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19978A - 製造工具及利用多框製造裝置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製造工具及利用多框製造裝置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19978A
TW201919978A TW108102381A TW108102381A TW201919978A TW 201919978 A TW201919978 A TW 201919978A TW 108102381 A TW108102381 A TW 108102381A TW 108102381 A TW108102381 A TW 108102381A TW 201919978 A TW201919978 A TW 20191997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arallel side
rectangular frame
side rail
pa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02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30285B (zh
Inventor
陶德 R. 法爾
安德雷 貝卡利博
吉拉德 達馬里
歐菲 瑞克利斯
金載益
Original Assignee
荷蘭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荷蘭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filed Critical 荷蘭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9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99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0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028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5/00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 B65H35/02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from or with longitudinal slitters or perforato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5/00Shaping or stretching of tubular fabrics upon cores or internal frames
    • D06C5/005Shaping or stretching of tubular fabrics upon cores or internal frames of articles, e.g. stock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2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transversely
    • B65H23/022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transversely by tentering devices
    • B65H23/028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transversely by tentering devices by cli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3/00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ewing machines for supplying or removing the work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9/00Workpiece carrier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9/00Appliances for holding or feeding the base fabric in embroidering machines
    • D05C9/02Appliances for holding or feeding the base fabric in embroidering machines in machines with vertical needles
    • D05C9/04Work holders, e.g. frame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11/00Treatment of selected parts of textile materials, e.g. partial dyeing
    • D06B11/0093Treatments carried out during or after a regular application of treating materials, in order to get differentiated effects on the textile material
    • D06B11/0096Treatments carried out during or after a regular application of treating materials, in order to get differentiated effects on the textile material to get a faded loo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Changing form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4Stretching; Tentering
    • B65H2301/51242Stretching transversely; Ten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10Modular constructions, e.g. using preformed elements or prof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40Details of frames, housings or mountings of the whol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46Table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1/00Problem to be solved or advantage achieved
    • B65H2601/30Facilitating or easing
    • B65H2601/32Facilitating or easing entities relating to handling machine
    • B65H2601/325Manual handling of handl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3Parts concerned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701/131Edges
    • B65H2701/1315Edges side edges, i.e. regarded in context of transpo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7Nature of material
    • B65H2701/174Textile, fib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7Nature of material
    • B65H2701/177Fibrous or compressibl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7Nature of material
    • B65H2701/178Hide, leather or sk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文的觀點有關於用於自非剛性材料製造物品的多框製造裝置及利用多框製造裝置製造物品的方法。所述多框製造裝置包含多個離散框架,每一框架包含使得框架能夠在順序配置的處理台之間移動的移動機構。每一移動機構准許向前及向後的實質上水平移動。所述框架中的至少一者的移動機構准許向上及向下兩者的實質上垂直移動。至少兩個框架的移動機構的致動可准許所述框架切換其相對位置。每一框架另外包含用於暫時將非剛性材料在適當位置緊固在框架上以供處理的至少一個夾緊機構。

Description

製造工具及利用多框製造裝置的製造方法
本文的觀點有關於用於製造物品的多框製造裝置。諸觀點更有關於利用多框製造裝置製造物品的方法。
非剛性材料可自包含大型捲或連續幅材的材料備料饋送至裝配線或輸送帶型製造系統或機器中。對此等大型片段材料的處理可以是繁瑣的。當非剛性材料在受張力置放時大體上在至少一個方向上可拉伸時,此情況特別成立。嘗試處理處於致使材料拉伸的拉緊狀態下的非剛性材料可產生具有錯誤或變形且因此不可用的製品。
本文的觀點有關於一種用於由非剛性材料製造物品(例如,服裝、鞋墊(sock liner)以及類似物)的多框製造裝置。所述多框製造裝置包含多個離散框架。准許第一平行側軌與第二平行側軌之間的實質上水平移動及實質上垂直移動中的至少一者。其中所述第一矩形框架可移動地位於所述第一平行側軌與所述第二平行側軌之間使得所述第一矩形框架實質上水平移動,其中所述第二矩形框架可移動地位於所述第一平行側軌與所述第二平行側軌之間使得所述第二矩形框架實質上水平移動以及實質上垂直移動。
每一框架包含至少一個夾緊機構,所述夾緊機構包含打開的材料接收位置及閉合的材料夾緊位置。當非剛性材料經裝載至框架中的一者上時,框架的夾緊機構可處於打開的材料接收位置。一旦材料在適當位置中且處於非拉緊狀態下(亦即,拉緊但未拉伸,以使得材料在任何方向上並不實質上失真變形),夾緊機構即閉合成閉合的材料夾緊位置,以使得所述夾緊機構暫時將非剛性材料在適當的位置緊固在框架上以供處理。若材料備料(材料自其裝載至框架上)多於作為單一處理單元需要處理的量,則材料的夾緊部分可被切割或以其他方式與大量的材料分離,以使得所述夾緊部分可以更可管理地方式進行處理。
此處的觀點更有關於利用包含於製造系統中的多框製造裝置製造物品的方法,所述製造系統具有成裝配線或輸送帶型配置的多個順序配置的處理台。非剛性材料是在非拉緊狀態下裝載至多個框架中的第一者上。所述第一框架包含至少一個夾緊機構,一旦材料在所述第一框架上處於適當位置中,所述夾緊機構即被致動,以使得所述夾緊機構閉合且暫時將非剛性材料在適當位置中保持在所述框架上以供處理。緊固至所述第一框架的非剛性材料處於拉緊條件下,但未拉伸而使得材料的失真變形產生。與所述第一框架耦接的第一移動機構致使所述框架隨同處於適當位置的材料在第一方向上實質上水平地移動。同步地或異步地,致使與第二框架相關聯的第二移動機構在相反方向上實質上水平地移動且實質上垂直地移動,從而致使所述第一框架及所述第二框架切換其在所述多個處理台中的各別位置。
提供此[發明內容]以按簡化形式引入下文在[實施方式]中進一步描述的概念選擇。此概述不欲識別所主張標的物的關鍵特徵或基本特徵,此概述亦不欲在判定所主張標的物的範疇中用作輔助。
特定地描述本文中的標的物以符合法定要求。然而,描述自身並不意欲限制本專利的範疇。實情為,本發明人已預料所主張標的物亦可以其他方式體現,以包含類似於本文件中所描述的元件或元件組合的不同元件或元件組合,以及其他目前或未來技術。
此處的觀點涵蓋用於由非剛性材料製造物品(例如,鞋墊)的多框製造裝置(例如,具有至少兩個離散處理框架的製造裝置)。多框製造裝置提供以可管理方式在非拉緊狀態處置非剛性材料的大量材料備料的離散部分(即,拉緊但未拉伸而使得材料在任何方向上並不實質上失真變形)。舉例而言,在例示性觀點中,多框製造裝置暫時將非剛性材料的離散部分緊固至框架以供處理。在眾觀點中,非剛性材料是沿著拉伸方向(亦即,非剛性材料沿著此方向具有自鬆弛的狀態經拉伸或變形至拉緊但未受拉伸的狀態的最大相對能力)緊固至框架。以此方式,由製造變形或以另外奇形的物品引起的廢棄物減少,因為非剛性材料在處理期間以其非拉緊狀態緊固以防止材料的此變形。此外,離散的非剛性材料部分可以比自大量材料備料連續地處理更加可管理地方式處置。
此處的觀點有關於用於由非剛性材料製造物品(例如,鞋墊、服裝或服裝部分)的多框製造裝置。非剛性材料可包括(舉例說明而非限制)針織材料、編織材料、網狀物材料、非編織材料、皮革材料、發泡材料及類似者。僅舉例而言,在物品製造中所利用的非剛性材料常常自具有大量材料的材料備料(例如,材料捲或幅材)饋送。來自材料備料的材料可在順序地配置於裝配線中的多個處理台的適當處理台處饋送至製造系統中。非剛性材料通常包含一方向(在本文中被稱作「拉伸方向」),沿著所述方向,當材料處於張力或應變狀態(例如,拉伸狀態)下時,材料具有自其鬆弛狀態拉伸或變形至拉緊但未拉伸狀態的最大相對能力。此張力可致使非剛性材料在處理期間變形,從而產生變形或奇形的製品。因而,在例示性觀點中,可能需要在處理期間維持非剛性材料處於非拉緊狀態下(即,拉緊但未拉伸,以使得材料在任何方向上並不實質上失真),以減少由變形且因此不可用的物品或物品部分的產生而引起的廢棄物。
如始終將論述,預期根據此處的觀點的多框製造裝置可包含至少兩個離散框架,其用於接收非剛性材料以及用於使非剛性材料移動通過以輸送帶或裝配線型配置定位的多個順序配置的處理台。在例示性觀點中,框架可為實質上矩形的且可移動地定位於一對側軌之間。如本文中所使用,預期「實質上矩形」指具有彼此對置地定位的第一對側壁及彼此對置地定位且垂直於第一對側壁的第二對側壁的框架。所述側壁可由共同地形成圍繞中心空隙的實質上矩形的周邊側壁的一或多個壁部分形成。當多個壁部分經裝配從而形成實質上矩形的周邊側壁時,此處的觀點涵蓋需要彼此附接的彼等壁部分可能已在端部部分切割成約四十五度(45º)的角度,以允許所述壁部分斜接從而形成矩形結構。將理解,略微偏離45º的角度是預期的且意欲在此觀點的範疇內。此處的其他觀點涵蓋具有鄰接附接表面的壁部分相對於彼此以約九十(90º)或准許附接的任何其他角度結合,從而形成矩形結構。任何及所有此等變化及其任何組合預期在此處的觀點的範疇內。用於緊扣壁部分的機構可包含各種螺釘或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其他緊扣機構。
每一框架可包含准許在成對側軌之間向前及向後的實質上水平移動的移動機構。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向前」及「向後」指在側軌的縱向方向上的相對向移動,准許所述側軌在相對向之間的移動。在諸觀點中,所述成對側軌可彼此平行地定位且彼此隔開足以准許框架的功能性接收的距離。如本文中所使用,「實質上水平移動」指側軌的縱向方向上的水平移動,其亦可包含或不包含範圍比水平移動小的垂直移動。實質上水平移動導致向前或向後的可辨別水平行進,且可包含(但不必然包含)共存的可辨別垂直行進。兩個框架中的至少一者的移動機構另外准許向上及向下的實質上垂直移動。如本文中所使用,「向上」及「向下」指側軌的緯度方向上的相對向移動,准許側軌在相對向之間的移動。如本文中所使用,「實質上垂直移動」指側軌的緯度方向上的垂直移動,其亦可包含或不包含範圍比垂直移動小的水平移動。實質上垂直移動導致向上或向下的可辨別垂直行進,且可包含(但不必然包含)共存的可辨別水平行進。在諸觀點中,兩個框架中的每一者的移動機構准許實質上水平移動及實質上垂直移動兩者。
此處的觀點涵蓋,多框製造裝置的兩個框架的移動機構的致動可准許所述兩個框架相對於輸送帶或裝配線處理台彼此切換位置。舉例說明而非限制,處理台可包含用於切割、壓製、模製、黏附及類似處理的台。僅舉例而言,若兩個框架中的第一者處於第一處理台且兩個框架中的第二者處於第二處理台,第一及第二處理台相對於彼此順序地配置,則兩個框架的移動機構的致動可准許第一框架前進至第二處理台(經由實質上水平移動或實質上水平及實質上垂直移動兩者)且准許第二框架前進至第一處理台(再次,經由實質上水平移動或實質上垂直及實質上水平移動兩者)。如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及瞭解,當本文中陳述兩個框架「切換位置」時,預期兩個框架未必切換至精確相同位置,但兩個框架在製造製程中改變其相對位置。舉例而言,若第一框架處於在製造製程中在順序上比第二框架更遲的處理台處,則若在切換之後,第二框架處於在製造製程中在順序上比第一框架更遲的處理台處,則預期兩個框架已切換位置。在例示性觀點中,製造製程的框架相對於處理台的切換准許在將材料裝載至另一框架上時處理與一個框架相關聯的材料。此使製造速度及效率升高,因為處理在新材料裝載至處理系統中時並不停止。
在諸觀點中,每一框架可包含一或多個夾緊機構,設置以暫時將非剛性材料在非拉緊狀態(亦即,在材料拉緊但未拉伸,以使得材料在任何方向上並不實質上失真變形的狀態下)下緊固在框架上以供處理。若框架為實質上矩形框架,則此處的觀點涵蓋與框架的兩個對置側壁中的每一者耦接(例如,與框架的兩個對置側壁中的每一者樞轉地連接)的夾緊機構。每一夾緊機構可設置為夾鉗機構且可包含打開的材料接收位置及閉合的材料夾緊位置。當非剛性材料經裝載至框架上時,框架的夾緊機構可處於打開的材料接收位置。一旦材料在適當位置中且處於非拉緊狀態下,夾緊機構即可閉合成閉合的材料夾緊位置,以使得所述加緊機構暫時將非剛性材料在適當的位置緊固在框架上以供處理。在諸觀點中,夾緊機構沿著拉伸方向夾緊非剛性材料(亦即,非剛性材料具有自其鬆弛、拉緊但未拉伸狀態拉伸或變形的最大相對能力所沿著的方向)。若材料備料(材料自其裝載至框架上)多於框架上的需要處理的量,則材料的夾緊部分可被切割或以其他方式與大量的材料分離,以使得其可以愈加可管理方式進行處理。
如始終將論述,預期本文中所提供的觀點亦有關於利用多框製造裝置製造由非剛性材料形成的物品(或其部分)的方法。舉例說明而非限制,物品可包含服裝、外套、鞋墊、鞋類的其他部分及類似者。在例示性觀點中,利用材料裝載機構將一定量的非剛性材料自材料備料裝載至第一框架上。非剛性材料是在裝載台處裝載至第一框架上,裝載台為以輸送機或裝配線型配置定位的多個順序配置的處理台中的一者。此處的觀點涵蓋,第一框架可為實質上矩形的且可移動地定位於一對平行側軌之間。
在諸觀點中,第一框架可包含一或多個夾緊機構,設置以暫時將非剛性材料在非拉緊狀態下緊固在第一框架上以供處理(即,材料拉緊而非拉伸的材料狀態)。當第一框架為實質上矩形時,此處的觀點涵蓋與兩個對置側壁中的每一者耦接的夾緊機構,兩個對置側壁鄰近平行側軌。每一夾緊機構可設置為夾鉗機構且可包含打開的材料接收位置及閉合的材料夾緊位置。當非剛性材料經裝載至第一框架上時,第一框架的夾緊機構可處於打開的材料接收位置。一旦材料處於所要的製造位置中且處於非拉緊狀態下,夾緊機構即可閉合成閉合的材料夾緊位置,從而暫時將非剛性材料緊固在第一框架上以供處理。在諸觀點中,非剛性材料沿著拉伸方向(即,具有拉伸或變形的最大相對能力的方向)被夾緊。若材料備料(材料自其裝載至框架上)多於作為單一處理單元需要處理的量,則材料的夾緊部分可被切割或以其他方式與大量的材料分離。
第一框架可包含與之耦接的至少一個移動機構,其准許在所述成對平行側軌之間的向前及向後的實質上水平移動。在諸觀點中,平行側軌彼此隔開足以准許第一框架在平行側軌之間移動的距離。在諸觀點中,可致動移動機構,從而致使具有在適當位置的材料的第一框架在第一方向上實質上水平地移動,同時,同步地或異步地,亦致使與第二框架相關聯的第二移動機構(根據此處的觀點,亦為實質上矩形的且可移動地定位於所述對平行側軌之間)在相反方向上實質上水平地移動且實質上垂直地移動,從而致使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切換位置。在額外觀點中,可致動移動機構,從而致使具有在適當位置的材料的第一框架在第一方向上實質上水平地移動且實質上垂直地移動,同時,同步地或異步地,亦致使與第二實質上矩形的框架相關聯的第二移動機構(根據此處的觀點,可移動地定位於所述對平行側軌之間)在與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實質上水平地移動且實質上垂直地移動,以使得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合作以切換其相對位置。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及瞭解,當第一及第二框架在製造製程中已改變其相對位置時,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已根據此處的觀點切換位置。
在諸觀點中,第一框架的移動機構、第二框架的移動機構及夾緊機構中的一或多者可以手動致動。在諸觀點中,移動機構及夾緊機構中的一或多者可藉由與計算器件(圖中未示)合作來致動,所述計算器件功能上及/或邏輯地與多框製造裝置、處理台及框架中的至少一者耦接。任何及所有此等變化及其任何組合預期在此處的觀點的範疇內。
現參看圖1,根據本文的觀點描繪了例示性多框製造裝置100。多框製造裝置100包含第一框架102、第二框架104以及第一平行側軌106及第二平行側軌108。應理解,在替代觀點中,可包含額外元件。此外,應理解,在替代例示性觀點中,可省略多框製造裝置100的所列出的元件中的一或多者。此外,多框製造裝置100是出於說明性目的而描繪且可具有替代組態、形狀、大小以及配置。
第一框架102及第二框架104中的每一者彼此離散,且如下文所更完全地描述,設置以暫時緊固非剛性材料的離散部分且使非剛性材料的此部分移動通過以輸送帶或裝配線型配置定位的多個順序配置的處理台。第一框架102包含彼此對置地定位的第一對側壁110、112及彼此對置地定位且垂直於第一對側壁110、112的第二對側壁114、116,從而形成實質上矩形結構。側壁110、112、114、116可由共同地形成圍繞中心空隙118的實質上矩形的周邊側壁的一或多個壁部分形成。中心空隙118提供不受第一框架102干擾的材料處理區。在例示性方面,側壁110、112、114、116各自可為離散壁部分,在一配置中使所述壁部分的端部部分切割成約45º角,從而准許壁部分斜接以形成第一框架102的實質上矩形的周邊側壁結構。在例示性方面,側壁110、112、114、116各自可為離散的壁部分,其具有以約90º或准許彼此附接的任何其他角度彼此鄰接的附接表面,從而形成矩形結構。任何及所有此等變化及其任何組合預期在此處的觀點的範疇內。
用於將壁部分緊扣在一起的機構可包含各種螺釘或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其他緊扣機構。將理解,由第一對側壁110、112及第二對側壁114、116共同地形成的矩形周邊側壁可形成為連續結構,或由任何數目個壁部分形成。此外,在此處的觀點內,可利用用於將壁部分彼此緊扣的任何機構。第一框架102的形成及/或用於緊固包括第一框架102的壁部分的機構並不意欲以任何方式限制此處的觀點。再此外,應理解,根據此處的觀點,可利用具有除實質上矩形結構以外的框架。任何及所有此等變化及其任何組合預期在此處的觀點的範疇內。
類似於第一框架102,第二框架104包含彼此對置地定位的第一對側壁120、122及彼此對置地定位且垂直於第一對側壁120、122的第二對側壁124、126,從而形成實質上矩形結構。側壁120、122、124、126可由共同地形成圍繞中心空隙128的實質上矩形的周邊側壁的一或多個壁部分形成,所述中心空隙提供不受第二框架104干擾的處理區。當裝配多個壁部分以形成實質上矩形的周邊側壁時,所述壁部分可包含以45º、90º或任何其他所要角度彼此鄰接的附接表面,以允許壁部分結合形成矩形結構。用於將壁部分緊扣在一起的機構可包含各種螺釘或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其他緊扣機構。將理解及瞭解,由第一對側壁120、122及第二對側壁124、126共同地形成的矩形周邊側壁可形成為連續結構,或由任何數目個壁部分形成。此外,在此處的觀點內,可利用用於將壁部分彼此緊扣的任何機構。第二框架104的形成及/或用於緊固包括第二框架104的壁部分的機構並不意欲以任何方式限制此處的觀點。再此外,應理解,根據此處的觀點,可利用具有除實質上矩形結構以外的框架。任何及所有此等變化及其任何組合預期在此處的觀點的範疇內。
儘管圖1的多框製造裝置100包含兩個框架(第一、第二框架)102、104,但此處的觀點涵蓋任何數量的框架。舉例而言,此處的觀點相等地可適用於具有三個框架、四個框架、五個框架等的多框製造裝置。始終包括如所描述的多框製造裝置的框架的數量並不意欲限制此處的觀點的範疇。
如先前所闡述,第一框架102及第二框架104中的每一者設置以用於使一定量的非剛性材料移動通過以輸送帶或裝配線型配置定位的多個順序配置的處理台。因而,第一框架102包含與之耦接的第一移動機構130,且第二框架104包含與之耦接的第二移動機構132。第一移動機構130及第二移動機構132中的每一者准許在成對的第一平行側軌106、第二平行側軌108之間(例如在其縱向方向168(參見圖6)上)的向前及向後的實質上水平移動。第二移動機構132更准許第二框架104例如在第一平行側軌106、第二平行側軌108的緯度方向170(參見圖6)上的向上及向下的實質上垂直移動。如下文所更完全地描述,圖12說明此處的觀點,其中第一移動機構及第二移動機構兩者准許實質上水平移動及實質上垂直移動。
現在轉而參看圖2,其說明圖1的多框製造裝置100的截面圖,截面是沿著圖1的線I-I截取。如所說明,第一平行側軌106包含第一軌道134及第二軌道136。第一軌道134在其緯度方向170(參見圖6)上垂直地定位在第二軌道136之下。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儘管僅關於第一平行側軌106加以展示,但第二平行側軌108包含與關聯於第一平行側軌106所說明的與第一軌道134及第二軌道136類似且對置的結構。
第一移動機構130(參看圖1及圖3可見)與第一框架102的第一對對置側壁110、112中的每一者耦接且設置以可移動地與第一軌道134合作。在諸觀點中,第一移動機構130可包含移動致動器件131(例如,線性致動器、馬達或類似者),其與第一軌道134合作以在向前及向後方向上實質上水平地推進第一框架102。第二移動機構132(參看圖1、圖2以及圖4可見)與第二框架104的第一對對置側壁120、122中的每一者耦接且設置以可移動地與第二軌道136合作。參看圖5,描繪了展示第二移動機構132與第一平行側軌106的第二軌道136合作的截面圖,截面是沿著圖1的線II-II截取。在諸觀點中,第二移動機構132可包含移動致動器件133(例如,線性致動器、馬達或類似者),其與第二軌道136合作以在向前及向後方向上實質上水平地推進第二框架104。在此處的例示性觀點中,第二移動機構132亦可包含至少一個活塞135,其與第二框架104合作以在向上及向下方向上實質上垂直地推進第二框架104。如下文所更完全地描述,所說明性的配置准許第二框架104隨著兩個框架在相反水平方向上移動而垂直地通過第一框架102上方,以使得當第一移動機構130及第二移動機構132經致動時,兩個框架相對於多框製造裝置100的相對位置切換。
返回參看圖2,說明了圖1的多框製造裝置100的截面,沿著其線I-I截取。第一平行側軌106包含第一軌道134及第二軌道136,第一軌道134垂直地定位在第二軌道136之下。第一移動機構130(參看圖1及圖3可見)與第一框架102的對置側壁110耦接且設置以可移動地與第一軌道134合作。第二移動機構132與第二框架104的對置側壁120耦接且設置以可移動地與第二軌道136合作。
在諸觀點中,第一移動機構130及第二移動機構132的致動可致使第一框架102及第二框架104相對於順序配置的處理台彼此切換位置。參看圖7至圖10來說明此位置切換可出現的例示性程序。參看圖7,第一框架經說明為已在第一方向上實質上水平地移動,相對於圖2中的第一框架102的位置的可辨別水平前進可見。參看圖8,第二框架104經說明為已在向上方向上實質上垂直地移動。參看圖9,一旦定位以清除第一框架102,即致使第二框架104在與致使第一框架102移動所在的水平方向相反的水平方向上實質上水平地移動。如圖10中所示,同步地,第一框架102經說明為在第一方向上繼續其水平前進。如圖11中所說明,第二框架104經說明為已在向下方向上實質上垂直地移動,以使得第一框架102及第二框架104在處理台的順序配置中已切換其相對場所。
返回參看圖1,第一框架102及第二框架104中的每一者包含一或多個夾緊機構,設置以在非拉緊狀態下暫時緊固各別第一框架102、第二框架104中的非剛性材料以供處理。如所說明,第一框架102包含第一及第二夾緊機構138、140,與框架的對置的第一對側壁110、112(鄰近第一平行側軌106及第二平行側軌108的彼等側壁110、112)耦接。類似地,第二框架104包含第一及第二夾緊機構142、144,與框架的對置的第一對側壁120、122耦接。在諸觀點中,第一夾緊機構138、第二夾緊機構140、第一夾緊機構142、第二夾緊機構144可與框架樞轉地連接(如相對於圖5的第一夾緊機構142所示)。第一框架102的第一及第二夾緊機構138、140及第二框架104的第一及第二夾緊機構142、144可設置為夾鉗機構(如所展示)且包含打開的材料接收位置及閉合的材料夾緊位置。第一框架102的第一及第二夾緊機構138、140經說明處於打開的材料接收位置中(在第二平行側軌108大部分掩蓋第二夾緊機構140的視野時,於第一夾緊機構138處最佳地所見)。在打開的材料接收位置中,第一及第二夾緊機構138、140處於釋放狀態中且並不實質上掩蓋第一框架102的頂部表面。以此方式,第一框架102可在中心空隙118之上及在由第一對側壁110、112及第二對側壁114、116形成的周邊側壁周圍自由地接收非剛性材料,如下文所更完全地描述。第一框架102的第一夾緊機構138(處於其打開的材料接收位置中)另外展示於圖2的截面圖以及圖3的視圖中。
一旦所要材料在所要框架之上在適當位置中且處於非拉緊狀態下(即,處於材料拉緊但未拉伸的狀態下),夾緊機構即可閉合或夾持以暫時緊固非剛性材料至適當位置且阻止畸形或其他變形。在圖1中,第二框架104的第一及第二夾緊機構142、144經說明處於閉合的材料夾緊位置中。在閉合的材料夾緊位置中,第一及第二夾緊機構142、144處於致動狀態下且暫時將非剛性材料固持在中心空隙128之上且固持至第二框架104的第一對側壁120、122的頂部表面,直至第一及第二夾緊機構142、144經釋放的時間為止。第二框架104的第一夾緊機構142(處於其閉合的材料夾緊位置中)另外展示於圖2的截面圖以及圖4的視圖中。
此處的例示性觀點亦有關於利用多框製造裝置(例如,兩框架製造裝置)製造由非剛性材料形成的物品(或其部分)的方法,所述多框製造裝置經配置用於使非剛性材料移動通過以輸送機或裝配線型配置定位的多個順序配置的處理台。轉而參看圖6,描繪了與材料裝載機構146合作的例示性多框製造裝置600的透視圖。所說明材料裝載機構146包含非剛性的材料捲148及裝載框架150,所述裝載框架設置以有助於在材料裝載台154(例如,輸送帶或裝配線型配置中的一系列順序定位的處理台中的第一台)將非剛性材料裝載至第一框架152上。非剛性材料包含縱向方向(非拉伸方向)168(即,拉伸相對較小在材料處於拉緊狀態下時給出的方向)及緯度方向(拉伸方向)170(即,拉伸相對較大或在材料處於拉緊狀態下時給出的方向)。在例示性觀點中,當第一框架152的第一及第二夾緊機構156、158處於其打開的材料接收位置中時,來自材料捲148的非剛性材料的部分可在材料裝載台154處裝載至第一框架152上,如所示。一旦材料已達到其相對於第一框架152的所要置放,第一框架152的第一及第二夾緊機構156、158即可閉合成其閉合的材料夾緊位置,從而暫時將非剛性材料的部分緊固至第一框架152。在圖6中說明了第二框架160,材料162的部分藉由閉合的第一及第二夾緊機構164、166而緊固至第二框架。在諸觀點中,一旦材料部分緊固在框架上,所述材料部分即可自材料捲148切割或以其他方式分離,且裝載框架150可返回至與框架脫開的位置。
如先前參看上述圖7至圖11所闡述,根據此處的觀點,分別與第一框架152及第二框架160中的每一者相關聯的移動機構可致動第一框架152在第一方向上實質上水平地移動,同時,同步地,與第二框架相關聯的移動機構可致使第二框架160在相反方向上實質上水平地移動且實質上垂直地移動,以使得第一框架152及第二框架160切換或改變位置。以此方式,關於第一框架152及第二框架160中的一者的製造可繼續,儘管非剛性材料正裝載至第一框架152及第二框架160中的另一者上。
現參看圖12,根據此處的觀點描繪了具有准許實質上水平移動及實質上垂直移動兩者的第一及第二移動機構的例示性多框製造裝置1200。如同圖1至圖11的多框製造裝置,多框製造裝置1200包含第一框架1202、第二框架1204以及第一及第二平行側軌1206、1208。應理解,在替代觀點中,可包含額外元件。此外,應理解,在替代例示性觀點中,可省略多框製造裝置1200的所列出元件中的一或多者。此外,多框製造裝置1200是出於說明性目的而描繪且可具有替代組態、形狀、大小及配置。
第一框架1202及第二框架1204中的每一者彼此離散,且設置以暫時緊固非剛性材料的離散部分且使非剛性材料的部分移動通過以輸送帶或裝配線型配置定位的多個順序配置的處理台。第一框架1202包含彼此對置地定位的第一對側壁1210、1212及彼此對置地定位且垂直於第一對側壁1210、1212的第二對側壁1214、1216,從而形成實質上矩形結構。側壁1210、1212、1214及1216可由共同地形成圍繞中心空隙(圖中未示)的實質上矩形的周邊側壁的一或多個壁部分形成。中心空隙(圖中未示)提供不受第一框架1202干擾的材料處理區。
在例示性觀點中,側壁1210、1212、1214、1216各自可為離散壁部分,其具有以准許彼此附接的任何其他角度切割的端部部分,從而形成矩形結構。用於將壁部分緊扣在一起的機構可包含各種螺釘或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其他緊扣機構。將理解,由第一對側壁1210、1212及第二對側壁1214、1216共同地形成的矩形周邊側壁可形成為連續結構,或由任何數目個壁部分形成。此外,在此處的觀點內,可利用用於將壁部分彼此緊扣的任何機構。第一框架1202的形成及/或用於緊固包括第一框架1202的壁部分的機構並不意欲以任何方式限制此處的觀點。再此外,應理解,根據此處的觀點,可利用具有除實質上矩形結構以外的框架。任何及所有此等變化及其任何組合預期在此處的觀點的範疇內。
類似於第一框架1202,第二框架1204包含彼此對置地定位的第一對側壁1220、1222及彼此對置地定位且垂直於第一對側壁1220、1222的第二對側壁1224、1226,從而形成實質上矩形結構。側壁1220、1222、1224、1226可由共同地形成圍繞中心空隙(圖中未示)的實質上矩形的周邊側壁的一或多個壁部分形成,所述中心空隙提供不受第二框架1204干擾的處理區。當裝配多個壁部分以形成實質上矩形的周邊側壁時,所述壁部分可包含以任何所要角度彼此鄰接的附接表面,以允許壁部分結合形成矩形結構。用於將壁部分緊扣在一起的機構可包含各種螺釘或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其他緊扣機構。將理解及瞭解,由第一對側壁1220、1222及第二對側壁1224、1226共同地形成的矩形周邊側壁可形成為連續結構,或由任何數目個壁部分形成。此外,在此處的觀點內,可利用用於將壁部分彼此緊扣的任何機構。第二框架1204的形成及/或用於緊固包括第二框架1204的壁部分的機構並不意欲以任何方式限制此處的觀點。再此外,應理解,根據此處的觀點,可利用具有除實質上矩形結構以外的框架。任何及所有此等變化及其任何組合預期在此處的觀點的範疇內。
儘管圖12的多框製造裝置1200包含兩個框架(第一、第二框架)1202、1204,但此處的觀點涵蓋任何數量的框架。舉例而言,此處的觀點相等地可適用於具有三個框架、四個框架、五個框架等的多框製造裝置。始終包括如所描述的多框製造裝置的框架的數量並不意欲限制此處的觀點的範疇。
如先前所闡述,第一框架1202及第二框架1204中的每一者設置以用於使一定量的非剛性材料移動通過以輸送帶或裝配線型配置定位的多個順序配置處理台。因而,第一框架1202包含與之耦接的第一移動機構1230,且第二框架1204包含與之耦接的第二移動機構1232。第一移動機構1230及第二移動機構1232中的每一者准許例如在其縱向方向1268上在成對的第一、第二平行側軌1206、1208之間的向前及向後的實質上水平移動。第一移動機構1230及第二移動機構1232中的每一者更准許第一框架1202及第二框架1204分別例如在第一、第二平行側軌1206、1208的緯度方向1270上的向上及向下的實質上垂直移動。
第一移動機構1230與第一框架1202的第一對對置側壁1210、1212及對置的第一、第二平行側軌1206、1208中的每一者耦接且設置以可移動地與第一及第二平行側軌1206、1208合作。在諸觀點中,第一移動機構1230可包含一或多個移動致動器件(例如,線性致動器、馬達或類似者),其與第一及第二平行側軌1206、1208合作以在向前及向後方向上實質上水平地以及在向上及向下方向上實質上垂直地推進第一框架1202。第二移動機構1232與第二框架1204的第一對對置側壁1220、1222及對置的第一、第二平行側軌1206、1208中的每一者耦接且亦設置以可移動地與第一及第二平行側軌1206、1208合作。在諸觀點中,第二移動機構1232可包含一或多個移動致動器件(例如,線性致動器、馬達或類似者),其與第一及第二平行側軌1206、1208合作以在向前及向後方向上實質上水平地以及在向上及向下方向上實質上垂直地推進第二框架1204。所說明的配置准許第二框架1204隨著兩個框架在相反水平方向上移動而在第一框架1202上方垂直地通過及/或准許第一框架1202在第二框架1204上方垂直地通過,以使得當第一移動機構1230及第二移動機構1232經致動時,兩個框架相對於多框製造裝置1200的相對位置切換。
在諸觀點中,第一移動機構1230及第二移動機構1232的致動可致使第一框架1202及第二框架1204相對於順序配置的處理台彼此切換位置。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如關於圖1至圖11中所說明的觀點所描述的夾緊機構包含於圖12的多框製造裝置1200中且如先前所闡述地作用。
如可見,此處的觀點有關於用於製造由非剛性材料形成的物品(例如,鞋墊)的多框製造裝置。此處的觀點更有關於利用多框製造裝置製造物品(例如,鞋墊)的方法。具有如本文中所描述的結構的多框製造裝置准許多個製造框架的位置的互換性,使得一或多個物品的處理能夠在另一物件的材料正裝載至所述裝置上時進行。具有如本文中所描述的結構的多框製造裝置更准許處理與較大材料備料分離的非剛性材料的部分,所述部分在處理期間保持在非拉緊狀態下,且相應地減少由變形因此不可用的物品引起的廢棄物。
儘管多框製造裝置及利用多框製造裝置製造由非剛性材料形成的物品的方法在上文藉由參考特定觀點來描述,但應理解,在不背離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提供的預期保護範疇的情況下,可作出修改及變化。應理解,某些特徵以及子組合具有效用,且可在不參考其他特徵以及子組合的情況下予以使用。此情形是由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預期且在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雖然關於彼此論述特定元件及步驟,但應理解,預期不論是否明確佈建任何其他元件及/或步驟,本文中所提供的任何元件及/或步驟可與任何其他元件及/或步驟組合,同時仍在本文中所提供的範疇內。由於可在不脫離本揭露內容的範疇的情況下進行本揭露內容的許多可能觀點,故應理解,本文中所闡述或在隨附圖式中所展示的所有物質應被解譯為說明性的且不以限制性意義來解譯。
如本文中所使用且結合下文所列出的申請專利範圍,術語「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any of claims)」或所述術語的類似變化形式意欲經解譯使得申請專利範圍的特徵可以任何組合進行組合。舉例而言,例示性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可指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裝置,其意欲經解譯以使得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及第4項所述的特徵可進行組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及第4項所述的元件可進行組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及第4項所述的元件可進行組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以及第4項所述的元件可進行組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第3項以及第4項所述的元件可進行組合,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第2項、第3項以及第4項所述的元件可進行組合,及/或其他變化形式。此外,術語「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any of claims)」或所述術語的類似變化形式意欲包含「申請專利範圍中任一項(any one of claims)」或此術語的其他變化形式,如上文所提供的實例中的一些所指示。
100、600、1200‧‧‧多框製造裝置
102、152、1202‧‧‧第一框架
104、160、1204‧‧‧第二框架
106、1206‧‧‧第一平行側軌
108、1208‧‧‧第二平行側軌
110、112、114、116、1210、1212、1214、1216‧‧‧側壁
120、122、124、126、1220、1222、1224、1226‧‧‧側壁
118、128‧‧‧中心空隙
130、1230‧‧‧第一移動機構
132、1232‧‧‧第二移動機構
131、133‧‧‧移動致動器件
134‧‧‧第一軌道
135‧‧‧活塞
136‧‧‧第二軌道
138、142、156、164‧‧‧第一夾緊機構
140、144、158、166‧‧‧第二夾緊機構
146‧‧‧材料裝載機構
148‧‧‧材料捲
150‧‧‧裝載框架
154‧‧‧材料裝載台
162‧‧‧材料
168、1268‧‧‧縱向方向
170、1270‧‧‧緯度方向
I-I、II-II、III、IV‧‧‧線
下文參看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的附圖詳細地描述此處的說明性觀點,且其中: 圖1根據此處的例示性觀點描繪例示性多框製造裝置。 圖2根據此處的例示性觀點描繪沿著圖1的線I-I截取的圖1的多框製造裝置的截面圖。 圖3根據此處的例示性觀點描繪由圖1中的線III圈出的區域的視圖。 圖4根據此處的例示性觀點描繪由圖1中的線IV圈出的區域的視圖。 圖5根據此處的例示性觀點描繪沿著圖1的線II-II截取的圖1的第二移動機構的截面圖。 圖6根據此處的例示性觀點描繪例示性多框製造裝置,其具有與之合作的裝載機構。 圖7至圖11為根據此處的例示性觀點描繪兩個框架根據第一框架切換機構的順序移動及場所切換的截面圖。 圖12根據此處之額外觀點描繪具有第二框架切換機構的例示性多框製造裝置。

Claims (20)

  1. 一種製造工具,其包括: 第一矩形框架,其具有圍繞第一中心空隙的至少一個周邊側壁;以及 第二矩形框架,其具有圍繞第二中心空隙的至少一個周邊側壁, 其中所述第一矩形框架及所述第二矩形框架中的每一者的兩個對置側邊包含暫時夾緊非剛性材料的夾緊機構, 其中准許第一平行側軌與第二平行側軌之間的實質上水平移動及實質上垂直移動中的至少一者, 其中所述第一矩形框架可移動地位於所述第一平行側軌與所述第二平行側軌之間使得所述第一矩形框架實質上水平移動, 且其中所述第二矩形框架可移動地位於所述第一平行側軌與所述第二平行側軌之間使得所述第二矩形框架實質上水平移動以及實質上垂直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製造工具,其中所述夾緊機構為具有打開的材料接收位置及閉合的材料夾緊位置的夾鉗機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製造工具,其中所述非剛性材料包含拉伸方向及非拉伸方向,且其中所述夾緊機構沿著所述拉伸方向夾緊所述非剛性材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製造工具,其中所述第一平行側軌及所述第二平行側軌中的每一者包含第一軌道及第二軌道,其中所述第一矩形框架包括與所述第一軌道耦接的第一移動機構,以准許所述實質上水平移動,且其中所述第二矩形框架包括與所述第二軌道耦接的第二移動機構,以准許所述實質上水平移動及所述實質上垂直移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製造工具,其更包括致使所述第一矩形框架及所述第二矩形框架的所述實質上水平移動的至少一個線性致動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製造工具,其更包括致使所述第二矩形框架的所述實質上垂直移動的至少一個活塞。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製造工具,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線性致動器及所述至少一個活塞彼此合作,以准許所述第一矩形框架及所述第二矩形框架切換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製造工具,其更包括將所述非剛性材料裝載至所述第一矩形框架及所述第二矩形框架中的一者上的材料裝載機構。
  9. 一種製造工具,其包括: 第一框架,其具有彼此對置定位的第一對側壁及彼此對置定位且垂直於所述第一對側壁的第二對側壁,從而所述第一對側壁及所述第二對側壁形成第一矩形結構; 第二框架,其具有彼此對置定位的第一對側壁及彼此對置定位且垂直於所述第一對側壁的第二對側壁,從而所述第一對側壁及所述第二對側壁形成第二矩形結構;以及 第一平行側軌及第二平行側軌,所述第一平行側軌及所述第二平行側軌以足以使所述第一框架及所述第二框架可移動地定位於所述第一平行側軌與所述第二平行側軌之間的距離彼此隔開;以及 材料裝載機構,在所述第一框架及所述第二框架中的一者定位於所述第一平行側軌與所述第二平行側軌之間的情況下,所述材料裝載機構將非剛性材料裝載至所述第一框架及所述第二框架中的一者上; 且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一對側壁的每一側壁及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一對側壁的每一側壁包含用於暫時夾緊非剛性材料的夾緊機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製造工具,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一對側壁及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一對側壁中的每一者的所述夾緊機構為具有打開的材料接收位置及閉合的材料夾緊位置的夾鉗機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所述的製造工具,其中所述非剛性材料包含拉伸方向及非拉伸方向,且其中所述夾緊機構沿著所述拉伸方向夾緊所述非剛性材料。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製造工具,其中所述第一平行側軌及所述第二平行側軌中的每一者包含第一軌道及第二軌道,且其中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第一對側壁的每一側壁包含與所述第一平行側軌及所述第二平行側軌中的每一者的所述第一軌道耦接的第一移動機構,以准許所述實質上水平移動,且其中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第一對側壁的每一側壁包含與所述第一平行側軌及所述第二平行側軌中的每一者的所述第二軌道耦接的第二移動機構,以准許所述實質上水平移動及所述實質上垂直移動。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製造工具,其更包括致使所述第一框架及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實質上水平移動的至少一個線性致動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製造工具,其更包括致使所述第二框架的所述實質上垂直移動的至少一個活塞。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製造工具,其中所述至少一個線性致動器及所述至少一個活塞彼此合作,以准許所述第一框架及所述第二框架切換位置。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製造工具,其更包括將所述非剛性材料裝載至所述第一框架及所述第二框架中的一者上的材料裝載機構。
  17. 一種利用多框製造裝置的製造方法,其包括: 在裝載台處將非剛性材料裝載至第一矩形框架上,所述第一矩形框架具有各自包含夾緊機構的對置側邊; 致使所述夾緊機構暫時將所述非剛性材料夾緊至所述第一矩形框架上; 致使與第一矩形框架相關聯的第一移動機構使所述第一矩形框架在第一方向上實質上水平地移動,同時同步地致使與第二矩形框架相關聯的第二移動機構在相反方向上實質上水平地移動且實質上垂直地移動,以使得所述第二矩形框架及所述第一矩形框架改變位置。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利用多框製造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夾緊機構為具有打開的材料接收位置及閉合的材料夾緊位置的夾鉗機構。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至第18項中任一項所述的利用多框製造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非剛性材料包含拉伸方向及非拉伸方向,且其中所述夾緊機構沿著所述拉伸方向夾緊所述非剛性材料。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利用多框製造裝置的製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移動機構包含致使所述第一矩形框架的所述實質上水平地移動的至少一個線性致動器,且其中所述第二移動機構包含致使所述第二矩形框架的所述實質上水平地移動的至少一個線性致動器及致使所述第二矩形框架的所述實質上垂直地移動的至少一個活塞。
TW108102381A 2016-02-23 2017-02-20 製造工具及利用多框製造裝置的製造方法 TWI7302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298685P 2016-02-23 2016-02-23
US62/298,685 2016-02-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9978A true TW201919978A (zh) 2019-06-01
TWI730285B TWI730285B (zh) 2021-06-11

Family

ID=5831450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5496A TWI698388B (zh) 2016-02-23 2017-02-20 製造工具及利用多框製造裝置的製造方法
TW106202405U TWM550227U (zh) 2016-02-23 2017-02-20 製造工具
TW108102381A TWI730285B (zh) 2016-02-23 2017-02-20 製造工具及利用多框製造裝置的製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05496A TWI698388B (zh) 2016-02-23 2017-02-20 製造工具及利用多框製造裝置的製造方法
TW106202405U TWM550227U (zh) 2016-02-23 2017-02-20 製造工具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241058A1 (zh)
EP (1) EP3419922B1 (zh)
KR (1) KR102144417B1 (zh)
CN (2) CN207108019U (zh)
MX (1) MX2018010169A (zh)
TW (3) TWI698388B (zh)
WO (1) WO20171472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8388B (zh) * 2016-02-23 2020-07-11 美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製造工具及利用多框製造裝置的製造方法
CN108116920B (zh) * 2017-12-04 2020-09-01 芜湖华烨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卷布机
CN108005028B (zh) * 2017-12-12 2019-11-26 青岛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结构
CN109176679B (zh) * 2018-08-30 2020-08-28 宁波捷傲创益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电池外包装铝塑膜在冲压中的加工装置
CN113397275B (zh) * 2021-04-07 2022-05-20 瑞安市大虎鞋业有限公司 玻璃短纤维训练鞋生产模具及应用该模具的生产设备
CN115057271B (zh) * 2022-05-25 2023-08-15 广州展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防重叠上料装置及智能卡生产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0293A (en) * 1964-01-09 1965-04-27 Cash Machine Co James Quilting machine
DE1815115B2 (de) * 1968-12-17 1973-02-01 Roder & Spengler oHG, 6000 Bergen Enkheim Rollenstanze
US4616584A (en) * 1985-02-19 1986-10-14 The Singe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wing mitered corners of box type articles
JPS6316895A (ja) * 1986-07-07 1988-01-23 Yamazaki Mazak Corp レ−ザ加工機
US5264002A (en) * 1990-04-23 1993-11-23 Mitsubishi Danki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conveying semiconductor lead frame strip with an apparatus having vertically movable guide rails
JP2545379Y2 (ja) * 1990-06-25 1997-08-25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イセ込み装置付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DE4124194C1 (zh) * 1991-07-20 1992-12-03 Naehmaschinenfabrik Emil Stutznaecker Gmbh & Co Kg, 5000 Koeln, De
JPH05272055A (ja) * 1992-03-24 1993-10-19 Takashi Matsukisono 柄合わせ重積装置における生地の受渡機構
US5377605A (en) * 1992-07-14 1995-01-03 Mim Industries, Inc. Dual clamping system
JP4977884B2 (ja) * 2006-05-24 2012-07-18 福井県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KR100689600B1 (ko) * 2006-07-10 2007-03-02 김태기 자수기의 원단당김장치
ATE435713T1 (de) * 2006-12-19 2009-07-15 Bystronic Laser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 und entladen einer bearbeitungsmaschine zum bearbeiten von platten
KR101331065B1 (ko) * 2007-04-03 2013-11-19 주식회사 썬스타 봉제틀 교환 구조물을 구비한 재봉기 및 그의 시퀀스제어방법
JP4974971B2 (ja) 2007-06-14 2012-07-11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とそれを用いた樹脂成形品および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ならびに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DE102011120435A1 (de) * 2010-12-08 2012-06-14 Sunstar Co, Ltd Näh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ihres Betriebs
US8640638B2 (en) * 2011-03-16 2014-02-04 Sunstar Co., Ltd. Sewing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KR20120130562A (ko) * 2011-05-23 2012-12-03 주식회사 썬스타 봉제틀 교환장치, 그 구동방법 및 봉제틀 교환장치를 포함한 재봉기
CH705553A1 (de) * 2011-09-21 2013-03-28 Laesser Ag Stickmaschine mit Stoffspannvorrichtung.
ITBO20130374A1 (it) * 2013-07-17 2015-01-18 Resta Srl Telaio per la cucitura di cuscini superiori su valve di rivestimento per materassi.
BR112016028332A2 (pt) * 2014-06-11 2017-08-22 Orisol Asia Ltd sistema de posicionamento para máquina de costura controlada por computador integrado a um dispositivo de processamento e método de posicionamento respectivo
CN204570195U (zh) * 2014-08-29 2015-08-19 苏州巨康缝制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毛巾机
CN204325708U (zh) * 2014-12-01 2015-05-13 苏州丝立方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真丝被加工的绗缝机绷框装夹装置
CN204509716U (zh) * 2015-01-20 2015-07-29 江苏大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机头移动式绗绣机紧布装置
CN204954787U (zh) * 2015-09-28 2016-01-13 安徽诚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纺机零件加工辅助工作台
TWI698388B (zh) * 2016-02-23 2020-07-11 美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製造工具及利用多框製造裝置的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41058A1 (en) 2017-08-24
CN107098192A (zh) 2017-08-29
CN107098192B (zh) 2020-07-07
TWI730285B (zh) 2021-06-11
KR102144417B1 (ko) 2020-08-14
MX2018010169A (es) 2018-11-09
TW201730084A (zh) 2017-09-01
TWI698388B (zh) 2020-07-11
KR20180115765A (ko) 2018-10-23
WO2017147286A1 (en) 2017-08-31
EP3419922A1 (en) 2019-01-02
TWM550227U (zh) 2017-10-11
EP3419922B1 (en) 2021-02-17
CN207108019U (zh) 2018-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919978A (zh) 製造工具及利用多框製造裝置的製造方法
CN104245176B (zh) 板材搬送设备及使用了它的板材加工系统
KR20180129994A (ko) 물품을 위한 픽업 및 배치 도구
US9257228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transformer core assembly
CN112410724B (zh) 张网装置及张网方法
US20110189327A1 (en) Molding machine
JP2019093703A (ja) 自動化生産ライン
JP2019172444A (ja) 搬送用パレット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パレット搬送装置及びパレット搬送方法
JP4224241B2 (ja) 同時2軸テンタ
CN105599951A (zh) 自动化包装设备
CN105936400A (zh) 一种抱箍式滑托运输装置的使用方法
US11975476B2 (en) Arrangement for supplying a semi-finished product to a thermoforming machine, arrangement for thermoforming, and method
KR20150093895A (ko) 필름 공급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필름 공급방법
JP6602137B2 (ja) 箱詰め装置
JP2019137476A (ja) 支持ユニット
JP5021618B2 (ja) 保管装置
KR20170006349A (ko) 필름 공급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필름 공급방법
JP2007513377A5 (zh)
JPH0289733A (ja) シート材吸着装置
KR101783623B1 (ko) 차체패널의 공급장치
JP2588622Y2 (ja) トランスファプレスのワーク搬出装置
KR101824320B1 (ko) 두 장의 기판이 연속 증착되는 듀얼 증착 시스템
JPH0718435Y2 (ja) パネル受け台のパネルシフト装置
KR101836476B1 (ko) 내장재의 인몰드 성형 장치용 원단 이송장치
JPH0465224A (ja) Frpによるロッド状部品の成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