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9285A - 盤式制動器卡鉗及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 - Google Patents
盤式制動器卡鉗及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839285A TW201839285A TW107111953A TW107111953A TW201839285A TW 201839285 A TW201839285 A TW 201839285A TW 107111953 A TW107111953 A TW 107111953A TW 107111953 A TW107111953 A TW 107111953A TW 201839285 A TW201839285 A TW 201839285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caliper
- disc brake
- threaded hole
- bicycle frame
- item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1/005—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brake elements, e.g. fastening of brake blocks in their hold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62K19/38—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attaching brake memb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3—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ing on fluid pressure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0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 F16D55/2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 F16D55/228—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separate actuating member for each sid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05—Components of axially engaging brak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6D65/0068—Brake calip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2055/0004—Parts or details of disc brakes
- F16D2055/0016—Brake cali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盤式制動器卡鉗,用來在被建構成可繞旋轉軸線旋轉的制動盤轉子上施加制動力。盤式制動器卡鉗包含附接表面及第一螺紋孔。附接表面被建構成在盤式制動器卡鉗被耦接於自行車車架的狀態中面向自行車車架的管部。第一螺栓可被插入第一螺紋孔以將盤式制動器卡鉗耦接於自行車車架及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的底座構件中之一者,第一螺紋孔被設置在附接表面上。
Description
本申請案為2013年6月28日申請的美國專利申請案序號第13/931,027號的部份連續申請案。該先前申請案的內容藉著參考而整個地結合於此。
本發明相關於盤式制動器卡鉗及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
騎自行車正成為日益流行的娛樂形式以及運輸工具。另外,騎自行車對於業餘愛好者及專業人士而言均已成為非常流行的競賽運動。不論自行車是用於娛樂、運輸、或競賽,自行車工業都在不斷地改進自行車的各種不同的組件。已曾被廣泛地重新設計的一個組件便是自行車制動裝置。特別是,近年來,自行車已設置有盤式制動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盤式制動器卡鉗,用來在被建構成可繞旋轉軸線旋轉的制動盤轉子上施加制動力。盤式制動器卡鉗包含附接表面及第一螺紋孔。附接表面被建構成在盤式制動器卡鉗被耦接於自行車車架的狀態中面向自行車車架的管部(pipe portion)。第一螺栓可被插入第一螺紋孔以將盤式制動器卡鉗耦接於自行車車架及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的底座構件中之一者,第一螺紋孔被設置在附接表面上。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根據第一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建構成使得第一螺紋孔具有第一中心軸線,而第一中心軸線在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的狀態中不平行於旋轉軸線。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根據第二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建構成使得第一中心軸線在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的狀態中平行於垂直於旋轉軸線的制動平面。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根據第一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還包含第二螺紋孔,供第二螺栓被插入此第二螺紋孔以將盤式制動器卡鉗耦接於自行車車架及底座構件中之一者,第二螺紋孔被設置在附接表面上。
根據本發明的第五方面,根據第四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建構成使得附接表面界定面向自行車車架的管部的端面。
根據本發明的第六方面,根據第四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建構成使得附接表面包含單一平坦表面,而第一螺紋孔及第二螺紋孔被設置在此單一平坦表面上。
根據本發明的第七方面,根據第四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建構成使得附接表面包含第一部份、及與第一部份分離的第二部份。第一螺紋孔被設置在附接表面的第一部份上,且第二螺紋孔被設置在附接表面的第二部份上。
根據本發明的第八方面,根據第四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建構成使得第一螺紋孔具有第一內部直徑。第二螺紋孔具有與第一內部直徑相等的第二內部直徑。
根據本發明的第九方面,根據第四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建構成使得第一螺紋孔具有第一中心軸線,而第一中心軸線在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的管部的狀態中不平行於旋轉軸線。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方面,根據第九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建構成使得第一中心軸線在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的狀態中平行於垂直於旋轉軸線的制動平面。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據第十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建構成使得第二螺紋孔具有平行於第一中心軸線的第二中心軸線。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二方面,根據第四方面的 盤式制動器卡鉗還包含第一活塞。第一螺紋孔具有第一中心軸線。第二螺紋孔具有第二中心軸線。第一活塞被設置在第一中心軸線與第二中心軸線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三方面,根據第十二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還包含第二活塞,此第二活塞被設置在第一中心軸線與第二中心軸線之間以至少部份地面向第一活塞。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四方面,根據第十三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建構成使得第一中心軸線在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的管部的狀態中不平行於旋轉軸線。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五方面,根據第十四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建構成使得第一中心軸線在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的狀態中平行於垂直於旋轉軸線的制動平面。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六方面,根據第十五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建構成使得第二中心軸線平行於第一中心軸線。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七方面,一種盤式制動器卡鉗包含第一活塞及第一螺紋孔。第一活塞被建構成可於移動方向移動。第一螺栓可被插入第一螺紋孔以將盤式制動器卡鉗耦接於自行車車架及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的底座構件中之一者。第一螺紋孔具有不平行於移動方向的第一中心軸線。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八方面,根據第十七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建構成使得第一中心軸線平行於垂直於移動方向的制動平面。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九方面,根據第十七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還包含第二螺紋孔,供第二螺栓被插入第二螺紋孔以將盤式制動器卡鉗耦接於自行車車架及底座構件中之一者,第二螺紋孔具有不平行於移動方向的第二中心軸線。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方面,根據第十九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建構成使得第一螺紋孔具有第一內部直徑。第二螺紋孔具有與第一內部直徑相等的第二內部直徑。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一方面,根據第十九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建構成使得第一活塞被設置在第一中心軸線與第二中心軸線之間。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二方面,根據第二十一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還包含第二活塞,此第二活塞被建構成可於移動方向移動,且被設置在第一中心軸線與第二中心軸線之間以至少部份地面向第一活塞。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三方面,根據第二十二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建構成使得第一中心軸線平行於垂直於移動方向的制動平面。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四方面,根據第二十三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建構成使得第二中心軸線平行於 第一中心軸線。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十五方面,一種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包含根據第一方面至第二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盤式制動器卡鉗、底座構件、及第一螺紋孔。底座構件被建構成被耦接於盤式制動器卡鉗及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的管部。第一螺栓被建構成經由底座構件而被插入第一螺紋孔,以將底座構件耦接於盤式制動器卡鉗。
隨著藉著參考以下與所附的圖式一起被考量的詳細敘述而使本發明及其所伴隨的許多有利點被更佳地瞭解,可容易地獲得對本發明及其所伴隨的許多有利點的更完全的評價。
10‧‧‧自行車
12‧‧‧盤式制動裝置
13‧‧‧主車架
14‧‧‧自行車車架
15‧‧‧車把
16‧‧‧制動操作機構
17‧‧‧前車輪
24‧‧‧主缸筒
26‧‧‧鉗夾
28‧‧‧制動桿件
32‧‧‧主缸筒孔
34‧‧‧主活塞
36‧‧‧液壓流體貯器
38‧‧‧出口通口
40‧‧‧管部
41‧‧‧附接部份
42‧‧‧支撐表面
43‧‧‧螺紋孔
44‧‧‧螺紋孔
50‧‧‧制動盤轉子
55‧‧‧制動盤轉子
57‧‧‧缸筒
58‧‧‧卡鉗流體通道
59‧‧‧流體容室
60‧‧‧前輪轂殼
74‧‧‧第一活塞
75‧‧‧第二活塞
76‧‧‧制動墊片
86‧‧‧液壓制動軟管
87‧‧‧班究管接頭
100‧‧‧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
110‧‧‧盤式制動器卡鉗,制動卡鉗
112‧‧‧殼體
114‧‧‧狹縫
115‧‧‧連接通口
116‧‧‧放氣通口
117‧‧‧第一螺紋孔
118‧‧‧第二螺紋孔
119‧‧‧附接表面
120‧‧‧底座構件
121‧‧‧主體
122‧‧‧第一端部部份
123‧‧‧第二端部部份
124‧‧‧第一附接通孔
125‧‧‧第二附接通孔
128‧‧‧卡鉗側接觸表面
129‧‧‧車架側接觸表面
131‧‧‧耦接部份
132‧‧‧第一通孔
133‧‧‧第一推拔狀表面
136‧‧‧第二通孔
137‧‧‧第二推拔狀表面
141‧‧‧第一螺栓
142‧‧‧第一外部螺紋
143‧‧‧第一埋頭部
145‧‧‧第二螺栓
146‧‧‧第二外部螺紋
147‧‧‧第二埋頭部
151‧‧‧第一附接構件
152‧‧‧第一外部螺紋
153‧‧‧第一六角承窩頭部
155‧‧‧第二附接構件
156‧‧‧第二外部螺紋
157‧‧‧第二六角承窩頭部
200‧‧‧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
210‧‧‧盤式制動器卡鉗
212‧‧‧殼體
217‧‧‧第一螺紋孔
218‧‧‧第二螺紋孔
219‧‧‧附接表面
240‧‧‧管部
241‧‧‧第一螺栓
241a‧‧‧第一外部螺紋
241b‧‧‧第一頭部
245‧‧‧第二螺栓
245a‧‧‧第二外部螺紋
245b‧‧‧第二頭部
250‧‧‧制動盤轉子
264‧‧‧第一部份
266‧‧‧第二部份
268‧‧‧第一附接孔
270‧‧‧第二附接孔
272‧‧‧第四附接孔
274‧‧‧第三附接孔
276‧‧‧支撐表面
278‧‧‧第一支撐表面
280‧‧‧第二支撐表面
A1‧‧‧旋轉軸線
A21‧‧‧第一中心軸線
A22‧‧‧第二中心軸線
BP‧‧‧制動平面
A3‧‧‧旋轉軸線
A41‧‧‧第一中心軸線
A42‧‧‧第二中心軸線
C11‧‧‧中心
C12‧‧‧中心
C13‧‧‧中心
C14‧‧‧中心
D1‧‧‧徑向方向
D2‧‧‧軸向方向
D3‧‧‧縱向方向
D4‧‧‧移動方向
D5‧‧‧橫向方向
L11‧‧‧距離
L12‧‧‧距離
L13‧‧‧距離
L17‧‧‧第一距離
L18‧‧‧第二距離
P11‧‧‧第一位置
P12‧‧‧第二位置
R1‧‧‧外部直徑
R2‧‧‧外部直徑
T1‧‧‧厚度
T2‧‧‧厚度
圖1為具有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的自行車的前部的左側視圖。
圖2為具有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的盤式制動裝置的部份側視圖。
圖3為圖2所示的盤式制動裝置的示意結構圖。
圖4為圖2所示的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的分解立體圖(第一位置)。
圖5為圖2所示的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的分解立體圖(第一位置)。
圖6A為圖5所示的底座構件的後視圖。
圖6B為沿圖6C的線VIB-VIB所取的底座構件的部份剖面圖。
圖6C為圖5所示的底座構件的前視圖。
圖7為圖2所示的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的分解立體圖(第二位置)。
圖8A為圖4所示的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的視圖(第一位置)。
圖8B為圖7所示的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的視圖(第二位置)。
圖9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的立體圖。
圖10為圖9所示的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的盤式制動器卡鉗的剖面圖。
圖11為圖9所示的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的分解立體圖。
圖12為圖9所示的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的分解立體圖。
圖13為圖9所示的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的剖面圖。
以下參考所附的圖式敘述實施例,其中同樣的參考數字在不同圖式中均標示相應或相同的元件。
首先參考圖1,自行車10包含自行車車架14、前車輪17、後車輪(未顯示)、傳動系統(drive train)(未顯示)、及盤式制動裝置12。自行車車架14包含主車架13及管部40。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管部40為前叉架的一部份。但是,管部40可為前叉架以外的其他自行車部件。前車輪17是由前叉架可旋轉地支撐。車把15(圖2)藉著把手柱(stem)而被附接於前叉架支柱(column)。後車輪是由主車架13的後端可旋轉地支撐。盤式制動裝置12包含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100、制動盤轉子50、及制動操作機構16。
在本申請案中,以下方向術語「前」、「後」、「向前」、「向後」、「左」、「右」、「向上」、及「向下」以及任何其他類似的方向術語指的是根據坐在自行車的鞍座(未顯示)上而面向車把15的騎車者而決定的該些方向。因此,這些術語在被用來敘述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100時應相對於配備有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100的自行車處於在水平表面上的豎立騎行位置所使用者被解讀。
參考圖2,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100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14的管部40。應可瞭解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100可被安裝於主車架13以用於後車輪。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100包含盤式制動器卡鉗110及底座構件120。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100在下文中也被稱為自行車制動卡鉗 總成100。盤式制動器卡鉗110在下文中也被稱為制動卡鉗110。制動卡鉗110被耦接於底座構件120。底座構件120藉著第一附接構件151及第二附接構件155而被附接於管部40。制動操作機構16被設計用以致動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0,以在制動盤轉子50上施加制動力。制動盤轉子50被安裝在前輪轂殼60上,以與前輪轂殼60及前車輪17(圖1)一起成整體地繞旋轉軸線A1旋轉。具有不同的外部直徑的制動盤轉子可被安裝在前輪轂殼60上。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0被建構成使得旋轉軸線A1與制動卡鉗110之間的相對位置可於制動盤轉子50的徑向方向D1被調整。
如在圖2中所見的,制動操作機構16包含主缸筒24、主活塞34、鉗夾(clamp)26、制動桿件28、及液壓流體貯器36。制動操作機構16經由鉗夾26而被安裝在車把15上。主缸筒24包含主缸筒孔32,而主活塞34被可移動地設置在主缸筒孔32內。制動桿件28被可樞轉地耦接於主缸筒24,以用來操作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0。制動桿件28被操作性地耦接於主活塞34,使得主活塞34可回應制動桿件28的樞轉移動而在主缸筒孔32中移動。液壓流體貯器36與主缸筒孔32流體連通。主缸筒24及液壓流體貯器36容納液壓流體,例如礦物油。主缸筒24具有出口通口38,以用來將液壓流體經由液壓制動軟管86及班究管接頭(banjo)87而供應至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0。
參考圖3,盤式制動器卡鉗110係用來在被建構成可繞旋轉軸線A1旋轉的制動盤轉子50上施加制動力。盤式制動器卡鉗110還包含殼體112、第一活塞74、第二活塞75、及一對制動墊片76。制動墊片76被偏壓構件(未顯示)朝向第一及第二活塞74及75偏壓。第一及第二活塞74及75被配置成將制動墊片76壓向制動盤轉子50。殼體112包含一對缸筒57、及卡鉗流體通道58。第一活塞74被建構成可於移動方向D4移動。第二活塞75被建構成可於移動方向D4移動。第一及第二活塞74及75被設置在缸筒57內以可於制動盤轉子50的軸向方向D2移動。在盤式制動器卡鉗110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14的狀態中(圖2),移動方向D4實質上平行於軸向方向D2。流體容室59由第一及第二活塞74及75及缸筒57界定。流體容室59與卡鉗流體通道58流體連通。卡鉗流體通道58經由液壓制動軟管86而與主缸筒24流體連通。
當制動桿件28被操作時,主活塞34回應制動桿件28的樞轉移動而在主缸筒24內移動,此容許壓力流體移動通過被連接於制動卡鉗110的液壓制動軟管86。壓力流體(油)移動第一及第二活塞74及75以將制動墊片76壓抵於制動盤轉子50,因而對制動盤轉子50施加制動力。
參考圖4,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0被建構成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14的管部40。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 100包含盤式制動器卡鉗110、底座構件120、第一螺栓141、及第二螺栓145。在圖4所示的制動卡鉗110中,殼體112以外的其他部份或零件(例如,制動墊片76及第一及第二活塞74及75)被省略。制動卡鉗110藉著第一螺栓141及第二螺栓145而被耦接於底座構件120。底座構件120藉著第一附接構件151及第二附接構件155而被附接於管部40。制動卡鉗110及底座構件120是由金屬材料例如鋁合金或鐵製成。如果需要及/或想要,第一附接構件151及第二附接構件155中的一個可從盤式制動器卡鉗110被省略。
底座構件120被建構成被耦接於盤式制動器卡鉗110及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14的管部40。更明確地說,底座構件120被建構成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10及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14(管部40),使得制動盤轉子50的旋轉軸線A1與制動卡鉗110之間的相對位置可於制動盤轉子50的徑向方向D1被調整。
底座構件120於縱向方向D3延伸。在底座構件120被附接於管部40的狀態中(圖1),底座構件120的縱向方向D3實質上平行於制動盤轉子50的徑向方向D1。亦即,在底座構件120被附接於管部40的狀態中,底座構件120於徑向方向D1延伸。
底座構件120包含主體121、第一端部部份122、及第二端部部份123。在第一實施例中,主體121、第一端部部份122、及第二端部部份123被成整體地設置 成為單件式的單元構件。主體121具有板件形狀且於縱向方向D3(於徑向方向D1)延伸。第一端部部份122相對於主體121相反於第二端部部份123。第一端部部份122被設置於主體121的一個端部處。第二端部部份123被設置於主體121的另一個端部處。底座構件120包含第一附接通孔124及第二附接通孔125。第一附接通孔124被設置於第一端部部份122處。第二附接通孔125被設置於第二端部部份123處。
底座構件120包含卡鉗側接觸表面128。卡鉗側接觸表面128為平坦狀且被設置在主體121上。卡鉗側接觸表面128被建構成在底座構件120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10的狀態中接觸制動卡鉗110。
底座構件120還包含耦接部份131,而制動卡鉗110被耦接於耦接部份131處。耦接部份131包含第一通孔132及第二通孔136。第一通孔132及第二通孔136被設置在主體121上。第二通孔136被配置成於徑向方向D1(於縱向方向D3)與第一通孔132間隔開。第二附接通孔125於徑向方向D1(於縱向方向D3)與第一附接通孔124間隔開。第一通孔132及第二通孔136被配置在第一附接通孔124與第二附接通孔125之間。
第一螺栓141被建構成將制動卡鉗110耦接於底座構件120。第二螺栓145被建構成將制動卡鉗110耦接於底座構件120。在圖4中,在底座構件120以第一螺栓141及第二螺栓145而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10的狀態 中,第一螺栓141通過第一通孔132,且第二螺栓145通過第二通孔136。第一螺栓141為埋頭螺栓(countersunk head bolt),且包含第一外部螺紋142及第一埋頭部143。第二螺栓145為埋頭螺栓,且包含第二外部螺紋146及第二埋頭部147。在第一實施例中,第二螺栓145具有與第一螺栓141的形狀實質上相同的形狀。應可瞭解第二螺栓145可具有與第一螺栓141的形狀不同的形狀。
在底座構件120以第一螺栓141及第二螺栓145而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10的狀態中,底座構件120藉著第一附接構件151及第二附接構件155而被附接於管部40的附接部份41。
管部40的附接部份41成凹陷狀,且包含支撐表面42、及螺紋孔43及44。支撐表面42被建構成接觸底座構件120。螺紋孔43及44被設置在支撐表面42上。在底座構件120以第一附接構件151及第二附接構件155而被附接於管部40的狀態中,底座構件120被設置於附接部份41內。
第一附接構件151為六角承窩頭螺栓(hexagon socket head bolt),且包含第一外部螺紋152及第一六角承窩頭部153。在圖4中,第一外部螺紋152經由第一附接通孔124而被螺合於螺紋孔43內,並且底座構件120的第一端部部份122以第一附接構件151而被固定於管部40的附接部份41。
第二附接構件155為六角承窩頭螺栓,且包 含第二外部螺紋156及第二六角承窩頭部157。在圖4中,第二外部螺紋156經由第二附接通孔125而被螺合於螺紋孔44內,並且底座構件120的第二端部部份123以第二附接構件155而被固定於管部40的附接部份41。
參考圖5,制動卡鉗110的殼體112包含連接通口115、放氣(bleed)通口116、狹縫114、及附接表面119。亦即,盤式制動器卡鉗110包含附接表面119。連接通孔115及放氣通口116係與卡鉗流體通道58(圖3)流體連通。液壓制動軟管86經由班究管接頭87而與連接通口115連接(圖2)。放氣短管頭(bleed nipple)(未顯示)被耦接於放氣通口116。狹縫114延伸成使得制動盤轉子的外側摩擦部份被設置在狹縫114中。附接表面119成平坦狀,且被建構成在制動卡鉗110被耦接於底座構件120的狀態中接觸底座構件120的卡鉗側接觸表面128(圖4)。
盤式制動器卡鉗110包含第一螺紋孔117,供第一螺栓141被插入第一螺紋孔117以將盤式制動器卡鉗110耦接於自行車車架14及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14的底座構件120中之一者。第一螺紋孔117具有被至少部份地設置於第一螺紋孔117的內圓周表面的螺紋部份,以與第一螺栓141接合。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一螺栓141被插入第一螺紋孔117以將盤式制動器卡鉗110耦接於底座構件120。第一螺栓141被建構成經由底座構件120而被插入第一螺紋孔117,以將底座構件120耦接於盤式制 動器卡鉗110。
盤式制動器卡鉗110還包含第二螺紋孔118,供第二螺栓145被插入第二螺紋孔118以將盤式制動器卡鉗110耦接於自行車車架14及底座構件120中之一者。第二螺紋孔118具有被至少部份地設置於第二螺紋孔118的內圓周表面的螺紋部份,以與第二螺栓145接合。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二螺栓145被插入第二螺紋孔118以將盤式制動器卡鉗110耦接於底座構件120。第二螺栓145被建構成經由底座構件120而被插入第二螺紋孔118,以將底座構件120耦接於盤式制動器卡鉗110。如果需要及/或想要,第一螺紋孔117及第二螺紋孔118中的一個可從盤式制動器卡鉗110被省略。
如在圖5中所見的,第一螺紋孔117被設置在殼體112的附接表面119上。第二螺紋孔118被設置在殼體112的附接表面119上。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附接表面119包含單一平坦表面,而第一螺紋孔117及第二螺紋孔118被設置在此單一平坦表面上。但是,附接表面119可包含互相分開的多個表面。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一螺紋孔117具有第一內部直徑。第二螺紋孔118具有與第一內部直徑相等的第二內部直徑。第一螺紋孔117與第二螺紋孔118之間的距離與第一通孔132與第二通孔136之間的距離實質上相同。在圖5中,第一螺栓141的第一外部螺紋142被螺合於第一螺紋孔117內,並且第二螺栓145的第二外部螺紋146被螺合於第二螺紋孔 118內。
第一螺紋孔117具有第一中心軸線A21。第二螺紋孔118具有平行於第一中心軸線A21的第二中心軸線A22。第一中心軸線A21不平行於移動方向D4。第一螺紋孔117的第一中心軸線A21平行於制動平面BP(圖3),而制動平面BP垂直於移動方向D4。第二螺紋孔118的第二中心軸線A22平行於制動平面BP(圖3)。制動平面BP可根據例如制動盤轉子50的摩擦表面而被界定。
如果需要及/或想要,第二中心軸線A22可實質上平行於第一中心軸線A21。如果需要及/或想要,第二中心軸線A22可不平行於第一中心軸線A21。如果需要及/或想要,第一中心軸線A21及第二中心軸線A22中的至少一個可實質上平行於制動平面BP。如果需要及/或想要,第一中心軸線A21及第二中心軸線A22中的至少一個可不平行於制動平面BP。
底座構件120包含被設置在相對於底座構件120與制動卡鉗110相反之側的車架側接觸表面129。車架側接觸表面129成平坦狀,且被設置在主體121、第一端部部份122、及第二端部部份123上。車架側接觸表面129被建構成在底座構件120被附接於管部40的狀態中接觸管部40的支撐表面42(圖4)。
如在圖5中所見的,第一通孔132包含被設置在車架側接觸表面129上的第一推拔狀表面133。第二 通孔136包含被設置在車架側接觸表面129上的第二推拔狀表面137。在底座構件120以第一螺栓141而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10的狀態中,第一螺栓141的第一埋頭部143接觸第一通孔132的第一推拔狀表面133且被設置在由第一推拔狀表面133所界定的空間內,因而防止第一埋頭部143朝向管部40突出超過車架側接觸表面129。在底座構件120以第二螺栓145而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10的狀態中,第二螺栓145的第二埋頭部147接觸第二通孔136的第二推拔狀表面137且被設置在由第二推拔狀表面137所界定的空間內,因而防止第二埋頭部147朝向管部40突出超過車架側接觸表面129。
參考圖6A及6B,第一通孔132具有與第二通孔136的形狀實質上相同的形狀。第一推拔狀表面133具有與第二推拔狀表面137的形狀實質上相同的形狀。第一推拔狀表面133被設置於第一通孔132的端部部份處。第二推拔狀表面137被設置於第二通孔136的端部部份處。
如在圖6A中所見的,第一附接通孔124及第二附接通孔125於底座構件120的橫向方向D5延伸。橫向方向D5係垂直於底座構件120的縱向方向D3,且係沿著卡鉗側接觸表面128及車架側接觸表面129而被界定。在底座構件120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14的管部40的狀態中,橫向方向D5實質上平行於制動盤轉子50的軸向方向D2。亦即,在底座構件120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14狀態 中,第一附接通孔124及第二附接通孔125係於制動盤轉子50的軸向方向D2延伸。因為第一附接通孔124及第二附接通孔125係於軸向方向D2延伸,所以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0與制動盤轉子50之間的相對位置可於軸向方向D2被調整。應可瞭解第一附接通孔124及第二附接通孔125可為圓形通孔。
參考圖6B,第一端部部份122的厚度與第二端部部份123的厚度實質上相同。主體121的厚度T1大於第一端部部份122及第二端部部份123的厚度T2。
參考圖6C,第一附接通孔124的中心C11與第一通孔132的中心C12之間的距離L11與第二附接通孔125的中心C14與第二通孔136的中心C13之間的距離L12不同。更明確地說,第一附接通孔124的中心C11與第一通孔132的中心C12之間的距離L11大於第二附接通孔125的中心C14與第二通孔136的中心C13之間的距離L12。距離L11及L12均小於第一通孔132的中心C12與第二通孔136的中心C13之間的距離L13。亦即,底座構件120於縱向方向D3具有不對稱形狀。因為距離L11與距離L12不同,所以將底座構件120翻轉成顛倒狀態可以改變耦接部份131於徑向方向D1的位置。
參考圖4及7,底座構件120以第一定向及第二定向中的一個而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14。圖4顯示被設置成以第一定向被附接於管部40的底座構件120。圖7顯示被設置成以第二定向被附接於管部40的底座構件 120。
如在圖4中所見的,在底座構件120以第一定向而被附接於管部40的狀態中,第一端部部份122被設置於上方位置處,而第二端部部份123被設置於下方位置處。如在圖7中所見的,在底座構件120以第二定向而被附接於管部40的狀態中,第二端部部份123被設置於上方位置處,而第一端部部份122被設置於下方位置處。亦即,以第二定向被設置的底座構件120相對於以第一定向被設置的底座構件120係於徑向方向D1顛倒。
如在圖4中所見的,在底座構件120以第一定向而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14的狀態中,第一螺栓141的第一外部螺紋142經由第一通孔132而被螺合於第一螺紋孔117內,並且第二螺栓145的第二外部螺紋146經由第二通孔136而被螺合於第二螺紋孔118內。第一附接構件151通過第一附接通孔124以將底座構件120附接於自行車車架14。第二附接構件155通過第二附接通孔125以將底座構件120附接於自行車車架14。底座構件120的第一端部部份122以第一附接構件151及螺紋孔43而被固定於管部40的附接部份41。底座構件120的第二端部部份123以第二附接構件155及螺紋孔44而被固定於管部40的附接部份41。
如在圖7中所見的,在底座構件120以第二定向而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14的狀態中,第一外部螺紋142經由第二通孔136而被螺合於第一螺紋孔117內,並 且第二外部螺紋146經由第一通孔132而被螺合於第二螺紋孔118內。第一附接構件151通過第二附接通孔125以將底座構件120附接於自行車車架14。第二附接構件155通過第一附接通孔124以將底座構件120附接於自行車車架14。底座構件120的第二端部部份123以第一附接構件151及螺紋孔43而被固定於管部40的附接部份41。底座構件120的第一端部部份122以第二附接構件155及螺紋孔44而被固定於管部40的附接部份41。
圖8A為在底座構件120以第一定向而被附接於管部40的狀態中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0的側視圖。圖8B為在底座構件120以第二定向而被附接於管部40的狀態中的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0的側視圖。圖8A相應於圖4,而圖8B相應於圖7。
參考圖8A及8B,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0可處於分別相應於制動盤轉子50及具有比制動盤轉子50的外部直徑R1大的外部直徑R2的制動盤轉子55的兩個不同狀態。更明確地說,底座構件120被建構成被耦接於制動卡鉗110及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14(管部40),使得制動盤轉子50及55的旋轉軸線A1與制動卡鉗110之間的相對位置可於制動盤轉子50及55的徑向方向D1被調整。底座構件120被建構成使得在底座構件120以第一定向而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14的狀態中的耦接部份131的第一位置P11與在底座構件120以第二定向而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14的狀態中的耦接部份131的第二位置P12 於徑向方向D1不同。在第一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位置P11及P12係根據例如第二螺紋孔118的第二中心軸線A22而被界定。
如在圖8A中所見的,在底座構件120以第一定向而被附接於管部40的狀態中,第一距離L17於徑向方向D1被界定在制動盤轉子50的旋轉軸線A1與第二螺紋孔118的第二中心軸線A22之間。如在圖8B中所見的,在底座構件120以第二定向而被附接於管部40的狀態中,第二距離L18於徑向方向D1被界定在制動盤轉子55的旋轉軸線A1與第二螺紋孔118的第二中心軸線A22之間。如在圖8A及8B中所見的,相應於第二定向的第二距離L18大於相應於第一定向的第一距離L17。因此,改變底座構件120相對於管部40及制動卡鉗110的定向容許自行車制動卡鉗總成100被調整以適於具有不同的外部直徑R1及R2的制動盤轉子50及55的每一個。
底座構件120不須具有容許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100被調整以適於具有不同的外部直徑R1及R2的制動盤轉子50及55的每一個的功能。舉例而言,於圖6C所示的底座構件120中,中心C11與中心C12之間的距離L11可與中心C13與中心C14之間的距離L12相等。另外,如果需要及/或想要,底座構件120可從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100被省略。
如在圖8A及8B中所見的,附接表面119被建構成在盤式制動器卡鉗110被耦接於自行車車架14的 狀態中面向自行車車架14的管部40。附接表面119界定面向自行車車架14的管部40的端面。在盤式制動器卡鉗110被安裝於管部40的狀態中,附接表面119被設置在第一活塞74與管部40之間。
第一活塞74被設置在第一中心軸線A21與第二中心軸線A22之間。第二活塞75被設置在第一中心軸線A21與第二中心軸線A22之間以至少部份地面向第一活塞74。當從移動方向D4觀看時,第一活塞74被設置在第一中心軸線A21與第二中心軸線A22之間。當從移動方向D4觀看時,第二活塞75被設置在第一中心軸線A21與第二中心軸線A22之間以至少部份地面向第一活塞74。
在盤式制動器卡鉗110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14的狀態中,第一中心軸線A21不平行於旋轉軸線A1。在盤式制動器卡鉗110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14的狀態中,第一螺紋孔117的第一中心軸線A21平行於垂直於旋轉軸線A1的制動平面BP(圖3及5)。在盤式制動器卡鉗110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14時,第二螺紋孔118的第二中心軸線A22平行於制動平面BP(圖3及5)。
如在圖8A及8B中所見的,在盤式制動器卡鉗110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14的管部40的狀態中,第一中心軸線A21不平行於旋轉軸線A1。在盤式動器卡鉗110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14的管部40的狀態中,第二中心軸線A22不平行於旋轉軸線A1。
以下參考圖9至13敘述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200。具有與第一實施例中的元件實質上相同的作用或功能的元件在此處會被給予相同的元件符號,且不會被再次地詳細敘述。
如在圖9中所見的,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200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14的管部240。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因為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200被應用於後盤式制動器系統,所以自行車車架14的管部240為例如主車架13的鏈撐(chain stay)。
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200包含盤式制動器卡鉗210。不像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盤式制動器卡鉗110,底座構件120從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200被省略。盤式制動器卡鉗210被直接安裝於自行車車架14的管部240。但是,如果需要及/或想要,中間構件例如底座構件120可被應用於盤式制動器卡鉗210。盤式制動器卡鉗210係用來在被建構成可繞旋轉軸線A3旋轉的制動盤轉子250上施加制動力。制動盤轉子250是由自行車輪轂總成可旋轉地支撐。因為自行車輪轂總成及制動盤轉子250周圍的其他結構在自行車技術領域中為已知的,所以為簡潔起見將不會在此處被詳細地敘述及/或顯示。
如在圖10中所見的,盤式制動器卡鉗210包含第一活塞74。第一活塞74被建構成可於移動方向D4 移動。盤式制動器卡鉗210還包含第二活塞75。第二活塞75被建構成可於移動方向D4移動。第一活塞74及第二活塞75被設置於盤式動器卡鉗210的殼體212內。
如在圖11中所見的,盤式制動器卡鉗210包含附接表面219及第一螺紋孔217。附接表面219及第一螺紋孔217被設置在殼體212上。附接表面219被建構成在盤式制動器卡鉗210被耦接於自行車車架14的狀態中面向自行車車架14的管部240。第一螺紋孔217被設置在附接表面219上。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附接表面219被建構成在盤式制動器卡鉗210被耦接於自行車車架14的狀態中接觸管部240。
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200還包含第一螺栓241。第一螺栓241可被插入第一螺紋孔217,以將盤式制動器卡鉗210耦接於自行車車架14及被附接於自行車車架14的底座構件中之一者。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一螺栓241被插入第一螺紋孔217以將盤式制動器卡鉗210耦接於自行車車架14。
如在圖11中所見的,盤式制動器卡鉗210還包含第二螺紋孔218及第二螺栓245。第二螺紋孔218被設置在殼體212上。更明確地說,第二螺紋孔218被設置在殼體212的附接表面219上。第二螺栓245可被插入以將盤式制動器卡鉗210耦接於自行車車架14及底座構件中之一者。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二螺栓245被插入以將盤式制動器卡鉗210耦接於自行車車架14。在舉例 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二螺栓245具有與第一螺栓241的形狀實質上相同的形狀。但是,如果需要及/或想要,第二螺栓245可具有與第一螺栓241的形狀不同的形狀。
第一螺紋孔217具有第一內部直徑。第二螺紋孔218具有與第一內部直徑相等的第二內部直徑。如果需要及/或想要,第二螺紋孔218的第二內部直徑可與第一螺紋孔217的第一內部直徑不同。
第一螺栓241具有第一外部螺紋241a及第一頭部241b。第一外部螺紋241a被螺合於第一螺紋孔217內。第二螺栓245包含第二外部螺紋245a及第二頭部245b。第二外部螺紋245a被螺合於第二螺紋孔218內。
如在圖11中所見的,第一螺紋孔217具有第一中心軸線A41。第一中心軸線A41不平行於移動方向D4。在盤式制動器卡鉗210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14(更明確地說,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14的管部240)的狀態中,第一中心軸線A41不平行於旋轉軸線A3。第二螺紋孔218具有平行於第一中心軸線A41的第二中心軸線A42。第二中心軸線A42不平行於移動方向D4。在盤式制動器卡鉗210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14(更明確地說,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14的管部240)的狀態中,第二中心軸線A42不平行於旋轉軸線A3。
如在圖10中所見的,第一螺紋孔217的第一中心軸線A41平行於垂直於移動方向D4的制動平面BP。在盤式制動器卡鉗210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14的狀 態中,第一螺紋孔217的第一中心軸線A41平行於垂直於旋轉軸線A3的制動平面BP。
第二螺紋孔218的第二中心軸線A42平行於垂直於移動方向D4的制動平面BP。在盤式制動器卡鉗210被安裝於自行車車架14的狀態中,第二螺紋孔218的第二中心軸線A42平行於制動平面BP。
如在圖11中所見的,附接表面219包含第一部份264、及與第一部份264分離的第二部份266。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一部份264與第二部份266間隔開。第一螺紋孔217被設置在附接表面219的第一部份264上。第二螺紋孔218被設置在附接表面219的第二部份266上。
如在圖12中所見的,管部240包含第一附接孔268及第二附接孔270。第一螺栓241在盤式制動器卡鉗210被安裝於管部240的狀態中延伸通過第一附接孔268。第二螺栓245在盤式制動器卡鉗210被安裝於管部240的狀態中延伸通過第二附接孔270。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一附接孔268及第二附接孔270的每一個為於軸向方向D2延伸的伸長狀孔。
如在圖11中所見的,管部240包含第三附接孔274及第四附接孔272。第一螺栓241在盤式制動器卡鉗210被安裝於管部240的狀態中延伸通過第三附接孔274。第二螺栓245在盤式制動器卡鉗210被安裝於管部240的狀態中延伸通過第四附接孔272。在舉例說明的實 施例中,第三附接孔274及第四附接孔272的每一個為於軸向方向D2延伸的伸長狀孔。
如在圖12中所見的,管部240包含支撐表面276。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支撐表面276包含第一支撐表面278及第二支撐表面280。第二支撐表面280與第一支撐表面278間隔開。第一附接孔268被設置在第一支撐表面278上。第二附接孔270被設置在第二支撐表面280上。
第一支撐表面278被建構成面向附接表面219的第一部份264。第二支撐表面280被建構成面向附接表面219的第二部份266。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第一支撐表面278被建構成接觸附接表面219的第一部份264。第二支撐表面280被建構成接觸附接表面219的第二部份266。
如在圖13中所見的,附接表面219界定面向自行車車架14的管部240的端面。附接表面219在盤式制動器卡鉗210被安裝於管部240的狀態中被設置在第一活塞74與管部240之間。
第一活塞74被設置在第一中心軸線A41與第二中心軸線A42之間。第二活塞75被設置在第一中心軸線A41與第二中心軸線A42之間以至少部份地面向第一活塞74。在舉例說明的實施例中,當從移動方向D4觀看時,第一活塞74被設置在第一中心軸線A41與第二中心軸線A42之間。當從移動方向D4觀看時,第二活塞75 被設置在第一中心軸線A41與第二中心軸線A42之間以至少部份地面向第一活塞74。
此處所用的術語「包含」及其衍生字是指明確界定所述的特徵、元件、組件、群類、整數、及/或步驟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其他未述及的特徵、元件、組件、群類、整數、及/或步驟的存在的開放式術語。此定義也適用於具有類似意義的字眼,例如術語「具有」、「包括」、及其衍生字。
術語「構件」、「區段」、「部份」、「零件」、或「元件」在以單數使用時可具有單一部件或多個部件的雙重意義。
最後,此處所用的程度術語例如「大致上或實質上」、「大概或大約」、及「近乎或近似」表示其所修飾的術語具有使得最終結果不會大幅改變的合理偏差量。
顯然,從以上教示的觀點,本發明可有許多的修正及改變。因此,應瞭解的是在附隨的申請專利範圍請求項的範圍內,可以用此處所明確敘述者之外的其他方式來實施本發明。
Claims (25)
- 一種盤式制動器卡鉗,用來在被建構成可繞旋轉軸線旋轉的制動盤轉子上施加制動力,該盤式制動器卡鉗包含:附接表面,其被建構成在該盤式制動器卡鉗被耦接於自行車車架的狀態中面向該自行車車架的管部;及第一螺紋孔,供第一螺栓被插入該第一螺紋孔以將該盤式制動器卡鉗耦接於該自行車車架及被附接於該自行車車架的底座構件中之一者,該第一螺紋孔被設置在該附接表面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其中該第一螺紋孔具有第一中心軸線,該第一中心軸線在該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安裝於該自行車車架的狀態中不平行於該旋轉軸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其中該第一中心軸線在該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安裝於該自行車車架的狀態中平行於垂直於該旋轉軸線的制動平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還包含:第二螺紋孔,供第二螺栓被插入該第二螺紋孔以將該盤式制動器卡鉗耦接於該自行車車架及該底座構件中之一者,該第二螺紋孔被設置在該附接表面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其中該附接表面界定面向該自行車車架的該管部的端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其中該附接表面包含單一平坦表面,而該第一螺紋孔及該第二螺紋孔被設置在該單一平坦表面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其中該附接表面包含第一部份、及與該第一部份分離的第二部份,且該第一螺紋孔被設置在該附接表面的該第一部份上,並且該第二螺紋孔被設置在該附接表面的該第二部份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其中該第一螺紋孔具有第一內部直徑,且該第二螺紋孔具有與該第一內部直徑相等的第二內部直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其中該第一螺紋孔具有第一中心軸線,該第一中心軸線在該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安裝於該自行車車架的該管部的狀態中不平行於該旋轉軸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 其中該第一中心軸線在該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安裝於該自行車車架的狀態中平行於垂直於該旋轉軸線的制動平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其中該第二螺紋孔具有平行於該第一中心軸線的第二中心軸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還包含:第一活塞,其中該第一螺紋孔具有第一中心軸線,該第二螺紋孔具有第二中心軸線,且該第一活塞被設置在該第一中心軸線與該第二中心軸線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還包含:第二活塞,其被設置在該第一中心軸線與該第二中心軸線之間以至少部份地面向該第一活塞。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其中該第一中心軸線在該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安裝於該自行車車架的該管部的狀態中不平行於該旋轉軸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其中 該第一中心軸線在該盤式制動器卡鉗被安裝於該自行車車架的狀態中平行於垂直於該旋轉軸線的制動平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其中該第二中心軸線平行於該第一中心軸線。
- 一種盤式制動器卡鉗,包含:第一活塞,其被建構成可於移動方向移動,且第一螺紋孔,供第一螺栓被插入該第一螺紋孔以將該盤式制動器卡鉗耦接於自行車車架及被附接於該自行車車架的底座構件中之一者,該第一螺紋孔具有不平行於該移動方向的第一中心軸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其中該第一中心軸線平行於垂直於該移動方向的制動平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還包含:第二螺紋孔,供第二螺栓被插入該第二螺紋孔以將該盤式制動器卡鉗耦接於該自行車車架及該底座構件中之一者,該第二螺紋孔具有不平行於該移動方向的第二中心軸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其中該第一螺紋孔具有第一內部直徑,且 該第二螺紋孔具有與該第一內部直徑相等的第二內部直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其中該第一活塞被設置在該第一中心軸線與該第二中心軸線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還包含:第二活塞,其被建構成可於該移動方向移動,且被設置在該第一中心軸線與該第二中心軸線之間以至少部份地面向該第一活塞。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其中該第一中心軸線平行於垂直於該移動方向的制動平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其中該第二中心軸線平行於該第一中心軸線。
- 一種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盤式制動器卡鉗;底座構件,其被建構成被耦接於該盤式制動器卡鉗及被附接於該自行車車架的管部;及第一螺栓,其被建構成經由該底座構件而被插入該第一螺紋孔,以將該底座構件耦接於該盤式制動器卡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3/931,027 | 2013-06-28 | ||
US13/931,027 US9227691B2 (en) | 2013-06-28 | 2013-06-28 | Bicycle brake caliper assembly |
US14/284,343 US9533733B2 (en) | 2013-06-28 | 2014-05-21 | Disc brake caliper and disc brake caliper assembly |
US14/284,343 | 2014-05-2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39285A true TW201839285A (zh) | 2018-11-01 |
TWI703282B TWI703282B (zh) | 2020-09-01 |
Family
ID=52017552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10842A TWI625476B (zh) | 2013-06-28 | 2014-06-06 | 盤式制動器卡鉗及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 |
TW108126817A TWI727382B (zh) | 2013-06-28 | 2014-06-06 | 自行車制動器卡鉗附接結構 |
TW103119732A TWI582321B (zh) | 2013-06-28 | 2014-06-06 | 盤式制動器卡鉗及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 |
TW107111953A TWI703282B (zh) | 2013-06-28 | 2014-06-06 | 盤式制動器卡鉗及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10842A TWI625476B (zh) | 2013-06-28 | 2014-06-06 | 盤式制動器卡鉗及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 |
TW108126817A TWI727382B (zh) | 2013-06-28 | 2014-06-06 | 自行車制動器卡鉗附接結構 |
TW103119732A TWI582321B (zh) | 2013-06-28 | 2014-06-06 | 盤式制動器卡鉗及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533733B2 (zh) |
CN (3) | CN109018155B (zh) |
DE (6) | DE202014011431U1 (zh) |
TW (4) | TWI62547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533733B2 (en) * | 2013-06-28 | 2017-01-03 | Shimano Inc. | Disc brake caliper and disc brake caliper assembly |
US9347505B2 (en) * | 2014-01-30 | 2016-05-24 | Shimano Inc. | Disc brake caliper and base member |
US9227691B2 (en) | 2013-06-28 | 2016-01-05 | Shimano Inc. | Bicycle brake caliper assembly |
US9309938B2 (en) | 2014-04-23 | 2016-04-12 | Shimano Inc. | Bicycle brake caliper assembly |
EP3053819A1 (en) * | 2015-01-19 | 2016-08-10 | Cycling Sports Group, Inc. | One-piece disc brake mount for bicycle |
CN105134828B (zh) * | 2015-08-07 | 2017-06-16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 被动式液压制动夹钳基座 |
ITUA20161804A1 (it) * | 2016-03-18 | 2017-09-18 | Campagnolo Srl | Gruppo pinza di un freno a disco per bicicletta e metodo per il montaggio di un gruppo pinza su un elemento portante di bicicletta |
US10189536B2 (en) | 2017-03-15 | 2019-01-29 | Shimano Inc. | Bicycle disc brake caliper |
US10604208B2 (en) * | 2017-03-15 | 2020-03-31 | Shimano Inc. | Bicycle suspension tube and bicycle suspension fork |
US10427750B2 (en) * | 2017-04-10 | 2019-10-01 | Shimano Inc. | Bicycle disc brake caliper assembly |
US10890223B2 (en) | 2019-03-14 | 2021-01-12 | Shimano Inc. | Disc brake caliper |
US11124262B2 (en) | 2019-04-24 | 2021-09-21 | Shimano Inc. | Adapter for disc brake caliper of human-powered vehicle |
US11912372B2 (en) * | 2020-12-14 | 2024-02-27 | Sram, Llc | Hydraulic brake control device with handlebar proximal hose attachment |
US11926390B2 (en) | 2022-01-17 | 2024-03-12 | Sram, Llc | Flat mount brake caliper for bicyc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27455B2 (ja) | 1978-03-18 | 1984-07-05 |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 車輌用ディスクブレ−キにおけるキャリパ支持装置 |
US5503252A (en) * | 1995-05-11 | 1996-04-02 | Gelbein; Mark | Bicycle brake assembly |
JPH09202280A (ja) * | 1996-01-26 | 1997-08-05 | Yamaha Motor Co Ltd | 鞍乗型車両の前車輪用制動装置 |
JPH09249178A (ja) * | 1996-03-18 | 1997-09-22 | Suzuki Motor Corp | 自動二輪車の前輪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
US6230849B1 (en) | 1999-07-07 | 2001-05-15 | Avid, L.L.C. | Structure for adjustably attaching a disc brake caliper to a bicycle frame |
US6334514B1 (en) | 2000-02-02 | 2002-01-01 | Shimano Inc. | Bicycle disc brake |
US6527089B2 (en) * | 2000-04-06 | 2003-03-04 | Avid, L.L.C. | Caliper drive for a bicycle ball bearing mechanical disc brake caliper |
US6386328B1 (en) * | 2001-01-22 | 2002-05-14 | Tse-Min Chen | Disk brake assembly for bicycles |
CN2461846Y (zh) * | 2001-01-23 | 2001-11-28 | 利奇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车碟刹架设装置 |
US6390246B1 (en) * | 2001-02-27 | 2002-05-21 | Mu Kai Lee | Disc brake attaching mechanism for cycles |
US6510926B1 (en) * | 2001-07-13 | 2003-01-28 | Shimano Inc. | Disc brake caliper assembly |
US6684982B2 (en) * | 2002-03-08 | 2004-02-03 | Shimano Inc. | Cable disc brake with manual wear adjustment mechanism |
CN2576592Y (zh) | 2002-10-15 | 2003-10-01 | 黄潭城 | 具有防锁死的碟式刹车器 |
CN2602998Y (zh) * | 2002-12-17 | 2004-02-11 | 陈政文 | 自行车碟煞定位结构 |
TW572016U (en) | 2003-03-31 | 2004-01-11 | Jeng-Wen Chen | Fine adjustment structure for disc brake set of bicycle |
CN2616465Y (zh) * | 2003-04-18 | 2004-05-19 | 陈政文 | 自行车碟刹组微调构造 |
JP3950870B2 (ja) * | 2004-05-14 | 2007-08-01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ブレーキ装置 |
WO2005123491A1 (en) | 2004-06-21 | 2005-12-29 | Freni Brembo S.P.A. | Disc brake caliper |
US6945369B1 (en) * | 2004-08-04 | 2005-09-20 | Jui-Pin Chen | Adjustable disk brake assembly for a bicycle |
US7007776B1 (en) * | 2005-02-04 | 2006-03-07 | Ah-Ping Lin | Bicycle disk brake device |
US7261188B2 (en) | 2005-04-18 | 2007-08-28 | Shimano Inc. | Bicycle brake caliper assembly |
US20070278055A1 (en) | 2006-05-31 | 2007-12-06 | Jui-Pin Chen | Adjustable disc brake assembly for a bicycle |
US7478707B2 (en) | 2007-06-14 | 2009-01-20 | Shimano Inc. | Bicycle disc brake device |
CN201140768Y (zh) * | 2007-11-15 | 2008-10-29 | 玉环凯凌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自行车制动钳与支架的连接结构 |
TWM347348U (en) * | 2008-07-10 | 2008-12-21 | Lee Chi Entpr Co Ltd | Locking device for disk brake |
CN201264697Y (zh) | 2008-07-24 | 2009-07-01 | 利奇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碟刹器锁紧装置 |
US20100170757A1 (en) * | 2009-01-02 | 2010-07-08 | Rakesh Kumar Dhawan | Torque bar with integrated disc brake caliper mounting |
US8479897B2 (en) | 2009-07-06 | 2013-07-09 | Shimano Inc. | Bolt for hydraulic disc brake caliper |
US9150275B2 (en) * | 2009-12-17 | 2015-10-06 | Shimano Inc. | Hydraulic connector arrangement |
EP2444309B1 (en) | 2010-10-20 | 2013-03-06 | Tektr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Bicycle disc brake |
US9751586B2 (en) * | 2011-04-18 | 2017-09-05 | Shimano, Inc. | Cable disk brake with brake pad clearance adjustment mechanism |
DE102011110795A1 (de) * | 2011-08-22 | 2013-02-28 | Gobax Gmbh | Felgenbremse, Klemmeinrichtung für Felgenbremse und Fahrradrahmen |
US20130048444A1 (en) * | 2011-08-25 | 2013-02-28 | Shimano Inc. | Bicycle disc brake caliper |
US9874253B2 (en) * | 2011-09-20 | 2018-01-23 | Shimano, Inc. | Bicycle disk brake caliper with a fluid bleeding structure |
US8936136B2 (en) * | 2011-11-29 | 2015-01-20 | Hb Performance Systems, Inc. | Brake caliper adjustment mechanism |
US9533733B2 (en) * | 2013-06-28 | 2017-01-03 | Shimano Inc. | Disc brake caliper and disc brake caliper assembly |
US9227691B2 (en) * | 2013-06-28 | 2016-01-05 | Shimano Inc. | Bicycle brake caliper assembly |
US9365259B2 (en) * | 2013-12-26 | 2016-06-14 | Shimano Inc. | Disc brake caliper |
US9309938B2 (en) * | 2014-04-23 | 2016-04-12 | Shimano Inc. | Bicycle brake caliper assembly |
-
2014
- 2014-05-21 US US14/284,343 patent/US9533733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5-28 DE DE202014011431.5U patent/DE202014011431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4-05-28 DE DE102014210198.0A patent/DE102014210198B4/de active Active
- 2014-05-28 DE DE202014011469.2U patent/DE202014011469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4-05-28 DE DE202014011412.9U patent/DE202014011412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4-05-28 DE DE102014019841.3A patent/DE102014019841B3/de active Active
- 2014-05-28 DE DE202014011024.7U patent/DE202014011024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4-06-06 TW TW106110842A patent/TWI625476B/zh active
- 2014-06-06 TW TW108126817A patent/TWI727382B/zh active
- 2014-06-06 TW TW103119732A patent/TWI582321B/zh active
- 2014-06-06 TW TW107111953A patent/TWI703282B/zh active
- 2014-06-27 CN CN201810724081.8A patent/CN109018155B/zh active Active
- 2014-06-27 CN CN201410302421.XA patent/CN104249796B/zh active Active
- 2014-06-27 CN CN202010742433.XA patent/CN112026976B/zh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10-31 US US15/339,858 patent/US10266226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22806A (zh) | 2015-06-16 |
TWI625476B (zh) | 2018-06-01 |
TW201727094A (zh) | 2017-08-01 |
DE202014011024U1 (de) | 2017-05-22 |
US10266226B2 (en) | 2019-04-23 |
DE102014210198B4 (de) | 2020-08-06 |
US20150001012A1 (en) | 2015-01-01 |
DE202014011469U1 (de) | 2021-02-04 |
CN109018155A (zh) | 2018-12-18 |
CN104249796A (zh) | 2014-12-31 |
DE202014011412U1 (de) | 2020-04-20 |
CN112026976B (zh) | 2022-01-11 |
CN109018155B (zh) | 2021-08-06 |
TWI582321B (zh) | 2017-05-11 |
TWI727382B (zh) | 2021-05-11 |
DE102014210198A1 (de) | 2014-12-31 |
TW201940805A (zh) | 2019-10-16 |
DE202014011431U1 (de) | 2020-06-19 |
US9533733B2 (en) | 2017-01-03 |
CN104249796B (zh) | 2018-08-03 |
CN112026976A (zh) | 2020-12-04 |
TWI703282B (zh) | 2020-09-01 |
DE102014019841B3 (de) | 2020-07-02 |
US20170043839A1 (en) | 2017-0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25476B (zh) | 盤式制動器卡鉗及盤式制動器卡鉗總成 | |
US10427751B2 (en) | Bicycle-brake-caliper attachment structure | |
US9365259B2 (en) | Disc brake caliper | |
US9551389B2 (en) | Bicycle disc brake caliper | |
US9347505B2 (en) | Disc brake caliper and base member | |
US10926831B2 (en) | Bicycle disc brake caliper | |
TWI595171B (zh) | 盤式制動器卡鉗及底座構件 | |
US9688348B2 (en) | Hydraulic hose fitting and hydraulic device | |
US10800480B2 (en) |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 |
US9701362B2 (en) | Bicycle brake device | |
US9764794B2 (en) | Bicycle brake device and bicycle rim brake dev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