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6943A - 耐腐蝕性優異的不銹鋼管 - Google Patents

耐腐蝕性優異的不銹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6943A
TW201726943A TW105131856A TW105131856A TW201726943A TW 201726943 A TW201726943 A TW 201726943A TW 105131856 A TW105131856 A TW 105131856A TW 105131856 A TW105131856 A TW 105131856A TW 201726943 A TW201726943 A TW 2017269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stainless steel
less
steel pipe
corrosion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1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96710B (zh
Inventor
齋田知明
田井善一
今川一成
Original Assignee
日新製鋼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新製鋼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新製鋼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6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6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96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9671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4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 C22C38/44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with molybdenum or tungst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38/0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 C22C38/18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 C22C38/4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 C22C38/50Ferrous alloys, e.g. steel alloys containing chromium with nickel with titanium or zirconiu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heet Steel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在於提供一種耐腐蝕性優異的不銹鋼管及其製造方法,該不銹鋼管即便在受到海鹽粒子影響的臨海環境,也不會在早期就生銹。 為了解決此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不銹鋼管,其耐腐蝕性優異,在肥粒鐵系不銹鋼管的表面具有長度方向的研磨痕,孔蝕電位是0.6V以上,60度光澤度是75以下,其組成包含0.020質量%以下的碳、0.40質量%以下的矽、0.40質量%以下的錳、25.00~32.00質量%的鉻、1.00~4.00質量%的鉬、0.030質量%以下的磷、0.020質量%以下的硫、0.50質量%以下的鎳、0.020質量%以下的氮,剩餘部分是由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所組成,並且,耐孔蝕指數(PI=Cr質量%+3Mo質量%)是30以上。

Description

耐腐蝕性優異的不銹鋼管
本發明關於耐腐蝕性優異的不銹鋼管。
不銹鋼,其耐候性、加工性、焊接性等優異,所以在屋頂材料、牆壁材料、建築構件等的建材用途上被廣泛使用。又,不銹鋼管,其設計性也優異,所以其表面被研磨並使用於扶手、圍欄、格子狀擋門等用途。
此不銹鋼的通常的工業研磨,首先,為了除去研磨前的素材管(原材料管,original pipe)上的痕跡等而進行除去痕跡的研磨,接著進行精研磨(final polishing)及光澤研磨(Bright Polishing)等。在此研磨作業中的粗研磨、精研磨,是使用千葉輪(砂布輪,flap wheel)或研磨帶等來進行乾式研磨。進一步,在上述步驟後,為了得到想要的表面而藉由拋光研磨(buff polishing)來實行濕式研磨。
先前,已知作為素材的不銹鋼具有優異的耐候性,但是依據其研磨加工狀態的不同,可能有無法發揮素材本來的耐候性而顯著地生銹的情況,這會成為失去不銹鋼的耐候性的穩定性(可靠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在屋外的扶手等進行施工後,可能有在一個月左右的短期間內就生銹的情況。
關於生銹,被認為是以不銹鋼管的在研磨後的表面上殘留的氧化皮膜或研磨痕(polishing marks)作為生銹起點。殘留的氧化皮膜,是指因為當研磨時的發熱所產生的皮膜,在氧化皮膜的正下方形成有Cr(鉻)空乏層。因此,如果殘留有氧化皮膜,則會以該氧化皮膜及其正下方的Cr空乏層作為起點而開始生銹,使得耐腐蝕性容易劣化。又,關於在不銹鋼管的表面上的由於研磨而刻出的痕跡也就是研磨痕(polishing marks),當研磨痕的凹部越深,則利用拋光研磨來除去由於千葉輪研磨等所產生的氧化皮膜就變得越難,殘留的可能性變高,且由於此研磨痕的凹部會成為生銹起點而開始生銹,使得耐腐蝕性容易劣化。
在專利文獻1中,提出了一種不銹鋼管,其表面研磨狀態被作成即便在室外環境中也不會在短期間內生銹,且能夠長期維持光澤性和耐候性。
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發明,是一種不銹鋼管,其最終研磨後的表面粗糙度Ry為0.6μm以下,且殘留的氧化皮膜的面積率為7.0%以下。亦即,使最終研磨後的表面粗糙度Ry為0.6μm以下,藉此來減少在研磨痕的凹部中殘留的氧化皮膜。又,使殘留的氧化皮膜的面積率為7.0%以下,藉此來抑制以該氧化皮膜及其正下方的Cr空乏層作為起點而開始生銹的情況、及抑制耐腐蝕性劣化。
然而,參照專利文獻1的實施例,其耐候性合格品的殘留氧化皮膜的面積率是3.1~6.8%,仍然殘留有氧化皮膜。因此,以殘留的氧化皮膜及其正下方的Cr空乏層作為起點而開始生銹所造成的耐腐蝕性劣化的問題仍然存在。
在專利文獻2中,記載將不銹鋼管浸漬在氫氟酸和硝酸之混合液中,以溶解在不銹鋼表面的氧化皮(oxide scale)或皮層正下方的Cr空乏層。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56755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0-17469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伴隨著近年來都市再開發等的建築需要的增加,在臨海(waterfront)環境中的建築需要也增加。在臨海環境中,會有建築構件容易受到一種在大氣中包含的懸浮粒子(aerosol particle)的影響,亦即受到由來自海水的鹽分所構成的微粒子也就是海鹽粒子的影響這樣的問題。因此進一步提高了高耐腐蝕性建築構件的需求。在專利文獻1中,舉例SUS304來作為耐候性優異的不銹鋼管的一種鋼種(steel type)。然而,在會受到海鹽粒子的影響的臨海環境中,SUS304仍會在早期就生銹而有需要維修的問題。
又,除了高耐腐蝕性,還有對於防眩性優異的建築構件的需求。作為賦予防眩性的手段,雖然有研磨不銹鋼管表面的長度方向之研磨手段,但若為了賦予長度方向的研磨痕而進行溼式研磨,則會有不銹鋼管太滑而無法穩定地搬送且無法均勻地研磨的問題。因此,不得不進行乾式研磨,而有在乾式研磨後的不銹鋼管表面容易產生氧化皮膜等的問題。在專利文獻2中,記載著藉由將不銹鋼管進行酸洗來除去鋼管表面的氧化皮膜等。然而,將研磨後的不銹鋼管進行酸洗的處理步驟,會導致製造成本的增加。因此,正在尋求著一種不銹鋼管,其即便不進行酸洗處理也能夠抑制在早期就生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耐腐蝕性優異的不銹鋼管,該不銹鋼管即便在會受到海鹽粒子影響的臨海環境中,也不會在早期就生銹。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本發明人,針對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不銹鋼管進行檢討。在專利文獻1的實施例中,藉由千葉輪來進行乾式研磨。因此,查明了以下原因都會造成表面缺陷:當進行乾式研磨也就是千葉輪研磨時,不銹鋼管表面會變得高溫而產生氧化皮膜;及,由於乾式研磨的高研磨力(grinding force)而刻出的痕跡也就是研磨痕。此處的表面缺陷,是指當研磨鋼管表面時,研磨材料或研磨紙連續地接觸鋼管表面,使得表面的金屬的一部分被剝離且覆蓋在基材部分上的「毛邊」或「搭疊(overlaps)」。表面缺陷,包含長條狀(strip form)或竹葉狀的金屬捲曲的部分,且是自與基材連結的部分的一方的端部至剝離的前端的另一方的端部為止的最大長度是5μm以上的缺陷。該表面缺陷,因為與不銹鋼管的表面基材部分會形成微小的空隙,所以容易產生空隙腐蝕而成為鋼管的耐腐蝕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如上所述,若存在有色的氧化皮膜或表面缺陷,不銹鋼管就會變得容易生銹,而欲以酸洗處理來除去氧化皮膜或表面缺陷,是一般的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進行的解決手段。然而,本發明人,探討一種耐腐蝕性優異的不銹鋼管,其針對原本是存在有色的氧化皮膜或表面缺陷且容易腐蝕的不銹鋼管,該不銹鋼管即便在研磨後不進行酸洗處理,於受到海鹽粒子影響的臨海環境中也不會在早期就生銹,進一步完成本發明。
亦即,本發明是提供以下(1)~(2)的耐腐蝕性優異的不銹鋼管。 (1)一種不銹鋼管,其耐腐蝕性優異,在肥粒鐵(ferrite)系不銹鋼管的表面具有長度方向的研磨痕,孔蝕電位是0.6V以上,60度光澤度是75以下,其組成包含0.020質量%以下以下的碳(C)、0.40質量%以下的矽(Si)、0.40質量%以下的錳(Mn)、25.00~32.00質量%的鉻(Cr)、1.00~4.00質量%的鉬(Mo)、0.030質量%以下的磷(P)、0.020質量%以下的硫(S)、0.50質量%以下的鎳(Ni)、0.020質量%以下的氮(N),剩餘部分是由鐵(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所組成,耐孔蝕指數(PI=Cr質量%+3Mo質量%)是30以上。
本發明的不銹鋼管,由於在肥粒鐵系不銹鋼管的表面具有長度方向的研磨痕而設計性優異,60度光澤度由於是75以下故防眩性優異。又,是一種耐腐蝕性優異的不銹鋼管,其即便在不銹鋼管表面上存在有色的氧化皮膜,並存在表面缺陷,因為具有規定的組成,耐孔蝕指數(PI)高達30以上,故抑制了以氧化皮膜及其正下方的Cr空乏層作為起點而生銹的情況,並且,孔蝕電位是0.6V以上。
(2)如(1)所述之不銹鋼管,其中,進一步包含0.1~1.0質量%的鈮(Nb)、0.05~0.3質量%的鈦(Ti)、0.01~0.5質量%的鋁(Al)之中的1種或2種以上。 [發明之功效]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耐腐蝕性優異的不銹鋼管,該不銹鋼管即便在受到海鹽粒子影響的臨海環境中,也不會在早期就生銹。
以下,針對用以實施本發明的形態來進行說明。另外,本發明並未由於該實施形態而被限定地解釋。
(不銹鋼管) 本發明之不銹鋼管,是一種耐腐蝕性優異的不銹鋼管,其耐腐蝕性優異,在肥粒鐵(ferrite)系不銹鋼管的表面具有長度方向的研磨痕,孔蝕電位是0.6V以上,60度光澤度是75以下,其組成包含0.020質量%以下以下的碳(C)、0.40質量%以下的矽(Si)、0.40質量%以下的錳(Mn)、25.00~32.00質量%的鉻(Cr)、1.00~4.00質量%的鉬(Mo)、0.030質量%以下的磷(P)、0.020質量%以下的硫(S)、0.50質量%以下的鎳(Ni)、0.020質量%以下的氮(N),剩餘部分是由鐵(Fe)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所組成,耐孔蝕指數(PI=Cr質量%+3Mo質量%)是30以上。
本發明中,為了使不銹鋼管的表面具有凹凸和光澤而對表面進行精研磨。藉此,使不銹鋼管具備研磨痕,而作成設計性和防眩性優異的不銹鋼管。研磨痕,是指由於研磨而刻在不銹鋼管表面上的痕跡。在本發明中,研磨痕包含長度方向的研磨痕。具有長度方向的研磨痕之不銹鋼管,防眩性優異。作為長度方向的精研磨,由於溼式研磨有困難,故自以往便是進行藉由千葉輪等所實行的乾式研磨,但若進行乾式研磨則不銹鋼管的表面會變得高溫,而形成有色的氧化皮膜。又,研磨後的表面的研磨痕,該研磨痕的凹部越深,則因千葉輪研磨等而生成的氧化皮膜殘留的可能性也會提高,其研磨痕的凹部成為生銹起點而進行生銹,耐腐蝕性會容易惡化。在本發明中,所謂存在有色的氧化皮膜,是指當利用光學顯微鏡並以400倍的倍率來觀察不銹鋼管表面的任意10處時,在邊長50μm的正方形中,有色的污點狀物質也就是氧化皮膜,以面積比率計,存在10%以上的情況。此處,有色的氧化皮膜的顏色並沒有特定地限定,只要能夠利用目視來區別該顏色與不銹鋼管的金屬基材或金屬光澤即可。作為該氧化皮膜的代表顏色,是茶褐色。
又,作為精研磨,如果藉由千葉輪等來進行乾式研磨,會使得研磨材料或研磨紙連續地接觸不銹鋼管表面而產生表面缺陷,該表面缺陷是表面的金屬部分地被剝離而覆蓋在基材部分上的毛邊或搭疊(overlaps)。該表面缺陷,因為會與不銹鋼管的表面基材部分形成微小的空隙,而成為空隙腐蝕的主要原因。第1圖是利用光學顯微鏡將不銹鋼管的表面放大後的照片,其中,第1(a)圖是表面缺陷被抑制的表面,第1(b)圖是產生表面缺陷的表面。第1(a)圖是本發明的不銹鋼管的表面,其雖然有研磨痕但是表面缺陷受到抑制。另一方面,第1(b)圖是進行乾式研磨後的不銹鋼管的表面,圈起來的符號1~9的部份,是表示表面缺陷,該表面缺陷是表面的金屬的一部分被剝離且覆蓋在基材部分上之表面缺陷。在本發明中,表面缺陷,是自與基材連結的部分的一方的端部至剝離的前端的另一方的端部為止的最大長度是5μm以上的缺陷。又,當利用光學顯微鏡以200倍來放大且觀察研磨後的不銹鋼管的表面的任意10處的100μm×100μm(0.01mm2 )的範圍時,將測得的表面缺陷的數量是6個以上的情況,當作是本發明的表面缺陷未被抑制的狀態。另外,表面缺陷的最大的長度部分沒有上限,但是作為測定時的基準,也可以將50μm設為上限。
若從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的技術常識來看,為了抑制生銹的進行或耐腐蝕性的惡化,一直認為較佳是在研磨後的不銹鋼管表面,不存在上述有色的氧化皮膜,亦不存在如第1圖(a)般的毛邊或搭疊也就是表面缺陷,並為了除去氧化皮膜等而使用酸洗處理。然而,針對本發明的不銹鋼管,其特徵在於:該鋼管可存在有色的氧化皮膜,亦可不抑制表面缺陷,便能夠在未進行酸洗處理的情況下,抑制生銹的進行和耐腐蝕性的惡化。另外,作為抑制表面缺陷和氧化皮膜的手段,雖然也有考慮將經細紋加工(Hairline Finish)的鋼板作成鋼管,但有作成的鋼管的強度並不夠充分的情況。
本發明的不銹鋼管,其組成包含0.020質量%以下的碳、0.40質量%以下的矽、0.40質量%以下的錳、25.00~32.00質量%的鉻1.00~4.00質量%的鉬、0.030質量%以下的磷、0.020質量%以下的硫、0.50質量%以下的鎳、0.020質量%以下的氮,剩餘部分是由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所組成,並且,耐孔蝕指數(PI=Cr質量%+3Mo質量%)是30以上。具備該組成且耐孔蝕指數(PI)是30以上的本發明的肥粒鐵系不銹鋼管,由於孔蝕電位高達0.6V以上,耐腐蝕性優異,故相對於在受到海鹽粒子影響的臨海環境中會在早期就生銹的耐孔蝕指數低至19的SUS304,能夠抑制生銹。又,即便存在由於研磨而產生的有色的氧化皮膜或表面缺陷,亦能夠抑制生銹。
本發明的不銹鋼管,較佳是進一步包含0.1~1.0質量%的鈮、0.05~0.3質量%的鈦、0.01~0.5質量%的鋁之中的1種或2種以上。藉由含有規定量的鈮(Nb)、鈦(Ti)及/或鋁(Al),而有更加提升耐腐蝕性的傾向。
以下,針對不銹鋼管的成分限定理由來說明。 C(碳)是用以得到鋼的強度的有用元素,但是含量太多會有耐腐蝕性降低的傾向。所以碳的含量,較佳是0.015質量%以下,更佳是0.010質量%以下。
Si(矽)是在製鋼步驟中作為脫氧劑和熱源之有用元素,但是含量太多會有使鋼硬化的傾向。所以矽的含量,較佳是0.35質量%以下,更佳是0.30質量%以下。
Mn(錳)是在製鋼步驟中的作為脫氧劑之有用元素,但是含量太多會有形成沃斯田鐵相(austenite phase)的傾向。所以錳的含量,較佳是0.35質量%以下,更佳是0.30質量%以下。
Cr(鉻)是用以確保耐腐蝕性之有用元素,但是含量太多不僅成本高且會有加工性降低的傾向。所以鉻的含量,較佳是25.00~31.50質量%,更佳是25.00~31.00質量%。
Mo(鉬)是當鉻存在時用以提升不銹鋼的耐腐蝕性之有用元素,但是含量太多不僅成本高且會有加工性降低的傾向。所以鉬的含量,較佳是1.50~4.00質量%,更佳是1.80~3.80質量%。
P(磷)有使耐腐蝕性降低的傾向。所以磷的含量,較佳是0.025質量%以下,更佳是0.020質量%以下。
S(硫)有使耐腐蝕性降低的傾向。所以硫的含量,較佳是0.015質量%以下,更佳是0.010質量%以下。
Ni(鎳)具有抑制腐蝕的進行的效果且能夠改善肥粒鐵系不銹鋼管的韌性,但是含量太多會成為生成沃斯田鐵相和成本高的原因。所以鎳的含量,較佳是0.45質量%以下,更佳是0.40質量%以下。
N(氮)與碳同樣,含量太多會有使耐腐蝕性降低的傾向。所以氮的含量,較佳是0.015質量%以下,更佳是0.010質量%以下。
Nb(鈮),與碳和氮的親和力強而能夠抑制肥粒鐵系不銹鋼管的粒界腐蝕,但是鈮的含量太多會有妨礙韌性的傾向。所以鈮的含量,較佳是0.1~0.9質量%,更佳是0.1~0.8質量%。
Ti(鈦),與碳和氮的親和力強而能夠抑制肥粒鐵系不銹鋼管的粒界腐蝕(晶間腐蝕),但是鈦的含量太多會有降低鋼的表面品質的傾向。所以鈦的含量,較佳是0.05~0.25質量%,更佳是0.05~0.2質量%。
Al(鋁),作為脫氧劑在精鍊和鑄造上是有效的元素,但是若添加過剩則會使表面品質惡化,並且使鋼的焊接性和低溫韌性降低。所以鋁的含量,較佳是0.01~0.45質量%,更佳是0.01~0.4質量%。
第2圖及第3圖是表示表面缺陷與孔蝕電位的圖,第2(a)圖是表示不銹鋼管的表面缺陷的放大照片,第2(b)圖是表示孔蝕電位的測定結果的圖表,第3(a)圖是表示不銹鋼管的表面缺陷被抑制的表面的放大照片, 第2(b)圖及第3(b)圖是表示第2(a)圖及第3(a)圖的不銹鋼管的孔蝕電位的測定結果的圖表。第2圖、第3圖的不銹鋼管,其耐孔蝕指數(PI)在24左右,低於本發明的耐孔蝕指數(PI)的不銹鋼管。在第2(a)圖中,具有表面缺陷,其孔蝕電位如第2(b)圖所示,是約0.3V左右的較低的値。又,在第3(a)圖中,雖然表面缺陷被抑制,但是其孔蝕電位如第3(b)圖所示,是約0.5V左右的較低的値。相對於此,本發明的不銹鋼管,其孔蝕電位高達0.6V以上,耐腐蝕性優異。因此,即便存在有色的氧化皮膜或表面缺陷,也能夠抑制生銹的進行和耐腐蝕性的惡化。孔蝕電位較佳是0.65V以上,更佳是0.7V以上。
不銹鋼的孔蝕電位測定方法,是以JIS G 0577作為基準,並使用「B方法」。該「B方法」是根據在3.5質量%氯化鈉水溶液中的動電位法而實行的孔蝕電位測定法。該氯化鈉水溶液的Ph值設為7,溫度設為30℃。又,電位掃瞄速度設為20mV/分鐘。
本發明中的不銹鋼管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較佳是0.1~1.0μm,更佳是0.2~0.5μm。表面粗糙度Ra若未達0.1μm,則防眩性差,並且研磨痕殘留難以維持,有不易確保設計性的傾向。
在本發明中的不銹鋼管表面的光澤度,其60度光澤度,較佳是75以下,更佳是60以下。光澤度,是以JIS Z8741作為基準而測得,例如能夠藉由光澤度計來測定。具體來說,當測定光澤度時,以規定的入射角將規定的開口角(angular aperture)的光束入射至試料面,並利用受光器來測量在反射方向上反射的規定的開口角的光束。60度光澤度,是指規定的入射角是60度時的光澤度。使60度光澤度是75以下,藉此來使不銹鋼管表面具有良好的防眩性。 [實施例]
進行不銹鋼管的管體製造(pipe-making)、形狀修正,並進行裝飾用精研磨。使用以下2種類的不銹鋼管。其組成(質量%)及尺寸如下所示。
鋼種1(SUS447J1)的組成是:Cr(30%)、Mo(2%)、Ti(0.15%)、Nb(0.15%)、Al(0.09%)、及Fe(剩餘部分)。 鋼種2(SUS445J1)的組成是:Cr(22%)、Mo(1.05%)、Ti(0.2%)、Nb(0.2%)、Al(0.09%)、及Fe(剩餘部分)。 鋼種3(SUS304)的組成是:Cr(18%)、Ni(8%)、Si(0.6%)、Mn(0.8%)、及Fe(剩餘部分)。 尺寸是:直徑34mm×厚度1.5mm×長度4000mm。
研磨,是利用將4個千葉輪(#80、#80、#80、#150)以可研磨鋼管表面的長度方向(賦予圓周方向的研磨痕)的方式並排而成之作業線來實行,且所實行的研磨是乾式研磨。另外,「#80」等是表示篩分粒度。
(研磨條件)   作業線速度:1.8m/min   鋼管的轉數:380rpm   千葉輪的轉數:1500rpm   千葉輪的直徑:400mm
進行研磨後,僅有一部分的不銹鋼管如表1進行了酸洗處理(比較例3、參考例1)。至於實施例1~3、比較例1、2則沒有進行酸洗處理。
(表面缺陷) 使用光學顯微鏡,將實施例1~3及比較例1~3、參考例1的不銹鋼管表面的100μm×100μm的範圍放大200倍來觀察,並測出表面缺陷的數量(參照表1)。
(氧化皮膜) 利用光學顯微鏡以400倍的倍率來觀察實施例1~3及比較例1~3、參考例1的不銹鋼管表面,並算出在邊長50μm的正方形中,茶褐色的污點狀物質也就是氧化皮膜,以面積比率計,存在多少程度。當殘留氧化皮膜的面積比率是未達10%時,當作不存在有色的氧化皮膜而評價為「無」,當殘留氧化皮膜的面積比率10%是以上時,當作存在有色的氧化皮膜而評估為「有」(參照表1)。
(孔蝕電位) 測定實施例1~3及比較例1~3、參考例1的不銹鋼管的孔蝕電位。具體而言,以JIS G 0577作為基準,並使用「B方法(質量分率是3.5%的氯化鈉水溶液的試驗方法)」來測定,該「B方法」是使用在3.5質量%的氯化鈉水溶液中的動電位法。將該氯化鈉的pH值設為7,溫度設為30℃。又,電位掃瞄速度設為20mV/分鐘(參照表1)。
(殘留的研磨痕) 為了評價殘留的研磨痕而測定實施例1~3及比較例1~3、參考例1的不銹鋼管的表面粗糙度Ra,當Ra≧0.1μm時,由於有研磨痕殘留而設計性優異故評估為「○」。另一方面,當Ra<0.1μm時,由於殘留的研磨痕少而設計性並不優異,故評估為「×」。表面粗糙度Ra,是以JIS B 0601作為基準而測定,並使用了接觸式的表面粗度計(參照表1)。
(光澤度) 以JIS Z 8741作為基準,使用光澤計來測定實施例1~3及比較例1~3、參考例1的不銹鋼管表面的60度光澤度。當60度光澤度是75以下時評估為「○」,當大於75時評估為「×」(參照表1)。
(耐腐蝕性試驗) 針對實施例1~3及比較例1~3、參考例1的不銹鋼管,利用以下條件來進行耐腐蝕性試驗(鹽乾溼複合循環試驗(CCT試驗))。 條件:(1)鹽水噴霧(35℃、5%氯化鈉(NaCl)、15分鐘)  (2)乾燥(60℃、30%RH(相對濕度)、60分鐘)  (3)溼潤(50℃、95%RH、3小時)   將上述條件(1)~(3)作為1循環,且重複進行30個循環。 評價:當試驗後的生銹面積是鋼管表面整體的5%以內時,則當作耐腐蝕性良好而評價為「○」;比5%大時,則當作耐腐蝕性不佳為而評價為「×」(參照表1)。
[表1]
如表1所示,實施例1的不銹鋼管,在不銹鋼管的表面具有研磨痕,表面缺陷多達15個(參照第4圖),且有色的氧化皮膜亦存在於表面上,但即便電位在1.0V仍沒有發生孔蝕(參照第5圖)。又,實施例1的不銹鋼管,即便被施以CCT試驗,生銹仍被抑制(參照第6圖),證實了耐腐蝕性優異。又,至於實施例2和3的不銹鋼管,與實施例1相同,即便電位在1.0V仍沒有發生孔蝕,即便被施以CCT試驗,生銹仍被抑制。
1~9‧‧‧表面缺陷
20‧‧‧實施例1的不銹鋼管
第1圖是利用光學顯微鏡將不銹鋼管的表面放大後的照片,其中,第1(a)圖是表面缺陷被抑制的表面,第1(b)圖是產生表面缺陷的表面。 第2(a)圖是表示不銹鋼管的表面缺陷的放大照片,第2(b)圖是表示孔蝕電位的測定結果的圖表。 第3(a)圖是表示不銹鋼管的表面缺陷被抑制的表面的放大照片,第3(b)圖是表示孔蝕電位的測定結果的圖表。 第4圖是利用光學顯微鏡將本發明的不銹鋼管的表面放大後的照片。 第5圖是表示實施例1的孔蝕電位的測定結果的圖表。 第6圖是表示實施例1的鹽乾溼複合循環試驗後的外觀的照片。
國內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 (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請換頁單獨記載) 無

Claims (2)

  1. 一種不銹鋼管,其耐腐蝕性優異,在肥粒鐵系不銹鋼管的表面具有長度方向的研磨痕,孔蝕電位是0.6V以上,60度光澤度是75以下,其組成包含0.020質量%以下的碳、0.40質量%以下的矽、0.40質量%以下的錳、25.00~32.00質量%的鉻、1.00~4.00質量%的鉬、0.030質量%以下的磷、0.020質量%以下的硫、0.50質量%以下的鎳、0.020質量%以下的氮,剩餘部分是由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所組成,並且,耐孔蝕指數PI是30以上,其中,PI=Cr質量%+3Mo質量%。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不銹鋼管,其中,進一步包含0.1~1.0質量%的鈮、0.05~0.3質量%的鈦、0.01~0.5質量%的鋁之中的1種或2種以上。
TW105131856A 2015-10-05 2016-10-03 耐腐蝕性優異的不銹鋼管 TWI6967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97978A JP6108497B1 (ja) 2015-10-05 2015-10-05 耐食性に優れたステンレス鋼管
JP2015-197978 2015-10-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6943A true TW201726943A (zh) 2017-08-01
TWI696710B TWI696710B (zh) 2020-06-21

Family

ID=58487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1856A TWI696710B (zh) 2015-10-05 2016-10-03 耐腐蝕性優異的不銹鋼管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108497B1 (zh)
TW (1) TWI696710B (zh)
WO (1) WO201706121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7878A (zh) * 2020-05-28 2022-08-05 日铁不锈钢株式会社 奥氏体系不锈钢钢材及耐蚀性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63577A (ja) * 1991-12-11 1993-06-29 Hitachi Chem Co Ltd 無電解めっき用触媒液及びその製造法
JP2826225B2 (ja) * 1991-12-13 1998-11-18 川崎製鉄株式会社 防眩性と耐食性を兼ね備えた外装用ステンレス鋼板
JP3373592B2 (ja) * 1993-06-14 2003-02-04 日新製鋼株式会社 防眩性に優れた高耐食性フェラ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
JPH07113142A (ja) * 1993-10-15 1995-05-02 Kawasaki Steel Corp 耐汚染性と耐食性に優れた建材用ステンレス鋼板
JPH1094968A (ja) * 1996-09-24 1998-04-14 Nisshin Steel Co Ltd 高Crフェラ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研磨用砥石
JP2003027191A (ja) * 2001-07-23 2003-01-29 Nisshin Steel Co Ltd 耐候性および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たフェラ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製装飾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7878A (zh) * 2020-05-28 2022-08-05 日铁不锈钢株式会社 奥氏体系不锈钢钢材及耐蚀性构件
CN114867878B (zh) * 2020-05-28 2024-03-08 日铁不锈钢株式会社 奥氏体系不锈钢钢材及耐蚀性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61216A1 (ja) 2017-04-13
JP2017071813A (ja) 2017-04-13
TWI696710B (zh) 2020-06-21
JP6108497B1 (ja)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85160B2 (ja) 耐食性に優れたステンレス鋼板
JP4983379B2 (ja) 意匠性、耐食性に優れた表面処理ステンレス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439301B1 (en) High strength stainless steel pipe
CN104411850A (zh) 双相不锈钢
Burkert et al. Technical and economical stainless steel alternatives for civi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TWI696710B (zh) 耐腐蝕性優異的不銹鋼管
JP6685161B2 (ja) 耐食性に優れたステンレス鋼加工品
TWI715639B (zh) 耐腐蝕性優異的不銹鋼管及其製造方法(二)
JP6778499B2 (ja) 耐食性に優れたステンレス鋼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63468B2 (ja) 耐食性および疲労亀裂進展抵抗性に優れた船舶用鋼材
TWI698517B (zh) 耐腐蝕性優異的不銹鋼管及其製造方法(一)
JP6778500B2 (ja) 耐食性に優れたステンレス鋼加工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33335B2 (ja) 耐食性に優れたステンレス鋼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74678B2 (ja) 鋼部材および鋼部材の製造方法
JP6722489B2 (ja) 耐食性に優れたステンレス鋼加工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219406A (ja) 建具用フェラ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板
JP7414615B2 (ja) 建材用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027191A (ja) 耐候性および曲げ加工性に優れたフェラ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製装飾管
JPH10168549A (ja) 耐候性および耐疵付き性に優れたシャッター部材用フェラ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板
JPH11302775A (ja) 耐汚れ性および耐食性に優れた建築構造用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鋼を用いた建築構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