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31737A - 模組化電磁機器及使用及製造其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模組化電磁機器及使用及製造其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31737A
TW201931737A TW107138260A TW107138260A TW201931737A TW 201931737 A TW201931737 A TW 201931737A TW 107138260 A TW107138260 A TW 107138260A TW 107138260 A TW107138260 A TW 107138260A TW 201931737 A TW201931737 A TW 20193173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housing
stator
electromagnetic machin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8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23872B (zh
Inventor
勒 雷
史蒂芬 戈特沙爾克
湯尼 強斯
杰曼 約翰森
彼得V 施瓦兹
G 諾亞 紐馬克
史蒂芬 M 柯林斯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清水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清水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清水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31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31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3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387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magnetic stationary parts on to, or to, the stato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06Disassembling, repairing or modifying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6/00Machines with more than one rotor or sta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6/00Machines with more than one rotor or stator
    • H02K16/02Machines with one stator and two or more r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125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having an annular armature coi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1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48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in slo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06Cast metal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73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e.g. ball bearings
    • H02K5/1732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bearings with rolling contact, e.g. ball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both ends of the r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0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5/207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with channels or ducts for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openings in the ca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mbient ai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1/00Dynamo-electric gears, i.e. dynamo-electric means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power from a driving shaft to a driven shaft and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3Couplings; Details of shaf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 H02K7/08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only one end of the rot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12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dularity of some components

Abstract

一種電磁機器包含:一殼體;一輪軸,其以一可旋轉方式耦合至該殼體;一定子總成,其大體安置於該殼體內,該定子總成包含一定子板及一定子軸承,該定子軸承耦合至該輪軸,使得該定子總成可圍繞該輪軸而旋轉;一轉子總成,其固定至該輪軸且大體安置於該殼體內、且包含界定一沿圓周延伸之通道之一轉子殼體,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經大小設定以在其中接納該定子總成之一部分;及一鎖定機構,其經構形以經由該定子軸承而選擇性地阻止及准許該定子總成圍繞該輪軸之旋轉。該殼體可包含界定於其中之一入口窗,使得該定子總成可透過該入口窗而通達。

Description

模組化電磁機器及使用及製造其之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之電磁機器,且反之亦然。更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具有模組化組件及一入口窗之一電磁機器之使用。
當前電磁機器及其使用方法具有限制其在多種應用中之實用性之操作約束。該等限制可追溯至設計、製造製程及其他實體約束,諸如用於修理或改造電磁機器以供新用途的電磁機器之入口組件。需要可改良用於不同應用之電磁機器之功能實用性及可定製性的新裝置及使用彼等裝置之方法。本發明針對於解決彼等問題以及解決其他問題。
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一種電磁機器包括:一殼體;一輪軸,其以一可旋轉方式耦合至該殼體;一定子總成,其大體安置於該殼體內,該定子總成包含一定子板及定位於該定子板中所形成之一開口內之一定子軸承,該定子軸承耦合至該輪軸,使得該定子總成可圍繞該輪軸而旋轉;一轉子總成,其固定至該輪軸且大體安置於該殼體內、且包含界定一沿圓周延伸之通道之一轉子殼體,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經大小設定以在其中接納該定子總成之一部分;及一鎖定機構,其經構形以經由該定子軸承而選擇性地阻止及准許該定子總成圍繞該輪軸之旋轉。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態樣,一種電磁機器包括:一殼體,其中界定有一入口窗;一輪軸,其以一可旋轉方式耦合至該殼體;一定子總成,其大體安置於該殼體內,該定子總成包含上面安裝之複數個線圈;一轉子總成,其大體安置於該殼體內且包含界定一沿圓周延伸之通道之一轉子殼體,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經大小設定以在其中接納該定子總成之一部分;及一鎖定機構,其經構形以經由該定子軸承而選擇性地阻止及准許該定子總成圍繞該輪軸之旋轉,其中該入口窗經構形以提供通向該複數個線圈之至少一個線圈之入口。
根據本發明之額外態樣,一種維修一電磁機器之方法包括:自該電磁機器之一殼體移除一入口窗蓋以提供穿過該殼體中所界定之一入口窗通向一定子總成之入口;使一現有線圈模組與安置於該定子總成上之一電路板之一部分斷開電連接;移除該電路板之該部分;用一新線圈模組來替換該至少一個線圈模組;替換該電路板之該部分;將該新線圈模組電連接至該電路板之該部分;將該入口窗蓋耦合至該電磁機器之該殼體以阻止通達該定子總成。
根據本發明之又其他態樣,一種電磁機器包括:一殼體,其包含其中界定有一第一軸承開口之一第一壁及其中界定有一第二軸承開口之相對第二壁,該第一壁中進一步界定有一入口窗;一第一軸承,其耦合至該第一壁之該第一軸承開口;一第二軸承,其耦合至該相對第二壁之該第二軸承開口;一輪軸,其耦合至該第一軸承且耦合至該第二軸承,使得該輪軸可相對於該殼體之該第一壁及該相對第二壁而旋轉;一定子總成,其大體安置於該殼體之該第一壁與該相對第二壁之間,該定子總成包含一沿圓周延伸之線圈殼體,該沿圓周延伸之線圈殼體安裝至一定子板及定位於該定子板中所形成之一定子開口內之一定子軸承,該定子軸承耦合至該輪軸,使得該定子總成可圍繞該輪軸而旋轉,該定子總成進一步包含安裝於該線圈殼體中之複數個線圈模組及安置於該殼體之該第一壁與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之間的一電路板,該電路板包含電耦合在一起之複數個單獨且相異電路板區段,該等電路板區段中之每一者電連接至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之一各別部分,該電路板可透過該殼體之該第一壁中所界定之該入口窗而通達;一轉子總成,其大體安置於該殼體之該第一壁與該相對第二壁之間,該轉子總成包含以非旋轉方式耦合至該輪軸且界定一沿圓周延伸之通道之一轉子殼體,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界定一第一表面、一相對第二表面及一第三表面,該第一表面與該相對第二表面大體平行,該第三表面大體正交於該第一表面及該相對第二表面且將該第一表面連接至該第二表面,該轉子總成進一步包含安置於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內之複數個磁體組,使得該複數個磁體組以一圓周方式環繞該輪軸,該複數個磁體組中之每一者包含耦合至由該通道界定之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一磁體、耦合至由該通道界定之該相對第二表面之一相對第二磁體及耦合至由該通道界定之該第三表面之一第三磁體,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經大小設定以在其中至少部分地接納該定子總成之該線圈殼體,使得安裝於該線圈殼體中之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至少部分地安置於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內;及一鎖定機構,其經構形以經由該定子軸承而選擇性地阻止及准許該定子總成圍繞該輪軸之旋轉。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態樣,一種電磁機器包括:一殼體;一軸承總成,其安置於該殼體中所界定之一開口中;一定子總成,其大體安置於該殼體內,該定子總成包含界定一開口之一定子座架,該軸承總成進一步安置於由該定子座架界定之該開口中;一輪軸,其以一可旋轉方式耦合至該軸承總成,使得該輪軸可相對於該殼體及該定子總成而旋轉;一轉子總成,其固定至該輪軸且大體安置於該殼體內、且包含界定一沿圓周延伸之通道之一轉子殼體,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經大小設定以在其中接納該定子總成之一部分;及一鎖定機構,其經構形以選擇性地阻止及准許該定子總成圍繞該輪軸之旋轉。
根據本發明之又其他態樣,一種電磁機器包括:一殼體;一定子總成,其大體安置於該殼體內;一或多個軸承,其至少部分地安置於該殼體內;一輪軸,其以一可旋轉方式耦合至該一或多個軸承,使得該輪軸可相對於該殼體及該定子總成而旋轉;一轉子總成,其固定至該輪軸且大體安置於該殼體內、且包含界定一沿圓周延伸之通道之一轉子殼體,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經大小設定以在其中接納該定子總成之一部分;及一鎖定機構,其經構形以選擇性地阻止及准許該定子總成圍繞該輪軸之旋轉。
根據本發明之又其他態樣,一種電磁機器包括:一殼體,其包含其中界定有一第一開口之一第一壁及相對第二壁,該第一壁中進一步界定有一入口窗;一定子總成,其大體安置於該殼體之該第一壁與該相對第二壁之間,該定子總成中界定一第二開口,該定子總成包含含有一線圈及一對應鐵心之複數個線圈模組;一軸承總成,其至少部分地延伸穿過該第一壁中之該第一開口及該定子總成中之該第二開口,該軸承總成以非旋轉方式耦合至該第一壁及該定子總成,該軸承總成包含一第一軸承及一第二軸承,該第一軸承經定位大體與該第一壁中之該第一開口一致,該第二軸承大體定位於該定子總成中之該第二開口與該第二壁之間;一輪軸,其以旋轉方式耦合至該軸承總成,使得該輪軸可相對於該第一壁及該定子總成而旋轉;及一轉子總成,其以非旋轉方式耦合至該輪軸,該轉子總成包含毗鄰於該複數個線圈模組而定位之複數個磁體。
熟習此項技術者鑒於參考圖式做出的對各種實施方案之詳細說明及/或實施方案將明瞭本發明之前述及額外態樣及實施方案,下文提供對圖式之一簡要說明。
根據本發明之態樣,電磁機器既可用於將非電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且又可用於將電能轉化為非電能(馬達)。用於此等用途之電磁機器大體包含一旋轉組件(稱作一轉子)及一固定組件(稱作一定子)。一般而言,轉子耦合至一輪軸,使得轉子之旋轉導致輪軸之對應旋轉。相反地,輪軸之旋轉導致轉子之對應旋轉。在至少某些實施方案中,定子可包含一或多個線圈模組,該一或多個線圈模組包含視情況纏繞在一鐵心上之一電線線圈。然後,轉子可包含一或多個磁體,該一或多個磁體可包含徑向磁體及軸向磁體。在至少某些實施方案中,定子含有一或多個磁體(徑向及/或軸向),而轉子含有一或多個線圈模組。當電磁機器用作一發電機時,將一外部組件耦合至輪軸以致使轉子旋轉。此外部組件可稱為一原動機,且可係(舉例而言)一渦輪機或一水輪。原動機之旋轉致使輪軸旋轉,輪軸之旋轉又致使轉子相對於定子而旋轉。當轉子相對於定子而旋轉時,線圈模組中誘發電流,此然後可視情況用於將電能儲存於一儲電裝置中。當電磁機器用作一馬達時,將一電力源耦合至線圈模組。致使電流流動穿過線圈模組,此產生一磁場。此磁場與安置於電磁機器中之磁體相互作用,此致使轉子及因此輪軸旋轉。輪軸之旋轉然後可用於任何適合目的。
現在參考圖1A及圖1B,一例示性電磁機器100包含一殼體102,該殼體具有一第一壁104A、一第二壁104B、一覆蓋面板106及一底座108。電磁機器100包含一接線盒(connection box) 110。接線盒110容納電組件,該等電組件將電磁機器100之內部組件電連接至一電力源或一儲電裝置,此取決於將如何使用電磁機器。殼體102之第一壁104A包含界定於其中的允許通達電磁機器100之內部組件之一或多個入口窗112。入口窗112具有為其中未界定入口窗112的殼體102之第一壁104A之表面積之一百分比之一表面積。入口窗112之表面積與殼體102之第一壁之表面積之一比率可介於約5%與約50%之間、介於約20%與約40%之間、介於約15%與約30%之間、約25%或約8.33%。
殼體102之第一壁104A包含以可移除方式耦合至其之一或多個入口窗蓋114。入口窗蓋114經構形以覆蓋入口窗112,此阻止通達電磁機器100之內部組件且保護彼等組件。一般而言,每一入口窗112將具有一對應入口窗蓋114。入口窗蓋114可以任何適合方式(諸如利用螺桿、螺栓、夾子等)耦合至殼體102之第一壁104A。在電磁機器100之操作期間,每一入口窗蓋114皆耦合至殼體102之第一壁104A,使得一個體或任何其他物體無法接觸可正旋轉、移動、激勵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之任何內部組件。當電磁機器未使用時,可移除入口窗蓋114,使得個體可透過入口窗112安全地通達內部組件。
殼體102之第一壁104A中界定有一第一開口,在該第一開口處耦合一第一軸承116A。類似地,殼體102之第二壁104B中界定有一第二開口,在該第二開口處耦合一第二軸承116B。一輪軸105大體穿過第一壁104A及第二壁104B而安置,且耦合至第一軸承116A及第二軸承116B,使得輪軸105可相對於第一壁104A及第二壁104B而旋轉。殼體102中亦可界定有若干個空氣流孔隙以允許空氣在操作期間流動穿過殼體102。舉例而言,第一壁104A及第二壁104B中可分別界定有空氣流孔隙118A及118B。類似地,覆蓋面板106可包含空氣流孔隙118C。空氣流可幫助冷卻電磁機器100之內部組件且使機器之溫度保持處於一可接受範圍內,從而允許在各種各樣之條件及情景中使用電磁機器100。第一壁104A、第二壁104B、覆蓋面板106、底座108及內部組件可藉由多種手段(諸如,螺桿、釘、螺栓、銷、夾子、銲縫或任何其他適合耦合機構)而機械地耦合。在一實施方案中,第二壁104B並非係殼體102之一獨立組件。而是,第二壁104B可係耦合至電磁機器100之一單獨組件之一部分,諸如原動機之殼體之一部分。在另一實施方案中,殼體之第二壁104B可係轉子之一外殼體。
圖2A及圖2B中分別展示圖1A及圖1B之電磁機器之分解視圖。殼體102之第一壁104A展示為具有與入口窗112A分解開之入口窗蓋114A,而入口窗蓋114B保持附接至殼體102之第一壁104A。第一軸承開口120A界定於殼體102之第一壁104A中。第二軸承開口120B界定於殼體102之第二壁104B中。電磁機器100之內部組件包含一定子總成200及一轉子總成300,該轉子總成包含輪軸105。定子總成大體安置於第一壁104A與轉子總成300之間,而轉子總成大體安置於定子總成200與第二壁104B之間。
在電磁機器100之一實施方案中,定子總成200包含一或多個線圈模組,該一或多個線圈模組包含纏繞在磁性材料之一導磁性鐵心上之電線線圈,而轉子總成300包含一或多個磁體,該一或多個磁體經構形為在使用電磁機器100時毗鄰於電線線圈而安置。在另一實施方案中,定子總成200包含磁體,而轉子總成300含有線圈模組。如本文中將更詳細地闡述,轉子總成300大體界定一通道,磁體係圍繞該通道而安置。在電磁機器100之操作期間,附接至定子總成200之線圈模組安置於由轉子總成300界定之通道內。
殼體102之第一壁104A包含界定於其中之一或多個殼體鎖定孔隙122。類似地,定子總成200包含界定於其中之一或多個定子總成鎖定孔隙222。殼體鎖定孔隙122及定子總成鎖定孔隙222中之每一者經大小設定使得一鎖定機構可以可移除方式插入穿過其以便經由定子軸承而阻止定子總成圍繞輪軸之旋轉。在電磁機器100之操作期間,定子總成200可鎖定在適當位置以阻止任何不必要或不期望移動。當需要維修電磁機器100時,可自殼體鎖定孔隙122及定子總成鎖定孔隙222移除鎖定機構以允許定子總成旋轉,直至可透過入口窗而通達定子總成之一所要部分為止。舉例而言,鎖定機構可係一螺栓、一銷、一彈簧負載銷或一線性致動銷。在其他實施方案中,可使用不利用殼體及定子中所界定之孔隙之鎖定機構,諸如夾子或緊固件。雖然各圖展示了殼體鎖定孔隙122及定子總成鎖定孔隙222之可能位置,但此等孔隙可界定於電磁機器100上之任何地方,只要一鎖定機構可插入穿過兩個孔隙以藉此阻止定子總成相對於殼體之旋轉即可。
圖3A及3B圖解說明定子總成200之透視圖,而圖3C及圖3D分別圖解說明圖3A及圖3B之定子總成200之分解視圖。定子總成200大體包含一定子板210、一電路板230及安裝至定子板210之一線圈殼體240。線圈殼體240包含狹槽,在電磁機器100之操作期間,線圈模組可安置於該等狹槽中。定子板210大體包含一定子板輪轂212及一沿圓周延伸之定子板環214。定子板輪轂212中界定有一定子軸承開口216。一定子軸承218耦合至定子軸承開口216。當裝配電磁機器100之組件時,定子軸承218允許定子總成200相對於輪軸105而旋轉。類似地,定子軸承218允許輪軸105相對於定子總成200而旋轉。定子總成鎖定孔隙222界定於定子板環214中。定子軸承218可以可移除方式耦合至定子軸承開口216,且因此可沿著輪軸105而移動以允許電磁機器100之停機修理。
舉例而言,若第一軸承116A故障,則輪軸可變得由第一軸承116A不充分地支撐,此可允許輪軸105或轉子總成300與殼體102或定子總成200接觸。正常地,將需要關閉機器,直至獲得一替換零件並將該替換零件耦合至第一軸承開口120A從而支撐輪軸105為止。然而,電磁機器100之定子軸承218可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在第一位置中,定子軸承218至少部分地安置於定子軸承開口216內從而支撐定子。在第二位置中,定子軸承218至少部分地安置於殼體102之第一壁104A中所界定之第一軸承開口120A內。在此第二位置中,定子軸承218支撐輪軸105且阻止輪軸105與電磁機器100之任何其他組件接觸。在一實施方案中,定子軸承218之一深度小於第一軸承開口120A與定子軸承開口216之間的最短距離。在此實施方案中,第一軸承116A必須至少部分地保持處於第一軸承開口120A內以支撐輪軸105,直至定子軸承至少部分地安置於第一軸承開口120A內為止。在另一實施方案中,定子軸承218之深度大於第一軸承開口120A與定子軸承開口216之間的最短距離,且因此能夠至少部分地安置於第一軸承開口120A及定子軸承開口216兩者內。
定子板210進一步包含至少部分地安置於定子板輪轂212與定子板環214之間的一沿圓周延伸之對準板220 (圖3C及圖3D)。對準板220具有中心中界定有一開口之一大體圓形形狀,且因此具有一內周邊及一外周邊。對準板220之內周邊與定子板輪轂212之一周邊重疊且耦合至該周邊,而對準板220之外周邊與定子板環214之一內周邊重疊且耦合至該內周邊。在一實施方案中,對準板220係模組化的且由圍繞定子板輪轂212而安置之複數個單獨且相異對準板區段形成。在另一實施方案中,對準板220係一單個整體件。
電路板230耦合至對準板220且大體與對準板220重疊。類似於對準板220,電路板230可係模組化的且因此可由複數個單獨且相異電路板區段形成。電路板區段中之每一者可對應於對準板區段中之一者。電路板區段可藉由一或多個電路板跨接件232而電連接在一起,且大體經由緊固件(諸如螺桿、棒、銷等)而附接至對準板區段。在另一實施方案中,電路板230係一單個整體件。電路板230之間的電連接可以針對電磁機器100之特定應用所需之任何方式進行設計,且可隨應用要求之改變時時地進行替換。如本文中將更詳細地闡述,對準板220用於使來自線圈模組之電引線與電路板區段對準,且用於輔助維持來自線圈模組之電引線與電路板230之間的接觸。
定子板輪轂212經由一或多個定子板安裝托架242而連接至定子板環214。每一定子板安裝托架242具有耦合至定子板輪轂212之一第一端及耦合至定子板環214之一第二端。定子板安裝托架242亦耦合至線圈殼體240,從而將線圈殼體240耦合至定子板210。定子板安裝托架242可使用任何適合機構(諸如螺桿、銷、螺栓等)而耦合至其他組件。
圖4中圖解說明線圈模組、電路板與對準板之間的配置。圖4圖解說明定子總成200之三個部分201A、201B及201C。第一部分201A包含電路板區段231A及在電路板區段231A下方之一下伏對準板區段221A。第二部分231B展示電路板區段被移除而僅留下下伏對準板區段221B。第三部分201C展示電路板區段及下伏對準板區段兩者皆被移除。如所展示,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包含朝向對準板及電路板自線圈殼體延伸出來之兩個線圈引線225A及225B。如關於對準板區段221A所展示,每一對準板區段包含經構形以接納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之線圈引線225A及225B之一組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224。在一實施方案中,線圈引線225A、225B經構形以延伸出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224且經彎曲呈近似一90°角,從而使線圈引線225A、225B之終止端226A、226B與對準板區段221A之表面齊平。
如相對於第一部分201A所展示,電路板區段直接安置於對準板區段之頂部上,從而將線圈引線225A、225B之終止端226A、226B夾持於對準板區段與電路板區段之間。在此構形中,線圈引線225A、225B之終止端226A、226B在各別電路板接觸區處接觸電路板,從而將線圈模組電連接至電路板。對準板區段幫助將線圈引線225A、225B之終止端226A、226B與適當電路板接觸區對準。線圈引線225A、225B之終止端226A、226B上之壓力亦幫助維持線圈模組與電路板之間的電連接。在一實施方案中,每一電路板區段中界定有對應於複數個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224之複數個電路板線圈引線孔隙227。在此實施方案中,一對準組件(諸如一螺桿、螺栓、銷、夾具等)可插入穿過電路板線圈引線孔隙227及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224。此既用於將電路板區段與對準板區段耦合在一起,且又輔助完成及維持線圈引線225A、225B與電路板區段之間的電連接。對準組件可係導電性的且可經構形以接觸電路板(在穿過電路板線圈引線孔隙而安置時)及線圈引線225A、225B之終止端226A、226B兩者,從而幫助確保線圈引線225A、225B電連接至電路板。
現在參考圖5A及圖5B,線圈殼體240包含一第一線圈殼體環244及一第二線圈殼體環246。線圈殼體環244、246界定狹槽,線圈243及對應導磁性線圈鐵心251 (參見圖6A及圖6B)插入至該等狹槽中。線圈殼體240進一步包含安置於第一線圈殼體環244與第二線圈殼體環246之間的複數個獨立鐵心模組248。複數個底墊組件250亦安置於線圈殼體240之一側上,該側與線圈243插入的線圈殼體240之側相對。線圈殼體包含耦合至其之定子板安裝托架242中之一或多者以及安置於與定子板安裝托架242相對的線圈殼體240之一側上之一或多個線圈殼體安裝托架252。
複數個線圈殼體安裝組件254經構形以將定子板安裝托架242中之每一者耦合至線圈殼體安裝托架252中之一對應者或耦合至第一線圈殼體環244,從而提供將線圈殼體240之所有組件固持在適當位置之拉力。線圈殼體安裝組件254大體包含一內組線圈殼體安裝組件及一外組線圈殼體安裝組件。該外組中之每一線圈殼體安裝組件254經構形而以如下方式延伸:(i)自定子板安裝托架242中之一者之外周邊、(ii)穿過第一線圈殼體環244之外周邊、獨立鐵心模組248中之一者之外周邊及第二線圈殼體環246之外周邊,且至(iii)線圈殼體安裝托架252中之一者之外周邊。類似地,該內組中之每一線圈殼體安裝組件254經構形而以如下方式延伸:(i)自定子板安裝托架242中之一者之內周邊、(ii)穿過第一線圈殼體環244之內周邊、獨立鐵心模組248中之一者之內周邊及第二線圈殼體環246之內周邊,且至(iii)線圈殼體安裝托架252中之一者之內周邊。一般而言,線圈殼體安裝組件254中之每一者係螺栓、銷、螺桿等。因此,線圈殼體240之各種組件耦合在一起,且線圈殼體240經由定子板安裝托架242而耦合至定子板210。
圖6A及圖6B中圖解說明線圈殼體240之詳細視圖。已自各圖移除線圈殼體240之組件之各種部分以便展示內部細節。如所展示,每一線圈243包含一對應導磁性線圈鐵心251。以此方式,每一線圈243捲繞在其自己之個別鐵心251上。線圈鐵心251可由一鐵磁材料(諸如經層壓電工鋼)製成。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每一個別鐵心251經構形以完全地安置於其對應線圈243內。在其他實施方案中,每一個別鐵心251部分地安置於其對應線圈243內,使得每一鐵心251之至少一部分延伸出其對應線圈243之界限。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每一線圈243可具有包含一第一側表面260A、一第二側表面260B及一第三側表面260C之一大體矩形形狀。鐵心251可具有一類似大體矩形形狀。亦涵蓋線圈243及鐵心251之其他形狀。
線圈殼體240包含第一線圈殼體環244及第二線圈殼體環246。此等線圈殼體環中之每一者可由一鐵磁材料(諸如經層壓電工鋼)製成。線圈殼體環244、246兩者皆為大體圓形形狀且具有一內周邊及一外周邊。第一線圈殼體環244包含連接第一線圈殼體環244之內周邊與外周邊之複數個重複柱245A。第一線圈殼體環亦界定複數個間隙245B。每一間隙245B界定於毗鄰柱245A之間,且經大小設定使得線圈透過間隙245B而擬合。
類似地,第二線圈殼體環246亦包含連接第二線圈殼體環246之內周邊與外周邊之複數個重複柱247A。第二線圈殼體環246界定複數個間隙247B。每一間隙247B界定於毗鄰柱247A之間,且經大小設定使得線圈243透過間隙247B而擬合。第一線圈殼體環244中所界定之間隙245B與第二線圈殼體環246中所界定之間隙247B重疊,且因此第一線圈殼體環244及第二線圈殼體環246在作為線圈殼體240之部分進行裝配時界定複數個狹槽241,該等狹槽經大小設定以接納複數個線圈243,每一狹槽241接納一單個線圈243。
圖6A及圖6B展示安置於第一線圈殼體環244與第二線圈殼體環246之間的獨立鐵心模組248中之兩者。獨立鐵心模組248可類似於線圈殼體240之其他組件由一鐵磁材料(諸如經層壓電工鋼)製成。獨立鐵心模組248安置於第一線圈殼體環244與第二線圈殼體環246之間,使得毗鄰第一線圈殼體環244的獨立鐵心模組248中之每一者之一端鄰接柱245A中之一者,而毗鄰第二線圈殼體環246的獨立鐵心模組248中之每一者之一相對端鄰接柱247A中之一對應者。獨立鐵心模組248安置於第一線圈殼體環244與第二線圈殼體環246之間的區中,否則該等區將為毗鄰線圈243之間的空白空間。因此,當圖6A及圖6B之線圈243及對應鐵心251被接納於線圈殼體240之狹槽241內時,線圈243及對應鐵心251將安置於圖6A及圖6B中所圖解說明之該對獨立鐵心模組248之間。當電磁機器100被完全裝配時,每一線圈243與鐵心251之組合皆將安置於一對毗鄰獨立鐵心模組248之間。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獨立鐵心模組248中之每一者包含一外徑向脣狀物257及一內徑向脣狀物258。獨立鐵心模組248中之每一者之外徑向脣狀物257經構形以在線圈243中之一對應者之第一側表面260A上方延伸。類似地,獨立鐵心模組248中之每一者之內徑向脣狀物258經構形以在線圈243中之一對應者之第二側表面260B上方延伸。存在徑向脣狀物257、258會減小或消除線圈243之側表面260A、260B與電磁機器100之徑向磁體之間的任何間隙。此幫助更高效地將磁通量自徑向磁體沿通道引導至線圈243。
複數個底墊組件250及複數個線圈殼體安裝托架252安置於與定子板210相對的線圈殼體240之一側上。底墊組件250可類似於線圈殼體240之其他組件由一鐵磁材料(諸如經層壓電工鋼)製成。底墊組件250中之每一者中界定有一凹槽,該凹槽經構形以與一對應線圈殼體安裝托架252之一邊緣配合,使得底墊組件250與線圈殼體安裝托架252彼此互鎖。每一底墊組件250包含經構形以在線圈243中之一對應者之第三側表面260C上方延伸之一軸向脣狀物259。底墊組件250之軸向脣狀物259減小或消除第三側表面260C與電磁機器100之軸向磁體之間的任何間隙。此幫助更高效地將磁通量自軸向磁體沿通道引導至線圈243。
線圈殼體240之鐵磁組件可包含第一線圈殼體環244、第二線圈殼體環246、獨立鐵心模組248、底墊組件250及線圈鐵心251。線圈殼體240之所有組件可係具有低滯後及相關鐵心損失之高導磁率材料,此可用於使線圈殼體240之區域中之磁場之強度最大化。
電磁機器之殼體中所界定之入口窗、經由獨立定子軸承而耦合至輪軸之定子、形成於區段中之電路板及對準板與容納於線圈殼體內之個別狹槽中之線圈模組的組合允許電磁機器100為一模組化機器,其中個別線圈模組可在不必拆開整個機器之情況下進行替換、修理或升級。電路板區段可容易地被換出以便以不同配置對線圈模組進行佈線,從而允許在各種各樣之應用中使用電磁機器100。藉由在殼體中提供入口窗,一個體能夠在不移除整個殼體之情況下通達電磁機器之內部組件。此具有維持轉子與定子之間的對準之增添益處。此外,線圈模組被簡單地插入至線圈殼體中所界定之個別狹槽中以用於操作,且因此易於自電磁機器100移除。
一旦已移除入口窗蓋,個體便可撤銷啟動鎖定機構以允許定子總成相對於殼體圍繞定子軸承而旋轉。然後,個體可旋轉定子總成,直至需要處理之電路板區段或線圈模組可透過窗而通達為止。由於電路板可形成於單獨且相異區段中,因此僅需要移除一單個電路板區段以通達下方之線圈模組中之任一者。因此,個體僅必須使連接至單個電路板分段之線圈模組斷開電連接,而非必須使電磁機器之所有線圈斷開電連接來替換一單個線圈模組。在一實施方案中,電磁機器包含沿圓周配置於定子中之七十二個線圈模組及十二個電路板區段。因此,每一電路板區段直接電連接至僅六個線圈,此將需要拆離以移除一電路板分段之線圈之數目自七十二個線圈減小至六個線圈。在其他實施方案中,電磁機器包含12個、36個、144個或任何其他數目個線圈模組以及3個、4個、6個、24個或任何其他數目個電路板區段。
圖7A及圖7B圖解說明轉子總成300之透視圖,而圖7C圖解說明轉子總成300之一轉子殼體302之一透視圖。圖7D圖解說明沿著圖7C中所指示之剖面線7D之一剖面圖。如所展示,轉子總成300容納電磁機器100之磁體。轉子總成包含一轉子殼體302,該轉子殼體耦合至輪軸105,使得輪軸105之旋轉致使轉子殼體302旋轉。相反地,轉子殼體302之旋轉致使輪軸旋轉。在一實施方案中,輪軸105具有一旋轉鎖定特徵,該旋轉鎖定特徵經構形而以非旋轉方式與轉子殼體302之一旋轉鎖定特徵配合,以阻止輪軸105與轉子殼體302之間的相對旋轉。輪軸105之旋轉鎖定特徵可係一突出部、環、小塊或其他結構特徵,而轉子殼體302之旋轉鎖定特徵可係界定於轉子殼體302中之一凹槽或孔隙,或反之亦然。在另一實施方案中,輪軸105固定地耦合至轉子殼體302作為一單個一體件。轉子殼體302包含一背部部分304、一外環部分306及一內環部分308。外環部分306與內環部分308大體圍繞輪軸同心地配置,且大體沿一第一方向遠離背部部分304之一表面310而延伸。在一實施方案中,外環部分306與內環部分308平行。在其他實施方案中,外環部分306與內環部分308可相對於彼此或相對於背部部分304成角度地安置。一沿圓周延伸之通道312界定於外環部分306與內環部分308之間。通道312大體由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第三表面界定。第一表面由轉子殼體302之外環部分306之一內表面314形成。第二表面由轉子殼體302之內環部分308之一外表面316形成。第三表面由安置於外環部分306與內環部分308之間的背部部分304之表面310之部分形成。一般而言,背部部分304、外環部分306及內環部分308全部形成為一單個整體件。
一般而言,外環部分306之內表面314與內環部分308之外表面316彼此平行且平行於輪軸105之一縱向軸線。因此,由通道312界定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大體彼此平行。背部部分304之表面310大體正交於外環部分306之內表面314及內環部分308之外表面316兩者。因此,由通道312界定之第三表面大體正交於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兩者,使得通道312具有一U形剖面。亦涵蓋通道312之其他剖面形狀。
轉子總成300進一步包含安置於沿圓周延伸之通道312內之複數個磁體。該複數個磁體安置於沿圓周延伸之磁體群組中。如圖7A中所展示,複數個磁體包含耦合至轉子殼體302之外環部分306之內表面314之外徑向磁體318。每一對毗鄰外徑向磁體318可藉由一外徑向間隔件320而分離。外徑向磁體318及外徑向間隔件320沿著沿圓周延伸之通道312而安置,使得外徑向磁體318及外徑向間隔件320大體包圍輪軸105。
複數個磁體進一步包含耦合至轉子殼體302之外環部分306之外表面316之內徑向磁體322。每一對毗鄰內徑向磁體322可藉由一內徑向間隔件324而分離。內徑向磁體322及內徑向間隔件324沿著沿圓周延伸之通道312而安置,使得內徑向磁體322及內徑向間隔件324大體包圍輪軸105。
最後,複數個磁體包含耦合至介於內環部分308與外環部分306之間的轉子殼體302之背部部分304之表面310 (圖7C)之軸向磁體326。如同外徑向磁體318及內徑向磁體322,軸向磁體群組326中之軸向磁體326沿著沿圓周延伸之通道312而安置,使得軸向磁體326大體包圍輪軸105或轉子殼體302之內環部分308之半徑。
磁體318、322及326中之每一者可以多種方式耦合至轉子殼體302之各別表面。舉例而言,一黏合劑層可安置於磁體與轉子殼體302之表面之間,以藉此將磁體以黏合方式耦合至轉子殼體302之表面。磁體亦可擰緊至轉子殼體302之表面中。在某些實施方案中,轉子殼體302可包含輔助將磁體中之任一者耦合至轉子殼體302之一固持組件。固持組件可包含經設計以將磁體中之任一者固持至對應表面之一或多個夾具或銷。固持組件亦可包含一或多個固持環。一般而言,固持環安置於通道312中且經形成以圍繞通道312之圓周之至少一部分而擬合。以此方式,固持環之曲率半徑大體等於轉子殼體302之外環部分306之半徑或轉子殼體302之內環部分308之半徑。
在圖7B中所展示之實施方案中,轉子總成300包含由第一固持環組件328A至328D形成之一第一固持環。第一固持環組件328A至328D安置於與轉子殼體302之背部部分304間隔開的外環部分306之一邊緣處。第一固持環組件328A至328D可經由螺桿、黏合劑或任何適合機構而耦合至轉子殼體302,且經構形以幫助將外徑向磁體318中之每一者之一個邊緣固持在適當位置。類似地,由第二固持環組件330A至330E形成之一第二固持環可安置於鄰接轉子殼體302之背部部分304的外環部分306之一邊緣處。第二固持環組件330A至330D幫助將外徑向磁體318中之每一者之相對邊緣固持在適當位置。轉子總成300可進一步包含由第三固持環組件332A至332D形成之一第三固持環及一第四固持環334,該第三固持環及該第四固持環幫助將內徑向磁體322中之每一者固持在適當位置。在其他實施方案中,固持環中之任一者或全部可形成為單個整體件,或可形成為多個組件。在其他實施方案中,固持環中之任一者替代地可係固持銷,該等固持銷可包含或可係一定位銷。
外徑向磁體318、內徑向磁體322及軸向磁體326中之每一者可係具有一北極及一南極之一偶極磁體。磁體中之每一者之每一極具有一對應極面,該極面係對應於一各別極的磁體之終止表面。因此,外徑向磁體318、內徑向磁體322及軸向磁體326中之每一者之相對表面係每一磁體之兩個極面。在轉子總成300中,磁體中之每一者之一個極面面向由磁體耦合至之通道界定之各別表面。當磁體安裝至轉子殼體302時,面向由通道界定之表面的每一磁體之此極面鄰接及/或接觸該通道。磁體中之每一者之另一相對極面背對磁體耦合至之通道之各別表面。因此,針對外徑向磁體318中之每一者,極面中之一者鄰接轉子殼體302之外環部分306之內表面314,而外徑向磁體318中之每一者之另一極面背對轉子殼體302之外環部分306之內表面314。針對每一內徑向磁體322,極面中之一者鄰接轉子殼體302之內環部分308之外表面316,而內徑向磁體322中之每一者之另一極面背對轉子殼體302之內環部分308之外表面316。針對每一軸向磁體326,一個極面鄰接介於外環部分306與內環部分308之間的轉子殼體302之背部部分304之表面310,而軸向磁體326中之每一者之另一極面背對介於外環部分306與內環部分308之間的轉子殼體302之背部部分304之表面310。
安置於轉子殼體302之通道312內之磁體群組318、322、326可分類為多組磁體。每一組磁體含有一個外徑向磁體318、一個內徑向磁體322及一個軸向磁體326。每一組磁體中之三個磁體可相對於輪軸105位於通道312內之相同圓周位置處。因此,含有相對於圖7B中之通道312之定向位於通道312內之三點鐘位置處之外徑向磁體318之一磁體組亦將含有兩者亦位於三點鐘位置處之內徑向磁體322及軸向磁體326。在電磁機器100之一例示性實施方案中,轉子總成300含有圍繞輪軸105沿圓周安置於通道312中之二十四組磁體。每一組磁體中之磁體亦可相對於彼此而交錯,且亦可相對於磁體耦合至之表面及轉子殼體302之其他表面兩者以多種角度定向。
任一給定組磁體中之每一磁體與該組中之其他磁體相比具有鄰接轉子殼體302之表面之一相同極面。因此,該組磁體中之每一磁體具有指向通道312自身之一相同極面。在每一磁體組中指向通道312之極面針對每個沿圓周毗鄰之磁體組而交替。舉例而言,一第一磁體組及一第二磁體組可沿圓周彼此毗鄰地安置於通道312內。此第一磁體組中之每一磁體具有鄰接界定通道之表面之相同極面。作為一實例,此第一磁體組中之三個磁體中之每一者可具有鄰接界定通道312之各別表面之北極面,且因此將具有面向通道自身之南極面。沿圓周毗鄰之第二磁體面中之每一磁體然後將具有鄰接界定通道312之各別表面之南極面,且因此將具有面向通道自身之北極面。
針對每一磁體組之此交替極面配置圍繞通道312沿圓周延續。磁體組之交替極面配置幫助以一交替循環方式透過通道將磁通量自北極面引導至南極面。除一小空氣間隙區域之外,當機器操作時,大部分通道312被定子總成200佔據,特定而言,被包含線圈243及線圈鐵心251之線圈殼體240佔據。線圈殼體240中之材料之高導磁率增大通道中之磁場,且經設計以將通量最高效地沿通道引導穿過線圈243。
在任一給定組磁體中,外徑向磁體之極面中之一者將面向線圈243之第一側表面260A。該組磁體中之內徑向磁體之具有相同極性之極面將面向線圈243之第二側表面260B。該組磁體中之軸向磁體之具有相同極性之極面將面向線圈243之第三側表面260C。在電磁機器100之操作期間,轉子將相對於定子而旋轉。因此,當轉子旋轉時,一單組磁體中之磁體318、322、326之具有相同極性之極面將以一旋轉順序面向線圈243中之每一者之各別側表面260A、260B、260C。一組毗鄰磁體亦將具有面向線圈之各別側表面的具有相同極性之極面,惟極面將具有相反極性。由於面向線圈243之各別側表面的每一組磁體之極面之交替極性,因此來自該等磁體之磁通量經引導穿過線圈,使得磁通量法向於由線圈243及/或鐵心251界定之一平面。
轉子殼體302可包含耦合至其之一或多個風扇葉片342。在一實施方案中,風扇葉片342可耦合至安置於內環部分308與輪軸105之間的背部部分304之表面310之部分。因此,風扇葉片342大體沿第一方向自表面310向外延伸,該第一方向與外環部分306及內環部分308相同。在另一實施方案中,風扇葉片342耦合至內環部分308之一內表面315,且沿一徑向方向朝向輪軸105而延伸。轉子殼體302進一步包含界定於背部部分304中之一或多個空氣流孔隙344。在轉子總成300之旋轉期間,旋轉之風扇葉片342將空氣引導穿過空氣流孔隙344,從而冷卻電磁機器100之內部組件。
圖8中圖解說明經裝配電磁機器100之一剖面圖。展示殼體之第一壁104A以及接線盒110。輪軸105耦合至第一軸承116A、第二軸承116B及定子軸承218中之每一者。因此,輪軸105可相對於殼體及定子總成而旋轉。當定子總成及轉子總成一起操作時,線圈243及對應鐵心251安置於由轉子殼體302形成之U形通道內。最後,圖8展示一鎖定機構之一項實施方案。如可見,鎖定機構包含插入穿過殼體之第一壁104A及定子總成兩者之一鎖定部件256。因此,雖然定子總成可因定子軸承218而相對於輪軸105旋轉,但在啟動或嚙合鎖定部件256時,鎖定部件256阻止定子總成進行旋轉。
如圖8中所展示,外徑向磁體318大體始終面向線圈243之第一側表面260A、位於頂部上之線圈243及底部上之線圈243兩者上。類似地,內徑向磁體322始終面向線圈243之第二側表面260B,且軸向磁體326始終面向線圈243之第三側表面260C。
轉子殼體302作為一單個整體件且輪軸105在任一端上由軸承支撐的設計兩者皆使得線圈殼體240與轉子殼體302內之磁體之表面之間在操作期間能夠維持一極小空氣間隙。一般而言,線圈殼體240之一外周邊與轉子殼體302中之磁體之間的距離為約1.2毫米。此空氣間隙之大小與電磁機器之輸出功率及效率成反比,其中較小空氣間隙提供線圈殼體240及線圈鐵心251中之更強磁場。然而,當機器操作時,需要緊密機械容限來維持極小空氣間隙。
由於線圈及電路板區段之模組化本質,因此電磁機器100可以多種方式構形。在一實施方案中,線圈經構形以提供三相電源。在此實施方案中,線圈被分成三組不同線圈,每一組線圈對應於電源相中之一者。在每一相內,線圈可進一步劃分成兩個不同線圈子組。因此,針對每一電源相之該組線圈可包括兩個不同串聯佈線之線圈子組,每一子組並聯佈線。因此,每一電源相具有一備份線圈群組。若一電源相之一個子組中之線圈中之一者故障,則彼電源相中之另一線圈子組仍可為彼相提供電力,此乃因該等子組係並聯佈線。涵蓋任何數目個子組,諸如但不限於兩個子組、三個子組、四個子組或者五個或多於五個子組。在另一實施方案中,針對一多相系統中之每一電源相之全部線圈串聯佈線在一起。在另一實施方案中,線圈經佈線以提供單相電源。在此實施方案中,線圈可全部串聯佈線,或可劃分成串聯佈線之兩個或多於兩個線圈子組,且該等子組並聯佈線在一起。在又一實施方案中,電磁機器包含佈線在一起以提供三相電源之七十二個線圈模組。針對第一電源相之第一組線圈包含二十四個線圈模組,針對第二電源相之第二組線圈包含二十四個線圈模組,且針對第三電源相之第三組線圈包含二十四個線圈模組。每一組線圈被劃分成並聯佈線之相等子組,每一子組含有串聯佈線之十二個線圈模組。
為提供對本文中所闡述之電磁機器之維修,必須將電磁機器與一外部電力系統斷開連接。一所連接原動機必須被停止且應鎖在外面。一旦電磁機器安全地隔離且不操作,便可自電磁機器之殼體移除一入口窗蓋以提供透過入口窗而通向定子總成之入口。可撤銷啟動一鎖定機構以允許定子總成在殼體內旋轉。在一實施方案中,藉由自殼體中所界定之一孔隙及定子總成中所界定之一孔隙移除一鎖定部件而撤銷啟動鎖定機構。然後使定子總成旋轉,直至一電路板之一所要部分可透過入口窗而通達為止。必須將電連接至電路板區段之任何線圈模組斷開連接,且然後可移除電路板區段。亦移除電路板區段下方之對準板區段以提供通向線圈模組之入口。無論係用於替換還是修理,皆可自定子總成移除一所要線圈模組。然後將線圈模組插回至定子總成中,且然後替換對準板區段及電路板區段。將新線圈模組電連接至電路板,且然後可在殼體上替換入口窗蓋。然後可啟動鎖定機構以阻止定子總成相對於殼體之旋轉。在一實施方案中,藉由將一鎖定部件插入至殼體中所界定之一孔隙及定子總成中所界定之一孔隙中而啟動鎖定機構。
圖9A至圖17展示一電磁機器1100之額外實施方案。一般而言,電磁機器100之特徵中之任一者可與電磁機器1100組合,且電磁機器1100之特徵中之任一者可與電磁機器100組合。
現在參考圖9A及圖9B,一例示性電磁機器1100包含一殼體1102,該殼體具有一第一壁1104A、一第二壁1104B、一覆蓋面板1106及一底座1108。電磁機器1100包含一接線盒1110。接線盒1110容納電組件,該等電組件將電磁機器1100之內部組件電連接至一電力源或一儲電裝置,此取決於將如何使用電磁機器。殼體1102之第一壁1104A包含界定於其中的允許通達電磁機器1100之內部組件之一或多個入口窗1112。入口窗1112具有為其中未界定入口窗1112的殼體1102之第一壁1104A之表面積之一百分比之一表面積。入口窗1112之表面積與殼體1102之第一壁之表面積之一比率可介於約5%與約50%之間、介於約20%與約40%之間、介於約15%與約30%之間、約25%或約8.33%。
殼體1102之第一壁1104A包含以可移除方式耦合至其之一或多個入口窗蓋1114。入口窗蓋1114經構形以覆蓋入口窗1112,此阻止通達電磁機器1100之內部組件且保護彼等組件。一般而言,每一入口窗1112將具有一對應入口窗蓋1114。入口窗蓋1114可以任何適合方式(諸如利用螺桿、螺栓、夾子等)耦合至殼體1102之第一壁1104A。在電磁機器1100之操作期間,每一入口窗蓋1114耦合至殼體1102之第一壁1104A,使得一個體或任何其他物體無法接觸可正旋轉、移動、激勵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任何內部組件。當電磁機器未使用時,可移除入口窗蓋1114,使得個體可透過入口窗1112安全地通達內部組件。
如圖9B中所展示,一輪軸1105大體延伸穿過第二壁1104B且穿過耦合至第二壁1104B之一風扇罩1119。輪軸1105經由一或多個軸承或軸承總成而耦合至殼體1102,本文中更詳細地論述該一或多個軸承或軸承總成。電磁機器1100包含各自耦合至第一壁1104A及底座1108兩者之一對角撐1107。當電磁機器1100 (舉例而言)因輪軸1105之旋轉而經歷大量機械應力時,角撐1107在操作期間為電磁機器1100提供機械穩定性。一角撐蓋1109耦合至第一壁1104、底座1108及角撐1107中之每一者。
殼體1102中亦可界定有若干個空氣流孔隙以允許空氣在操作期間流動穿過殼體1102。舉例而言,覆蓋面板1106可包含空氣流孔隙1118。空氣流可幫助冷卻電磁機器1100之內部組件且使機器之溫度保持處於一可接受範圍內,從而允許在各種各樣之條件及情景中使用電磁機器1100。第一壁1104A、第二壁1104B、覆蓋面板1106、底座1108及內部組件可藉由多種手段(諸如,螺桿、釘、螺栓、銷、夾子、銲縫或任何其他適合耦合機構)而機械地耦合。在一實施方案中,第二壁1104B並非係殼體1102之一獨立組件。而是,第二壁1104B可係耦合至電磁機器1100之一單獨組件之一部分,諸如原動機之殼體之一部分。在另一實施方案中,殼體之第二壁1104B可係轉子之一外殼體。
圖10A及圖10B中分別展示圖9A及圖9B之電磁機器之分解視圖。殼體1102之第一壁1104A展示為具有與入口窗1112A及1112B分解開之入口窗蓋1114A及1114B。電磁機器1100之內部組件包含一定子總成1200及一轉子總成1300。定子總成1200大體安置於第一壁1104A與轉子總成1300之間,而轉子總成1300大體安置於定子總成1200與第二壁1104B之間。
第一壁1104A界定一第一壁開口1120A,而第二壁1104B界定一第二壁開口1120B。定子總成1200界定一定子開口1216。電磁機器1100包含一軸承總成1400,該軸承總成經構形以通過第一壁開口1120A及定子開口1216,且以非旋轉方式耦合至第一壁1104A及定子總成1200兩者。輪軸1105延伸穿過軸承總成1400且因此穿過第一壁1104及定子總成1206。軸承總成1400支撐輪軸1105,同時允許輪軸1105相對於軸承總成1400、第一壁1104A及定子總成1200而旋轉。輪軸1105大體延伸穿過第一壁開口1120A且越過第一壁1104A。然而,角撐1107及角撐蓋1109大體封圍延伸越過第一壁1104A的輪軸1105之端。
在電磁機器1100之一實施方案中,定子總成1200包含一或多個線圈模組,該一或多個線圈模組包含纏繞在磁性材料之一導磁性鐵心上之電線線圈,而轉子總成1300包含一或多個磁體,該一或多個磁體經構形為在使用電磁機器1100時毗鄰於電線線圈而安置。在另一實施方案中,定子總成1200包含磁體,而轉子總成1300含有線圈模組。如本文中將更詳細地闡述,轉子總成1300大體界定一通道,磁體係圍繞該通道而安置。在電磁機器1100之操作期間期間,附接至定子總成1200之線圈模組安置於由轉子總成1300界定之通道內。
殼體1102之第一壁1104A包含界定於其中之一或多個殼體鎖定孔隙1122。類似地,定子總成1200包含界定於其中之一或多個定子總成鎖定孔隙1222。殼體鎖定孔隙1122及定子總成鎖定孔隙1222中之每一者經大小設定使得一鎖定機構可以可移除方式插入穿過其以便經由定子軸承而阻止定子總成圍繞輪軸之旋轉。在電磁機器1100之操作期間,定子總成1200可鎖定在適當位置以阻止任何不必要或不期望移動。當需要維修電磁機器1100時,可自殼體鎖定孔隙1122及定子總成鎖定孔隙1222移除鎖定機構以允許定子總成1200旋轉,直至可透過入口窗而通達定子總成1200之一所要部分為止。舉例而言,鎖定機構可係一螺栓、一銷、一彈簧負載銷或一線性致動銷。在其他實施方案中,可使用不利用殼體及定子中所界定之孔隙之鎖定機構,諸如夾子或緊固件。雖然各圖展示了殼體鎖定孔隙1122及定子總成鎖定孔隙1222之可能位置,但此等孔隙可界定於電磁機器1100上之任何地方,只要一鎖定機構可插入穿過兩個孔隙以藉此阻止定子總成相對於殼體之旋轉即可。
圖11A及圖11B展示安裝至軸承總成1400之輪軸1105之透視圖。圖11C展示輪軸1105及軸承總成1400之一分解透視圖。圖11D展示輪軸1105及軸承總成1400之一剖面圖。軸承總成1400經構形以部分地安置於第一壁1104A之第一開口1120A及定子總成1200之定子開口1216中。軸承總成1400具有包含主體部分1402A及主體部分1402B之一大體圓柱形主體。軸承總成1400亦包含將主體部分1402A與1402B分開之一沿圓周延伸之凸緣1404。
當電磁機器1100被完全裝配時,軸承總成1400經定位使得主體部分1402B安置於第一壁1104A之開口1120A中。凸緣1404將定位於電磁機器1100之內部內。軸承總成1400亦延伸穿過定子總成1200,使得主體部分1402A之至少一部分安置於定子總成1200之開口1216中。因此,軸承總成1400之凸緣1404夾持於第一壁1104A與定子總成1200之間。凸緣1404包含軸向延伸穿過凸緣1404之若干個孔隙1406。孔隙1406經構形以接納延伸穿過第一壁1104A、孔隙1406及定子總成1200之緊固件,以便以非旋轉方式固定第一壁1104A、軸承總成1400及定子總成1200。
軸承總成1400及輪軸1105大體包含將輪軸1105耦合至軸承總成1400之一第一軸承1408A及一第二軸承1408B。第一軸承1408A安置於軸承總成1400內,且大體與軸承總成1400之主體部分1402B一致。因此,第一軸承1408A亦大體與第一壁1104A之第一開口1120A一致。第二軸承1408B安置於與第一軸承1408A相對的軸承總成1400之一端處,且大體經定位使得其安置於電磁機器1100之內部內。當軸承總成1400及輪軸1105被完全裝配時,輪軸1105經由第一軸承1408A及第二軸承1408B而耦合至軸承總成1400。因此,輪軸1105可相對於軸承總成1400而旋轉。由於軸承總成1400以非旋轉方式固定至第一壁1104A及定子總成1200,因此輪軸1105亦可相對於第一壁1104A及定子總成1200而旋轉。
第一軸承1408A大體耦合至軸承總成1400之主體部分1402B之內部,使得當自軸承總成1400移除輪軸1105時,第一軸承1408A保持安置於軸承總成1400之內部內。然而,第二軸承1408B大體經由一摩擦配合而耦合至輪軸1105。以此方式,當自軸承總成1400移除輪軸1105時,第二軸承1408B保持耦合至輪軸1105。然而,在其他實施方案中,第一軸承1408A及第二軸承1408B可以任何適合方式耦合至軸承總成1400及/或輪軸1105。
如圖11C中最佳所展示,軸承總成1400進一步包含一彈簧1410、若干個軸環組件1412、1414及1416。軸環組件1412、1414、1416全部螺紋連接至輪軸1105上以便抵靠第一軸承1408A而按壓彈簧1410。此抵靠軸承總成1400內之一內部凸肩1418而按壓第一軸承1408A以藉此將第一軸承1408A固持在適當位置。因此,彈簧1410預先加壓第一軸承1408A且移除第一軸承1408A中之任何徑向遊隙。一旦將輪軸1105插入至軸承總成1400中,便抵靠軸承總成1400之另一內部凸肩1420以及輪軸1105之一凸肩1422而按壓第二軸承14808B,此輔助預先加壓第二軸承1408B以移除任何徑向遊隙。
圖12A及圖12B圖解說明定子總成1200之透視圖,而圖12C及圖12D分別圖解說明圖12A及圖12B之定子總成1200之分解視圖。定子總成1200大體包含一定子板1210、一電路板1230及安裝至定子板1210之一線圈殼體1240。線圈殼體1240包含狹槽,在電磁機器1100之操作期間,線圈模組可安置於該等狹槽中。定子板1210大體包含一內定子座架1212、一沿圓周延伸之外定子座架1214及一固持輪轂1217。固持輪轂1217大體輔助維持內定子座架1212之內邊緣與軸承總成1400之凸緣1404接觸。內定子座架1212界定定子開口1216。定子總成鎖定孔隙1222界定於外定子座架1214中或耦合至外定子座架1214。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內定子座架1212接納延伸穿過第一壁1104A及軸承總成1400之凸緣1404之緊固件。在其他實施方案中,定子總成1200之其他組件接納緊固件。
定子板1210進一步包含至少部分地安置於內定子座架1212與外定子座架1214之間的一沿圓周延伸之對準板1220 (圖12C及圖12D)。對準板1220具有中心中界定有一開口之一大體圓形形狀,且因此具有一內周邊及一外周邊。對準板1220之內周邊與內定子座架1212之一周邊重疊且耦合至該周邊,而對準板1220之外周邊與外定子座架1214之一內周邊重疊且耦合至該內周邊。在一實施方案中,對準板1220係模組化的且由圍繞內定子座架1212而安置之複數個單獨且相異對準板區段形成。在另一實施方案中,對準板1220係一單個整體件。
電路板1230耦合至對準板1220且大體與對準板1220重疊。類似於對準板1220,電路板1230可係模組化的且因此可由複數個單獨且相異電路板區段形成。電路板區段中之每一者可對應於對準板區段中之一者。電路板區段可藉由一或多個電路板跨接件1232而電連接在一起,且大體經由緊固件(諸如螺桿、棒、銷等)而附接至對準板區段。在另一實施方案中,電路板1230係一單個整體件。電路板1230之間的電連接可以針對電磁機器1100之特定應用所需之任何方式進行設計,且可隨應用要求之改變時時地進行替換。如本文中將更詳細地闡述,對準板1220用於使來自線圈模組之電引線與電路板區段對準,且用於輔助維持來自線圈模組之電引線與電路板1230之間的接觸。
內定子座架1212包含自內定子座架1212之外周邊朝向線圈殼體1240而延伸之複數個凸緣1213。類似地,外定子座架1214包含自外定子座架1214之內周邊朝向線圈殼體1240而延伸之複數個凸緣1215。凸緣1213經構形以耦合至線圈殼體1240之一內周邊,而凸緣1215經構形以耦合至線圈殼體1240之一外周邊,如本文中將進一步詳細闡述。
圖13A中圖解說明線圈模組、電路板與對準板之間的配置。圖13A圖解說明定子總成1200之三個部分1201A、1201B及1201C。第一部分1201A包含電路板區段1231及電路板區段1231下方之一下伏對準板區段。第二部分1201B展示電路板區段被移除而僅留下下伏對準板區段1221。第三部分1201C展示電路板區段及下伏對準板區段兩者皆被移除。
如所展示,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包含朝向對準板及電路板自線圈殼體延伸出來之兩個線圈引線1225A及1225B。每一線圈引線1225A、1225B大體纏繞在一各別線圈螺帽1229A、1229B上。線圈螺帽1229A、1229B可由一導電材料或一非導電材料製成。線圈螺帽1229A、1229B經大小設定以便透過由每一對準板區段界定之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1224而擬合。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1224大體具有一方形剖面。此允許線圈螺帽1229A、1229B擬合至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1224中且穿過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1224,但約束線圈螺帽1229A、1229B以免在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1224內旋轉。
由於線圈引線1225A、1225B纏繞在線圈螺帽1229A、1229B上,因此線圈引線1225A、1226B之終止端1226A、1226B將延伸穿過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1224,如區段1201B中所展示。如相對於第一部分201A所展示,電路板區段直接安置於對準板區段之頂部上,從而將線圈引線1225A、1225B之終止端1226A、1226B夾持於對準板區段與電路板區段之間。在此構形中,線圈引線1225A、1225B之終止端1226A、1226B在各別電路板接觸區處接觸電路板,從而將線圈模組電連接至電路板。對準板區段幫助將線圈引線1225A、1225B之終止端1226A、1226B與適當電路板接觸區對準。線圈引線1225A、1225B之終止端1226A、1226B上之壓力亦幫助維持線圈模組與電路板之間的電連接。
在一實施方案中,每一電路板區段中界定有對應於複數個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1224之複數個電路板線圈引線孔隙1227。在此實施方案中,一對準組件1235 (諸如一螺桿、螺栓、銷、夾具等)可插入穿過電路板線圈引線孔隙1227及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1224。然後,線圈螺帽1229A、1229B通過線圈引線1225A、1225B之終止端1226A、1226B中所界定之孔隙,且插入至線圈螺帽1229A、1229B中所界定之腔中。因此,對準組件1235將線圈引線1225A、1225B固定在適當位置。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對準組件1235係具有一頭部及一帶螺紋主體之螺桿。螺桿之頭部大體大於電路板線圈引線孔隙1227,而螺桿之帶螺紋主體小於電路板線圈引線孔隙1227。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線圈螺帽1229A、1229B中所界定之腔係帶螺紋的,使得螺桿可緊固至線圈螺帽1229A、1229B。當螺桿被擰緊時,終止端1226A、1226B夾持於電路板區段與線圈螺帽1229A、1229B之間。此既用於將電路板區段與對準板區段耦合在一起,且又輔助完成及維持線圈引線225A、225B與電路板區段之間的電連接。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對準組件1235可係導電性的且可經構形以接觸電路板(在穿過電路板線圈引線孔隙而安置時)及線圈引線1225A、1225B之終止端1226A、1226B兩者,從而幫助確保線圈引線1225A、1225B電連接至電路板。
圖13B展示一單個線圈1243之線圈螺帽1229A、1229B之一放大視圖。如所展示,兩個線圈引線1225A、122B遠離線圈1243而延伸且纏繞在各別線圈螺帽1229A、1229B上。線圈引線1225A、1225B之終止端1226A、1226B面向相同方向,且其中界定有各別孔隙1233A、1233B。孔隙1233A、1233B與允許將對準組件1235 (圖13A)插入至線圈螺帽1229A、1229B之腔中的線圈螺帽1229A、1229B中之孔隙對準。
如圖13B中可見,線圈螺帽1229A、1229B具有一大體六邊形剖面形狀。此允許將線圈螺帽1229A、1229B插入穿過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1224。然而,由於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1224具有一大體方形或矩形形狀,因此線圈螺帽1229A、1229B無法在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1224內旋轉。線圈螺帽1229A、1229B亦大於電路板線圈引線孔隙1227,從而回應於將對準組件1235固定至線圈螺帽1229A、1229B而阻止線圈螺帽1229A、1229B自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1224延伸出太遠。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線圈螺帽1229A、1229B大體具有至少一個面,該至少一個面中形成有一凹槽1239A、1239B。凹槽1239A、1239B之寬度近似等於線圈引線1225A、1225B之寬度,使得線圈引線1225A、1225B可擬合在凹槽1239A、1239B內。此允許線圈引線1225A、1225B與線圈螺帽1229A、1229B之彼面之其餘部分齊平。在此構形中,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1224僅需要大至足以允許線圈螺帽1229A、1229B通過,且不需要為線圈引線1225A、1225B之厚度提供任何額外空間。如圖13B中可見,線圈引線1225A、1225B大體經摺疊或彎曲以便在線圈引線1225A、1225B之長度上提供小量鬆弛。當將線圈1243插入至定子總成1200中且固定至電路板1230時,線圈引線1225A、1225B中之鬆弛允許線圈引線1225A、1225B稍微伸展,以便防止線圈引線1225A、1225B在電磁機器1100之裝配或拆解期間斷開或被損壞。
現在參考圖14A及圖14B,線圈殼體1240包含以一圓周方式配置之多種不同組件。線圈殼體1240包含一第一線圈殼體環1244及一第二線圈殼體環1246。線圈殼體環1244、1246界定狹槽,線圈1243及對應導磁性線圈鐵心1251 (參見圖15A及圖15B)插入至該等狹槽中。線圈殼體1240進一步包含安置於第一線圈殼體環1244與第二線圈殼體環1246之間的複數個獨立鐵心模組1248。複數個第一底墊組件1253及複數個第二底墊組件1250安置於線圈殼體1240之一側上,該側與線圈1243插入的線圈殼體1240之側相對。
線圈殼體1240亦包含定位於線圈1243插入的線圈殼體1240之端上之複數個定子板安裝托架1242以及定位於線圈殼體1240之相對端上之複數個線圈殼體安裝托架1252。線圈殼體安裝托架1252定位於第一底墊組件1253與第二底墊組件1250之間。第二底墊組件1250中之每一者具有一凹槽,線圈殼體安裝托架1252之一部分經構形以擱置至該凹槽中,藉此將第二底墊組件1250鎖定在適當位置。
最後,線圈殼體1240包含經構形以將線圈殼體1240之組件耦合在一起之複數個線圈殼體安裝組件1254。線圈殼體安裝組件1254大體包含一內組線圈殼體安裝組件1254及一外組線圈殼體安裝組件1254。每一線圈殼體安裝組件1254大體以如下方式延伸:(i)自定子板安裝托架1242、(ii)穿過第一線圈殼體環1244、獨立鐵心模組1248、第二線圈殼體環1246及第一底墊組件1253,且至(iii)線圈殼體安裝托架1252。線圈殼體安裝組件1254可係螺栓、銷、螺桿等,且經構形以一旦經放置穿過所有必要組件便鎖定在適當位置。因此,線圈殼體安裝組件1254提供將線圈殼體1240之所有組件維持在適當位置之拉力。一般而言,該內組線圈殼體安裝組件1254延伸穿過線圈殼體1240之組件之一內周邊,而該外組線圈殼體安裝組件1254延伸穿過線圈殼體1240之組件之一外周邊。
線圈殼體安裝組件1254之一部分亦經構形以將線圈殼體1240耦合至內定子座架1212及外定子座架1214。如圖14A及圖14B中所展示,定子板安裝托架1242圍繞線圈殼體1240沿圓周配置。然而,在圍繞此圓周配置之某些位置中,定子板安裝托架1242中之某些定子板安裝托架丟失而留下毗鄰定子板安裝托架1242之間的間隙。此等間隙與內定子座架1212之凸緣1213及外定子座架1214之凸緣1215對準。在對應於丟失之定子板安裝托架1242之圓周位置處延伸穿過線圈殼體1240之內線圈殼體安裝組件1254替代地耦合至內定子座架1212之凸緣1213。在對應於丟失之定子板安裝托架1242之圓周位置處延伸穿過線圈殼體1240之外線圈殼體安裝組件1254替代地耦合至外定子座架1214之凸緣1215。由於此等線圈殼體安裝組件1254仍延伸穿過線圈殼體1240之組件之其餘部分,因此線圈殼體1240藉此耦合至內定子座架1212及外定子座架1214兩者。
圖15A及圖15B中圖解說明線圈殼體1240之詳細視圖。已自各圖移除線圈殼體1240之組件之各種部分以便展示內部細節。如所展示,每一線圈1243包含一對應導磁性線圈鐵心1251。以此方式,每一線圈1243捲繞在其自己之個別鐵心1251上。線圈鐵心1251可由一鐵磁材料(諸如經層壓電工鋼)製成。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每一個別鐵心1251經構形以完全地安置於其對應線圈1243內。在其他實施方案中,每一個別鐵心1251部分地安置於其對應線圈1243內,使得每一鐵心1251之至少一部分延伸出其對應線圈1243之界限。在某些實施方案中,每一線圈1243可具有包含一第一側表面1260A、一第二側表面1260B及一第三側表面1260C之一大體矩形形狀。鐵心1251可具有一類似大體矩形形狀。亦涵蓋線圈1243及鐵心1251之其他形狀。
線圈殼體1240包含第一線圈殼體環1244及第二線圈殼體環1246。此等線圈殼體環中之每一者可由一鐵磁材料(諸如經層壓電工鋼)製成。線圈殼體環1244、1246兩者皆為大體圓形形狀且具有一內周邊及一外周邊。第一線圈殼體環1244包含連接第一線圈殼體環1244之內周邊與外周邊之複數個重複柱1245A。第一線圈殼體環亦界定複數個間隙1245B。每一間隙1245B界定於毗鄰柱1245A之間,且經大小設定使得線圈透過間隙1245B而擬合。
類似地,第二線圈殼體環1246亦包含連接第二線圈殼體環1246之內周邊與外周邊之複數個重複柱1247A。第二線圈殼體環1246界定複數個間隙1247B。每一間隙1247B界定於毗鄰柱1247A之間,且經大小設定使得線圈1243透過間隙1247B而擬合。第一線圈殼體環1244中所界定之間隙1245B與第二線圈殼體環1246中所界定之間隙1247B重疊,且因此第一線圈殼體環1244及第二線圈殼體環1246在作為線圈殼體1240之部分進行裝配時界定複數個狹槽1241,該等狹槽經大小設定以接納複數個線圈1243,每一狹槽1241接納一單個線圈1243。
圖15A及圖15B展示安置於第一線圈殼體環1244與第二線圈殼體環1246之間的獨立鐵心模組1248中之兩者。獨立鐵心模組1248可類似於線圈殼體1240之其他組件由一鐵磁材料(諸如經層壓電工鋼)製成。獨立鐵心模組1248安置於第一線圈殼體環1244與第二線圈殼體環1246之間,使得毗鄰第一線圈殼體環1244的獨立鐵心模組1248中之每一者之一端鄰接柱1245A中之一者,而毗鄰第二線圈殼體環1246的獨立鐵心模組1248中之每一者之一相對端鄰接柱1247A中之一對應者。獨立鐵心模組1248安置於第一線圈殼體環1244與第二線圈殼體環1246之間的區中,否則該等區將為毗鄰線圈1243之間的空白空間。因此,當圖15A及圖15B之線圈1243及對應鐵心1251被接納於線圈殼體1240之狹槽1241內時,線圈1243及對應鐵心1251將安置於圖15A及圖15B中所圖解說明之該對獨立鐵心模組1248之間。當電磁機器1100被完全裝配時,每一線圈1243與鐵心1251之組合皆將安置於一對毗鄰獨立鐵心模組1248之間。
在某些實施方案中,獨立鐵心模組1248中之每一者包含一外徑向脣狀物1257及一內徑向脣狀物1258。獨立鐵心模組1248中之每一者之外徑向脣狀物1257經構形以在線圈1243中之一對應者之第一側表面1260A上方延伸。類似地,獨立鐵心模組1248中之每一者之內徑向脣狀物1258經構形以在線圈1243中之一對應者之第二側表面1260B上方延伸。存在徑向脣狀物1257、1258會減小或消除線圈1243之側表面1260A、1260B與電磁機器1100之徑向磁體之間的任何間隙。此幫助更高效地將磁通量自徑向磁體沿通道引導至線圈1243。
複數個第一底墊組件1253、複數個第二底墊組件1250及複數個線圈殼體安裝托架1252安置於與定子板1210相對的線圈殼體1240之一側上。第一底墊組件1253及第二底墊組件1250可類似於線圈殼體1240之其他組件由一鐵磁材料(諸如經層壓電工鋼)製成。第一底墊組件1253及第二底墊組件1250中之每一者中界定有一凹槽,該凹槽經構形以與一對應線圈殼體安裝托架1252之一邊緣配合,使得第一及第二底墊組件1253及1250與線圈殼體安裝托架1252彼此互鎖。第二底墊組件1250中之每一者包含經構形以在線圈1243中之一對應者之第三側表面1260C上方延伸之一軸向脣狀物1259。底墊組件1250之軸向脣狀物1259減小或消除第三側表面1260C與電磁機器1100之軸向磁體之間的任何間隙。此幫助更高效地將磁通量自軸向磁體沿通道引導至線圈1243。
線圈殼體1240之鐵磁組件可包含第一線圈殼體環1244、第二線圈殼體環1246、獨立鐵心模組1248、第一底墊組件1253、第二底墊組件1250及線圈鐵心1251。線圈殼體1240之所有組件可係具有低滯後及相關鐵心損失之高導磁率材料,此可用於使線圈殼體1240之區域中之磁場之強度最大化。
電磁機器之殼體中所界定之入口窗、經由獨立定子軸承而耦合至輪軸之定子、形成於區段中之電路板及對準板與容納於線圈殼體內之個別狹槽中之線圈模組的組合允許電磁機器1100為一模組化機器,其中個別線圈模組可在不必拆開整個機器之情況下進行替換、修理或升級。電路板區段可容易地被換出以便以不同配置對線圈模組進行佈線,從而允許在各種各樣之應用中使用電磁機器1100。藉由在殼體中提供入口窗,一個體能夠在不移除整個殼體之情況下通達電磁機器之內部組件。此具有維持轉子與定子之間的對準之增添益處。此外,線圈模組被簡單地插入至線圈殼體中所界定之個別狹槽中以用於操作,且因此易於自電磁機器1100移除。
一旦已移除入口窗蓋,個體便可撤銷啟動鎖定機構以允許定子總成相對於殼體圍繞定子軸承而旋轉。然後,個體可旋轉定子總成,直至需要處理之電路板區段或線圈模組可透過窗而通達為止。由於電路板可形成於單獨且相異區段中,因此僅需要移除一單個電路板區段以通達下方之線圈模組中之任一者。因此,個體僅必須使連接至單個電路板分段之線圈模組斷開電連接,而非必須使電磁機器之所有線圈斷開電連接來替換一單個線圈模組。在一實施方案中,電磁機器包含沿圓周配置於定子中之七十二個線圈模組及十二個電路板區段。因此,每一電路板區段直接電連接至僅六個線圈,此將需要拆離以移除一電路板分段之線圈之數目自七十二個線圈減小至六個線圈。在其他實施方案中,電磁機器包含12個、36個、144個或任何其他數目個線圈模組以及3個、4個、6個、24個或任何其他數目個電路板區段。
圖16A及圖16B圖解說明轉子總成1300之透視圖,而圖16C圖解說明轉子總成1300之一轉子殼體1302之一透視圖。圖16D圖解說明沿著圖16C中所指示之剖面線16D之一剖面圖。如所展示,轉子總成1300容納電磁機器1100之磁體。轉子總成包含一轉子殼體1302,該轉子殼體耦合至輪軸,使得輪軸之旋轉致使轉子殼體1302旋轉。相反地,轉子殼體1302之旋轉致使輪軸旋轉。在一實施方案中,輪軸具有一旋轉鎖定特徵,該旋轉鎖定特徵經構形而以非旋轉方式與轉子殼體1302之一旋轉鎖定特徵配合,以阻止輪軸與轉子殼體1302之間的相對旋轉。輪軸之旋轉鎖定特徵可係一突出部、環、小塊或其他結構特徵,而轉子殼體1302之旋轉鎖定特徵可係界定於轉子殼體1302中之一凹槽或孔隙,或反之亦然。在另一實施方案中,輪軸固定地耦合至轉子殼體302作為一單個一體件。
轉子殼體1302包含一背部部分1304、一外環部分1306及一內環部分1308。外環部分1306及內環部分1308大體圍繞輪軸同心地配置,且大體沿一第一方向遠離背部部分1304之一表面1310而延伸。在一實施方案中,外環部分1306與內環部分1308平行。在其他實施方案中,外環部分1306及內環部分1308可相對於彼此或相對於背部部分1304成角度地安置。一沿圓周延伸之通道1312界定於外環部分1306與內環部分1308之間。通道1312大體由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第三表面界定。第一表面由轉子殼體1302之外環部分1306之一內表面1314形成。第二表面由轉子殼體1302之內環部分1308之一外表面1316形成。第三表面由安置於外環部分1306與內環部分1308之間的背部部分1304之表面1310之部分形成。一般而言,背部部分1304、外環部分1306及內環部分1308全部形成為一單個整體件。
一般而言,外環部分1306之內表面1314與內環部分1308之外表面1316彼此平行且平行於輪軸之一縱向軸線。因此,由通道1312界定之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大體彼此平行。背部部分1304之表面1310大體正交於外環部分1306之內表面1314及內環部分1308之外表面1316兩者。因此,由通道1312界定之第三表面大體正交於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兩者,使得通道1312具有一U形剖面。亦涵蓋通道1312之其他剖面形狀。
轉子總成1300進一步包含安置於沿圓周延伸之通道1312內之複數個磁體。該複數個磁體安置於沿圓周延伸之磁體群組中。如圖16A中所展示,複數個磁體包含耦合至轉子殼體1302之外環部分1306之內表面1314之外徑向磁體1318。每一對毗鄰外徑向磁體1318可藉由一外徑向間隔件1320而分離。外徑向磁體1318及外徑向間隔件1320沿著沿圓周延伸之通道1312而安置,使得外徑向磁體1318及外徑向間隔件1320大體包圍輪軸。
複數個磁體進一步包含耦合至轉子殼體1302之外環部分1306之外表面1316之內徑向磁體1322。每一對毗鄰內徑向磁體1322可藉由一內徑向間隔件1324而分離。內徑向磁體1322及內徑向間隔件1324沿著沿圓周延伸之通道1312而安置,使得內徑向磁體1322及內徑向間隔件1324大體包圍輪軸。
最後,複數個磁體包含耦合至介於內環部分1308與外環部分1306之間的轉子殼體1302之背部部分1304之表面1310 (圖16C)之軸向磁體1326。如同外徑向磁體1318及內徑向磁體1322,軸向磁體群組1326中之軸向磁體1326沿著沿圓周延伸之通道1312而安置,使得軸向磁體1326大體包圍輪軸或轉子殼體1302之內環部分1308之半徑。
磁體1318、1322及1326中之每一者可以多種方式耦合至轉子殼體1302之各別表面。舉例而言,一黏合劑層可安置於磁體與轉子殼體1302之表面之間,以藉此將磁體以黏合方式耦合至轉子殼體1302之表面。磁體亦可擰緊至轉子殼體1302之表面中。在某些實施方案中,轉子殼體1302可包含輔助將磁體中之任一者耦合至轉子殼體1302之一固持組件。固持組件可包含經設計以將磁體中之任一者固持至對應表面之一或多個夾具或銷。固持組件亦可包含一或多個固持環。一般而言,固持環安置於通道1312中且經形成以圍繞通道1312之圓周之至少一部分而擬合。以此方式,固持環之曲率半徑大體等於轉子殼體1302之外環部分1306之半徑或轉子殼體1302之內環部分1308之半徑。
在圖16B中所展示之實施方案中,轉子總成1300包含由第一固持環組件1328A至1328D形成之一第一固持環。第一固持環組件1328A至1328D安置於與轉子殼體1302之背部部分1304間隔開的外環部分1306之一邊緣處。第一固持環組件1328A至1328D可經由螺桿、黏合劑或任何適合機構而耦合至轉子殼體1302,且經構形以幫助將外徑向磁體1318中之每一者之一個邊緣固持在適當位置。類似地,由第二固持環組件1330A至1330E形成之一第二固持環可安置於鄰接轉子殼體1302之背部部分1304的外環部分1306之一邊緣處。第二固持環組件1330A至1330D幫助將外徑向磁體1318中之每一者之相對邊緣固持在適當位置。轉子總成1300可進一步包含由第三固持環組件1332A至1332D形成之一第三固持環及一第四固持環1334,該第三固持環及該第四固持環幫助將內徑向磁體1322中之每一者固持在適當位置。在其他實施方案中,固持環中之任一者或全部可形成為單個整體件,或可形成為多個組件。在其他實施方案中,固持環中之任一者替代地可係固持銷,該等固持銷可包含或可係一定位銷。
外徑向磁體1318、內徑向磁體1322及軸向磁體1326中之每一者可係具有一北極及一南極之一偶極磁體。磁體中之每一者之每一極具有一對應極面,該極面係對應於一各別極的磁體之終止表面。因此,外徑向磁體1318、內徑向磁體1322及軸向磁體1326中之每一者之相對表面係每一磁體之兩個極面。在轉子總成1300中,磁體中之每一者之一個極面面向由磁體耦合至之通道界定之各別表面。當磁體安裝至轉子殼體1302時,面向由通道界定之表面的每一磁體之此極面鄰接及/或接觸該通道。磁體中之每一者之另一相對極面背對磁體耦合至之通道之各別表面。因此,針對外徑向磁體1318中之每一者,極面中之一者鄰接轉子殼體1302之外環部分1306之內表面1314,而外徑向磁體1318中之每一者之另一極面背對轉子殼體1302之外環部分1306之內表面1314。針對每一內徑向磁體1322,極面中之一者鄰接轉子殼體1302之內環部分1308之外表面1316,而內徑向磁體1322中之每一者之另一極面背對轉子殼體1302之內環部分1308之外表面1316。針對每一軸向磁體1326,一個極面鄰接介於外環部分1306與內環部分1308之間的轉子殼體1302之背部部分1304之表面1310,而軸向磁體1326中之每一者之另一極面背對介於外環部分1306與內環部分1308之間的轉子殼體1302之背部部分1304之表面1310。
安置於轉子殼體1302之通道1312內之磁體群組1318、1322、1326可分類為多組磁體。每一組磁體含有一個外徑向磁體1318、一個內徑向磁體1322及一個軸向磁體1326。每一組磁體中之三個磁體可相對於輪軸位於通道1312內之相同圓周位置處。因此,含有相對於圖16C中之通道1312之定向位於通道1312內之三點鐘位置處之外徑向磁體1318之一磁體組亦將含有兩者亦位於三點鐘位置處之內徑向磁體1322及軸向磁體1326。在電磁機器1100之一例示性實施方案中,轉子總成1300含有圍繞輪軸沿圓周安置於通道1312中之二十四組磁體。每一組磁體中之磁體亦可相對於彼此而交錯,且亦可相對於磁體耦合至之表面及轉子殼體1302之其他表面兩者以多種角度定向。
任一給定組磁體中之每一磁體與該組中之其他磁體相比具有鄰接轉子殼體1302之表面之一相同極面。因此,該組磁體中之每一磁體具有指向通道1312自身之一相同極面。在每一磁體組中指向通道1312之極面針對每個沿圓周毗鄰磁體組而交替。舉例而言,一第一磁體組及一第二磁體組可沿圓周彼此毗鄰地安置於通道1312內。此第一磁體組中之每一磁體具有鄰接界定通道之表面之相同極面。作為一實例,此第一磁體組中之三個磁體中之每一者可具有鄰接界定通道1312之各別表面之北極面,且因此將具有面向通道自身之南極面。沿圓周毗鄰之第二磁體面中之每一磁體然後將具有鄰接界定通道1312之各別表面之南極面,且因此將具有面向通道自身之北極面。
針對每一磁體組之此交替極面配置圍繞通道1312沿圓周延續。磁體組之交替極面配置幫助以一交替循環方式透過通道將磁通量自北極面引導至南極面。除一小空氣間隙區域之外,當機器操作時,大部分通道1312被定子總成1200佔據,特定而言,被包含線圈1243及線圈鐵心1251之線圈殼體1240佔據。線圈殼體1240中之材料之高導磁率增大通道中之磁場,且經設計以將通量最高效地沿通道引導穿過線圈1243。
在任一給定組磁體中,外徑向磁體之極面中之一者將面向線圈1243之第一側表面1260A。該組磁體中之內徑向磁體之具有相同極性之極面將面向線圈1243之第二側表面1260B。該組磁體中之軸向磁體之具有相同極性之極面將面向線圈1243之第三側表面1260C。在電磁機器1100之操作期間,轉子將相對於定子而旋轉。因此,當轉子旋轉時,一單組磁體中之磁體1318、1322、1326之具有相同極性之極面將以一旋轉順序面向線圈1243中之每一者之各別側表面1260A、1260B、1260C。一組毗鄰磁體亦將具有面向線圈之各別側表面的具有相同極性之極面,惟極面將具有相反極性。由於面向線圈1243之各別側表面的每一組磁體之極面之交替極性,因此來自磁體之磁通量經引導穿過線圈,使得磁通量法向於由線圈1243及/或鐵心1251界定之一平面。
轉子殼體1302可包含耦合至其之一或多個風扇葉片1342。在一實施方案中,風扇葉片1342可耦合至安置於內環部分1308與輪軸1105之間的背部部分1304之表面1310之部分。因此,風扇葉片1342大體沿第一方向自表面1310向外延伸,該第一方向與外環部分1306及內環部分1308相同。在另一實施方案中,風扇葉片1342耦合至內環部分1308之一內表面1315,且沿一徑向方向朝向輪軸而延伸。轉子殼體1302進一步包含界定於背部部分1304中之一或多個空氣流孔隙1344。在轉子總成1300之旋轉期間,旋轉之風扇葉片1342將空氣引導穿過空氣流孔隙1344,從而冷卻電磁機器1100之內部組件。
圖17中圖解說明經裝配電磁機器1100之一剖面圖。展示殼體之第一壁1104A以及接線盒1110。輪軸1105耦合至軸承總成1400。因此,輪軸1105可相對於殼體及定子總成而旋轉。當定子總成及轉子總成一起操作時,線圈1243及對應鐵心1251安置於由轉子殼體形成之U形通道內。最後,圖17展示一鎖定機構之一項實施方案。如可見,鎖定機構包含插入穿過殼體之第一壁1104A及定子總成兩者之一鎖定部件1256。因此,雖然定子總成可因定子軸承1218而相對於輪軸1105旋轉,但在啟動或嚙合鎖定部件1256時,鎖定部件1256阻止定子總成進行旋轉。
圖17亦展示軸承總成1400之第一軸承1408A及第二軸承1408B。如所展示,第一軸承1408A支撐輪軸1105且定位於第一壁1104A內。第二軸承1408B支撐輪軸1105且定位於電磁機器1100之內部內。如所展示,軸承總成1400之凸緣1404定位於第一壁1104A與定子總成之間。緊固件1261延伸穿過第一壁1104A、軸承總成1400之凸緣1404及定子總成,以藉此將軸承總成1400以非旋轉方式鎖定至第一壁1104A及定子總成。由於輪軸1105經由第一軸承1408A及第二軸承1408以旋轉方式耦合至軸承總成1400,因此輪軸1105能夠相對於第一壁1104A及定子總成而旋轉。因此,以非旋轉方式耦合至輪軸1105之轉子總成亦能夠相對於第一壁1104A及定子總成而旋轉。
如圖17中所展示,外徑向磁體1318大體始終面向線圈1243之第一側表面1260A、位於頂部上之線圈1243上及底部上之線圈1243兩者上。類似地,內徑向磁體1322始終面向線圈1243之第二側表面1260B,且軸向磁體1326始終面向線圈1243之第三側表面1260C。
轉子殼體1302作為一單個整體件且輪軸1105由軸承總成1400支撐的設計兩者皆使得線圈殼體1240與轉子殼體1302內之磁體之表面之間在操作期間能夠維持一極小空氣間隙。一般而言,線圈殼體1240之一外周邊與轉子殼體1302中之磁體之間的距離為約1.2毫米。此空氣間隙之大小與電磁機器之輸出功率及效率成反比,其中較小空氣間隙提供線圈殼體1240及線圈鐵心1251中之更強磁場。然而,當機器操作時,需要緊密機械容限來維持極小空氣間隙。
由於線圈及電路板區段之模組化本質,因此電磁機器1100可以多種方式構形。在一實施方案中,線圈經構形以提供三相電源。在此實施方案中,線圈被分成三組不同線圈,每一組線圈對應於電源相中之一者。在每一相內,線圈可進一步劃分成兩個不同線圈子組。因此,針對每一電源相之該組線圈可包括兩個不同串聯佈線之線圈子組,每一子組並聯佈線。因此,每一電源相具有一備份線圈群組。若一電源相之一個子組中之線圈中之一者故障,則彼電源相中之另一線圈子組仍可為彼相提供電力,此乃因該等子組係並聯佈線。涵蓋任何數目個子組,諸如但不限於兩個子組、三個子組、四個子組或者五個或多於五個子組。在另一實施方案中,針對一多相系統中之每一電源相之全部線圈串聯佈線在一起。在另一實施方案中,線圈經佈線以提供單相電源。在此實施方案中,線圈可全部串聯佈線,或可劃分成串聯佈線之兩個或多於兩個線圈子組,且該等子組並聯佈線在一起。在又一實施方案中,電磁機器包含佈線在一起以提供三相電源之七十二個線圈模組。針對第一電源相之第一組線圈包含二十四個線圈模組,針對第二電源相之第二組線圈包含二十四個線圈模組,且針對第三電源相之第三組線圈包含二十四個線圈模組。每一組線圈被劃分成並聯佈線之相等子組,每一子組含有串聯佈線之十二個線圈模組。
為提供對本文中所闡述之電磁機器之維修,必須將電磁機器與一外部電力系統斷開連接。一所連接原動機必須被停止且應鎖在外面。一旦電磁機器安全地隔離且不操作,便可自電磁機器之殼體移除一入口窗蓋以提供透過入口窗而通向定子總成之入口。可撤銷啟動一鎖定機構以允許定子總成在殼體內旋轉。在一實施方案中,藉由自殼體中所界定之一孔隙及定子總成中所界定之一孔隙移除一鎖定部件而撤銷啟動鎖定機構。然後使定子總成旋轉,直至一電路板之一所要部分可透過入口窗而通達為止。必須將電連接至電路板區段之任何線圈模組斷開連接,且然後可移除電路板區段。亦移除電路板區段下方之對準板區段以提供通向線圈模組之入口。無論係用於替換還是修理,皆可自定子總成移除一所要線圈模組。然後將線圈模組插回至定子總成中,且然後替換對準板區段及電路板區段。將新線圈模組電連接至電路板,且然後可在殼體上替換入口窗蓋。然後可啟動鎖定機構以阻止定子總成相對於殼體之旋轉。在一實施方案中,藉由將一鎖定部件插入至殼體中所界定之一孔隙及定子總成中所界定之一孔隙中而啟動鎖定機構。
雖然已參考一或多項特定實施方案而闡述本發明,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之情況下對本發明做出諸多改變。此等實施方案中之每一者及及其顯而易見之變化形式預期為屬於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內。亦預期,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額外實施方案可組合來自本文中所闡述之實施方案中之任一者之任何數目個特徵。
7D‧‧‧剖面線
16D‧‧‧剖面線
100‧‧‧例示性電磁機器/電磁機器/經裝配電磁機器
102‧‧‧殼體
104A‧‧‧第一壁
104B‧‧‧第二壁
105‧‧‧輪軸
106‧‧‧覆蓋面板
108‧‧‧底座
110‧‧‧接線盒
112‧‧‧入口窗
112A‧‧‧入口窗
114‧‧‧入口窗蓋/對應入口窗蓋
114A‧‧‧入口窗蓋
114B‧‧‧入口窗蓋
116A‧‧‧第一軸承
116B‧‧‧第二軸承
118A‧‧‧空氣流孔隙
118B‧‧‧空氣流孔隙
118C‧‧‧空氣流孔隙
120A‧‧‧第一軸承開口
120B‧‧‧第二軸承開口
122‧‧‧殼體鎖定孔隙
200‧‧‧定子總成
210‧‧‧定子板
212‧‧‧定子板輪轂
214‧‧‧沿圓周延伸之定子板環/定子板環
216‧‧‧定子軸承開口
218‧‧‧定子軸承
220‧‧‧沿圓周延伸之對準板/對準板
221A‧‧‧下伏對準板區段/對準板區段
221B‧‧‧下伏對準板區段
222‧‧‧定子總成鎖定孔隙
224‧‧‧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
225A‧‧‧線圈引線
225B‧‧‧線圈引線
226A‧‧‧終止端
226B‧‧‧終止端
227‧‧‧電路板線圈引線孔隙
230‧‧‧電路板
231A‧‧‧電路板區段
232‧‧‧電路板跨接件
240‧‧‧線圈殼體
241‧‧‧狹槽
242‧‧‧定子板安裝托架
243‧‧‧線圈/對應線圈
244‧‧‧第一線圈殼體環/線圈殼體環
245A‧‧‧重複柱/柱
245B‧‧‧間隙
246‧‧‧第二線圈殼體環/線圈殼體環
247A‧‧‧重複柱/柱
247B‧‧‧間隙
248‧‧‧獨立鐵心模組
250‧‧‧底墊組件
251‧‧‧對應導磁性線圈鐵心/個別鐵心/線圈鐵心/鐵心/對應鐵心
252‧‧‧線圈殼體安裝托架/對應線圈殼體安裝托架
254‧‧‧線圈殼體安裝組件
256‧‧‧鎖定部件
257‧‧‧外徑向脣狀物/徑向脣狀物
258‧‧‧內徑向脣狀物/徑向脣狀物
259‧‧‧軸向脣狀物
260A‧‧‧第一側表面/側表面
260B‧‧‧第二側表面/側表面
260C‧‧‧第三側表面/側表面
300‧‧‧轉子總成
302‧‧‧轉子殼體
304‧‧‧背部部分
306‧‧‧外環部分
308‧‧‧內環部分
310‧‧‧表面
312‧‧‧沿圓周延伸之通道/通道
314‧‧‧內表面
315‧‧‧內表面
316‧‧‧外表面
318‧‧‧外徑向磁體/磁體/磁體群組
320‧‧‧外徑向間隔件
322‧‧‧內徑向磁體/磁體/磁體群組
324‧‧‧內徑向間隔件
326‧‧‧軸向磁體/軸向磁體群組/磁體/磁體群組
328A‧‧‧第一固持環組件
328B‧‧‧第一固持環組件
328C‧‧‧第一固持環組件
328D‧‧‧第一固持環組件
330A‧‧‧第二固持環組件
330B‧‧‧第二固持環組件
330C‧‧‧第二固持環組件
330D‧‧‧第二固持環組件
330E‧‧‧第二固持環組件
332A‧‧‧第三固持環組件
332B‧‧‧第三固持環組件
332C‧‧‧第三固持環組件
334‧‧‧第四固持環
342‧‧‧風扇葉片/旋轉之風扇葉片
344‧‧‧空氣流孔隙
1100‧‧‧電磁機器/例示性電磁機器/經裝配電磁機器
1102‧‧‧殼體
1104‧‧‧第一壁
1104A‧‧‧第一壁
1104B‧‧‧第二壁
1105‧‧‧輪軸
1106‧‧‧覆蓋面板
1107‧‧‧角撐
1108‧‧‧底座
1109‧‧‧角撐蓋
1110‧‧‧接線盒
1112‧‧‧入口窗
1112A‧‧‧入口窗
1112B‧‧‧入口窗
1114‧‧‧入口窗蓋/對應入口窗蓋
1114A‧‧‧入口窗蓋
1114B‧‧‧入口窗蓋
1118‧‧‧空氣流孔隙
1119‧‧‧風扇罩
1120A‧‧‧第一壁開口/第一開口/開口
1120B‧‧‧第二壁開口
1122‧‧‧殼體鎖定孔隙
1200‧‧‧定子總成
1201A‧‧‧部分/第一部分
1201B‧‧‧部分/第二部分/區段
1201C‧‧‧部分/第三部分
1210‧‧‧定子板
1212‧‧‧內定子座架
1213‧‧‧凸緣
1214‧‧‧沿圓周延伸之外定子座架/外定子座架
1215‧‧‧凸緣
1216‧‧‧定子開口/開口
1217‧‧‧固持輪轂
1220‧‧‧沿圓周延伸之對準板/對準板
1221‧‧‧下伏對準板區段
1222‧‧‧定子總成鎖定孔隙
1224‧‧‧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
1225A‧‧‧線圈引線
1225B‧‧‧線圈引線
1226A‧‧‧終止端
1226B‧‧‧終止端
1227‧‧‧電路板線圈引線孔隙
1229A‧‧‧線圈螺帽
1229B‧‧‧線圈螺帽
1230‧‧‧電路板
1231‧‧‧電路板區段
1232‧‧‧電路板跨接件
1233A‧‧‧孔隙
1233B‧‧‧孔隙
1235‧‧‧對準組件
1240‧‧‧線圈殼體
1241‧‧‧狹槽
1242‧‧‧定子板安裝托架/丟失之定子板安裝托架
1243‧‧‧線圈/對應線圈
1244‧‧‧第一線圈殼體環/線圈殼體環
1245A‧‧‧重複柱/柱
1245B‧‧‧間隙
1246‧‧‧第二線圈殼體環/線圈殼體環
1247A‧‧‧重複柱/柱
1247B‧‧‧間隙
1248‧‧‧獨立鐵心模組
1250‧‧‧第二底墊組件/底墊組件
1251‧‧‧對應導磁性線圈鐵心/個別鐵心/線圈鐵心/鐵心/對應鐵心
1252‧‧‧線圈殼體安裝托架
1253‧‧‧第一底墊組件
1254‧‧‧線圈殼體安裝組件/內線圈殼體安裝組件/外線圈殼體安裝組件
1256‧‧‧鎖定部件
1258‧‧‧內徑向脣狀物/徑向脣狀物
1259‧‧‧軸向脣狀物
1260A‧‧‧第一側表面/側表面
1260B‧‧‧第二側表面/側表面
1260C‧‧‧第三側表面/側表面
1261‧‧‧緊固件
1300‧‧‧轉子總成
1302‧‧‧轉子殼體
1304‧‧‧背部部分
1306‧‧‧外環部分
1308‧‧‧內環部分
1310‧‧‧表面
1312‧‧‧沿圓周延伸之通道/通道
1314‧‧‧內表面
1315‧‧‧內表面
1316‧‧‧外表面
1318‧‧‧外徑向磁體/磁體/磁體群組
1320‧‧‧外徑向間隔件
1322‧‧‧內徑向磁體/磁體/磁體群組
1324‧‧‧內徑向間隔件
1326‧‧‧軸向磁體/軸向磁體群組/磁體/磁體群組
1328A‧‧‧第一固持環組件
1328B‧‧‧第一固持環組件
1328C‧‧‧第一固持環組件
1328D‧‧‧第一固持環組件
1330A‧‧‧第二固持環組件
1330B‧‧‧第二固持環組件
1330C‧‧‧第二固持環組件
1330D‧‧‧第二固持環組件
1330E‧‧‧第二固持環組件
1332A‧‧‧第三固持環組件
1332B‧‧‧第三固持環組件
1332C‧‧‧第三固持環組件
1332D‧‧‧第三固持環組件
1334‧‧‧第四固持環
1342‧‧‧風扇葉片/旋轉之風扇葉片
1344‧‧‧空氣流孔隙
1400‧‧‧軸承總成
1402A‧‧‧主體部分
1402B‧‧‧主體部分
1404‧‧‧沿圓周延伸之凸緣/凸緣
1406‧‧‧孔隙
1408A‧‧‧第一軸承
1408B‧‧‧第二軸承
1410‧‧‧彈簧
1412‧‧‧軸環組件
1414‧‧‧軸環組件
1416‧‧‧軸環組件
1418‧‧‧內部凸肩
1420‧‧‧內部凸肩
1422‧‧‧凸肩
在閱讀以下詳細說明後且在參考圖式後將明瞭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優點。
圖1A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一電磁機器之一實施方案之一透視圖;
圖1B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1A之電磁機器之實施方案之一額外透視圖;
圖2A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1A之電磁機器之實施方案之一分解透視圖;
圖2B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1A之電磁機器之實施方案之一額外分解透視圖;
圖3A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一定子總成之一實施方案之一透視圖;
圖3B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3A之定子總成之實施方案之一額外透視圖;
圖3C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3A之定子總成之實施方案之一分解透視圖;
圖3D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3A之定子總成之實施方案之一額外分解透視圖;
圖4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3A之定子總成之實施方案之一經放大透視圖;
圖5A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一線圈殼體之一實施方案之一分解透視圖;
圖5B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5A之線圈殼體之實施方案之一額外分解透視圖;
圖6A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5A之線圈殼體之實施方案之一經放大透視圖;
圖6B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5A之線圈殼體之實施方案之一額外經放大透視圖;
圖7A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一轉子總成之一實施方案之一透視圖;
圖7B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7A之轉子總成之實施方案之一額外透視圖;
圖7C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7A之轉子總成之實施方案之一轉子殼體之一透視圖;
圖7D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7C之轉子殼體之一剖面圖;
圖8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1A之電磁機器之一剖面圖;
圖9A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一電磁機器之另一實施方案之一透視圖;
圖9B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9A之電磁機器之實施方案之一額外透視圖;
圖10A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9A之電磁機器之實施方案之一分解透視圖;
圖10B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9A之電磁機器之實施方案之一額外分解透視圖;
圖11A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一輪軸及一軸承總成之一透視圖;
圖11B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11A之輪軸及軸承總成之一額外透視圖;
圖11C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11A之輪軸及軸承總成之一分解透視圖;
圖11D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11A之輪軸及軸承總成之一剖面圖;
圖12A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一定子總成之另一實施方案之一透視圖;
圖12B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12A之定子總成之實施方案之一額外透視圖;
圖12C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12A之定子總成之實施方案之一分解透視圖;
圖12D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12A之定子總成之實施方案之一額外分解透視圖;
圖13A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12A之定子總成之實施方案之一經放大透視圖;
圖13B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12A之定子總成之一線圈之一透視圖;
圖14A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一線圈殼體之另一實施方案之一分解透視圖;
圖14B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14A之線圈殼體之實施方案之一額外分解透視圖;
圖15A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14A之線圈殼體之實施方案之一經放大透視圖;
圖15B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14A之線圈殼體之實施方案之一額外經放大透視圖;
圖16A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一轉子總成之另一實施方案之一透視圖;
圖16B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16A之轉子總成之實施方案之一額外透視圖;
圖16C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16A之轉子總成之實施方案之一轉子殼體之一透視圖;
圖16D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16C之轉子殼體之一剖面圖;
圖17係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圖9A之電磁機器之一剖面圖。
雖然本發明易於得出各種修改及替代形式,但已在圖式中以實例方式展示且在本文中將詳細闡述具體實施方案及多項實施方案。然而,應理解,本發明並非意欲限於所揭示之特定形式。而是,本發明欲涵蓋屬於如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界定之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內之所有修改形式、等效形式及替代形式。

Claims (104)

  1. 一種電磁機器,其包括: 一殼體; 一輪軸,其以一可旋轉方式耦合至該殼體; 一定子總成,其大體安置於該殼體內,該定子總成包含一定子板及定位於該定子板中所形成之一開口內之一定子軸承,該定子軸承耦合至該輪軸,使得該定子總成可圍繞該輪軸而旋轉; 一轉子總成,其固定至該輪軸且大體安置於該殼體內、且包含界定一沿圓周延伸之通道之一轉子殼體,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經大小設定以在其中接納該定子總成之一部分;及 一鎖定機構,其經構形以經由該定子軸承而選擇性地阻止及准許該定子總成圍繞該輪軸之旋轉。
  2. 如請求項1之電磁機器,其中該殼體包含一第一壁及與該第一壁間隔開之一相對第二壁,該第一壁中界定有一第一軸承開口且該相對第二壁中界定有一第二軸承開口。
  3. 如請求項2之電磁機器,其進一步包括: 一第一軸承,其耦合至該第一壁之該第一軸承開口; 一第二軸承,其耦合至該相對第二壁之該第二軸承開口;及 一輪軸,其耦合至該第一軸承且耦合至該第二軸承,使得該輪軸可相對於該殼體之該第一壁及該相對第二壁而旋轉。
  4. 如請求項2之電磁機器,其中該殼體之該第一壁中界定有一殼體鎖定孔隙,且其中該定子總成中界定有一定子總成鎖定孔隙。
  5. 如請求項4之電磁機器,其中該鎖定機構經構形以插入穿過該殼體鎖定孔隙及該定子總成鎖定孔隙以便經由該定子軸承而阻止該定子總成圍繞該輪軸之該旋轉。
  6. 如請求項4之電磁機器,其中該定子總成鎖定孔隙界定於該定子板中。
  7. 如請求項1之電磁機器,其中該鎖定機構包含一或多個緊固件。
  8. 如請求項1之電磁機器,其中該鎖定機構包含一或多個彈簧負載或線性致動銷。
  9. 如請求項1之電磁機器,其中該鎖定機構包含一或多個螺栓及一或多個螺帽。
  10. 如請求項1之電磁機器,其進一步包括安置於該殼體內之一定子總成,該定子總成包含安裝至一定子板之一沿圓周延伸之線圈殼體及定位於該定子板中所形成之一定子開口內之一定子軸承。
  11. 如請求項10之電磁機器,其中該定子軸承耦合至一輪軸,使得該定子總成可圍繞該輪軸而旋轉。
  12. 如請求項10之電磁機器,其中該定子總成進一步包含安裝於該線圈殼體中之複數個線圈模組及安置於該殼體內之一電路板,該電路板包含電耦合在一起之複數個單獨且相異電路板區段,該等電路板區段中之每一者電連接至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之一各別部分。
  13. 如請求項12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包含纏繞在一鐵心上之一線圈。
  14. 如請求項12之電磁機器,其中該定子總成進一步包含安置於該複數個線圈模組與該電路板之間的一對準板。
  15. 如請求項14之電磁機器,其中該對準板包含複數個單獨且相異對準板區段,該複數個對準板區段中之每一者對應於該複數個電路板區段中之一各別者。
  16. 如請求項14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包含遠離該線圈模組朝向該對準板而延伸之至少一個線圈引線。
  17. 如請求項16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之該線圈引線經構形以延伸穿過該對準板中所界定之複數個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中之一各別者,且在複數個電路板接觸區中之一各別者處接觸該電路板,該對準板輔助維持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之該線圈引線與該電路板之間在該各別電路板接觸區處之該接觸。
  18. 如請求項17之電磁機器,其中該對準板與該電路板之間的一干涉配合輔助維持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之該線圈引線與該電路板之間在該各別電路板接觸區處之該接觸。
  19. 如請求項17之電磁機器,其中該電路板包含複數個電路板線圈引線孔隙,該複數個電路板線圈引線孔隙中之每一者對應於該複數個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中之一各別者。
  20. 如請求項19之電磁機器,其進一步包括複數個對準組件,該複數個對準組件中之每一者經構形以延伸穿過該複數個電路板線圈引線孔隙中之一者及該複數個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中之該對應者,該複數個對準組件中之每一者進一步經構形以接觸延伸穿過該各別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之該各別線圈引線。
  21. 如請求項12之電磁機器,其中該電路板可透過該殼體之該第一壁中所界定之一入口窗而通達。
  22. 如請求項21之電磁機器,其進一步包括一入口窗蓋,該入口窗蓋以可移除方式耦合至該第一壁,使得該入口窗蓋覆蓋該入口窗。
  23. 如請求項12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電連接至該等電路板區段以提供單相電源,或其中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電連接至該等電路板區段以提供三相電源,一第一組線圈模組提供一第一電源相,一第二組線圈模組提供一第二電源相,且一第三組線圈模組提供一第三電源相。
  24. 如請求項23之電磁機器,其中該第一組線圈模組包含串聯電連接之一第一子組線圈模組及串聯電連接之一第二子組線圈模組,該第一子組線圈模組與該第二子組線圈模組並聯電連接。
  25. 如請求項24之電磁機器,其中該第二組線圈模組包含串聯電連接之一第三子組線圈模組及串聯電連接之一第四子組線圈模組,該第三子組線圈模組與該第四子組線圈模組並聯電連接。
  26. 如請求項25之電磁機器,其中該第三組線圈模組包含串聯電連接之一第五子組線圈模組及串聯電連接之一第六子組線圈模組,該第五子組線圈模組與該第六子組線圈模組並聯電連接。
  27. 如請求項12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複數個線圈模組包含七十二個線圈模組。
  28. 如請求項27之電磁機器,其中該第一組線圈模組、該第二組線圈模組及該第三組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包含二十四個線圈模組。
  29. 如請求項28之電磁機器,其中第一子組線圈模組、第二子組線圈模組、第三子組線圈模組、第四子組線圈模組、第五子組線圈模組及第六子組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包含十二個線圈模組。
  30. 如請求項12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電連接至該等電路板區段以提供單相電源。
  31. 如請求項1之電磁機器,其進一步包括安置於該殼體中之一轉子總成,該轉子總成包含以非旋轉方式耦合至一輪軸且界定一沿圓周延伸之通道之一轉子殼體,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界定一第一表面、一相對第二表面及一第三表面。
  32. 如請求項31之電磁機器,其中該第一表面與該相對第二表面大體平行,且該第三表面大體正交於該第一表面及該相對第二表面且將該第一表面連接至該第二表面。
  33. 如請求項32之電磁機器,其中由該通道界定之該第一表面及由該通道界定之該第二表面兩者皆平行於該輪軸之一縱向軸線。
  34. 如請求項32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轉子總成進一步包含複數個磁體組,該複數個磁體組安置於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內,使得該複數個磁體組以一圓周方式環繞該輪軸。
  35. 如請求項34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複數個磁體組中之每一者包含耦合至由該通道界定之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一磁體、耦合至由該通道界定之該相對第二表面之一相對第二磁體及耦合至由該通道界定之該第三表面之一第三磁體。
  36. 如請求項35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複數個磁體組中之每一者中之該第一磁體、該第二磁體及該第三磁體中之每一者具有一第一極面及一相對第二極面。
  37. 如請求項36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複數個磁體組中之一第一磁體組中之該第一磁體之該第一極面鄰接由該通道界定之該第一表面,該複數個磁體組中之該第一磁體組中之該第二磁體之該第一極面鄰接由該通道界定之該第二表面,且該複數個磁體組中之該第一磁體組中之該第三磁體之該第一極面鄰接由該通道界定之該第三表面。
  38. 如請求項37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複數個磁體組中之一第二磁體組中之該第一磁體之該第二極面鄰接由該通道界定之該第一表面,該複數個磁體組中之該第二磁體組中之該第二磁體之該第二極面鄰接由該通道界定之該第二表面,且該複數個磁體組中之該第二磁體組中之該第三磁體之該第二極面鄰接由該通道界定之該第三表面。
  39. 如請求項38之電磁機器,其中該第一極面對應於一北磁極,且該第二極面對應於一南磁極。
  40. 如請求項39之電磁機器,其中該第一磁體組毗鄰於該第二磁體組。
  41. 如請求項31之電磁機器,其中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經大小設定以在其中至少部分地接納複數個線圈。
  42. 如請求項1之電磁機器,其中該定子板包含一定子板輪轂、一沿圓周延伸之外定子板環及至少部分地安置於該定子板輪轂與該外定子板環之間的一沿圓周延伸之對準板,該定子板輪轂中形成有該定子開口。
  43. 如請求項42之電磁機器,其中該定子板輪轂耦合至該對準板之一內周界之至少一部分,且其中該外定子板環耦合至該對準板之一外周界之至少一部分。
  44. 如請求項42之電磁機器,其中該定子板輪轂經由一或多個定子板安裝托架而耦合至該外定子板環。
  45. 如請求項44之電磁機器,其中該沿圓周延伸之線圈殼體耦合至該一或多個定子板安裝托架。
  46. 如請求項45之電磁機器,其中該沿圓周延伸之線圈殼體包含形成於其中之複數個狹槽,該複數個狹槽中之每一者經大小設定以接納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一者。
  47. 如請求項46之電磁機器,其中該沿圓周延伸之線圈殼體包含毗鄰該對準板而安置之一第一線圈殼體環、安置於與該對準板相對的該第一線圈殼體環之一側上之一第二線圈殼體環以及安置於該第一線圈殼體環與該第二線圈殼體環之間的複數個線圈殼體間隔件。
  48. 如請求項47之電磁機器,其中該線圈殼體進一步包含複數個線圈殼體安裝托架,該複數個線圈殼體安裝托架毗鄰於該第二線圈殼體環而安置,使得該第一線圈殼體環、該複數個線圈殼體間隔件及該第二線圈殼體環安置於該複數個線圈殼體安裝托架與該複數個定子板安裝托架之間。
  49. 如請求項48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複數個線圈殼體安裝托架中之每一者耦合至該複數個定子板安裝托架中之一者,以藉此將該線圈殼體耦合至該定子板。
  50. 如請求項49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複數個線圈殼體安裝托架中之每一者經由複數個線圈殼體安裝組件而耦合至該複數個定子板安裝托架中之該一者,該複數個線圈殼體安裝組件中之每一者經構形以延伸穿過該複數個定子板安裝托架中之一各別者、該第一線圈殼體環、該複數個線圈殼體間隔件中之一各別者、該第二線圈殼體環及該複數個線圈殼體安裝托架中之一各別者。
  51. 如請求項1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轉子殼體包含一背部部分、沿一第一方向遠離該背部部分之一第一表面而延伸之一內環部分及沿該第一方向遠離該背部部分之該第一表面而延伸之一外環部分,該內環部分及該外環部分圍繞該輪軸同心地安置。
  52. 如請求項51之電磁機器,其中該通道界定於該內環部分與該外環部分之間。
  53. 如請求項52之電磁機器,其中由通道界定之該第一表面由該外環部分之一內表面形成。
  54. 如請求項52之電磁機器,其中由通道界定之該相對第二表面由該內環部分之一外表面形成。
  55. 如請求項52之電磁機器,其中由該通道界定之該第三表面由安置於該外環部分與該內環部分之間的該背部部分之該第一表面之一部分形成。
  56. 如請求項51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轉子殼體進一步包含耦合至該轉子殼體之一或多個風扇葉片。
  57. 如請求項56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轉子殼體包含界定於其中之一或多個空氣流孔隙。
  58. 如請求項57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轉子總成之旋轉經構形以致使該一或多個風扇葉片將空氣引導穿過該等空氣流孔隙。
  59. 如請求項56之電磁機器,其中該一或多個風扇葉片沿該第一方向自安置於該內環部分內的該背部部分之該第一表面之一部分而延伸。
  60. 如請求項56之電磁機器,其中該一或多個風扇葉片沿一徑向方向自該內環部分之一內表面朝向該輪軸而延伸。
  61. 如請求項51之電磁機器,其進一步包括至少部分地安置於該外環部分與該內環部分之間的至少一個固持組件,該至少一個固持組件經構形以輔助(i)將每一磁體組中之該第一磁體耦合至該第一表面、(ii)將每一磁體組中之該第二磁體耦合至該第二表面、(iii)將每一磁體組中之該第三磁體耦合至該第三表面,或者(iv) (i)、(ii)或(iii)之任何組合。
  62. 如請求項61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至少一個固持組件包含至少一個夾具或至少一個銷。
  63. 如請求項61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至少一個固持組件包含至少一個固持環。
  64. 如請求項1之電磁機器,其中該定子軸承可在該輪軸上在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移動。
  65. 如請求項64之電磁機器,其中回應於該定子軸承安置於該第一位置中,該定子軸承至少部分地安置於該定子板中所形成之該定子開口內。
  66. 如請求項64之電磁機器,其中回應於該定子軸承安置於該第二位置中,該定子軸承至少部分地安置於界定於該第一壁內之該第一軸承開口內。
  67. 如請求項21之電磁機器,其中一入口窗之一表面積與該壁之一表面積之一比率介於約5%與約50%之間、介於約20%與約40%之間、介於約15%與約30%之間、約25%或約8.33%。
  68. 如請求項67之電磁機器,其中該入口窗准許通達該等線圈之至少8.33%。
  69. 如請求項67之電磁機器,其中該入口窗准許通達該等線圈之約8.33%與該等線圈之約25%之間。
  70. 如請求項1之電磁機器,其中該殼體由一第一壁及一第二壁形成。
  71. 如請求項1之電磁機器,其中該第二壁由耦合至該電磁機器之一組件形成。
  72. 如請求項34之電磁機器,其中接納於該通道內的該定子總成之該部分之一外周邊與該複數個磁體組之間的一距離為約1.2毫米。
  73. 一種電磁機器,其包括: 一殼體,其中界定有一入口窗; 一輪軸,其以一可旋轉方式耦合至該殼體; 一定子總成,其大體安置於該殼體內,該定子總成包含安裝於其中之複數個線圈; 一轉子總成,其大體安置於該殼體內且包含界定一沿圓周延伸之通道之一轉子殼體,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經大小設定以在其中接納該定子總成之一部分;及 一鎖定機構,其經構形以經由定子軸承而選擇性地阻止及准許該定子總成圍繞該輪軸之旋轉, 其中該入口窗經構形以提供通向該複數個線圈中之至少一個線圈之入口。
  74. 一種維修一電磁機器之方法,其包括: 自該電磁機器之一殼體移除一入口窗蓋以提供透過該殼體中所界定之一入口窗而通向一定子總成之入口; 將一現有線圈模組與該定子總成之一電路板之一部分斷開電連接; 自該定子總成移除該電路板之該部分; 用一新線圈模組來替換該經斷開電連接之現有線圈模組; 將該電路板之該部分重新附接於該定子總成內; 將該新線圈模組電連接至該電路板之該所重新附接部分; 將該所移除入口窗蓋重新附接至該電磁機器之該殼體以阻止通達該定子總成。
  75. 如請求項7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替換之前,移除安置於該電路板之該部分與該現有線圈模組之間的一對準板之至少一部分。
  76. 如請求項7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將一鎖定機構解嚙合以准許該定子總成相對於該殼體之旋轉;及 使該定子總成旋轉,直至可透過該入口窗而通達該電路板之一所要部分為止。
  77. 如請求項76之方法,其中該將該鎖定機構解嚙合包含:自該殼體中所界定之一或多個各別孔隙及該定子總成中所界定之一或多個對應孔隙移除一或多個鎖定部件。
  78. 如請求項76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重新嚙合該鎖定機構以阻止該定子總成相對於該殼體之旋轉。
  79. 一種電磁機器,其包括: 一殼體,其包含其中界定有一第一軸承開口之一第一壁及相對第二壁,該第一壁中進一步界定有一入口窗; 一第一軸承,其耦合至該第一壁之該第一軸承開口; 一輪軸,其耦合至該第一軸承,使得該輪軸可相對於該殼體之該第一壁及該相對第二壁而旋轉; 一定子總成,其大體安置於該殼體之該第一壁與該相對第二壁之間,該定子總成包含安裝至一定子板之一沿圓周延伸之線圈殼體及定位於該定子板中所形成之一定子開口內之一定子軸承,該定子軸承耦合至該輪軸,使得該定子總成可圍繞該輪軸而旋轉,該定子總成進一步包含安裝於該線圈殼體中之複數個線圈模組及安置於該殼體之該第一壁與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之間的一電路板,該電路板包含電耦合在一起之複數個單獨且相異電路板區段,該等電路板區段中之每一者電連接至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之一各別部分,該電路板可透過該殼體之該第一壁中所界定之該入口窗而通達; 一轉子總成,其大體安置於該殼體之該第一壁與該相對第二壁之間,該轉子總成包含以非旋轉方式耦合至該輪軸且界定一沿圓周延伸之通道之一轉子殼體,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界定一第一表面、一相對第二表面及一第三表面,該第一表面與該相對第二表面大體平行,該第三表面大體正交於該第一表面及該相對第二表面且將該第一表面連接至該第二表面,該轉子總成進一步包含複數個磁體組,該複數個磁體組安置於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內,使得該複數個磁體組以一圓周方式環繞該輪軸,該複數個磁體組中之每一者包含耦合至由該通道界定之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一磁體、耦合至由該通道界定之該相對第二表面之一相對第二磁體及耦合至由該通道界定之該第三表面之一第三磁體,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經大小設定以在其中至少部分地接納該定子總成之該線圈殼體,使得安裝於該線圈殼體中之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至少部分地安置於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內;及 一鎖定機構,其經構形以經由該定子軸承而選擇性地阻止及准許該定子總成圍繞該輪軸之旋轉。
  80. 如請求項79之電磁機器,其中一第二軸承開口界定於該第二壁中。
  81. 如請求項80之電磁機器,其中一第二軸承耦合至該第二軸承開口。
  82. 如請求項81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輪軸進一步耦合至該第二軸承。
  83. 一種電磁機器,其包括: 一殼體; 一軸承總成,其安置於該殼體中所界定之一開口中; 一定子總成,其大體安置於該殼體內,該定子總成包含界定一開口之一定子座架,該軸承總成進一步安置於由該定子座架界定之該開口中; 一輪軸,其以一可旋轉方式耦合至該軸承總成,使得該輪軸可相對於該殼體及該定子總成而旋轉; 一轉子總成,其固定至該輪軸且大體安置於該殼體內、且包含界定一沿圓周延伸之通道之一轉子殼體,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經大小設定以在其中接納該定子總成之一部分;及 一鎖定機構,其經構形以選擇性地阻止及准許該定子總成圍繞該輪軸之旋轉。
  84. 如請求項83之電磁機器,其中該殼體中界定有一殼體鎖定孔隙,且其中該定子總成中界定有一定子總成鎖定孔隙。
  85. 如請求項84之電磁機器,其中該鎖定機構經構形以插入穿過該殼體鎖定孔隙及該定子總成鎖定孔隙以便經由該軸承總成而阻止該定子總成圍繞該輪軸之該旋轉。
  86. 如請求項84之電磁機器,其中該定子總成鎖定孔隙界定於該定子座架中。
  87. 如請求項83之電磁機器,其中該定子座架包含一內定子座架及一外定子座架。
  88. 如請求項87之電磁機器,其中該定子總成包含耦合至該內定子座架及該外定子座架之一沿圓周延伸之線圈殼體。
  89. 如請求項88之電磁機器,其中該線圈殼體包含安裝於其中之複數個線圈模組,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包含纏繞在一鐵心上之一線圈。
  90. 如請求項88之電磁機器,其中該定子總成進一步包含一電路板及一對準板,該對準板安置於該複數個線圈模組與該電路板之間。
  91. 如請求項90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包含遠離該線圈模組朝向該對準板而延伸之至少一個線圈引線。
  92. 如請求項91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之該至少一個線圈引線係纏繞在一線圈螺帽上。
  93. 如請求項91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之該線圈引線及該線圈螺帽經構形以延伸穿過該對準板中所界定之複數個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中之一各別者,使得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之該線圈引線在複數個電路板接觸區中之一各別者處接觸該電路板,該對準板輔助維持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之該線圈引線與該電路板之間的在該各別電路板接觸區處之該接觸。
  94. 如請求項92之電磁機器,其中該電路板包含複數個電路板線圈引線孔隙,該複數個電路板線圈引線孔隙中之每一者對應於該複數個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中之一各別者。
  95. 如請求項93之電磁機器,其進一步包括複數個對準組件,該複數個對準組件中之每一者經構形以延伸穿過該複數個電路板線圈引線孔隙中之一者及該複數個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中之該對應者,該複數個對準組件中之每一者進一步經構形以耦合至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一各別者之該線圈螺帽。
  96. 如請求項95之電磁機器,其中該對準組件與該等線圈螺帽之該耦合輔助維持該等線圈引線與該電路板之間的接觸。
  97. 如請求項93之電磁機器,其中該等線圈螺帽中之每一者具有約束該等線圈螺帽以免在該等對準板線圈引線孔隙內旋轉之一大體六邊形形狀。
  98. 如請求項83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軸承總成耦合至該殼體及該定子總成兩者。
  99. 如請求項83之電磁機器,其中該轉子總成界定一沿圓周延伸之通道,且其中該轉子總成包含複數個磁體組,該複數個磁體組安置於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內,使得該複數個磁體組以一圓周方式環繞該輪軸,該複數個磁體組中之每一者包含耦合至由該通道界定之一第一表面之一第一磁體、耦合至由該通道界定之一相對第二表面之一相對第二磁體及耦合至由該通道界定之一第三表面之一第三磁體,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經大小設定以在其中至少部分地接納該定子總成之一線圈殼體,使得安裝於該線圈殼體中之複數個線圈模組中之每一者至少部分地安置於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內。
  100. 一種電磁機器,其包括: 一殼體; 一定子總成,其大體安置於該殼體內; 一或多個軸承,其至少部分地安置於該殼體內; 一輪軸,其以一可旋轉方式耦合至該一或多個軸承,使得該輪軸可相對於該殼體及該定子總成而旋轉; 一轉子總成,其固定至該輪軸且大體安置於該殼體內、且包含界定一沿圓周延伸之通道之一轉子殼體,該沿圓周延伸之通道經大小設定以在其中接納該定子總成之一部分;及 一鎖定機構,其經構形以選擇性地阻止及准許該定子總成圍繞該輪軸之旋轉。
  101. 一種電磁機器,其包括: 一殼體,其包含其中界定有一第一開口之一第一壁及相對第二壁,該第一壁中進一步界定有一入口窗; 一定子總成,其大體安置於該殼體之該第一壁與該相對第二壁之間,該定子總成中界定一第二開口,該定子總成包含含有一線圈及一對應鐵心之複數個線圈模組; 一軸承總成,其至少部分地延伸穿過該第一壁中之該第一開口及該定子總成中之該第二開口,該軸承總成以非旋轉方式耦合至該第一壁及該定子總成,該軸承總成包含一第一軸承及一第二軸承,該第一軸承經定位大體與該第一壁中之該第一開口一致,該第二軸承大體定位於該定子總成中之該第二開口與該第二壁之間; 一輪軸,其以旋轉方式耦合至該軸承總成,使得該輪軸可相對於該第一壁及該定子總成而旋轉;及 一轉子總成,其以非旋轉方式耦合至該輪軸,該轉子總成包含毗鄰於該複數個線圈模組而定位之複數個磁體。
  102. 如請求項101之電磁機器,其中該定子總成進一步包含安置於該殼體之該第一壁與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之間的一電路板,該電路板包含電耦合在一起之複數個單獨且相異電路板區段,該等電路板區段中之每一者電連接至該複數個線圈模組之一各別部分。
  103. 如請求項102之電磁機器,其中該第一壁中界定有一入口窗,且其中該電路板可透過該入口窗而通達。
  104. 如請求項103之電磁機器,其進一步包括一鎖定機構,該鎖定機構經構形以經由定子軸承而選擇性地阻止及准許該定子總成圍繞該輪軸之旋轉,使得該複數個電路板區段中之一所要者可透過該入口窗而通達。
TW107138260A 2017-10-29 2018-10-29 模組化電磁機器及使用及製造其之方法 TWI8238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78508P 2017-10-29 2017-10-29
US62/578,508 2017-10-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1737A true TW201931737A (zh) 2019-08-01
TWI823872B TWI823872B (zh) 2023-12-01

Family

ID=66246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8260A TWI823872B (zh) 2017-10-29 2018-10-29 模組化電磁機器及使用及製造其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1322995B2 (zh)
EP (1) EP3695493B1 (zh)
JP (2) JP7433223B2 (zh)
CN (2) CN111344933B (zh)
MX (1) MX2020007205A (zh)
TW (1) TWI823872B (zh)
WO (1) WO20190845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45793B1 (ko) * 2019-01-08 2021-04-28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모터장치
US11973374B2 (en) 2019-04-24 2024-04-30 Black & Decker Inc. Outer rotor brushless motor having an axial fan
US11851196B2 (en) * 2021-04-06 2023-12-26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Aircraft electric motor
US11811268B2 (en) 2021-04-06 2023-11-07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Aircraft electric motor
KR102627138B1 (ko) * 2021-12-13 2024-01-23 재단법인대구경북과학기술원 모듈 교체가 가능한 조립형 탄성 구동기
CN114301206B (zh) * 2021-12-30 2023-11-03 王勇 一种盘式驱动电机
US11936253B1 (en) * 2023-09-27 2024-03-19 Infinitum Electric Inc. Modular axial field rotary energy device with PCB stator and variable frequency drive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464391A (fr) 1965-01-21 1966-12-30 Lloyd Dynamowerke Gmbh Machine électrique à disques
US3597278A (en) 1968-11-15 1971-08-03 Joe W Von Brimer Electrolytic cell comprising means for creating a magnetic field within the cell
JPS4934082A (zh) 1972-07-31 1974-03-29
US4185366A (en) 1973-12-06 1980-01-29 Wickman Machine Tool Sales Ltd. Spindle drives for multi spindle lathes
JPS5381301U (zh) * 1976-12-08 1978-07-06
US4087698A (en) * 1977-04-22 1978-05-02 Franklin W. Baumgartner Alternating current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JPS54141307A (en) 1978-04-27 1979-11-02 Toshiba Corp Control unit for induction melting furnace
FR2425751A1 (fr) 1978-05-11 1979-12-07 Valbrev Sarl Groupe moteur a courant continu sans collecteur
US4626751A (en) 1978-05-22 1986-12-02 Papst-Motoren Gmbh & Co Kg Direct-current motor without commutator
DE2822315A1 (de) 1978-05-22 1979-12-06 Papst Motoren Kg Kollektorloser gleichstrommotor
US4340830A (en) 1979-11-30 1982-07-20 Scm Corporation Electric motor assembly
JPS5725151A (en) 1980-07-22 1982-02-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Linear motor
IT1142978B (it) 1980-10-29 1986-10-15 Pierburg Gmbh & Co Kg Regolatore rotativo in particolare per carburatori di motori a combustione interna
US4441043A (en) 1980-11-24 1984-04-03 Decesare Dominic Compound interaction/induction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DE3142913A1 (de) 1981-10-29 1983-05-11 Herbert Prof. Dr.-Ing. 3300 Braunschweig Weh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ringwicklungsanker und permanenterregten rotoren"
DE3342031B4 (de) 1982-11-23 2005-01-13 Papst Licensing Gmbh & Co. Kg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Drehzahlsteuerung eines Elektromotors
IT1198556B (it) 1983-04-15 1988-12-21 Giampiero Tassinario Motore a corrente continua senza collettore a commutazione elettronica
US4521497A (en) 1984-05-18 1985-06-04 Lth Associates, Ltd. Electrochemical generators and method for the operation thereof
JPS61161952A (ja) 1985-01-09 1986-07-22 Yaskawa Electric Mfg Co Ltd 3相リニア誘導子形モ−タ
US4802690A (en) 1986-11-12 1989-02-07 Raidel John E Suspension assembly for steer axle with single air spring mounted directly over the axle
DE3705089A1 (de) 1987-02-13 1988-08-25 Weh Herbert Transversalflussmaschine in sammleranordnung
US4924156A (en) 1987-05-27 1990-05-08 Papst-Motoren Gmbh & Co. Kg Driver circuit for a D.C. motor without commutator
KR910002245B1 (ko) 1988-07-29 1991-04-08 삼성전기 주식회사 브러쉬리스 코어리스 dc 모터
FR2636877B1 (fr) 1988-09-27 1994-07-01 Procedes Machines Speciales Machine pour l'usinage par abrasif de portees cylindriques sur des pieces, notamment pour l'usinage par toilage des tourillons et manetons sur des vilebrequins
US5130583A (en) 1989-11-13 1992-07-14 Ricoh Company, Ltd. Linear motor
US5280209A (en) 1989-11-14 1994-01-18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Permanent magnet structure for use in electric machinery
SE463061B (sv) 1989-11-20 1990-10-01 Svante Gustav Adolf Von Zweygb Permanentmagnetiserad synkronmaskin utformad enligt transversalfloedesprincipen
FR2664105B1 (fr) 1990-07-02 1995-06-09 Radio Energie Moteur pas-a-pas rotatif a reluctance variable a flux transversal.
US5142181A (en) 1990-07-09 1992-08-25 Newell Stanley E Direct current dynamo
JPH04359656A (ja) 1990-07-31 1992-12-11 Sony Corp ロータヨーク
ATE120053T1 (de) 1990-11-23 1995-04-15 Voith Gmbh J M Elektrische maschine.
US5128570A (en) 1991-06-24 1992-07-07 Japan Servo Co., Ltd. Permanent magnet type stepping motor
WO1993015547A1 (en) 1992-01-29 1993-08-05 Stridsberg Innovation Ab Brushless dc motors/generators
US6348752B1 (en) 1992-04-06 2002-02-1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ntegral motor and control
JP3834068B2 (ja) 1992-06-18 2006-10-18 アキレス株式会社 静電気除去装置の製造方法
US5474799A (en) 1992-10-13 1995-12-12 Reliance Electric Industrial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ating an electromagnetic coil
DE19522382C1 (de) 1995-06-23 1996-12-19 Voith Gmbh J M Transversalflußmaschine zum Einsatz in einem Direktantrieb für Fahrzeuge, insbesondere Bahnantrieb
US5708310A (en) 1995-07-24 1998-01-13 Japan Servo Co., Ltd. Permanent magnet type stepping motor
GB2305021A (en) 1995-08-29 1997-03-26 Custom Dev Ltd Stator winding lay-out for an electric motor
US5942828A (en) 1995-12-16 1999-08-24 Hill; Wolfgang Transverse flux machine
AU7226996A (en) 1996-01-18 1997-08-11 Shibaura Engineering Works Co., Ltd. A motor mounted in a vehicle
US5907220A (en) 1996-03-13 1999-05-25 Applied Materials, Inc. Magnetron for low pressure full face erosion
US6143135A (en) 1996-05-14 2000-11-07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Air press for dewatering a wet web
JPH09322518A (ja) 1996-05-28 1997-12-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永久磁石使用同期形リニアモータ
US6043579A (en) 1996-07-03 2000-03-28 Hill; Wolfgang Permanently excited transverse flux machine
US5973436A (en) 1996-08-08 1999-10-26 Rolls-Royce Power Engineering Plc Electrical machine
US5894902A (en) 1996-09-05 1999-04-20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Self-propelled wheel for wheeled vehicles
RU2131637C1 (ru) 1998-02-04 1999-06-10 Караваев Виктор Терентьевич 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машина
KR19990013313A (ko) 1998-02-11 1999-02-25 이이수 무변출력 무정류자 직류전동기
US5977684A (en) 1998-06-12 1999-11-02 Lin; Ted T. Rotating machine configurable as true DC generator or motor
JP2000134902A (ja) 1998-10-22 2000-05-12 Nkk Corp 同期型リニアモータ用励磁コイル
US6222287B1 (en) 1998-11-06 2001-04-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otor
DE29903907U1 (de) 1999-03-05 2000-07-13 Schiller Helmut Elektrische Gleichstrom-Maschine
US6449139B1 (en) 1999-08-18 2002-09-10 Maxwell Electronic Components Group, Inc. Multi-electrode double layer capacitor having hermetic electrolyte seal
GB0001121D0 (en) 2000-01-19 2000-03-08 Rolls Royce Plc Rotor disc
US6492758B1 (en) 2000-02-25 2002-12-10 Fisher & Paykel Limited Polyphase transverse flux motor
US6611078B1 (en) 2000-07-19 2003-08-26 Tri-Seven Research, Inc. Flux diode motor
DE10037787B4 (de) 2000-08-03 2005-04-14 Landert-Motoren-AG, Bülach Permanenterregte Synchronmaschine
DE10062073A1 (de) 2000-12-13 2002-06-20 Bosch Gmbh Robert Unipolar-Transversalflußmaschine
US6952068B2 (en) 2000-12-18 2005-10-04 Otis Elevator Company Fabricated components of transverse flux electric motors
JP2001211623A (ja) 2000-12-21 2001-08-03 Nitto Zoki Kk 扁平モータ
GB2372157B (en) 2001-02-09 2005-07-06 Rolls Royce Plc A gas turbine with an electrical machine
JP2002325421A (ja) 2001-02-23 2002-11-08 Canon Inc リニアモー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テージ装置、露光装置ならびに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DE10109774A1 (de) 2001-03-01 2002-09-05 Deere & Co Transversalflussantrieb
US6879149B2 (en) 2001-03-13 2005-04-12 Ntn Corporation Wheel support bearing assembly
DK1391024T3 (da) 2001-05-08 2010-08-16 Univ Aalborg Transversal flux-maskine med stator fremstillet af E-formede laminater
US6522035B1 (en) 2001-07-05 2003-02-18 Anorad Corporation Forcer and associated three phase linear motor system
JP3694659B2 (ja) 2001-07-16 2005-09-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グネット及びその磁場調整方法並びに磁気共鳴撮像装置
US6605886B2 (en) 2001-07-31 2003-08-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 synchronous rotor coil support insulator
US6664689B2 (en) 2001-08-06 2003-12-16 Mitchell Rose Ring-shaped motor core with toroidally-wound coils
DE10140303A1 (de) 2001-08-16 2003-02-27 Bosch Gmbh Robert Unipolar-Transversalflußmaschine
US6727632B2 (en) * 2001-11-27 2004-04-27 Denso Corporation Flat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KR100440389B1 (ko) 2001-12-26 2004-07-14 한국전기연구원 2상 횡자속형 영구자석 여자 선형 전동기
AU2002240110B2 (en) 2002-01-25 2007-08-09 Moog Inc. Bearing surface layer for magnetic motor
DE10215251A1 (de) 2002-04-06 2003-10-16 Bosch Gmbh Robert Elektrische Maschine, insbesondere Permanentmagnet erregte Motore
US6891306B1 (en) 2002-04-30 2005-05-10 Wavecrest Laboratories, Llc. Rotary electric motor having both radial and axial air gap flux paths between stator and rotor segments
JP4050746B2 (ja) 2002-06-26 2008-02-20 アモテック・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ラジアルコアタイプダブルローター方式のBLDCモーター(BrushlessDirectCurrentMotorofRadialCoreTypeHavingaStructureofDoubleRotors)
JP2004129339A (ja) 2002-09-30 2004-04-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直流モ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714493B (zh) 2002-11-18 2010-10-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磁结构、电机、驱动器以及磁体驱动方法
GB0228642D0 (en) 2002-12-07 2003-01-15 Rolls Royce Plc An electrical machine
JP4194383B2 (ja) 2003-02-13 2008-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
AU2003232452A1 (en) 2003-05-27 2005-01-21 Otis Elevator Company Modular transverse flux motor with integrated brake
US6924574B2 (en) 2003-05-30 2005-08-02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Dual-rotor, radial-flux, toroidally-wound, permanent-magnet machine
US20040251759A1 (en) 2003-06-12 2004-12-16 Hirzel Andrew D. Radial airgap, transverse flux motor
US20080246362A1 (en) 2003-06-12 2008-10-09 Hirzel Andrew D Radial airgap, transverse flux machine
CN1833345B (zh) * 2003-07-10 2010-11-03 磁应用股份有限公司 紧凑的大功率交流发电机
US7034499B2 (en) * 2003-10-03 2006-04-25 Rt Patent Company, Inc. Electromagnetic motor
JP2005150305A (ja) 2003-11-13 2005-06-09 Smc Corp 電磁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5151725A (ja) 2003-11-17 2005-06-09 Equos Research Co Ltd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回転電機
DE112004002360B4 (de) 2003-12-09 2017-12-14 Toshiba Kikai K.K. Kernloser Linearmotor
JP2005261135A (ja) 2004-03-12 2005-09-22 Seiko Epson Corp モータ及びその駆動制御システム
JP2005287103A (ja) 2004-03-26 2005-10-13 Ceremo:Kk 動力発生装置
GB2412501B (en) 2004-03-26 2007-10-31 Univ Southampton An electromagnetic device for conver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GB0412085D0 (en) 2004-05-29 2004-06-30 Univ Durham Axial-flux,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al machine
JP4112535B2 (ja) 2004-07-30 2008-07-02 株式会社一宮電機 ステータ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US7081696B2 (en) 2004-08-12 2006-07-25 Exro Technologies Inc. Polyphasic multi-coil generator
US20060038456A1 (en) 2004-08-20 2006-02-23 Dumitru Bojiuc Monopole field electric motor generator
JP2006067650A (ja) 2004-08-25 2006-03-09 Fujitsu General Ltd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電動機
ITBZ20040047A1 (it) * 2004-09-20 2004-12-20 High Technology Invest Bv Generatore/motore elettrico, in particolare per l'impiego in impianti eolici, impianti a fune o idraulici.
US7633198B2 (en) 2005-03-16 2009-12-15 Robert Ernest Kirkman 50 DN alternator stator terminal insulator apparatus
JP2006280066A (ja) 2005-03-29 2006-10-12 Toyota Motor Corp ステータおよび回転電機
DE102005020952A1 (de) 2005-05-04 2006-11-16 Bosch Rexroth Aktiengesellschaft Phasenmodul für eine Transversalflussmaschine
CA2608470C (en) 2005-06-29 2009-08-18 Eocycle Technologies Inc. Transverse flux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segmented core stator
CN1734881A (zh) 2005-06-29 2006-02-15 陆孝庭 无刷旋转电动机
DE102005032965A1 (de) 2005-07-14 2007-03-22 Siemens Ag Stromrichtermotor
KR100901588B1 (ko) 2005-07-20 2009-06-08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트윈 로터형 모터
US8159104B1 (en) 2005-08-22 2012-04-17 Clearwater Holdings, Ltd DC induction electric motor-generator with magnetic gap self commutating laminated ferromagnetic rotating core
US8074922B2 (en) 2005-08-22 2011-12-13 Dumitru Bojiuc Discoidal flying craft
DE102007005357A1 (de) 2006-02-03 2007-10-04 Asmo Co., Ltd., Kosai Stator
DE102006012215A1 (de) 2006-03-16 2007-09-20 Mtu Aero Engines Gmbh Transversalflussmaschine und Turbomaschine mit derartiger Transversalflussmaschie
US7554241B2 (en) 2006-03-31 2009-06-30 Rao Dantam K Three-gapped motor with outer rotor and stationary shaft
KR100663641B1 (ko) 2006-04-06 2007-01-05 주식회사 아모텍 일체형 스테이터의 제조방법, 이를 이용한 레이디얼코어타입 더블 로터 방식의 비엘디씨 모터 및 그의제조방법
RU2310966C1 (ru) 2006-05-03 2007-11-20 Валентин Иванович Настюшин Модульный вентильный элект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ий пр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 (мвэп)
DE102006022836A1 (de) 2006-05-16 2007-11-22 Minebea Co., Ltd. Statoranordnung und Rotoranordnung für eine Transversalflußmaschine
US7443642B2 (en) 2006-05-26 2008-10-28 Pratt & Whitney Canada Corp. Electric motor control
GB2438443A (en) 2006-05-27 2007-11-28 Converteam Ltd Rotor magnet retaining arrangement suitable for low-speed large-diameter electrical generators
US7625637B2 (en) 2006-05-31 2009-12-01 Cabot Corporation Production of metal nanoparticles from precursors having low reduction potentials
US20080088200A1 (en) 2006-06-08 2008-04-17 Jonathan Ritchey Poly-phasic multi-coil generator
WO2008005170A2 (en) 2006-06-13 2008-01-10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Ro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rotor of a high speed electric machine
GB0613941D0 (en) 2006-07-13 2006-08-23 Pml Flightlink Ltd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motors
US7719147B2 (en) 2006-07-26 2010-05-18 Millennial Research Corporation Electric motor
JP2008035604A (ja) 2006-07-27 2008-02-14 Sumitomo Heavy Ind Ltd Gm冷凍機、パルス管冷凍機、クライオポンプ、mri装置、超電導磁石装置、nmr装置および半導体冷却用冷凍機
US20080050266A1 (en) 2006-08-25 2008-02-28 Tai-Fu Chen Low-density alloy for golf club head
US7439713B2 (en) 2006-09-20 2008-10-21 Pratt & Whitney Canada Corp. Modulation control of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JP4887128B2 (ja) 2006-12-07 2012-02-29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KR100860606B1 (ko) 2006-12-28 2008-09-26 한국전기연구원 내전형 영구자석 여자 횡자속 전동기
DE102006062613A1 (de) 2006-12-29 2008-07-03 Thoms, Michael, Dr. Permanentmagnetmaschine
US20100101879A1 (en) 2007-02-14 2010-04-29 Mcvickers Jack C Motor Battery Systems
US7492074B1 (en) 2007-03-30 2009-02-17 Norman Rittenhouse High-efficiency wheel-motor utilizing molded magnetic flux channels with transverse-flux stator
JPWO2008126408A1 (ja) 2007-04-11 2010-07-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ドラム式洗濯機
US7755244B2 (en) 2007-05-11 2010-07-13 Uqm Technologies, Inc. Stator for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motor using soft magnetic composites
US8283813B2 (en) 2007-06-27 2012-10-09 Brooks Automation, Inc. Robot drive with magnetic spindle bearings
US8232695B2 (en) * 2007-07-09 2012-07-31 Clearwater Holdings, Ltd Electromagnetic machine with independent removable coils, modular parts and self sustained passive magnetic bearing
US20090026869A1 (en) 2007-07-24 2009-01-29 Christian Kaehler Transverse flux reluctance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EP2171827A1 (en) 2007-07-27 2010-04-07 The Texas A&M University System Short-flux path motors / generators
GB0717746D0 (en) 2007-09-12 2007-10-24 Univ Edinburgh Magnetic flux conducting unit
US8288916B2 (en) 2007-09-13 2012-10-16 Eric Stephane Quere Composite electromechanical machines with uniform magnets
JP5033552B2 (ja) 2007-09-14 2012-09-26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コアレス回転機
US7880356B2 (en) 2007-10-02 2011-02-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Brushless electric machine
JP5117813B2 (ja) 2007-10-17 2013-01-16 アスモ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KR101424623B1 (ko) 2007-11-02 2014-08-01 에이씨엠 리서치 (상하이) 인코포레이티드 반도체 워크피스 상의 메탈리제이션을 위한 도금 장치
US8264120B2 (en) 2007-11-20 2012-09-11 Ut-Battelle, Llc Permanent-magnet-less synchronous reluctance system
US8110961B2 (en) 2007-11-20 2012-02-07 Ut-Battelle, Llc Permanent-magnet-less machine having an enclosed air gap
EP2063116B1 (en) 2007-11-26 2016-12-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irect drive generator and wind turbine
EP2063114A1 (en) 2007-11-26 2009-05-2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Wind turbine
JP2009136046A (ja) 2007-11-29 2009-06-18 Toyota Central R&D Labs Inc トロイダル巻式回転電機
US7772741B1 (en) 2007-11-30 2010-08-10 Rittenhouse Norman P Wind turbine generator
CA2710706C (en) 2007-12-28 2013-03-05 Clean Current Power Systems Incorporated Hybrid electric power system with distributed segmented generator/motor
US7579742B1 (en) 2008-01-17 2009-08-25 Norman Rittenhouse High-efficiency parallel-pole molded-magnetic flux channels transverse wound motor-dynamo
EP2081276A1 (en) 2008-01-21 2009-07-22 Marco Cipriani Electro-magnetical device with reversible generator-motor operation
JP5221966B2 (ja) 2008-01-31 2013-06-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用コイルアッセンブリ、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及び回転電機
KR100943701B1 (ko) 2008-02-05 2010-02-25 성삼경 전기모터
JP5161612B2 (ja) 2008-02-22 2013-03-13 株式会社東芝 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の組立方法及び永久磁石式回転電機の分解方法
JP4926107B2 (ja) 2008-03-28 2012-05-09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回転電機
WO2009139278A1 (ja) 2008-05-14 2009-11-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磁気誘導子型回転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流体移送装置
US7687966B2 (en) 2008-05-16 2010-03-30 Minebea Co., Ltd. Optimized stator mounting method to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4505524B2 (ja) 2008-07-22 2010-07-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装置
JP5105201B2 (ja) 2008-07-30 2012-12-26 Tdk株式会社 角度検出装置、及び角度検出方法
JP5449715B2 (ja) 2008-07-30 2014-03-19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モータ
GB0814400D0 (en) 2008-08-08 2008-09-10 Rolls Royce Plc Magnetic gear arrangement
IT1391500B1 (it) 2008-09-03 2011-12-30 Lenzi Macchina elettrica rotante
IT1392883B1 (it) 2008-09-03 2012-04-02 Lenzi Metodo per l'assemblaggio del rotore di una macchina elettrica rotante
EP2164154A1 (en) 2008-09-15 2010-03-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tator arrangement, generator and wind turbine
EP2169814B2 (en) * 2008-09-25 2016-10-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tator arrangement, generator, wind turbine,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 stator arrangement
JP5556000B2 (ja) 2008-10-15 2014-07-2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デュアルロータモータ
US7812500B1 (en) 2008-11-12 2010-10-12 Demetrius Calvin Ham Generator / electric motor
US8390168B2 (en) 2008-11-20 2013-03-05 Ut-Battelle, Llc Permanent-magnet-less machine having an enclosed air gap
US8188633B2 (en) 2009-01-05 2012-05-29 Eric Stephane Quere Integrated composite electromechanical machines
GB0900022D0 (en) 2009-01-05 2009-02-11 Rolls Royce Plc Management gear arrangement
ES2372848T3 (es) 2009-01-14 2012-01-27 Amsc Windtec Gmbh Generador, góndola, y procedimiento de montaje de una góndola de un convertidor de energía eólica.
JP5515297B2 (ja) 2009-01-17 2014-06-1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GB0904434D0 (en) 2009-03-13 2009-04-29 Switched Reluctance Drives Ltd An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dual radial airgaps
US7791245B1 (en) 2009-03-24 2010-09-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Optimized electric machine for smart actuators
CN101867071B (zh) 2009-04-16 2013-04-2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
US8207644B2 (en) 2009-07-14 2012-06-26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Hybrid cascading lubrication and cooling system
US9162638B2 (en) 2009-07-24 2015-10-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utomotive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
US8373319B1 (en) 2009-09-25 2013-02-12 Jerry Barne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pancake-type motor/generator
JP5507967B2 (ja) 2009-11-09 2014-05-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回転電機
CN101741223A (zh) 2009-11-10 2010-06-16 王元昌 感生变磁交流发电机
US20120299430A1 (en) 2009-12-22 2012-11-29 Hoganas Ab (Publ) Rotor for modulated pole machine
EP2521252B1 (en) 2009-12-30 2014-08-06 Fundacion Tecnalia Research & Innovation Direct-action superconducting synchronous generator for a wind turbine
JP5146698B2 (ja) 2010-03-16 2013-02-20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回転電機
US8847451B2 (en) 2010-03-23 2014-09-30 Calnetix Technologies, L.L.C. Combination radial/axial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with an improved axial frequency response
TWI388108B (zh) 2010-05-06 2013-03-01 Ind Tech Res Inst 具有可調軸向場磁通之薄型馬達結構
JPWO2012007984A1 (ja) 2010-07-12 2013-09-05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アモルファスコア、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磁部材と回転電機、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WO2012045121A1 (en) 2010-10-08 2012-04-12 Radial Flux Laboratories Pty Ltd Electromagnetic machine
EP2495853A1 (en) 2011-03-03 2012-09-05 Zacharias Johann Dr.-Ing. Neag Magneto-electric motor
US20120228977A1 (en) 2011-03-09 2012-09-13 Nova Torque, Inc. Rotor-stator structures with an outer rotor for electrodynamic machines
CN102801265B (zh) 2011-05-26 2016-12-14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电机
DK2536007T3 (da) * 2011-06-14 2020-02-24 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 As Fremgangsmåde til udskiftning af segmenter i en elektrisk maskine
CN202759358U (zh) 2012-07-20 2013-02-27 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座
WO2014078411A1 (en) 2012-11-13 2014-05-22 Research Foundation Of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 magnetic device for producing electrolyte flow in battery systems
FR3000851B1 (fr) 2013-01-09 2015-02-13 Eurocopter France Machine electrique a plusieurs entrefers et flux magnetique 3d
US10505412B2 (en) 2013-01-24 2019-12-10 Clearwater Holdings, Ltd. Flux machine
GB2509799B (en) 2013-06-26 2015-10-07 Protean Electric Ltd An electric motor or generator
WO2015120093A1 (en) 2014-02-07 2015-08-13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Internal rotor sensor having adjustable sensor carrier
AU2015292613A1 (en) 2014-07-23 2017-01-19 Clearwater Holdings, Ltd. Flux machine
WO2016178943A1 (en) 2015-05-01 2016-11-10 Kim Yong-Jihn New generation conductive polymer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cluding electric wires, tapes, and cables, hot surface igniters, electronics devices, 3d printing filaments, and lightweight materials for automobile and aerospace shi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4933A (zh) 2020-06-26
US20220224174A1 (en) 2022-07-14
CN111344933B (zh) 2023-04-07
US11322995B2 (en) 2022-05-03
EP3695493B1 (en) 2024-03-20
CN116436188A (zh) 2023-07-14
EP3695493A1 (en) 2020-08-19
US20200350791A1 (en) 2020-11-05
JP2024042092A (ja) 2024-03-27
MX2020007205A (es) 2023-03-23
TWI823872B (zh) 2023-12-01
JP2021501554A (ja) 2021-01-14
JP7433223B2 (ja) 2024-02-19
WO2019084568A1 (en) 2019-05-02
EP3695493A4 (en) 2021-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31737A (zh) 模組化電磁機器及使用及製造其之方法
US10608490B2 (en) Axial flux machine
US9577502B2 (en) Transverse flux permanent magnet rotatory device
KR101654392B1 (ko) 전기 기계 - 모듈러
US20200014272A1 (en) Bus bar unit and motor including the same
CN103493337A (zh) 低成本低齿槽效应的永磁电机
ZA200506607B (en)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an axial air gap
JP2005522972A5 (zh)
JP2012509055A (ja) 電気機械、及び電気機械のための固定子セクションの製造方法
US20140103767A1 (en) Transverse flux electrical machine rotor
KR102527294B1 (ko) 축방향 자속 회전기기
US9559560B2 (en) Transverse flux electrical machine stator phases assembly
TW202410608A (zh) 模組化電磁機器及使用及製造其之方法
GB2139821A (en) Modular motor construction
CN112448504B (zh) 电机的转子、电机及电机的装配方法
WO2018132551A1 (en) Segmented motor/generator structure
EP4084296A1 (en) Motor
KR20230129367A (ko) 축방향 자속 회전기기
JP2015220847A (ja) 分割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電機子
CN114726179A (zh) 旋转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