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50357A - 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其製造方法及感熱轉印記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其製造方法及感熱轉印記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50357A
TW201350357A TW102109823A TW102109823A TW201350357A TW 201350357 A TW201350357 A TW 201350357A TW 102109823 A TW102109823 A TW 102109823A TW 102109823 A TW102109823 A TW 102109823A TW 201350357 A TW201350357 A TW 20135035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transfer
transfer recording
side core
recording sheet
ta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9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kihiko Ito
Kosuke Kinoshita
Yasuhiro Miyauchi
Ken Oshinomi
Original Assignee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pa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50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5035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82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 B41M5/38207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41M5/385 - B41M5/395
    • B41M5/38214Structural details, e.g. multilayer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82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 B41M5/38207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41M5/385 - B41M5/395
    • B41M5/38221Apparatus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7/00Mechanisms for manipulating page-width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e.g. carbon paper
    • B41J17/22Supply arrangements for webs of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3/00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ink ribbons or like character-size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33/003Ribbon spools
    • B41J33/006Arrangements to attach the ribbon to the spoo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係具備感熱轉印記錄片捲繞的供給側芯;該感熱轉印記錄片之一方的端部固定之捲取該感熱轉印記錄片的捲取側芯;以及固定該感熱轉印記錄片與該捲取側芯的膠帶,該膠帶的縱彈性係數為1.0×107Pa以下。

Description

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其製造方法及感熱轉印記錄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使用於感熱轉印方式之列印機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更詳細而言,係關於一種具備捲繞感熱轉印記錄片的供給側芯、捲取感熱轉印記錄片的捲取側芯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
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一般而言,在感熱轉印方式的列印機中,常作為油墨色帶使用,且也稱為熱色帶。作為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之構造,一般係為各別於基材之一方的面設置感熱轉印層、在另一方的面設置耐熱滑性層(背塗層)的構造。感熱轉印層係為油墨的層,藉由在列印機之熱頭產生的熱,使油墨層的油墨昇華(昇華轉印方式)或是熔融(熔融轉印方式)而轉印於被轉印體側。
其中,昇華轉印方式,因為可合併列印機之高機能化且將各種圖像簡便地以全彩形成,所以可廣泛利用於數位相機之自助列印、身份證等之卡片類、娛樂用輸出物等。隨著如前述的用途之多樣化,需要小型化 、高速化、低成本化、或對於得到的印刷物之耐久性的要求也變大。因此,近年來在基材薄片之一方的面上具有不重疊賦予對印刷物之耐久性的保護層等而設置之多個感熱轉印層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係大為普及。
如前述的狀況中,伴隨用途之多樣化與普及擴大,依據進一步發展列印機的印刷速度之高速化,熱色帶之驅動也被高速化。因此,必要之利用馬達等的扭矩也增大,且與驅動部之齒輪等相關的負擔係變大。
由於與驅動部之齒輪相關的扭矩之增大,故齒輪數等之驅動不均勻係變大。再者,伴隨印刷速度之高速化,在印刷時於熱頭施加的能量係增大,因此會產生在低速時起因於不顯眼的驅動不均勻之具有既定的間距之不均勻轉印於印刷物的問題。
為了解決如前述的問題,例如,日本國特開2009-126122號公報(以下稱為專利文獻1)中,有人提出安裝有在捲取列印機之油墨色帶的捲取捲筒之捲取捲筒芯上,設置在圓周上突起且於圓周垂直方向自由可動之多個捲取捲筒滑動零件。
然而,如在專利文獻1提出的構造中,列印機之零件件數增加,與列印機之成本增加有關,因此現實上要實施係為困難。
如前述,最近之使用昇華轉印方式的高速列印機之情況中,以往技術中關於起因於列印機的驅動不均勻之具有間距的印刷不均勻,除了藉由列印機側之改善,亦即,藉由降低印刷速度而緩和印刷不均勻以外, 沒有現實的手段,成為使印刷之高速化變困難的一要因。
本發明為鑑於前述情事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使在高速印刷時也不容易產生列印機內驅動部之驅動不均勻導致的印刷不均勻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
[1]一種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其係具備:感熱轉印記錄片捲繞的供給側芯;該感熱轉印記錄片之一方的端部固定之捲取該感熱轉印記錄片的捲取側芯;以及固定該感熱轉印記錄片與該捲取側芯的膠帶,該膠帶的縱彈性係數為1.0×107Pa以下。
[2]在前述[1]中,該膠帶的厚度亦可為0.4mm以上1.0mm以下。
[3]在前述[1]中,該膠帶的捲取方向之長度亦可為5mm以上。
[4]在前述[1]中,該膠帶相對於該捲取側芯,亦可黏著在該捲取側芯的軸線方向範圍內。
[5]在前述[1]中,該感熱轉印記錄片,亦可藉由該膠帶,在該捲取側芯的外圓周之1/2以上的長度範圍內固定於該捲取側芯的外圓周面。
[6]在前述[5]中,該感熱轉印記錄片的寬亦可設定為較小於該捲取側芯之軸線方向的尺寸。
[7]在前述[1]中,亦可具備安裝於該捲取側芯之外圓周面的緩衝材。
[8]在前述[7]中,該感熱轉印記錄片的端部亦可藉由安裝於該緩衝材而固定於該捲取側芯。
根據前述本發明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可得到即使在高速印刷時也不容易產生起因於列印機內驅動部之驅動不均勻的印刷不均勻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
1‧‧‧感熱轉印記錄媒體
10‧‧‧感熱轉印記錄片
10A‧‧‧感熱轉印記錄片之一方的端部
10B‧‧‧感熱轉印記錄片之另一方的端部
20‧‧‧供給側芯
30‧‧‧捲取側芯
40‧‧‧膠帶
50‧‧‧緩衝材
L1‧‧‧膠帶之捲取方向的長度
L2‧‧‧捲取側芯的軸線方向之長度
T1‧‧‧膠帶的厚度
w1‧‧‧感熱轉印記錄片的寬
w2‧‧‧捲取側芯之軸線方向的尺寸
圖1為涉及本發明之第1~第2實施形態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之側剖面圖。
圖2為涉及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的同一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之捲取側芯以及膠帶的放大視圖。
圖3為涉及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之側剖面圖。
圖4為涉及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之捲取側芯以及膠帶的放大斜視圖。
圖5A為顯示在涉及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各實施例中,膠帶貼附於捲取側芯之構造的圖。
圖5B為顯示在涉及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各實施例中,膠帶貼附於捲取側芯之構造的圖。
圖5C為顯示在涉及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各實施例中,膠帶貼附於捲取側芯之構造的圖。
圖5D為顯示在涉及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各實施例中,膠帶貼附於捲取側芯之構造的圖。
圖5E為顯示在涉及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各實施例中,膠帶貼附於捲取側芯之構造的圖。
圖5F為顯示在涉及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各實施例中,膠帶貼附於捲取側芯之構造的圖。
圖6A為顯示在涉及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各比較例中,膠帶貼附於捲取側芯之構造的圖。
圖6B為顯示在涉及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各比較例中,膠帶貼附於捲取側芯之構造的圖。
圖6C為顯示在涉及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各比較例中,膠帶貼附於捲取側芯之構造的圖。
圖6D為顯示在涉及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各比較例中,膠帶貼附於捲取側芯之構造的圖。
圖6E為顯示在涉及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各比較例中,膠帶貼附於捲取側芯之構造的圖。
圖6F為顯示在涉及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各比較例中,膠帶貼附於捲取側芯之構造的圖。
圖6G為顯示在涉及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各比較例中,膠帶貼附於捲取側芯之構造的圖。
圖7為涉及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之側剖面圖。
圖8為涉及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之變形例的側剖面圖。
圖9為涉及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之變形例的側剖面圖。
[實施發明之形態]
關於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係參照圖1進行 說明。
涉及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1,係具備捲繞感熱轉印記錄片10的供給側芯20、捲取感熱轉印記錄片10的捲取側芯30、以及將感熱轉印記錄片10固定於捲取側芯30的膠帶40。
感熱轉印記錄片10,係具有具備薄片狀的基材、在基材之一方的面形成的染料層、以及在基材之另一方的面形成的耐熱滑性層之周知的構成。
作為基材,係需要在熱轉印之熱壓下不會軟化變形的耐熱性與強度,例如,可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賽璐玢、乙酸酯、聚碳酸酯、聚碸、聚醯亞胺、聚乙烯醇、芳香族聚醯胺、芳綸、聚苯乙烯等之合成樹脂的薄膜、以及電容器紙、石蠟紙等之紙類等單獨使用,或使用組合的複合體。其中,考慮到物性面、加工性、成本面等的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較為理想。又,考慮操作性、加工性,感熱轉印記錄片的厚度可使用2μm以上50μm以下之範圍者。再者,考慮到轉印適性或加工性等之處理性的話,2μm以上9μm以下左右的厚度較為理想。
染料層的材料,可使用周知的材料,例如,可藉由摻合熱轉移性染料、黏結劑、溶劑等,製備染料層形成用的塗布液,並將塗布液塗布於基材之一方的面且進行乾燥而形成。再者,染料層係以1色的單一層構成,也可將包含色相不同的染料之複數的染料層於同一基材的同一面依序重複形成。
染料層的熱轉移性染料係為利用熱而熔融、擴散或昇華轉移的染料,例如,作為黃色成分,可舉出溶劑黃56、16、30、93、33、分散黃201、231、33等。作為洋紅色成分,可舉出C.I.分散紅60、C.I.分散紫26、C.I.分散紫38、C.I.溶劑紅27、或是C.I.溶劑紅19等,但其中尤須使用包含C.I.分散紫38等所代表之蒽醌系化合物而成的染料。作為氰成分,可舉出C.I.分散藍354、C.I.溶劑藍63、C.I.溶劑藍36、C.I.溶劑藍266、C.I.分散藍257、或C.I.分散藍24等,但其中尤須使用包含C.I.溶劑藍63、C.I.溶劑藍36、或C.I.分散藍24等所代表之蒽醌系化合物而成的染料。其理由為在基材.染料層間導入後述的底漆層時,包含蒽醌系化合物而成的染料,對於受像層之轉印效率較其他染料更佳。其結果可賦予高轉印感度,亦即,可減低使用於染料層的染料。
在染料層亦可混合適當黏結劑。作為黏結劑,亦可使用任何周知的樹脂黏結劑,並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舉出乙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乙羥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乙酸纖維素等之纖維素系樹脂、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縮丁醛、聚乙烯縮醛、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醯胺等之乙烯系樹脂、聚酯樹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合樹脂、苯氧樹脂等。
染料層的染料與黏結劑之摻合比率以質量基準計為(染料)/(黏結劑)=10/100~300/100較佳。此為由於(染料)/(黏結劑)的比率低於10/100的話,染料過少且發色 感度會變不夠,得不到良好的熱轉印刷像,而且,該比率超過300/100時,因為對於黏結劑的染料之溶解性會極端地下降,所以在成為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之際,保存穩定性會變差,染料變得容易析出。又,在染料層中,於不損及性能的範圍,亦可包含分散劑、黏度調整劑、穩定化劑等之周知的添加劑。
在基材與染料層之間,視需要亦可設置底漆層。底漆層係提高基材與染料層之接著性。具有提高基材與染料層的接著性之特性的材料,例如,可將包含水溶性高分子的塗布液,藉由塗布、乾燥形成底漆層。
在底漆層或底漆層形成塗布液中,於不損及基材與染料層之接著性的範圍,可使用膠體狀無機顏料超微粒子、異氰酸酯化合物、矽烷偶合劑、分散劑、黏度調整劑、穩定化劑等之周知的各種添加劑。再者,作為膠體狀無機顏料超微粒子,以往周知的粒子中,例如,可舉出二氧化矽(膠體二氧化矽)、氧化鋁或氧化鋁水合物(氧化鋁溶膠、膠體氧化鋁、陽離子性氧化鋁或其水合物、假軟水鋁石等)、矽酸鋁、矽酸鎂、碳酸鎂、氧化鎂、氧化鈦等。
作為耐熱滑性層的材料,可使用周知的材料。例如,可摻合成為黏結劑的樹脂、賦予離型性或滑動性的機能性添加劑、填充劑、硬化劑、溶劑等製備耐熱滑性層形成用的塗布液,並進行塗布、乾燥而形成耐熱滑性層。形成的耐熱滑性層之乾燥後的塗布量,適合為0.1g/m2以上2.0g/m2以下左右。
再者,耐熱滑性層之乾燥後的塗布量,係指在將耐熱滑性層形成用的塗布液塗布、乾燥後殘留的固體成分量。該定義對於染料層以及底漆層也為同樣。
舉出在耐熱滑性層作為黏結劑樹脂使用的材料之一例的話,可舉出聚乙烯縮丁醛樹脂、聚乙烯乙醯縮醛樹脂、聚酯樹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體、聚醚樹脂、聚丁二烯樹脂、丙烯酸多元醇、聚胺基甲酸脂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環氧丙烯酸酯、硝化纖維素樹脂、乙酸纖維素樹脂、聚醯胺樹脂、聚醯亞胺樹脂、聚醯胺醯亞胺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丙烯酸樹脂、以及該等之改性體等。
耐熱滑性層、底漆層、染料層,可藉由以任何周知的塗布方法塗布,並進行乾燥而形成。作為塗布方法之一例,可舉出凹版印刷塗布法、網版印刷法、噴灑塗布法、逆輥塗布法等。
又,在基材中,於形成耐熱滑性層或底漆層的面,亦可施以提升在基材表面形成的層與基材表面之接著性的處理(以下為「賦予接著性處理」)。作為賦予接著性處理,可應用電暈處理、火焰處理、臭氧處理、紫外線處理、放射線處理、粗化表面處理、電漿處理、底漆處理等之周知的技術,亦可並用兩種以上該等之處理。
供給側芯20以及捲取側芯30,係以樹脂等形成為圓柱狀或圓筒狀,感熱轉印記錄片10之一方的端部10A安裝於供給側芯20,且捲繞於供給側芯20的外圓周面 。端部10A安裝於供給側芯20的構造沒有特別限制,可完全地固定,亦可安裝為施加既定力量即脫落的程度。
感熱轉印記錄片10之另一方的端部10B,係介由膠帶40而固定於捲取側芯30的外圓周面。在膠帶40中,接合的感熱轉印記錄片10之長邊方向的縱彈性係數係設定為1.0×107Pa以下。
膠帶40係於薄片狀的載具之雙面形成黏著層而構成。膠帶40的縱彈性係數,完全根據載具的材料而決定。作為實現上述範圍的縱彈性係數之載具的材料,例如,可舉出天然橡膠、如丁基橡膠或苯乙烯丁二烯橡膠之類的合成橡膠、合成橡膠的發泡體、聚乙烯或聚丙烯的發泡體等,但沒有限定於該等之材料。黏著層,只要相對於捲取側芯30以及感熱轉印記錄片10之雙方適當地黏著即可,可適當選擇周知的材料使用。
由於涉及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1中,膠帶40的縱彈性係數設定為1.0×107Pa以下,故列印機之驅動不均勻導致的感熱轉印記錄片10之捲取方向的偏差會藉由膠帶40之彈性變形而適當地被吸收。其結果可適當地抑制起因於驅動不均勻之具有間距的印刷不均勻之產生,並可適當地進行高速印刷。
關於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係參照圖1以及圖2進行說明。
涉及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1,係具有與涉及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同樣的構成。
感熱轉印記錄片10係使用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的方法得到。
圖2為同一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之捲取側芯以及膠帶的放大視圖。膠帶40之捲取方向的長度L1係設定為5mm以上。長度L1較佳為10mm以上,更佳為15mm以上。成為5mm以下的話,因為感熱轉印記錄片10與膠帶40之接著面、以及捲取側芯30與膠帶40之接著面積會變小,所以感熱轉印記錄片10容易自膠帶40剝離,或是膠帶40容易自捲取側芯30剝離。
膠帶40的厚度T1係設定為0.4mm以上1.0mm以下的範圍。低於0.4mm的話,伴隨起因於列印機之驅動不均勻的間距,緩和印刷不均勻的效果會變小。又,大於1.0mm的話,相對於捲取側芯30的感熱轉印記錄片10之捲曲形狀會崩塌而無法成為圓形,在捲取速度產生不均勻的結果,產生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
再者,在本發明中,膠帶40的厚度T1係指載具的厚度。
關於黏著在捲取側芯30的膠帶40之捲取側芯30的軸線方向之長度L2,並沒有特別限制,亦可考慮感熱轉印記錄片10之寬等而適當設定。膠帶40黏著在捲取側芯30的軸線方向範圍內時,感熱轉印記錄片10呈穩定且固定於捲取側芯30,因而較為理想。
因為涉及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1中,膠帶40的厚度T1設定為0.4mm以上1.0mm以下的範圍,所以列印機之驅動不均勻導致的感熱轉印 記錄片10之芯徑方向的偏差會藉由膠帶40之彈性變形而適當地被吸收。其結果可適當地抑制起因於驅動不均勻之具有間距的印刷不均勻之產生,並可適當地進行高速印刷。
關於本發明的第3實施形態,係參照圖3~圖6進行說明。
涉及本發明的第3實施形態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1,係具有與涉及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同樣的構成。
感熱轉印記錄片10係使用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的方法得到。
供給側芯20以及捲取側芯30,係以樹脂等形成為圓柱狀或圓筒狀,感熱轉印記錄片10之一方的端部10A安裝於供給側芯20,且捲繞於供給側芯20的外圓周面。端部10A安裝於供給側芯20的構造沒有特別限制,可完全地固定,亦可安裝為施加既定力量即脫落的程度。
感熱轉印記錄片10之另一方的端部10B,係介由膠帶40而固定於捲取側芯30的外圓周面。如圖4所示,感熱轉印記錄片10的寬w1係設定為更小於捲取側芯30之軸線方向的尺寸w2。據此,感熱轉印記錄片10不容易在捲取側芯的軸線方向突出,且可抑制突出導致的捲取不良或機械之停止。
膠帶40係於薄片狀的載具之雙面形成黏著層而構成。作為載具的材料,例如,可舉出天然橡膠、如丁基橡膠或苯乙烯丁二烯橡膠之類的合成橡膠、合成橡 膠的發泡體、聚乙烯或聚丙烯的發泡體等,但沒有限定於該等。黏著層,只要相對於捲取側芯30以及感熱轉印記錄片10之雙方適當地黏著即可,可適當選擇周知的材料使用。
如圖3所示,感熱轉印記錄片10的端部10B側,在捲取側芯30的外圓周之1/2以上的長度範圍內,係以膠帶40固定於捲取側芯30。由於感熱轉印記錄片10相對於捲取側芯30,黏著在外圓周之1/2以上的長度範圍內,故感熱轉印記錄片10確實地固定於捲取側芯30,且在高速印刷時感熱轉印記錄片之捲取也呈穩定。其結果,即使在高速印刷時,也可改善起因於列印機內驅動部之驅動不均勻的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
為了將高速印刷時之印刷不均勻抑制直到實用上沒問題的等級,藉由膠帶40固定之感熱轉印記錄片10的長度需要為捲取側芯的外圓周之1/2以上,且1/2以上2周以下較佳,1/2以上1周以下更佳。當固定的長度成為2周以上時,捲取的感熱轉印記錄片之形狀會崩塌而無法成為圓形。該情況中,有在捲取速度產生不均勻且產生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的可能。又,即使將感熱轉印薄片固定為捲取側芯之外圓周的1周以上,抑制印刷不均勻的效果也沒有提高太多,且僅有增加成本的傾向。
在將感熱轉印記錄片10固定於捲取側芯30的外圓周之1/2以上的長度範圍內之際,並沒特別限制膠帶40的形狀。因此,亦可設定膠帶40的形狀為將固定的區域之整面包覆。又。如圖5A至圖5F所示,亦可設定膠帶 的形狀為將固定的區域之一部分包覆。再者,根據與前述實施形態為不同的構造(方法、形狀),亦可設定膠帶的形狀為將固定的區域之一部分包覆。藉由將黏著膠帶的形狀之區域的一部分包覆,可減少膠帶的使用量,並削減製造成本。
關於本發明的第4實施形態,係參照圖7至圖9進行說明。
涉及本發明的第4實施形態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1,係具有與涉及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1同樣的構成。
感熱轉印記錄片10係使用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的方法得到。
供給側芯20以及捲取側芯30,係以樹脂等形成為圓柱狀或圓筒狀,感熱轉印記錄片10之一方的端部10A安裝於供給側芯20,且捲繞於供給側芯20的外圓周面。端部10A安裝於供給側芯20的構造沒有特別限制,可完全地固定,亦可安裝為施加既定力量即脫落的程度。
感熱轉印記錄片10之另一方的端部10B,係介由膠帶40而固定於捲取側芯30的外圓周面。如圖4所示,感熱轉印記錄片10的寬w1係設定為更小於捲取側芯30之軸線方向的尺寸w2。
膠帶40,只要相對於捲取側芯30以及感熱轉印記錄片10之雙方適當地黏著即可,可適當選擇周知的材料使用。又,亦可使用與後述的緩衝材50同等的材料。
在捲取側芯30的外圓周面,係於未貼附膠帶40的位置安裝緩衝材50。緩衝材50,係於具有緩衝性之薄片狀的載具之一方的面,形成用以黏著於捲取側芯30的黏著層而構成。作為載具的材料,例如,可舉出天然橡膠、如丁基橡膠或苯乙烯丁二烯橡膠之類的合成橡膠、合成橡膠的發泡體、聚乙烯或聚丙烯的發泡體等,但沒有限定於該等。
黏著層,只要相對於捲取側芯30適當地黏著即可,可適當選擇周知的材料使用。又,亦可為黏著層設置於載具的雙面,且捲取的感熱轉印記錄片10黏著於緩衝材50的構成。又,在緩衝材50的兩側設置黏著層時,亦可不使用膠帶40,藉由緩衝材50將感熱轉印記錄片10安裝於捲取側芯30。
藉由將緩衝材50的面積設定為捲取側芯30的外圓周面之1/10以上,可抑制列印機內驅動部之驅動不均勻導致的印刷不均勻。面積的上限值沒有限定,亦可緩衝材50包覆捲取側芯30的外圓周面整體。又,只要面積設定為前述範圍,具體的形狀則沒有特別限制。例如,如圖8所示,可在捲取側芯30之周方向範圍內,亦可在周方向中使其相互分開而設置多個。再者,如圖9所示,亦可使緩衝材50之一部分置於膠帶40與捲取側芯30之間,並將感熱轉印記錄片10的端部10B安裝於緩衝材。如前述進行的話,因為緩衝材的效果直接作用於感熱轉印記錄片10的端部,所以更容易得到緩衝材的效果。
此外,緩衝材50可在捲取側芯30之軸線方向 範圍內,亦可在軸線方向使其相互分開而設置多個。
根據涉及本發明的第4實施形態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1,列印機之驅動不均勻導致的感熱轉印記錄片10之捲取側芯30之徑方向的偏差會藉由與感熱轉印記錄片10接觸的緩衝材50進行彈性變形而適當地被吸收。因此,即使在高速印刷時,可適當地抑制起因於驅動不均勻之具有間距的印刷不均勻。
實施例
關於涉及本發明之第1~第4實施形態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係使用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再者,以下的說明中之「份」只要沒有特別說明均為質量基準。又,涉及本發明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並沒有限定於下述各實施例的內容。
(在各實施例以及比較例共通的內容)
<附設耐熱滑性層的基材之製作>
作為基材,係使用在其中一面施以賦予接著性處理之厚度4.5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在未進行賦予接著性處理的面,藉由將下述組成的耐熱滑性層塗布液,利用凹版印刷塗布法塗布,使乾燥後的塗布量成為0.5g/m2,並於100℃乾燥1分鐘,得到附設耐熱滑性層的基材。
<耐熱滑性層塗布液>
<感熱轉印記錄片之製作>
在使附設耐熱滑性層的基材具有容易接著性質而處理後的面,藉由將下述組成的底漆層塗布液,利用凹版印刷塗布法塗布,使乾燥後的塗布量成為0.20g/m2,並於100℃乾燥2分鐘,形成底漆層。再者,在底漆層上,藉由將下述組成的染料層塗布液,利用凹版印刷塗布法塗布,使乾燥後的塗布量成為0.70g/m2,並於90℃乾燥1分鐘,形成染料層,得到感熱轉印記錄片。
<底漆層塗布液>
<染料層塗布液>
(實施例1)
使前述手法所得到的感熱轉印記錄片形成為寬160mm的膠帶狀,且相對於直徑1吋(2.54cm)、軸線方向之尺寸170mm的ABS樹脂製供給側芯,將一方的端部利用熱壓接固定並捲為200m。然後,將感熱轉印記錄片之另一方的端部,利用具有1.0×107Pa之縱彈性係數的10mm×160mm之雙面膠帶(載具的材質:發泡橡膠)固定於與供給側芯同一材質以及同一尺寸的捲取側芯,製作感熱轉印記錄媒體。
(實施例2)
將感熱轉印記錄片之另一方的端部,使用具有5.0×106Pa之縱彈性係數的10mm×160mm之雙面膠帶(載具的材質:發泡橡膠)固定於捲取側芯,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3)
將感熱轉印記錄片之另一方的端部,使用具有1.0×106Pa之縱彈性係數的10mm×160mm之雙面膠帶(載具的材質:發泡橡膠)固定於捲取側芯,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步驟製作。
(比較例1)
將感熱轉印記錄片之另一方的端部,使用具有1.5×107Pa之縱彈性係數的10mm×160mm之雙面膠帶(載具的材質:發泡橡膠)固定於捲取側芯,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步驟製作。
(比較例2)
將感熱轉印記錄片之另一方的端部,使用具有3.0×107Pa之縱彈性係數的10mm×160mm之雙面膠帶(載具的材質:發泡橡膠)固定於捲取側芯,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步驟製作。
<被轉印體之製作>
後述之使用於印刷不均勻之探討的被轉印體,係以下述的步驟製作。
作為基材,使用厚度188μm的白色發泡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藉由在基材之一方的面將下述組 成的受像層塗布液,利用凹版印刷塗布法塗布,使乾燥後的塗布量成為5.0g/m2,並進行乾燥,製作感熱轉印用的被轉印體。
<受像層塗布液>
<印刷評價>
使用實施例1至3、以及比較例1、2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利用評價用熱列印機,設定使單色的印刷速度成為3.0吋(7.62cm)/sec,使用感熱轉印記錄片連續進行10畫面分之印刷,對於全黑印刷時的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進行官能評價。
<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
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係以下述的基準採用5階段進行評價。得到E、VG、G之感熱轉印記錄片係判斷為實用上沒問題。
E(EXCELLENT):無法確認在被轉印體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
VG(VERY GOOD):僅於反射光中確認在被轉印體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
G(GOOD):確認些微在被轉印體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
P(POOR):清楚地確認一部分在被轉印體具有間距 之印刷不均勻。
VP(VERY POOR):清楚地確認整面在被轉印體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
結果示於表1。
如表1所示,膠帶的縱彈性係數下降,因此確認有改善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的傾向。藉由以具有1.0×107Pa以下之縱彈性係數的膠帶,固定捲取側芯與感熱轉印記錄片,係展現可緩和列印機內部之驅動不均勻,且將具有間距的印刷不均勻改善為實用等級。
關於涉及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係使用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再者,以下的說明中之「份」只要沒有特別說明均為質量基準。又,涉及本發明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並沒有限定於下述各實施例的內容。
使用與前述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感熱轉印記錄片。
(實施例4)
使前述手法所得到的感熱轉印記錄片形成為寬160mm的膠帶狀,且相對於直徑1吋(2.54cm)、軸線方向 之尺寸170mm的ABS樹脂製供給側芯,將一方的端部利用熱壓接固定並捲為200m。然後,將感熱轉印記錄片之另一方的端部,利用長度L1為5mm、長度L2為160mm、厚度T1為0.4mm之雙面膠帶固定於與供給側芯同一材質以及同一尺寸的捲取側芯,製作感熱轉印記錄媒體。
(實施例5)
將感熱轉印記錄片之另一方的端部,使用長度L1為5mm、長度L2為160mm、厚度T1為1.0mm之雙面膠帶固定於捲取側芯,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4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6)
將感熱轉印記錄片之另一方的端部,使用長度L1為10mm、長度L2為160mm、厚度T1為0.4mm之雙面膠帶固定於捲取側芯,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4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7)
將感熱轉印記錄片之另一方的端部,使用長度L1為10mm、長度L2為160mm、厚度T1為1.0mm之雙面膠帶固定於捲取側芯,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4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8)
將感熱轉印記錄片之另一方的端部,使用長度L1為15mm、長度L2為160mm、厚度T1為0.4mm之雙面膠帶固定於捲取側芯,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4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9)
將感熱轉印記錄片之另一方的端部,使用長度L1為15mm、長度L2為160mm、厚度T1為1.0mm之雙面膠帶固定於捲取側芯,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4同樣的步驟製作。
(比較例3)
將感熱轉印記錄片之另一方的端部,使用長度L1為3mm、長度L2為160mm、厚度T1為1.0mm之雙面膠帶固定於捲取側芯,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4同樣的步驟製作。
(比較例4)
將感熱轉印記錄片之另一方的端部,使用長度L1為15mm、長度L2為160mm、厚度T1為2.0mm之雙面膠帶固定於捲取側芯,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4同樣的步驟製作。
<被轉印體之製作>
後述之使用於印刷不均勻之探討的被轉印體,係採用與前述實施例1同樣的步驟製作。
<印刷評價>
使用實施例4至9、以及比較例3、4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利用評價用熱列印機,以單色的印刷速度為3.0吋(7.62cm)/sec之設定,進行印刷直到感熱轉印記錄片用完,對於全黑印刷時的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進行官能評價。
<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
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係以下述的基準採用2階段進行評價。
G(GOOD):無法確認在被轉印體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
P(POOR):清楚地確認整面在被轉印體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
結果示於表2。
如表2所示,設定於膠帶之厚度T1為0.4mm以上1.0mm以下之範圍內的實施例4~9中,可抑制列印機的驅動不均勻導致之具有間距的印刷不均勻,並進行高速印刷。
相對於此,長度L1低於5mm的比較例3中,在印刷第1張時膠帶會自捲取側芯剝落,無法進行印刷。吾人認為其原因為感熱轉印記錄片與膠帶、以及捲取側芯與膠帶之接著面積小。又,厚度T1超過1.0mm的比較例4中,係於整面產生具有間距的印刷不均勻。產生的印刷不均勻,其產生的原因為相對於捲取側芯的感熱轉印記 錄片之捲曲形狀崩塌為橢圓狀而無法成為圓形,在捲取速度產生不均勻。
關於涉及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係使用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再者,以下的說明中之「份」只要沒有特別說明均為質量基準。又,涉及本發明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並沒有限定於下述各實施例的內容。
採用與前述實施例1同樣的步驟,得到感熱轉印記錄片。
(實施例10)
使前述手法所得到的感熱轉印記錄片形成為寬160mm的膠帶狀,且相對於直徑1吋(2.54cm)、軸線方向之尺寸170mm的ABS樹脂製供給側芯,將一方的端部利用熱壓接固定並捲為200m。然後,將感熱轉印記錄片之另一方的端部側,利用160mm×79.6mm之雙面膠帶,相對於與供給側芯同一材質以及同一尺寸的捲取側芯,固定於外圓周整體(1周分)範圍內,製作感熱轉印記錄媒體。
(實施例11)
使用10mm×200mm的雙面膠帶,將雙面膠帶在捲取側芯之外圓周整周範圍內旋轉2次貼附為螺旋狀,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10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12)
使用160mm×40mm的雙面膠帶,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10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13)
使用160mm×40mm的雙面膠帶2條,如圖5A所示,使2條雙面膠帶40平行且分開而貼附於捲取側芯30,且將感熱轉印記錄片的端部在40mm範圍內固定,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12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14)
使用165mm×40mm的雙面膠帶2條,如圖5B所示,使2條雙面膠帶40交叉而貼附於捲取側芯30,且將感熱轉印記錄片的端部在40mm範圍內固定,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12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15)
使用160mm×10mm的雙面膠帶與10mm×40mm的雙面膠帶共計2條,如圖5C所示,使2條雙面膠帶40交叉而貼附於捲取側芯30,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12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16)
使用10mm×40mm的雙面膠帶2條與40mm×10mm的雙面膠帶2條之共計4條,如圖5D所示,使4條雙面膠帶40貼附於捲取側芯30,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12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17)
使用10mm×40mm的雙面膠帶2條,如圖5E所示,使2條雙面膠帶40貼附於捲取側芯30,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12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18)
使用40mm×10mm的雙面膠帶4條,如圖5F所示,使4條雙面膠帶40貼附於捲取側芯30,且將感熱轉印記錄片的端部在40mm範圍內固定,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12同樣的步驟製作。
(比較例5)
使用160mm×30mm的雙面膠帶,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10同樣的步驟製作。
(比較例6)
使用160mm×10mm的雙面膠帶2條,如圖6A所示,使2條雙面膠帶40平行且分開而貼附於捲取側芯30,且將感熱轉印記錄片的端部在30mm範圍內固定,除此以外,係採用與比較例5同樣的步驟製作。
(比較例7)
使用160mm×10mm的雙面膠帶2條,如圖6B所示,使2條雙面膠帶40交叉而貼附於捲取側芯30,且將感熱轉印記錄片的端部在30mm範圍內固定,除此以外,係採用與比較例5同樣的步驟製作。
(比較例8)
使用160mm×10mm的雙面膠帶與10m×30mm的雙面膠帶共計2條,如圖6C所示,使2條雙面膠帶40交叉而貼附於捲取側芯30,除此以外,係採用與比較例5同樣的步驟製作。
(比較例9)
使用10mm×30mm的雙面膠帶2條與40mm×10mm的雙面膠帶2條之共計4條,如圖6D所示,使4條雙面膠帶40 貼附於捲取側芯30,除此以外,係採用與比較例5同樣的步驟製作。
(比較例10)
使用10mm×30mm的雙面膠帶2條,如圖6E所示,使2條雙面膠帶40貼附於捲取側芯30,除此以外,係採用與比較例5同樣的步驟製作。
(比較例11)
使用10mm×30mm的雙面膠帶4條,如圖6F所示,使4條雙面膠帶40貼附於捲取側芯30,且將感熱轉印記錄片的端部在30mm範圍內固定,除此以外,係採用與比較例5同樣的步驟製作。
(比較例12)
使用40mm×8mm的雙面膠帶4條,如圖6G所示,使4條雙面膠帶40在周方向排列而貼附於捲取側芯30,且將感熱轉印記錄片的端部在35mm範圍內固定,除此以外,係採用與比較例5同樣的步驟製作。
<被轉印體之製作>
後述之使用於印刷不均勻之探討的被轉印體,係採用與前述實施例1同樣的步驟製作。
<印刷評價>
使用實施例10至18、以及比較例5至12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設定評價用熱列印機,使單色的印刷速度成為3.0吋(7.62cm)/sec,進行印刷直到感熱轉印記錄片用完,對於全黑印刷時的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進行官能評價。
<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
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係以下述的基準採用5階段進行評價。得到E、VG、G之感熱轉印記錄片係判斷為實用上沒問題。
E(EXCELLENT):無法確認在被轉印體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
VG(VERY GOOD):僅於反射光中確認在被轉印體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
G(GOOD):確認些微在被轉印體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
P(POOR):清楚地確認一部分在被轉印體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
VP(VERY POOR):清楚地確認整面在被轉印體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
結果示於表3。
如表3所示,將感熱轉印記錄片在捲取側芯的半周以上範圍內黏著固定之實施例10至18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係展現在高速印刷時也可抑制起因於列印機內部的驅動不均勻之具有間距的印刷不均勻直到實用上沒問題的等級。
又,藉由固定外圓周1周分左右,可進一步適當地抑制印刷不均勻。
相對於此,感熱轉印記錄片在低於捲取側芯之半周範圍內黏著固定的比較例5至12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無法充分抑制高速印刷時之具有間距的印刷不均勻。
關於涉及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係使用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再者,以下的說明中之「份」只要沒有特別說明均為質量基準。又,涉及本發明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並沒有限定於下述各實施例的內容。
採用與前述實施例1同樣的步驟,得到感熱轉印記錄片。
(實施例19)
使前述手法所得到的感熱轉印記錄片形成為寬160mm的膠帶狀,且相對於直徑1吋(2.54cm)、軸線方向之尺寸170mm的ABS樹脂製供給側芯,將一方的端部利用熱壓接固定並捲為200m。然後,將感熱轉印記錄片之另一方的端部,利用160mm×10mm之雙面膠帶相對於與供給側芯同一材質以及同一尺寸的捲取側芯進行固定。 再者,將160mm×8.47mm(相當於捲取側芯的外圓周面積之10%的面積)、厚度0.4mm的緩衝材(載具的材質:發泡橡膠)安裝於捲取側芯的外圓周面,製作感熱轉印記錄媒體。
(實施例20)
將前述緩衝材2片安裝於捲取側芯的外圓周面,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19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21)
使用160mm×21.18mm(相當於捲取側芯的外圓周面積之25%的面積)的緩衝材,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19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22)
使用160mm×41.37mm(相當於捲取側芯的外圓周面積之50%的面積)的緩衝材,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21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23)
使用雙面膠帶,將感熱轉印記錄片的端部安裝於緩衝材,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19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24)
使用雙面膠帶,將感熱轉印記錄片的端部安裝於緩衝材,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20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25)
使用雙面膠帶,將感熱轉印記錄片的端部安裝於緩衝材,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21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26)
使用雙面膠帶,將感熱轉印記錄片的端部安裝於緩衝材,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22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27)
排除安裝雙面膠帶的區域,以緩衝材包覆整個捲取側芯之外圓周面,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19同樣的步驟製作。
(實施例28)
安裝緩衝材,使捲取側芯之外圓周面整體被緩衝材包覆,並使用雙面膠帶,將感熱轉印記錄片的端部安裝於緩衝材,除此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19同樣的步驟製作。
(比較例13)
除了未將緩衝材安裝於捲取側芯以外,係採用與實施例19同樣的步驟製作。
<被轉印體之製作>
後述之使用於印刷不均勻之探討的被轉印體,係採用與前述實施例1同樣的步驟製作。
<印刷評價>
使用實施例19至28、以及比較例13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使用評價用熱列印機,設定使單色的印刷速度成為3.0吋(7.62cm)/sec,使用感熱轉印記錄片連續進行10畫面分之印刷,對於全黑印刷時的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進行官能評價。
<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
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係以下述的基準採用2階段 進行評價。得到G之感熱轉印記錄片係判斷為實用上沒問題。
G(GOOD):無法確認在被轉印體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
P(POOR):清楚地確認整面在被轉印體具有間距之印刷不均勻。
結果示於表4。
如表4所示,在捲取側芯的外圓周面安裝緩衝材的實施例19至28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中,即使在高速印刷時也可適當地抑制起因於列印機內部的驅動不均勻之具有間距的印刷不均勻。
相對於此,未將緩衝材安裝於捲取側芯之外圓周面的比較例13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無法充分抑制高速印刷時之具有間距的印刷不均勻。
藉由本發明得到的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可使用於昇華轉印方式的列印機,且因為可合併列印機之高速.高機能化而將各種圖像簡便地以全彩形成,所以可 廣泛利用於數位相機之自助列印、身份證等之卡片類、娛樂用輸出物等。
以上對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以及實施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的技術範圍並沒有限定於前述實施形態,在不脫離本發明之趣旨的範圍中,可對於各構成要素增加各種變更或進行刪除。
例如,前述實施形態以及實施例中,係說明膠帶為黏著層設置於載具之雙面的雙面膠帶之例,但亦可為僅於載具之單面設置黏著層的膠帶。
該情況中,膠帶係包覆感熱轉印記錄片的端部而固定於捲取側芯,但感熱轉印記錄片在捲取側芯捲取一周以上的話,會成為膠帶夾設於感熱轉印記錄片與捲取側芯之間的狀態,膠帶會發揮印刷不均勻抑制效果。
又,代替前述,亦可將感熱轉印記錄片利用黏著層或熱壓接與該膠帶之未設置黏著層的面接合。即使如前述進行,也可介由膠帶而將感熱轉印記錄片固定於捲取側芯。該方法,在將捲取側芯的外圓周面於周方向範圍內以膠帶包覆時特別適當。
1‧‧‧感熱轉印記錄媒體
10‧‧‧感熱轉印記錄片
10A‧‧‧感熱轉印記錄片之一方的端部
10B‧‧‧感熱轉印記錄片之另一方的端部
20‧‧‧供給側芯
30‧‧‧捲取側芯
40‧‧‧膠帶

Claims (8)

  1. 一種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其係具備:感熱轉印記錄片捲繞的供給側芯;該感熱轉印記錄片之一方的端部固定之捲取該感熱轉印記錄片的捲取側芯;以及固定該感熱轉印記錄片與該捲取側芯的膠帶,該膠帶的縱彈性係數為1.0×107Pa以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其中該膠帶的厚度為0.4mm以上1.0mm以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其中該膠帶的捲取方向之長度為5mm以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其中該膠帶相對於該捲取側芯,係黏著在該捲取側芯的軸線方向範圍內。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其中該感熱轉印記錄片,係藉由該膠帶,在該捲取側芯的外圓周之1/2以上的長度範圍內固定於該捲取側芯的外圓周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其中該感熱轉印記錄片的寬係設定為較小於該捲取側芯之軸線方向的尺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其係具備安裝於該捲取側芯之外圓周面的緩衝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其中該感 熱轉印記錄片的端部係藉由安裝於該緩衝材而固定於該捲取側芯。
TW102109823A 2012-03-21 2013-03-20 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其製造方法及感熱轉印記錄方法 TW2013503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63714 2012-03-21
JP2012065485 2012-03-22
JP2012067992 2012-03-23
JP2012067993 2012-03-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50357A true TW201350357A (zh) 2013-12-16

Family

ID=49222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9823A TW201350357A (zh) 2012-03-21 2013-03-20 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其製造方法及感熱轉印記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01115A1 (zh)
EP (1) EP2829406A1 (zh)
JP (1) JPWO2013141313A1 (zh)
CN (1) CN104203585A (zh)
TW (1) TW201350357A (zh)
WO (1) WO20131413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7004868T5 (de) * 2016-09-28 2019-06-27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Wärmeübertragungssystem, Wickelvorrichtung, Wärmeübertragungsverfahren und Wickelverfahren
JP2018144251A (ja) * 2017-03-01 2018-09-2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感熱転写記録媒体
US10581484B2 (en) * 2017-10-16 2020-03-03 Cellphone-Mate, Inc. Signal boosters with compensation for cable loss
WO2021079488A1 (ja) * 2019-10-25 2021-04-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用インクシート
CN114906652B (zh) * 2022-06-07 2023-07-07 湖南工业智能体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带卷芯的防水膜自动收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9877A (en) * 1993-04-06 1996-03-19 Fujicopian Co., Ltd. Transfer ribbon cassette, a case for enclosing the cassette, and a paint film transfer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H08325532A (ja) * 1995-05-29 1996-12-10 Asahi Corp 両面粘着シート
JP3813221B2 (ja) * 1995-11-21 2006-08-2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リボン着脱装置
JPH10337823A (ja) * 1997-04-11 1998-12-22 Lintec Corp 基材および該基材を用いた粘着テープ
JPH11180625A (ja) * 1997-12-19 1999-07-06 Sony Corp 両面接着テープ貼り付け装置
US6361228B1 (en) * 1999-05-27 2002-03-26 Printronix, Inc. Thermal printer with improved ribbon transport
JP2000351246A (ja) * 1999-06-11 2000-12-19 Fujicopian Co Ltd インクリボンコア
JP2001056054A (ja) * 1999-08-19 2001-02-27 Nishikawa Rubber Co Ltd 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
JP2001205905A (ja) * 2000-01-28 2001-07-31 Alps Electric Co Ltd リボンカセット
EP1138508B1 (en) * 2000-03-31 2003-08-2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ink sheet cartridge mounted on the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02080167A (ja) * 2000-06-19 2002-03-19 Sony Chem Corp ロール及びロール製造装置
US6682241B2 (en) * 2002-02-21 2004-01-27 Eastman Kodak Company Thermal printer with loading aid
JP2003240049A (ja) * 2002-02-21 2003-08-27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制振材組成物の接着方法
US6744455B2 (en) * 2002-02-21 2004-06-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rmal management in a thermal printer having plural printing stations
JP2003344692A (ja) * 2002-05-29 2003-12-03 Ykk Corp 融着型光ファイバカプラ
JP4043987B2 (ja) * 2003-03-31 2008-02-06 アサヒゴム株式会社 建築用防水テープおよび該建築用防水テープの巻回物ならびに該巻回物の製造方法
JP2005089964A (ja) * 2003-09-11 2005-04-07 Wataru Tanigawa 屋根下葺材の漏水防止構造
DK2000505T3 (da) * 2006-03-28 2011-03-07 Sekisui Plastics Højstyrke klæbende polymergel og klæbende tape
JP2009126122A (ja) 2007-11-27 2009-06-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リンタのインクリボン巻取り装置および熱転写プリンタ
CN201371476Y (zh) * 2009-02-10 2009-12-30 沈阳晨讯希姆通科技有限公司 卷料切割装置
US8697228B2 (en) * 2009-05-06 2014-04-15 Corning Incorporated Carrier for glass substrates
JP5319624B2 (ja) * 2010-08-06 2013-10-1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部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01115A1 (en) 2015-01-01
WO2013141313A1 (ja) 2013-09-26
CN104203585A (zh) 2014-12-10
EP2829406A1 (en) 2015-01-28
JPWO2013141313A1 (ja) 2015-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50357A (zh) 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其製造方法及感熱轉印記錄方法
JP5640852B2 (ja) 感熱転写記録媒体
JP6268925B2 (ja) 保護層付き熱転写シート
TWI681023B (zh) 熱轉印影像接受片及其製造方法
JP2004001446A (ja) 画像保護シート、画像保護液、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TWI719145B (zh) 感熱轉印記錄媒體
JP2013123887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と、印画物及びその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TW201637893A (zh) 感熱轉印記錄媒體
KR101340976B1 (ko) 염료승화 인쇄용 물전사지
JP2002264543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及び印画物
JP5617482B2 (ja) 感熱転写記録媒体
KR101525307B1 (ko) 중간 전사 매체 및 위변조 방지 매체 작성 장치
JP5648973B2 (ja) 感熱転写記録媒体
JP2003320622A (ja) 熱転写型画像保護シート、保護層形成方法、ならびにその方法によって得られる記録物
JP5935311B2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と、印画物及びその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JP6273964B2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76986B2 (ja) 昇華転写用受像シート
JP4296711B2 (ja) 画像記録方法及び熱転写インクシート
JP2014151615A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6790982B2 (ja) 昇華転写用受像シート
JP2013075497A (ja) 保護層転写シート及び印画物
JP5483327B2 (ja) 熱溶融転写画像形成方法
JP6884011B2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2022045580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060053A (ja) 保護層付き熱転写シ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