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044691A - 電連接器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044691A
TW202044691A TW108116819A TW108116819A TW202044691A TW 202044691 A TW202044691 A TW 202044691A TW 108116819 A TW108116819 A TW 108116819A TW 108116819 A TW108116819 A TW 108116819A TW 202044691 A TW202044691 A TW 20204469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width direction
housing
cover
boa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6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川猛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第一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第一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第一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16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044691A/zh
Publication of TW202044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44691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於觸點構件之外側位置配置有罩殼之構造中,可容易實現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小型化。本發明採用如下結構:於使接地連接部12d,從相對於第1連接器10之第1觸點構件13而配置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的第1罩殼12a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突出時,將兩連接器10,20之嵌合時的接地連接部12d之內側端面12d3配置於第2罩殼22之板寬t之範圍內,藉此,將第1罩殼12相對於接地連接部12d而配置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內側,且於兩連接器10,20之嵌合時,將相對於第1罩殼12a而配置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的第2罩殼22,較先前而言配置於連接器內側。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連接器裝置。
通常,於各種電氣設備中,廣泛使用稱為堆疊連接器(stacking connector)等之基板連接用之電連接器裝置。於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中,採用如下構造:例如於連結有第1配線基板之第1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之上方,以與連結有第2配線基板之第2連接器(插頭連接器)對向之方式配置,且從如上所述之上下之對向狀態,上方側之第2連接器以朝向下方側之第1連接器而下降之方式壓入,藉此將兩電連接器彼此設為嵌合狀態,從而將第1及第2配線基板彼此電性連接。
於此種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中,尤其是隨著近年來之傳送訊號之高頻化,而要求實施所謂的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電磁干擾)對策,例如於下述專利文獻1中,將電磁屏蔽用之罩殼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配置於訊號傳送用之觸點構件之外側。
但,於該情形時,於配線基板中的、連接訊號傳送用之觸點構件的訊號導電路、與連接罩殼之基板連接部的接地導電路之間,必須將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設置用以避免火花之發生或由焊接材料所引起之短路的間隔。因此,存在電連接器裝置之整體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大型化之問題。尤其於下述專利文獻1所涉及之電連接器裝置中,形成為罩殼之基板連接部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內側折入之構造,因此,成為相對於連接罩殼之基板連接部的接地導電路而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位置罩殼伸出之構造。因此,難以將電連接器裝置之整體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小型化。
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傳送訊號之多極化推進,而有電連接器裝置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長條化的傾向。設置於如上所述之形成長條狀之電連接器裝置上的罩殼,因形成為細長狀地延伸之構造而容易產生撓曲或變形,從而恐有無法獲得預定之屏蔽功能或阻抗特性之隱憂。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611741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其於相對於觸點構件而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位置配置有罩殼之構造中,可容易實現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小型化。 [解決問題之手段]
為達成上述目的,技術方案1所涉及之發明中,係採用如下結構:一種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其包含彼此成為嵌合狀態之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於設置於上述第1及第2連接器上之具有絕緣性之第1及第2殼體之各個上,安裝有包含訊號連接用之導電性構件的第1及第2觸點構件,以及在相對於該等第1及第2觸點構件而言之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位置,安裝有於上述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具有預先決定之板寬的導電性之第1及第2罩殼,於上述第1及第2罩殼上設置有接地連接用之第1及第2基板連接部,於上述第1連接器與上述第2連接器嵌合時,上述第1罩殼中之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端面、與上述第2罩殼中之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內側端面成為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對向而相互重疊之關係;上述第1基板連接部係從上述第1罩殼之上述外側端面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突出者,於上述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嵌合時,上述第1基板連接部中之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內側端面係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配置於上述第2罩殼之上述板寬之範圍內。
根據具備此種結構之技術方案1所涉及之發明,由於第1罩殼相對於第1基板連接部而配置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內側,故而於兩連接器嵌合時,配置於第1罩殼之外側的第2罩殼,較先前而言配置於連接器內側,確保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第1罩殼之第1基板連接部與第1觸點構件之訊號連接部之間的距離,且電連接器裝置之整體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小型化。
又,如技術方案2所涉及之發明般,上述第1基板連接部係與設置於配置上述第1連接器之第1配線基板上的第1接地用導電路電性連接者,上述第1基板連接部較佳為具有:從上述第1罩殼之上述外側端面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伸出之階差部、以及從該階差部向上述第1配線基板之主面突出之連接片部。
根據具備此種結構之技術方案2所涉及之發明,與第1基板連接部之連接片部向第1配線基板之主面突出之程度相應地,維持為第1罩殼之整體從第1配線基板之主面分離之狀態,且成為第1罩殼難以對配置於第1罩殼之內側的第1觸點構件之訊號傳送用導電路產生干擾之狀態。其結果為,可使第1罩殼接近訊號傳送用導電路,藉由使連接第1罩殼之第1基板連接部的接地用導電路,相對於連接第1觸點構件的訊號傳送用導電路而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接近,可實現進一步之小型化。
進而,如技術方案3所涉及之發明般,上述第1基板連接部可從上述第1殼體中的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端面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分離。
進而又,如技術方案4所涉及之發明般,上述第1殼體較佳為於相對於上述第1觸點構件而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對向之部位,具有使上述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端面從上述第1罩殼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內側分離之空隙部。
根據具備此種結構之技術方案4所涉及之發明,可通過空隙部來觀察第1觸點構件之連接狀態等,並且藉由調整該空隙部之大小,而阻抗特性可調整為適當之狀態。
又,如技術方案5所涉及之發明般,上述第1及第2觸點構件係在與連接器寬度方向正交之連接器長邊方向上形成預先決定之間隔而配置複數個,於連接器長邊方向上,上述第1基板連接部可配置於鄰接之上述第1觸點構件之間。
進而,如技術方案6所涉及之發明般,上述第1及第2觸點構件係與設置於配置上述第1及第2連接器之第1及第2配線基板上的第1及第2訊號傳送用導電路進行電性連接者,上述第1及第2訊號傳送用導電路之至少一部分可配置為相對於上述第1及第2接地用導電路而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對向之狀態。
進而又,如技術方案7所涉及之發明般,於上述第1罩殼上可設置板彈簧片,該板彈簧片於上述第1連接器與上述第2連接器嵌合時,與上述第2罩殼彈性地接觸。
另一方面,技術方案8所涉及之發明中,技術方案1所涉及之發明中之上述第1罩殼係沿著連接器長邊方向而延伸者,較佳為於上述第1罩殼中的延伸方向之兩端部之中間部分,設置有固定於上述第1殼體之一部分上的卡合片。
根據具備此種結構之技術方案8所涉及之發明,由於第1罩殼經由卡合片而牢固地固定於第1殼體上,第1罩殼之變形之隱憂消除,故而能夠將上述空隙部之大小保持一定,獲得穩定之屏蔽功能。 [發明效果]
如以上所述,本發明所涉及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可於相對於觸點構件而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位置配置有罩殼之構造中,容易實現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小型化。
以下,基於圖式,對應用本發明之實施方式詳細地進行說明。
[關於電連接器裝置之整體構造] 圖1~圖24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所涉及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係以例如將配置於智慧型手機、或者平板型電腦等各種電子設備內之配線基板彼此電性連接之方式來使用,包括圖1~圖9所示之作為第1連接器之插座連接器10、以及圖10~圖17所示之作為第2連接器之插頭連接器20。而且,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藉由焊接等而構裝於例如圖25所示之第1配線基板P1之主面上,並且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藉由焊接等而構裝於例如圖26所示之第2配線基板P2之主面上,成為該安裝狀態之包含第1及第2之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係以相互之配線基板之主面彼此面對面之方式配置後進行嵌合操作,藉此,上述第1及第2配線基板P1,P2經由兩電連接器10,20而進行電性連接。
以下之說明中,將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與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之嵌合方向設為「上下方向」,從於配置在該上下方向中之下方位置的插座連接器10之上方位置配置有插頭連接器20的上下之面對面狀態起,自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對準之狀態,藉由例如插頭連接器20向下方向壓入,而如圖18~圖24所示,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成為嵌合狀態。
又,藉由從如上所述之嵌合狀態起,將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以適當之力向上方提拉,而形成為插頭連接器20從下方之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被往上方拔出之結構。如上所述相對於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而將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進行嵌合∕拔出之操作並不限定於由作業者之手來進行,亦可藉由使用既定之夾具或機械而自動進行。
此外,於進行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之嵌合∕拔出時,以相對於配置於下方之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配置於上方之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被上下反轉之狀態來對向配置,但於對該以被上下反轉之狀態來使用之插頭連接器20單體進行說明時,於反轉前之狀態,即,相對於配置於下方之第2配線基板P2而從上方構裝有插頭連接器20之狀態下進行說明。
構成此種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之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及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分別具有細長狀地延伸之第1殼體11及第2殼體21。該等第1殼體11及第2殼體21係使用絕緣性之塑膠等樹脂材料,進行例如模具成形而成者,沿著該第1殼體11及第2殼體21之長邊方向,包含訊號連接用之導電性構件的多數個第1觸點構件13及第2觸點構件23以既定之間距排列。以下,將該等第1觸點構件13及第2觸點構件23之排列方向即第1殼體11及第2殼體21之長邊方向稱為「連接器長邊方向」,且將與該「連接器長邊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之短邊方向稱為「連接器寬度方向」。
該等各第1殼體11及第2殼體21,尤其如圖9及圖17所示,於該第1殼體11及第2殼體21之長邊方向(連接器長邊方向)中之兩端部分具有基端部11a,11a及21a,21a。而且,於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中,以將上述基端部11a,11a之連接器寬度方向上之中央部分彼此一體地架設於連接器長邊方向之方式來設置中央凸部11b,並且於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中,以將上述基端部21a,21a之連接器寬度方向上之中央部分彼此一體地架設於連接器長邊方向之方式來設置中央凹部21b。如上所述,第1殼體11及第2殼體21之基端部11a,11a及21a,21a經由中央凸部11b及中央凹部21b而於連接器長邊方向上形成為對向之配置關係,但以將該等基端部11a,11a及基端部21a,21a中的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兩端部彼此架設於連接器長邊方向之方式,安裝第1罩殼12及第2罩殼22。
該等第1罩殼12及第2罩殼22係由包含薄板狀金屬構件等之導電性構件之彎折構造體所形成,為了構成對於後述第1觸點構件13及第2觸點構件23之屏蔽壁部,將第1殼體11及第2殼體21之外側部分從連接器長邊方向及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兩側夾持而安裝為俯視大致矩形狀地包圍之配置關係。此時之安裝於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上之第1罩殼12,相對於第1殼體11而藉由從上方之壓入來固定,另一方面,安裝於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上之第2罩殼22,相對於第2殼體21而藉由從上方之壓入或插入成形來固定。
又,如圖1所示,於上述第1殼體11之中央凸部11b,形成凹槽狀之觸點安裝槽11c係以沿著連接器長邊方向以一定間隔並列之方式而凹入設置,並且於第2殼體21及中央凹部21b,觸點安裝槽(圖示省略)亦以沿著連接器長邊方向以一定間隔並列之方式而凹入設置。而且,相對於該等觸點安裝槽11c等,第1觸點構件13及第2觸點構件23分別藉由壓入或插入成形而安裝。該等第1觸點構件13及第2觸點構件23係沿著連接器長邊方向以一定間隔而排列複數個。
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以及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之整體結構大致如上所述,以下對各部之詳細結構及配置關係加以說明。
首先,藉由壓入而安裝於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之第1殼體11上的第1觸點構件13、以及藉由插入成形而安裝於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之第2殼體21上的第2觸點構件23形成為如下之配置關係:於各個電連接器10,20之每一個中,分別形成沿著連接器長邊方向而大致平行地延伸之兩行電極行。構成該等兩行電極行之第1觸點構件13,13彼此、以及第2觸點構件23,23彼此形成為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對稱地相向之配置關係。以下之說明中,未將該等形成為對稱之配置關係的第1觸點構件13,13彼此、以及第2觸點構件23,23彼此加以區別,而設為相同之說明。
[關於插座連接器之觸點構件] 更具體而言,首先,於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之安裝有第1觸點構件13之第1殼體11之中央凸部11b,尤其如圖8所示,於上述兩行電極行彼此之間部分、即連接器寬度方向之中央部分,從底面板向上方突出之隔板11d係以沿著連接器長邊方向形成帶板狀而延伸之方式設置。該隔板11d係構成上述觸點安裝槽11c之連接器寬度方向上之槽底部分者,於該隔板11d、與立設於該隔板11d之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兩側的長邊側壁部11e,11e之間的空間部分,構成兩側之電極行的一對第1觸點構件13,13係以如下之位置關係來配置,即以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形成對稱之形狀之方式相向之位置關係。
該等各第1觸點構件13係由金屬製之帶板狀構件所形成,該帶板狀構件係以從連接器寬度方向上之連接器中心部分朝向外側形成彎曲狀而延伸之方式彎折,且對於上述觸點安裝槽11c,藉由從下方之壓入而安裝。於該第1觸點構件13中,以呈大致U字形狀地延伸之方式彎折形成之嵌合凹部13a,係以於靠近上述隔板11d之連接器中心附近之部分形成凹形狀而凹陷之方式來形成,且成為如下結構:於該嵌合凹部13a之內側空間,作為對象嵌合體之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之第2觸點構件23之一部分從上方插入。
即,如上所述形成大致U字形狀而延伸之第1觸點構件13之嵌合凹部13a,具有:從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延伸之底邊部13b之兩側向上方立起之外側立起邊部13c以及內側立起邊部13d。該等內外之兩立起邊部13c,13d中,配置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之外側的外側立起邊部13c,係藉由對凹入設置於上述長邊側壁部11a中之觸點安裝槽11c,從下方側壓入而成為固定狀態。而且,從成為該固定狀態之外側立起邊部13c起朝向連接器中心(內側),上述底邊部13b以懸臂狀延伸出,並且經由該底邊部13b,內側立起邊部13d同樣以懸臂狀延伸出。該內側立起邊部13d係以接近於偏靠連接器中心之隔板11d之方式來配置,相對於如上所述成為固定狀態之外側立起邊部13c,可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朝對向之方向彈性位移。
配置於連接器中心側之內側立起邊部13d之上端部分,係以朝向上述嵌合凹部13a之內側空間形成彎曲形狀而伸出之方式彎折形成,且於該彎曲狀之彎折部分中的向嵌合凹部13a之內側空間伸出之部位,以形成凸形狀之方式形成內側接點部13e。該內側接點部13e係於如上所述在嵌合凹部13a之內側空間中,插入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之第2觸點構件23之一部分時,成為與該第2觸點構件23之一部分接觸而電性連接之關係。後段中對該方面詳細地進行說明。
又,配置於連接器外側之外側立起邊部13c係如上所述,插入設置於長邊側壁部11a中之觸點安裝槽11c之內部,且在與嵌合凹部13a之內側空間面對面之部位,外側接點部13f係以形成凸形狀之方式形成。該外側接點部13f於如上所述,於嵌合凹部13a之內側空間插入了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之第2觸點構件23之一部分時,成為與該第2觸點構件23之一部分接觸而電性連接之關係。關於該方面,亦於後段詳細地進行說明。
如上所述,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之第1觸點構件13,形成為於各個第1觸點構件13之嵌合凹部13a之每一個上設置有兩處之內側接點部13e及外側接點部13f之結構,且形成為如下結構:經由該設置於每一個第1觸點構件13上之內側接點部13e及外側接點部13f,而對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之第2觸點構件23進行訊號傳送。
又,此種第1觸點構件13中之外側立起邊部13c,以從上述底邊部13b立起至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之上表面位置,朝向連接器外側伸出後,向下方反轉之方式,彎折為倒U字形狀,於該插座連接器10之下表面位置,再次向連接器外側彎折為大致直角而形成為第1觸點連接部(訊號連接部)13g。該第1觸點連接部13g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大致水平地延伸出,對第1配線基板P1構裝插座連接器10時,對如圖25所示之第1配線基板P1上之訊號傳送用導電路(訊號焊盤)P1a進行焊接。該第1觸點連接部13g之焊接係使用長條狀之焊接材料,對全部之第1觸點連接部13g總括地進行。
[關於插頭連接器之觸點構件] 其次,如圖17所示,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中之第2殼體21之中央凹部21b,具有沿著連接器長邊方向(第2觸點構件23之排列方向)而大致平行地延伸之一對長邊側壁部21d,21d。於該等各長邊側壁部21d,形成凹槽狀之複數個觸點安裝槽(圖示省略)沿著連接器長邊方向以一定間隔排列,相對於該等觸點安裝槽,第2觸點構件23係以構成兩行電極行之方式藉由插入成形來安裝。構成該等兩行電極行之第2觸點構件23成為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對稱地相向之配置關係。
更具體而言,安裝有第2觸點構件23的第2殼體21之中央凹部21b尤其如圖15及圖16所示,係以上述兩行電極行彼此之間部分、即兩側之長邊側壁部21d,21d彼此之間部分形成於連接器長邊方向上延伸之凹狀空間之方式形成,並且使各長邊側壁部21d從剖面中之外周圍繞而安裝各第2觸點構件23。構成該等兩側之電極行的一對第2觸點構件23,23彼此係以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形成對稱之形狀之方式相向配置。
而且,該等各第2觸點構件23中,形成剖面倒U之字形狀而向上方突出之部位成為嵌合凸部23a。該等嵌合凸部23a係相對於設置於作為對象嵌合體之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之第1觸點構件13上的嵌合凹部13a,從上方側插入,第1觸點構件13進行彈性位移,藉此成為收納於嵌合凹部13a之內部之結構。
此處,上述第2觸點構件23中之形成倒U之字形狀的嵌合凸部23a具有:於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之偏靠連接器中心之內壁面、以及偏靠連接器外側之外壁面;於該等連接器內外之各壁面上,分別以形成例如凹形狀之方式而形成內側接點部23b及外側接點部23c。而且,雙方之電連接器10及20彼此嵌合,於設置於上述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上的第1觸點構件13之嵌合凹部13a之內側空間中,插入設置於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上的第2觸點構件23之嵌合凸部23a時,插頭連接器20之內側接點部23b及外側接點部23c係藉由對上述插座連接器10之內側接點部13e及外側接點部13f彈性地接觸而進行電性連接,從而進行訊號傳送。
又,第2觸點構件23之嵌合凸部23a之內壁部分朝向下方延伸出,成為埋設於第2殼體21之底面部分之內部的狀態。該第2觸點構件23之埋設部分,於插頭連接器20之下表面位置,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彎折為大致直角而延伸,該水平延伸部分成為第2觸點連接部(訊號連接部)23d。該等第2觸點連接部23d於插頭連接器20之構裝時,相對於如圖26所示之第2配線基板P2上之訊號傳送用導電路(訊號焊盤)P2a焊接。該等第2觸點連接部23d之焊接係使用長條狀之焊接材料,對全部之第2觸點連接部23d總括地進行。
[關於插座連接器之罩殼] 其次,作為屏蔽壁部而設置於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上之罩殼12,尤其如圖9所示,由分割為二體之框狀構造體所形成,於以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對稱地相向之方式對向配置之狀態下,安裝於第1殼體11上。該等一對第1罩殼12,12分別由俯視時形成大致ㄈ字形狀的薄板狀金屬之彎折構件所形成,該等各罩殼12中之構成俯視大致ㄈ字形狀之長邊部分的長邊側壁板12a係以沿著連接器長邊方向延伸之方式配置,並且構成俯視大致ㄈ字形狀之短邊部分的短邊側壁板12b係以沿著連接器寬度方向延伸之方式配置。而且,構成該等一對罩殼12,12之長邊側壁板12a,12a彼此、以及短邊側壁板12b,12b彼此配置為相互大致平行地對向之狀態,藉由成為此種對向配置關係,而構成俯視時之整體形狀形成大致長方形狀之框體構造。
此處,於各第1罩殼12之長邊側壁板12a與短邊側壁板12b之連結部分即四角部分,設置有相對於第1殼體11之固定卡止片12c。該等各固定卡止片12c係以從長邊側壁板12a及短邊側壁板12b之上緣部分朝向連接器中心(內側)伸出之方式延伸出,從短邊側壁板12b延伸出之固定卡止片12c形成為以從向連接器中心(內側)之伸出部分朝向下方延伸為倒U字狀之方式彎折的彎曲形狀。而且,從該短邊側壁板12b延伸出之固定卡止片12c藉由相對於上述第1殼體11之基端部11a從上方壓入,而罩殼12之整體相對於第1殼體11成為固定狀態。
如上所述,包含俯視大致長方形狀之框體構造的第1罩殼12藉由構成為遍及全周而包圍第1殼體11之外周,從而進行對安裝於第1殼體11上之第1觸點構件13的電磁屏蔽。
尤其,該第1罩殼12之長邊側壁板12a成為如下之配置關係:立設於從上述第1觸點構件13之第1觸點連接部(訊號連接部)13g起,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形成既定間隔之位置;該罩殼12之長邊側壁板12a一面與第1觸點構件13之第1觸點連接部13g之外端面對向,一面於連接器長邊方向(第1觸點構件13之排列方向)延伸。藉此成為如下結構:於經由上述第1觸點連接部13g與罩殼12之長邊側壁板12a之間的空間部分而適當進行阻抗匹配之狀態下,對包含第1觸點連接部13g之第1觸點構件13之整體良好地進行電磁屏蔽。
進而,相對於此種第1罩殼12之長邊側壁板12a,上述第1殼體之長邊側壁部11e尤其如圖6及圖8所示,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內側(連接器中心側),配置為經由形成預先決定之間隔的空隙部11f而分離之狀態。該空隙部11f係配置於第1殼體之長邊側壁部11e之外側端面中之除連接器長邊方向之兩端以外之部分、即連接器長邊方向上之與上述第1觸點構件13對向之範圍內,藉由設置該空隙部11f而成為使第1殼體之長邊側壁部11e之外側端面從第1罩殼12之長邊側壁板12a起往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內側分離的結構。
若預先設置此種空隙部11f,則可通過該空隙部11f從上方觀察第1觸點構件13之連接狀態等。又,藉由調整該空隙部11f之大小,將基於該空隙部11f之阻抗特性調整為適當的狀態。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目的亦在於提供一種可適當獲得由罩殼所產生的屏蔽功能、阻抗特性的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
[關於第1基板連接部] 另一方面,尤其如圖7所示,於第1罩殼12之長邊側壁板12a之下端緣部,一體地形成有包含朝向下方之第1配線基板P1之主面突出之板狀突起片的第1基板連接部(接地連接部)12d。該第1基板連接部12d係於連接器長邊方向上遍及複數個而設置,但該等配置於連接器長邊方向上之各第1基板連接部12d尤其如圖4所示,同樣配置於在連接器長邊方向上鄰接之第1觸點構件13,13彼此之間。
構成該等各第1基板連接部(接地連接部)12d之板狀突起片,係以從構成第1罩殼12之一部分的長邊側壁板12a之下端緣部分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伸出之方式形成,於連接器長邊方向上觀看時之側面形狀形成曲柄形狀。即,尤其如圖7及圖24所示,該第1基板連接部12d具有從上述第1罩殼12中之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端面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伸出之階差部12d1,並且形成為連接片部12d2從該階差部12d1朝向下方之第1配線基板P1之主面突出之結構。
而且,形成該第1基板連接部(接地連接部)12d之下端部分的連接片部12d2,藉由相對於形成於第1配線基板P1之主面上之接地用導電路(接地焊盤)P1b焊接而進行電性連接。該情形時之第1基板連接部12d之焊接可使用長條狀之焊接材料,對全部之第1基板連接部12d總括地進行。
此處,尤其如圖24所示,上述第1基板連接部(接地連接部)12d之連接片部12d2於連接器寬度方向(板厚方向)之內側具有內側端面12d3,但該連接片部12d2之內側端面12d3形成為如下結構:於在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中嵌合有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時,配置於第2罩殼22之連接器寬度方向上之板寬t之範圍內。因此,第1罩殼12之長邊側壁板12a係相對於連接片部12d2,遍及上述第1基板連接部12d之階差部12d1所具有之連接器寬度方向之階差部分而位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內側,與如上所述第1罩殼12位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內側之程度相應地,於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之嵌合時配置於第1罩殼12之外側的第2罩殼22較先前而言配置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內側,藉此,電連接器裝置整體之寬度尺寸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縮小。
又,第1罩殼12係遍及上述第1基板連接部(接地連接部)12d之連接片部12d2之高度部分,成為從第1配線基板P1之主面往上方分離之狀態。因此,於第1罩殼12之下方部分,形成用以對第1配線基板P1進行電性連接之空間,成為第1罩殼12難以對相對於該第1罩殼12而配置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內側的第1觸點構件13所連接之訊號傳送用導電路(訊號焊盤)P1a產生干擾之狀態。其結果為,可使第1罩殼12接近訊號傳送用導電路(訊號焊盤)P1a,藉由使連接第1罩殼12之接地用導電路(接地焊盤)P1b相對於連接第1觸點構件13之訊號傳送用導電路(訊號焊盤)P1a而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接近,可實現電連接器裝置整體之進一步小型化。
另一方面,於上述第1罩殼12之長邊側壁板12a上,以切割之方式設置有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伸出之板彈簧片12e。該板彈簧片12e係於連接器長邊方向上形成一定間隔而設置複數個,該板彈簧片12e之前端部分係以從第1罩殼12之外表面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傾斜地伸出之方式形成。
而且,形成為如下之配置關係:於相對於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而從上方側嵌合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時,上述板彈簧片12e之前端部分相對於插頭連接器20之第2罩殼22而從內側彈性地接觸。
進而,於第1罩殼12中之延伸方向(連接器長邊方向)之兩端部之間部分,設置有固定於第1殼體11之一部分上之複數個(一對)卡合片12f。即,於第1殼體11之長邊側壁板12a中之連接器長邊方向之中途部分,於與上述第1罩殼12之各卡合片12f對應之位置,以往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突出之方式設置有複數個(一對)卡止部11g。於該等各卡止部11g,形成有於上下方向貫通之卡止孔,相對於設置於該第1殼體11之卡止部11g之各個中之卡止孔,設置於第1罩殼12上之卡合片12f從上方壓入。
若設為此種結構,則第1罩殼12整體經由卡合片12f而於第1殼體11上維持為牢固之固定狀態,避免第1罩殼12之撓曲、變形之隱憂,因此可將空隙部11f之大小保持一定,獲得適當之屏蔽功能(電磁屏蔽)及阻抗特性。
[關於插頭連接器之罩殼] 另一方面,尤其如圖17所示,作為屏蔽壁部而設置於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上之罩殼22亦由分割為二體之框狀構造體所形成,於以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對稱地相向之方式對向配置之狀態下,安裝於第2殼體21上。該等一對第2罩殼22,22分別係由俯視時形成大致ㄈ字形狀之薄板狀金屬之彎折構件所形成,構成該等各罩殼22中之俯視大致ㄈ字形狀之長邊部分的長邊側壁板22a係以沿著連接器長邊方向延伸之方式配置。
又,於上述長邊側壁板22a中之連接器長邊方向之兩端部分,一體地連設有朝向另一罩殼22而彎折為大致直角之作為短邊側壁板之固定卡止片22b,22b。該等各罩殼22之固定卡止片(短邊側壁板)22b,22b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延伸出,藉由壓入或者插入成形而安裝於構成第1殼體11之連接器長邊方向上之端緣部分的基端部21a,21a之內部,藉此,罩殼22之整體於第2殼體21上成為固定狀態。
構成上述一對第2罩殼22,22之長邊側壁板22a,22a彼此配置為相互大致平行地對向之狀態,並且構成短邊側壁板之固定卡止片22b,22b彼此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對接配置,藉此,構成俯視時之整體形狀形成大致長方形狀之框體構造。
如上所述於本實施方式所涉及之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中,設置於第2罩殼22之長邊側壁板22a之兩端部分的固定卡止片(短邊側壁板)22b於第1殼體11之基端部21a之內部成為插入(埋設)狀態,因此成為於第2殼體21之連接器長邊方向之全長範圍內收納有罩殼22之狀態,因此罩殼22不往第2殼體21之外側伸出,於連接器長邊方向上實現連接器整體之小型化。此外,本實施方式中,第2罩殼22之第2基板連接部(接地連接部)22c係以被收納於構成罩殼22之板狀構件之板厚之範圍內的狀態來配置,因此不往罩殼22之外側伸出,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亦進一步實現連接器整體之小型化。
又,如上所述,於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及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之各者中,形成俯視大致ㄈ字形狀之一對第1罩殼12,12彼此以及第2罩殼22,22彼此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對向配置而構成框體構造,但若該等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如圖18~圖24所示般成為嵌合狀態,則於設置於插座連接器10上之第1罩殼12之外側,配置設置於插頭連接器20上之第2罩殼22,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相對於第1罩殼12之長邊側壁板12a,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位置配置第2罩殼22之長邊側壁板22a。
更具體而言,相對於第1罩殼12之長邊側壁板12a所具有之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端面,第2罩殼22之長邊側壁板22a所具有之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內側端面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成為相互對向而重疊之關係,並且於第1罩殼12之短邊側壁板12b中之連接器長邊方向之外側端面之外側位置,形成第2罩殼22之短邊側壁板的固定卡止片22b中之連接器長邊方向之內側端面,於連接器長邊方向上成為對向而相互重疊之關係。其結果為,成為電連接器裝置之全周由屏蔽壁部完全覆蓋之狀態,可獲得極為良好之屏蔽功能。
此處,於第2罩殼22之長邊側壁板22a以及固定卡止片(短邊側壁板)22b之下端緣部,包含朝向第2配線基板P2之表面而往下方突出之板狀突起片的第2基板連接部(接地連接部)22c係遍及複數個而形成。構成該等各第2基板連接部22c之板狀突起片係以具有與長邊側壁板22a及固定卡止片(短邊側壁板)22b相同之表面而連續之方式形成,於構成長邊側壁板22a及固定卡止片(短邊側壁板)22b之板狀構件之板厚之範圍內延伸。
上述第2基板連接部(接地連接部)22c之下端部,藉由相對於設置於圖26所示之第2配線基板P2之主面上的接地用導電路(接地焊盤)P2b焊接而進行電性連接,但該情形時之第2基板連接部22c之焊接係使用長條狀之焊接材料,對全部之第2基板連接部22c總括地進行。
此處,本實施方式中之第2罩殼22之長邊側壁板22a成為如下之配置關係:於從上述第2觸點構件23之第2觸點連接部(訊號連接部)23d起而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形成既定間隔之位置,立設於第2配線基板P2之表面上。即,罩殼22之長邊側壁板22a藉由一面相對於第2觸點構件23之第2觸點連接部23d之外端面而於連接器長邊方向對向,一面於連接器長邊方向(第2觸點構件23之排列方向)上延伸,從而形成如下結構:於經由上述第2觸點連接部23d與罩殼22之長邊側壁板22a之間的空間部分而適當進行阻抗匹配之狀態下,對包含第2觸點連接部23d之第2觸點構件23之整體良好地進行電磁屏蔽。
如以上所述,本實施方式中,於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及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之各者中,利用作為各自之屏蔽壁部而設置之第1罩殼12及第2罩殼22來獲得對第1觸點連接部(訊號連接部)13g以及第2觸點連接部(訊號連接部)23d之電磁屏蔽作用。而且,於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嵌合時,第1罩殼12及第2罩殼22於內外雙重配置,且形成於第1罩殼12及第2罩殼22中之一者、與兩配線基板P1,P2中之一者之間的間隙,由第1罩殼12及第2罩殼22中之另一者來部分地覆蓋,因此作為電連接器裝置可獲得極為良好之電磁屏蔽作用。尤其可高效地堵塞第1罩殼12及第2罩殼22與第1及第2配線基板P1,P2之間隙,因此可期待充分之EMI對策。
此外,本實施方式中,於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與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嵌合時,尤其如圖24所示,於設置於第1罩殼12上之第1基板連接部(接地連接部)12d之上方位置,配置第2罩殼22之長邊側壁板22a。即,第2罩殼22之長邊側壁板22a之連接器寬度方向上之嵌合位置,相對於第1罩殼12之第1基板連接部12d而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重疊。其結果為,相對於第1罩殼12之第1基板連接部12d以及連接該第1基板連接部12d之接地用導電路(接地焊盤)P1b,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之偏靠內側之位置配置第2罩殼12之長邊側壁板22a。
即,由於第1罩殼12相對於第1基板連接部12d而配置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內側,故而於兩連接器10,20嵌合時,配置於第1罩殼12之外側的第2罩殼22較先前而言配置於連接器內側。因此,即便是相對於訊號傳送用導電路(訊號焊盤)P1a,接地用導電路(接地焊盤)P1b往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位置分離之情形,亦如上所述,藉由第2罩殼12之長邊側壁板22a偏靠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內側,電連接器裝置之整體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變窄而實現小型化。
進而,本實施方式中,設置於第1罩殼12上之第1基板連接部(接地連接部)12d中,從第1罩殼12中之自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端面朝向同方向之外側伸出之階差部12d1起,連接片部12d2朝向下方突出,與該連接片部12d2朝向第1配線基板P1之主面突出之程度相應地,第1罩殼12之整體維持為從第1配線基板P1之主面分離之狀態。因此,本實施方式中之第1罩殼12成為難以對設置於第1觸點構件13上之第1觸點連接部(訊號連接部)13g以及連接該第1觸點構件13之訊號傳送用導電路(訊號焊盤)P1a產生干擾之狀態。
如上所述,根據於第1罩殼12之下方具備有避免與第1觸點連接部(訊號連接部)13g干擾之空間部的本實施方式,與第1罩殼12接近第1配線基板P1之主面而容易與第1觸點連接部13g干擾之情形相比,可使第1罩殼12接近訊號傳送用導電路(訊號焊盤)P1a,藉由使連接第1罩殼12之接地用導電路(接地焊盤)P1b,相對於連接第1觸點構件13之訊號傳送用導電路(訊號焊盤)P1a而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接近,可實現電連接器裝置之整體之進一步小型化。
又,本實施方式中,設置於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20上之第2罩殼22於將兩電連接器10,20彼此嵌合時,該第2罩殼22之長邊側壁板22a之內壁面(內側端面)相對於設置於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10之第1罩殼12上的板彈簧片12e之前端部分,從外側彈性地接觸。藉此,第1罩殼12及第2罩殼22彼此成為電性連接狀態,通過該板彈簧片12e而構成接地電路之一部分,因此與該板彈簧片12e之接觸面積相應地,電導通性提高,接地電阻降低,屏蔽特性提高。
以上,已基於實施方式,對由本發明者所完成之發明具體地進行說明,但本實施方式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當然可於不脫離其要旨之範圍內進行各種變形。
例如,上述實施方式中,將設置於第1罩殼12上之第1基板連接部(接地連接部)12d,設為經由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伸出之階差部12d1而具備連接片部12d2的形成側面大致曲柄形狀的結構,但亦可不介隔存在此種階差部,而使第1罩殼12之下端緣部延伸至接近配線基板之表面之狀態,從該第1罩殼12之下端緣部起直接形成如下結構:抑制從長邊側壁板22a之外側端面起之突出量,使第1基板連接部(接地連接部)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大致水平地延伸出之形成側面大致L字形狀。
又,上述實施方式中之觸點構件12,22形成為對稱地相向之兩行之電極結構,但當然亦可設為單行(1行)之結構。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如以上所述,本發明可廣泛應用於各種電子∕電氣設備中所使用之多種多樣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
10: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 11:第1殼體 11a:基端部 11b:中央凸部 11c:觸點安裝槽 11d:隔板 11e:長邊側壁部 11f:空隙部 11g:卡止部 12:第1罩殼(屏蔽壁部) 12a:長邊側壁板 12b:短邊側壁板 12c:固定卡止片 12d:第1基板連接部(接地連接部) 12d1:階差部 12d2:連接片部 12d3:內側端面 12e:板彈簧片 12f:卡合片 13:第1觸點構件 13a:嵌合凹部 13b:底邊部 13c:外側立起邊部 13d:內側立起邊部 13e:內側接點部 13f:外側接點部 13g:第1觸點連接部(訊號連接部) 20: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 21:第2殼體 21a:基端部 21b:中央凹部 21d:長邊側壁部 22:第2罩殼(屏蔽壁部) 22a:長邊側壁板 22b:固定卡止片(短邊側壁板) 22c:第2基板連接部(接地連接部) 23:第2觸點構件 23a:嵌合凸部 23b:內側接點部 23c:外側接點部 23d:第2觸點連接部(訊號連接部) P1:第1配線基板 P1a:訊號傳送用導電路(訊號焊盤) P1b:接地用導電路(接地焊盤) P2:第2配線基板 P2a:訊號傳送用導電路(訊號焊盤) P2b:接地用導電路(接地焊盤) t:板寬
圖1係從上方側來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所涉及之第1連接器(插座連接器)的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2係表示將圖1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所涉及之第1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上下反轉之狀態的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3係表示圖1及圖2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所涉及之第1連接器(插座連接器)的俯視說明圖。 圖4係表示圖1~圖3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所涉及之第1連接器(插座連接器)的正面說明圖。 圖5係表示圖1~圖4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所涉及之第1連接器(插座連接器)的側面說明圖。 圖6係沿著圖4中之VI-VI線之放大橫截面說明圖。 圖7係沿著圖4中之VII-VII線之放大橫截面說明圖。 圖8係沿著圖4中之VIII-VIII線之放大橫截面說明圖。 圖9係將圖1~圖8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所涉及之第1連接器(插座連接器)分解表示的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10係從上方側表示嵌合於圖1~圖9所示之第1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中的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所涉及之第2連接器(插頭連接器)的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11係表示將圖10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所涉及之第2連接器(插頭連接器)上下反轉之狀態的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12係表示圖10及圖11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所涉及之第2連接器(插頭連接器)的俯視說明圖。 圖13係表示圖10~圖12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所涉及之第2連接器(插頭連接器)的正面說明圖。 圖14係表示圖10~圖13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所涉及之第2連接器(插頭連接器)的側面說明圖。 圖15係沿著圖12中之XV-XV線之放大橫截面說明圖。 圖16係沿著圖12中之XVI-XVI線之放大橫截面說明圖。 圖17係將圖10~圖16所示之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所涉及之第2連接器(插頭連接器)分解表示的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18係從上方來表示使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所涉及之第1及第2連接器彼此以第2連接器為上而嵌合之狀態的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19係表示將圖18所示之第1及第2連接器彼此之嵌合狀態上下反轉之狀態的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20係表示圖18及圖19所示之第1及第2連接器彼此之嵌合狀態的俯視說明圖。 圖21係表示圖18及圖19所示之第1及第2連接器彼此之嵌合狀態的正面說明圖。 圖22係表示圖18及圖19所示之第1及第2連接器彼此之嵌合狀態的側面說明圖。 圖23係沿著圖21中之XXIII-XXIII線而與配線基板一併表示之放大橫截面說明圖。 圖24係沿著圖21中之XXIV-XXIV線而與配線基板一併表示之放大橫截面說明圖。 圖25係表示安裝第1連接器(插座連接器)之配線基板之構造例的外觀立體說明圖。 圖26係表示安裝第2連接器(插頭連接器)之配線基板之構造例的外觀立體說明圖。
10:插座連接器(第1連接器)
11:第1殼體
11f:空隙部
12a:長邊側壁板
12d:第1基板連接部(接地連接部)
12d1:階差部
12d2:連接片部
12d3:內側端面
13g:第1觸點連接部(訊號連接部)
20:插頭連接器(第2連接器)
21:第2殼體
21d:長邊側壁部
22a:長邊側壁板
t:板寬

Claims (8)

  1. 一種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其包含彼此成為嵌合狀態之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 於設置於上述第1及第2連接器上之具有絕緣性之第1及第2殼體之各個上,安裝有包含訊號連接用之導電性構件的第1及第2觸點構件,以及在相對於該等第1及第2觸點構件而言之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位置,安裝有於上述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具有預先決定之板寬的導電性之第1及第2罩殼, 於上述第1及第2罩殼上設置有接地連接用之第1及第2基板連接部, 於上述第1連接器與上述第2連接器嵌合時,上述第1罩殼中之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端面、與上述第2罩殼中之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內側端面成為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對向而相互重合之關係; 上述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之特徵在於: 上述第1基板連接部係從上述第1罩殼之上述外側端面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突出者, 於上述第1連接器與第2連接器嵌合時,上述第1基板連接部中之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內側端面係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配置於上述第2罩殼之上述板寬之範圍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其中, 上述第1基板連接部係與設置於配置上述第1連接器之第1配線基板上的第1接地用導電路電性連接者, 上述第1基板連接部具有:從上述第1罩殼之上述外側端面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伸出之階差部、以及從該階差部朝向上述第1配線基板之主面突出之連接片部。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其中, 上述第1基板連接部係從上述第1殼體中的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端面朝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分離。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其中, 上述第1殼體於相對於上述第1觸點構件而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對向之部位,具有使上述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外側端面從上述第1罩殼向連接器寬度方向之內側分離之空隙部。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其中, 上述第1及第2觸點構件係在與連接器寬度方向正交之連接器長邊方向上形成預先決定之間隔而配置複數個, 於連接器長邊方向上,上述第1基板連接部配置於鄰接之上述第1觸點構件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其中, 上述第1及第2觸點構件係與設置於配置上述第1及第2連接器之第1及第2配線基板上的第1及第2訊號傳送用導電路進行電性連接者, 上述第1及第2訊號傳送用導電路之至少一部分,配置為相對於上述第1及第2接地用導電路而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對向之狀態。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其中, 於上述第1罩殼上設置有板彈簧片,該板彈簧片於上述第1連接器與上述第2連接器嵌合時,與上述第2罩殼彈性地接觸。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其中, 上述第1罩殼係沿著連接器長邊方向而延伸者, 於上述第1罩殼中的延伸方向之兩端部之中間部分,設置有固定於上述第1殼體之一部分上的卡合片。
TW108116819A 2019-05-15 2019-05-15 電連接器裝置 TW2020446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6819A TW202044691A (zh) 2019-05-15 2019-05-15 電連接器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16819A TW202044691A (zh) 2019-05-15 2019-05-15 電連接器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44691A true TW202044691A (zh) 2020-12-01

Family

ID=74668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6819A TW202044691A (zh) 2019-05-15 2019-05-15 電連接器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04469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00169B (zh) 电连接器装置
JP7103454B2 (ja)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TWI624119B (zh) 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
JP6256426B2 (ja)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
TW202029595A (zh) 第一連接器、第二連接器以及連接器組件
US7086902B1 (en)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shielding member
US2017003350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ood anti-emi perfprmance
CN213425337U (zh)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装置
US889443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enhanced blind mating features
US7878850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grounding device
JP6970928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13675678A (zh) 连接器组装体
US20070077823A1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amera module
JP6241597B2 (ja) 同軸型電気コネクタ
TW202044691A (zh) 電連接器裝置
JP2018073536A (ja) 基板接続用電気コネクタ
CN115911978A (zh) 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