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9703A - 鞋底、鞋的中底、鞋的本底及鞋 - Google Patents

鞋底、鞋的中底、鞋的本底及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9703A
TW201729703A TW106114986A TW106114986A TW201729703A TW 201729703 A TW201729703 A TW 201729703A TW 106114986 A TW106114986 A TW 106114986A TW 106114986 A TW106114986 A TW 106114986A TW 201729703 A TW201729703 A TW 20172970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le
shoe
laminate
cloth
melting poi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14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38612B (zh
Inventor
Yohei Tanabe
Yoichi Mizushima
Ken Itoh
Original Assignee
Diate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atex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atex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729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97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38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3861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02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3/12So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 A43B13/122So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sole or external lay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02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3/026Composites, e.g. carbon fibre or aramid fibre; the sole, one or more sole layers or sole part being made of a composit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02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3/04Plastics, rubber or vulcanised fib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02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3/12So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22Soles made slip-preventing or wear-resisting, e.g. by impregnation or spreading a wear-resisting layer
    • A43B13/223Profiled so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22Soles made slip-preventing or wear-resisting, e.g. by impregnation or spreading a wear-resisting layer
    • A43B13/24Soles made slip-preventing or wear-resisting, e.g. by impregnation or spreading a wear-resisting layer by use of insertions
    • A43B13/26Soles made slip-preventing or wear-resisting, e.g. by impregnation or spreading a wear-resisting layer by use of insertions projecting beyond the sole surfa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38Built-in insoles joined to upper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e.g. structural insoles; Insoles glued to shoe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A43B13/386Built-in insoles joined to upper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e.g. structural insoles; Insoles glued to shoes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ultilayer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7/00Insoles for insertion, e.g. footbeds or inlays, for attachment to the shoe after the upper has been joined
    • A43B17/003Insoles for insertion, e.g. footbeds or inlays, for attachment to the shoe after the upper has been join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A43B17/006Insoles for insertion, e.g. footbeds or inlays, for attachment to the shoe after the upper has been join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multilayer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5/00Footwear for sporting purposes
    • A43B5/02Football boots or shoes, i.e. for soccer, football or rug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15/00Non-skid devices or attachments
    • A43C15/16Studs or cleats for football or like boo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5/00Producing footwear
    • B29D35/12Producing parts thereof, e.g. soles, heels, uppers, by a moulding technique
    • B29D35/14Multilayered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5/00Producing footwear
    • B29D35/12Producing parts thereof, e.g. soles, heels, uppers, by a moulding technique
    • B29D35/14Multilayered parts
    • B29D35/142So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目的為提供一種藉由特定的薄片狀之層合體所形成的新穎的鞋底、鞋的中底、鞋的本底、及具備該鞋底的鞋,係藉由下述鞋底來解決課題:藉由疊層複數片布狀體並且進行加熱壓縮使其一體化而成的薄片狀之層合體所形成的鞋底,該布狀體係利用使熱可塑性樹脂延伸而獲得的線條體形成。

Description

鞋底、鞋的中底、鞋的本底及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鞋底、鞋的中底、鞋的本底及鞋,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藉由進行加熱壓縮使其一體化的薄片狀之層合體所形成的新穎的鞋底、鞋的中底、鞋的本底及鞋。
鞋底,其前足部(腳尖部)係具有柔軟性使得在彎折腳指時能夠容易地彎折,並且從中足部(足弓部)至後足部(腳跟部)係具有某程度的剛性而能夠支撐腳底。
例如,習知技術的鞋的中底一般係在前足部使用較軟質的原料,而在中足部及後足部使用較硬質的原料,並且將其加工成為腳底形狀而完成者。
專利文獻1記載有以下內容:使用紙漿紙板(pulpboard)作為運動鞋的中底。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開平8-303號公報
本發明者係著眼於鞋底會賦予穿著該鞋的使用者之身體能力的發揮,特別是敏捷性的發揮之影響,而勤勉不懈地進行檢討來完成本發明,該結果得知:藉由使用特定的薄片狀之層合體作為鞋底,能夠獲得各種習知技術的中底所無法獲得的特別之效果,特別是適合作為足球、橄欖球、棒球、田徑等的田賽(field events)或跑步(running)、競走(walking)等的運動所使用之鞋底。
亦即,本發明的課題為:提供一種藉由特定的薄片狀之層合體所形成的新穎的鞋底、鞋的中底、鞋的本底及具備該鞋底的鞋。
本發明的其他課題可藉由以下的記載而明確得知。
藉由以下的各發明來解決上述課題。
1.一種鞋底,係藉由疊層複數片布狀體並且進行加熱壓縮使其一體化而成的薄片狀之層合體所形成,該布狀體係利用使熱可塑性樹脂延伸而獲得的線條體形成。
2.前述1所記載之鞋底,其中,前述線條體 係包含:與加熱溫度相同或熔點比加熱溫度更低的低熔點樹脂成分、以及熔點比加熱溫度更高的高熔點樹脂成分。
3.前述1或2所記載之鞋底,其中,前述低熔點樹脂成分與前述高熔點樹脂成分係相同種類的樹脂成分。
4.前述1至3任一項所記載之鞋底,其中,前述一體化而成的薄片狀之層合體係使接著用薄膜介於複數片前述布狀體之間,並且將該接著用薄膜的一部分或全部予以熔融而形成。
5.前述1至4任一項所記載之鞋底,其中,在前述層合體的單面或雙面貼合有不織布或皺紋紙,或者是對其實施粗面加工。
6.前述1至5任一項所記載之鞋底,其中,形成有:肋部,係沿著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的任一方或雙方。
7.前述1至6任一項所記載之鞋底,其中,前述布狀體的疊層片數係部分地相異。
8.前述1至7任一項所記載之鞋底,其中,前述布狀體係將前述線條體用於經紗及緯紗來織成,前述線條體的打入根數在前述布狀體內係部分地相異。
9.一種鞋的中底,係藉由前述1至8任一項所記載之鞋底所構成。
10.一種鞋的本底,係藉由前述1至8任一項 所記載之鞋底所構成。
11.前述10所記載之鞋的本底,其中,在前述層合體突出地設置有鞋釘(spike)。
12.前述11所記載之鞋的本底,其中,前述鞋釘係成形為朝向前述層合體的底面側突出,並且在形成於和該鞋釘的突出側呈相反面側的凹部填充有填充材料。
13.前述10至12任一項所記載之鞋的本底,其中,一體地具有藉由前述層合體所形成的護套(counter)。
14.一種鞋,係具備前述1至8任一項所記載之鞋底。
依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藉由特定的薄片狀之層合體所形成的新穎的鞋底、鞋的中底、鞋的本底及具備該鞋底的鞋。
1‧‧‧鞋底
1A‧‧‧鞋的中底
1B‧‧‧鞋的本底
11‧‧‧前足部
12‧‧‧中足部
13‧‧‧後足部
14‧‧‧肋部
15‧‧‧肋部
16‧‧‧鞋釘
161‧‧‧填充材料
17‧‧‧止滑部
18‧‧‧護套
2‧‧‧層合體
21‧‧‧大層合體
22‧‧‧小層合體
3‧‧‧線條體
3A‧‧‧經紗
3B‧‧‧緯紗
31‧‧‧基層
32‧‧‧表面層
33‧‧‧海島構造的熱可塑性樹脂
4‧‧‧布狀體
41‧‧‧大布狀體
42‧‧‧小布狀體
5‧‧‧中底
6‧‧‧外底
7‧‧‧鞋幫
8‧‧‧中介層
100‧‧‧鞋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揭示的鞋底之第1實施方式的平面圖。
第2圖(a)係表示使前足部彎折後的狀態之側面圖,而第2圖(b)係表示使中足部至後足部彎折後的狀態之側面圖。
第3圖係用以說明腳的絞盤機制(Windlass Mechanism)之圖式。
第4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揭示的鞋底之第2實施方式的其中一例之平面圖。
第5圖係沿著第4圖中的(V)-(V)線之剖面圖。
第6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揭示的鞋底之第2實施方式的另一例之平面圖。
第7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揭示的鞋底之第3實施方式的其中一例之分解立體圖。
第8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揭示的鞋底之第3實施方式的另一例之分解立體圖。
第9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揭示的鞋底之第4實施方式的平面圖。
第10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揭示的鞋底之第5實施方式的平面圖。
第11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揭示的鞋底之第6實施方式的平面圖。
第12圖係沿著第11圖中的(xii)-(xii)線之剖面圖。
第13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揭示的鞋底之第7實施方式的平面圖。
第14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揭示的鞋底之第8實施方式的平面圖。
第15圖(a)~(e)係用以說明線條體的構造之圖式。
第16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揭示的鞋之實施方式的分解立體圖。
第17圖係表示實施例及比較例的結果之圖表。
以下,利用圖式來說明關於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再者,鞋底在本發明中係指:配置在比鞋的穿用者的腳底更靠地面側的鞋之構成零件,並且包含鞋的中底及鞋的本底。因此,以下對鞋底1的說明只要是沒有特別之限定,則是指中底1A及本底1B為共通。
(鞋底的第1實施方式)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揭示的鞋底之第1實施方式的平面圖。圖中的較大之圓形係將較小的圓形部分予以擴大來表示。
第1實施方式係例示藉由薄片狀的層合體2所形成的鞋底1(中底1A、本底1B)。圖中,11係指前足部(腳尖部)、12係指中足部(足弓部)、13係指後足部(腳跟部)。
層合體2係藉由以下步驟而一體化地形成:利用使熱可塑性樹脂延伸而獲得的線條體3來形成的布狀 體4(布狀體形成步驟),接著疊層複數片獲得的布狀體4(疊層步驟),之後進行加熱壓縮(加熱壓縮步驟),再進行冷卻壓縮(冷卻壓縮步驟)。
在此,作為前述線條體3只要是能夠形成為布狀體4即可為任意者,例如能夠使用膠帶、紗、撕裂紗、單絲纖維、複合纖維等。
另外,作為構成線條體3的熱可塑性樹脂係延伸效果較大的樹脂,一般而言是使用結晶性樹脂,具體而言能夠使用下述成分:高密度聚乙烯、高壓法製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ETHYLENE PROPYLENE BLOCK COPOLYMER)等的烯烴聚合物(OLEFINIC POLYMER)、以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等的聚酯、以及尼龍6、尼龍66等的聚醯胺...等。
其中,從加工性與經濟性以及比重較小來考量,又以高密度聚乙烯、高壓法製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等的烯烴聚合物(OLEFINIC POLYMER)為佳。
前述布狀體4係利用線條體3而形成的薄片狀體。布狀體4一般而言係如第1圖所示,形成為:藉由經紗3A及緯紗3B而織成的織布。
如上所述而形成的層合體2係配合所期望的尺寸及所期望的形狀來進行裁切。裁切後,再因應所需來配合腳底的表面形狀等使其彎曲而將鞋底1予以定型。
本發明者確認:使用上述薄片狀的層合體2 之本發明所揭示之鞋底1不僅彎曲性與習知技術的鞋底同樣地良好,並且藉由使從踏出時腳指會朝背面彎曲而如第2圖(a)所示地形成為前足部11呈彎折的狀態(利用實線所示的狀態),回復至原始的平面狀態(利用單點鏈線所示的狀態)時的回復較快(彈性復原較高),能夠輔助進行踏出動作時的腳的絞盤(Windlass)機制,而能夠產生更強大的推進力。
絞盤機制係如第3圖所示,在進行踏出動作而使得腳指朝背面彎曲時,伴著著腳指朝背面彎曲會使得從腳指形成至腳跟的足底筋膜(足底腱膜)從腳跟朝向腳尖側被朝圖中的A方向捲起,該結果,從腳指的根部形成至腳跟的足弓會進行作用而從圖中的單點鏈線之狀態(一般時),如粗實線所示般地朝B方向大幅度地彎曲而上抬。上抬後的弓部會作用使其復位的力量,藉此會使腳指伸展而在復位時強勁地踢地面而形成為用以使腳從前進的推進力。一般認為該絞盤機制相較於光腳時,在穿著鞋而將腳背固定時會減退。
習知技術的鞋底,其前足部係形成為具有適當的彎折性,使得在踏出時而使得腳指向背面彎曲時能夠柔軟地追隨而彎折。因此,回復至原始的平面狀態時的復位會較緩慢(彈性復原較低)。該結果,習知技術的鞋底會無法輔助腳的絞盤機制,而無法充分地作用從腳指向背面彎曲的狀態回復至原始時的踢力。但,本發明所揭示之鞋底1不僅在使腳指向背面彎曲而踏出時能夠與習知技術 的鞋底同樣柔軟地追隨而彎折,並且從彎折狀態開始的彈性復原也高。因此,鞋底1的高彈性復原會輔助向背面彎曲的腳指欲伸展成原始的狀態之力量,來使得因為絞盤機制而上抬的弓部復位。藉此,腳指會變得能夠迅速且強勁地回復至原始的狀態,該結果能夠獲得下述特別之效果:「發揮強勁的踢力,而能夠產生強勁的推進力」。
另外,本發明者又發現:使用上述薄片狀的層合體2之鞋底1係如第2圖(b)所示,由著地時或腳底整體踏地時所引起的從中足部12到後足部13朝地面側撓曲的狀態(利用實線所示的狀態),復原至原始的平面狀態(利用單點鏈線所示的狀態)的作用力也較強(復原力較高)。
由於習知技術的鞋底較柔軟,所以從著地時等呈撓曲的狀態復原至原始的平面狀態的作用力較弱(復原力較低)。但,上述鞋底1係具備下述習知技術的鞋底無法獲得之嶄新的效果:藉由彈性復原較高,使得從著地時等所引起的撓曲回復之復原力也較高。鞋底1係藉由從著地時或腳底整體踏地時的撓曲回復之復原力較高,而可獲得下述特別的效果:「從著地移轉至下個動作時能夠以敏捷的動作進行」。因此,依據本發明所揭示之鞋底1,特別是能夠在運動競技中提高重要的起始動作的速度、以及敏捷性。
並且,運動時,鞋底不僅會產生腳的長度方向之動作,也會產生腳寬方向的動作(扭曲),由於本發 明所揭示之鞋底1對於上述腳寬方向的扭曲也能夠同樣地發揮高度的彈性復原與復原力,所以不僅腳的前進方向也能夠對朝橫向的動作發揮強勁的推進力與高度的敏捷性。
又,由於層合體2係只利用熱可塑性樹脂所構成,所以比重較輕且機械強度也較高。因此,上述鞋底1和具備通常作為鞋底所需之剛性的習知技術的一般之鞋底在相同的剛性下進行比較情況時,不僅能夠形成為更薄,使其輕量且彎曲性也良好。所以,依據本發明所揭示之鞋底1,係藉由使其變薄來提高鞋與穿用者的腳之一體感,而能夠獲得下述特別的效果:「獲得能夠以腳底感受到地面的觸感等的感覺(腳底感覺),並且穿著舒適度良好」。
特別是在如足球等般地以腳的動作為主體的競技中,會期望能夠經由鞋以腳底感受到某程度的地面或球等的觸感之腳底感覺。習知技術的鞋底難以獲得上述般的腳底感覺。但,依據本發明所揭示之鞋底1,由於會良好地與腳底形狀貼合而使得一體感也變得良好,能夠獲得腳底感覺優異之特別的效果。
並且,由於本發明所揭示之鞋底1,在層合體2所使用的線條體係使熱可塑性樹脂延伸所獲得的,所以不易產生破裂、斷裂等,並且反覆之彎曲性較為優異等,也具有高度的耐久性。
另外,如以下例示的第2、第3及第4實施方式所示,鞋底1也能夠容易地實施用以部分地提高剛性之 改良設計。
在將該鞋底1作為中底1A使用的情況下,由於會在其單面或雙面作成為與其他的鞋零件之接著性良好,所以也能夠使不織布或皺紋紙與其貼合。並且,在相同的目的下,亦可藉由研磨等進行粗面加工來取代不織布或皺紋紙。
(鞋底的第2實施方式)
第4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揭示的鞋底之第2實施方式的平面圖,而第5圖係沿著第4圖中的(v)-(v)線之剖面圖。由於和第1圖為相同符號的部位係表示相同構造之部位,所以省略詳細說明。
第2實施方式係例示具有肋部14的鞋底1(中底1A、本底1B)。該肋部14係在中足部12配置成沿著鞋底1的長度方向(第3圖中的上下方向)延伸。依據上述第2實施方式,除了第1實施方式的效果也能夠獲得下述效果:「藉由肋部14部分地提高鞋底1的剛性」。
肋部14係藉由對層合體2進行例如衝壓成形來形成。肋部14的剖面形狀係如第5圖所示,朝鞋底1的一面突出為大致三角形狀來形成,另外亦可突出為半球狀、台形、矩形等來形成。肋部14的平面形狀並不限定於以相同寬度橫跨長度方向而形成者,例如也能夠形成為從後足部13側朝向前足部11側漸漸往左右變寬。並且, 肋部14並不限定於延伸成直線狀而形成者,也能夠形成為在平面視圖些許地呈彎曲。又,關於肋部的高度也能夠因應所需而逐漸地改變高度來形成。
雖然肋部14只要是朝鞋底1的上面與下面的任一面突出者即可,但特別是在以該鞋底1作為中底1A使用的情況下,如第5圖所示,當將肋部14突出的面形成為下面(與載置腳底的面呈相反側的面)時,不會有賦予穿用者的腳底不舒適感之情事。
肋部14的根數亦可為複數。第6圖所示的鞋底1係表示在中足部12並列設置3根肋部14的態樣。並且,複數根肋部14並不限定於並列設置的態樣,雖然未圖示但亦可在平面視圖例如使其交叉成為X字形。
在設置複數根肋部14的情況下,由於藉由利用期望的根數、期望的形狀、以及期望的突出高度來形成,能夠賦予鞋底1的中足部12期望的剛性,所以能夠容易地形成具有符合使用者的喜好之特性的鞋底1。
第6圖所示的鞋底1也在前足部11形成有肋部15。該肋部15係與肋部14同樣地藉由衝壓成形,而沿著前足部11的寬度方向隔有預定的間隔地並列設置有複數根。該肋部15係用以限制在踏出時使腳指朝背面彎曲而造成前足部11彎折時的彎折部位,會順利地導引鞋底1的彎折動作。並且,由於肋部15係朝寬度方向延伸,所以也能夠提高前足部11的寬度方向之剛性。因此,能夠抑制前足部11的寬度方向之扭曲,並且也有使 步行時或行走時的腳的動作更加穩定之效果。
該肋部15也與肋部14相同,並無特別限定根數或形狀,除了圖式之外,能夠因應鞋底1的大小或所需之剛性等來形成為各種根數、形狀。又,複數根肋部15並不限定於形成為平行者。再者,肋部15亦可形成為相對於本底1B的寬度方向呈傾斜。
另外,形成在中足部12的肋部14亦可延長至後足部13。
(鞋底的第3實施方式)
第7圖、第8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揭示的鞋底之第3實施方式的分解立體圖。由於和第1圖為相同符號的部位係表示相同構造之部位,所以省略詳細說明。
第3實施方式係例示藉由部分地使構成層合體2的布狀體4之疊層片數相異,而作成為部分地提高剛性之鞋底1(中底1A、本底1B)。依據上述第3實施方式,除了第1實施方式的效果也能夠獲得下述效果:「部分地提高鞋底1的剛性」。
第7圖所表示之鞋底1係只在與將前足部11、中足部12及後足部13形成為一體的大層合體21的中足部12相對應之部位,設置比大層合體21更小的小層合體22。大層合體21與小層合體22都是疊層複數片布狀體4再藉由進行加熱壓縮所形成的層合體2。因此,由於鞋底1的布狀體4的疊層片數在疊層有大層合體21與 小層合體22的中足部12會部分地變多,所以能夠部分地提高中足部12的剛性。
大層合體21與小層合體22雙方係分別形成為層合體2後才予以重疊,並且藉由再次進行加熱壓縮使其一體化亦可,也可以將雙方分別形成為層合體2後,再藉由接著劑等進行接著來使其一體化。
另一方面,第8圖所示之鞋底1係使用部分地疊層較多的布狀體4而形成的層合體2。在此,係將比大布狀體41更小的1片小布狀體42夾持於2片大布狀體41、41在中足部12相對應的部位之間。但,小布狀體42亦可配置在層合體2的表面。
雖然大布狀體4係將前足部11、中足部12及後足部13形成為一體,但小布狀體42係只形成在與鞋底1的中足部12相對應之部位。其後,在將上述大布狀體41與小布狀體42予以疊層後,再藉由進行加熱壓縮使其一體化來形成層合體2。由於即使藉此也會使鞋底1的布狀體4的疊層片數在中足部12會部分地變多,所以能夠部分地提高中足部12的剛性。
又,雖然在第7圖、第8圖中,係配合中足部12的形狀來形成小層合體22及小布狀體42,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也可以是矩形等的任意形狀。
並且,除了中足部12之外也能夠因應所需在任意的部分,藉由上述相同的方法來部分地提高剛性。
(鞋底的第4實施方式)
第9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揭示的鞋底之第4實施方式的平面圖。圖中的較大之圓形係將較小的圓形部分予以擴大來表示。由於和第1圖為相同符號的部位係表示相同構造之部位,所以省略詳細說明。
第4實施方式係例示藉由使用在布狀體4內部分地使布狀體4的線條體3之打入根數相異的層合體2,而作成為部分地提高剛性之鞋底1(中底1A、本底1B)。依據上述第4實施方式,除了第1實施方式的效果也能夠獲得下述效果:「部分地提高鞋底1的剛性」。
該鞋底1係使中足部12的布狀體4的由經紗3A、緯紗3B所組成的線條體3之經紗3B的打入根數作成為比前足部11的布狀體4的線條體3之打入根數更多。由於布狀體4係線條體3的打入根數愈多則強度變得愈高而會提高剛性,所以依據該鞋底1能夠部分地提高中足部12的剛性。
使線條體3的打入根數如上所述進行變化的布狀體4,可以是構成層合體2的複數片布狀體4全部,也可以只是複數片布狀體4中的一部分之布狀體4。
具體的打入根數係能夠因應線條體3的粗度或所需之剛性來適當地進行調整。
並且,線條體3的打入根數之調整不限定於中足部12,而是能夠因應所需來對任意部位進行。
又,在欲部分性地提高鞋底1的剛性之情況 下,也可以適當地組合上述第2實施方式、第3實施方式及第4實施方式的各構造中的任2種以上的構造。
(鞋底的第5實施方式)
第10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揭示的鞋底之第5實施方式的分解立體圖。由於和第1圖為相同符號的部位係表示相同構造之部位,所以省略詳細說明。
雖然第1~第4實施方式所示的鞋底1係表示不限制用於中底1A、本底1B的例子,但第5實施方式的鞋底1是作為本底1B來使用的情況之其中一例。
本底1B係具有疊層包含層合體2的複數層所組成之疊層構造。本底1B係由層合體2層、中底5層、及外底6層之3層所組成,並且將層合體2使用在最上層。該層合體2也能夠使用上述第1~第4實施方式所揭示之任一層合體2。
中底5係例如藉由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胺甲酸酯(PU)等的發泡合成樹脂所形成。外底6係例如藉由橡膠等的具有耐磨耗性、及防滑性的原料所形成。
藉由接著劑接著上述層合體2、中底5、及外底6使其一體化來形成本底1B。另外,也可以藉由加熱進行融著使其一體化來形成本底1B。又,亦可藉由射出成形依序使中底5層、及外底6層與層合體2一體化。
該本底1B除了第1實施方式的效果之外,藉 由中底5所發揮之良好的緩衝性能夠獲得下述效果:「適合用於作為跑鞋、競走鞋等的本底」。
在此,雖然例示3層的疊層構造,但並無特別地限定疊層數。並且,該本底1B並不限定於將層合體2疊層在最上層也可以疊層在中間層。又,將層合體2使用在構成疊層構造的複數層中的2層以上亦可。
(鞋底的第6實施方式)
第11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揭示的鞋底之第6實施方式的底面圖。第12圖係沿著第11圖中的(xii)-(xii)線之剖面圖。由於和第1圖為相同符號的部位係表示相同構造之部位,所以省略詳細說明。
第6實施方式的鞋底1也係表示作為本底1B來使用的情況之其中一例。
本實施方式所示的本底1B係在層合體2的底面(與地面接觸的面)突出地設置適當數量的鞋釘16。該本底1B除了第1實施方式的效果之外,也能夠獲得下述效果:「適合用於作為足球鞋、橄欖球鞋等的田賽用的運動鞋之本底」。
鞋釘16係如第12圖所示,例如藉由衝壓成形而一體地形成凸出,使得層合體2在底面側部分地形成為凸部,並且在其相反面側形成為凹部。鞋釘16的形狀為任意,並不限定於圖式之形狀。
在與該鞋釘16的突出側呈相反面側的凹部係 填充有填充材料161為佳。藉此,即使因為長期間使用所造成的磨耗等而使得鞋釘16的前端開孔,也能夠藉由填充材料161來維持作為鞋釘16的機能。作為填充材料161較佳為:具有適當的彈性並且能夠作為緩衝材料來發揮機能的材質,例舉:橡膠。藉由橡膠也能獲得在接觸地面時緩和上推力的效果。
其他,雖然未圖示,但鞋釘16也可以係作為後加工,而藉由射出成形來將聚醯胺或聚胺甲酸酯等的合成樹脂形成在用以形成本底1B的層合體2的底面側。此時,為了良好地使射出成形的合成樹脂與層合體2一體化,所以至少在層合體2的底面側事先以薄膜或塗布等的形式疊層接著性與射出成形的合成樹脂和層合體2雙方都良好的合成樹脂為佳。
另外,雖然未圖示,但鞋釘16亦可藉由螺固而安裝在本底1B的底面。該情況下,係藉由事先在本底1B設置母螺栓孔與螺帽,並且使從鞋釘16突出的螺紋軸與其螺合,能夠可裝卸地將鞋釘16安裝在本底1B。
又,在第6實施方式所示的本底1B,也可以適當地使用第2實施方式、第3實施方式及第4實施方式的各構造中的任2種以上的構造。
(鞋底的第7實施方式)
第13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揭示的鞋底之第7實施方式的底面圖。由於和第1圖為相同符號的部位係表示相同構 造之部位,所以省略詳細說明。
第7實施方式的鞋底1也係表示作為本底1B來使用的情況之其中一例。
本實施方式所示的本底1B係在層合體2的底面(與地面接觸的面)突出地設置適當數量及形狀的止滑部17。該本底1B除了第1實施方式的效果之外,也能夠獲得下述效果:「適合用於作為例如跑鞋或競走鞋等的本底」。
止滑部17也可以藉由例如射出成形來將聚胺甲酸酯等的軟質之合成樹脂形成在層合體2的底面側。此時,與鞋釘16的情況相同,至少在層合體2的底面側事先以薄膜或塗布等的形式疊層接著性與射出成形的合成樹脂和層合體2雙方都良好的合成樹脂為佳。並且,也可以藉由接著劑將個別形成的止滑部17接著在層合體2的底面側。
又,在第7實施方式所示的本底1B,也可以適當地使用第2實施方式、第3實施方式及第4實施方式的各構造中的任2種以上的構造。
(鞋底的第8實施方式)
第14圖係表示本發明所揭示的鞋底之第8實施方式的立體圖。由於和第1圖、第11圖、第12圖為相同符號的部位係表示相同構造的部位,所以省略詳細說明。
第8實施方式的鞋底1也係表示作為本底來 使用的情況之其中一例。
本實施方式所示的本底1B係將由層合體2所形成的護套18一體地形成在後足部。護套18係主要用以防止鞋的腳跟部的形狀崩壞,並且用以保護腳跟的芯材之部位。本實施方式所示之護套18係對形成本底1B的層合體2例如進行衝壓成形而與本底1B的後足部形成為一體。
依據該本底1B,除了第1實施方式的效果也能夠獲得下述效果:「藉由護套18來提高支撐腳跟的效果,並且提升伴隨著運動競技般的激烈之動作時的腳的穩定性。」。
亦即,鞋中的腳跟部在踏出或著地時會隨時在鞋中移動。例如觀察著地時,腳跟部會發生下述現象:「稍微朝內側倒而產生變形,被稱為內旋(pronation)」。由於一般的鞋之護套主要是為了保持鞋的腳跟部的形狀會藉由相對較硬質的合成樹脂來形成,所以會形成為較難追隨鞋中的腳跟之動作的構造。因此,一邊追隨腳跟的動作一邊予以支撐的機能會不充份,由提高鞋中的腳之穩定性的觀點來考量會有問題。
但,具備有如上所述藉由層合體2所形成的護套18之本底1B,會使得護套18能夠追隨腳跟的動作而容易地產生彎折變形。並且,由層合體2所形成的護套18如上所述係具有高度的彈性復原,所以在追隨腳跟的動作而產生變形後會迅速地復原至原始的形狀。此時,會 藉由護套18的高度之彈性復原來輔助腳跟在鞋中欲復原至原始的位置之動作。因此,不僅能夠提高支撐腳跟的效果,並且能夠提高鞋中的腳之穩定性。
又,因為著地時的內旋而產生變形的腳跟會藉由被護套18的彈性復原輔助而能夠迅速地復原,不僅能夠在著地後迅速地移轉至下一個踏出動作,並且也能夠以更加敏捷的動作進行。
再者,由於護套18能夠追隨腳跟的動作而容易地產生變形,所以能夠抑制因為腳跟的動作而造成護套18的部位之外的鞋幫部分產生變形。因此,能夠提高鞋幫的合腳感,而能夠抑制砂等從因為鞋幫變形而產生的間隙侵入至鞋內。當然,藉由層合體2本身所具有的剛性也能夠維持護套本來對於的鞋的腳跟部之保形性。
又,具有護套18的本底1B並不限定於具有鞋釘16者。
(層合體的構造)
其次,說明關於層合體2的具體之構造。
層合體2係藉由疊層複數片布狀體4並且對其進行加熱壓縮使其一體化而形成,該布狀體4係利用使熱可塑性樹脂延伸而獲得的線條體3形成。
線條體3係如上所述,例如能夠使用膠帶、紗等,雖然線條體3係因應所需來進行捻絲,但作成為膠帶、紗等的扁平之線條體為佳,特別是使用作為膠帶狀線 條體的扁紗更佳。
在欲獲得疊層複數片布狀體4並且藉由進行加熱壓縮使其一體化而形成的層合體2時,較佳為:將線條體3的一部分予以熔融。
線條體3係含有低熔點樹脂成分與高熔點樹脂成分為佳。進行下述加熱時,係藉由利用會使低熔點樹脂成分熔融而不會使高熔點樹脂成分熔融的程度之溫度進行加熱,使得其中的低熔點樹脂成分會成為接著成分,而高熔點樹脂成分則會成為強化纖維。
低熔點樹脂成分與高熔點樹脂成分係構成線條體3的樹脂中本來所含的低熔點樹脂成分與高熔點樹脂成分亦可,也可以是刻意地在線條體3形成低熔點樹脂成分的部位與高熔點樹脂成分的部位。在前者的情況下,係如第15圖(a)所示,線條體3能夠作成為只有基層31的單層。在後者的情況下,係如第15圖(b)、(c)所示,線條體3能夠作成為下述疊層構造:在基層31的單面或雙面疊層由熔點比基層31更低的由熱可塑性樹脂所組成的表面層32。另外,在後者的情況下,係如第15圖(d)所示,亦可為:使由熔點比基層31更低的熱可塑性樹脂所組成的表面層32包覆基層31的芯鞘構造,也可以如第15圖(e)所示,是使由熔點比基層31更低的熱可塑性樹脂33分散的海島構造。
又,在構成層合體2的線條體3包含:作為高熔點樹脂成分的基層31、與作為低熔點樹脂成分的表 面層32或海島構造的熱可塑性樹脂33的情況下,會在表面層32或熱可塑性樹脂33使用比基層31更低熔點的熱可塑性樹脂。構成基層31的樹脂成分、與表面層32或海島構造的熱可塑性樹脂33的樹脂成分為相同種類的樹脂成分較佳。上述理由為:因為在進行下述加熱壓縮時,能夠更牢固地對藉由線條體3所構成的布狀體4彼此進行接著。相同種類的樹脂成分是指:由聚烯烴、聚醯胺、聚酯等,相同種類的成分所構成的樹脂。
線條體3能夠因應目的來添加各種的添加劑。具體而言,例舉有:有機磷系、硫醚系等的抗氧化劑;受阻胺系等的光穩定劑;二苯基酮系、苯并三唑系、苯甲酸酯系等的紫外線吸收劑;抗靜電劑;雙醯胺系、蠟系、有機金屬鹽系(organometallic salt)等的分散劑;醯胺系、有機金屬鹽系等的潤滑劑;含溴系(bromine-containing)有機系、磷酸系、氰尿酸三聚氰胺系、三氧化銻等的阻燃劑;低密度聚乙烯、線狀低密度聚乙烯等的延伸助劑;有機顏料;無機顏料;無機填充劑;有機填充劑;金屬離子系等的無機抗菌劑、有機抗菌劑等。
在將線條體3用於疊層構造的情況下,作為形成其成形材料的層疊薄膜之手段係能夠從以下為公眾所知的手段適當地選擇:事先形成作為基層31的薄膜與作為表面層32的薄膜,再利用乾式層壓方法(DRY LAMINATION METHOD)或熱層合法(HEAT LAMINATION METHOD)使其複層化的手段,或將作為 表面層32的熱可塑性樹脂塗層在作為基層31的薄膜之表面的方法,或將表面層32押出層壓在事先形成作為基層31的薄膜之方法,或是藉由多層共押出法(multilayer co-extrusion method)進行壓出成形使其成為層疊薄膜。由成形的容易度或成本面、及與製品的各層間的接著性之觀點考量,藉由多層共押出法利用一個步驟來獲得基層31與表面層32的疊層構造為佳。
另外,作為使其延伸而作成為線條體3的手段例如係能夠採用單軸延伸。該情況下,可在使作為基層31的薄膜朝單軸方向延伸後,疊層作為表面層32的熱可塑性樹脂,再將其切割為膠帶狀,或者也能夠藉由在切割疊層基層31與表面層32而成的層疊薄膜之前或切割之後,再使其朝單軸方向延伸來獲得。
對於延伸方法並無特別地限定,能使用熱輥、熱板、熱風爐、溫水、熱油、蒸氣、紅外線照射等的為公眾所知的加熱方法,來進行一次或多次延伸。
雖然能夠因應目的任意地選定線條體3的粗度,但一般而言係在50~10000分特(dt)的範圍內為佳。
布狀體4係使用線條體3所形成的薄片狀體,一般而言除了能夠使用如第1圖、第9圖所示,藉由經紗3A及緯紗3B所織成的織布之外,布狀體4也能夠使用交叉結合布(組合布),係在一方向並列設置多數條線條體,並且在其上方並列設置多數條線條體使其在任意 角度方向上交叉,再使用熱熔膠黏著劑等的接著劑或者是藉由熱熔接來對該交點進行結合。另外,布狀體4能夠作成為多軸纖維基材,係在一方向並列設置多數條線條體3,並且在其上方並列設置多數條線條體3使其在任意角度方向上交叉,再利用接結紗連結。布狀體4也可以是編織物。
在欲獲得疊層複數片布狀體4並且進行加熱壓縮使其一體化而形成的薄片狀之層合體2時,係能夠藉由下述方法進行製造:使接著用薄膜介於複數片布狀體4之間再藉由熔融該接著用薄膜的一部分或全部,較佳為:能夠藉由將該接著用薄膜的一部分熔融來進行製造。
作為接著用薄膜係使用樹脂薄膜較佳。樹脂薄膜係包含與構成線條體3的樹脂相同種類的樹脂成分為佳。接著用薄膜係能夠含有:作為可熔融的樹脂之低熔點樹脂成分、與作為無法熔融的樹脂之高熔點樹脂成分。例如,較佳為:能夠使用在低熔點樹脂中使高熔點樹脂的微粒子分散者等。
又,在欲獲得疊層複數片布狀體4並且進行加熱壓縮使其一體化而形成的薄片狀之層合體2時,係將線條體3的一部分熔融並且使接著用薄膜介於複數片布狀體4之間再熔融該接著用薄膜的一部分或全部為佳,更佳為:熔融該接著用薄膜的一部分。
層合體2係藉由疊層複數片上述布狀體4,並且對其進行加熱壓縮來使其一體化而形成。雖然並無限定 其具體的製造方法,但以下對作為其中的一例進行說明。
層合體2係在布狀體形成步驟中使用線條體3來形成布狀體4,接著在疊層步驟中疊層複數片獲得的布狀體4。並且,在加熱壓縮步驟中對其進行加熱壓縮後,藉由在冷卻壓縮步驟中對其進行冷卻壓縮,而能夠形成作為所期望的鞋底的材料之層合體2。
在布狀體形成步驟中,係使用線條體3來形成布狀體4。在對布狀體4進行織布的情況下,雖然並無特別限定織法,但例如能夠織成為:平織、綾織、斜紋織、畦織、雙層織等。
在疊層步驟中,係疊層複數片如上所述而獲得的布狀體4。從賦予層合體2某程度的機械強度的觀點來考量,疊層片數係疊層2片以上。疊層片數的上限係任意地設定而使得作為最終製品的鞋底1(中底、本底)會成為所期望的厚度或剛性。
再者,疊層的布狀體4分別並不限定於相同者,亦可疊層線條體3的種類或寬度或厚度或延伸倍率、打入根數、織法等相異的布狀體4彼此。另外,在如第8圖所示使小布狀體42介在其中的情況下,在該疊層步驟中,能夠疊層大布狀體41與小布狀體42。
在加熱壓縮步驟中,係對疊層複數片而形成的布狀體4之積層物進行加熱及壓縮。該加熱壓縮步驟係在對布狀體4進行加熱後,再對加熱後的布狀體4進行壓縮亦可,或者是同時地進行加熱與壓縮也可以。
雖然只要是能夠獲得一體化而形成的薄片狀之層合體2並無對加熱條件特別地限定,但較佳之進行方式為:將線條體3的一部分熔融。當使用第15圖(b)~(e)所示的線條體3時,較佳係藉由利用下述程度之溫度範圍來進行:不會熔融線條體3的基材31而是會使表面層32或海島構造的熱可塑性樹脂33般熔點比基材31更低的部分熔融,上述理由為:因為能夠容易地進行加熱壓縮來使線條體3的一部分熔融。藉由在上述溫度範圍內進行壓縮,雖然基層31不會熔融,但由於表面層32或海島構造的熱可塑性樹脂33熔點比基層31更低,所以該表面層32或海島構造的熱可塑性樹脂33會熔融而牢固地接著相鄰接的布狀體4、4之間。
使用上述包含基層31與熔點比基層31更低的表面層32或海島構造的熱可塑性樹脂33之線條體3而形成的布狀體4所構成的層合體2,係藉由使線條體3中作為高熔點樹脂成分的基層31成為強化纖維,並且使作為低熔點樹脂成分的表面層32或海島構造的熱可塑性樹脂33成為接著成分,而能夠形成下述層合體2,具有高度的彎曲彈性率而使得耐衝擊性優異,並且使相鄰接的布狀體4、4之間牢固地接著。
並且,在上述使接著用薄膜介於布狀體4之間的情況下,加熱條件係以熔融接著用薄膜的一部分之方式來進行。藉此,能夠牢固地接著相鄰接的布狀體4、4之間。此時,在熔融接著用薄膜的一部分時,藉由設定加 熱條件進一步地使線條體3的一部分熔融,能夠更牢固地接著相鄰接的布狀體4、4之間。
雖然壓縮時的壓力或壓縮時間會因為構成布狀體4的線條體3所使用的樹脂或布狀體4的厚度等而相異,但作為其中一例能夠例舉:壓力為0.5MPa~30MPa,壓縮時間為數秒~20分。
在冷卻壓縮步驟中,係在冷卻條件下對在加熱壓縮步驟中被加熱壓縮而成的積層物進行壓縮。在此,冷卻是指:利用比加熱壓縮步驟的溫度條件更低的溫度進行,例如能夠設定為10~60℃。藉由冷卻壓縮步驟,會使因為加熱而熔融的表面層32或海島構造的熱可塑性樹脂33產生硬化,而能夠獲得使各布狀體4牢固地產生硬化之層合體2。
雖然壓縮時的壓力或壓縮時間會因為構成布狀體4的線條體3所使用的樹脂或布狀體4的厚度等而相異,但作為其中一例能夠例舉:壓力為0.5MPa~30MPa,壓縮時間為數秒~20分。
在加熱壓縮步驟及冷卻壓縮步驟所使用的壓縮手段並無特別限定,能夠使用下述適當的為公眾所知的裝置:油壓衝壓機、輥壓機、雙帶壓製機等。
最終所獲得的層合體2係藉由透過上述冷卻壓縮步驟來形成為所期望的厚度。
如上所述而形成的層合體2係因應鞋底1(中底1A、本底1B)的使用目的來配合期望的尺寸及期望的 形狀進行裁切。裁切後,因應所需來配合腳底的表面形狀等使其彎曲予以定型。
(鞋的實施方式)
本發明所揭示之鞋係在中底1A與本底1B的任一方或雙方具備使用上述層合體2而形成的鞋底1。第16圖係表示鞋100,其具備:使用層合體2的中底1A與使用層合體2的本底1B。該鞋100在將鞋幫7及中底1A接著在本底1B,係進一步地藉由安裝中介層8來形成。由於該鞋100具備使用層合體2的鞋底1,所以能夠獲得第1實施方式所揭示之鞋底1會發揮的效果。
亦可因應所需進一步地在中底1A與中介層8之間安裝未圖示的緩衝材。另外,雖然在第16圖中,係使用第11圖、第12圖的第6實施方式所示的本底1B作為使用層合體2的本底1B,但並不限定於此。
〔實施例〕
以下,雖然針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非受限於下述實施例。
(實施例1)
作為高熔點樹脂成分係使用聚丙烯(MFR=0.4g/10分、重量平均分子量Mw=630,000、融熔峰溫度=164℃),而作為低熔點樹脂成分係使用丙烯-乙烯隨機共聚 物(MFR=7.0g/10分、重量平均分子量Mw=220,000、融熔峰溫度=125℃),並且藉由射出吹氣成形法將低熔點樹脂成分作成為兩外層,而將高熔點樹脂成分作為中間層來獲得3層薄膜(層厚比:1/8/1)。
高熔點樹脂成分(聚丙烯)與低熔點樹脂成分(丙烯-乙烯隨機共聚物)都是聚烯烴,為相同種類的樹脂成分。
利用雷射(razor)來對獲得的薄膜進行切割。接著,在溫度110~120℃的熱板上使其延伸7倍之後,在溫度145℃的熱風循式烤箱內進行10%的熱鬆弛處理,來獲得紗寬為4.5mm、纖度為1700dt的扁紗。
使用蘇爾壽(Sulzer)織機將獲得的扁紗織成為經紗15根/25.4mm,緯紗15根/25.4mm的綾織,藉此獲得布狀體。
另一方面,將丙烯-乙烯隨機共聚物(MFR=7.0g/10分、重量平均分子量Mw=220,000、融熔峰溫度=125℃)作為低熔點樹脂成分、以及將聚丙烯(MFR=1.9g/10分、重量平均分子量Mw=500,000、融熔峰溫度=161℃)作為高熔點樹脂成分,並且將重量比率設為:低熔點樹脂成分:高熔點樹脂成分=80:20來進行混合,再藉由射出吹氣成形法來獲得接著用薄膜。
將所獲得的4片布狀體、與所獲得的3片接著用薄膜交互地疊層而形成為布狀體/接著用薄膜/布狀體/接著用薄膜/布狀體/接著用薄膜/布狀體,來獲得層合物。
在利用油壓式衝壓機對所獲得的層合物以衝壓溫度為145℃、壓力為5MPa進行加熱衝壓2分鐘之後,再利用油壓式衝壓機以衝壓溫度為25℃、壓力為5MPa進行冷卻衝壓2分鐘來獲得層合體。
在所獲得的層合體之單面將織物單位重量為30g/m2的PET水刺不織布、與厚度為30μm的EMA(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薄膜,以層合體/EMA薄膜/不織布的順序進行疊層,再利用油壓式衝壓機以衝壓溫度為125℃、壓力為0.5MPa進行衝壓1分鐘之後,再利用油壓式衝壓機以衝壓溫度為25℃、壓力為0.5MPa進行冷卻衝壓1分鐘來獲得厚度為1.3mm的層合體薄片。
在將所獲得的層合體薄片衝壓成腳底形狀之後,將其加熱至130℃再利用鋁模如第6圖所示般地,沿著前足部的寬度方向衝壓成形4條肋部、以及沿著中足部的長度方向衝壓成形3條肋部,來獲得中底(1)。
(實施例2)
除了在實施例1中,將5片布狀體、與4片接著用薄膜交互地疊層而形成為布狀體/接著用薄膜/布狀體/接著用薄膜/布狀體/接著用薄膜/布狀體/接著用薄膜/布狀體之外係與實施例1相同,而會獲得厚度為1.6mm的中底(2)。
(比較例1)
藉由將厚度為2mm的紙漿紙板衝壓成腳底形狀來獲得中底(3)。
<評價方法>
利用在實施例1、2所獲得的中底(1)、(2)及比較例1所獲得的中底(3),製造成26.5cm的室內足球用鞋,並且依據以下評價方法來評價敏捷性的效果。
讓實驗者穿著該鞋,利用KISTLER(有限公司)製的測力板9281B來測量從下述狀態:使單腳在前且另一隻腳在後打開成步伐寬度程度而呈靜止的狀態,為了前進而踢出時在前足的垂直方向之地面反作用力Fz。將Fz值的上升變得緩慢時視為掌指(MP)關節彎曲時,並且測量從掌指(MP)關節彎曲至離開地面為止的時間。再者,掌指(MP)關節係指:腳尖碰到地面而將腳跟上抬時產生彎曲的部位。
讓每1位實驗者進行5次實驗,而求得從掌指(MP)關節彎曲至離開地面為止的測量時間之平均值。該結果表示於表1及第17圖。
<評價>
由表1或第17圖可得知,在使用實施例1、2的中底(1)、(2)的鞋之情況下,相較於使用比較例1的中底(3)的鞋之情況係能夠縮短從掌指(MP)關節彎曲至離開地面為止的時間,並且能夠提高敏捷性。
(實施例3)
除了在實施例1中,將3片布狀體、與2片接著用薄膜交互地疊層而形成為布狀體/接著用薄膜/布狀體/接著用薄膜/布狀體之外係與實施例1相同,而會獲得厚度為1.0mm的中底(4)。
<評價方法>
利用在實施例3所獲得的中底(4)及比較例1所獲得的中底(3),製造成26.5cm的跑步用鞋,並且評價在體育館內20m短跑的行走時間與垂直跳高的跳躍距離。 該結果表示於表2及表3。
<評價>
由表2及表3可得知,在使用實施例3的中底(4)的鞋之情況下,相較於使用比較例1的中底(3)的鞋之情況,不論在行走時間及跳躍距離都較優異,並且能夠提高踢力及推進力。
另外,雖然上述實施例係將層合體用於鞋的中底之情況,但實施例2所獲得的厚度為1.6mm的層合 體薄片也能作為鞋的本底來使用。因此,可得知藉由將該層合體薄片衝壓成本底形狀來製造鞋,能夠獲得與上述實施例1~3相同的提高敏捷性、踢力及推進力的效果。
1‧‧‧鞋底
1A‧‧‧鞋的中底
1B‧‧‧鞋的本底
11‧‧‧前足部
12‧‧‧中足部
13‧‧‧後足部
2‧‧‧層合體
3‧‧‧線條體
3A‧‧‧經紗
3B‧‧‧緯紗
4‧‧‧布狀體

Claims (14)

  1. 一種鞋底,係藉由疊層複數片布狀體並且進行加熱壓縮使其一體化而成的薄片狀之層合體所形成,該布狀體係利用由熱可塑性樹脂所成的線條體來形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之鞋底,其中,前述線條體係包含:與加熱溫度相同或熔點比加熱溫度更低的低熔點樹脂成分、以及熔點比加熱溫度更高的高熔點樹脂成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記載之鞋底,其中,前述低熔點樹脂成分與前述高熔點樹脂成分係相同種類的樹脂成分。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記載之鞋底,其中,前述一體化而成的薄片狀之層合體係使接著用薄膜介於複數片前述布狀體之間,並且將該接著用薄膜的一部分或全部予以熔融而形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記載之鞋底,其中,在前述層合體的單面或雙面貼合有不織布或皺紋紙,或者是對其實施粗面加工。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記載之鞋底,其中,形成有:肋部,係沿著長度方向及寬度方向的任一方或雙方。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記載之鞋底,其中,前述布狀體的疊層片數係部分地相異。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記載之鞋底, 其中,前述布狀體係將前述線條體用於經紗及緯紗來織成,前述線條體的打入根數在前述布狀體內係部分地相異。
  9. 一種鞋的中底,係藉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任一項所記載之鞋底所構成。
  10. 一種鞋的本底,係藉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任一項所記載之鞋底所構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記載之鞋的本底,其中,在前述層合體突出地設置有鞋釘。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記載之鞋的本底,其中,前述鞋釘係成形為朝向前述層合體的底面側突出,並且在形成於和該鞋釘的突出側呈相反面側的凹部填充有填充材料。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至第12項任一項所記載之鞋的本底,其中,一體地具有藉由前述層合體所形成的護套。
  14. 一種鞋,係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8項任一項所記載之鞋底。
TW106114986A 2014-02-25 2015-02-25 鞋底、鞋的中底、鞋的本底及鞋 TWI6386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34286 2014-02-25
JP2014034286 2014-02-25
JP2014-093113 2014-04-28
JP2014093113 2014-04-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9703A true TW201729703A (zh) 2017-09-01
TWI638612B TWI638612B (zh) 2018-10-21

Family

ID=5400887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14986A TWI638612B (zh) 2014-02-25 2015-02-25 鞋底、鞋的中底、鞋的本底及鞋
TW104106073A TWI590775B (zh) 2014-02-25 2015-02-25 Soles, soles of shoes, soles of shoes and shoes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6073A TWI590775B (zh) 2014-02-25 2015-02-25 Soles, soles of shoes, soles of shoes and shoes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111491B2 (zh)
EP (1) EP3111794B1 (zh)
JP (4) JP6802061B2 (zh)
KR (1) KR102273324B1 (zh)
CN (2) CN106231945B (zh)
TW (2) TWI638612B (zh)
WO (1) WO20151295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45784B2 (en) 2012-04-12 2022-09-20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Adjustable response elastic kinetic energy converter and storage field system for a footwear appliance
US10806216B2 (en) * 2014-02-25 2020-10-20 Diatex Co., Ltd. Shoe sole, insole of shoe, main sole of shoe, and shoe
WO2015129555A1 (ja) * 2014-02-25 2015-09-03 ダイヤ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靴底、靴の中底、靴の本底及び靴
USD756083S1 (en) * 2014-05-02 2016-05-17 Gavrieli Brands LLC Single-sole shoe with red sole
JP6307667B2 (ja) 2015-09-18 2018-04-04 株式会社アシックス 靴底用部材、及び、靴
WO2017058419A1 (en) 2015-10-02 2017-04-06 Nike Innovate C.V. Plate with foam for footwear
US10842224B2 (en) 2015-10-02 2020-11-24 Nike, Inc. Plate for footwear
US10441027B2 (en) 2015-10-02 2019-10-15 Nike, Inc. Footwear plate
CN108495567A (zh) * 2016-01-15 2018-09-04 罗杰斯公司 适形且传播压力的鞋床、制造该鞋床的方法以及包括该鞋床的制品
DE212017000086U1 (de) * 2016-03-15 2018-11-29 Nike Innovate C.V. Schaumstoffzusammensetzungen und deren Anwendungen
JP6979741B2 (ja) * 2016-04-21 2021-12-15 萩原工業株式会社 成形加工用フラットヤーンラミネートシート及び成形加工品
CN115413855A (zh) 2016-07-20 2022-12-02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鞋板
AU2016433456B2 (en) * 2016-12-22 2020-10-22 Asics Corporation Shoe so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ole
JP2019097955A (ja) * 2017-12-05 2019-06-24 株式会社三和 スリッパの底部材となる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スリッパ
WO2019204202A1 (en) 2018-04-16 2019-10-24 Nike Innovate C.V. Outsole plate
US11344078B2 (en) 2018-04-16 2022-05-31 Nike, Inc. Outsole plate
CN116138540A (zh) 2018-06-04 2023-05-23 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 两部分鞋底结构及其用途
KR20210092731A (ko) * 2018-10-05 2021-07-26 워세스터 폴리테크닉 인스티튜트 충격 흡수 풋웨어 장치
US11523655B2 (en) 2018-12-03 2022-12-13 Nike, Inc. High energy return foam compositions having improved abrasion resistance and uses thereof
BR112021012870A2 (pt) 2019-01-16 2021-09-21 Milliken & Company Composto de proteção multiameaça
WO2020167402A1 (en) 2019-01-16 2020-08-20 Milliken & Company Multi-threat protection composite
CH716004B1 (de) * 2019-03-27 2023-03-31 On Clouds Gmbh Laufschuhsohle mit Faserverbundplatt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Faserverbundplatte.
JP7153793B2 (ja) 2019-04-22 2022-10-14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
JP6849765B1 (ja) * 2019-09-30 2021-03-31 株式会社デサント ランニング用靴およびバレーボール用靴
KR102263757B1 (ko) * 2019-12-09 2021-06-11 문신환 다공성 신발중창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다공성 신발중창
FR3107437B1 (fr) * 2020-02-25 2022-04-29 Decathlon Sa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e structure de semelle comprenant un élément de semelle textile intégralement ou en partie thermofondu, et article chaussant comprenant une telle structure de semelle.
JP7077354B2 (ja) 2020-03-27 2022-05-30 美津濃株式会社 シューズ
US20220225729A1 (en) 2021-01-20 2022-07-21 Puma SE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sole plate
JPWO2022173052A1 (zh) * 2021-02-15 2022-08-18
USD1010297S1 (en) 2021-06-30 2024-01-09 Puma SE Sho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3121B2 (ja) * 1977-09-30 1985-09-26 株式会社ミツウマ 射出成型靴の製造法
JPS5712885Y2 (zh) * 1978-11-30 1982-03-15
US4654984A (en) * 1985-04-03 1987-04-07 Northwest Podiatric Laboratories, Inc. Reinforced heel orthotic insert
JPS63167901U (zh) * 1987-04-22 1988-11-01
US5022168A (en) * 1989-08-04 1991-06-11 Jeppson Iii John Footwear insert
JP2992620B2 (ja) * 1990-09-07 1999-12-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靴の靴底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204173A (en) * 1990-11-29 1993-04-20 Dvsg Holding Gmbh Paperboard product and process
US5338600A (en) * 1991-08-19 1994-08-16 Medical Materials Corporation Composite thermoplastic material including a compliant layer
JP3005269U (ja) * 1994-06-15 1994-12-13 有限会社東仙
JPH08303A (ja) 1994-06-21 1996-01-09 Asics Corp 衝撃緩衝型シューズ
EP0862373B1 (en) * 1995-11-24 2001-03-07 Texel Inc. Laminated product for use in footwear manufacturing
EP0777982A1 (en) * 1995-12-04 1997-06-11 Global Sports Technologies Inc. Sports footwear with a composite sole
US5896680A (en) * 1995-12-22 1999-04-27 Hoechst Celanese Corporation Shoes comprising three-dimensional formed fiber product
IT1286411B1 (it) * 1996-11-27 1998-07-08 Fila Sport Calzatura con sottopiede o intersuola adattabile alla conformazione del piede dell'utente
JPH10182741A (ja) * 1996-12-24 1998-07-07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多層包装材料
US5836094A (en) * 1997-06-02 1998-11-17 Figel; Nicholas H. Bicycle shoe including unit body
IT1296094B1 (it) * 1997-11-11 1999-06-09 Forestali S R L Suoletto di montaggio per l'assemblaggio di calzature, calzatura assemblata sul suoletto e procedimento di preparazione
IT1298146B1 (it) * 1998-01-16 1999-12-20 Fila Sport Elemento di irrigidimento per calzatura avente un comportamento rigido o almeno semirigido, conformato a sandwich ed impiegabile
SG126668A1 (en) * 1998-12-29 2006-11-29 Bfr Holding Ltd Protective boot and sole structure
US6231946B1 (en) * 1999-01-15 2001-05-15 Gordon L. Brown, Jr.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for use in a shoe sole
GB2364017A (en) * 2000-06-27 2002-01-16 Texon Uk Ltd Laminar material suitable for use in the manufacture of shoes
SE523468C2 (sv) * 2001-06-27 2004-04-20 Camp Scandinavia Ab Ortopedisk fotsula för förbättrad gång och protes, sko eller ortos innefattande sulan
US20030121179A1 (en) * 2002-01-02 2003-07-03 Eddie Chen Vulcanized shoe component with fibrous reinforcement
JP2004113650A (ja) * 2002-09-27 2004-04-15 Sekisui Chem Co Ltd 靴用補強シート
JP4521807B2 (ja) * 2002-10-28 2010-08-11 旭化成パックス株式会社 ヒートシール性複合フィルム
KR101135830B1 (ko) * 2003-10-03 2012-04-23 다이셀 에보닉 가부시키가이샤 복합 성형체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접합용 수지
DE10347673B4 (de) * 2003-10-09 2012-01-12 BLüCHER GMBH Schuh, insbesondere Stiefel, mit ABC-Schutz
GB0329813D0 (en) * 2003-12-23 2004-01-28 Terra Plana Internat Ltd Footwear
US7107703B1 (en) * 2004-04-23 2006-09-19 Yan Wang Shoe sole
CN2717254Y (zh) * 2004-07-27 2005-08-17 黄宗仁 鞋层底部防刺穿结构
ITPO20040005A1 (it) * 2004-10-14 2005-01-14 Lenzi Egisto Spa Soletta antiperforazione per calzature
US7825048B2 (en) * 2005-10-17 2010-11-02 Milliken & Company Puncture resistant composite
US8082685B2 (en) * 2005-10-19 2011-12-27 Novation S.P.A. Insole having puncture-resistant properties for safety footwear
DE102006009974A1 (de) * 2006-03-03 2007-09-06 W.L. Gore & Associates Gmbh Schuhstabilisierungsmaterial, Barriereeinheit, Schuhsohlenverbund und Schuhwerk
JP3123585U (ja) * 2006-05-11 2006-07-20 成義 楊 靴の靴面交換可能構造
WO2007148365A1 (en) * 2006-06-21 2007-12-27 Tessiltoschi Industrie Tessili S.P.A. Textile product
JP2008012101A (ja) * 2006-07-06 2008-01-24 Ube Nitto Kasei Co Ltd 足裏マッサージ用シートまたはシート積層物
US7832117B2 (en) * 2006-07-17 2010-11-16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including full length composite plate
JP4964019B2 (ja) * 2007-05-11 2012-06-27 株式会社ヤマニ 積層シートおよび積層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US8720086B2 (en) * 2008-03-20 2014-05-13 Nike, Inc. Cleat member for article of footwear
JP4787312B2 (ja) * 2008-12-22 2011-10-05 ダイセル・エボニック株式会社 複合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00199406A1 (en) * 2009-02-06 2010-08-12 Nike, Inc. Thermoplastic Non-Woven Textile Elements
US20140305004A1 (en) * 2009-11-29 2014-10-16 Timothy Thomas O'Dowd Removable footwear insert
MY161334A (en) * 2010-11-25 2017-04-14 Mitsui Chemicals Inc Spunbonded nonwoven fabric-laminated multilayer structure
KR101870480B1 (ko) * 2011-03-11 2018-06-22 다이셀에보닉 주식회사 신발창용 시트 및 이 시트를 사용한 신발창
WO2012135007A2 (en) * 2011-03-25 2012-10-04 Dashamerica, Inc. D/B/A Pearl Izumi Usa, Inc. Flexible shoe sole
KR101332166B1 (ko) * 2012-05-18 2013-11-22 정재욱 족저압력 분산기능을 가지는 신발창
US20150351490A1 (en) * 2012-07-31 2015-12-10 Hugo Lam Puncture Resistant Workboot
US9265300B2 (en) * 2012-10-26 2016-02-23 K-2 Corporation Base for a ski boot and ski boot incorporating such a base
WO2015065545A1 (en) * 2013-11-04 2015-05-07 Milliken & Company Puncture resistant insole or footwear
WO2015129555A1 (ja) * 2014-02-25 2015-09-03 ダイヤ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靴底、靴の中底、靴の本底及び靴
US9775401B2 (en) * 2015-01-16 2017-10-03 Nike, Inc. Sole system for an article of footwear incorporating a knitted component with a one-piece knit outso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38612B (zh) 2018-10-21
EP3111794A1 (en) 2017-01-04
CN111387644A (zh) 2020-07-10
JP2017018819A (ja) 2017-01-26
JP2019080965A (ja) 2019-05-30
EP3111794B1 (en) 2022-01-05
JP6802061B2 (ja) 2020-12-16
JP2021028029A (ja) 2021-02-25
US10111491B2 (en) 2018-10-30
CN106231945A (zh) 2016-12-14
KR102273324B1 (ko) 2021-07-05
TW201545678A (zh) 2015-12-16
JP7011022B2 (ja) 2022-01-26
EP3111794A4 (en) 2017-11-29
WO2015129555A1 (ja) 2015-09-03
US20170006962A1 (en) 2017-01-12
CN106231945B (zh) 2020-04-17
TWI590775B (zh) 2017-07-11
JP6507139B2 (ja) 2019-04-24
JPWO2015129555A1 (ja) 2017-03-30
JP6792651B2 (ja) 2020-11-25
KR20160127043A (ko) 2016-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0775B (zh) Soles, soles of shoes, soles of shoes and shoes
US10806216B2 (en) Shoe sole, insole of shoe, main sole of shoe, and shoe
US10182618B2 (en) Material for shoe upper
US11882897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skin layer between a knitted component and a sole structure
JP6400659B2 (ja) セグメント化された保護要素を備えた軽量ミッドソールを有するソール構造およびフットウェア製品
CN105744851B (zh) 具有带侧部加强件的鞋底结构的鞋类物品
US20160353834A1 (en) Footwear including lightweight outsol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orming outsole structure
CN109527696B (zh) 改进的足球鞋
CN105050441B (zh) 具有带保护元件的轻鞋底夹层构件的鞋底结构和鞋类物品
US20170273404A1 (en) Footwear upper with molded geometry
CN108135327A (zh) 制造具有分级突出部的鞋类物品的方法
US20180263339A1 (en) Article of footwear
CN112261887B (zh) 用于鞋类制品的鞋面
WO2011160131A2 (en) Dynamic fit sleeve and independent lacing support cage for running footwear
EP2911543A1 (en)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tapered throat and transitional lacing
CN103379996B (zh) 超回弹垫及其制作方法
DE202016008321U1 (de) Schuhoberteil für einen Schuh
JP2019103630A (ja) フットボール用シューズのアッパー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ットボール用シュー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