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2784A - 藉由柔版印刷製造電阻式觸控感測器電路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藉由柔版印刷製造電阻式觸控感測器電路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2784A
TW201332784A TW101139206A TW101139206A TW201332784A TW 201332784 A TW201332784 A TW 201332784A TW 101139206 A TW101139206 A TW 101139206A TW 101139206 A TW101139206 A TW 101139206A TW 201332784 A TW201332784 A TW 20133278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pattern
ink
master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9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obert J Petcavich
Ed S Ramakrishnan
Ostrand Daniel K Van
Reed Killion
Kevin Derichs
Original Assignee
Unipixel Display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pixel Displays Inc filed Critical Unipixel Display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32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278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46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 H05K3/4644Manufacturing multilayer circuits by building the multilayer layer by layer, i.e. build-up multilayer circuits
    • H05K3/4664Adding a circuit layer by thick film method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or by other techniques for making conductive patterns by using pastes, inks or pow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5/00Rotary letterpress machines
    • B41F5/24Rotary letterpress machines for flexographic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B41M3/006Patterns of chemical products used for a specific purpose, e.g. pesticides, perfumes, adhesive patterns; use of microencapsulated material; Printing on smoking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17/00Printing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41P2217/50Printing press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 H05K3/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 H05K3/1275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by other printing techniques, e.g. letterpress printing, intaglio printing, lithographic printing, offset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Wiring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Parts Printed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REA)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Abstract

製造電阻式觸控感測器電路之方法使用捲軸式(roll-to-roll)程序來將微觀圖案印刷於至少一可撓性介電基板之單一側上,該方法使用複數個柔性主版來印刷微觀圖案,該等微觀圖案接著經鍍敷以形成導電微觀圖案。

Description

藉由柔版印刷製造電阻式觸控感測器電路之方法 【相關申請案的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11年10月25日申請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551,109號(代理人檔案號碼第2911-02300號)的優先權;其特此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大體而言係關於可撓性印刷電子裝置,具體而言係關於可由高解析度線形成之觸控感測器電路的製造。觸控感測器製造程序可包含藉由捲軸式製造方法轉移之薄的可撓性基板片。捲軸式方法將基板自饋送卷盤轉移至洗滌系統中,洗滌系統可為(例如)電漿清潔程序、彈性體清潔程序或超音波清潔程序。在洗滌循環之後,在化學或物理氣相沈積腔室中可存在薄膜沈積。在此薄膜沈積程序期間,將透明導電材料(例如,氧化銦錫(ITO))沈積於可撓性基板之表面上。接著可藉由諸如藉由紅外線加熱器、紫外線加熱器或對流加熱器加熱之方法來固化基板,且可在將基板繞緊於捲取卷盤上之前執行乾燥步驟。可執行多個疊層步驟,舉例而言,可能需要疊層、蝕刻、印刷及組裝以形成完整觸控感測器電路。
根據各種具體實例,一種方法包含清潔可撓性透明基板,在基板上形成微觀圖案,藉由無電鍍敷基板之微觀圖案而產生導電圖案,將間隔點印刷至基板上,及組裝電阻 式觸控感測器電路。
在一具體實例中,用於製造電阻式觸控感測器電路之方法包含:產生第一電路組件,其中產生該第一電路組件包含:藉由柔版印刷程序使用第一母版及第一墨水將第一圖案印刷於第一基板之第一側上;固化該基板;藉由無電鍍敷程序將第一導電材料沈積於第一基板之第一側上;藉由柔版印刷程序使用第二母版及第二墨水印刷第一複數個間隔微結構;及隨後固化該基板。該具體實例進一步包含產生第二組件,其包含:藉由柔版印刷程序使用第三母版及第三墨水將第二圖案印刷於第二基板之第一側上;固化該基板;藉由無電鍍敷程序將第二導電材料沈積於第二基板之第一側上;藉由柔版印刷程序使用第四母版及第四墨水印刷第二複數個間隔微結構;及隨後固化該基板。
在另一具體實例中,用於製造電阻式觸控感測器電路之方法包含:清潔基板,其中該基板之平面包含X軸及Y軸;藉由柔版程序使用第一母版及第一墨水將第一圖案印刷於該基板之第一側上;藉由柔版程序使用第二母版及該墨水將第二圖案印刷於該基板之第一側上。該具體實例進一步包含:固化該基板;藉由無電鍍敷程序將導電材料沈積於該基板之第一側上;藉由柔版程序使用第三母版及第二墨水將複數個間隔微結構印刷於該基板的印刷第一圖案之相同區域上;隨後固化該基板。
在替代具體實例中,用於製造電阻式觸控感測器電路 之方法包含:使用第一母版及第一墨水將第一圖案印刷於基板之第一側上;藉由柔版印刷程序使用第二母版及第二墨水將第二圖案印刷於該基板之第一側上,其中該第一圖案及該第二圖案沿著該基板之表面平面彼此鄰近地印刷;固化該基板;藉由無電鍍敷程序將導電材料沈積於該基板之該第一經圖案化側上。
【詳細說明】
為了詳細描述本發明之例示性具體實例,現將參看隨附圖式。
以下論述係針對本發明之各種具體實例。儘管此等具體實例中之一或多者可為較佳的,但所揭示之具體實例不應被解釋為或以其他方式用於限制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的本發明之範疇。另外,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理解,以下描述具有廣泛應用,且任何具體實例之論述僅意欲例示該具體實例,且不意欲暗示包括申請專利範圍的本發明之範疇限於該具體實例。
本文中揭示用以藉由(例如)捲軸式製造程序來製造電阻式可撓性觸控感測器(FTS)電路之系統及方法的具體實例。可使用選定設計之熱成像以便將高解析度導電線印刷於基板上來製造複數個母版。第一圖案可使用第一輥印刷於基板之第一側上,且第二圖案可使用第二輥印刷於基板之第二側上。可在鍍敷程序期間使用無電鍍敷。儘管無電鍍敷相比於其他方法可更耗時,但其對於小的、雜亂的或複雜的幾何形狀可較好。FTS可包含與介電層連通之複數 個薄的可撓性電極。包含電引線之延伸尾部可附接至電極,且可存在與引線電連通之電連接器。捲軸式程序指代以下事實:將可撓性基板裝載至第一輥(其亦可稱作退繞輥)上以將其饋入至製造程序發生的系統中,且接著在程序完成時將可撓性基板卸載至第二輥(其亦可稱作捲繞輥)上。
可使用經由已知捲軸式搬運方法轉移之薄的可撓性基板製造觸控感測器。基板經轉移至洗滌系統中,該洗滌系統可包含諸如電漿清潔、彈性體清潔、超音波清潔程序等程序。洗滌循環隨後可為物理或化學氣相沈積真空腔室中的薄膜沈積。在此薄膜沈積步驟(其可稱作印刷步驟)中,透明導電材料(諸如,氧化銦錫(ITO))沈積於基板之至少一表面上。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用於導電線之合適材料可包括銅(Cu)、銀(Ag)、金(Au)、鎳(Ni)、錫(Sn)及鈀(Pd)以及其他者。取決於用於電路之材料的電阻率,其可具有不同回應時間及功率要求。導電材料之沈積層可具有在每平方0.005微歐至500歐之範圍中的電阻,100 nm至5微米之實體厚度及1微米至50微米或50微米以上的寬度。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印刷基板可具有藉由噴霧沈積或濕式化學沈積塗覆的抗眩光塗層或漫射表面塗層。基板可藉由(例如)藉由紅外線加熱器、紫外線加熱器、對流加熱器或其類似者加熱來加以固化。可重複此程序,且可能需要疊層、蝕刻、印刷及組裝之若干步驟以完成觸控感測器電路。
所印刷之圖案可為包含複數條線之高解析度導電圖案。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此等線之大小可為微觀的。隨著線大小減小且圖案幾何形狀之複雜性增加,印刷圖案之難度可增加。用以印刷具有變化之大小及幾何形狀的特徵之墨水亦可變化,一些墨水組成物可較適合於較大的簡單特徵,且一些較適合於較小的更複雜的幾何形狀。
在一具體實例中,可存在用以形成圖案之多個印刷台。此等台可受可轉移至網紋輥上之墨水的量限制。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存在印刷某些特徵之專用台,該等特徵可經過多個生產線或應用,在一些狀況下,此等專用台可針對每一印刷任務使用相同墨水,或該等特徵可為跨越若干產品或生產線的共同的標準特徵,該等生產線接著可連續運行而不必更換輥。用於轉移程序中的一或多個網紋輥的晶胞容積可取決於轉移之墨水的類型,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晶胞容積可自0.5 BCM變化至30 BCM(十億立方微米),且在其他具體實例中自9 BCM變化至20 BCM。用以印刷圖案之全部或部分的墨水之類型可取決於若干因素,包括線之橫截面形狀、線厚度、線寬度、線長度、線連接性及整體圖案幾何形狀。除印刷程序之外,亦可對印刷基板執行至少一固化程序以便達成所要特徵高度。
柔版為旋轉捲筒凸印機之形式,其中凸版(例如)藉由雙面黏著劑安裝至印刷滾筒上。此等凸版(其亦可稱作母版或柔性印版)可與快速乾燥、低黏度溶劑及自網紋或其他兩個輥上墨系統饋送之墨水結合使用。網紋輥可為用 以將量測量之墨水提供至印刷版的滾筒。墨水可為(例如)基於水的墨水或紫外線(UV)可固化墨水。在一實施例中,第一輥將墨水自墨水盤或計量系統轉移至計量輥或網紋輥。當將墨水自網紋輥轉移至印版滾筒時,計量墨水以達到均一厚度。當基板自印版滾筒移動通過捲軸式搬運系統至壓印滾筒時,壓印滾筒將壓力施加至印版滾筒,印版滾筒將凸版上之影像轉印至基板。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存在上墨輥以代替印版滾筒,且可使用刮刀來改良墨水跨越輥之分佈。
柔版印版可自(例如)塑膠、橡膠或光聚合物(其亦可稱作UV敏感聚合物)製成。印版可藉由雷射雕刻、光學機械法或光化學方法製成。可購買或根據任何已知方法製成印版。較佳柔版程序可設置為堆疊類型,其中印刷台之一或多個堆疊垂直地配置於壓機架之每一側上,且每一堆疊具有其自己的使用一類型之墨水進行印刷之印版滾筒,且設置可允許在基板之一側或兩側上印刷。在另一具體實例中,可使用中心壓印滾筒,其使用安裝於壓機架中之單一壓印滾筒。當基板進入壓機時,其與壓印滾筒接觸,且適當圖案經印刷。或者,可利用沿線柔版印刷程序,其中印刷台以水平線配置且由共同傳動軸驅動。在此實施例中,印刷台可耦接至固化台、切割機、褶疊機或其他印刷後處理設備。亦可利用柔版程序之其他組態。
在一具體實例中,柔性印版套筒可用於(例如)圓雕(ITR)成像程序中。在ITR程序中,光聚合物印版材料在 將裝載至壓機上的套筒上經處理,此與可將平坦印版安裝至印刷滾筒(其亦可稱作習知印版滾筒)的上文論述之方法形成對比。柔性套筒可為光聚合物之連續套筒,其中雷射切除遮罩塗層安置於表面上。在另一實施例中,各別件光聚合物可藉由膠帶安裝於基座套筒上且接著以與上文論述之具有雷射切除遮罩的套筒相同之方式經成像及處理。柔性套筒可以若干方式使用,例如,作為用於安裝於載體輥之表面上的經成像、平坦印版之載體輥,或作為已直接雕刻(圓雕)有影像之套筒表面。在套筒僅充當載體角色之實施例中,具有雕刻影像之印刷版可安裝至套筒,套筒接著裝設至滾筒上之印刷台中。此等預安裝印版可減少更迭時間,因為套筒可與已安裝至套筒之印版一起儲存。套筒係自包括熱塑性複合物、熱固性複合物及鎳之各種材料製成,且可或可不以纖維加強以抵制破裂及分裂。併入有發泡體或緩衝墊基座之長期可再使用套筒用於極高品質的印刷。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使用不具有發泡體或緩衝之丟棄式「薄」套筒。
圖1A至圖1C為區塊200處之柔性主版具體實例之說明。如上文所提到,術語「母版」與「柔性主版」可互換地使用。圖1A在區塊202處顯示兩個柔性主版(上部影像),圓柱形之直線柔性主版的等角視圖。圖1B在區塊204處描繪電路圖案柔性主版之具體實例的等角視圖。圖1C在區塊206處描繪如圖1A中所展示之區塊202處的直線柔性主版之一部分的橫截面圖。圖1C亦描繪柔性主版突起之寬 度「W」、突起206之中心點之間的距離「D」及突起之高度「H」。突起206之橫截面可為(例如)矩形、正方形、半圓形、梯形或其他幾何形狀。在一具體實例(圖中未示)中,D、W及H中之一者或全部可為跨越柔性主版之相同或類似量測。在另一具體實例(圖中未示)中,D、W及H中之一者或全部可為跨越柔性主版之不同量測。在一具體實例(圖中未示)中,柔性主版突起之寬度W在3微米與5微米之間,鄰近突起之間的距離D在1 mm與5 mm之間,突起之高度H可自3微米變化至4微米,且突起之厚度T在1.67 mm與1.85 mm之間。圖案可經組態以便產生具有自1微米至20微米或20微米以上之線厚度的印刷圖案。在一具體實例中,可在基板之一側上(例如)使用包含兩個圖案之一輥,或藉由各自包含一圖案之兩個輥進行印刷,且彼基板隨後可經切割及組裝。在替代具體實例中,可(例如)使用兩個不同印刷台及兩個不同柔性主版印刷基板之兩側。舉例而言,可使用柔性主版,此係因為印刷滾筒可為昂貴的且難以更換,此將使滾筒有效地用於高量印刷但可能使彼系統對於小批或獨特組態為不理想的。更換可歸因於所涉及之時間而為成本高的。相比之下,柔版印刷可意謂紫外線曝光可用於光印版上以製成可採用少達一小時之時間來製造的新印版。在一具體實例中,使用適當墨水與此等柔性主版可允許以較受控方式自(例如)儲集器或盤裝載墨水,其中可能夠對墨水轉移期間之壓力及表面能量加以控制。用於印刷程序之墨水可需要具有諸如 黏著、UV可固化性之屬性,且可包含粒子、改質劑或分散劑以使得在印刷時墨水停留於適當位置且不流動、污染或以其他方式自印刷圖案變形。另外,可配製或選擇墨水以使得由墨水形成之特徵光滑地且以正確幾何形狀接合於一起以形成所要特徵。墨水可包含有助於鍍敷(例如,無電鍍敷)之催化劑。如此處揭示之鍍敷催化劑使得在鍍敷程序期間能夠在墨水與導電材料之間進行化學反應。每一圖案可(例如)使用配方製成,其中配方包含至少一柔性主版及至少一類型之墨水。舉例而言,不同解析度線、不同大小線及不同幾何形狀可能需要不同配方。
圖2A在300a處描繪待印刷於薄的可撓性透明基板之一側上的第一者之俯視圖。第一圖案300a可印刷於第一可撓性基板之一側上,第一圖案300a包括可構成X-Y柵格之Y定向片段的線302,及包含電引線306及電連接器308之尾部304。圖2B描繪可印刷於第二可撓性基板之一側上的第二圖案300b之具體實例,第二圖案300b包含可構成X-Y柵格(圖中未示)之X定向片段的複數條線310及包含電引線314及電連接器316的尾部312。
圖3A及圖3B描繪電阻式觸控感測器電路之等角視圖及橫截面圖。在圖4A中,電阻式觸控感測器電路400可包含第一組(其亦可稱作第一複數個)導電線404及複數個微結構絕緣突起406。複數個微結構絕緣突起406可稱作間隔點、間隔微結構或間隔物,且附接至第一基板402。另外,第二組導電線412(其亦可稱作第二複數條線)可附接至第 二基板410。402處之第一組導電線及412處之第二組導電線可包含複數條線中之至少一線。在一具體實例中,電路400包含結合第一基板402與第二基板410之黏著劑促進劑408。圖3B為組裝之電阻式觸控感測器電路的橫截面圖,其中具有高度「H」及寬度「W」之複數個導電線404安置於第一基板402上。具有高度「h」及直徑「D」之複數個微結構絕緣突起406與複數個導電線404中之每一線以交替方式安置,且第二基板410安置於第一基板402之上。第二基板包含第二複數個導電線412及安置於第一基板402與第二基板410之間的黏著劑促進劑408。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用於第一組導電線及第二組導電線之合適材料可包括銅(Cu)、銀(Ag)、金(Au)、鎳(Ni)、錫(Sn)及鈀(Pd)以及其他者。取決於用於電路之材料的電阻率,其可具有不同回應時間及功率要求。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電路線可具有在每平方0.005微歐與500歐之間的電阻率及在幾毫微秒與幾皮秒之間的範圍中之回應時間。在具有以上金屬組態之一些具體實例中,可達成比使用ITO(氧化銦錫)之電路少消耗75%之功率的電路。在一特定具體實例中,印刷電極之寬度(W)在+/- 10%的容限內自5微米變化至10微米。線之間的間距(D)可自約100微米變化至5 mm。間距D及寬度W隨顯示器之大小及感測器之所要解析度而變。高度H可自約150奈米變動至約6微米。黏著劑促進劑408及間隔點406之高度(h)可為500奈米或500奈米以上,此取決於第一組導電線及第二組導 電線之高度H。薄的第一基板402及第二基板410可展現在1微米與1毫米之間的厚度T及自20達因/公分至90達因/公分之較佳表面能量。
圖4描繪製造方法500,其為用以根據本發明之各種具體實例製造觸控感測器的方法。在程序之後,將細長、透明、可撓性、薄的第一基板402置放於退繞輥502上。可使用市場上可獲得之各種透明可撓性基板。在一些具體實例中,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酯及聚碳酸酯為可使用之透明材料。選擇第一基板402之厚度以便避免觸控感測器之撓曲期間的過量應力且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改良光學透射率。亦可將第一基板402之厚度選擇為足夠厚以便在製造程序期間不危害此層之連續性或其材料屬性。在一具體實例中,在1微米與1毫米之間的厚度可為合適的。經由任何已知捲軸式搬運方法將第一基板402自退繞輥502轉移至第一清潔系統504。由於捲軸式程序涉及可撓性基板,因此基板與柔版母版510之間的對準可稍有挑戰。假定印刷高解析度線可為程序之焦點,則維持正確對準之精度可為較佳的。在一具體實例中,定位纜線506可用以維持此等兩個特徵之間的對準,在其他具體實例中其他部件可用於此目的。在一些具體實例中,第一清潔系統504可包含高電場臭氧產生器。所產生之臭氧可接著用以自第一基板402移除雜質(例如,油或油脂)。
在一具體實例中,第一基板402可通過第二清潔系統508。在此特定具體實例中,第二清潔系統508可包含棉網 清潔器(web cleaner)。在清潔平台506及508之後,第一基板402可經歷第一印刷程序510,其中將微觀圖案印刷於第一基板402之第一側上。微觀圖案藉由母版510使用(例如)UV可固化墨水刻印,UV可固化墨水可具有在200 cps與2000 cps之間或在2000 cps以上的黏度。在一具體實例中,微觀圖案可包含具有(例如)在1微米與20微米之間或在20微米以上的寬度之線。在一具體實例中,此圖案可類似於圖3中所展示之第一圖案。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自母版510轉移至基板402之墨水的量可由高精度計量系統512調節,且取決於程序之速度、墨水組成物以及圖案形狀及尺寸。在一具體實例中,機器之速度可自20英呎每分鐘(fpm)變化至750 fpm。在替代具體實例中,機器之速度可自50 fpm變化至200 fpm。
在一具體實例中,墨水可含有鍍敷催化劑。第一印刷程序510後可為固化步驟514。固化可包含(例如)具有目標強度之紫外光固化程序514。在一具體實例中,目標強度可自約0.5 mW/cm2至約50 mW/cm2,且波長自約240 nm至約580 nm。另外,固化可包含在約20℃至約125℃之溫度範圍內施加熱的烘箱加熱516模組。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除UV固化之外或作為替代方案,可使用其他固化程序(諸如熱處理)。在固化步驟510之後,在第一基板402之上形成第一經圖案化線518。
在一具體實例中,在將微觀圖案印刷於基板之第一側上之後,可將第一基板402曝露於無電鍍敷520。可將導電 材料層520沈積或安置於所產生之微觀圖案518上。在一具體實例中,此可藉由將第一基板402之第一經圖案化線518浸沒至鍍敷槽520中來實現。在一具體實例中,鍍敷槽可含有在20℃與90℃之間的溫度範圍下(例如,40℃)呈溶解狀態之銅或其他導電材料的化合物。在一具體實例中,在鍍敷520之後,可在第一基板402之上形成第一組導電線。在一具體實例中,無電鍍敷520之沈積速率可為每分鐘10奈米且在約0.001微米至約100微米之厚度內。沈積速率可取決於捲筒之速度且根據應用。此無電鍍敷程序可能不需要施加電流,且可僅鍍敷含有先前在固化程序514期間藉由曝露於UV輻射而活化之鍍敷催化劑的經圖案化區域。
在一具體實例中,可將鎳用作鍍敷金屬。在另一具體實例中,銅鍍敷浴可在其中包括使鍍敷發生之強力還原劑(諸如,甲醛、硼氫化物或次磷酸鹽)。在一具體實例中,歸因於缺乏電場,與電鍍相比,鍍敷厚度可為均一的。儘管無電鍍敷可大體上比電解鍍敷更耗時,但無電鍍敷可良好地適合於具有複雜幾何形狀及/或許多精細特徵之部分。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洗滌程序522跟隨區塊520處之無電鍍敷。在鍍敷程序520之後,可藉由浸沒至含有室溫下之水的清潔槽中來清潔第一基板402且接著第一基板402較佳地經歷乾燥步驟524,在乾燥步驟524中,藉由施加室溫下之空氣來乾燥第一基板402。在另一具體實例中,可在乾燥步驟之後在(例如)圖案噴霧中添加鈍化步驟以防止 導電材料與水之間的任何危險或不良化學反應。
此後可為產生圖3中所展示之間隔點406。接著將微結構間隔點之圖案印刷於第一基板402之第一側上。該圖案可藉由第二母版526使用UV可固化墨水印刷,UV可固化墨水可具有在200 cps與2000 cps之間或在2000 cps以上的黏度。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自第二母版526轉移至基板402之墨水的量由高精度計量系統530調節,且取決於程序之速度、墨水組成物以及圖案形狀及尺寸。
在一具體實例中,用以印刷間隔點406之墨水可包含利用甲基正矽酸四乙酯或甘油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作為使用氫氯酸水解之網狀形成物之有機-無機奈米複合材料。可利用二氧化矽溶膠、二氧化矽粉末、乙基纖維素及羥丙基作為添加劑以調整黏度。墨水亦可包含允許使用紫外光固化之市售光引發劑,諸如Cyracure、Flexocure或Doublecure。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間隔點406可由奈米粒子金屬氧化物及顏料(諸如二氧化鈦(TiO2)、二氧化鋇鈦(BaTiO)、銀(Ag)、鎳(Ni)、鉬(Mo)及鉑(Pt))光學地增強。間隔點之折射率較佳將光學地匹配第一組導電線404之折射率。奈米粒子亦可用以調整墨水之黏度。另外,可藉由將奈米粒子鉛併入至墨水而減少固化期間之收縮。
在間隔點印刷程序526之後,第一基板402可經歷第二固化步驟,其包含強度約自0.5 mW/cm2至20 mW/cm2之紫外光固化532及/或約在20℃與150℃之間的溫度下之烘箱乾燥534。在一具體實例中,間隔點406可具有在80微 米與40微米之間的半徑及在500奈米與15微米之間的高度。在一具體實例中,在間隔點印刷526之後,第一基板402可經歷第二洗滌程序536。可(例如)使用已知習知洗滌技術執行第二洗滌程序536,且接著可在第二乾燥步驟538中使用室溫下之空氣乾燥第一基板402。
在並列程序中,遵循如502至538中之類似步驟,可在第二基板410之一側上產生圖3中所展示之第二組導電線412。在一具體實例中,一組不同母版用以產生第一基板之第二側上的導電線。在另一具體實例中,一組不同母版可用以產生第一基板之第一側上的鄰近第一組線之第二組導電線,且在一具體實例中,此第二組線可沿著與第一組線不同之平面。舉例而言,第一組線可沿著第一基板之x軸印刷,且第二組線可沿著y軸印刷。或者,根據上文陳述之方法及規格,除所印刷之區塊526之外或替代於所印刷之區塊526,間隔點可印刷於第二基板410上。
在一具體實例中,可使用兩個印刷圖案組裝電阻式觸控感測器。首先,可在第一基板402上第一組導電線404周圍塗覆一層黏著劑促進劑408。黏著劑層可具有500奈米以上之層厚度。攜載第二組導電線412之第二基板410可結合至基板402。在一具體實例中,第一基板402可以如下方式結合至第二基板410:使得兩個導電圖案對準、面向彼此且由藉由間隔點406及黏著劑促進劑408產生之小間隙分離。所得結構將為X-Y矩陣電阻式觸控感測器,其中第一組導電線與第二組導電線之交叉點中的每一者形成常開 按鈕開關,如圖4中所說明。在一具體實例中,若兩個圖案皆印刷於第一基板之同一側上,則基板可能需要按區塊切割及/或修整。
圖5A及圖5B描繪高精度計量系統之具體實例。在圖5A中,系統600為高精度計量系統512,且在圖5B中存在高精度計量系統530。兩個高精度計量系統512及530皆可控制藉由母版510及第二母版526轉移至第一基板402之墨水的確切量,如在圖4中之製造方法500的兩個印刷步驟中所描述。在一具體實例中,圖5A中之系統512可用於將第一複數個圖案化線518印刷於基板402上,且圖5B中之系統可用於將間隔點406印刷於(例如)基板402上。圖5A及圖5B中之系統包含墨水盤606、轉移輥608、網紋輥610、刮刀612及510、526處之母版。在圖5A及圖5B中,墨水盤606中含有之墨水的一部分轉移至網紋輥610,網紋輥610可能由可由表面含有幾百萬個極其精細之凹坑(稱作晶胞)之個別陶瓷塗佈的鋼或鋁核心建構。取決於印刷程序之設計,網紋輥610可半淹沒於墨水盤606中或與轉移輥610接觸。刮刀612可用以自表面刮取過量墨水,僅將所量測之量的墨水留於晶胞中。輥接著旋轉以與柔版印刷版(母版510及第二母版526)接觸,該等柔版印刷版自晶胞接收墨水以供轉移至第一基板402。印刷版之旋轉速度較佳應匹配捲筒之速度,捲筒之速度可在20 fpm與750 fpm之間變化。
圖6A及圖6B為經組裝電阻式電路印刷薄的可撓性透 明基板之俯視圖之具體實例的說明。在圖6B中,俯視圖700包含複數個導電柵格線702及尾部704,尾部704包含複數個電引線706及複數個電連接器708。此等組導電線(下文在圖6A中所論述)可符合x-y柵格,x-y柵格使得能夠辨識使用者與感測器(圖中未示)互動處之點。在一具體實例中,此柵格可具有再一組16×9導電線。在一具體實例中,此等組導電線之大小範圍可自2.5 mm乘2.5 mm變化至2.1 m乘2.1 m。對應於Y軸之至少一組導電線及間隔點可能已印刷於第一基板上,且對應於X軸之至少一組導電線可能已印刷於第二基板上。圖6A展示具體實例之分解圖710,其中由第一組導電線404及第二組導電線412形成複數個間隔點406及X-Y柵格。
圖7說明製造電阻式觸控感測器電路之方法的具體實例。在800處,例如使用圖1中揭示之系統形成至少一母版。在形成至少一母版之後,可產生第一電路組件(802)。在清潔台804處藉由(例如)電漿清潔程序、彈性體清潔程序或超音波清潔程序、高電臭氧場產生器、棉網清潔或水洗滌來清潔第一基板。在清潔之後,在區塊806處藉由第一母版將可包含一組微觀導電線(其亦可稱作微結構或微觀圖案)之第一圖案印刷於第一基板之第一側上。第一組導電線之印刷可使用導電材料,其中導電材料可包含銅(Cu)、銀(Ag)、金(Au)、鎳(Ni)、錫(Sn)及鈀(Pd)中之至少一者。在固化台808處,例如藉由紅外線加熱器、紫外線加熱器或對流加熱器中之至少一者固化基板。在鍍 敷台810處,對第一基板執行無電鍍敷。可在洗滌台812處洗滌基板,且在乾燥台814處乾燥基板。在印刷台816處,可在印刷第一微結構圖案之基板的相同區域上印刷一組間隔微結構。返回圖4,用以印刷間隔點406之墨水可包含利用甲基正矽酸四乙酯或甘油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作為使用氫氯酸水解之網狀形成物的有機-無機奈米複合材料。可利用二氧化矽溶膠、二氧化矽粉末、乙基纖維素及羥丙基作為添加劑以調整黏度。墨水亦可包含允許使用紫外光固化之市售光引發劑,諸如Cyracure、Flexocure或Doublecure。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間隔點406可由奈米粒子金屬氧化物及顏料(諸如二氧化鈦(TiO2)、二氧化鋇鈦(BaTiO)、銀(Ag)、鎳(Ni)、鉬(Mo)及鉑(Pt))光學地增強。在固化台820處,可固化第一基板。
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可形成第二母版(800),可藉由程序822產生第二電路組件。在清潔台824處,藉由例如電漿清潔程序、彈性體清潔程序或超音波清潔程序、高電臭氧場產生器、棉網清潔或水洗滌來清潔第一基板。在清潔之後,在印刷台826處,藉由第二母版將可包含第二組導電線之第二微結構圖案印刷於第二基板之第一側上。第二組微結構圖案可藉由與第一組相同之墨水印刷,或在一具體實例中可藉由不同墨水印刷。在一具體實例中,第一組導電線及/或第二組導電線可使用一個以上柔性主版印刷。第二組導電線之印刷可使用導電材料,其中導電材料包含銅(Cu)、銀(Ag)、金(Au)、鎳(Ni)、錫(Sn)及 鈀(Pd)中之至少一者。在固化台828處,例如藉由紅外線加熱器、紫外線加熱器或對流加熱器中之至少一者固化基板。在鍍敷台830處,對第一基板執行無電鍍敷。可在洗滌台832處洗滌基板且在乾燥台834處乾燥基板。在印刷台836處,可在印刷第一微結構圖案之基板的相同區域上印刷一組間隔微結構。返回圖4,用以印刷間隔點406之墨水可包含利用甲基正矽酸四乙酯或甘油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作為使用氫氯酸水解之網狀形成物之有機-無機奈米複合材料。可利用二氧化矽溶膠、二氧化矽粉末、乙基纖維素及羥丙基作為添加劑以調整黏度。墨水亦可包含允許使用紫外光固化之市售光引發劑,諸如Cyracure、Flexocure或Doublecure。在一些具體實例中,間隔點406可由奈米粒子金屬氧化物及顏料(諸如二氧化鈦(TiO2)、二氧化鋇鈦(BaTiO)、銀(Ag)、鎳(Ni)、鉬(Mo)及鉑(Pt))光學地增強。在固化台838處,可固化第一基板。可組裝電路(840),在一些具體實例中,藉由對準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來組裝電路。在一些具體實例中,對準包含使第一基板之第一微結構圖案面向第二基板之第二微結構圖案。在一具體實例中,黏著劑用以組裝電路,其中黏著劑層可達500 nm厚。在一具體實例中,可在組裝之前切割或修整第一基板及/或第二基板。在一具體實例中,可在於乾燥台814及/或834處乾燥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之後鈍化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
圖8為製造電阻式觸控感測器電路之方法的具體實 例。在清潔台902處,可藉由例如電漿清潔程序、彈性體清潔程序或超音波清潔程序、高電臭氧場產生器、棉網清潔或水洗滌中之至少一者來清潔基板。在清潔之後,在印刷台904處,可藉由第一母版將可包含導電線之第一微結構圖案印刷於第一基板之第一側上。在印刷台906處,可例如使用第二母版來印刷第二圖案。可使用一柔性主版或一個以上柔性主版來印刷第一組導電線圖案或第二組導電線圖案。可使用相同墨水或不同墨水印刷第一組導電線圖案與第二組導電線圖案。在一具體實例中,第一組導電線及/或第二組導電線之印刷可使用導電材料,其中導電材料可包含銅(Cu)、銀(Ag)、金(Au)、鎳(Ni)、錫(Sn)及鈀(Pd)中之至少一者。在固化台808處,例如藉由紅外線加熱器、紫外線加熱器或對流加熱器中之至少一者固化基板。在鍍敷台810處,對基板執行無電鍍敷。可在無電鍍敷之後在組裝台912處組裝基板。在替代具體實例中,可在於印刷台908處印刷間隔物之前在洗滌台812處洗滌基板且在乾燥台814處乾燥基板。在印刷台908處,可將一組間隔物印刷於在印刷台904及906處藉由第一母版及第二母版製成之圖案中之一者或兩者上。在一具體實例中,可在於組裝台912處組裝之後在固化台910處固化基板。在一具體實例中,可在組裝之前切割及/或修整基板。
以上論述意欲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各種具體實例。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一旦充分地瞭解以上揭示內容,眾多變化及修改將變得顯而易見。意欲將以下申請專利範圍解 釋為包涵所有此等變化及修改。
圖1A至圖1C為柔性主版具體實例之說明。
圖2A至圖2B為經圖案化柔性主版之說明。
圖3A至圖3B為電阻式觸控感測器之等角視圖及橫截面圖。
圖4為製造電阻式觸控感測器之方法的具體實例。
圖5A至圖5B為精密墨水計量系統之方法的具體實例。
圖6A至圖6B為印刷觸控感測器電路之俯視圖的說明。
圖7為製造觸控感測器電路之方法之具體實例的流程圖。
800‧‧‧第二母版
802‧‧‧第一電路組件
804‧‧‧清潔台
806‧‧‧區塊
808‧‧‧固化台
810‧‧‧鍍敷台
812‧‧‧洗滌台
814‧‧‧乾燥台
816‧‧‧印刷台
820‧‧‧固化台
824‧‧‧清潔台
826‧‧‧印刷台
828‧‧‧固化台
830‧‧‧鍍敷台
832‧‧‧洗滌台
834‧‧‧乾燥台
836‧‧‧印刷台
838‧‧‧固化台
840‧‧‧組裝電路

Claims (20)

  1. 一種用於製造電阻式觸控感測器電路之方法,其包含:產生第一電路組件,其中產生該第一電路組件包含:藉由柔版印刷程序使用第一母版及第一墨水將第一圖案印刷於第一基板之第一側上;固化該基板;藉由無電鍍敷程序將第一導電材料沈積於該第一基板之該第一側上;藉由該柔版印刷程序使用第二母版及第二墨水印刷第一複數個間隔微結構;及隨後固化該基板;產生第二電路組件,其包含:藉由該柔版印刷程序使用第三母版及第三墨水將第二圖案印刷於第二基板之第一側上;固化該基板;藉由該無電鍍敷程序將第二導電材料沈積於該第二基板之該第一側上;藉由該柔版印刷程序使用第四母版及第四墨水印刷第二複數個間隔微結構;及隨後固化該基板。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將黏著劑之第一層在該第一圖案周圍施加於該第一基板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黏著劑之一層 厚度為至少500奈米。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墨水與該第二墨水不同。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組裝該第一組件及該第二組件,其中組裝該電路進一步包含對準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其中對準包含使該第一基板之該第一圖案面向該第二基板之該第二圖案。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進一步其中組裝該電路包含X-Y矩陣電阻式觸控感測器,該電阻式觸控感測器包含該第一圖案與該第二圖案之複數個交叉點,其中該第一圖案與該第二圖案之該複數個交叉點中之每一者形成常開按鈕開關。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導電材料與該第二導電材料不同。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墨水及該第四墨水可由複數個奈米粒子金屬氧化物及顏料中之至少一者光學地增強,其中該複數個奈米粒子金屬氧化物及顏料包含二氧化鈦(TiO2)、二氧化鋇鈦(BaTiO3)、銀(Ag)、鎳(Ni)、鉬(Mo)及鉑(Pt)。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墨水及該第四墨水可包含至少一網狀形成物,其中該至少一網狀形成物包含利用甲基正矽酸四乙酯及甘油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之有機-無機奈米複合材料。
  10. 一種用於製造電阻式觸控感測器電路之方法,其包 含:清潔基板,其中該基板之平面包含X軸及Y軸;藉由柔版程序使用第一母版及第一墨水將第一圖案印刷於該基板之第一側上;藉由柔版程序使用第二母版及該第一墨水將第二圖案印刷於該基板之該第一側上;固化該基板;藉由無電鍍敷程序將導電材料沈積於該基板之該第一側上,藉由柔版程序使用第三母版及第二墨水將複數個間隔微結構印刷於該基板之印刷該第一圖案之相同區域上;隨後固化該基板。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圖案係沿著該x軸而印刷,且該第二圖案係沿著該y軸鄰近該第一圖案而印刷。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其中該導電材料包含銅(Cu)、銀(Ag)、金(Au)、鎳(Ni)、錫(Sn)及鈀(Pd)中之至少一者。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其中間隔點之折射率光學地匹配(matches optically)該第一圖案之折射率。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組裝第一組件及第二組件,其中組裝該電路進一步包含對準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其中對準包含使該第一基板之該第一圖案面向該第二基板之該第二圖案。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墨水及該第二墨水含有複數種鍍敷催化劑中之至少一鍍敷催化劑。
  16. 一種用於製造電阻式觸控感測器電路之方法,其包含:使用第一母版及第一墨水將第一圖案印刷於基板之第一側上;藉由柔版印刷程序使用第二母版及第二墨水將第二圖案印刷於該基板之該第一側上,其中該第一圖案及該第二圖案係沿著該基板之表面平面彼此鄰近地印刷;固化該基板;藉由無電鍍敷程序將導電材料沈積於該基板之該第一經圖案化側上。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中藉由電漿清潔程序、彈性體清潔程序及超音波清潔程序中之至少一者清潔該基板。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中該基板經鈍化。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中該導電材料包含銅(Cu)、銀(Ag)、金(Au)、鎳(Ni)、錫(Sn)及鈀(Pd)中之至少一者。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墨水與該第二墨水不同。
TW101139206A 2011-10-25 2012-10-24 藉由柔版印刷製造電阻式觸控感測器電路之方法 TW2013327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51109P 2011-10-25 2011-10-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2784A true TW201332784A (zh) 2013-08-16

Family

ID=48168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9206A TW201332784A (zh) 2011-10-25 2012-10-24 藉由柔版印刷製造電阻式觸控感測器電路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42294A1 (zh)
JP (1) JP2015503139A (zh)
KR (1) KR20140096306A (zh)
CN (1) CN103959218A (zh)
GB (1) GB2510294A (zh)
TW (1) TW201332784A (zh)
WO (1) WO20130630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21952B2 (en) 2013-03-27 2015-05-05 Uni-Pixel Displays, Inc. Laser-assisted alignment of multi-station flexographic printing system
US9302464B2 (en) * 2014-01-03 2016-04-05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ing system for flexographic printing
US9207533B2 (en) 2014-02-07 2015-12-08 Eastman Kodak Company Photo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s for electroless plating methods
WO2015119675A1 (en) * 2014-02-10 2015-08-13 Uni-Pixel Displays, Inc. Optical alignment of multi-station flexographic printing system using moiré interference
US9188861B2 (en) 2014-03-05 2015-11-17 Eastman Kodak Company Photo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s for electroless plating methods
US9205628B1 (en) 2014-06-23 2015-12-08 Eastman Kodak Company Patterned and primed transparent articles
US9606652B2 (en) 2014-06-23 2017-03-28 Eastman Kodak Company Electronic devices and precursor articles
US9637659B2 (en) 2014-06-23 2017-05-02 Eastman Kodak Company Latex primer composition and latex primed substrates
US9505942B2 (en) 2014-06-23 2016-11-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Preparation of patterned or electrically-conductive articles
CN107102774A (zh) * 2017-05-04 2017-08-29 重庆市大渃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电容式触摸屏及其生产方法
CN109213302B (zh) * 2017-06-29 2022-03-0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触感反馈装置和柔性显示器
CN113607310B (zh) * 2021-06-01 2022-07-05 武汉大学 柔性压阻传感器的大规模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7466A (ja) * 1993-07-26 1995-02-07 Gunze Ltd 透明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法
JPH1165771A (ja) * 1997-08-25 1999-03-09 Kanto Bussan Kk 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8696C (zh) * 1999-06-17 2004-05-05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高可靠性触摸屏
JP2001228975A (ja) * 2000-02-16 2001-08-24 Fujikura Ltd 感圧素子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070237962A1 (en) * 2000-03-03 2007-10-11 Rong-Chang Liang Semi-finished display panels
US7369122B2 (en) * 2001-12-14 2008-05-0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ouch panel spacer dots and methods of making
JP2004085304A (ja) * 2002-08-26 2004-03-18 Canon Inc 複合機能デバイス及び触覚情報システム
KR100469355B1 (ko) * 2002-11-14 2005-02-0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용 터치 패널
JP2006023904A (ja) * 2004-07-07 2006-01-26 Sony Corp 薄型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WO2006090448A1 (ja) * 2005-02-23 2008-07-17 Jsr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積層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JP4528651B2 (ja) * 2005-03-01 2010-08-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KR100634327B1 (ko) * 2005-04-13 2006-10-13 한국기계연구원 롤-투-롤 윤전인쇄방식을 이용한 전자소자의 제조방법 및그 제조장치
US7535462B2 (en) * 2005-06-02 2009-05-19 Eastman Kodak Company Touchscreen with one carbon nanotube conductive layer
US20070085838A1 (en) * 2005-10-17 2007-04-19 Ricks Theodore K Method for making a display with integrated touchscreen
US7796123B1 (en) * 2006-06-20 2010-09-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Touchscreen with carbon nanotube conductive layers
JP5116004B2 (ja) * 2006-08-03 2013-01-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積層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タッチパネル
JP5298461B2 (ja) * 2007-05-29 2013-09-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20090074419A (ko) * 2008-01-02 2009-07-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투명 전도성막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9069418B2 (en) * 2008-06-06 2015-06-30 Apple Inc. High resistivity metal fan out
JP4756712B2 (ja) * 2008-07-07 2011-08-24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透明電極及びその形成方法と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US7958789B2 (en) * 2008-08-08 2011-06-14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Capacitive sensor
TWI383312B (zh) * 2008-11-13 2013-01-21 Orise Technology Co Ltd 接觸點檢測方法以及使用其之觸控面板
US8209861B2 (en) * 2008-12-05 2012-07-03 Flextronics Ap, Llc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touch screen sensor assembly
JP2010182137A (ja) * 2009-02-06 2010-08-19 Sony Corp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5428498B2 (ja) * 2009-04-27 2014-02-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電極フィルム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02576582A (zh) * 2009-06-30 2012-07-11 Dic株式会社 透明导电层图案的形成方法
JP2011059771A (ja) * 2009-09-07 2011-03-24 Hitachi Chem Co Ltd 網目状導電性パターン、導体層パターン付き基材及びタッチパネル部材
JP5712571B2 (ja) * 2009-11-20 2015-05-07 東レ株式会社 ハーフミラー調タッチセンサー
TWI381303B (zh) * 2010-02-09 2013-01-01 Oji Paper Co 導電性積層體及使用其之觸控面板
US9244573B2 (en) * 2010-03-03 2016-01-26 Miraenanotech Co., Lt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including embedded sensing electrodes
JP2011198686A (ja) * 2010-03-23 2011-10-06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光透過性導電シート
JP2011210148A (ja) * 2010-03-30 2011-10-20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性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該導電性部材を使用するタッチパネル
KR20110099607A (ko) * 2010-04-15 2011-09-0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정전용량식 터치스크린의 제조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9218A (zh) 2014-07-30
JP2015503139A (ja) 2015-01-29
KR20140096306A (ko) 2014-08-05
WO2013063034A1 (en) 2013-05-02
GB2510294A (en) 2014-07-30
GB201407915D0 (en) 2014-06-18
US20140242294A1 (en) 2014-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32784A (zh) 藉由柔版印刷製造電阻式觸控感測器電路之方法
TW201332782A (zh) 使用膠版輪轉式印刷之製造電容式觸控感測電路之方法
US9158144B2 (en) Polarizer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TW201345977A (zh) 製備高解析傳導圖案之墨水組成物
KR101757612B1 (ko) 유기금속 잉크 및 줄무늬 애니록스 롤들을 사용하여 고 분해능 도전성 패턴들을 제조하는 방법
TW201337705A (zh) 偏光膜電阻式觸控螢幕
JP4737348B2 (ja) 透明導電層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TWI611433B (zh) 導電圖型之製造方法及導電圖型形成基板
TW201406241A (zh) 使用含有金屬奈米顆粒和奈米線之油墨以形成導電圖案
KR20140088171A (ko) Uv 경화의 최적화
TWI602885B (zh) 高解析傳導圖案柔版印刷之墨水調配物
TW201443734A (zh) 製造具有裝飾彩色圖形的整合觸控感測器的方法
TW201341210A (zh) 用柔版印刷滾輪組態之柔版印刷
JP2015501381A (ja) 光を透過する円筒状マスターを用いて柔軟な基板に微細な導体線を形成するフォトパターニング法
CN106004075B (zh) 热敏打印头用发热基板的制造方法
TW201434666A (zh) 用逆圖案化製程捲對捲印刷精密導線及特徵之方法
TWI647988B (zh) 使用有機金屬油墨和帶狀的傳墨輥製造觸控感測器、rf天線及高解析傳導圖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