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3572A - 載帶捲繞收納裝置及載帶捲繞收納方法 - Google Patents

載帶捲繞收納裝置及載帶捲繞收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3572A
TW201313572A TW101118790A TW101118790A TW201313572A TW 201313572 A TW201313572 A TW 201313572A TW 101118790 A TW101118790 A TW 101118790A TW 101118790 A TW101118790 A TW 101118790A TW 201313572 A TW201313572 A TW 20131357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el
take
holding
carrier tape
lab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8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49876B (zh
Inventor
Yoshinori Morimoto
yuji Shiraki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We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We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yo Weld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313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3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49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4987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9/00Changing the web roll
    • B65H19/22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winding operations
    • B65H19/30Lifting, transporting, or removing the web roll; Inserting co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8/00Winding webs
    • B65H18/08Web-wind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1Winding, unwinding
    • B65H2301/419Winding, unwinding from or to storage, i.e. the storage integrating winding or unwind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7Tape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Abstract

〔發明課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全體處理時間縮短的載帶捲繞收納裝置。〔解決手段〕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具備:將載帶(T0)捲繞在垂直保持之捲帶盤(R0)的捲繞部(101);鄰接設置在捲繞部(101)對捲繞有載帶(T0)的捲帶盤(R1)貼附標籤(L0)的貼附部(104);及設置在捲繞部(101)之前面側的保持板(105)。保持板(105)可位於將捲帶盤(R1)保持成垂直的第1保持位置(α)及對第1保持位置(α)成90°旋轉將捲帶盤(R1)保持成水平的第2保持位置(β)。當搬運托盤(103)從位於第2保持位置(β)的保持板(105)承接捲帶盤(R1)往貼附部(104)側移動時,於同時搬運托盤(103)上之貼有標籤的捲帶盤(R2)會從搬運托盤(103)落往下方,收納在儲藏器(102)內。

Description

載帶捲繞收納裝置及載帶捲繞收納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要將保持有電子零件的載帶捲繞在捲帶盤收納在儲藏器的載帶捲繞收納裝置及載帶捲繞收納方法,特別是關於能夠縮短處理時間的載帶捲繞收納裝置及載帶捲繞收納方法。
先前已知有要將保持有電子零件的載帶捲繞在捲帶盤,將該捲繞完畢的捲帶盤收納在儲藏器的載帶捲繞收納裝置。
針對上述載帶捲繞收納裝置,已開發有要對捲繞有載帶的捲帶盤加以貼附電子零件資訊標示用資訊的技術。
然而,當對捲繞有載帶的捲帶盤加以貼附標籤時,貼標籤作業本身會造成處理時間變長,因此就需要縮短處理時間。
本發明有考慮上述問題,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使對捲繞有載帶的捲帶盤加以貼標籤,也不會造成處理時間大幅延長,能夠實現處理時間縮短的載帶捲繞收納裝置及載帶捲繞收納方法。
本發明的載帶捲繞收納裝置,是一種要將保持有電子零件的載帶捲繞在捲帶盤,將捲繞有載帶的捲帶盤收納在儲藏器的載帶捲繞收納裝置,其特徵為,具備:要將載帶捲繞在垂直保持之捲帶盤的捲繞手段;鄰接設置在捲繞手段,要對捲帶盤貼附標籤製作附標籤捲帶盤的貼附手段;可位於要將來自於捲繞手段的捲帶盤保持成垂直方向的第1保持位置及可位於對第1保持位置成90°旋轉將捲帶盤保持成水平方向的第2保持位置之保持手段;設置在位於第2保持位置之保持手段的下方,要收納有附標籤捲帶盤的儲藏器;及配置在水平方向位於第2保持位置之保持手段和貼附手段之間,從位於第2保持位置的保持手段承接捲帶盤將捲帶盤搬運往貼附手段,從貼附手段將附標籤捲帶盤搬運至儲藏器上的搬運手段,構成為當搬運手段從位於第2保持位置的保持手段承接捲帶盤時,搬運手段上之附標籤的捲帶盤會往儲藏器側落下。
本發明的載帶捲繞收納裝置,其特徵為,位於第2保持位置的保持手段,具有捲帶盤保持用的上面,及與位於上面的相反側成面對著搬運手段的下面,於保持手段的下面,設有當搬運手段往貼附手段側移動時會抵接於搬運手段上的附標籤捲帶盤使附標籤捲帶盤往儲藏器側落下的凸部。
本發明的載帶捲繞收納裝置,其特徵為,搬運手段具有捲帶盤及附標籤捲帶盤保持用的搬運板,及設置在搬運板當中與貼附手段成相反側的端部,可和位於第2保持位置之保持手段上的捲帶盤抵接的框體,於該框體設有當搬運手段往 貼附手段側移動時,可讓保持手段及附標籤捲帶盤通過的空隙。
本發明的載帶捲繞收納裝置,其特徵為,是於搬運手段的框體,設有當搬運手段往貼附手段側移動時會抵接在位於第2保持位置之保持手段上的捲帶盤執行搬運板上捲帶盤定位的推出板。
本發明的載帶捲繞收納方法,其是一種將保持有電子零件的載帶捲繞在捲帶盤收納在儲藏器的載帶捲繞收納方法,其特徵為,針對捲繞手段具備有要將載帶捲繞在垂直保持之捲帶盤的捲繞步驟;針對保持手段具備有要將捲繞有載帶的捲帶盤從捲繞手段承接將該捲帶盤保持在垂直方向的第1保持位置,並且之後保持手段會90°旋轉將捲帶盤保持在水平方向之第2保持位置的保持步驟;針對貼附手段具備有要將捲繞有載帶的捲帶盤保持成水平貼附標籤藉此製成附標籤捲帶盤的貼附步驟;及使用位於第2保持位置的保持手段和貼附手段之間配置在水平方向的搬運手段,從位於第2保持位置的保持手段接收捲帶盤並搬運至貼附手段,從貼附手段將附標籤捲帶盤搬運至位於第2保持位置之保持手段的搬運步驟,當搬運手段從位於第2保持位置的保持手段接收捲帶盤時,是會使搬運手段上之附標籤捲帶盤落下至位於第2保持手段之保持手段下方的儲藏器側。
如上述根據本發明時,當搬運手段從位於第2保持位置 之保持手段往貼附手段側移動時,就可從保持手段接收捲帶盤,同時可使搬運手段上之附標籤捲帶盤往儲藏器側落下收納在儲藏器。如上述當搬運手段從位於第2保持位置的保持手段往貼附手段側移動時,是可使要從保持手段接收捲帶盤的作業和使搬運手段上之附標籤捲帶盤往儲藏器側落下的作業同時執行,因此就能夠縮短整體的處理時間。
〔發明之實施形態]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面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於此第1圖至第40圖為表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及載帶捲繞收納方法的圖。
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是指要將保持收納有電子零件等工件W的長條狀載帶T0(參照第4圖)捲繞在圓板狀的空捲帶盤R0,接著對捲繞有載帶的捲帶盤R1貼附標籤L0製成附標籤捲帶盤R2,然後使該附標籤捲帶盤R2落下收納在儲藏器102內的一種載帶捲繞收納裝置。
上述的載帶捲繞收納裝置,如第1圖所示,具備:要將載帶T0捲繞在垂直保持之空捲帶盤R0的捲繞部101;鄰接設置在捲繞部101要對空捲帶盤R0捲繞有載帶T0之後製成的捲帶盤R1貼附標籤L0藉此製作附標籤捲帶盤R2的貼附部104;可位於要將來自於捲繞部101的捲帶盤R1保持在垂直方向的第1保持位置α和可位於要對第1保持位置α 成90°旋轉將捲帶盤R1保持在水平方向的第2保持位置β之保持板105;及設置在位於第2保持位置β之保持板105的下方要收納附標籤捲帶盤R2用的儲藏器102。
其中捲繞部101具有內部已設有旋轉自如之馬達的旋轉驅動部101a,馬達的旋轉軸101b突出在旋轉驅動部101a的前面,藉由馬達的旋轉使該旋轉軸朝箭頭符號A方向旋轉。
於旋轉驅動部101a的前面,如上述配置有保持板105做為要對捲繞有載帶T0之捲帶盤R1加以保持的保持手段。保持板105為長方形薄板,於其一邊固定著定位塊106。定位塊106具有長方體形狀,於中央部形成有位於保持板105之板面側且對板面成垂直的圓弧狀定位凹部106a。該定位凹部106a,其具有與捲帶盤半徑大致相同的曲率半徑。
保持板105是藉由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其在成為垂直的第1保持位置α和成為水平的第2保持位置β之間如箭頭符號J及K所示旋轉大致90°。
第1圖中,是以實線表示保持板105位於第1保持位置α時的形態,並以虛線表示保持板105位於第2保持位置β時的形態。
當保持板105位於第1保持位置α時,捲繞有載帶T0的捲帶盤R1是垂直保持在旋轉驅動部101a的前面和保持板105之間。此時,定位凹部106a是朝上側開口。此外,當保持板105位於第2保持位置β時,捲繞有載帶的捲帶盤R1是水平載置在保持板105的上面。於保持板105的一面 (位於第2保持位置β之保持板105的下面),在其接近貼附部104之一邊的稍微內側是形成有做為凸部的2個突起105a1、105a2。
突起105a1、105a2,於保持板105位於第1保持位置α時是位於旋轉驅動部101a的對面側,於保持板105位於第2保持位置β時是位於下側。
貼附部104是鄰接設置在捲繞部101,其要做為貼附手段達到可對捲繞有載帶T0的捲帶盤R1貼附已記載有該載帶所收納之工件的品名、規格、製造批次編號等之標籤的功能。貼附部104具有於內部已設有旋轉自如之馬達的基台104a,於基台104a的上面設有旋轉台104c,該旋轉台104c於垂直方向具有朝上的心軸104b。該旋轉台104c是由基台104a內部的馬達驅動成朝箭頭符號U方向旋轉,並且藉由未圖示的驅動機構使其可朝箭頭符號F及箭頭符號G方向上下移動自如。
此外,於基台104a的上方,在後方的位置設有印表機104d。印表機104d具有可印刷要貼附在捲帶盤R1之標籤的功能,於印表機104d的前面設有已印刷之標籤載置用的標籤載置台104e。
在捲繞部101之旋轉驅動部101a的前面和貼附部104之基台104a的上面之間,設有由未圖示之驅動機構使其往復在箭頭符號D及箭頭符號E方向要做為搬運手段的搬運托盤103。搬運托盤103具有:長方形平板形狀的搬運板103A;及設置在搬運板103A當中與貼附部104相反側之端 部的框體103b,於搬運板103A開口設有據通過孔103a,該通過孔103a具有要比旋轉台104c之直徑還稍微大的直徑。
搬運托盤103其於旋轉驅動部101a之前面的停止位置,是位於儲藏器102的正上方,並且位於第2保持位置β之保持板105的相向位置即位於保持板105的正下方。此外,搬運托盤103其於基台104a之上面的停止位置,是通過孔103a剛好位於旋轉台104c之正上方的位置。
第1圖中,是圖示著搬運托盤103其停止在旋轉驅動部101a之前面的停止位置時的形態。搬運托盤103是於其上面水平載置著在捲繞部101捲繞有載帶的捲帶盤R1,從捲繞部101朝貼附部104進行搬運,於貼附部104水平載置著保持成水平貼有標籤的捲帶盤(附標籤捲帶盤)R2,從貼附部104朝捲繞部101進行搬運。於搬運板103A其距離貼附部104較遠側的端部一邊設有框體103b。
框體103b是於接近搬運板103A的下側具有空隙103d,由框體103b和搬運板103A形成從側面看為L字形狀。此外於框體103b當中空隙103d的上側部份,是設有要做為推出手段的推出板103c1及103c2。推出板103c1及103c2是由從框體103b朝貼附部104側突出在彼此相反之斜方向的2片平板形成。捲繞有載帶的捲帶盤R1水平載置在位於第2保持位置β之保持板105的上面,貼有標籤的捲帶盤R2水平載置在保持板105正下方位置所停止之搬運托板103上面的形態是圖示在從第1圖X方向看時的第2圖。此外,又將該相同形態從圖示在從第1圖Y方向看時的第3 圖。
如第2圖所示,保持板105是於其上面水平載置著捲繞有載帶的捲帶盤R1,推出板103c1及103c2是位於保持板105的上面側並且位於與捲帶盤R1大致同一高度的位置。此外,設置在保持板105下面的突起105a1、105a2,是對水平載置在搬運托板103上面的捲帶盤R2成位於搬運托盤103朝貼附部104移動的箭頭符號D方向即接近貼附部104側的位置,突起105a1、105a2的下端位於要比捲帶盤R2之上面還低的位置。
此外,如第3圖所示,水平載置在搬運托盤103上面的捲帶盤R2和保持板105,是比設置在接近搬運板103A之框體103b下側的空隙103d上端還位於下側。
另外,如第1圖所示,於搬運托盤103其於旋轉驅動部101a前面之停止位置的正下方位置,是配置有儲藏器102做為在貼附部104貼有標籤之捲帶盤R2收納用。儲藏器102,具有載置台102a,該載置台102a是由未圖示的驅動機構驅動成朝箭頭符號B及箭頭符號C方向移動自如。
儲藏器102的載置台102a是由儲藏器框架102b1、102b2、102b3包圍著3方向,載置台102a的裝置前面側為開放。此外,載置台102a是傾斜成其裝置前面側要比儲藏器框架102b2側還稍微高。
為了要控制如上述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構成用之各部的動作,是設有控制部100a。另,為了容易看清楚本發明之說明所相關的圖面,圖中的保持板105是以透明體繪 製,但於實際的裝置並不需特別將保持板105由透明體形成。
其次是針對具有上述構成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的作用即載帶捲繞收納方法,使用第4圖至第34圖進行以下詳細說明。
另,以下的說明中,不需特別強調時,對於「捲繞有載帶的捲帶盤R1」是只以「捲帶盤R1」記載,同樣地,對於「貼有標籤的捲帶盤R2」也是只以「捲帶盤R2」記載。
如第4圖所示,空的捲帶盤R0是要供應至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此時是利用控制部100a的作用,使未圖示的搬運機構搬運捲帶盤R0。接著,搬運機構是使設置在要做為捲繞手段將載帶T0捲繞在捲帶盤R0的捲繞部101構成用之旋轉驅動部101a內的馬達其旋轉軸101b和設置在捲帶盤R0大致中心部之剖面為圓形狀的中心孔Rc嵌合,藉此使捲帶盤R0定位。
其次,利用未圖示之安裝機構的作用,使捲帶盤R0的中心孔Rc安裝固定在旋轉軸101b。接著,未圖示之連接機構會將收納有電子零件等工件W的長條載帶T0的前端部插入在捲帶盤R0之未圖示的溝槽部,藉此使載帶T0連接在捲帶盤R0。其次,利用控制部100a的作用,使設置在旋轉驅動部101a內的馬達開始旋轉。藉此,使旋轉軸101b朝箭頭符號A方向旋轉,在捲帶盤R0保持成垂直的狀態下使載帶T0捲繞在捲帶盤R0。
此時保持板105是位於第1保持位置α,搬運托盤103 是停止在儲藏器102的正上方位置。搬運托盤103及載置台102a的上面是沒有任何載置物,載置台102a是在由儲藏器框架102b1、102b2、102b3所包圍的空間內位於最高的位置即位於最接近搬運托盤103的位置。該位置為載置台102a的初期位置。
第5圖中圖示著載帶T0捲繞完成後的即時形態,當控制部100a檢測出捲繞完成時,就會利用未圖示之切斷機構的作用切除多餘的載帶T0。接著,利用未圖示之搬運機構的作用使捲繞有載帶T0的捲帶盤R1從旋轉軸101b取下往箭頭符號M1方向搬運,垂直保持在旋轉驅動部101a的前面和第1保持位置α之保持板105之間的空間。
此時,固定在保持板105下端的定位塊106上形成的定位凹部106a是朝上側開口著,並且該定位凹部106a的曲率半徑與捲帶盤R1的半徑大致相同,因此捲帶盤R1的下端部和定位凹部106a就會穩定接觸,藉此執行捲帶盤R1的定位。當控制部100a檢測出已於第1保持位置α執行了捲帶盤R1的定位時就會使未圖示之搬運機構再度將空的捲帶盤R0往捲繞部101搬運,並使未圖示之安裝機構將捲帶盤R0安裝固定在旋轉軸101b。該動作稱為更換捲帶盤。
其次,如第6圖所示,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保持板105從第1保持位置α朝箭頭符號J方向旋轉大致90°,藉此移動至第2保持位置β。捲帶盤R1隨著上述動作也會旋轉大致90°成為位於水平位置,藉此載置在於第2保持位置β保持成水平的保持板105的上面。
於此,捲帶盤R1要貼有標籤的位置是於事先決定,第6圖中,該要貼有標籤的位置是以虛線包圍表示標籤貼附區域La。不過,實際的捲帶盤R1並沒有標記虛線,標籤貼附區域La的位置是藉由設置在貼附部104之未圖示的感測器檢測獲得。
當控制部100a檢測出捲帶盤R1已經載置在第2保持位置β之保持板105的上面時,如第7(a)圖、第7(b)圖所示,就會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搬運托盤103開始朝貼附部104往箭頭符號D方向移動。接著,如第8圖所示,隨著搬運托盤103往箭頭符號D方向的移動,設置在框體103b的推出板103c1及103c2會朝箭頭符號D方向移動,抵接於載置在保持板105上面之捲帶盤R1的外圍。
於該期間,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保持板105會比設置在框體103b之空隙103d的上端還位於下側,因此當搬運托盤103朝箭頭符號D方向移動時,如第7圖至第9圖所示,保持板105是能夠通過空隙103d。接著,如第9圖所示捲帶盤R1會由推出板103c1及103c2推往箭頭符號D方向,接著從保持板105的上面往箭頭符號M2方向落下,移載至搬運托盤103的上面。
第6圖至第9圖之保持板105上的捲帶盤R1其移動的形態是圖示在第1圖之Z方向視圖(平面圖)的第10圖至第14圖。第10圖是表示第6圖中捲帶盤R1載置在保持板105上面時的形態。捲帶盤R1的端部是成為與定位凹部106a接觸的狀態。
搬運托盤103會從此處如第11圖所示開始朝箭頭符號D方向移動。於此,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推出板103c1及103c2是位於保持板105的上面側並且位於與捲帶盤R1大致同一高度的位置。因此,移動開始後沒多久,如第12圖所示,推出板103c1會於捲帶盤R1的外圍抵接在點γ 1。
從該狀態搬運托盤103又往箭頭符號D方向移動時,點γ 1之抵接造成的力量會使捲帶盤R1離開定位凹部106a,如第13圖所示,分別以點γ 1及點γ 2抵接於推出板103c1及103c2的同時往箭頭符號D方向移動。接著,如第14圖所示,捲帶盤R1會從保持板105的上面推出,然後如第9圖中之箭頭符號M2所示移載至搬運托盤103的上面。
根據以上的說明,將捲帶盤R1從保持板105的上面推出移載至搬運托盤103之上面的形態於第6圖至第9圖中以第1圖之X方向視圖表示在第6(b)圖至第9(b)圖。當捲帶盤R1要從該保持板105往搬運托盤103移載時,藉由將通過孔103a於搬運板103A中開口在要從保持板105移載捲帶盤R1的位置附近,就可執行搬運托盤103之行進方向的捲帶盤R1定位,同時,如上述藉由載置在保持板105上面之捲帶盤R1的外圍以2點抵接於推出板103c1、103c2使捲帶盤R1被推出,是可執行搬運托盤103之行進方向其正交方向的捲帶盤R1定位。利用上述的定位,使從保持板105移載至搬運托盤103的捲帶盤R1載置在搬運板103A上所開孔的通過孔103a上。
接著,搬運托盤103如第15圖所示又往箭頭符號D方 向移動,如第16圖所示,於貼附部104構成用的基台104a的上側,如上述所示使開口在搬運板103A的通過孔103a(第1圖)位於基台104a上所設置之旋轉台104c(第1圖)的正上方位置就會停止移動。其次,利用未圖示之定位機構的作用,就可使捲帶盤R1的中心孔Rc定位在旋轉台104c之心軸104b的正上方。
另,第16圖中,全體的透視圖是以第16(a)圖表示,定位後的搬運托盤103、捲帶盤R1的中心孔Rc及旋轉台104c從第16(a)圖之箭頭符號V方向看的剖面圖是圖示在第16(b)圖。
於該時間點是完成了捲繞部101之捲帶盤更換,因此就會執行旋轉軸101b和新空捲帶盤R0的中心孔Rc的定位及安裝固定,使載帶T0和捲帶盤R0成為連接狀態。接著,設置在旋轉驅動部101a內的馬達會開始旋轉使旋轉軸101b朝箭頭符號A方向旋轉,使載帶T0開始捲繞在空捲帶盤R0。
其次,如上述所示當控制部100a檢測出已經執行了捲帶盤R1的中心孔Rc和旋轉台104c的心軸104b之定位時,如第17圖所示,就會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旋轉台104c朝箭頭符號F方向上昇,藉此貫通位於正上方之搬運板103A的通過孔103a(第1圖)。接著,捲帶盤R1的中心孔Rc就會嵌合安裝固定在心軸104b。
其次,設置在捲帶盤R1的標籤貼附區域La的位置會由未圖示的感測器檢測出,該檢測資訊會送到控制部100a。 接著,根據該檢測資訊,控制部100a會驅動未圖示的驅動機構,如第18圖所示,使旋轉台104c旋轉直到標籤貼附區域La位於印表機104d的正前方位置為止就停止旋轉。
其次,當控制部100a檢測出標籤貼附區域La位於印表機104d的正前方位置時,就會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如第19圖所示,使旋轉台104c朝箭頭符號G方向下降,使捲帶盤R1的中心孔Rc脫離心軸104b。接著,於該期間印表機104d會印刷標籤L0使標籤L0載置在標籤放置台104e上。此時,於標籤L0的下面雖然會附著有貼附用的黏膠,但標籤放置台104e的上面施有表面處理能夠防止黏膠造成標籤L0附著在標籤放置台104e的上面。
於該期間,藉由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保持板105會從第2保持位置β朝箭頭符號K方向旋轉大致90°,回到第1保持位置α。另,第17圖至第19圖中,裝置的透視圖是以第17(a)圖至第19(a)圖表示,第17(a)圖至第19(a)圖之V方向看的圖是以第17(b)圖至第19(b)圖表示。
其次,如第20圖所示,利用控制部100a的作用,以載置在標籤放置台104e的標籤L0被吸附在未圖示之吸附噴嘴的狀態,如箭頭符號N所示朝捲帶盤R1的標籤貼附區域La搬運,吸附噴嘴會在吸附著標籤L0的狀態下從上方推壓標籤L0使標籤L0貼附在標籤貼附區域La。然後,吸附噴嘴會解除吸附離開標籤貼附區域La。
如此一來,貼附部104就會在捲帶盤R1水平載置在搬 運托盤103的狀態下貼附標籤L0。
當控制部100a檢測出標籤L0已經貼附在捲帶盤R1時,就會使載置著貼有標籤L0之捲帶盤R2的搬運托盤103如第21圖所示開始朝捲繞部101往箭頭符號E方向移動。接著,如第22圖所示,當該搬運托盤103移動至與第4圖相同之儲藏器102的正上方位置就停止移動。
其次,當捲繞部101之載帶T0的捲繞完成,控制部100a會檢測出載帶T0已經捲繞完成。此時的形態圖示在第23圖。
捲繞有載帶T0的捲帶盤R1,是與第5圖所示的形態相同,藉由未圖示之切斷機構的作用切除多餘的載帶T0,藉由未圖示之搬運機構的作用使該捲帶盤R1從旋轉軸101a拆下朝箭頭符號M1方向搬運,使該捲帶盤R1垂直保持在旋轉驅動部101a的前面和第1保持位置α的保持板105之間。其次,如第24圖所示,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保持板105從第1保持位置α朝箭頭符號J方向旋轉大致90°,藉此移動至第2保持位置β。捲帶盤R1隨著該移動也會旋轉大致90°成為水平,載置在保持成水平位於第2保持位置β之保持板105的上面。該動作雖然與第6圖所示的形態大致相同,但於第24圖中,捲帶盤R1載置在保持成水平位於第2保持位置β之保持板105的上面時,於保持板105之下面相向的搬運托盤103上面,是載置著貼有標籤L0的捲帶盤R2。此點與第6圖的形態不同。
其次,如第25圖所示,搬運托盤103會開始朝貼附部 104往箭頭符號D方向移動。
此點與第7圖所示的形態大致相同,第25圖至第28圖之載置在保持板105上面的捲帶盤R1和推出板103c1及103c2的動作是與第7圖至第9圖大致相同。
該期間,第25圖中搬運托盤103上面所載置之貼有標籤L0的捲帶盤R2,是和第26圖中設置在保持板105下面的突起105a1、105a2抵接,阻止其和搬運托盤103一起朝箭頭符號D方向移動。接著,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捲帶盤R2是比設置在接近搬運板103A之框體103b下側的空隙103d上端還位於下側,因此當搬運托盤103朝箭頭符號D方向移動時,就能夠在阻止捲帶盤R2和搬運托盤103一起朝箭頭符號D方向移動的狀態下如第26圖至第27圖所示使捲帶盤R2通過空隙103d。
然後,捲帶盤R2就會朝第27圖之箭頭符號M3方向落下,如第28圖所示使該捲帶盤R2收納在儲藏器102的載置台102a上。當控制部100a檢測出捲帶盤R2已經收納在載置台102a上時,就會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載置台102a朝第1圖箭頭符號B方向下降。之後也是相同,當載置台102a每逢載置1個捲帶盤R2時都會藉由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朝箭頭符號B方向下降。
當載置台102a下降至已經無法再下降的位置時,就表示載置台102a上已經載滿捲帶盤R2。於儲藏器102設有可檢測出該位置之未圖示的感測器,該檢測資訊是以聲音和顯示通知外部,藉此停止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的動作。
根據該通知,裝置負責人員就會搬出儲藏器102內全部的捲帶盤R2。當上述感測器檢測出捲帶盤R2全部都已搬出時,載置台102a就會藉由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朝第1圖所示之箭頭符號C方向上昇回到初期位置。捲帶盤R2裝滿在儲藏器102內時的數量大多數都是設定成20個至30個程度。
另一方面,第24圖中載置在保持板105上面的捲帶盤R1,當搬運托盤103開始朝第25圖所示之箭頭符號D方向移動時,如第26圖至第28圖所示,藉由推出板103c1、103c2的作用該捲帶盤R1會被推往箭頭符號D方向,從保持板105上面朝第28圖所示之箭頭符號M4方向落下,移載至這之前捲帶盤R2落下至載置台102a後成為空的搬運托盤103上面。此時之推出板103c1、103c2的作用,已經使用第6圖至第9圖進行了說明,於此就省略說明。
如以上所述,當捲帶盤R1從保持板105的上面移載至搬運托盤103的上面時,搬運托盤103又會朝第28圖所示之箭頭符號D方向移動,如第34圖所示,於貼附部104構成用之基台104a的上側,使開口在搬運板103A的通過孔103a(第1圖)位於基台104a上所設置之旋轉台104c(第1圖)的正上方位置就停止移動。然後,藉由貼附部104的作用,與第17圖至第20圖所示相同對捲帶盤R1執行標籤貼附。
其次是對搬運托盤103上之捲帶盤R2的舉動進行以下詳細說明。於此第24圖至第28圖之搬運托盤103上之捲帶 盤R2的移動形態,是以第1圖之Z方向看的圖(平面圖)表示在第29圖至第33圖。不過,為了要看清楚圖面,第29圖至第33圖中是省略載置在保持板105上面的捲帶盤R1,以透過捲帶盤R1看的方式呈現圖面。
第29圖是表示第24圖中捲帶盤R2載置在搬運托盤103上面的形態。首先搬運托盤103是朝第25圖所示之箭頭符號D方向開始移動。於此,如第2圖所示,設置在保持板105下面的突起105a1、105a2,是對水平載置在搬運托盤103上面的捲帶盤R2成位於搬運托盤103朝貼附部104移動的箭頭符號D方向即接近貼附部104側的位置,突起105a1、105a2的下端位於要比捲帶盤R2之上面還低的位置。因此,搬運托盤103移動開始後不久,如第30圖所示,突起105a1就會在捲帶盤R2的外圍抵接於點δ 1。
從該狀態又使搬運托盤103移動時,點δ 1之抵接造成的力量會使捲帶盤R2如第31圖及第32圖所示分別以點δ 1及點δ 2抵接突起105a1、105a2的同時阻止捲帶盤R2朝箭頭符號D方向移動。接著,如第33圖所示,捲帶盤R2會從搬運托盤103的上面被推出,然後如第27圖之箭頭符號M3所示落下在儲藏器102的載置台102a上。
如以上所述,捲帶盤R2會從搬運托盤103的上面被推出,落下在載置台102a上,然後,捲帶盤R1會從保持板105的上面被推出,移載至搬運托盤103的上面。該期間的形態,於第24圖至第28圖中,是以第1圖之X方向看的圖表示在第24(b)圖至第28(b)圖。不過,為了簡單圖 示,以載置台102a為起始的儲藏器102並未圖示。
以上所述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的動作,是以各部的名稱為橫軸,時刻為縱軸繪製成狀態轉移圖表示在第35圖。第35圖中,時刻t1至t10的意思如以下所述。t1是載帶捲繞完成時刻。此外,t2是捲繞有載帶的捲帶盤R1要從旋轉軸拆下時的拆下開始時刻。另外,t3是水平之捲帶盤R1要往搬運手段移載時的移載開始時刻。此外,t4是捲帶盤R1要從捲繞部往貼附部搬運時的搬運開始時刻。另外,t5是捲帶盤R1搬運至貼附部時的搬運完成時刻。此外,t6是標籤貼附開始時刻。另外,t7是標籤貼附完成時刻。此外,t8是捲帶盤R2要從貼附部往捲繞部搬運時的搬運開始時刻。另外,t9是捲帶盤R2搬運至捲繞部時的搬運完成時刻。此外,t10是捲帶盤R2要收納在儲藏器時的收納時刻。時間是從上往下經過。即,時間是依照時刻t1、t2的順序經過,時刻t10如下述其與時刻t5及時刻t6相同,當到達時刻t9之後的時刻t1就為1週期。另外,第35圖中,於框內記載著各部的狀態或動作,若有對應之圖時,是記載該圖的編號。此外,捲帶盤R1、R2的移動路徑是以箭頭符號 1至箭頭符號 7表示。
第35圖和下述比較例之狀態轉移圖的第91圖進行比較時,第91圖中是從時刻t1至時刻t10為止依此順序直列經過,相對於此,第35圖中時刻t3和時刻t4,時刻t5和時刻t6和時刻t10,時刻t7和時刻t8,分別是於同一時間點經過。其意思例如時刻t3和時刻t4,即表示水平之捲帶盤 R1往搬運手段移載時的移載開始和捲帶盤R1從捲繞部往貼附部搬運時的搬運開始是大致同時執行。
具體而言,於第25圖至第28圖中,搬運托盤103朝箭頭符D方向的移動,是會使載置在位於第2保持位置β之保持板105上的捲帶盤R1對應成由設置在搬運板103A之框體103b的推出板103c1及103c2推出移載在搬運托盤103上。
同樣地,針對時刻t5和時刻t6,於第16圖至第20圖中,貼附部104是於捲帶盤R1載置在搬運托盤103上的狀態下執行標籤貼附,因此捲帶盤R1搬運至貼附部104時的搬運完成時間點即時刻t5和標籤貼附開始的時間點即時刻t6為同一時間點。此外,針對時刻t6和時刻t10,於第25圖至第28圖中,搬運托盤103朝箭頭符D方向的移動,是會使載置在搬運托盤103上的捲帶盤R2和設置在保持板105下面的突起105a1、105a2抵接,阻止捲帶盤R2和搬運托盤103一起朝箭頭符D方向移動,使捲帶盤R2收納在儲藏器102的載置台102a上,因此標籤貼附開始時刻t6就和要將捲帶盤R2收納在儲藏器102時的收納時刻t10為同一時間點。
如此一來,複數的時刻為同一時間點就是縮短處理時間。以本發明之實施處理時間為例子,時刻t1至時刻t6為止,即載帶捲繞完成至標籤貼附開始為止的時間約12秒。
於比較例中,該時間如下述所示約38秒。此外,本發明之時刻t7至時刻t9為止,即標籤貼附完成至捲帶盤R2 往捲繞部搬運時的搬運完成為止的時間約2秒。於比較例中,該時間如下述所示約19秒。此外,比較例之時刻t9至時刻t10為止,即捲帶盤R2搬運至捲繞部時的搬運完成至捲帶盤收納在儲藏器為止的時間如下述所示約8秒。然而,本發明之要將捲帶盤收納在儲藏器時的收納,是在時刻t4至時刻t5為止的期間執行,即是在捲帶盤R1從捲繞部往貼附部搬運時的搬運開始至捲帶盤R1搬運到貼附部時的搬運完成為止的期間執行。
因此比較例之時刻t9至時刻t10的時間,即捲帶盤R2搬運到捲繞部時的搬運完成至捲帶盤收納在儲藏器為止之時間所相當的時間,於本發明中是包括在時刻t4至時刻t5為止的時間,即包括在捲帶盤R1從捲繞部往貼附部搬運時的搬運開始至捲帶盤R1搬運到貼附部時的搬運完成為止的時間,因此該時間就不算在處理時間內。此外,時刻t6至時刻t7為止,即標籤貼附開始至完成為止的時間是和比較例相同約27秒。其理由,因為貼附部的功能是和下述之比較例相同。
根據以上所述,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的處理時間其1週期並不加算時刻t9至時刻t10為止的5秒,因此是12+27+2=約41秒。該值與下述比較例的約84秒相比,是可縮短約50%的處理時間。
如上述,本發明使載帶捲繞收納裝置之動作的1週期處理時間大幅縮短的理由,如以下所述。
比較例如下述所示其是使用安裝有內藏退縮自如之固定 爪的固定單元藉此構成為上下移動自如的搬運臂來固定捲帶盤R1、R2,相對於此,本發明,是以捲帶盤R1、R2載置在保持板上或搬運托盤上的狀態,於搬運托盤朝水平方向移動時,利用設置在保持板之突起的作用使捲帶盤R2從搬運托盤收納在儲藏器,同時利用設置在搬運托板之推出板的作用使捲帶盤R1從保持板移載至搬運托盤。如上述,比較例如下述所示,是利用固定爪的進退及搬運臂的上下移動等需要時間的動作個別執行捲帶盤的收納、移載等處理,相對於此,本發明是於搬運托盤水平方向移動時利用該移動方向的作用力,同時執行捲帶盤的收納、移載等處理,因此就能大幅縮短處理時間。
此外,本發明,是於貼附部在搬運托盤載置有捲帶盤R1的狀態下貼附標籤。而並非如下述的比較例是從搬運臂將捲帶盤R1移載置貼附部之後由貼附部執行標籤貼附,因此標籤貼附完成之前搬運托盤(比較例的搬運臂)並不需迴避至捲繞部,標籤貼附完成之後不需返回貼附部。再加上,本發明中,如上述是利用推出板的作用使捲帶盤R1從保持板移載置搬運托盤,因此就能夠於第2保持位置使搬運托盤位於保持板的下側。
基於此,本發明就不需要如下述比較例所示搬運托盤(比較例的搬運臂)在保持板大致90°旋轉完成之前要迴避至貼附部,旋轉完成之後返回捲繞部。由於不需該等的迴避與返回,就能夠更加縮短全體的處理時間。此外,如上述所示,捲帶盤收納至儲藏器時的收納,是於捲帶盤R1從捲繞 部要搬運至貼附部時的搬運開始至捲帶盤R1搬運至貼附部時的搬運完成為止的期間同時執行,因此該部份就能夠使處理時間縮短。
其次,針對本發明,其載帶捲繞完成為止的時間有所變化時的形態進行說明。如上述所示,要捲繞在空捲帶盤之載帶的長度並非一定的長度,而是有各種不同的長度。因此,捲繞部捲繞載帶所需的時間也有所不同。第35圖之載帶捲繞所需時間,是從時刻t3稍後至時刻t1為止的Ta。相對於此,載帶的長度較短,以要比第35圖之時間Ta還短的時間就可捲繞完成時的狀態轉移圖如第36圖所示。第36圖之載帶捲繞所需時間,是從時刻t3稍後至時刻t1為止的Tb。於此,本發明如上述所示可縮短處理時間,在第35圖及第36圖之時刻t9的時間點搬運托盤是底載置有捲帶盤R2的狀態停止在捲繞部。該狀態,是指搬運托盤可接收載帶捲繞完成的捲帶盤R1。於第36圖中,在時刻t9後即時的時刻t1就完成載帶捲繞,此時即刻利用保持板的旋轉使捲帶盤R1保持成水平,使搬運托盤從捲繞部朝貼附部移動,藉此就能夠使捲帶盤R1移載至搬運托盤。即,如上述所示,藉由捲帶盤R1、R2之固定、搬運所需時間的縮短達到處理時間的縮短,此與比較例相比是能夠使載帶捲繞時間變動時的通融性提昇。
其次針對本發明之變形例進行說明。
上述實施形態中,是以保持板105下面設有做為凸部之2個突起105a1、105a2為例示,但凸部的形狀並不限於2個 突起。凸部的其他例如第37圖及第38圖所示。
第37圖是表示保持板105的下面設有2個停止板105b1、105b2的例子,該2個停止板105b1、105b2具有與第1圖中設置在搬運板103A之框體103b的推出板103c1及103c2相同形狀。此外,第38圖是圖示著保持板105的下面設有停止板105c的形態,該停止板105c具有與第1圖中設置在定位塊106中央部的定位凹部106a相同的形狀。停止板105b1、105b2、105c,都具有下述作用,即當位於保持板105下側的搬運托盤103朝第1圖所示之箭頭符號D方向移動時,能夠阻止搬運托盤103上所載置的捲帶盤R2朝箭頭符號D方向移動,使捲帶盤R2落下收納在儲藏器102。
此外,上述實施形態中,做為設置在搬運板103A之框體103b的推出手段,是以設有推出板103c1及103c2為例示,該推出板103c1及103c2是從框體103b朝貼附部104側往彼此相反的斜方向突出的2片平板,但推出手段的形狀並不限於往彼此相反的斜方向突出的2片平板。推出手段的其他例如第39圖及第40圖所示。
第39圖是表示朝著框體103b之貼附部104側設有2個推出突起103e1及103e2的形態,該2個推出突起103e1及103e2具有與第1圖中設置在保持板105之一面的2個突起105a1、105a2相同的形狀。此外,第40圖是表示朝著框體103b之貼附部104側設有推出板103f的形態,該推出板103f具有與第1圖中設置在定位塊106中央部的定位凹部 106a相同的形狀。推出突起103e1、103e2、推出板103e,都具有下述作用,即當位於保持板105下側的搬運托盤103朝第1圖所示之箭頭符號D方向移動時,能夠將載置在保持板105上的捲帶盤R1朝箭頭符號D方向推出使捲帶盤R1移載至搬運托盤103。
此外,針對第1圖中設置在定位塊106中央部的定位凹部106a,也可採用與設置在框體103b往彼此相反的斜方向突出的2片平板即推出板103c1及103c2相同形狀的板,或可採用與設置在保持板105下面之2個突起105a1、105a2相同形狀的突起,藉此達到與定位凹部106a相同之捲帶盤R1的定位。
比較例
其次為了要更加理解本發明,對於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比較例是使用第41圖至第92圖進行說明。
第41圖至第43圖為要將載帶捲繞在捲帶盤,將該捲繞完畢的捲帶盤收納在儲藏器時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如第41圖所示,當空捲帶盤R0供應至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X時,利用控制部100Xa的作用,使未圖示的搬運機構搬運捲帶盤R0。接著,搬運機構,是使做為要將載帶T0捲繞在捲帶盤R0之捲繞手段的捲繞部101其構成用的旋轉驅動部101a內所設置之馬達的旋轉軸101b,和,設置在捲帶盤R0之大致中心部,剖面為圓形狀的中心孔Rc嵌合, 藉此使捲帶盤R0定位。
其次,利用未圖示之安裝機構的作用,使捲帶盤R0的中心孔Rc安裝固定在旋轉軸101b。接著,如第42圖所示,利用控制部100Xa的作用,使未圖示之連接機構將收納有電子零件等工件W的長條載帶T0的前端部插入在捲帶盤R0之未圖示的溝槽部,藉此使載帶T0連接於捲帶盤R0。於該狀態,捲帶盤R0之圓板形狀的面是朝向垂直方向。其次,利用控制部100Xa的作用,使設置在旋轉驅動部101a內的馬達開始旋轉。
如此一來,旋轉軸101b會朝箭頭符號A方向旋轉使載帶T0捲繞在捲帶盤R0。當控制部100Xa檢測出捲繞完成時,如第43圖所示,就會利用未圖示之切斷機構的作用切除多餘的載帶T0。接著,利用未圖示之搬運機構的作用使捲繞有載帶T0的捲帶盤R1從旋轉軸101b取下往箭頭符號M方向搬運,收納在位於捲繞部101正下方位置的儲藏器102。
當控制部100Xa檢測出捲帶盤R1已經從旋轉軸101b取下時,就會使未圖示之搬運機構再度將空捲帶盤R0朝捲繞部101搬運,未圖示之安裝機構會將捲帶盤R0安裝固定在旋轉軸101b。此動作稱為更換捲帶盤。儲藏器102,是將捲帶盤R1重疊載置在載置台102a上。載置台102a上完全沒有載置捲帶盤R1時之載置台102a的位置為初期位置。
載置台102a,每逢載置1個捲帶盤R1就會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朝箭頭符號B方向下降。當載置台102a 下降至無法再下降的位置時,就表示載置台102a上已經載滿捲帶盤R1。
於儲藏器102設有可檢測出該位置之未圖示的感測器,該檢測資訊是以聲音和顯示通知外部,藉此停止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X的動作。根據該通知,裝置負責人員就會搬出儲藏器102內全部的捲帶盤R1。當上述感測器檢測出捲帶盤R1全部都已搬出時,載置台102a就會藉由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朝第41圖所示之箭頭符號C方向上昇回到初期位置。捲帶盤R1裝滿在儲藏器102內時的數量大多數都是設定成20個至30個程度。
另,載置台102a的裝置正面側,為了讓負責人員能夠搬出捲帶盤R1,其是形成為開放。因此,為了避免載置台102a上的捲帶盤R1從裝置正面側滑落,載置台102a是傾斜成裝置正面側稍微高。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X的模式圖如第50圖所示。如上述說明所示,於第50圖中捲帶盤R1是從箭頭符號H1方向即從上往下搬運。
接著,對上述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X附加有下述功能即可將記載有載帶所收納之工件的品名、規格、製造批次編號等之標籤貼附在已經捲繞有載帶之捲帶盤的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Y進行說明。
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Y是於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X附加有第44圖至第49圖所示之做為貼附手段的貼附部104X。即,由捲繞部101使空捲帶盤R0捲繞有載帶T0之後,將捲繞有載帶T0的捲帶盤R1搬運至貼附部104X,對 捲帶盤R1貼附已記載有載帶所收納之工件的品名、規格、製造批次編號等之標籤,再把貼有標籤的捲帶盤R2收納在儲藏器102。
對捲帶盤R1貼附標籤之貼附部104X的構成是根據第44(a)圖、第44(b)圖進行說明。第44(a)圖為表示貼附部104X的全體透視圖。
於貼附部104X的下方配置有基台104a,並設有垂直方向具有朝上之心軸104b的旋轉台104c。心軸104b的直徑是比捲帶盤R1之中心孔Rc的內徑還稍微小。
旋轉台104c,是利用設置在基台104a內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朝箭頭符號F及G方向昇降自如,並且朝箭頭符號U方向旋轉自如在心軸104b的周圍。於基台104a的上方,設有由未圖示之支撐機構加以固定的貼附台104f。於貼附台104f,在旋轉台104c的正上方部份,開口著直徑比旋轉台104c之直徑還稍微大的通過孔104g。
貼附台104f及旋轉台104c從基台104a正面即從箭頭符號V方向看的剖面圖如第44(b)圖所示。旋轉台104c,是位於初期位置即心軸104b最上部比貼附台104f下面還低的位置。此外,於基台104a的上方,在後方的位置設有印表機104d。
印表機104d具有可印刷要貼附在捲帶盤R1之標籤的功能,於印表機104d的前面設有已印刷之標籤載置用的標籤載置台104e。為了要對上述貼附部104X構成用之各部的動作進行控制,是設有控制部104Xa。
針對具有以上構成之貼附部104X的動作,是使用第45圖至第49圖進行以下說明。另,第45圖至第48圖中,(a)圖為透視圖,(b)圖為(a)圖中從箭頭符號V方向看的剖面圖。
於第42圖所示之捲繞部101中,捲繞有載帶T0的捲帶盤R1,是由未圖示之搬運機構從旋轉軸101b拆下,朝第44(a)圖、第44(b)圖所示之貼附部104X搬運,如第45(a)圖、第45(b)圖所示載置在貼附台104f。於該狀態,捲帶盤R1之圓板形狀的面為水平方向。捲帶盤R1,雖然是以堵住通過孔104g的狀態載置在貼附台104f,但此時利用未圖示之定位機構的作用,如第45(b)圖所示,捲帶盤R1的中心孔Rc會被定位成為位於心軸104b的正上方。當控制部104Xa檢測出已經執行定位時,就會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如第46(a)圖、第46(b)圖所示,使旋轉台104c朝箭頭符號F方向上昇貫通在通過孔104g內,使心軸104b貫通捲帶盤R1的中心孔Rc。
接著,捲帶盤R1會從貼附台104f移載至旋轉台104c的上面藉此上昇,旋轉台104c會在捲帶盤R1的下面比貼附台104f的上面還要稍微高的位置就停止上昇。該位置,基於捲帶盤R1載置在旋轉台104c,因此就是能夠利用旋轉台104c的旋轉使捲帶盤R1旋轉的旋轉位置。於該旋轉位置,設置在捲帶盤R1之標籤貼附區域La的位置會由未圖示之感測器檢測出,其檢測資訊會送到控制部104Xa。
其次,根據該檢測資訊,控制部104Xa會驅動未圖示的 驅動機構,如第47(a)圖所示,使旋轉台104c朝箭頭符號U方向旋轉直到標籤貼附區域La位於印表機104d的正前方位置為止就停止旋轉。另,於第45圖至第47圖中,是以虛線包圍表示標籤貼附區域La,但實際的捲帶盤R1並沒有標記虛線。
當控制部104Xa檢測出標籤貼附區域La位於印表機104d的正前方位置時,就會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如第48(a)圖、第48(b)圖所示,使旋轉台104c朝箭頭符號G方向下降,使捲帶盤R1的中心孔Rc脫離心軸104b。接著,捲帶盤R1會從旋轉台104c的上面移載至貼附台104f,旋轉台104c會停止在與第44(b)圖相同的初期位置。
於該期間印表機104d會印刷標籤L0使標籤L0載置在標籤放置台104e上。此時,於標籤L0的下面雖然會附著有貼附用的黏膠,但標籤放置台104e的上面施有表面處理能夠防止黏膠造成標籤L0附著在標籤放置台104e的上面。
其次,如第49圖所示,利用控制部104Xa的作用,使載置在標籤放置台104e的標籤L0由未圖示之吸附噴嘴從上方吸附,如箭頭符號N所示朝捲帶盤R1的標籤貼附區域La搬運,吸附噴嘴會在吸附著標籤L0的狀態下從上方推壓標籤L0使標籤L0貼附在標籤貼附區域La。然後,吸附噴嘴會解除吸附離開標籤貼附區域La。然後,貼有標籤L0的捲帶盤R2,是由未圖示之搬運機構朝儲藏器102搬運。
當將具有以上所述之構成和作用的貼附部104X與捲繞 部101組合藉此構成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Y時,其第1構成,是可考量將捲繞部101、貼附部104X、儲藏器102依順序從上往下排列配置。該第1構成的模式圖如第51圖所示。第51圖中,捲帶盤R1、R2的搬運方向是以箭頭符號H2表示。於此,捲繞部101是需要有要將直徑約180mm的捲帶盤R0保持成垂直時的空間,和,根據上述之連接機構、切斷機構、搬運機構的設置空間,在裝置的上下方向需要更多的空間。此外,貼附部104X是需在上側確保有印表機104d及上述吸附噴嘴的設置空間,並且基台104a內需確保有旋轉台104c之驅動機構的設置空間。再加上,印表機104d需要標籤用紙及墨水補充等維護作業,因此其周圍需確保有某程度寬廣的空間。基於此,貼附部104X也是要在裝置的上下方向需要較多的空間。
此外,儲藏器102需要有足以重疊收納有20個至30個程度之捲帶盤R2的高度。於收納在儲藏器102內的狀態,捲帶盤R2其每1個的高度約10mm,因此儲藏器102的高度需要為約200mm~300mm程度。
基於此,當將捲繞部101和貼附部104X和儲藏器102配置在上下方向時,裝置全體的高度會變高,可能導致裝置其設置場所的天花板高度受限。再加上,捲帶盤R1、R2搬運用的搬運機構如箭頭符號H2所示朝上下方向移動在捲繞部101和貼附部104X和儲藏器102之間,並且要將標籤載置台104e上載置的標籤L0搬運至捲帶盤R1之標籤貼附區域La用的吸附噴嘴也是朝上下方向移動,因此裝置的前後 左右方向都需要比較寬廣的空間以避免該等的移動範圍重複。
基於此,捲繞部101和貼附部104X和儲藏器102配置在上下方向的構成勢必造成裝置全體占有空間變大,因此並不適合實施。
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Y的第2構成,是可考量將捲繞部101和貼附部104X和儲藏器102依順序從左往右排列配置的構成。該第2構成的模式圖如第52圖所示。於第52圖中,捲帶盤R1、R2的搬運方向是以箭頭符號H3表示。於該形態時,因捲繞部101和貼附部104X排列成左右,所以就不會發生第1構成所產生之需確保有捲繞部101和貼附部104X之上下方向的空間;需確保有印表機104d周邊的空間;及需確保有捲帶盤R1、R2搬運用之搬運機構和標籤L0搬運用之吸附噴嘴的移動範圍不會重複的空間等問題。不過,裝置左右方向的尺寸,其與不具有貼附部104X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X相比,是會增加貼附部104X和儲藏器102之各寬度的合計寬度。接著,如第52圖所示,於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Y中儲藏器102是配置在最右側,相對於此,不具有貼附部104X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X中,如第50圖所示,儲藏器102是配置在捲繞部101的正下方。因此,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X和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Y的構件就會是完全不同的構件,導致成本變高。
為了解決該問題,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Y的構成,是可考量將捲繞部101和儲藏器102配置在上下,於該右側配 置貼附部104X的第3構成。該第3構成的模式圖如第53圖所示。第53圖中,捲帶盤R1、R2的搬運方向是以箭頭符號H4和箭頭符號H5表示。於第3構成中,裝置左右方向的尺寸其與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X相比只不過增加貼附部104X的部份。此外,因捲繞部101和貼附部104X為左右排列,因此與第2構成相同,第3構成也不會發生需確保有各種空間之相關的問題。接著,對第53圖和第50圖進行比較時,基於捲繞部101和儲藏器102的相對位置是相同,因此就可得知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X之構件的一部份是可應用在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Y的構件。即,藉由對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Y採用第3構成,是可小型構成裝置,並且可使其構件的一部份與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X為共通性,因此具有能夠降低成本的效果。
接著,對採用該第3構成做為比較例的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Y進行以下說明。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Y的透視圖如第54圖所示。第54圖中,對於具有與第41圖至第49圖相同之功能的部份是標有相同的圖號,省略該部份的詳細說明。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Y的左側為捲繞部101。設置在旋轉驅動部101a內之馬達的旋轉軸101b是突出在旋轉驅動部101a的前面,旋轉軸101b是隨著馬達的旋轉朝箭頭符號A方向旋轉。
於捲繞部101之前面的正下方位置,是設有儲藏器102。儲藏器102,具有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朝箭符號B及箭頭符號C方向昇降自如的再置台102a。載置台 102a是由儲藏器壁面102b1、102b2、102b3包圍著其三方向即左側、裡側、右側,裝置正面側為開放。此外,載置台102a是傾斜成裝置正面側稍微高。於捲繞部101及儲藏器102的右側是設有貼附部104X。貼附部104X的構成,是和第44(a)圖、第44(b)圖相同。
另外,於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Y,是設有可朝水平方向往復在載置台102a正上方位置和旋轉台104c正上方位置之間的搬運臂113。搬運臂113,是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其於水平方向朝箭頭符號D及箭頭符號E方向移動自如。此外,搬運臂113,是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其於垂直方向朝箭頭符號P及箭頭符號Q方向昇降自知。
於搬運臂113的上面,設有固定單元114,該固定單元114具有可使捲帶盤R1、R2固定的功能,如下述所示,是於搬運臂113的下面側固定捲帶盤R1、R2。再加上,於旋轉驅動部101a前面之儲藏器102的最近位置,設有旋轉板115,該旋轉板115是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其如箭頭符號J及箭頭符號K所示大致90°旋轉自如在成為垂直的第1固定位置ε和成為水平的第2固定位置λ之間。
此外,於旋轉板115的一面側,是設有具捲帶盤R1固定功能的固定單元116。固定單元116於第1固定位置ε是位於旋轉板115之旋轉驅動部101a的相反側,如下述所示於旋轉板115的旋轉驅動部101a側固定捲帶盤R1。另外,固定單元116於第2固定位置λ是位於旋轉板115的下側, 如下述所示於旋轉板115的上側固定捲帶盤R1。
第54圖中,以實線表示旋轉板115位於第1固定位置ε時的形態,以虛線表示旋轉板115位於第2固定位置λ時的形態。為了控制上述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Y構成用之各部的動作,設有控制部100Ya。
針對具有以上所述構成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Y的作用,使用第55圖至第90圖進行說明。第55圖,其表示載帶T0和空捲帶盤R0供應至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Y,利用控制部100Ya的作用,由未圖示之搬運機構及安裝機構執行空捲帶盤R0的搬運及旋轉軸101b和捲帶盤R0之中心孔Rc的定位及安裝固定,由未圖示之連接機構使載帶T0和捲帶盤R0連接,使捲帶盤R0保持成垂直藉此捲繞載帶T0時的形態。隨著設置在旋轉驅動部101a內之馬達的旋轉,旋轉軸101b會朝箭頭符號A方向旋轉,使載帶T0捲繞在捲帶盤R0。旋轉板115是位於第1固定位置ε,搬運臂113是停止在旋轉台104c的正上方位置。
載帶T0捲繞在捲帶盤R0的捲繞完成後即時狀態如第56圖所示。當控制部100Ya檢測出捲繞完成時,就會使捲帶盤有載帶T0的捲帶盤R1利用未圖示之切斷機構的作用切除多餘的載帶T0,利用未圖示之搬運機構的作用使該捲帶盤R1從旋轉軸101b取下往箭頭符號M1方向搬運,利用未圖示之定位機構的作用使該捲帶盤R1定位在旋轉板115和旋轉驅動部101a之間,在垂直狀態下利用固定單元116的作用加以固定。
上述形態,捲帶盤R1之中心孔Rc附近從箭頭符號Y方向看的剖面圖,如第77圖至第79圖所示。第77圖為表示捲帶盤R1朝第56圖之箭頭符號M1方向搬運,定位完成的狀態。於旋轉板115和固定單元116,是連續設有開口在旋轉板115之一面側的管路115x、116x。管路115x、116x是形成為長向垂直之剖面為圓形狀,其內徑是比捲帶盤R1之中心孔Rc的內徑還稍微大。此外,於管路116x的內部,2支固定爪116a、116b以緊貼狀態沿著長向配置。
第77圖中,捲帶盤R1是和旋轉板115隔著些許空隙成相向,定位成其中心孔Rc的中心和管路115x、116x的中心排列在同一直線上。當控制部100Ya檢測出於第1固定位置ε已經執行了捲帶盤R1的定位時,就會使未圖示之搬運機構、安裝機構及連接機構開始執行更換捲帶盤。
其次,如第78圖所示,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固定爪116a、116b會朝箭頭符號S1a方向前進,其前端會從管路115x的開口部突出,進入至捲帶盤R1的中心孔Rc內。接著,如第79圖所示,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固定爪116a、116b會朝箭頭符號S1b、S1c方向離開,抵接在捲帶盤R1之中心孔Rc的內壁。此時,於中心孔Rc的內壁,利用朝箭頭符號S1b、S1c方向施加的壓力作用,捲帶盤R1會和固定爪116a、116b成一體固定。
於第56圖中,如以上所述當捲帶盤R1被固定時,接著如第57圖所示,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旋轉板115朝箭頭符號J方向旋轉大致90°移動至第2固定位置 λ。該形態,捲帶盤R1之中心孔Rc附近從箭頭符號Y方向看的剖面圖,如第80圖至第81圖所示。
第80圖中,移動至第2固定位置λ的捲帶盤R1,是以其下面和旋轉板115的上面隔著些許間隙的狀態,利用固定爪116a、116b的作用成為固定著。成為第80圖的狀態之後,如第81圖所示,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固定爪116a、116b朝箭頭符號S1d、S1e方向移動成彼此緊貼著,離開捲帶盤R1之中心孔Rc的內壁。因此,捲帶盤R1的固定就解除,藉由重力作用捲帶盤R1會往箭頭符號My方向落下,載置在旋轉板115的上面。
當控制部100Ya檢測出捲帶盤R1已經載置在旋轉板115的上面時,如第58圖所示,就會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搬運臂113從旋轉台104c的正上方位置朝載置台102a的正上方位置,往箭頭符號E方向移動。
於此,捲帶盤R1要貼有標籤的位置是於事先決定,第57圖中,該要貼有標籤的位置是以虛線包圍表示標籤貼附區域La。不過,實際的捲帶盤並沒有標記虛線,標籤貼附區域La的位置是藉由設置在貼附部104X之未圖示的感測器檢測獲得。此外,於該時間點更換捲帶盤已經結束,因此就會執行旋轉軸101b和新的空捲帶盤R0之中心孔Rc的定位及安裝固定,使載帶T0和捲帶盤R0成為連接狀態。
接著,如第59圖所示,設置在旋轉驅動部101a內的馬達會開始旋轉使旋轉軸101b朝箭頭符號A方向旋轉,使載帶T0開始捲繞在捲帶盤R0。此外,搬運臂113是停止在載 置台102a的正上方位置。
此時之搬運臂113、捲帶盤R1、旋轉板115的形態,從箭頭符號Y方向看捲帶盤R1之中心孔Rc附近時的剖面圖如第82圖所示。於搬運臂113和固定單元114,該等與上述之旋轉板115和固定單元116的形態相同,是連續設有開口在搬運臂113之一面側的管路113x、114x。管路113x、114x的形狀與上述管路115x、116x相同,於管路114x的內部,2支固定爪114a、114b以緊貼狀態沿著長向配置。
第82圖中,捲帶盤R1之中心孔Rc的中心和管路113x、114x的中心是定位成排列在同一直線上。其次,如第60圖所示,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搬運臂113朝箭頭符號P方向下降。
此時之捲帶盤R1之中心孔Rc附近從箭頭符號Y方向看的剖面圖以第83圖表示。如第83圖所示,搬運臂113會朝箭頭符號P方向下降直到其與捲帶盤R1隔著些許間隙成相向的位置就停止下降。從該狀態搬運臂113其固定捲帶盤R1的形態,從箭頭符號Y方向看捲帶盤R1之中心孔Rc附近時的剖面圖如第84圖至第86圖所示。
首先,如第84圖所示,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載置在旋轉板115上之捲帶盤R1的中心孔Rc內之固定爪116a、116b朝箭頭符號S1f方向下降退出中心孔Rc。其次,如第85圖所示,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管路114x內的固定爪114a、114b朝箭頭符號S2a方向下降進入中心孔Rc。接著,如第86圖所示,利用未圖示 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固定爪114a、114b朝箭頭符號S2b、S2c方向離開,抵接在捲帶盤R1之中心孔Rc的內壁。接著,捲帶盤R1就會和固定爪114a、114b成為一體固定在搬運臂113。
其次,如第61圖所示,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搬運臂113和捲帶盤R1一起朝箭頭符號Q方向上昇。該形態從箭頭符號Y方向看捲帶盤R1之中心孔Rc附近時的剖面圖如第87圖所示。搬運臂113朝箭頭符號Q方向上昇之後,就會停止在與第82圖相同的位置。
其次,如第62圖所示,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搬運臂113從載置台102a的正上方位置朝旋轉台104c的正上方位置,往箭頭符號D方向移動。如此一來,捲帶盤R1就會從捲繞部101被搬往貼附部104X。
接著,如第63圖所示,搬運臂113會停止在旋轉台104c的正上方位置。此外,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旋轉板115朝箭頭符號K方向旋轉大致90°移動至第1固定位置ε。
其次,如第64圖所示,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搬運臂113朝箭頭符號P方向下降。此時之捲帶盤R1之中心孔Rc附近從箭頭符號Y方向看的剖面圖以第88圖表示。如第88圖所示,搬運臂113會朝箭頭符號P方向下降直到捲帶盤R1與貼附台104f隔著些許間隙成相向的位置就停止下降。接著,如第89圖所示,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固定爪114a、114b朝箭頭符號S2d、S2e方 向移動成彼此緊貼,離開捲帶盤R1之中心孔Rc的內壁。
因此,捲帶盤R1的固定就會解除,藉由重力作用捲帶盤R1會往箭頭符號Mz方向落下,載置在貼附台104f的上面。
其次,如第90圖所示,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固定爪114a、114b朝箭頭符號S2f方向上昇退出至管路114x內。如此一來,當控制部100Ya檢測出捲帶盤R1已經載置在貼附台104f時,如第65圖所示,就會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搬運臂113朝箭頭符號Q方向上昇。
接著,如第66圖所示,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搬運臂113從旋轉台104c的正上方位置朝載置台102a的正上方位置,往箭頭符號E方向移動。該移動的理由是,當搬運臂113位於旋轉台104c的正上方位置時,捲帶盤R1會位於搬運臂113的下側,於之後貼附部104X要對捲帶盤R1執行標籤貼附時搬運臂113就會妨礙到標籤貼附的動作。即,搬運臂113需暫時從貼附部104X迴避至捲繞部101。
其次,如第67圖所示,搬運臂113是停止在載置台102a的正上方位置,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旋轉台104c朝箭頭符號F方向上昇貫通在通過孔103a內,使心軸104b貫通在捲帶盤R1的中心孔Rc。然後,利用貼附部104X的作用,使標籤貼附在捲帶盤R1的標籤貼附區域La。該貼附動作,已經使用第44圖至第49圖進行了說明, 於此省略重覆性說明。
當控制部100Ya檢測出標籤已經貼附在捲帶盤R1時,如第68圖所示,就會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迴避至捲繞部101之載置台102a正上方位置的搬運臂113朝箭頭符號D方向移動,返回至貼附部104X之旋轉台104c的正上方位置。接著,如第69圖所示,搬運臂113停止在旋轉台104c的正上方位置之後,如第70圖所示,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搬運臂113朝箭頭符號P方向下降直到其與捲帶盤R2隔著些許間隙成相向的位置就停止下降。
然後,利用第84圖至第86圖之固定爪114a、114b動作相同的動作,使載置在貼附台104f上的捲帶盤R2和固定爪114a、114b成一體性固定著。
接著,如第71圖所示,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搬運臂113和捲帶盤R2一起朝箭頭符號Q方向上昇。其次,如第72圖所示,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搬運臂113從旋轉台104c的正上方位置朝載置台102a的正上方位置,往箭頭符號E方向移動。如此一來,捲帶盤R2就會從貼附部104X被搬往捲繞部101。接著,如第73圖所示,搬運臂113會停止在載置台102a的正上方位置。
其次,利用第89圖之固定爪114a、114b動作相同的動作,使捲帶盤R2藉由重力作用朝第74圖之箭頭符號Mx方向落下,載置在載置台102a上,完成捲帶盤R2收納在儲藏 器102的收納。當控制部100Ya檢測出捲帶盤R2已經載置在載置台102a上時,就會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載置台102a朝第54圖之箭頭符號B方向下降。之後也是相同,載置台102a每逢載置1個捲帶盤R2就會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朝箭頭符號B方向下降。
當載置台102a下降至已經無法再下降的位置時,就表示載置台102a上已經載滿捲帶盤R2。於儲藏器102設有可檢測出該位置之未圖示的感測器該檢測資訊以聲音和顯示通知外部,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Y會停止動作。根據該通知,裝置負責人員會搬運儲藏器102內全部的捲帶盤R2。
當上述感測器檢測出捲帶盤R2已經全部搬出時,載置台102a會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朝第54圖所示之箭頭符號C方向上昇回到初期位置。
然後,捲繞部101之載帶的捲繞就會完成,當控制部100Ya檢測出已經捲繞完成時,如第75圖所示,就會利用未圖示之搬運機構的作用使捲繞有載帶T0的捲帶盤R1從旋轉軸101b拆下朝箭頭符號M1方向搬運。接著,就會和第56圖相同使捲帶盤R1垂直定位固定在旋轉板115和旋轉驅動部101a之間。
於該同時,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搬運臂113從載置台102a的正上方位置朝旋轉台104c的正上方位置,往箭頭符號D方向移動。
該移動的理由是,當搬運臂113位於載置台102a的正上方位置時,於之後旋轉板115要移動至第2固定位置λ時 就會和搬運臂113碰撞。即,搬運臂113需暫時從捲繞部101迴避至貼附部104X。
接著,如第76圖所示,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使旋轉板115朝箭頭符號J方向旋轉大致90°移動至第2固定位置λ。如此一來,捲帶盤R1就會成為和第57圖相同的狀態,迴避在貼附部104X之旋轉台104c正上方位置的搬運臂113,是利用未圖示之驅動機構的作用朝第58圖之箭頭符號E方向移動返回至捲繞部101之載置台102a的正上方位置。接著,以下就重覆上述連續相同的動作。
以上連續的動作,是以各部的名稱為橫軸,以時間為縱軸,繪製成狀態轉移圖表示在第91圖。
時間是從上往下經過。即,時間是依照時刻t1、t2的順序經過,當到達時刻t10之後的時刻t1就為1週期。於框內記載著各部的狀態或動作,若有對應之圖時,是記載該圖的編號。此外,捲帶盤R1、R2的移動路徑是以箭頭符號 11至箭頭符號 21表示。於此,時刻t1至t10的意思如以下所述。t1是載帶捲繞完成時刻。此外,t2是捲繞有載帶的捲帶盤R1要從旋轉軸拆下時的拆下開始時刻。另外,t3是水平之捲帶盤R1要往搬運手段移載時的移載開始時刻。此外,t4是捲帶盤R1要從捲繞部往貼附部搬運時的搬運開始時刻。另外,t5是捲帶盤R1搬運至貼附部時的搬運完成時刻。此外,t6是標籤貼附開始時刻。另外,t7是標籤貼附完成時刻。此外,t8是捲帶盤R2要從貼附部往捲繞部搬運時的搬運開始時刻。另外,t9是捲帶盤R2搬運至捲 繞部時的搬運完成時刻。此外,t10是捲帶盤R2要收納在儲藏器時的收納時刻。
於上述構成之比較例的載帶捲繞收納裝置,是有以下問題點。第1問題點,因捲帶盤的固定手段是使用內藏有固定爪的固定單元,所以捲帶盤R1、R2的固定和解除固定都需要時間。如第77圖至第90圖所示,捲帶盤要固定時,需要有2個階段的動作,即,需使固定爪進入捲帶盤的中心孔,再使固定爪分離。
此外,固定後的捲帶盤要解除固定時,也需要有2個階段的動作,即,需使固定爪彼此緊貼,再使固定爪退出捲帶盤的中心孔。第91圖中,是以雙線框表示上述之捲帶盤的固定及解除固定相關的動作。例如:釋放位於第2固定位置之旋轉板上的捲帶盤R1,將該捲帶盤R1固定在搬運臂時的動作(時刻t3~t4的2處),將捲帶盤R1從搬運臂移載至貼附台上時的動作(時刻t4~t5),將貼附台上的捲帶盤R2固定在搬運臂時的動作(時刻t7~t8)等,該等動作都需要時間。
第2問題點,搬運臂的動作複雜,導致全體的處理時間增加。搬運臂不僅只往復在捲繞部和貼附部之間而已,當載置成水平的捲帶盤要固定時,為了讓固定單元接近捲帶盤需要搬運臂下降,固定後之捲帶盤的搬運時,需要搬運臂上昇回到原來的位置。該等動作會導致全體處理時間增加。因此,第91圖中,對於捲帶盤固定後從捲繞部往貼附部搬運的動作(時刻t4~t5)及從貼附部往捲繞部搬運的動作(時 刻t8~t9)都需要時間。
再加上,如以上所述,當旋轉板要從第1固定位置旋轉大致90°到達第2固定位置時,為了防止旋轉板和搬運臂碰撞,需使搬運臂從捲繞部迴避至貼附部之後再使旋轉板旋轉,然後再度使搬運臂從貼附部返回捲繞部對旋轉板上的捲帶盤進行固定(第91圖的時刻t2~t3)。
同樣地,為了讓已經將捲帶盤搬運至貼附部的搬運臂不會妨礙到貼附部的動作,需使搬運臂從貼附部迴避至捲繞部之後再開始貼附部的動作,貼附部的動作完成之後再使搬運臂從捲繞部返回至貼附部對貼附板上捲帶盤進行固定(第91圖的時刻t5~t6及時刻t7~t8)。
第91圖中,是以虛線框表示上述之搬運臂的迴避及固定相關的動作。上述之迴避及復位所需的時間也要加算在全體的處理時間,因此就會導致處理時間增加。以實際的處理時間為例子,從時刻t1至時刻t6為止的時間,即從載帶捲繞完成至標籤貼附開始為止的時間約38秒。此外,從時刻t7至時刻t9為止的時間,即從標籤貼附完成至捲帶盤R2搬運到捲繞部時的搬運完成為止的時間約11秒。
此外,從時刻t9至時刻t10為止的時間,即捲帶盤R2搬運到捲繞部時的搬運完成至捲帶盤收納在儲藏器為止的時間約8秒。另外,從時刻t6至時刻t7為止的時間,即標籤貼附開始至貼附完成時的時間約27秒。即,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Y的處理時間其1週期為38+27+11+8=84秒。
第3問題點,載帶捲繞時間變動時欠缺相對的通融性。要捲繞在空捲帶盤之載帶的長度並非一定的長度,而是有各種不同的長度。因此,捲繞部捲繞載帶所需的時間也有所不同。第91圖之載帶捲繞所需時間,是從時刻t3稍後至時刻t1為止的Ta。相對於此,載帶的長度較短,以要比第91圖之時間Ta還短的時間就可捲繞完成時的狀態轉移圖如第92圖所示。
第92圖之載帶捲繞所需時間,是從時刻t3稍後至時刻t7稍後之時刻t1為止的Tb。於此,如上述所示,載帶捲繞收納裝置100Y的處理時間其1週期並不根據載帶的長度改變而是經常為一定值。因此,如第92圖所示,於時刻t7稍後之時刻t1即使載帶的捲繞已經完成,但在時刻t10之前即搬運臂解除貼有標籤之捲帶盤R2的固定使捲帶盤R2收納在儲藏器為止之前,捲繞有載帶的捲帶盤R1是無法固定在搬運臂。即,第92圖中,從時刻t1至時刻t10為止的時間T0為等待時間,導致處理時間欠缺通融性。其原因是處理時間的1週期長。
相對於此根據本發明時,搬運手段從位於第2保持位置之保持手段往貼附手段移動時,能夠從保持手段接收捲帶盤,同時可使搬運手段上的附標籤捲帶盤落下收納在儲藏器,能夠縮短全體的處理時間。
100‧‧‧載帶捲繞收納裝置
100a‧‧‧控制部
101‧‧‧捲繞部
101a‧‧‧旋轉驅動部
101b‧‧‧旋轉軸
102‧‧‧儲藏器
102a‧‧‧載置台
102b1、102b2、102b3‧‧‧儲藏器框架
103‧‧‧搬運托盤
103A‧‧‧搬運板
103a‧‧‧通過孔
103b‧‧‧框體
103c1、103c2‧‧‧推出板
103d‧‧‧空隙
104‧‧‧貼附部
104a‧‧‧基台
104b‧‧‧心軸
104c‧‧‧旋轉台
104d‧‧‧印表機
104e‧‧‧標籤放置台
104f‧‧‧貼附台
105‧‧‧保持板
106‧‧‧定位塊
106a‧‧‧定位凹部
L0‧‧‧標籤
R0‧‧‧空的捲帶盤
R1‧‧‧捲繞有載帶的捲帶盤
R2‧‧‧貼有標籤的捲帶盤
T0‧‧‧載帶
第1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透視圖。
第2圖為第1圖之X方向視圖。
第3圖為第1圖之Y方向視圖。
第4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5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6(a)圖、第6(b)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7(a)圖、第7(b)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8(a)圖、第8(b)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9(a)圖、第9(b)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10圖為第6圖至第9圖之保持板上的捲帶盤移動狀態從第1圖之Z方向看的圖(平面圖)。
第11圖為第6圖至第9圖之保持板上的捲帶盤移動狀態從第1圖之Z方向看的圖(平面圖)。
第12圖為第6圖至第9圖之保持板上的捲帶盤移動狀態從第1圖之Z方向看的圖(平面圖)。
第13圖為第6圖至第9圖之保持板上的捲帶盤移動狀態從第1圖之Z方向看的圖(平面圖)。
第14圖為第6圖至第9圖之保持板上的捲帶盤移動狀態從第1圖之Z方向看的圖(平面圖)。
第15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16(a)圖、第16(b)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 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17(a)圖、第17(b)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18(a)圖、第18(b)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19(a)圖、第19(b)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20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21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22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23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24(a)圖、第24(b)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25(a)圖、第25(b)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26(a)圖、第26(b)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27(a)圖、第27(b)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28(a)圖、第28(b)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29圖為第24圖至第28圖之搬運托盤上的捲帶盤移動狀態從第1圖之Z方向看的圖(平面圖)。
第30圖為第24圖至第28圖之搬運托盤上的捲帶盤移 動狀態從第1圖之Z方向看的圖(平面圖)。
第31圖為第24圖至第28圖之搬運托盤上的捲帶盤移動狀態從第1圖之Z方向看的圖(平面圖)。
第32圖為第24圖至第28圖之搬運托盤上的捲帶盤移動狀態從第1圖之Z方向看的圖(平面圖)。
第33圖為第24圖至第28圖之搬運托盤上的捲帶盤移動狀態從第1圖之Z方向看的圖(平面圖)。
第34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35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狀態轉移圖。
第36圖為本發明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狀態轉移圖。
第37圖為本發明之保持板下面的凸部其他例圖。
第38圖為本發明之保持板下面的凸部其他例圖。
第39圖為本發明之框體的推動手段其他例圖。
第40圖為本發明之框體的推動手段其他例圖。
第41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42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43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44(a)圖、第44(b)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45(a)圖、第45(b)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46(a)圖、第46(b)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47(a)圖、第47(b)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 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48(a)圖、第48(b)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49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50圖為表示載帶捲繞收納裝置構成的模式圖。
第51圖為表示載帶捲繞收納裝置構成的模式圖。
第52圖為表示載帶捲繞收納裝置構成的模式圖。
第53圖為表示載帶捲繞收納裝置構成的模式圖。
第54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55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56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57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58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59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60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61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62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63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64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65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66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67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68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69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70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71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72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73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74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75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76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77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78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79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80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81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82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83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84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85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86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87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88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89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90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動作說明圖。
第91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狀態轉移圖。
第92圖為比較例之載帶捲繞收納裝置的狀態轉移圖。
100‧‧‧載帶捲繞收納裝置
100a‧‧‧控制部
101‧‧‧捲繞部
101a‧‧‧旋轉驅動部
101b‧‧‧旋轉軸
102‧‧‧儲藏器
102a‧‧‧載置台
102b1、102b2、102b3‧‧‧儲藏器框架
103‧‧‧搬運托盤
103A‧‧‧搬運板
103a‧‧‧通過孔
103b‧‧‧框體
103c1、103c2‧‧‧推出板
103d‧‧‧空隙
104‧‧‧貼附部
104a‧‧‧基台
104b‧‧‧心軸
104c‧‧‧旋轉台
104d‧‧‧印表機
104e‧‧‧標籤放置台
105‧‧‧保持板
105a1、105a2‧‧‧突起
106‧‧‧定位塊
106a‧‧‧定位凹部
R0‧‧‧空的捲帶盤
Rc‧‧‧捲帶盤R0的中心孔
T0‧‧‧載帶
α‧‧‧第1保持位置
A‧‧‧旋轉方向
W‧‧‧工件

Claims (5)

  1. 一種載帶捲繞收納裝置,係將保持有電子零件的載帶捲繞在捲帶盤,將捲繞有載帶的捲帶盤收納在儲藏器的載帶捲繞收納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將載帶捲繞在垂直保持之捲帶盤的捲繞手段;鄰接設置在捲繞手段,對捲帶盤貼附標籤製作附標籤捲帶盤的貼附手段;可位於將來自捲繞手段的捲帶盤保持成垂直方向的第1保持位置及可位於對第1保持位置成90°旋轉將捲帶盤保持成水平方向的第2保持位置之保持手段;設置在位於第2保持位置之保持手段的下方,收納有附標籤捲帶盤的儲藏器;及配置在水平方向位於第2保持位置之保持手段和貼附手段之間,從位於第2保持位置的保持手段承接捲帶盤將捲帶盤搬運往貼附手段,從貼附手段將附標籤捲帶盤搬運至儲藏器上的搬運手段,當搬運手段從位於第2保持位置的保持手段承接捲帶盤時,搬運手段上之附標籤的捲帶盤會往儲藏器側落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記載的載帶捲繞收納裝置,其中,位於第2保持位置的保持手段,具有捲帶盤保持用的上面,及與位於上面的相反側成面對著搬運手段的下面,於保持手段的下面,設有當搬運手段往貼附手段側移動時會抵接於搬運手段上的附標籤捲帶盤使附標籤捲帶盤往儲 藏器側落下的凸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記載的載帶捲繞收納裝置,其中,搬運手段具有捲帶盤及附標籤捲帶盤保持用的搬運板,及設置在搬運板當中與貼附手段成相反側的端部,可和位於第2保持位置之保持手段上的捲帶盤抵接的框體,於該框體設有當搬運手段往貼附手段側移動時,可讓保持手段及附標籤捲帶盤通過的空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記載的載帶捲繞收納裝置,其中,於搬運手段的框體,設有當搬運手段往貼附手段側移動時會抵接在位於第2保持位置之保持手段上的捲帶盤執行搬運板上捲帶盤定位的推出板。
  5. 一種載帶捲繞收納方法,係將保持有電子零件的載帶捲繞在捲帶盤收納在儲藏器的載帶捲繞收納方法,其特徵為,具備:針對捲繞手段具備有將載帶捲繞成垂直保持之捲帶盤的捲繞步驟;針對保持手段具備有將捲繞有載帶的捲帶盤從捲繞手段承接將該捲帶盤保持在垂直方向的第1保持位置,並且之後保持手段會90°旋轉將捲帶盤保持在水平方向之第2保持位置的保持步驟;針對貼附手段具備有將捲繞有載帶的捲帶盤保持成水平貼附標籤藉此製成附標籤捲帶盤的貼附步驟;及使用位於第2保持位置的保持手段和貼附手段之間配置在水平方向的搬運手段,從位於第2保持位置的保持手段接 收捲帶盤並搬運至貼附手段,從貼附手段將附標籤捲帶盤搬運至位於第2保持位置之保持手段的搬運步驟,當搬運手段從位於第2保持位置的保持手段接收捲帶盤時,使搬運手段上之附標籤捲帶盤落下至位於第2保持手段之保持手段下方的儲藏器側。
TW101118790A 2011-06-13 2012-05-25 A tape winding apparatus and a tape winding and winding method TWI5498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31464A JP5628099B2 (ja) 2011-06-13 2011-06-13 キャリアテープ巻取収納装置及びキャリアテープ巻取収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3572A true TW201313572A (zh) 2013-04-01
TWI549876B TWI549876B (zh) 2016-09-21

Family

ID=47329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8790A TWI549876B (zh) 2011-06-13 2012-05-25 A tape winding apparatus and a tape winding and wind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628099B2 (zh)
KR (1) KR20120138644A (zh)
CN (1) CN102826399B (zh)
TW (1) TWI54987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5324B (zh) * 2013-11-22 2018-02-21 Tokyo Weld Co Ltd 載帶捲取收納裝置及載帶捲取收納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2965A1 (ja) * 2012-12-27 2014-07-03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スプライシング装置およびスプライシングテープ検知方法
KR102238802B1 (ko) * 2019-08-26 2021-04-12 (주) 인텍플러스 릴 자동 교체시스템
CN113135454B (zh) * 2021-03-23 2024-02-20 安徽庆丰余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标签生产用收卷机
CN116177276B (zh) * 2023-04-27 2023-07-07 昆明天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铜复合带的卷放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58270A (en) * 1976-08-12 1977-11-15 Interlake, Inc. Strap dispensing system
MY126138A (en) * 1993-09-07 2006-09-29 Lintec Corp Tape winding apparatus and tape winding method.
JP2747417B2 (ja) * 1993-12-28 1998-05-06 日本リトル株式会社 テープ巻き取り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2714344B2 (ja) * 1993-09-07 1998-02-16 日本リトル株式会社 テープ巻き取り装置
JP2747416B2 (ja) * 1993-12-28 1998-05-06 日本リトル株式会社 ラベル貼着装置
DE29617424U1 (de) * 1996-06-05 1996-12-05 Clausnitzer Werner Vorrichtung zum Aufbringen eines Etiketts auf eine Compactdisc o.dgl.
DE69807717T2 (de) * 1997-06-16 2003-04-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Vorrichtung zur speicherung und zuführung von behältern
KR100646909B1 (ko) * 1998-12-22 2006-11-23 마이데이터 오토메이션 아베 부품 장착 머신의 테잎 가이드 및 테잎 매거진
TWI330611B (en) * 2008-08-21 2010-09-21 Tecser Technologies Co Ltd An auto-pasting machine for label adhesion
JP5369318B2 (ja) * 2009-12-24 2013-12-18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紙管の製造方法及び当該紙管を巻芯とするロール状衛生用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5324B (zh) * 2013-11-22 2018-02-21 Tokyo Weld Co Ltd 載帶捲取收納裝置及載帶捲取收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28099B2 (ja) 2014-11-19
CN102826399A (zh) 2012-12-19
CN102826399B (zh) 2015-07-08
KR20120138644A (ko) 2012-12-26
TWI549876B (zh) 2016-09-21
JP2013004582A (ja) 2013-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9876B (zh) A tape winding apparatus and a tape winding and winding method
JP6467496B2 (ja) 段取り支援装置
US8132506B2 (en)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a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JP6445676B2 (ja) フィーダ
JP2014010857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ディスクマガジン
JP4871910B2 (ja) ディスクチャック機構およびディスクハンドリングロボット
TWI620694B (zh) Feeding mechanism
CN103298326A (zh)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WO2015162762A1 (ja) キャリアテープ検出装置および検知方法
ES2944859T3 (es) Un aparato de devanado y un método para devanar una tira de producto en un carrete
JP537831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6326130B2 (ja) 基板搬送装置
JP5800492B2 (ja) ラベル貼着装置
JP5923827B2 (ja) ワーク挿入装置およびワーク挿入方法
WO2015181959A1 (ja) フィーダ
WO2015059751A9 (ja) 対基板作業装置
JP2005132565A (ja) 薬剤払出機用印刷装置
CN218995403U (zh) 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tip头盒自动装卸模块
JP7481945B2 (ja) 物品の搬送装置
JP2019210143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01018914A (ja) フイルムパトローネ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380383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3180858A (ja) 容器処理装置
JP2004262529A (ja) チップテープのチップ装填装置
JP2018041893A (ja) フィー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