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0812A - 作為免疫調節劑及抗癌劑的雷公藤內酯醇化合物之靜脈內調配物 - Google Patents

作為免疫調節劑及抗癌劑的雷公藤內酯醇化合物之靜脈內調配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0812A
TW201440812A TW103109891A TW103109891A TW201440812A TW 201440812 A TW201440812 A TW 201440812A TW 103109891 A TW103109891 A TW 103109891A TW 103109891 A TW103109891 A TW 103109891A TW 201440812 A TW201440812 A TW 2014408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iptolide
weight
group
emulsion
sodiu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9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97071B (zh
Inventor
jin-hua An
Bernd Schlegel
John M Fidler
John H Musser
Original Assignee
Pharmagenesis Inc
Myelor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armagenesis Inc, Myelorx Llc filed Critical Pharmagenesi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440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0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7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707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 A61K31/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isosorbide
    • A61K31/343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one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isosorbide condensed with a carbocyclic ring, e.g. coumaran, bufuralol, befunolol, clobenfurol, amiodar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 A61K31/365Lact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08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oxygen, e.g. ethers, acetals, ketones, quinones, aldehydes, peroxides
    • A61K47/10Alcohols; Phenols; Salts thereof, e.g. glycerol; Polyethylene glycols [PEG]; Poloxamers; PEG/POE alkyl et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08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oxygen, e.g. ethers, acetals, ketones, quinones, aldehydes, peroxides
    • A61K47/14Esters of carboxylic acids, e.g. fatty acid monoglycerides, 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 parabens or PEG fatty acid e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24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oxygen, halogen, nitrogen or sulfur, e.g. cyclomethicone or phospholip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28Steroids, e.g. cholesterol, bile acids or glycyrrhetinic ac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44Oils, fats or waxes according to two or more groups of A61K47/02-A61K47/42; Natural or modified natural oils, fats or waxes, e.g. castor oil, polyethoxylated castor oil, montan wax, lignite, shellac, rosin, beeswax or lanol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9Injectable compositions; Intramuscular, intravenous, arterial,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Compositions to be administered through the skin in an invasive man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0Dispersions; Emulsions
    • A61K9/107Emulsions ; Emulsion preconcentrates; Micel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雷公藤內酯醇及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之靜脈內調配物,其適用於免疫調節及抗增殖劑。

Description

作為免疫調節劑及抗癌劑的雷公藤內酯醇化合物之靜脈內調配物
本發明係關於雷公藤內酯醇衍生化合物之調配物,其適用作免疫調節劑、消炎劑及抗癌劑。
免疫抑制劑廣泛用於治療自體免疫性疾病及治療或預防移植排斥反應,其包括治療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移植物抗宿主疾病為一種所移植(移植)細胞攻擊接受者(宿主)細胞之病狀。常見之免疫抑制劑包括硫唑嘌呤(azathioprine)、皮質類固醇、環磷醯胺、胺甲喋呤、6-巰嘌呤、長春新鹼及環孢素A。大體而言,該等藥物皆不完全有效,並且大部分受嚴重毒性限制。舉例而言,廣泛使用之藥劑環孢素A對腎臟之毒性顯著。此外,有效治療所需之劑量可能提高患者對多種機會性侵入物感染之易感性。
已鑒別出,獲自中藥(Chinese medicinal plant)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TW)之化合物雷公藤內酯醇及其某些衍生物與前藥具有顯著免疫抑制活性。雷公藤內酯醇之各種前藥及其他類似物亦展示此種活性。舉例而言,參見美國專利第4,005,108號、第5,294,443號、第 5,648,376號、第5,663,335號、第5,759,550號、第5,843,452號、第5,962,516號及第6,150,539號,各自皆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亦報導,雷公藤內酯醇及其某些衍生物/類似物及前藥展示顯著抗癌活性,包括減少活體內實性瘤;參見例如Kupchan等人,J.Am.Chem.Soc.94:7194(1972),以及共同擁有之美國專利第6,620,843號,亦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雷公藤內酯醇及其前藥與其他類似物亦展示顯著抗癌活性,包括減少活體內實性瘤。舉例而言,參見共同擁有之美國專利第6,620,843號,該案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參見例如,Fidler等人,Mol.Cancer Ther.2(9):855-62(2003)。
若類似物對指定第一目標分子之結合親和力與其對第二目標分子之結合親和力相差10倍或更多,則可將該類似物稱為「選擇性結合」類似物。
儘管在諸如藥物動力學或生物分佈之領域中,雷公藤內酯醇之衍生物及前藥已例如藉助於脂溶解性或水溶解性之差異,或經由其作為前藥之活性,提供與天然雷公藤內酯醇相關之益處,然而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自身之生物活性通常顯著小於天然雷公藤內酯醇之生物活性。
相關領域之上述實例及與之相關之限制意欲具說明性且不具排他性。熟習此項技術者在閱讀本說明書及研究附圖之後,相關領域之其他限制對其而言將變得顯而易知。
如本文所述,相關領域之前述實例及與之相關之限制 意欲具說明性且不具排他性。熟習此項技術者在閱讀本說明書及研究附圖之後,相關領域之其他限制對其而言將變得顯而易知。
在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組合物,其用於靜脈內投與包含clogP為0.5或更高之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之乳液,該乳液包含(a)15重量%至45重量%脂質,(b)0至50重量%中鏈三酸甘油酯,(c)0.5重量%至3重量%磷脂,(d)0至5重量%甘油,(e)0.1重量%至0.3重量%膽酸鈉,(f)約50重量%至60重量%水,及(g)約0.5mg/mL至約3mg/mL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在一些實施例中,不使用甘油。在一些實施例中,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濃度為約0.5mg/mL至約3mg/mL。在一些實施例中,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濃度為約1mg/mL至約2mg/mL。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15重量%至45重量%脂質,其中脂質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大豆油、蓖麻油、玉米油、棉花籽油、橄欖油、花生油、薄荷油、紅花油、芝麻油、椰子油或棕櫚籽油。
在一些實施例中,中鏈三酸甘油酯為20重量%,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三辛酸甘油酯、三己酸甘油酯、三庚酸甘油酯、三壬酸甘油酯及三癸酸甘油酯。
在一些實施例中,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氫化大豆磷脂醯膽鹼、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L-α-二肉豆蔻 醯基磷脂醯膽鹼及L-α-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
在一些實施例中,甘油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乙醇、丙二醇、N-甲基-2-吡咯啶酮、二甲基乙醯胺及二甲亞碸。
在一些實施例中,膽酸鈉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牛磺膽酸鈉、牛磺-β-鼠膽酸鈉(sodium tauro-β-muricholate)、牛磺去氧膽酸鈉、牛磺鵝去氧膽酸鈉(sodium taurochenodeoxycholate)、甘膽酸鈉、甘去氧膽酸鈉(sodium glycodeoxycholate)及甘鵝去氧膽酸鈉(sodium glycochenodeoxycholate)。
在一些態樣中,用於靜脈內投與包含clogP為0.5或更高之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之乳液之組合物為包含以下之乳液:(a)15重量%至45重量%脂質,(b)0至95重量%中鏈三酸甘油酯,(c)0.5重量%至3重量%磷脂,(d)0至5重量%甘油,(e)0.1重量%至0.3重量%膽酸鈉,及(f)約0.5mg/mL至約3mg/mL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且以無水混合物形式儲存,且在投與之前添加水溶液。
在一些態樣中,用於經口投與包含clogP為0.5或更高之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之乳液之組合物為包含以下之乳液:(a)15重量%至45重量%脂質,(b)0至95重量%中鏈三酸甘油酯,(c)0.5重量%至3重量%磷脂,(d)0至5重量%甘油,(e)0.1重量%至0.3重量%膽酸鈉,及(f)約0.5mg/mL至約3mg/mL雷公藤內 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且以無水混合物形式儲存,且在投與之前添加水溶液。
在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用於經口投與包含clogP為0.5或更高之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之乳液之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選自由根據結構I之化合物組成之群之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選自由根據結構II之化合物組成之群之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選自由根據結構III之化合物組成之群之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選自由根據結構IV之化合物組成之群之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
在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實現免疫抑制、免疫調節或抑制細胞增殖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靜脈內投與有效免疫抑制、免疫調節或抑制細胞增殖之量的包含clogP為0.5或更高之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之乳液。
在一個態樣中,提供一種在細胞中誘導細胞凋亡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靜脈內投與有效誘導細胞凋亡之量的包含clogP為0.5或更高之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之乳液。
自下列描述、圖示、實例及申請專利範圍,本發明方法及組合物之其他實施例及其類似者將顯而易見。如可自 上述及下列描述所理解,本文所述之每一個特徵及該等特徵中之兩者或兩者以上之每一個組合包括在本發明範疇內,限制條件在於包括在該組合中之特徵不相互矛盾。此外,任何特徵或特徵之組合可明確地排除在本發明之任何實施例之外。本發明之其他態樣及優勢闡述在下列描述及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定是當考慮與附隨實施例及圖式聯合時。
圖1:在注射前藥PG796(MRx102)及雷公藤內酯醇之後一段時間內血漿雷公藤內酯醇濃度之比較。
在下文中,現將更充分地描述各個態樣。然而,該等態樣可能以許多不同形式實施,並且不應解釋為限於本文所闡述之實施例;而是,提供此等實施例以便使本發明全面及完整,且向熟習此項技術者充分傳達其範疇。
I.定義
除非上下文明確指明,否則如本說明書中所使用之單數形式「一個(種)(a/an)」及「該」包括複數個參考物。由此,例如,提及「聚合物」包括單一聚合物以及兩種或兩種以上相同或不同聚合物,提及「賦形劑」包括單一賦形劑以及兩種或兩種以上相同或不同賦形劑,及其類似物。
在提供值之範圍時,意欲在該範圍值之上限及下限與該所述範圍中任何其他所述或中間值之間的每一中間值 (除非上下文明確指明,否則至下限單位之十分之一)涵蓋於本發明內。舉例而言,若說明1μm至8μm之範圍,則意欲亦明確揭示2μm、3μm、4μm、5μm、6μm及7μm,以及大於或等於1μm之值之範圍及小於或等於8μm之值之範圍。在所述範圍中之任何所述值或中間值與在該所述範圍中之任何其他所述或中間值之間的每一較小範圍涵蓋於本發明內。此等較小範圍之上限及下限可獨立地包括於或排除於該範圍中,且任一限值、兩個限值均不或兩個限值均包括於較小範圍中之每一範圍亦涵蓋於本發明內,屬於所述範圍中任何特別排除之限值。當所述範圍包括一個或兩個限值時,排除該等所包括之限值中之任一者或兩者之範圍亦包括於本發明中。
「烷基」係指含有碳及氫之飽和非環狀單價基團,其可為直鏈或分支鏈。烷基之實施例為甲基、乙基、正丁基、第三丁基、正庚基及異丙基。「環烷基」係指含有碳及氫之完全飽和環狀單價基團,其可進一步經烷基取代。環烷基之實施例為環丙基、甲基環丙基、環丁基、環戊基、乙基環戊基及環己基。「低碳數烷基」係指具有一至六個碳原子,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具有一至四個碳原子之基團。
「烯基」係指含有碳及氫之非環狀單價基團,其可為直鏈或分支鏈,且其含有至少一個碳-碳雙鍵(C=C)。「炔基」係指含有碳及氫之非環狀單價基團,其可為直鏈或分支鏈,且其含有至少一個碳-碳三鍵(C≡C)。「低碳數烯基」或「低碳數炔基」係指具有二至六個碳原子,且在一 些實施例中,具有二至四個碳原子之基團。
「醯基」係指具有形式-(C=O)R之基團,其中,R為烷基(烷基醯基)或芳基(芳基醯基)。「醯氧基」係指具有形式-O(C=O)R之基團。
「芳基」係指具有單個環(例如苯)或兩個稠合環(例如萘基)之單價芳族基團。如本文所使用,芳基為單環及碳環(非雜環),例如苯(苯基)環或經取代之苯環。「經取代」意謂一個或多個環氫經諸如鹵素(例如氟、氯或溴)、低碳數烷基、硝基、胺基、低碳數烷基胺基、羥基、低碳數烷氧基或鹵基(低碳數烷基)之基團置換。
「芳基烷基」係指進一步經芳基取代之烷基(通常為低碳數(C1-C4或C1-C2)烷基)取代基;實施例為苯甲基及苯乙基。
「雜環」係指環原子係選自由碳、氮、氧及硫組成之群之非芳族環(通常為5員至7員環)。在一些實施例中,環原子包括3至6個碳原子。舉例而言,該等雜環包括吡咯啶、哌啶、哌嗪及嗎啉。
「鹵素」或「鹵基」係指氟、氯、溴或碘。
出於本發明之目的,下列編號方案係用於雷公藤內酯醇及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
II.雷公藤內酯醇類似物
作為本文所使用之術語,雷公藤內酯醇類似物包括天然產物雷公藤內酯醇(本文命名為PG490)之各種結構修飾。其可包括天然存在類似物,諸如2-羥基雷公藤內酯醇或16-羥基雷公藤內酯醇(雷公藤羥內酯),不過該術語在本文中通常指合成製備之類似物。如本文所使用之術語「雷公藤內酯醇相關化合物」係指雷公藤內酯醇及其類似物,且較佳指類似物。
舉例而言,結構修飾可包括:使雷公藤內酯醇之環氧基或內酯環開環;將羥基(天然存在或由該開環產生)轉化成羧酸酯、無機酯(例如磺酸酯)、碳酸酯或胺甲酸酯,經由氧化轉化成醛或酮,或經由後續還原轉化成氫原子;將單鍵轉化成雙鍵,及/或使氫原子取代為鹵素、烷基、烯基、羥基、烷氧基、醯基或胺基。雷公藤內酯醇類似物之實施例已描述於若干美國專利中,其包括美國專利第5,663,335號、第6,150,539號、第6,458,537號及第6,569,893號,該等專利各自皆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如本文所描述,化合物可製備自雷公藤內酯醇,一種植物來源之三環氧化二萜。如例如上述專利中所描述,雷 公藤內酯醇及其類似物已展示有益之免疫抑制及細胞毒性活性。
例示性雷公藤內酯醇類似物包括14-甲基雷公藤內酯醇(命名為PG670;參見美國申請公開案第20040152767號)、碳酸雷公藤內酯醇14-第四丁酯(命名為PG695;參見PCT公開案第WO 2003/101951號)、14-去氧-14α-氟雷公藤內酯醇(命名為PG763;參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0/449,976號)、雷公藤內酯醇14-(α-二甲基胺基)乙酸酯(命名為PG702;參見美國專利第5,663,335號)、5-α-羥基雷公藤內酯醇(命名為PG701;參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0/532,702號)、19-甲基雷公藤內酯醇(命名為PG795;參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0/549,769號)及18-去氧-19-去氫-18-苯甲醯基氧基-19-苯甲醯基雷公藤內酯醇(命名為PG796;參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0/549,769號)。此等申請案及公開案各自皆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如上文對PG490-88所觀察到,咸信,藉由活體內轉化成雷公藤內酯醇,許多此等化合物充當前藥。如上文所引用之美國申請案第60/449,976號所報導,不預期其他化合物(諸如14-去氧-14α-氟雷公藤內酯醇(PG763))進行此種轉化,然而儘管如此,其顯示由雷公藤內酯醇所展示之生物活性(例如人類T細胞淋巴瘤(Jurkat)細胞中之細胞毒性及抑制IL-2)。
例示性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及前藥
用於篩檢之雷公藤內酯醇類似物可藉由組合化學或其他類型製備來產生,以產生化學結構或取代基之多樣性。
如下文所描述,調配物中之活性成分為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之衍生物。舉例而言,本發明提供結構I之化合物:
其中各R6係獨立地選自烷基、烯基、炔基或芳基;CR2R3為CHOH或C=O; 至多一個基團X為羥基,且剩餘基團X為氫。
在結構I之一些實施例中,CR2R3為CHOH,其通常具有β-羥基組態。在一些實施例中,各X為氫;然而,在所選實施例中,所指示之基團X中之僅一者為羥基。如上文編號方案中所展示,羥基取代之位置通常包括碳2及碳16。
在一些實施例中,存在於結構I化合物中之各該烷基、烯基及炔基部分包括至多四個碳原子,且各該芳基部分為單環及非雜環;例如經取代或未經取代之苯基。
在結構I之所選實施例中,各R6為芳基;通常,各R6為苯基。此包括在本文中命名為為PG796之化合物,其中各R6為未經取代之苯基。
本發明亦提供由結構II所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CR1R2係選自CHOH、C=O、CHF、CF2及C(CF3)OH;CR6及CR13係選自CH、COH及CF;CR7R8、CR9R10及CR11R12係選自CH2、CHOH、C=O、CHF及CF2;且 CR3R4R5係選自CH3、CH2OH、C=O、COOH、CH2F、CHF2及CF3;以使:R1至R13中之至少一者包含氟;CR3R4R5、CR6、CR7R8、CR9R10、CR11R12及CR13中之不多於兩者,且通常不多於一者包含氟或氧;且,當CR1R2為CHOH時,CR3R4R5不為CH2F。
在一些實施例中,CR7R8上之立體化學為如下情形,亦即當CR7R8為CHOH時,其具有β-羥基組態,且當CR7R8為CHF時,其具有α-氟組態。類似地,在一些實施例中,CR9R10上之立體化學通常為如下情形,亦即當CR9R10為CHOH時,其具有β-羥基組態,且,當CR9R10為CHF時,其具有α-氟組態。
在結構II之一些實施例中,CR1R2為CHF,其具有α-氟組態。
一些實施例亦包括選自CR1R2、CR3R4R5、CR6、CR7R8、CR9R10及CR11R12之僅一個碳中心包含氟之化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CR1R2、CR6、CR7R8、CR9R10及CR11R12中之僅一者包含氟。
在所選實施例中,僅CR1R2包含氟。因此,在該等實施例中,CR1R2係選自CF2、CHF及C(CF3)OH。CR1R2上之立體化學為如下情形,亦即當CR1R2為C(CF3)OH時,其具有β-羥基組態,且當CR1R2為CHF時,其具有α-氟組態。在結構II之所選實施例中,化合物為PG763。
在結構II之其他所選實施例中,CR9R10或CR3R4R5 包含氟,且CR1R2包含氧;舉例而言,CR1R2為C=O或,在一些實施例中,為CHOH(β-羥基)。在此等實施例中,例如,CR9R10係選自CF2及CHF(例如α-氟),或CR3R4R5係選自CHF2或CF3
在結構II之其他所選實施例中,CR7R8或CR11R12包含氟,且CR1R2包含氧;舉例而言,CR1R2為C=O或,在一些實施例中,為CHOH(β-羥基)。在此等實施例中,例如,CR7R8係選自CF2及CHF(例如α-氟),或CR11R12係選自CF2及CHF。
本發明亦提供由結構III所表示之化合物。
在結構III中,變數如以下所定義:X1為OH或OR1,且X2及X3獨立地為OH、OR1或H,限制條件為X1、X2及X3中之至少一者為OR1,且X2及X3中之至少一者為H;且OR1為O-(C=O)-Z,其中Z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OR2、-O-Y-(C=O)-OR3、-O-Y-NR4R5、-NR4R5、-NR3-Y-(C=O)-OR3及-NR3-Y-NR4N5;其中Y為具有至多6個碳原子之二價烷基、烯基或炔基; R2係選自烷基、烯基、炔基、環烷基、環烯基、芳基、芳烷基、羥基烷基、烷氧基烷基、芳基氧基烷基及醯氧基烷基;各R3係獨立地選自氫及R2;且R4及R5係獨立地選自氫、烷基、烯基、炔基、環烷基、環烯基、芳基、芳烷基、羥基烷基、烷氧基烷基、芳基氧基烷基及醯氧基烷基,或R4與R5一起形成5員至7員雜環,其環原子係選自由碳、氮、氧及硫組成之群,其中環原子包括至多3個雜原子。
當選自烷基、烯基及炔基時,定義為R2、R3、R4及R5之基團可具有至多六個碳原子。當選自環烷基或環烯基時,其通常具有3至7個碳原子,或就環烯基而言,具有5至7個碳原子。當選自芳烷基、羥基烷基、烷氧基烷基、芳基氧基烷基及醯氧基烷基時,此等基團之烷基組分通常具有至多六個碳原子。在一些實施例中,此等基團各自獨立地選自烷基、芳基、芳烷基及烷氧基烷基。
在結構III之所選實施例中,X2=X3=H,且Y為-CH2-或-CH2CH2-。在其他實施例中,OR1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O-(C=O)-OR2、O-(C=O)-O-Y-(C=O)-OR3及O-(C=O)-O-Y-NR4R5(碳酸酯衍生物)。在其他實施例中,OR1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O-(C=O)-NR4R5、O-(C=O)-NR3-Y-(C=O)-OR3及O-(C=O)-NR3-Y-NR4N5(胺基甲酸酯衍生物)。在結構III之所選實施例中,化合物為PG695。
本發明亦提供由結構IV所表示之化合物。
其中各R1、R2、R3及R4係獨立地選自氫、羥基、-O(CO)nX、-O(CO)nOR5及-O(CO)nN(R5)2,其中X為鹵素,R5為氫或低碳數烷基,且n為1至2,限制條件為,R1、R2、R3及R4中之至少三者為氫;m為1至2;X2為鹵素,諸如F或Cl;且X1為鹵素,通常為Cl,且W為羥基;或X1與W一起形成環氧基。
當R1、R2、R3及R4各自中之任一者係選自-O(CO)nX、-O(CO)nOR5或-O(CO)nN(R5)2時,變數n通常為1。
在結構IV之所選實施例中,R1、R2、R3及R4各自為氫。在其他所選實施例中,m=1。在結構IV之所選實施例中,化合物為PG762。
III.生物活性
如實施例3中所描述,根據結構I之化合物18-去氧-19-去氫-18-苯甲醯基氧基-19-苯甲醯基雷公藤內酯醇(命 名為PG796)之細胞毒性活性可使用標準MTT分析來評估,且如實施例4中所描述,此等化合物之免疫抑制活性以標準IL-2抑制分析進行評估。PG796在該兩個分析中顯示程度比已知前藥雷公藤內酯醇14-琥珀酸酯(命名為PG490-88)高的活性。特定言之,在此等分析中,於人類血清中培育之雷公藤內酯醇14-琥珀酸酯之活性比於小鼠血清中培育之雷公藤內酯醇14-琥珀酸酯小得多,而PG796在兩種情況中展示高且基本上相等之活性。(如上述合成流程所示,預期培育將使雷公藤內酯醇14-琥珀酸酯轉化成雷公藤內酯醇,且使PG796轉化成單衍生化合物19-苯甲醯基雷公藤內酯醇。)
命名為PG757、PG762及PG830之三種結構IV化合物,及命名為PG782之另一種化合物的細胞毒性活性可如實施例2中所描述使用標準MTT分析來評估。此等化合物之免疫抑制活性係如實施例3中所描述以標準IL-2抑制分析進行評估。
在MTT分析中,於血清中培育之化合物PG757之細胞毒性顯著比雷公藤內酯醇高;參見下表2。(表2中測試化合物之資料為於血清中培育24小時之化合物之資料。)培育之PG782亦比雷公藤內酯醇有效,且培育之PG762具有類似的效力。當於血清中培育時,在IL-2抑制方面,若干測試化合物與雷公藤內酯醇類似。
於血清中培育使前藥化合物轉化成雷公藤內酯醇,且就PG757及PG762而言,顯示此過程發生在約5分鐘內。
IV.治療組合物
含有本發明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之調配物可採取固體、半固體、凍乾粉末或液體劑型之形式,諸如錠劑、膠囊、散劑、持續釋放調配物、溶液、懸浮液、乳液、軟膏、洗劑或氣霧劑,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呈適合於簡單投與精確劑量之單位劑型。組合物通常包括習知醫藥載劑或賦形劑,且可另外包括其他藥劑、載劑或助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將包含約0.5重量%至75重量%之一或多種本發明化合物,剩餘部分由合適醫藥賦形劑組成。就經口投與而言,此等賦形劑包括醫藥級甘露醇、乳糖、澱粉、硬脂酸鎂、糖精鈉、滑石、纖維素、葡萄糖、明膠、蔗糖、碳酸鎂及其類似物。,必要時,組合物可亦含有少量無毒輔助物質,諸如潤濕劑、乳化劑或緩衝劑。
組合物可經口、經皮或非經腸,例如藉由靜脈內、皮下、腹膜內或肌肉內注射投與個體。就用於經口液體製劑而言,組合物可製備成溶液、懸浮液、乳液或糖漿,其以液體形式或適合在水或生理鹽水中水合之乾燥形式提供。就非經腸投與而言,用於非經腸投與之可注射組合物將通常在合適靜脈內溶液,諸如無菌生理食鹽水溶液中含有雷 公藤內酯醇衍生物。
液體組合物可藉由將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約0.5%至約20%)及視情況存在之醫藥助劑溶解或分散於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諸如鹽水溶液、右旋糖水溶液、甘油或乙醇中,以形成溶液或懸浮液來製備。
化合物亦可以氣霧劑粒子(固體或液體)形式,通常以可吸入大小之氣霧劑粒子形式,藉由吸入投與。此類粒子足夠小以在吸入時通過嘴及喉且進入肺之支氣管及肺泡中。大體而言,大小在1微米至10微米範圍內及通常大小小於約5微米之粒子為可吸入的。用於吸入之液體組合物包含分散於載劑水溶液中之活性劑,諸如無菌無熱原質鹽水溶液或無菌無熱原質水。必要時,組合物可與推進劑混合以幫助噴射組合物及形成氣霧劑。
製備此類劑型之方法為已知的或對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為顯而易知的;例如,參見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第19版,Williams & Wilkins,1995)。待投與之組合物將含有一些對於在個體中實現免疫抑制或在目標細胞中實現細胞凋亡而言有效之量的所選化合物。
舉例而言,如Panchagnula等人(2000)中所述,醫藥劑之分配係數或logP可影響其對各種投與途徑之適用性,包括經口生物利用度。藉助於以氟取代一個或多個羥基,預期本文中所述之化合物之計算logP值比母體化合物雷公藤內酯醇高,使其為經口利用之更佳候選物。
本文所揭示之脂質調配物適用於靜脈內投與,以及適 用於經口投與。基於脂質及界面活性劑之調配物公認為提高溶解性不良之化合物之經口生物利用度的可行方法。若干種利用基於脂質及界面活性劑之調配物且旨在用於經口投與之藥品可購得。舉例而言,Sandimmune®及Sandimmune、Neoral®(環孢素A,Novartis)、Norvir®(利托那韋(ritonavir))及Fortovase®(沙奎那韋(saquinavir))已調配成自乳化藥物傳遞系統(self-emulsifying drug delivery system)。實際上,最近的回顧概述在人類個體中經口投與的水溶解性不良藥物之基於脂質之調配物的公開藥物動力學研究。(Fatouros,等人,(2007)Therapeutics and Clinical Risk Management 3(4):591-604)。
V.免疫調節及消炎治療
根據結構I之化合物18-去氧-19-去氫-18-苯甲醯基氧基-19-苯甲醯基雷公藤內酯醇(命名為PG796)以劑量依賴性方式抑制Jurkat細胞中之IL-2產生(參見實施例3)。本發明由此包括調配物之用途,該等調配物含有作為免疫抑制劑之活性成分,例如作為移植程序或治療自體免疫性疾病中之助劑。
一個設想用於本發明之功用為用於治療免疫系統調節異常之人類疾病。已顯示,免疫調節異常存在於廣泛多種自體免疫性及慢性發炎性疾病中,包括全身性紅斑狼瘡、慢性類風濕性關節炎、I型及II型糖尿病、發炎性腸病、膽汁性肝硬化、葡萄膜炎、多發性硬化症及其他病症,諸如克羅恩氏病(Crohn's disease)、潰瘍性結腸炎、天皰瘡、 大皰性類天皰瘡、類肉瘤病、牛皮癬、魚鱗癬、葛瑞夫茲氏眼病變(Graves ophthalmopathy)、葛瑞夫茲氏病(Grave’s disease)及哮喘。儘管此等病狀各自之潛在發病機制可能極不相同,然而其共同出現多種自體抗體及自反應性淋巴細胞。此自反應性可能部分歸因於正常免疫系統藉以運作之內穩定控制(homeostatic control)的喪失。
類似地,在自含有成熟淋巴細胞之供體組織來源的骨髓移植或其他造血幹細胞移植之後,移植之淋巴細胞將宿主組織抗原識別為外來物。此等細胞變得活化,且對宿主發起攻擊(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其可危及生命。此外,在器官移植之後,宿主淋巴細胞識別器官移植物之外來組織抗原,且發起細胞及抗體介導之免疫反應(宿主抗移植物反應),從而引起移植物損傷及排斥反應。
自體免疫或排斥反應之一個原因為發炎細胞及其釋放之介體所引起之組織破壞。諸如NSAID之消炎劑主要藉由阻斷此等介體之作用或分泌起作用,而不改變疾病之免疫學基礎。另一方面,諸如環磷醯胺之細胞毒性劑以使正常及自體免疫反應均切斷之非特異性方式起作用。實際上,經此類非特異性免疫抑制劑治療之患者罹患感染之可能性與其罹患自體免疫性疾病之可能性一樣高。
本發明組合物適用於已證實雷公藤內酯醇及其前藥與其他衍生物有效之應用中,例如在免疫抑制療法中,如在治療自體免疫性疾病、預防移植排斥反應,或治療或預防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中。舉例而言,參見共同擁 有之美國專利第6,150,539號,該案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雷公藤內酯醇及本發明衍生物亦適用於治療其他發炎性病狀,諸如創傷發炎,及用於降低雄性生育力中。
組合物適用於抑制來自不相容人類供體之實體器官移植物、組織移植物或細胞移植物之排斥反應,由此延長移植物之存活及功能,及受體之存活。此用途可包括(但不限於)實體器官移植物(諸如心臟、肺、胰臟、肢體、肌肉、神經、腎臟及肝臟)、組織移植物(諸如皮膚、角膜、腸、性腺、骨及軟骨)及細胞移植物(例如來自胰臟(諸如胰島細胞)、腦及神經組織、肌肉、皮膚、骨、軟骨及肝臟之細胞),包括異源移植物等。
組合物亦適用於抑制異源移植物(種間)排斥反應;亦即,用於預防來自非人類動物之實體器官移植物、組織移植物或細胞移植物之排斥反應,無論該等移植物具有天然構造或是經生物工程改造(遺傳操作(genetically manipulated))以表現人類基因、RNA、蛋白質、肽或其他非天然、異種基因分子,或經生物工程改造以缺乏動物天然基因、RNA、蛋白質、肽或其他正常表現分子之表現。本發明亦包括如上文所述之組合物延長此類來自非人類動物之實體器官移植物、組織移植物或細胞移植物之存活之用途。
亦包括治療自體免疫性疾病或具有自體免疫性表現之疾病之方法,諸如愛迪生氏病(Addison's disease)、自體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炎、克羅恩氏病、 糖尿病(I型、幼發型或最近發作糖尿病)、葛瑞夫茲氏病、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全身性紅斑狼瘡(SLE)、狼瘡腎炎、多發性硬化症、重症肌無力、牛皮癬、原發性膽汁肝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葡萄膜炎、哮喘、動脈粥樣硬化、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過敏性腦脊髓炎、腎絲球性腎炎、及多種過敏症。
其他用途可包括治療及預防發炎性及過度增生性皮膚病及免疫介導疾病之皮膚表現,諸如牛皮癬、異位性皮膚炎、天皰瘡、蕁麻疹、皮膚嗜酸性球增多症、痤瘡及斑禿;各種眼病,諸如結膜炎、葡萄膜炎、角膜炎及類肉瘤病;黏膜及血管發炎,諸如胃潰瘍、由缺血性疾病及血栓塞造成之血管損傷、缺血性腸病、發炎性腸病及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腸道發炎/過敏,諸如乳糜瀉(Coeliac disease)、克羅恩氏病及潰瘍性結腸炎;腎病,諸如間質性腎炎、古巴士德氏症候群(Good-pasture's syndrome)、溶血性尿毒症候群及糖尿病腎病變;造血病,諸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瘢及自體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皮膚病,諸如皮肌炎及皮膚T細胞淋巴瘤;循環疾病,諸如動脈硬化及動脈粥樣硬化;腎病症候群,諸如腎絲球腎炎;腎病,諸如缺血性急性腎功能衰竭及慢性腎功能衰竭;及貝西氏病(Behcet’s disease)。
本發明之組合物及方法亦適用於治療發炎性病狀,諸如哮喘(內因性及外因性表現),例如,支氣管哮喘、過 敏性哮喘、內因性哮喘、外因性哮喘及灰塵性哮喘(dust asthma),尤其是慢性或頑固性哮喘(例如,晚期哮喘及呼吸道過度敏感),或其他肺病,包括過敏及可逆性阻塞性氣道疾病,包括支氣管炎及其類似疾病。組合物及方法亦可用於治療其他發炎性病狀,包括創傷性發炎、萊姆病(Lyme disease)中之發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感染性肺病)、慢性鼻竇炎、敗血症相關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及肺類肉瘤病。就治療諸如哮喘之呼吸病狀而言,組合物通常經由吸入投與,然而任何習知投與途徑可為適用的。
在治療自體免疫性病狀中,在週期性基礎上,例如每週1至2次,對患者給予足以減少症狀及提高患者舒適度之劑量的組合物。特定言之,就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而言,組合物可藉由靜脈內注射或藉由直接注射至受影響之關節中來投與。患者可在患者疾病之症狀發作之後以至少24小時之重複間隔治療若干週之時間。所投與之劑量通常在每天每公斤患者體重1至25毫克之範圍內,對於非經腸投與而言量通常更小,且對於經口投與而言量更高。根據此技術已知之方法,可藉由常規實驗確定最佳劑量。
就移植排斥反應之療法而言,該方法尤其意欲用於治療心臟、腎臟、肝臟、細胞及骨髓移植物之排斥反應,且亦可用於治療GVHD。治療通常在手術前後起始,在外科移植程序之前不久或之後不久,且持續每天給藥方案至少若干週之時間,以治療急性移植排斥反應。在治療期期間,例如藉由涉及同種異體淋巴細胞之混合淋巴細胞反應,或 藉由獲取所移植組織之活檢體,可週期性測試患者之免疫抑制程度。
此外,可長期投與組合物以預防移植物排斥反應,或在治療晚期移植物排斥反應之急性發作期中投與。如上所述,投與劑量通常為每天每公斤患者體重1至25毫克,對於非經腸投與而言量通常更小,且對於經口投與而言量更大。視患者之反應,及在治療期內、患者抵抗感染之能力而定,劑量可適當增大或減小。
在治療或預防由向匹配或不匹配骨髓、脾細胞、胎兒組織、臍帶血或動員或以其他方式收集之幹細胞之接受者移植導致的移植物抗宿主疾病中,劑量通常在0.25至2毫克/公斤體重/天之範圍內,通常為0.5至1毫克/公斤體重/天,以經口或非經腸方式給予。
包含本發明化合物及一或多種習知免疫抑制劑之組合療法亦在本發明範疇內。在本發明範疇內之此等免疫抑制劑包括(但不限於)Imurek®(硫唑嘌呤鈉)、布喹那鈉(brequinar sodium)、SpanidinTM(三鹽酸胍立莫斯(gusperimus trihydrochloride),亦稱為去氧思格埃林(deoxyspergualin))、咪唑立賓(mizoribine)(亦稱為布雷迪寧(bredinin))、Cellcept®(嗎替麥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Neoral®(環孢素A;亦以商標Sandimmune®作為不同調配物銷售)、PrografTM(他克莫司(tacrolimus),亦稱為FK-506)、Rapimmune®(西羅莫司(sirolimus),亦稱為雷帕黴素(rapamycin))、 來氟米特(leflunomide)(亦稱為HWA-486)、Zenapax®、糖皮質激素(諸如潑尼松龍(prednisolone)及其衍生物)、抗體(諸如orthoclone(OKT3))及抗胸腺球蛋白(antithymyocyte globulin)(諸如兔抗胸腺細胞免疫球蛋白(thymoglobulins))。當與另一免疫抑制藥物同時投與用於如上文所述之免疫抑制治療時,化合物適用做增效劑。諸如上文所述之習知免疫抑制藥物可由此以實質上比當化合物單獨投與時之量小(例如標準劑量之20%至50%)之量投與。或者,所揭示調配物以使得所得免疫抑制作用比預期或獲自單獨使用藥物及所揭示化合物而獲得之作用的總和強的量投與。通常,免疫抑制藥物及增效劑以定期間隔投與持續至少2週之時間。
本發明組合物亦可與習知消炎藥物(或多種藥物)組合投與,其中所投與之藥物或所投與藥物之量本身對誘導發炎之適當壓制或抑制而言無效。
化合物之活體內免疫抑制活性可藉由使用此技術中所熟知之已建立動物模型來評估。此等分析可用於評估免疫抑制化合物之相對有效性及用於估算用於免疫抑制治療之適當劑量。舉例而言,此等分析包括用於同種異體移植物之充分表徵大鼠模型系統,其由Ono及Lindsey(1969)描述,其中將移植之心臟連接至同種異體受體動物之腹部大血管,且藉由受體動物中心臟跳動能力來判斷所移植心臟之活力。受體動物為不同物種之異種移植物模型由Wang(1991)及Murase(1993)描述。用於評估針對GVHD之有效 性之模型涉及用親本脾細胞注射正常F1小鼠;小鼠發展特徵為脾增大及免疫抑制之GVHD症狀(Korngold,1978;Gleichmann,1984)。自個別脾臟製備單細胞懸浮液,且在存在及不存在伴刀豆球蛋白A之情況下建立微孔培養物以評價促有絲分裂反應性之程度。
VI.抗癌治療
已顯示下列疾病病況可用於以雷公藤內酯醇及其前藥與其他類似物進行治療。此等疾病病況為用於以第二代雷公藤內酯醇類似物治療之目標區域。雷公藤內酯醇類似物及/或前藥化合物亦可與習知治療劑組合使用。
如本文所使用,「癌症」係指哺乳動物,尤其人類中所發現之所有類型的癌症或贅瘤或惡性腫瘤,包括白血病、肉瘤、癌瘤及黑素瘤。癌症之實施例為腦癌、乳癌、子宮頸癌、結腸癌、頭頸癌、腎癌、肺癌、非小細胞肺癌、黑素瘤、間皮瘤、卵巢癌、肉瘤、胃癌、子宮癌及神經管母細胞瘤。術語「白血病」大體指造血器官之進行性惡性疾病,且一般特徵為血液及骨髓中白血球及其前驅體之畸變增殖及發育。術語「肉瘤」一般指由如胚胎結締組織之物質組成之腫瘤,且一般由包埋於纖維狀或均勻物質中之緊密堆積細胞構成。術語「黑素瘤」用於意謂起源於皮膚及其他器官之黑色素細胞系統之腫瘤。術語「癌瘤」係指由上皮細胞組成之惡性新生長,其傾向浸潤周圍組織且引起轉移。
舉例而言,包括涉及來源於以下之細胞之癌症:生殖 組織(諸如賽特利細胞(Sertoli cell)、生殖細胞、正發育或更成熟之精原細胞、精細胞或精母細胞及滋養細胞、卵巢之生殖細胞及其他細胞)、淋巴或免疫系統(諸如何傑金氏病(Hodgkin's disease)及非何傑金氏淋巴瘤)、造血系統及上皮(諸如皮膚,包括惡性黑素瘤,及胃腸道)、實體器官、神經系統,例如神經膠瘤(參見Y.X.Zhou等人,2002),及肌肉骨骼組織。化合物亦可用於治療各種癌症,包括(但不限於)腦癌、頭頸癌、肺癌、甲狀腺癌、乳癌、結腸癌、卵巢癌、子宮頸癌、子宮癌、睪丸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肝癌、腎癌、胰臟癌、食道癌及/或胃癌。尤其預期治療乳房、結腸、肺及前列腺腫瘤。治療之目標在於減緩腫瘤生長、預防腫瘤生長、誘導腫瘤之部分消退及誘導腫瘤之完全消退,至完全消失之點,以及預防來源於實體腫瘤之轉移之外生長。舉例而言,可以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治療之其他癌症包括:多發性骨髓瘤、神經管母細胞瘤、淋巴瘤、神經母細胞瘤、黑素瘤、癌前期皮膚病變、橫紋肌肉瘤、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原發性巨球蛋白血症、小細胞肺腫瘤、非小細胞肺腫瘤、大細胞肺腫瘤、原發性腦瘤、子宮內膜癌、惡性胰臟胰島素瘤、惡性類癌、惡性高鈣血症及腎上腺皮質癌。
如上文所述,亦可藉由任何習知投與途徑向患有癌症及/或白血病之患者投與組合物。該方法適用於減緩腫瘤生長、預防腫瘤生長、誘導腫瘤部分消退及誘導腫瘤完全消退,至完全消失之點。該方法亦適用於預防來源於實體腫 瘤之轉移之外生長。
本發明組合物可作為單獨療法或與並非旨在在個體體內具有抗癌作用之其他支持性或治療性治療一起投與。該方法亦包括與一或多種習知抗癌藥物或生物蛋白質藥劑組合以有效在個體體內引起所要抗癌作用之量投與本發明組合物,其中藥物或藥劑之量本身對誘導癌症生長之適當抑制無效。此類抗癌藥物包括:放線菌素D、喜樹鹼、卡鉑(carboplatin)、順鉑(cisplatin)、環磷醯胺、胞嘧啶阿拉伯糖苷、道諾黴素、小紅莓(doxorubicin)、依替泊苷(etoposide)、氟達拉濱(fludarabine)、5-氟尿嘧啶、羥基脲、吉西他濱(gemcitabine)、伊立替康(irinotecan)、胺甲喋呤、絲裂黴素C、米托蒽醌(mitoxantrone)、紫杉醇、紫衫特爾(taxotere)、替尼泊苷(teniposid)、托泊替康(topotecan)、長春鹼、長春新鹼、長春地辛(vindesine)及長春瑞濱(vinorelbine)。抗癌生物蛋白質藥劑包括:腫瘤壞死因子(TNF),TNF相關細胞凋亡誘導配體(TRAIL),其他TNF相關或TRAIL相關配體及因子,干擾素,介白素-2,其他介白素,其他細胞激素、趨化激素及因子,腫瘤相關分子或受體之抗體(諸如抗HER2抗體),及與此等藥劑反應或結合之藥劑(諸如受體之TNF超家族之成員、其他受體、受體拮抗劑、及對此等藥劑具有特異性之抗體)。
特定組合物之活體內抗腫瘤活性可藉由使用已建立之動物模型進行評估,如例如Fidler等人,美國專利第 6,620,843號中所述。臨床劑量及方案係根據臨床醫師所熟知之方法,基於諸如疾病之嚴重性及患者之整體狀況的因素來確定。
結構I化合物18-去氧-19-去氫-18-苯甲醯基氧基-19-苯甲醯基雷公藤內酯醇(命名為PG796)以劑量依賴性方式對Jurkat細胞(根據實施例2)具細胞毒性。由此,本發明包括所揭示之化合物作為細胞毒性劑,特定言之用於治療癌症之用途。
VII.其他適應症
本發明化合物亦可用於治療某些CNS疾病。麩胺酸實現許多生理功能,且亦在不同神經及精神疾病之病理生理學中起重要作用。發現在缺氧、缺血及創傷,以及在慢性神經退化或神經代謝性疾病、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ementia)、亨丁頓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及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中牽涉到麩胺酸興奮毒性(excitotoxicity)及神經毒性。鑒於所報導之雷公藤內酯醇之神經保護作用,尤其保護免於麩胺酸誘導之細胞死亡(Q.He等人,2003;X.Wang等人,2003),設想本發明化合物可拮抗麩胺酸之神經毒性作用,且由此可為用於此類疾病之新穎療法。
來自復發MS患者之最近證據表明患有MS之患者腦中之麩胺酸內穩定發生改變。神經毒性事件發生於MS中,且其可造成患有此脫髓鞘病之患者中寡樹突細胞及神經細胞死亡。藉由用本發明化合物治療來拮抗麩胺酸受體 介導之興奮毒性在MS患者中具有治療意義。其他神經系統疾病,諸如格林-巴利症候群、美尼爾氏症(Meniere's disease)、多神經炎、多發性神經炎、單神經炎及神經根病變,可用本發明化合物治療。
本發明化合物亦可用於治療器官纖維化,包括某些肺病。特發性肺纖維化(PF)為病因未知之進行性間質性肺病。PF特徵為肺組織間隙中之細胞內基質及膠原過度沈積及肺泡歸因於發炎及纖維化逐漸由瘢痕組織替代。隨著疾病發展,瘢痕組織之增大干擾氧自肺轉移至血流之能力。據報導雷公藤內酯醇之14-琥珀醯亞胺酯阻斷博來黴素(bleomycin)誘導之PF(G.Krishna等人,2001)。因此,本發明化合物及調配物可用於治療PF。亦考慮其他呼吸疾病,諸如類肉瘤病、肺纖維變性及特發性間質性肺炎之治療。
牽涉肺且設想可由本發明化合物治療之其他疾病包括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及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特定言之,就SARS而言,如以下所述,在疾病病程頂峰之前病毒含量(SARS-CoV)減少及皮質類固醇治療之適用性表明,SARS之最嚴重、危及生命之作用之發展可能歸因於身體對感染之過度反應(免疫功能亢進)而非病毒本身之作用。(亦參見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之同在審理中且共同擁有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0/483,335號。)皮質類固醇治療已用於SARS患者中以抑制可表徵免疫功能亢進階段之細胞激素之大量釋放,希望其將阻止 肺病在下一階段之發展。皮質類固醇治療在減少一些SARS主要症狀方面產生良好臨床結果。然而,存在若干治療相關之副作用,且對更具選擇性之免疫抑制劑及/或消炎劑存在明顯需求。
雷公藤內酯醇相關化合物亦可用於治療某些CNS疾病。麩胺酸實現許多生理功能,包括在各種神經及精神疾病之病理生理學中起重要作用。已發現在缺氧、缺血及創傷,以及在慢性神經退化或神經代謝性疾病、阿茲海默症(AD)、亨丁頓舞蹈症及帕金森氏症中牽涉到麩胺酸興奮毒性及神經毒性。鑒於所報導之雷公藤內酯醇之神經保護作用,由於保護免於麩胺酸誘導之細胞死亡(He等人,2003;Wang等人,2002a),設想本發明化合物可拮抗麩胺酸神經毒性作用,且由此可為用於此類疾病之新穎療法。
大腦類澱粉血管病為AD之一種病理學特徵,且PC12細胞對由突變型β-類澱粉蛋白聚集體誘導之神經毒性極其敏感。以β-類澱粉處理之PC12細胞展現細胞內ROS之累積增加且經歷細胞凋亡死亡(Gu等人,2004)。β-類澱粉處理誘導PC12細胞中之NF-κB活化,且提高細胞內Ca2+含量。雷公藤內酯醇已展示顯著地抑制β-類澱粉誘導之細胞凋亡以抑制β-類澱粉所誘導之細胞內Ca2+濃度增大。因此,雷公藤內酯醇相關化合物可有效預防β-類澱粉所誘導之細胞凋亡級聯及保持AD患者之神經元存活。
雷公藤內酯醇藉由減少亞硝酸鹽累積、TNF-α及IL-1β釋放及誘導此等發炎性因子之mRNA表現而發揮對脂多醣 (LPS)活化之小神經膠質細胞活性的有效抑制影響(Zhou等人,2003)。雷公藤內酯醇亦削弱LPS誘導之3H-多巴胺攝取減少及初級中腦神經元/膠質細胞混合培養物中酪胺酸羥化酶陽性神經元之損失(Li等人,2004)。在無LPS之情況下,雷公藤內酯醇似乎發揮神經營養作用。雷公藤內酯醇亦阻斷LPS-誘導之小神經膠質細胞活化及TNF-α與亞硝酸鹽之過度產生。雷公藤內酯醇可藉由抑制小神經膠質細胞活化而保護多巴胺激導性神經元不受LPS誘導之損傷,其與帕金森氏症有關,進一步說明雷公藤內酯醇相關化合物之神經保護潛能。
已顯示為雷公藤內酯醇之前藥之雷公藤氯內酯醇在初級培養大鼠中腦神經元中促進多巴胺激導性神經元軸突伸長且保護多巴胺激導性神經元免於1-甲基-4-苯基吡錠離子誘導之神經毒性病變(Li等人,2003)。如原位雜交所揭示,雷公藤氯內酯醇刺激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mRNA表現。此外,在FK506顯示神經營養活性之大鼠活體內PD模型中,以0.5至1μg/kg投與雷公藤氯內酯醇提高經歷神經外科手術之大鼠之恢復,使更多SN神經元免受傷害且保留圍繞酪胺酸羥化酶陽性神經元之樹狀突(dendritic process),減弱多巴胺消耗,提高多巴胺神經元之存活且減弱腦中TNF-α及IL-2含量之提高(Cheng等人,2002)。此外,雷公藤氯內酯醇在低於神經保護及免疫抑制活性所需之濃度的濃度下顯示神經營養活性。
來自復發MS患者的最近證據表明腦中之麩胺酸內穩 定改變。發生於MS患者中之神經毒性事件可造成寡樹突細胞及神經元細胞死亡。藉由用雷公藤內酯醇相關化合物治療來拮抗麩胺酸受體介導之興奮毒性在MS患者中具有治療意義。其他CNS疾病,諸如格林-巴利症候群、美尼爾氏症、多神經炎、多發性神經炎、單神經炎及神經根病變,亦可用雷公藤內酯醇相關化合物治療。
VIII.活性調配物
活性成分可為clogP大於0.5之PG796、PG763、PG762或PG695、相關結構,或任何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參見下表3)。
例示性雷公藤內酯醇類似物之化學結構展示如下:
如熟習化學及醫藥科學之技術人員所已知,分配係數或分佈係數為在平衡狀態下兩個不互溶相之混合物中化合物濃度之比率。此等係數為化合物在此等兩個相中溶解度差異之量度。通常,混合物中一種溶劑為水,而第二溶劑 為諸如辛醇之疏水溶劑。由此,分配係數為化學物質之親水性(「親水的(water-loving)」)或疏水性(「疏水的(water-fearing)」)之量度。在醫療實踐中,分配係數適用於例如評估體內藥物之分佈。辛醇/水分配係數高之疏水藥物優先分佈至細胞中諸如脂質雙層之疏水代謝區,而親水藥物(辛醇/水分配係數低)優先見於諸如血流之親水代謝區中。由此,調配物之特徵可為其在水及脂肪中之溶解度,因為在經口投與藥物需要在其服用之後通過腸內層,於血水溶液中運載,且穿透脂質細胞膜以到達細胞內部。用於親脂性細胞膜之模型化合物為辛醇(親脂性碳氫化合物),因此使用辛醇/水分配係數之對數,稱為「LogP」,來預測潛在經口藥物之溶解度。此係數可經由實驗進行量測或以計算方式預測,在計算方式預測之情況中,有時稱其為「計算分配係數」或「cLogP」。
方法A--克里平氏斷裂(Crippen's fragmentation):J.Chem.Inf.Comput.Sci.,27,21(1987)
方法B--維斯汪那德恩氏斷裂(Viswanadhan's fragmentation):J.Chem.Inf.Comput.Sci.,29,163(1989)
自文獻調查,有可能獲得一些關於某些藥物類別之最佳Log P值的一般性指南。(參見Mark Earll之Log P與pKa量測及其用途的指南www.raell.demon.co.uk/chem/logp/logppka.html)。大體而言,假定被動吸收,
‧最佳CNS穿透大致為Log P=2 +/- 0.7(Hansch)
‧最佳口腔吸收大致為Log P=1.8
‧最佳腸吸收為Log P=1.35
‧最佳結腸吸收為LogP=1.32
‧最佳舌下吸收為Log P=5.5
‧最佳經皮為Log P=2.6(及低mw)
調配物及劑型:
‧低Log P(低於0)可注射
‧中(0至3)經口
‧高(3至4)經皮
‧極高(4至7)積累於脂肪組織中時有毒性
總體而言,咸信,cLogP為0.5或更高之雷公藤內酯醇化合物不適於意欲用於注射之調配物。舉例而言,表3中之化合物中,熟習之技術人員一般預測化合物PG796、PG763、PG762或PG695不具有可適合用於可注射靜脈內投與之cLogP。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已設計出用於cLogP為0.5或更高之化合物(諸如PG796、PG763、PG762或PG695)的有效可注射調配物且在下文鑒別。
實施例
下列實施例本質上具說明性且決不欲具有限制性。
實施例1 乳液製備
乳液組分包括三辛酸甘油酯(g)20%、大豆油(g)20%、磷脂([60%]L-α-磷脂醯膽鹼、L-卵磷脂、Sigma 61755)(g)0.2%、膽酸鈉(g)2%、甘油(g)2.5%、水(ml)55%
在PG796(MRx102)情況下之乳液製備
1.稱重三辛酸甘油酯、大豆油及磷脂(L-卵磷脂)至15mL圓錐形塑膠離心管或合適試管(例如塑膠試管以避免破裂)中。
2.將管置放於超音波發生器探針之底部的上方,以使超音波發生器尖端離管之底部約5mm,且探針不與管之側面接觸。將其夾持在適當位置。在此階段不使用冷水浴。
3.設置超音波發生器之功率水準稍低於微尖端限值且工作循環為50%。打開超音波發生器維持20秒。
4.感覺該管以評估其溫度且仔細地觀察內容物以確定磷脂是否分散。超音波發生器在產生剪應能量及空化方面極有效,然而不為有效混合器,因此可能需要鬆開該管且使用探針作為攪拌器以使磷脂散開。
5.為了分散磷脂,應將流體加熱至40℃至50℃。繼續超音波處理持續短時間間隔直至流體溫熱而不燙手。一旦流體變熱,則將該管懸浮於含有溫水之燒杯中,且繼續超 音波處理持續5分鐘,或直至得到磷脂之完全分散,以較長者為準。
6.稱重且將PG796(MRx102)添加於約20℃至25℃之流體中。超音波處理溶液持續短時間間隔(各約20秒)直至得到PG796(MRx102)之溶解。在各間隔超音波處理之後,將該管懸浮於含有水(約15℃至20℃)之燒杯中以冷卻溫度,確保溫度低於40℃至45℃。其可採取約10個間隔超音波處理以完全溶解PG796(MRx102)。
7.量測/稱重水及膽酸鈉至燒杯中,且溶解膽酸鈉。將甘油添加且溶解至膽酸鈉溶液中。
8.將磷脂/油/PG796(MRx102)管懸浮於冷水浴中,且添加約1/3之水/膽酸鈉/甘油混合物,藉由調整超音波發生器使功率水準稍低於微尖端限值(約4.9),在該管於冷水浴中之情況下,超音波處理1分鐘。
9.添加第二個三分之一水/膽酸鈉/甘油混合物且重複超音波處理1分鐘。添加最後一部分水/膽酸鈉/甘油混合物且再超音波處理1分鐘。進一步超音波處理,若水/膽酸鈉/甘油混合物未完全溶解於乳液中。
10.自超音波處理探針移除管,且檢查pH值(就此調配物而言為約7.6)。必要時使用0.1N氫氧化鈉,將pH值小心調整至7.5至8.5之範圍內。接近7.5之pH值在生理上適用於對動物給藥。
11.使該管背靠超音波處理探針置放於冷水浴中,且連續超音波處理8分鐘。
12.注意,乳液應為不透明的白色,類似於濃乳油。
13.過濾乳液通過0.45μm膜濾器(聚醚碸0.45μm孔徑過濾器,諸如Millipore Millex-HP注射器過濾裝置單元SLHPM33RS,輻射滅菌)。乳液較佳看起來無改變。
14.將含有PG796(MRx102)之乳液引入至測試個體體內用於適當研究。
用於製備5ml具有PG796(MRx102)之乳液之組分
組分(賦形劑)範圍
替代組分(賦形劑)
以下說明替代組分或賦形劑。
1.三辛酸甘油酯包括
a.三己酸甘油酯b.三庚酸甘油酯,c.三壬酸甘油酯, d.三癸酸甘油酯
2.大豆油
a.蓖麻油,b.玉米油,c.棉花籽油,d.橄欖油,e.花生油,f.薄荷油,g.紅花油,h.芝麻油,i.氫化植物油,j.氫化大豆油,及k.椰子油之中鏈三酸甘油酯l.棕櫚籽油之中鏈三酸甘油酯
3.磷脂
a.氫化大豆磷脂醯膽鹼,b.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c.L-α-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L-α-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
4.甘油
a.聚乙二醇300,b.聚乙二醇400,c.乙醇,d.丙二醇, e.N-甲基-2-吡咯啶酮,f.二甲基乙醯胺,及g.二甲亞碸
5.膽酸鈉
a.牛磺膽酸鈉,b.牛磺-β-鼠膽酸鈉,c.牛磺去氧膽酸鈉,d.牛磺鵝去氧膽酸鈉,e.甘膽酸鈉,f.甘去氧膽酸鈉及g.甘鵝去氧膽酸鈉
或者,上述方案可經由上文步驟8之第一部分執行,其中使PG796(MRx102)懸浮/溶解於磷脂/油混合物中,且懸浮液/溶液可隨後作為藥品儲存。因此,組合物為無水的,從而使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類似物水解之可能性降至最低,儲存壽命可延長,且隨後可根據步驟8添加水/膽酸鈉/甘油混合物,且可執行該方案之剩餘部分,繼續至上文之步驟14,此時向個體投與。
類似地,為有助於穩定、分散及過濾,組合物可進行滅菌(例如過濾、高壓滅菌),及/或可添加其他賦形劑以促成所需大小之小球。
初步乳液評估
意欲藉由注射或輸注投與之醫藥乳液通常由使用高壓均質機乳化之三酸甘油酯(諸如大豆油(SBO))及天然 來源之磷脂(蛋黃或大豆)組成。用於注射或輸注之調配物中通常不使用諸如吐溫(聚山梨醇酯)、Solutol®及Kolliphor(Cremophor®)之非離子型界面活性劑,因為其在加熱之情況下經歷相變換,且可注射乳液通常進行加熱滅菌。然而,一些初步研究開始於非離子型界面活性劑。
探究各種比率非離子型界面活性劑聚山梨醇酯80(亦稱為吐溫80)及斯潘80(Span 80),且如下製備及測試調配物。由於PG796(MRx102)顯示在三辛酸甘油酯(GTO)中之溶解度比在SBO中高約3.4倍,故使用GTO作為三酸甘油酯油。調配物及結果展示於表4中。此初步實驗之結果為鼓舞人心的,其中在含有接近70%水之調配物中獲得相當高之溶解度。
由於不可獲得關於共溶劑/界面活性劑調配物當靜脈內注射至大鼠體內時之可接受副作用特徵,故考慮乳液。就乳液調配物而言,選擇下列特徵為合乎需要的:‧單獨作為媒劑,在活體內(齧齒動物)不引起明顯副作用,‧具有>2mg/ml PG796(MRx102)穩定濃度,‧在過濾之後保持95% PG796(MRx102)濃度,‧具有7天之可接受穩定性,且‧與MRx100相容。
使用探針超音波發生器製備乳液調配物以將油相分散 於水相中,形成乳油狀不透明懸浮液。
範圍確定(Range-Finding)調配物
典型的乳液調配物由用0.5%至2%磷脂分散於水相中之10%至30%三酸甘油酯(最通常為SBO)組成,其含有甘油作為張力劑。然而因為觀察到PG796(MRx102)之溶解度低,所以用40% GTO製備初始調配物,GTO為一種發現PG796(MRx102)在其中有較高溶解度之中鏈三酸甘油酯。此外,將PEG-400及乙醇併入一些調配物中以降低水相之極性,從而提高溶解度。膽酸鈉包括在一些調配物中,作為共界面活性劑。調配物連同視覺評估及PG796(MRx102)溶解度值一起展示於表5中。在全部調配物中均獲得至少1mg/mL之溶解度。在各情況下,在儲存八天後觀察到一些效能損失,然而仍保持大部分原始效能。PEG-400及乙醇在提高溶解度方面僅具有些許益處,且含有PEG-400之調配物中之一者無法形成均質乳液。
pH值對穩定性之影響
通常在中性至弱鹼性pH值下製備醫藥乳液,因為其藉由pH值敏感性離子型界面活性劑(諸如磷脂醯乙醇胺、游離脂肪酸鹽及膽酸鹽)賦予之小液滴之間的靜電排斥而穩定。然而,此pH值範圍對於PG796(MRx102)之化學穩定性而言可能為次最佳的。為對此進行測試,在4至8範圍內之不同pH值下製備乳液。包括緩衝液以控制pH值,且使用非pH值敏感性界面活性劑月桂基硫酸鈉替代膽酸鈉,以確保甚至在低pH值乳液中之負電荷。調配物及結果展示於表6中。在室溫下所有調配物皆相當穩定至多2週。儘管在效能及純度方面存在一些變化,然而pH值不存在變化趨勢,表明乳液中PG796(MRx102)之穩定性在此範圍內不具pH值依賴性。
第二輪乳液調配物
為修改40%三辛酸甘油酯媒劑,使用較低含量的三酸甘油酯及/或用大豆油部分或完全替代三辛酸甘油酯來製備調配物。此等調配物及用其得到之溶解度資料展示於表7中。當列舉兩個值時,此等值係用於重複分析。在121℃下對調配物加熱滅菌8分鐘。亦製備調配物E-0212-4之安慰劑型式且滅菌,以確定HPLC分析中安慰劑組分共溶離 之程度,且發現其為1.23%。
如所預期,降低三酸甘油酯含量及用大豆油替換一些或所有三辛酸甘油酯引起藥物溶解度一定程度的下降。然而,僅在三酸甘油酯含量自40%下降至30%且所有GTO替換為大豆油的調配物E-0212-1中,PG796(MRx102)溶解度遠小於1mg/mL。
乳液之毒性觀測
對大鼠投與5mL/kg調配物E-3(40% GTO、2%磷脂、0.2%膽酸鈉)之靜脈內推注。動物在注射之後即刻顯現正常,然而變得昏沈,且隨後在5至10分鐘內偃臥且呼吸困難。在60至90分鐘內大鼠恢復且顯現正常。第二天所投與之第二劑似乎造成更嚴重症狀。接下來2天給予之注射 產生類似反應。對第二組大鼠投與5mL/kg調配物E-5(調配物與E-3相同,然而添加10%乙醇)之靜脈內推注。10分鐘之後所有動物偃臥且不動,且約45分鐘之後死亡。
在發現可溶之2mg/mL PG796(MRx102)之較高濃度下測試調配物E-3。較高濃度允許在相當低的體積下給藥。因此,對一組大鼠投與減少劑量之1.5mL/kg調配物E-3。動物在注射之後8至10分鐘顯現正常,且隨後在8至10分鐘偃臥。由此,不良事件之嚴重性較低,且在此劑量之情況下偃臥及恢復時間之週期較短。三個實驗概括於表8中。
在僅具有大豆油(40%,乳液E0212-4)與具有三辛酸甘油酯及大豆油之相等混合物(各為20%,乳液E0212-5)之乳液的對比中,對大鼠投與每天3mL/kg之靜脈內推注歷時4天。在注射第一天,給予E0212-4之動物在7分鐘變得略微昏沈,且在40分鐘時完全恢復。E0212-5大鼠在 8分鐘時略微昏沈,且其在35分鐘完全恢復。先前測試展示,在靜脈內注射不同乳液調配物之後大鼠偃臥歷時延長之時間,症狀更嚴重。當靜脈內注射至大鼠體內時,此兩種最新乳液調配物使結果改善。在第2至4天向大鼠給予之乳液注射之副作用與第1天所觀察到之副作用極為類似。使用40% SBO未完全消除在20% GTO/20% SBO之情況下所見之副作用。與在5ml/kg下及甚至在1.5ml/kg下之調配物#3之副作用相比,第一次注射之後所觀察到之副作用之嚴重性較低。與展示呼吸困難及昏沈之較早研究相對,不存在呼吸困難,且僅存在輕微昏沈。
20% GT/20% SBO乳液調配物(E-0212-4)展示可接受的化學溶解度/穩定性特徵,在大鼠研究中單獨媒劑之測試中為非致死的,且造成之副作用最小(小於其他乳液調配物製劑),選擇其為修改的媒劑調配物用於大鼠中PG796(MRx102)及MRx100之劑量遞增/7天重複劑量比較研究,及狗中PG796(MRx102)之劑量遞增/7天重複劑量研究。
藥物動力學/毒物動力學考慮
雷公藤內酯醇作用之分子機制仍難以確定,然而據報導,雷公藤內酯醇與人類XPB(亦稱為ERCC3)(轉錄因子TFIIH之次單元)共價結合,且抑制其DNA依賴性ATP酶活性,從而引起RNA聚合酶II介導之轉錄及可能核苷酸切除修復受到抑制。鑒別出XPB為雷公藤內酯醇之目標說明雷公藤內酯醇之許多已知生物學活性。舉例而言,結合至XPB之雷公藤內酯醇引起許多生長及存活啟動子(包括NFκB(NF-κB)及抗細胞凋亡因子Mcl-1及XIAP)下調。(Titov,等人,Nat.Chem.Biol.(2011)7(3):182-8)。接著,亦發現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MRx102具有此等作用,亦即,mRNA含量降低、NF-κB降低及Mcl-1與XIAP降低。在低奈莫耳濃度下,MRx102亦在來自AML患者之CD34(+)祖細胞,及更重要地,CD34(+)CD38(-)幹/祖細胞中誘發大量細胞凋亡,即使當其因與骨髓來源間葉基質細胞共培養而受到保護。在具有Ba/F3-ITD細胞之非肥胖糖尿病/嚴重聯合免疫缺陷小鼠中,MRx102在活體內大大地降低白血病負擔且延長存活時間。由此,MRx102在活體外及活體內均具有有效的抗白血病活性,具有消除AML幹/祖細胞及克服白血病細胞之微環境保護之潛能,且允許臨床研究。(Carter等人,(2012)Leukemia 26:443-50)。此外,雷公藤內酯醇及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可充當用於研究轉錄之新型分子探針,且有可能充當經由抑制XPB之ATP酶活性起作用之新型抗癌劑。
XPB結合之另一後果為抑制核苷酸切除修復。此阻斷DNA修復之活性將增強彼等將DNA作為目標之藥物之活性,該等藥物包括實體腫瘤之順鉑及拓撲異構酶1抑制劑;兩者均已展示與雷公藤內酯醇以協同方式起作用。在活體外使用MV4-11細胞研究MRx102與AML中所用之兩種藥物阿糖胞苷及伊達比星之間的潛在協同作用,且在MRx102與AML中所用之兩種藥物之間均證實協同作用。
一種關於雷公藤內酯醇及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之擔憂為其環氧化物結構,認為可能有毒;然而,蛋白酶體抑制劑抗癌藥物carfilzomib(Kyprolis)為一種含有環氧化物之四肽環氧酮,且最近經FDA批准,此外,即使雷公藤內酯醇為三環氧化物,但Titov等人,(上文)仍展示其結合特徵具高度選擇性,且不雜亂。然而,在許多動物研究中以及在臨床上所報道之雷公藤內酯醇之安全性問題產生「形象問題」及潛在安全性挑戰;因此,雷公藤內酯醇認為不適合用於臨床用途且未獲商業開發。
一般而言,咸信雷公藤內酯醇前藥比雷公藤內酯醇安全。在最初的齧齒動物毒物學研究中,PG796(MRx102)證實在至多1.5毫克/公斤/天之靜脈內劑量下歷時7天無整體或組織病理學毒性作用。咸信,呈乳液調配物形式之雷公藤內酯醇前藥具有毒物動力學特徵,其特徵為平坦的AUC及最小的Cmax。[總之,假定最佳效力需要RNA聚合酶之持續抑制,轉而需要藥物恆定暴露之藥物動力學特徵]。圖1展示PG796(MRx102)及雷公藤內酯醇之並行比較毒物 學研究,其中兩種藥物均使用本發明新穎乳液調配物靜脈內投與齧齒動物,該研究證實,基於整體及組織病理學準則,PG796(MRx102)之毒性比雷公藤內酯醇小至少20倍。齧齒動物中PG796(MRx102)之無效劑量(「NOAEL」)再次超過靜脈內1.5毫克/公斤/天歷時七天,從而證實最初的結果。有興趣瞭解為何雷公藤內酯醇之前藥比其本身天然產物安全;然而不希望受理論束縛,或許答案存在於直接投與或自其載體PG796(MRx102)釋放之雷公藤內酯醇的藥物動力學特徵中。當單獨提供雷公藤內酯醇時(參見圖1中連接圓形之線),其具有極高Cmax以及快速下降,使得給藥後兩個小時時,在循環中無殘餘。然而,當投與前藥PG796(MRx102)時,雷公藤內酯醇Cmax約為直接投與雷公藤內酯醇時所記錄到之Cmax的十分之一(參見圖1中連接三角形之線),且雷公藤內酯醇血液含量保持相對恆定,且如在兩小時時間點所見顯示較長的AUC(「曲線下面積」)。其亦保持高於治療含量(展示為無符號之粗線)。咸信,PG796(MRx102)與雷公藤內酯醇之Cmax/AUC特徵中之差異係歸因於脂質前藥/乳液調配物組合之生理化學性質。大體而言,cLogP大於0.5之雷公藤內酯醇前藥之脂質溶解度比水溶解度大,且預期其轉化成藥物形式要耗費更多時間;此類特徵可得到更平坦的轉化曲線及較小的藥物釋放Cmax尖峰。
靜脈內給予之PG490-88進入臨床試驗且在患有AML之患者中展示有前景之活性。(Xia Zhi Lin及Zhen You Lan, Haematologica,93:14(2008))。然而,作為前藥,其向活性實體雷公藤內酯醇之轉化不完全且不穩定,且因此可得到其產生毒性之原因。然而,PG490-88確實具有最佳AUC,在一段時間內相對平坦且無強Cmax。發現使用人類血清時(以及如在大鼠及狗之活體內所見),PG796(MRx102)快速且完全地轉化成雷公藤內酯醇,而PG490-88Na在人類血清中不完全轉化成雷公藤內酯醇,表明PG796(MRx102)之轉化與物種酶促(酯酶)活性變化無關,而是取決於脂質前藥/乳液調配物之生理化學性質。
脂質乳液已作為藥物傳遞系統研究了一段時間。(參見Hippalgaonkar等人,(2010)AAPS Pharm.Sci.Tech.11(4):1526-1540;Stevens等人,(2003)Business Briefing:Pharmatech 2003,第1-4頁)。固體脂質奈米粒子(SLN)傳遞系統可具有優於生物活性植物萃取物之習知調配物之優勢,諸如提高溶解度及生物利用度、提供防止毒性之保護及提高藥理學活性。據報導雷公藤醣苷(TG)固體脂質奈米粒子(TG-SLN)傳遞系統具有防止TG誘導男性生殖毒性的保護作用。使用雷公藤內酯醇(TP)作為大鼠中TP-SLN及游離TP之毒物動力學及組織分佈之對比研究中的模型藥物。已開發出快速且靈敏之HPLC-APCI-MS/MS方法用於測定大鼠血漿中之雷公藤內酯醇。將十四隻大鼠隨機分成兩個各7只大鼠之組用於藥物動力學分析,其中一組接受游離IP(450μg/kg)且另一組接受TP-SLN調配物(450μg/kg)。在給藥之前及藥物投與之後0.083、0.17、 0.25、0.33、0.5、0.75、1、1.5、2、3及4h獲得血液。將三十六隻大鼠隨機分成六個相等組用於組織分佈研究。一半大鼠接受胃內投與TP(450μg/kg)且另一半接受TP-SLN(450μg/kg)。在給藥後15、45及90分鐘取得血液、肝、腎、脾、肺及睾丸組織樣品。樣品中之TP濃度藉由LC-APCI-MS-MS測定。奈米調配物之毒物動力學結果展示曲線下面積(AUC)顯著增大(P<0.05),T(max)及平均滯留時間(MRT)(0至t)顯著延長(P<0.05),C(max)顯著減小(P<0.05)。奈米調配物促進吸收且具有緩慢釋放特性,表明毒物動力學變化可為提高奈米調配物效力之最重要機制。組織分佈結果顯示在TP-SLN組中,肺及脾中TP濃度升高之趨勢,而血漿、肝、腎及睾丸中TP濃度趨向降低。在多個時間點,TP-SLN組中之睾丸組織TP濃度比游離TP組中之TP濃度低。此提供用TP-SLN所觀測到之生殖毒性減小之重要線索。總體而言,經口投與雷公藤內酯醇之奈米粒子調配物促進吸收且具有緩慢釋放特性。(Xue等人,(2012)Eur.J.Pharm.Sci.,47(4):713-7)。奈米調配物之毒物動力學結果展示AUC顯著升高及Cmax降低。此等結果表明,毒物動力學變化為安全性提高之考慮因素。
藥物動力學資料
Calvert及SRI研究中雷公藤內酯醇含量之TK比較-雄性及雌性
血漿雷公藤內酯醇濃度(ng/ml)
血漿雷公藤內酯醇濃度(ng/ml)
MRx102 0.5mg/kg及雷公藤內酯醇0.15mg/kg係來自於Calvert研究;結果來自於雌性
MRx102 1.5mg/kg係來自於SRI研究;結果來自於雄性
SRI研究-3、4、8小時雷公藤內酯醇濃度=0ng/ml
Calvert及SRI研究中雷公藤內酯醇含量之TK比較-僅雄性
MRx102 0.5mg/kg及雷公藤內酯醇0.15mg/kg係來自於Calvert研究;結果來自於雄性
MRx102 1.5mg/kg係來自於SRI研究;結果來自於雄性
SRI研究-3、4、8小時雷公藤內酯醇濃度=0ng/ml
投與途徑
儘管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途徑為靜脈內,然而其他途徑包括:皮上或局部、皮內、皮下、經鼻、動脈內、肌肉內、心內、骨內輸注、鞘內、腹膜內、膀胱內、玻璃體內海綿體內注射、陰道內及子宮內。
實施例2
細胞毒性(MTT)分析
測試化合物可以20mM之濃度溶解於DMSO中。可在補充有10%胎牛血清(HyClone Laboratories,Logan,UT)之RPMI1640培養基(GIBCO,Rockville,MD)中進行進一步稀釋。
使用細胞增殖套組I(#1 465 007,Roche Diagnostics,Mannheim,Germany)於標準MTT分析中測定化合物之細胞毒性。簡言之,於96孔組織培養盤中,在測試化合物之連續三倍稀釋液或含有濃度與測試樣品中各稀釋點的濃度相同的DMSO的培養基的存在下,培養人類T細胞淋巴瘤(Jurkat)細胞(4×105每孔)歷時24h。接著向培養物中補充10微升/孔MTT試劑維持4h,且隨後補充0.1毫升/孔助溶劑再維持16h。在ThermoScan微板讀取器(Molecular Devices,Menlo Park,CA)上量測570nm之光密度(OD570)。
實施例3
IL-2產生分析
測試樣品可於完全組織培養基中稀釋至1mM。將等分試樣置放於塗佈有抗CD3抗體(用於刺激Jurkat細胞產生IL-2)之微培養盤中,且製備連續稀釋液以使最終濃度涵蓋對數增量之0.001至10,000nM之範圍。自Jurkat人類T細胞株(獲自美國菌種保存中心(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Manassas,VA之#TIB-152)之指數擴增培養物收集細胞,藉由離心洗滌一次,再懸浮於完全組織培養基中,且稀釋至濃度為2×106個細胞/毫升。將50μl體積Jurkat細胞(1×105個細胞)添加至含有100μl稀釋化合物之孔中,添加50μl PMA(10ng/ml)至各孔中,且於5% CO2恆溫箱中在37℃下培育各盤。24小時之後,將各盤離心以使細胞集結,自各孔移除150μl上清液,且在-20℃下儲存樣品。使用Luminex 100(Luminex Corporation,Austin,TX)、與抗IL-2捕捉抗體偶合之Luminex微球及偶合螢光染料之抗IL-2偵測抗體,分析所儲存上清液之人類IL-2濃度。資料表示為IL-2之pg/ml數。
儘管上文已討論許多例示性態樣及實施例,然而熟悉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其某些修改、變更、增加及次組合。因此意欲將下列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此後引入之申請專利範圍解釋為所有此類修改、變更、增加及次組合包括在其真實精神及範疇內。

Claims (15)

  1. 一種用於靜脈內投與包含clogP為0.5或更高之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之乳液之組合物,該乳液包含(a)15重量%至45重量%脂質,(b)0至50重量%中鏈三酸甘油酯,(c)0.5重量%至3重量%磷脂,(d)0至5重量%甘油,(e)0.1重量%至0.3重量%膽酸鈉,(f)約50重量%至60重量%水,及(g)約0.5mg/mL至約3mg/mL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組合物,其中該15重量%至45重量%脂質為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脂質:大豆油、蓖麻油、玉米油、棉花籽油、橄欖油、花生油、薄荷油、紅花油、芝麻油、椰子油或棕櫚籽油。
  3.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組合物,其中該中鏈三酸甘油酯為20重量%,且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三辛酸甘油酯、三己酸甘油酯、三庚酸甘油酯、三壬酸甘油脂及三癸酸甘油酯。
  4.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組合物,其中該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氫化大豆磷脂醯膽鹼、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L-α-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及L-α-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
  5.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組合物,其中該甘油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乙醇、丙二醇、N-甲基-2-吡咯啶酮、二甲基乙醯胺及二甲亞碸。
  6.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組合物,其中該膽酸鈉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牛磺膽酸鈉、牛磺-β-鼠膽酸鈉(sodium tauro-β-muricholate)、牛磺去氧膽酸鈉、牛磺鵝去氧膽酸鈉(sodium taurochenodeoxycholate)、甘膽酸鈉、甘去氧膽酸鈉(sodium glycodeoxycholate)及甘鵝去氧膽酸鈉(sodium glycochenodeoxycholate)。
  7.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組合物,其包含選自由根據結構I之化合物之群的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
  8.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組合物,其包含選自由根據結構II之化合物之群的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
  9.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組合物,其包含選自由根據結構III化合物之群的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
  10.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組合物,其包含選自由根據結構IV化合物之群的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
  11. 一種實現免疫抑制、免疫調節或抑制細胞增殖之方法,其包含向需要此類治療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組合物。
  12. 一種在細胞中誘導細胞凋亡之方法,其包含使該細胞與有效量之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組合物接觸。
  13. 一種用於經口投與包含clogP為0.5或更高之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之乳液之組合物,該乳液包含(a)15重量%至45重量%脂質,(b)0至50重量%中鏈三酸甘油酯,(c)0.5重量%至3重量%磷脂,(d)0至5重量%甘油,(e)0.1重量%至0.3 重量%膽酸鈉,(f)約50重量%至60重量%水,及(g)約0.5mg/mL至約3mg/mL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
  14. 一種用於靜脈內投與包含clogP為0.5或更高之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之乳液之組合物,該乳液包含(a)15重量%至45重量%脂質,(b)0至95重量%中鏈三酸甘油酯,(c)0.5重量%至3重量%磷脂,(d)0至5重量%甘油,(e)0.1重量%至0.3重量%膽酸鈉,及(f)約0.5mg/mL至約3mg/mL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其中水溶液係在投與之前添加。
  15. 一種用於經口投與包含clogP為0.5或更高之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之乳液之組合物,該乳液包含(a)15重量%至45重量%脂質,(b)0至95重量%中鏈三酸甘油酯,(c)0.5重量%至3重量%磷脂,(d)0至5重量%甘油,(e)0.1重量%至0.3重量%膽酸鈉,及(f)約0.5mg/mL至約3mg/mL雷公藤內酯醇或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其中水溶液係在投與之前添加。
TW103109891A 2013-03-15 2014-03-17 包含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之組合物及其用途 TWI5970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794926P 2013-03-15 2013-03-15
PCT/US2014/030041 WO2014145303A1 (en) 2013-03-15 2014-03-15 Intravenous emulsions of triptolide as immunomodulators and anticancer agents i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0812A true TW201440812A (zh) 2014-11-01
TWI597071B TWI597071B (zh) 2017-09-01

Family

ID=51537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9891A TWI597071B (zh) 2013-03-15 2014-03-17 包含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之組合物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038454A1 (zh)
EP (1) EP2968140A4 (zh)
JP (1) JP2016515530A (zh)
CN (1) CN105263475A (zh)
HK (1) HK1219228A1 (zh)
TW (1) TWI597071B (zh)
WO (1) WO20141453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73217B2 (en) 2015-09-11 2022-03-15 Y's Ac Co., Ltd. Cancer treatment composition combining anti-CD26 antibody and other anticancer agent
US10342797B2 (en) 2016-03-13 2019-07-09 LivePet, LLC Solubility of therapeutic agents
CN107663225A (zh) * 2016-07-29 2018-02-06 欣凯医药化工中间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氟代雷公藤内酯醇内酯环衍生物
CN108530511B (zh) * 2017-03-02 2021-06-22 欣凯医药化工中间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c19-酰基化雷公藤甲素衍生物
CN106946975B (zh) * 2017-03-16 2020-08-14 上海天氏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雷公藤甲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制剂
CN106994129A (zh) * 2017-05-15 2017-08-01 王晓辉 雷公藤甲素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肺损伤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WO2018222351A1 (en) * 2017-05-27 2018-12-06 Pharmagenesis, Inc. Triptolide lactone derivatives as immunomodulators and anticancer agents
CA3088017A1 (en) * 2018-03-07 2019-09-12 Andrew Xian Chen Aqueous formulations for insoluble drugs
CN109771430A (zh) * 2019-03-15 2019-05-21 大连大学 甘氨胆酸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CN111494319A (zh) * 2020-06-15 2020-08-07 沈阳药科大学 雷公藤甲素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466269A (zh) * 2021-06-11 2022-12-13 复旦大学 一种胆碱碳酸酯类前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69554A (zh) * 2022-03-01 2022-06-03 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一种肿瘤靶向性雷公藤内酯醇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31962A (zh) * 2022-04-29 2022-08-02 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一种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滴丸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6008262A1 (en) * 1994-09-15 1996-03-21 Pharmagenesis, Inc.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immunotherapy
WO2004058246A1 (en) * 2002-12-17 2004-07-15 Pharmagenesis, Inc. Triptolide derivatives as immunomodulator and anticancer agents
WO2005084365A2 (en) * 2004-03-02 2005-09-15 Pharmagenesis, Inc. Triptolide lactone ring derivatives as immunomodulators and anticancer agents
EP1933856A4 (en) * 2005-08-29 2008-11-19 Sepsicure L L C METHOD OF TREATING OR PREVENTING CONDITIONS INDUCED BY GRAM POSITIVE BACTERIA
CN101485629B (zh) * 2008-01-16 2013-01-23 沈阳药科大学 一种给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TW201138782A (en) * 2010-04-26 2011-11-16 Besins Healthcare Lu Sarl Low-oil pharmaceutical emulsion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progestogen
CN102793674B (zh) * 2011-05-26 2014-11-26 澳门科技大学 一种雷公藤甲素固体脂质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52137B (zh) * 2012-02-22 2013-04-10 福建医科大学 雷公藤内酯醇脂肪乳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68140A4 (en) 2016-11-16
TWI597071B (zh) 2017-09-01
US20160038454A1 (en) 2016-02-11
JP2016515530A (ja) 2016-05-30
WO2014145303A1 (en) 2014-09-18
EP2968140A1 (en) 2016-01-20
CN105263475A (zh) 2016-01-20
HK1219228A1 (zh) 2017-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7071B (zh) 包含雷公藤內酯醇衍生物之組合物及其用途
JP5057966B2 (ja) 免疫調節剤および抗癌剤としてのトリプトライドラクトン環誘導体
KR102500181B1 (ko) 암-표적화 약물 운송수단으로서의 인지질 에테르 유사체
KR101739800B1 (ko) 안드로겐 수용체 조절제의 에스터 유도체 및 그의 이용 방법
TW200942233A (en) Compositions of hydrophobic taxane derivatives and uses thereof
CN103221067A (zh) 磷脂药物类似物
JP2011525486A (ja) 活動亢進性免疫系を治療するためのシクロリグナンの使用
WO2014201111A1 (en) Treatment of mtor hyperactive related diseases and disorders
JP4680589B2 (ja) アポトーシスおよび免疫抑制の調節のためのトリプトリド誘導体
CA3130349A1 (en) Lipid prodrugs of jak inhibitors and uses thereof
TW202039439A (zh) 4(1h)-奎諾酮衍生物及其用途
TW202010502A (zh) 包含糖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之固體形式與調配物及其用途
US20230129151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myelin related and inflammation related diseases or disorders
CN104945318A (zh) 羟基吡啶酮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及其用于治疗增生性疾病的治疗用途
JP2006524289A (ja) Peg−ワートマニンコンジュゲート
JP2006513209A (ja) 免疫調節因子および抗癌剤としてのトリプトライド誘導体
KR102547762B1 (ko) 신규 화합물 및 이의 자가면역질환 치료 용도
JP2023517736A (ja) 免疫調節剤
CN105534969B (zh) 用于癌症治疗的激酶抑制剂
AU2018316175B2 (en) Inhibitors of MEK/PI3K, JAK/MEK, JAK/PI3K/mTOR and MEK/PI3K3k/mTOR biological pathway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lymphatic uptake, bioavailability, and solubility of therapeutic compounds
WO2004026298A1 (fr) Derives de triptolide presentant un puissant effet immunosuppresseur et une forte solubilite dans l&#39;eau, utilisations de ces derives de triptolide
UA121315C2 (uk) Макроциклічні інгібітори кінази rip2
TWI754260B (zh) 魚針草內酯抗新型冠狀病毒之用途
WO2021117770A1 (ja) 医薬組成物及び処置剤
CN105377838A (zh) 新抗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