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06448A - 顯示面板以及使用其的大型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面板以及使用其的大型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06448A
TW202006448A TW108123469A TW108123469A TW202006448A TW 202006448 A TW202006448 A TW 202006448A TW 108123469 A TW108123469 A TW 108123469A TW 108123469 A TW108123469 A TW 108123469A TW 202006448 A TW202006448 A TW 20200644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film
film transistor
display panel
glass substrate
transistor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3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29715B (zh
Inventor
張景雲
朴元淳
孫東溟
申相旻
李昶準
丁英基
趙誠必
許均
洪淳珉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6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6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97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971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5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 H01L23/53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within the device in operation from one component to another, i.e. interconnections, e.g. wires, lead frames the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chips being formed on, or in, insulating substrates
    • H01L23/5386Geometry or layout of the interconnection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6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 H01L25/167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compri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g. LED, photodi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10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 H10K85/111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comprising aromatic, heteroaromatic, or aryl chains, e.g. polyaniline, polyphenylene or polyphenylene vinylene
    • H10K85/113Hetero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sulfur or selene, e.g. polythiophe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根據實施例的顯示面板包括: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多個微發光二極體(LED),排列於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一個表面上;以及多條側配線,形成於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邊緣處,以將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一個表面電性連接至與所述一個表面相對的表面。

Description

顯示面板以及使用其的大型顯示裝置
根據本文所揭露內容的器件及方法是有關於一種顯示面板以及一種使用其的大型顯示裝置,且更具體而言,是有關於一種藉由在薄膜電晶體(TFT)基板的邊緣處佈置側配線結構以將驅動電路的接合區域移動至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後表面來達成無邊框面板的顯示面板以及一種使用其的大型顯示裝置。 [相關申請案的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基於且根據35 U.S.C. § 119主張於2018年7月4日在韓國智慧財產局提出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18-0077668號以及於2019年6月25日在韓國智慧財產局提出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19-0075904號的優先權,上述申請案的揭露內容全文併入本案供參考。
顯示裝置當基於畫素或基於子畫素運作時會顯示多種顏色,且其操作是由每一畫素或子畫素薄膜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stor,TFT)來控制。多個薄膜電晶體可設置於一般可被稱為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可撓性基板、玻璃基板或塑膠基板上。
此種薄膜電晶體基板已用於驅動顯示器,例如可撓性器件、小尺寸可穿戴器件(例如,可穿戴手錶等)、大尺寸電視(TV)等。為了驅動薄膜電晶體基板,將薄膜電晶體基板連接至外部電路(例如外部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以向薄膜電晶體基板或驅動器電路(例如,驅動器積體電路)施加電流。一般而言,薄膜電晶體基板及每一電路可藉由玻璃覆晶(Chip on Glass,COG)接合或玻璃上膜(Film on Glass,FOG)接合進行連接。對於該些連接,需要在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處設置具有特定面積的邊框區域。
近來,已穩定地執行對移除或減小邊框區域以將顯示面板的顯示區域(即,主動區域)最大化的無邊框(bezel-less)技術的研究,例如,在美國專利公佈第US 9,367,094號(公開日:2016年6月14日)中揭露的顯示面板。目前,無邊框顯示面板已應用於小尺寸顯示裝置(例如智慧型電話)或者大尺寸顯示裝置(例如顯示板)。
提供一種藉由在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處佈置側配線結構以將驅動電路的接合區域移動至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後表面來達成無邊框面板的顯示面板以及一種使用其的大型顯示裝置。
此外,提供一種使用μ-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的顯示裝置,以藉由在將多個μ-LED安裝於薄膜電晶體基板上時,在μ-LED安裝表面的外側上佈置將薄膜電晶體基板連接至驅動電路的側配線來提供具有增加的μ-LED安裝密度的顯示面板以及一種使用其的大型顯示裝置。
再者,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在藉由對多個無邊框顯示面板進行連接而製作的大型顯示器(large format display,LFD)的情形中,提供一種藉由將彼此鄰近的顯示面板的最外面的畫素之間的節距保持為相同於單一顯示器的節距來防止顯示面板之間預先出現接縫的顯示面板以及一種使用其的大型顯示裝置。
根據本揭露的態樣,提供一種顯示面板,所述顯示面板包括: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多個微發光二極體(LED),排列於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一個表面上;以及多條側配線,形成於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邊緣處以將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一個表面電性連接至與所述一個表面相對的表面。
所述顯示面板可包括:所述多條側配線中的每一者連接至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一個表面、側端面以及與所述一個表面相對的所述表面。
所述顯示面板可包括:所述多條側配線中的每一者的兩端分別電性連接至形成於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邊緣處的第一連接墊及第二連接墊。
所述顯示面板可包括: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邊緣對應於不包括主動區域的虛擬區域,在所述主動區域中,所述多個微發光二極體排列於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上。
所述顯示面板可包括: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邊緣是自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最外部至所述主動區域的區域。
所述顯示面板可包括以預定間隔形成於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側端面上的所述多條側配線。
所述顯示面板可包括設置於在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側端面上形成的多個溝槽上的所述多條側配線。
所述顯示面板可包括設置於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側端面上的所述多條側配線。
所述顯示面板可包括自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側端面向內形成的所述多條側配線。
所述顯示面板可包括:所述多條側配線中的每一者的兩端分別電性連接至形成於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邊緣處的第一連接墊及第二連接墊。
所述顯示面板可包括:每一側配線的兩端覆蓋所述第一連接墊及所述第二連接墊。
所述顯示面板可包括:在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邊緣處形成用於覆蓋所述多條側配線的保護層。
所述顯示面板可包括:所述保護層是由絕緣材料形成。
根據本揭露的另一態樣,提供一種藉由對多個顯示面板進行連接而製造的大型顯示裝置,所述多個顯示面板中的每一者包括: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多個微發光二極體(LED),排列於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一個表面上;以及多條側配線,形成於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邊緣處,以將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一個表面電性連接至與所述一個表面相對的表面,其中三個微發光二極體構成一個畫素,設置於所述多個顯示面板中的每一者中的多個畫素以第一節距排列,且所述多個顯示面板的畫素中的相鄰顯示面板的畫素以等於第一節距的第二節距排列。
所述顯示面板可包括:所述多條側配線形成於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側端面上,以使所述多條側配線不自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側端面突出。
所述顯示面板可包括更靠近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側端面形成的第一連接墊及第二連接墊。
根據本揭露的某些實施例的上述及其他態樣、特徵及優點,在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處可形成將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電性連接至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後表面的導線。因此,薄膜電晶體基板的虛擬區域可被最小化,以易於達成無邊框顯示面板。
當藉由對多個無邊框顯示面板進行連接來實施大型顯示裝置時,在顯示面板之間的連接部分處,接縫可為不明顯的,由此改善顯示品質。
本揭露中闡述的實施例可省略相關已知功能或組件的詳細說明,以防止對標的的任何模糊說明。此外,將省略相同組件的冗餘說明。
此外,為易於闡述,可給出或混合用於本揭露中的構成元件的後綴「部分」,且可不具有特定的含義或可具有區分自身的作用。
本申請案中使用的用語僅用於闡述特定實施例,且不旨在限制本揭露。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出,否則本揭露中的單數形式亦旨在包括複數形式。
單數表達亦可包括複數含義,只要單數表達在上下文中不包括不同的含義即可。在本揭露中,例如「包括(include)」及「具有(have/has)」等用語可被視為在本揭露中指定特徵、數目、操作、元件、組件或其組合,而不排除添加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數目、操作、元件、組件或其組合的存在或可能性。
例如「第一」及「第二」等用語可用於修飾各種元件,而不管次序及/或重要性如何。該些用語可用於區分各個組件。
當元件(例如,第一構成元件)被稱為「可操作地或通訊地耦合至」或「連接至」另一元件(例如,第二構成元件)時,應理解,每一構成元件可直接連接或經由另一構成元件(例如,第三構成元件)間接連接。然而,當元件被稱為「直接耦合至」或「直接連接至」另一元件時,應理解,在其之間可不存在其他構成元件(例如,第三構成元件)。
根據實施例的顯示面板可在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邊緣處形成側配線,且將設置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上的多個發光元件電性連接至設置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後表面上的電路。薄膜電晶體基板可包括玻璃基板、可撓性基板或塑膠基板,且在其一個表面上形成有多個薄膜電晶體的基板可被稱為背板(backplane)。玻璃基板(以下被稱為「薄膜電晶體基板」)在本文中可用於闡述的目的。
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可為薄膜電晶體基板的最外面。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可包括自薄膜電晶體基板的最外面至可顯示影像的主動區域的虛擬區域。因此,虛擬區域可包括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側端面、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鄰近於側端面的前表面及後表面的一部分。
發光元件可為微發光二極體(μ-LED),且在此種情形中,每一μ-LED可包括紅色(R)子畫素、綠色(G)子畫素及藍色(B)子畫素。單個畫素可包括三個子畫素,即R、G及B,且薄膜電晶體基板的每一薄膜電晶體可基於子畫素而形成。
μ-LED可自身發光,且可不包括背光單元、液晶層及偏振器以及可排列於其頂層上的非常薄的玻璃層。因此,μ-LED可被形成為較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更薄的厚度。
μ-LED可使用無機材料,且因此可能不會出現老化(burn-in)現象。因此,相較於使用有機材料的有機發光二極體而言,μ-LED可具有高三倍的亮度效率及一半的功耗。因此,當將安裝有μ-LED的顯示面板應用於智慧型電話時,使用者可在明亮的空間中清楚地看到智慧型電話的螢幕,且電池可運行更長時間。
μ-LED可藉由輥轉移(roller transfer)方法安裝於具有曲率的基板上,且元件可貼附至可如同橡膠般拉伸的基板。因此,可製造可自由轉變的透明顯示器。此意謂對實際安裝μ-LED的基板沒有限制。
μ-LED可被製造成小於100微米的超小尺寸,且當將其應用於可穿戴器件(例如智慧型手錶等)時,可達成超高解析度。能夠達成超高解析度的μ-LED的變遷時間(transition time),即完全改變顏色所花費的時間可為數奈秒。舉例而言,當將μ-LED應用於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或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頭戴耳機(headset)時,可顯著改善影像品質。
設置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上的側配線可將設置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上的第一連接墊電性連接至設置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後表面上的第二連接墊。側配線可沿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側端面及後表面形成,且側配線的一端可電性連接至第一連接墊,而側配線的另一端可電性連接至第二連接墊。側配線的一部分可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側端面上,以自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側端面突出側配線的厚度。
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處的側配線可在自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側端面至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內部的方向上形成,以不自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側端面突出。側配線的穿過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側端面的一部分可形成於在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側端面上設置的溝槽中。側配線的所述部分可完全填充溝槽,或者可沿溝槽的內圓周表面以預定厚度塗佈。當側配線的所述部分完全填充溝槽時,側配線的所述部分的表面可位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側端面的同一表面上。此外,當側配線的所述部分沿溝槽的內圓周表面以預定厚度塗佈時,側配線的所述部分的表面可位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內部,而非位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側端面的內部。
如上所述,根據上述實施例的顯示面板可藉由將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部區域上的虛擬區域最小化並將主動區域最大化來達成無邊框顯示面板。
在實施無邊框顯示面板的結構中,虛擬區域可減小,且主動區域可相對增大。因此,可增加單位顯示面板的μ-LED的安裝密度。
當對多個無邊框顯示面板進行連接時,可提供能夠將主動區域最大化的大型顯示裝置(LFD)。在此種情形中,顯示面板可被形成為藉由將虛擬區域最小化來保持彼此鄰近的顯示面板的畫素之間的節距相同於單個顯示面板中的畫素之間的節距。因此,可防止在顯示面板之間的連接部分中出現接縫。
下文中,將參照附圖闡述本揭露的各種實施例。
圖1A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前視圖,圖1B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方塊圖,且圖2為沿圖1A所示線A-A截取的剖視圖。
根據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00可包括:薄膜電晶體基板110,其中可形成多個畫素驅動電路137;多個畫素130,排列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上;面板驅動器150,產生控制訊號並將產生的控制訊號提供給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上的每一畫素驅動電路137;側配線170,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處以將畫素驅動電路137電性連接至面板驅動器150。
參照圖1A、圖1B及圖2,可在薄膜電晶體基板110上形成多條資料訊號線及多條閘極訊號線,所述多條資料訊號線設置於水平方向上以控制排列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111上的所述多個畫素130,所述多條閘極訊號線設置於垂直方向上。
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111可包括藉由所述多個畫素130顯示影像的主動區域(active area,AA)及不包括主動區域的虛擬區域(dummy area,DA)。虛擬區域DA可對應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且在本揭露中,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虛擬區域及邊緣可被認為是相同的。
參照圖1A,所述多個畫素130可以矩陣型式排列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前表面上。每一畫素130可包括分別與紅色、綠色及藍色對應的三個子畫素R 131、G 132及B 133。子畫素131、132及133中的每一者可包括發射子畫素顏色的光的微發光二極體(μ-LED)。在本揭露中,子畫素與μ-LED可被認為是相同的。
R、G及B子畫素131、132及133可以矩陣型式排列於所述多個畫素130中的一者中,或者依序排列。然而,R、G及B子畫素131、132及133的排列不限於此。所述排列可以畫素130為單位變化。每一畫素130可包括畫素驅動電路,以驅動與R、G及B子畫素131、132及133中的每一者對應的μ-LED。
一個畫素130可包括三個畫素驅動電路137,以分別驅動每一R、G及B子畫素131、132及133。
面板驅動器150可用玻璃覆晶(COG)接合方法或玻璃上膜(FOG)接合方法連接至薄膜電晶體基板110。面板驅動器150可驅動所述多個畫素驅動電路137,且控制電性連接至所述多個畫素驅動電路137的多個μ-LED 131、132及133的發光。面板驅動器150可藉由第一驅動器151及第二驅動器153逐條(line by line)控制所述多個畫素驅動電路。
第一驅動器131可針對每一訊框(frame)產生控制訊號以逐條依序地控制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111上的多條水平線,且將產生的控制訊號傳送至與所述線連接的畫素驅動電路。
第一驅動器131可被稱為閘極驅動器。
第二驅動器153可針對每一訊框產生控制訊號以逐條依序地控制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111上的多條垂直線,且將產生的控制訊號傳送至與所述線連接的畫素驅動電路137。
此外,第二驅動器153可被稱為資料驅動器。
側配線170可沿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以一定間隔設置多個。側配線170可將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111上的第一連接墊121電性連接至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後表面113上的第二連接墊123。第一連接墊121可沿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111的上側及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111的左側以預定距離設置多個。沿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111的上側排列的所述多個第一連接墊121可電性連接至閘極訊號線,且沿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111的左側排列的所述多個第一連接墊121可電性連接至資料訊號線。
側配線170的一端可電性連接至前接墊,且另一端可電性連接至後接墊,以使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111的第一連接墊121與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後表面113的第二連接墊123可彼此電性連接。
參照圖2,側配線170可包括:第一部分171,位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111上、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處;第二部分172,位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側端面112上;以及第三部分173,位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後表面113上。在此種情形中,側配線170可自側端面112突出側配線170的厚度,此乃因第二部分172設置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側端面112上。
為防止自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側端面112突出的側配線170的第二部分172斷開,亦可在側配線170上堆疊附加保護層180(參見圖12)。保護層180的厚度可等於或小於側配線170的厚度。
參照圖3至圖6的(b),側配線170可藉由各種製程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處。為易於闡釋,將在圖3至圖6的(b)中省略排列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上的所述多個畫素130。
圖3為示出藉由經由噴墨方法在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上塗佈導電金屬材料來形成側配線的製程的示意圖。
參照圖3,可形成側配線,以使用噴墨方法將油墨形式的自分配器(dispenser)181分配的導電金屬材料170a噴塗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上。導電金屬材料170a可依序塗佈至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前表面、側端面及後表面,以形成側配線。
圖4的(a)和(b)為示出藉由經由衝壓方法在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上塗佈導電金屬材料來形成側配線的製程的示意圖。
參照圖4的(a)和(b),可藉由可移動構件182將膏形式的導電金屬材料170b塗佈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上。舉例而言,導電金屬材料170b可依序塗佈至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前表面、側端面及後表面,以形成側配線。
圖5的(a)和(b)為示出藉由經由網版印刷方法在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上塗佈導電金屬材料來形成側配線的製程的示意圖。
參照圖5的(a)和(b),可在薄膜電晶體基板110上設置遮罩184,以使形成於遮罩中的排出孔185可對應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形成有側配線的邊緣。可將設置於遮罩184的上表面上的膏形式(paste form)的導電金屬材料170c推壓至刮刀(scraper)183,以藉由排出孔185塗佈至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導電金屬材料170c可依序塗佈至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的前表面、側端面及後表面。
圖6的(a)和(b)為示出藉由經由金屬沉積方法在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上塗佈導電金屬材料來形成側配線的製程的示意圖。
可藉由金屬沉積方法(例如濺射沉積方法)在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上形成側配線170。可在薄膜電晶體基板110上形成使用膠帶或液體樹脂的遮罩186及187,且可沉積導電金屬材料,以使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可被暴露出。端視金屬沉積設備而定,導電金屬材料可同時沉積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前表面、側端面及後表面上,或者可依序沉積於每一表面上。
在下文中,參照圖7A、圖7B、圖7C及圖7D,將闡述根據本揭露實施例的形成側配線470的黏合方法。
圖7A為示出黏合構件的前視圖,圖7B為示出不形成多條側配線的薄膜電晶體基板的示意圖,圖7C為示出藉由黏合方法在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部分上形成側配線的製程的示意圖,且圖7D為示出移除膠帶的製程的示意圖。
參照圖7A及圖7B,黏合構件400可包括膠帶410及形成於膠帶410上的多個導電構件470。
膠帶410可由可接合至設置於膠帶410的一個表面上的所述多個導電構件470的材料形成。此外,膠帶410可由在施加熱時失去黏合力的材料形成。
因此,當對膠帶410施加熱時,所述多個導電構件470可易於與膠帶410分離。
所述多個導電構件470(或側配線)可由導電材料形成。另外,當導電構件470貼附至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部分時,導電構件470可形成將第一連接墊121電性連接至第二連接墊123的側配線。
導電構件470可處於黏合至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部分之前的狀態,且側配線170可處於黏合至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部分之後的狀態。
導電構件470中的每一者可為具有第一寬度W1及第一長度L1的正方形或矩形形狀。
第一寬度W1可對應於第一連接墊121的第二寬度W2。舉例而言,導電構件470的第一寬度W1可基於與導電構件470電性連接及物理連接的第一連接墊121的第二寬度W2來確定。
具體而言,第一寬度W1可等於或大於第二寬度W2。導電構件470可覆蓋第一連接墊121,以部分地環繞第一連接墊121。
此外,導電構件470的第一寬度W1可基於第二連接墊123以及第一連接墊121的寬度來確定。
第一長度L1可為用於在環繞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部分的同時將第一連接墊121連接至第二連接墊123的長度。
舉例而言,第一長度L1可為包括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111、側端面112及後表面113的自第一連接墊121至第二連接墊123的距離。
此外,所述多個導電構件470可被排列成在膠帶410上彼此間隔開第一間隔D1。第一間隔D1可為所述多個導電構件470的中心線之間的距離,且可對應於第二間隔D2,第二間隔D2是所述多個第一連接墊121的中心線之間的距離。
因此,一個導電構件470可將一個第一連接墊121連接至一個第二連接墊123,所述一個第二連接墊123設置於所述一個第一連接墊121的相對側上。
參照圖7C,黏合構件400可接合至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部分。一個導電構件470可接觸設置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111上的一個第一連接墊121、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側端面112、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後表面113以及第二連接墊123。
因此,第一連接墊121與第二連接墊123可電性連接。
當黏合構件接合至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部分時,可對黏合構件400施加熱壓縮(P)。因此,所述多個導電構件470可接合並固定至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部分。
換言之,所述多個導電構件470可接合至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部分以形成多條側配線。
參照圖7D,膠帶410可在Q方向上自所述多個導電構件470移除。
參照圖8A、圖8B及圖8C,將闡述根據實施例的形成側配線570的蝕刻方法。
圖8A為示出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部分上的導電層的示意圖,圖8B為示出形成於導電層上的遮蔽構件的示意圖,且圖8C為示出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形成有多條側配線的邊緣部分的示意圖。
參照圖8A,可沿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部分形成導電層560。導電層560可接合至第一連接墊121、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111、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側端面112、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後表面113以及第二連接墊123。
參照圖8B,可以預定間隔在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邊緣部分處形成遮蔽構件550,以對應於設置所述多個第一連接墊121及所述多個第二連接墊123的位置。
遮蔽構件550可保護設置於形成有遮蔽構件550的區域上的導電層560以免在蝕刻導電層560的製程中被蝕刻。
遮蔽構件550可對應於待形成的所述多條側配線570的形狀。舉例而言,遮蔽構件550的第三寬度W3可對應於待形成的所述多條側配線570的寬度。
第三寬度W3可等於或大於第一連接墊121的第二寬度W2。遮蔽構件550可部分地覆蓋第一連接墊121。
遮蔽構件550的第三寬度W3可基於第二連接墊123的寬度以及第一連接墊121的寬度來確定。
參照圖8B,可執行導電層560的蝕刻製程。蝕刻可包括濕法蝕刻及乾法蝕刻。
舉例而言,可不蝕刻設置於形成有遮蔽構件550的區域中的導電層560,且可蝕刻設置於不形成遮蔽構件550的區域中的導電層560。
因此,參照圖8C,可形成所述多條側配線570以對應於設置第一連接墊121及第二連接墊123的位置。
所述多條側配線570可將第一連接墊121電性連接及物理連接至第二連接墊123。
參照圖9A、圖9B及圖9C,將闡述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01、102及103。
圖9A為示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前視圖,圖9B為示出根據本揭露再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前視圖,且圖9C為示出根據本揭露再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前視圖。
所述多條側配線170可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四個側中的二或更多個側上,且形成有所述多條側配線170的所述兩個側可為不同的。
舉例而言,在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四個側中的一個側上,可設置用於接收第一驅動器131的訊號的第一連接墊121及第二連接墊123,且在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四個側中的另一側上,可設置用於接收第二驅動器153的訊號的第一連接墊121及第二連接墊123。
換言之,為驅動所述多個畫素130,在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四個側中的一個側上,可形成用於傳送閘極訊號的側配線170,且在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四個側中的另一側上,可設置用於傳送資料訊號的側配線170。
舉例而言,參照圖9A,所述多條側配線170以及由所述多條側配線170連接的第一連接墊121及第二連接墊123可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上側或下側上。
參照圖9B,所述多條側配線170以及由所述多條側配線170連接的第一連接墊121及第二連接墊123可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左側或右側上。
參照圖9C,不同於圖1A所示矩形形狀的顯示面板100的薄膜電晶體基板110,顯示模組103中所包括的薄膜電晶體基板110’可具有正方形形狀。
舉例而言,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四個側的長度可為相同的。具體而言,上側的第三長度L3與左側的第四長度L4可相同。
因此,藉由依序佈置正方形形狀的顯示模組103的薄膜電晶體基板110’,可實施各種尺寸的高亮度及高色調顯示螢幕。
圖10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藉由對多個顯示面板進行連接而形成的大型顯示裝置的前視圖,且圖11為示出圖10所示部分B的放大圖。
參照圖10,根據實施例,可藉由對多個無邊框顯示面板100進行連接來形成大型顯示裝置190。
參照圖11,彼此鄰近設置的第一顯示面板100a及第二顯示面板100b的畫素可設置有相同的節距P1、P2及P3。具體而言,第一顯示面板100a的畫素130a與鄰近於第一顯示面板100a的第二顯示面板100b的畫素130b的節距P3可相同於第二顯示面板100b的畫素130b的節距P1及P2。
為使每一顯示面板的畫素的節距等於第一顯示面板100a及第二顯示面板100b的每一畫素130a與130b的節距,可適當地調整第一顯示面板100a的畫素130a的一端與第二顯示面板100b的畫素的一端之間的距離(L)。
由於連接構件的厚度,可在彼此鄰近的第一顯示面板100a與第二顯示面板100b之間形成預定間隙(G),然而,每一畫素可具有相同的節距。由於相較於大型顯示裝置190的尺寸而言,預定間隙(G)極小,因此當觀看顯示於大型顯示裝置190上的影像時,很難用肉眼看到由於顯示面板的連接部分中的間隙(G)而引起的接縫。因此,藉由對多個無邊框顯示面板100進行連接而形成的大型顯示裝置190可實施為單個顯示面板。
闡述如圖1所示在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上側及左側上形成有多條側配線170,但不限於此。所述多條側配線170可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四個側中的一或多個側上。
舉例而言,所述多條側配線170可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上側或下側上、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上側及右側上或者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左側及右側上。所述多條側配線170可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四個側中的任一側上,或者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四個側中的三個側上。
圖12為示出堆疊於側配線上以保護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上的側配線的保護層的剖視圖。
此外,當藉由對多個顯示面板進行連接而製造大型顯示裝置,且所述多條側配線170可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四個側中的一或多個側上時,彼此鄰近的顯示面板的側配線可根據所述多條側配線的形成位置而短路。舉例而言,當所述多條側配線連接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上側及下側上的多個顯示面板時,在垂直方向上彼此鄰近的顯示面板的側配線可能短路。
為防止短路現象,參照圖12,可較佳地形成覆蓋所述多條側配線170的保護層180。保護層180可執行絕緣功能及保護功能,以防止所述多條側配線170由於自外部施加至所述多條側配線170的物理力及衝擊而被損壞。
參照圖12,保護層180可完全覆蓋側配線170的第二部分172,且分別部分地覆蓋第一部分171及第三部分173的一部分,但不限於此,且可覆蓋第一部分171、第二部分172及第三部分173的整個區域。保護層180可藉由例如噴墨方法、衝壓方法、沉積方法等用於形成側配線170的各種方法來形成,參照圖15、圖16、圖17及圖18。
參照圖13及圖14,將闡述顯示面板200的結構。在闡述顯示面板200時,將省略與顯示面板100相同的組件的說明,且將闡述側配線170的不同實施例。
圖13為示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前視圖,且圖14為沿圖13所示線C-C截取的剖視圖。
參照圖13,在顯示面板200中,可以矩陣型式在薄膜電晶體基板210的前表面上形成多個畫素230,且可在薄膜電晶體基板210的邊緣處形成多條側配線270。
側配線270可自內側具有與薄膜電晶體基板210的側端面實質上相同的厚度,以使側配線270不會自薄膜電晶體基板210的側端面突出。
參照圖14,可在薄膜電晶體基板210的側端面上設置形成有側配線270的溝槽211a,以使側配線270可不自薄膜電晶體基板210的側端面突出。在此種情形中,電性連接至側配線270的第一連接墊221及第二連接墊223可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210的前表面或後表面上。
第一連接墊221及第二連接墊223可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210的邊緣處,以在側配線270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210上之後覆蓋側配線270的兩端,進而能夠與側配線270進行電性連接。
側配線270可不自薄膜電晶體基板210的側端面突出,且因此可防止側配線270在薄膜電晶體基板210被攜帶或搬運時斷開。
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200,側配線270可插入溝槽211a中,且藉由直接連接第一連接墊221與第二連接墊233,薄膜電晶體基板210的虛擬區域DA1可小於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虛擬區域DA(如圖2所示)。
將在圖15至圖18中依序示出在薄膜電晶體基板210的邊緣處形成側配線270的製程。然而,形成側配線270的製程不限於此。
圖15、圖16、圖17及圖18為依序示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製造製程的圖。
參照圖15,可設置能夠製造多個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大尺寸玻璃260。
玻璃260可用作薄膜電晶體基板,此乃因電晶體、閘極訊號線、資料訊號線等可藉由光刻製程形成於多個虛擬分割區域中。
可製造多個孔211以對應於所述多個虛擬分割區域。
參照圖16,可對所述多個孔211中的每一者塗佈導電金屬材料。導電金屬材料可完全填充所述多個孔211中的每一者。
在所有導電金屬材料被塗佈至所述多個孔211之後,可沿玻璃260的虛擬第一切割線240形成多個備用薄膜電晶體基板261。
參照圖17,每一備用薄膜電晶體基板261的邊緣可沿虛擬第二切割線241進行二次切割。第二切割線241的一部分可被設置成穿過每一孔211的中心。因此,第二次切割可比第一次切割更精確地執行,此乃因超迷你尺寸的孔211可藉由第二次切割被切成兩半。圖17中的標號213為藉由第二次切割自薄膜電晶體基板261移除的部分。
參照圖18,孔211可藉由第二次切割形成為半圓形溝槽211a。因此,可藉由例如轉移技術等各種製程將多個μ-LED安裝於薄膜電晶體基板210上。
圖19為示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藉由對多個顯示面板進行連接而形成的大型顯示裝置的前視圖,且圖20為示出圖19所示部分D的放大圖。
參照圖19,舉例而言,大型顯示裝置290可藉由對所述多個顯示面板200a及200b進行連接來形成。大型顯示裝置290可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處,以使所述多條側配線270可不自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側端面突出。參照圖20,可藉由形成所述多條側配線270來移除彼此鄰近的顯示面板200a及200b之間的間隙G,以使所述多條側配線270不自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側端面突出。參照圖20,彼此相鄰設置的顯示面板200a及200b的畫素可以相同的節距P4、P5、P6設置。更具體而言,顯示面板200a的畫素230a與鄰近顯示面板200a的顯示面板200b的畫素230b的節距P6可相同於顯示面板200b的畫素230b的節距P4、P5。
圖21為示出根據再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前視圖,且圖22為沿圖21所示線E-E截取的剖視圖。
參照圖21,根據再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300可具有與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200相同的結構,但側配線370的厚度及形狀可不同地形成。
側配線370可被塗佈成在顯示面板300的溝槽311a的內圓周表面中具有預定厚度。為形成側配線370,可將導電金屬材料塗佈至每一孔的內圓周表面以具有預定厚度,從而不完全填充玻璃260的孔211(參見圖15),且可執行第二次切割。
因此,側配線370可被形成為具有如圖21所示的近似弧形狀,且側配線370的所述部分的表面可自薄膜電晶體基板310的側端面向內設置,如圖22所示。
參照圖22,第一連接墊321及第二連接墊323可在薄膜電晶體基板310的邊緣的前表面及後表面處電性連接至側配線370的每一端。如圖21所示,圖中示出第一連接墊321及第二連接墊323的部分連接至側配線370的兩端的部分,但其不限於此。第一連接墊321及第二連接墊323可以大的橫截面積接觸側配線370的兩端。相較於圖21所示的位置而言,第一連接墊321及第二連接墊323可被形成為更靠近薄膜電晶體基板310的側端面。
在根據再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300中,薄膜電晶體基板310的虛擬區域DA2可具有較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虛擬區域DA減小的面積,且因此薄膜電晶體基板110的主動區域AA可增加。
闡述在顯示面板200及300中,如圖13及圖21所示,所述多條側配線270及370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210及320的上側及左側上,但不限於此。所述多條側配線270及370可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210及310的四個側中的一或多個側上。
當藉由對多個顯示面板進行連接來製造大型顯示裝置時,可形成覆蓋所述多條側配線270及370的保護層。因此,可保護所述多條側配線270及370不被短路,可能由於自外部施加至所述多條側配線270及370的物理力及衝擊而在鄰近的顯示面板的所述多條側配線270及370之間發生所述短路。
根據本揭露的各種實施例,可在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處形成用於電性連接薄膜電晶體基板的前表面及後表面的導線,以將薄膜電晶體基板的虛擬區域最小化。因此,無邊框顯示面板可高效地利用顯示面板的區域。
當藉由對多個無邊框顯示面板進行連接來形成大型顯示裝置時,接縫可能不會出現在連接顯示面板的部分上,且因此可改善顯示品質。
根據各種實施例的組件(例如,模組或程式)中的每一者可包括單個實體或多個實體,且可省略上述子組件中的一些子組件,或者在各種實施例中可更包括其他組件。作為另一選擇或另外,一些組件可整合至一個實體中,以在整合之前執行由每一組件執行的相同或相似的功能。根據各種實施例,由模組、程式或其他組件執行的操作可依序地、並行地、重複地或試探地(heuristically)執行,或者至少一些操作可以不同的次序執行,或者省略,或者可進一步添加另一功能。
儘管已示出並闡述了實施例,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在不背離本揭露的原理及精神的條件下,可對該些實施例作出改變。因此,本揭露的範圍可不視為僅限於所闡述的實施例。
100、101、102、103、200、200a、200b、300‧‧‧顯示面板 100a‧‧‧第一顯示面板 100b‧‧‧第二顯示面板 110、110’、210、310‧‧‧薄膜電晶體基板 111‧‧‧前表面 112‧‧‧側端面 113‧‧‧後表面 121、221、321‧‧‧第一連接墊 123、223、323‧‧‧第二連接墊 130、130a、130b、230、230a、230b、330‧‧‧畫素 131‧‧‧R/子畫素/μ-LED 132‧‧‧G/子畫素/μ-LED 133‧‧‧B/子畫素/μ-LED 137‧‧‧畫素驅動電路 150‧‧‧面板驅動器 151‧‧‧第一驅動器 153‧‧‧第二驅動器 170、270、370、570‧‧‧側配線 170a、170b、170c‧‧‧導電金屬材料 171‧‧‧第一部分 172‧‧‧第二部分 173‧‧‧第三部分 180‧‧‧保護層 182‧‧‧可移動構件 183‧‧‧刮刀 184、186、187‧‧‧遮罩 185‧‧‧排出孔 190、290‧‧‧大型顯示裝置 211‧‧‧孔 211a、311a‧‧‧溝槽 240‧‧‧虛擬第一切割線 241‧‧‧虛擬第二切割線 260‧‧‧大尺寸玻璃 261‧‧‧備用薄膜電晶體基板 400‧‧‧黏合構件 410‧‧‧膠帶 470‧‧‧導電構件/側配線 550‧‧‧遮蔽構件 560‧‧‧導電層 A-A、C-C、E-E‧‧‧線 AA‧‧‧主動區域 B、D‧‧‧部分 D1‧‧‧第一間隔 D2‧‧‧第二間隔 DA、DA1、DA2‧‧‧虛擬區域 G‧‧‧預定間隙 t、t1、t2‧‧‧厚度 L‧‧‧距離 L1‧‧‧第一長度 L3‧‧‧第三長度 L4‧‧‧第四長度 P‧‧‧熱壓縮 Q‧‧‧方向 P1、P2、P3、P4、P5、P6‧‧‧節距 W1‧‧‧第一寬度 W2‧‧‧第二寬度 W3‧‧‧第三寬度
結合所附圖式閱讀以下說明,本揭露的某些實施例的上述及其他態樣、特徵及優點將變得更顯而易見,在所附圖式中: 圖1A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前視圖。 圖1B為闡釋根據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方塊圖。 圖2為根據實施例的沿圖1A所示線A-A截取的剖視圖。 圖3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藉由經由噴墨方法在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上塗佈導電金屬材料來形成側配線的製程的示意圖。 圖4的(a)和(b)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藉由經由衝壓方法在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上塗佈導電金屬材料來形成側配線的製程的示意圖。 圖5的(a)和(b)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藉由經由網版印刷方法在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上塗佈導電金屬材料來形成側配線的製程的示意圖。 圖6的(a)和(b)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藉由經由金屬沉積方法在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上塗佈導電金屬材料來形成側配線的製程的示意圖。 圖7A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黏合構件的俯視圖。 圖7B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不形成多條側配線的薄膜電晶體基板的示意圖。 圖7C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藉由黏合方法在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部分上形成側配線的製程的示意圖。 圖7D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移除膠帶的製程的示意圖。 圖8A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在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部分上形成的導電層的示意圖。 圖8B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形成於導電層上的遮蔽構件的示意圖。 圖8C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形成有多條側配線的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部分的示意圖。 圖9A為示出根據本揭露另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前視圖。 圖9B為示出根據本揭露再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前視圖。 圖9C為示出根據本揭露再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前視圖。 圖10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藉由對多個顯示面板進行連接而形成的大型顯示裝置的前視圖。 圖11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圖10所示部分B的放大圖。 圖12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堆疊於側配線上以保護形成於薄膜電晶體基板的邊緣上的側配線的保護層的剖視圖。 圖13為示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前視圖。 圖14為根據實施例的沿圖13所示線C-C截取的剖視圖。 圖15、圖16、圖17及圖18為依序示出根據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製造製程的圖。 圖19為示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藉由對多個顯示面板進行連接而形成的大型顯示裝置的前視圖。 圖20為示出根據實施例的圖19所示部分D的放大圖。 圖21為示出根據再一實施例的顯示面板的前視圖。 圖22為沿圖21所示線E-E截取的剖視圖。
100‧‧‧顯示面板
110‧‧‧薄膜電晶體基板
121‧‧‧第一連接墊
130‧‧‧畫素
131‧‧‧R/子畫素/μ-LED
132‧‧‧G/子畫素/μ-LED
133‧‧‧B/子畫素/μ-LED
170‧‧‧側配線
AA‧‧‧主動區域
A-A‧‧‧線
DA‧‧‧虛擬區域

Claims (15)

  1.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 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 多個微發光二極體(LED),排列於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一個表面上;以及 多條側配線,形成於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邊緣處,以將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一個表面電性連接至與所述一個表面相對的表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所述多條側配線中的每一者連接至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一個表面、側端面以及與所述一個表面相對的所述表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所述多條側配線中的每一者的兩端分別電性連接至形成於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邊緣處的第一連接墊及第二連接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邊緣對應於虛擬區域,所述虛擬區域不包括其中所述多個微發光二極體排列於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上的主動區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邊緣是自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最外部至所述主動區域的區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所述多條側配線以預定間隔形成於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側端面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所述多條側配線設置於在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側端面上形成的多個溝槽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所述多條側配線設置於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側端面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所述多條側配線自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側端面向內形成。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所述多條側配線中的每一者的兩端分別電性連接至形成於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邊緣處的第一連接墊及第二連接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每一側配線的兩端覆蓋所述第一連接墊及所述第二連接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在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邊緣處形成用於覆蓋所述多條側配線的保護層。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所述保護層是由絕緣材料形成。
  14. 一種大型顯示裝置,藉由對多個顯示面板進行連接來製造,其中所述多個顯示面板中的每一者包括: 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 多個微發光二極體(LED),排列於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一個表面上;以及 多條側配線,形成於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邊緣處,以將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一個表面電性連接至與所述一個表面相對的表面, 其中三個微發光二極體構成一個畫素, 其中設置於所述多個顯示面板中的每一者中的多個畫素以第一節距排列,且 其中所述多個顯示面板的畫素中的相鄰顯示面板的畫素以等於所述第一節距的第二節距排列。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所述多條側配線形成於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側端面上,以使所述多條側配線不自所述薄膜電晶體玻璃基板的所述側端面突出。
TW108123469A 2018-07-04 2019-07-03 顯示面板以及使用其的大型顯示裝置 TWI8297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80077668 2018-07-04
KR10-2018-0077668 2018-07-04
KR10-2019-0075904 2019-06-25
KR1020190075904A KR102151099B1 (ko) 2018-07-04 2019-06-25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대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6448A true TW202006448A (zh) 2020-02-01
TWI829715B TWI829715B (zh) 2024-01-21

Family

ID=69153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3469A TWI829715B (zh) 2018-07-04 2019-07-03 顯示面板以及使用其的大型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782191A4 (zh)
KR (1) KR102151099B1 (zh)
CN (1) CN112335045A (zh)
TW (1) TWI82971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5506B (zh) * 2020-08-14 2022-08-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804720B (zh) * 2020-03-27 2023-06-11 南韓商太特思股份有限公司 Led顯示模組及其顯示器
TWI832687B (zh) * 2023-01-30 2024-0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側面電路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111529A (ko) * 2020-03-03 2021-09-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측면 배선이 형성된 글라스 기판을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디스플레이 모듈 제조 방법
WO2021210698A1 (ko) * 2020-04-13 2021-10-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멀티 스크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42344B1 (ko) * 2020-05-08 2023-06-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측면 배선이 형성된 글라스 기판을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WO2021225341A1 (ko) * 2020-05-08 2021-1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측면 배선이 형성된 글라스 기판을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742681B (zh) * 2020-05-21 2021-10-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N111951697B (zh) 2020-08-10 2022-02-0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屏
CN113644085B (zh) * 2020-08-14 2023-06-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
KR20220039448A (ko) * 2020-09-22 2022-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측면 배선을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20054034A (ko) * 2020-10-23 2022-05-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328078B1 (ko) 2021-04-13 2021-11-18 주식회사 에이맵플러스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6354B2 (en) * 1999-08-06 2002-09-24 Rainbow Displays, Inc. Design features optimized for tiled flat-panel displays
JP5476701B2 (ja) * 2008-10-31 2014-04-23 株式会社大林組 階段
WO2010106637A1 (ja) * 2009-03-17 2010-09-2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有機el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77965B2 (ja) * 2010-09-02 2014-08-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US9029880B2 (en) * 2012-12-10 2015-05-12 LuxVu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ctive matrix display panel with ground tie lines
KR102087951B1 (ko) * 2013-07-25 2020-04-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평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50282293A1 (en) * 2014-02-07 2015-10-01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Display, display assembly and device
JP2015175969A (ja) * 2014-03-14 2015-10-05 日本放送協会 タイル型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KR20150110910A (ko) * 2014-03-21 2015-10-05 주식회사 루멘스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백라이트 유닛, 조명 장치 및 발광 소자 패키지의 제조 방법
US9841548B2 (en) * 2015-06-30 2017-12-12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soft input-output components
US10026721B2 (en) * 2015-06-30 2018-07-17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soft input-output components
KR20170059523A (ko) * 2015-11-20 2017-05-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타일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633079B1 (ko) * 2016-10-28 2024-02-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다이오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80071657A (ko) * 2016-12-20 2018-06-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와 이를 포함하는 멀티 스크린 표시 장치
KR102515399B1 (ko) * 2017-12-12 2023-03-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배선 필름 및 그를 포함한 표시 장치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4720B (zh) * 2020-03-27 2023-06-11 南韓商太特思股份有限公司 Led顯示模組及其顯示器
TWI775506B (zh) * 2020-08-14 2022-08-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832687B (zh) * 2023-01-30 2024-0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側面電路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04751A (ko) 2020-01-14
EP3782191A1 (en) 2021-02-24
TWI829715B (zh) 2024-01-21
EP3782191A4 (en) 2021-06-16
CN112335045A (zh) 2021-02-05
KR102151099B1 (ko) 2020-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29715B (zh) 顯示面板以及使用其的大型顯示裝置
US1174235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large format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11934058B2 (en) Display device, multi-screen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88580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535148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대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854681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7342045A (zh) Am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00219862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KR20200031279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8877520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KR102523881B1 (ko) 평판 표시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30022802A (ko) 액정표시장치
TWI405161B (zh) 主動式矩陣顯示器
US20230282602A1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3009010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P429050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1800761B2 (en) LED display with pixel circuitry disposed on a substrate backside
WO2023024069A1 (zh) 显示背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230126724A1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30299251A1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0752377B1 (ko) 유기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JP2002311411A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時系列点灯型バックライト
KR20230013890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30000611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30076704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