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15440A - 印字單元及熱列印機 - Google Patents

印字單元及熱列印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15440A
TW201615440A TW104126998A TW104126998A TW201615440A TW 201615440 A TW201615440 A TW 201615440A TW 104126998 A TW104126998 A TW 104126998A TW 104126998 A TW104126998 A TW 104126998A TW 201615440 A TW201615440 A TW 20161544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n roller
body frame
shaft
printing unit
lock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26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42555B (zh
Inventor
相澤和之
Original Assignee
精工電子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730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32903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2607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2233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精工電子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精工電子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615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154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2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25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04Roller 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24Detents, brakes, or couplings for feed rollers or 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Abstract

印字單元,係具備:本體框架;壓紙滾軸,其可裝卸地安裝於本體框架;鎖固機構,係在將壓紙滾軸可轉動地保持在本體框架的鎖固位置、以及使壓紙滾軸相對於本體框架可脫離的鎖固解除位置之間,可轉動地被支撐於本體框架;熱感頭,其按壓接觸於壓紙滾軸的外周面;轉動軸,係設在本體框架及鎖固機構之中任一方側構件的轉動軸,其插通至設在另一方側構件的軸孔內,並使鎖固機構相對於本體框架繞該轉動軸轉動;以及彈壓構件,其朝向鎖固位置彈壓鎖固機構,並使轉動軸與前述軸孔的開口緣抵接。

Description

印字單元及熱列印機
本發明係關於印字單元及熱列印機。
以往,熱列印機係在以壓紙滾軸與熱感頭夾住記錄紙的狀態使壓紙滾軸旋轉,藉此一邊饋送記錄紙一邊對記錄紙的列印面以熱感頭的發熱元件來加熱,使列印面發色來進行列印。該熱列印機,係藉由使壓紙滾軸成為裝卸式,而構成為可簡單地進行記錄紙的交換作業等。
此種熱列印機(印字單元),係具有:本體框架、熱感頭、壓紙滾軸、安裝在從壓紙滾軸的兩端以同軸狀態突出之滾筒軸的壓紙軸承、使該壓紙軸承以可裝卸的狀態插入之形成於本體框架的軸承插入槽、可從鎖固成使壓紙軸承不會從軸承插入槽脫離的鎖固位置,移動至可使壓紙軸承從軸承插入槽脫離之鎖固解除位置的鎖固拉柄(鎖固機構)、以及使該鎖固拉柄常時朝向鎖固位置彈壓的拉柄彈壓構件(彈壓構件)。壓紙軸承,係藉由位在鎖固位置的鎖固拉柄而被壓至軸承插入槽的內周端面,而被規定其相 對於本體框架的位置。藉此,裝卸式的壓紙滾軸,係相對於本體框架被定位。
但是,上述印字單元,會藉由落下衝撃等之外力對本體框架或鎖固臂進行作用而使各零件產生歪曲,導致鎖固臂對壓紙滾軸的保持力降低。藉此,有著產生壓紙滾軸從本體框架脫落等之不良情況之虞。此種印字單元,一般係設置在具有可開閉之罩蓋的框體內,但該等框體,考量到重量或成本面,並未成為高強度。因此,如上述般當框體落下的情況,由該落下衝撃而對框體產生慣性力或歪曲、扭曲的力,該等之力會對本體框架或鎖固臂進行作用,藉此產生上述般的不良情況。且,當上述般的列印機框體中產生壓紙滾軸的脫落時,會使罩蓋成為開放,而引起裝置的破損或滾筒紙的脫落等,對列印機的使用者造成損失。
且,此種印字單元中,在鎖固機構的轉動軸與該轉動軸所插通之本體框架的軸孔之間,設定有配合公差。因此,在對印字單元作用外力的情況,會有鎖固機構的轉動軸在配合公差的範圍內移動(產生偏差)之虞。當鎖固機構的轉動軸從所期望的位置移動時,從鎖固機構作用於壓紙滾軸的保持力或保持力的作用方向會變得不安定,有著產生壓紙滾軸相對於熱感頭的位置偏移等之虞。其結果,會發生列印偏差、周期痕紋(伴隨著周期性的振動使發熱元件與記錄紙之間的接觸狀態變化而產生的列印紋路)等之列印障礙。
由以上觀點來看,本技術領域中,期望著使壓紙滾軸 相對於熱感頭的位置安定,且可確保列印品質的印字單元及熱列印機。
關於本發明之一形態的印字單元,係具備:本體框架;熱感頭,其安裝於該本體框架;壓紙滾軸,係與前述熱感頭對向配置,以與前述熱感頭之間夾入記錄紙的狀態,繞著沿第1方向延伸的軸來旋轉,藉此饋送前述記錄紙;插入槽,其形成於前述本體框架,使前述壓紙滾軸沿著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以可裝卸的狀態插入;鎖固臂,其被支撐成可繞著沿前述第1方向延伸的轉動軸轉動,並保持插入前述滾筒插入槽的前述壓紙滾軸;移動機構,其移動前述轉動軸;彈壓構件,其彈壓前述鎖固臂;以及抱持部,其設在前述鎖固臂,在保持前述壓紙滾軸的保持狀態中,夾著前述壓紙滾軸而從與前述熱感頭相反側的區域朝向前述熱感頭延伸,前述抱持部的前端部,係形成為:在前述保持狀態中,位在比含有前述壓紙滾軸的中心軸與前述轉動軸的軸之虛擬面更靠前述熱感頭側的位置,前述移動機構,係在鎖固位置以及轉動位置之間使前述轉動軸移動,鎖固位置係在前述保持狀態中限制前述鎖固臂之轉動的位置,轉動位置係在前述保持狀態、以及使前述壓紙滾軸可從前述滾筒插入槽裝卸的解放狀態之間,使前述鎖固臂自由轉動的位置,且,前述彈壓構件,係在前述保持狀態使前述轉動軸從前述轉動位置朝前述鎖 固位置的方向彈壓前述鎖固臂,並且在前述轉動軸位於前述轉動位置的狀態,以使前述鎖固臂從前述解放狀態朝前述保持狀態的方向彈壓前述鎖固臂。
根據本發明之一形態的印字單元,鎖固臂係被彈壓構件彈壓而維持保持狀態,並且在保持狀態中彈壓使轉動軸位在鎖固位置。因此,保持壓紙滾軸的鎖固臂,在到解放壓紙滾軸為止,需要藉由移動機構使轉動軸往轉動位置移動的動作、以及繞轉動軸轉動來解放壓紙滾軸的動作之2階段的動作。藉此,壓紙滾軸係即使對鎖固臂作用有外力亦難以從滾筒插入槽脫落。且,抱持部的前端部,係形成為:在保持狀態中,位在比含有壓紙滾軸的中心軸與轉動軸的軸之虛擬面更靠熱感頭側的位置,故可更確實地抑制壓紙滾軸的脫落。因此,能夠得到可穩定保持壓紙滾軸的印字單元。
上述的印字單元中,前述移動機構,係具有:形成於前述鎖固臂的長孔;以及固定於前述本體框架,且嵌入前述長孔的軸部。根據關於本發明之一形態的印字單元,藉由沿著長孔的長度方向使軸部相對移動,而可在轉動位置與鎖固位置移動。因此,可容易形成將轉動軸相對於鎖固臂之位置予以移動的移動機構。
上述印字單元中,前述抱持部,其接觸前述壓紙滾軸的部分,在從前述第1方向觀看時係形成為沿著前述壓紙滾軸外周面的圓弧狀。
根據本發明之一形態的印字單元,在抱持部保持壓紙 滾軸之際,係在壓紙滾軸的外周面以更廣的區域來接觸保持,故可更穩定地保持壓紙滾軸。且,以抱持部的圓弧狀部分來保持壓紙滾軸,藉此在轉動軸位於鎖固位置的狀態下,使抱持部之前端部的旋轉軌跡干涉壓紙滾軸,而可容易形成限制鎖固臂之轉動的構造。
且,關於本發明之一形態的印字單元,係具備:本體框架;壓紙滾軸,其可裝卸地安裝於前述本體框架;鎖固機構,係在將前述壓紙滾軸可轉動地保持在前述本體框架的鎖固位置、以及使前述壓紙滾軸相對於前述本體框架可脫離的鎖固解除位置之間,可轉動地被支撐於前述本體框架;熱感頭,其按壓接觸於前述壓紙滾軸的外周面;轉動軸,係設在前述本體框架及前述鎖固機構之中任一方側構件的轉動軸,其插通至設在另一方側構件的軸孔內,並使前述鎖固機構相對於前述本體框架繞該轉動軸轉動;以及彈壓構件,其朝向前述鎖固位置彈壓前述鎖固機構,並使前述轉動軸與前述軸孔的開口緣抵接。
根據關於本發明之一形態的印字單元,彈壓構件,係朝向鎖固位置彈壓鎖固機構,並將轉動軸抵接於軸孔之開口緣的既定位置,而可將鎖固機構相對於本體框架的位置定位在所期望的位置。藉此,即使對印字單元作用有外力,亦可抑制例如轉動軸在與軸孔之配合公差的範圍內移動。藉此,可使由鎖固機構對壓紙滾軸所作用的保持力或保持力的作用方向穩定,而可穩定壓紙滾軸相對於熱感頭的位置,來確保列印品質。
上述的印字單元中,前述軸孔係長孔,且,前述彈壓構件,於前述軸孔的開口緣之中,在位於前述各軸孔之長度方向一端側的部分抵接前述轉動軸。
根據關於本發明之一形態的印字單元,軸孔的開口緣之中,藉由位於前述各軸孔之長度方向一端側的部分抵接轉動軸,不僅限制轉動軸朝軸孔之短方向的移動,還可將轉動軸保持在軸孔之期望的位置。因此,使軸孔內之轉動軸的位置穩定,而抑制鎖固機構的偏差。因此,可使壓紙滾軸相對於熱感頭的位置更加穩定。
而且,藉由使軸孔成為長孔,與例如將軸孔形成真圓等之情況相較之下,可穩定彈壓構件所致之彈壓方向,故可使壓紙滾軸相對於熱感頭的位置更加穩定,並可抑制產品間的差異。且,藉由使軸孔成為長孔,而容易管理軸孔的尺寸,故可改善製造差異的同時,謀求使軸孔成形之模具的高壽命化,可謀求製造成本的削減。
在上述印字單元中,前述軸孔的長度方向與前述彈壓構件的彈壓方向之交差角,為45°以下。
根據關於本發明之一形態的印字單元,由於彈壓構件的彈壓方向相對於軸孔的長度方向而言係以45°以下來交差,故彈壓構件的彈壓力之中,可將一半以上的分力分配於軸孔的長度方向。藉此,可以更強的力將轉動軸保持在軸孔內的既定位置。因此,可確實地抑制鎖固機構的偏差,可使壓紙滾軸的位置更穩定。
上述印字單元中,前述彈壓構件,係中介於前述本體 框架與前述鎖固機構之間。
根據關於本發明之一形態的印字單元,彈壓構件是被安裝在印字單元內,故可在安裝有彈壓構件的狀態來將印字單元組裝於框體。藉此,相較於將彈壓構件中介在框體與鎖固機構之間的構造,較容易將印字單元組裝於框體,可減低製造成本。
關於本發明之一形態的熱列印機,係具備上述印字單元。
根據關於本發明之一形態的熱列印機,由於具備上述印字單元,故使壓紙滾軸相對於熱感頭的位置穩定,得到可確保列印品質的熱列印機。
如上述般,根據關於本發明之一形態的印字單元及熱列印機,鎖固臂係被彈壓構件彈壓而維持保持狀態,並且在保持狀態中彈壓使轉動軸位在鎖固位置。因此,保持壓紙滾軸的鎖固臂,在到解放壓紙滾軸為止,需要藉由移動機構使轉動軸往轉動位置移動的動作、以及繞轉動軸轉動來解放壓紙滾軸的動作之2階段的動作。藉此,壓紙滾軸係即使對鎖固臂作用有外力亦難以從滾筒插入槽脫落。且,抱持部的前端部,係形成為:在保持狀態中,位在比含有壓紙滾軸的中心軸與轉動軸的軸之虛擬面更靠熱感頭側的位置,故可更確實地抑制壓紙滾軸的脫落。因此,能夠得到可穩定保持壓紙滾軸的印字單元。
且,關於本發明之一形態的印字單元及熱列印機,彈壓構件,係朝向鎖固位置彈壓鎖固機構,並將轉動軸抵接 於軸孔之開口緣的既定位置,而可將鎖固機構相對於本體框架的位置定位在所期望的位置。藉此,即使對印字單元作用有外力,亦可抑制例如轉動軸在與軸孔之配合公差的範圍內移動。藉此,可使由鎖固機構對壓紙滾軸所作用的保持力或保持力的作用方向穩定,而可穩定壓紙滾軸相對於熱感頭的位置,來確保列印品質。
41‧‧‧熱感頭
41a‧‧‧頭面
42‧‧‧發熱元件
51‧‧‧壓紙滾軸
52‧‧‧滾筒軸
53‧‧‧滾筒本體
130‧‧‧印字單元
131‧‧‧本體框架
133‧‧‧側壁部
133a‧‧‧凹部
133A‧‧‧左側壁部
134‧‧‧支撐部
134a‧‧‧頭按壓板
136‧‧‧第1軸
137‧‧‧第2軸
145‧‧‧頭支撐體
146‧‧‧彈性構件
160‧‧‧鎖固機構
162‧‧‧鎖固臂
163‧‧‧基部
164‧‧‧抱持部
166‧‧‧連結板
167‧‧‧拉柄突抵部
168‧‧‧第3軸
170‧‧‧彈壓構件
181‧‧‧軸孔
L‧‧‧直線
Q1‧‧‧第2軸之中心軸
Q2‧‧‧壓紙滾軸之中心軸
Q3‧‧‧第3軸之中心軸
UP‧‧‧上方
FR‧‧‧前方
圖1為關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熱列印機的立體圖。
圖2為表示紙張罩蓋在開位置的狀態,係關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熱列印機的立體圖。
圖3為關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印字單元的立體圖。
圖4為圖3之IV-IV線的剖面圖。
圖5為圖3之V-V線的剖面圖。
圖6為圖3之VI-VI線的剖面圖。
圖7為關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鎖固臂的立體圖。
圖8為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鎖固臂動作的說明圖,係相當於沿著圖3之IV-IV線區域之部分的剖面圖。
圖9為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鎖固臂動作的說明圖,係相當於沿著圖3之IV-IV線區域之部分的剖 面圖。
圖10為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鎖固臂動作的說明圖,係相當於沿著圖3之IV-IV線區域之部分的剖面圖。
圖11為表示紙張罩蓋在開位置的狀態,係關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熱列印機的立體圖。
圖12為關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印字單元之從後方觀看的立體圖。
圖13為關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印字單元之從前方觀看的立體圖。
圖14為在拆除壓紙滾軸的狀態中,從後方觀看關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印字單元的立體圖。
圖15為在拆除壓紙滾軸及熱感頭的狀態中,從後方觀看關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印字單元的立體圖。
圖16為圖12之X1-X1線的剖面圖。
圖17為位在鎖固位置之關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鎖固機構的說明圖。
圖18為位在鎖固解除位置之關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鎖固機構的說明圖。
圖19為關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印字單元的動作說明圖。
圖20為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軸孔的其他構造的側視圖。
圖21為表示關於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軸孔的其 他構造的側視圖。
〔第1實施形態〕
以下,根據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
圖1為紙張罩蓋在閉位置時之熱列印機的立體圖。圖2為紙張罩蓋在開位置時之熱列印機的立體圖。且,熱列印機,係以載置在設置面的狀態來使用,於圖中將箭頭UP定義為上方、將箭頭FR定義為前方、將箭頭LH定義為左方。
如圖1所示般,熱列印機1,係構成為可印刷記錄紙P。記錄紙P,係加熱後會變色的感熱紙,適合使用在各種標籤或收據、票券等的印刷等。如圖2所示般,記錄紙P,係以具有中空孔5地被卷繞之滾筒紙R的狀態來設置於熱列印機1,對從滾筒紙R拉出來的部分進行印刷。
熱列印機1,係構成為含有:具有開口部3a的外殼3、以及可旋轉地被支撐於外殼3,而將外殼3的開口部3a予以開閉的紙張罩蓋20。且,於熱列印機1內裝有印字單元30。
外殼3,係由聚碳酸酯等之塑膠或金屬材料所形成,其前部係形成為具有上壁10的大致長方形狀,另一方面,後部係形成為朝上方開口的箱型形狀。於外殼3內面,形成有未圖示的肋部等,以補強外殼3的機械強度。於外殼3的上壁10,配置有進行熱列印機1之各種操作 的操作部14。操作部14,係配置有電源開關或FEED開關等之各種功能開關15,並且鄰接於功能開關15而配置有用來通知電源開關之ON/OFF資訊的POWER指示燈、以及用來通知熱列印機1之錯誤等的ERROR指示燈等各種指示燈16。且,在外殼3的上壁10與側壁12之間,設有紙張罩蓋20的開啟按鈕18。此外,於外殼3之上壁10的後端緣,形成有用來切斷記錄紙P的第1切斷刃26。
紙張罩蓋20,係由聚碳酸酯等之塑膠所形成。紙張罩蓋20,其後端係藉由未圖示的鉸鏈(Hinge)軸,而被支撐成可相對於印字單元30的本體框架31(參照圖3)轉動。且,紙張罩蓋20,係藉由安裝在前端之後述的壓紙滾軸51,構成為可將前端卡止於本體框架31。紙張罩蓋20,係藉由按壓外殼3的開啟按鈕18,而解除與內裝有本體框架31之外殼3的卡止,構成為可從閉位置(參照圖1)往開位置(參照圖2)開閉。且,如圖1所示般,於紙張罩蓋20的閉位置,紙張罩蓋20的前端緣與外殼3之上壁10的後端緣之間,沿著記錄紙P的寬方向設有間隙。該間隙,係構成用來排出已印刷之記錄紙P的排出口19。此外,於紙張罩蓋20的前端緣,形成有用來切斷記錄紙P的第2切斷刃27(參照圖2)。從排出口19所送出的記錄紙P,係以接觸上述第1切斷刃26或第2切斷刃27的狀態拉倒來切斷。
圖3為印字單元的立體圖。如圖3所示般,印字單元 30係具備:本體框架31、熱感頭41、壓紙滾軸51、以及鎖固臂61。
本體框架31係具有:於底部朝左右方向(相當於請求項中的「第1方向」)延伸存在的紙收容部32、從紙收容部32的左右方向兩側朝向上方豎立設置之一對的側壁部33、以及從紙收容部32的前方朝向上方豎立設置的前壁部34。且,在此,係記載成紙收容部32為含於印字單元30(本體框架31)者,但亦可使紙收容部32與印字單元30個別設置。作為其一例,該紙收容部32,可考慮到與外殼3內面的一部分形成一體的形態。紙收容部32係用來保持滾筒紙R。紙收容部32係剖面為圓弧狀的構件,後端延伸至紙張罩蓋20(參照圖2)的後端側為止,前端為延伸至後述之壓紙滾軸51的下方為止。於紙收容部32的後端緣,形成有將紙張罩蓋20支撐成可轉動的鉸鏈部32a。且,在紙收容部32之前端的上部,以與紙收容部32的曲面平滑地連接的方式,配置導引構件37。記錄紙P,係藉由導引構件37,而朝向後述熱感頭41平順地被導入。
圖4為圖3之IV-IV線的剖面圖。於各側壁部33的上端緣,形成有朝向下方切入的滾筒插入槽35。於滾筒插入槽35,使壓紙滾軸51沿著上下方向(相當於請求項中的「第2方向」)以可裝卸的狀態插入。如圖4所示般,滾筒插入槽35在從左右方向來看時,係區劃成:沿著前後方向的槽底面35a、從槽底面35a的前端往上方延 伸的槽前面35b、從槽底面35a的後端朝上方延伸的槽後面35c、以及從槽後面35c的上端朝上方往斜後方延伸的槽傾斜面35d。
槽底面35a之前後方向的長度,係只比壓紙滾軸51之軸承54的外徑還要略長。槽前面35b及槽後面35c,係對槽底面35a正交。槽前面35b之上下方向的長度,係軸承54之外徑的2倍左右。槽後面35c之上下方向的長度,係比軸承54的外徑略短。槽傾斜面35d,係形成為彌補槽前面35b與槽後面35c之上下方向的長度差。各滾筒插入槽35,在從左右方向觀看時係形成在同一位置,壓紙滾軸51在沿著左右方向的狀態,以可沿著上下方向裝卸的狀態插入。滾筒插入槽35,係由槽傾斜面35d而使滾筒插入槽35的開口寬度隨著朝向上方而變寬廣。因此,可將壓紙滾軸51平順地插入滾筒插入槽35。
如圖3所示般,熱感頭41係對記錄紙P進行印刷者,從前後方向觀看時係形成矩形形狀。熱感頭41,係配置成露出於外殼3之上壁10的內側亦即開口部3a內,並以其長度方向與記錄紙P之寬度方向一致的狀態來配置。於熱感頭41的頭面41a,配列有多數個於左右方向平行且並排成線狀的發熱元件42。頭面41a,係與記錄紙P的印字面相對向,而成為可在與壓紙滾軸51的外周面之間夾持記錄紙P。熱感頭41的發熱元件42,係根據來自未圖示之控制部的信號,來分別控制其發熱。熱感頭41,係控制發熱元件42的發熱,而將各種文字或圖形等 印刷於記錄紙P的印字面。
圖5為圖3之V-V線的剖面圖。圖6為圖3之VI-VI線的剖面圖。熱感頭41,係貼付固定於被本體框架31所支撐的頭支撐體45。如圖5及圖6所示般,頭支撐體45,係以左右方向為長度方向的板狀構件,其配置在一對側壁部33之間,且在後面貼付固定有熱感頭41。頭支撐體45,係配置在本體框架31之前壁部34的後方,下端部可轉動地被支撐在第1軸38。第1軸38,係配置成其中心軸的軸方向沿著左右方向,且軸方向的兩端部分別固定於一對側壁部33。且,如圖3所示般,在頭支撐體45與前壁部34之間,沿著左右方向裝設有複數(本第1實施形態中為3個)個彈性構件46。彈性構件46,係朝著使頭支撐體45與前壁部34互相分離的方向彈壓。亦即,彈性構件46,係構成為常時地將頭支撐體45朝後方按壓。
於頭支撐體45的上端部,形成有用來限制頭支撐體45的旋動範圍的止動件45a。止動件45a,係朝向頭支撐體45之左右方向外側延伸出來,以面對於在本體框架31之側壁部33的上部所形成的凹部33a內而形成。止動件45a,係構成為伴隨著頭支撐體45的旋動而在凹部33a內移動,且可接觸於凹部33a的兩端面。止動件45a,係藉由接觸於凹部33a的端面來限制頭支撐體45的旋動量。
壓紙滾軸51,係與熱感頭41對向配置,在與熱感頭41之間夾入記錄紙P的狀態,繞著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軸 來旋轉,藉此送出記錄紙P。壓紙滾軸51,係具有:滾筒軸52、外裝於滾筒軸52的滾筒本體53、以及安裝於滾筒軸52兩端之一對的軸承54。滾筒軸52,係形成為比本體框架31之一對側壁部33的離間距離還要略長。滾筒本體53,係由例如橡膠等所形成,沿著滾筒軸52的軸方向,跨越除了相當於滾筒軸52之兩端部分的全體,而一致地配置。
如圖2所示般,壓紙滾軸51,係構成為透過壓紙框架55而旋動自如地安裝在紙張罩蓋20的前端緣,且伴隨著紙張罩蓋20的開閉而可裝卸於本體框架31。如圖3所示般,壓紙滾軸51,在紙張罩蓋20為閉位置的狀態(參照圖1)時,安裝在兩端之一對的軸承54會插入本體框架31的滾筒插入槽35。藉此,壓紙滾軸51係被保持成可相對於本體框架31來繞中心軸P(參照圖4)旋轉,且可裝卸。壓紙滾軸51,在插入至滾筒插入槽35的狀態下,以將從滾筒紙R所抽出的記錄紙P夾入於該壓紙滾軸51與熱感頭41之間的狀態,設置成使滾筒本體53對熱感頭41接觸。
且,在壓紙滾軸51的軸方向一端(圖3的右端)固定有從動齒輪56。從動齒輪56,係在壓紙滾軸51保持於一對側壁部33時,與安裝在本體框架31的齒輪傳達機構57咬合。該齒輪傳達機構57,係連接於馬達等的驅動手段58(參照圖4),而將來自驅動手段58的旋轉驅動力傳達給從動齒輪56。藉此,壓紙滾軸51,係以保持在一 對側壁部33的狀態旋轉,而可送出記錄紙P。
圖7為鎖固臂的立體圖。如圖4及圖7所示般,鎖固臂61係被支撐成可繞著沿左右方向之轉動軸(中心軸Q)來轉動,並將插入滾筒插入槽35的壓紙滾軸51予以保持。鎖固臂61,具有:沿著本體框架31之一對側壁部33各自延伸的一對側板部62、以及將一對側板部62予以連接的背板部66。且一對的側板部62,係形成相同形狀,故以下的說明只針對一方的側板部62進行說明。且以下鎖固臂61之構造的說明,若無特別記載,則係針對鎖固臂61保持著插入滾筒插入槽35之壓紙滾軸51的狀態(圖4所示的狀態。以下稱之為「保持狀態」)進行說明。
如圖4所示般,側板部62係平板狀的構件,具有:從左右方向觀看時為配置在滾筒插入槽35之下方的基部63、以及從基部63的上端後部往上方延伸出來的抱持部64。抱持部64,係挾著壓紙滾軸51,從與熱感頭41(參照圖3)相反側的區域通過壓紙滾軸51的上方而朝向熱感頭41延伸出來。
於基部63的下部形成有長孔81。長孔81,係沿著左右方向形成具有長軸的長圓形狀,且嵌入有第2軸82(相當於請求項的「軸部」)。第2軸82,係配置成其中心軸Q沿著前後方向,且軸方向的兩端部分別固定於一對側壁部33。藉由該等長孔81及第2軸82,使抱持部64可朝向前後方向繞著第2軸82的中心軸Q(相當於請 求項中的「轉動軸」)來旋動。且,由長孔81及第2軸82所構成的移動機構80,可使鎖固臂61的旋動中心(中心軸Q)對鎖固臂61進行相對移動。亦即移動機構80,可使第2軸82在長孔81的前部(以下稱之為「鎖固位置」)與長孔81的後部(以下稱之為「旋動位置」)之間進行相對移動。
基部63,在上端前部具有朝向前方往斜上方延伸的上端面63a。於上端面63a的後端,連接有抱持部64的前端面64a。前端面64a,係從基部63之上端面63a的後端朝向上方往斜後方延伸,進一步朝向前方彎曲。前端面64a之中的彎曲部分,在從左右方向觀看時係形成為沿著壓紙滾軸51之軸承54之外周面的圓弧狀,且具有比軸承54的半徑略大的曲率半徑。鎖固臂61,係藉由使前端面64a的彎曲部分接觸軸承54,而將軸承54夾入並保持於滾筒插入槽35。
抱持部64的前端部64b(前端面64a的前端),係形成為:位在比含有壓紙滾軸51之中心軸P與第2軸82之中心軸Q的虛擬面F更靠熱感頭41側(前側)的區域。前端部64b,與上端面63a的最近接距離,係形成為比軸承54的外徑還大。且前端部64b,在第2軸82位在長孔81之鎖固位置的狀態(圖4)時,與第2軸82之中心軸Q的距離,係形成為比第2軸82之中心軸Q與軸承54之外周面之間的最長距離還要短。藉此,側板部62在圖4所示的狀態中,藉由使前端部64b接觸軸承54,來 限制繞著中心軸Q的旋動。此外,前端部64b,在第2軸82位在長孔81之旋動位置的狀態(圖8)時,與第2軸82之中心軸Q的距離,係形成為比第2軸82之中心軸Q與軸承54之外周面之間的最長距離還要長。藉此,側板部62,其前端部64b將不會接觸軸承54,可繞中心軸Q旋動(參照圖8)。
如圖7所示般,背板部66係以左右方向為長度方向的平板狀構件,且配置在一對側壁部33之間。背板部66,係與一對側板部62形成一體,而連接一對側板部62的前端。背板部66,係具有:在右側的下端部往前方突出的第1連結部67、以及在左側的上端部往前方突出的第2連結部68。如圖5所示般,第1連結部67,係連接有例如線圈彈簧等之第1彈壓構件71的一端部。第1彈壓構件71,其另一端部係在第1連結部67的下方與本體框架31連接,並將第1連結部67朝下方彈壓。如圖6所示般,第2連結部68,係連接有例如線圈彈簧等之第2彈壓構件72的一端部。第2彈壓構件72,其另一端部係在第2連結部68的下方與本體框架31連接,並將第2連結部68朝向下方彈壓。
如圖3所示般,上述的印字單元30具備拉柄90。拉柄90,係旋動自如地安裝在左側的側壁部33,一端部90a配置在側壁部33的外側,且夾著轉動軸之位在與一端部90a相反側的另一端部90b(參照圖6)係配置在側壁部33的內側。如圖6所示般,拉柄90,其另一端部 90b接於鎖固臂61之第2連結部68的下面,藉由將一端部90a往下壓,而使鎖固臂61的第2連結部68被另一端部90b往上推。拉柄90的一端部90a,係配置在於外殼3所配置之開啟按鈕18的下方。拉柄90的一端部90a,係藉由按下開啟按鈕18而被往下壓。
印字單元30,係透過在一對側壁部33之各自的滾筒插入槽35之附近所形成的一對固定部39,而被固定於外殼3。如上述般,藉由減少對外殼3的固定處,可抑制對外殼3作用外力而產生扭力之際時對本體框架31作用的扭力。此外,藉由將固定部39形成在滾筒插入槽35的附近,可抑制透過固定部39對本體框架31產生扭力之際時對壓紙滾軸51作用的扭力。
以下,針對印字單元的作用進行說明。以下,針對將安裝在紙張罩蓋20之前端緣的壓紙滾軸51從本體框架31拆除的動作進行說明。圖8到圖10,為表示鎖固臂之動作的說明圖,係相當於沿著圖3之IV-IV線區域之部分的剖面圖。
如圖4所示般,鎖固臂61為保持狀態,且第2軸82位在長孔81的鎖固位置之狀態下,鎖固臂61之繞中心軸Q的旋動受到限制。因此,鎖固臂61,係以抱持部64的前端面64a與軸承54之間的接觸部作為中心而成為可旋動。此時的鎖固臂61,係藉由第1彈壓構件71及第2彈壓構件72(以下有時稱作「各彈壓構件71、72」),使背板部66朝向下方的方向被彈壓。亦即各彈壓構件71、 72,係在繞著抱持部64與軸承54之間的接觸部,將背板部66往下方彈壓,藉此使中心軸Q(第2軸82)從長孔81的旋動位置朝向往鎖固位置的方向彈壓鎖固臂61。藉此,第2軸82,係保持在長孔81的鎖固位置。
接著,壓下拉柄90的一端部90a,而使鎖固臂61的第2連結部68(參照圖6)抵抗各彈壓構件71、72的彈壓方向而往上方推起。此時,如上述般的鎖固臂61,係以抱持部64的前端面64a與軸承54之間的接觸部作為中心而可旋動,因此,將第2連結部68朝上方上推之力的一部分會被轉換成適用於將基部63往前方旋轉之方向的力。其結果,如圖8所示般,鎖固臂61係以抱持部64與軸承54的接觸部為中心而旋動,使基部63往前方移動,並使中心軸Q(第2軸82)對長孔81的旋動位置相對移動。藉此,鎖固臂61可繞中心軸Q旋動。此時鎖固臂61,係藉由各彈壓構件71、72,將背板部66往朝向下方的方向彈壓。亦即各彈壓構件71、72,係繞著中心軸Q將背板部66往下方彈壓,藉此使抱持部64往抱持軸承54的方向彈壓。
接著,將拉柄90的一端部90a進一步下壓,並將鎖固臂61的第2連結部68朝向上方進一步上推。此時,鎖固臂61係可繞中心軸Q旋動,故抱持部64係朝後方移動地旋動。然後,如圖9所示般,基部63的上端面63a朝向後斜上方移動,與插入至滾筒插入槽35的軸承54接觸。
接著,將拉柄90的一端部90a進一步下壓時,鎖固臂61係繞中心軸Q旋動而使抱持部64往後方移動。然後,如圖10所示般,抱持部64係從滾筒插入槽35的上方完全分離。藉此,鎖固臂61係使壓紙滾軸51從滾筒插入槽35完全解放,而成為可裝卸的解放狀態。且,此時基部63的上端面63a,係朝向後斜上方進一步移動,而將插入滾筒插入槽35的軸承54往上方推起。其結果,可將壓紙滾軸51從滾筒插入槽35拆除。紙張罩蓋20,係解除與內裝有本體框架31之外殼3的卡止,而從閉位置(參照圖1)往開位置(參照圖2)移動。以上,完成從本體框架31拆除壓紙滾軸51的動作。
如上述般,本第1實施形態的印字單元30,具備:本體框架31;熱感頭41;壓紙滾軸51,係與熱感頭41對向配置,且在與熱感頭41之間夾入記錄紙P的狀態,繞著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軸來旋轉,藉此送出記錄紙P;滾筒插入槽35,係形成於本體框架31,使壓紙滾軸51沿著上下方向以可裝卸的狀態插入;鎖固臂61,係被支撐成可繞中心軸Q旋動,來保持插入滾筒插入槽35的壓紙滾軸51;移動機構80,係使轉動軸(中心軸Q)移動;彈壓構件71、72,係彈壓鎖固臂61。鎖固臂61具備:在保持狀態下,從夾著壓紙滾軸51之與熱感頭41相反側的區域,朝向熱感頭41延伸出來的抱持部64。抱持部64的前端部64b,在保持狀態係形成為:位在比含有壓紙滾軸51之中心軸P與中心軸Q的虛擬面F更靠熱感頭41側。 移動機構80,係在鎖固位置以及轉動位置之間使中心軸Q移動,鎖固位置係在保持狀態中限制鎖固臂61之轉動的位置,轉動位置係使鎖固臂61在保持狀態、與使壓紙滾軸51可從滾筒插入槽35裝卸的解放狀態之間自由轉動的位置。各彈壓構件71、72,係在保持狀態使中心軸Q從轉動位置朝鎖固位置的方向彈壓鎖固臂61,並且在中心軸Q位於轉動位置的狀態使鎖固臂61從解放狀態朝保持狀態的方向彈壓鎖固臂61。
根據上述構造,鎖固臂61係被各彈壓構件71、72彈壓而維持保持狀態,並且在保持狀態中彈壓使中心軸Q位在鎖固位置。因此,保持壓紙滾軸51的鎖固臂61,在到解放壓紙滾軸51為止,需要藉由移動機構80使中心軸Q往轉動位置移動的動作、以及繞中心軸Q轉動來解放壓紙滾軸51的動作之2階段的動作。藉此,壓紙滾軸51係即使對鎖固臂61作用有外力亦難以從滾筒插入槽35脫落。且,由於抱持部64的前端部64b,在保持狀態係形成為:位在比含有壓紙滾軸51之中心軸P與中心軸Q的虛擬面F更靠熱感頭41側,因此可確實抑制壓紙滾軸51的脫落。因此,能夠得到可穩定保持壓紙滾軸51的印字單元。
且,本第1實施形態的印字單元30,係構成為使鎖固臂61朝離開熱感頭41的方向轉動,藉此謀求裝置的小型化與自由性的提昇。在本體框架31的熱感頭41側,除了熱感頭41以外,還配置有驅動手段58或齒輪傳達機構 57等之多數的零件。因此,在熱感頭41側使鎖固臂61轉動之構造的情況,有必要確保用來迴避與該等零件之干涉的空間,結果導致裝置大型化,但本第1實施形態的印字單元30,係藉由上述構造來迴避該缺點。
且,本第1實施形態的印字單元30,其移動機構80具有:形成於鎖固臂61的長孔81、以及固定在本體框架31,嵌入至長孔81的第2軸82。根據上述構造,藉由沿著長孔81的長度方向使第2軸82(中心軸Q)相對移動,而可在轉動位置與鎖固位置移動。因此,可容易形成移動中心軸Q相對於鎖固臂61之位置的移動機構80。
且,本第1實施形態的印字單元30,在抱持部64之中與壓紙滾軸51的軸承54接觸的部分,在從左右方向觀看時係形成為沿著壓紙滾軸51的外周面的圓弧狀。根據上述構造,在抱持部64保持壓紙滾軸51之際,係在壓紙滾軸51的外周面以更廣的區域來接觸並保持,故可更穩定地保持壓紙滾軸51。且,以抱持部64的圓弧狀部分來保持壓紙滾軸51,藉此在中心軸Q位於鎖固位置的狀態下,使抱持部64之前端部64b的旋轉軌跡干涉壓紙滾軸51,而可容易形成限制鎖固臂61之轉動的構造。
且,本第1實施形態的熱列印機1,具備印字單元30。根據上述構造,能夠得到可穩定地保持壓紙滾軸51,並且耐落下衝撃等之外力的熱列印機。
又,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參照圖式所說明之上述的第1實施形態,在其技術範圍內可思及各種變形例。例如,上 述第1實施形態中,壓紙滾軸51的拆除動作,係使用拉柄90,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使用連結機構或凸輪機構等。
且,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移動機構80係由形成於鎖固臂61的長孔81、以及固定在本體框架31的第2軸82所構成,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移動機構80亦可由固定於鎖固臂61的軸部、以及形成於本體框架31的長孔所構成。
且,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亦可在外殼3的周圍或本體框架31之間,配置緩衝材。藉此,可更加減低落下衝撃等的影響。
〔第2實施形態〕
以下,根據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又,在本第2實施形態中,對與上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構件,標上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圖11為紙張罩蓋在開位置時之熱列印機的立體圖。且,熱列印機,係以載置在設置面的狀態來使用,於圖中將箭頭UP定義為上方、將箭頭FR定義為前方、將箭頭LH定義為左方。
熱列印機101,係具有:具有開口部3a的外殼3、可旋轉地被支撐於外殼3並將外殼3的開口部3a予以開閉的紙張罩蓋20、以及印字單元130。
於外殼3的後部,區劃出通過開口部3a而收容有滾 筒紙R的滾筒紙收容部21。滾筒紙收容部21,具備保持滾筒紙R的導引板22,在該導引板22與紙張罩蓋20的內面之間保持成覆蓋滾筒紙R。導引板22,在從左右方向觀看時其剖面為弧狀,在其內周面與滾筒紙R的外周面接觸的狀態下保持滾筒紙R,並將從滾筒紙R拉出的記錄紙P導引至印字單元130。
紙張罩蓋20,係構成為藉由安裝在前端之後述的壓紙滾軸51,可將前端卡止於印字單元130之後述的本體框架131(參照圖12)。
圖12為從後方觀看印字單元的立體圖。圖13為從前方觀看印字單元的立體圖。圖14為在拆除壓紙滾軸的狀態中,從後方觀看印字單元的立體圖。圖15為在拆除壓紙滾軸及熱感頭的狀態中,從後方觀看印字單元的立體圖。如圖12所示般,印字單元130係具備:本體框架131、熱感頭41、壓紙滾軸51、以及鎖固機構160。
本體框架131,係由金屬等的板材彎曲成形所形成,從前後方向觀看時係呈現朝上方開放的U字狀。具體來說,本體框架131係具有:往左右方向延伸的底部132、從底部132的左右方向兩側朝向上方豎立設置之一對的側壁部133(左側壁部133A及右側壁部133B)、以及配設於底部132之上表面的支撐部134。本體框架131,其底部132係固定在配設於外殼3內之未圖示的基底構件上。
如圖14所示般,於各側壁部133的上端緣,形成有朝向下方切入的滾筒插入槽135。於滾筒插入槽135,使 壓紙滾軸51沿著上下方向可裝卸地插入(參照圖12)。如圖12及圖13所示般,於右側壁部133B,安裝有馬達等之驅動手段58。驅動手段58,係相對於右側壁部133B從內側組裝,且其輸出軸58a貫通右側壁部133B而從本體框架131往外側突出。
如圖15所示般,支撐部134係俯視時為矩形狀的構件,其左右方向兩端部形成為朝上方突出。於支撐部134的上部,固定有頭按壓板134a。頭按壓板134a係以左右方向為長度方向的板狀構件,且配置在一對側壁部133之間。
如圖12所示般,於本體框架131的後方下部,配置有往左右方向延伸的第1軸136。第1軸136,其兩端部係分別固定在一對側壁部133。於本體框架131,在相對於第1軸136之前斜上方之位置的部分,配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2軸137(相當於請求項中的「轉動軸」)。第2軸137係與第1軸136同樣地,其兩端部分別固定於一對側壁部133。
圖16為圖12之X1-X1線的剖面圖。熱感頭41,係貼付固定於被本體框架131所支撐的頭支撐體145。頭支撐體145,係以左右方向為長度方向的板狀構件,其配置在一對側壁部133之間,且在後面貼付固定有熱感頭41。頭支撐體145,係配置在頭按壓板134a的後方,且下部可轉動地被支撐在第2軸137。且,如圖15及圖16所示般,在頭支撐體145與頭按壓板134a之間,中介安 裝有彈性構件146,其朝向使頭支撐體145與頭按壓板134a互相分離的方向彈壓。亦即,彈性構件146,係構成為常時地將頭支撐體145朝後方按壓。彈性構件146,係在左右方向空出間隔而複數(本第2實施形態中為5個)配置。
如圖14所示般,於頭支撐體145的上端部,形成有用來限制頭支撐體145的旋動範圍的止動件145a。止動件145a,係朝向頭支撐體145之左右方向外側延伸出來者,其面對著形成在本體框架131之側壁部133之上部的凹部133a內。止動件145a,係構成為伴隨著頭支撐體145的旋動而在凹部133a內移動,且可接觸於凹部133a之前後方向的兩端面。止動件145a,係藉由接觸於凹部133a的端面來限制頭支撐體145的旋動量。
如圖12及圖16所示般,滾筒軸52,係形成為比本體框架131之一對側壁部133的離間距離還要略長。滾筒本體53,係由例如橡膠等所形成,其沿著滾筒軸52的軸方向(左右方向),跨越除了相當於滾筒軸52之兩端部分的全體,而一致地配置。
如圖11所示般,壓紙滾軸51,係構成為透過壓紙框架55而旋動自如地安裝在紙張罩蓋20的前端緣,且伴隨著紙張罩蓋20的開閉而可裝卸於本體框架131。如圖12所示般,壓紙滾軸51,在紙張罩蓋20為閉位置的狀態時,安裝在兩端之一對的軸承54會插入本體框架131的滾筒插入槽135(參照圖14)。壓紙滾軸51,在插入滾 筒插入槽135的狀態下,以將從滾筒紙R所抽出的記錄紙P夾入於該壓紙滾軸51與熱感頭41之間的狀態,設置成使滾筒本體53對熱感頭41接觸。且,從動齒輪56,係在壓紙滾軸51保持於一對側壁部133時,與安裝在本體框架131的齒輪傳達機構57咬合。
圖17為位在鎖固位置之鎖固機構的說明圖,係圖12之X2-X2線的剖面圖。圖18為位在鎖固解除位置之鎖固機構的說明圖,係圖12之相當於沿著X2-X2線之區域之部分的剖面圖。如圖12及圖17所示般,鎖固機構160,係可轉動地被支撐在第2軸137,並保持插入至滾筒插入槽135的壓紙滾軸51。本第2實施形態中,鎖固機構160,係在將壓紙滾軸51可轉動地保持在本體框架131的鎖固位置(圖17所示的位置)、以及使壓紙滾軸51相對於本體框架131可離脫的鎖固解除位置(圖18所示的位置)之間轉動。鎖固機構160,具備:分別保持壓紙滾軸51之各軸承54的一對鎖固臂162、以及連結一對鎖固臂162的連結板166。且,一對鎖固臂162,係形成相同形狀,故以下的說明只針對一方的鎖固臂162進行說明。且,以下鎖固機構160之構造的說明,若無特別記載,則係針對鎖固機構160位在鎖固位置的狀態(圖17所示的狀態)進行說明。
如圖13所示般,連結板166,係以前後方向為厚度方向,為沿著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狀,且在本體框架131之一對側壁部133之間配置在頭按壓板134a的前方。連結 板166,係於左側的下端部具有拉柄突抵部167。拉柄突抵部167,其下表面係沿著前後左右方向延伸設置,而抵接後述之解除拉柄190的第2操作片193。
如圖17所示般,一對鎖固臂162係平板狀的構件,且從連結板166之左右方向兩端部朝向後方分別地突出設置。鎖固臂162,具有:從左右方向觀看時為配置在滾筒插入槽135之下方的基部163、以及從基部163的上端後部往上方延伸出來的抱持部164。
於基部163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形成有軸孔181。軸孔181,在從左右方向觀看時形成為長圓形狀,其係將通過壓紙滾軸51之中心軸Q2與第2軸137之中心軸Q1的直線L所正交的方向作為長度方向。
於軸孔181,插入有第2軸137。藉由該等軸孔181及第2軸137,使鎖固機構160繞第2軸137轉動。且,鎖固機構160係構成為可在軸孔181的範圍內相對於第2軸137滑動移動。此時,鎖固機構160,係在鎖固位置時使第2軸137抵接於軸孔181內的前端緣(圖17所示的狀態),在鎖固解除位置時抵接於軸孔181內的後端緣(圖18所示的狀態)。
於基部163的下部,安裝有第3軸168。第3軸168,係在比第1軸136更前方處,沿著左右方向配置,且兩端部係分別固定於一對基部163。第3軸168的中心軸Q3,係配置在從左右方向觀看時的直線L上。
抱持部164,係於前後方向挾著壓紙滾軸51,從與熱 感頭41相反側的區域通過壓紙滾軸51的上方且朝向熱感頭41延伸出來(參照圖16)。抱持部164的前端面164a(與基部163的上端面相連的部分),係朝向上方往斜後方延伸之後,朝向前方彎曲而延伸存在。前端面164a之中的彎曲部分,在從左右方向觀看時係形成為沿著壓紙滾軸51之軸承54之外周面的圓弧狀。鎖固機構160,係藉由使前端面164a的彎曲部分接觸軸承54,而將軸承54夾入滾筒與插入槽135的內周緣之間,來將軸承54保持在滾筒插入槽135內。
抱持部164的前端部164b(前端面164a的前端),在從左右方向觀看時係形成為位在比直線L更靠熱感頭41側(前側)。前端部164b,與基部163之上端面的最接近距離,係形成為比軸承54的外徑還大。
且,前端部164b,在鎖固機構160位在鎖固位置的狀態中,與第2軸137之中心軸Q1的距離,係形成為比第2軸137的中心軸Q1與軸承54的外周面之間的最長距離還要短。藉此,鎖固臂162係藉由使前端部164b從前方接觸軸承54,來限制繞著第2軸137(中心軸Q1)的旋動。此外,前端部164b,在第2軸137抵接於軸孔181內之後端緣的狀態(圖18所示的狀態)中,與第2軸137之中心軸Q1的距離,係形成為比第2軸137的中心軸Q1與軸承54的外周面之間的最長距離還要長。藉此,鎖固臂162,係可不使前端部164b接觸軸承54,就能繞著第2軸137(中心軸Q1)旋動。
如圖12所示般,在第1軸136與第3軸168之間,中介有一對彈壓構件170。一對彈壓構件170,係分別沿著一對基部163的內側面往前後方向延伸設置。如圖17所示般,彈壓構件170係例如為線圈彈簧,朝向使第1軸136及第3軸168接近的方向彈壓。藉此,彈壓構件170,係將鎖固機構160往鎖固位置(繞著第2軸137使抱持部164朝向前方的方向)彈壓。彈壓構件170的彈壓方向,係設定成從左右方向觀看之與直線L正交。亦即,彈壓構件170的彈壓方向,與上述軸孔181的長度方向一致。
如圖13所示般,於本體框架131的左側壁部133A,設有與開啟按鈕18的操作連動之用來解除壓紙滾軸51與本體框架131之安裝狀態的解除拉柄190。解除拉柄190,係被支撐在左側壁部133A及支撐部134之間,且繞著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軸被安裝成旋動自如。解除拉柄190,係將以下構件形成為一體:往左右方向延伸存在的軸部191、在左側壁部133A之外側從軸部191往後方延伸出來的第1操作片192、以及在左側壁部133A的內側從軸部191往前方延伸出來的第2操作片193。第1操作片192,係從下方連接於開啟按鈕18,構成為伴隨著開啟按鈕18的按下而被壓下。第2操作片193,係從下方連接於鎖固機構160的拉柄突抵部167,構成為伴隨著開啟按鈕18的按下而被推起。解除拉柄190,係伴隨著開啟按鈕18的按下而從左方觀看時為順時針旋動,透過第2 操作片193將鎖固機構160的拉柄突抵部167推起。藉此,鎖固機構160係朝向鎖固解除位置移動(參照圖18)。
接著,說明上述之印字單元130的作用。首先,針對紙張罩蓋20的閉動作進行說明。又,在紙張罩蓋20的開位置時,鎖固機構160係位在上述鎖固位置。如圖11所示般,將滾筒紙R投入滾筒紙收容部21內之後,關閉紙張罩蓋20。如此一來,首先壓紙滾軸51的軸承54會從上方各別接觸鎖固臂162的抱持部164,使滾筒本體53的外周面接觸熱感頭41。
進一步將紙張罩蓋20朝閉方向壓入時,壓紙滾軸51的軸承54會透過抱持部164將鎖固機構160朝向鎖固解除位置(亦即,朝抵抗彈壓構件170之彈壓方向的方向)按壓。且,壓紙滾軸51,係使滾筒本體53的外周面透過熱感頭41來按壓頭支撐體145,藉此使頭支撐體145朝抵抗繞第2軸137之彈性構件146之彈壓方向的方向旋動。藉此,將抱持部164與熱感頭41之間的前後方向的間隙推擴開來,而使軸承54分別進入本體框架131的滾筒插入槽135內。
之後,軸承54在跨越抱持部164之前端部164b的時間點,鎖固機構160會藉由彈壓構件170的復原力而朝向鎖固位置旋動。藉此,軸承54會被保持在抱持部164的前端面164a與滾筒插入槽135的內周緣之間,使壓紙滾軸51可旋轉地被保持在本體框架131,而使紙張罩蓋20 成為閉位置。又,在該狀態中,壓紙滾軸51的從動齒輪56係與安裝在本體框架131的齒輪傳達機構57咬合。根據以上,完成紙張罩蓋20的閉動作。
圖19,係印字單元的動作說明圖,主要為表示本體框架131的左側壁部133A、壓紙滾軸51的軸承54、及鎖固機構160的側面剖面圖。在此,如圖19所示般,上述般的鎖固機構160,係藉由彈壓構件170朝向鎖固位置彈壓。具體而言,鎖固機構160,係在鎖固位置,使抱持部164之前端面164a的彎曲部分接觸壓紙滾軸51的軸承54。因此,於鎖固機構160,產生有繞著抱持部164之前端面164a與軸承54的接觸部而朝向鎖固位置(基部163為朝向後方的方向)的第1轉矩T1。又,抱持部164之前端面164a的彎曲部分,係沿著軸承54的外周面而形成。因此,第1轉矩T1的旋轉中心,係與軸承54(壓紙滾軸51)的中心軸Q2大致一致。
藉此,鎖固機構160係在鎖固位置,維持著使軸孔181的前端緣從前方抵接於第2軸137的抵接狀態。亦即,第2軸137與軸孔181的抵接狀態,係藉由彈壓構件170的彈壓力F(第1轉矩T1)所保持,故可抑制鎖固機構160相對於第2軸137之在軸孔181範圍內的移動。
且,當鎖固機構160位於鎖固位置(第2軸137與軸孔181之開口緣前端部的抵接狀態)時,於鎖固機構160,係藉由彈壓構件170的彈壓力F,產生繞著第2軸137的中心軸Q1朝向鎖固位置的第2轉矩T2。藉由該第 2轉矩T2,鎖固機構160的抱持部164係朝向前方被彈壓,而保持壓紙滾軸51的軸承54,並將壓紙滾軸51的外周面按壓接觸於熱感頭41(參照圖16)。
本第2實施形態中,軸孔181,其長度方向在從左右方向觀看時係與正交於直線L的方向一致。亦即,軸孔181的長度方向,在從左右方向觀看時係以壓紙滾軸51的中心軸Q2為中心,而與通過第2軸137之中心軸Q1的虛擬圓之切線方向一致。另一方面,彈壓構件170,係使彈壓力F作用於第3軸168,彈壓方向在從左右方向觀看時係與連結壓紙滾軸51之中心軸Q2和第3軸168之中心軸Q3的直線(直線L)所正交的方向一致。因此,彈壓構件170的彈壓力F,其全部為第1轉矩T1,且在第2軸137與軸孔181之間的接觸部,成為作用於第2軸137與軸孔181之間的按壓力。並且,由於軸孔181為長孔,故第2軸137在軸孔181內之朝軸孔181之短方向的移動受到限制,使軸孔181內之第2軸137的位置穩定。
此外,彈壓構件170的彈壓方向,在從左右方向觀看時係與連結第2軸137之中心軸Q1與第3軸168之中心軸Q3的直線(直線L)所正交的方向一致。因此,彈壓構件170的彈壓力F,其全部為第2轉矩T2,成為作用於抱持部164與壓紙滾軸51的軸承54之間的按壓力。於是,可將彈壓構件170的彈壓力F,有效率地作用於第2軸137相對於軸孔181的定位、以及抱持部164所致之對壓紙滾軸51的保持。
接著,針對紙張罩蓋20的開動作進行說明。首先,按下開啟按鈕18時,會與其連動而使解除拉柄190旋動。藉此,透過第2操作片193使鎖固機構160朝向鎖固解除位置(亦即,朝抵抗彈壓構件170之彈壓方向的方向)按壓。具體而言,鎖固機構160,係繞著抱持部164的前端面164a與軸承54之間的接觸部而旋動,藉此使軸孔181的後端緣滑動移動來接近第2軸137。藉此,鎖固機構160會被朝上方推起,抱持部164的前端部164b會從軸承54的外周面分離,而容許鎖固機構160之繞第2軸137的旋動。在該狀態下,若進一步按下開啟按鈕18時,鎖固機構160會繞第2軸137旋動,藉此使抱持部164退避到可使軸承54從滾筒插入槽135脫離的鎖固解除位置為止。在該狀態下,當抬起紙張罩蓋20時,壓紙滾軸51的軸承54會從滾筒插入槽135脫離。藉此,壓紙滾軸51會從本體框架131被拆除,並使紙張罩蓋20成為開位置。根據以上,完成紙張罩蓋20的開動作。
此外,在對熱列印機101(印字單元130)作用有外力的情況,有著位在鎖固位置的鎖固機構160相對於本體框架131往上方(軸孔181的後端緣往接近第2軸137的方向)移動,而使抱持部164從軸承54的外周面分離之虞。即使在該情況下,鎖固機構160係藉由彈壓構件170的復原力而相對於本體框架131往下方(軸孔181的前端緣往接近第2軸137的方向)移動,而迅速地回歸到鎖固位置。藉此,於鎖固位置,維持著使軸孔181的前端緣從 前方抵接於第2軸137的抵接狀態。特別是,本第2實施形態中,軸孔181的長度方向,係與彈壓構件170的彈壓方向一致,故可將彈壓構件170的彈壓力F有效地分給軸孔181的長度方向。藉此,可將第2軸137更強力地保持在軸孔181內的既定位置。因此,可更確實地抑制鎖固機構160的偏差,可使壓紙滾軸51的位置更穩定。
如上述般,本第2實施形態中,係於本體框架131設有第二軸137,該第二軸137係插通至設在鎖固機構160的軸孔181內,鎖固機構160成為相對於本體框架131繞著第2軸137來旋動。然後,具備在朝向鎖固位置彈壓鎖固機構160的同時,使第2軸137與軸孔181的開口緣抵接的彈壓構件170。根據該構造,彈壓構件170,係朝向鎖固位置彈壓鎖固機構160,並將第2軸137抵接於軸孔181之開口緣的既定位置,而可將鎖固機構160相對於本體框架131定位在所期望的位置。藉此,即使對印字單元130作用有外力,亦可抑制例如第2軸137在軸孔181範圍內的移動。藉此,可穩定由鎖固機構160對壓紙滾軸51所作用的保持力或保持力的作用方向,而可穩定壓紙滾軸51相對於熱感頭41的位置,確保列印品質。
且,本第2實施形態中,為了將第2軸137抵接於軸孔181之開口緣的既定位置,鎖固機構160所致之壓紙滾軸51的保持精度,係藉由第2軸137與軸孔181之開口緣的既定位置之間的接觸面的精度來決定。因此,在與以往的印字單元般,為了保證鎖固機構所致之壓紙滾軸的保 持精度,必須管理製造時之軸孔的真圓度、或軸孔與轉動軸的同軸度等的情況相比之下,可容易地抑制製造誤差,並且容易管理在製造具備軸孔181之鎖固機構160時所使用的模具,可刪減製造成本。且,藉由使軸孔181成為長孔,能容易管理軸孔181的尺寸,可改善製造誤差,並且謀求用來成形軸孔181之模具的高壽命化,可謀求製造成本的刪減。
且,本第2實施形態中,軸孔181係長孔,彈壓構件170係在軸孔181的開口緣中,在位於各軸孔181之長度方向一端側的部分抵接第2軸137。根據該構造,軸孔181的開口緣之中,在位於各軸孔181之長度方向一端側的部分抵接第2軸137,藉此限制第2軸137往軸孔181之短方向的移動,並可將第2軸137保持在軸孔181之所期望的位置。因此,使軸孔181內之第2軸137的位置穩定,而抑制鎖固機構160的偏差。因此,可使壓紙滾軸51相對於熱感頭41的位置更加穩定。
而且,藉由使軸孔181成為長孔,與例如將軸孔181形成真圓等之情況相較之下,可穩定彈壓構件170所致之彈壓方向,故可使壓紙滾軸51相對於熱感頭41的位置更加穩定,並可抑制產品間的差異。
且,彈壓構件170,係中介於本體框架131(第1軸136)與鎖固機構160(第3軸168)之間。根據上述構造,彈壓構件170是被安裝在印字單元130內,故可在安裝有彈壓構件170的狀態來將印字單元130組裝於外殼 3。藉此,相較於將彈壓構件170中介在外殼3與鎖固機構160之間的構造,較容易將印字單元130組裝於外殼3,可減低製造成本。
此外,由於本第2實施形態的熱列印機101係具備印字單元130,故可穩定壓紙滾軸51相對於熱感頭41的位置,而確保印字品質。
又,本發明並不限定於參照圖式所說明之上述的第2實施形態,在其技術範圍內可思及各種變形例。例如,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鎖固機構160係藉由形成於鎖固機構160的軸孔181、以及具備有本體框架131的第2軸137(轉動軸)而構成旋動自如。但是並不限定於此,鎖固機構亦可藉由具備有鎖固機構的轉動軸、以及形成於本體框架的軸孔而構成旋動自如。
且,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雖說明了軸孔181的長度方向與彈壓構件170的彈壓方向為一致(平行)的構造,但兩者的交差角只要為45°以下的話即可。此情況時,可將彈壓構件170之彈壓力中一半以上的分力分配於軸孔181的長度方向。藉此,可將第2軸137更強力地保持在軸孔181內的既定位置。因此,可更確實地抑制鎖固機構160的偏差,可使壓紙滾軸51的位置更穩定。
且,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軸孔181雖形成為長圓形狀,但並不限定於此。例如圖20所示般,軸孔281亦可為橢圓形狀。此情況時,較佳為將軸孔281之長度方向兩端部的曲率半徑,設定成比第2軸137的半徑還要小。此 外,藉由將第2軸137抵接於位在軸孔281之長度方向一端側的部分,而在第2軸137與軸孔281之開口緣等2個位置相接,故可抑制第2軸137與軸孔281之間的偏差。且,如圖21所示般,軸孔381亦可為圓形狀。此情況也是,可藉由彈壓構件170將第2軸137定位在軸孔381之所期望的位置,而可抑制第2軸137在軸孔381之配合公差範圍內的移動。且,軸孔及轉動軸(第2軸)的形狀,並不限定於上述形狀,只要為互相在既定部位抵接的形狀即可。
其他,在不超脫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內,可適當將上述實施形態的構成要素予以取代成周知的構成要素。
41‧‧‧熱感頭
41a‧‧‧頭面
42‧‧‧發熱元件
51‧‧‧壓紙滾軸
52‧‧‧滾筒軸
53‧‧‧滾筒本體
130‧‧‧印字單元
131‧‧‧本體框架
133‧‧‧側壁部
133a‧‧‧凹部
133A‧‧‧左側壁部
134‧‧‧支撐部
134a‧‧‧頭按壓板
136‧‧‧第1軸
137‧‧‧第2軸
145‧‧‧頭支撐體
146‧‧‧彈性構件
160‧‧‧鎖固機構
162‧‧‧鎖固臂
163‧‧‧基部
164‧‧‧抱持部
166‧‧‧連結板
167‧‧‧拉柄突抵部
168‧‧‧第3軸
170‧‧‧彈壓構件
181‧‧‧軸孔
L‧‧‧直線
Q1‧‧‧第2軸之中心軸
Q2‧‧‧壓紙滾軸之中心軸
Q3‧‧‧第3軸之中心軸
UP‧‧‧上方
FR‧‧‧前方

Claims (11)

  1. 一種印字單元,其特徵為,具備:本體框架;熱感頭,其安裝於該本體框架;壓紙滾軸,係與前述熱感頭對向配置,以與前述熱感頭之間夾入記錄紙的狀態,繞著沿第1方向延伸的軸來旋轉,藉此饋送前述記錄紙;滾筒插入槽,其形成於前述本體框架,使前述壓紙滾軸沿著與前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以可裝卸的狀態插入;鎖固臂,其被支撐成可繞著沿前述第1方向延伸的轉動軸轉動,並保持插入前述滾筒插入槽的前述壓紙滾軸;移動機構,其移動前述轉動軸;彈壓構件,其彈壓前述鎖固臂;以及抱持部,其設在前述鎖固臂,在保持前述壓紙滾軸的保持狀態中,夾著前述壓紙滾軸而從與前述熱感頭相反側的區域朝向前述熱感頭延伸,前述抱持部的前端部,係形成為:在前述保持狀態中,位在比含有前述壓紙滾軸的中心軸與前述轉動軸的軸之虛擬面更靠前述熱感頭側的位置,前述移動機構,係在鎖固位置以及轉動位置之間使前述轉動軸移動,鎖固位置係在前述保持狀態中限制前述鎖固臂之轉動的位置,轉動位置係在前述保持狀態、以及使前述壓紙滾軸可從前述滾筒插入槽裝卸的解放狀態之間, 使前述鎖固臂自由轉動的位置,且,前述彈壓構件,係在前述保持狀態使前述轉動軸從前述轉動位置朝前述鎖固位置的方向彈壓前述鎖固臂,並且在前述轉動軸位於前述轉動位置的狀態,以使前述鎖固臂從前述解放狀態朝前述保持狀態的方向彈壓前述鎖固臂。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印字單元,其中,前述移動機構,係具有:形成於前述鎖固臂的長孔;以及固定於前述本體框架,且嵌入前述長孔的軸部。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印字單元,其中,前述抱持部,其接觸前述壓紙滾軸的部分,在從前述第1方向觀看時係形成為沿著前述壓紙滾軸外周面的圓弧狀。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印字單元,其中,前述抱持部,其接觸前述壓紙滾軸的部分,在從前述第1方向觀看時係形成為沿著前述壓紙滾軸外周面的圓弧狀。
  5. 一種印字單元,其特徵為,具備:本體框架;壓紙滾軸,其可裝卸地安裝於前述本體框架;鎖固機構,係在將前述壓紙滾軸可轉動地保持在前述本體框架的鎖固位置、以及使前述壓紙滾軸相對於前述本體框架可脫離的鎖固解除位置之間,可轉動地被支撐於前述本體框架;熱感頭,其按壓接觸於前述壓紙滾軸的外周面;轉動軸,係設在前述本體框架及前述鎖固機構之中任 一方側構件的轉動軸,其插通至設在另一方側構件的軸孔內,並使前述鎖固機構相對於前述本體框架繞該轉動軸轉動;以及彈壓構件,其朝向前述鎖固位置彈壓前述鎖固機構,並使前述轉動軸與前述軸孔的開口緣抵接。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印字單元,其中,前述軸孔係長孔,且,前述彈壓構件,於前述軸孔的開口緣之中,在位於前述各軸孔之長度方向一端側的部分抵接前述轉動軸。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印字單元,其中,前述軸孔的長度方向與前述彈壓構件的彈壓方向之交差角,為45°以下。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印字單元,其中,前述彈壓構件,係中介於前述本體框架與前述鎖固機構之間。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印字單元,其中,前述彈壓構件,係中介於前述本體框架與前述鎖固機構之間。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印字單元,其中,前述彈壓構件,係中介於前述本體框架與前述鎖固機構之間。
  11. 一種列印機,其具備請求項1~10中任一項所述的印字單元。
TW104126998A 2014-08-27 2015-08-19 印字單元及熱列印機 TWI6425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73027A JP6329033B2 (ja) 2014-08-27 2014-08-27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14-173027 2014-08-27
JP2014-260735 2014-12-24
JP2014260735A JP6422334B2 (ja) 2014-12-24 2014-12-24 印字ユニットおよ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5440A true TW201615440A (zh) 2016-05-01
TWI642555B TWI642555B (zh) 2018-12-01

Family

ID=54007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26998A TWI642555B (zh) 2014-08-27 2015-08-19 印字單元及熱列印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93814B2 (zh)
EP (1) EP3064361B1 (zh)
KR (1) KR102365829B1 (zh)
CN (2) CN105383190B (zh)
TW (1) TWI6425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2555B (zh) * 2014-08-27 2018-12-01 日商精工電子有限公司 印字單元及熱列印機
JP6685830B2 (ja) 2016-05-16 2020-04-22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携帯型端末
JP2018001719A (ja) * 2016-07-08 2018-01-1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6767189B2 (ja) * 2016-07-26 2020-10-14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携帯型端末
JP7046589B2 (ja) * 2017-12-20 2022-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7060990B2 (ja) 2018-03-27 2022-04-27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CN110667259A (zh) * 2019-10-18 2020-01-10 珠海智汇网络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转臂式开盖的热敏打印机
US11400735B2 (en) 2019-12-02 2022-08-02 Seiko Instruments Inc. Printing unit and thermal printer
WO2021144745A1 (en) * 2020-01-16 2021-07-22 4P Srl Portable thermal printer of the clamshell type and handheld multifunctio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aid printer integrated therei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86919A3 (en) * 1989-03-06 1991-01-30 Tokyo Electric Co., Ltd. Thermal printer
JP3885564B2 (ja) * 2001-11-16 2007-02-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タユニット
JP3734753B2 (ja) * 2001-12-28 2006-01-11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3919644B2 (ja) * 2002-10-03 2007-05-30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開閉部材のロック機構,シート排出機構,シート処理装置
JP4350942B2 (ja) * 2002-12-18 2009-10-28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4389534B2 (ja) * 2003-09-25 2009-1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開閉蓋のロック・アンロック機構およびプリンタ
JP2007331112A (ja) * 2006-06-12 2007-12-27 Seiko Epson Corp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4761465B2 (ja) * 2006-09-15 2011-08-31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09143133A (ja) * 2007-12-14 2009-07-02 Seiko Instruments Inc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5181145B2 (ja) * 2008-05-21 2013-04-10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10240881A (ja) * 2009-04-01 2010-10-28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11110917A (ja) * 2009-11-30 2011-06-09 Seiko Instruments Inc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EP2765005B1 (en) * 2011-10-07 2017-12-06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Printer device
JP6262429B2 (ja) * 2012-12-27 2018-01-17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TWI642555B (zh) * 2014-08-27 2018-12-01 日商精工電子有限公司 印字單元及熱列印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25476A (ko) 2016-03-08
US9393814B2 (en) 2016-07-19
EP3064361A1 (en) 2016-09-07
CN204914946U (zh) 2015-12-30
CN105383190B (zh) 2020-02-07
KR102365829B1 (ko) 2022-02-21
CN105383190A (zh) 2016-03-09
US20160059588A1 (en) 2016-03-03
EP3064361B1 (en) 2017-11-22
TWI642555B (zh) 2018-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615440A (zh) 印字單元及熱列印機
EP2343166B1 (en) Cutter mechanism and printer with a cutter
TWI680888B (zh) 列印單元及熱列印機
JP6351502B2 (ja) 印字ユニット及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CN109305582B (zh) 打印设备
JP2011168029A (ja) プリンタ
JP5085480B2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6329033B2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EP3524437A1 (en) Printer
WO2015147001A1 (ja) テープ印刷装置およびテープ印刷システム
JP7060990B2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5912047B2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TWI655100B (zh) 列印單元及熱感列印機
US20220242145A1 (en) Printing device including restriction member restricting movement of holder holding printing head or platen roller when cover is at position other than closed position
JP4412822B2 (ja) プリンタ
TWI648169B (zh) 印字單元及列印機
JP6422334B2 (ja) 印字ユニットおよび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2004074812A (ja) プリンタ
JP2005254620A (ja) プリンタ
JP2021194828A (ja) 印刷装置
JP2004255865A (ja) カバーロック機構付きプリンタ
JP2019147337A (ja) 印刷装置
JP2002029116A (ja) プリンタ装置
JP2003276255A (ja) プリンタ
JPH0811361A (ja) 印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