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1312A - 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 - Google Patents

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1312A
TW201711312A TW105117937A TW105117937A TW201711312A TW 201711312 A TW201711312 A TW 201711312A TW 105117937 A TW105117937 A TW 105117937A TW 105117937 A TW105117937 A TW 105117937A TW 201711312 A TW201711312 A TW 2017113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ontact
electrical
electrical connect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7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25011B (zh
Inventor
尾関康介
Original Assignee
第一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第一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第一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11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1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25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2501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2Shield structure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engaging mating conn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能以簡易之構成充分地進行與成為嵌合狀態之雙方電連接器相關之電磁遮蔽。 設置由與排列成多極狀之複數個接觸構件13,23之接觸連接部(基板連接部)13f,23c對向之導電性構件構成的屏蔽壁部12a,22a,在兩電連接器10,20之各個中,藉由各個屏蔽壁部12a,22a良好地得到對接觸連接部13f,23c的電磁遮蔽作用,且在兩電連接器10,20已嵌合時,成為屏蔽壁部12a,22a彼此互相對向之內外兩重之配置關係,且有效率地塞住屏蔽壁部12a,22a與配線基板P1,P2的間隙,藉此作成能期待充分之EMI對策之構成。

Description

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在構裝於配線基板狀態下互相嵌合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
一般而言,在各種電氣機器廣泛地採用被稱為堆疊連接器等之基板連接用之電連接器裝置。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中,例如在連結有第1配線基板之第1電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上方,連結有第2配線基板之第2電連接器(插頭連接器)配置成與其對向,從此種上下之對向狀態,上方側之第2電連接器以朝向下方側之第1電連接器下降之方式被壓入,藉此使兩電連接器彼此成為嵌合狀態,而將第1及第2配線基板彼此電氣連接。
在此種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中,尤其是隨著近年傳送訊號之高頻化,而被要求施以所謂EMI對策。例如下述專利文獻1中,即藉由以屏蔽壁(遮蔽壁)包圍電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之外周,來進行對接觸構件之訊號傳送路徑之電磁遮蔽。
然而,以往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中,在嵌合於具備如上述屏蔽壁之電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之對象嵌合體(插頭連接器等)未設有屏蔽壁,與成為嵌合狀態之雙方之電連接器相關之電磁遮蔽,係僅藉由一 方之電連接器之屏蔽壁來進行。在此種構成下,在嵌合兩電連接器之狀態下,易在設於一方之電連接器之屏蔽壁與構裝有對象嵌合體(插頭連接器等)之配線基板之間產生較大之間隙,而可想見電連接器裝置整體無法得到充分之電磁遮蔽作用,因此被要求更加提升對高頻傳送訊號之電磁遮蔽特性(EMI特性)。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192102號公報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能以簡易之構成充分地進行與成為嵌合狀態之雙方電連接器相關之電磁遮蔽。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發明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安裝於絕緣外殼之複數個接觸構件於連接器長度方向排列成多極狀,於該等各接觸構件設置成往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出之接觸連接部電氣連接於配線基板側的第1及第2電連接器係可彼此嵌合、拔除的構成,其特徵在於採用了下述構成:於前述第1及第2電連接器之各個,由與前述接觸連接部在連接器寬度方向對向之導電性構件構成的屏蔽壁部,設置成沿著連接器長度方向延伸;在前述第1及第2電連接器嵌合時,設於該第1及第2電連接器之前述屏蔽壁部配置成在連接器寬度方向彼此對向。
根據具備此種構成之本發明,在第1及第2電連接器之各個中,藉由各個屏蔽壁部良好地得到對接觸連接部的電磁遮蔽作用,且在第1及第2電連接器已嵌合時,屏蔽壁部配置成內外兩重且形成於一方之屏蔽 壁部與配線基板之間之間隙被另一方之屏蔽壁部局部地覆蓋,因此作為電連接器裝置可得到極良好之電磁遮蔽作用,尤其是由於能有效率地塞住屏蔽壁部與配線基板的間隙,因此能期待充分之EMI對策。
又,本發明較佳為,前述屏蔽壁部,係一體形成為與排列成前述多極狀之所有接觸連接部對向;該屏蔽壁部之端緣部,形成為沿著前述配線基板之表面延伸成大致直線狀。
根據具備此種構成之本發明,藉由幾乎不產生配線基板之表面與屏蔽壁部之端緣部間之間隙之閉塞狀態,使遮蔽性提升,且藉由將該屏蔽壁部之端緣部複數處連接於配線基板側來進行跨多點之接地連接,因此能得到極良好之屏蔽特性。
進而,本發明較佳為,在設於前述第1及第2電連接器之各屏蔽壁部,分別設有容許彼此接觸移動之滑動導引面;於設於前述第1及第2電連接器之兩滑動導引面中之一方,設有將前述第1及第2電連接器彼此限制於嵌合位置之定位部。
根據具備此種構成之本發明,在使兩電連接器彼此嵌合時,由於係一邊使設於兩電連接器之導電性構件之滑動導引面彼此接觸、一邊使之相對移動,因此兩電連接器彼此之相對移動可以低摩擦狀態良好地形,且由於在移動至最終嵌合位置為止時係藉由定位部進行位置限制,因此能順暢地進行嵌合操作。又,在進行此種兩電連接器彼此之相對移動時,由於由金屬等導電性構件構成之滑動導引面彼此為接觸狀態,因此相較於樹脂等之其他構件之接觸狀態,較不易產生削減、破損等使用耐久上之問題。
又,本發明中之前述定位部,能由往連接器長度方向及連接器短邊方向呈俯視大致L字形地延伸並往嵌合方向突出的凸狀部分形成。
再者,本發明中之設於前述第1及第2電連接器之兩滑動導引面中之另一方能設於平面蓋,該平面蓋係將前述絕緣外殼之表面以和前述配線基板大致平行之方式覆蓋。
再者,本發明亦可為設有前述滑動導引面之平面蓋,設成在連接器長度方向延伸;於前述平面蓋之連接器長度方向之兩端部分附設有延伸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之輔助蓋;於前述輔助蓋設有滑動導引面。
又,本發明亦可為,於前述輔助蓋設有壓入固定於前述絕緣外殼之固定卡止片。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係於將排列成多極狀之接觸構件之連接部電氣連接於配線基板之第1及第2電連接器之各個,將由與接觸連接部對向之導電性構件構成之屏蔽壁部設成沿著連接器長度方向延伸,在第1及第2電連接器之各個中,藉由各個屏蔽壁部良好地得到對接觸連接部的電磁遮蔽作用,且在使第1及第2電連接器已嵌合時,屏蔽壁部彼此配置成內外兩重之配置關係且形成於一方之屏蔽壁部與配線基板之間之間隙被另一方之屏蔽壁部局部地覆蓋,藉此能有效率地塞住屏蔽壁部與配線基板的間隙,而能期待充分之EMI對策,是以,能以簡易之構成充分地進行與成為嵌合狀態之雙方電連接器相關之電磁遮蔽,而能廉價且大幅地提高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之可靠性。
10‧‧‧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
11‧‧‧絕緣外殼
11a‧‧‧基端部
11b‧‧‧中央凸部
11c‧‧‧接觸件安裝溝槽
11d‧‧‧分隔板
11e‧‧‧長側壁部
11f‧‧‧承接部
12‧‧‧導電性殼(屏蔽壁部)
12a‧‧‧長側壁板
12b‧‧‧短側壁板
12c‧‧‧固定卡止片(輔助蓋)
12d‧‧‧接地連接部(板狀突起片)
12e‧‧‧側方檢查窗
12f‧‧‧平面蓋(滑動導引面)
12g‧‧‧蓋連結部
12h‧‧‧平面檢查窗
12i‧‧‧接觸片
13‧‧‧訊號接觸構件
13a‧‧‧嵌合凹部
13b‧‧‧底邊部
13c‧‧‧外側立起邊部
13d‧‧‧內側立起邊部
13e‧‧‧凸狀接點部
13f‧‧‧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
14‧‧‧電源接觸構件
14a‧‧‧嵌合凹部
14b‧‧‧底邊部
14c‧‧‧外側立起邊部
14d‧‧‧內側立起邊部
14e‧‧‧凸狀接點部
14f‧‧‧凹狀接點部
14g‧‧‧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
20‧‧‧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
21‧‧‧絕緣外殼
21a‧‧‧基端部
21b‧‧‧中央凹部
21c‧‧‧接觸件安裝溝槽
21d‧‧‧長側壁部
21e‧‧‧卡止突起
22‧‧‧導電性殼(屏蔽壁部)
22a‧‧‧長側壁板
22b‧‧‧固定卡止片(短側壁板)
22c‧‧‧接地連接部(板狀突起片)
22d‧‧‧側方檢查窗
22e‧‧‧定位部
22f‧‧‧卡合孔
23‧‧‧訊號接觸構件
23a‧‧‧嵌合凸部
23b‧‧‧凹狀接點部
23c‧‧‧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
24‧‧‧電源接觸構件
24a‧‧‧嵌合凸部
24c‧‧‧凸狀接點部
24d‧‧‧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
P1‧‧‧第1配線基板
P1a‧‧‧訊號傳送用導電路(訊號墊)
P1b‧‧‧電源供給用導電路(電源墊)
P1c‧‧‧接地導電路(接地墊)
P2‧‧‧第2配線基板
P2a‧‧‧訊號傳送用導電路(訊號墊)
P2b‧‧‧電源供給用導電路(電源墊)
P2c‧‧‧接地導電路(接地墊)
10’‧‧‧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
12’‧‧‧導電性殼(屏蔽壁部)
12a’‧‧‧長側壁板
12j‧‧‧下端緣部
20’‧‧‧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
22’‧‧‧導電性殼(屏蔽壁部)
22a’‧‧‧長側壁板
22g‧‧‧下端緣部
圖1係從上方側表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第1電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2係從下方側表示圖1所示之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第1電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3係表示圖1及圖2所示之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第1電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之俯視說明圖。
圖4係表示圖1~圖3所示之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第1電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之正面說明圖。
圖5係表示圖1~圖4所示之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第1電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之側面說明圖。
圖6係沿著圖3中之VI-VI線之放大橫剖面說明圖。
圖7係沿著圖3中之VII-VII線之放大橫剖面說明圖。
圖8係沿著圖3中之VIII-VIII線之橫剖面說明圖。
圖9係將圖1~圖8所示之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第1電連接器(插座連接器)分解表示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10係從上方側表示嵌合於圖1~圖9所示之第1電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之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第2電連接器(插頭連接器)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11係從下方側表示圖10所示之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第2電連接器(插頭連接器)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12係表示圖10及圖11所示之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第2電連接器(插 頭連接器)之俯視說明圖。
圖13係表示圖10~圖12所示之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第2電連接器(插頭連接器)之正面說明圖。
圖14係表示圖10~圖13所示之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第2電連接器(插頭連接器)之側面說明圖。
圖15係沿著圖12中之XV-XV線之放大橫剖面說明圖。
圖16係沿著圖12中之XVI-XVI線之放大橫剖面說明圖。
圖17係沿著圖12中之XVII-XVII線之橫剖面說明圖。
圖18係將圖10~圖17所示之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第2電連接器(插頭連接器)分解表示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19係從上方表示使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第1及第2電連接器彼此嵌合之狀態的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20係從下方表示圖19所示之第1及第2電連接器彼此之嵌合狀態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21係表示圖19及圖20所示之第1及第2電連接器彼此之嵌合狀態之俯視說明圖。
圖22係表示圖19及圖20所示之第1及第2電連接器彼此之嵌合狀態之正面說明圖。
圖23係表示圖19及圖20所示之第1及第2電連接器彼此之嵌合狀態之側面說明圖。
圖24係沿著圖21中之XXIV-XXIV線而與配線基板一起表示之放大橫剖面說明圖。
圖25係沿著圖21中之XXV-XXV線而與配線基板一起表示之放大橫剖面說明圖。
圖26係沿著圖21中之XXVI-XXVI線而與配線基板一起表示之橫剖面說明圖。
圖27係表示用以使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第1及第2電連接器彼此嵌合之位置對齊狀態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28係表示用以使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第1及第2電連接器彼此嵌合之位置對齊狀態之正面說明圖。
圖29係表示用以使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第1及第2電連接器彼此嵌合之位置對齊狀態之側面說明圖。
圖30係表示構裝第1電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之印刷配線基板之構造例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31係表示構裝第2電連接器(插頭連接器)之印刷配線基板之構造例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32係從上方側表示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之第1電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33係從下方側表示圖32所示之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之第1電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34係表示圖32及圖33所示之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之第1電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之正面說明圖。
圖35係從上方側表示嵌合於圖32~圖34所示之第1電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之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之第2電連接器(插頭連接器)之外觀立 體說明圖。
圖36係從下方側表示圖35所示之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之第2電連接器(插頭連接器)之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37係表示圖35及圖36所示之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之第2電連接器(插頭連接器)之正面說明圖。
以下,基於圖式詳細說明適用了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電連接器裝置之整體構造〕
圖式所示之本發明一實施形態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係用於將例如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或者平板型電腦等各種電子機器內所配置之配線基板彼此電氣連接者,由圖1~圖9所示之作為第1電連接器之插座連接器10與圖10~圖18所示之作為第2電連接器之插頭連接器20構成。又,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構裝於例如圖30所示之第1配線基板P1,且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構裝於例如圖31所示之第2配線基板P2,以此方式成為構裝狀態之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係配置成互相對向後被嵌合操作,藉此進行上述第1及第2配線基板P1,P2彼此之電氣連接。
以下說明中,將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與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嵌合方向作為「上下方向」,在配置於該上下方向中之下方位置之插座連接器10的上方位置配置有插頭連接器20,從此種在上下方向之對向狀態,進行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在如圖27~圖29所示般接觸之狀態下進行位置對齊之操作,在對齊於嵌合位置後插頭連接器20往下方壓入,藉此如圖19~圖26所示般,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成為嵌合 狀態。
又,藉由從上述嵌合狀態將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往上方以適當之力拉起,從下方側之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往上方拔除插頭連接器20。
如上所述,於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嵌合/拔除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的操作,不限於要以作業者的手來進行,亦可藉由既定治具或機械自動地進行。
此外,在進行此等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之嵌合/拔除時,雖相對於配置在下方之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配置於上方側之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會以上下反轉之狀態被對向配置,但在進行該插頭連接器20單體之說明時,係以反轉前之狀態、亦即相對配置於下方之第2配線基板P2將插頭連接器20從上方側構裝之狀態加以說明。
構成此種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之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及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分別具有細長狀延伸之絕緣外殼11及21。該等絕緣外殼11及21,雖係使用塑膠等樹脂材並例如係模塑成形,但多數個訊號接觸構件13及23係沿著該絕緣外殼11及21之長度方向以既定節距排列成多極狀。將此等訊號接觸構件13及23之排列方向亦即絕緣外殼11及21之長度方向於以下說明中稱為「連接器長度方向」,將與該「連接器長度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之短邊方向稱為「連接器寬度方向」。
此等各絕緣外殼11及21,特別是如圖9及圖18所示,在該絕緣外殼11及21之長度方向(連接器長度方向)中之兩端部分具有基端 部11a,11a及21a,21a。又,以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一體地架設於基端部11a,11a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之中央部分之方式設有中央凸部11b,且以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一體地架設於基端部21a,21a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之中央部分之方式設有中央凹部21b。如上所述,絕緣外殼11及21之基端部11a,11a及21a,21a,雖係隔著中央凸部11b及中央凹部21b而在連接器長度方向對向的配置關係,但係以架設在該等基端部11a,11a及基端部21a,21a之方式安裝有導電性殼12,22。
導電性殼12,22,構成相對後述訊號接觸構件13,14之屏蔽壁部,由薄板狀金屬構件等所構成之導電性構件之彎折構造體形成,以包圍上述絕緣外殼11及21外周部分之方式從連接器長度方向及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兩側夾持而安裝。此時,安裝於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側之導電性殼(屏蔽壁部)12,係藉由對絕緣外殼11從上方進行壓入而被固定,安裝於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側之導電性殼(屏蔽壁部)22,則係對絕緣外殼21藉由插入成形而被固定。
又,於上述絕緣外殼11及21之中央凸部11b及中央凹部21b,以沿著連接器長度方向相隔一定間隔並列之方式凹設有凹溝槽狀之接觸件安裝溝槽11c及21c,訊號接觸構件13及23、以及電源接觸構件14及24,係分別藉由對該等接觸件安裝溝槽11c及21c進行壓入及插入成形而被安裝。其中之訊號接觸構件13及23,雖係以沿著連接器長度方向呈多極狀之方式以一定間隔排列,但係於該等訊號接觸構件13及23之多極狀之排列方向(連接器長度方向)中之兩側外方位置配置有電源接觸構件14及24。
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及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 接器)20之整體構成概略上係如上所述,而以下說明中則針對各部分之詳細構成及配置關係詳細說明。
首先,於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之絕緣外殼11,藉由壓入而安裝之訊號接觸構件13、及於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絕緣外殼21藉由插入成形而安裝之訊號接觸構件23,係就各個電連接器10,20,成為分別形成沿著連接器長度方向大致平行延伸之2列電極列的配置關係。構成此等2列電極列之訊號接觸構件13,13及訊號接觸構件23,23,成為在連接器寬度方向對稱地彼此對向的配置關係。以下說明中,不特別區別此等為對稱配置關係之訊號接觸構件13,13及訊號接觸構件23,23而進行相同之說明。
[插座連接器之接觸構件]
更具體而言,首先,在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側之安裝有訊號接觸構件13之絕緣外殼11之中央凸部11b,特別是如圖7所示,於上述2列電極列彼此之間的部分、亦即連接器寬度方向之中央部分,從底面板往上方突出之分隔板11d設置成沿著連接器長度方向呈帶板狀地延伸。此分隔板11d雖係構成上述接觸件安裝溝槽11c之溝槽底部分,但於該分隔板11d與豎設於該分隔板11d之連接器寬度方向兩側之長側壁部11e,11e之間之空間部分,構成兩側電極列之一對訊號接觸構件13,13,係以在連接器寬度方向呈對稱形狀之方式對向之位置關係配置。
此等各訊號接觸構件13由金屬製帶板狀構件形成,其被彎折成從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之連接器中心側往外方側呈彎曲狀地延伸,藉由自下方之壓入而安裝於上述接觸件安裝溝槽11c。此訊號接觸構件13,係彎 折形成以大致U字形延伸之嵌合凹部13a形成為在靠近上述分隔板11d之連接器中心側部分呈凹形狀凹陷,對象嵌合體亦即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訊號接觸構件23之一部分從上方側插於該嵌合凹部13a之內方空間而被承接。
亦即,如上述般呈大致U字形延伸之訊號接觸構件13之嵌合凹部13a,具有從延伸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底邊部13b兩側往上方立起之外側立起邊部13c及內側立起邊部13d。此等內外之兩側立起邊部13c,13d中配置在連接器寬度方向外方側之外側立起邊部13c,藉由從下方側對凹設於上述長側壁部11a之接觸件安裝溝槽11c壓入而成為固定狀態。接著,上述底邊部13b從成為該固定狀態之外側立起邊部13c往連接器中心側(內方側)以懸臂狀延伸出,且經由該底邊部13b,內側立起邊部13d同樣地以懸臂狀延伸出。此內側立起邊部13d,配置成接近連接器中心側之分隔板11d,可相對如上述之為固定狀態之外側立起邊部13c在連接器寬度方向彈性位移。
配置於連接器中心側之內側立起邊部13d之上端部分,彎折形成為往上述嵌合凹部13a之內方空間呈彎曲形狀地延伸出,該彎曲狀之彎折部分中,於突出於嵌合凹部13a內方空間之部位形成有凸狀接點部13e。此凸狀接點部13e,在如前所述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訊號接觸構件23之一部分插入嵌合凹部13a之內方空間時,即接觸於該訊號接觸構件23之一部分而成為電氣連接的關係。關於此點將於後段中詳細說明。
另一方面,配置於連接器外方側之外側立起邊部13c,如上述般為插入長側壁部11a內部而埋設之絕緣狀態。亦即,如圖25所示,對 對象嵌合體亦即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訊號接觸構件23不電氣接觸,而係對插入嵌合凹部13a內方空間之訊號接觸構件23之一部分,壓接長側壁部11a之內側表面。
如此,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之訊號接觸構件13,係於各自之訊號接觸構件13之嵌合凹部13a各設有一處之凸狀接點部13e的構成,透過於各該訊號接觸構件13各設有一處之凸狀接點部13e,來進行對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訊號接觸構件23之訊號傳送。
又,此種訊號接觸構件13中之外側立起邊部13c,係以從上述底邊部13b立起至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上面位置並往連接器外方側突出後往下方反轉之方式彎折成倒U字形,在該插座連接器10之下面位置中,再度往連接器外方側彎折成大致直角而成為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13f。此基板連接脚部13f,係往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方側大致水平地延伸出,在對第1配線基板P1構裝插座連接器10時,特別是如圖30所示,係對第1配線基板P1上之訊號傳送用導電路(訊號墊)P1a焊接接合。此基板連接脚部13f之焊接接合,係使用長條狀焊接材對所有基板連接脚部13f一次進行。
又,在上述複數個訊號接觸構件13,13‧‧‧之多極狀之排列方向兩側外方位置,一對電源接觸構件14,14安裝於中央凸部11b之接觸件安裝溝槽11c。此等各電源接觸構件14,14,除了接點部之構造以外具備與上述訊號接觸構件13基本相同之構成,為在隔著分隔板11d之兩側於連接器寬度方向呈對稱形狀之對向配置關係。
此等各電源接觸構件14雖亦由金屬製帶板狀構件形成,其 彎折成從連接器寬度方向之連接器中心側往外方側呈彎曲狀地延伸,但特別是如圖9所示,該電源接觸構件(或接地接觸構件)14所具備之板寬尺寸W1,設定為上述訊號接觸構件13之板寬尺寸W2之數倍、或其以上之大小(W1>W2)。
又,此種電源接觸構件14中,亦如圖6所示,在靠近上述分隔板11d之連接器中心側部分,呈凹形狀凹陷之嵌合凹部14a彎折形成為大致U字形地延伸,對象嵌合體亦即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電源接觸構件24之一部分,係從上方側插該嵌合凹部14a之內方空間而被承接的構成。
亦即,如上述般呈大致U字形延伸之電源接觸構件14之嵌合凹部14a,具有從延伸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底邊部14b兩側往上方立起之外側立起邊部14c及內側立起邊部14d。又,此等內外之兩側立起邊部14c,14d中配置在連接器寬度方向外方側之外側立起邊部14c,係藉由從下方側對凹設於上述長側壁部11a之接觸件安裝溝槽11c壓入而成為固定狀態。又,內側立起邊部14d從成為此種固定狀態之外側立起邊部14c經由上述底邊部14b延伸成懸臂狀。此內側立起邊部14d,接近配置於連接器中心側之分隔板11d,能相對如上述般為固定狀態之外側立起邊部14c在連接器寬度方向彈性位移。
配置於此連接器中心側之內側立起邊部14d之上端部分,係彎折形成為往上述嵌合凹部14a內方空間呈彎曲形狀地延伸出,在該彎曲狀之彎折部分中往嵌合凹部14a內方空間伸出之部位,形成有凸狀接點部14e。此凸狀接點部14e,在如前所述對象嵌合體亦即插頭連接器(第2電 連接器)20之電源接觸構件24之一部分插入嵌合凹部14a之內方空間時,係接觸於該電源接觸構件24之一部分而成為電氣連接之關係。關於此點,將在後段中詳細說明。
另一方面,在配置於連接器外方側之外側立起邊部14c延伸於上下方向之部分之途中位置形成有凹狀接點部14f。此凹狀接點部14f,在如前所述對象嵌合體亦即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電源接觸構件24之一部分插入嵌合凹部14a之內方空間時,係接觸於該電源接觸構件24之一部分而成為電氣連接。關於此點,亦將在後段中詳細說明。
如上所述,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之電源接觸構件14,係於各個電源接觸構件14之嵌合凹部14a,具備由凸狀接點部14e及凹狀接點部14f構成之兩處接點部,透過兩處接點部14e,14f對對象嵌合體亦即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電源接觸構件24進行電源電流之供給。
又,上述電源接觸構件14之外側立起邊部14c,在立起至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之上面位置後,係彎折成往連接器外方側伸出且往下方反轉,在插座連接器10之下面位置中,往連接器外方側彎折成大致直角而成為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14g。此基板連接脚部14g,係往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方側大致水平地延伸出,在插座連接器10之構裝時,對第1配線基板P1上之電源供給用導電路(電源墊)P1b焊接接合。此基板連接脚部14g之焊接接合,係使用長條狀焊接材對所有基板連接脚部14g一次進行。
[插頭連接器之接觸構件]
其次,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中之絕緣外殼21之中央凹部21b,具有沿著連接器長度方向(多極狀之排列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之一對長側壁部21d,21d,對沿著該等各長側壁部21d之連接器長度方向以一定間隔排列之凹溝槽狀之接觸件安裝溝槽21c,藉由插入成形而安裝成訊號接觸構件23及電源接觸構件24構成2列電極列。此等構成2列電極列之訊號接觸構件23及電源接觸構件24,係成為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中對稱地對向之配置關係。
更具體而言,在安裝有訊號接觸構件23及電源接觸構件24之絕緣外殼21之中央凹部21b,特別是如圖15及圖16所示,上述2列電極列彼此之間的部分、亦即兩側之長側壁部21d,21d彼此之間的部分,成為延伸於連接器長度方向之凹狀空間,且以捲繞於各長側壁部21d外周側之方式安裝有各訊號接觸構件23及電源接觸構件24。構成兩側電極列之一對訊號接觸構件23,23及一對電源接觸構件24,24,係以在連接器寬度方向呈對稱形狀之方式對向的位置關係配置。
此等各訊號接觸構件23及電源接觸構件24雖由金屬製帶板狀構件形成,其彎折成以覆蓋上述長側壁部21d上端緣部之方式呈倒U字形之彎曲形狀地延伸,但特別是如圖18所示,電源接觸構件24所具備之板寬尺寸W3,設定為訊號接觸構件23之板寬尺寸W4之數倍或其以上之大小(W3>W4)。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中,構成電源接觸構件14,24之帶板狀構件之寬度尺寸W1,W3,形成為較構成訊號接觸構件13,23之帶板狀構件之寬度尺寸W2,W4大(W1,W3>W2,W4),相較於訊號接觸構件13,23 能更提高電源接觸構件14,24之嵌合保持力。
特別是,本實施形態中,具有較訊號接觸構件13,23大之嵌合保持力之電源接觸構件14,24,由於為在電連接器裝置之俯視下配置於四角的構成,因此該等電源接觸構件14,24,具備關於兩電連接器10,20之嵌合之作為簡易鎖定機構的功能。
該等各訊號接觸構件23及電源接觸構件24,呈倒U字形往上方突出之部位為嵌合凸部23a及嵌合凸部24a。該等嵌合凸部23a及嵌合凸部24a,係從上方側插入設於對象嵌合體亦即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之訊號接觸構件13及電源接觸構件14的嵌合凹部13a及嵌合凹部14a,藉由訊號接觸構件13及電源接觸構件14彈性位移而被承接。
此處,上述訊號接觸構件23及電源接觸構件24中呈倒U字形之嵌合凸部23a及嵌合凸部24a,雖具有在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之連接器中心側之內壁面與連接器外方側之外壁面,但該等連接器內外之兩壁面中於嵌合凸部23a之各內壁面形成有凹狀接點部23b。又,兩電連接器10及20彼此嵌合,設於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訊號接觸構件23及電源接觸構件24之嵌合凸部23a,24a,插入設於前述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之訊號接觸構件13及電源接觸構件14之嵌合凹部13a,14a之內方空間時,插頭連接器20側之凹狀接點部23b,係對插座連接器10側之凸狀接點部13e彈性接觸而進行電氣連接。
另一方面,設於訊號接觸構件23之嵌合凸部23a之外壁面係呈平坦面狀地延伸。又,兩電連接器10及20彼此嵌合,在設於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訊號接觸構件23之嵌合凸部23a,插入設於前述 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之訊號接觸構件13之嵌合凹部13a之內方空間時,如圖25所示以呈平面狀方式設在插頭連接器20側之嵌合凸部23a之外壁面,成為從連接器中心側壓接於設於前述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側之絕緣外殼11之長側壁部11e之內壁面的狀態,藉此成為不進行電氣連接而被絕緣之狀態。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中,在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嵌合時,係藉由夾持有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之訊號接觸構件13之絕緣外殼11之一部分,將該訊號接觸構件13之凸狀接點部13e壓接於對象嵌合體亦即插頭連接器20側之凹狀接點部23b,因此能提高接點部之電氣連接性,且能期待利用了絕緣外殼11之介電性之訊號傳送之阻抗匹配。
又,設於上述兩電連接器10,20之訊號接觸構件13,23彼此,係僅在由配置於連接器中心側之凸狀接點部13e及凹狀接點部23b所構成之一處接點部電氣連接的構成,透過該一處接點部進行訊號傳送。
相對於此,在設於電源接觸構件24之嵌合凸部24a之連接器外方側壁面延伸於上下方向的途中位置,形成有凸狀接點部24c。又,藉由兩電連接器10及20彼此嵌合,在設於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訊號接觸構件23之嵌合凸部23a,插入設於前述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之訊號接觸構件13之嵌合凹部13a之內方空間時,插頭連接器20側之凸狀接點部24c,係接觸於設在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側之電源接觸構件14之凹狀接點部14f而成為電氣連接之關係。
如上所述,設於兩電連接器10,20之電源接觸構件14,24彼此,係透過兩處接點部而電氣連接之構成,該兩處接點部由配置於連接器 中心側之凸狀接點部14e及凹狀接點部24b所構成之內方側接點部、與配置於連接器外方側之凹狀接點部14f及凸狀接點部24c所構成之外方側接點部構成,透過該兩處接點部供應電源電流。
如以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由於係透過於各訊號接觸構件13,23之嵌合凹部13a及嵌合凸部23a各設有一處之凸狀接點部13e及凹狀接點部23b來進行訊號傳送,因此特別是可減低高頻傳送中之干渉而得到良好傳送特性,另一方面,由於電源接觸構件(或接地接觸構件)14,24之設於嵌合凹部14a及嵌合凸部24a之凸狀接點部14e及平面部與凸狀接點部24c及凹狀接點部14f彼此為接觸狀態,因此能得到充分之嵌合保持力。
又,設於上述訊號接觸構件23及電源接觸構件(或接地接觸構件)24之嵌合凸部23a及24a之內壁面中之下端部分,係在插頭連接器20之下面位置中往連接器外方側大致直角地彎折而成為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23c,24d。此等基板連接脚部23c,24d,係往連接器寬度方向外方側大致水平地延伸出,於插頭連接器20之構裝時,特別是如圖31所示,係對第2配線基板P2上之訊號傳送用導電路(訊號墊)P2a及電源供給用導電路(電源墊)P2b焊接接合。此等基板連接脚部23c,24d之焊接接合,係使用長條狀焊接材對所有基板連接脚部23c,24d一次進行。
[插座連接器之導電性殼]
其次,作為屏蔽壁部而設於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側之導電性殼12,由分割成2個體之框狀構造體形成,以對向配置成互相相對之狀態安裝於絕緣外殼11。亦即,此等一對導電性殼(屏蔽壁部)12,12之各個,由在俯視時呈大致L字形之薄板狀金屬之彎折構件形成,該等各導電性殼 12中構成俯視大致L字形之長邊部分之長側壁板12a,配置成沿著連接器長度方向延伸,且構成俯視大致L字形之短邊部分之短側壁板12b,配置成沿著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又,構成此等一對導電性殼12,12之長側壁板12a,12a彼此及短側壁板12b,12b彼此,係配置成互相大致平行地對向之狀態,藉由成為此種對向配置關係,構成在俯視時之整體形狀呈大致長方形狀之框體構造。
此處,於導電性殼(屏蔽壁部)12之短側壁板12b上緣部分,一對固定卡止片12c,12c以既定間隔設置。該等各固定卡止片12c,雖如後述般構成輔助蓋,但其係從短側壁板12b上緣部分往連接器中心側(內方側)伸出地被彎折後往下方反轉之倒U字狀之彎折彎曲形狀。又,此等兩固定卡止片12c,12c,係藉由從上方被壓入前述絕緣外殼11之基端部11a,而使導電性殼12整體對絕緣外殼11為固定狀態。
另一方面,於導電性殼(屏蔽壁部)12之長側壁板12a及短側壁板12b之下端緣部,以跨複數個之方式形成有由朝向第1配線基板P1表面往下方突出之板狀突起片所構成之接地連接部12d。構成此等各接地連接部12d之板狀突起片,形成為具有與長側壁板12a及短側壁板12b同一面之表面而連續,在長側壁板12a及短側壁板12b之板厚內延伸。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中,導電性殼(屏蔽壁部)12之接地連接部(板狀突起片)12d係以收在導電性殼12之板厚範圍內之狀態被配置,由於作成不往導電性殼12外方伸出之構成,因此能謀求連接器整體之小型化。
此外,上述接地連接部12d之下端部,係藉由對設在第1配 線基板P1表面之接地導電路(接地墊)P1c焊接接合來進行電氣連接,在此情形時之接地連接部12d之焊接接合,係使用長條狀焊接材對所有接地連接部12d一次進行。
此種由俯視大致長方形框體構造構成之導電性殼(屏蔽壁部)12,構成為在全周包圍絕緣外殼11外周,藉此進行對安裝於絕緣外殼11之訊號接觸構件13的電磁遮蔽。
特別是,該導電性殼(屏蔽壁部)12之長側壁板12a,係在從前述訊號接觸構件13之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13f往連接器寬度方向相隔既定間隔之位置中,對第1配線基板P1之表面上為豎設的配置關係。亦即,該導電性殼12之長側壁板12a,係與訊號接觸構件13之基板連接脚部13f外端面對向且往連接器長度方向(多極狀之排列方向)延伸,藉此對包含基板連接脚部13f之訊號接觸構件13整體的電磁遮蔽,能在透過上述基板連接脚部13f與導電性殼12之長側壁板12a間之空間部分而適當地被阻抗匹配之狀態下良好地進行。
〔側方檢查窗〕
又,上述導電性殼(屏蔽壁部)12之設於長側壁板12a之複數個接地連接部(板狀突起片)12d,雖係在連接器長度方向(多極狀之排列方向)中相隔一定間隔而配置,但於在該連接器長度方向相鄰之一對接地連接部12d,12d彼此之間隔區域形成有側方檢查窗12e,該側方檢查窗12e由能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目視到訊號接觸構件13之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13f之空間所構成。
亦即,設於該導電性殼(屏蔽壁部)12之各接地連接部12d, 相對於訊號接觸構件13之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13f,成為在連接器長度方向錯開設置位置的配置關係,且成為在連接器長度方向相鄰之基板連接脚部13f,13f彼此之間的部分配置有接地連接部12d之關係。又,於此等在連接器長度方向相鄰之一對接地連接部12d,12d彼此之間的部分,形成有以該接地連接部12d,12d與導電性殼12之長側壁板12a下緣部形成之橫長狀空間部分,該橫長狀空間部分作為上述側方檢查窗12e。
本實施形態之側方檢查窗12e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之長度,形成為相當於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13f之複數個(3個)並列之長度,在透過該側方檢查窗12e,組裝作業者往連接器寬度方向目視時,於該側方檢查窗12e之內方區域,在視覺上可確認到複數個(3個)基板連接脚部13f之端面。
〔平面蓋〕
再者,於上述各導電性殼(屏蔽壁部)12之長側壁板12a之上緣部分,連設有大致水平地延伸之平面蓋12f。此平面蓋12f,形成為從長側壁板12a上緣部往連接器中心側(內方側)大致直角地彎折,以從上方側覆蓋形成於長側壁板12a至訊號接觸構件13之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13f前端附近為止之間的空間部分之方式大致水平地延伸。
如上所述,根據本實施形態,能藉由導電性殼(屏蔽壁部)12良好地取得對訊號接觸構件13之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13f之電磁遮蔽作用,特別是,由於在本實施形態之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之導電性殼12設有與第1配線基板P1大致平行地覆蓋絕緣外殼11之上側表面之平面蓋12f,因此能藉由平面蓋12f更加提高對基板連接脚部13f 之電磁遮蔽作用。
該平面蓋12f,雖在連接器寬度方向隔著絕緣外殼11之中央凸部11b之兩側互相對向地配置有一對,但在該等各平面蓋12f中連接器中心側之內端緣部分,有複數個蓋連結部12g在連接器長度方向相隔一定間隔設置。此等各蓋連結部12g,由往連接器中心側大致水平地突出之板狀突起片形成,以從上方載置於在中央凸部11b之長側壁部11e形成為台座狀之承接部11f之方式被支承。藉由設有此種蓋連結部12g,進行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與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插抜時之補強。
此等構成各蓋連結部12g之板狀突起片,形成為具有與平面蓋12f同一面之表面而連續,在平面蓋12f之板厚內延伸。如上述般設於平面蓋12f之蓋連結部12g,係以收在平面蓋12f之板厚範圍內之狀態被配置,由於不往平面蓋12f外方伸出,因此能謀求連接器整體之小型化。
又,設於此平面蓋12f之複數個蓋連結部12g,雖如上述般係在連接器長度方向相隔一定間隔而配置,但於在該連接器長度方向相鄰之一對蓋連結部12g,12g彼此之間隔區域形成有平面檢查窗12h,該平面檢查窗12h由能朝向下方目視到訊號接觸構件13之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13f之空間構成。
亦即,設於上述導電性殼(屏蔽壁部)12之各蓋連結部12g,相對於訊號接觸構件13之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13f,成為在連接器長度方向錯開設置位置的配置關係,且成為在連接器長度方向相鄰之基板連接脚部13f,13f彼此之間的部分配置有蓋連結部12g之關係。又,於此等連接器長度方向相鄰之一對蓋連結部12g,12g彼此之間的部分,形成有以該 蓋連結部12g,12g與導電性殼12之平面蓋12f內端緣部形成之橫長狀空間部分,該橫長狀空間部分作為上述平面檢查窗12h。
本實施形態之平面檢查窗12h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之長度,形成為相當於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13f之複數個(3個)並列之長度,在透過該平面檢查窗12h,組裝作業者往下方目視時,係於該平面檢查窗12h之內方區域,在視覺上可確認到複數個(3個)之基板連接脚部13f之端面。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中,係透過設於導電性殼12之側方檢查窗12e及平面檢查窗12h,從側方及上方以目視確認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13f對第1配線基板P1之訊號傳送用導電路(訊號墊)P1a之連接狀態或連接器之組裝狀態。
〔接觸片〕
進而,在從上述導電性殼12之平面蓋12f及該平面蓋12f至往下方彎折延伸之長側壁板12a的部位,以切出之方式一體形成有彈性接觸於嵌合對象之板彈簧狀之接觸片12i。此接觸片12i,係在連接器長度方向相隔一定間隔形成有複數個,構成該接觸片12i之板彈簧狀構件之根部分設於平面蓋12f側,且該板彈簧狀構件之前端部分,形成為從長側壁板12a外表面往連接器寬度方向外方側傾斜地伸出。
接著,在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從上方側嵌合至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時,上述接觸片12i之前端部分,成為從內方側對對插頭連接器20之導電性殼(後述)彈性接觸的配置關係。關於此點將於後段中詳細說明。
此外,上述各接觸片12i,配置於在連接器長度方向相鄰之 一對蓋連結部12g,12g彼此之間的部分,藉由設成接觸片12i相對於蓋連結部12g在連接器長度方向偏離的配置關係,賦予接觸片12i之按壓力即不會對蓋連結部12g直接作用,藉此來維持蓋連結部12g之強度。
〔嵌合導件〕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導電性殼(屏蔽壁部)12之設於長側壁板12a之平面蓋12f之表面,作為進行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之嵌合時容許相互之接觸移動的滑動導引面。又,相對於作為此種滑動導引面之平面蓋12f表面,導電性殼12之連設於短側壁板12b上緣部分之固定卡止片12c,12c之頂部表面,配置成與該平面蓋12f表面為大致相同高度,該等各固定卡止片12c之頂部表面亦為進行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之嵌合時之滑動導引面。如上所述,設於導電性殼12之固定卡止片12c,具備作為對平面蓋12f之輔助蓋之構成,藉由此等平面蓋12f與輔助蓋12c構成滑動導引面。
後述之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導電性殼22表面,係從上方接觸構成此種滑動導引面之平面蓋12f及輔助蓋(固定卡止片)12c並滑動,而進行至預先決定之嵌合位置之導引,關於此點亦將在後段中詳細說明。
[插頭連接器之導電性殼]
另一方面,作為屏蔽壁部設於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側之導電性殼22,亦由分割成兩個之框狀構造體形成,以對向配置成互相相對之狀態安裝於絕緣外殼21。亦即,此等一對導電性殼(屏蔽壁部)22,22之各個,由在俯視下呈大致ㄈ字形之薄板狀金屬之彎折構件形成,該等各導電性殼22中構成俯視大致ㄈ字形之長邊部分之長側壁板22a,配置成沿著連 接器長度方向延伸。
又,在上述長側壁板22a中連接器長度方向之兩端部分,一體連設有往對向配置之另一導電性殼22彎折成大致直角之固定卡止片22b,22b。該等各導電性殼22之固定卡止片22b,22b係往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出,對在絕緣外殼11之連接器長度方向中構成端緣部分之基端部21a,21a之內部插入成形而被埋設,藉此成為導電性殼22整體固定於絕緣外殼21之狀態。
此時,於上述各導電性殼22之固定卡止片22b,貫通形成用以進行對絕緣外殼21之定位且提高固定卡止力之卡合孔22f,在進行如上述之插入成形時,絕緣外殼21之設於基端部21a之卡止突起21e,成形為貫通該導電性殼22之卡合孔22f的狀態。
又,構成上述一對導電性殼(屏蔽壁部)22,22之長側壁板22a,22a,配置成彼此大致平行地對向之狀態,且構成短側壁板之固定卡止片22b,22b配置成在連接器寬度方向對接,藉此構成在俯視時之整體形狀呈大致長方形狀之框體構造。
如上所述,在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側中,係構成呈俯視大致ㄈ字形之一對導電性殼(屏蔽壁部)22,22彼此對向配置之框體構造,另一方面,在前述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側中,則構成呈俯視大致L字形之一對導電性殼(屏蔽壁部)12,12彼此對向配置的框體構造。是以,在該等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嵌合之狀態下,因插座連接器10側之導電性殼12,12彼此之對向配置而產生之間隙,被插頭連接器20側之導電性殼22從外方側覆蓋,且因插頭連接器20側之導電性殼22,22彼此 之對向配置而產生之間隙,被插座連接器10側之導電性殼12從內方側覆蓋。其結果,成為電連接器裝置全周被屏蔽壁部完全覆蓋之狀態,能得到極為良好之屏蔽功能。
另一方面,於導電性殼(屏蔽壁部)22之長側壁板22a及固定卡止片(短側壁板)22b之下端緣部,以跨複數個之方式形成有由朝向第2配線基板P2表面往下方突出之板狀突起片所構成之接地連接部22c。構成此等各接地連接部22c之板狀突起片,形成為具有與長側壁板22a及固定卡止片(短側壁板)22b同一面之表面而連續,在長側壁板22a及固定卡止片(短側壁板)22b之板厚內延伸。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中,導電性殼(屏蔽壁部)22之設於長側壁板22a兩端部分之固定卡止片(短側壁板)22b,由於係插入成形為埋設在絕緣外殼11之基端部21a內部,因此係以導電性殼22收在絕緣外殼21之全長範圍內之狀態被配置而導電性殼22不會往絕緣外殼21外方伸出,可謀求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中之連接器整體之小型化。而且,本實施形態中,由於導電性殼(屏蔽壁部)22之接地連接部(板狀突起片)22c係以收在導電性殼22之板厚範圍內之狀態被配置,因此不會往導電性殼22外方伸出,可進一步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中亦謀求連接器整體之小型化。
此外,上述接地連接部22c之下端部,雖係藉由對設在第2配線基板P2表面之接地導電路(接地墊)P2c焊接接合來進行電氣連接,但該情形下之接地連接部22c之焊接接合,係使用長條狀焊接材對所有接地連接部22c一次進行。
此種由俯視大致長方形狀之框體構造構成之導電性殼(屏蔽壁部)22,構成為在全周包圍絕緣外殼21外周,藉此進行對安裝於絕緣外殼21之訊號接觸構件23的電磁遮蔽。
特別是,該導電性殼(屏蔽壁部)22之長側壁板22a,係在從前述訊號接觸構件23之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23c往連接器寬度方向相隔既定間隔之位置中,對第2配線基板P2之表面上為豎設的配置關係。亦即,導電性殼22之長側壁板22a,係與訊號接觸構件23之基板連接脚部23c外端面對向且往連接器長度方向(多極狀之排列方向)延伸,藉此對包含基板連接脚部23c之訊號接觸構件23整體的電磁遮蔽,能在透過上述基板連接脚部23c與導電性殼22之長側壁板22a間之空間部分而適當地被阻抗匹配之狀態下良好地進行。
如以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中,在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及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各個中,雖係藉由作為各個屏蔽壁部而設置之導電性殼12,22來得到對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13f,23c之電磁遮蔽作用,但在該等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嵌合時,導電性殼12,22係在內外雙重配置,且由導電性殼12,22之一方構成之屏蔽壁部與兩配線基板P1,P2中之一方之間形成的間隙,被由導電性殼12,22之另一方構成之屏蔽壁部局部地覆蓋,因此能得到作為電連接器裝置極為良好之電磁遮蔽作用。特別是,由於可有效率地塞住導電性殼12,22與第1及第2配線基板P1,P2之間隙,因此能期待充分之EMI對策。
〔側方檢查窗〕
又,上述導電性殼(屏蔽壁部)22之設於長側壁板22a之複數個接地 連接部(板狀突起片)22c,雖係在連接器長度方向(多極狀之排列方向)中相隔一定間隔配置,但於在該連接器長度方向相鄰之一對接地連接部22c,22c之間隔區域形成有側方檢查窗22d,該側方檢查窗22d由能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目視到訊號接觸構件23之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23c之空間所構成。
亦即,設於上述導電性殼(屏蔽壁部)22之各接地連接部22c,相對於訊號接觸構件23之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23c,成為在連接器長度方向錯開設置位置的配置關係,且成為在連接器長度方向相鄰之基板連接脚部23c,23c之間的部分配置有接地連接部22c之關係。又,於此等在連接器長度方向相鄰之一對接地連接部22c,22c之間的部分,形成有以該接地連接部22c,22c與導電性殼22之長側壁板22a下緣部形成之橫長狀空間部分,該橫長狀空間部分作為上述側方檢查窗22d。
本實施形態之側方檢查窗22d在連接器長度方向之長度,形成為相當於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23c之複數個(3個)並列之長度,在透過該側方檢查窗22d,組裝作業者往連接器寬度方向目視時,係於該側方檢查窗22d之內方區域,在視覺上可確認到複數個(3個)基板連接脚部23c之端面。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之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中,亦透過設於導電性殼22之側方檢查窗22d,從側方及上方以目視確認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23c對第2配線基板P2之訊號傳送用導電路(訊號墊)P2a之連接狀態或連接器之組裝狀態。
又,此種設於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導電性殼 (屏蔽壁部)22,在已將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嵌合時,雖係配置成於全周從外方側覆蓋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外周,但此時,插頭連接器20之導電性殼22之內壁面,係從外方側彈性接觸前述插座連接器10之設於導電性殼12之接觸片12i之前端部分的配置關係。藉此,成為兩導電性殼12,22彼此電氣接地連接之狀態。
亦即,本實施形態中,在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嵌合時,由於透過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之設於導電性殼(屏蔽壁部)12之接觸片12i進行電氣接地連接,因此可減低接地阻抗,且相應地使屏蔽特性提升。
〔嵌合導件〕
另一方面,上述導電性殼(屏蔽壁部)22之長側壁板22a之上緣部分,作為進行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嵌合時容許相互之接觸移動之滑動導引面。作為此滑動導引面之長側壁板22a,係與前述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之導電性殼12同樣地能從上方接觸於設成滑動導引面之平面蓋12f的配置關係。又,如圖27~圖29所示,係上下反轉之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導電性殼22之長側壁板22a,從上方接觸配置於配置於下方之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之導電性殼12之平面蓋12f的狀態,而在維持該接觸配置之狀態下進行相對滑動,藉此來進行對預先決定之嵌合位置之位置對齊。
此處,在設於該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導電性殼(屏蔽壁部)22之四角中之角部區域、亦即連結長側壁板22a與構成短側壁板之固定卡止片22b的部位,係設有合計共四個之用以將兩電連接器 10,20彼此限制於嵌合位置之定位部22e。此等各定位部22e,由從長側壁板22a及固定卡止片(短側壁板)22b上端緣呈段差地突出之台座狀凸狀部分形成,形成為沿著長側壁板22a與固定卡止片(短側壁板)22b之連結形狀在連接器長度方向及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而呈俯視大致L字形。
又,在如前所述般,進行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導電性殼22之長側壁板22a從上方接觸配置於配置在下方之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之導電性殼12之平面蓋12f的狀態下相對滑動而達到預先決定之嵌合位置後,設於插頭連接器20側之導電性殼22之定位部22e,係從外方側對插座連接器10側之導電性殼12之四角角部嵌入,藉此進行嵌合位置之位置對齊。
此外,在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之嵌合狀態中,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設於導電性殼22之定位部22e,雖會與構裝有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之第1配線基板P1之表面對向配置,但於該定位部22e所對向配置之第1配線基板P1之表面未形成有導電路等。是以,即使減低兩電連接器10,20之高度,亦可避免在嵌合時定位部22e接觸第1配線基板P1表面之事態。
如上所述,本實施形態中,在使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嵌合時,由於係一邊使該兩電連接器10,20之導電性殼12,22之滑動導引面12f,22a彼此接觸一邊使之相對移動,因此能以低摩擦狀態良好地進行電連接器10,20彼此之相對移動。
接著,在進行如上述之電連接器10,20彼此之相對移動時,由於由金屬等導電性構件構成之滑動導引面12f,22a彼此為接觸狀態,因此 相較於樹脂等之其他構件之接觸狀態,較不易產生削減、破損等使用耐久上之問題。
再者,在進行至最終嵌合位置之移動時,由於藉由設於導電性殼(屏蔽壁部)22之定位部22e進行位置限制,因此能順暢地進行嵌合操作。
其次,說明圖32~圖37所示之其他實施形態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之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及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構成。本實施形態中,雖針對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構成之構件賦予相同符號而省略說明,但本實施形態之插座連接器(第1電連接器)10’及插頭連接器(第2電連接器)20’之構成各導電性殼(屏蔽壁部)12’,22’之長側壁板12a’,22a’,並未設有上述實施形態之側方檢查窗12e,22d。
亦即,在構成設於第1及第2兩電連接器10’,20’之各導電性殼12’,22’之長側壁板12a’,22a’之平板帶狀構件之端緣部中,構裝時配置成與第1及第2配線基板P1及P2表面對向之下端緣部12j,22g,形成為沿著兩配線基板P1,P2表面延伸成大致直線狀。此等各導電性殼12’,22’之長側壁板12a’,22a’之下端緣部12j,22g,構裝時係相對於第1及第2配線基板P1及P2表面配置成不產生如上述實施形態之側方檢查窗12e,22d之間隙,該屏蔽壁部12,22,構成為一體延伸成與排列成多極狀之所有基板連接脚部(接觸連接部)13f,14g,23c,24d對向。
此時,上述各導電性殼12’,22’之長側壁板12a’,22a’之下端緣部12j,22g,在構裝時抵接於第1及第2配線基板P1及P2上之接地導電路(接地墊)P1c,P2c之部分被焊接接合,而呈為跨多點之電氣連接狀 態。
根據具有此種構成之其他實施形態,藉由幾乎不產生第1及第2配線基板P1及P2之表面與各導電性殼(屏蔽壁部)12’,22’之長側壁板12a’,22a’間之間隙之閉塞狀態,使遮蔽性提升,且藉由將該各導電性殼12’,22’之端緣部複數處連接於第1及第2配線基板P1及P2側來進行跨多點之接地連接,因此能得到極良好之屏蔽特性。
此外,本實施形態之電連接器裝置之連接器組裝狀態之檢查,係對該電連接器裝置例如從上方照射檢查用雷射光以測量絕緣外殼11,21之翹曲等,藉此來進行。
以上,雖根據實施形態具體說明了由本案發明人完成之發明,但本實施形態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在不脫離其要旨之範圍內當然可進行各種變形。
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構成接觸片12i之板彈簧狀構件,亦可構成為將根部側之基端部分設於長側壁板12a,且將該接觸片12i之前端部分設於平面蓋12f側。進而,該接觸片12i之連接對象不限定於對象連接器,亦可採用例如與機器導電性之殼體連接之構成。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之電源接觸構件14及24,亦可作為接地用之接地接觸構件。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中之接觸構件12,22彼此之凹凸嵌合關係,在插頭連接器10與插座連接器20之間可配置成相反之關係。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如上述,本發明可廣泛地適用於使用在各種電子/電氣機器之各式各樣 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
11c‧‧‧接觸件安裝溝槽
11e‧‧‧長側壁部
12a‧‧‧長側壁板
12f‧‧‧平面蓋(滑動導引面)
12i‧‧‧接觸片
13‧‧‧訊號接觸構件
13e‧‧‧凸狀接點部
21d‧‧‧長側壁部
22a‧‧‧長側壁板
22e‧‧‧定位部
23‧‧‧訊號接觸構件
23a‧‧‧嵌合凸部
23b‧‧‧凹狀接點部
P1‧‧‧第1配線基板
P2‧‧‧第2配線基板

Claims (7)

  1. 一種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安裝於絕緣外殼之複數個接觸構件於連接器長度方向排列成多極狀,於該等各接觸構件設置成往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出之接觸連接部電氣連接於配線基板側的第1及第2電連接器係可彼此嵌合、拔除的構成,其特徵在於:於前述第1及第2電連接器之各個,由與前述接觸連接部在連接器寬度方向對向之導電性構件構成的屏蔽壁部,設置成沿著連接器長度方向延伸;在前述第1及第2電連接器嵌合時,設於該第1及第2電連接器之前述屏蔽壁部配置成在連接器寬度方向彼此對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其中,前述屏蔽壁部,係一體形成為與排列成前述多極狀之所有接觸連接部對向;該屏蔽壁部之端緣部,形成為沿著前述配線基板之表面延伸成大致直線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其中,於設於前述第1及第2電連接器之各屏蔽壁部,分別設有容許彼此接觸移動之滑動導引面;在設於前述第1及第2電連接器之兩滑動導引面中之一方,設有將前述第1及第2電連接器彼此限制於嵌合位置之定位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其中,前述定位部,由往連接器長度方向及連接器短邊方向呈俯視大致L字形地延伸並往嵌合方向突出的凸狀部分形成。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其中,設於前述第1及第2電連接器之兩滑動導引面中之另一方設於平面蓋,該平面蓋係將前述絕緣外殼之表面以和前述配線基板大致平行之方式覆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其中,設有前述滑動導引面之平面蓋,設成在連接器長度方向延伸;於前述平面蓋之連接器長度方向之兩端部分附設有延伸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之輔助蓋;於前述輔助蓋設有滑動導引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其中,於前述輔助蓋設有壓入固定於前述絕緣外殼之固定卡止片。
TW105117937A 2015-07-29 2016-06-07 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 TWI6250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5-149548 2015-07-29
JP2015149548 2015-07-29
JPJP2015-162295 2015-08-19
JP2015162295A JP6281539B2 (ja) 2015-07-29 2015-08-19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1312A true TW201711312A (zh) 2017-03-16
TWI625011B TWI625011B (zh) 2018-05-21

Family

ID=57987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7937A TWI625011B (zh) 2015-07-29 2016-06-07 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6) JP6281539B2 (zh)
KR (1) KR101874182B1 (zh)
CN (3) CN206116681U (zh)
TW (1) TWI6250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81539B2 (ja) * 2015-07-29 2018-02-2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US10084265B2 (en) 2015-07-29 2018-09-25 Dai-Ichi Seiko Co., Ltd. Board-connecting electric connector device
CN108933365B (zh) * 2017-05-26 2021-06-1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6894320B2 (ja) * 2017-08-21 2021-06-3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573135B2 (ja) * 2017-11-06 2019-09-1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CN110504565A (zh) * 2018-05-18 2019-11-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
KR102590445B1 (ko) * 2018-07-17 2023-10-16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리셉터클 커넥터
JP2020077490A (ja) * 2018-11-06 2020-05-21 Smk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
WO2020116149A1 (ja) * 2018-12-04 2020-06-1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の実装構造
JP7095754B2 (ja) * 2018-12-27 2022-07-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多極コネクタセット
JP6859998B2 (ja) 2018-12-28 2021-04-14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JP7245052B2 (ja) 2019-01-07 2023-03-23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KR102687453B1 (ko) 2019-01-15 2024-07-22 몰렉스 엘엘씨 리셉터클 커넥터, 플러그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기판 대 기판 커넥터
JP7188465B2 (ja) * 2019-02-07 2022-12-1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の検査方法
JP6986039B2 (ja) * 2019-03-15 2021-12-2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WO2020262138A1 (ja) * 2019-06-24 2020-12-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該電気コネクタを備える電気コネクタセット
CN112259990A (zh) * 2019-07-02 2021-01-22 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通道连接器及其组合件
JP7156540B2 (ja) * 2019-08-09 2022-10-1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ネクタセット及び電子回路装置
JP7214609B2 (ja) 2019-10-16 2023-01-3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装置
WO2021117539A1 (ja) * 2019-12-09 2021-06-17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対
JP2021118145A (ja) * 2020-01-29 2021-08-10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KR102343645B1 (ko) * 2020-02-20 2021-12-29 주식회사 신화콘텍 실드 구조를 갖는 리셉터클 커넥터
US11539170B2 (en) * 2020-05-13 2022-12-27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hielding surrounding board-to-board connectors in connected state
JP7395437B2 (ja) * 2020-07-14 2023-12-1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7148009B2 (ja) * 2021-01-07 2022-10-05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7176659B2 (ja) * 2021-01-07 2022-11-22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2022143706A (ja) * 2021-03-18 2022-10-03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2023027599A (ja) * 2021-08-17 2023-03-02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WO2024019021A1 (ja) * 2022-07-22 2024-01-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WO2024062955A1 (ja) * 2022-09-22 2024-03-28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KR102487036B1 (ko) * 2022-10-04 2023-01-10 주식회사 위드웨이브 고속 고주파 신호 전송 커넥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23716A (ja) * 1988-11-02 1990-05-11 Murata Mfg Co Ltd チョークコイル
JP3079467B2 (ja) * 1995-12-29 2000-08-21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グランド強化型電気コネクタ
JP2000133342A (ja) * 1998-10-20 2000-05-12 Hirose Electric Co Ltd フローティング電気コネクタ
JP2006059589A (ja) * 2004-08-18 2006-03-02 Hirose Electric Co Ltd シールド付き電気コネクタ
CN2736999Y (zh) * 2004-09-23 2005-10-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JP2007115579A (ja) * 2005-10-21 2007-05-10 Hirose Electric Co Ltd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4333884B2 (ja) * 2007-03-01 2009-09-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M372545U (en) * 2009-07-31 2010-01-11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and plug connector, receptacle connector thereof
JP4901944B2 (ja) 2009-12-03 2012-03-2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063713B2 (ja) * 2010-01-28 2012-10-3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182334B2 (ja) * 2010-08-02 2013-04-17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818016B2 (ja) 2012-05-17 2015-11-1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6045953B2 (ja) * 2013-03-28 2016-12-14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872503B2 (ja) * 2013-04-18 2016-03-0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4239002A (ja) * 2013-06-10 2014-12-1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6156641B2 (ja) * 2013-09-03 2017-07-0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相互係合コネクタ装置
KR101496720B1 (ko) * 2013-11-08 2015-02-27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실드 및 체결형 보드 커넥터
JP6281539B2 (ja) * 2015-07-29 2018-02-2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93471B2 (ja) 2019-10-23
CN106410460B (zh) 2020-01-07
JP2017033909A (ja) 2017-02-09
JP2018063956A (ja) 2018-04-19
JP7103454B2 (ja) 2022-07-20
JP2020205282A (ja) 2020-12-24
KR20170015126A (ko) 2017-02-08
JP6281539B2 (ja) 2018-02-21
JP2021073675A (ja) 2021-05-13
JP6838630B2 (ja) 2021-03-03
CN106410460A (zh) 2017-02-15
JP2021039955A (ja) 2021-03-11
JP6860114B2 (ja) 2021-04-14
JP2019220480A (ja) 2019-12-26
TWI625011B (zh) 2018-05-21
CN206116681U (zh) 2017-04-19
KR101874182B1 (ko) 2018-07-03
CN110034464A (zh) 2019-07-19
JP6828843B2 (ja) 2021-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60114B2 (ja)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TWI624119B (zh) 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
TWI624114B (zh) 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
CN110800169B (zh) 电连接器装置
TWI489708B (zh) Multi-pole plug
KR101958063B1 (ko) 전기 커넥터
JP2016096079A (ja)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及び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TW201517414A (zh) 電路基板用電連接器以及電連接器構裝體
CN112909599B (zh) 基板对基板连接器以及其安装结构
TW201526415A (zh) 插座連接器及與之對接的插頭連接器
JP201919265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6184505A (ja)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及び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WO2022190987A1 (ja) 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KR101444431B1 (ko) 트위스트 구조를 갖는 컨택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 커넥터 어셈블리
TWM493176U (zh) 電連接器
TW202044691A (zh) 電連接器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