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7810A - 偏光片及含有該偏光片的偏光板 - Google Patents

偏光片及含有該偏光片的偏光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7810A
TW201527810A TW103141146A TW103141146A TW201527810A TW 201527810 A TW201527810 A TW 201527810A TW 103141146 A TW103141146 A TW 103141146A TW 103141146 A TW103141146 A TW 103141146A TW 201527810 A TW201527810 A TW 20152781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olarizing plate
polarizer
absorbance
res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11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92705B (zh
Inventor
Yuichiro Kunai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Publication of TW201527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7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2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270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8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polarising materi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偏光片及含有該偏光片的偏光板,其中,該偏光板含有厚度10μm以下之偏光片,且波長700nm的吸光度A700與波長450nm的吸光度A450之比A700/A450為0.85以上,而該偏光片係厚度為10μm以下,且在100℃熱處理30分鐘時之波長700nm的吸光度A700與波長450nm的吸光度A450之差的絕對值為0.11以下。

Description

偏光片及含有該偏光片的偏光板
本發明係關於偏光片及含有該偏光片的偏光板。
偏光板係廣泛使用在液晶顯示裝置等顯示裝置,尤其近年來廣泛使用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般之各種可攜式機器。隨著在可攜式機器中的發展,乃逐漸要求偏光板的薄型輕量化,且另一方面亦要求耐熱性優異。
然而,以往的偏光板,當實施耐熱試驗(一般在80至85℃下500至750小時)時,有時會產生紅色區域的光從偏光板形成光漏之所謂「紅變」的缺陷。抑制如紅變般的變色之方法,以往係已提出有各種方法。
用以抑制偏光片的變色或脫色之以往的方法,例如有:使偏光片含有硫酸離子之方法(日本特開2009-193047號公報(專利文獻1));於偏光片製程中,加入浸漬於被調整為既定pH區域的水溶液之膜浸漬處理之方法(日本特開2009-282137號公報(專利文獻2)及日本特開2008-070571號公報(專利文獻3));於偏光片上設置既定保 護層之方法(日本特開2008-065222號公報(專利文獻4));調整偏光片中的碘含量與鉀含量之比之方法(日本特開2007-114581號公報(專利文獻5));改善吸附於偏光片之I3 -的配向之方法(日本特開2004-341503號公報(專利文獻6));使偏光片含有鋅離子之方法(日本特公昭60-033245號公報(專利文獻7)、日本特公平02-034001號公報(專利文獻8)、及日本特開2000-035512號公報(專利文獻9))等。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19304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9-282137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8-070571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8-065222號公報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7-114581號公報
[專利文獻6]日本特開2004-341503號公報
[專利文獻7]日本特公昭60-033245號公報
[專利文獻8]日本特公平02-034001號公報
[專利文獻9]日本特開2000-035512號公報
如上述般,已提出各種可抑制紅變之方法,但當偏光片的厚度較薄時,特別容易產生紅變,上述方法對於如此的偏光片而言,並非充分的紅變抑制對策。 又,含有鋅離子之方法,亦會導致對皮膚的刺激、廢液的環境負荷、鋅於偏光片表面的析出等其他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使偏光片的厚度較薄時,於耐熱試驗下仍不易產生紅變之偏光板,及適合用以得到該偏光板的偏光片。
本發明係提供以下所示的偏光片及偏光板。
[1]一種偏光板,其係含有厚度10μm以下之偏光片,且波長700nm的吸光度A700與波長450nm的吸光度A450之比A700/A450為0.85以上。
[2]如[1]所述之偏光板,其中,前述吸光度A450為0.42以下。
[3]如[1]或[2]所述之偏光板,其中,前述偏光片在100℃熱處理30分鐘時之波長700nm的吸光度A700與波長450nm的吸光度A450之差的絕對值為0.11以下。
[4]一種偏光片,其係厚度10μm以下,且在100℃熱處理30分鐘時之波長700nm的吸光度A700與波長450nm的吸光度A450之差的絕對值為0.11以下。
[5]一種偏光板,其係含有如[4]所述之偏光片。
[6]如[1]至[3]及[5]中任一項所述之偏光板,其係更含有貼合於偏光片之至少一面上之保護膜。
根據本發明之偏光片及偏光板,即使偏光 片的厚度為較薄之10μm以下,於耐熱試驗下仍可抑制紅變,可保持中性的顯示。
1、2‧‧‧偏光板
5‧‧‧偏光片
6‧‧‧聚乙烯醇系樹脂層
6’‧‧‧經拉伸之聚乙烯醇系樹脂層
10‧‧‧第1保護膜
15‧‧‧第1接著劑層
20‧‧‧第2保護膜
25‧‧‧第2接著劑層
30‧‧‧基材膜
30’‧‧‧經拉伸之基材膜
100‧‧‧積層膜
200‧‧‧拉伸膜
300‧‧‧偏光性積層膜
400‧‧‧貼合膜
第1圖係顯示關於本發明的偏光板之層構成的一例之示意剖面圖。
第2圖係顯示關於本發明的偏光板之層構成的其他一例之示意剖面圖。
第3圖係顯示關於本發明的偏光板之製造方法的較佳一例之流程圖。
第4圖係顯示樹脂層形成步驟中所得之積層膜之層構成的一例之示意剖面圖。
第5圖係顯示拉伸步驟中所得之拉伸膜之層構成的一例之示意剖面圖。
第6圖係顯示染色步驟中所得之偏光性積層膜之層構成的一例之示意剖面圖。
第7圖係顯示第1貼合步驟中所得之貼合膜之層構成的一例之示意剖面圖。
〈偏光片及偏光板〉 (1)偏光板的基本構成
第1圖係顯示關於本發明之偏光板之層構成的一例之示意剖面圖。如第1圖所示之偏光板1般,本發明之偏光板,可具備:厚度10μm以下的偏光片5、隔著第1接著 劑層15積層於偏光片的其中一面之第1保護膜10、以及隔著第2接著劑層25積層於偏光片的另一面之第2保護膜20。偏光板1亦可更具備積層於第1保護膜10及/或第2保護膜20上之其他光學功能層或是黏著劑層等。
又,本發明之偏光板,如第2圖所示之偏光板2般,亦可為具備厚度10μm以下的偏光片5與隔著第1接著劑層15積層於偏光片的其中一面之第1保護膜10之單面附有保護膜之偏光板。偏光板2,亦可更具備積層於第1保護膜10及/或偏光片5上之其他光學功能層或是黏著劑層等。
(2)偏光板或偏光片的吸光特性
於第1實施形態中之本發明的偏光板,係含有厚度10μm以下之偏光片,且波長700nm的吸光度A700(以下,有時僅稱為「吸光度A700」)與波長450nm的吸光度A450(以下,有時僅稱為「吸光度A450」)之比A700/A450為0.85以上。顯示如此吸光特性之本發明的偏光板,由於偏光片5的厚度為較薄的10μm以下,因此與相對地較厚之以往的偏光片(35μm左右)相比,即使水分往偏光片5之出入格外地快而容易產生紅變,提供至耐熱試驗(一般在80至85℃下500至750小時),仍不易產生紅變,可保持中性顯示,使耐熱性優異。如此之高耐熱性(不易紅變度),即使將偏光板適用在液晶顯示裝置般之顯示裝置等,於提供至實際使用時,仍長期地持續。
本發明者,針對厚度10μm以下之薄膜的 偏光片解析紅變的主要原因,結果發現,紅變的主要原因為:相較於以往的厚度(35μm左右)的偏光片,薄膜的偏光片在短波長側(藍色區域)的吸收帶難以劣化,另一方面,薄膜的偏光片在長波長側(紅色區域)的吸收帶容易劣化,根據此暸解而加以檢討,發現為了抑制由耐熱試驗導致的紅色區域之光優先從偏光片洩漏之情形,將吸光度比A700/A450設為0.85以上係極為有效的。
在此,偏光板(及偏光片)的「吸光度A700」及「吸光度A450」分別係指在長波長側(紅色區域)的吸收帶周邊之吸光度、與在短波長側(藍色區域)的吸收帶周邊之吸光度。一般而言,耐熱試驗前的偏光板在長波長側及短波長側的吸收帶為非常的大,因此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常呈飽和而無法判斷其強度,檢討的結果,發現長波長側及短波長側的吸收帶之強度,分別與「吸光度A700」及「吸光度A450」成充分相關,長波長側及短波長側的吸收帶之強度,可分別由「吸光度A700」及「吸光度A450」來評估,以及使用作為該吸收帶強度的代替評估物性之偏光板中的「吸光度A700」及「吸光度A450」,使該等之比A700/A450為0.85以上,都對於紅變抑制係極為有利的,從而達到本實施形態之偏光板者。
偏光板的吸光度比A700/A450,以更有效地抑制紅變的觀點來看,較佳為0.87以上,更佳為0.90以上。又,吸光度比A700/A450,一般為2.0以下,以使初期狀態的黑顯示保持在中性一帶的觀點來看,較佳為1.5以下。
偏光板的吸光度A700及吸光度A450可分別為0.1至0.6的範圍、0.1至0.6的範圍,但為了抑制紅變,從相較於使吸光度A700較一般的高來達成吸光度比A700/A450為0.85以上者,較佳為使吸光度A450較一般的低來達成吸光度比A700/A450為0.85以上者來看,吸光度A450較佳為0.42以下,更佳為0.41以下。
關於本實施形態之偏光板,以有效地抑制耐熱試驗下之紅變的觀點來看,較佳為關於後述的第2實施形態,含有在100℃熱處理30分鐘時之吸光度A700與吸光度A450之差的絕對值為0.11以下之偏光片5之偏光板。
偏光板的吸光度A700與吸光度A450,係可使用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等吸光光度計來來測定。入射光係使用自然光。當入射光強度設為T0、穿透光強度設為T時,吸光度(吸光度A700、吸光度A450)可由下式求出:吸光度=-log(T/T0)
此外,若入射於試料(板光板)的入射光具有偏光性,則取決於將試料設置於吸光光度計時的配向,得到的吸光度值可能變動。例如,依吸光光度計而異,會因光源至試料之間的鏡子或光學元件等之影響而入射光產生若干的偏光,或者亦有具有稜鏡等偏光分離元件者,故測定時必須注意。使用該吸光光度計時,以某個角度(意指光軸周圍的某一方位)測定偏光板後,以旋轉90度後的方位再次測定,從該等之平均的穿透光強度算出吸光度,藉此可除去入射光的偏光性之影響。
第2實施形態中之本發明的偏光板係含有厚度為10μm以下,且100℃熱處理30分鐘時之吸光度A700與吸光度A450之差的絕對值為0.11以下之偏光片5。含有顯示如此吸光特性的偏光片之本發明的偏光板,不論偏光片5的厚度為較薄之10μm以下,即使提供於耐熱試驗仍難以產生紅變,可保持中性的顯示,使耐熱性優異。如此之高耐熱性(不易紅變度),即使在將偏光板適用在液晶顯示裝置般之顯示裝置等,並提供至實際使用時,仍長期地持續。此外,以下將在100℃熱處理30分鐘的試驗又稱為「100℃試驗」。
在此所稱的偏光片5之吸光度特性(吸光度A700與吸光度A450之差的絕對值為0.11以下),與上述的吸光度比A700/A450不同,係指貼合保護膜而形成偏光板前的狀態者,亦即,作為偏光板的原料之偏光片中的吸光度特性。
如上述般的偏光板之紅變,起因於耐熱試驗下的長波長側吸收帶之易劣化度與短波長側吸收帶之易劣化度之相異,發現長波長側及短波長側的吸收帶強度,分別可由偏光片的吸光度A700及吸光度A450來評估,進一步發現,使用進行100℃試驗時之該等的吸光度之差的絕對值設為0.11以下之偏光片時,可得到即使提供至耐熱試驗(一般,在80至85℃下500至750小時),仍難以產生紅變之偏光板,達到有關本實施形態之偏光板。
又本發明亦提供厚度為10μm以下,且實 施100℃試驗時之吸光度A700與A450之差的絕對值為0.11以下之偏光片本身。
伴隨有關本實施形態之發明而提供的技術包含將在形成偏光板後(或進一步在其被組入液晶顯示裝置般之顯示裝置後)之在耐熱試驗下之偏光板的紅變程度,藉由形成偏光板前之偏光片的100℃試驗來預測、評價的方法。亦即,進行偏光片的100℃試驗時,若吸光度A700與A450之差的絕對值為0.11以下,則評估為形成偏光板或顯示裝置後之在耐熱試驗下之紅變係可充分地抑制。
如此般,可在貼合保護膜前的階段事先預測形成偏光板或顯示裝置後之耐熱試驗下之紅變的程度,意指在較長的製造步驗中之較早的階段就可得到良品/不良品的判斷,於製造上的優點大。加上,以在30分鐘(100℃試驗的試驗時間)之短時間下,可預測一般所需500至750小時之耐熱試驗的結果來看,可作為偏光片的製造時之事前確認而使用,以可減少製造上的損失之觀點來看係優點非常大的。
100℃試驗後的偏光片之吸光度A700與吸光度A450之差的絕對值,以更有效地抑制紅變的觀點來看,較佳為0.09以下,更佳為0.06以下。100℃試驗後的偏光片之吸光度A700與吸光度A450,可分別為0.1至0.6的範圍、0.1至0.6的範圍。
100℃試驗係可藉由投入例如100℃的加熱爐(烤爐)中30分鐘來進行,100℃試驗後的吸光度A700與 吸光度A450之測定,除了使用偏光片作為試樣以外,可與上述相同方式進行。但是,由於100℃試驗後若將偏光片長時間放置,則會吸收水分再恢復為原色相,故從加熱爐取出後,必須置於23至27℃、50至65%RH的環境下,在相同環境下於30分鐘以內實施測定。
(3)偏光片或偏光板的偏光性能
偏光片或偏光板的偏光性能,主要可由被稱為單體穿透率及偏光度之數值來表示,且分別由下述式來定義:單體穿透率(λ)=0.5×(Tp(λ)+Tc(λ))
偏光度(λ)=100×(Tp(λ)-Tc(λ))/(Tp(λ)+Tc(λ))
在此,Tp(λ)為藉由入射波長λnm的直線偏光與平行偏光之關係所測定之偏光片或偏光板的穿透率(%),Tc(入)為藉由入射波長λnm的直線偏光與正交偏光之關係所測定之偏光片或偏光板的穿透率(%),均為依據分光光度計所進行之偏光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測定所測得之測定值。又,將稱為視感度修正之感度修正乘上對各波長逐一求取之單體穿透率(λ)及偏光度(λ)後之值,分別稱為視感度修正單體穿透率(Ty)及視感度修正偏光度(Py)。此等Ty、Py之值,可藉由例如日本分光(股)製的吸光光度計(型號:V7100)等而簡便地測定。
為了確保將偏光板適用在液晶顯示裝置般之顯示裝置時之影像的良好清晰度,關於本發明之偏光板或偏光片,視感度修正單體穿透率(Ty)較佳為40.0%以上,且視感度修正偏光度(Py)較佳為99%以上。
(4)偏光片
偏光片5,可為使經單軸拉伸的聚乙烯醇系樹脂層吸附配向二色性色素而成者。於本發明中,偏光片5的厚度為10μm以下,較佳為7μm以下。藉由將偏光片5的厚度設為10μm以下,可實現偏光板1、2的薄膜化,且根據本發明,即使在使用該薄膜的偏光片5時,在耐熱試驗下仍可有效地抑制紅變。
構成聚乙烯醇系樹脂層之聚乙烯醇系樹脂,可使用使聚乙酸乙烯酯系樹脂皂化而成者。聚乙酸乙烯酯系樹脂,除了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之聚乙酸乙烯酯之外,可列舉出乙酸乙烯酯及可與該乙酸乙烯酯共聚合之其他單體的共聚物。可與乙酸乙烯酯共聚合之其他單體,可列舉出:例如,不飽和羧酸類、烯烴類、乙烯醚類、不飽和磺酸類以及具有銨基之丙烯醯胺類等。
將該聚乙烯醇系樹脂成膜而成者,係構成偏光片5。使聚乙烯醇系樹脂成膜之方法並無特別之限定,可藉由一般所知的方法來成膜,但從容易得到期望厚度的偏光片5之觀點來看,較佳係將聚乙烯醇系樹脂的溶液塗佈於基材膜上而成膜。
偏光片5必須拉伸而配向,較佳係以超過5倍之拉伸倍率來拉伸者,更佳係以超過5倍且17倍以下之拉伸倍率來拉伸者。
聚乙烯醇系樹脂的皂化度,可設為80.0至100.0莫耳%的範圍,但較佳為90.0至99.5莫耳%的範圍, 更佳為94.0至99.0莫耳%的範圍。當皂化度未達80.0莫耳%時,所得之偏光板1、2的耐水性及耐濕熱性降低。當使用皂化度超過99.5莫耳%聚乙烯醇系樹脂時,染色速度會變慢,使生產性降低,且有時無法得到具有充分的偏光性能之偏光片5。
所謂皂化度,是指以單位比(莫耳%)來表示藉由皂化步驟使作為聚乙烯醇系樹脂的原料之聚乙酸乙烯酯系樹脂中所含有之乙酸基(乙醯氧基:-OCOCH3)轉化為羥基之比率,且由下列式所定義:皂化度(莫耳%)=100×(羥基的數目)÷(羥基的數目+乙酸基的數目)
皂化度可依據JIS K 6726(1994)來求得。皂化度愈高,表示羥基的比率愈多,因而表示阻礙結晶化之乙酸基的比率愈少。
聚乙烯醇系樹脂,可為一部分經改質之改質聚乙烯醇。可列舉出:例如使用乙烯、丙烯等烯烴;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等不飽和羧酸;不飽和羧酸的烷酯、丙烯醯胺等,將聚乙烯醇系樹脂予以改質者。改質的比率,較佳未達30莫耳%,更佳未達10莫耳%。當進行超過30莫耳%之改質時,難以吸附二色性色素,無法得到具有充分的偏光性能之偏光片5。
聚乙烯醇系樹脂的平均聚合度,較佳為100至10000,更佳為1500至8000,再更佳為2000至5000。聚乙烯醇系樹脂的平均聚合度,亦可依據JIS K 6726(1994) 來求得。
本發明中可合較地使用之聚乙烯醇系樹脂之市售品的例子,均以商品名稱表示,含有: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製的「PVA124」(皂化度:98.0至99.0莫耳%)、「PVA117」(皂化度:98.0至99.0莫耳%)、「PVA624」(皂化度:95.0至96.0莫耳%)、「PVA617」(皂化度:94.5至95.5莫耳%);日本合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的「AH-26」(皂化度:97.0至98.8莫耳%)、「AH-22」(皂化度:97.5至98.5莫耳%)、「NH-18」(皂化度:98.0至99.0莫耳%)、「N-300」(皂化度:98.0至99.0莫耳%);Japan Vam and Poval股份有限公司製的「JC-33」(皂化度:99.0莫耳%以上)、「JM-33」(皂化度:93.5至95.5莫耳%)、「JM-26」(皂化度:95.5至97.5莫耳%)、「JP-45」(皂化度:86.5至89.5莫耳%)、「JF-17」(皂化度:98.0至99.0莫耳%)、「JF-17L」(皂化度:98.0至99.0莫耳%)、「JF-20」(皂化度:98.0至99.0莫耳%)。
偏光片5所含有(吸附配向)的二色性色素,可為碘或二色性有機染料。二色性有機染料之具體例含有:Red BR、Red LR、Red R、Pink LB、Rubin BL、Bordeaux GS、Sky blue LG、Lemon yellow、blue BR、blue 2R、Navy RY、Green LG、Violet LB、Violet B、Black H、Black B、Black GSP、Yellow 3G、Yellow R、Orange LR、Orange 3R、Scarlet GL、Scarlet KGL、Congo red、Brilliant violet BK、Supra blue G、Supra blue GL、Supra orange GL、Direct sky blue、Direct fast orange S、Fast black。二色性色素係可僅單獨使用1種或併用2種以上。
(5)第1及第2保護膜
第1保護膜10及第2保護膜20,可各自為熱塑性樹脂,例如鏈狀聚烯烴系樹脂(聚丙烯系樹脂等)、環狀聚烯烴系樹脂(降莰烯系樹脂等)般之聚烯烴系樹脂;纖維素三乙酸酯、纖維素二乙酸酯般之纖維素酯系樹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般之聚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或此等之混合物、共聚物等所構成之透明樹脂膜。第1保護膜10及第2保護膜20,可互為同種類的保護膜或不同種類的保護膜。
環狀聚烯烴系樹脂,為以環狀烯烴為聚合單元所聚合之樹脂的總稱,可列舉出:例如日本特開平1-240517號公報、日本特開平3-14882號公報、日本特開平3-122137號公報等所記載之樹脂。若列舉出環狀聚烯烴系樹脂的具體例,則有:環狀烯烴的開環(共)聚合物、環狀烯烴的加成聚合物、環狀烯烴與乙烯、丙烯般的鏈狀烯烴之共聚物(代表者有隨機共聚物)、以及將此等以不飽和羧酸或其衍生物予以改質之接枝聚合物、以及此等之氫化物等。當中,作為環狀烯烴較佳係可使用降莰烯或使用多環降莰烯系單體等降莰烯系單體之降莰烯系樹脂。
環狀聚烯烴系樹脂,市面上有販售各種製品。環狀聚烯烴系樹脂之市售品的例子,均以商品名稱表 示,含有:「Topas」(Topas Advanced Polymers GmbH公司製,可從Polyplastics股份有限公司取得)、「ARTON」(JSR股份有限公司製)、「ZEONOR」(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ZEONEX」(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APEL」(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
又,亦可使用:均以商品名稱表示,「S-SINA」(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SCA40」(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ZEONOR FILM」(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般之成膜後之環狀聚烯烴系樹脂膜的市售品作為保護膜。
纖維素酯系樹脂,為纖維素與脂肪酸之酯。纖維素酯系樹脂的具體例,含有:纖維素三乙酸酯、纖維素二乙酸酯、纖維素三丙酸酯、纖維素二丙酸酯。又,亦可使用此等之共聚物,或是羥基的一部分由其他取代基所改質者等。此等當中,特佳為纖維素三乙酸酯(三乙酸纖維素:TAC)。纖維素三乙酸酯,有許多市售的製品,就取得容易性或成本之觀點來看亦有利。纖維素三乙酸酯之市售品的例子,均以商品名稱表示,可列舉出:「Fujitac TD80」(Fuji Film股份有限公司製)、「Fujitac TD80UF」(Fuji Film股份有限公司製)、「Fujitac TD80UZ」(Fuji Film股份有限公司製)、「Fujitac TD40UZ」(Fuji Film股份有限公司製)、「KC8UX2M」(Konica Minolta Opto股份有限公司製)、「KC4UY」(Konica Minolta Opto股份有限公司製)等。
第1保護膜10及/或第2保護膜20,亦可為 兼具相位差膜、亮度提升膜般之光學功能之保護膜。例如可將由上述材料所構成之透明樹脂膜進行拉伸(單軸拉伸或雙軸拉伸等),或是於該膜上形成液晶層等,而藉此構成為已賦予任意的相位差值之相位差膜。
於第1保護膜10及/或第2保護膜20之與偏光片5為相反側的表面上,可形成硬塗層、防眩層、抗反射層、抗靜電層、防污層般之表面處理層(塗佈層)。於保護膜表面形成表面處理層之方法並無特別之限定,可使用一般所知的方法。
第1及第2保護膜10、20的厚度,從偏光板1、2的薄膜化之觀點來看較薄者較佳,但過薄時強度會降低,使加工性劣化。因此,第1及第2保護膜10、20的厚度較佳為5至90μm,更佳為5至60μm,再更佳為5至50μm。
(6)第1及第2接著劑層
形成第1及第2接著劑層15、25之接著劑,可使用水系接著劑或光硬化性接著劑。形成第1接著劑層15之接著劑與形成第2接著劑層25之接著劑可為同種或不同種。
水系接著劑可列舉出由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所構成之接著劑、水系雙液型胺甲酸乙酯系乳化接著劑等。當中可合適地使用由聚乙烯醇系樹脂水溶液所構成之水系接著劑。
聚乙烯醇系樹脂,除了對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之聚乙酸乙烯酯進行皂化處理所得之乙烯醇均聚物之 外,亦可使用對乙酸乙烯酯及可與此共聚合之其他單體之共聚物進行皂化處理所得之聚乙烯醇系共聚物、或將此等的羥基予以部分地改質之經改質的聚乙烯醇系聚合物等。水系接著劑可含有多元醛、水溶性環氧化合物、三聚氰胺系化合物、氧化鋯化合物、鋅化合物等添加劑。使用水系接著劑時,由此所得之接著劑層的厚度,一般為1μm以下。
使用水系接著劑之偏光片5與保護膜之貼合方法並無特別之限定,可將水系接著劑均勻地塗佈或流入於其中一貼合面,將另一面重疊於塗佈面並藉由輥等予以貼合並進行乾燥之方法等。一般,水系接著劑於調製後,在15至40℃的溫度下塗佈,貼合溫度一般為15至30℃之範圍。
當使用水系接著劑時,貼合後,較佳係實施用以去除水系接著劑中所含有之水而乾燥之乾燥步驟。乾燥,例如可藉由將貼合後的膜導入於乾燥爐來進行。乾燥溫度(乾燥爐的溫度)較佳為30至90℃。未達30℃時,會有保護膜容易從偏光片5剝離之傾向。又,當乾燥溫度超過90℃時,會有因熱導致偏光片5的偏光性能惡化之慮。乾燥時間可設為10至1000秒左右。
乾燥步驟後,可設置於室溫或較室溫稍微高的溫度,例如在20至45℃左右的溫度進行12至600小時左右的熟化(curing)之熟化步驟。熟化溫度一般係設定為較乾燥溫度低。
上述光硬化性接著劑,是指藉由照射紫外線等活性能量射線而硬化之接著劑,可列舉出:例如含有聚合性化合物與光聚合起始劑者、含有光反應性樹脂者、含有黏合劑樹脂及光反應性交聯劑者等。聚合性化合物,可列舉出:光硬化性環氧系單體、光硬化性丙烯酸系單體、光硬化性胺甲酸乙酯系單體等光聚合性單體,或是來自光聚合性單體之低聚物等。光聚合起始劑,可列舉出:含有藉由照射紫外線等活性能量射線而產生中性自由基、陰離子自由基、陽離子自由基般之活性物種之物質。含有聚合性化合物及光聚合起始劑之光硬化性接著劑,可較佳地使用含有光硬化性環氧系單體及光陽離子聚合起始劑者。
使用光硬化性接著劑之偏光片5與保護膜之貼合方法並無特別之限定,可列舉出:例如藉由流延法、線-棒塗佈法(Meyer bar coating)、凹版塗佈法、逗號輪塗佈法(comma coating)、刮刀式塗佈法、模具塗佈法、浸漬塗佈法、噴霧法等將光硬化性接著劑塗佈於其中一貼合面,重疊兩者並藉由軋輥等夾住而予以貼合之方法。流延法,為使被塗佈物一邊往大致垂直方向、大致水平方向、或兩者之間的斜方向移動,一邊使接著劑流下至該貼合面並擴展之方法。使用軋輥等而被貼合後之接著劑層之乾燥或硬化前的厚度,較佳為5μm以下且0.01μm以上。
當使用光硬化性接著劑時,在實施上述貼合後,可視需要進行乾燥步驟(當光硬化性接著劑含有溶劑時等),接著進行藉由照射活性能量射線而使光硬化性接著 劑硬化之硬化步驟。活性能量射線的光源並無特別之限定,但較佳為在波長400nm以下具有發光分布之活性能量射線,具體而言,可較佳地使用低壓水銀燈、中壓水銀燈、高壓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化學燈、黑光燈、微波激發水銀燈、金屬鹵化物燈等。
對光硬化性接著劑之光照射強度,可視光硬化性接著劑的組成來適當地決定,較佳以使對於聚合起始劑的活化為有效之波長區的照射強度成為0.1至6000mW/cm2之方式來設定。當照射強度為0.1mW/cm2以上時,反應時間不會過長,為6000mW/cm2以下時,因從光源輻射出的熱以及光硬化性接著劑於硬化時的放熱而產生光硬化性接著劑的黃變或偏光片的劣化之疑慮較低。
關於對光硬化性接著劑之光照射時間,亦可視光硬化性接著劑的組成來適當地決定,較佳以使以上述照射強度與照射時間之乘積所表示之累計光量成為10至10000mJ/cm2之方式來設定。當累計光量為10mJ/cm2以上時,可充分地產生來自聚合起始劑的活性物種,而更確實地進行硬化反應,為10000mJ/cm2以下時,照射時間不會過長,可維持良好的生產性。
此外,活性能量射線照射後之接著劑層的厚度,一般為0.001至5μm左右,較佳為0.01至2μm,更佳為0.01至1μm。
(7)黏著劑層
於第1圖所示之偏光板1中的第1保護膜10或第2保 護膜20上、以及於第2圖所示之偏光板2中的偏光片5上,可積層用以使偏光板貼合於其他構件(例如當適用於液晶顯示裝置時為液晶單元)之黏著劑層。形成黏著劑層之黏著劑,一般是由以(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聚矽氧系樹脂等作為基質聚合物,且於其添加有異氰酸酯化合物、環氧化合物、氮丙啶(aziridine)化合物般之交聯劑之黏著劑組成物所構成。亦可構成為更含有微粒以顯現出光散射性之黏著劑層。
黏著劑層的厚度可設為1至40μm,但在不損及加工性、耐久性等特性之範圍內,較佳係塗佈較薄者,具體而言,較佳為3至25μm。3至25μm的厚度,具有良好的加工性,且就抑制偏光片5的尺寸變化者亦適合。當黏著劑層未達1μm時,黏著性降低,超過40μm時,容易產生黏著劑滲出等缺陷。
形成黏著劑層之方法並無特別之限定,可將含有以上述基質聚合物為首之各成分之黏著劑組成物(黏著劑溶液)塗佈於保護膜面或偏光片面,並進行乾燥而形成黏著劑層,或是亦可在將黏著劑層形成於分隔片(剝離膜)上後,將該黏著劑層轉印至保護膜面或偏光片面。將黏著劑層形成於保護膜面或偏光片面時,可視需要對保護膜面或偏光片面,或是黏著劑層的單面或雙面施以表面處理,例如電暈處理等。
偏光板,可更含有積層於該保護膜或偏光片上之其他光學層。其他光學層,可列舉出:讓某種偏光 光穿透並且使顯現出與其相反性質之偏光光反射之反射型偏光膜;於表面具有凹凸形狀之附有防眩功能之膜;附有表面抗反射功能之膜;於表面具有反射功能之反射膜;兼具反射功能及穿透功能之半穿透半反射膜;視角補償膜等。
相當於讓某種偏光光穿透並且使顯現出與其相反性質之偏光光反射之反射型偏光膜之市售品,可列舉出:例如「DBEF」(3M公司製,於日本可從Sumitomo 3M股份有限公司取得)、「APF」(3M公司製,於日本可從Sumitomo 3M股份有限公司取得)。
視角補償膜,可列舉出:在基材表面有塗佈液晶性化合物並經配向及固定之光學補償膜、由聚碳酸酯系樹脂所構成之相位差膜、以及由環狀聚烯烴系樹脂所構成之相位差膜等。
相當於在基材表面有塗佈液晶性化合物並經配向及固定之光學補償膜之市售品,可列舉出:「WV Film」(Fuji Film股份有限公司製)、「NH Film」(JX日鑛日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製)、「NR Film」(JX日鑛日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製)等。
相當於由環狀聚烯烴系樹脂所構成之相位差膜之市售品,可列舉出:「ARTON Film」(JSR股份有限公司製)、「S-SINA」(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ZEONOR Film」(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等。
〈偏光片及偏光板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偏光片及偏光板,可合適地藉由 第3圖所示之方法來製造。第3圖所示之偏光板的製造方法,係依序含有下列步驟:(1)將含有聚乙烯醇系樹脂之塗佈液塗佈於基材膜之至少其中一面上後,藉由乾燥形成聚乙烯醇系樹脂層而得到積層膜之樹脂層形成步驟S10,(2)將積層膜拉伸而得到拉伸膜之拉伸步驟S20,(3)以二色性色素將拉伸膜的聚乙烯醇系樹脂層染色而形成偏光片並藉此得到偏光性積層膜之染色步驟S30,(4)將第1保護膜貼合於偏光性積層膜的偏光片上而得到貼合膜之第1貼合步驟S40,(5)從貼合膜將基材膜剝離去除而得到單面附有保護膜之偏光板之剝離步驟S50。
於製作第1圖所示之雙面附有保護膜之偏光板1時,於剝離步驟S50後,更包含:(6)將第2保護膜貼合於單面附有保護膜之偏光板的偏光片面之第2貼合步驟S60。
以下,一邊參考第4圖至第7圖、一邊說明各步驟。
(1)樹脂層形成步驟S10
參考第4圖,本步驟為於基材膜30之至少其中一面上形成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而得到積層膜100之步驟。此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為經過拉伸步驟S20及染色步驟S30而成為偏光片5之層。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可藉由將含有聚乙烯醇系樹脂之塗佈液塗佈於基材膜30的單面或雙 面,並使塗佈層乾燥而形成。如此之藉由塗佈來形成聚乙烯醇系樹脂層之方法,就容易得到薄膜的偏光片5之點來看較為有利。
[基材膜]
基材膜30可由熱塑性樹脂所構成,當中較佳是由透明性、機械強度、熱穩定性、拉伸性等特性優異之熱塑性樹脂所構成。該熱塑性樹脂的具體例,例如含有:鏈狀聚烯烴系樹脂、環狀聚烯烴系樹脂(降莰烯系樹脂等)般之聚烯烴系樹脂;聚酯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纖維素三乙酸酯、纖維素二乙酸酯般之纖維素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聚乙烯醇系樹脂;聚乙酸乙烯酯系樹脂;聚芳酯系樹脂;聚苯乙烯系樹脂;聚醚碸系樹脂;聚碸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聚醯亞胺系樹脂;及此等之混合物、共聚物等。
基材膜30可為由1種或2種以上的熱塑性樹脂所構成之1層樹脂層所形成之單層構造,或是積層複數層之由1種或2種以上的熱塑性樹脂所構成之樹脂層之多層構造。基材膜30,在後述拉伸步驟S20中將積層膜100拉伸時,較佳係以可在適合拉伸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的拉伸溫度下拉伸之樹脂來構成。
鏈狀聚烯烴系樹脂,除了聚乙烯樹脂、聚丙烯樹脂般之鏈狀烯烴的均聚物之外,亦可列舉出由2種以上的鏈狀烯烴所構成之共聚物。由鏈狀聚烯烴系樹脂所構成之基材膜30,就容易穩定且高倍率地拉伸之觀點來看 為較佳的。當中,基材膜30更佳係由聚丙烯系樹脂(丙烯的均聚物之聚丙烯樹脂,或是以丙烯為主體之共聚物)、聚乙烯系樹脂(乙烯的均聚物之聚乙烯樹脂,或是以乙烯為主體之共聚物)等所構成。
可適當地使用作為構成基材膜30之熱塑性樹脂的例子之一之以丙烯為主體之共聚物,為丙烯及可與此共聚合之其他單體之共聚物。
可與丙烯共聚合之其他單體,可列舉出:例如乙烯、α-烯烴。α-烯烴較佳為使用碳數4以上的α-烯烴,更佳為碳數4至10的α-烯烴。碳數4至10的α-烯烴的具體例,含有:例如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癸烯般之直鏈狀單烯烴類;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般之分枝狀單烯烴類;乙烯基環己烷。丙烯及可與此共聚合之其他單體之共聚物,可為隨機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
上述其他單體的含量,於共聚物中例如為0.1至20重量%,較佳為0.5至10重量%。共聚物中之其他單體的含量,可依循「高分子分析手冊(1995年,紀伊國屋書店發行)的第616頁所記載之方法,藉由進行紅外線(IR)光譜測定來求得。
上述中,聚丙烯系樹脂,較佳係使用丙烯的均聚物、丙烯-乙烯隨機共聚物、丙烯-1-丁烯隨機共聚物或丙烯-乙烯-1-丁烯隨機共聚物。
聚丙烯系樹脂的立體規則性,較佳係實質 上為同排或對排。由具有實質上為同排或對排的立體規則性之聚丙烯系樹脂所構成之基材膜30,其處理性相對良好,並且在高溫環境下之機械強度優異。
聚酯系樹脂,為具有酯鍵之樹脂,一般是由多元羧酸或其衍生物與多元醇之聚縮合物所構成。多元羧酸或其衍生物,可使用2元的二羧酸或其衍生物,可列舉出:例如對苯二甲酸、間苯二甲酸、對苯二甲酸二甲酯、萘二羧酸二甲酯等。多元醇可使用2元的二醇,可列舉出:例如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環己烷二甲醇等。
聚酯系樹脂的代表例,可列舉出對苯二甲酸與乙二醇之聚縮合物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雖為結晶性的樹脂,但結晶化處理前的狀態者,容易施以拉伸等處理。必要時,可藉由拉伸時或拉伸後的熱處理等來進行結晶化處理。又,亦可合適地使用藉由進一步使其他種類的單體共聚合於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的骨架以降低結晶性(或是成為非晶性)之共聚合聚酯。該樹脂的例子,可列舉出:例如使環己烷二甲醇或間苯二甲酸共聚合者等。此等樹脂,由於拉伸性優異,亦可合適地使用。
若列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及其共聚物以外之聚酯系樹脂的具體例,可列舉出: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三亞甲酯、聚萘二甲酸三亞甲酯、聚對苯二甲酸環 己烷二甲酯、聚萘二甲酸環己烷二甲酯、及此等之混合物、共聚物等。
(甲基)丙烯酸系樹脂,是以具有(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為主要構成單體之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的具體例,例如含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般之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S樹脂等);甲基丙烯酸甲酯與具有脂環族烴基之化合物之共聚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環己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降莰酯共聚物等)。較佳係使用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般之聚(甲基)丙烯酸C1-6烷酯為主成分之聚合物,更佳為使用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為主成分(50至100重量%,較佳為70至100重量%)之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樹脂。
聚碳酸酯系樹脂,係由單體單元隔著碳酸酯基鍵結之聚合物所構成之工程塑膠,且為具有高耐衝擊性、耐熱性、阻燃性、透明性之樹脂。構成基材膜30之聚碳酸酯系樹脂,亦可為欲降低光彈性係數而將聚合物骨架改質之稱為改質聚碳酸酯之樹脂,或是改良波長相依性之共聚合聚碳酸酯等。
聚碳酸酯系樹脂,有許多製品於市面上販售。聚碳酸酯系樹脂之市售品的例子,均以商品名稱表示,可列舉出「Panlite」(帝人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Iupilon」 (三菱Engineering Plastics股份有限公司製)、「SD Polyca」(住友Dow股份有限公司製)、「Calibre」(Dow Chemical股份有限公司製)等。
以上之中,從拉伸性或耐熱性等觀點來看,可較佳地使用聚丙烯系樹脂。
關於基材膜30所能夠使用之環狀聚烯烴系樹脂及纖維素酯系樹脂,可援引在保護膜中所敘述之事項。又,與基材膜30相關且於上述所敘述之鏈狀聚烯烴系樹脂、聚酯系樹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亦可使用作為保護膜的構成材料。
於基材膜30中,除了上述熱塑性樹脂之外,亦可添加任意的適當添加劑。該添加劑可列舉出,例如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潤滑劑、塑化劑、脫模劑、抗著色劑、阻燃劑、成核劑、抗靜電劑、顏料、及著色劑等。基材膜30中之熱塑性樹脂的含量,較佳為50至100重量%,更佳為50至99重量%,再更佳為60至98重量%,特佳為70至97重量%。當基材膜30中之熱塑性樹脂的含量未達50重量%時,會有無法充分地顯現熱塑性樹脂原先所具有之高透明性等之疑慮。
基材膜30的厚度可適當地決定,但一般從強度和處理性等作業性的觀點來看,較佳為1至500μm,更佳為1至300μm,再更佳為5至200μm,最佳為5至150μm。
[含有聚乙烯醇系樹脂之塗佈液]
塗佈液較佳為使聚乙烯醇系樹脂的粉末溶解於良溶劑(例如水)所得之聚乙烯醇系樹脂溶液。聚乙烯醇系樹脂的詳細內容如上所述。
塗佈液視需要可含有塑化劑、界面活性劑等添加劑。塑化劑可使用多元醇或其縮合物等,例如可例示出甘油、二甘油、三甘油、乙二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等。添加劑的調合量,較適合為聚乙烯醇系樹脂之20重量%以下。
[塗佈液的塗佈及塗佈層的乾燥]
將上述塗佈液塗佈於基材膜30之方法,可適當地選自線-棒塗佈法;反轉塗佈、凹版塗佈般之輥塗佈法;模具塗佈法;逗號輪塗佈法;唇板塗佈法;旋轉塗佈法;網版塗佈法;噴泉式塗佈法;浸漬法;噴霧法等方法。
在將塗佈液塗佈於基材膜30的雙面時,可使用上述方法一次單面逐次依序進行,亦可使用浸漬法或噴霧塗佈法或其他特殊裝置,同時塗佈於基材膜30的雙面。
塗佈層(乾燥前的聚乙烯醇系樹脂層)的乾燥溫度及乾燥時間,視塗佈液所含有之溶劑的種類來設定。乾燥溫度例如為50至200℃,較佳為60至150℃。當溶劑含有水時,乾燥溫度較佳為80℃以上。乾燥時間例如為2至20分鐘。
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可僅形成於基材膜30之其中一面或是形成於雙面。形成於雙面時,可抑制偏光 性積層膜300(參考第6圖)的製造時可能產生之膜的捲曲,並且可從1片偏光性積層膜300得到2片偏光板,就偏光板的生產效率之方面來看亦有利。
積層膜100中之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的厚度,較佳為3至30μm,更佳為5至20μm。若是具有此範圍內的厚度之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則經過後述拉伸步驟S20及染色步驟S30,可得到二色性色素的染色性良好且偏光性能優異,並且厚度為充分薄的10μm以下之偏光片5。當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的厚度超過30μm時,偏光片5的厚度會超過10μm。又,當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的厚度未達3μm時,拉伸後會變得過薄,有染色性惡化之傾向。
在塗佈液的塗佈之前,為了提升基材膜30與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之密合性,可至少對形成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之側的基材膜30表面,施以電暈處理、電漿處理、火焰(火炎)處理等。
又,在塗佈液的塗佈之前,為了提升基材膜30與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之密合性,可隔著底漆(primer)層或接著劑層將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形成於基材膜30上。
[底漆層]
底漆層,可藉由將底漆層形成用塗佈液塗佈於基材膜30表面後進行乾燥而形成。底漆層形成用塗佈液,係含有對於基材膜30與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兩者之間能發揮某種程度的強密合力之成分。底漆層形成用塗佈液,一般含有 賦予該密合力之樹脂成分以及溶劑。樹脂成分,較佳係使用透明性、熱穩定性、拉伸性等優異之熱塑性樹脂,可列舉出:例如(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聚乙烯醇系樹脂等。當中,較佳為使用賦予良好的密合力之聚乙烯醇系樹脂。
聚乙烯醇系樹脂,可列舉出:例如聚乙烯醇系樹脂及其衍生物。聚乙烯醇系樹脂的衍生物,除了聚乙烯甲醛、聚乙烯縮醛等之外,可列舉出:將聚乙烯醇系樹脂以乙烯、丙烯等烯烴類予以改質者;以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般之不飽和羧酸類予以改質者;以不飽和羧酸的烷酯予以改質者;以丙烯醯胺予以改質者等。上述聚乙烯醇系樹脂中,較佳係使用聚乙烯醇樹脂。
溶劑,一般使用可溶解上述樹脂成分之一般的有機溶劑或水系溶劑。若列舉溶劑的例子,例如有:苯、甲苯、二甲苯般之芳香族烴類;丙酮、丁酮、甲基異丁基酮般之酮類;乙酸乙酯、乙酸異丁酯般之酯類;二氯甲烷、三氯乙烯、三氯甲烷般之氯化烴類;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般之醇類。惟當使用含有機溶劑之底漆層形成用塗佈液來形成底漆層時,可能亦會溶解基材膜30,故較佳考量到基材膜30的溶解性來選擇溶劑。若亦考量到對環境之影響,較佳是由以水為溶劑之塗佈液來形成底漆層。
為了提升底漆層的強度,可於底漆層形成用塗佈液添加交聯劑。交聯劑,視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的種類,從有機系、無機系等一般所知者當中適當地選擇適 宜者。若列舉交聯劑的例子,例如有:環氧系、異氰酸酯系、二醛系、金屬系之交聯劑。
環氧系交聯劑,單液硬化型及雙液硬化型均可使用,可列舉出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甘油二或三縮水甘油醚、1,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三縮水甘油醚、二縮水甘油苯胺、二縮水甘油胺等。
異氰酸酯系交聯劑,可列舉出:甲苯二異氰酸酯、氫化甲苯二異氰酸酯、三羥甲基丙烷-甲苯二異氰酸酯加成物、三苯基甲烷三異氰酸酯、亞甲基雙(4-苯基甲烷)三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及此等之酮肟封端物或酚封端物等。
二醛系交聯劑,可列舉出:乙二醛、丙二醛、琥珀二醛、戊二醛、順丁烯二醛、鄰苯二甲醛等。
金屬系交聯劑,可列舉出:例如金屬鹽、金屬氧化物、金屬氫氧化物、有機金屬化合物。金屬鹽、金屬氧化物、金屬氫氧化物,可列舉出:例如鎂、鈣、鋁、鐵、鎳、鋯、鈦、矽、硼、鋅、銅、釩、鉻、錫般之具有二價以上的原子價之金屬的鹽、氧化物及氫氧化物。
有機金屬化合物,為於分子內具有至少1個之有機基直接鍵結於金屬原子、或是有機基隔著氧原子或氮原子等鍵結於金屬原子之結構之化合物。有機基係意味著至少含有碳原子之一價或多價基,可例如為烷基、烷氧基、醯基等。又,鍵結並不僅意味著共價鍵,亦可為螯 合狀化合物般之依據配位所形成的配位鍵。
有機金屬化合物的合適例子,係含有:有機鈦化合物、有機鋯化合物、有機鋁化合物、有機矽化合物。有機金屬化合物,可僅單獨使用1種或併用2種以上。
有機鈦化合物,可列舉出:例如鈦酸四正丁酯、鈦酸四異丙酯、鈦酸丁酯二聚物、鈦酸四(2-乙基己基)酯、鈦酸四甲酯般之鈦原酸酯類;乙醯丙酮鈦、四乙醯丙酮鈦、聚乙醯丙酮鈦、伸辛基羥乙酸鈦(Titanium octylene glycolate)、乳酸鈦、三乙醇胺化鈦、乙醯乙酸乙酯鈦般之鈦螯合物類;多羥基硬脂酸鈦般之鈦醯化物類等。
有機鋯化合物,可列舉出:例如正丙酸鋯、正丁酸鋯、四乙醯丙酮鋯、單乙醯丙酮鋯、雙乙醯丙酮鋯、乙醯丙酮鋯雙乙醯乙酸乙酯等。
有機鋁化合物,可列舉出:例如乙醯丙酮鋁、鋁有機酸螯合物等。有機矽化合物,可列舉出:例如先前於有機鈦化合物及有機鋯化合物中所例示之配位基鍵結於矽之化合物。
除了以上的低分子系交聯劑之外,亦可使用羥甲基化三聚氰胺樹脂、聚醯胺環氧樹脂般之高分子系交聯劑。若列舉聚醯胺環氧樹脂之市售品的例子,係有:由田岡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所販售之「Sumirez Resin 650(30)」或「Sumirez Resin 675」(均為商品名稱)等。
當使用聚乙烯醇系樹脂作為形成底漆層之樹脂成分時,可合適地使用聚醯胺環氧樹脂、羥甲基化三 聚氰胺樹脂、二醛系交聯劑、金屬螯合物化合物系交聯劑等作為交聯劑。
底漆層形成用塗佈液中之樹脂成分與交聯劑之比率,相對於樹脂成分100重量份,可視樹脂成分的種類或交聯劑的種類等,從交聯劑0.1至100重量份左右的範圍中適當地決定即可,更佳為從0.1至50重量份左右的範圍中選擇。又,底漆層形成用塗佈液,較佳係使其固體成分濃度成為1至25重量%左右。
底漆層的厚度,較佳為0.05至1μm左右,更佳為0.1至0.4μm。較0.05μm薄時,基材膜30與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之密合力提升的效果小,較1μm厚時,不利於偏光板的薄膜化。
將底漆層形成用塗佈液塗佈於基材膜30之方法,可與聚乙烯醇系樹脂層形成用塗佈液之情形時相同。底漆層被塗佈於有塗佈聚乙烯醇系樹脂層形成用塗佈液之面(基材膜30的單面或雙面)。由底漆層形成用塗佈液所構成之塗佈層的乾燥溫度及乾燥時間,視塗佈液所含有之溶劑的種類來設定。乾燥溫度例如為50至200℃,較佳為60至150℃。當溶劑含有水時,乾燥溫度較佳為80℃以上。乾燥時間例如為30秒至20分鐘。
當設置底漆層時,於基材膜30之塗佈的順序並無特別之限制,例如在將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形成於基材膜30的雙面時,可在將底漆層形成於基材膜30的雙面後,於雙面形成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或是於基材膜30 之其中一面依序形成底漆層、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後,於基材膜30之另一面依序形成底漆層、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
(2)拉伸步驟S20
參考第5圖,本步驟為將由基材膜30及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所構成之積層膜100進行拉伸,而得到由經拉伸之基材膜30’及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所構成之拉伸膜200之步驟。拉伸處理一般為單軸拉伸。
積層膜100的拉伸倍率,可視期望的偏光特性而適當地選擇,但較佳係相對於積層膜100的原長度為超過5倍且為17倍以下,更佳為超過5倍且為8倍以下。當拉伸倍率為5倍以下時,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未充分地配向,故有時使偏光片5的偏光度無法達到充分地高。另一方面,當拉伸倍率超過17倍時,拉伸時容易產生膜的斷裂,並且拉伸膜200的厚度被薄化至所需程度以上,而有在後續步驟中的加工性及處理性降低之疑慮。
拉伸處理並不限定於單階段的拉伸,亦可多階段地進行。此時,可在染色步驟S30之前連續地進行多階段的全部拉伸處理,或是與染色步驟S30中的染色處理及/或交聯處理同時進行第二階段以後的拉伸處理。以如此多階段地進行拉伸處理時,較佳係以拉伸處理的全階段合計成為超過5倍的拉伸倍率之方式來進行拉伸處理。
拉伸處理,除了可為在膜的長度方向(膜運送方向)上拉伸之縱向拉伸之外,亦可為在膜的寬度方向上拉伸之橫向拉伸或斜向拉伸等。縱向拉伸方式,可列舉出:使 用輥進行拉伸之輥間拉伸、壓縮拉伸、使用夾頭(夾鉗)之拉伸等,橫向拉伸方式,可列舉出拉幅法等。拉伸處理,濕潤式拉伸方法及乾式拉伸方法均可採用,但使用乾式拉伸方法者,從可廣範圍地選擇拉伸溫度之方面來看為較佳的。
拉伸溫度,係被設定在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及基材膜30全體顯示出可拉伸程度的流動性之溫度以上,較佳為基材膜30的相轉移溫度(熔點或玻璃轉移溫度)的-30℃至+30℃的範圍,更佳為-30℃至+5℃的範圍,再更佳為-25℃至+0℃的範圍。當基材膜30由複數層樹脂層所構成時,上述相轉移溫度意指該複數層樹脂層所顯示之相轉移溫度中之最高的相轉移溫度。
當將拉伸溫度設為低於相轉移溫度的-30℃時,難以達成超過5倍的高倍率拉伸,或是基材膜30的流動性過低,而有難以進行拉伸處理之傾向。當拉伸溫度超過相轉移溫度的+30℃時,基材膜30的流動性過大,而有難以拉伸之傾向。為更容易達成超過5倍的高拉伸倍率,拉伸溫度較佳位於上述範圍內,更佳為120℃以上。此係由於當拉伸溫度為120℃以上時,即使是超過5倍的高拉伸倍率,拉伸處理仍不會伴隨困難性之故。
拉伸處理中之積層膜100的加熱方法,係有:熱區加熱法(例如在藉由吹送熱風而調整至既定溫度之加熱爐般的拉伸熱區內加熱之方法);在使用輥來進行拉伸時,將輥本身加熱之方法;加熱器加熱法(將紅外線加熱器、鹵素加熱器、平板加熱器等設置在積層膜100的上下 方並以輻射熱來加熱之方法)等。於輥間拉伸方式中,從拉伸溫度的均勻性之觀點來看,較佳為熱區加熱法。此時,2個之軋輥對可設置在經調溫後之拉伸熱區內,或設置在拉伸熱區外,但為了防止積層膜100與軋輥之黏著,較佳係設置在拉伸熱區外。
此外,拉伸溫度於熱區加熱法中,意味著熱區內(例如加熱爐內)的環境溫度,於加熱器加熱法中在爐內進行加熱時,意味著爐內的環境溫度。又,於將輥本身加熱之方法中,意味著輥的表面溫度。
在拉伸步驟S20之前,可設置將積層膜100預熱之預熱處理步驟。預熱方法可使用與拉伸處理中的加熱方法相同之方法。當拉伸處理方式為輥間拉伸時,預熱可在通過上游側的軋輥前、通過中、及通過後中的任一時機中進行。當拉伸處理方式為熱輥拉伸時,預熱較佳係在通過熱輥前之時機中進行。當拉伸處理方式為使用夾頭之拉伸時,預熱較佳係在擴展夾頭間的距離前之時機中進行。預熱溫度,較佳為拉伸溫度的-50℃至±0℃的範圍,更佳為拉伸溫度的-40℃至拉伸溫度的-10℃的範圍。
又,於拉伸步驟S20的拉伸處理後,可設置熱固定處理步驟。熱固定處理,為在以夾鉗握持拉伸膜200的端部之狀態下,一邊維持張緊狀態、一邊在結晶化溫度以上進行熱處理之處理。藉由該熱固定處理,可促進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的結晶化。熱固定處理的溫度,較佳為拉伸溫度的-0℃至-80℃的範圍,更佳為拉伸溫度的-0℃至 -50℃的範圍。
(3)染色步驟S30
參考第6圖,本步驟為以二色性色素將拉伸膜200的聚乙烯醇系樹脂層6’染色並使其吸附配向,而形成偏光片5之步驟。經過本步驟,可得到在基材膜30’的單面或雙面積層有偏光片5之偏光性積層膜300。
染色步驟,可藉由將拉伸膜200全體浸漬在含有二色性色素之溶液(染色溶液)來進行。染色溶液可使用已將上述二色性色素溶解於溶劑之溶液。染色溶液的溶劑,一般係使用水,但亦可進一步添加與水具有相溶性之有機溶劑。染色溶液中之二色性色素的濃度,較佳為0.01至10重量%,更佳為0.02至7重量%,再更佳為0.025至5重量%。
當使用碘作為二色性色素時,從可更進一步提升染色效率而言,較佳係進一步將碘化物添加於含有碘之染色溶液。碘化物可列舉出:例如碘化鉀、碘化鋰、碘化鈉、碘化鋅、碘化鋁、碘化鉛、碘化銅、碘化鋇、碘化鈣、碘化錫、碘化鈦等。染色溶液中之碘化物的濃度,較佳為0.01至20重量%。碘化物之中,較佳係添加碘化鉀。添加碘化鉀時,碘與碘化鉀之比例,以重量比計較佳位於1:5至1:100的範圍,更佳為1:6至1:80的範圍,再更佳位於1:7至1:70的範圍。
拉伸膜200於染色溶液中的浸漬時間,一般為15秒至15分鐘的範圍,較佳為30秒至3分鐘的範圍。 又,染色溶液的溫度,較佳位於10至60℃的範圍,更佳為20至40℃的範圍。
此外,可在拉伸步驟S20之前進行染色步驟S30,或是同時進行此等步驟,但較佳係以使吸附於聚乙烯醇系樹脂層之二色性色素良好地配向之方式,對積層膜100至少施以某種程度的拉伸處理後再實施染色步驟S30。亦即,除了可將在拉伸步驟S20中施以拉伸處理至成為目標的倍率為止而得之拉伸膜200提供至染色步驟S30之外,亦可於在拉伸步驟S20中以較目標更低的倍率進行拉伸處理後,在染色步驟S30中施以拉伸處理至總拉伸倍率成為目標的倍率為止。後者的實施形態中,可列舉出:1)在拉伸步驟S20中以較目標更低的倍率進行拉伸處理後,在染色步驟S30中的染色處理中以總拉伸倍率成為目標的倍率之方式進行拉伸處理之型態;以及如後述般,在染色處理後進行交聯處理時,2)在拉伸步驟S20中以較目標更低的倍率進行拉伸處理後,於染色步驟S30中的染色處理中,進行拉伸處理至總拉伸倍率未達目標的倍率之程度為止,接著於交聯處理中以最終的總拉伸倍率成為目標的倍率之方式進行拉伸處理之型態等。
染色步驟S30可含有在染色處理後接著實施之交聯處理步驟。交聯處理,可藉由將染色後之膜浸漬在含有交聯劑之溶液(交聯溶液)中而進行。交聯劑可使用以往一般所知的物質,可列舉出:例如硼酸、硼砂般的硼化合物、乙二醛、戊二醛等。交聯劑可僅單獨使用1種或 併用2種以上。
交聯溶液,具體而言可為已將交聯劑溶解於溶劑之溶液。溶劑例如可使用水,但亦可進一步含有與水具有相溶性之有機溶劑。交聯溶液中之交聯劑的濃度,較佳為1至20重量%的範圍,更佳為6至15重量%的範圍。
交聯溶液可含有碘化物。藉由碘化物的添加,可使偏光片5之面內的偏光性能更達到均一化。碘化物可列舉出:例如碘化鉀、碘化鋰、碘化鈉、碘化鋅、碘化鋁、碘化鉛、碘化銅、碘化鋇、碘化鈣、碘化錫、碘化鈦等。交聯溶液中之碘化物的濃度,較佳為0.05至15重量%,更佳為0.5至8重量%。
染色後之薄膜於交聯溶液中的浸漬時間,一般為15秒至20分鐘,較佳為30秒至15分鐘。又,交聯溶液的溫度,較佳為10至90℃的範圍。
此外,交聯處理,亦可藉由將交聯劑調合於染色溶液中而與染色處理同時處理。又,亦可於交聯處理中進行拉伸處理。於交聯處理中實施拉伸處理之具體型態如上所述。又,亦可使用組成相異之2種以上的交聯溶液,並進行2次以上之浸漬於交聯溶液之處理。
於染色步驟S30後,較佳係於後述第1貼合步驟S40前進行洗淨步驟及乾燥步驟。洗淨步驟一般含有水洗淨步驟。水洗淨處理,可藉由將染色處理後或交聯處理後的膜浸漬在離子交換水、蒸餾水般之純水中而進行。水洗淨溫度,一般為3至50℃的範圍,較佳為4至20℃的 範圍。於水中的浸漬時間,一般為2至300秒,較佳為3至240秒。
洗淨步驟,亦可為水洗淨步驟與藉由碘化物溶液所進行的洗淨步驟之組合。又,水洗淨步驟及/或藉由碘化物溶液所進行的洗淨處理中所使用之洗淨液,除了水之外,亦可適當地含有甲醇、乙醇、異丙醇、丁醇、丙醇般之液態醇。
於洗淨步驟後所進行之乾燥步驟,可採用自然乾燥、送風乾燥、加熱乾燥等之任意的適當方法。例如於加熱乾燥時,乾燥溫度一般為20至95℃,乾燥時間一般為1至15分鐘左右。
經過以上的步驟,可得到包含偏光片5之偏光性積層膜300。如此般,於依照第3圖所示之製造方法來製作偏光片5時,在測定偏光片5的吸光度特性(吸光度A700與吸光度A450之差的絕對值)時中,可使用積層有基材膜30’的偏光性積層膜300作為其測定用試樣。關於吸光度特性,偏光片5單件與偏光性積層膜300之間無實質上的差異。
(4)第1貼合步驟S40
參考第7圖,本步驟為將第1保護膜10貼合於偏光性積層膜300的偏光片5上,亦即,與偏光片5之基材膜30’側為相反側的面上,而得到貼合膜400之步驟。當偏光性積層膜300於基材膜30’的雙面上具有偏光片5時,一般於雙面的偏光片5上分別貼合第1保護膜10。此時,此等 第1保護膜10可為同種類的保護膜或不同種類的保護膜。
第1保護膜10,可隔著第1接著劑層15貼合於偏光片5。關於使用形成第1接著劑層15之接著劑、以及保護膜與偏光片5之使用接著劑之貼合方法,係如上所述。第1保護膜10與偏光片5亦可為隔著上述黏著劑層來貼合。
將第1保護膜10貼合於偏光片5上時,於第1保護膜10的偏光片5側表面,為了提升與偏光片5之接著性,可進行電漿處理、電暈處理、紫外線照射處理、火焰(火炎)處理、皂化處理等表面處理(易接著處理),當中較佳係進行電漿處理、電暈處理或皂化處理。例如,當第1保護膜10由環狀聚烯烴系樹脂所構成時,一般會進行電漿處理或電暈處理。又,由纖維素酯系樹脂所構成時,一般會進行皂化處理。皂化處理,可列舉出浸漬在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般之鹼水溶液之方法。
(5)剝離步驟S50
本步驟為從貼合第1保護膜10所得之貼合膜400中,將基材膜30’剝離去除之步驟。經過此步驟,可得到於偏光片5的單面上積層有第1保護膜10之第2圖所示之單面附有保護膜之偏光板2。當偏光性積層膜300於基材膜30’的雙面具有偏光片5,且在將第1保護膜10貼合於此等兩側的偏光片5時,藉由此剝離步驟S50,可從1片偏光性積層膜300得到2片之單面附有保護膜之偏光板2。
將基材膜30'剝離去除之方法並無特別之限定,可藉由 與一般附有黏著劑之偏光板所進行之分隔片(剝離膜)的剝離步驟相同之方法來剝離。基材膜30’,可於第1貼合步驟S40後直接立即剝離,或亦可於第1貼合步驟S40後,先捲取為輥狀,並於後續步驟一邊捲出一邊剝離。
(6)第2貼合步驟S60
本步驟為將第2保護膜20貼合於單面附有保護膜之偏光板2的偏光片5上,亦即與在第1貼合步驟S40中所貼合之第1保護膜10為相反側的面上,而得到第1圖所示之雙面附有保護膜之偏光板1之步驟。
第2保護膜20,可隔著第2接著劑層25而貼合於偏光片5。關於形成第2接著劑層25之接著劑、以及保護膜與偏光片5之使用接著劑之貼合方法,係如上所述。第2保護膜20與偏光片5亦可隔著上述般黏著劑層來貼合。關於第2保護膜20的貼合中之表面處理(易接著處理),可援引第1貼合步驟S40中所記載之內容。
(7)偏光片及偏光板之吸光度特性的控制
於藉由如上述般之製造方法來製作雙面附有保護膜之偏光板1或單面附有保護膜之偏光板2時,該製造方法之各種處理中,含有若干對於偏光板1、2的吸光度比A700/A450,或是100℃試驗後的偏光片5的吸光度差(吸光度A700與A450之差的絕對值)帶來影響之因素。列舉出主要的例子有:a)染色步驟S30的交聯處理中所使用之交聯溶液之碘化鉀濃度, b)聚乙烯醇系樹脂層的拉伸倍率、拉伸時的頸縮(Neck-in)率、拉伸溫度,c)於染色步驟S30中,在交聯處理後的水洗淨步驟中之水洗淨溫度、於水中的浸漬時間,d)於染色步驟S30中,在水洗淨步驟後的乾燥步驟中之乾燥溫度、乾燥時間,e)在第1貼合步驟S40及/或第2貼合步驟S60中,使用水系接著劑來貼合保護膜於偏光片5時,在貼合後的乾燥步驟中之乾燥溫度、乾燥時間。
上述之中,尤其以a)會對於偏光板1、2的吸光度比A700/A450,或是100℃試驗後的偏光片5的吸光度差造成較大的影響。為了將偏光板1、2的吸光度比A700/A450設為0.85以上,以及100℃試驗後的偏光片5的吸光度差設為0.11以下,於染色步驟S30中,進行2次在染色處理後浸漬於交聯溶液的處理,第2次的交聯溶液中的碘化鉀之含量,相對於水100重量份,較佳係設為10重量份以下,更佳係設為7重量份以下,再更佳係設為5重量份以下。
然而,由於偏光板1、2的吸光度比A700/A450,或是100℃試驗後的偏光片5的吸光度差,並不僅取決於a),也取決於例如上述b)至e),故必須一邊控制該等b)至e),一邊將最終所得到的吸光度比A700/A450或吸光度差作調整。
具體而言,關於上述b),以拉伸倍率過高時,吸光度A700及A450的控制會變難來看,聚乙烯醇系樹 脂層的最終總延伸倍率,較佳為6.0倍以下。另一方面,以拉伸倍率過低時,會變得難以形成長波長側的吸收帶來看,聚乙烯醇系樹脂層的最終總延伸倍率,較佳為超過5倍。又,以拉伸溫度過高時,則聚乙烯醇系樹脂的結晶化會過度進行,而使吸光度A700及A450的控制變難來看,較佳為170℃以下。
關於上述c),在水洗淨步驟中的水洗淨溫度愈高,且於水中的浸漬時間愈長,則偏光板1、2的吸光度比A700/A450有容易變成0.85以上之傾向,而100℃試驗後的偏光片5的吸光度差有容易變成0.11以下之傾向。然而,水洗淨溫度過高或浸漬時間過長時,會使包含長波長側及短波長側之全體之吸光度變低,使偏光片5的偏光性能也隨之降低。因此,水洗淨溫度較佳為5至15℃的範圍,於水中的浸漬時間較佳為5至30秒左右。
若參考關於上述般之影響因素的方針及後述的實施例之項目,業者可發現,達成偏光板1、2的吸光度比A700/A450為0.85以上及100℃試驗後的偏光片5的吸光度差為0.11以下之各種製造條件。
(實施例)
以下係顯示實施例及比較例來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受此等例所限定。
〈實施例1〉 (1)底漆層形成步驟
將聚乙烯醇粉末(日本合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 之「Z-200」、平均聚合度1100、皂化度99.5莫耳%)溶解於95℃的熱水,調製成濃度3重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相對於聚乙烯醇粉末6重量份,以5重量份之比率,將交聯劑(田岡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之「Sumirez Resin 650」)混合於所得之水溶液,而得到底漆層形成用塗佈液。
接著,準備厚90μm的未拉伸之聚丙烯(PP)膜(熔點:163℃)作為基材膜,對其單面施以電暈處理後,使用微凹版塗佈機將上述底漆層形成用塗佈液塗佈於該電暈處理面,於80℃下乾燥10分鐘而藉此形成厚度0.2μm的底漆層。
(2)積層膜的製作(樹脂層形成步驟)
將聚乙烯醇粉末(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製之「PVA124」(平均聚合度2400、皂化度98.0至99.0莫耳%)溶解於95℃的熱水,調製成濃度8重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並以此作為聚乙烯醇系樹脂層形成用塗佈液。
使用唇板塗佈機,將上述聚乙烯醇系樹脂層形成用塗佈液塗佈於上述(1)中所製作之具有底漆層之基材膜的底漆層表面後,於80℃下乾燥20分鐘,藉此於底漆層上形成聚乙烯醇系樹脂層,而得到由基材膜/底漆層/聚乙烯醇系樹脂層所構成之積層膜。
(3)拉伸膜的製作(拉伸步驟)
使用浮動的縱向單軸拉伸裝置,於160℃對上述(2)中所製作之積層膜實施5.8倍的自由端單軸拉伸,得到拉伸膜。拉伸後之聚乙烯醇系樹脂層的厚度為6.1μm。
(4)偏光性積層膜的製作(染色步驟)
將上述(3)中所製作之拉伸膜浸漬於含有碘與碘化鉀之30℃的染色水溶液(每100重量份的水含有碘0.6重量份、碘化鉀10重量份)約180秒,進行聚乙烯醇系樹脂層的染色處理後,以10℃的純水洗去剩餘的染色水溶液。
接著浸漬於含有硼酸之78℃的第1交聯水溶液(每100重量份的水含有硼酸9.5重量份)120秒,然後浸漬於含有硼酸與碘化鉀之70℃的第2交聯水溶液(每100重量份的水含有硼酸9.5重量份、碘化鉀4重量份)60秒,進行交聯處理。之後,以10℃的純水洗淨10秒,最後在40℃下乾燥300秒,藉此得到由基材膜/底漆層/偏光片所構成的偏光性積層膜。
(5)雙面附有保護膜之偏光板的製作(第1貼合步驟、剝離步驟、第2貼合步驟)
將聚乙烯醇粉末(Kuraray股份有限公司製的「KL-318」、平均聚合度1800)溶解於95℃的熱水,調製成濃度3重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相對於聚乙烯醇粉末2重量份,以1重量份之比率,將交聯劑(田岡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的「Sumirez Resin 650」)混合於所得之水溶液,而形成接著劑水溶液。
接著將上述接著劑水溶液塗佈於上述(4)中所製作之偏光性積層膜的偏光片上後,將已對貼合面施以皂化處理之第1保護膜[由三乙酸纖維素(TAC)所構成之透明保護膜(Konica Minolta Opto股份有限公司製之「KC4UY」)]貼合,並通過一對貼合輥之間而藉此壓合。然後在80℃的 烤爐乾燥2分鐘並貼合於偏光片層上,而得到由第1保護膜/接著劑層/偏光片/底漆層/基材膜的層構成所形成之貼合膜(第1貼合步驟)。
接著從所得之貼合膜將基材膜剝離去除(剝離步驟)。基材膜容易被剝離,而得到由第1保護膜/接著劑層/偏光片/底漆層的層構成所形成之單面附有保護膜之偏光板。
最後,使用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將已對貼合面施以電暈處理之第2保護膜[由環狀聚烯烴樹脂所構成之透明保護膜(日本Zeon股份有限公司製之「ZF14」)],貼合於所得之單面附有保護膜之偏光板之與第1保護膜為相反側之面後,藉由紫外線照射使接著劑層硬化,而得到由第1保護膜/接著劑層/偏光片/底漆層/接著劑層/第2保護膜的層構成所形成之雙面附有保護膜之偏光板。
〈實施例2〉
除了將第2交聯水溶液中之碘化鉀的含量,設為每100重量份的水含有5重量份以外,其他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製作雙面附有保護膜的偏光板。
〈實施例3〉
除了將第2交聯水溶液中之碘化鉀的含量,設為每100重量份的水含有6重量份以外,其他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製作雙面附有保護膜的偏光板。
〈實施例4〉
除了將第2交聯水溶液中之碘化鉀的含量, 設為每100重量份的水含有7重量份,且將於第2交聯水溶液之浸漬處理後之以10℃的純水之洗淨時間設為60秒以外,其他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製作雙面附有保護膜的偏光板。
〈比較例1〉
除了將第2交聯水溶液中之碘化鉀的含量,設為每100重量份的水含有8重量份以外,其他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製作雙面附有保護膜的偏光板。
〈比較例2〉
除了將第2交聯水溶液中之碘化鉀的含量,設為每100重量份的水含有10重量份以外,其他與實施例1相同方式製作雙面附有保護膜的偏光板。
[吸光度特性及偏光特性的測定、以及耐熱試驗下之紅變的評估] (1)100℃試驗後之偏光片之吸光度差的測定
將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之偏光片(貼合保護膜前之偏光性積層膜的狀態)投入於100℃的烤爐30分鐘後,使用吸光光度計(日本分光股份有限公司製之「V7100」),來測定波長700nm的吸光度A700與波長450nm的吸光度A450,求出此等之差的絕對值。結果如表1所示。吸光光度計V7100中,由於具有偏光分離元件之格蘭-湯普遜稜鏡(Glan-Thompson prism),故吸光度A700及A450,係採用偏光片與格蘭-湯普遜稜鏡成正交偏光之位置時的測定值,與從該位置旋轉90度之方位的測定值之平均值。
(2)偏光板的吸光度比A700/A450的測定
對於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之雙面附有保護膜之偏光板,與上述(1)相同的方式(但,不實施100℃的試驗),來測定吸光度A700及A450,求出吸光度比A700/A450,結果如表1所示。
(3)偏光片之偏光特性的測定
對於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之偏光片(貼合保護膜前之偏光性積層膜的狀態),使用吸光光度計(日本分光股份有限公司製之「V7100」),來測定視感度修正單體穿透率(Ty)及視感度修正偏光度(Py)。結果如表1所示。測定時,偏光性積層膜係以使入射光入射於該偏光片側之方式來設置。
(4)耐熱試驗下之偏光板之紅變的評估
將實施例及比較例所得之雙面附有保護膜之偏光板,裁切出2個長度10cm的長條狀試樣,並使用黏著劑將此等試樣貼合於玻璃板的雙面。此時係使第2保護膜「ZF14」側位於玻璃板側,並且配置在雙面之試樣呈正交偏光之位置關係。將貼合有試樣之玻璃板投入於85℃的烤爐500小時後,從烤爐取出試樣,並於暗房內在背光上進行紅變的目視評估。紅變之等級的指標如下所述。以Lv3為止為合格。結果如表1所示。
Lv1:完全無紅變之等級,Lv2:保持全黑之狀態,以目視無法辨識出紅變之等級,Lv3:與耐熱試驗前的偏光板排列觀看時,雖可看到顏 色稍微變淡,但幾乎無紅變之等級,Lv4:全體變色為帶有紅色之等級,Lv5:完全變色為紅色之等級。
1‧‧‧偏光板
5‧‧‧偏光片
10‧‧‧第1保護膜
15‧‧‧第1接著劑層
20‧‧‧第2保護膜
25‧‧‧第2接著劑層

Claims (6)

  1. 一種偏光板,其係含有厚度10μm以下之偏光片,且波長700nm的吸光度A700與波長450nm的吸光度A450之比A700/A450為0.85以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偏光板,其中,前述吸光度A450為0.42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偏光板,其中,前述偏光片在100℃熱處理30分鐘時之波長700nm的吸光度A700與波長450nm的吸光度A450之差的絕對值為0.11以下。
  4. 一種偏光片,其係厚度10μm以下,且在100℃熱處理30分鐘時之波長700nm的吸光度A700與波長450nm的吸光度A450之差的絕對值為0.11以下。
  5. 一種偏光板,其係含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偏光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及第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偏光板,其更含有貼合於偏光片之至少一面上之保護膜。
TW103141146A 2013-11-29 2014-11-27 偏光片及含有該偏光片的偏光板 TWI5927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48078A JP6049600B2 (ja) 2013-11-29 2013-11-29 偏光子及びそれを含む偏光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7810A true TW201527810A (zh) 2015-07-16
TWI592705B TWI592705B (zh) 2017-07-21

Family

ID=53198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1146A TWI592705B (zh) 2013-11-29 2014-11-27 偏光片及含有該偏光片的偏光板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733405B2 (zh)
JP (1) JP6049600B2 (zh)
KR (1) KR101766612B1 (zh)
CN (1) CN105814463B (zh)
TW (1) TWI592705B (zh)
WO (1) WO20150799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45037B2 (ja) * 2014-09-29 2016-07-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
JP2018025764A (ja) * 2016-07-29 2018-02-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
KR102535102B1 (ko) * 2016-08-18 2023-05-19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편광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KR20200091741A (ko) * 2019-01-23 2020-07-31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편광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517329B2 (en) 1977-06-29 1981-07-23 Polaroid Corp. Iodine stained light polarizer
US4166871A (en) 1977-06-29 1979-09-04 Polaroid Corporation Iodine stained light polarizer
US4591512A (en) 1985-01-25 1986-05-27 Polaroid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light polarizer
JP2786204B2 (ja) 1988-07-25 1998-08-1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帯域阻止フイルタ
JPH0633245A (ja) 1992-07-20 1994-02-08 Fuji Film Micro Device Kk Cvd装置
JP2000035512A (ja) 1998-07-17 2000-02-02 Sumitomo Chem Co Ltd 偏光フィルム
JP2001091736A (ja) * 1999-09-20 2001-04-06 Nitto Denko Corp 偏光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JP3724801B2 (ja) * 2002-10-08 2005-12-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293543B2 (ja) * 2003-04-21 2009-07-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0916955B1 (ko) * 2003-04-21 2009-09-14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편광자, 그 제조 방법, 편광판, 광학 필름 및 화상 표시장치
JP4740604B2 (ja) * 2005-01-21 2011-08-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946149B2 (ja) * 2005-04-21 2012-06-06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異方性色素膜用組成物、異方性色素膜及び偏光素子
JP4651101B2 (ja) 2005-10-21 2011-03-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型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040251A (ja) * 2006-08-08 2008-02-21 Nitto Denko Corp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偏光子、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947699B2 (ja) 2006-09-11 2012-06-06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重合性樹脂組成物より得られる層を設けた高耐久性偏光板
JP4919403B2 (ja) 2006-09-14 2012-04-18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高耐久性偏光板
KR100958287B1 (ko) * 2007-02-09 2010-05-1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내구성이 우수한 편광 소자, 편광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4686512B2 (ja) * 2007-08-08 2011-05-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637615B2 (ja) 2008-01-17 2014-12-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192577A (ja) * 2008-02-12 2009-08-27 Nitto Denko Corp 偏光膜
JP4851491B2 (ja) 2008-05-20 2012-01-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196651B2 (ja) * 2008-11-27 2013-05-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ヨウ素系偏光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44848B2 (ja) 2009-05-01 2013-07-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JP5261626B2 (ja) * 2009-05-01 2013-08-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樹脂層を備える偏光子
JP2011215264A (ja) * 2010-03-31 2011-10-27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00776B2 (ja) * 2010-03-31 2013-09-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91205B1 (ja) 2010-09-03 2011-06-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薄型高機能偏光膜を含む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2012103466A (ja) * 2010-11-10 2012-05-31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US20130299070A1 (en) 2010-12-09 2013-11-14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Methods for producing polarizing laminate film and polarizing plate
JP5995160B2 (ja) * 2012-02-27 2016-09-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2013182162A (ja) * 2012-03-02 2013-09-12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KR101757035B1 (ko) * 2012-03-29 2017-07-11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적층 필름, 및 편광성 적층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JP5390053B1 (ja) * 2012-03-30 2014-01-15 株式会社クラレ ポリビニルアルコール系重合体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54054B2 (ja) * 2012-05-11 2016-12-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偏光子、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232921B2 (ja) * 2013-03-18 2017-11-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996516B2 (ja) * 2013-11-29 2016-09-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子及びそれを含む偏光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79969A1 (ja) 2015-06-04
CN105814463B (zh) 2019-01-22
JP2015106052A (ja) 2015-06-08
JP6049600B2 (ja) 2016-12-21
TWI592705B (zh) 2017-07-21
KR101766612B1 (ko) 2017-08-08
CN105814463A (zh) 2016-07-27
KR20160091940A (ko) 2016-08-03
US20170031076A1 (en) 2017-02-02
US9733405B2 (en) 201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3845B (zh) 偏光性積層膜的製造方法及兩面偏光性積層膜
TWI555629B (zh) 延伸膜及其製造方法
JP5932760B2 (ja) 偏光子及びそれを含む偏光板
TWI592704B (zh) 偏光片及含有該偏光片的偏光板
KR101435358B1 (ko) 편광성 적층 필름과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US20190369295A1 (en) Polarizing plate
TW201434643A (zh) 偏光性積層膜及偏光板之製造方法、偏光性積層膜,及偏光板套組
TWI630111B (zh) 偏光板與貼合膜以及其製造方法
TW201529335A (zh) 偏光板及顯示裝置
TW201314280A (zh) 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TWI684796B (zh) 偏光板之製造方法
TWI592705B (zh) 偏光片及含有該偏光片的偏光板
WO2014157730A1 (ja)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TW201447396A (zh) 偏光性積層膜的製造方法
TW201441012A (zh) 偏光性積層膜的製造方法及偏光板的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