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8883A - 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與相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與相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8883A
TW201308883A TW101129235A TW101129235A TW201308883A TW 201308883 A TW201308883 A TW 201308883A TW 101129235 A TW101129235 A TW 101129235A TW 101129235 A TW101129235 A TW 101129235A TW 201308883 A TW201308883 A TW 2013088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ain
compensation
control signal
offset
activat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9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u-Ju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08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888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1/00Details of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mplification
    • H03G1/04Modifications of control circuit to reduce distortion caused by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45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3/45071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45076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in th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 H03F3/45475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in th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using IC blocks as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45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3/45071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45479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common mode signal rejection
    • H03F3/45928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common mode signal rejection using IC blocks as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 H03F3/45968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common mode signal rejection using IC blocks as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by offset reduction
    • H03F3/45991Differential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common mode signal rejection using IC blocks as the active amplifying circuit by offset reduction by using balanc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45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2203/4552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the FBC comprising a resistor-capacitor combination and being coupled between the LC and the IC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45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2203/4558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the IC comprising offset gener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45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2203/4558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the IC comprising offset compens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45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2203/4559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the IC comprising one or more potentiome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covered by H03F3/00
    • H03F2203/45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 H03F2203/4560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the IC comprising a input shunting resis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一種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包含一增益放大器與一補償裝置。該增益放大器係依據一增益控制訊號,放大一輸入訊號。該補償裝置基於該增益控制訊號,並以一操作組態來進行用於該增益放大器之一直流偏移補償。本發明實施例可以降低直流偏移補償裝置為放大器所造成的雜訊。

Description

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與相關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直流偏移補償,特指一種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
通訊系統中的接收器通常會遇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其中之一便是直流偏移(DC offset)。由於直流偏移可能會導致接收器中之放大器的偏壓操作點的變化,甚至是導致其飽和,特別是當放大器操作於高增益時。所以,直流偏移通常是設計者極力想避免的問題,傳統上,直流偏移消除電路是一種解決直流偏移干擾的有效方法。
然而,儘管直流偏移消除電路可在絕大多數的情形下消除直流偏移干擾,但是卻也帶給放大器額外的雜訊干擾,這種現象在某些對雜訊敏感的應用裡是不樂見的(例如,調頻(frequency modulation,FM)接收器之中頻(intermediate frequency)增益級。
第1圖係為一種FM接收器中之增益級的電路示意圖。如圖所示,增益級100包含一增益放大器110以及一直流偏移消除電路120。增益放大器110基於一增益控制訊號S_Gain來改變增益(可用來調整一可變動元件,以改變增益),並且,據此放大增益放大器110之一輸入端IN上的訊號。直流偏移消除電路120偵測增益放大器110之一輸出端OUT上的訊號的直流偏移,並且產生一補償訊 號S_C,並將補償訊號S_C回授至增益放大器110之輸入端IN,消除直流偏移。由於直流偏移消除電路120需要處理任何可能範圍內的直流偏移,所以通常在設計上會令直流偏移消除電路120所能提供之最高補償量可涵蓋最高可能直流偏移。如上所述,直流偏移消除電路120可能會帶給增益放大器110另外的雜訊。若是直流偏移消除電路120的設計,所能提供的補償超過實際上的必須補償量時(例如:當增益放大器110操作於低增益時,直流偏移相對較低),直流偏移消除電路120將會干擾增益放大器110。這是因為此時直流偏移不需要這麼大的補償量來消除,這也意味著直流偏移消除電路對增益放大器110帶來不必要的雜訊。
因此,本領域中需要一種可減少放大器中的雜訊的直流偏移消除電路。
有鑑於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以及相關方法,以減少放大器中產生的雜訊。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該增益級包含一增益放大器以及一補償裝置。該增益放大器用來依據一增益控制訊號,放大一輸入訊號。該補償裝置基於該增益控制訊號,並以一操作組態來進行用於該增益放大器之一直流偏移補償。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放大一輸入訊號的方法,該方法 包含有步驟:依據一增益控制訊號增益放大器來放大該輸入訊號;以及基於該增益控制訊號,進行用於該增益放大器之一直流偏移補償。
本發明再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該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包含一增益放大器與一補償裝置。該增益放大器依據一增益控制訊號,放大一輸入訊號。該補償裝置用來進行用於該增益放大器之一直流偏移補償。該補償裝置包含一第一數位至類比轉換器以及一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該第一數位至類比轉換器用來產生用於直流偏移補償之一第一補償訊號。該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選擇性地被啟動,並且當被啟動時,依據該增益控制訊號,產生用於直流偏移補償之一第二補償訊號。
本發明實施例的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與相關方法,可以降低直流偏移補償裝置給放大器所造成的雜訊。
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硬體製造商可能會用不同的名詞來稱呼同一個元件。本說明書及後續的申請專利範圍並不以名稱的差異來作為區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異來作為區分的準則。在通篇說明書及後續的請求項當中所提及的「包含」係為一開放式的用語,故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於」。此外,「耦接」一詞在此係包含任何直接及間接的電氣連接手段。因此, 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裝置耦接於一第二裝置,則代表該第一裝置可直接電氣連接於該第二裝置,或透過其他裝置或連接手段間接地電氣連接至該第二裝置。
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200之一實施例的電路示意圖。當中,增益級200包含:一增益放大器210以及一補償裝置220。增益放大器210包含有電阻R1-R6,以及電容C1-C2(請注意,此架構僅屬範例說明,而非發明限制),並且用來依據一增益控制訊號S_Gain放大一輸入訊號S_IN。於本發明的不同實施例中,增益放大器210可以是增益可編程放大器(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PGA),或者是增益可變放大器(Variable gain amplifier,VGA)。增益放大器210具有一增益G,其係由增益控制訊號S_Gain所控制與改變,例如:藉由增益控制訊號S_Gain來調整電阻R1與R3的電阻值,從而改變增益放大器210之增益G,並且以該增益G來放大輸入訊號S_IN。請注意,本發明的許多其他實施例中,還有其他調整增益G的方式,因此以上的範例不應被視為本發明的限制。補償裝置用220係用來進行用於增益放大器210之一直流偏移補償。於一實施例中,補償裝置220依據增益放大器210之一輸出端的一輸出訊號S_OUT來產生一補償訊號S_C(在本實施例中將以電流訊號來示範,但於其他實施例中,該訊號可基於電壓訊號或者是數位訊號的形式來實現)。補償訊號S_C接著被饋入至增益放大器210之一輸入端以補償輸入訊號S_IN,進而消除直流偏移的干擾。
於不同實施例中,直流偏移補償可基於一種固定值補償方式或者是一種變動值補償方式來進行。固定值補償方式可用於一相對簡單的系統中,其中,當自輸出訊號S_OUT中所偵測出的直流偏移超過一臨界值而啟動補償時,補償訊號S_C所包含的補償量將會保持一致。而在變動值補償方式中,補償訊號S_C所包含的補償量係依據對應於輸出訊號S_OUT之增益控制訊號S_Gain所決定,其中,輸出訊號S_OUT係透過額外的偵測電路來偵測(另述於後)。補償量將會隨著由輸出訊號S_OUT中所偵測出的直流偏移而改變。請注意,儘管於第2圖中增益放大器210係為全差動形式,但本發明仍可透過適當地修改而採用其他形式的放大器,如:單端形式。
補償裝置220包含複數個補償單元2201_1-2201_N,其中每一補償單元2201_1-2201_N可在被啟動的時候,產生一補償量。由於補償裝置220可能帶來雜訊,所以若是越少的補償單元被啟動,則補償裝置220所帶來的雜訊會越少。因此,為了減少補償裝置220所帶來的雜訊,補償單元2201_1-2201_N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會被啟動,或者是選擇性地被啟動。舉例來說,若是增益放大器210操作於低增益G時,則不需啟動所有的補償單元,只需啟動少量的補償單元即可。然而,若是增益放大器210操作於高增益G時,則此時需啟動較多的補償單元,以提供足夠的補償量。
為了滿足以上的操作,補償裝置220係依據以增益放大器210 之增益G為基礎所決定的不同操作組態而運作。舉例來說,在一個對應於低增益G的第一操作組態中,少量的補償單元會被啟動,以產生補償訊號S_C,最終可導致較低的雜訊。在一個對應於高增益G的第二操作組態中,較多的補償單元會被啟動來產生補償訊號S_C,這樣雖然會導致較多的雜訊,但卻可以消除因高增益G所造成的較大的直流偏移。簡言之,補償單元2201_1-2201_N的啟動係基於增益G所決定,而增益控制訊號S_Gain又與增益G有關。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僅有補償單元2201_1係依據增益控制訊號S_Gain而選擇性地被啟動。若補償單元2201_1被啟動,則補償訊號S_C所指出的總補償量將由補償單元2201_1~2201_N所提供之補償量的總和而產生。若補償單元2201_1未被啟動,則補償訊號S_C所指出的總補償量將由補償單元2201_2~2201_N所提供之補償量的總合所產生。也就是說,補償單元220可提供並且適應性地調整補償量,其係藉由分別開啟或關閉補償單元2201_1~2201_N中之一者所完成,例如:補償單元2201_1。
換言之,若該增益控制訊號S_Gain指出增益放大器210使用高增益時,則增益放大器210需要補償裝置220提供較大的補償量,以處理可能的高直流偏移,此時可切換之補償單元2201_1將會被啟動;否則,可切換之補償單元2201_1將不會被啟動。請注意,以上實施例僅為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態樣,於本發明其他實施例中,可能會有不同數目的補償單元可依據增益控制訊號S_Gain而選擇 性地被啟動。例如,於另一實施例中,補償單元2201_1-2201_3與補償單元2201_3-2201_7將依據增益控制訊號S_Gain而選擇性地被啟動。這樣的實施方式,可將對增益變化做更細膩的考量,進而更有效地降低補償裝置220所帶來的雜訊。
以下的說明將解釋如何選擇性地啟動補償單元2201_1-2201_N。補償單元2201_2~2201_N的啟動可直接地或間接地依據增益控制訊號S_Gain來控制。在一實施例中,增益控制訊號S_Gain包含二進位碼D(二進位碼)(此時增益放大器210可能以數位的方式被控制),並且補償單元2201_1係依據二進位碼D中之至少一位元,選擇性地被啟動。舉例來說,補償單元2201_1可依據二進位碼D之一最高有效位元(Most significant bit,MSB),而選擇性地被啟動。更詳細地說,若增益控制訊號S_Gain包含有1001的二進位碼時,則補償單元2201_1將會因最高有效位元為1而被啟動。再者,若是增益控制訊號S_Gain包含有0010的二進位碼時,則補償單元2201_1將會因最高有效位元為0而不被啟動。
在其他實施例中,可能有更多的補償單元係依據二進位碼的位元值來控制。舉例來說,若是二進位碼D包含有A3-A0四個位元,補償單元2201_1可依據位元A3而選擇性地被啟動,補償單元2201_2可依據位元A2而選擇性地被啟動,補償單元2201_3可依據位元A1而選擇性地被啟動,以及補償單元2201_4可依據位元A0而選擇性地被啟動。以上實施例的一個可能硬體實現方式繪示於 第3圖。如第3圖所示,具有K位元的增益控制訊號S_Gain,透過K條訊號線(並列式傳輸),分別做為補償單元2201_1-2201_N的啟動訊號,當中,K可能大於、等於,或者是小於N。也就是說,本發明可能的實現方式如下:a)所有補償單元2201_1-2201_N係選擇性地依據二進位碼D的每一位元值而被啟動(K=N);b)僅有部分的補償單元2201_1-2201_N係選擇性地依據二進位碼D的位元值而被啟動(K<N);以及c)二進位碼D的部分位元值被用來啟動補償單元2201_1-2201_N(K>N)。
於另一實施例中,增益級200可能利用一控制裝置230來決定補償單元2201_1-2201_N的啟動與否,當中的示意圖繪示於第4圖。在本實施例中,控制裝置230用來依據增益控制訊號S_Gain,產生至少一控制訊號S_Ctrl,當中,補償單元2201_1-2201_N中之至少一者選擇性地依據控制訊號S_Ctrl而被啟動。控制裝置230包含一控制邏輯231,並且對增益控制訊號S_Gain包含之一二進位碼D進行解碼,其中二進位碼D之一解碼結果係用來作為控制訊號S_Ctrl。其中,增益控制訊號S_Gain可能為一並列式傳輸訊號或者是一序列式傳輸訊號。基於所有補償單元中可選擇性地被啟動之補償單元的數量,可能需產生更多的控制訊號,如:S_Ctrl’、S_Ctrl”等。
於一實施例中,控制裝置230可能另包含比較器232與一補償決定單元233,進而於變動值補償方式中進行直流偏移補償。在此方式中,增益控制訊號S_Gain首先被用來選擇性地啟動補償單元2201_1-2201_N中一個或多個補償單元。一旦補償單元2201_1-2201_N的啟動與否被決定後,則補償訊號S_C所指出的最高補償量亦被決定。之後,輸出訊號S_OUT中之直流補償將會被偵測出,進而決定每一已啟動的補償單元的操作。依據直流偏移的量值,補償訊號S_C所指出的補償量將依此調整。例如,在最糟的情況下,補償訊號S_C所指出的補償量會被調整至最高補償量,而在其他情況下,補償訊號S_C所指出的補償量會小於最高補償量。在變動值補償方式中,直流偏移補償將利用比較器232與補償決定單元233來進行。比較器232耦接於放大器210的輸出,並且用來偵測自輸出訊號S_OUT中的直流偏移,並且產生一比較結果。補償決定單元233耦接於比較器232與補償單元2201_1-2201_N,且用來產生至少一補償控制訊號S_CCtrl,控制至少一已啟動的補償單元。受補償控制訊號S_CCtrl的控制,每一個已啟動的補償單元將可提供不同的補償量。如此一來,已啟動的補償單元之一總補償量可被決定,用來消除值流偏移。
誠如本領域所屬之技術人士所知,不論是操作於高增益或低增益時,調頻(frequency modulation,FM)接收器之中頻(intermediate frequency)增益級對雜訊都相當敏感。本發明之實施例由於可降低補償裝置所造成的雜訊,減少對增益級的影響(特別是低增益時),因 此相當適合應用於調頻接收器中。
基於以上所述之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本發明之實施例另提供一種放大一輸入訊號的方法,其係繪示於第5圖。於步驟510中,一增益放大器(例如:增益放大器210)依據一增益控制訊號(如:S_Gain)被用來放大一輸入訊號(如:S_IN)。於步驟520中,依據該增益控制訊號,對該增益放大器進行直流偏移補償。如上所述,直流偏移補償利用一個或多個補償單元(例如:補償單元2201_1-2201_N),產生一補償訊號。於一實施例中,如第6圖所示,步驟520包含:步驟(520A),依據該增益控制訊號,選擇性地啟動至少一補償單元;以及步驟(520B),利用已啟動的補償單元,進行直流偏移補償。再者,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該增益控制訊號包含一二進位碼時,則步驟(520A)又包含依據該二進位碼中之至少一位元,選擇性地啟動至少一補償單元。例如,利用該二進位碼之一最高有效位元,啟動至少一補償單元。
在第4圖所示的另一個類似的實施例中,一裝置係用來處理該增益控制訊號,藉此產生一訊號,以選擇性地啟動至少一補償單元。因此,本發明方法另包含依據該增益控制訊號來產生一控制訊號的步驟,以及依據該控制訊號選擇性地啟動至少一補償單元的步驟。於一實施例中,在使用該裝置來處理該增益控制訊號的過程中,又包含有:對該增益控制訊號中之一二進位碼進行解碼,以及依據該解碼結果選擇性地啟動至少一補償單元的步驟。由於本發明方法的 步驟進行細節已於前述實施例中所解釋,為求說明書內容之簡要,在此不多做贅述。
於本發明又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增益級,其中利用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來提供抵銷直流偏移的補償量,相關的架構圖係繪示於第7圖中。如圖所示,具備直流偏移補償之增益級700包含:一增益放大器710與一補償裝置720。增益放大器710用來依據一增益控制訊號S_Gain放大一輸入訊號S_IN。增益放大器710包含有電阻R1-R6與電容C1-C2(請注意,圖示中放大器710的架構僅屬一種可能實施方式,而非限制)。增益放大器710之一增益G隨著電阻R1與R3的阻值而改變,其可依據增益控制訊號S_Gain來調整。然而,當增益放大器710具有不同架構時,增益G將藉由其他方式來調整。
補償裝置720係進行用於增益放大器710之直流偏移補償。再者,補償裝置720包含第一數位至類比轉換器721與一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722,其中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722係選擇性地被啟動。第一數位至類比轉換器721用來產生一第一補償訊號S_C1,用於直流偏移補償,而當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722被啟動時,亦用來產生一第二補償訊號S_C2,以用於直流偏移補償。也就是說,當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722被啟動時,由補償裝置720所產生之用於消除直流偏移的補償訊號S_C,將由於第一補償訊號S_C1與第二補償訊號S_C2所組成。否則,補償訊號S_C將僅由第 一補償訊號S_C1組成。
為了降低對增益放大器710造成的雜訊,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722僅有在必要時才會被啟動。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增益G大於或等於增益放大器710之一最高增益時,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722將被啟動。當增益G小於增益放大器710之最高增益時,增益G將被認為不大,故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722不被啟動,藉此降低對增益放大器710所造成的雜訊。於本發明不同實施例中,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722的啟動與否可由多種不同方式來決定,如第8圖所示。在第8圖的上半部所繪示的例子,增益控制訊號S_Gain中的一二進位碼D(例如:K位元)被直接用來啟動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722,其中二進位碼D的最高有效位元(如:AK-1)用於選擇性地啟動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722。在第8圖的下半部所繪示的例子,控制裝置730被用來依據增益控制訊號S_Gain,產生一控制訊號S_Ctrl。另外,控制裝置730可能包含一控制邏輯731,其係用來對增益控制訊號S_Gain之二進位碼D進行解碼,其中二進位碼的解碼結果可用來決定控制訊號S_Ctrl。
誠如上述,該控制裝置730可能另包含一比較器與一補償決定單元(未示出),並且以變動值補償方式來進行直流偏移補償。該比較器耦接於放大器710之該輸出,並且用來從放大器710之輸入訊號S_OUT中偵測出直流偏移,據此產生一比較結果。該補償決定單元耦接於該比較器、第一數位至類比轉換器721、以及第二數位 至類比轉換器722,並且用來產生至少一補償控制訊號S_CCtrl,控制第一數位至類比轉換器721以及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722中至少一者,以決定補償裝置720之一總補償量,消除直流偏移。
於一實施例中,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可能為一電流切換型數位至類比轉換器(current steering 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如第9圖所示,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722具有複數個電流源I0-IN,該些電流源分別由複數個開關SW0-SWN所控制。開關SW0-SWN可能由一控制器所控制,例如第4圖所示之補償決定單元233。基於所偵測到的直流偏移,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722依據一補償控制訊號S_CCtrl,產生適當的第二補償訊號S_C2。舉例來說,補償控制訊號S_CCtrl可以是包含有一二進位碼的數位訊號,該二進位碼的位元值係用來控制開關SW0-SWN。為了當增益放大器710之增益G小於該最高增益的一半時,不啟動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722,開關SW0-SWN亦受增益控制訊號S_Gain之最高有效位元控制,當最高有效位元為零時,將會關閉所有的開關SW0-SWN,致使電流源I0-IN不會輸出電流。因此,第二補償訊號S_C2所指出的補償量將會是零。再者,當利用控制訊號來啟動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722時,則開關SW0-SWN將會被控制訊號S_Ctrl所控制,而非增益控制訊號S_Gain之最高有效位元。
以上文中所提及之「一實施例」代表針對該實施例所描述之特定特徵、結構或者是特性係包含於本發明之至少一實施方式中。再者, 文中不同段落中所出現之「一實施例」並非代表相同的實施例。因此,儘管以上對於不同實施例描述時,分別提及了不同的結構特徵或是方法性的動作,但應當注意的是,這些不同特徵可透過適當的修改而同時實現於同一特定實施例中。
總結來說,本發明藉由考量增益放大器實際上所操作的增益,適當地設定直流偏移補償裝置,以降低直流偏移補償裝置所造成的雜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200、700‧‧‧增益級
110、210、710‧‧‧增益放大器
120、220、720‧‧‧補償裝置
230、730‧‧‧控制裝置
231‧‧‧控制邏輯
232‧‧‧比較器
233‧‧‧補償控制單元
721、722‧‧‧數位至類比轉換器
R1~R6、C1~C2‧‧‧被動元件
2201_1~2201_N‧‧‧補償單元
I0~IN‧‧‧電流源
SW1~SWN‧‧‧開關
第1圖係為相關技術中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之簡化電路方塊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之簡化電路方塊圖。
第3圖與第4圖係分別解釋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如何選擇性地啟動補償單元。
第5圖係為本發明方法之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第6圖係為本發明方法之另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第7圖係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之簡化電路方塊圖。
第8圖解釋如何選擇性地啟動第7圖中所示之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
第9圖係為第7圖中所示之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之一實施例的電路架構圖。
200‧‧‧增益級
210‧‧‧增益放大器
220‧‧‧補償裝置
R1~R6、C1~C2‧‧‧被動元件
2201_1~2201_N‧‧‧補償單元

Claims (18)

  1. 一種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包含:一增益放大器,用來依據一增益控制訊號,放大一輸入訊號;一補償裝置,基於該增益控制訊號,以一操作組態來對該增益放大器進行直流偏移補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其中該補償裝置包含:複數個補償單元,至少一補償單元依據該增益控制訊號而選擇性地啟動,其中已啟動的補償單元進行直流偏移補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其中當該增益控制訊號具有一第一增益值時,則已啟動的補償單元的數量為第一數值,以及當該增益控制訊號具有一第二增益值時,則已啟動的補償單元的數量為第二數值,其中,該第二數值與該第一數值不同。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其中該增益控制訊號包含有一二進位碼,以及該至少一補償單元依據該二進位碼而選擇性地被啟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另包含有:一控制裝置,用來依據該增益控制訊號,產生一控制訊號,其中該至少一補償單元依據該控制訊號而選擇性地被啟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其中該控制裝置包含:一控制邏輯,用來對該增益控制訊號中之一二進位碼進行解碼,其中該至少一補償單元依據該二進位碼之解碼結果而選擇性地被啟動。
  7. 一種用以放大一輸入訊號的方法,包含:利用一增益放大器,以依據一增益控制訊號來放大該輸入訊號;以及基於該增益控制訊號,以一操作組態來對該增益放大器進行直流偏移補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直流偏移補償係由包含有複數個補償單元之一補償裝置來進行,以及進行直流偏移補償的步驟包含有:依據該增益控制訊號,選擇性地啟動至少一該補償單元;以及 利用已啟動的補償單元來進行直流偏移補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當該增益控制訊號具有一第一增益值時,則已啟動的補償單元的數量為第一數值,以及當該增益控制訊號具有一第二增益值時,則已啟動的補償單元的數量為第二數值,其中,該第二數值與該第一數值不同。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增益控制訊號包含一二進位碼,以及選擇性地啟動該至少一補償單元的步驟包含:依據該該二進位碼中之至少一位元,選擇性地啟動該至少一補償單元。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方法,另包含有:依據該增益控制訊號,產生一控制訊號;以及依據該控制訊號,選擇性地啟動該至少一補償單元。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選擇性地啟動該至少一補償單元的步驟包含:對該增益控制訊號中之一二進位碼進行解碼;以及依據該二進位碼之一解碼結果而選擇性地啟動該至少一補償單元。
  13. 一種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包含:一增益放大器,用來依據一增益控制訊號,放大一輸入訊號;一補償裝置,用來進行用於該增益放大器的一直流偏移補償,包含:一第一數位至類比轉換器,用來產生用於直流偏移補償的一第一補償訊號;一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依據該增益控制訊號而選擇性地啟動,用來產生用於直流偏移補償的一第二補償訊號。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其中若是該增益控制訊號指出該增益放大器操作於一增益係大於或等於該增益放大器之一最高增益的一半時,該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被啟動,以及若是該增益控制訊號指出該增益放大器操作於一增益係小於該增益放大器之該最高增益的一半時,該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不被啟動。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其中該增益控制訊號包含一二進位碼,以及該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係依據該該二進位碼之最高有效位元而選擇性地被啟動。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另包含: 一控制裝置,用來依據該增益控制訊號,產生一控制訊號,其中該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係依據該控制訊號而選擇性地被啟動。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其中該控制裝置包含:一控制邏輯,用來對該增益控制訊號中之一二進位碼進行解碼,其中該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係依據該二進位碼之解碼結果而選擇性地被啟動。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其中該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係為一電流切換式數位至類比轉換器,且該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包含:複數個電流源,分別耦接至複數個開關,其中當該第二數位至類比轉換器未被啟動時,該些開關將被關閉,致使該些電流源不產生電流。
TW101129235A 2011-08-15 2012-08-13 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與相關方法 TW2013088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210,348 US8525586B2 (en) 2011-08-15 2011-08-15 Gain stage with DC offset compens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8883A true TW201308883A (zh) 2013-02-16

Family

ID=47712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9235A TW201308883A (zh) 2011-08-15 2012-08-13 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與相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25586B2 (zh)
CN (1) CN102957389B (zh)
TW (1) TW2013088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7130A (zh) * 2018-07-03 2020-01-10 艾普凌科有限公司 差动放大电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90758B2 (en) * 2012-12-25 2016-11-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Power amplifier
KR102219849B1 (ko) * 2014-01-03 2021-0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접 변환 수신기의 직류 전류 오프셋 교정 방법 및 장치
US10079647B2 (en) 2014-12-10 2018-09-18 Nxp Usa, Inc. DC offset calibration of wireless receivers
US9608587B2 (en) 2015-06-25 2017-03-28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dynamically calibrate and adjust gains in a direct conversion receiver
CN109587419B (zh) * 2018-11-06 2021-04-30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传感器低功耗读出电路结构及工作时序控制方法
US10581450B1 (en) * 2019-01-16 2020-03-03 Xilinx, Inc. Embedded variable gain amplifier in a current steering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21073B1 (en) * 2000-01-31 2001-11-20 Motorola, Inc. Radiotelephone receiver and method with improved dynamic range and DC offset correction
US7348838B2 (en) 2004-04-27 2008-03-25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C offset cancellation from a modulated signal
US7215266B2 (en) * 2004-05-21 2007-05-08 Wionics Research Hybrid DC offset cancellation scheme for wireless receiver
KR100548132B1 (ko) 2004-07-02 2006-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밴드-호핑 통신시스템에서 수신기의 dc 오프셋보정장치 및 방법
TWI261444B (en) 2004-10-08 2006-09-01 Mediatek Inc DC offset calibration apparatus
CN100444517C (zh) * 2004-10-19 2008-12-17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偏移校正装置
US8666343B2 (en) * 2008-09-15 2014-03-04 Analog Devices, Inc. DC-offset-corr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receivers
US8638883B2 (en) * 2010-02-03 2014-01-2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DC offset cancellation in direct conversion receiver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7130A (zh) * 2018-07-03 2020-01-10 艾普凌科有限公司 差动放大电路
TWI802714B (zh) * 2018-07-03 2023-05-21 日商艾普凌科有限公司 差動放大電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43943A1 (en) 2013-02-21
CN102957389A (zh) 2013-03-06
CN102957389B (zh) 2015-02-25
US8525586B2 (en) 2013-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08883A (zh) 具備直流偏移補償的增益級與相關方法
US11804813B2 (en) Class D amplifier circuit
JP4852021B2 (ja) 増幅装置
JP2019193265A (ja) 高性能オーディオアンプの安定化
JP6545998B2 (ja) オーディオ回路、それを用いた車載用オーディオ装置、オーディオコンポーネント装置、電子機器
JP2018050238A (ja) 可変利得増幅器、方法、および受信装置
KR20090078643A (ko) Dc 오프셋을 실시간으로 제거하는 dc 오프셋 보상 회로및 상기 dc 오프셋 보상 회로를 포함하는 수신 시스템
JP4403132B2 (ja) 受信機
US8030991B2 (en) Frequency tuning and direct current offset canceling circuit for continuous-time analog filter with time divided
US8823565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with gain-dependent dithering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P3698468A1 (en) Amplifier flicker noise and offset mitiga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9081422A1 (en) SENSOR ARRANGEMENT
JP4869868B2 (ja) 増幅装置
CN111226395B (zh) 具有多模式高通滤波器的多路径模拟系统
US8760224B2 (en) Amplifying circuits and calibration methods therefor
JP2001352245A (ja) 受信機
JP4386651B2 (ja) 映像信号処理回路
JP5908679B2 (ja) オーディオ信号処理回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オーディオ装置
JP2009055351A (ja) 増幅回路
JP2009207083A (ja) 増幅回路
JP6684740B2 (ja) 無線受信装置
KR100610903B1 (ko) 전력 검출에 따른 전력 제어 장치
JP2005123759A (ja) デジタル/アナログ変換器用出力可変回路
JP2001016322A (ja) 電話機の受信部
JP2009171278A (ja) 受信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