影像G2變成圖4A中展示之第三導引影像G3。另外,室外站1允許具有#1024之房間之室內站2作為待呼叫之指定房間。第三導引影像G3將寫道「在此處等待片刻」之一文字訊息呈現給操作者H1。同時,在指定室內站2中,在時間t4開始發出呼叫聲音。此時,室外站1將滿足第一條件之影像IM1傳送至室內站2。另外,室外站1繼續將由影像擷取裝置11所擷取之即時視訊傳輸至室內站2。作為回應,室內站2發出呼叫聲音同時在監視器22上顯示影像IM1及即時視訊。
假設在一時間t5,被操作者H1呼叫之房間#1024之居民使用室內站2回應於呼叫。接著,當室外站1將監視器螢幕180上之影像自第三導引影像G3變成圖4B中展示之第四導引影像G4時,居民及操作者H1開始經由室外站1及室內站2彼此通話。在圖6中圖解說明之實例中,自時間t5至一時間t6在居民與操作者H1之間實行通話。即使在其等正彼此通話時,室內站2仍繼續在監視器22上顯示影像IM1及即時視訊。
如自前述描述可見,根據此實施例之室外站1在由操作者H1執行以呼叫指定室內站2之一系列操作期間判定是否滿足第一條件,且僅在發現滿足第一條件時接受呼叫。因此,與僅呼叫室內站2而未判定是否滿足第一條件相比較,此增加影像IM1拍攝一特定區H10 (諸如面部區H11)的機會。此允許將一高度可靠影像IM1傳輸至室內站2。舉例而言,此使被呼叫居民在訪客正呼叫他或她時更容易藉由觀看顯示於監視器22上之影像IM1而識別或辨識呼叫他或她之訪客(操作者H1)。因此,此改良人員(諸如正在操作使用者介面之人員)識別之可靠性。
特定言之,提供提示操作者H1面向一預定方向(例如,使得操作者H1正對室外站1)之導引資訊之導引提供器131增加操作者H1面向預定方向的機會。此增加獲得覆蓋一特定區H10 (諸如面部區H11)之影像IM1的機會。此進一步改良人員識別之可靠性。
另外,根據此實施例,鍵入操作命令以呼叫一特定室內站2。因此,除非滿足第一條件,否則不接受呼叫。此進一步改良人員識別之可靠性。
此外,根據此實施例,當發現滿足第一條件時,監視器18在室外控制器13之控制下隱藏已顯示於監視器螢幕180上之指示符S1。此允許操作者H1在視覺上辨識滿足第一條件。此同樣增加此對講機門站之便利性。
(3)變動 上文描述之實施例僅為本發明之各項實施例之一者,且可容易地修改、改變、替換、或與任何其他實施例組合,此取決於一設計選擇或任何其他因素,而不脫離本發明之一真實精神及範疇。再者,舉例而言,與根據上文描述之實施例之室外控制器13之功能相同的功能亦可經實施為用於控制一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之一方法、一電腦程式、或將電腦程式儲存於其上之一非暫時性儲存媒體。
接著,將相繼枚舉上文描述之實施例之變動。注意,可視情況組合下文待描述之變動之任一者。在以下描述中,上文描述之例示性實施例有時將被稱為一「基本實例」。
舉例而言,根據本發明之室外站1在其室外控制器13中包含一電腦系統。電腦系統可包含一處理器及一記憶體作為主要硬體組件。可藉由使處理器執行儲存於電腦系統之記憶體中之一程式而執行根據本發明之室外控制器13之功能。程式可預先儲存於電腦系統之記憶體中。替代地,程式亦可透過一電信線路下載或在已記錄於一些非暫時性儲存媒體(諸如一記憶卡、一光碟或一硬碟機,其等之任一者針對電腦系統係可讀取的)中之後分配。電腦系統之處理器可由包含一半導體積體電路(IC)或一大規模積體電路(LSI)之一單一或複數個電子電路組成。彼等電子電路可一起整合於一單一晶片上或分佈於多個晶片上而無限制。彼等多個晶片可一起整合於一單一裝置中或分佈於多個裝置中而無限制。
再者,在上文描述之實施例中,室外站1經實施為一單一裝置,其中其各個功能一起整合在一單一外殼中。然而,此僅係一實例且不應被解釋為限制的。替代地,室外站1之彼等功能可分佈於多個不同裝置中。又替代地,室外站1之至少一些功能(諸如室外控制器13之功能)同樣可經實施為一雲端運算系統。相反地,如在上文描述之實施例中,室外站1之全部彼等功能亦可一起整合在一單一外殼中。
(3.1)第一變動 在上文描述之基本實例中,假設未進行基於影像之鑑認,僅關於室外站1設定第一條件。在下文描述之第一變動中,關於室外站1設定第一條件及第二條件兩者以進行基於影像之鑑認。第二條件係應基於關於特定區H10之資訊而成功地鑑認操作者H1,如「(1)概述」章節中已描述。在以下實例中,第二條件係應基於關於影像IM1中之特定區H10之資訊而成功地鑑認人(操作者H1)。
圖7圖解說明根據一第一變動之一對講機系統10A。此對講機系統10A進一步包含一鑑認裝置9,該鑑認裝置9係與基本實例之對講機系統10之一主要差異。另外,此對講機系統10A之室外站1之通信裝置U1不僅包含室外收發器12,而且包含具有與鑑認裝置9通信之能力的一介面7,此係與基本實例之室外站1之一主要差異。
介面7係用於經由纜線或無線地與鑑認裝置9通信之一通信介面。包含介面7及室外收發器12之通信裝置U1經組態以可與至少一個其他電信裝置D1通信。在此變動中,至少一個其他電信裝置D1包含複數個室內站2及鑑認裝置9,如圖7中展示。
在此變動中,舉例而言,鑑認裝置9應為待安裝於一多戶住宅之看護室中或外部之一鑑認伺服器。然而,此僅係一實例且不應被解釋為限制的。替代地,鑑認裝置9亦可為與室外站1一樣安裝於一公共區域(諸如一多戶住宅之一大廳)中以在鎖定及解鎖為室外站1附近之一主出入口門提供之一電子鎖裝置(未展示)之前執行鑑認處理的一裝置。又替代地,鑑認裝置9亦可建置於室外站1中。又替代地,鑑認裝置9亦可建置於室內站2之各者中。若鑑認裝置9建置於各室內站2中,則可省略介面7。
鑑認裝置9預先儲存待與自室外站1傳送之影像IM1相比較之參考影像。舉例而言,參考影像適當地包含居民之家庭成員或熟人之面部影像。視情況,參考影像可預先由室外站1之影像擷取裝置11擷取且向鑑認裝置9註冊。舉例而言,可藉由透過室外站1鍵入具有如此高使得無其他人可偵測到之一安全等級之一特定操作命令而自室外站1向鑑認裝置9註冊參考影像。替代地,參考影像亦可自室外站1一次傳送至各居民之室內站2且接著透過室內站2上執行之操作向鑑認裝置9註冊。又替代地,舉例而言,由建置於由各居民攜載之一智慧型電話或任何其他電信裝置中之一相機所擷取之面部影像亦可經由室內站2向鑑認裝置9註冊為參考影像。在該情況中,允許智慧型電話或任何其他電信裝置與室內站2無線通信之專用應用程式軟體適當地安裝於電信裝置中。
在此變動中,室外控制器13在待由操作者H1執行以呼叫一特定室內站2之一系列操作期間判定是否滿足第一條件或第二條件之至少一者,且在發現滿足第一條件或第二條件時將呼叫拒絕狀態切換成呼叫接受狀態。
首先,室外控制器13可判定是否滿足第一條件(第一判定處理)。在第一判定處理中,特定條件僅包含第一條件。當發現滿足第一條件(特定條件)時,室外控制器13在未判定是否滿足第二條件之情況下將呼叫拒絕狀態切換成呼叫接受狀態。
另一方面,當發現即使在第一條件判定週期已過之後亦從未滿足第一條件時,室外控制器13開始判定是否滿足第二條件(第二判定處理)。在第二判定處理中,特定條件僅包含第二條件。接著,室外控制器13將在第一條件判定週期期間擷取之(若干)影像IM1傳送至鑑認裝置9。
鑑認裝置9可執行(舉例而言)使用(若干)影像IM1及預註冊參考影像之面部鑑認處理。明確言之,鑑認裝置9在參考影像中搜尋匹配影像IM1中拍攝之操作者H1之面部特徵之任何影像且將結果(鑑認結果)返回至室外站1。在自鑑認裝置9接收指示已成功鑑認操作者H1 (即,存在匹配操作者H1之面部影像之一參考影像)的一鑑認結果時,室外控制器13判定應滿足第二條件(特定條件)且將呼叫拒絕狀態切換成呼叫接受狀態。
簡言之,若滿足第一條件,則在無鑑認處理之情況下接受呼叫。另一方面,除非滿足第一條件,否則僅在操作者H1被證明為居民之家庭成員或熟人之任一者時接受呼叫。
在此變動中,當發現滿足第一條件時,室外站1可將最佳影像IM1儲存於儲存裝置16中作為待潛在用於未來之鑑認處理中之一新的參考影像且將此一影像傳送至室內站2。如本文中使用,舉例而言,「未來之鑑認處理」可為用以判定是否接受呼叫之鑑認處理或一完全不同類型之鑑認處理(諸如用以判定是否解鎖電子鎖裝置之鑑認處理)。在任何情況中,居民可在室內站2上判定自室外站1傳送之影像是否可為一參考影像且摒棄它或向鑑認裝置9註冊它。簡言之,可透過室外站1累積參考影像。
替代地,室外控制器13可首先進行關於第二條件之判定,且接著進行關於第一條件之判定。視情況,僅可關於室外站1設定第二條件。在該情況中,僅在操作者H1被證明為其面部影像預註冊為參考影像之居民之家庭成員或熟人之任一者時接受操作者H1呼叫。關於是否應設定第一條件及第二條件之僅任一者或兩者之決策可根據其中安裝室外站1之環境或按居民之請求適當地改變。
在前述描述中,在第一及第二判定處理之各者中,特定條件可僅包含第一條件或僅包含第二條件。然而,此僅係一實例且不應被解釋為限制的。替代地,特定條件可包含第一條件及第二條件兩者。即,可在滿足第一條件及第二條件兩者時接受呼叫。
根據此變動之組態與在基本實例中一樣改良人員(諸如正在操作使用者介面之人員)識別之可靠性。
(3.2)第二變動 在上文描述之基本實例中,室外使用者介面14 (使用者介面)由複數個按鈕P1及觸敏監視器18組成。再者,在上文描述之基本實例中,藉由按壓複數個按鈕P1 (即,數字鍵N1 0至9、呼叫按鈕N4及其他按鈕)進行呼叫。
在此變動中,在根據基本實例之複數個按鈕P1中至少省略呼叫按鈕N4。代替使用呼叫按鈕N4,根據此變動之監視器18經組態以顯示一觸敏操作區域S2作為一影像且接收觸敏操作區域S2上之一觸控命令作為一操作命令(參見圖8)。
在此變動中,根據基本實例之複數個按鈕P1 (即,數字鍵N1 0至9、星號鍵N2、刪除鍵N3、及呼叫按鈕N4)用對應於此等按鈕及鍵之複數個觸敏操作區域S2替換且顯示為監視器18上之一影像。舉例而言,當用指尖(舉例而言)在對應於根據基本實例之數字鍵N1 0至9之觸敏操作區域S20上鍵入一觸控命令時,執行與數字鍵N1之功能(即,鍵入一房號)相同的功能。另一方面,當在對應於根據基本實例之呼叫按鈕N4之觸敏操作區域S21上鍵入一觸控命令時,執行與根據基本實例之呼叫按鈕N4之功能(即,確認鍵入之房號或呼叫)相同的功能。
在此變動中,呼叫按鈕操作區域S21在滿足一特定條件之前隱藏在監視器18後面,且在滿足特定條件時展示於監視器18上。如本文中使用,「隱藏」狀態可自然地指代其中未顯示操作區域S21之一空白狀態但亦可指代在視覺上指示即使在被操作者H1按壓時操作區域S21亦將保持非作用之任何其他狀態。明確言之,操作區域S21可在「隱藏」狀態下顯示為呈暗色之一影像且在滿足特定條件時顯示為呈亮色之一影像。替代地,諸如「停用」之字元資訊可顯示於處於「隱藏」狀態之操作區域S21上且可在滿足特定條件時消失。
視情況,對應於數字鍵N1之觸敏操作區域S20亦可與觸敏操作區域S21同時被隱藏及展示。
即使未接受操作命令,根據此變動之組態亦減小無效地操作室外使用者介面14之機會,因此改良對講機門站1之便利性。
(3.3)第三變動 根據基本實例,第一條件係至少操作者H1之面部區H11應落於影像IM1中之預定範圍R1內。根據此變動,另一方面,第一條件係操作者H1之面部區H11及視線兩者皆應落於預定範圍R1內,此係與基本實例之一主要差異。
圖9圖解說明根據一第三變動之一對講機系統10B。此對講機系統10B之室外站1進一步包含用於偵測人(操作者H1)之視線的一眼睛偵測器8,此係與根據基本實例之對講機系統10之室外站1之一主要差異。
眼睛偵測器8應為具有一相機之一視線感測器。相機可與根據基本實例之影像擷取裝置11分開提供或與其相同。相機可為一可見光相機或一紅外相機而無限制。在一紅外相機之情況下,眼睛偵測器8進一步包含一紅外點光源。在該情況下,眼睛偵測器8自由相機擷取之影像資料任意地提取一參考點(諸如眼睛之內邊角)及一移動點(諸如一虹膜)且基於參考點與移動點之間之位置關係而偵測視線。
在進行關於第一條件之判定時,室外控制器13判定操作者H1之面部區H11是否落於預定範圍R1內且進一步基於藉由眼睛偵測器8進行之偵測之結果而判定操作者H1視線所指向之方向。當發現操作者H1之面部區H11及視線兩者落於預定範圍R1內時,室外控制器13判定應滿足第一條件。視情況,當發現操作者H1之視線落於預定範圍R1外部時,室外控制器13之導引提供器131可輸出導引資訊以提示操作者H1正對室外站1。
即使在面部區H11落於預定範圍R1內時,此組態亦減小所擷取影像IM1之面部區H11表示正向下看之人的機會。另外,此組態亦增加獲取關於操作者H1之眼睛H12之資訊(諸如一眼睛影像)的機會,因此進一步改良人員識別之可靠性。舉例而言,此允許此一條資訊應用於虹膜鑑認。
視情況,室外控制器13可將由眼睛偵測器8偵測到之操作者H1之視線顯示為(舉例而言)監視器18上之一點標記以使視線可追蹤。
(3.4)第四變動 在上文描述之基本實例中,在按壓呼叫按鈕N4以確認呼叫時接受操作命令。然而,此僅係一實例且不應被解釋為限制的。替代地,舉例而言,亦可在逐數位按壓數字鍵N1以鍵入房號時接受操作命令。
在此變動中,在顯示家庭導引影像G0以提示操作者H1鍵入房號之前執行關於第一條件之判定處理。當感測器17偵測到任何人(諸如一訪客)時,室外站1啟動影像擷取裝置11以開始擷取人之一影像且發出導引資訊作為說道「將你的臉部轉向這邊且將你的臉部置於框中」之一語音訊息。接著,當發現滿足第一條件時,室外站1使操作者H1能夠鍵入房號。
在此情況中,在其中如在第一變動中般執行基於影像之鑑認之一情境中,當藉由鑑認裝置9進行之鑑認之結果指示操作者H1係居民他或她自身或他或她的家庭人員之任一者時,室外站1可傳輸一解鎖信號以解鎖主出入口之門上之電子鎖裝置。在該情況中,室外站1可在進行關於第一條件之判定之前進行關於第二條件之判定。注意,根據此變動,居民他或她自身或他或她的家庭成員之任一者之一面部影像適當地向鑑認裝置9預註冊為一參考影像。
(3.5)第五變動(解鎖電子鎖裝置:部分I) 在上文描述之基本實例及第一變動至第四變動中,進行關於第一條件及第二條件之判定以是否「接受操作命令」。然而,不必進行關於第一條件及第二條件之判定以是否「接受操作命令」,而亦可進行關於第一條件及第二條件之判定以是否「解鎖電子鎖裝置」。
將參考圖10A及圖10B來描述第五變動。
根據此變動之對講機系統10C包含一室外站1、複數個室內站2 (僅其等之一者展示於圖10A中)、一控制器3、複數個門話機4 (僅其等之一者展示於圖10A中)、複數個分離器5 (僅其等之一者展示於圖10A中)、及一電子鎖系統V100。電子鎖系統V100包含安裝於室外站1附近之公共主出入口之一門V10上的一電子鎖裝置V1、一鑑認裝置9、及一電子鎖控制器V2。舉例而言,根據此變動之鑑認裝置9應具有與已針對第一變動描述之鑑認裝置9近似相同的功能。在此變動中,鑑認裝置9係電子鎖系統V100之構成元件之一者。然而,此僅係一實例且不應被解釋為限制的。替代地,鑑認裝置9亦可建置於室外站1或室內站2之任一者中。又替代地,鑑認裝置9亦可為一外部鑑認伺服器。
根據此變動之室外站1之室外控制器13包含一導引器133及一信號輸出裝置134,如圖10B中展示。即,室外控制器13具有導引器133之功能及信號輸出裝置134之功能。
根據此變動之室外站1進一步包含一介面7。介面7係用於無線地或經由纜線與鑑認裝置9及電子鎖控制器V2通信的一通信介面。
導引器133之功能係給予人關於如何滿足第一條件之一指示。正如基本實例之導引提供器131,導引器133提供導引資訊以提示人面向一預定方向。明確言之,導引器133可透過揚聲器單元19之擴音器發出說道「將你的面部轉向這邊且將你的面部置於框中」之一語音訊息。另外,導引器133亦可使指示預定範圍R1之指示符S1顯示於監視器18上。同時,信號輸出裝置134之功能係產生一電信號,在發現滿足第二條件時解鎖電子鎖裝置V1,且透過介面7將信號輸出至電子鎖控制器V2。
不同於基本實例及第一變動至第四變動,根據此變動之對講機系統10C未始終以鍵入呼叫一指定居民之操作命令為前提操作。因此,根據此變動,「人」不僅可為訪客,而且可為未計劃鍵入任何操作命令以呼叫某人(諸如一居民)的任何其他人。
接著,將描述根據此變動之對講機系統10C如何操作。
當感測器17偵測到任何人時,室外站1啟動影像擷取裝置11以開始擷取人之一影像IM1且使導引器133給予人一指示。在此情況中,室外站1與在基本實例中一樣亦判定是否滿足第一條件(即,人之面部影像是否落於預定範圍R1內)。接著,當發現滿足第一條件時,室外站1將影像IM1傳輸至鑑認裝置9。隨後,室外站1基於自鑑認裝置9獲得之鑑認之結果來判定是否滿足第二條件(即,人是否被成功鑑認為預註冊人之任一者)。
當發現滿足第二條件時(即,當成功鑑認人時),室外站1將解鎖電子鎖裝置V1之一電信號輸出至電子鎖控制器V2。在自室外站1接收電信號時,電子鎖控制器V2執行一控制操作以解鎖電子鎖裝置V1。明確言之,電子鎖控制器V2將使電子鎖裝置V1之一固定螺栓驅動至一解鎖位置之一驅動信號輸出至用於電子鎖裝置V1之一驅動器電路。
此組態改良人員識別之可靠性。特定言之,若「人」為居民他或她自身或他或她的家庭成員或熟人之任一者且若彼等人之參考影像向鑑認裝置9預註冊,則此為其等節省將操作命令鍵入室外站1中之麻煩,因此同樣改良便利性。注意,亦在此變動中,監視器18較佳地經組態以將指示預定範圍R1之指示符S1疊加於即時視訊IM2上。監視器18較佳地經組態以在發現滿足特定條件(包含第一條件或第二條件之至少一者)時隱藏指示符S1。此外,亦在此變動中,警報提供器132較佳地經組態以當在其中不滿足特定條件(包含第一條件或第二條件之至少一者)之一狀態下透過使用者介面14鍵入操作命令時提供關於狀態之警報資訊。
(3.6)第六變動(解鎖電子鎖裝置:部分II) 根據第五變動,若「人」為計劃鍵入操作命令以呼叫某人的人(諸如一訪客),則很有可能將無效地執行判定是否解鎖電子鎖裝置V1之處理。因此,為避免此一情境,根據此變動之室外站1經組態以接收操作命令以在根據第五變動進行關於第一條件及第二條件之判定之前呼叫某人。
根據此變動,當感測器17偵測到任何人時,室外站1啟動影像擷取裝置11以開始擷取人之一影像。接著,室外站1使導引器133通知人室外站1準備好接收一操作命令以呼叫某人。舉例而言,此時,室外站1可發出說道「若你想要使你的呼叫接通,則鍵入房號或否則按壓一功能按鈕」之一語音訊息。視情況,室外站1亦可使相同效應之一文字訊息顯示於監視器18上。
接著,在接受針對鍵入房號之呼叫按鈕N4之按壓時,室外站1呼叫指定室內站2。替代地,在接收鍵入之房號時,室外站1亦可與在基本實例中一樣進行關於是否接受鍵入之操作命令之判定。
另一方面,在接收功能按鈕140 (或任何其他按鈕,諸如一星號鍵N2)之任一者之按壓時,室外站1如針對第五變動描述般進行關於是否解鎖電子鎖裝置之判定(即,關於第一條件及第二條件之判定)。
此組態進一步改良人員識別之可靠性。特定言之,此減小導致訪客便利性下降的機會。
(3.7)第七變動(解鎖電子鎖裝置:部分III) 根據第五變動之室外站1在發現滿足第一條件時自動開始進行關於第二條件之判定。然而,此僅係一實例且不應被解釋為限制的。替代地,可在處理進行關於第一條件之判定與處理進行關於第二條件之判定之間執行判定是否接受鍵入之操作命令之處理。
當感測器17偵測到任何人時,根據此變動之室外站1啟動影像擷取裝置11以開始擷取人之一影像,且使導引器133給予人一指示。接著,室外站1判定是否滿足第一條件(即,人之面部區是否落於預定範圍R1內)。當發現滿足第一條件時,室外站1接受鍵入之操作命令。在已接受操作命令之後,室外站1可發出說道「若你想要使你的呼叫接通則鍵入房號或否則按壓一功能按鈕」之一語音訊息。視情況,室外站1亦可使相同效應之一文字訊息顯示於監視器18上。
接著,在接受針對鍵入房號之呼叫按鈕N4之按壓時,室外站1呼叫指定室內站2。另一方面,在接收功能按鈕140 (或任何其他按鈕,諸如一星號鍵N2)之任一者之按壓時,室外站1如針對第五變動描述般進行關於是否解鎖電子鎖裝置之判定(即,關於第二條件之判定)。
此組態進一步改良人員識別之可靠性。特定言之,此減小導致訪客便利性下降的機會。
(3.8)其他變動 根據基本實例之影像擷取裝置11並非用於室外站1之一不可或缺構成元件。替代地,亦可由與室外站1分開提供且在室外站1附近之另一影像擷取裝置(未展示)擷取影像IM1。在該情況中,室外站1基於自該影像擷取裝置傳送之影像IM1來判定是否滿足一特定條件。
在上文描述之基本實例中,導引提供器131提示操作者H1面向之預定方向為他或她正對室外站1的方向。然而,此僅係一實例且不應被解釋為限制的。替代地,若影像擷取裝置經配置於如上文描述之室外站1旁邊,則導引提供器131可提供提示操作者H1面向該影像擷取裝置之導引資訊。
在上文描述之基本實例中,第一條件係至少操作者H1之面部區H11應落於影像IM1之預定範圍R1內。視情況,第一條件可包含關於面部區H11與預定範圍R1之比例之另一條件。舉例而言,第一條件可為面部區H11應落於預定範圍R1內,使得面部區H11占影像IM1內之預定範圍R1之至少一特定百分比(50%)。
在上文描述之基本實例中,在操作者H1已鍵入房號時且在滿足第一條件時,提示操作者H1總計按壓呼叫按鈕N4兩次。然而,此僅係一實例且不應被解釋為限制的。替代地,可省略呼叫按鈕N4之此等兩次按壓之一者。舉例而言,當發現滿足第一條件時,室外站1可直接呼叫指定室內站2而無需操作者H1第二次按壓呼叫按鈕N4。
(4)梗概 如從前述描述可見,根據一第一態樣之一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包含:一使用者介面(室外使用者介面14),其用以接收由人(操作者H1)鍵入之一操作命令;及一控制器(室外控制器13)。控制器在發現滿足一特定條件時接受在使用者介面(14)處接收之操作命令。特定條件包含一第一條件或一第二條件之至少一者。第一條件係人之至少一特定區(H10)應落於其中可識別人之一預定範圍(R1)內。第二條件係應基於關於特定區(H10)之資訊而成功地鑑認人。根據第一態樣,控制器在發現滿足一特定條件時接受操作命令。此改良人員(諸如正在操作使用者介面之人員)識別之可靠性。
在可結合第一態樣實施之根據一第二態樣之一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中,特定區(H10)適當地包含人(操作者H1)之一面部區(H11)。第二態樣增加獲取關於面部區(H11)之資訊(諸如一面部影像)之機會,因此進一步改良人員識別之可靠性。
可結合第一或第二態樣實施之根據一第三態樣之一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適當地進一步包含用以擷取人(操作者H1)之一影像(IM1)的一影像擷取裝置(11)。第一條件係至少特定區(H10)應落於由影像擷取裝置(11)擷取之影像(IM1)中之預定範圍(R1)內。第二條件係應基於關於影像(IM1)中之特定區(H10)之資訊而成功地鑑認人。第三態樣增加特定區(H10)落於由影像擷取裝置(11)擷取之影像(IM1)內之機會,因此進一步改良人員識別之可靠性。
可結合第三態樣實施之根據一第四態樣之一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適當地進一步包含用以顯示由影像擷取裝置(11)所擷取之即時視訊(IM2)的一監視器(18)。監視器(18)適當地將指示預定範圍(R1)之一指示符(S1)疊加於即時視訊(IM2)上。第四態樣允許人在視覺上辨識預定範圍(R1),因此進一步增加特定區(H10)落於由影像擷取裝置(11)擷取之影像(IM1)內之機會。
在可結合第四態樣實施之根據一第五態樣之一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中,監視器(18)在發現滿足特定條件時適當地隱藏指示符(S1)。第五態樣允許人在看見指示符(S1)被隱藏時在視覺上辨識滿足特定條件,因此改良對講機門站(1)之便利性。
可結合第三態樣至第五態樣之任一者實施之根據一第六態樣之一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適當地進一步包含一通信裝置(U1),該通信裝置(U1)可與同對講機門站(1)分開提供之一電信裝置(D1)通信。通信裝置(U1)在滿足特定條件時適當地將影像(IM1)傳輸至電信裝置(D1)。第六態樣允許確保人員識別之高可靠性之影像(IM1)傳輸至電信裝置(D1)。
可結合第一態樣至第六態樣之任一者實施之根據一第七態樣之一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進一步包含用以偵測人(H1)之一視線的一眼睛偵測器(8)。第一條件係特定區(H10)及視線應落於預定範圍(R1)內。即使在面部區(H11)落於預定範圍(R1)內時,第七態樣亦減小所擷取影像(IM1)之面部區(H11)表示正向下看之人的機會。另外,第七態樣增加獲取關於操作者(H1)之眼睛(H12)之資訊(諸如一眼睛影像)之機會,因此進一步改良人員識別之可靠性。舉例而言,此允許此一條資訊應用於虹膜鑑認。
可結合第一態樣至第七態樣之任一者實施之根據一第八態樣之一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適當地進一步包含用以提供提示人(操作者H1)面向一預定方向之導引資訊的一導引提供器(131)。第八態樣增加人面向一預定方向之機會,該預定方向可為人正對室外站(1)之一方向。此增加獲取關於特定區(H10)之資訊(諸如覆蓋特定區(H10)之一影像)之機會,因此進一步改良人員識別之可靠性。
可結合第一態樣至第八態樣之任一者實施之根據一第九態樣之一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適當地進一步包含一警報提供器(132)。警報提供器(132)當在其中未滿足特定條件之一狀態下透過使用者介面(室外使用者介面14)鍵入操作命令時適當地提供關於狀態之警報資訊。第九態樣允許人透過提供之警報資訊獲悉未接受(即,拒絕)操作命令,因此改良對講機門站(1)之便利性。
在可結合第一態樣至第九態樣之任一者實施之根據一第十態樣之一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中,使用者介面(室外使用者介面14)適當地包含一監視器(18)。監視器(18)適當地顯示一觸敏操作區域(S2)作為一影像且接收觸敏操作區域(S2)上之一觸控命令作為操作命令。監視器(18)在滿足特定條件之前適當地隱藏觸敏操作區域(S2)且在滿足特定條件時適當地展示觸敏操作區域(S2)。即使未接受操作命令,第十態樣亦減小無效地操作使用者介面之機會,因此改良對講機門站(1)之便利性。
根據一第十一態樣之一對講機系統(10、10A、10B)包含:根據第一態樣至第十態樣之任一者之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及用以與對講機門站通信之一通信裝置(室內站2)。第十一態樣提供包含具有改良人員(諸如操作使用者介面之人員)識別之可靠性之能力之一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的一對講機系統(10、10A、10B)。
在可結合第十一態樣實施之根據一第十二態樣之一對講機系統(10、10A、10B)中,操作命令適當地與呼叫通信裝置(室內站2)有關。第十二態樣進一步改良人員識別之可靠性,此係因為未接受呼叫,除非滿足特定條件。
根據一第十三態樣之一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包含一導引器(133)及一信號輸出裝置(134)。導引器(133)給予人(H1)關於如何滿足一第一條件之一指示。信號輸出裝置(134)在發現滿足一第二條件時輸出解鎖一電子鎖裝置(V1)之一信號。第一條件係人之至少一特定區(H10)應落於其中可識別人之一預定範圍(R1)內。第二條件係應基於關於特定區(H10)之資訊而成功地鑑認人。第十三態樣改良人員識別之可靠性。
根據一第十四態樣之一對講機系統(10C)包含:根據第十三態樣之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及用以與對講機門站通信之一通信裝置(室內站2)。第十四態樣提供包含具有改良人員識別之可靠性之能力之一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的一對講機系統(10C)。
根據一第十五態樣之一控制方法係用於控制一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之一方法。對講機門站包含用以接收由人(操作者H1)鍵入之一操作命令的一使用者介面(室外使用者介面14)。控制方法包含在發現滿足一特定條件時接受在使用者介面處接收之操作命令。特定條件包含一第一條件或一第二條件之至少一者。第一條件係人之至少一特定區(H10)應落於其中可識別人之一預定範圍(R1)內。第二條件係應基於關於特定區(H10)之資訊而成功地鑑認人(H1)。第十五態樣提供具有改良人員(諸如操作使用者介面之人員)識別之可靠性之能力的一控制方法。
根據一第十六態樣之一控制方法係用於控制一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之一方法。控制方法包含:給予人關於如何滿足一第一條件之一指示;及在發現滿足一第二條件時輸出解鎖一電子鎖裝置(V1)之一信號。第一條件係人之至少一特定區(H10)應落於其中可識別人之一預定範圍(R1)內。第二條件係應基於關於特定區(H10)之資訊而成功地鑑認人。第十六態樣提供具有改良人員識別之可靠性之能力的一控制方法。
根據一第十七態樣之一程式經設計以使一電腦系統執行根據第十五態樣或第十六態樣之控制方法。第十七態樣提供改良人員識別之可靠性之能力。
注意,根據第二態樣至第十態樣之構成元件並非對講機門站(室外站1)之必要元件但可視情況省略。
1‧‧‧室外站/對講機門站 2‧‧‧室內站/通信裝置 3‧‧‧控制器 4‧‧‧門話機 5‧‧‧分離器 7‧‧‧介面 8‧‧‧眼睛偵測器 9‧‧‧鑑認裝置 10‧‧‧對講機系統 10A‧‧‧對講機系統 10B‧‧‧對講機系統 10C‧‧‧對講機系統 11‧‧‧影像擷取裝置 12‧‧‧室外收發器 13‧‧‧室外控制器/控制器 14‧‧‧室外使用者介面/使用者介面 15‧‧‧視訊處理器 16‧‧‧儲存裝置 17‧‧‧感測器 18‧‧‧監視器 19‧‧‧揚聲器單元 21‧‧‧室內收發器 22‧‧‧監視器 23‧‧‧室內控制器 24‧‧‧室內使用者介面 25‧‧‧視訊處理器 26‧‧‧儲存裝置 27‧‧‧傳訊裝置 29‧‧‧揚聲器單元 31‧‧‧信號處理器 32‧‧‧通信裝置 61‧‧‧第一主線 62‧‧‧第二主線 63‧‧‧支線 64‧‧‧連接線 131‧‧‧導引提供器 132‧‧‧警報提供器 133‧‧‧導引器 134‧‧‧信號輸出裝置 140‧‧‧功能按鈕 180‧‧‧監視器螢幕 D1‧‧‧另一電信裝置 G0‧‧‧家庭導引影像 G1‧‧‧第一導引影像 G2‧‧‧第二導引影像 G3‧‧‧第三導引影像 G4‧‧‧第四導引影像 H1‧‧‧操作者/人 H10‧‧‧特定區 H11‧‧‧面部區 H12‧‧‧眼睛 IM1‧‧‧影像 IM2‧‧‧視訊 N1‧‧‧數字鍵 N2‧‧‧星號(*)鍵 N3‧‧‧刪除鍵 N4‧‧‧呼叫按鈕 P1‧‧‧按鈕 R1‧‧‧預定範圍 S1‧‧‧指示符 S2‧‧‧觸敏操作區域 S20‧‧‧觸敏操作區域 S21‧‧‧觸敏操作區域 U1‧‧‧通信裝置 V1‧‧‧電子鎖裝置 V2‧‧‧電子鎖控制器 V10‧‧‧門 V100‧‧‧電子鎖系統 X1‧‧‧外殼 X10‧‧‧本體罩蓋 X11‧‧‧裝飾罩蓋 X12‧‧‧窗孔 X13‧‧‧聲孔
圖1係根據本發明之一例示性實施例之一對講機門站之一前視圖; 圖2A係圖解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用於一對講機系統之一組態的一方塊圖; 圖2B係圖解說明用於對講機門站之一室外控制器之一組態的一方塊圖; 圖3A示意性地圖解說明待顯示於對講機門站之一監視器上之一導引影像; 圖3B示意性地圖解說明待顯示於對講機門站之監視器上之另一導引影像; 圖3C示意性地圖解說明待顯示於對講機門站之監視器上之又另一導引影像; 圖4A示意性地圖解說明待顯示於對講機門站之監視器上之又另一導引影像; 圖4B示意性地圖解說明待顯示於對講機門站之監視器上之又另一導引影像; 圖5示意性地圖解說明由對講機門站之一影像擷取裝置所擷取之一影像; 圖6係圖解說明對講機系統如何操作之一時序圖; 圖7係圖解說明用於對講機系統之一第一變動之一組態的一方塊圖; 圖8示意性地圖解說明待顯示於根據對講機系統之一第二變動之一對講機門站之一監視器上之一導引影像; 圖9係圖解說明用於對講機系統之一第三變動之一組態的一方塊圖; 圖10A係圖解說明用於對講機系統之一第五變動之一組態的一方塊圖;及 圖10B係圖解說明用於根據第五變動之一室外控制器之一組態的一方塊圖。
1‧‧‧室外站/對講機門站
11‧‧‧影像擷取裝置
14‧‧‧室外使用者介面/使用者介面
18‧‧‧監視器
140‧‧‧功能按鈕
180‧‧‧監視器螢幕
H1‧‧‧操作者/人
H10‧‧‧特定區
H11‧‧‧面部區
H12‧‧‧眼睛
IM2‧‧‧視訊
N1‧‧‧數字鍵
N2‧‧‧星號(*)鍵
N3‧‧‧刪除鍵
N4‧‧‧呼叫按鈕
P1‧‧‧按鈕
R1‧‧‧預定範圍
S1‧‧‧指示符
X1‧‧‧外殼
X10‧‧‧本體罩蓋
X11‧‧‧裝飾罩蓋
X12‧‧‧窗孔
X13‧‧‧聲孔

Claims (17)

  1. 一種對講機門站,其包括: 一使用者介面,其經組態以接收由一人鍵入之一操作命令;及 一控制器,其經組態以在發現滿足一特定條件時接受在該使用者介面處接收之該操作命令, 該特定條件包含一第一條件或一第二條件之至少一者, 該第一條件係該人之至少一特定區落於其中可識別該人之一預定範圍內, 該第二條件係基於關於該特定區之資訊而成功鑑認該人。
  2. 如請求項1之對講機門站,其中 該特定區包含該人之一面部區。
  3. 如請求項1或2之對講機門站,其進一步包括經組態以擷取該人之一影像的一影像擷取裝置,其中 該第一條件係至少該特定區落於由該影像擷取裝置擷取之該影像中之該預定範圍內,且 該第二條件係基於關於該影像中之該特定區之資訊而成功鑑認該人。
  4. 如請求項3之對講機門站,其進一步包括經組態以顯示由該影像擷取裝置所擷取之即時視訊的一監視器,其中 該監視器經組態以將指示該預定範圍之一指示符疊加於該即時視訊上。
  5. 如請求項4之對講機門站,其中 該監視器經組態以在發現滿足該特定條件時隱藏該指示符。
  6. 如請求項3之對講機門站,其進一步包括經組態以可與同該對講機門站分開提供之一電信裝置通信的一通信裝置,其中 該通信裝置經組態以在滿足該特定條件時將該影像傳輸至該電信裝置。
  7. 如請求項1或2之對講機門站,其進一步包括經組態以偵測該人之一視線的一眼睛偵測器,其中 該第一條件係該特定區及該視線落於該預定範圍內。
  8. 如請求項1或2之對講機門站,其進一步包括經組態以提供提示該人面向一預定方向之導引資訊的一導引提供器。
  9. 如請求項1或2之對講機門站,其進一步包括經組態以當在其中未滿足該特定條件之一狀態下透過該使用者介面鍵入該操作命令時提供關於該狀態之警報資訊的一警報提供器。
  10. 如請求項1或2之對講機門站,其中 該使用者介面包含一監視器,該監視器經組態以顯示一觸敏操作區域作為一影像且接收該觸敏操作區域上之一觸控命令作為該操作命令,且 該監視器經組態以在滿足該特定條件之前隱藏該觸敏操作區域且在滿足該特定條件時展示該觸敏操作區域。
  11. 一種對講機系統,其包括: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對講機門站;及 一通信裝置,其經組態以與該對講機門站通信。
  12. 如請求項11之對講機系統,其中 該操作命令與呼叫該通信裝置有關。
  13. 一種對講機門站,其包括: 一導引器,其經組態以給予一人關於如何滿足一第一條件之一指示;及 一信號輸出裝置,其經組態以在發現滿足一第二條件時輸出解鎖一電子鎖裝置之一信號, 該第一條件係該人之至少一特定區落於其中可識別該人之一預定範圍內,且 該第二條件係基於關於該特定區之資訊而成功鑑認該人。
  14. 一種對講機系統,其包括: 如請求項13之對講機門站;及 一通信裝置,其經組態以與該對講機門站通信。
  15. 一種用於控制一對講機門站之方法,該對講機門站包含經組態以接收由一人鍵入之一操作命令的一使用者介面, 該方法包括在發現滿足一特定條件時接受在該使用者介面處接收之該操作命令, 該特定條件包含一第一條件或一第二條件之至少一者, 該第一條件係該人之至少一特定區落於其中可識別該人之一預定範圍內, 該第二條件係基於關於該特定區之資訊而成功鑑認該人。
  16. 一種用於控制一對講機門站之方法,該方法包括 給予一人關於如何滿足一第一條件之一指示;及 在發現滿足一第二條件時輸出解鎖一電子鎖裝置之一信號, 該第一條件係該人之至少一特定區落於其中可識別該人之一預定範圍內,且 該第二條件係基於關於該特定區之資訊而成功鑑認該人。
  17. 一種經設計以使一電腦系統執行如請求項15或16之方法的程式。
TW108120863A 2018-06-19 2019-06-17 對講機門站、對講機系統、控制方法及程式 TWI8180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6457 2018-06-19
JP2018116457A JP7209206B2 (ja) 2018-06-19 2018-06-19 インターホン玄関装置、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7127A true TW202007127A (zh) 2020-02-01
TWI818035B TWI818035B (zh) 2023-10-11

Family

ID=66999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0863A TWI818035B (zh) 2018-06-19 2019-06-17 對講機門站、對講機系統、控制方法及程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585053B1 (zh)
JP (2) JP7209206B2 (zh)
TW (1) TWI8180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16682A (zh) * 2019-12-31 2020-06-02 钧捷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汽车解锁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82941B (en) 2001-03-15 2007-06-21 Toshiba Corp Entrance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entrance management method by using face features identification
JP2003018587A (ja) 2001-06-29 2003-01-17 Sharp Corp ドアフォンシステム
JP2004005384A (ja) * 2002-04-19 2004-01-08 Sony Corp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自動トリミング装置、並びに肖像写真撮影装置
US20060066440A1 (en) * 2004-09-28 2006-03-30 Ming-Hsiang Yeh Structure of door lock control apparatus
JP2008301209A (ja) 2007-05-31 2008-12-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カメラ付き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JP2010080993A (ja) * 2008-09-23 2010-04-08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5508198B2 (ja) * 2010-09-01 2014-05-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5331788B2 (ja) * 2010-12-24 2013-10-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コントローラ、開錠システム、開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207739A (ja) 2012-03-29 2013-10-07 Aiphone Co Ltd テレビ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US9049352B2 (en) * 2013-07-26 2015-06-02 SkyBell Technologies, Inc. Pool monitor systems and methods
JP5561418B1 (ja) 2013-08-09 2014-07-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91129A (ja) 2015-11-09 2017-05-25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顔認証装置、顔認証装置を備えた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顔認証装置における画面表示制御方法
JP2017208751A (ja) 2016-05-20 2017-11-24 株式会社日立システムズ 来訪者認証・判定システム
CN106295549A (zh) * 2016-08-05 2017-01-04 深圳市鹰眼在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角度人脸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
CN106815914A (zh) * 2017-01-25 2017-06-09 辛明江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及解锁方法
JP6452750B2 (ja) 2017-04-18 2019-01-16 株式会社ソニー・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処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85053B1 (en) 2023-02-01
TWI818035B (zh) 2023-10-11
EP3585053A1 (en) 2019-12-25
JP7209206B2 (ja) 2023-01-20
JP2023036762A (ja) 2023-03-14
JP2019220837A (ja) 2019-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33608B1 (ko) 도어 록 장치
US20190130175A1 (en) Output control device, intercom slave unit, and intercom system
JP2011077835A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2009100334A (ja) 訪問者応対装置、訪問者応対携帯端末、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JP2023036762A (ja) インターホン玄関装置、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60604B2 (ja) インターホン親機、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158170A (ja) インターホン用データベース生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インターホン室内装置、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5468859B2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2010062797A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7390670B2 (ja) 共同玄関子機、共同玄関子機の画像出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562132A1 (en) Intercom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JP7320720B2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184657A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181211A (ja) 顔認証装置
JP2008079259A (ja) 集合住宅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
JP2009182849A (ja) 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TWI770343B (zh) 對講機系統、登錄方法及程式
JP3908212B2 (ja) インターホン装置,インターホン装置における音声変換方法,インターホン装置用音声変換プログラム
JP7329747B2 (ja) インターホン玄関装置、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制御方法、通信装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26605B2 (ja)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EP3962053A1 (en) Intercom system, sett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7336683B2 (ja) 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3020044A (ja) 情報出力システム、認証システム、端末システム、情報出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201946428A (zh) 呼叫裝置、資訊終端、資訊終端之控制方法及程式
JP2023010577A (ja) 情報端末、インターホン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