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8029A - 薄膜貼附裝置 - Google Patents

薄膜貼附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8029A
TW201418029A TW102122163A TW102122163A TW201418029A TW 201418029 A TW201418029 A TW 201418029A TW 102122163 A TW102122163 A TW 102122163A TW 102122163 A TW102122163 A TW 102122163A TW 201418029 A TW201418029 A TW 20141802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anel
transfer
layer
transfer rol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2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38809B (zh
Inventor
Toshiharu Kishimura
Takeshi Ishida
Naoki Ohdaira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18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8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8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88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4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pparatu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LC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從薄膜捲體(1a)拉出薄膜(30),從該拉出薄膜(30)使用半切斷刀(7)切出面板(15)上的貼附長度。將該切出薄膜設置於薄膜設置台(9),讓θ台(10)旋轉而相對於轉印輥子(13)進行薄膜的定位。然後,將薄膜移轉至轉印輥子(13)進行轉印。讓轉印有薄膜後的轉印輥子(13),移動至設置於面板設置台(14)之面板(15)的上方。轉印輥子(13)之轉印薄膜,為了在面板(15)上能以既定狀態貼附,藉由θ台(16)及滑動台(17)讓面板(15)旋轉及移動以進行面板(15)的定位。然後,將轉印輥子(13)的轉印薄膜移轉至面板(15)進行貼附。

Description

薄膜貼附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將薄膜高精度地貼附於面板上之薄膜貼附裝置。
以往,使用具有RGB{Red(紅)、Green(綠)、Blue(藍)}像素之面板來製造顯示器時,在面板表面,將具有3D(Three Dimensions)偏光功能之薄膜貼附於既定位置,或將對應於觀察角度使影像能立體呈現之雙凸透鏡(薄膜)貼附於面板。藉由貼附這種光學薄膜,能控制面板上所顯示之影像的各像素之光線方向,而實現更具有臨場感之視認性。
在專利文獻1記載光學薄膜貼附裝置、光學薄膜貼附方法、以及顯示用面板之製造方法。該技術,當在圓筒形構件之特定區域開始進行光學薄膜的捲繞時,在圓筒構件的特定區域形成有孔,能通過孔將光學薄膜實施真空吸附或壓縮空氣剝離。而且,使圓筒形構件旋轉而讓光學薄膜接觸顯示面板的同時,對圓筒形構件的孔供給壓縮空氣而使光學薄膜從圓筒形構件剝離,藉此能將光學薄 膜毫無皺摺地貼附於顯示面板。
專利文獻2記載的薄膜貼附裝置具備有:繞中心軸旋轉之鼓筒、形成有微細孔之吸附薄片、讓具有隔離片之薄膜構件保持於吸附薄片之薄膜供給手段、以及面板供給手段。該吸附薄片,設置於鼓筒的外周面之至少一部分,作為具有可保持薄膜構件的程度的吸附力之吸盤。面板供給手段,在藉由鼓筒的旋轉使吸附薄片上所保持而被搬送過來的薄膜構件之隔離片剝離後所露出之接著面上,讓面板構件的貼附始端部抵接,然後,配合鼓筒的旋轉使面板構件水平移動。依據此構造,能將受到殘留應力的影響而卷曲之薄膜構件,精度良好地貼附於面板構件的既定位置。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0-145597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11-68028號公報
然而,要在面板上貼附光學薄膜的情況,必須使光學薄膜對準面板的像素(對準既定位置)而進行精度良好的貼附。
在上述專利文獻1,能通過形成於圓筒構件的特定區域之孔而將光學薄膜實施真空吸附或壓縮空氣剝離。但是,用來實施真空吸附或壓縮空氣剝離之孔,必須具有配合光學薄膜的尺寸之孔徑和節距。因此,依光學薄膜的尺寸,不一定能將光學薄膜全部都藉由真空吸附予以保持,必然會存在無法保持的薄膜區域。因此,無法將光學薄膜對準面板的既定位置而進行精度良好的貼附。
在專利文獻2,在偏光薄膜和面板的定位中,在貼附前並未檢測單體位置。因此,貼合後的薄膜和面板,無法判斷是否對準像素而進行精度良好地貼附。換言之,無法將光學薄膜對準面板的既定位置而進行精度良好的貼附。
本發明是有鑑於上述事情而開發完成的,其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薄膜貼附裝置,能將薄膜對準面板的既定位置而進行精度良好的貼附。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是將從捲體拉出之薄膜,藉由切出手段僅以面板上的貼附長度切出,進行該切出薄膜的定位後,移轉至轉印手段進行轉印。在該轉印薄膜往面板進行貼附時,進行轉印薄膜和面板的定位後,將轉印薄膜移轉貼附於面板。
依據本發明,在薄膜往轉印手段進行轉印時及往面板進行貼附時分別進行定位,因此可提供一種能將薄膜對準面板的既定位置進行精度良好的貼附之薄膜貼附裝置。
1a‧‧‧薄膜捲體
2,3,4‧‧‧導引輥子
5‧‧‧挾持輥子
6‧‧‧捲取軸
7‧‧‧半切刀
8‧‧‧墊板
9‧‧‧薄膜設置台
10‧‧‧θ台
11‧‧‧框架
12‧‧‧薄膜辨識攝像機
13‧‧‧轉印輥子
14‧‧‧面板設置台
15‧‧‧面板
15a‧‧‧像素
15b‧‧‧BM(黑矩陣)線
16‧‧‧θ台
17‧‧‧滑動台
18‧‧‧導件
19‧‧‧滑動用驅動馬達機構
20‧‧‧面板辨識攝像機
21‧‧‧即將貼附前位置檢測攝像機
25‧‧‧背光源
26‧‧‧偏光透鏡
30,30f‧‧‧FPR薄膜
30a‧‧‧邊界線
100‧‧‧薄膜貼附裝置
101‧‧‧薄膜轉印部
102‧‧‧薄膜貼附部
103‧‧‧台座
104‧‧‧控制裝置
第1圖是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相關之薄膜貼附裝置的構造圖。
第2(a)圖是FPR薄膜的擴大俯視圖、第2(b)圖是表示FPR薄膜之層構造的剖面圖、第2(c)圖是表示FPR薄膜之切斷態樣。
第3圖是表示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相關之薄膜貼附裝置的薄膜轉印部之主要部分構造。
第4圖是表示對在薄膜轉印部之轉印輥子進行薄膜轉印開始位置的態樣。
第5圖是表示對在薄膜轉印部之轉印輥子進行薄膜轉印後的態樣。
第6圖是表示在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相關之薄膜貼附裝置的薄膜貼附部,轉印輥子上所轉印的FPR薄膜往面板貼附時之終端確認態樣。
第7圖是表示在薄膜貼附部,轉印輥子上所轉印的FPR薄膜往面板貼附時之始端確認態樣。
第8圖是表示在薄膜貼附部,轉印輥子上所轉印的 FPR薄膜往面板貼附時進行定位確認之態樣的構造,第8(a)圖是將轉印輥子在與該中心軸正交方向切開時的剖面圖、第8(b)圖是將轉印輥子在相對於該中心軸平行方向切開時的剖面圖。
第9圖是表示面板的像素及BM線、以及FPR薄膜之白線及黑線的邊界線。
第10圖是表示薄膜貼附部之面板貼附開始時轉印輥子的位置的構造圖。
第11圖是表示薄膜貼附部之面板貼附結束後轉印輥子的位置的構造圖。
第12圖是用來說明薄膜貼附裝置中控制裝置控制薄膜貼附動作的流程圖。
第13圖是表示薄膜貼附部之即將貼附前位置檢測攝像機之變形例的構造。
以下,將本發明之實施方式參照圖式進行說明。
<實施方式的構造>
第1圖是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相關之薄膜貼附裝置100的構造圖。
薄膜貼附裝置100是在使用於液晶顯示器、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電漿顯示器等之具有像素的面板上,高精度 地貼附光學薄膜,且在台座103具備:將捲繞在薄膜捲體1a之光學薄膜30移轉至轉印輥子13進行轉印的薄膜轉印部101,以及將轉印輥子13上所轉印的光學薄膜30貼附至面板14的薄膜貼附部102;而且具備用來控制薄膜貼附裝置100之薄膜轉印貼附動作的控制裝置104。
控制裝置104皆為具備未圖示之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記憶裝置(HDD:Hard Disk Drive等)之一般構造,例如CPU執行寫入ROM之程式來實現後述之各種控制。
薄膜轉印部101,具備:將薄膜捲體1a旋轉自如地設置的薄膜捲體取付部1,導引輥子2、3、4,挾持輥子5,捲取軸6,半切斷刀(切出手段)7,墊板8,薄膜設置台(薄膜保持手段)9,θ台(旋轉手段)10,框架11,以及薄膜辨識攝像機(第1檢測手段)12a、12b。此外,以θ台10、薄膜辨識攝像機12a、12b及控制裝置104構成第1定位手段。
薄膜貼附部102,具備:作為載置面板15設置的面板設置台(面板保持手段)14,θ台16,滑動台17,導件18,滑動用驅動馬達機構19,面板辨識攝像機20a、20b,以及即將貼附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另外,具備讓轉印輥子(轉印手段)13,在薄膜轉印部101及薄膜貼附部102上方之既定路徑如箭頭Y11~Y18般移動之未圖示的移動機構(移動手段)。另外,上述各輥子成為以軸為 中心進行旋轉之圓柱狀或圓筒狀。
此外,藉由θ台16、滑動台17、滑動用驅動馬達機構19、面板辨識攝像機20a、20b、即將貼附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及控制裝置104來構成第2定位手段。藉由θ台16及滑動台17來構成旋轉移動手段。藉由面板辨識攝像機20a、20b及即將貼附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來構成第2檢測手段。
另外,將薄膜辨識攝像機12a、12b、面板辨識攝像機20a、20b以及即將貼附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簡稱為攝像機12a、12b、20a、20b、21。而且,亦將薄膜設置台9、面板設置台14及滑動台17,簡稱為台9,14,17。
另外,面板15是在例如32~60型等之液晶顯示器、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電漿顯示器等所使用之具有像素者。
第2(a)圖作為光學薄膜30之FPR(圖案相位差膜)薄膜30的擴大俯視圖、第2(b)圖是表示層構造的剖面圖、第2(c)圖是表示FPR薄膜30之切斷態樣。如第2(a)圖所示般,FPR薄膜30是將往薄膜長邊方向直線狀延伸之3D眼鏡用的白線(右眼用)(第1線)30L和黑線(左眼用)(第2線)30R,在與薄膜長邊方向正交方向上交互排列複數條而形成。該白線30L和黑線30R之偏光特性互為不同,人在透過未圖示之3D眼鏡觀看時FPR薄膜30下的面板影像會看起來具有立體 性。
而且,FPR薄膜30構成為,如第2(b)圖所示般,在厚度方向上具有3層構造,且從上層依序將保護薄膜30-1、FPR30-2、作為基底之隔離片30-3之各層,使用未圖示之黏著薄片等的黏著劑貼合。除了該3層構造之外,也有保護薄膜、FPR、偏光板、作為基底之隔離片的4層構造的情況。
<薄膜轉印部的構造>
第3圖是表示薄膜轉印部101之主要部分的構造。於該第3圖及第1圖所示之薄膜轉印部101中,從薄膜捲體1a拉出的FPR薄膜30是使用導引輥子2、3、4保持,且使用挾持輥子5挾入導引輥子3之間來拉出,以捲取軸6捲取。在介於該捲取路徑之途中的導引輥子2和薄膜設置台9之間,在FPR薄膜30的下方配置墊板8、在該上方配置半切斷刀7。將從薄膜捲體1a拉出之FPR薄膜30停止,以在墊板8所加工的吸附孔(未圖示)吸附來暫時保持。
在該保持狀態,如第2(c)圖以箭頭Y1所示般,藉由讓半切斷刀7沿墊板8來行走在FPR薄膜30之寬邊方向,可如第3圖所示般將切刀切入FPR薄膜30之厚度途中。藉由該切刀切入,能將FPR薄膜30於厚度方向中,切斷除了基底(隔離片30-3)以外之第1及第2層亦即保護薄膜30-1及FPR30-2。例如設置能使半切斷 刀7下降既定量的氣缸(未圖示),藉由該氣缸讓半切斷刀7相對於墊板8上之FPR薄膜30下降來往薄膜寬邊方向Y1移動,於FPR薄膜30切入至第1及第2層的部分切口。
將該半切斷處理更具體地進行說明。FPR薄膜30是如上述般藉由半切斷刀7切斷FPR薄膜30的第1層及第2層,且不切斷第3層的隔離片30-3。在此,將墊板8的吸附停止,將挾持輥子5及捲取軸6進行旋轉,藉此將未切斷之第3層,經由導引輥子3、4以捲取軸6捲取。藉由該動作,半切斷之切口部分從墊板8的位置前進。此外,該捲取長度成為貼附至面板15的長度。捲取後,藉由再次進行與上述相同的半切斷動作,能準備一張貼附至面板15的FPR薄膜30f。將該準備好的FPR薄膜30f進一步使用挾持輥子5搬運,而搬運至薄膜設置台9上的既定位置。
於薄膜設置台9也加工有未圖示之吸附孔,用來吸附所搬運之FPR薄膜30f進行保持。而且於薄膜設置台9開設有:用來以攝像機12a、12b確認FPR薄膜30f之定位記號的貫穿口9a、9b。定位記號就是用來將FPR薄膜30f轉印至轉印輥子13的適當位置之記號。該記號是例如第2(a)圖所示之FPR薄膜30f的白線30L和黑線30R的邊界線30a。於本例中邊界線30a之始端部和終端部成為定位記號。該始端部和終端部也可以是一條邊界線30a,但在本例中,可從各貫穿口9a、9b,觀看 FPR薄膜30f的單側邊30c(參照第2(c)圖)側之複數條邊界線30a的始端部和終端部,且使用攝像機12a、12b拍攝各始端部及終端部來進行檢測。
此外,始端部是藉由半切斷刀7之切斷所形成的部位,但藉由攝像機12a、12b所進行的拍攝,如果在切斷部位的附近的話,可拍該攝切斷部,亦可不進行拍攝。此點在終端部也相同。另一方面,單側邊30c是FPR薄膜30f之寬邊方向的端部,並非藉由半切斷刀7之切斷所形成的部位。於本例中,較佳為拍攝到單側邊30c。另外,以攝像機12a拍攝之部位和以攝像機12b拍攝之部位之間的距離,較遠者比較近者定位精度獲得提昇。因此,於本例中拍攝始端部和終端部。
此外,定位記號(第1記號),也可以是在FPR薄膜30f之既定位置的始端部和終端部所預先裝設之三角或星型等特有形狀的標記。該等預先之標記在將雙方以直線連結時,該直線以與邊界線30a平行的方式賦予。也就是,第1記號在上位概念稱為直線狀記號。
在上述拍攝時,如第3圖所示般,在隔著貫穿口9a、9b之薄膜辨識攝像機12a、12b上方,可移動地配置有光源23a、23b,且光源23a、23b照射位於下方之FPR薄膜30f的表面。藉由該照射,可從薄膜背面以攝像機12a、12b鮮明地拍攝FPR薄膜30f之邊界線30a。光源23a、23b在拍攝後退避至台9的外側。
另外,所拍攝之複數條邊界線30a的始端部 及終端部的資訊被送往控制裝置104,於控制裝置104中,藉由將相對向之一對始端部和終端部以直線連接,能從FPR薄膜30f的單側邊30c一條一條地檢測複數條邊界線30a。
此時,控制裝置104將檢測之邊界線30a和轉印輥子13之中心軸13a的雙方進行比較,確認雙方是否成為適當的正交狀態。其結果,未成為正交狀態的情況,邊界線30a位於像素上而降低作為製品的品質,因此如後述般將θ台10旋轉控制使邊界線30a和中心軸13a成正交狀態。對該正交狀態進行校正之構造加以詳述。
於第1圖中薄膜設置台9是固定在θ台10上,該θ台10是固定在框架11上。θ台10相對於水平配置之台座103具有垂直的中心軸,以該垂直中心軸為中心可水平地任意角度旋轉。另外,垂直中心軸是與薄膜設置台9的中心一致。所以,能藉著讓θ台10旋轉將台9以該台9的中心進行旋轉,因此能讓載置於台9的FPR薄膜30f旋轉。藉由該旋轉,讓FPR薄膜30f的邊界線30a和轉印輥子13的中心軸13a成為正交狀態。
第4圖是表示在薄膜轉印部101之轉印輥子13進行薄膜轉印開始位置的態樣。第5圖是表示在薄膜轉印部101之轉印輥子13進行薄膜轉印後的態樣。
在上述正交狀態後,如第1圖以箭頭Y11所示般讓轉印輥子13下降,如第4圖所示般與FPR薄膜30f接觸。從該接觸位置,如第1圖以箭頭Y12所示般讓 轉印輥子13往與薄膜搬運方向相反方向水平移動,如第5圖所示般,將FPR薄膜30f移轉至轉印輥子13進行轉印。此時,轉印輥子13往逆時針轉動的方向(往捲取FPR薄膜30f之方向)旋轉。轉印輥子13上所轉印的FPR薄膜30f成為在面板15上的貼附薄膜。在該轉印後,以如第1圖以箭頭Y13所示般,讓轉印輥子13往上方退避。第5圖表示其退避時之態樣。
在此,轉印輥子13和第2(b)圖所示之FPR薄膜30之第1層30-1的黏著力c1,具有比第2層30-2和第3層30-3之黏著力c3更強的關係。也就是,黏著力的強弱關係為c1>c3。因此,當讓轉印輥子13,一邊抵接於台9上之FPR薄膜30f一邊往Y12方向移動時(也就是讓轉印輥子13逆時針轉動旋轉時),FPR薄膜30f的第1層30-1貼附於轉印輥子13,使該貼附部分的第2層30-2從第3層30-3剝離,因此能將FPR薄膜30f轉印至轉印輥子13。
<薄膜貼附部的構造>
第6圖是表示在薄膜貼附部102,轉印輥子13上所轉印的FPR薄膜30f往面板貼附時之終端確認態樣。第7圖是表示轉印輥子13上所轉印的FPR薄膜30f往面板貼附時之始端確認態樣。
轉印有FPR薄膜30f的轉印輥子13,如第1圖以箭頭Y14所示般,往設置有面板15之面板設置台14的前端 部上方移動,如第6圖所示般保持。但是,在面板設置台14上所進行之面板15的設置,是使用未圖示之面板設置機構實行。
該轉印輥子13之保持後,位於退避位置之即將貼附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使用未圖示之移動機構往雙方向箭頭Y2所示之左方向移動,而配置於轉印輥子13和面板15之間。藉由該攝像機21拍攝轉印輥子13上所轉印的FPR薄膜30f的定位記號,亦即邊界線30a的始端部及終端部來進行確認。將進行該定位記號的確認構造,參照第8圖說明。
第8圖是轉印輥子13上所轉印的FPR薄膜30f往面板貼附時進行定位確認之態樣的構造,第8(a)圖是將轉印輥子13在與該中心軸13a正交方向切開時的剖面圖、第8(b)圖是將轉印輥子13相對於該中心軸13a在平行方向切開時的剖面圖。
如第8圖所示般,於轉印輥子13的內部中,依序將背光源25和偏光透鏡26固定於中心軸13a,該轉印輥子13係金屬(例如SUS)製的筒狀鼓筒,以滾珠軸承13b旋轉自如安裝於中心軸13a。於轉印輥子13,從內部貫穿至外部的針孔13PS、13PE,是形成於所轉印的FPR薄膜30f之始端部的位置以及終端部的位置。形成於始端部位置之針孔稱為始端針孔13PS、形成於終端部位置之針孔稱為終端針孔13PE。
各針孔13PS、13PE例如約直徑2mm左右。 該直徑太大時會在轉印輥子13上所轉印的FPR薄膜30f留下針孔痕跡,因此設定為不會留下痕跡程度的尺寸。
始端針孔13PS是為了拍攝FPR薄膜30f的始端部將背光源25的光(箭頭Y3),透過其始端部而如箭頭Y4所示般通往外部。亦即,背光源25的光以偏光透鏡26聚光,通過始端針孔13PS照射於FPR薄膜30f。該照射光中既定比例的光透過FPR薄膜30f,而使用配置於FPR薄膜背面的攝像機21拍攝始端部。與此相同地,使用攝像機21通過終端針孔13PE拍攝終端部。
此外,於第8(b)圖中,較佳為將FPR薄膜30f的位置調整成可在始端針孔PS和終端針孔PE,拍攝到FPR薄膜30f的單側邊30c(參照第9圖)。亦即,較佳為調整成將FPR薄膜30f的單側邊30c在始端針孔PS和終端針孔PE。如此一來,可容易掌握所拍攝之邊界線30a為第幾條。此點即使在符號9a或符號9b之貫穿口也相同。
該等的拍攝,最初在第6圖所示之轉印輥子13的狀態針對終端部進行,然後,轉印輥子13在第7圖所示之狀態旋轉而針對始端部進行。所拍攝到之始端部及終端部的資訊被送往控制裝置104,於控制裝置104,可以掌握將始端部及終端部直線連接的邊界線30a、以及轉印輥子13的中心軸13a的角度關係。在此,若被適當轉印,邊界線30a和中心軸13a會成為正交狀態。若不適當,則可以掌握邊界線30a相對於中心軸13a傾斜幾度。換言之,可以掌握FPR薄膜30f偏離適當位置而轉印在轉 印輥子13的情形。另外,即將貼附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在拍攝結束後往雙方向箭頭Y2所示之右方向退避。
接著,相對於FPR薄膜30f,進行設置於面板設置台14之面板15的定位。於面板設置台14,如第6圖及第7圖所示般,開設有用來確認面板15之定位記號的兩個貫穿口14a、14b。一方之貫穿口14a形成於面板15之定位記號的始端部位置、另一方之貫穿口14b形成於定位記號的終端部位置。形成於始端部位置之貫穿口14a稱為始端貫穿口14a、形成於終端部位置之貫穿口14b稱為終端貫穿口14b。
在各貫穿口14a、14b的下方配置有面板辨識攝像機20a、20b,各攝像機20a、20b透過各貫穿口14a、14b拍攝面板15的定位記號。該定位記號是例如第9圖所示之黑矩陣線(BM線)15b。此外,面板設置台14如果台本身透明,就不須要各貫穿口14a、14b。
第9圖是表示面板15的像素15a及BM線15b、以及FPR薄膜30f之白線30L及黑線30R的邊界線30a。
在將FPR薄膜30f貼附至面板15時,讓邊界線30a與BM線15b上下一致進行對準。該對準是以將如第9圖所示般讓與面板15的單側邊15c最接近的BM線15b,與FPR薄膜30f的單側邊30c最接近的邊界線30a成為一致的方式進行。藉由如此使其一致,FPR薄膜30f的邊界線30a能不重疊地貼合於面板15的像素15a。在邊界線30a 與像素15a重疊而貼合時,會發生無法適當看見3D影像的問題,便可加以防止。
為了進行上述一致,將作為與面板15的單側邊15c最接近的定位記號之BM線15b的始端部及終端部,透過第6圖所示之各貫穿口14a、14b使用面板辨識攝像機20a、20b進行拍攝。所拍攝的始端部及終端部的資訊被送往控制裝置104,於控制裝置104,掌握將始端部及終端部直線連接之BM線15b的位置關係。也就是,掌握轉印輥子13上所轉印之FPR薄膜30f的邊界線30a、以及BM線15b的配置關係。
此外,面板15的定位記號(第2記號),也可以是在面板15之既定位置的始端部和終端部所預先裝設之三角或星型等特有形狀的標記。該等標記在將雙方直線連結時,該直線以與BM線15b平行的方式賦予。也就是,第2記號在上位概念稱為直線狀記號。
在此,若邊界線30a和BM線15b上下一致,彼此的位置關係為適當狀態。但是,在不一致的情況,就必須進行移動面板15來進行與邊界線30a一致的定位。該定位使用滑動用台機構進行,該滑動用台機構具有:相對於第6圖所示之轉印輥子13水平狀態進行旋轉動作的θ台16、以及往轉印輥子13之軸方向進行移動的滑動台17。
滑動用台機構,具備:滑動台17、支撐滑動台17的導件18、以及由滾珠螺桿等構成的滑動用驅動馬 達機構19。在此,預設設置在面板設置台14之面板15的BM線15b,會與轉印輥子13上所轉印之FPR薄膜30f的邊界線30a偏離的情況。
在此情況下,參照第9圖的BM線15b和邊界線30a雖為平行關係,但設為往薄膜寬邊方向(中心軸13a方向)偏離。此時,藉由滑動用驅動馬達機構19,讓滑動台17往轉印輥子13的中心軸13a的軸線方向移動藉此面板設置台14往軸線方向移動,使BM線15b與邊界線30a一致。
另一方面,當BM線15b和邊界線30a,偏離某旋轉角度時,在此情況下,藉著θ台16旋轉來讓面板設置台14旋轉,使BM線15b與邊界線30a一致。或者,在使其旋轉時,BM線15b和邊界線30a成為平行關係,但往薄膜寬邊方向(中心軸13a方向)偏離的情況,如上述般讓滑動台17往中心軸13a的軸線方向移動,使BM線15b與邊界線30a一致。
第10圖是表示薄膜貼附部102之面板貼附開始時轉印輥子13的位置的構造圖。第11圖是表示面板貼附結束後轉印輥子13的位置的構造圖。
如上述般讓BM線15b與邊界線30a一致後,讓轉印輥子13朝第1圖以箭頭Y15所示之下方向移動,如第10圖所示般,讓轉印輥子13上所轉印的FPR薄膜30f的始端抵接於面板15的既定位置。然後,讓轉印輥子13如第1圖以箭頭Y16所示般,在面板15的表面平行移動,如 第11圖所示般將FPR薄膜30f貼附在面板15。
在此,面板15和轉印輥子13上所轉印的FPR薄膜30f之第2層30-2的黏著力c2,具有比轉印輥子13和第1層30-1的黏著力c1更強的關係。也就是說,黏著力之強弱關係為c2>c1,藉此可將FPR薄膜30f貼附於面板15。
在此,在上述c2>c1之黏著力的強度關係,加入前述第2層30-2和第3層30-3的黏著力c3,來考慮黏著力c3、c2、c1這三者的強度關係時,c3和c1的強度關係如前述般為c1>c3,因此具有c2>c1>c3的強度關係。
藉由該關係,首先,在轉印輥子13轉印有FPR薄膜30f之第1層30-1的同時,使該轉印部分下方之第2層30-2從第3層30-3剝離,在轉印輥子13上轉印FPR薄膜30f。接著,讓轉印輥子13上所轉印之FPR薄膜30f的始端抵接在面板15的前端位置,而且讓轉印輥子13朝向面板15的後端平行移動。此時,一邊將轉印輥子13上之FPR薄膜30f的第2層30-2貼附至面板15,一邊使該貼附部分上方的第1層30-1從轉印輥子13剝離,讓FPR薄膜30f貼附在面板15。
但是,由於具有上述c2>c1>c3之黏著力的強度關係的話,薄膜轉印及貼附便可適當進行,因此FPR薄膜30f具有至少3D功能所必須之FPR30-2和隔離片30-3這兩層即可。
將這兩層間的黏著力設為上述c3的話,在轉印輥子 13轉印有作為第1層之FPR30-2的同時,使該轉印部分下方作為第2層的隔離片30-3從FPR30-2剝離,在轉印輥子13轉印FPR30-2。另外,若將轉印輥子13和FPR30-2的黏著力設為c1,在往面板15進行貼附時,一邊轉印輥子13上之轉印FPR30-2的其中一面以黏著力c2貼附至面板15,一邊使黏著力c1之另一面從轉印輥子13剝離,藉此FPR30-2貼附面板15。
<實施方式的動作>
如上述般薄膜貼附動作之控制是使用控制裝置104如下述般實行。
第12圖是用來說明薄膜貼附裝置100中控制裝置104控制薄膜貼附動作的流程圖。
於步驟S1中,藉由控制裝置104之薄膜切出控制,來進行第1圖所示之捲繞在薄膜捲體1a的FPR薄膜30之切出。首先,從薄膜捲體1a拉出的FPR薄膜30使用導引輥子2、3、4保持,且一邊挾入導引輥子3和挾持輥子5之間送出,一邊以捲取軸6捲取既定長度。然後,停止FPR薄膜30的送出,以墊板8的吸附孔(未圖示)吸附來暫時保持。在該保持狀態,如第2(c)圖以箭頭Y1所示般,藉由半切斷刀7沿墊板8來行走在FPR薄膜30之寬邊方向,可如第3圖所示般將FPR薄膜30在厚度方向切割(半切斷)至第1層30-1及第2層30-2。
該半切斷後,墊板8的吸附停止,且藉由挾持輥子5及捲取軸6旋轉固定旋轉數,使未切斷之第3層30-3經過導引輥子3、4被捲取軸6捲取。藉由該捲取,僅殘留第3層30-3部分所後續之具有全部層30-1~30-3的FPR薄膜30,在面板15上拉出一張大小的貼附長度。
拉出後,該FPR薄膜30與上述相同地藉由墊板8的吸附保持,進行半切斷動作。藉此切出供貼附至面板15之一張大小的FPR薄膜30f。該一張大小的FPR薄膜30f,進一步使用挾持輥子5送出,而搬運至薄膜設置台9上的既定位置載置。該載置之FPR薄膜30f是使用薄膜設置台9的吸附孔(未圖示)吸附而保持於台9上。
接著,於步驟S2中,藉由控制裝置104之薄膜定位記號的確認控制,確認薄膜設置台9上所保持之FPR薄膜30f的定位記號。首先,如第3圖所示般,在台9的兩個貫穿口9a、9b上方移動配置光源23a、23b,以該光源23a、23b照射位於下方之FPR薄膜30f的表面。藉由該照射,使用攝像機12a、12b從薄膜背面拍攝第2(a)圖所示之FPR薄膜30f的單側邊30c側的複數條邊界線30a之始端部及終端部。
該所拍攝之複數條邊界線30a的始端部及終端部的資訊,被送往控制裝置104,於控制裝置104中將互相相對向之一對始端部和終端部直線連接。藉由該連接,從FPR薄膜30f的單側邊30c,依序一條一條檢測複數條邊界線30a。
接著,於步驟S3中,藉由控制裝置104之第1位置關係確認控制,判斷FPR薄膜30f和轉印輥子13的位置關係是否適當。將邊界線30a與中心軸13a進行比較,若雙方成為適當之正交狀態即進行步驟S5,該邊界線30a亦即在上述步驟S2所檢測之FPR薄膜30f的定位記號,該中心軸13a是第3圖所示之轉印輥子13的中心軸。另一方面,未成為正交狀態的情況,由於必須將雙方的位置關係適當校正因此進行步驟S4。
於步驟S4,藉由控制裝置104之薄膜轉印位置校正控制,校正成薄膜設置台9上所保持的FPR薄膜30f,相對於轉印輥子13具有適當位置關係。該校正是在薄膜設置台9下所固定的θ台10旋轉來進行。該旋轉是進行至台9上之FPR薄膜30f的邊界線30a與轉印輥子13的中心軸13a成為適當正交狀態為止。
接著,於步驟S5中,藉由控制裝置104之薄膜轉印控制,FPR薄膜30f移轉(轉印)至轉印輥子13。該轉印首先是轉印輥子13藉由未圖示之移動機構,下降至如第1圖以箭頭Y11所示般與FPR薄膜30f接觸(參照第4圖)。接著,轉印輥子13從該接觸位置一邊抵接FPR薄膜30f表面,一邊如第1圖以箭頭Y12所示般往薄膜搬運方向的相反方向水平移動來實行。該轉印後,如第1圖以箭頭Y13所示般,轉印輥子13往上方退避時,如第5圖所示般,成為轉印輥子13轉印有FPR薄膜30f的狀態。
在此,於步驟S6中,藉由控制裝置104之面板設置控制,使面板15設置於面板設置台14上的既定位置。該設置若在下一個步驟S7之轉印輥子13的移動前,則任何時序進行皆可。
接著,於步驟S7中,藉由控制裝置104之轉印輥子移動控制,轉印有FPR薄膜30f的轉印輥子13,如第1圖以箭頭Y14所示般往薄膜貼附部102移動。該移動是往設置有面板15之面板設置台14之前端部上方的既定位置進行,如第6圖所示般保持。
接著,於步驟S8中,藉由控制裝置104之薄膜轉印位置檢測控制,檢測轉印輥子13上之FPR薄膜30f的轉印位置。亦即,檢測轉印輥子13的中心軸13a以及與轉印輥子13上之FPR薄膜30f的單側邊30c(參照第9圖)最接近的邊界線30a的位置關係。
首先,第6圖所示之即將貼附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往雙方向箭頭Y2所示之左方向移動,而配置於轉印輥子13和面板15之間。接著,在轉印輥子13的內部固定於中心軸13a之第8圖所示的背光源25的光以偏光透鏡26聚光,通過終端針孔13PE照射在FPR薄膜30f。該照射光透過FPR薄膜30f,使用配置於FPR薄膜背面的攝像機21,拍攝FPR薄膜30f的定位記號亦即邊界線30a的終端部。然後,轉印輥子13於第7圖所示之狀態旋轉,且使用攝像機21透過始端針孔13PS來拍攝邊界線30a的始端部。
所拍攝到之始端部及終端部的資訊被送往控制裝置104,於控制裝置104,可以檢測將始端部及終端部直線連接的邊界線30a、以及轉印輥子13的中心軸13a的位置關係(角度關係)。另外,拍攝結束後,攝像機21往雙方向箭頭Y2所示之右方向退避。
接著,於步驟S9中,藉由控制裝置104之面板定位記號檢測控制,檢測面板15的定位記號。換言之,作為與面板設置台14上之面板15的單側邊15c(參照第9圖)最接近的定位記號之BM(Black Matrix)線15b的始端部及終端部,是透過第6圖所示之各貫穿口14a、14b使用面板辨識攝像機20a、20b進行拍攝。所拍攝到之始端部及終端部的資訊被送往控制裝置104,於控制裝置104,檢測將始端部及終端部直線連接之BM線15b的位置。此外,步驟S9之面板定位記號的檢測,也可在步驟S6的處理結束後進行。換言之,步驟S6及S9也可與步驟S1~S8並列進行。
在步驟S9之檢測後,於步驟S10藉由控制裝置104之第2位置關係確認控制,判斷轉印輥子13上之FPR薄膜30f以及面板設置台14上之面板15的位置關係是否適當。亦即,於控制裝置104中,判斷在上述步驟S8所檢測之FPR薄膜30f的邊界線30a相對於轉印輥子13的中心軸13a的位置、以及在上述步驟S9所檢測之面板15的BM線15b的位置關係是否適當。在此,若邊界線30a和BM線15b上下一致即判斷為適當。在此情況 下,進行步驟S12。
另一方面,參照第9圖的BM線15b和邊界線30a雖為平行關係,但設為判斷為往薄膜寬邊方向,亦即轉印輥子13的中心軸13a方向偏離。
在此情況下,於步驟S11中,藉由控制裝置104之面板位置校正控制,校正面板15的位置。亦即,藉由滑動用驅動馬達機構19,讓滑動台17往轉印輥子13的中心軸13a的軸線方向移動藉此使面板設置台14往軸線方向移動。該移動進行至將與面板15的單側邊15c最接近的BM線15b,和與FPR薄膜30f的單側邊30c最接近的邊界線30a一致為止。
或是於步驟S10中判斷邊界線30a和BM線15b偏離某旋轉角度時,於步驟S11中藉著θ台16旋轉使面板設置台14旋轉。該旋轉進行至BM線15b與邊界線30a一致為止。
或是藉由該旋轉,BM線15b未與邊界線30a一致,雙方為平行關係並且偏離中心軸13a的軸線方向。在此情況下,滑動台17往軸線方向移動,且該移動進行至BM線15b與邊界線30a一致為止。
如此校正後,於步驟S12中,藉由控制裝置104之薄膜貼附控制,將轉印輥子13上的FPR薄膜30f貼附至面板15。亦即,藉由上述步驟S11的校正使BM線15b和邊界線30a一致後,轉印輥子13朝第1圖以箭頭Y15所示之下方向移動,如第10圖所示般轉印輥子13 上之FPR薄膜30f的始端抵接面板15的既定位置。然後,轉印輥子13如第1圖以箭頭Y16所示般,於面板15的表面朝向終端平行移動,如第11圖所示般使FPR薄膜30f貼附於面板15。該貼附後,轉印輥子13如第1圖之箭頭Y17、Y18所示般,往上以及薄膜搬運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動來設置於薄膜轉印開始位置。
<實施方式的效果>
如此依據本實施方式之薄膜貼附裝置100,能得到如下述般之效果。
將從薄膜捲體1a拉出之FPR薄膜30,藉由半切斷刀7在面板15上切出貼附長度,進行該切出之FPR薄膜30f的定位(第1定位)且移轉至轉印輥子13加以轉印。所轉印之FPR薄膜30f亦稱為轉印FPR薄膜30f。將轉印FPR薄膜30f貼附在面板15時,進行轉印FPR薄膜30f和面板15的定位(第2定位),將轉印FPR薄膜30f移轉至面板15加以貼附。
所以,分別在FPR薄膜30f往轉印輥子13進行轉印時及往面板15貼附時進行定位,因此能將FPR薄膜30f適當貼附於面板15的既定位置。
另外,將定位後的FPR薄膜30f保持在薄膜設置台9的平面上,轉印至轉印輥子13,因此能無皺摺或鬆弛地進行轉印。而且,在轉印後轉印輥子13藉由未圖示之移動機構移動至面板15上方的既定位置,進行轉 印FPR薄膜30f和面板15的定位,因此將FPR薄膜30f貼附於面板15時的定位能容易進行。而且將該貼附在面板設置台14的平面上一邊移動轉印輥子13一邊進行,因此能無皺摺或鬆弛甚至是氣泡產生地在面板15上進行FPR薄膜30f的貼附。
另外,將在對轉印輥子13進行薄膜轉印時的定位,以攝像機拍攝FPR薄膜30f的定位記號(第1記號),且將拍攝資訊使用控制裝置104進行檢測,依照該檢測結果讓θ台10旋轉,藉此將FPR薄膜30f校正至轉印輥子13的轉印位置,因此能高精度地進行轉印。並且,將轉印輥子13之轉印FPR薄膜30f的第1記號和面板15的定位記號(第2記號)以攝像機拍攝,且將各拍攝資訊使用控制裝置104進行檢測,依照該檢測結果使θ台16旋轉,再讓滑動台17移動進行定位。所以,在面板15上進行FPR薄膜30f的貼附時能高精度地進行定位。藉此能在面板15上高精度地進行薄膜貼附。
另外,若將FPR薄膜30f之第1記號設為邊界線30a,且將面板15之第2記號設為BM線15b,則不須要用來設置定位用記號的裝置,可減少其成本。
另外,在檢測邊界線30a及BM線15b時,若檢測與FPR薄膜30f的單側邊30c最接近的邊界線30a、以及與面板15的單側邊15c最接近的BM線15b,能防止FPR薄膜30f和面板15整體偏離的問題。
另外,轉印輥子13的內部具備背光源25和 偏光透鏡26,並且轉印輥子13的迴旋壁具備針孔13PS、13PE,以第1記號位於針孔13PS、13PE之位置的方式轉印FPR薄膜30f。藉此,背光源25的光通過偏光透鏡26從針孔13PS、13PE往外部照射,以該照射光將第1記號往外部投射。所以,能從外部使用即將貼附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適當地拍攝第1記號。
<變形例1>
第13圖是表示即將貼附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A之變形例的構造。該攝像機21A是構成上述第2檢測手段的元件,具備:於上方拍攝轉印FPR薄膜30f之第1記號亦即邊界線30a的透鏡部21a、於下方拍攝面板15之BM線15b的透鏡部21b、以及稜鏡等的偏光機構21c。偏光機構21c具有將拍攝光切換成從任一個透鏡部21a或21b射入的功能,該切換控制是使用控制裝置104進行控制。
亦即,以透鏡部21a拍攝上方之轉印FPR薄膜30f的邊界線30a後,切換至下方的透鏡部21b,以該透鏡部21b拍攝下方之面板15的BM線15b。如此一來,即使不像上述實施方式那樣使面板辨識攝像機20a、20b和即將貼附前位置檢測攝像機21,也能用一台攝像機21A來拍攝上方的第1記號和下方的第2記號。所以,這樣能達成裝置的小型及低成本化。
<變形例2>
也可將第1及第2定位,在每當藉由半切斷刀7所進行的FPR薄膜30之切出進行既定次數時實行。通常,只要第1及第2定位進行過一次,之後即使進行既定次數的薄膜轉印及貼附,其定位也不會偏離。所以,在其無偏離期間,將定位動作省略的話,這樣可將動作簡略化而能減少機器的摩耗或消費電力等的成本。
<變形例3>
具備未圖示之用來噴射氣流的噴射裝置(噴射手段),在對轉印輥子13進行FPR薄膜30f之第1層30-1的轉印時,從噴射裝置噴射氣流於第2層30-2和第3層30-3之間(FPR薄膜30f為2層構造時在第1層和第2層之間)來加以剝離。而且,轉印後之第2層30-2在面板15上進行貼附時,也可以從噴射裝置噴射氣流於第1層30-1和轉印輥子13之間(FPR薄膜30f為兩層構造時在第1層和轉印輥子13之間)來讓第1層30-1順利剝離。
依據此構造,能在薄膜轉印時確實地從FPR薄膜30f剝離轉印所不須要的第3層30-3(或第2層)。而且,薄膜貼附時,能將貼附對象的轉印FPR薄膜30f從轉印輥子13確實地剝離來貼附至面板15。
<變形例4>
捲繞在薄膜捲體1a的FPR薄膜30構成為,至少由第1層和第2層的薄膜所黏著成的2層構造,轉印輥子13 亦可具備有真空機構(未圖示),該真空機構,在該迴旋面上將薄膜30的第1層以比第1層和第2層的黏著力更強且比在面板15上進行第1層的貼附時的黏著力更弱的吸引力進行吸引。在此情況下,在藉由真空機構將第1層往轉印輥子13吸引時,使第1層從第2層剝離進行轉印,在所轉印之第1層在面板15上貼附時,使第1層從轉印輥子13剝離。即使具備該真空機構的構造也能適當地進行薄膜轉印及貼附。
此外,轉印輥子13的真空機構,換言之即真空吸附機構。依據如此真空吸附機構,轉印輥子13下降時,即使未下降至與FPR薄膜30f接觸,也能以真空產生之吸引力來生成拉住FPR薄膜30f的力,發揮提昇在對轉印輥子13之保持力的效果。
因為在轉印輥子13無真空機構或真空吸附機構的情況,如第4圖般以轉印輥子13捲取FPR薄膜30f時,讓轉印輥子13下降與FPR薄膜30f接觸,從該接觸位置讓轉印輥子13水平移動。但是,在此情況下,依轉印輥子13的下降位置會發生若干黏著薄片的變形,雖然微小但容易發生位置偏離,另外,因緊壓力不足,會有FPR薄膜30f從轉印輥子13脫離等問題發生的可能性。但是,如上述般於轉印輥子13採用真空機構或真空吸附機構的情況,能防止這些問題。
而且,即使在FPR薄膜30f轉印至轉印輥子13的面具有黏著性之情況中,亦可在轉印開始時最初以真空機構 或真空吸附機構吸引FPR薄膜30f的端部,在FPR薄膜30f轉印某程度長度的時候停止吸引。在此情況下,最初是吸引FPR薄膜30f的端部,因此具有不發生上述問題來順利實行最初的轉印動作的優點。
<變形例5>
亦可形成將始端部和終端部直線狀連接的細長細縫,來取代設置於轉印輥子13之始端部及終端部位置的針孔13PS、13PE。在此情況下,能以該細縫從始端部至終端部連續地確認一條邊界線30a。
在轉印輥子13形成上述細縫之構造的情況,轉印輥子13越小構造上的強度越低而變弱。因此,若在細縫填入透明樹脂等透明補強構件能防止強度降低。
而且,在連結轉印輥子13之始端部和終端部的直線上,亦可進一步間歇地設置複數針孔。在該情況下,也能以從始端部至終端部直線狀延伸之間歇性針孔來確認一條邊界線30a,另外,與只形成上述細縫的構造相比,具有不易導致強度降低的優點。
<變形例6>
此外,於第8圖的例子中,也可將攝像機21設在轉印輥子13的內部,將背光源25等設於轉印輥子13的外面。也就是,於第8圖的例子中,攝像機21和背光源25(偏光透鏡26)的位置也可相反。偏光透鏡25亦可設在 攝像機21側。
另外,對於如32型、40型、60型等尺寸不同的面板15,貼附FPR薄膜30f時,以面板15及FPR薄膜30f彼此之角部分的始端部或終端部作為基準來進行切斷以及貼附。所以,即使面板15之尺寸不同,所貼附的薄膜長度不同,使用貫穿口檢測薄膜角部分的始端部(或終端部)來進行切斷以及貼附即可。在以往,從始端貫穿口至對應不同面板尺寸位置的後端貫穿口必須對應各種尺寸。但是,在本例中在角部分只要一個貫穿口即可,因此具有不須相對於始端貫穿口而按每個面板尺寸設置位置不同的複數終端貫穿口的優點。
其他,本例之薄膜貼附裝置100,不限定於用在具有像素之面板15上進行光學薄膜30f的貼附,可應用在太陽能面板上進行保護薄膜的貼附等廣泛用途上。
此外,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而是包含各式各樣變形例。例如,上述實施方式是為了易於瞭解說明本發明而詳細說明,並非限定必須為具備所說明之全部構造者。另外,可以將某實施方式之構造的一部分置換為其他實施方式的構造,也可以在某實施方式之構造加上其他實施方式的構造。另外,可針對各實施方式的構造的一部分,進行其他構造的追加、削除、置換。
另外,上述各構造、功能、處理部(控制部)、處理手段等,也可將該些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藉由積體電路設計等以硬體來加以實現。另外,上述各構造、功能等,也 可藉由處理器解讀用來實現各種功能的程式且加以實行藉此以軟體實現。用來實現各功能的程式、表格、檔案等之資訊能存放於記憶體、或硬碟、SSD(Solid State Drive)等之記錄裝置、或IC(Integrated Circuit)卡、SD(Secure Digital memory)卡、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等之記錄媒體。
另外,控制線或資訊線是顯示說明上認為須要者,製品上未必會顯示全部的控制線或資訊線。實際上可以當作所有的構造是相互連接。
1‧‧‧薄膜捲體安裝部
1a‧‧‧薄膜捲體
2,3,4‧‧‧導引輥子
5‧‧‧挾持輥子
6‧‧‧捲取軸
8‧‧‧墊板
9‧‧‧薄膜設置台
10‧‧‧θ台
11‧‧‧框架
12a,12b‧‧‧薄膜辨識攝像機(第1檢測手段)
13‧‧‧轉印輥子
14‧‧‧面板設置台
15‧‧‧面板
16‧‧‧θ台
17‧‧‧滑動台
18‧‧‧導件
19‧‧‧滑動用驅動馬達機構
20a,20b‧‧‧面板辨識攝像機
21‧‧‧即將貼附前位置檢測攝像機
30,30f‧‧‧FPR薄膜
100‧‧‧薄膜貼附裝置
101‧‧‧薄膜轉印部
102‧‧‧薄膜貼附部
103‧‧‧台座
104‧‧‧控制裝置
Y11~Y18‧‧‧箭頭

Claims (10)

  1. 一種薄膜貼附裝置,其特徵在於,係具備切出手段、轉印手段、第1定位手段及第2定位手段;該切出手段,是將捲體上所捲繞的薄膜拉出,將該拉出薄膜以面板上的貼附長度進行切出;該轉印手段,具有迴旋面,用來將前述切出後的薄膜移轉至該迴旋面進行轉印;該第1定位手段,是在進行前述轉印前,為了能將前述切出後的薄膜在前述迴旋面上以預定狀態進行轉印,相對於前述迴旋面進行該薄膜的定位;該第2定位手段,為了能將前述轉印手段上所轉印的轉印薄膜在前述面板上以預定狀態進行貼附,相對於前述轉印薄膜進行前述面板的定位;前述轉印手段,在藉由前述第2定位手段進行前述面板的定位後,將前述轉印薄膜移轉至該定位後的面板上進行貼附。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薄膜貼附裝置,其中,進一步具備:用來保持藉由前述切出手段切出後的薄膜之薄膜保持手段、用來保持前述面板之面板保持手段、以及讓將前述薄膜轉印後的前述轉印手段往前述面板的上方移動之移動手段;前述轉印手段,在藉由前述第1定位手段進行定位後,將前述被保持的薄膜移轉至該轉印手段的迴旋面進行 轉印,前述第2定位手段,在藉由前述移動手段讓前述轉印手段移動至前述面板的上方後,相對於該轉印手段的轉印薄膜進行前述面板的定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薄膜貼附裝置,其中,藉由前述第1定位手段進行之前述薄膜的定位、和藉由前述第2定位手段進行之前述面板的定位,是每當藉由前述切出手段實施之前述薄膜的切出進行預定次數時實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薄膜貼附裝置,其中,在前述薄膜附設直線狀的第1記號,並在前述面板附設直線狀的第2記號,前述轉印手段,是由以中心軸為中心進行旋轉之圓筒狀的轉印輥子所構成,前述第1定位手段具備有:讓前述薄膜保持手段旋轉之旋轉手段、以及檢測前述第1記號之第1檢測手段;前述第2定位手段具備有:讓前述面板保持手段旋轉及移動之旋轉移動手段、以及檢測前述第1及第2記號之第2檢測手段;前述薄膜保持手段,將前述薄膜保持成,在前述轉印輥子的下方使該轉印輥子之中心軸的軸方向和該薄膜的前述拉出方向交叉;前述第1定位手段,將前述被保持的薄膜之前述第1記號使用前述第1檢測手段進行檢測,以所檢測出的第1 記號和前述轉印輥子的中心軸以預定角度交叉的方式,藉由前述旋轉手段讓前述薄膜保持手段旋轉;前述面板保持手段,將前述面板保持成,在轉印有前述薄膜後之轉印輥子的下方,使該轉印輥子之中心軸的軸方向和該面板的預定方向交叉;前述第2定位手段,將前述被轉印的薄膜之前述第1記號和前述被保持的面板之第2記號使用前述第2檢測手段進行檢測,以使該等檢測出的第1記號和第2記號上下一致的方式藉由前述旋轉移動手段讓前述面板保持手段旋轉及移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薄膜貼附裝置,其中,前述第1檢測手段具備有:拍攝前述第1記號之第1攝像機;前述第2檢測手段具備有第2攝像機,該第2攝像機具有:切換成前述第1記號及前述第2記號中任一方的拍攝光之偏光機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薄膜貼附裝置,其中,前述薄膜是光學薄膜,在該光學薄膜上,讓偏光特性互為不同之第1線和第2線沿著前述拉出方向延伸,且使所延伸的第1及第2線在與該拉出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交互排列複數列;前述面板,是在黑矩陣之BM線間排列像素而構成;前述第1記號是前述第1線和前述第2線的邊界線,前述第2記號是前述BM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薄膜貼附裝置,其中,前述第1檢測手段,使用與前述薄膜之前述拉出方向的單側邊最接近之前述邊界線作為前述第1記號而進行檢測;前述第2檢測手段,使用與前述轉印輥子上所轉印之薄膜的前述單側邊最接近的前述邊界線作為前述第1記號而進行檢測,且使用與前述面板之薄膜貼附方向的單側邊最接近的前述BM線作為前述第2記號而進行檢測。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薄膜貼附裝置,其中,前述轉印輥子,在內部依序具備光源和偏光透鏡,且在該轉印輥子之迴旋壁形成有:為了讓前述光源的光通過前述偏光透鏡而往該轉印輥子的外部照射之針孔;以在前述針孔的位置配置前述第1記號的狀態,將前述薄膜轉印至前述轉印輥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薄膜貼附裝置,其中,前述薄膜構成為,至少由第1層和第2層的薄膜所黏著成的2層構造,用來黏著要轉印至前述轉印手段之前述薄膜的第1層和該轉印手段之第1黏著力,具有比用來黏著前述第1層和前述第2層的第2黏著力更強的關係;用來黏著轉印至前述轉印手段後之前述第1層和前述面板的第3黏著力,具有比前述第1黏著力更強的關係;在前述轉印手段上進行前述第1層的轉印時,使該第1層從前述第2層剝離,將轉印至前述轉印手段後之第1 層往前述面板貼附時,使該第1層從該轉印手段剝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薄膜貼附裝置,其中,前述薄膜構成為,至少由第1層和第2層的薄膜所黏著成的2層構造,前述轉印手段具備有真空機構,該真空機構,在該轉印手段的迴旋面上,將前述薄膜的第1層以比該第1層和前述第2層的黏著力更強且比在前述面板上進行該第1層的貼附時的黏著力更弱的吸引力進行吸引;在藉由前述真空機構將前述第1層往前述轉印手段吸引時,使該第1層從前述第2層剝離,在轉印至前述轉印手段後之第1層往前述面板貼附時,使該第1層從該轉印手段剝離。
TW102122163A 2012-06-29 2013-06-21 Film attachment device TWI5388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46711A JP5967529B2 (ja) 2012-06-29 2012-06-29 フィルム貼付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8029A true TW201418029A (zh) 2014-05-16
TWI538809B TWI538809B (zh) 2016-06-21

Family

ID=49896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2163A TWI538809B (zh) 2012-06-29 2013-06-21 Film attachment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967529B2 (zh)
KR (1) KR101485385B1 (zh)
CN (1) CN103513319B (zh)
TW (1) TWI53880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2883A (zh) * 2020-12-25 2021-03-30 安徽金龙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于小尺寸玻璃的贴膜装置和贴膜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21281B1 (ko) * 2013-03-27 2014-07-18 주식회사 아바코 필름 부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필름 부착 방법
JP6346505B2 (ja) * 2014-06-27 2018-06-2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貼合装置、貼合方法、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および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方法
KR102172767B1 (ko) * 2015-03-31 2020-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필름 부착 시스템 및 필름 부착 방법
KR101896917B1 (ko) 2017-10-19 2018-10-22 김규만 액정표시장치 백라이트용 광학필름의 자동조립장치 및 자동조립방법
JP7020189B2 (ja) * 2018-03-02 2022-02-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搬送装置、フィルム搬送方法、及びフィルム貼付け装置
TW202031581A (zh) * 2019-02-15 2020-09-01 日商倍科有限公司 貼膜裝置及貼膜方法
CN112871578B (zh) * 2021-01-19 2022-07-22 北京亚宝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贴剂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JP7070956B1 (ja) 2021-10-26 2022-05-18 株式会社 ベアック 貼付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29231A (ja) * 1998-05-08 1999-11-30 Sony Corp フィルム貼付装置
KR100513653B1 (ko) * 1998-08-24 2005-11-25 비오이 하이디스 테크놀로지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소자의 편광판 부착 장치
JP4346971B2 (ja) * 2003-05-16 2009-10-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偏光板貼合方法及び装置
WO2007097058A1 (ja) * 2006-09-08 2007-08-30 Yodogawa Medec Co., Ltd. 偏光板貼付装置
KR100880554B1 (ko) * 2007-07-13 2009-01-30 주식회사 에스에프에이 편광판 부착장치
JP5134523B2 (ja) * 2008-12-17 2013-01-30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光学フィルム貼付け装置、光学フィルム貼付け方法、および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4751997B1 (ja) * 2010-02-17 2011-08-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の貼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
JP2011197280A (ja) * 2010-03-18 2011-10-0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貼合装置及び貼合方法
JP2011257463A (ja) * 2010-06-07 2011-12-22 Yodogawa Medec Co Ltd 偏光板貼付け装置及び該装置を用いた偏光板貼付け方法
KR101254749B1 (ko) * 2010-10-12 2013-04-15 (주)와이티에스 입체영상표시패널의 제조장치
KR20120038916A (ko) * 2011-10-26 2012-04-24 가부시키가이샤 후쿠 필름 점착 장치
KR101973832B1 (ko) * 2012-02-29 2019-04-29 수미토모 케미칼 컴퍼니 리미티드 광학 표시 디바이스의 생산 시스템 및 광학 표시 디바이스의 생산 방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2883A (zh) * 2020-12-25 2021-03-30 安徽金龙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于小尺寸玻璃的贴膜装置和贴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485385B1 (ko) 2015-01-23
JP5967529B2 (ja) 2016-08-10
KR20140002559A (ko) 2014-01-08
CN103513319A (zh) 2014-01-15
CN103513319B (zh) 2016-01-20
JP2014010293A (ja) 2014-01-20
TWI538809B (zh) 2016-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8809B (zh) Film attachment device
JP4377964B1 (ja) 液晶表示素子の連続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4503691B1 (ja) 液層表示素子の連続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4503690B1 (ja) 液晶表示素子を連続製造する装置に用いられる情報格納読出システム、及び、前記情報格納読出システム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4503693B1 (ja) 連続ウェブ形態の切込線入り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連続ロール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4503692B1 (ja) 液晶表示素子を連続製造する装置において用いられる情報格納読出演算システム及び情報格納読出演算システムの製造方法
KR101597397B1 (ko) 필름 부착 시스템
JP5362259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TWI690418B (zh) 貼合裝置、貼合方法、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及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
TWI661943B (zh) 貼合裝置、貼合方法、光學顯示設備的生產系統及光學顯示設備的生產方法
TW201309481A (zh) 工件的精密貼合裝置,及工件的精密貼合方法
TW201338986A (zh) 光學顯示裝置之生產系統及光學顯示裝置之生產方法
TWI630115B (zh)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及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方法
JP2008139523A (ja) 光学フィルム貼付け方法、光学フィルム貼付け装置、及び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TWI638753B (zh) 貼合裝置、光學顯示設備的生產系統、貼合方法及光學顯示設備的生產方法
TW201348764A (zh) 光學顯示裝置之生產系統及生產方法
WO2015029998A1 (ja) フィルム貼合装置、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及び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方法
JP2018510798A (ja) 手動調節可能な印刷見当合せ器を具備した輪転印刷機の印刷ユニットを見当合せ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TWI665497B (zh) 貼合裝置、貼合方法、光學顯示設備的生產系統及光學顯示設備的生產方法
CN114516224A (zh) 用于将印刷板附接到印刷滚筒的方法和装置
JP6634360B2 (ja) 光学的表示装置の積層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システム
TW201345702A (zh)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
TW201506491A (zh) 光學顯示設備之生產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