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909207A - 繞線裝置 - Google Patents

繞線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909207A
TW201909207A TW107116361A TW107116361A TW201909207A TW 201909207 A TW201909207 A TW 201909207A TW 107116361 A TW107116361 A TW 107116361A TW 107116361 A TW107116361 A TW 107116361A TW 201909207 A TW201909207 A TW 20190920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core
control
supporting member
win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16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57465B (zh
Inventor
山口千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09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09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57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5746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64Winding non-flat conductive wires, e.g. rods, cables or cords
    • H01F41/069Winding two or more wires, e.g. bifilar wi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28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 B65H54/2848Arrangements for aligned winding
    • B65H54/2854Detection or control of aligned winding or reversal
    • B65H54/2869Control of the rotating speed of the reel or the traversing speed for aligned wi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82Devices for guiding or positioning the winding material on the form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6Wi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7/00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Supports therefor
    • B65H57/26Supports for gu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76Forming taps or terminals while winding, e.g. by wrapping or soldering the wire onto pins, or by directly forming terminals from the wi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Coil Wind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REA)
  • Storage Of Web-Like 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繞芯部公轉時抑制線材位置支承構件自轉。
繞線裝置具備:第1旋轉體;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其插入設置得比第1旋轉體之中心軸線靠外側之插入孔,具有供第1線材和第2線材插通之第1線材路徑孔和第2線材路徑孔;第2旋轉體,其與第1旋轉體隔開間隔配置;軸體,其設置得比第2旋轉體之中心軸線靠外側;旋轉同步構件,其被固定為相對於線材位置支承構件無法旋轉,並且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與軸體連結;捲繞驅動部,其使第1旋轉體和第2旋轉體同步旋轉;內側軸承,其配置於插入孔內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與第1旋轉體之間,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支承為能夠相對於第1旋轉體旋轉。

Description

繞線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繞線裝置。
作為藉由在線圈構件之芯部捲繞2根線材而能形成線圈之繞線裝置,習知技術上有使能送出2根線材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圍繞芯部公轉,藉此使2根線材捲繞於芯部之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11132號公報
然而,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相對芯部進行公轉時,有著線材位置支承構件進行自轉之疑慮。若線材位置支承構件進行自轉,則有著2根線材纏繞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送出2根線材之部分上,致使線材之外皮損傷之疑慮。但是,在專利文獻1中未考慮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自轉有關之對策。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抑制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在其繞芯部公轉時自轉之繞線裝置。
解決上述課題之繞線裝置具備:第1旋轉體;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其插入設置得比上述第1旋轉體之中心軸線靠外側之插入孔,具有供線材插通之線材路徑孔;第2旋轉體,其與上述第1旋轉體隔開間隔地配置;軸體,其設置得比上述第2旋轉體之中心軸線靠外側;旋轉同步構件,其被固定為相 對於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無法旋轉,並且將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與上述軸體連結;捲繞驅動部,其使上述第1旋轉體和上述第2旋轉體同步旋轉;以及第1內側軸承,其配置於上述插入孔內之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與上述第1旋轉體之間,並將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支承為能夠相對於上述第1旋轉體旋轉。
在第1旋轉體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已被固定之情況下,構件之構件之對應至第1旋轉體之旋轉位置、即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位置,從軸向方向觀察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時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姿勢將發生變化。即,在第1旋轉體旋轉一圈之期間,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形成自轉。此點,根據本發明之結構,藉由第1內側軸承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支承為能夠相對於第1旋轉體旋轉,因此能夠抑制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因第1旋轉體之旋轉而出現自轉之情形產生。
另外,在第1旋轉體和第2旋轉體形成同步旋轉時,旋轉同步構件一邊維持自身姿勢一邊繞第1旋轉體之中心軸線和第2旋轉體之中心軸線公轉。因此,於旋轉同步構件上被固定為無法旋轉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被旋轉同步構件抑制自轉。因此,在複數根線材接觸於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狀態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進行公轉時,即使線材將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出現自轉,也能夠抑制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自轉。
在上述繞線裝置之一種形態中,上述第1內側軸承是滾珠軸承。
根據該結構,相較於例如磁力軸承,能夠藉由簡單之結構,支承第1旋轉體之旋轉。
在上述繞線裝置之一種形態中,上述旋轉同步構件具有供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插入之插入孔,並且具有將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按壓於構成上述插入孔之內表面之按壓構件。
根據該結構,藉由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外表面與插入孔之內表 面之間之摩擦力,能夠抑制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自轉。因此,即使例如不改變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外形形狀,也能夠抑制線材位置支承構件相對於旋轉同步構件之自轉。
在上述繞線裝置之一種形態中,上述軸體被連結為能夠相對於上述旋轉同步構件旋轉。
根據該結構,能夠抑制因軸體相對於第2旋轉體之中心軸線之公轉位置不同,而使旋轉同步構件之姿勢產生改變之情況出現。因此,能夠抑制構件因旋轉同步構件之姿勢之變化而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出現自轉之情況出現。
在上述繞線裝置之一種形態中,進一步具有將上述軸體支承為能夠相對於上述第2旋轉體旋轉之第2內側軸承,上述軸體是具有供上述線材插通之線材路徑孔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
根據該結構,能夠藉由插入第1旋轉體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在芯部捲繞線材,藉由插入第2旋轉體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在其他之芯部捲繞線材。因此,能夠提高線圈構件之生產效率。
在上述繞線裝置之一種形態中,上述捲繞驅動部具備成為驅動源之馬達、和將上述馬達之旋轉力傳遞至上述第1旋轉體和上述第2旋轉體之傳遞機構。
根據該結構,能夠藉由傳遞機構利用一個馬達使第1旋轉體和第2旋轉體旋轉,因此能夠減少捲繞驅動部之構件件數。
根據本發明之繞線裝置,能夠抑制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在其繞芯部公轉時自轉。
1‧‧‧繞線裝置
30A‧‧‧旋轉部
50‧‧‧線材送出機構
60B‧‧‧捲繞驅動部
62‧‧‧第1旋轉體
62e‧‧‧插入孔
63‧‧‧第2旋轉體
63f‧‧‧軸體
64c、64d‧‧‧內側軸承(第1內側軸承、第2內側軸承)
66‧‧‧線材位置支承構件
66d‧‧‧第1線材路徑孔(線材路徑孔)
66e‧‧‧第2線材路徑孔(線材路徑孔)
66f‧‧‧前端面(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端面)
67‧‧‧旋轉同步構件
67d‧‧‧螺釘構件(按壓構件)
68b‧‧‧馬達
69‧‧‧傳遞機構
130‧‧‧控制機構(控制部)
143‧‧‧第1送出部
144‧‧‧第2送出部
145‧‧‧周壁
147‧‧‧連結面
148‧‧‧線材路徑孔
200、200A、200B‧‧‧線圈構件(電子構件、第1線圈構件、第2線圈構件)
210‧‧‧芯部(第1芯部、第2芯部)
214‧‧‧第1電極
215‧‧‧第2電極
220‧‧‧線圈(第1線圈、第2線圈)
230‧‧‧蓋構件(第1蓋構件、第2蓋構件)
300‧‧‧編帶電子構件串
310‧‧‧帶
312‧‧‧載帶
313‧‧‧罩帶
314‧‧‧凹部
W1‧‧‧第1線材(線材)
W2‧‧‧第2線材(線材)
圖1是表示製造第1實施形態之線圈構件和編帶構件串之過程之示意圖。
圖2是線圈構件之俯視圖。
圖3是線圈構件之側視圖。
圖4是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線圈構件之製造過程之繞線裝置之簡要結構圖。
圖5是表示繞線裝置之局部之詳細結構之立體圖。
圖6是線圈構件之製造方法之流程圖。
圖7是表示繞線裝置之電結構之方塊圖。
圖8是表示繞線裝置之芯部輸送機構之結構之示意圖。
圖9是表示繞線裝置之芯部投放機構之結構之示意圖。
圖10(a)是表示芯部投放機構把持芯部前之狀態之示意圖,(b)是表示芯部投放機構把持了芯部之狀態之示意圖。
圖11(a)~(d)是表示芯部投放機構將芯部投放至把持機構之動作之示意圖。
圖12是表示繞線裝置之把持機構和其周邊之詳細結構之立體圖。
圖13(a)是把持機構成為把持狀態之情況下之把持機構和芯部開閉部之俯視圖,(b)是把持機構成為把持解除狀態之情況下之把持機構和芯部開閉部之俯視圖。
圖14是表示繞線裝置之始線側線材把持部和其周邊之詳細結構之立體圖。
圖15(a)是始線側線材把持部成為線材把持狀態之情況下之始線側線材把持部和始線側線材開閉部之側視圖,(b)是始線側線材把持部成為線材把持解除狀態之情況下之始線側線材把持部和始線側線材開閉部之側視圖。
圖16(a)~(d)是表示線圈形成步驟中之繞線裝置之動作之示意圖。
圖17是表示繞線裝置之把持機構、開閉機構、線材捲繞機構、線材把持退避機構、第1移動機構以及第2移動機構之詳細結構之立體圖。
圖18是圖17之側視圖。
圖19是圖18之後視圖。
圖20是線材捲繞機構中之捲繞部之分解立體圖。
圖21是捲繞部之剖視圖。
圖22是捲繞部之前視圖。
圖23(a)是捲繞部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前視圖,(b)是線材支承構件之前端部之俯視圖。
圖24(a)~(d)是表示捲繞部之動作之示意圖。
圖25是表示捲繞部之第1旋轉體、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以及芯部之位置關係之捲繞部之局部之前視圖。
圖26(a)是繞線裝置之線材送出機構之簡要結構圖,(b)是表示線材送出機構中之向線材位置支承構件送出線材之滑輪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間之位置關係之後視圖。
圖27是表示線材把持退避機構之局部之詳細結構之立體圖。
圖28(a)和(b)是表示線材把持退避機構之動作之側視圖。
圖29是表示繞線裝置之第1控制中之芯部之自轉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之間之關係之示意圖。
圖30是表示繞線裝置之第2控制中之芯部之自轉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之間之關係之示意圖。
圖31是表示繞線裝置之控制機構執行之切換控制之處理順序之流程圖。
圖32是表示線材把持退避機構之終線側線材把持部和線材路徑支承部之詳細結構之立體圖。
圖33(a)是終線側線材把持部成為線材把持狀態之情況下之終線側線材把持部和終線側線材開閉部之側視圖,(b)是終線側線材把持部成為線材把 持解除狀態之情況下之終線側線材把持部和終線側線材開閉部之側視圖。
圖34(a)是繞線裝置之線材接合機構之示意俯視圖,(b)是線材接合機構和其周邊之示意剖視圖,(c)是線材接合機構之生熱部和芯部之放大圖。
圖35(a)是線材接合機構之示意俯視圖,(b)是線材接合機構之示意側視圖。
圖36(a)和(b)是表示線材接合機構之線材切斷動作之示意側視圖。
圖37(a)~(c)是表示由芯部搬出機構做出之芯部之搬出動作之示意圖。
圖38是編帶電子構件串之局部之俯視圖。
圖39是沿圖38之39-39線段之剖視圖。
圖40是省略了罩帶之編帶電子構件串之局部之放大圖。
圖41是針對第2實施形態之繞線裝置,表示第1控制中之芯部之自轉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之間之關係之示意圖。
圖42是表示繞線裝置之第2控制中之芯部之自轉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之間之關係之示意圖。
圖43是針對第3實施形態之繞線裝置,表示第1控制中之芯部之自轉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之間之關係之示意圖。
圖44是表示繞線裝置之第2控制中之芯部之自轉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之間之關係之示意圖。
圖45是變形例之繞線裝置之捲繞部之前視圖。
圖46是圖45之剖視圖。
圖47是變形例之繞線裝置之捲繞部之前視圖。
圖48(a)是變形例之繞線裝置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前端部之俯視圖,(b)是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前視圖。
圖49(a)是變形例之繞線裝置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前端部之俯視圖,(b)是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前視圖。
圖50是變形例之繞線裝置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前端部之俯視圖。
圖51(a)是變形例之繞線裝置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前端部之立體圖,(b)是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前端部之俯視圖。
圖52是變形例之繞線裝置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前端部之立體圖。
圖53是變形例之繞線裝置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前端部之俯視圖。
圖54(a)和(b)是變形例之繞線裝置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前視圖。
圖55是針對變形例之繞線裝置,表示由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做出之線材向芯部之捲繞之示意圖。
圖56(a)~(d)是變形例之繞線裝置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前視圖。
圖57是針對變形例之繞線裝置,表示由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做出之向芯部捲繞線材之示意圖。
圖58(a)~(e)是變形例之繞線裝置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前視圖。
圖59(a)是針對變形例之繞線裝置,表示由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做出之向芯部捲繞線材之示意圖,(b)是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前視圖。
圖60(a)~(e)是變形例之繞線裝置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前視圖。
參照附圖,對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此外,附圖中具有為了使理解變得容易而放大表示結構要素之情況。結構要素之尺寸比率具有與實際之尺寸比率或者與其他之附圖中之尺寸比率不同之情況。另外,在剖視圖中,為了使理解變得容易而具有省略局部之結構要素之陰影線之情況。另外,在以下說明中,“線材之纏繞”是指複數個線材相互交錯 並纏繞之狀態。另外,“線材之扭轉”是指1根線材以其長度方向為中心發生了旋轉之狀態。
(第1實施形態)
如圖1所示,藉由繞線裝置1在芯部210形成線圈220,藉由貼附裝置2在芯部210安裝有蓋構件230,由此,製造線圈構件200。已製造成之複數個線圈構件200被編帶裝置3包裝。由此,製造編帶電子構件串300。
如圖2和圖3所示,線圈構件200例如是安裝於電路基板等之表面安裝型之共模扼流線圈。線圈構件200具有芯部210、在芯部210捲繞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而形成之線圈220以及安裝於芯部210之蓋構件230。
作為芯部210之材料,能夠使用磁性材料(例如,鎳(Ni)-鋅(Zn)系鐵氧體、錳(Mn)-Zn系鐵氧體)、金屬磁性體、非磁性材料(氧化鋁、樹脂)等材料。對這些材料的粉末進行成型和燒結,由此能夠獲得芯部210。芯部210具有卷芯部211、第1凸緣部212以及第2凸緣部213。卷芯部211形成為大致長方體狀。第1凸緣部212從卷芯部211上所延伸之第1方向上的卷芯部211之一端部,向與第1方向正交之平面方向亦即第2方向延伸。第2凸緣部213從第1方向上之卷芯部211的另一端部,向第2方向延伸。第1凸緣部212和第2凸緣部213與卷芯部211形成為一體。在各凸緣部212、213上設置有第1電極214和第2電極215。第1電極214和第2電極215在俯視線圈構件200時位於各凸緣部212、213之在第2方向上的兩端部。各電極214、215包含金屬層和在該金屬層之表面之鍍敷層。作為金屬層,例如是銀(Ag),作為鍍敷層,例如是鍍錫(Sn)。此外,也可以使用銅(Cu)等金屬、鎳(Ni)-鉻(Cr)、Ni-Cu等合金,作為金屬層。另外,也可以使用鍍鎳(Ni)、兩種以上的鍍敷物,作為鍍敷層。芯部210之第1方向上的尺寸和在第2方向上的尺寸能夠任意地改變。芯部210之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較佳在2.09mm~4.5mm之範圍內,芯部210的在第 2方向上的尺寸較佳在1.53mm~3.2mm之範圍內。在本實施形態中,使用芯部210在第1方向上的尺寸為4.5mm、芯部210在第2方向上的尺寸為3.2mm之芯部210。
線圈220具有將第1線材W1捲繞於卷芯部211而成之一級側線圈,和將第2線材W2捲繞於卷芯部211而成之二級側線圈。第1線材W1連接於第1電極214,第2線材W2連接於第2電極215。如圖2所示,捲繞於卷芯部211之各線材W1、W2被纏繞(交錯)。各線材W1、W2例如包含具有圓形狀截面之芯線和包覆芯線材之表面之包覆材料。作為芯線之材料,例如能夠以Cu、Ag等導電性材料為主要成分。作為包覆材料之材料,例如能夠使用聚氨酯、聚酯等絕緣材料。此外,在圖2中,各線材W1、W2之纏繞數在俯視線圈構件200時是1,但各線材W1、W2之纏繞數不限定於此。例如,各線材W1、W2之纏繞數也可以是2以上。
如圖2所示,蓋構件230形成為平板狀。作為蓋構件230之材料,例如能夠使用鐵氧體等磁性體。如圖3所示,蓋構件230以覆蓋捲繞於卷芯部211之線圈220之方式,以例如粘合劑而安裝於第1凸緣部212和第2凸緣部213。蓋構件230安裝於各凸緣部212、213之與各電極214、215相反之一側。
蓋構件230在例如將線圈構件200安裝於電路基板時,係以能夠確實地進行被抽吸嘴所吸附而形成。另外,在由抽吸嘴做出吸附時,蓋構件230防止各線材W1、W2受損。此外,作為蓋構件230之材料,使用環氧類樹脂等非磁性材料亦可。因此,能夠減少磁性損失,而提高線圈構件200之Q值。
<繞線裝置>
圖4是表示繞線裝置1之一系列之動作之示意性之俯視圖。繞線裝置1具有:芯部輸送機構10、芯部投放機構20、把持機構30、開閉機構40、線材送出機構50、線材捲繞機構60、線材把持退避機構70、線材接合機構80、廢線回收 機構90、芯部搬出機構100、第1移動機構110以及第2移動機構120。另外,圖5示出了繞線裝置1中之把持機構30、開閉機構40、線材送出機構50、線材捲繞機構60、線材把持退避機構70、第1移動機構110以及第2移動機構120之一實施例。
如圖6所示,繞線裝置1按順序經由構件供給步驟(步驟S1)、構件投放步驟(步驟S2)、線圈形成步驟(步驟S3)、線材接合步驟(步驟S4)、線材切斷步驟(步驟S5)以及構件搬出步驟(步驟S6),製造在芯部210上形成有線圈220之線圈構件。該線圈構件為未安裝蓋構件230(參照圖2)之狀態之線圈構件。在本實施形態中,構件供給步驟和構件投放步驟相當於芯部準備步驟。
構件供給步驟是藉由芯部輸送機構10將芯部210個別地輸送至芯部投放機構20之步驟。構件投放步驟是藉由芯部投放機構20將芯部210投放至把持機構30,藉由把持機構30把持芯部210之步驟。
線圈形成步驟是用於在芯部210形成線圈220之步驟,具有捲繞開始步驟(步驟S31)、捲繞步驟(步驟S32)以及捲繞結束步驟(步驟S33)。捲繞開始步驟是藉由線材捲繞機構60將由線材送出機構50而具有既定之張力之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上之捲繞開始之端部疊覆在被把持機構30把持之芯部210之各電極214、215上(參照圖2)之步驟。捲繞步驟是藉由線材捲繞機構60和把持機構30在芯部210之卷芯部211上捲繞各線材W1、W2之步驟。捲繞結束步驟是藉由線材捲繞機構60將各線材W1、W2上之捲繞結束之端部疊覆在各電極214、215上之步驟。
線材接合步驟是藉由線材接合機構80將各線材W1、W2上之捲繞開始之端部接合於各電極214、215,並將各線材W1、W2上之捲繞結束之端部接合於各電極214、215之步驟。線材切斷步驟是藉由線材接合機構80切斷各 線材W1、W2中之剩餘部分,並藉由廢線回收機構90加以回收之步驟。構件搬出步驟是藉由芯部搬出機構100從把持機構30搬出形成有線圈220之芯部210,並使該芯部210向貼附裝置2(參照圖1)移動之步驟。
如圖7所示,繞線裝置1具有控制上述各機構10~120之動作的控制機構130。控制機構130具有狀態監視部131、動作記憶部132以及動作指示部133。狀態監視部131和動作指示部133例如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者MPU(Micro Processing Unit)。動作記憶部132例如包含非揮發性記憶體和揮發性記憶體。本實施形態之控制機構130相當於控制部。
狀態監視部131監視上述各機構10~120之動作狀態。在狀態監視部131輸入有由設置於上述各機構10~120之感測器、攝影機檢測出之與各機構10~120之動作狀態有關之資訊。狀態監視部131基於與各機構10~120之動作狀態有關之資訊,將各機構10~120之當前之動作狀態輸出至動作記憶部132。
在動作記憶部132記憶有各種控制程式和各種處理所使用之資訊。各種處理所使用之資訊之一實施例是從狀態監視部131輸出之各機構10~120之當前之動作狀態。
動作指示部133基於記憶於動作記憶部132之各種控制程式,將各機構10~120之動作指示信號輸出至各機構10~120。在一實施例中,動作指示部133相對於各機構10~120之當前之動作狀態,執行生成使各機構10~120與各機構10~120之控制目標值一致之動作指示信號之回饋控制。
接下來,對繞線裝置1中之與線圈構件200之製造方法之各步驟相關之機構之詳細結構和動作進行說明。
(構件供給步驟)
如圖8所示,芯部輸送機構10具備:供給部11、排列部12、方向挑選部13以及分離輸送部14。供給部11向排列部12供給芯部210。排列部12使芯部210之 朝向一致,並且向方向挑選部13輸送芯部210。方向挑選部13一方面將既定之朝向之芯部210輸送至分離輸送部14,另一方面使既定之朝向之芯部210以外之芯部210送回供給部11。在本實施形態中,將各電極214、215為上表面之朝向之芯部210規定為既定之朝向之芯部210。分離輸送部14將既定之朝向之芯部210逐個輸送至芯部投放機構20。
排列部12具有保持芯部210之旋轉台12a、使旋轉台12a旋轉之馬達12b以及使芯部210之朝向一致之排列手段12c。排列手段12c是用於使芯部210之長度方向改變成圖4所示之旋轉台12a之旋轉方向之手段。作為排列手段,能夠使用藉由磁石(省略圖示)磁性吸引芯部210之非接觸手段、藉由設置於旋轉台12a之沿著旋轉方向延伸之壁部(省略圖示)使芯部210之長度方向改變成旋轉台12a之旋轉方向之接觸手段。
方向挑選部13具有將從排列部12被輸送來之芯部210朝向分離輸送部14輸送之輸送部13a、判定芯部210是否為既定之朝向之判定部13b以及使既定之朝向之芯部210以外之芯部210送回供給部11之分類部13c。輸送部13a例如是輸送帶,由馬達(省略圖示)進行驅動。判定部13b例如具有攝影機,基於由攝影機拍攝到之圖像,判定芯部210之各電極214、215是否位於上表面。分類部13c例如構成為能夠向輸送部13a上之既定之區域排出壓縮空氣。在由判定部13b判定出既定之朝向之芯部210以外之芯部210位於輸送部13a上之既定之區域之位置時,分類部13c排出壓縮空氣並使既定之朝向之芯部210以外之芯部210返回供給部11。
分離輸送部14具有直線狀之導軌部14a、相對於導軌部14a能夠移動之載體14b以及使載體14b移動之致動器14c。致動器14c之一實施例是具有沿著導軌部14a之長邊方向延伸之螺桿部14d和成為使螺桿部14d旋轉之驅動源之馬達14e之進給螺桿機構。載體14b連結於螺桿部14d,載體14b伴隨著螺桿部 14d之旋轉而能夠沿螺桿部14d之軸向往復移動。向載體14b供給從方向挑選部13輸送來之芯部210。
控制機構130(參照圖7)執行對芯部輸送機構10之動作進行控制之方向挑選控制。方向挑選控制具有芯部供給處理、旋轉驅動處理、輸送處理、方向挑選處理、分類處理、載體位置控制處理以及載體移動處理。在構件供給步驟中,控制機構130基於芯部供給處理從供給部11向旋轉台12a供給芯部210,藉由旋轉驅動處理,以使旋轉台12a以恒定速度旋轉之方式,來對馬達12b做驅動控制。由此,將芯部210從旋轉台12a向方向挑選部13輸送,並且藉由排列手段12c使芯部210之朝向一致。然後,控制機構130藉由輸送處理,以使輸送部13a以恒定之速度輸送芯部210之方式,對方向挑選部13之馬達做驅動控制。然後,控制機構130藉由方向挑選處理使用判定部13b判定是否為各電極214、215位於上表面之芯部210,藉由分類處理,使用分類部13c,使各電極214、215位於上表面之位置之芯部210以外之芯部210送回供給部11。由此,僅將各電極214、215位於上表面之芯部210供給至載體14b。然後,藉由載體位置控制處理和載體移動處理,使載體14b在與輸送部13a對應之第1位置,到芯部投放機構20能夠取出芯部210之第2位置之間的區間移動。
(構件投放步驟)
在構件投放步驟中,使用圖9所示之芯部投放機構20與圖12所示之把持機構30和開閉機構40。在圖9~圖11中,為了方便,省略了分離輸送部14之導軌部14a和致動器14c、以及芯部把持部30B和線材把持退避機構70之局部。
如圖9所示,芯部投放機構20具備芯部把持固定部21、芯部輸送部22以及芯部姿勢支承部23。在前後方向X上,芯部姿勢支承部23相對於載體14b位於與把持機構30相反一側之位置。在芯部姿勢支承部23上連結有芯部輸送部22。芯部輸送部22具有第1電動缸體22a和第2電動缸體22b。第1電動缸體 22a能夠使第2電動缸體22b沿上下方向Z移動。第2電動缸體22b能夠相對於第1電動缸體22a沿前後方向X移動。芯部把持固定部21固定於第2電動缸體22b之前端部。芯部把持固定部21具有把持構件21a和開閉缸體21b。如圖10(a)所示,把持構件21a具有沿上下方向Z延伸之第1臂21c和第2臂21d。第2臂21d能由開閉缸體21b驅動而於前後方向X移動。芯部把持固定部21能由開閉缸體21b驅動而利用各臂21c、21d把持芯部210。
控制機構130(參照圖7)執行對芯部投放機構20之動作做控制之芯部投放位置控制。芯部投放位置控制具有把持開閉處理、移動處理以及位置控制處理。在構件投放步驟中,首先,如圖10(a)所示,控制機構130藉由把持開閉處理,以使第2臂21d相對第1臂21c離開之方式,控制開閉缸體21b,藉由移動處理,控制各電動缸體22a、22b,以使芯部把持固定部21對向於載體14b之方式移動。在圖10(a),第1臂21c接觸於載體14b內之芯部210之第2凸緣部213。然後,如圖10(b)所示,控制機構130藉由把持開閉處理,以使第2臂21d接近第1臂21c並夾持芯部210之方式,控制開閉缸體21b。由此,芯部把持固定部21把持芯部210。
接下來,如圖11(a)所示,控制機構130在由芯部把持固定部21把持了芯部210之狀態下,藉由移動處理,如圖11(b)所示,以使芯部把持固定部21向上方移動之方式,控制第1電動缸體22a。由此,芯部把持固定部21從載體14b取出芯部210。然後,如圖11(c)所示,控制機構130藉由移動處理,以使芯部把持固定部21移動到在上下方向Z上對向於把持機構30之位置之方式,控制第2電動缸體22b,之後,如圖11(d)所示,以使芯部把持固定部21向下方移動之方式,控制第1電動缸體22a。由此,避開線材把持退避機構70,將芯部210從載體14b供給至把持機構30。
如圖12所示,在第1移動機構110之載體112安裝有能夠把持芯部 210和各線材W1、W2之把持機構30和用於使把持機構30動作之開閉機構40。把持機構30具有旋轉部30A、芯部把持部30B以及始線側線材把持部30C。在旋轉部30A安裝有芯部把持部30B之局部和始線側線材把持部30C。芯部把持部30B和始線側線材把持部30C在前後方向X上位於比載體112靠外側。開閉機構40配置於把持機構30之左右方向Y之兩側。開閉機構40具有用於使芯部把持部30B開閉之芯部開閉部40A,與用於使始線側線材把持部30C開閉之始線側線材開閉部40B。始線側線材開閉部40B位於左右方向Y上相對於旋轉部30A之始線側線材把持部30C所在之一側。芯部開閉部40A位於左右方向Y上相對於旋轉部30A之與始線側線材把持部30C所在之一側相反一側。
旋轉部30A使芯部把持部30B之局部和始線側線材把持部30C旋轉。旋轉部30A具有供芯部把持部30B之局部和始線側線材把持部30C安裝之旋轉台31和用於使旋轉台31旋轉之旋轉裝置32。旋轉裝置32具有成為驅動源之馬達、使馬達之旋轉速度減速之減速機、收容馬達和減速機之殼體32a以及輸出旋轉裝置32之扭矩之輸出軸32b。殼體32a沿前後方向X延伸。在殼體32a內,馬達和減速機沿前後方向X並排。從減速機獲取輸出之輸出軸32b從殼體32a突出並連結於旋轉台31。即、旋轉台31與輸出軸32b一體地旋轉。從左右方向Y觀察旋轉台31時,旋轉台31形成為大致L狀。旋轉台31具有供芯部把持部30B之局部載置之載置台31a與從載置台31a向上方突出之連結壁31b。在連結壁31b上連結有輸出軸32b。載置台31a位於較輸出軸32b靠下方。在連結壁31b之在左右方向Y上之側表面固定有始線側線材把持部30C。
芯部把持部30B把持從芯部投放機構20(參照圖11)輸送來之芯部210。芯部把持部30B具有可動側把持構件33、固定側把持構件34、開閉體35以及壓板36。芯部210之第1凸緣部212被可動側把持構件33和固定側把持構件34夾住。可動側把持構件33與固定側把持構件34在左右方向Y上並排。被可 動側把持構件33和固定側把持構件34夾住之芯部210之卷芯部211之中心軸線與旋轉部30A之輸出軸32b之中心軸線同軸。即,伴隨著旋轉部30A之旋轉,芯部210以卷芯部211之中心軸線為旋轉軸線旋轉。
如圖13(a)所示,可動側把持構件33被安裝為能夠相對於在載置台31a設置之旋轉軸體31c旋轉。可動側把持構件33具有本體部33a、把持爪33b、被按壓部33c以及安裝部33d。本體部33a、把持爪33b、被按壓部33c以及安裝部33d形成為一體。把持爪33b伴隨著從本體部33a趨向前端而向固定側把持構件34側傾斜地延伸。被按壓部33c和安裝部33d從本體部33a之靠連結壁31b側之端部向左右方向Y延伸。被按壓部33c從本體部33a中之在左右方向Y上之與固定側把持構件34相反之一側朝向芯部開閉部40A延伸。安裝部33d從本體部33a中之在左右方向Y上之靠固定側把持構件34之一側朝向固定側把持構件34延伸。
固定側把持構件34和壓板36以壓板36比固定側把持構件34靠上方之方式,且與固定側把持構件34疊合之狀態下由螺栓B固定於載置台31a。固定側把持構件34具有本體部34a、鼓出部34b、收容部34c以及安裝部34d。本體部34a、鼓出部34b、收容部34c以及安裝部34d形成為一體。本體部34a形成為沿前後方向X延伸之長方形,並載置有壓板36。鼓出部34b從本體部34a朝向可動側把持構件33之把持爪33b延伸。在鼓出部34b之靠可動側把持構件33側之部分設置有從鼓出部34b向上方延伸之圓柱狀之疊覆構件34e。收容部34c形成於鼓出部34b之前端部。收容部34c能夠收容芯部210之第1凸緣部212。安裝部34d從本體部34a之靠連結壁31b側之端部朝向可動側把持構件33延伸。
壓板36沿左右方向Y延伸。壓板36從上方覆蓋可動側把持構件33。由此,可動側把持構件33向上方之移動受限。
開閉體35是用於使可動側把持構件33以旋轉軸體31c為中心旋轉 之構件。開閉體35具有彈性體35a和加壓用構件35b。彈性體35a能夠沿左右方向Y壓縮。彈性體35a之一實施例是螺旋彈簧。彈性體35a安裝於可動側把持構件33之安裝部33d和固定側把持構件34之安裝部34d。加壓用構件35b形成為在俯視時為L狀。加壓用構件35b配置於與旋轉部30A(參照圖12)分離之位置,並且配置於在左右方向Y上與可動側把持構件33之被按壓部33c對向之位置。加壓用構件35b連結於芯部開閉部40A,且藉由芯部開閉部40A帶動下,沿左右方向Y移動。芯部開閉部40A例如是電動缸體。
藉由芯部開閉部40A,能夠使芯部把持部30B在圖13(a)所示之芯部把持狀態和圖13(b)所示之芯部把持解除狀態間切換。如圖13(a)所示,在芯部把持狀態下,加壓用構件35b不按壓可動側把持構件33。因此,可動側把持構件33利用彈性體35a之彈力將把持爪33b朝向固定側把持構件34之收容部34c施力。由此,芯部210之第1凸緣部212被把持爪33b和收容部34c夾住。如圖13(b)所示,利用芯部開閉部40A,使加壓用構件35b按壓可動側把持構件33,由此可動側把持構件33以旋轉軸體31c為中心向順時針方向旋轉。其結果,把持爪33b離開收容部34c,即、把持爪33b離開芯部210之第1凸緣部212,因此,改變成芯部把持解除狀態。
控制機構130(參照圖7)執行對芯部把持部30B之動作進行控制之芯部把持控制。控制機構130在藉由芯部投放機構20將芯部210之第1凸緣部212配置於固定側把持構件34之收容部34c之前之狀態下,使芯部把持部30B維持為芯部把持解除狀態。即,控制機構130維持驅動作為芯部開閉部40A之電動缸體,將加壓用構件35b按壓於可動側把持構件33之狀態。然後,控制機構130在判定為已藉由芯部投放機構20將芯部210之第1凸緣部212收容於固定側把持構件34之收容部34c中時,驅動芯部開閉部40A,使加壓用構件35b離開可動側把持構件33。由此,彈性體35a按壓可動側把持構件33之後部,因此把持爪 33b朝向收容部34c移動,藉由把持爪33b與收容部34c夾持芯部210之第1凸緣部212。此外,控制機構130例如基於對收容部34c做拍攝之攝影機之圖像,判定在收容部34c中是否收容了芯部210之第1凸緣部212。
如圖14所示,始線側線材把持部30C具有固定側把持構件37、可動側把持構件38以及開閉體39。
固定側把持構件37由複數個螺栓(省略圖示)固定於旋轉台31之連結壁31b之側表面。固定側把持構件37具有固定部37a、臂部37b、把持部37c以及旋轉軸體37d。固定部37a、臂部37b以及把持部37c形成為一體。旋轉軸體37d固定於臂部37b。固定部37a是固定於連結壁31b之部分。臂部37b從固定部37a向前方延伸。把持部37c形成於臂部37b之前端部。
可動側把持構件38具有連結部38a、把持臂部38b、第1臂部38c以及第2臂部38d。連結部38a藉由旋轉軸體37d能夠旋轉地連結於固定側把持構件37之臂部37b。連結部38a沿上下方向Z延伸。把持臂部38b在前後方向X上從連結部38a之下端部向遠離載體112之方向延伸。把持臂部38b形成為在側視時為大致L狀。在把持臂部38b之前端部形成有朝向上方延伸之把持部38e。把持部38e在上下方向Z上與把持部37c對向。第1臂部38c在前後方向X上從連結部38a之上端部朝向載體112側延伸。第1臂部38c位於較連結部38a靠上方,在上下方向Z上與連結部38a對向。第1臂部38c形成為在俯視時為大致L狀。在第1臂部38c之靠載體112側之端部形成有由始線側線材開閉部40B按壓之被按壓部38f。第2臂部38d在前後方向X上從連結部38a之下端部朝向載體112側延伸。第2臂部38d位於較連結部38a靠下方,在上下方向Z上與連結部38a對向。
開閉體39是用於使可動側把持構件38以旋轉軸體37d為中心旋轉之構件。開閉體39具有彈性體39a和加壓用棒體39b。彈性體39a能夠沿上下方向Z壓縮。彈性體39a之一實施例是螺旋彈簧。彈性體39a被第2臂部38d和固定部 37a在上下方向Z上夾持。加壓用棒體39b位於較第1臂部38c之被按壓部38f靠載體112側,在前後方向X上與被按壓部38f對向。加壓用棒體39b連結於始線側線材開閉部40B。加壓用棒體39b藉由始線側線材開閉部40B,按壓被按壓部38f。
始線側線材開閉部40B具有缸體41和支承缸體41之支承構件42。缸體41之一實施例是氣壓缸體。始線側線材開閉部40B能夠藉由缸體41之動作使加壓用棒體39b沿前後方向X移動。
藉由始線側線材開閉部40B,能夠使始線側線材把持部30C在圖15(a)所示之線材把持狀態,和圖15(b)所示之線材把持解除狀態間切換。如圖15(a)所示,在線材把持狀態下,加壓用棒體39b不按壓可動側把持構件38。因此,對於可動側把持構件38而言,因彈性體39a將第2臂部38d向與連結部38a相反之一側按壓,可動側把持構件38使把持臂部38b之把持部38e朝向固定側把持構件37之把持部37c移動。如圖15(b)所示,憑藉始線側線材開閉部40B,使加壓用棒體39b按壓可動側把持構件38,由此,在側視始線側線材把持部30C時,可動側把持構件38以旋轉軸體37d之中心軸線為中心向逆時針方向旋轉。由此,可動側把持構件38之把持部38e相對於固定側把持構件37之把持部37c往下方分離,因此,改變成線材把持解除狀態。
控制機構130(參照圖7)執行對始線側線材把持部30C之動作進行控制之線材把持控制。控制機構130在藉由線材捲繞機構60(參照圖4)將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均參照圖2)配置於固定側把持構件37之把持部37c與可動側把持構件38之把持部38e之間以前之狀態下,將始線側線材把持部30C維持為線材把持解除狀態。即,控制機構130維持對始線側線材開閉部40B之缸體41做驅動而將加壓用棒體39b按壓於可動側把持構件38之狀態。然後,控制機構130在判定為已藉由線材捲繞機構60將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配置於固定側把持構件37之把持部37c與可動側把持構件38之把持部38e之間時,驅動始線 側線材開閉部40B,使加壓用棒體39b離開可動側把持構件38。由此,因彈性體39a按壓可動側把持構件38之第2臂部38d,令可動側把持構件38之把持部38e朝向固定側把持構件37之把持部37c移動,藉由把持部37c、38e夾住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此外,控制機構130例如基於對把持部37c與把持部38e之間進行拍攝之攝影機之圖像,判定在把持部37c與把持部38e之間是否配置了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
(線圈形成步驟)
在線圈形成步驟中,如圖16(a)~(d)那樣,在芯部210形成線圈220。如圖16(a)所示,針對受把持機構30把持之芯部210,如圖16(b)所示,向芯部210之第1凸緣部212之各電極214、215上引繞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捲繞開始步驟)。然後,如圖16(c)所示,在卷芯部211捲繞各線材W1、W2(捲繞步驟)。然後,如圖16(d)所示,在將各線材W1、W2引繞到芯部210之第2凸緣部213之各電極214、215上後,固定各線材W1、W2(捲繞結束步驟)。以下,對捲繞開始步驟、捲繞步驟以及捲繞結束步驟之詳細進行說明。
(捲繞開始步驟)
在捲繞開始步驟中,使用圖17所示之第1移動機構110和第2移動機構120。此外,在圖17和圖18中,為了方便,省略線材送出機構50之圖示。
如圖17所示,第1移動機構110具有沿左右方向Y延伸之導軌部111、安裝於導軌部111並能夠移動之載體112以及用於使載體112移動之致動器(省略圖示)。在載體112安裝有把持機構30、開閉機構40以及線材把持退避機構70之可動部70A。因此,第1移動機構110能夠使把持機構30、開閉機構40以及可動部70A沿左右方向Y移動。致動器之一實施例是具有沿著導軌部111之長邊方向(在本實施形態中為左右方向Y)延伸之螺桿部和成為使螺桿部旋轉之驅動源之馬達之進給螺桿機構。螺桿部設置於導軌部111之內部,馬達設置 於導軌部111之外部。此外,致動器也可以進一步具有將馬達之旋轉力傳遞至螺桿部之傳遞機構。傳遞機構設置於導軌部111之外部。作為傳遞機構之一實施例,具有連結於馬達之輸出軸之第1滑輪、連結於螺桿部之第2滑輪以及繞掛於第1滑輪和第2滑輪之環狀之皮帶。
如圖18所示,第2移動機構120具有沿前後方向X延伸之一對導軌部121、安裝於導軌部121並能夠移動之載體122以及用於使載體122移動之致動器123。在載體122安裝有線材送出機構50(參照圖26)和線材捲繞機構60。因此,第2移動機構120使線材送出機構50和線材捲繞機構60能夠沿前後方向X移動。致動器123之一實施例,是具有沿著導軌部121之長邊方向延伸之螺桿部和成為使螺桿部旋轉之驅動源之馬達之進給螺桿機構。
控制機構130(參照圖7)藉由第1移動機構110,以使把持機構30、開閉機構40以及可動部70A在前後方向X上與線材捲繞機構60對向之方式,使載體112移動。然後,控制機構130在藉由線材把持控制把持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後,執行捲繞開始控制。控制機構130,以將第1線材W1纏在芯部把持部30B之固定側把持構件34之疊覆構件34e之方式,藉由第2移動機構120和第1移動機構110使線材捲繞機構60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和芯部把持部30B相對移動。然後,控制機構130,以在芯部210之第1凸緣部212之第1電極214疊覆第1線材W1,在第1凸緣部212之第2電極215疊覆第2線材W2之方式,藉由第2移動機構120和第1移動機構110使線材捲繞機構60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和芯部把持部30B相對移動。
此外,控制機構130在捲繞開始控制中,代替第1移動機構110和第2移動機構120,控制用於把持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並使它們移動之臂(省略圖示)亦可。在該情況下,在捲繞開始控制中,第1移動機構110之致動器和第2移動機構120之致動器123不做驅動。
(捲繞步驟)
在捲繞步驟中,使用圖18所示之線材捲繞機構60、圖26所示之線材送出機構50以及圖17和圖27所示之線材把持退避機構70。
如圖18所示,線材捲繞機構60具有捲繞部60A和捲繞驅動部60B。捲繞部60A具有:外殼61、第1旋轉體62、第2旋轉體63、複數個第1軸承部64、複數個第2軸承部65(均參照圖20)、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以及旋轉同步構件67。捲繞部60A使第1旋轉體62和第2旋轉體63旋轉,並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公轉,由此在芯部210捲繞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捲繞驅動部60B將用於使第1旋轉體62和第2旋轉體63旋轉之扭矩給予第1旋轉體62和第2旋轉體63。捲繞驅動部60B在前後方向X上相對於捲繞部60A配置於與把持機構30相反一側。捲繞驅動部60B具有致動器68和傳遞機構69。
外殼61載置於第1移動機構110之載體112之上。如圖18和圖19所示,外殼61之形狀是相對於前後方向X和左右方向Y於上下方向Z構成長邊方向之立方體。如圖20所示,外殼61收容第1旋轉體62、第2旋轉體63、第1軸承部64以及第2軸承部65。
第1旋轉體62和第2旋轉體63沿上下方向Z並排。第1旋轉體62位於比第2旋轉體63靠下方。第1旋轉體62和第2旋轉體63以沿著前後方向X之軸線為中心相對於外殼61能夠旋轉。在第1旋轉體62插入有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比第1旋轉體62向前方突出。旋轉同步構件67之形狀是沿上下方向Z延伸之板狀。旋轉同步構件67將第1旋轉體62(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與第2旋轉體63連結,使第1旋轉體62之旋轉與第2旋轉體63之旋轉同步。
如圖18所示,致動器68具有外殼68a、收容於外殼68a之馬達68b和減速機68c、以及將減速機68c之輸出擷取之輸出軸68d。馬達68b連結於減速機68c。馬達68b之驅動力經由減速機68c傳遞至輸出軸68d。
如圖19所示,傳遞機構69將致動器68之輸出(減速機68c之輸出)傳遞至第1旋轉體62和第2旋轉體63。傳遞機構69具有第1齒輪69a、第2齒輪69b、第3齒輪69c以及兩條環狀之帶齒之同步皮帶69d。第1齒輪69a連結於致動器68之輸出軸68d。第2齒輪69b連結於第1旋轉體62。第3齒輪69c連結於第2旋轉體63。第1齒輪69a~第3齒輪69c以將第1齒輪69a~第3齒輪69c各自之旋轉中心連結起來時描繪出三角形(在本實施形態中,為正三角形)之方式配置。更加詳細而言,第2齒輪69b和第3齒輪69c在左右方向Y上之位置相同,並且在上下方向Z並排。第1齒輪69a在左右方向Y上配置於與第2齒輪69b和第3齒輪69c不同之位置上,並且在上下方向Z配置於第2齒輪69b與第3齒輪69c之間之位置。第1齒輪69a~第3齒輪69c之齒數和外徑互為相等。同步皮帶69d中之一者掛在第1齒輪69a和第2齒輪69b上,同步皮帶69d中之另一者掛在第2齒輪69b和第3齒輪69c上。藉由兩條同步皮帶69d,伴隨著致動器68之驅動而旋轉之第1齒輪69a之旋轉力傳遞至第2齒輪69b和第3齒輪69c。此外,傳遞機構69也可以是將一條環狀之同步皮帶69d掛在第1齒輪69a~第3齒輪69c上之結構。
接下來,對捲繞部60A之詳細結構進行說明。此外,在以下之說明中,將前後方向X中之從線材捲繞機構60朝向把持機構30之方向規定為前方,將從把持機構30朝向線材捲繞機構60之方向規定為後方。
如圖20和圖21所示,在外殼61形成有兩個貫通孔,即第1收容孔61a和第2收容孔61b。第1收容孔61a收容第1旋轉體62和第1軸承部64。第2收容孔61b收容第2旋轉體63和第2軸承部65。在外殼61之前表面藉由複數個螺栓B(在圖19中為各四根螺栓B)分別固定有用於對前側之第1軸承部64(第1軸承64a)向前方移動加以限制之第1限制板61c,與用於對前側之第2軸承部65(第1軸承65a)向前方移動加以限制之第2限制板61d。第1限制板61c和第2限制板61d呈相同形狀。第1限制板61c和第2限制板61d形成為具有圓形之貫通孔61e之矩形 框狀。在貫通孔61e之周緣設置有朝向後方突出之圓筒狀之嵌合部61f。將第1限制板61c和第2限制板61d各自之嵌合部61f嵌合於第1收容孔61a和第2收容孔61b,由此能夠分別決定第1限制板61c和第2限制板61d相對於外殼61之位置。
第1軸承部64具有將第1旋轉體62支承為相對於外殼61能夠旋轉之兩個外側軸承64a、64b,與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支承為相對於第1旋轉體62能夠旋轉之兩個內側軸承64c、64d。外側軸承64a、64b呈相同形狀,例如使用滾珠軸承。內側軸承64c、64d呈相同形狀,例如使用滾珠軸承。滾珠軸承具有內圈、從外側覆蓋內圈之外圈以及配置於內圈與外圈之間之空間之複數個滾動體。複數個滾動體之一實施例是滾珠或者滾子。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內側軸承64c、64d相當於第1內側軸承。
第2軸承部65具有將第2旋轉體63支承為相對於外殼61能夠旋轉之兩個外側軸承65a、65b。外側軸承65a、65b呈相同形狀,例如使用滾珠軸承。在本實施形態中,外側軸承65a、65b使用與外側軸承64a、64b相同之結構。
第1旋轉體62形成為外徑不同之複數個圓柱部沿前後方向X層疊起來之形狀。第1旋轉體62具有前方支承部62a、後方支承部62b、鼓出部62c以及齒輪安裝部62d。前方支承部62a設置於第1旋轉體62之前端部。前方支承部62a之外徑與後方支承部62b之外徑相等,並且小於鼓出部62c之外徑,並且大於齒輪安裝部62d之外徑。在前方支承部62a安裝有外側軸承64a之內圈。後方支承部62b設置於比前方支承部62a靠後方。在後方支承部62b安裝有外側軸承64b之內圈。鼓出部62c設置於前方支承部62a與後方支承部62b之間。外側軸承64a之內圈與鼓出部62c之前端面接觸,外側軸承64b之內圈與鼓出部62c之後端面接觸,由此能夠進行外側軸承64a、64b相對於第1旋轉體62之定位。齒輪安裝部62d設置於第1旋轉體62之後端部。在齒輪安裝部62d安裝有第2齒輪69b。外側 軸承64a、64b之外圈安裝於外殼61之構成第1收容孔61a之內周面。
第1旋轉體62設置有形成得比第1旋轉體62之中心軸線J1靠外側、並沿前後方向X貫通第1旋轉體62之插入孔62e。在插入孔62e插入有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收容有內側軸承64c、64d。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形成為圓柱形狀。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具有前方支承部66a、後方支承部66b以及鼓出部66c。鼓出部66c設置於前方支承部66a與後方支承部66b之間。前方支承部66a之在前後方向X上之長度長於後方支承部66b和鼓出部66c各自在前後方向X上之長度。前方支承部66a之外徑與後方支承部66b之外徑相等。鼓出部66c之外徑大於前方支承部66a之外徑。在前方支承部66a安裝有內側軸承64c之內圈。在後方支承部66b安裝有內側軸承64d之內圈。內側軸承64c之內圈與鼓出部66c之前端面接觸,內側軸承64d之內圈與鼓出部66c之後端面接觸,由此能夠進行內側軸承64c、64d相對於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在前後方向X上之定位。內側軸承64c、64d之外圈安裝於第1旋轉體62之構成插入孔62e之內周面。
在第1旋轉體62中之前方支承部62a之前端面藉由螺栓B安裝有限制板62f。限制板62f具有供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插入之插入孔62g。在限制板62f上,在插入孔62g之周緣,設置有嵌入第1旋轉體62之插入孔62e之嵌合部62h。嵌合部62h形成為圓筒狀。將嵌合部62h嵌合於插入孔62e,由此能夠決定限制板62f相對於前方支承部62a之位置。
第2旋轉體63形成為外徑不同之複數個圓柱部沿前後方向X層疊起來之形狀。第2旋轉體63具有前方支承部63a、後方支承部63b、鼓出部63c以及齒輪安裝部63d。第2旋轉體63之外徑形狀與第1旋轉體62之外徑形狀相等。詳細而言,前方支承部62a之外徑與前方支承部63a之外徑互為相等,後方支承部62b之外徑與後方支承部63b之外徑互為相等,鼓出部62c之外徑與鼓出部63c之外徑互為相等,齒輪安裝部62d之外徑與齒輪安裝部63d之外徑互為相等。在 前方支承部63a安裝有外側軸承65a之內圈,在後方支承部63b安裝有外側軸承65b之內圈。外側軸承65a、65b之外圈安裝於第2收容孔61b之內周面。
在第2旋轉體63之前方支承部63a形成有形成得比第2旋轉體63之中心軸線J2靠外側之安裝孔63e。在安裝孔63e安裝有棒狀之軸體63f。
在旋轉同步構件67之長邊方向之一端部形成有第1插入孔67a。在第1插入孔67a中插入有軸體63f。即、旋轉同步構件67被安裝為相對於軸體63f能夠旋轉。旋轉同步構件67被軸體63f與C形圈等擋圈在前後方向X上夾持,從而限制旋轉同步構件67相對於軸體63f之在前後方向X上之移動。
在旋轉同步構件67之長邊方向之另一端部形成有第2插入孔67b。在第2插入孔67b中插入有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在旋轉同步構件67之長邊方向之另一端部形成有與第2插入孔67b連通之安裝孔67c。安裝孔67c具有內螺紋。在安裝孔67c安裝有螺釘構件67d(按壓構件)。螺釘構件67d按壓插入到第2插入孔67b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由此,抑制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相對於旋轉同步構件67之自轉(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以中心軸線J3為中心之旋轉)。
如圖22所示,第1旋轉體62之中心軸線J1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中心軸線J3之間之距離D1和第2旋轉體63之中心軸線J2與軸體63f之中心軸線J4之間之距離D2互為相等。另外,如圖21所示,第1旋轉體62之旋轉方向上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相對於第1旋轉體62之中心軸線J1所處之位置,與第2旋轉體63之旋轉方向上之軸體63f相對於第2旋轉體63之中心軸線J3所處之位置互為相等。由此,能夠使旋轉同步構件67之長邊方向與上下方向Z一致地,將旋轉同步構件67安裝於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和軸體63f。
對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前端部之詳細形狀進行說明。
如圖23(a)所示,從前後方向X觀察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外形形狀具 有圓形。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上,形成有成為第1線材W1之送出路徑之第1線材路徑孔66d和成為第2線材W2之送出路徑之第2線材路徑孔66e。各線材路徑孔66d、66e沿前後方向X貫通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各線材路徑孔66d、66e比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中心軸線J3靠外側,並且從前方觀察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各線材路徑孔66d、66e相對於中心軸線J3形成為點對稱。
如圖23(b)所示,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前端面66f形成為向前方突出之球面形狀。即、前端面66f之第1線材路徑孔66d與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間之部分比第1線材路徑孔66d和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周緣向前方突出。另外,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具有連接前端面66f之外周緣和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外周面之曲面。曲面藉由對前端面66f之外周緣倒圓角加工而形成。曲面較佳在以前端面66f之中心軸線J3為中心之整周上形成。
對第1旋轉體62和第2旋轉體63之動作進行說明。
如圖24(a)~(d)之順序所示,藉由捲繞驅動部60B之驅動,第1旋轉體62以中心軸線J1為中心向逆時針方向旋轉,第2旋轉體63以中心軸線J2為中心向逆時針方向旋轉。此時,第1旋轉體62和第2旋轉體63同步旋轉。另外,安裝於第1旋轉體62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比第1旋轉體62之中心軸線J1靠外側,因此,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以中心軸線J1為中心向逆時針方向公轉。安裝於第2旋轉體63之軸體63f比第2旋轉體63之中心軸線J2靠外側,因此,軸體63f以中心軸線J2為中心向逆時針方向公轉。由於第1旋轉體62和第2旋轉體63同步旋轉,所以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與軸體63f之公轉速度相等。另外,藉由旋轉同步構件67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與軸體63f連結,因此能夠抑制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針對中心軸線J1之旋轉角度和軸體63f針對中心軸線J2之旋轉角度之間之偏差。此外,第1旋轉體62和第2旋轉體63向順時針方向旋轉亦可。在該情況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以中心軸線J1為中心向順時針方向公轉。
如圖24(a)~(d)所示,旋轉同步構件67伴隨著各旋轉體62、63之旋轉而以作為中心軸線J1與中心軸線J2間之中心間距之中央之中心軸線JD為中心向順時針方向公轉。此時,旋轉同步構件67一邊維持沿著上下方向Z之姿勢一邊公轉。另外,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相對於旋轉同步構件67之自轉受到抑制。因此,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針對中心軸線J1公轉之情況下,以第1線材路徑孔66d和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中心軸線J3為中心之旋轉位置之變化受到抑制。
如圖25所示,在捲繞步驟中,在芯部210之卷芯部211之中心軸線與第1旋轉體62之中心軸線J1成為同軸之方式配置芯部210之狀態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圍繞芯部210公轉。由此,在芯部210之卷芯部211上捲繞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在圖25中省略圖示)。於此,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外徑RD之一實施例為3mm以上,且為52mm以下。本實施形態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外徑RD為8mm。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上之第1線材路徑孔66d與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間之距離L之一實施例為1mm以上,且為50mm以下。本實施形態之第1線材路徑孔66d與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間之距離L為3mm。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直徑R之一實施例為12mm以上且60mm以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直徑R較佳為12mm以上,且為40mm以下。本實施形態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直徑R為28mm。第1線材路徑孔66d與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間之距離L由從前方觀察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時,規定為第1線材路徑孔66d之中心與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中心連結起來之最短距離。
如圖26(a)所示,線材送出機構50具有線材卷取支承部51、線材張力控制部52以及線材路徑支承部53。
線材卷取支承部51之一實施例具有筒管。線材卷取支承部51具有在筒管捲繞有第1線材W1之第1支承體51a與在筒管捲繞有第2線材W2之第2支承體51b。 第1支承體51a和第2支承體51b之各線材W1、W2向線材張力控制部52送出。
線材張力控制部52藉由磁滯制動器(省略圖示)控制各線材W1、W2之張力,使來自線材卷取支承部51之各線材W1、W2之張力成為預先設定之張力。線材張力控制部52具有張力臂52a和滑輪52b。滑輪52b安裝於張力臂52a之前端。在滑輪52b掛有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
線材路徑支承部53用於支承從線材張力控制部52被送出之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並具有第1滑輪53a和第2滑輪53b。藉由第1滑輪53a和第2滑輪53b,將從線材張力控制部52被送出之各線材W1、W2向下方送出。然後,各線材W1、W2被第2滑輪53b向前方送出,而插通於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
如圖26(b)所示,第2滑輪53b具有沿左右方向Y並排形成之第1溝槽53x和第2溝槽53y。在第1溝槽53x掛有第1線材W1,在第2溝槽53y掛有第2線材W2。
如圖26(a)所示,第2滑輪53b配置於能夠對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之從第2滑輪53b至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長度因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而發生變化之情況加以抑制之位置。更加詳細而言,如圖26(b)所示,掛在第1溝槽53x之第1線材W1之下端部與掛在第2溝槽53y之第2線材W2之下端部間之在左右方向Y上之中心C與第1旋轉體62之中心軸線J1相等。
如圖17、圖27以及圖28所示,線材把持退避機構70具有可動部70A和驅動部70B。可動部70A具有連結於第1移動機構110之載體112之在左右方向Y上之側表面之一對連結臂71、能夠沿上下方向Z相對於連結臂71移動之移動體72,以及能夠沿上下方向Z對連結臂71和移動體72進行施力之彈性體73。連結臂71在前後方向X上比載體112向外側延伸。移動體72比載體112靠外側。移動體72具有位於比連結臂71靠下方之位置之載置台72a。載置台72a形成為在俯視時為矩形狀。即、載置台72a具有在上下方向Z與一對連結臂71對向之一對 臂部和將一對臂部之後端部連接之連接臂部。在一對臂部分別設置有兩根支柱72b。支柱72b從一對臂部向上方延伸,並插入一對連結臂71之插入孔。在兩個支柱72b之從一對連結臂71向上方突出之上端部設置有將兩個支柱72b連結起來之被按壓部72c。在各支柱72b安裝有彈性體73。彈性體73之一實施例是螺旋彈簧。在連結臂71設置有柱狀之限位器71a。限位器71a與被按壓部72c接觸,由此限制移動體72向下方之移動。
如圖17所示,驅動部70B沿左右方向Y分開設置有兩個。如圖28(a)所示,驅動部70B具有將移動體72向下方按壓之按壓部74與支承按壓部74之支承構件75。按壓部74之一實施例是電動缸體。支承構件75在前後方向X配置於線材捲繞機構60(參照圖17)與連結臂71之間。按壓部74配置於比可動部70A靠上方之位置。更加詳細而言,按壓部74配置為在上下方向上與可動部70A之被按壓部72c對向。
另外,線材把持退避機構70進一步具有終線側線材把持部70C、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以及線材路徑支承部70E。一方面,終線側線材把持部70C和線材路徑支承部70E以沿左右方向Y並排之狀態安裝在可動部70A之載置台72a上。另一方面,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不安裝於載置台72a,而配置於在前後方向X與終線側線材把持部70C對向之位置。線材路徑支承部70E,以使捲繞於芯部210後之各線材W1、W2成為既定之張力之方式進行疊覆。終線側線材把持部70C在對經過了線材路徑支承部70E之各線材W1、W2加以把持之狀態,和解除了各線材W1、W2之把持之狀態之間進行切換。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在藉由終線側線材把持部70C保持各線材W1、W2之狀態,和解除了各線材W1、W2之保持之狀態之間進行切換。
對於線材把持退避機構70而言,驅動部70B之按壓部74之臂74a藉由將可動部70A之被按壓部72c向下方按壓,使移動體72向下方移動。此時, 彈性體73伴隨著被按壓部72c接近連結臂71而受到壓縮。然後,如圖28(b)所示,在被按壓部72c與限位器71a接觸時,移動體72向下方之移動停止。另一方面,伴隨著按壓部74之臂74a從圖28(b)之狀態向上方移動,移動體72因彈性體73之復原力而向上方移動。
在捲繞步驟中,控制機構130(參照圖7)執行線材張力恒定控制、退避控制以及捲繞控制。捲繞控制在退避控制結束後執行。在線材張力恒定控制中,控制機構130控制線材送出機構50之磁滯制動器,使送出至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之張力成為預先設定之張力。在退避控制中,控制機構130使終線側線材把持部70C、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以及線材路徑支承部70E向下方退避,以使終線側線材把持部70C、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以及線材路徑支承部70E不干涉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捲繞控制具有芯部旋轉速度控制和公轉速度控制。在捲繞控制中,控制機構130藉由芯部旋轉速度控制,利用把持機構30之旋轉部30A使芯部210自轉,並且藉由公轉速度控制,利用線材捲繞機構60之捲繞驅動部60B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圍繞芯部210公轉。由此,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一邊纏繞一邊捲繞於芯部210。
控制機構130能夠分別任意地改變芯部旋轉速度控制中之芯部210之旋轉速度和旋轉方向、以及公轉速度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和公轉方向。控制機構130執行芯部210之旋轉速度和旋轉方向、以及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和公轉方向等分別不同之兩個控制(第1控制和第2控制)。
如圖29所示,在第1控制中,控制機構130使芯部210向順時針方向自轉,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往順時針方向公轉。換句話說,芯部210之自轉方向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方向一致。然後,控制機構130控制芯部210之自轉和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以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 度快於芯部210之自轉速度。
如圖30所示,在第2控制中,控制機構130使芯部210往逆時針方向自轉,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往逆時針方向公轉。換句話說,在第2控制中,芯部210之自轉方向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方向也一致。而且,控制機構130控制芯部210之自轉和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使芯部210之自轉速度快於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在第2控制中,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方向與第1控制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方向相反,但芯部210之自轉速度快於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因此,第2控制中之各線材W1、W2向芯部210捲繞之捲繞方向與第1控制中之各線材W1、W2向芯部210捲繞之捲繞方向一致。
然而,若控制機構130僅執行第1控制,或者僅執行第2控制,則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分別伴隨著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而扭轉。其結果,有於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分別產生扭結之虞。
鑒於如此之實際情況,本實施形態之控制機構130基於既定條件執行對第1控制和第2控制進行切換之切換控制。既定條件之一實施例是線圈構件200之製品數。在本實施形態中,線圈構件200之製品數是1。即、控制機構130每當在一個芯部210形成線圈220,都對第1控制和第2控制進行切換。例如在藉由第1控制在芯部210形成了線圈220之情況下,對於下一個芯部210,藉由第2控制形成線圈220。即、控制機構130重複進行基於第1控制使各線材W1、W2在一個芯部210捲繞、基於第2控制使各線材W1、W2在下一個芯部210捲繞之循環。
另外,控制機構130控制芯部210之自轉和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以使第1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圈數和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圈數,與第2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圈數和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圈數互為 相等。此外,控制機構130控制芯部210之自轉速度和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以使第1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相對於芯部210之相對速度之絕對值,與第2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相對於芯部210之相對速度之絕對值互為相等。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相對於芯部210之相對速度之絕對值,由芯部210之自轉速度A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B之間之速度差(B-A)之值之絕對值表示。
更加詳細而言,在控制機構130之動作記憶部132(參照圖7)預先記憶有如表1所示之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中芯部210之自轉速度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之組合有關之資訊。控制機構130使用記憶於動作記憶部132之表1,控制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速度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之組合。此外,在以下之表1中,自轉速度和公轉速度由rpm(rotation per minute)表示。
根據表1所示,如組合1那樣,第1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速度為“100”,與此相對,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為“200”,因此,相對速度之絕對值成為“100”,第2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速度為“200”,與此相對,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為“300”,因此相對速度之絕對值成為“100”。 在本實施形態中,控制機構130保持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將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速度控制為可變。此外,控制機構130保持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速度,將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控制為可變亦可。
另外,例如,控制機構130與製品批次或者製品種類對應地,選擇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速度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之組合。在一實施例中,控制機構130基於線圈構件200之規格(例如,芯部210之尺寸、形狀、各線材W1、W2之線徑),選擇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速度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之組合。即、在製造規格變更之線圈構件200時,控制機構130使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速度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之組合改變。
參照圖31,對切換控制之處理順序進行說明。切換控制被反復執行。
在步驟S321中,控制機構130判定是否藉由第1控制在前次之芯部210上形成有線圈220。控制機構130基於與已記憶於動作記憶部132之前次之捲繞步驟有關之資訊,進行步驟S321之判定。另外,控制機構130當在線圈構件200之製造開始之後對於最初之芯部210形成線圈220之情況下,即、在不存在前次之芯部210之情況下,在步驟S321中判定為否定。
一方面,當藉由第1控制在前次之芯部210上形成有線圈220之情況下,控制機構130在步驟S322中執行第2控制。另一方面,當藉由第1控制未在前次之芯部210上形成有線圈220之情況下,控制機構130在步驟S323中執行第1控制。
然後,控制機構130在選擇了第1控制或第2控制後,在步驟S324中,判定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向芯部210之捲繞是否已結束。控制機構130 例如基於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之匝數是否已到達預先設定之匝數,來進行步驟S324之判定。即、控制機構130在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之匝數已到達預先設定之匝數之情況下,判定為各線材W1、W2向芯部210之捲繞已結束,在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之匝數未到達預先設定之匝數之情況下,判定為各線材W1、W2向芯部210之捲繞未結束。一方面,控制機構130在判定為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向芯部210之捲繞已結束後,在步驟S325中,使芯部210之自轉和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停止,而使處理暫時結束。另一方面,控制機構130在判定為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向芯部210之捲繞未結束後,再次移至步驟S324之判定。即、維持第1控制或第2控制,直至基於第1控制或第2控制之各線材W1、W2向芯部210之捲繞結束。
(捲繞結束步驟)
在捲繞結束步驟中使用線材把持退避機構70(特別是,終線側線材把持部70C、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以及線材路徑支承部70E)、第1移動機構110以及第2移動機構120。
如圖32所示,線材路徑支承部70E具有大致長方體狀之支承基台78與兩根疊覆構件78a、78b。支承基台78安裝於載置台72a之上。疊覆構件78a、78b從支承基台78之上端面突出。疊覆構件78a設置於在前後方向X上與芯部210對向之位置。疊覆構件78b設置於比芯部210靠終線側線把持部70C側之位置。
終線側線材把持部70C對捲繞於芯部210中之卷芯部211並疊覆於第2凸緣部213之各電極214、215之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形成把持。終線側線材把持部70C具有把持構件76和開閉構件77。把持構件76具有立方體之基台76a和安裝於基台76a之上端部之固定側把持構件76b。基台76a安裝於載置台72a上。在固定側把持構件76b之後端部設置有四角棒狀之接觸部76c。開閉構件 77具有可動側把持構件77a和彈性體77b。彈性體77b安裝於可動側把持構件77a。可動側把持構件77a能夠沿前後方向X移動地插入把持構件76。可動側把持構件77a具有在前後方向X上從把持構件76向芯部210側突出之接觸部77c,和在前後方向X上從把持構件76向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側突出之被按壓部77d。接觸部77c與接觸部76c在前後方向X上對向。藉由這些接觸部76c、77c夾持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彈性體77b將可動側把持構件77a朝向前方施力。彈性體77b收容於由基台76a與固定側把持構件76b圍起之空間內。
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於設置在線材把持退避機構70之驅動部70B(參照圖28)之臂79之前端部上安裝。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之一實施例是電動缸體。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按壓可動側把持構件77a之被按壓部77d。
終線側線材把持部70C能藉由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在圖33(a)所示之線材把持狀態和圖33(b)所示之線材把持解除狀態間切換。如圖33(a)所示,在線材把持狀態下,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不按壓可動側把持構件77a。因此,可動側把持構件77a被彈性體77b向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側施力。此時,接觸部77c憑藉彈性體77b而按壓於接觸部76c。如圖33(b)所示,在線材把持解除狀態下,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按壓可動側把持構件77a,使可動側把持構件77a移動而克服彈性體77b之作用力地將彈性體77b壓縮。由此,接觸部77離開接觸部76c。
控制機構130(參照圖7)執行捲繞結束控制。捲繞結束控制具有移動處理和把持開閉處理。在移動處理中,控制機構130如後所述,藉由第1移動機構110和第2移動機構120,使線材捲繞機構60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和芯部把持部30B相對移動,送出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即、在形成了線圈220之後之芯部210中之第2凸緣部213之第1電極214上疊覆第1線材W1,在第2凸緣部213之第2電極215上疊覆第2線材W2。然後,將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 疊覆於疊覆構件78a、疊覆構件78b,並往把持構件76移動。此時,控制機構130執行把持開閉處理。在把持開閉處理中,控制機構130驅動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將終線側線材把持部70C改變成線材把持解除狀態。由此,接觸部77c相對於接觸部76c向後方離開,因此在接觸部76c、77c之間形成供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配置之空間。然後,控制機構130藉由移動處理,使各線材W1、W2插入接觸部76c、77c之間。然後,控制機構130藉由把持開閉處理,驅動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將終線側線材把持部70C改變成線材把持狀態。由此,保持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被接觸部76c、77c夾持之狀態。
此外,在捲繞結束控制之移動處理中,代替第1移動機構110和第2移動機構120,控制機構130對用於把持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並使它們移動之臂(省略圖示)進行控制亦可。在該情況下,在移動處理中,不驅動第1移動機構110之致動器和第2移動機構120之致動器123。
(線材接合步驟和剩餘線材切斷步驟)
在線材接合步驟和線材切斷步驟中,使用圖34所示之線材接合機構80。在線材切斷步驟中,進一步使用圖36所示之廢線回收機構90、把持機構30、開閉機構40以及線材把持退避機構70。此外,在圖34~圖36中,為了方便,與圖4相同,示意性地表示把持機構30和線材把持退避機構70。
在線材接合步驟中,線材接合機構80在芯部210之第1電極214接合第1線材W1,在第2電極215接合第2線材W2,由此進行第1線材W1與第1電極214之電性連接和第2線材W2與第2電極215之電性連接。另外,在剩餘線材切斷步驟中,線材接合機構80切斷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中之從芯部210之第1電極214和第2電極215向與線圈220相反一側延伸之部分亦即剩餘線材。
如圖34、圖35所示,線材接合機構80具有支承基台81、第1按壓部82、生熱部83、兩個第2按壓部84以及兩個剩餘線材切斷部85。此外,在圖 34中,為了方便,省略表示第2按壓部84和剩餘線材切斷部85。另外,在圖34(b),為了方便,省略表示支柱72b、被按壓部72c以及彈性體73。
如圖34(a)和(b)所示,支承基台81相對於載體112配置於與連結臂71相反一側之位置,並且配置於在左右方向Y上與線材捲繞機構60(參照圖4)相鄰之位置。如圖34(b)所示,從左右方向Y觀察,支承基台81形成為從上方覆蓋載體112之大致L狀。在支承基台81之從上方覆蓋載體112之部分之前端部安裝有第1按壓部82。第1按壓部82之一實施例是電動缸體。在第1按壓部82之能夠沿上下方向Z移動之臂安裝有生熱部83。即、第1按壓部82使生熱部83沿上下方向Z移動。由此,能夠將生熱部83按壓於芯部210之各電極214、215(參照圖34(c))。生熱部83加熱芯部210。如圖34(c)所示,生熱部83具有熱電構件83a和導熱構件83b。生熱部83之一實施例是脈衝加熱器。熱電構件83a之一實施例是熱電偶。導熱構件83b之一實施例是加熱片。加熱片使用鉬、鈦、不銹鋼等熱傳導性優越之材料。導熱構件83b設置為與熱電構件83a鄰接,導熱構件83b且被第1按壓部82按壓於芯部210之第1凸緣部212之第1電極214和第2電極215(省略圖示)、以及第2凸緣部213之第1電極214和第2電極215(省略圖示)。由此,熱電構件83a之熱經由導熱構件83b傳遞至芯部210之各電極214、215。
如圖35(a)所示,第2按壓部84在左右方向Y安裝於支承基台81中之第1按壓部82之兩側之部分。第2按壓部84之一實施例是電動缸體。如圖35(b)所示,在第2按壓部84安裝有剩餘線材切斷部85。第2按壓部84使剩餘線材切斷部85沿上下方向Z移動。
如圖36(a)和(b)所示,在剩餘線材切斷部85之下端部設置有切斷刀85a。藉由第2按壓部84,能夠使剩餘線材切斷部85之切斷刀85a在圖36(a)所示之第1位置和圖36(b)所示之第2位置之間之範圍內沿上下方向Z移 動。剩餘線材切斷部85藉由使切斷刀85a從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動,切斷從芯部210之各電極214、215向與線圈220(均參照圖34(c))相反一側延伸之剩餘線材WR。一個剩餘線材切斷部85切斷各線材W1、W2中之向芯部210捲繞之捲繞開始側之剩餘線材WR,另一個剩餘線材切斷部85切斷各線材W1、W2中之向芯部210捲繞之捲繞結束側之剩餘線材WR。
如圖36(a)所示,廢線回收機構90具有回收箱91和抽吸風扇92。回收箱91是上方開口之箱,回收被切斷之剩餘線材WR(參照圖36(b))。抽吸風扇92例如安裝於回收箱91之底壁91a之下方。
控制機構130(參照圖7)執行線材接合控制和剩餘線材切斷控制。剩餘線材切斷控制在線材接合控制結束後執行。線材接合控制是用於使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接合於芯部210之第1凸緣部212之各電極214、215和第2凸緣部213之各電極214、215之控制,線材接合控制包含壓接負重控制處理、壓接時間控制處理以及壓接溫度控制處理。控制機構130藉由壓接負重控制處理控制第1按壓部82之動作,將生熱部83按壓於芯部210之第1凸緣部212之各電極214、215和第2凸緣部213之各電極214、215之負重成為預先設定之負重。控制機構130藉由壓接時間控制處理控制第1按壓部82之動作,以在將生熱部83按壓於芯部210之第1凸緣部212之各電極214、215和第2凸緣部213之各電極214、215之時間到達了預先設定之時間時,使第1按壓部82離開芯部210。控制機構130藉由壓接溫度控制處理控制生熱部83,使生熱部83之導熱構件83b之溫度(或者熱電構件83a之溫度)成為預先設定之溫度。
剩餘線材切斷控制具有切斷處理和回收處理。切斷處理和回收處理在相同之期間區間內執行。在切斷處理中,控制機構130在藉由使剩餘線材切斷部85之切斷刀85a從第1位置向第2位置移動,切斷了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中之剩餘線材之後,使切斷刀85a從第2位置向第1位置移動。然後,控制 機構130藉由始線側線材開閉部40B將始線側線材把持部30C改變成把持解除狀態,藉由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將終線側線材把持部70C改變成把持解除狀態。由此,剩餘線材WR向下方掉落。在回收處理中,控制機構130以既定之旋轉速度驅動抽吸風扇92。由此,形成從回收箱91之上方朝向回收箱91之開口部和內部之抽吸氣流,因此容易將剩餘線材WR回收於回收箱91。
(構件搬出步驟)
在構件搬出步驟中,使用把持機構30、開閉機構40以及芯部搬出機構100。此外,在圖37中,為了方便,與圖4相同示意性地表示把持機構30。
如圖37(a)~(c)所示,芯部搬出機構100具有與芯部投放機構20相同之結構。即、芯部搬出機構100具備芯部把持固定部101、芯部輸送部102以及芯部姿勢支承部103。芯部輸送部102具有第1電動缸體102a和第2電動缸體102b。芯部把持固定部101具有把持構件101a和開閉缸體101b。如圖37(a)所示,把持構件101a具有第1臂101c和第2臂101d。藉由開閉缸體101b,能夠使第2臂101d沿前後方向X移動。藉由開閉缸體101b,能夠使芯部把持固定部101利用各臂101c、101d把持芯部210。
控制機構130(參照圖7)執行對芯部搬出機構100之動作做控制之芯部搬出位置控制。芯部搬出位置控制執行第1把持開閉處理、第2把持開閉處理、移動處理以及位置控制處理。在構件搬出步驟中,首先,如圖37(a)所示,控制機構130藉由第1把持開閉處理,驅動開閉機構40之芯部開閉部40A,由此解除固定側把持構件37和可動側把持構件38對芯部210之把持。然後,控制機構130藉由移動處理,控制各電動缸體102a、102b,使芯部把持固定部101以對向於把持機構30之方式移動,藉由第2把持開閉處理控制開閉缸體101b,使第2臂101d接近第1臂101c。由此,藉由第1臂101c和第2臂101d夾持芯部210。然後,如圖37(b)所示,當在藉由芯部搬出機構100已對芯部210形成 了把持之狀態下,控制機構130在藉由移動處理來驅動第1電動缸體102a,使芯部把持固定部101向上方移動之後,驅動第2電動缸體102b,使芯部把持固定部101向前方移動。由此,能夠從把持機構30搬出芯部210。
<編帶裝置>
參照圖38~圖40,對編帶電子構件串300之結構進行說明。
如圖38所示,編帶電子構件串300具備具有輸送孔311之長條狀之帶310。帶310具有長條狀之載帶312與長條狀之罩帶313。載帶312沿長度方向等間隔地設置有複數個凹部314。在本實施形態中,各凹部314具有矩形之平面形狀。在各凹部314收納有一個線圈構件200。如圖39所示,線圈構件200收納於各凹部314,並使各電極214、215朝向罩帶313側。在載帶312上藉由粘合劑等貼合有罩帶313,以覆蓋各凹部314。由此,能夠抑制收納於各凹部314之線圈構件200從帶310脫落之情況出現。此外,在從帶310取出線圈構件200時,從載帶312剝離罩帶313。
如圖40所示,在載帶312之凹部314中收納藉由第1控制在芯部210之卷芯部211上捲繞了各線材W1、W2之線圈構件亦即第1線圈構件200A,與藉由第2控制在卷芯部211上捲繞了各線材W1、W2之線圈構件亦即第2線圈構件200B。第1線圈構件200A是卷芯部211中之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朝既定之纏繞方向形成纏繞之線圈構件。在本實施形態中,既定之纏繞方向為第1線材W1在第2線材W2上與其形成交叉之方式使各線材W1、W2形成了纏繞之方向。第2線圈構件200B是卷芯部211中之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朝與既定之纏繞方向相反之方向形成纏繞之線圈構件。在本實施形態中,與既定之纏繞方向相反之方向為第1線材W1在第2線材W2之下側(卷芯部211側)與其形成交叉之方式使各線材W1、W2形成了纏繞之方向。
在載帶312之長邊方向上,在既定數量之凹部314中以該既定數 量為單位交替地收納第1線圈構件200A和第2線圈構件200B。在本實施形態中,第1線圈構件200A和第2線圈構件200B被逐個交替製造,因此,在載帶312之長邊方向上,在各凹部314中,逐個交替地收納第1線圈構件200A和第2線圈構件200B。即、在本實施形態中,既定數量是1。此外,第1線圈構件200A之芯部210相當於第1芯部,線圈220相當於第1線圈,蓋構件230相當於第1蓋構件。第2線圈構件200B之芯部210相當於第2芯部,線圈220相當於第2線圈,蓋構件230相當於第2蓋構件。
另外,第1線圈構件200A相對於凹部314所呈現之配置方向和第2線圈構件200B相對於凹部314所呈現之配置方向互為相同。更加詳細而言,第1線圈構件200A之固定有線圈220之捲繞開始之端部之各電極214、215,和第2線圈構件200B之固定有線圈220之捲繞開始之端部之各電極214、215相對於凹部314所呈現之配置方向一致。由此,第1線圈構件200A之固定有線圈220之捲繞結束之端部之各電極214、215,和第2線圈構件200B之固定有線圈220之捲繞結束之端部之各電極214、215相對於凹部314所呈現之配置方向一致。
如以上敘述之那樣,根據本實施形態,起到以下之作用和效果。
(1-1)在假定為第1旋轉體62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已固定之情況下,從軸向觀察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時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姿勢,與第1旋轉體62之旋轉位置、即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位置相對應地發生變化。即,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在第1旋轉體62旋轉一圈之期間以中心軸線J3為中心自轉。
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藉由內側軸承64c、64d,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支承為能夠相對於第1旋轉體62旋轉。因此,在第1旋轉體62旋轉時,藉由內側軸承64c、64d,使第1旋轉體62和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 之公轉對應地相對旋轉。由此,能夠抑制在從軸向觀察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時,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因第1旋轉體62之旋轉而自轉之情況出現。
另外,在第1旋轉體62和第2旋轉體63形成了同步旋轉時,固定有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旋轉同步構件67一邊維持其姿勢一邊繞第1旋轉體62之中心軸線J1和第2旋轉體63之中心軸線J3公轉。因此,被固定為相對於旋轉同步構件67無法旋轉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藉由旋轉同步構件67抑制自轉。因此,即使在各線材W1、W2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形成了接觸之狀態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形成了公轉時,各線材W1、W2欲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自轉,本結構也能夠抑制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自轉。這樣,能夠抑制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自轉,因此,能夠抑制各線材W1、W2中之位於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與第2滑輪53b之間之部分產生纏繞。
(1-2)內側軸承64c、64d是滾珠軸承。因此,例如與磁力軸承相比較,能夠藉由簡單之結構,支承第1旋轉體62之旋轉。由此,能夠簡化捲繞部60A之結構。
(1-3)捲繞部60A在旋轉同步構件中進一步具有螺釘構件67d,該螺釘構件67d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按壓於構成供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插入之第2插入孔67b之內周面。因此,藉由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外周面與第2插入孔67b之內周面之間之摩擦力,能夠抑制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自轉。因此,例如即使不改變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外形形狀,也能夠抑制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相對於旋轉同步構件67之自轉。
(1-4)捲繞驅動部60B具備成為驅動源之馬達68b和將馬達68b之旋轉力傳遞至第1旋轉體62和第2旋轉體63之傳遞機構69。根據該結構,藉由傳遞機構69能夠利用一個馬達68b使第1旋轉體62和第2旋轉體63旋轉,因此能夠減少捲繞驅動部60B之構件件數。
(1-5)第2旋轉體63之軸體63f被連結為相對於旋轉同步構件67能夠旋轉。因此,能夠抑制因軸體63f繞第2旋轉體63之中心軸線J2公轉時之公轉位置不同而使旋轉同步構件67之姿勢改變這種情況出現。因此,能夠抑制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因旋轉同步構件67之姿勢之變化而引起之自轉。
(1-6)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成為限制部之前端面66f形成有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第1線材路徑孔66d中之送出第1線材W1一側之開口與第2線材路徑孔66e中之送出第2線材W2一側之開口。由此,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圍繞芯部210公轉時,在第1線材路徑孔66d比第2線材路徑孔66e遠離芯部210之情況下,從第1線材路徑孔66d送出之第1線材W1因前端面66f而在第2線材路徑孔66e上方通過。另外,在第2線材路徑孔66e比第1線材路徑孔66d遠離芯部210之情況下,從第2線材路徑孔66e送出之第2線材W2因前端面66f而在第1線材路徑孔66d上方通過。這樣,即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圍繞芯部210公轉,也能夠抑制各線材W1、W2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局部形成纏繞。
在本實施形態中,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前端面66f形成為球面狀。由此,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圍繞芯部210公轉時,在第1線材W1橫越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情況下,第1線材W1經過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軸向與第2線材路徑孔66e分離之位置(靠前側之位置)。另一方面,在第2線材W2橫越第1線材路徑孔66d之情況下,第2線材W2經過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軸向與第1線材路徑孔66d分離之位置(靠前側之位置)。這樣,即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圍繞芯部210公轉,也能夠進一步抑制各線材W1、W2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局部形成纏繞。
(1-7)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外形形狀具有圓柱狀。由此,與多角柱狀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相比,能夠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與芯部210接近。因此,能夠縮小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直徑,從而能夠實現繞線裝 置1(捲繞部60A)之小型化。另外,在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直徑設為與多角柱狀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情況相同時,與多角柱狀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相比較,本結構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與芯部210不易接觸。
(1-8)控制機構130執行第1控制,使芯部210之自轉方向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方向一致,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快於芯部210之自轉速度。另外,控制機構130執行第2控制,使芯部210之自轉方向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方向一致,並且相反於第1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方向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方向,且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慢於芯部210之自轉速度。根據該結構,第1控制中之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各自之扭轉方向,與第2控制中之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各自之扭轉方向互為相反方向。然後,控制機構130基於既定條件切換第1控制和第2控制。因此,即使藉由第1控制使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分別發生了扭轉,也藉由第2控制使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各自之扭轉減少。因此,與僅藉由第1控制或者僅藉由第2控制在芯部210捲繞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之情況相比,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各自之扭轉減少。因此,能夠抑制在線材送出機構50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間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各自產生扭結。
另外,第1控制中之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向芯部210捲繞之捲繞方向與第2控制中之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向芯部210捲繞之捲繞方向一致。因此,向藉由第1控制製造出來之線圈構件200之線圈220供給了電力時之磁通之朝向與向藉由第2控制製造出來之線圈構件200之線圈220供給了電力時之磁通之朝向一致。因此,能夠抑制磁通之朝向不同之線圈構件200混在一起。
(1-9)控制機構130針對每個芯部210切換第1控制和第2控制。因此,第1控制中之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各自之扭轉量與第2控制中之 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各自之扭轉量大致相等。因此,藉由控制機構130切換第1控制和第2控制,使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各自之扭轉大致消失,因此,能夠抑制在線材送出機構50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間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各自產生扭結。
(1-10)第1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相對於芯部210之相對速度之絕對值與第2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相對於芯部210之相對速度之絕對值互為相等。根據該結構,第1控制中之捲繞於芯部210之每一匝之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之纏繞數與第2控制中之捲繞於芯部210之每一匝之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之纏繞數相等。因此,能夠抑制線圈構件200之性能產生差別。
(1-11)載帶312之複數個凹部314包含收容了第1線圈構件200A之凹部314與收容了第2線圈構件200B之凹部314。因此,與僅收容有第1線圈構件200A之帶相比,或者與僅收容有第2線圈構件200B之帶相比,不需要挑選第1線圈構件200A和第2線圈構件200B之步驟,因此能夠抑制編帶電子構件串300之生產能力降低這種情況出現。
(1-12)第1線圈構件200A之線圈220之捲繞開始之端部相對於凹部314所呈現之配置方向,和第2線圈構件200B之線圈220之捲繞開始之端部相對於凹部314所呈現之配置方向一致。因此,不需要在將第1線圈構件200A和第2線圈構件200B例如安裝於電路基板時使第1線圈構件200A和第2線圈構件200B各自之朝向一致之步驟。因此,能夠提高第1線圈構件200A和第2線圈構件200B之安裝作業之效率。
(1-13)線圈構件200具有磁性體之蓋構件230。由此,從線圈220向外部洩漏之磁通在蓋構件230中流動,因此能夠抑制線圈構件200之磁通洩漏。因此,能夠提高線圈構件200之電感值(L值)。
(1-14)第2滑輪53b之第1線材W1、第2線材W2之中心C與第1旋轉體62之中心軸線J1對齊。由此,即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伴隨著第1旋轉體62之旋轉而形成公轉,也能夠抑制第2滑輪53b之中心C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間之距離出現變化。因此,能夠抑制各線材W1、W2之張力伴隨著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而發生變化。
(1-15)在捲繞步驟中,線材把持退避機構70使終線側線材把持部70C、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以及線材路徑支承部70E向下方退避。由此,即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公轉,也避免終線側線材把持部70C、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以及線材路徑支承部70E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間之干擾。因此,終線側線材把持部70C、終線側線材開閉部70D以及線材路徑支承部70E能夠配置於芯部210之附近,因此能夠抑制繞線裝置1之大型化。
(第2實施形態)
參照圖41和圖42,對繞線裝置1之第2實施形態進行說明。與第1實施形態之繞線裝置1相比,本實施形態之繞線裝置1在第1控制和第2控制之內容上有所不同。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對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結構構件標注相同之附圖標記,並適當地省略其說明。另外,針對相同之結構構件彼此之關係,也適當地省略其說明。
如圖41所示,在第1控制中,控制機構130(參照圖7)使芯部210向逆時針方向自轉,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向順時針方向公轉。換句話說,芯部210之自轉方向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方向相反。
如圖42所示,在第2控制中,控制機構130使芯部210向順時針方向自轉,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向逆時針方向公轉。換句話說,在第2控制中,芯部210之自轉方向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方向也相反。
另外,控制機構130能夠任意地設定芯部210之自轉速度和線材 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在一實施例中,第1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速度與第2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速度互為相等,第1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與第2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互為相等。換句話說,第1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相對於芯部210之相對速度之絕對值與第2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相對於芯部210之相對速度之絕對值互為相等。
本實施形態之控制機構130執行與第1實施形態之切換控制相同之切換控制。在切換控制中,每當在一個芯部210上形成線圈220,都切換第1控制和第2控制。例如在藉由第1控制在芯部210形成了線圈220之情況下,對於下一芯部210,藉由第2控制形成線圈220。即、控制機構130反復基於第1控制使各線材W1、W2在一個芯部210捲繞和基於第2控制使各線材W1、W2在下一個芯部210捲繞之循環。
另外,控制機構130控制芯部210之自轉和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使第1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圈數和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圈數,與第2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圈數和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圈數互為相等。另外,例如,控制機構130與製品批次或者製品種類對應地,設定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速度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在一實施例中,控制機構130基於線圈構件200之規格(例如,芯部210之尺寸或形狀、各線材W1、W2之線徑),設定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速度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即、在製造規格變更之線圈構件200時,控制機構130改變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速度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如以上敘述,根據本實施形態,能夠獲得與第1實施形態之(1-7)~(1-9)相同之效果。
(第3實施形態)
參照圖43和圖44,對繞線裝置1之第3實施形態進行說明。與第1實施形態之繞線裝置1相比,本實施形態之繞線裝置1在第1控制和第2控制之內容上有所不同。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對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結構構件標注相同之附圖標記,並適當地省略其說明。另外,針對相同之結構構件彼此之關係,也適當地省略其說明。
如圖43所示,控制機構130在第1控制中,不使芯部210自轉,而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向作為第1旋轉方向之一實施例之順時針方向公轉。如圖44所示,控制機構130在第2控制中,使芯部210向作為第2旋轉方向之一實施例之逆時針方向自轉,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向逆時針方向公轉。控制機構130在第2控制中使芯部210之自轉速度快於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在第2控制中,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方向與第1控制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方向為相反之方向,但芯部210之自轉速度快於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因此第2控制中之各線材W1、W2之向芯部210捲繞之捲繞方向與第1控制中之各線材W1、W2之向芯部210捲繞之捲繞方向一致。
控制機構130控制芯部210之自轉速度和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使第1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相對於芯部210之相對速度之絕對值,與第2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相對於芯部210之相對速度之絕對值互為相等。
本實施形態之控制機構130執行與第1實施形態之切換控制相同之切換控制。在切換控制中,每當在一個芯部210上形成線圈220,都切換第1控制和第2控制。在一實施例中,控制機構130控制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使第1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圈數,與第2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圈數互為相等。具體而言,在藉由第1控制在一個芯部210形成了線圈220之情況下,對於下一個芯部210,藉由第2控制形成線圈220。即、 控制機構130重複基於第1控制使各線材W1、W2在一個芯部210捲繞和基於第2控制使各線材W1、W2在下一個芯部210捲繞之循環。如以上敘述,根據本實施形態,能夠獲得與第1實施形態之(1-7)~(1-9)相同之效果。
(變形例)
與上述各實施形態有關之說明是本發明所能採取之方式之例示,意圖不在於限制該實施形態。本發明例如也能採取以下所示之上述各實施形態之變形例和將互不矛盾之至少兩個變形例組合之方式。
<繞線裝置1之結構>
在上述各實施型態中,捲繞驅動部60B之傳遞機構69之結構能夠任意地變更。在一實施例中,傳遞機構69具有設置於第1齒輪69a與第2齒輪69b、第3齒輪69c之間,並將第1齒輪69a之旋轉同等傳遞至第2齒輪69b和第3齒輪69c之傳遞齒輪。將第1齒輪69a之旋轉同等傳遞至第2齒輪69b和第3齒輪69c,代表著使第2齒輪69b之旋轉方向和旋轉速度與第3齒輪69c之旋轉方向和旋轉速度互為相等地進行傳遞。
在上述各實施型態中,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與旋轉同步構件67之固定結構能夠任意地變更。在一實施例中,也可以藉由壓入或者粘合,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固定於旋轉同步構件67之第1插入孔67a。另外,也可以設置有限制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相對於旋轉同步構件67之旋轉之止轉構造。在一實施例中,第1旋轉體62具有形成於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外周面和構成第1插入孔67a之內周面中之至少一個表面上之鍵溝槽和嵌合於鍵溝槽之鍵構件。總之,只要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被連結為相對於旋轉同步構件67無法旋轉即可。
在上述各實施型態中,捲繞部60A之結構能夠任意地變更。例如如圖45所示,捲繞部60A也可以將第2旋轉體63之結構改變成與第1旋轉體62相同之結構。如圖46所示,第2旋轉體63具有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限制板 63g以及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支承為相對於第2旋轉體63能夠旋轉之內側軸承65c、65d。限制板63g是與第1旋轉體62之限制板62f相同之結構。內側軸承65c、65d是與內側軸承64c、64d相同之結構。此外,內側軸承65c、65d相當於第2內側軸承。
根據該結構,藉由插入第1旋轉體62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在芯部210捲繞各線材W1、W2,藉由插入第2旋轉體63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在其他之芯部210同時捲繞各線材W1、W2。因此,能夠提高線圈構件200之生產效率。此外,在上述變形例中,如圖47所示,為將兩個第1旋轉體62在左右方向Y並排之結構亦可。另外,圖45和圖47所示之捲繞部60A為將三個以上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並排之結構亦可。
在上述各實施型態中,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前端形狀能夠任意地變更。例如,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前端形狀也可以如以下之(A)~(E)那樣改變。
(A)如圖48(a)和(b)所示,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前端面66f中之第1線材路徑孔66d和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間之部分形成有球面狀之凸曲面141。前端面66f中之除凸曲面141以外之部分由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中心軸線J3正交之平面形成。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較佳形成有將前端面66f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外周面連接之曲面。曲面較佳在前端面66f之以中心軸線J3為中心之整周上形成。
根據該結構,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圍繞芯部210公轉時,在第1線材W1橫越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情況下,由於在第1線材路徑孔66d與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間形成有凸曲面141,所以第1線材W1爬到凸曲面141上。因此,第1線材W1經過第2線材路徑孔66e中之送出第2線材W2一側之開口端面之上,或者經過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軸向上與該端面分離之位置。另外,在第2線 材W2橫越第1線材路徑孔66d之情況下,第2線材W2爬到凸曲面141上,因此第2線材W2經過第1線材路徑孔66d中之送出第1線材W之開口端面之上,或者經過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軸向上與該端面分離之位置。這樣,能夠抑制各線材W1、W2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上形成纏繞。
(B)如圖49(a)和(b)所示,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前端面66f中之第1線材路徑孔66d和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間形成有沿與各線材路徑孔66d、66e之排列方向正交之方向延伸之凸曲面142。如圖49(a)所示,在俯視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時,凸曲面142形成為圓弧狀。前端面66f中之除凸曲面142以外之部分由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中心軸線J3正交之平面形成。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較佳形成有將前端面66f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外周面連接之曲面。曲面較佳在前端面66f之以中心軸線J3為中心之整周上形成。根據該結構,能夠獲得與上述(A)之結構相同之效果。
(C)如圖50所示,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前端面66f具有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中心軸線J3正交之平面。在圖50中,前端面66f之整個面由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中心軸線J3正交之平面形成。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較佳形成有將前端面66f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外周面連接之曲面。曲面較佳在前端面66f之以中心軸線J3為中心之整周上形成。
根據該結構,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圍繞芯部210公轉時,在第1線材W1橫越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情況下,第1線材W1經過第1線材路徑孔66d與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間之平面上,因此,第1線材W1經過第2線材路徑孔66中送出第2線材之開口端面之上。另外,第2線材W2經過第1線材路徑孔66d與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間之平面上,因此第2線材W2經過第1線材路徑孔66d中送出第1線材W1之開口端面之上。這樣,能夠抑制各線材W1、W2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處纏繞。
(D)如圖51(a)所示,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具有從前端面66f向前方延伸之第1送出部143和第2送出部144、與包圍第1送出部143和第2送出部144之周壁145。在第1送出部143形成有第1線材路徑孔66d,在第2送出部144形成有第2線材路徑孔66e。周壁145設置於前端面66f之外周緣。在一實施例中,周壁145具有從前端面66f向前方延伸之圓筒狀。如圖51(b)所示,各送出部143、144之前端面與周壁145之前端面在前後方向X上位於相同之位置。此外,周壁145之前端面比各送出部143、144之前端面向前方突出亦可。另外,周壁145之形狀能夠任意地改變。例如,從前方觀察,周壁145形成為多邊形亦可。
根據該結構,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圍繞芯部210公轉時,各線材W1、W2經過周壁145之前端面之上。由此,第1線材W1經過第2線材路徑孔66e中送出第2線材W2之開口端面之上,或者經過與該端面分離之位置,第2線材W2經過第1線材路徑孔66d中送出第1線材W1之開口端面之上,或者經過與該端面分離之位置。因此,能夠抑制各線材W1、W2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處纏繞。
(E)圖52所示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是,相對於圖51(a)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一方面,具有將第1送出部143與第2送出部144之間連結之連結壁146,另一方面,省略了周壁145之結構。連結壁146從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前端面66f延伸至各送出部143、144之前端面。即、成為連結壁146之前端面之連結面147與第1送出部143中之將第1線材W1送出之第1線材路徑孔66d之開口端面、第2送出部144中之將第2線材W2送出之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開口端面共面。
根據該結構,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圍繞芯部210公轉時,各線材W1、W2在連結面147之上經過,由此,第1線材W1經過第2線材路徑孔66e中 之送出第2線材W2之開口端面之上,第2線材W2藉由第1線材路徑孔66d中之送出第1線材W1之開口端面之上。因此,能夠抑制各線材W1、W2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處纏繞。此外,在圖52所示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中,如圖53所示,也可以將連結面147形成為向前方成為凸狀之凸曲面。另外,連結面147也可以形成為向前方成為凸狀之球面狀。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第1線材路徑孔66d和第2線材路徑孔66e是沿左右方向Y並排之位置關係,但是,第1線材路徑孔66d和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位置關係不侷限於此,能夠任意地改變。例如,如圖54(a)所示,第1線材路徑孔66d和第2線材路徑孔66e也可以是沿上下方向Z並排之位置關係。另外,如圖54(b)所示,第1線材路徑孔66d和第2線材路徑孔66e也可以配置於沿著上下方向Z之方向和沿著左右方向Y之方向以外方向之以中心軸線J3為中心之任意之旋轉位置。總之,第1線材路徑孔66d和第2線材路徑孔66e只要是相對於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中心軸線J3成為點對稱之位置關係即可。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從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送出之線材之根數能夠在兩根以上之範圍內任意地改變。在一實施例中,線材之根數是三根(圖55)或者四根(圖57)。芯部210之電極數與該線材之根數對應地改變。此外,圖55和圖57中,為了方便而示意性地示出了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和線圈220之形狀。
如圖55所示,在線材送出機構50之第2滑輪53b形成有第1溝槽53x、第2溝槽53y以及第3溝槽53z。在第1溝槽53x掛有第1線材W1,在第2溝槽53y掛有第2線材W2,在第3溝槽53z掛有第3線材W3。各線材W1~W3從第2滑輪53b向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送出。從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送出之各線材W1~W3捲繞於芯部210。在芯部210之第1凸緣部212和第2凸緣部213分別形成有第1電 極214、第2電極215以及第3電極216。第1線材W1疊覆於第1電極214,第2線材W2疊覆於第2電極215,第3線材W3疊覆於第3電極216。
如圖56所示,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形成有第1線材路徑孔66d、第2線材路徑孔66e以及第3線材路徑孔66g。各線材路徑孔66d、66e、66g之位置關係能夠任意地改變。在一實施例中,為圖56(a)~(d)所示之各線材路徑孔66d、66e、66g之位置關係亦可。如圖56(a)所示,各線材路徑孔66d、66e、66g在左右方向Y上並排為一列。如圖56(b)所示,各線材路徑孔66d、66e、66g在上下方向Z上並排為一列。如圖56(c)所示,各線材路徑孔66d、66e、66g在沿著上下方向Z之方向和沿著左右方向Y之方向以外方向之以中心軸線J3為中心之任意之旋轉位置中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直徑方向並排為一列。如圖56(d)所示,各線材路徑孔66d、66e、66g形成於成為三角形之頂點之位置。
如圖57所示,在線材送出機構50之第2滑輪53b形成有第1溝槽53x、第2溝槽53y、第3溝槽53z以及第4溝槽53w。在第1溝槽53x掛有第1線材W1,在第2溝槽53y掛有第2線材W2,在第3溝槽53z掛有第3線材W3,在第4溝槽53w掛有第4線材W4。各線材W1~W4從第2滑輪53b向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送出。從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送出之各線材W1~W4捲繞於芯部210。在芯部210之第1凸緣部212和第2凸緣部213分別形成有第1電極214、第2電極215、第3電極216以及第4電極217。第1線材W1疊覆於第1電極214,第2線材W2疊覆於第2電極215,第3線材W3疊覆於第3電極216,第4線材W4疊覆於第4電極217。
如圖58所示,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形成有第1線材路徑孔66d、第2線材路徑孔66e、第3線材路徑孔66g以及第4線材路徑孔66h。各線材路徑孔66d、66e、66g、66h之位置關係能夠任意地改變。在一實施例中,也可以是圖58(a)~(e)所示之各線材路徑孔66d、66e、66g、66h之位置關係。如 圖58(a)所示,各線材路徑孔66d、66e、66g、66h在左右方向Y上並排為一列。如圖58(b)所示,各線材路徑孔66d、66e、66g、66h在上下方向Z上並排為一列。如圖58(c)所示,各線材路徑孔66d、66e、66g、66h在沿著上下方向Z之方向和沿著左右方向Y之方向以外方向之以中心軸線J3為中心之任意之旋轉位置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直徑方向並排為一列。如圖58(d)所示,各線材路徑孔66d、66e、66g、66h形成於四邊形之成為頂點之位置。如圖58(e)所示,各線材路徑孔66d、66e、66g、66h形成於菱形之成為頂點之位置。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上形成有第1線材路徑孔66d與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兩個孔,但不侷限於此,如圖59(b)所示,在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上設置一個線材路徑孔148亦可。在線材路徑孔148插通有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線材路徑孔148之內徑大於第1線材路徑孔66d和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內徑。如圖59(a)所示,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在相互鄰接之狀態下從線材路徑孔148送出。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外形形狀可任意地變更。在一實施例中,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外形形狀為圖60(a)所示之三角形、圖60(b)所示之四邊形、圖60(c)所示之五邊形、圖60(d)所示之六邊形等多邊形亦可。另外,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外形形狀為圖60(e)所示之橢圓形亦可。
在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也可以將挑選裝置,設置於貼附裝置2與編帶裝置3之間,上述挑選裝置對使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向芯部210之卷芯部211以左旋方式捲繞而成之線圈構件200,和使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向芯部210之卷芯部211以右旋方式捲繞而成之線圈構件200進行挑選。左旋之線圈構件200是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在芯部210之卷芯部211上伴隨著從第1凸緣部212趨向第2凸緣部213而向順時針方向捲繞之線圈構件。右旋之線圈構件 200是第1線材W1和第2線材W2在芯部210之卷芯部211上伴隨著從第1凸緣部212趨向第2凸緣部213而向逆時針方向捲繞之線圈構件。挑選裝置具有判定線圈220之捲繞方向之判定部和基於判定部之結果對左旋之線圈構件200和右旋之線圈構件200進行挑選之挑選部。判定部之一實施例是對線圈220進行拍攝之攝影機。挑選部例如將由攝影機拍攝到之線圈220之圖像與預先記憶之左旋之線圈220之圖像、右旋之線圈220之圖像進行比較,由此對左旋之線圈構件200和右旋之線圈構件200進行挑選。
<繞線裝置1之控制>
在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在第1控制中,芯部210向順時針方向自轉,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向順時針方向公轉,在第2控制中,芯部210向逆時針方向自轉,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向逆時針方向公轉,但是,各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方向和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方向不侷限於此。在第1控制中,芯部210向逆時針方向自轉,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向逆時針方向公轉,在第2控制中,芯部210向順時針方向自轉,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向順時針方向公轉亦可。
在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在第1控制中,芯部210向逆時針方向自轉,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向順時針方向公轉,在第2控制中,芯部210向順時針方向自轉,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向逆時針方向公轉,但是,各控制中之芯部210之自轉方向和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方向不侷限於此。在第1控制中,芯部210向順時針方向自轉,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向逆時針方向公轉,在第2控制中,芯部210向逆時針方向自轉,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向順時針方向公轉亦可。
在上述第3實施形態中,在第1控制中,芯部210不自轉,但是,在第1控制中,芯部210向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方向相同之方向自轉,且在第2控制中,芯部210不自轉亦可。在該情況下,芯部210之自轉速度快於 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在第1控制中,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方向是與第2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方向相反之方向,但由於芯部210之自轉速度快於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所以第1控制中之各線材W1、W2之向芯部210捲繞之捲繞方向與第2控制中之各線材W1、W2之向芯部210捲繞之捲繞方向一致。另外,較佳第1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相對於芯部210之相對速度之絕對值,與第2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相對於芯部210之相對速度之絕對值互為相等。
在上述第3實施形態中,控制機構130也可以控制為,在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中不使芯部210自轉。在該情況下,控制機構130在第1控制中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向作為第1旋轉方向之一實施例之順時針方向公轉,在第2控制中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向作為第2旋轉方向之一實施例之逆時針方向公轉。另外,控制機構130執行與第1實施形態之切換控制相同之切換控制。在切換控制中,每當在一個芯部210形成線圈220,都對第1控制和第2控制進行切換。在一實施例中,控制機構130控制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使第1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圈數,與第2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圈數互為相等。具體而言,在藉由第1控制在一個芯部210形成了線圈220之情況下,對於下一個芯部210,藉由第2控制形成線圈220。即、控制機構130重複進行基於第1控制使各線材W1、W2在一個芯部210捲繞,基於第2控制使各線材W1、W2在下一個芯部210捲繞之循環。此外,控制機構130能夠任意地設定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在一實施例中,第1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與第2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互為相等。換句話說,第1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相對於芯部210之相對速度之絕對值,與第2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相對於芯部210之相對速度之絕對值互為相等。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之切換控制中,將對第1控制和第2控制進行切換之既定條件設為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圈數亦可。在該情況下,控制機構130分別對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圈數進行計數。控制機構130在執行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中之一個控制時,若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圈數到達預先設定之閾值,則改變成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中之另一個控制之控制。較佳第1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圈數與第2控制中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圈數互為相等。
根據上述之結構,第1控制中之各線材W1、W2之扭轉量與第2控制中之各線材W1、W2之扭轉量分別大致相等。因此,藉由對第1控制和第2控制進行切換,使各線材W1、W2各自之扭轉大致消失,因此能夠抑制在線材送出機構50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間各線材W1、W2產生扭結之情況出現。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之切換控制中,控制機構130為在芯部210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第1線材路徑孔66d、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間之各線材W1、W2相互形成了纏繞之數量亦即纏繞數到達預先設定之上限值後,優先於既定條件,對第1控制和第2控制進行切換亦可。例如,在既定條件為線圈構件200之製品數量之情況下,在動作記憶部132記憶有例如表示芯部210之自轉速度、自轉方向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速度、公轉方向之組合、與到達各線材W1、W2之纏繞數之上限值時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圈數之間之關係之資訊。控制機構130使用記憶於動作記憶部132之資訊,基於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圈數,對第1控制和第2控制進行切換。
各線材W1、W2上之在芯部210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第1線材路徑孔66d、第2線材路徑孔66e之間之部分,伴隨著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公轉而出現纏繞。若該纏繞數數量過多,則各線材W1、W2上之位於芯部210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間之部分全部成為各線材W1、W2已發生纏繞之狀態, 從而存在對各線材W1、W2施加過度之張力之虞。對於該點,控制機構130在纏繞數到達了上限值時,對第1控制和第2控制進行切換,因此,使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公轉,使各線材W1、W2上之位於芯部210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間之部分之各線材W1、W2上之纏繞消除。因此,能夠抑制因各線材W1、W2上之位於芯部210與線材位置支承構件66之間之部分在各線材W1、W2上之纏繞而引起對各線材W1、W2施加過度之張力這種情況出現。
(備註)
接下來,記載根據上述各實施形態和上述各變形例能夠掌握之技術思想。
(備註1)
一種繞線裝置,其是在芯部捲繞有複數個線材之線圈構件之繞線裝置,具備: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其具有供上述複數個線材插通之線材路徑孔;線材送出機構,其將上述複數個線材向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送出,並向上述複數個線材給予張力;捲繞驅動部,其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圍繞上述芯部公轉,以將上述複數個線材一邊纏繞一邊捲繞於上述芯部;旋轉部,其使上述芯部自轉;以及控制部,其控制上述捲繞驅動部和上述旋轉部,上述控制部具有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並基於既定條件對上述第1控制和上述第2控制做切換,其中,第1控制中,使上述芯部之自轉方向與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方向一致,並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速度快於上述芯部之自轉速度,第2控制中,使上述芯部之自轉方向與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方向一致,並且與上述第1控制中之上述芯部之自轉方向與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方向相反,以及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速度慢於上述芯部之自轉速度。
(備註2)
一種繞線裝置,其是在芯部捲繞有複數個線材之線圈構件之繞線裝置,具備: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其具有供上述複數個線材插通之線材路徑孔;線材送 出機構,其將上述複數個線材向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送出,並向上述複數個線材給予張力;捲繞驅動部,其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圍繞上述芯部公轉,以將上述複數個線材一邊纏繞一邊捲繞於上述芯部;旋轉部,其使上述芯部自轉;以及控制部,其控制上述捲繞驅動部和上述旋轉部,上述控制部具有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並基於既定條件對上述第1控制和上述第2控制做切換,其中,第1控制中,不使上述芯部自轉,而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向第1旋轉方向公轉,第2控制中,使上述芯部向與上述第1旋轉方向相反方向亦即第2旋轉方向自轉,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向上述第2旋轉方向公轉,使上述芯部之自轉速度快於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速度。
(備註3)
一種繞線裝置,其是在芯部捲繞有複數個線材之線圈構件之繞線裝置,具備: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其具有供上述複數個線材插通之線材路徑孔;線材送出機構,其將上述複數個線材向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送出,並向上述複數個線材給予張力;捲繞驅動部,其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圍繞上述芯部公轉,以將上述複數個線材一邊纏繞一邊捲繞於上述芯部;旋轉部,其使上述芯部自轉;以及控制部,其控制上述捲繞驅動部和上述旋轉部,上述控制部具有第1控制和第2控制,並基於既定條件對上述第1控制和上述第2控制做切換,其中,第1控制中,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向第1旋轉方向公轉,使上述芯部向與上述第1旋轉方向相反方向亦即第2旋轉方向自轉,第2控制中,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向上述第2旋轉方向公轉,使上述芯部向上述第1旋轉方向自轉。
(備註4)
一種繞線裝置,其是在芯部捲繞有複數個線材之線圈構件之繞線裝置,具備: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其具有供上述複數個線材插通之線材路徑孔;線材送出機構,其將上述複數個線材向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送出,並向上述複數個 線材給予張力;捲繞驅動部,其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圍繞上述芯部公轉,以將上述複數個線材一邊纏繞一邊捲繞於上述芯部;以及控制部,其控制上述捲繞驅動部,上述控制部具有第1控制和第2控制,基於既定條件對上述第1控制和上述第2控制做切換,其中,第1控制中,不使上述芯部自轉,而是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向第1旋轉方向公轉,第2控制中,不使上述芯部自轉,而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向與上述第1旋轉方向相反方向亦即第2旋轉方向公轉。
(備註5)
根據備註1~4中任一個所述之繞線裝置,其中,上述既定條件是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圈數,上述第1控制中之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圈數與上述第2控制中之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圈數互為相等。
(備註6)
根據備註1~4中任一個所述之繞線裝置,其中,上述既定條件是上述線圈構件之製品數,上述控制部反復進行基於上述第1控制對於一個芯部捲繞上述複數個線材、基於上述第2控制對於下一個芯部捲繞上述複數個線材之循環。
(備註7)
根據備註1~6中任一個所述之繞線裝置,其中,上述第1控制中之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相對於上述芯部之相對速度之絕對值,與上述第2控制中之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相對於上述芯部之相對速度之絕對值互為相等。
(備註8)
根據備註1~7中任一個所述之繞線裝置,其中,上述控制部在上述複數個線材中之位於上述芯部與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間之部分相互纏繞之數量亦即纏繞數已到達上限值時,優先於上述既定條件,對上述第1控制和上述第2控制做切換。
(備註9)
一種線圈構件之製造方法,其是在芯部捲繞有複數個線材之線圈構件之製造方法,具有:芯部準備步驟,準備上述芯部;捲繞開始步驟,在向上述複數個線材給予了張力之狀態下,將插通於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線材路徑孔中之上述複數個線材之捲繞開始之端部疊覆於上述芯部之與上述捲繞開始之端部對應之電極;捲繞步驟,使上述芯部自轉,並且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向與上述芯部之自轉方向相同之方向公轉,而使上述複數個線材一邊纏繞一邊捲繞於上述芯部;捲繞結束步驟,將上述複數個線材之捲繞結束之端部疊覆於上述芯部之與上述捲繞結束之端部對應之電極;以及固定步驟,使上述捲繞開始之端部固定於上述芯部之與上述捲繞開始之端部對應之電極,使上述捲繞結束之端部固定於上述芯部之與上述捲繞結束之端部對應之電極,其中,在上述捲繞步驟中,基於既定條件對第1控制和第2控制做切換,在第1控制中,使上述芯部之自轉方向與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方向一致,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速度快於上述芯部之自轉速度,在第2控制中,使上述芯部之自轉方向與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方向一致,並且與上述第1控制中之上述芯部之自轉方向與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方向為相反,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速度慢於上述芯部之自轉速度。
(備註10)
一種線圈構件之製造方法,其是在芯部捲繞有複數個線材之線圈構件之製造方法,具有:芯部準備步驟,準備上述芯部;捲繞開始步驟,在向上述複數個線材給予了張力之狀態下,將插通於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線材路徑孔中之上述複數個線材上之捲繞開始之端部疊覆於上述芯部之與上述捲繞開始之端部對應之電極;捲繞步驟,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圍繞上述芯部公轉,並使上述複數個線材一邊纏繞一邊捲繞於上述芯部;捲繞結束步驟,將上述複數個線材上之捲繞結束之端部疊覆於上述芯部之與上述捲繞結束之端部對應之電極;以 及固定步驟,使上述捲繞開始之端部固定於上述芯部之與上述捲繞開始之端部對應之電極,使上述捲繞結束之端部固定於上述芯部之與上述捲繞結束之端部對應之電極,其中,在上述捲繞步驟中,基於既定條件,對第1控制和第2控制做切換,在第1控制中,不使上述芯部自轉,而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向第1旋轉方向公轉,在第2控制中,使上述芯部向與上述第1旋轉方向相反之方向自轉,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向與上述第1旋轉方向相反方向公轉,使上述芯部之自轉速度快於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公轉速度。
(備註11)
一種線圈構件之製造方法,其是在芯部捲繞有複數個線材之線圈構件之製造方法,具有:芯部準備步驟,準備上述芯部;捲繞開始步驟,藉由線材送出機構給予張力,將插通於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線材路徑孔中之上述複數個線材上之捲繞開始之端部疊覆於上述芯部之與上述捲繞開始之端部對應之電極;捲繞步驟,使上述芯部自轉,並且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向與上述芯部之自轉方向相反方向公轉,並使上述複數個線材一邊纏繞一邊捲繞於上述芯部;捲繞結束步驟,將上述複數個線材上之捲繞結束之端部疊覆於上述芯部之與上述捲繞結束之端部對應之電極;以及固定步驟,使上述捲繞開始之端部固定於上述芯部之與上述捲繞開始之端部對應之電極,使上述捲繞結束之端部固定於上述芯部之與上述捲繞結束之端部對應之電極,其中,在上述捲繞步驟中,基於既定條件,對第1控制和第2控制做切換,在第1控制中,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向第1旋轉方向公轉,使上述芯部向與上述第1旋轉方向相反之方向亦即第2旋轉方向自轉,在第2控制中,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向上述第2旋轉方向公轉,使上述芯部向上述第1旋轉方向自轉。
(備註12)
一種線圈構件之製造方法,其是在芯部捲繞有複數個線材之線圈構件之製 造方法,具有:芯部準備步驟,準備上述芯部;捲繞開始步驟,藉由線材送出機構給予張力,將插通於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線材路徑孔中之上述複數個線材上之捲繞開始之端部疊覆於上述芯部之與上述捲繞開始之端部對應之電極;捲繞步驟,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圍繞上述芯部公轉,使上述複數個線材一邊纏繞一邊捲繞於上述芯部;捲繞結束步驟,將上述複數個線材上之捲繞結束之端部疊覆於上述芯部之與上述捲繞結束之端部對應之電極;以及固定步驟,使上述捲繞開始之端部固定於上述芯部之與上述捲繞開始之端部對應之電極,使上述捲繞結束之端部固定於上述芯部之與上述捲繞結束之端部對應之電極,其中,在上述捲繞步驟中,基於既定條件,對第1控制和第2控制做切換,在第1控制中,不使上述芯部自轉,而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向第1旋轉方向公轉,在第2控制中,不使上述芯部自轉,而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向與上述第1旋轉方向相反之方向亦即第2旋轉方向公轉。
(備註13)
一種繞線裝置,其是在芯部捲繞有第1線材和第2線材之繞線裝置,具備: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其具備具有供上述第1線材插通之第1線材路徑孔之第1送出部和具有供上述第2線材插通之第2線材路徑孔之第2送出部;和捲繞驅動部,其使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圍繞上述芯部公轉,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具有限制上述第1線材和上述第2線材之移動之限制部,用以在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繞上述芯部公轉時,上述第1線材通過上述第2線材路徑孔中之送出上述第2線材之開口端面之上,上述第2線材通過上述第1線材路徑孔中之送出上述第1線材之開口端面之上。
(備註14)
根據備註13所述之繞線裝置,其中,上述限制部包含與上述第1送出部中之送出上述第1線材之端面和上述第2送出部中之送出上述第2線材之端面共面 地與這兩個端面連結之連結面。
(備註15)
根據備註13所述之繞線裝置,其中,上述限制部在與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軸向正交之方向上,具有包圍上述第1送出部和上述第2送出部之周壁,上述周壁之前端面形成為與上述第1送出部中之送出上述第1線材之端面和上述第2送出部中之送出上述第2線材之端面共面,或者形成於比上述第1送出部中之送出上述第1線材之端面和上述第2送出部中之送出上述第2線材之端面都突出之位置。
(備註16)
根據備註13所述之繞線裝置,其中,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形成為包含上述第1送出部和上述第2送出部之一個柱狀,上述限制部包含,從與上述第1送出部和上述第2送出部之排列方向及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軸向雙方正交之方向觀察,比上述第1送出部之上述端面和上述第2送出部之上述端面都突出之凸曲面。
(備註17)
根據備註13所述之繞線裝置,其中,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形成為包含上述第1送出部和上述第2送出部之一個柱狀,上述限制部是形成有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上述第1線材路徑孔中之送出上述第1線材之一側之開口與上述第2線材路徑孔中之送出上述第2線材之一側之開口之端面,上述端面具有與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軸向正交之平面。
(備註18)
根據備註13所述之繞線裝置,其中,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形成為包含上述第1送出部和上述第2送出部之一個柱狀,上述限制部是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上之形成有上述第1線材路徑孔中之送出上述第1線材一側之開口和上述第2 線材路徑孔中之送出上述第2線材一側之開口之端面,上述端面具有球面。
(備註19)
根據備註17或18所述之繞線裝置,其中,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外形形狀具有圓柱狀。
(備註20)
根據備註17或18所述之繞線裝置,其中,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之外形形狀具有多角柱狀。
(備註21)
一種編帶電子構件串,其是具備具有沿著長邊方向設置有複數個凹部之長 條狀之載帶和設置為在上述載帶之上覆蓋上述複數個凹部之罩帶之帶,及分別 配置於上述複數個凹部之電子構件之編帶電子構件串,上述電子構件包含第1 線圈構件和第2線圈構件,上述第1線圈構件具有第1芯部和使複數個線材在向 既定之纏繞方向形成了纏繞之狀態下沿既定之捲繞方向捲繞於上述第1芯部而 成之第1線圈,上述第2線圈構件具有第2芯部和使複數個線材在向與上述纏繞 方向相反之方向形成了纏繞之狀態下沿上述既定之捲繞方向捲繞於上述第2芯 部而成之第2線圈。
(備註22)
根據備註21所述之編帶電子構件串,其中,上述第1線圈構件和上述第2線圈構件按既定數量交替地配置於上述複數個凹部。
(備註23)
根據備註22所述之編帶電子構件串,其中,上述既定數量是1。
(備註24)
根據備註21~23中任一個所述之編帶電子構件串,其中,上述第1芯部具有固定有上述第1線圈之捲繞開始之端部之電極和固定有上述第1線圈之捲繞結束 之端部之電極,上述第2芯部具有固定有上述第2線圈之捲繞開始之端部之電極和固定有上述第2線圈之捲繞結束之端部之電極,上述第1芯部上之固定有上述第1線圈之捲繞開始之端部之電極和上述第2芯部之固定有上述第2線圈之捲繞開始之端部之電極相對於上述凹部所呈現之配置方向一致。
(備註25)
根據備註21~24中任一個所述之編帶電子構件串,其中,上述第1線圈構件具有安裝於上述第1芯部之磁性體之第1蓋構件,用以覆蓋上述第1線圈,上述第2線圈構件具有安裝於上述第2芯部之磁性體之第2蓋構件,用以覆蓋上述第2線圈。

Claims (7)

  1. 一種繞線裝置,具備:第1旋轉體;線材位置支承構件,其插入設置得比上述第1旋轉體之中心軸線靠外側之插入孔,具有供線材插通之線材路徑孔;第2旋轉體,其與上述第1旋轉體隔開間隔地配置;軸體,其設置得比上述第2旋轉體之中心軸線靠外側;旋轉同步構件,其被固定為相對於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無法旋轉,並且將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與上述軸體連結;捲繞驅動部,其使上述第1旋轉體和上述第2旋轉體同步旋轉;以及第1內側軸承,其配置於上述插入孔內之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與上述第1旋轉體之間,將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支承為能夠相對於上述第1旋轉體旋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繞線裝置,其中,上述第1內側軸承是滾珠軸承。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繞線裝置,其中,上述旋轉同步構件具有供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插入之插入孔,並且進一步具有將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按壓於構成上述插入孔之內表面之按壓構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繞線裝置,其中,上述旋轉同步構件具有供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插入之插入孔,並且進一步具有將上述線材位置支承構件按壓於構成上述插入孔之內表面之按壓構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繞線裝置,其中, 上述軸體被連結為能夠相對於上述旋轉同步構件旋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繞線裝置,其中,進一步具有將上述軸體支承為能夠相對於上述第2旋轉體旋轉之第2內側軸承,上述軸體是具有供上述線材插通之線材路徑孔之線材位置支承構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繞線裝置,其中,上述捲繞驅動部具備成為驅動源之馬達、和將上述馬達之旋轉力傳遞至上述第1旋轉體和上述第2旋轉體之傳遞機構。
TW107116361A 2017-05-12 2018-05-11 繞線裝置 TWI6574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95255A JP6589933B2 (ja) 2017-05-12 2017-05-12 巻線装置
JPJP2017-095255 2017-05-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09207A true TW201909207A (zh) 2019-03-01
TWI657465B TWI657465B (zh) 2019-04-21

Family

ID=64096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16361A TWI657465B (zh) 2017-05-12 2018-05-11 繞線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55852B2 (zh)
JP (1) JP6589933B2 (zh)
CN (1) CN108878134B (zh)
TW (1) TWI6574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06799B2 (ja) * 2018-06-11 2023-07-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テーピングリ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40938A (en) * 1970-12-28 1973-06-26 J Kopczynski Wire twisting machine
US4033385A (en) * 1976-09-02 1977-07-05 Essex Group,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dynamoelectric machine field windings by pushing
JPS5362641U (zh) * 1976-10-29 1978-05-27
JPS61227657A (ja) * 1985-04-02 1986-10-09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巻線機
JPH01308149A (ja) * 1988-05-31 1989-12-12 Brother Ind Ltd 巻線装置におけるワイヤーノズル
JP3312662B2 (ja) * 1992-08-05 2002-08-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偏向ヨークの巻線装置とその巻線方法
US5628472A (en) * 1993-04-02 1997-05-13 Axis Usa,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alancing armatures during coil winding
US5383619A (en) * 1993-04-02 1995-01-24 Axis Usa,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nding armatures with improved balance
CN2246348Y (zh) * 1995-09-28 1997-01-29 刘清赐 串激式电机转子自动绕线机
JPH1167569A (ja) * 1997-08-13 1999-03-09 Fujitsu Ten Ltd コイル巻線機
TW364510U (en) * 1998-06-30 1999-07-11 Guang-Yu Li Thread positioning equipment
CA2281233A1 (en) * 1998-09-22 2000-03-22 Gianfranco Stratico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holding a wire in an armature winding machine
JP4325617B2 (ja) * 2005-12-26 2009-09-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巻線装置
JP4741415B2 (ja) * 2006-05-18 2011-08-03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コイル巻線装置及びコイル巻線方法
DE102007022171B4 (de) * 2007-05-11 2009-12-10 Siemens Ag Vorrichtung zum Aufbringen von Leiterdrähten auf einen Träger
JP5123049B2 (ja) * 2008-05-15 2013-01-16 株式会社ダイヘン 巻線装置
CN103199656B (zh) * 2008-06-11 2016-04-13 Lwj株式会社 绕线机
JP2010158100A (ja) * 2008-12-26 2010-07-15 Komatsu Ltd 電動機の電機子および電動機の電機子の製造方法
JP5701558B2 (ja) * 2010-10-05 2015-04-15 Tanac株式会社 フライヤー式巻線方法
JP5737799B2 (ja) * 2010-10-06 2015-06-17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コイル巻線装置及びコイル巻線方法
JP5930536B2 (ja) * 2012-07-03 2016-06-08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巻線装置及び巻線方法
CN103199655A (zh) * 2013-03-27 2013-07-10 江苏理工学院 电机定子线圈绕线机
US9201128B2 (en) * 2013-09-19 2015-12-0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s for producing precision magnetic coil windings
JP6218326B2 (ja) * 2014-03-04 2017-10-25 日特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巻線装置及び巻線方法
CN203799868U (zh) * 2014-05-04 2014-08-27 烟台欧达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绕线机
JP6269593B2 (ja) * 2015-06-23 2018-01-3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ワイヤ巻回方法およびワイヤ巻回装置
JP6642524B2 (ja) * 2017-06-23 2020-02-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巻線装置
JP6966722B2 (ja) * 2017-12-18 2021-11-17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8134B (zh) 2020-08-14
JP6589933B2 (ja) 2019-10-16
TWI657465B (zh) 2019-04-21
CN108878134A (zh) 2018-11-23
JP2018195601A (ja) 2018-12-06
US20180330875A1 (en) 2018-11-15
US10755852B2 (en)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5653B (zh) 繞線裝置和線圈構件之製造方法
TWI655652B (zh) 繞線裝置和線圈構件之製造方法
TWI655651B (zh) 繞線裝置
TWI663613B (zh) 編帶電子構件串
JP6642524B2 (ja) 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及び巻線装置
TWI657465B (zh) 繞線裝置
WO2013136578A1 (ja) 電線処理装置
WO2016181766A1 (ja) 電線加工装置
WO2016181762A1 (ja) 電線受渡装置
JPH09286532A (ja) 枚葉紙給紙装置および枚葉紙給紙方法ならびに枚葉紙搬送装置および枚葉紙搬送方法
WO2024075002A1 (en) Stacking apparatus for alternately stacking a continuous ribbon-like separator and foil sheets and method for stacking a continuous ribbon-like separator and foil she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