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0948A - 板材之加工裝置、按壓模具以及模具設置體 - Google Patents

板材之加工裝置、按壓模具以及模具設置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0948A
TW201330948A TW101140808A TW101140808A TW201330948A TW 201330948 A TW201330948 A TW 201330948A TW 101140808 A TW101140808 A TW 101140808A TW 101140808 A TW101140808 A TW 101140808A TW 201330948 A TW201330948 A TW 20133094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end surface
mold
die
sheet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0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ing-jun Jin
Takahiro Shibata
Junichi Koyama
Original Assignee
Amad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ad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mada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30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094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B21D5/02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on press brakes without making use of clamp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9/00Flanging or other edge treatment, e.g. of tubes
    • B21D19/08Flanging or other edge treatment, e.g. of tubes by single or successive action of pressing tools, e.g. vice ja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B21D5/02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on press brakes without making use of clamping means
    • B21D5/0209Tool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 Straightening Metal Sheet-Like Bodies (AREA)

Abstract

板材之加工裝置(301),係具備用來將板材(W)施以加壓之加壓部(305)、以及接受被該加壓部加壓的板材之接受部(307),並具有:接受來自加壓部的加壓力之端面按壓上模具(309)、與端面按壓上模具相對向地設置於接受部側且在其和端面按壓上模具之間讓板材的端面(319)插入之端面按壓下模具(311)、藉由使端面按壓上模具朝端面按壓下模具側相對移動而將板材的端面施以按壓之端面按壓部(313)、以及用來設定板材的端面的按壓寬度之端面按壓寬度調節部(315)。

Description

板材之加工裝置、按壓模具以及模具設置體
本發明是關於用來將金屬板所構成的板材實施加工之加工裝置、按壓模具以及模具設置體,特別是關於取代將板材彎折加工的功能或是除該功能外還具備將板材端部施以按壓等的功能的板材之加工裝置、按壓模具以及模具設置體。
將金屬板構成的板材藉由雷射切斷、剪切切斷等予以切斷後實施彎折加工時,如第12圖所示般容易在板材W發生船形彎曲等的板彎S。該板彎S,已知在將寬度尺寸較小、彎折稜線長度較長的板材W實施彎折加工時會發生。
為了抑制這種板材的板彎,是將切斷後的板材通過調平器而進行彎曲加工,或藉由衝壓機施以彎曲加工後,將板材翻面施以按壓而修正板彎。然而,在使用調平器的情況,在切斷和彎曲加工的步驟之間必須準備可對應於各種大小的板材之調平器,而存在有問題。在藉由衝壓機施以彎曲加工後再修正板彎的情況,存在有難以修正的問題。
例如,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05-177790號(專利文獻1)記載著,形成用來對板材賦予與U字形彎曲相反的方向之彎曲的模具,分2階段進行利用彎回之彎曲加工,藉此減少板彎。專利文獻2記載著,對於Z形材、槽 型(hat channel)材藉由模具施以彎曲後將其彎回,藉由2階段的加工來減少板彎。
然而,依據專利文獻1,不僅必須有特殊的模具,無法彈性對應於板材尺寸,而且加工後的板材形狀變複雜,而存在有問題。
此外,依據日本特許公開公報特開2006-15404號(專利文獻2),由於彎曲加工分2次進行,加工須耗費長時間,而且無法對應於特殊形狀,而存在有問題。
關於這點,本發明人等針對V字形彎曲等的彎折加工之長形板彎的機制進行研究而明白彎折加工時之板彎發生及如何抑制,已提出日本特願2011-242372號,其是以日本特願2011-5649號及特願2011-5649號為基礎而主張國內優先權。依據該技術,藉由對板材的切斷緣施加壓力,能讓經由切斷在板材產生的殘留應力增減而抑制板彎。
然而,在根據本發明人等的提案將板材實施彎折加工的情況,除了板材的彎折加工機以外,必須另外準備將板材切斷緣施以按壓之按壓加工機,藉由按壓加工機將板材的端面按壓後,再將板材移動至彎折加工機。因此板材的處理麻煩,而存在作業費功夫的問題。
相對於此,若想藉由一台彎折加工機來進行板材端面的按壓、及板材的彎曲加工,用來按壓板材端面的模具和 用來彎折板材的模具,在板材加工時必須逐一更換,因此造成作業步驟增加且板材的處理變麻煩,而存在有問題。
此外,使用彎折加工機,將板材端面朝其厚度方向遍及既定寬度施以按壓(為了減少將板材彎曲加工時的板彎而實施的按壓)時,依按壓的態樣,板材應按壓的部位可能無法被正確地按壓,而存在有問題。
依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板材之加工裝置、按壓模具以及模具設置體(設置於加工裝置,用來支承模具之模具設置體),不僅利用一台裝置就能進行板材的端面之按壓及彎曲加工,板材處理變容易,並讓作業性提昇。
再者,依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板材之加工裝置、按壓模具以及模具設置體,可正確地進行板材的按壓,該按壓是為了減少將板材彎曲加工時的板彎所實施。
依據本發明的第1技術態樣,是一種板材之加工裝置,其具備有用來將板材施以加壓之加壓部、以及接受被該加壓部加壓的板材之接受部;其特徵在於,具有:端面按壓上模具,接受來自前述加壓部的加壓力;端面按壓下模具,與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相對向地設置於前述接受部側,在其和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之間讓前述板材的端面插入;端面按壓部,藉由前述加壓部的加壓力使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朝前述端面按壓下模具側相對移動,沿著前述板材之加工前的彎折線將一方的端面按壓;以及端 面按壓寬度調節部,用來設定前述板材的端面之按壓寬度,在藉由前述端面按壓部實施前述按壓時,使前述板材之一方的端面之阻擋面,相對於朝向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之前述加壓部的加壓力之加壓中心,位於前述板材朝向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和前述端面按壓下模具之間插入的方向之前側。
依據本發明的第2技術態樣,是一種按壓模具,其設置並使用於利用衝頭、衝模及加壓部將板材實施彎曲加工之加工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端面按壓上模具,接受來自將前述衝頭朝前述衝模側驅動之加壓部的加壓力;端面按壓下模具,與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相對向地設置於前述接受部側,在其和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之間讓前述板材的端面插入;端面按壓部,藉由前述加壓部的加壓力使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朝前述端面按壓下模具側相對移動,沿著前述板材之加工前的彎折線將一方的端面按壓;以及端面按壓寬度調節部,用來設定前述板材的端面之按壓寬度,在藉由前述端面按壓部實施前述按壓時,使前述板材之一方的端面之阻擋面,相對於朝向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之前述加壓部的加壓力之加壓中心,位於前述板材朝向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和前述端面按壓下模具之間插入的方向之前側。
依據本發明的第3技術態樣,是一種模具設置體,其設置並使用於利用衝頭及衝模將板材實施彎曲加工之加工裝置,其特徵在於,係具有: 模具設置部,用來設置前述衝模;以及端面按壓部,藉由前述衝頭及設置於前述模具設置部之衝模,沿著彎曲加工前之板材的彎折線將端面側的部位施以按壓;前述端面按壓部,隔著前述衝頭和前述衝模之加壓中心位於前述加工裝置之與裝置基台的相反側。
(第1實施方式)
以下,藉由圖示的實施方式具體說明本發明。第1圖~第12圖顯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板材之彎折加工裝置(板材之加工裝置)1,第1圖是全體的側視圖,第2圖及第3圖顯示彎折加工部2的立體圖及背面立體圖。第4圖~第7圖顯示端面按壓部3及端面按壓部3的高度調節機構41,第8圖~第11圖顯示端面按壓部3之按壓寬度調節機構51,第12圖顯示朝板材的端面之按壓控制。
板材之彎折加工裝置(例如彎板機)1,除了進行將金屬板構成的板材(板狀工件)W彎折的功能以外,還具備為了調整經由切斷所產生的殘留應力而將板材W的端面施以按壓的功能。因此,如第1圖所示般,彎折加工裝置1係具備:藉由V字形彎曲等將板材W彎折之彎折加工部2、將彎折加工前之板材W之一方的端面側施以按壓之端面按壓部3、以及將其等予以一體地支承之裝置基台5。
裝置基台5,藉由將上部基台5a及下部基台5b以上 下相對向的狀態連續設置,而形成為從側面觀察為縱長的U字形(或C字形);彎折加工部2配置於上部基台5a側,端面按壓部3,以與彎折加工部2的下側相對向的狀態配置於下部基台5b側。在彎折加工裝置1中,端面按壓部3是將經由雷射、剪切等予以切斷後之板材W的一方的端面側施以按壓,藉此讓殘留應力增減。進行該一方的端面側之按壓後,彎折加工部2將板材W施以彎折加工。藉此能夠進行板彎發生被抑制之板材W的彎折加工。
如第1圖所示般,彎折加工部2係具備:設置於上部基台5a側之衝頭側構件11、設置於衝頭側構件11的下方之衝模側構件12、以及用來驅動衝頭側構件11之油壓缸所構成的彎折驅動裝置(驅動裝置)13。又油壓缸亦可為伺服馬達等其他的致動器。油壓缸所構成的彎折驅動裝置13,以朝向上下方向的方式安裝於裝置基台5之上部基台5a,利用其伸縮動作進行使衝頭側構件11朝衝模側構件12方向移動之上下移動。又也能構成為,取代讓衝頭側構件11朝上下方向移動或除此外,讓衝模側構件12朝上下方向移動。
衝頭側構件11設置於彎折驅動裝置13的下側,係具有:將板材W施以按壓之衝頭14、用來安裝衝頭14之衝頭保持具15、以及用來安裝衝頭保持具15之上部台座16。上部台座16連結於彎折驅動裝置13,藉由驅動彎折驅動裝置13,使衝頭14和上部台座16及衝頭保持具15 一起上下移動而將板材W施以按壓。
衝模側構件12,是與衝頭14相對向,具備有:接受被衝頭14按壓的板材W之衝模17、支承衝模17的下部之衝模保持具(第1衝模保持體)18、及下部台座(第2衝模保持體)21。下部台座21,是和衝模保持具18一起夾入衝模17而予以保持,在其上部,突設有與衝模保持具18相對向的挾持片21a。衝模17之腳部17a被衝模保持具18及挾持片21a所挾持,在此挾持狀態下將衝模保持具18利用螺絲鎖緊,藉此將衝模17保持於衝模保持具18及下部台座21。
以上的衝模側構件12,藉由將下部台座21安裝在固定於裝置基台5的下部基台5b上之底座25,而使其整體藉由底座25支承。底座25具有垂直豎起的側壁部25a,形成為側面呈L字形,下部台座21安裝成可相對於底座25的側壁部25a上下移動。亦即如第3圖所示般,在底座25的側壁部25a上,隔著既定間隔形成有複數個朝上下方向延伸的長孔26,使安裝在下部台座21的背面上之複數個螺絲27分別貫穿該長孔26,藉此將下部台座21可上下移動地安裝於底座25。依據此構造,若衝頭14朝衝模17方向移動,亦即衝頭14下降而將衝模17上的板材W按壓時,藉由衝頭14之按壓使朝下方的移動力作用於下部台座21,而使下部台座21欲朝該方向移動。在此情況,在底座25之側壁部25a的內部設有與螺絲27對應之復位彈簧28,經由下部台座21的向下移動而被壓縮,利用其 反作用力使下部台座21回復原先的高度位置。
彎折加工部2是用來將板材W彎折成V字形彎曲等,板材W的彎折是沿著衝頭14和衝模17之按壓中心7(參照第1圖)來進行。
端面按壓部3,具備有與下部台座21對置之下側端面按壓模具31。下側端面按壓模具31,用來沿著彎折加工前之板材W的彎折加工用彎折線將一方的端面側施以按壓。板材W之一方的端面側載置於下側端面按壓模具31上,在此載置狀態下使衝頭14朝衝模17方向移動而使下部台座21朝相同方向移動,利用該下部台座21的移動在下部台座21和下側端面按壓模具31之間將板材W夾入,藉此按壓一方的端面19附近。為了進行該按壓,與下側端面按壓模具31對應之下部台座21的下端成為上側端面按壓模具32。
依據此構造,進行板材W彎折之彎折按壓部2、以及為了抑制板彎而將板材W的端面施以按壓之端面按壓部3兩者設置在一個裝置基台5上,利用一台裝置就能夠進行板材W之端面的按壓及彎曲加工。此外,板材W的處理容易而能使作業性提昇。此外,為了控制板材W殘留應力而朝板材W之一方的端面19實施之按壓,可利用將板材W彎折加工之彎折加工部2的彎折驅動裝置13之驅動力來進行,不須另外設置用來按壓板材W的端面19之驅動源,其構造變簡單且能節約能源。
如第2圖所示般,下側端面按壓模具31包含複數個 固定模具33及複數個可動模具35。複數個固定模具33,是以高度位置固定的狀態設置在底座25上。可動模具35,設置成與固定模具33鄰接,相對於固定模具33可改變高度位置。可動模具35之高度位置的改變,是藉由高度調節機構41來進行。
高度調節機構41如第4圖~第6圖所示般,係具備:配置於底座25的背面側之高度調節驅動源42、以及配置於底座25的上方之夾板(seam)43。高度調節驅動源42可使用汽缸或馬達,本實施方式是使用汽缸。夾板43形成為平板狀,以面對可動模具35各個之下面的方式配置於底座25上方。可動模具35之面對夾板43的下面,係具備高面部35a及低面部35b之段差面。
平板狀的夾板43,可在底座25上朝衝模側構件12方向或遠離衝模側構件12的方向移動。為了進行該移動,在高度調節驅動源42之活塞42a的前端部安裝連結托架44,在該連結托架44的前端部分安裝夾板43。藉由驅動高度調節驅動源42而使連結托架44滑動移動,利用該滑動移動,使夾板43朝上述方向、亦即衝模側構件12方向及遠離衝模側構件12的方向移動。
利用該移動,當夾板43面對高面部35a時,會在夾板43和可動模具35的高面部35a之間產生大的間隙,而使可動模具35降低該間隙的量。在如此般使可動模具35降低的狀態下,可動模具35不參與板材W的按壓。第7圖顯示此狀態,相對於固定模具33使可動模具35變低。 在此狀態下,若衝頭14下降而使下部台座21往下移動時,藉由下部台座21之上側端面按壓模具32和固定模具33進行板材W的端面之按壓,但並未進行藉由可動模具35之按壓。相對於此,當夾板43面對低面部35b時,由於夾板43接近低面部35b,可動模具35成為停止於高位置的狀態,亦即其上面與固定模具33成為相同高度。在如此般使可動模具35昇高的狀態下,可動模具35和固定模具33一起參與板材W的按壓。
在該下側端面按壓模具31,藉由改變可動模具35的高度位置,可將板材W的端面施以局部按壓。因此,能夠僅將需要按壓之板材W的必要部位施以局部按壓。
在本實施方式之彎折加工裝置1,可調節板材W之一方的端面之按壓寬度。該調節是利用按壓寬度調節機構51來進行。
按壓寬度調節機構51如第8圖~第11圖所示般,具備有:設置於下側端面按壓模具31之端面抵接棒53、以及用來讓下側端面按壓模具31移動之後擋件(back gauge,未圖示)。
端面抵接棒53,設置在下側端面按壓模具31之固定模具33,並插入固定模具33和衝模側構件12的下部台座21之間。藉由插入固定模具33和下部台座21之間,使端面抵接棒53成為面對下側端面按壓模具31上所載置之板材W之一方的端面19的狀態(參照第1圖),而讓板材W之一方的端面19抵接。利用該抵接,使板材W在下側 端面按壓模具31上停止,而能夠調節應按壓之板材W的端面19之按壓面尺寸。
在本實施方式,如第11圖所示般,在固定模具33形成有能讓端面抵接棒53進入之棒收容槽56。在棒收容槽56的內部設有線圈狀的支承彈簧57,藉由支承彈簧57支承端面抵接棒53。利用這種支承構造,當下部台座21下降而抵接於端面抵接棒53時,端面抵接棒53會讓支承彈簧57撓曲並進入棒收容槽56內。另一方面,若下部台座21上昇,利用撓曲後之支承彈簧57的扭矩將端面抵接棒53從棒收容槽56推出,而出現在固定模具33的上面。如此,將端面抵接棒53設置成相對於固定模具33可出沒自如。
後擋件的作用,是作為讓固定模具33朝向與衝頭14往衝模17的按壓方向交叉之正交方向移動之可動部。後擋件是使用汽缸等,與連結塊59連結,在各連結塊59分別安裝固定模具33。依據此構造,利用後擋件的按壓動作,使固定模具33朝與衝頭14往衝模17的按壓方向正交之方向進出。如第9~11圖所示般,在固定模具33的背面讓復位彈簧60抵接,當固定模具33進出時復位彈簧60會撓曲。因此,當後擋件的驅動停止時,利用撓曲後之復位彈簧60的反作用力使進出後的固定模具33回復原先位置。
這種按壓寬度調節機構51,藉由使固定模具33朝與衝頭14往衝模17的按壓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動,能調整端 面抵接棒53對於板材W端面之抵接位置。因此,下部台座21(上側端面按壓模具32)及下側端面按壓模具31對於板材W的端面19附近之按壓尺寸(插入方向的縱深),可配合板材W的殘留應力而調節。如此能簡單地控制板材W的殘留應力。
藉由按壓寬度調節機構51調整板材W的端面之按壓寬度時,板材W以一方的端面19朝向衝模側構件12的方式插入下部台座21和下側端面按壓模具31之間。然後,驅動彎折驅動裝置13而使衝頭14朝衝模17方向移動(下降),利用其移動力使衝模17下側的下部台座21下降,藉由下部台座21的上側端面按壓模具32和下側端面按壓模具31將板材W之一方的端面側(端面19附近的緣部)施以按壓。
如第1圖所示般,板材W之被按壓的部位(藉由上側端面按壓模具32和固定模具33、可動模具35所挾持的被按壓部位),相對於衝頭14和衝模17之按壓中心7,是位於板材W的插入方向側。又只要藉由按壓寬度調節機構51讓固定模具33移動而使端面抵接棒53相對於按壓中心7移動,就能適當地改變板材W之被按壓部位的寬度。此外亦可為,使板材W之被按壓部位的一部分,相對於按壓中心7位於與板材W的插入方向之相反側。
依據以上實施方式,藉由調整按壓寬度調節機構51,可精度良好地設定板材W之一方的端面19位置(板材W之被按壓端面附近的位置)。因此能精度良好地進行對於 板材之殘留應力的處置。
如以上所說明,依據本實施方式的板材之彎折加工裝置1,將進行板材W彎折之彎折按壓部2、和為了抑制板彎而將板材W的端面施以按壓之端面按壓部3兩者設置在一個裝置基台5,因此利用一台裝置就能進行板材W的端面之按壓和彎曲加工,板材的處理容易而能讓作業性提昇。
此外,藉由設置按壓寬度調節機構51,該按壓寬度調節機構51具有抵接於板材W的端面之端面抵接棒53,能夠調節板材W的一方的端面19之按壓寬度,因此能配合板材W的殘留應力來調節對於板材W的端面之按壓尺寸,可簡單地控制板材W的殘留應力。
此外,為了控制板材W殘留應力而藉由端面按壓部3實施之板材W端面的按壓,可利用將板材W彎折加工之彎折加工部2的彎折驅動裝置13之驅動力來進行,不須另外設置用來按壓板材W的端面之驅動源,其構造變簡單且能節約能源。
(第2實施方式)
第2實施方式之加工裝置(板材W之彎折加工裝置)101,是構成為與第1實施方式的彎折加工裝置1大致相同,除了進行將金屬板構成的板材(板狀工件)W彎折之功能以外,還具備為了調整經由切斷所產生的殘留應力而將板材W的端面施以按壓的功能。而且,與第1實 施方式之彎折加工裝置1進行同樣的動作而發揮同樣的效果。
如第13圖、第14圖、第19圖、第24圖等所示般,彎折加工裝置(例如彎板機)101係具備:藉由V字形彎曲等將板材W施以彎折之彎折加工部103、將彎折加工前之板材W的一方的端面側施以按壓之端面按壓部105、以及將其等予以一體地支承之C字形的裝置基台107。
裝置基台107,如第14圖所示般,藉由將上部基台107a及下部基台107b以上下相對向的狀態連續設置,而形成為從側面觀察呈C字形。此外,彎折加工部(彎折按壓部)103配置於上部基台107a側,按壓加工部(端面按壓部)105以與彎折加工部103的下側相對向的狀態配置於下部基台107b側。
在彎折加工裝置101中,端面按壓部105將經由雷射、剪切等切斷後之板材W的一方的端面側施以按壓而讓殘留應力增減。在進行該一方的端面側的按壓後或將雙方的端面側按壓後,彎折加工部103將板材W實施彎折加工。藉此能夠進行,抑制板彎發生而使船形彎曲的板彎量減少後之板材W的彎折加工。
彎折加工部103係具備:設置於上部基台107a側之衝頭側構件109、在衝頭側構件109的下方設置於下部基台107b側之衝模側構件111、以及驅動衝頭側構件109之油壓缸163或伺服馬達等其他的致動器所構成之彎折驅動裝置(驅動裝置)113。彎折驅動裝置113的油壓缸163, 以朝向上下方向的方式安裝於裝置基台107之上部基台107a,利用其伸縮動作進行讓衝頭側構件109朝衝模側構件111的方向移動之上下移動。
又藉由改變供應給油壓缸163之作動油的壓力,可調整衝頭側構件109的推力。此外也能構成為,取代讓衝頭側構件109朝上下方向移動或除此外,還讓衝模側構件111朝上下方向移動。
衝頭側構件109設置於彎折驅動裝置113的下側,係具備有:將板材W施以按壓之衝頭115、將衝頭115安裝成一體之衝頭保持具117、以及將衝頭保持具117安裝成一體之上部台座119。上部台座119連結於彎折驅動裝置113,藉由驅動彎折驅動裝置113,使衝頭115和上部台座119、衝頭保持具117一起上下移動而將板材W施以按壓。
衝模側構件111是與衝頭115相對向,如第16圖、第17圖、第24圖等所示般,具備有:用來接受被衝頭115按壓的板材W之衝模121、支承衝模121的下部之衝模保持具(衝模保持體)125及上部按壓模具(上側端面按壓模具,衝模保持具緊壓構件)127。
在衝模保持體125上,將衝模121和上部按壓模具127設置成一體。將衝模側構件111安裝在固定於裝置基台107的下部基台107b(下部台座159)上之底座123,藉此使衝模側構件111(衝模保持體125和衝模121和上部按壓模具127)被底座123支承,能相對於底座123朝 上下方向移動自如。
此外,衝模側構件111,藉由汽缸(例如空氣壓缸)129等的蓄勢構件往上方蓄勢。亦即,當對空氣壓缸129之下側的汽缸室供應壓縮空氣時,如第17圖所示般,衝模側構件111會上昇。又只要供應給空氣壓缸129之壓縮空氣的壓力為一定,衝模側構件111不論在任何位置都始終藉由一定的蓄勢力而往上方蓄勢。
當停止對空氣壓缸129之下側的汽缸室供應壓縮空氣的情況(使空氣壓缸129之下側的汽缸室和上側的汽缸室與大氣連通的情況),利用衝模側構件111本身重量而使衝模側構件111下降。
又亦可為,朝空氣壓缸129之上側的汽缸室供應壓縮空氣並使下側的汽缸室與大氣連通,藉此讓衝模側構件111強制下降。
此外,取代汽缸等而使用壓縮線圈彈簧等的彈性體,與第1實施方式之彎折加工裝置1同樣的將衝模側構件111往上方蓄勢亦可,在第1實施方式之彎折加工裝置1,使用汽缸等將衝模側構件12往上方蓄勢亦可。
再者,取代汽缸、壓縮線圈彈簧等的彈性體,使用伺服馬達等的致動器使衝模保持具125和上側端面按壓模具127在上下方向移動而定位於任意位置亦可。
彎折加工部103,用來將板材W彎折成V字形彎曲等,板材W之彎折是沿著衝頭115和衝模121之按壓中心131(參照第24圖等)進行。
端面按壓部105,具備有與上部按壓模具127對置之下側端面按壓模具(下部按壓模具)135。下部按壓模具135,用來沿著彎折加工前的板材W之彎折加工用彎折線將一方的端面側施以按壓。
板材W之一方的端面側載置於下側端面按壓模具135上,在此載置狀態下使衝頭115朝衝模121方向(下方)移動而使衝模保持體125和上部按壓模具127朝相同方向移動,利用該移動在上部按壓模具127和下部按壓模具135之間夾入板材W,藉此將板材W之一方的端面施以按壓(參照第19圖)。
下部按壓模具135被分割成,可在其和衝模側構件111(上部按壓模具127)之間(與衝模側構件111之上側端面按壓模具127協同動作)將板材W的端面施以按壓(進行按壓)之複數個按壓模具137(137A,137B,137C),139(139A,139B,139C,139D,139E,139F)(參照第15圖等)。
分割後之各按壓模具137,139當中,例如各按壓模具137A,137B,137C在其和衝模側構件111之間將板材W按壓時可進行選擇性的按壓(加壓)。
上述選擇的目的在於,縱使彎折驅動裝置113的按壓力(加壓力)不足的情況,仍能避免端面按壓部105所產生之板材W的按壓力不足。
茲舉例詳細說明。端面按壓部105所進行之板材5的端面之按壓(朝板材W之厚度方向的按壓),是利用彎 折加工裝置101(彎折驅動裝置113的油壓缸163)之按壓力來進行。在此,下側端面按壓模具135被分割成3個按壓模具(第1按壓模具137A、第2按壓模具137B、第3按壓模具137C)(參照第13圖、第15圖)。
第1按壓模具(分割模具)137A的長度(包含按壓模具139A,139B的長度)、第2按壓模具137B的長度(包含按壓模具139C,139D的長度)、第3按壓模具137C的長度(包含按壓模具139E,139F的長度)互為相等而成為500mm左右。將第1~第3按壓模具137A,137B,137C沿其等的長邊方向連接,使下側端面按壓模具135的長度(左右方向的尺寸)成為1500mm。又各按壓模具(分割模具)139A~139F個別的長度互為相等而成為50mm左右,比起按壓模具137的長度是非常小。
板材W之沿著彎折加工用彎折線之端面側的長度不到1500mm,該長度不到1500mm之一端側之500mm部位是藉由第1按壓模具137A和按壓模具139A,139B(也會有包含按壓模具139C~139F的情況)施以按壓。同樣的,中央的500mm部位是藉由第2按壓模具137B施以按壓,另一端側之500mm部位則是藉由第3按壓模具137C施以按壓。
彎折加工裝置101(彎折驅動裝置113)之最大按壓力為50t(50000kgf;約500kN),另一方面,為了將板材(例如spcc)W之沿著彎折加工用彎折線之端面側的長度不到1500mm的部位使用第1~第3按壓模具 137A~137C,139A~139F同時按壓所必要的按壓力、亦即為了將彎曲加工時之船形變形確實地抑制在容許範圍內所必要的按壓力,是比最大按壓力之50t更大之60t。
於是,首先選擇第1按壓模具137A,僅藉由第1按壓模具137A(包含按壓模具139A~139F)將板材W之一端側的500mm部位以20t左右的力按壓,然後選擇第2按壓模具137B,僅藉由第2按壓模具137B(包含按壓模具139A~139F)將板材W之中央的500mm部位以20t左右的力按壓,然後選擇第3按壓模具137C,僅藉由第3按壓模具137C(包含按壓模具139A~139F)將板材W之另一端側的500mm部位以20t左右的力按壓。
此外是構成為,在與衝頭側構件109(衝頭115)往衝模側構件111(衝模121)側之驅動(移動)方向(板材W的按壓方向,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正交方向,前後方向),使各按壓模具137,139分別移動,藉此進行上述選擇。
例如構成為,當按壓模具137往後側移動時,如第20圖所示般,使按壓模具137位於衝頭側構件109(衝頭115)的斜下方,在此狀態下,縱使上部按壓模具127下降,上部按壓模具127和按壓模具137不會將板材W夾入,而不實施板材W的按壓。
另一方面構成為,當按壓模具137往前側移動時,如第19圖所示般,使按壓模具137位於衝頭側構件109(衝頭115)的正下方,在此狀態下,若上部按壓模具127下 降,上部按壓模具127和按壓模具137會將板材W夾入,而實施板材W的按壓。
又第15圖所示的按壓模具137A雖被分割成複數個(例如3個),各按壓模具137A是藉由連結構件141(141A)連結成一體,利用未圖示之空氣壓缸等的致動器而朝前後方向移動。同樣的,各按壓模具137B也藉由連結構件141(141B)連結,而朝前後方向移動。各按壓模具137C也藉由連結構件141(141C)連結,而朝前後方向移動。
各按壓模具137,139當中一部分的按壓模具(阻擋支承體)139(139A~139F,參照第15圖)構成為,藉由彎折加工裝置101之後擋件143(參照第13圖、第14圖)而在前後方向進行移動定位。
按壓模具139設有,讓板材W被阻擋(抵接)之阻擋件(抵接棒)145(參照第18圖等)。藉由阻擋件145阻擋板材W的端面而進行板材W的定位,如此決定端面按壓部105之板材W的按壓寬度(第19圖的尺寸L1)。
在彎折加工裝置101設有例如2個後擋件143。該等後擋件143是個別地進行移動定位。
阻擋支承體(按壓模具)139,至少設有2個(例如第15圖所示般有6個)。複數個阻擋支承體139當中之2個阻擋支承體139各個,分別與2個後擋件143的各個卡合而一體化。
後擋件143所卡合之阻擋支承體139的選擇,是按照 板材W尺寸、亦即要藉由衝頭115和衝模121實施彎曲加工之彎折線延伸方向上的板材W之端部長度而適當地決定。
2個後擋件143各個所卡合的2個阻擋支承體139各個,是和後擋件143一起在前後方向個別地進行移動定位。
又如所理解般,藉由支承體139、阻擋件145、後擋件143等來構成彎折加工裝置101之按壓寬度調節機構。
此外,第1實施方式之彎折加工裝置1也是,同樣地藉由後擋件進行按壓模具(阻擋支承體,抵接棒支承體)的定位。
阻擋件145,相對於阻擋支承體139之按壓板材W的面(板材按壓面)149成為可出沒自如。此外,阻擋件145,被壓縮線圈彈簧151等的彈性體彈壓成從板材按壓面149往上方突出。而且,要進行板材W的定位時,阻擋件145是從板材按壓面149往上方突出,要藉由上側端面按壓模具127和下側端面按壓模具135按壓板材W時,阻擋件145被上側端面按壓模具127緊壓而朝向埋入阻擋支承體(構成下側端面按壓模具135之按壓模具)139的方向(下方)移動。
此外,在彎折加工裝置101(包含第1實施方式之彎折加工裝置1),設有將板材W實施摺邊加工(參照第22圖、第23圖)之摺邊加工部153。
又摺邊加工部153是由端面按壓部105所構成(與端 面按壓部105兼用)。
藉由具有衝模保持體125及上部按壓模具127之衝模側構件111、底座123、下部按壓模具135等來構成模具設置體(衝模設置體)155。
模具設置體155如所理解般,是設置並使用於利用衝頭115和衝模121對板材W實施彎曲加工等之彎折加工裝置101(包含第1實施方式之彎折加工裝置1)。
在模具設置體155設有模具設置部157、端面按壓部105及摺邊加工部153。在模具設置部157設置衝模121。又取代衝模121而設置衝頭115亦可。
此外,如上述般,藉由端面按壓部105,將要藉由衝頭115和設置於模具設置部157之衝模121進行彎曲加工前之板材W之沿著彎折線的端面側的部位施以按壓。
端面按壓部105,在板材W之彎曲加工用彎折線之延伸方向被分割成複數個按壓模具137,139,要沿著板材W的彎折線將端面側的部位施以按壓時,可選擇性地使用分割後之各按壓模具137。
設有阻擋件145之按壓模具139,如前述般,藉由彎折加工裝置101之後擋件143進行移動定位。
又在第15圖,將3個模具設置體155A,155B,155C沿著其等的長邊方向連接。如第15圖所示般,模具設置體155設置於彎折加工裝置101。
在此,針對彎折加工裝置101、模具設置體(衝模設置體)155作更詳細的說明。
為了便於說明,設水平的一方向(左右方向)為X軸方向,設與X軸方向正交之水平另一方向(前後方向)為Y軸方向,設與X軸方向和Y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下方向)為Z軸方向。
如第13圖、第14圖所示般,在彎折加工裝置101的裝置基台(底座)107之前側下方,將下部台座159設置成一體。在下部台座159的上面,將模具設置體155(155A,155B,155C)沿著其等的長邊方向依序連接(參照第13圖、第15圖)而設置成朝X軸方向延伸。
在模具設置體155(155A,155B,155C)各個的上方,將衝模121(121A,121B,121C)設置成一體。各衝模121A,121B,121C為相同規格,沿著其等的長邊方向依序連接(參照第13圖)而形成朝X軸方向延伸。
在裝置基台107的前側上方設置上部台座119。上部台座119相對於裝置基台107可在Z軸方向移動自如。
在上部台座119的下面,透過衝頭保持具117將衝頭115(115A,115B,115C)設置成一體。各衝頭115A,115B,115C為相同規格,沿著其等的長邊方向依序連接(參照第13圖)而形成朝X軸方向延伸。
設置於上部台座119之各衝頭115A,115B,115C,分別與設置於下部台座159之各衝模121A,121B,121C相對向。
在彎折加工裝置101(彎折加工裝置1)設有控制裝置161。而且,在控制裝置161的控制下,藉由彎折驅動 裝置113的油壓缸163使上部台座119在Z軸方向進行移動定位。
如此,藉由彎折加工部103進行板材W的彎折加工,藉由端面按壓部105進行板材W的端面之按壓,藉由摺邊加工部153進行板材W的摺邊加工。
後擋件143,在Z軸方向設置於裝置基台107的中央部,在X軸方向設置在比下部台座159更後側,在控制裝置161的控制下,相對於裝置基台107在X軸方向、Y軸方向以及Z軸方向進行移動定位。
接下來針對模具設置體155A作詳細的說明。模具設置體155B、155C,由於具有與模具設置體155A同樣的構造,故省略模具設置體155B、155C的說明。
模具設置體155A如第17圖、第21圖等所示般,係具備底座123、衝模保持體125、上部按壓模具127、汽缸129、下部按壓模具135(按壓模具137、139)、連結構件141、阻擋件145而構成。
底座123是形成為細長的長方體狀。進一步的說,底座123的剖面(與長邊方向、即X軸方向正交的平面所形成的剖面),係具備矩形的下側基部165及矩形的上側卡合部167。
上側卡合部167的寬度(Y軸方向的尺寸)值,比下側基部165的寬度(Y軸方向的尺寸)值小。上側卡合部167,在Y軸方向位於下側基部165的中間部,在Z軸方向是從下側基部165的上端往上方突出。
衝模保持體125也是,以與底座123相同的長度形成為細長的長方體狀,在X軸方向(長邊方向)位於與底座123相同的位置。進一步的說,衝模保持體125的剖面(與長邊方向正交的平面所形成的剖面),係具備矩形的上側主體部169及矩形的下側突出部171。
下側突出部171的寬度(Y軸方向的尺寸)值設定成比上側主體部169的寬度(Y軸方向的尺寸)值小。下側突出部171,在Y軸方向位於上側主體部169的後端部,在Z軸方向是從上側主體部169的下端往下方突出。
此外,在衝模保持體125形成有衝模設置用凹部(衝模設置用槽)173。衝模設置用凹部173是遍及衝模保持體125的長邊方向(X軸方向)全長而形成。從衝模保持體125的剖面觀察,衝模設置用凹部173的寬度值比上側主體部169的寬度值小,深度(Z軸方向的尺寸)值比上側主體部169的高度(Z軸方向的尺寸)值小。而且,衝模設置用凹部173,在Y軸方向位於上側主體部169的中間部,在Z軸方向是從上側主體部169的上端往下方凹陷。
衝模121的下部進入衝模設置用凹部173,而與衝模保持體125設置成一體。衝模121的長度(X方向的尺寸)與底座123相同,在X軸方向(長邊方向)是與底座123位於相同位置。
上部按壓模具127也是,以與底座123相同的長度形成為細長的長方體狀,在X軸方向(長邊方向)是位於與 底座123相同的位置。進一步的說,上部按壓模具127的剖面(與長邊方向正交的平面所形成的剖面),係具備矩形的上側凹部175及三角形的下側倒角部177而形成為大致L字形。
上側凹部175及下側倒角部177,是遍及上部按壓模具127的長邊方向(X軸方向)全長而形成。從上部按壓模具127的剖面觀察,上側凹部175的寬度值比上部按壓模具127的寬度值小,深度(Z軸方向的尺寸)值比上部按壓模具127的高度(Z軸方向的尺寸)值小。而且,上側凹部175設置於上部按壓模具127之後上側的角部。此外,下側倒角部177設置於上部按壓模具127之前下側的角部。
上部按壓模具127與衝模保持體125設置成一體,使衝模保持體125之構成上側主體部169的前方下側的角部之2個面(邊)進入上側凹部175,且使上側凹部175之2個面、朝亦即X軸方向和Y軸方向展開的平面、及朝X軸方向和Z軸方向展開的平面分別與上側主體部169之前方下側的2個面各個形成面接觸。
藉由在衝模保持體125設置上部按壓模具127,在衝模保持體125和上部按壓模具127之下方的中央部形成有細長的長方體矩形的溝槽179。
在該溝槽179,讓底座123之上側卡合部167進入,而在衝模保持體125和上部按壓模具127使底座123卡合,如此使衝模保持體125和上部按壓模具127對於底座 123成為滑動對,能相對於底座123使衝模保持體125和上部按壓模具127在Z軸方向移動。
又溝槽179的寬度(Y軸方向的尺寸)設定成比底座123之上側卡合部167的寬度(Y軸方向的尺寸)稍大。
在底座123內設有汽缸129。汽缸129係具備筒狀的汽缸主體部181、活塞183、活塞桿185而構成。
汽缸129,在Y軸方向設置於底座123的中央部,在Z軸方向使汽缸主體部181和活塞183位於下方,且使活塞桿185往上方突出。活塞桿185的前端部是從底座123(上側卡合部167)的上端突出,呈一體地卡合於衝模保持體125之上側主體部169。汽缸主體部181是與底座123設置成一體。
而且,若將活塞183之上側的汽缸室與大氣連通,並對活塞183之下側的汽缸室供應壓縮空氣時,如第17圖、第18圖、第21圖、第22圖所示般,衝模保持體125和上部按壓模具127和衝模121會位於上昇端。
另一方面,若將活塞183之上側的汽缸室和下側的汽缸室與大氣連通,例如利用本身重量而使衝模保持體125和上部按壓模具127和衝模121下降(參照第19圖、第20圖、第24圖等)。
下部按壓模具135之按壓模具137(137A),形成為細長的長方體狀。進一步的說,如第17圖等所示般,壓模具137的剖面(與長邊方向正交的平面所形成的剖面),形成為在上方前側設有缺口187之大致矩形。
此外,在底座123之下側基部165的前方上部設有凹部189。從底座123的剖面觀察時,如第17圖等所示般,凹部189形成為矩形,設置於底座123之下側基部165的前方上部的角部。
按壓模具137進入凹部189內,使按壓模具137的下面和凹部189的底面互相形成面接觸。此外,按壓模具137,藉由未圖示的空氣壓缸等之致動器相對於底座123朝Y軸方向移動。
又在第17圖、第19圖、第22圖、第23圖、第24圖,按壓模具137是位於前側的移動端,在第20圖,按壓模具137是位於後側的移動端。
下部按壓模具135之按壓模具139(139A,139B),如第18圖所示般,其剖面(與X軸方向正交的平面所形成的剖面)是具備下側水平部位191及上側豎起部位193而形成為L字形。
下側水平部位191的高度尺寸(Z軸方向的尺寸),與按壓模具137的高度尺寸一致。此外,在下側水平部位191之前方上部,設置與缺口187相同的缺口195。
在底座123之下側基部165的上部及上側卡合部167的下部,設有在前後方向貫穿底座123之貫通孔197。貫通孔197的底面之高度位置,與凹部189的底面之高度位置一致。
此外,設置於貫通孔197之按壓模具139,其下面與貫通孔197的底面形成面接觸而成為滑動對。
因此,在將按壓模具137、139設置於底座123的狀態下,在Z軸方向上,按壓模具137之上面203的位置和按壓模具139之下側水平部位191之上面201的位置互為一致。
此外,按壓模具139的上側豎起部位193,藉由一體地卡合於後擋件143,使按壓模具139在Y軸方向移動定位自如。
在按壓模具139之下側水平部位191設有阻擋件145。阻擋件145,相對於下側水平部位191可朝上下方向移動,相對於下側水平部位191之上面201成為可出沒自如。
此外,阻擋件145是藉由壓縮線圈彈簧151往上方彈壓。而且,而未施加任何外力的情況,阻擋件145是從下側水平部位191的上面201突出(參照第18圖等)。另一方面,若藉由衝頭115的下降而被上部按壓模具127往下方緊壓時,阻擋件145會往下方移動(參照第19圖等)。
在對板材W實施為了緩和船形彎曲等之按壓、彎曲加工時,按壓模具139(139A~139F)在Y軸方向位於第18圖所示的位置。亦即,相對於上部按壓模具127之下面199的前端,阻擋件145是以適當的尺寸L1位於更後方。又尺寸L1是板材W的按壓寬度。
在進行摺邊加工時,如第21圖所示般,按壓模具139位於後端。這時,阻擋件145進入底座123之貫通孔197 內。
又在第18圖所示的情況、第21圖所示的情況也是,按壓模具139之下側水平部位191的上面201的一部分,為了夾入板材W而施以按壓,是與上部按壓模具127之下面199相對向。
此外,在模具設置體155A,沿X軸方向由左向右依序排列著按壓模具137A、按壓模具139A、按壓模具137A、按壓模具139B、按壓模具137A。
再者,如第13圖所示般,若沿X軸方向由左向右將模具設置體155A、模具設置體155B、模具設置體155C依序排列,則由左向右依序排列著按壓模具137A、按壓模具139A、按壓模具137A、按壓模具139B、按壓模具137A、按壓模具137B、按壓模具139C、按壓模具137B、按壓模具139D、按壓模具137B、按壓模具137C、按壓模具139E、按壓模具137C、按壓模具139F、按壓模具137C(參照第15圖)。
又第17圖之符號205表示用來導引板材W之導板。導板205例如透過連結構件141而與底座123設置成一體。
此外,從底座123的下端突設卡合銷207。底座123(模具設置體155)是藉由卡合銷207及未圖示之螺栓等的緊固具,而在下部台座159的上面與下部台座159設置成一體。
又如所理解般,藉由衝頭115和設置於模具設置體 155之衝模121來形成彎折加工部103;藉由模具設置體155之上部按壓模具127(下面199)和模具設置體155之下部按壓模具135(上面201,203)來形成端面按壓部105和摺邊加工部153。
接下來說明彎折加工裝置101的動作。
模具設置體155A和模具設置體155B和模具設置體155C之X軸方向的長度為1500mm(500mm×3)。亦即,藉由衝模121和衝頭115,能遍及最大1500mm的長度對板材W實施1次彎曲加工。此外,板材W之彎折線的長度比1500mm短若干。
首先說明,對板材W實施為了緩和船形彎曲等的按壓、彎曲加工時的動作。
在初期狀態,如第17圖、第18圖所示般,使衝頭115上昇,使衝模保持體125和上部按壓模具127位於上昇端,模具設置體155A之按壓模具139、模具設置體155B之按壓模具139、模具設置體155C之按壓模具139位於第18圖所示的位置,模具設置體155A之按壓模具137A如第17圖所示般位於前側,模具設置體155B之按壓模具137B和模具設置體155C之按壓模具137C如第20圖所示般位於後側。
在上述初期狀態,將板材W設置於模具設置體155(155A~155C)。在此狀態下,在X軸方向上使模具設置體155(155A~155C)和板材W的位置互為一致,此外如第17圖、第18圖所示般,讓板材W抵接於阻擋件145 而在Y軸方向進行板材W的定位。
接著,讓衝頭115下降,藉由模具設置體155A之上部按壓模具127、模具設置體155A之下部按壓模具135(按壓模具137A、139A、139C),將板材W之長邊方向的一端部以寬度L1(參照第19圖)按壓。
在該按壓時,藉由模具設置體155B之上部按壓模具127及模具設置體155B的按壓模具139C,139D,此外藉由模具設置體155C的上部按壓模具127及模具設置體155C的按壓模具139E,139F,進行同樣的按壓。
接著,使衝頭115和衝模保持體125和上部按壓模具127位於上昇端,使模具設置體155A之按壓模具137A如第20圖所示般位於後側,讓模具設置體155B之按壓模具137B如第20圖所示般位於前側。
接著,使衝頭115下降,藉由模具設置體155B之上部按壓模具127和模具設置體155B之下部按壓模具135(按壓模具137B、139C、139D),將板材W之長邊方向的中央部以寬度L1(參照第19圖)施以按壓。
在該按壓時,藉由模具設置體155A之上部按壓模具127及模具設置體155A之按壓模具139A,139B,此外藉由模具設置體155C之上部按壓模具127及模具設置體155C之按壓模具139E,139F,進行同樣的按壓。
接著,使衝頭115和衝模保持體125和上部按壓模具127位於上昇端,使模具設置體155B之按壓模具137如第20圖所示般位於後側,使模具設置體155C之按壓模具 137如第20圖所示般位於前側。
接著,讓衝頭115下降,藉由模具設置體155C之上部按壓模具127和模具設置體155C之下部按壓模具135(按壓模具137C、139E、139F),將板材W之長邊方向的另一端部以寬度L1(參照第19圖)施以按壓。
在該按壓時,藉由模具設置體155A之上部按壓模具127及模具設置體155A之按壓模具139A,139B,此外藉由模具設置體155B之上部按壓模具127及模具設置體155B之按壓模具139C,139D,進行同樣的按壓。
經由以上步驟,結束遍及1500mm全長之板材W的按壓(為了緩和板材W之船形彎曲等之按壓)。
接著,使衝頭115和衝模保持體125和上部按壓模具127位於上昇端,將板材W從模具設置體155搬出,如第24圖所示般,使衝模保持體125和上部按壓模具127位於上昇端。在使衝模保持體125和上部按壓模具127位於下降端的狀態下,如第25圖所示般,在上部按壓模具127的下面199和下部按壓模具135的上面201,203之間形成些微的間隙(0.2mm左右的間隙)。
如此,在上部按壓模具127的下面199和下部按壓模具135的上面201,203之間不容易讓垃圾等的異物進入,而能精度良好地進行板材W的彎曲加工。
又在讓衝模保持體125和上部按壓模具127位於下降端的狀態下,底座123之上側卡合部167的上面和衝模保持體125之上側主體部169的下面互相形成面接觸。
接著,將板材W載置於衝模121,讓衝頭115下降,遍及大致1500mm的長度以一次動作對板材W實施彎曲加工。
接下來說明將板材W實施摺邊加工時的動作。
在初期狀態,如第21圖所示般,使衝頭115上昇,使衝模保持體125和上部按壓模具127位於上昇端,使模具設置體155A之按壓模具139、模具設置體155B之按壓模具139、模具設置體155C之按壓模具139位於後端,使模具設置體155A之按壓模具137A、模具設置體155B之按壓模具137B、模具設置體155C之按壓模具137C位於前側。
在上述初期狀態下,如第24圖所示般,讓衝頭115下降而對板材W實施彎曲加工。該彎曲加工,遍及大致1500mm的長度以一次動作實施。彎曲角度為30°左右。
接著,讓衝頭115上昇,使衝模保持體125和上部按壓模具127位於上昇端,將實施30°左右的彎曲加工後之板材W的部位設置於上部按壓模具127和下部按壓模具135之間(參照第22圖)。
接著,讓衝頭115下降,藉由上部按壓模具127和下部按壓模具135,將板材W之實施30°左右的彎曲加工後的部位夾入,藉此實施摺邊加工(參照第23圖)。
又在對板材W實施摺邊加工時,在第22圖所示的狀態和第23圖所示的狀態下,板材W的左端位置雖是一定的,但為了減少模具設置體155所產生的力矩,例如將阻 擋件145的位置適當的改變,利用其阻擋板材W而改變板材W的左端位置亦可(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03-181546號公報)。
在上述說明中,3個衝頭115具有相同規格且3個衝模121也具有相同規格,但衝頭115、衝模121採用不同規格者亦可。但模具高度(板材W的工作線(pass line))互為相等。
而且,在各模具設置體155,對板材W實施不同的加工亦可。
例如,在模具設置體155A對板材W實施摺邊加工,在模具設置體155B和模具設置體155C對板材W實施按壓和彎曲加工亦可。
如此不須改變作業順序,就能對板材W實施彎曲加工、摺邊加工等之不同的加工。
依據彎折加工裝置101,各按壓模具137,139在按壓板材W時可選擇性地進行按壓,不須將彎折驅動裝置113之最大按壓力增大,即可對板材W施加充分的按壓力,能輕易地將彎曲加工時板材W所產生之船形彎曲、船形彎曲量抑制在容許值內。因此不須使用最大推力值較大之大型彎折加工裝置,就能對板材W施加充分的按壓力。
此外,依據彎折加工裝置101,構成為讓各按壓模具137,139分別在前後方向移動而進行上述選擇,因此利用簡單的構造就能進行按壓板材之按壓模具的選擇。
此外,依據彎折加工裝置101,不須使用另行設置的 機構和致動器,藉由使用後擋件143之簡單的構造就能設定被按壓的板材W面積(寬度,第18圖、第19圖之尺寸L1)。
此外,依據彎折加工裝置101,摺邊加工部153是由端面按壓部105所構成,藉由不須另行設置摺邊加工部之簡單的構造,就能對板材W實施摺邊加工。
(第3實施方式)
第3實施方式之彎折加工裝置(彎板機,板材W之加工裝置)301,是使用不實施板材W的彎曲加工之按壓模具303,而實施板材W的端部之按壓(為了調整經由切斷所產生的殘留應力所實施的按壓,為了減少將板材W彎曲加工時的板彎所實施的按壓)和摺邊加工(摺邊加工僅在必要的情況實施),這點是與第1實施方式的彎折加工裝置1及第2實施方式的彎折加工裝置101不同,其他點則採用與彎折加工裝置1,101同樣的構造,進行同樣的動作而發揮同樣的效果。
第3實施方式的板材之加工裝置(加工裝置)301,例如具備與第14圖所示的裝置基台107同樣的裝置基台302(參照第30(b)圖),且具備有將板材W施以加壓之加壓部(加壓手段)305、接受被該加壓部305加壓的板材W之接受部(接受手段)307而構成(參照第26圖、第27圖、第29圖等)。
此外,加工裝置301,係具備有端面按壓上模具 309、端面按壓下模具311、端面按壓部313以及端面按壓寬度調節部(端面按壓寬度調節機構)315而構成。
端面按壓上模具309,構成為用來接受來自加壓部305的加壓力。加壓部305,是由設置於裝置基台302的上側之油壓缸(與第13圖等所示之第2實施方式的加工裝置101之油壓缸163同樣的油壓缸)等之致動器所構成。接受部307,是由裝置基台302之下側的部位所構成。
端面按壓下模具311,以與端面按壓上模具309相對向的方式設置於接受部307側(下側),在其和端面按壓上模具309之間讓板材W的端面插入。
在端面按壓部313,藉由加壓部309的加壓力使端面按壓上模具309朝端面按壓下模具311側相對移動而讓端面按壓上模具309下降,藉此沿著板材W之加工前(彎折加工前)的彎折線將一方的端面319施以按壓(加壓)(參照第27圖、第30圖等)。換言之,在端面按壓部313,在端面按壓上模具309和端面按壓下模具311之間、亦即在加壓部305和接受部307之間,藉由端面按壓上模具309和端面按壓下模具311將板材W夾入,將板材W的端部朝其厚度方向按壓。
端面按壓寬度調節部315,是在藉由端面按壓部313實施板材W的按壓時,用來設定板材W的端面310部位之按壓寬度(Y軸方向的尺寸)。經由此設定,使板材W之一方的端面之阻擋面(被阻擋面)319,相對於朝向端 面按壓上模具309之加壓部305的加壓力之加壓中心(按壓中心)317,位於板材W往端面按壓上模具309和端面按壓下模具311之間插入的方向(在第30圖為由左向右的方向,在Y軸方向為由前向後的方向)之前側(與C字形裝置基台302之相反側)(參照第30(b)圖)。亦即,使被阻擋面319,在Y軸方向上,位於比加壓中心317稍前側;再者,使板材W整體,在Y軸方向上位於比阻擋面319更前側。
此外,端面按壓下模具311,與第2實施方式之加工裝置101的情況同樣的,沿X軸方向被分割成,可在其與端面按壓上模具309之間將板材W的端部施以按壓之複數個按壓模具321(321A~321I)(參照第26圖等)。
這些分割後的各按壓模具321構成為,在按壓板材W的端面319部位時能選擇性地被使用(能進行選擇性地按壓)。
此外構成為,使各按壓模具321分別朝向與端面按壓上模具309往端面按壓下模具311側的驅動方向(Z軸方向)交叉的方向(Y軸方向)移動,而進行上述選擇。
端面按壓寬度調節部315,係具備有:屬於各按壓模具321當中一部分的按壓模具,藉由加工裝置301的後擋件(在第26圖~第30圖中未圖示)在上述交叉方向(Y軸方向)進行移動定位之按壓模具(321B,321D,321F,321H);以及設置於該按壓模具而讓板材W被阻擋之阻擋件(抵接棒)323。
按壓模具321A,321C,321E,321G,321I,是藉由未圖示的空氣壓缸等的致動器在Y軸方向移動。
又阻擋件323,與第2實施方式之加工裝置101的情況同樣的,藉由壓縮線圈彈簧325往上方彈壓(參照第29圖)。
此外,在加工裝置301設有將板材W的端面實施摺邊加工之摺邊加工部327(參照第28圖)。摺邊加工部327是由端面按壓部313所構成。
如所理解般,藉由端面按壓上模具309、端面按壓下模具311、端面按壓部313、以及端面按壓寬度調節部315,來形成被設置而使用於加工裝置(例如彎板機)301之按壓模具303。
加工裝置301,是使用衝頭、衝模及加壓部305來對板材W實施彎曲加工。但當使用按壓模具303不實施板材W的彎曲加工而將板材W施以按壓的情況,並未使用衝頭及衝模。取代衝頭,如第26圖等所示般使用下面為平面之端面按壓上模具309,又取代衝模而使用上面為平面之端面按壓下模具311。
此外,如上述般,在按壓模具303,端面按壓下模具311在X軸方向被分割成複數個按壓模具321(321A~321I),當沿著板材W的彎折線將端面319側的部位施以按壓時,可選擇性地使用分割後之各按壓模具321。藉由使各按壓模具321分別在Y軸方向移動,而進行上述選擇。各按壓模具321當中一部分的按壓模具、亦 即設有阻擋件323的按壓模具,藉由加工裝置301的後擋件而在Y軸方向進行移動定位。
再者,在按壓模具303設有摺邊加工部327,摺邊加工部327是由端面按壓部313所構成。
依據加工裝置301,在藉由端面按壓部313將板材W施以按壓時,由於板材W的端面319以及板材W全體位於與C字形裝置基台302之相反側(參照第30圖),可確實地進行板材W的按壓,該按壓是為了減少將板材W彎曲加工時的板彎所實施的。
亦即,如第30(a)圖所示般將板材的端面319部位施以按壓的情況,相對於按壓中心317,板材W位於與C字形裝置基台302之相反側,而且裝置基台302等並非完全的剛體,在端面按壓上模具309(端面按壓下模具311)會發生力矩(參照第30圖的箭頭MT),而使裝置基台302等發生些微的彈性變形(撓曲),使端面按壓上模具309(端面按壓下模具311)稍微傾斜(參照第30(b)圖)。又第30(b)圖是將端面按壓上模具309的傾斜誇大表示。
上述力矩MT所造成之些微傾斜,會對板材W的端面319施加比其他部位更大的最大按壓力。如此,能正確且確實地進行板材W的按壓,可確實地減少將板材W彎曲加工時所產生之船形彎曲量。
此外亦可為,使分別設置於各按壓模具321B,321D,321F,321H之阻擋件323,在Z軸方向無法移 動,而是和各按壓模具321B,321D,321F,321H分別設置成一體,而使阻擋件323的高度成為一定。
在此情況,為了避免阻擋件323和下降後的端面按壓上模具309發生干涉,在端面按壓上模具309設置讓阻擋件323進入之凹部(未圖示)。
又如果板材W的厚度值比阻擋件323之突出高度值更大的話,就不必在端面按壓上模具309設置讓阻擋件323進入的凹部。
再者,將各按壓模具321B,321D,321F,321H分別在Y軸方向固定亦可。
此外,將第13圖所示之各模具設置體121A,121B,121C當中至少一個模具設置體置換成按壓模具303亦可。在此情況,工作線(模具高度)成為相等。
依據本發明的技術態樣,能正確地進行板材的按壓,該按壓是為了減少將板材彎曲加工時的板彎而實施的。
再者,依據本發明的其他技術態樣,由於將進行板材的彎折之彎折按壓部、和為了抑制板彎而將板材的端面施以按壓之端面按壓部設置在一個裝置基台,利用一台裝置就能進行板材的端面之按壓和彎曲加工,且板材的處理容易而能讓作業性提昇。
本申請是基於2011年11月4日申請之日本特許出願第2011-242501號及2012年10月12日申請之日本特許出願第2012-226724號主張優先權,並援用其揭示內容。
1‧‧‧彎折加工裝置
2‧‧‧彎折加工部
3‧‧‧端面按壓部
5‧‧‧裝置基台
5a‧‧‧上部基台
5b‧‧‧下部基台
7‧‧‧按壓中心
11‧‧‧衝頭側構件
12‧‧‧衝模側構件
13‧‧‧彎折驅動裝置
14‧‧‧衝頭
15‧‧‧衝頭保持具
16‧‧‧上部台座
17‧‧‧衝模
17a‧‧‧腳部
18‧‧‧衝模保持具
19‧‧‧板材之一方的端面
21‧‧‧下部台座
21a‧‧‧挾持片
25‧‧‧底座
25a‧‧‧側壁部
26‧‧‧長孔
27‧‧‧螺絲
28‧‧‧復位彈簧
31‧‧‧下側端面按壓模具
32‧‧‧上側端面按壓模具
33‧‧‧固定模具
35‧‧‧可動模具
35a‧‧‧高面部
35b‧‧‧低面部
41‧‧‧高度調節機構
42‧‧‧高度調節驅動源
42a‧‧‧活塞
43‧‧‧夾板
44‧‧‧連結托架
51‧‧‧按壓寬度調節機構
53‧‧‧端面抵接棒
56‧‧‧棒收容槽
57‧‧‧支承彈簧
59‧‧‧連結塊
60‧‧‧復位彈簧
101‧‧‧彎折加工裝置
103‧‧‧彎折加工部
105‧‧‧端面按壓部
107‧‧‧裝置基台
107a‧‧‧上部基台
107b‧‧‧下部基台
109‧‧‧衝頭側構件
111‧‧‧衝模側構件
113‧‧‧彎折驅動裝置
115、115A、115B、115C‧‧‧衝頭
117‧‧‧衝頭保持具
119‧‧‧上部台座
121、121A、121B、121C‧‧‧衝模
123‧‧‧底座
125‧‧‧衝模保持體
127‧‧‧上部按壓模具
129‧‧‧汽缸
131‧‧‧按壓中心
135‧‧‧下部按壓模具
137、137A、137B、137C‧‧‧按壓模具
139、139A~139F‧‧‧按壓模具
141、141A、141B、141C‧‧‧連結構件
143‧‧‧後擋件
145‧‧‧阻擋件
149‧‧‧板材按壓面
151‧‧‧壓縮線圈彈簧
153‧‧‧摺邊加工部
155、155A、155B、155C‧‧‧模具設置體
157‧‧‧模具設置部
159‧‧‧下部台座
161‧‧‧控制裝置
163‧‧‧油壓缸
165‧‧‧下側基部
167‧‧‧上側卡合部
169‧‧‧上側主體部
171‧‧‧下側突出部
173‧‧‧衝模設置用凹部
175‧‧‧上側凹部
177‧‧‧下側倒角部
179‧‧‧溝槽
181‧‧‧汽缸主體部
183‧‧‧活塞
185‧‧‧活塞桿
187‧‧‧缺口
189‧‧‧凹部
191‧‧‧下側水平部位
193‧‧‧上側豎起部位
195‧‧‧缺口
197‧‧‧貫通孔
199‧‧‧上部按壓模具之下面
201‧‧‧下側水平部位之上面
203‧‧‧按壓模具之上面
205‧‧‧導板
207‧‧‧卡合銷
301‧‧‧板材之加工裝置
303‧‧‧按壓模具
305‧‧‧加壓部
307‧‧‧接受部
309‧‧‧端面按壓上模具
311‧‧‧端面按壓下模具
313‧‧‧端面按壓部
315‧‧‧端面按壓寬度調節部
317‧‧‧加壓中心
319‧‧‧阻擋面
321、321A~I‧‧‧按壓模具
323‧‧‧阻擋件
325‧‧‧壓縮線圈彈簧
327‧‧‧摺邊加工部
L1‧‧‧按壓寬度
S‧‧‧板彎
W‧‧‧板材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之彎折加工裝置整體之側視圖。
第2圖係顯示彎折加工裝置的彎折加工部之立體圖。
第3圖係顯示彎折加工裝置的彎折加工部之背面立體圖。
第4圖係顯示端面按壓部的高度調節機構之立體圖。
第5圖係顯示高度調節機構的側視圖。
第6圖係以省略下側端面按壓模具的狀態顯示高度調節機構的立體圖。
第7圖係顯示高度調節機構的作用之前視圖。
第8圖係顯示按壓寬度調節機構之側視圖。
第9圖係顯示按壓寬度調節機構之俯視圖。
第10圖係顯示按壓寬度調節機構之立體圖。
第11圖係顯示按壓寬度調節機構之立體圖。
第12圖係顯示發生板彎之彎折加工後的板材之立體圖。
第13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之彎折加工裝置整體的前視圖。
第14圖係顯示第13圖之XIV箭頭視圖,是彎折加工裝置整體的側視圖而與第2圖對應。
第15圖係顯示蓋板卸除後之設置於彎折加工裝置的衝模設置體之立體圖。
第16圖係顯示第15圖的XVI-XVI剖面圖。
第17圖係將第16圖簡化的圖。
第18圖係將第15圖的XVIII-XVIII剖面簡化的圖。
第19圖係顯示從第17圖的狀態讓衝模保持體(上部按壓模具)下降,藉由下部按壓模具和上部按壓模具將板材的端面夾入而施以按壓的狀態。
第20圖係顯示從第17圖的狀態讓下部按壓模具往後側移動而退避後,使衝模保持體(上部按壓模具)下降的狀態,顯示未藉由板材端面的夾入而進行按壓的狀態。
第21圖係顯示從第18圖的狀態讓阻擋件(阻擋支承體)移動到後端的狀態。
第22圖係顯示在第21圖的狀態下,將應摺邊的板材設置於下部按壓模具的狀態。
第23圖係顯示從第22圖的狀態讓衝模保持體(上部按壓模具)下降,藉由下部按壓模具和上部按壓模具將板材的端面夾入而進行按壓、摺邊的狀態。
第24圖係顯示從第17圖的狀態讓衝模(衝模保持體)下降後,在衝模設置板材,使衝頭下降,藉由衝模和衝頭將板材夾入而實施板材的彎曲加工之狀態。
第25圖係第24圖的XXV部放大圖。
第26圖係顯示本發明的第3實施方式之彎折加工裝置之將板材施以按壓等的部位之立體圖,顯示端面按壓上模具上昇的狀態。
第27圖係顯示從第26圖的狀態讓端面按壓上模具下降而將板材的端部施以按壓(為了減少將板材彎曲加工時 的板彎所實施之按壓)的狀態。
第28圖係顯示從第26圖的狀態讓端面按壓上模具下降,將板材實施摺邊加工的狀態。
第29圖係第26圖的XXIX箭頭視圖。
第30(a)(b)圖係顯示進行第27圖所示的按壓時之端面按壓上模具和端面按壓下模具的舉動之側視圖。
1‧‧‧彎折加工裝置
2‧‧‧彎折加工部
3‧‧‧端面按壓部
5‧‧‧裝置基台
5a‧‧‧上部基台
5b‧‧‧下部基台
7‧‧‧按壓中心
11‧‧‧衝頭側構件
12‧‧‧衝模側構件
13‧‧‧彎折驅動裝置
14‧‧‧衝頭
15‧‧‧衝頭保持具
16‧‧‧上部台座
17‧‧‧衝模
17a‧‧‧腳部
18‧‧‧衝模保持具
19‧‧‧板材之一方的端面
21‧‧‧下部台座
21a‧‧‧挾持片
25‧‧‧底座
25a‧‧‧側壁部
27‧‧‧螺絲
28‧‧‧復位彈簧
31‧‧‧下側端面按壓模具
32‧‧‧上側端面按壓模具
35‧‧‧可動模具
35a‧‧‧高面部
35b‧‧‧低面部
43‧‧‧夾板
53‧‧‧端面抵接棒
W‧‧‧板材

Claims (26)

  1. 一種板材之加工裝置,係具備有用來將板材施以加壓之加壓部、以及接受被該加壓部加壓的板材之接受部;其特徵在於,具有:端面按壓上模具,接受來自前述加壓部的加壓力;端面按壓下模具,與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相對向地設置於前述接受部側,在其和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之間讓前述板材的端面插入;端面按壓部,藉由前述加壓部的加壓力使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朝前述端面按壓下模具側相對移動,沿著前述板材之加工前的彎折線將一方的端面按壓;以及端面按壓寬度調節部,用來設定前述板材的端面之按壓寬度,在藉由前述端面按壓部實施前述按壓時,使前述板材之一方的端面之阻擋面,相對於朝向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之前述加壓部的加壓力之加壓中心,位於前述板材朝向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和前述端面按壓下模具之間插入的方向之前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板材之加工裝置,其中,前述端面按壓下模具被分割成,在其和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之間能將前述板材的端部施以按壓之複數個按壓模具;該等分割後的各按壓模具構成為,在將前述板材的端面施以按壓時被選擇性地使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板材之加工裝置,其中,使前述各按壓模具分別朝向與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往前述端面按壓下模具側的驅動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而進行前述選擇。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板材之加工裝置,其中,前述端面按壓寬度調節部係具備:屬於前述各按壓模具當中一部分的按壓模具,藉由前述加工裝置的後擋件在前述交叉方向進行移動定位之按壓模具;以及設置於該按壓模具而讓前述板材被阻擋之阻擋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4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板材之加工裝置,其中,具有將前述板材實施摺邊加工之摺邊加工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板材之加工裝置,其中,前述摺邊加工部是由前述端面按壓部所構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板材之加工裝置,其中,具備讓前述加壓部的加壓力產生之驅動裝置;使彎折加工部和前述端面按壓部被一體地支承,該彎折加工部,係包含:接受來自前述加壓部的加壓力而將前述板材施以按壓之按壓衝頭側構件、以及具備衝 模之衝模側構件,該衝模設置於用來接受被按壓的板材之接受部側,在前述衝頭和前述衝模之間將前述板材實施彎折加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板材之加工裝置,其中,前述下側端面按壓模具,被分割後之複數個分割模具係包含:高度位置固定的固定模具、以及與該固定模具鄰接設置且相對於前述固定模具其高度位置可改變之可動模具,並具有用來改變前述可動模具的高度位置之高度調節機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的板材之加工裝置,其中,具有從前述板材之一方的端面調節按壓面的按壓寬度之按壓寬度調節機構;該按壓寬度調節機構包含端面抵接棒和可動部;該端面抵接棒,可出沒自如地設置於前述下側端面按壓模具,被插入前述衝模側構件和前述下側端面按壓模具之間,與前述下側端面按壓模具上所載置之板材之一方的端面抵接;該可動部,用來讓前述下側端面按壓模具和該端面抵接棒一起朝向與前述衝頭往前述衝模的按壓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的板材之加工裝置,其中, 前述衝模側構件,是藉由前述驅動裝置的彎折驅動力朝向前述下側端面按壓模具的方向移動,而將前述板材之一方的端面在其和下側端面按壓模具之間施以按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的板材之加工裝置,其中,前述衝模側構件,是由下部台座、及用來將前述衝模支承於前述下部台座之衝模保持具所形成,在前述下部台座設置上側端面按壓模具,藉由前述驅動裝置所進行之前述衝頭往前述衝模側的按壓,能使前述下部台座朝向前述下側端面按壓模具的方向移動,而在前述下部台座和前述下側端面按壓模具之間將前述板材之一方的端面施以按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板材之加工裝置,其中,前述高度調節機構,是讓前述可動模具朝向前述衝模側構件的方向或是遠離前述衝模側構件的方向移動,而調整前述可動模具的高度位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或8項所述的板材之加工裝置,其中,具有將前述板材實施摺邊加工之摺邊加工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板材之加工裝置,其中,前述摺邊加工部是由前述端面按壓部所構成。
  15. 一種按壓模具,設置並使用於利用衝頭、衝模及 加壓部將板材實施彎曲加工之加工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端面按壓上模具,接受來自將前述衝頭朝前述衝模側驅動之加壓部的加壓力;端面按壓下模具,與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相對向地設置,在其和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之間讓前述板材的端面插入;端面按壓部,藉由前述加壓部的加壓力使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朝前述端面按壓下模具側相對移動,沿著前述板材之加工前的彎折線將一方的端面按壓;以及端面按壓寬度調節部,用來設定前述板材的端面之按壓寬度,在藉由前述端面按壓部實施前述按壓時,使前述板材之一方的端面之阻擋面,相對於朝向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之前述加壓部的加壓力之加壓中心,位於前述板材朝向前述端面按壓上模具和前述端面按壓下模具之間插入的方向之前側。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按壓模具,其中,前述端面按壓下模具,在前述板材之彎曲加工用彎折線方向被分割成複數個按壓模具,在沿著前述板材之彎折線將端面側的部位施以按壓時,能將前述分割後的各按壓模具選擇性地使用。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按壓模具,其中,使前述各按壓模具分別朝向與前述加壓部所進行之使前述衝頭往前述衝模側的驅動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而進 行前述選擇。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按壓模具,其中,前述各按壓模具當中一部分的按壓模具,是藉由前述加工裝置的後擋件而在前述交叉方向進行移動定位;在藉由前述後擋件於前述交叉方向上進行移動定位之按壓模具,設有讓前述板材被阻擋之阻擋件。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至18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按壓模具,其中,具有將前述板材實施摺邊加工之摺邊加工部。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按壓模具,其中,前述摺邊加工部是由前述端面按壓部所構成。
  21. 一種模具設置體,設置並使用於利用衝頭及衝模將板材實施彎曲加工之加工裝置,其特徵在於,係具有:模具設置部,用來設置前述衝模;以及端面按壓部,藉由前述衝頭及設置於前述模具設置部之衝模,沿著彎曲加工前之板材的彎折線將端面側的部位施以按壓;前述端面按壓部,隔著前述衝頭和前述衝模之加壓中心位於前述加工裝置之與裝置基台的相反側。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模具設置體,其中,前述端面按壓部,在前述板材之彎曲加工用彎折線方向被分割成複數個按壓模具,在沿著前述板材之彎折線將端面側的部位施以按壓時,能將前述分割後的各按壓模具 選擇性地使用。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模具設置體,其中,使前述各按壓模具分別朝向交叉方向移動而進行前述選擇;該交叉方向,是與在藉由前述衝頭和設置於前述模具設置部之衝模將前述板材實施彎曲加工時使前述衝頭往前述衝模側的驅動方向交叉的方向。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模具設置體,其中,前述各按壓模具當中一部分的按壓模具,是藉由前述彎折加工裝置的後擋件而在前述交叉方向進行移動定位;在藉由前述後擋件於前述交叉方向進行移動定位之按壓模具,設置讓前述板材被阻擋之阻擋件。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至2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模具設置體,其中,具有將前述板材實施摺邊加工之摺邊加工部。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模具設置體,其中,前述摺邊加工部是由前述端面按壓部所構成。
TW101140808A 2011-11-04 2012-11-02 板材之加工裝置、按壓模具以及模具設置體 TW2013309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2501 2011-11-04
JP2012226724A JP6211755B2 (ja) 2011-11-04 2012-10-12 板材の加工装置、押圧金型および金型設置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0948A true TW201330948A (zh) 2013-08-01

Family

ID=48192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0808A TW201330948A (zh) 2011-11-04 2012-11-02 板材之加工裝置、按壓模具以及模具設置體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83576A1 (zh)
JP (1) JP6211755B2 (zh)
CN (1) CN103906587A (zh)
TW (1) TW201330948A (zh)
WO (1) WO20130657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1617B (zh) * 2013-10-18 2015-06-24 无锡微研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调整空调翅片弧度的模具结构
JP2015199122A (ja) 2014-04-01 2015-11-12 株式会社アマダ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プレスブレーキ用金型及びヘミング加工方法
JP2020093304A (ja) * 2014-04-01 2020-06-18 株式会社アマダ プレスブレーキ用金型及びヘミング加工方法
JP6318036B2 (ja) * 2014-07-23 2018-04-25 株式会社アマダ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パンチ金型
CN105945156B (zh) * 2016-07-20 2018-04-10 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边机板材压紧模具自动调整装置
JP6735182B2 (ja) * 2016-08-17 2020-08-05 株式会社フタバ テーパー管の端部プレス曲げ装置
CN106111748A (zh) * 2016-08-19 2016-11-16 东莞市宝瑞电子有限公司 折角设备
DE102016118175B4 (de) * 2016-09-26 2018-08-23 Trumpf Werkzeugmaschinen Gmbh & Co. Kg Werkzeug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Bearbeiten von plattenförmigen Werkstücken
CN109789470B (zh) 2016-09-26 2022-02-25 通快机床两合公司 用于加工板状工件的工具和机床以及方法
EP3515618B1 (de) * 2016-09-26 2020-07-01 Trumpf Werkzeugmaschinen GmbH + Co. KG Werkzeug und werkzeug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r bearbeitung von plattenförmigen werkstücken
EP3515617B1 (de) 2016-09-26 2020-11-04 Trumpf Werkzeugmaschinen GmbH + Co. KG Werkzeug und werkzeug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bearbeiten von plattenförmigen werkstücken
JP6846267B2 (ja) * 2017-04-04 2021-03-24 株式会社アマダ 下型装置及びワークの折曲げ加工方法
CN107999617A (zh) * 2017-11-08 2018-05-08 天津东方奇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薄壁钢板的圆弧快速成型工装
JP6638022B2 (ja) * 2018-05-28 2020-01-29 株式会社アマダ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プレスブレーキ制御装置、プレスブレーキ制御方法、及び金型
CN108817179B (zh) * 2018-06-29 2019-09-27 宁波德深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弯折装置
EP3825022A4 (en) * 2018-07-17 2021-09-01 Amada Co., Ltd. TOOL FOR A PRESS
CN109066260B (zh) * 2018-10-19 2024-04-12 资阳中车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端子压接模具
CN112275857A (zh) * 2020-09-16 2021-01-29 陈璇 一种砍柴刀刀柄快速成型装置
JP7486441B2 (ja) * 2021-01-20 2024-05-17 株式会社アマダ 折曲げ加工方法
CN113877997B (zh) * 2021-09-26 2024-04-19 珠海富士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折弯方法
CN116571635B (zh) * 2023-07-14 2023-09-19 合肥优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施工金具冲压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6115U (zh) * 1986-06-26 1988-01-16
JPS6457922A (en) * 1987-08-28 1989-03-06 Maru Kikai Kogyo Center window working device for door panel
JPH07100539A (ja) * 1993-09-30 1995-04-18 Nec Corp プレスブレーキ用金型及びプレスブレーキ用金型によるつぶし曲げ加工法
JPH10137852A (ja) * 1996-11-11 1998-05-26 Murai Kogyo Kk 折り曲げ、平押し金型
JP2000107817A (ja) * 1998-10-05 2000-04-18 Amada Co Ltd 板材折曲げ加工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995351B2 (ja) * 1998-11-11 2007-10-24 株式会社入野製作所 板材加工機
JP2005059058A (ja) * 2003-08-12 2005-03-10 Shinya Mitsuyoshi プレス用曲げ金型装置
JP2005177790A (ja) * 2003-12-17 2005-07-07 Nisshin Steel Co Ltd 金属板の曲げ加工方法
JP4264054B2 (ja) * 2004-06-01 2009-05-1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曲げ成形方法およびその成形方法に用いる成形金型
CN200991730Y (zh) * 2006-12-22 2007-12-19 江苏国力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折弯机双折边模具
CN201088992Y (zh) * 2007-06-28 2008-07-23 杭宜银 双折弯组合模
CN101554638A (zh) * 2008-04-09 2009-10-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折弯模具
CN201223901Y (zh) * 2008-07-11 2009-04-22 安徽联盟模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气动双压边金属板材折弯模具
JP6018745B2 (ja) * 2011-01-14 2016-11-02 株式会社アマダ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板材の折曲げ加工方法及び残留応力増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116502A (ja) 2013-06-13
WO2013065781A1 (ja) 2013-05-10
CN103906587A (zh) 2014-07-02
JP6211755B2 (ja) 2017-10-11
US20140283576A1 (en) 2014-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30948A (zh) 板材之加工裝置、按壓模具以及模具設置體
US20100251797A1 (en) Bending machine
JP7166600B2 (ja) 三次元プレス装置
WO2006054596A1 (ja) 曲げ加工方法、曲げ加工方法に使用する金型及び折曲げ加工機
US5598737A (en) Portable, power driven punch press for working on steel frame members
CN207929811U (zh) 一种深喉折弯机
CN210590536U (zh) 折弯装置
JP2008006470A (ja) ベンディング装置用金型およびベンディング装置用金型を用いた板材の加工方法
US11638947B2 (en) Mold for press brake
CN211332079U (zh) 一种压装装置
CN212598080U (zh) 用于压弯设备并辅助其实施板料压弯的治具
JP6846267B2 (ja) 下型装置及びワークの折曲げ加工方法
CN103752650B (zh) 一种卷制筒体错边对正机
JP7050984B2 (ja) ワーク端縁の残留応力低減方法
CN220564645U (zh) 一种半自动皮料产品加工装置
CN215508780U (zh) 一种叶轮拉杆打弯机
JP6010743B1 (ja) ヘミング金型
CN215279578U (zh) 一种门窗生产用双柱压力机
CN218855466U (zh) 一种钣金加工用冲压成形装置
CN217596015U (zh) 一种自动刨料设备
CN111215523A (zh) 一种支架弯曲成型装置
CN107378283A (zh) 一种可以快速调整的焊接用治具
JP2007125591A (ja) パンチプレスによる折曲げ加工方法及びパンチプレス
JP2016000415A (ja) バックゲージに対するワーク当接方法及びプレスブレーキ
JP2014180669A (ja) 折り曲げ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