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07300A - 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07300A
TW201707300A TW105114571A TW105114571A TW201707300A TW 201707300 A TW201707300 A TW 201707300A TW 105114571 A TW105114571 A TW 105114571A TW 105114571 A TW105114571 A TW 105114571A TW 201707300 A TW201707300 A TW 20170730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terminal
flat
flat conductor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4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46737B (zh
Inventor
Hiroyuki Yamazaki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707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07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6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673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係在於提供不會使扁平型導體損傷而能予以導入之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為,殼體(30)是在以上壁(35)、下壁(36)及兩方的側壁(37)所形成的周壁之後部,具有導入壁部(39),該導入壁部(39)形成有接收部(38),該接收部(38)是朝前方接收扁平型導體(F)的連接部分(F1),與連接部分(F1)接觸之端子的接觸部是位在接收部內,導入壁部(39)中,上壁(35)的後端是在扁平型導體的寬度方向範圍,比起下壁(36)的後端位於更前方,下壁(36)的上面具有在較上壁(35)的後端更後方朝上方曝露之曝露面(43),曝露面(43)在連接部(13A-1)的排列區域外,位於較連接部的上緣更上方的位置,在使扁平型導體朝接收部(38)導入之過程,扁平型導體的前端緣可抵接於暴露面(43)。

Description

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本發明係關於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一種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被廣泛地使用於作為安裝於電路基板之連接器,其具有複數個端子及殼體,該複數個端子具備用來與FPC等的扁平型導體之長度方向上設在前端側的連接部分接觸連接的接觸部和對電路基板進行連接的連接部,該殼體是將該端子排列保持於連接器寬度方向,該殼體是在以上壁、下壁及兩方的側壁所形成的周壁之後部,具有導入壁部,該導入壁部具有接收部,該接收部朝前方接收扁平型導體的連接部分,與連接部分接觸之前述端子的接觸部位於前述接收部內。
該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是在對扁平型導體的長度方向呈直角的寬度方向,多數個連接部分以細間距配置於該扁平型導體的前端緣,該等連接部分在寬度方向上與排列於連接器的端子之接觸部對應而接觸連接。因此,為了使各連接部分與所對應的端子之接觸部確實地接觸,當將扁平型導體導入至接收部時,必須使扁平型導體 在該寬度方向上位於正確的位置。
在揭示有這種連接器之專利文獻1,在將作為扁平型導體的FPC等在其寬度方向上予以定位並收容之嵌合口的入口部設置錐面部分,當開始將扁平型導體朝嵌合口導入時,即使朝寬度方向稍微偏移,該扁平型導體的側緣前端也會沿著前述錐面被導引而導引至正規的寬度方向位置,並進入到前述嵌合口,在嵌合口內正規位置上,前述連接部分與接觸部相對應而接觸連接。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178958號公報
在專利文獻1,端子係在排列方向上交互地具有對殼體從前方與後方的各方向安裝之兩種端子,形成於從前方安裝的端子之後端側並用來對電路基板進行焊接連接的連接部是在前後方向上,延伸至前述嵌合口的後端位置,亦即入口端位置。前述連接部是不僅後端緣就連上緣也較殼體的部分突出,即使將扁平型導體朝嵌合口從水平方向、傾斜方向中的一方向導入,該扁平型導體的前端與此連接部抵接之可能性高。
扁平型導體之母材為樹脂製,又端子為金屬 製且極薄,因此,當扁平型導體與端子的連接部抵接時,容易被此端子的連接部損傷。扁平型導體之母材為樹脂製,但在前端具有作為電路線的金屬製連接部分,當受到損傷時,因扁平型導體的前端被切削,產生樹脂粉、金屬粉,該等亦會成為接觸不良、短路等的原因。
本發明係有鑑於這種情事而開發完成的發明,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其為當開始導入扁平型導體時,不會使扁平型導體與端子的抵接而受損,能夠導入至預定導入位置。
本發明之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係具有複數個端子及殼體,該複數個端子具備用來與FPC等的扁平型導體之長度方向上設在前端側的連接部分接觸連接的接觸部和對電路基板進行連接的連接部,該殼體是將該端子排列保持於連接器寬度方向,該殼體是在以上壁、下壁及兩方的側壁所形成的周壁之後部,具有導入壁部,該導入壁部具有接收部,該接收部朝前方接收扁平型導體的連接部分,與連接部分接觸之前述端子的接觸部位於前述接收部內。
在該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在本發明,導入壁部中,上壁的後端至少在扁平型導體的寬度方向範圍,位於較下壁的後端更前方的位置,下壁的上面具有在較上壁的後端更後方朝上方曝露的曝露面,該曝露面是在 連接器寬度方向的前述連接部的排列區域外,位於較該連接部的上緣更上方的位置,在將扁平型導體朝接收部導入的過程,該扁平型導體的前端緣可抵接於前述曝露面。
若依據這樣結構的本發明,因形成導入壁部的上壁之後端位於較下壁的後端更前方的位置,在該下壁形成曝露面,所以,接收部形成為在後端側朝上方開放,使得容易進行從上方之斜向導入,並且可藉由目視確認導入時的扁平型導體之位置。
又,當開始導入扁平型導體時,特別是斜向導入時,即使端子的連接部被排列於接收部側,也因曝露面位於較接收部更上方的位置,因此,扁平型導體的前端緣不會抵接於連接部而可被曝露面確實地導引。且,在將連接器安裝於電路基板後,在連接部與連接器的焊接狀態,容易從上方進行目視確認。
在本發明,複數個端子是至少其一部分的端子之連接部在前後方向上位於導入壁部的範圍內。在本發明,導入壁部是在連接器寬度方向的至少兩端側,於上壁的後緣下面,設有將扁平型導體朝下方導引導入至接收部的內部之錐面,該錐面作為導入上部導引面為佳。
藉此,當將扁平型導體進行斜向導入時,能以上壁的導入上部導引面將扁平型導體圓滑地朝接收部導入。
在本發明,導入壁部是在側壁的後緣內面,設有將扁平型導體的側端緣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朝內側導 引導入之錐面,該錐面作為導入側部導引面為佳。
藉此,當將扁平型導體的連接部分朝接收部導入時,能以導入側部導引面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導引該扁平型導體,可將連接部分帶至同方向上的正規位置。
在本發明,導入壁部中,下壁的後端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具有在端子的連接部之排列區域朝前方凹陷的凹陷部,該連接部在前述凹陷部內朝後方露出並突出,藉由端子連接部曝露,使得容易進行焊接。
如以上所述,因本發明係使殼體的導入壁部中之上壁的後端位於較下壁的後端更前方的位置並開放,所以,在進行扁平型導體的導入特別是斜向導入之情況,容易進行導入操作,並且可一邊目視確認一邊決定導入位置及姿勢,除此以外,因曝露面是位於端子排列區域外且位於較端子連接部的上緣更上方之位置,所以,扁平型導體的前端緣抵接至下壁的曝露部而被導入導引,當扁平型導體的連接部分導入至接受部時,不會產生扁平型導體的前端緣與端子抵接而變得不會受到損傷,能夠防止因在受損的扁平型導體之前端的切削產生的樹脂粉造成的接觸不良、金屬粉造成的短路等。
11‧‧‧(第一)端子
12A-1‧‧‧接觸部
13A-1‧‧‧連接部
16‧‧‧(第二)端子
17A-1‧‧‧接觸部
30‧‧‧殼體
35‧‧‧上壁
36‧‧‧下壁
37‧‧‧側壁
38‧‧‧接收部
39‧‧‧導入壁部
44‧‧‧凹陷部
45‧‧‧導入上部導引面
46‧‧‧導入側部導引面
圖1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與其連接的扁平型導體之斜視圖,其中(A)顯示扁平型導體連接前、(B)顯示連接後。
圖2係顯示圖1的連接器之局部亦即接收部入口附近,其中(A)為斜視圖,(B)為從正面側觀看圖1(A)之IIB-IIB線斷面圖。
圖3係關於圖1的連接器中在第一端子的位置之斷面圖,顯示可動構件位於打開位置,依據(A)、(B)、(C)的順序進行扁平型導體的導入之狀態。
圖4係對於圖1的連接器,可動構件位於關閉位置之斷面圖,(A)為第一端子的位置、(B)為第二端子的位置、(C)為固定扣件的位置之斷面圖。
圖5係顯示扁平型導體不完全導入至連接器的狀態之連接器的平面圖,(A)為如圖1所示的扁平型導體之情況,(B)為其他形態的扁平型導體之情況。
圖6係顯示圖1的連接器之其他形態的局部亦即接收部入口附近,從與圖2相同方向來看的圖,其中(A)為斜視圖,(B)為正面圖。
以下,參照圖面,說明關於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圖1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以下稱為連接器)1,和與其連接的扁平 型導體F之斜視圖,其中(A)顯示扁平型導體連接至連接器1前、(B)顯示連接後。
扁平型導體F係在該扁平型導體F的前端部的上面具有朝連接器1導入並與連接器端子連接之連接部分F1。在本實施形態,朝扁平型導體的長度方向(圖中,僅圖示形成有連接部分F1的前端部,省略後方部分的圖式)延伸之電路線F2是排列有前述端子的數量,該電路線F2具備電路線F2A與電路線F2B,兩電路線F2A、F2B交互地配置,該電路線F2A具有扁平型導體F的前端緣接近並供端子接觸連接的墊片F2A-1,該電路線F2B具有位於該墊片F2A-1後方的墊片F2B-1。
前述扁平型導體F係在前述連接部分F1的側緣部形成有用來供連接器的固定扣件卡止之卡止凹部F3,在該卡止凹部F3的緣部,設有用來使當前述固定扣件的爪部滑接並進行防脫卡止時的強度提升之補強墊片F4。
連接有該扁平型導體F的連接器1,是具有:將端子10及固定扣件20以電性絕緣材製的殼體30予以保持之連接器本體2;及在連接器本體2的前緣側可動地被支承的電性絕緣材製的可動構件3。
被殼體30所保持的端子10為對該殼體30從後方朝前方插入的第一端子11和從前方朝後方插入的第二端子16的兩種端子,兩者是在連接器寬度方向(圖1中為左右方向)上交互地排列。
第一端子11與第二端子16皆是藉由維持金屬板的平坦面的狀態進行沖裁加工來製作,形成為略橫H字形,第一端子11是如圖3(A)~(C)及圖4(A)所示,具有上臂部12、下臂部13、及將兩者在長度方向中央位置予以連結的連結部14,第二端子16是如圖4(B)所示,具有上臂部17、下臂部18及連結部19。
第一端子11的上臂部12具有:從連結部14的位置朝後方延伸至殼體30的後端(圖3(A)中的左端)附近之接觸臂部12A;和從連結部14的位置朝前方延伸至該連結部14與殼體30的前端之中間位置為止的可撓臂部12B。在接觸臂部12A的後端,形成有呈向下的三角突狀且與扁平型導體F的的電路線F2B之墊片F2B-1接觸的接觸部12A-1,在可撓臂部12B的前端下緣,形成有供後述的可動構件之凸輪部卡合的凹彎曲之受壓部12B-1。
第一端子11的下臂部13具有:從連結部14的位置朝後方延伸至從殼體30朝後方突出的位置之連接臂部13A;和從連結部14的位置朝前方延伸至較前述上臂部12的可撓臂部12B的前端稍前方的位置之凸輪支承臂部13B。前述連接臂部13A具有:在後端部位於殼體30外的連接部13A-1;和位在與前述上臂部12的接觸部12A-1相對向的位置之突起狀支承突起部13A-2。前述連接部13A-1,其下緣位於與殼體30的底面大致相同高度,當連接器1被配置於電路基板上時,與該電路基板的 對應電路形成面接觸。該連接部13A-1係焊接於對應電路部。又,支承突起部13A-2是支承扁平型導體F的下面,但,當該扁平型導體F在下面亦具有電路線部時,則可作為與此電路線部的對應墊片接觸之副接觸部發揮功能。
下臂部13的凸輪支承臂部13B,其前部形成為直線狀的上緣,將設在後述的可動構件3之第一端子用凸輪部可轉動地支承。該凸輪支承臂部13B係在接近連結部14的位置之上緣,具有為了防止第一端子11的脫落而咬入至殼體30並加以卡止之卡止突起13B-3。
第二端子16係如前述般,第一端子11同樣地,維持著金屬板的平坦面,如圖4(B)所示,具有上臂部17、下臂部18及連結部19且呈略橫H字形,但與第一端子11的差異點在於因第二端子16是從前方朝後方插入殼體30,因此,設在下臂部18的凸輪支承臂部18B的前端之連接部18B-1位於殼體30的前部、形成於上臂部17的可撓臂部17B的受壓部17B-1形成較深的凹彎曲、具有接觸部17A-1的上臂部17之接觸臂部17A和具有支承突出部18A-2的下臂部18之連接臂部18A分別較第一端子11的接觸臂部12A及接觸臂部13A短、且因第二端子16從後方朝前方插入殼體30的關係,咬入至殼體30的卡止突起18A-3位於較連結部19更後方的位置等的差異點。
且,交互地排列的第一端子11與第二端子16之排列範圍的兩外側,固定扣件20被殼體30所保持。如 圖4(C)所示,固定扣件20是與第一端子11及第二端子16同樣地,維持金屬板的平坦面而成為略橫H字形,上臂部21的卡止臂部21A較第二端子16的上臂部17的接觸臂部17A長、設在卡止臂部21A的後端之突起狀卡止部21A-1是呈較第二端子16的接觸部17A-1更大的爪狀、下臂部22的支承臂部22A是與前述卡止臂部21A大致相同長度且較第二端子16的連接臂部18A長、以及在該支承臂部22A的後端不具有突起部的這些點與第二端子16不同,其餘與第二端子16相同,賦予在第二端子16的符號上加上「4」之圖號,並省略其說明。
如此保持第一端子11、第二端子16及固定扣件20之殼體30係如圖1、圖3及圖4所示,用來供第一端子11、第二端子16及固定扣件20進行插入組裝的第一端子收容溝31、第二端子收容溝32及固定扣件收容溝33朝前後方向貫通而形成。
前述殼體30是以上壁35、下壁36及側壁37形成周壁,在較第一端子11的連結部14、第二端子16的連結部19及固定扣件的連結部23各自所處的中間位置更後方側,於端子排列方向上(在圖3、圖4中對紙面呈直角的方向),形成有延伸成使前述第一端子收容溝31、第二端子收容溝32及固定扣件收容溝33連通且朝後方開口形成為可從後方接收扁平型導體F的連接部分F1之空間,該空間作為接收部38。更詳細而言,在殼體30以上壁35、下壁36及側壁37所形成的周壁之後部(較 前述連結部14、19、23的位置更後方部分)之內部形成接收部38,包圍該接收部38的壁形成為導入壁部39。
前述殼體30係如圖3(A)~(C)及圖4(A)所示,在第一端子收容溝31,於較第一端子11的連結部14更前方位置,形成有供第一端子11的卡止突起13B-3咬入並卡止的卡止壁40,第二端子收容溝32及固定扣件收容溝33,圖4(B)、(C)所示,在分別較第二端子16的連結部19及固定扣件20的連結部23更後方位置設有供卡止突起18A-3咬入的卡止壁41、供卡止突起22A-3咬入的卡止壁42,藉此分別防止第一端子11、第二端子16及固定扣件20脫落。
為了形成前述導入壁部39而位在上下成對的位置之上壁35與下壁36中,上壁35之後端位於較下壁36的後端更前方,換言之,下壁36的後端較上壁35的後端更朝後方突出,在該下壁36朝後方突出之突出部分的上面,形成朝上方開放的曝露面43。在本實施形態,在連接器寬度方向的端子排列範圍,下壁36的後端朝前方凹陷至上壁35的後端位置,前述曝露面43對端子排列範圍形成於兩側。亦即,下壁36在前述端子排列範圍形成有凹陷部44。其結果,延伸至下壁36的殼體30之後端的第一端子11之連接部13A-1係位在前述凹陷部44內並露出。因該連接部13A-1露出,所以,能夠進行將第一端子11壓入至殼體時的確認、在連接部13A-1進行焊接時的焊錫之確認,並且當焊接時能夠防止沿著殼體面之助 焊劑翹起。如此,因在下壁36形成前述凹陷部44,所以,曝露面43是如圖1(A)所示,對前述凹陷部44位於連接器寬度方向的兩側之位置,換言之,位於第一端子11的連接部13A-1之排列範圍的兩外側。在本實施形態,前述曝露面43是隔著用來收容固定扣件20之固定扣件收容溝33而區分成兩個區域,具有: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位於較前述固定扣件收容溝33外側的外側曝露面43A和位於較前述固定扣件收容溝33內側的內側曝露面43B。外側曝露面43A是位於較內側曝露面43B若干高的位置。如圖2(B)所示,在外側曝露面43A與內側曝露面43B之間雖存在有若干的高低階差,但在前後方向中的曝露面43之範圍,兩者均較位於凹陷部44的第一端子11的連接部13A-1之上緣更上方的位置,對該連接部13A-1的上緣,外側曝露面43A高出δ1的距離,內側曝露面43B高出δ2(<δ1)的距離。
外側曝露面43A係當扁平型導體F導入至接收部38時特別是斜向導入時,供該扁平型導體F的前端緣抵接並導引扁平型導體F,並且可防止扁平型導體F的前端與第一端子11的連接部13A-1之上緣抵接、碰撞之情況產生。
較外側曝露面43A若干低的內側曝露面43B係具有以下功能,亦即在扁平型導體F已被導入且可動構件3朝關閉位置轉動時,藉由第一端子11的接觸部12A-1及第二端子16的接觸部17A-1朝下方按壓之際,容許 該扁平型導體F撓曲,並且支承該扁平型導體F的下面。
因前述曝露面43在前後方向上與前述連接部13A-1重複範圍,能夠不會讓連接器在前後方向上大型化而可設置該曝露面43。
與前述下壁36相對向的上壁35是如前述般,其後端位於較下壁36的後端更前方的位置,如圖2(A)、(B)所示,以錐面形成用來使該上壁35的後緣下面溶液將扁平型導體F朝接收部38導入並導引用之導入上部導引面45。該導入上部導引面45係在第一端子收容溝31及第二端子收容溝32的位置中斷而不存在,但,形成遍及於前述接收部38的全寬度區域範圍亦即兩側的側壁37之間。
側壁37中,在較上壁35的後端更後方範圍,於連接器寬度方向上的內側面,形成有將扁平型導體F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朝內側正規位置導引之導入側部導引面46。該導入側部導引面46係如圖2(A)、(B)所示,具有與外側曝露面43A的外側緣相鄰接的導入側部橫導引面46A;及從該導入側部橫導引面46A的前端緣直立之導入側部縱導引面46B。亦即,導入側部橫導引面46A係從下壁36的後端之位置遍及到上壁35的後端之位置,導入側部縱導引面46B係形成於上壁35的後端。因此,扁平型導體F當朝寬度方向偏移導入時,在以前述導入側部橫導引面46A朝正規位置被導引後,接著,以導入側部縱導引面46B予以導引。
如此,以後部形成導入壁部39的殼體30係如圖1、圖3、圖4所示,為了以前部支承可動構件3且容許該可動構件3的旋轉,朝前方及上方開放且遍及端子排列範圍的方式形成缺口部47,在上壁35,從該缺口部47的寬度方向緣部47A分別朝後方延伸形成用來收納第一端子11的可撓臂部12B及第二端子16的可撓臂部17B之溝缺口部48A、48B,又,用來收容固定扣件20的上臂部21之溝缺口部48C是較前述溝缺口部48A、48B更長地朝後方延伸形成。
在如此所構成的連接器本體2,安裝有一端側位於殼體30的前述缺口部47內且以該一端側為中心進行轉動之可動構件3。
前述可動構件3係以電性絕緣材製作,藉由殼體支承為在如圖1(A)、(B)及圖3(A)~(C)所示的縱方向姿勢之打開位置與圖4(A)~(C)所示的橫方向姿勢之關閉位置之間可進行轉動。
可動構件3係在連接器寬度方向,具有遍及前述缺口部47的全區域範圍之寬度且呈板狀,在與第一端子11、第二端子16及固定扣件20所對應的位置之剖面是分別如圖3(A)~(C)、圖4(A)、圖4(B)、圖4(C)所示,在轉動中心所處的一端側,形成有分別收納前述第一端子11的可撓臂部12B的前部、前述第二端子16的可撓臂部17B的前部、及前述固定扣件20的可撓臂部21B的前部之溝部51、52、53。在該等溝部51、 52、53內,設有與形成前述第一端子11的可撓臂部12B之受壓部12B-1卡合的第一端子用凸輪部54、與形成於前述第二端子16的可撓臂部17B的受壓部17B-1卡合的第二端子用凸輪部55、及與形成於前述固定扣件20的可撓臂部21B的受壓部21B-1卡合之固定扣件用凸輪部56。
第一端子用凸輪部54與第二端子用凸輪部55分別如圖4(A)、(B)所示,當可動構件3位於關閉位置時,均形成為縱長狀。前述第一端子用凸輪部54與第二端子用凸輪部55係當可動構件3轉動時,分別被第一端子11的凸輪支承臂部13B及第二端子16的凸輪支承臂部18B的上緣轉動支承,當可動構件3位於關閉位置時,第一端子用凸輪部54的上緣將第一端子11的受壓部12B-1朝上方按壓,第二端子用凸輪部55的上緣將第二端子16的受壓部17B-1朝上方按壓。當前述受壓部12B-1、17B-1被按壓的話,第一端子11的可撓臂部12B、第二端子16的可撓臂部17B分別朝上方撓曲,以槓桿原理,分別使第一端子11的接觸臂部12A、第二端子16的接觸臂部17A分別朝下方撓曲。其結果,使第一端子11的接觸部12A-1、第二端子16的接觸部17A-1壓接於電路基板F的對應墊片F2B-1、F2A-1。
固定扣件用凸輪部56係如圖4(C)所示,呈圓形,未被固定扣件20的下臂部22之前部亦即連接臂部22B支承,當可動構件3來到關閉位置時,該固定扣件 用凸輪部56朝上方移動而將固定扣件20的受壓部21B-1朝上方按壓。當受壓部21B-1被朝按壓時,與第一端子11及第二端子16相同原理,設在後端的爪狀卡止部21A-1朝下方撓曲移位,進入到扁平型導體F的卡止凹部F3,藉由前述卡止部21A-1防止扁平型導體F脫離。
其次,說明關於將扁平型導體F連接至這樣的結構之本實施形態的連接器的連接要領。
在進行將扁平型導體F連接至連接器之前,如圖1(A)、圖3(A)至(C)所示,使連接器的可動構件3起立而來到打開位置。因第一端子11、第二端子16、固定扣件20位從可動構件3的第一端子用凸輪部54、第二端子用凸輪部55、固定扣件用凸輪部56接收到任何的力,所以,第一端子11的接觸臂部12A、第二端子16的接觸臂部17A、固定扣件20的卡止臂部21A不會朝下方撓曲移位,處於自由狀態,使得扁平型導體F容易導入至接收部38。
在扁平型導體F導入至連接器之導入位置(上下及橫方向)處於正規位置,導入方向朝與電路基板平行的水平方向進行之情況,不會受到任何阻礙,扁平型導體F的連接部分F1被導入至前述接收部38內。
扁平型導體F時常有從正規位置偏移或斜向導入之情況,在該情況下會有無法圓滑地進行導入,或扁平型導體的前端緣與端子碰撞而受損之傾向,但本實施形態的連接器可因應這種情況。
如圖3(A)至(C)所示,當扁平型導體F欲斜向導入時,在本實施形態,因處於與扁平型導體的寬度方向兩端相對應的位置之下壁36的曝露面43(外側曝露面43A)位於較第一端子11的連接部13A-1的上緣更上方,所以,扁平型導體F的前端緣不會與前述第一端子11的連接部13A-1之上緣碰撞或抵接,而是抵接於前述曝露面43進而朝接收部38向前方被導引。因此,扁平型導體F之前端緣不會被金屬製的第一端子11損傷,能夠在前述曝露面43滑動而圓滑地導入至接收部38。
其次,當扁平型導體F對電路基板平行或斜向導入時,會有導入位置朝上下貨連接器寬度方向偏移之情況。在該情況,扁平型導體F之前端緣或前端部抵接於導入上部導引面45而朝接收部38向下方導引,藉由導入側部導引面46亦即導入側部縱導引面46A、導入側部橫導引面46B,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朝正規位置被導引。
如此,扁平型導體F之連接部分F1朝接收部38內的正規位置及正規位置導入深度位置被導入(參照圖1(B))。
其次,使可動構件3從圖1(B)的打開位置朝如圖4(A)至(C)所示的關閉位置轉動。當可動構件3來到關閉位置時,如前述般,第一端子11與第二端子16在其受壓部12B-1、17B-1被所對應的第一端子用凸輪部54、第二端子部用凸輪部55朝上方按壓使得可撓臂部12B、17B朝上方撓曲,其結果,接觸臂部12A、17A向 下撓曲,接觸部12A-1、17A-1與對應墊片F2B-1、F2A-1接觸,並且將扁平型導體F朝下方按壓進而提高接觸壓。另外,固定扣件20之受壓部21B-1被固定扣件用凸輪部56朝上方按壓,以與第一端子11、第二端子16的情況相同之原理,爪狀的卡止部21A-1朝下方移動位移,進入到扁平型導體F的卡止凹部F3,確實地防止扁平型導體F脫離。
在本實施形態,如前述般,扁平型導體F在其連接部分F1設有補強墊片F4。如圖1(A)所示,該補強墊片F4的後緣是位於扁平型導體F的卡止凹部F3之正後方,在前後方向上,處於接近位在兩種墊片F2A、F2B中的後方之墊片F2B-1的後端之位置,當扁平型導體F的連接部分F1朝接收部38內導入至正規位置時,如圖1(B)所示,前述補強墊片F4的後緣來到與殼體30的上壁35之後端相同位置。亦即,當扁平型導體F被完全導入至正規位置時,前述補強墊片F4被上壁35覆蓋而無法看見。前述補強墊片F4是與前述電路線F2的墊片相同金屬製且具有光澤,在扁平型導體F到達正規位置為止的導入過程會發光,因此容易目視。然後,當扁平型導體F到達了正規位置時,此發光的補強墊片F4被上壁35所覆蓋而突然變得無法看見,因此,能夠極容易確認被導入到正規位置之狀況。
其次,當扁平型導體F處於不完全導入位置時,如圖5(A)所示,補強墊片F4(在圖5(A)中為了 容易理解,在補強墊片的區域分佈賦予點狀)的後部分從上壁35的後緣突出,藉由目視此部分,能夠發現不完全導入。此為可藉由上壁35的後端較下壁36的後端更朝前方凹陷來達成。
其次,即使不將補強墊片F4作成為如圖1(A)及圖5(A)所示,當扁平型導體F被完全地導入至正規位置時藉由上壁35予以覆蓋,當不完全導入時,朝後方突出而從外部可看見的情況,作為其他模式,如圖5(B)所示,當被導入到正規位置時,從成為上壁35的後端位置之位置朝後方部分形成補強墊片F4的目視確認部分F4-1,在不完全導入的情況,藉由該目視確認部分F4-1的前緣未到達上壁35的後端,能夠目視確認不完全導入。
其次,說明關於形成於導入壁部39的扁平型導體之導引面的其他形態。
在圖2(A)、(B)的形態之導入側部導引面46,於導入側部橫導引面46A的前端位置設有導入側部縱導引面46B,但在圖6(A)、(B)的例子,具有從下壁36的上面朝連接器寬度方向內側向下方傾斜的橫錐面之導入側部橫導引面46A、及對曝露面43垂立並從下壁36的後端面朝連接器寬度方向內側向前方傾斜的縱錐面之導入側部縱導引面46B。前述導入側部橫導引面46A與導入側部縱導引面46B係在成為入口側的下壁36之靠近後端的位置,形成凸角部,共同具有相互地交叉的稜線 46C。因此,當扁平型導體F朝寬度方向偏移導入時,以前述導入側部橫導引面46A或導入側部縱導引面46B朝正規位置予以導引。
1‧‧‧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2‧‧‧連接器本體
3‧‧‧可動構件
10‧‧‧端子
11‧‧‧(第一)端子
13A-1‧‧‧連接部
16‧‧‧(第二)端子
20‧‧‧固定扣件
30‧‧‧殼體
35‧‧‧上壁
36‧‧‧下壁
37‧‧‧側壁
38‧‧‧接收部
39‧‧‧導入壁部
43‧‧‧曝露面
44‧‧‧凹陷部
47‧‧‧缺口部
48A、48B‧‧‧溝缺口部
F‧‧‧扁平型導體
F1‧‧‧連接部分
F2、F2A、F2B‧‧‧電路線
F2A-1、F2B-1‧‧‧墊片
F3‧‧‧卡止凹部
F4‧‧‧補強墊片

Claims (5)

  1. 一種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係具有複數個端子及殼體,該複數個端子具備用來與扁平型導體之長度方向上設在前端側的連接部分接觸連接的接觸部和對電路基板進行連接的連接部,該殼體是將該端子排列保持於連接器寬度方向,該殼體是在以上壁、下壁及兩方的側壁所形成的周壁之後部,具有導入壁部,該導入壁部具有接收部,該接收部朝前方接收扁平型導體的連接部分,與連接部分接觸之前述端子的接觸部位於前述接收部內,其特徵為:導入壁部中,上壁的後端至少在扁平型導體的寬度方向範圍,位於較下壁的後端更前方的位置,下壁的上面具有在較上壁的後端更後方朝上方曝露的曝露面,該曝露面是在連接器寬度方向的前述連接部的排列區域外,位於較該連接部的上緣更上方的位置,在將扁平型導體朝接收部導入的過程,該扁平型導體的前端緣可抵接於前述曝露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其中,複數個端子是至少其一部分的端子之連接部在前後方向上位於導入壁部的範圍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其中,導入壁部是在連接器寬度方向的至少兩端側,於上壁的後緣下面,設有將扁平型導體朝下方導引導入至接收部的內部之錐面,該錐面作為導入上部導引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扁平型導體用電連 接器,其中,導入壁部是在側壁的後緣內面,設有將扁平型導體的側端緣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朝內側導引導入之錐面,該錐面作為導入側部導引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之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其中,導入壁部中,下壁的後端在連接器寬度方向上,具有在端子的連接部之排列區域朝前方凹陷的凹陷部,該連接部在前述凹陷部內朝後方露出並突出。
TW105114571A 2015-07-03 2016-05-11 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TWI6467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34202A JP6448136B2 (ja) 2015-07-03 2015-07-03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15-134202 2015-07-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07300A true TW201707300A (zh) 2017-02-16
TWI646737B TWI646737B (zh) 2019-01-01

Family

ID=57725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4571A TWI646737B (zh) 2015-07-03 2016-05-11 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448136B2 (zh)
KR (1) KR102110111B1 (zh)
CN (1) CN106329181B (zh)
TW (1) TWI64673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73766B2 (ja) 2002-11-27 2008-04-09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4071160A (ja) * 2002-08-01 2004-03-04 D D K Ltd コネクタ
US6932648B1 (en) * 2004-08-02 2005-08-23 P-Two Industries In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onnector capable of prevent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JP4437982B2 (ja) * 2005-08-08 2010-03-2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ケーブル用電気コネクタ
JP4429246B2 (ja) * 2005-09-30 2010-03-1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ケーブル用電気コネクタ
JP4199272B2 (ja) * 2006-08-23 2008-12-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M341332U (en) * 2008-05-09 2008-09-21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JP2009277398A (ja) * 2008-05-13 2009-11-26 Jst Mfg Co Ltd コネクタ
KR100996095B1 (ko) * 2008-05-28 2010-11-22 한국몰렉스 주식회사 플렉시블 케이블용 커넥터
JP4817466B2 (ja) * 2009-01-22 2011-11-1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4996705B2 (ja) * 2010-02-26 2012-08-0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5580622B2 (ja) * 2010-03-01 2014-08-27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コネクタ、及び、平型電線と当該平型電線が接続されるコネクタとを有するケーブルアッセンブリ
CN201898220U (zh) * 2010-08-02 2011-07-13 矽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
JP5999541B2 (ja) * 2011-08-24 2016-09-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301709B2 (ja) * 2012-05-10 2013-09-2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TWM487536U (zh) * 2014-05-27 2014-10-01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軟性電路板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004853A (ko) 2017-01-11
JP2017016939A (ja) 2017-01-19
CN106329181B (zh) 2020-08-11
CN106329181A (zh) 2017-01-11
TWI646737B (zh) 2019-01-01
JP6448136B2 (ja) 2019-01-09
KR102110111B1 (ko) 2020-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07391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KR101815093B1 (ko) 회로 기판용 전기 커넥터
JP4368897B2 (ja) コネクタ
US9608347B2 (en) Right-ang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130137281A1 (en) Circuit-terminal connecting device
TW201622264A (zh) 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及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裝置
EP3171458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JP2010103049A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I525939B (zh) 連接器
JP2014212049A (ja) 基板接続コネクタを使用した基板接続構造
US1120142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at conductors
JP2018092780A (ja) 抜け防止構造を備えたコネクタ装置
JP5235221B2 (ja) コネクタ
KR101042120B1 (ko) 전기 커넥터
CN110870143B (zh) 端子零件
CN112018535A (zh) 电连接器组装体
KR102128123B1 (ko) 플러그 커넥터
TW201707300A (zh) 扁平型導體用電連接器
JP5335630B2 (ja) 電線対基板コネクタ
TWI535125B (zh) Plug connector and socket connector
JP2016076318A (ja) 平型導体付電気コネクタ
TW201943154A (zh) 具有端子按壓構造的連接器裝置
JP2010251222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05149784A (ja) ケーブル接続用コネクタ
JP2006019029A (ja) 電気コネク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