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44136A -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solar power generation module - Google Patents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solar power generation modu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44136A
TW201244136A TW101104772A TW101104772A TW201244136A TW 201244136 A TW201244136 A TW 201244136A TW 101104772 A TW101104772 A TW 101104772A TW 101104772 A TW101104772 A TW 101104772A TW 201244136 A TW201244136 A TW 20124413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composition
thermoplastic resin
connection structure
solar power
power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4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60870B (zh
Inventor
Tadayuki Ishii
Hiroaki Furukawa
Hiroyuki Kono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filed Critical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2441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41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0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087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7Flameproof c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1/08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08L71/10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from phenols
    • C08L71/12Polyphenylene oxid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4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to b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e.g. junction box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3/00Compositions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3/02Compositions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of vinyl-aromatic monomers and conjugated die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3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two latching ar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1244136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 【先前技術】 於將太陽光能量轉換為電能之太陽能發電模組(以下 有時簡稱4「模組」)中’為了將該電能以有用之形式取 出,而對每個模組設置用以連接模組間之電纜之接線盒或 連接器等連接構造體。於接線盒内配置有旁路二極體等, 即便於太陽能發電模組之表面映出部分影子、或者電池單 元出現故障而導致模組之輸出下降等情形時,亦設法將其 影響抑制到最小限度。於該情形時,由於旁路二極體發 熱’故而要求接線盒整體具有耐熱性。關於該發熱對策, 揭示有如下方法:增加二極體之數量,或者藉由於旁路二 極體上安裝金屬製之散熱板而使熱傳導,或者使接線盒之 容積大型化,藉此進行散熱(例如參照專利文獻⑴)。 作為形成接線盒或連接器等連接構造體之材料,例如使 用熱塑性樹脂。 。太陽能發電模組多設置於室外,作為形成接線盒或連接 器等連接構造體之熱塑性樹脂’不僅要求以耐電痕性能為 代表之電氣絕緣特性'優異之難燃性、機械特性、衝擊特 性、耐水性、耐化學藥品性及尺寸穩定性等自先前以來電 乱電子零件用途所要求之性能,亦逐步_要求低溫下之 衝擊強度。 又, 太陽能發電模組之使用年數日 趨長期化,作為形成 162364.doc 201244136 接線盒或連接器等連接構造體之熱塑性樹脂,耐熱老化特 性(於長期暴露於高溫之使用環境下時維持性能之特性)正 變得重要。進而’對於接線盒或連接器等連接構造體,亦 逐漸要求設計性或省空間化。 對應於上述要求’提出有一種即便進行薄壁化、小型化 其低溫衝擊性及長期耐熱性亦優異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 接構造體(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05/117141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2]曰本專利實開平5-125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10-123933號公報 【發明内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然而,先前之形成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之材 料、例如聚碳酸醋(以下,有時稱為「pc」)或改質聚苯醚 (以下,有時稱為「改質PPE」)等熱塑性樹脂存在特性不 充分之情形。具體而言,PC儘管耐衝擊性較高,但於耐濕 性與耐化學藥品性方面存在制約,改質PPE儘管耐濕性較 高,但於耐衝擊性方面而言難言具有充分之性能。 又,隨著太陽能發電系統於世界範圍内不斷擴大普及, 使用太陽能發電模組之環境亦不斷擴大,太陽能發電模組 用連接構造體變得即便於比先前更嚴酷之條件(更高溫、 更低溫、更高濕等)下亦可使用。例如於寒冷地區使用太 162364.doc 201244136 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之情形時,要求更高之低溫衝 擊強度。另一方面,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對於薄 壁化、小型化之要求進一步增強,要求於薄壁化、小型化 之情形時上述特性或難燃性亦優異。 然而,先前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於進行薄壁 化、小型化之情形時,耐低溫衝擊性及難燃性不充分。 因此,本發明係鑒於上述情況而成者,其主要目的在於 提供種即便進行薄壁化、小型化其耐低溫衝擊性及難燃 14亦更優異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者等人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進行努力研究,結果 發現藉由製作下述太陽能發電才莫組用祕構造體可解決上 述課題而最終完成本發明,社陽能發t模㈣連接構造 體係轉接太陽能發電模組、與用以連接於上述太陽能發電 模組上之電纜者’並且包含特定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即’本發明係關於以下者。 [1] 一種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冑,其係轉接太陽能發 電模組、與用以連接於上述太陽能發電模組上之電窥者, 並且 上述連接構造體包含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包含聚苯醚系樹脂、(B)氫化 嵌段共聚物及(C)難燃劑, 於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相對於上述(A)及上述(B) 162364.doc 201244136 之合計100質量份,上述(A)之含量為70〜85質量份,上述 (B)之含量為15〜30質量份,上述(C)之含量為5〜30質量 份, 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_4〇。〇下之夏比衝擊強度大於 15 kJ/m2 » [2] 一種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其係轉接太陽能發 電模組、與用以連接於上述太陽能發電模組上之電纜者, 並且 上述連接構造體包含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包含(A)聚苯醚系樹脂、(B)氫化 嵌段共聚物及(C)難燃劑, 於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相對於上述(A)及上述(b) 之合計100質量份,上述(A)之含量為7〇〜85質量份,上述 (B) 之含量為15〜30質量份,上述(c)之含量為5〜30質量 份, 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23。(:之25質量%氨水溶液中浸 潰24小時後不會溶解。 [3] 如[1]或[2]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其中上述 (C) 為下述通式(I)或(II)所表示之磷酸酯系化合物, [化1] 通式(I) 162364.doc 201244136
[化2] 通式(II)
(通式(I)、(II)中,
Ql、Q2、Q3及Q4各自為取代基,各自獨立地表示碳數 1〜6之烷基, R1及R2各自為取代基’表示甲基, R3及R4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曱基, η表示1以上之整數, nl及η2各自獨立地表示〇〜2之整數, ml、m2、m3及m4各自獨立地表示〇〜3之整數)。 [4] 如[1]至[3]中任一項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 其中上述(B)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5萬〜5〇萬,且於上述熱 塑性樹脂組合物中分散為粒子狀,其重量平均粒徑為 〇·3〜1 μιη。 [5] 162364.doc 201244136 如[1 ]至[4]中任一項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 其中於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相對於上述(A)及上述 (B)之合叶1〇〇質量份,上述(A)之含量為了卜以質量份上 述(B)之含量為15〜25質量份。 [6] 如[1]至[5]中任一項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 其中於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相對於上述(A)及上述 (B)之合計1〇〇質量份,上述(c)之含量為。〜以質量份。 [7] 如[1]至[6]中任一項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 其中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厚度為0.75〜3.0 mm時之UL-94規格之難燃等級為v_丨級以上。 [8] 如[1 ]至[7]中任一項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 其中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厚度為〇 ?5〜3 〇 時之ul_ 94規格之難燃等級為v_〇級。 [9] 如[1]至[8]中任一項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 其中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12〇〇c環境下靜置5〇〇小時後 之23°C下之夏比衝擊強度為20 kJ/m2以上。 [10] 如Π]至[9]中任一項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 其中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I2〇〇c環境下靜置5〇〇小時後 之23 C下之夏比衝擊強度之保持率,相對於該靜置前之熱 I62364.doc 201244136 塑性樹脂組合物之23 C下之夏比衝擊強度為5〇%以上。 [Π] 如[1]至[10]中任一項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 其中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溫度85〇c、相對濕度85%之 %境下靜置2000小時後之23。(:下之夏比衝擊強度之保持 率,相對於該靜置前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23<tT之夏比 衝擊強度為70%以上。 [12] 如[1]至[11]中任一項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 其中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厚度為30瓜瓜時之基於UL_ 746A(ASTM D3638)之相對電痕指數(CTI,c〇mparative Tracking Index)為 2 以下。 [13] 如[1]至[12]中任一項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 其中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厚度為3.〇 mm時之基於UL_ 746A (ASTM D3 638)之相對電痕指數((:11)為i以下。 [14] 如[1]至[13]中任一項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 其中上述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為太陽能發電模組 用連接器。 [15] 如Π]至[14]中任-項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 其中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包含藉由粉碎太陽能發電模組 用連接構造體所獲得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162364.doc -9- 201244136 [發明之效果] 藉由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即便進行薄壁化、小型化其耐 低溫衝擊性及難燃性亦更優異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 造體。 【實施方式】 以下’詳細說明用以實施本發明之形態(以下簡稱為 「本實施形態」)。以下實施形態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例 不,宗旨不在於將本發明限定於以下内容。本發明可於其 主旨之範圍内適當變形而實施。再者,圖式之尺寸比率並 不限定於圖中所示之比率。 《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 本實施形態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以下亦簡 稱為「連接構造體」)係轉接太陽能發電模組、與用以連 接於上述太陽能發電模組上之電纜者,於_4(rc下之夏比 衝擊強度大於15 kJ/m2,包含特定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圖1為本實施形態之連接構造體之一例(連接構造體”之 簡略立體圖。連接構造體丨具備上面開口之箱型之本體 10、與覆蓋上述本體10之開口之蓋12。連接構造體i可用 作將旁路一極體或逆流防止用二極體(未圖示)等收納於本 體10之内部的太陽能發電模組用接線盒(以下,有時簡稱 為「接線盒」)。本體10具備與太陽能發電模組之電纜之 連接β 102、及與外部連接電纜之連接部丨〇4。連接構造體 1轉接太陽能發電模組、與外部連接電纜等。藉此,可將 於陽此發電模組中所產生之電力配電至外部機器等。轉接 162364.doc 201244136 之電纜可為1根或2根以上,其轉接端亦無限定。此處,連 接構造體1只要為可至少收納太陽能發電模組之構造體, 則其構造並無特別限定,不為圖1所示之本體1〇與蓋12分 開之構造亦可。連接構造體1之形狀等並無特別限定,可 考慮模組之大小或形狀或使用環境等而適當選擇。 本實施形態之連接構造體使用於_4〇〇c下之夏比衝擊強 度大於15 kJ/m2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藉此,可製成薄於 先前之連接構造體,可製成於薄壁化、小型化之同時耐低 溫衝擊性優異之連接構造體。其結果,例如可實現連接構 造體1之設計性之提高或省空間化等。作為連接構造體1之 較佳之態樣,連接構造體丨之平均壁厚較佳為3 mm以下, 更佳為1 mm〜2.5 mm。藉由將平均壁厚設於25 mm以下之 薄聖而可不受配置空間之制約,且可進一步減少製造成 本藉由將平均壁厚设為i mm以上,而可平衡性良好地設 計強度、長期耐熱性、流動性、低溫時之耐衝擊性,可維 持一極體對於發熱之長期耐熱性。 此處’所謂接構造體!之平均壁#,制旨於本體1〇及蓋 12中,具有頂面、底面、及壁面之主要面積之平面及/或 曲面所具有厚度之平均值。例如’於後述連接器中,平均 壁厚係指具有構成圓形柱狀形狀或矩形柱狀形狀之插座部 之主要面積之平面及/或曲面所具有之厚度之平均值。因 此,平均壁厚不包含如肋、二極體安裝部、用以嵌合之狹 縫、用以嵌合之爪等之類的局部之壁厚。 作為本實施形態之連接構造體之較佳之態樣,可列舉如 162364.doc •11 · 201244136 上述連接構造體丨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接線盒。於將連接 構造體製成接線盒之情形時,其平均壁厚尤佳為設為【 mm〜2.5 mm。於本實施形態中,可製作薄於先前之接線 盒’亦可製作於實現薄壁化、,】、型化之同時長期财熱性或 耐低溫衝擊性亦優異之接線盒。於先前,於製作上述平均 壁厚之接線盒之情形時,難以平衡性良好地維持強度、長 期耐熱性、流動性、低溫時之耐衝擊性等,尤其是無法充 分地維持二極體對於發熱等之長期耐熱性。本實施形態之 連接構造體即便於製成上述平均壁厚之接線盒之情形時, 亦可平衡性良好地維持強度、長期耐熱性、流動性、低溫 時之耐衝擊性等,尤其是可充分地維持長期耐熱性。 圖2為本實施形態之連接構造體之另一例(連接構造體2) 之簡略俯視圖。連接構造體2具備公型第丨連接器2〇、與母 型第2連接器22。如此,作為本實施形態之連接構造體之 另一較佳之態樣,可製成如連接構造體2之太陽能發電模 組用連接器(以下有時簡稱為「連接器」於連接構造體2 中’第1連接器20具備插座部202、自上述插座部202突出 之連接端子204、面向與連接器22之連接方向所形成之鎖 部206、及連接上述插座部2〇2之電纜2〇8。第2連接器22具 備插座部222、連接上述插座部222之電纜228。於第2連接 器22之插座部222内形成有與第i連接器2〇之連接端子204 嵌合之嵌合孔224、及與第1連接器2〇之鎖部206嵌合之鎖 孔部226。將第1連接器2〇之連接端子204插入第2連接器22 之嵌合孔224内,將第1連接器2〇之鎖部2〇6插入第2連接器 162364.doc •12· 201244136 22之鎖孔部226内而使欲合,藉此可連接第1連接器2〇與第 2連接器22。 於連接構造體2中’第1連接器20及第2連接器22之形狀 無限定,例如第1連接器20之插座部202、或第2連接器22 之插座部204可為圓形柱狀,亦可為角形柱狀。第1連接器 20及第2連接器22之構造無限定,例如可於第丨連接器2〇之 插座部202上形成複數個連接端子2〇4,於第2連接器22之 插座部222内形成複數個嵌合孔224。又,第1連接器2〇與 第2連接器22令之任一者可為正極用連接器,或者亦可為 負極用連接器。 如上所述’於將連接構造體製成連接器之情形時,其平 均壁厚尤佳為設為0.5 mm〜2.5 mm。於本實施形態中,可 製作薄於先前之接線盒,可製作於實現薄壁化、小型化之 同時長期耐熱性或耐低溫衝擊性亦優異之接線盒。於先 前,尤其是製作上述平均壁厚之連接器之情形時,難以一 面充分地維持低溫時之耐衝擊性一面平衡性良好地維持強 度、長期耐熱性、流動性等,本實施形態之連接構造體即 便於製成上述平均壁厚之連接器之情形時,亦可一面充分 地維持低溫時之耐衝擊性一面平衡性良好地維持強度、長 期耐熱性、流動性等,尤其是可維持長期耐熱性。 (耐低溫衝擊性) 太陽能發電模組所使用之連接構造體通常預計數月〜2〇 年左右、進而30年左右之長期使用。 右考慮於室外之低溫環境下使用本實施形態之連接構造 162364.doc 13 201244136 體之情形,則該連接構造體所包含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期 望具有即便飛行物碰撞亦不會破裂之程度之耐低溫衝擊 性。就該觀點而言,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 合物之於-40°C下之夏比衝擊強度大於15 kJ/m2,較佳為 17.0 kJ/m2以上,更佳為20 kJ/m2以上》該夏比衝擊強度之 上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為30 kJ/m2。 於本實施形態中’夏比衝擊強度係依據IS0179、於缺口 之情況下所測得之值。 若於-40°C下之夏比衝擊強度變小,則尤其是於低溫環 境下變得易於破裂’因此作為其對策必須增加壁厚。其結 果導致設計自由度、省空間性及成本面等受制約。本實施 形態之連接構造體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_4〇〇c下之夏比 衝擊強度處於上述範圍内,因此尤其是於低溫環境下不易 破裂,可實現薄壁化,有利於設計自由度、省空間性及成 本面等。 為了使於-40°C下之夏比衝擊強度大於15 U/m2,較佳為 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含有後述氫化嵌段共聚物等彈性體成 分,可藉由控制彈性體成分之量或於組合物中之分散狀態 (分散為粒子狀時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以下亦簡記為「分 散粒徑」)或劣化度而達成。尤佳為彈性體成分之分散粒 徑為〇.3 μΐη以上。為了使彈性體成分之分散粒徑成為0.3 μηι以上’可藉由例如降低熱塑性樹脂之炫融黏度(調整分 子量、添加塑化劑等)、使彈性體不劣化(降低熔融混練時 之溫度、降低氧濃度等)等手段而達成。 162364.doc 201244136 (耐熱老化性、耐濕性) 進而’太陽能發電模組所使用之連接構造體期望 即便於 在室外使用30年左右之情形時亦保持性能。對於太陽能發 電模組而言,於實用方面而言尤為重要的是於高溫環境下 或高濕環境下長期曝曬後保持耐衝擊強度。其中,於本實 施形態中,實質上難以於實際長期使用環境下判斷材料之 特性,因此於藉由促進試驗之評價中判斷高溫環境下或高 濕環境下之耐衝擊性。 例如,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 120。(:之環境下#置5〇〇小時後之23tir之夏比衝擊強度之 保持率,相對於該靜置前之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Μ ^ 下之夏比衝擊強度,較佳為5〇%以上,更佳為6〇%以上, 進而更佳為70%以上。該夏比衝擊強度之保持率之上限並 …、特別限定,例如為1 00。/。。若該保持率處於上述範圍 内,則本實施形態之連接構造體之熱老化性優異。 再者,該保持率可利用後述實施例令所記載之方法進行 測定。 又’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1 2〇。匚 之環境下靜置1000小時後之23°C下之夏比衝擊強度之保持 率’相對於s亥靜置前之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23艺下之 夏比衝擊強度,較佳為30%以上,更佳為40%以上,進而 更佳為50%以上。該夏比衝擊強度之保持率之上限並無特 別限定,例如為1〇〇% ^若該保持率處於上述範圍内,則 本實施形態之連接構造體之耐熱老化性尤為優異。 162364.doc •15· 201244136 再者’該保持率可利用後述實施例中所記載之方法進行 測定。 進而’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 120°C之環境下靜置500小時後之23<t下之夏比衝擊強度較 佳為20 kJ/m以上,更佳為25 kJ/m2以上,進而更佳為3〇 kJ/m2以上。該夏比衝擊強度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 為60 kJ/m^若該夏比衝擊強度處於上述範圍内,則本實 施形態之連接構造體之耐熱老化性優異。 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溫度85它、 相對濕度85%之環境下靜置2〇〇〇小時後之23它下之夏比衝 擊強度,保持率,相對於該靜置前之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 物之23 C下之夏比衝擊強度,較佳為6〇%以上更佳為 70。/。以上,進而更佳為8G%以上。該夏比衝擊強度之保持 率之上限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嶋。若該料率處於 上述範圍内,則本實施形態之連接構造體之耐濕性優異。 再者,該保持率可利用後述實施例中所記載之方法進行 測定。 作為獲得上述具有耐熱老化性或耐濕性之熱塑性樹脂红 合物之方法,例如可列舉如下方法:使用特定量之(Α)聋 苯醚系樹脂、(Β)氫化嵌段共聚物及(c)難燃劑,藉由後过 製造方法(控制螺旋構成、難燃劑之供給位置等)而獲得。 尤佳為使(B)成分於樹脂組合物中分散為粒子狀,將其重 量平均粒徑(以下亦簡記為「分散粒徑」)設為㈣。 為了使(B)成分之分散粒徑處於上述範圍内,可藉由例如 162364.doc •16· 201244136 降低(A)成分之熔融黏度(調整分子量、添加塑化劑等)、使 (B)成分不劣化(降低熔融混練時之溫度、降低氧濃度等)等 手段而達成。 (難燃性) 由於太陽電池模組之藉由電池單元之性能提高之電氣容 量之提高、薄壁化、小型化,故而太陽能發電模組所使用 之連接構造體期望具有高度之難燃性。認為尤為重要的是 厚度為1 · 0 mm以下時之難燃性。 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厚度為 〇·75〜3_0 mm時,UL_94規格之難燃等級較佳為νι級以 上,更佳為V-0級》 若上述難燃等級處於上述範圍内,則本實施形態之連接 構造體之難燃性優異。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難燃等級可基於規格之UL_ 94所規定之垂直燃燒試驗進行測定,⑽…級、v_2級、νι 級、及V-0級依序變高。關於該等級,如後述實施例之記 載所示。 於厚度為0.75〜3.0 mm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為了將 UL-94規格之難燃等級設為V-1級以上,較佳為熱塑性樹脂 組合物含有難燃劑《若亦考慮為達成上述低溫衝擊特性而 控制彈性體成分之分散粒徑,則較佳為調配具有使熱塑性 樹脂可塑化之效果之難燃劑。就控制彈性體成分於組合物 中之分散狀態(分散粒徑)之觀點而言,較佳為於具有使熱 塑性樹脂可塑化之效果之難燃劑的存在下熔融混練熱塑性 162364.doc 17 201244136 樹脂與彈性體成分。 (剛性) 太陽能發電模組所使用之連接構造體存在例如必須於接 線盒内配置旁路二極體等、固定内部之零件之情形。因 此,太陽能發電模組所使用之連接構造體期望除上述耐低 皿衝擊性以外亦具有優異之剛性。又,於連接器中,為了 結合2個連接器、或連接電纜與連接器,多採用藉由旋合 式或扣合式等之組裝構造,為獲得充分之緊固強度必須具 有剛性。 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彎曲彈性率 較佳為1800 MPa以上,更佳為1800〜3〇〇〇 Mpa,進而更佳 為2000 MPa〜25〇〇 MPa。若上述彎曲彈性率處於上述範圍 内,則本實施形態之連接構造體存在剛性優異之傾向。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彎曲彈性率係基於IS〇 i78、 以2 mm/分所測得之值。 (耐化學藥品性) 太陽電池模組多設置於室外,根據設置場所,有時會淋 撒上家畜、野生動物之糞便。因此,太陽能發電模組所使 用之連接構造體不僅要求於高溫、高濕環境下之電氣特 性、難燃性,亦期望具有例如對於氨之耐性。又,於接線 盒中,於二極體之固定或接線盒之密封、太陽電池模組與 接線盒之固定時,有時會使用接著劑等。又,有時會與防 錄劑或潤滑油等中所使用之油類、聚梦氧類接觸。因此, 太陽能發電模組所使用之連接構造體亦要求對於各種藥品 162364.doc 18 201244136 之財性。 本實施形態之連接構造體包含後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因此存在耐化學藥品性優異之傾向。 (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本實施形態之連接構造體由於通常藉由射出成形而製 造’故而使用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作為形成材料。本實施形 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包含(A)聚苯醚系樹脂、 (B)氫化嵌段共聚物及(C)難燃劑。又,於該熱塑性樹脂組 合物中,相對於上述(A)及上述(B)之合計1〇〇質量份,上 述(A)之含量為70〜85質量份,上述(B)之含量為15〜3〇質量 份,上述(C)之含量為5〜30質量份。進而,該熱塑性樹脂 組合物於_40°C下之夏比衝擊強度大於15 kJ/m2。 又,就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之實用特性之觀點 而言’較佳為耐熱性或剛性較高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如 上所述,該熱塑性樹脂組合物較佳為具有18〇〇 Mpa以上之 彎曲彈性率,且就耐熱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玻璃轉移溫 度為UHTC以上。該熱塑性樹脂組合 物等彈性體成分或難較為含有該等成分 樹脂組合物,亦較佳為維持剛性或耐熱性。作為維持剛性 =方法,例如可列舉將彈性體成分之調配量控制於上述特 疋之範圍内之方法’作為維持耐熱性之·方法,可列舉將聚 苯醚與難燃劑之調配比率控制於上述特定之範 法。 進而,作為本實施形態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 162364.doc 201244136 體,較佳為強度、電氣特性、長期耐熱性等優異。就該等 觀點而言,作為該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包含(A)聚苯醚系樹 脂。包含此種成分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存在強度、電氣特 性及長期耐熱性變得良好之傾向。 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厚度為3 〇 mm時之基於UL-746A(ASTM D363 8)之相對電痕指數(CTi) 較佳為2以下,更佳為i以下。藉由使用CTI處於上述範圍 内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可獲得電氣特性優異之連接構造 體。作為獲得CTI處於上述範圍内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 方法,例如可列舉將構成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各成分之調 配比率控制於上述特定之範圍内之方法。 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亦可為包含上 述範圍之成分(A)〜(C)、於23°C之25質量%氨水溶液中浸潰 24小時後不會溶解的熱塑性樹脂組合物。藉由使用此種熱 塑性樹脂組合物,可獲得對於氨等之耐化學藥品性優異之 連接構造體。作為獲得此種具有耐化學藥品性之熱塑性樹 脂組合物之方法’例如可列舉將構成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 各成分之調配比率控制於上述特定之範圍内之方法。 以下’詳細說明構成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 組合物之各成分。 [(A)聚苯醚系樹脂] 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A)聚苯醚系樹脂包含具有下述 通式(III)及/或通式(IV)所表示之重複單元之均聚物、或共 聚物。 162364.doc •20· 201244136 [化3] 通式(ΠΙ)
RI2 [化4] 通式(IV) R15 RI3
(於通式(III)及(IV)中,Rll、R12、R13、R14、R15 及 R16 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碳數1~4之烷基、碳數6〜9之芳基 或鹵素原子。其中,R15及R16不會同時為氫)。 作為聚苯醚之均聚物之代表例,可列舉:聚(2,6·二甲 基-1,4-伸苯基)醚、聚(2-曱基-6-乙基-14-伸苯基)喊、聚 (2,6_二乙基-1,4-伸苯基)驗、聚(2-乙基-6-正丙基_ι,4_伸苯 基)醚、聚(2,6-二-正丙基-1,4-伸苯基)醚、聚曱基·心正 丁基-1,4-伸苯基)醚、聚(2-乙基-6-異丙基·14_伸笨基) 喊、聚(2-甲基-6-氣乙基·1,4-伸苯基)醚、聚且 Τ暴-6·經 基乙基-1,4-伸苯基)醚、聚(2-甲基-6-氣乙基4 ,·狎本基) 所謂聚苯醚共聚物,係將通式(πι)及/或通式(ιν)所表。 之重複單元作為主要重複單元之共聚物。作 不 句,、例,可列 162364.doc •21 - 201244136 舉:2’6·二甲基苯盼與2,3,6_三甲基苯盼之共聚物、a二 甲基苯酚與鄰甲酚之共聚物、或2,6-二甲基笨酚與2,3,6_三 甲基苯紛及鄰甲紛之共聚物等。聚苯醚之中,較佳為聚 (2’6·二甲基·Μ_伸苯基㈣°尤佳為包含特開昭63-301222 號公報等中所記載之2_(二烷基胺基甲基)_6_甲基伸苯基趟 皁疋或2-(Ν_烧基_Ν_苯基胺基甲基)冬甲基伸苯基峻單元 等作為部分構造之聚苯醚。 聚苯崎之還原黏度(單位dl/g,氯仿溶液,阶測定)較 佳為處於0.25〜0.6之範圍,更佳為處於〇.35〜〇.55之範圍。 於本實施形態中,聚㈣之—部分或全部可使用經不飽 和叛酸或其衍生物改質之改質聚笨越。該改質聚苯鱗於日 本專利特開平2·276823號公報(美國專利第5159()27號說明 書、美國專利第35695號說明書)、曰本專利特開昭仏 108059號公報(美國專利第52141〇9號說明書美國專 ⑵晴號說明書)、日本專利特開昭外59724號公報等中 作有記载。改質聚苯_如藉由於自由基起始劑之存在下 或非存在下、於聚苯醚中㈣轉㈣和㈣或其衍生物 而使反應而製造。或者,藉由於自由基起始劑存在下或非 存在下、絲苯趟與不飽和叛酸或其衍生物轉於有機溶 劑中、於溶液中進行反應而製造。 作為不飽和羧酸或其衍生物,例如可列舉:順丁烯二 :、反丁烯二酸、亞甲基丁二酸、函化順丁烯二酸、順I 環己烯1,2-二甲酸、内-順-聯環庚烯_2,3_二甲酸 等、或該等二羧酸之酸酐、酯、醯胺、醯亞胺等,進而丙 162364.doc •22· 201244136 稀酸、甲基丙烯酸等、或該等單羧酸之酯、醯胺等。又, 即便為飽和竣酸’亦可使用利用製造改質聚苯醚時之反應 溫度使其自身進行熱分解而可變成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 衍生物的化合物。具體而言,可列舉蘋果酸、檸檬酸等。 該等可使用1種或者亦可組合2種以上使用。 通常’接線盒多設置於如太陽板之背面等之類的室外, 期望即便於鬲溫、多濕環境下’接線盒之物性亦不會降 低。就該觀點而言,作為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 脂組合物,更佳為耐水解性優異、於高溫、多濕環境下衝 擊強度之降低較少、包含改質聚苯醚之樹脂組合物。 通常可獲得粉體之聚苯醚,其較佳之粒子尺寸為平均粒 徑1〜1000 μηι’更佳為10〜700 μιη,尤佳為1〇〇〜5〇〇㈣。 就加工時之操作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 μιη以上,為了抑 制熔融混練時產生未熔融物,較佳為1〇〇〇 μιη以下。於該 平均粒徑為例如100 μιη以下之情形時,可藉由雷射粒度計 進灯測定,於其以上之情形時,可藉由振動篩進行測定。
於(Α)聚笨醚系樹脂中可包含苯乙烯系樹脂。所謂苯乙 烯系樹脂,係指使笨乙烯系化合物、或苯乙烯系化合物與 可與笨乙稀系化合物進行共聚之化合物於橡膠質聚合物存 在下或非存在下進行聚合所獲得的聚合物。作為笨乙烯系 化合物之具體例,可列舉: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2,4_ 一曱基苯乙烯、單氣苯乙烯、對甲基苯乙蜂、咖μ 笨乙烯、 本乙烯、乙基苯乙烯等,尤佳為苯乙烯。 乙烯系化合物進行共聚之化合物,可列舉 162364.doc •23· 201244136 醋、曱基丙烯酸乙酯等曱基丙烯酸酯類;丙烯腈、甲基丙 烯腈等不飽和腈化合物類;順丁烯二酸酐等酸酐等,可與 苯乙烯系化合物併用。可共聚之化合物之使用量,相對於 與苯乙烯系化合物之合計量,較佳為2〇質量。/❶以下,更佳 為15質量%以下。 又’作為橡膠質聚合物’可列舉:共軛二烯系橡膠、或 共輛二烯與芳香族乙烯化合物之共聚物、或乙烯-丙稀共 聚物橡膠等。具體而言’較佳為聚丁二烯及苯乙烯_ 丁二 烯共聚物。又’作為橡膠質聚合物,尤佳為使用部分經氫 化之不飽和度80〜20%之聚丁二烯、或含有9〇%以上之1,4_ 順鍵之聚丁二烯。作為該苯乙烯系樹脂之具體例,可列 舉:聚苯乙烯及橡膠加強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 物(AS樹脂)及丙烯腈丁二烯·笨乙烯共聚物(ABS樹脂)、 其他苯乙烯系共聚物等。尤佳為使用聚苯乙烯及部分經氫 化之不飽和度80〜20%之聚丁二烯之橡膠加強聚苯乙稀之 組合。 於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較佳之 苯乙烯系樹脂為均聚苯乙烯’可使用非規聚苯乙烯、間規 聚笨乙稀中之任一者。橡膠改質聚苯乙稀會導致熱塑性樹 脂組合物之耐熱老化性劣化,因此較佳為不添加。 於(A)聚苯醚系樹脂1〇〇質量份中,苯乙烯系樹脂之含量 處於0〜20質量份之範圍’較佳為處於〇〜丨〇質量份之範圍。 此處’苯乙烯系樹脂可以取代一部分聚苯醚之形態使 用’自聚苯醚中減去僅為苯乙烯系樹脂之含量部分。 162364.doc •24· 201244136 若苯乙烯系樹脂之含量增加,則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流 動性提高’若苯乙烯系樹脂之含量為2〇質量份以下,則熱 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耐熱性及難燃性優異,於未添加苯乙烯 系樹脂之情形時,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耐熱性及耐熱老化 性尤為優異。 於使用一軸擠出機製造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 脂組合物時,苯乙烯系樹脂亦可與上述聚苯醚同樣地自上 游側之供給口開始同時供給,較佳為自擠出機滾筒之上游 側開始至少40%以後之滾筒(後段之滾筒)開始供給。藉由 自後段之滾筒開始供給苯乙烯系樹脂,而使所獲得之熱塑 性樹脂組合物之耐熱老化性優異。詳細内容於後述製造方 法中進行說明》 於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聚 苯醚系樹脂之含量,相對於(A)聚苯醚系樹脂及(B)氫化嵌 段共聚物之合計100質量份,處於7〇〜85質量份之範圍較 佳為75〜85質量份。若(A)聚苯醚系樹脂之含量為上述下限 值以上’則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難燃性或耐熱溫度提高, 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耐熱老化特性優異。又,若(A)聚苯 喊系樹脂之含量為上述上限值以下,則必然會含有適當量 之氫化敌段共聚物,因此可維持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耐衝 擊性。 [(B)氫化嵌段共聚物] 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B)氫化嵌段共聚物為將苯乙烯 與共輛二歸化合物之嵌段共聚物、即包含聚苯乙婦嵌段與 I62364.doc •25· 201244136 共軛二烯化合物聚合物嵌段之嵌段共聚物氫化所獲得之氫 化嵌段共聚物。 藉由氫化之源自共軛二烯化合物之不飽和鍵之氫化率較 佳為60%以上’更佳為8〇%以上,進而更佳為95%以上。 若將苯乙烯嵌段鏈表示為S、二烯化合物嵌段鏈表示為B, 氫化前之嵌段共聚物之構造存在S_B_S、S_B_S_B、
Si、S-B-S-B-S等。又,二烯化合物聚合物嵌段之微構造可 任意選擇。通常,相對於二烯化合物聚合物鍵整體,乙烯 鍵量(1,2·乙烯鍵與3,4-乙烯鍵之合計)為2〜6〇%,較佳為處 於8〜40%之範圍。 (B)氩化嵌段共聚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較佳為15萬〜5〇 萬,更佳為15萬〜35萬,進而更佳為2〇萬〜3〇萬。 若(B)氫化嵌段共聚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較高,則熱塑 性樹脂組合物之耐衝擊性提高,若(B)氫化嵌段共聚物之 數量平均分子量為20萬以上,則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耐衝 擊性更優異。若(B)氫化嵌段共聚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 5 0萬以下,則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耐衝擊性充分,且熔融 擠出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時之負荷較低,加工流動性優異, (Β)氫化嵌段共聚物於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之分散性亦優 異。作為將(Β)氫化嵌段共聚物之數量平均分子量控制於 上述範圍内之方法,例如可列舉控制觸媒量、反應時間、 溫度之方法》 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Β)氫化嵌段共聚物較佳為至少i 個苯乙烯聚合物嵌段鏈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5 〇〇〇以上。 162364.doc -26 - 201244136 更佳為20,000以上,進而更佳為30000以上且80,〇〇〇以下》 尤佳為所以苯乙烯聚合物嵌段鏈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 15,000以上。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數量平均分子量係以藉由凝膠 渗透層析儀(GPC,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所測定 之以聚苯乙烯換算計之分子量為基準所算出之值。 (B)氫化嵌段共聚物之苯乙烯聚合物嵌段於整個共聚物 中所占之範圍,只要苯乙烯聚合物嵌段鏈之數量平均分子 量處於上述範圍則並無特別限制,通常為1 〇〜70質量%, 更佳為處於20〜50質量%之範圍。 (B)氫化嵌段共聚物亦可併用組成或構造不同之2種以 上。例如,鍵結苯乙烯聚合物嵌段含量50%以上之氫化嵌 段共聚物與鍵結苯乙烯聚合物嵌段含量30%以下之氫化嵌 段共聚物的併用、或分子量不同之氫化嵌段共聚物之併 用’或者亦可併用將含有苯乙烯與共軛二烯之無規共聚物 嵌段之嵌段共聚物氫化所獲得之氫化無規嵌段共聚物。 於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氫 化喪段共聚物之含量’相對於(A)聚苯醚系樹脂及(B)氫化 嵌段共聚物之合計100質量份,處於15〜30質量份之範圍, 較佳為15〜25質量份。若(B)氫化嵌段共聚物之含量為15質 量份以上,則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衝擊強度優異,若為3〇 質量份以下’則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耐衝擊性較高、且弯 曲彈性率或彎曲強度等剛性優異。若超過3〇質量份,則聚 苯醚系樹脂與氫化嵌段共聚物之相容性下降,最終所獲得 162364.doc -27- 201244136 之成形體存在剝離成層狀之情形》 (B)氩化嵌段共聚物於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分散為粒子 狀’較佳為其重量平均粒控為0.3〜1 μιη,更佳為重量平均 粒徑為0.4〜0.7 μιη。若該重量平均粒徑處於上述範圍内, 則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存在耐衝擊性及耐熱老化性優異之傾 向0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重量平均粒徑係藉由後述實施 例中所記載之方法進行測定所得之值。 (Β)氫化嵌段共聚物之重量平均粒徑可藉由(Β)氫化敌段 共聚物之分子量或苯乙稀欲段之含量、(Α)聚苯喊系樹脂 之熔融黏度、熔融混練時之混練溫度或氧濃度、或各成分 之調配方法等進行調整。通常,分散於聚苯醚系樹脂 中之(Β)氫化嵌段共聚物之重量平均粒徑多為小於〇 3 μιη, 藉由採取以下所例示之一些手段,可將氫化嵌 段共聚物之重量平均粒徑設為〇 3 〜1 μπι。 (1) 使用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5萬以上之氫化嵌段共聚物。 (2) 使用黏度較低之(Α)聚苯醚系樹脂,調配(Α)聚苯醚系 樹脂之塑化劑等,藉此降低(Α)聚苯醚系樹脂之熔融黏 度。 (3) 使用具有使(Α)聚苯醚系樹脂可塑化之效果之磷酸酯化 合物作為後述(C)難燃劑。 (4) 設為製造方法中作有記載之螺旋構成。 (5) 於較擠出機之混練區域處於上游之位置添加上述磷酸 酿化合物。 162364.doc • 28 · 201244136 (6) 降低熔融混練(B)氫化嵌段共聚物時之混練溫度。例 如,將擠出機之自上游側開始至少3〇%為止之區域溫度設 為50〜250°C,進而將自上游側開始至少3〇%以後之滾筒溫 度設為250〜320°C,較佳為設為26〇〜3〇〇〇c之範圍。 (7) 降低熔融混練時之氧濃度。例如,將設置於擠出機之 上游之第1原料供給口中之氧濃度設為丨5容量%以下。 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B)氫化嵌段共聚物較佳為數量 平均分子量為15萬〜50萬,且於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 分散為粒子狀,其重量平均粒徑為〇 3〜i μιη。包含具有此 種特性之氫化嵌段共聚物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有熱塑性樹 脂組合物之耐衝擊性及耐熱老化性優異之傾向。 [(C)難燃劑] 所謂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c)難燃劑,較佳為選自由 無機難燃劑、聚矽氧化合物、及有機磷化合物所組成之群 中之至少1種》 作為無機難燃劑,例如可列舉:通常用作合成樹脂之難 燃劑之含有結晶水之氫氧化鎂或氫氧化鋁等鹼金屬氫氡化 物或鹼土類金屬氫氧化物、硼酸辞化合物、錫酸鋅化合 物。 作為聚碎氧化合物’例如可列舉:有機聚石夕氧炫或包含 有機聚矽氧烷之改質物,於常溫下可為液體狀或固體狀。 有機聚石夕氧燒之骨架構造可為線狀構造、分支構造中之任 者’較佳為包含藉由於分子中具有三官能性或四官能性 構造而成之分支構造’更佳為包含三維構造。主鏈或分支 162364.doc -29. 201244136 出之側鏈之鍵結基為氫或烴基 及丙基,亦可使用其他烴基。 氧基、或烴基中之任一者。 ’較佳為苯基、罗基、乙基 末端鍵結基可使用·ΟΗ或烷 通常用作難燃劑之聚矽氧化合物較佳為4種矽氧烷單元 (Μ 單元·· R3Si〇Q 5、D 單元:。、τ 單元 Rsi〇i $、q 早70.s丨02_Q)t之任意者進行聚合而成之聚合物。本實施形 所使用之較佳之有機聚石夕氧烧為如下者··於4種石夕氧 =單元之。计量中,含有式RSi〇i 5所表示之矽氧烷單元(T 單元)60莫耳%以上,更佳為9〇莫耳%以上尤佳為⑽莫 耳%,且於所使用之聚矽氧化合物整體中,上述R所表示 之夕氧烧單it整體中之鍵結烴基之至少6Q莫耳%、更佳為 8〇莫耳。/“X上為苯基1等有機㈣氧垸亦可使賴結基 經胺基、環氧基、毓基等其他改質基取代之改f聚石夕氧。 又,亦可使用使有機聚矽氧烷化學吸附或物理吸附於二氧 化矽或碳酸鈣等無機填充劑而成之改質物。 作為有機磷化合物,例如可列舉:磷酸酯化合物、磷氮 基化合物等。磷酸酯係為了提高難燃性而添加者,只要為 通常用作難燃劑之有機磷酸酯,可使用其中任意者。 作為磷酸酯化合物之具體例,可列舉:三苯基磷酸酯、 三壬基苯基磷酸酯、間苯二酚雙(二苯基磷酸酯)、間苯二 酚雙[二(2,6·二甲基苯基)磷酸酯]、2,2-雙{4-[雙(苯氧基)磷 酸氧基]苯基}丙烷、2,2-雙{4-[雙(甲基苯氧基)磷酸氧基] 苯基}丙烷等’但並不限制於該等。進而,除上述以外, 作為磷系難燃劑,例如可列舉:三甲基磷酸酯、三乙基磷 162364.doc -30- 201244136 酸酯、三丁基磷酸酯、三辛基磷酸酯、三丁氧基乙基磷酸 酯、三曱苯基磷酸酯、甲苯基苯基磷酸酯、辛基二笨基磷 酸酯、二異丙基苯基磷酸酯等磷酸酯系難燃劑、二苯基-4-羥基-2,3,5,6-四溴苄基磷酸酯、二曱基-4-羥基-3,5-二溴苄 基磷酸酯、二苯基-4-羥基-3,5-二溴苄基磷酸酯、三(氣乙 基)磷酸酯、三(二氣丙基)磷酸酯、三(氣丙基)磷酸酯、雙 (2,3-二溴丙基)_2,3-二氯丙基磷酸酯、三(2,3-二溴丙基)磷 酸酯、及雙(氣丙基)單辛基磷酸酯、對苯二酚二苯基磷酸 酯、苯基壬基苯基對苯二酚磷酸酯、苯基二壬基苯基磷酸 酯等單磷酸酯化合物、及芳香族縮合磷酸酯化合物等。 該等之中,就加工時所產生之氣體較少、熱穩定性等優 異方面而言,較佳為使用芳香族縮合磷酸酯化合物。 該等芳香族縮合磷酸酯化合物通常市售,例如已知大八 化學工業(股)之 CR741、CR733S、PX200、PX202,(股) ADEKA之 FP600、FP700、FP800 等。 作為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難燃劑,較佳為下述通式(I) 或下述通式(II)所表示之磷酸酯系化合物(縮合磷酸酯)。尤 佳為下述通式(I)所表示之磷酸酯系化合物(縮合磷酸酯)。 [化5] 通式(I)
162364.doc • 31 201244136 [化6] 通式(II)
獨立地表示碳數1〜6之烷基,R1及R2分別表示甲基,R3及 R4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甲基,η為1以上之整數,ni及 n2各自獨立地表示〇〜2之整數,m 1、m2、m3及m4各自獨 立地表不0〜3之整數)。 於上述通式(I)及(II)所表示之縮合磷酸酯之各自之分子 中,η為1以上之整數,較佳為1〜3之整數。 於上述通式(I)及(II)所表示之縮合磷酸酯中,較佳之縮 合墙酸酯為如下者:式(I)中之m 1、m2、m3、m4、η 1及η2 為0,R3及R4為曱基,或者式(I)中之Qi、Q2、Q3、Q4、 R3及R4為甲基’ nl及n2為0,ml、m2、m3及m4為1~3之整 數,較佳為含有η之範圍為1〜3之整數、尤其是n為1的磷酸 酯50質量%以上者。又,於通式(I)及(Π)所表示之磷酸酯 系化合物為η不同之化合物之混合物之情形時,該混合物 整體之η之平均值為1以上。 該等芳香族縮合磷酸酯化合物中尤佳為酸值為〇. 1以下 (依據JIS Κ2501所獲得之值)之芳香族縮合磷酸酯化合物。 又’作為磷氮基化合物,較佳為苯氧基磷氮基及其交聯 162364.doc •32· 201244136 物’尤佳為酸值為0.1以下(依據JIS K2501所獲得之值)之 笨氧基碟氮基化合物。 (C)難燃劑之含量根據所需之難燃性水平而不同,相對 於(A)聚苯醚系樹脂及(B)氫化嵌段共聚物之合計1 〇〇質量 份’處於5〜30質量份之範圍,較佳為處於15〜25質量份之 範圍°若(C)難燃劑之含量為5質量份以上,則熱塑性樹脂 組合物之難燃性優異,若為30質量份以下,則熱塑性樹脂 組合物之難燃性充分,若超過30質量份,則存在熱塑性樹 脂組合物之耐熱性下降之情形。 [聚稀烴] 於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上述氫 化嵌段共聚物之一部分可經聚烯烴取代。於該情形時,熱 塑性樹脂組合物中之(B)成分之含量成為上述氫化嵌段共 聚物與聚烯烴之合計含量。藉由使上述氫化嵌段共聚物之 一部分經聚烯烴取代,改良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成形時之 脫模性。 作為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聚烯烴,可列舉:低密度聚 乙燁、高密度聚乙烯、線狀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稀、乙 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_辛烯共聚物或乙 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等。其中’較佳為低密度聚乙烯及乙 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 炼辛稀共聚物或乙稀-丙稀酸醋共聚物通常為非晶性或低 結晶性之共聚物。該等共聚物進而可於不影響性能之範圍 内與其他單體進行共聚。乙烯與丙烯、丁烯或辛稀之成分 162364.doc •33- 201244136 比率並無特別規定’丙稀、丁婦或辛烯之成分通常處於 5〜50莫耳%之範圍。該等聚烯烴亦可併用2種以上。、 聚歸烴之MFR(Melt F1〇w Rate,炫體流動速旬較 據ASTM D_1238於汽缸溫度戰下所測得之值為⑽〇 g/io分,更佳為0.2〜2〇§/1〇分。 聚稀烴之添加#相對於上述聚苯_樹脂及上述氣 段共聚物之合計100質量份,較佳為⑽,質量份^ 為(U〜6質量份,進而更佳為處於〇 5〜2質量份之範圍。若 聚稀烴之添加量為0.05質量份以上’則發揮脫模效果,若 為10質量份以下’則無剝離問題,機械特性優異。 [熱穩定劑] ' 於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較佳為添 加熱穩定劑。藉由添加熱穩定劑,抑制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之熱劣化,不僅提高耐衝擊性,亦提高耐熱老化性。 熱穩定劑係用以使因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製造、成形加 工及使用時之熱或光暴露所生成之氫過氧化自由基等過氧 化自由基敎化、或分解所生成之氫過氧化物等過氧化物 的成分。其例為受阻酚系抗氧化劑或亞磷酸酯系過氧化物 分解劑。前者為自由基連鎖抑制劑,後者將系中所生成之 過氧化物進一步分解成穩定之醇類而防止自動氧化。 作為上述熱穩定劑之受阻酚系熱穩定劑(抗氧化劑)之具 體例,2,6-二-第三丁基-4·甲基苯酚、季戊四醇四[3(3,5_ 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正十八烷基_3_(3,5_二_ 第二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2 2·亞甲基雙㈠甲基_6第 162364.doc -34. 201244136 三丁基苯酚)、2,6-二-第三丁基-4-(4,6-雙(辛硫基)-l,3,5-三 呼_2_基胺基)苯酚、2·第三丁基-6-(3-第三丁基-2-羥基-5-曱基苄基)-4-曱基苯基丙烯酸酯、2-[1-(2·羥基-3,5·二-第 三戊基笨基)乙基]-4,6-二-第三戊基笨基丙烯酸酯、4,4·-亞 丁基雙(3-曱基-6-第三丁基苯酚)、硫代雙(3-曱基-6-第 三丁基苯酚)、烷基化雙酚、四[亞曱基-3-(3,5-二-第三丁 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曱烷、3,9-雙[2-[3-(3-第三丁基-4-羥基-5-甲基苯基)-丙醯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 氧雜螺[5,5]十一烷等。 作為上述熱穩定劑之過氧化物分解劑之具體例,三壬基 苯基亞磷酸酯、三苯基亞磷酸酯、三(2,4·二-第三丁基苯 基)亞碟酸S旨、雙(2,4-二-第三丁基笨基)季戊四醇_二_亞碟 酸酉旨、雙(2,6 - 一 第三丁基-4-曱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亞碟 酸酯等亞磷酸酯系熱穩定劑(過氧化物分解劑),或二月桂 基-3,3·-硫代二丙酸酯、二肉豆蔻基_3,3,_硫代二丙酸酯、 二硬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季戊四醇基四(3_月桂基硫 代丙酸醋)、二十三烷基-3,3’-硫代二丙酸酯、2-硫醇基苯 并咪唑等有機硫系熱穩定劑(過氧化物分解劑)。 於本實施形態中,有效的是併用作為抗氧化劑之受阻酚 系熱穩定劑與作為過氧化物分解劑之亞磷酸酯系或有機硫 系熱穩定劑。 又,亦可將作為其他熱敎#|之氡化鋅、氧㈣、硫化 鋅等金屬氧化物或硫化物與上述熱穩定劑併用。 熱穩定劑之合計添加量,相對於⑷聚苯醚㈣脂及⑻ 162364.doc -35· 201244136 氫化嵌段共聚物之合計100質量份,較佳之使用範圍為 0-1〜3質量份,更佳為0.2〜2質量份,進而更佳為〇 3〜2質量 伤。:¾熱穩定劑之合計添加量為〇」質量份以上,則發揮 熱穩疋性效果,若為3質量份,則熱穩定性效果飽和。因 此,就經濟性而言,較佳為將熱穩定劑之合計添加量設為 3質量份以下。 [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齊j ] 於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較佳為添 加紫外線吸收劑及/或光穩定劑。藉由該等添加劑,不僅 可提高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耐光性,亦可提高熱塑性樹脂 組合物之耐熱老化性。 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紫外線吸收劑可使用通常之市售 品,較佳為笨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作為具體例,可列 舉:2-(2·-羥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_(3_第三丁基_5_ 曱基-2-經基苯基)-5-氣笨并三唾、2-(2,-經基·3,,5·-二-第= 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羥基·5,_第三辛基苯基)苯并三 唑、2-(2, 羥基-3,-第三丁基_5,·甲基苯基)_5_氣苯并三唑、 2·(2,_羥基-3’,5,-二-第三丁基苯基)_5_氣苯并三唑、2_(2,•羥 基-3’,5’-二-第三胺基苯基)苯并三唑、2_{2,_羥基_3,· (3'',4’’,5’’,6'’-四氫鄰苯二曱醯亞胺曱基)_5,_甲基苯基)笨并 三唑、2,2-亞曱基雙{4-(1,1,3,3_四曱基丁基)_6_(211_苯并三 °坐-2-基)苯紛}、6-(2-苯并三β坐基)_4·第三辛基_6,-第=丁 基-4’-甲基·2,2··亞甲基雙酚等。 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光穩定劑可使用通常之市售品, 162364.doc •36. 201244136 較佳為受阻胺系光穩定劑。作為具體例,可列舉:雙 (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雙(1-辛氧基-2,2,6,6-四曱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琥珀酸二甲酯與1-(2-羥基乙 基)-4-羥基-2,2,6,6-四甲基哌啶之縮聚物、聚[{6-(1,1,3,3-四甲基丁基)胺基-1,3,5-三畊-2,4-二基}{(2,2,6,6-四曱基-4-哌啶基)亞胺基}六亞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亞胺 基}]、Ν,Ν·-雙(3-胺基丙基)乙烯二胺與2,4-雙[N-丁基-N-(1,2,2,6,6-五甲基-4-哌啶基)胺基]-6-氯-1,3,5-三畊之縮合 物、1,2,3,4-四(2,2,6,6-四甲基-4-哌啶基)-四甲酸丁二酯、 1,4-雙(2,2,6,6-四甲基-4-哌啶基)-2,3-丁二酮、三-(2,2,6,6-四曱基-4-哌啶基)偏苯三酸酯、1,2,2,6,6·五曱基-4-哌啶 基-正辛酸酯、1,2,2,6,6-五曱基-4-旅咬基硬脂酸酯、4-經 基-1,2,2,6,6-五甲基哌啶、雙(1,2,2,6,6-五曱基-4-哌啶基) 癸二酸酯、2-(3,5 -第三丁基-4-經基苄基)-2-正丁基丙二酸 雙(1,2,2,6,6-五甲基-4-略咬基)醋等。 該等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可單獨使用或者亦可併用 2種以上。 於本貫施形態中,藉由併用光穩定劑與紫外線吸收劑, 可進一步提高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耐光變色性,進而亦可 改善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耐熱老化性。 光穩定劑與紫外線吸收劑之質量比率(光穩定劑/紫外線 吸收劑)較佳為處於1/99〜99/1之範圍,更佳為95/5〜95/5, 進而更佳為50/50〜90/10。又,紫外線吸收劑及光穩定劑之 合計添加量,相對於(A)聚苯醚系樹脂及(B)氫化嵌段共聚 162364.doc -37- 201244136 物之合計100質量份,較佳為0.05〜5質量份,更佳為處於 〇·1〜3質量份之範圍》若紫外線吸收劑及光穩定劑之合計 添加量為0.05質量份以上,則發揮耐光性效果,若為$質 量份’則耐光性效果飽和。因此,就經濟性而言,較佳為 將紫外線吸收劑及光穩定劑之合計添加量設為5質量份以 下。 [其他添加劑] 進而,可於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 並用添加環氧化合物。藉& ’可進一步提高熱塑性樹脂組 合物之耐光變色性,進而亦可改善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耐 熱老化性。作為環氧化合物,只要為具有環氧基之化合物 即可,較佳為含有3%以上之環氧乙烧氧之環氧化油脂或 環氧化脂肪酸酯等通常用作熱塑性合成樹腊之塑化劑之脂 肪族環氧化合物,更佳為環氧化油脂,尤佳之環氧化合^ 為含有6%以上之環氧乙燒氧之環氧化大豆油。環氧化合 物之添加量’相對於熱塑性樹脂組合物1〇〇質量份,較: 為0.01〜3質量份,更佳為處於G1〜2ff份之範圍。 為了進而對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賦 予其他特性,亦可於無損本發明之效果之範圍内添加通常 使用之其他塑膠添加劑’例如聚四氟乙婦等燃燒時之滴下 防止劑、塑化劑、抗靜電劑、潤滑劑、脫模劑、染顏料、 塑膠用各種無機填充劑,亦可添加其他樹脂。 進而可於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令 添加其他聚合物或寡聚物。例如,可列舉··作為流動性改 162364.doc •38- 201244136 良劑之石油樹脂、萜烯樹脂及其氫化樹脂、香豆酮樹脂、 苯兵呋喃·茚樹脂’或者用以改善難燃性之聚矽氧樹脂或 苯紛樹脂等。 [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製造方法] 本實施形態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所使用之熱 塑性樹脂組合物較佳為藉由利用擠出機熔融混練原料成分 而獲得。熔融混練之條件可根據所使用之樹脂種類而適當 調整,以下詳細說明獲得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 脂組合物之較佳之製造方法。 所使用之擠出機較佳為不同方向旋轉或同方向旋轉之二 轴擠出機。 以下,詳細說明用以獲得本實施形態之太陽能發電模組 用連接構造體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較佳之製造方 法。 (1)螺旋構成 於藉由使用擠出機、例如二軸擠出機溶融混練原料成分 而獲得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時,上述擠出機之構成較佳為自 上游側開始依次设置不熔融熱塑性樹脂之未熔融混練區域 (搬达區域)、及熔融混練區域(捏合區域)而成的構成。 於將上述擠出機之滾筒全長設為100%時,上述未熔融 混練區域較佳為至少約為45%,更佳為45〜75%,進而更佳 為 50〜750/〇。 上述未熔融混練區域之螺旋構成較佳為由連續送料(正 螺旋)螺旋7L件及連續送料(相位45度以下)捏合盤元件(表 162364.doc -39- 201244136 示為R)所構成。 上述未熔融混練區域後之熔融混練區域之螺旋構成較佳 為包含選自由正交(相位90度)捏合盤元件(表示為N)、回程 、料(負相位45度以下)捏合盤元件(表示為L)、及回程送料 (反螺旋)螺旋元件(表示為Ls)所構成之群中之至少丨種元件 的螺旋構成,進而更佳為包含連續送料(相位45度以下)捏 。盤元件之螺旋構成。又,熔融混練區域之螺旋構成尤佳 為设為包含連續送料(相位45度以下)捏合盤元件、且組合 至少2種以上之元件的螺旋構成。 藉由设為此種螺旋構成,可獲得耐熱老化性尤為優異之 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再者,於未熔融混練區域及熔融混練區域中,各元件可 單獨使用1個’亦可併用2個以上。 進而,較佳為於熔融混練區域後設置用以自已熔融之樹 脂中除去揮發成分或分解物之真空脫氣區域。真空脫氣區 域之螺旋較佳為設為使用兩根正螺旋等送料螺旋元件而使 炫融之漿料不易切斷之螺旋構成。 (2)混練條件 就各原料成分之混練性與所獲得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 耐熱老化性之觀點而言,擠出機之螺旋轉數較佳為設為 150 600 rpm,更佳為設為2〇〇〜5〇〇 rpm,進而更佳為設為 300〜450 rpm 〇 擠出機之滾筒溫度較佳為自上游側開始至少3〇%為止之 設為50〜250 C,繼而自上游側開始至少3〇%以後、較佳為 162364.doc •40· 201244136 500/。以後、更佳為75%以後之滾筒溫度設為250〜320°C,較 佳為設為260〜30(TC之範圍。於將滾筒設定溫度設為上述 設定溫度之情形時,可抑制各原料成分、尤其是氫化嵌段 共聚物等彈性體成分之熱劣化,且可充分地進行混練,因 此所獲得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耐熱老化性或耐低溫衝擊 性優異。 設置於擠出機之上游之第1原料供給口中之氧濃度較佳 為設為10容量%以下,進而更佳為5容量%以下。又,各原 料成分之供給裝置較佳為可於低氧濃度之惰性氣體環境下 進行供給之裝置。於自擠出機滾筒之中途開始供給副原材 料之情形時亦相同。於將氧濃度保持於1〇容量%以下之情 形時,可抑制各原料成分、尤其是氫化嵌段共聚物等彈性 體成分之熱劣化,所獲得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对熱老化 性優異,於保持於5容量%以下之情形時,所獲得之熱塑 性樹脂組合物之耐熱老化性尤為優異。 自擠出機之模具出口所擠出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溫度 (以下亦記為「樹脂溫度」)較佳為36〇r以下。藉由將樹脂 溫度設為360°C以下,可抑制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耐衝擊 性之下降及耐熱老化性之下降,樹脂溫度較佳 300〜3賊,更佳為設為3l0〜34(rc。推測藉由將樹脂溫度 設為未達300T:可進一步提高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耐熱老 化性,但於實際操作中難以實現。 為了將樹脂溫度設為36(rc以下,而根據熱塑性樹脂組 合物之量比或種類調整未熔融混練區域與熔融區域之長 162364.doc -41 · 201244136 度、螺旋構成、滾筒設定溫度、螺旋轉數。 (3)各原料成分之供給方法 熱塑性樹脂或氫化嵌段共聚物等彈性體成分較佳為自上 游之第1供給口開始供給,根據情況將其一部分自中途之 供給口開始供給至擠出機内,難燃劑較佳為自最上部之第 1供給口及/或擠出機途中之第2或第3供給口開始供給至擠 出機内。難燃劑更佳為於上述未熔融混練區域中供給。於 使用(Α)聚苯醚系樹脂、(Β)氫化嵌段共聚物及(c)難燃劑作 為原料成分之情形時,於上述擠出機之未熔融混練區域 中,尤佳為(C)難燃劑之供給位置較(A)聚苯醚系樹脂之供 給口而處於下游側。藉由利用此種方法進行供給,可控制 (A)聚苯醚系樹脂之熔融黏度,將(B)氫化嵌段共聚物之重 量平均粒徑控制於較佳之範圍,因此可獲得耐低溫衝擊性 及難燃性優異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因此,本實施形態中 所使用之熱塑性樹餘合物較佳為藉由如下供給方式所獲 於上述擠出機之未熔融混練區域中,於較(八)聚苯醚 系樹脂之供給口處於下游側之位置開始供給(C)難燃劑, 進行熔融混練。 於(c)難燃劑為液體之情形時,較佳為(c)難燃劑之 供給位置較⑷聚苯醚系樹脂之供給口處於下游側,但於 (C)難燃劑為固體之情形時,(c)難燃劑之供給位置亦可與 (A)聚苯醚系樹脂之供給口位置相同。 、 162364.doc -42- 201244136 ⑴自第i原料供給口開始—併供給難燃劑與熱塑性樹脂; ⑺自位於擠出機之上游側之第1原料供給口開始供給執塑 性樹脂後’自設置於較第1原料供給卩位於下游側之未嫁 融混練區域中之第2原料供給口開始供給難燃劑。尤其是 於自第2原料供給口開始供給液體之難燃劑之情形時,、較 佳為於第2原料供給口之下游側設置連續㈣(相㈣度以 下)捏合盤元件(表示_,混合熱塑性樹脂與液體之難燃 劑。 ’’、 作為側進料液體之難燃劑之方法,可列舉如下方法:使 用齒輪泵、柱塞泵等,於擠出機側向注入口内進料。 藉由如上所述之製造方法所獲得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 耐低溫衝擊性與龍性優異,藉由使㈣熱塑性樹脂组人 物所獲得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可達到薄壁化、 小型化之市場要求。 [熱塑性樹脂組合物粉碎品等] 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只要包含上述 範圍之成分(Α)〜(C)、並滿足上述特性,則亦可含有藉由 粉碎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所獲得之熱塑性樹月曰旨組 合物(以下亦記為「熱塑性樹脂組合物粉碎品」)。 本實施形態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所使用之熱 塑性樹脂組合物具有熱穩定性、耐濕性等優異之特性,因 此即便於使用藉由粉碎該連接構造體所獲得之熱塑性樹脂 組合物粉碎品之情形時’亦可保持作為太陽能發電模組用 連接構造體所必需之性能。 162364.doc •43- 201244136 因此,使用粉碎機等粉碎連接構造體或使連接構造體成 型時所產生之流道等不需要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所得 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粉碎品藉由後述實施例中所記載之評 價方法所測定之各特性值滿足上述特定之範圍之情形時, 可較佳地將上述樹脂組合物粉碎品用作太陽能發電模組用 連接構造體。 使用熱塑性樹脂組合物粉碎品所獲得之連接構造體根據 成形條件不同性能改變,通常較佳為使用於35〇t以下成 形之連接構造體。 於本實施形態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熱塑摻 樹脂組合物粉碎品之含量可根據連接構造體之要求性能及 熱塑性樹脂組合物粉碎品之性能而以任意之比率使用。例 如,相對於未成形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顆粒1〇〇重量份, 較佳為使用熱塑性樹脂組合物粉碎品1〇〇重量份以下,更 佳為50重量份以下,進而更佳為25重量份以下。 [實施例] 根據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例。 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使用之各成分如下所示。 [(A)聚苯醚系樹脂] (PPE) 聚·2,6-二甲基-1,4-伸苯基醚:旭化成化學(股)製造,商 品名「Zylon S201A」 (PS) 均聚苯乙烯:PS Japan(股)製造,商品名「psJ聚苯乙 162364.doc -44 - 201244136 烯685」 (HIPS) 耐衝擊性聚苯乙烯:PS Japan(股)製造,商品名「PSJ-聚苯乙烯H9302」 [(B)氫化嵌段共聚物] 使用以下之將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丁 二烯-聚苯乙烯之鍵結構造)氫化所獲得之氫化嵌段共聚物 (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聚苯乙烯之鍵結構造)。 (SEBS-1) 數量平均分子量約250,000、苯乙烯聚合物嵌段約33質 量%、丁二烯單元之氫化率98%以上之氫化嵌段共聚物: Kraton Polymers LLC製造,商品名「Kraton G1651」 (SEBS-2) 數量平均分子量約80,000、苯乙烯聚合物嵌段約60質量 %、丁二烯單元之氫化率98%以上之氫化嵌段共聚物: Kuraray(股)製造,商品名「Septon8104」 (SEBS-3) 數量平均分子量約80,000、苯乙烯聚合物嵌段約30質量 %、丁二烯單元之氫化率98%以上之氫化嵌段共聚物: Kraton Polymers LLC製造,註冊商標「Kraton G1650」 再者,於本實施例中,(B)成分之數量平均分子量係以 藉由凝膠滲透層析儀(GPC)所測定之以聚苯乙烯換算計之 分子量為基準而算出。 [(C)難燃劑] 162364.doc •45· 201244136 使用以下之磷酸酯難燃劑。 (FR-1) 雙酚A系縮合磷酸酯:大八化學(股)製造,商品名「CR-741」 於以下之化學式中,以n=l者為主成分(以藉由液相層 析分析之面積比計約85%)之磷化合物。 [化7]
(FR-2) 雙酚系縮合磷酸酯:(股)ADEKA製造,商品名 r Adekastab FP-800」 於以下之化學式中,以N=1者為主成分(以藉由液相層 析分析之面積比計約85%)之碳化合物。 [化8]
(FR-3) 間苯二酚系縮合磷酸酯:大八化學(股)製造,商品名 「CR-733S」 162364.doc -46- 201244136 以如下化學式為主成分(以藉由液相層析分析之面積比 計約70%)之磷化合物。 [化9]
[(B1)聚烯烴] (LDPE) 低密度聚乙烯:旭化成化學(股)製造,商品名「SuntecLD M2004」 (EP) 乙烯-α烯烴共聚物:三井化學(股)製造,商品名 「Tufmer P-0680J」 [(D)熱穩定劑] (STB-1) 以1 /1之比率摻雜混合氧化鋅/硫化辞而成之混合物 (STB-2) 受阻酌·系抗氧化劑:Toyotsu Chemiplas(股)製造,商品 名「IRGANOX 565」 (STB-3) 亞磷酸酯系抗氧化劑:ADEKA(股)製造,商品名 「Adekastab PEP36」 [(E)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 162364.doc -47- 201244136 (ΒΤΑ) 苯并三唑系紫外線吸收劑:城北化學(股)製造,商品名 「JF-77P」 (HALS) 受阻胺系光穩定劑:城北化學(股)製造,商品名「JF· 90」 [聚碳酸酯系樹脂] 聚碳酸S旨樹脂: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股)製造,商 品名「LexanEXL9330」 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之特性評價係利 用以下之方法及條件進行。 (試驗片之製作) 將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禮得之樹脂組合物顆粒於1 〇〇°C 下乾燥2小時。使用東芝機械(股)製造之is_100Gn型射出 成形機(將汽缸溫度設為280。(:,模具溫度設為80°C ),依據 ISO-1 5 103 ’將乾燥後之樹脂組合物顆粒製作成試驗片。 (1) 夏比衝擊強度 依據ISO-179,於上述試驗片之中央留下缺口(切口),製 作夏比缺口衝擊試驗片。對於該夏比缺口衝擊試驗片,作 為耐衝擊性評價’依據180-179,測定於23。〇:及-40。(:下之 夏比衝擊強度。 (2) 对熱老化特性 依據ISO-179,於上述試驗片之中央留下缺口(切口),製 作夏比缺口衝擊試驗片。於設定於12〇。(:之空氣循環烘箱 162364.doc • 48 · 201244136 内’對該夏比缺口衝擊試驗片實施5〇〇小時及1000小時之 熱老化後,將其放置於室溫23〇c、濕度5〇%之狀態中24小 時後,依據180-179,測定於23。(:下之夏比衝擊強度,算 出耐衝擊性之變化程度(相對於熱老化前夏比衝擊強度之 保持率)。 (3)彎曲彈性率 使用上述試驗片’依據ISO·丨78,以2 mm/分測定彎曲彈 性率。 (4) 維氏軟化溫度 使用上述試驗片,作為耐熱性評價,依據IS〇_3〇6,於 1 〇 N下測定維氏軟化溫度(以下亦記為「vsp」)。 (5) 難燃性 利用東芝機械(股)製造之IS_1〇〇Gn型射出成形機(將汽 缸溫度設為300。(: ’模具溫度設為80艺)使實施例及比較例 中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成形,藉此製作燃燒試驗用試驗 片。根據UL規格之UL-94所規定之垂直燃燒試驗,使用 0.75 mm及2.5 mm厚度之上述試驗片進行燃燒試驗。對於5 根試驗片’使各接觸火焰2次,共計進行1〇次,測定火焰 媳滅時間之平均秒數及最大秒數,按照如下方式設定等 級。該等級自難燃性較高者開始依次設為V-〇、v-1、V-2、notV 〇 (等級) 於一組5根之試驗中’測定共計丨〇次之燃燒時間,任一 者之燃燒時間均為10秒以内、1〇次之燃燒時間之合計為5〇 162364.doc • 49· 201244136 秒以内(平均燃燒時間5.0秒以内)、且滴下物未繼續起火者 又為V 〇」’任一者之燃燒時間均為3 〇秒以内、1 〇次之 燃燒時間之合計為25G秒以内(平均燃燒時間25.G秒以内)、 且滴下物未繼續起火者設為「v_i」,任一者之燃燒時間 均為30秒以内、10次之燃燒時間之合計為250秒以内(平均 燃燒時間25.0秒以内)、且滴下物繼續起火者設為「v_ 2」’該評價基準以下者設為「n〇tV」。 (6)耐高溫高濕試驗 依據ISO-179,於上述試驗片之中央留下缺口(切口),製 作夏比缺口衝擊試驗片。於設定為85ΐ:、相對濕度85%之 同/皿间濕槽内,對該夏比缺口衝擊試驗片實施2〇〇〇小時之 熱老化後,將其放置於室溫23°C、濕度50。/〇之狀態中24小 時後,依據ISO-179,測定於23eC下之夏比衝擊強度,算 出耐衝擊性之變化程度(相對於老化前之夏比衝擊強度之 保持率)。 (7)電氣特性(CTI) 依據UL 746A(ASTM D3638),使用日立化成工業(股)製 造之耐電痕試驗機HAT-500-3型之裝置,進行耐電痕試 驗。再者’試驗片設為65 mm X 90 mm><3.0 mm(厚度3.0 mm) ’係使用射出成形機(東芝機械製造,IS 10 0GN)使實 施例及比較例中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成形而獲得。使用該 試驗片’按照如下方式進行财電痕試驗。 將試驗片配置於HAT-500-3型之裝置上,藉由接觸試驗 片表面之二根電極以每次25 V之方式施加1〇〇〜600 V之電 162364.doc -50· 201244136 壓,每隔30秒於其電極間滴加〇1%氣化銨水溶液。繼而, 測疋直至於试驗片上0.1 A以上之電流通電0 5秒以上(絕緣 破壞)為止的氣化銨水溶液之滴加次數。 進行5次耐電痕試驗,測定氣化銨水溶液之滴加次數之 平均值未達50滴之電壓。根據所獲得之電壓,按照如下方 式將相對電痕指數(CTI)分為〇〜5之等級,評價電氣特性。 (等級) 0 V以上〜未達100 V 100 V以上〜未達175 V 175 V以上〜未達250 V 250 V以上〜未達4〇〇 v 400 V以上〜未達6〇〇 v 600 V以上 (8)耐氨性試驗 5級 4級 3級 2級 1級 0級 根據上述試驗片之製作方法,製作依據IS〇_527之拉伸 試驗片。將該試驗片浸潰於23°c之25質量0/〇氨水溶液中24 小時後,取出試驗片’目測觀察試驗片表面之溶解狀態, 按照以下基準判定耐氨性之優劣。 (基準) 試驗片完全未溶解 試驗片稍有溶解 試驗片明顯溶解 (9)剝離性試驗 A(優) B(良) C(不良) 根據上述試驗片之製作方法,製作依據IS〇_527之拉伸 162364.doc -51 · 201244136 試驗片。將該試驗片放置於室溫231:、濕度50〇/〇之狀態中 24小時後’對試驗片實施彎折試驗(反覆彎曲拉直試驗 片)使之斷裂’目測觀察斷裂面之層狀剝離程度,按照 以下基準進行判定。 (基準) 斷裂面上完全未產生層狀㈣:A(優) 斷裂面上稍產生層狀剝離 :B(良) 斷裂面上明顯產生層狀剝離:c(不良) (10)重量平均粒徑之測定 按…、如下方式測疋分散於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獲得之樹 脂組合物中之(B)氫化嵌段共聚物之粒徑。 由上述夏比衝擊試驗片製作超薄切片,利用四氧化釕將 該超薄切片染色後’拍攝穿透型電子顯微鏡照片。使用 25,000倍之上述照片,測定分散於樹脂組合物中之各⑺)氫 化嵌段共聚物之粒徑。按照如下方式,由該測定值算出 (B)氫化嵌段共聚物之重量平均粒徑。此時,由於分散粒 子之形狀不規則,故而藉由將其假設記為面積相當之圓, 讀取該直徑作為各自之分散粒徑。 於25,000倍之上述照片中,設為計數直徑1爪爪以上之: 散粒子,讀取範圍設為1〜2 mm、2〜3 mm、3~5 mm、% mm、7〜10 mm、10〜14 mm、14〜18 随、18〜22 _。各; 取範圍之中心徑(Di)分別相當於〇.〇6 μιη、〇 1() pm、q μιη、0.24 μιη、0.34 μιη、G.48 μιη、〇·64 _、G 8()㈣。 根據下式’由讀取範圍之各中心徑(Di)及個數(Ni)算 162364.doc -52- 201244136 重量平均粒徑。 重量平均粒徑(μιη) = S[(Di)4x(Ni)]/E[(Di)3x(Ni)] (11) 耐熱溫度(DTUL,Deflection Temperature Under
Load,載荷撓曲溫度) 使用依據ISO-15103所製作之上述試驗片,作為耐熱性 評價’依據ISO-75-2,於1.80 Pa下,藉由利用平捲法之試 驗測定耐熱溫度(DTUL)。 (12) 粉碎品之評價方法 將實施例中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顆粒於1 〇〇°C下乾燥2小 時。使用東芝機械(股)製造之IS-100GN型射出成形機(將汽 缸溫度設定為280。(:〜360°C,模具溫度設定為80°C ),依據 ISO-15103,將乾燥後之樹脂組合物顆粒製作成試驗片。 使用Horai(股)製造之3HPMBC型粉碎機將所製作之試驗 片粉碎成2〜1 0 mm,獲得樹脂組合物粉碎品。 將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粉碎品於1 〇〇eC下乾燥2小時。使 用東芝機械(股)製造之IS-100GN型射出成形機(將汽缸溫度 設定為280°C,模具溫度設定為8〇0C),依據IS〇_151〇3, 將乾燥後之樹脂脂組合物粉碎品製作成試驗片,使用該試 驗片,藉由上述各試驗方法進行評價。 [實施例1] 使用螺旋直徑58 mm、滾筒數13、附有減壓通氣口之二 轴擠出機(TEM58SS :東芝機械公司製造),熔融混練各成 分,冷卻切斷所擠出之股線,獲得樹脂組合物顆粒。再 者,上述熔融混練時之各成分之供給方法設為 如下所示。 162364.doc
S -53· 201244136 相對於擠出機之流程方向位於上游側之滾筒1中 供給口開始供給作為⑷成分之85質量份之PPE、作 為()成刀之15.0質量份之SEBS1,作為⑼成分之〇 $質量 伤之㈣·1、作為(B,)成分之1.G質量份之LDPE,其後,使 用齒輪泵自較第1供給口位於下游側之滾筒5中之第2(液 體)供給口開始向φ她L Vb丨> 擠出機側之注入口内供給作為(c)成分之 20質量份之FR_i。 其人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顆粒,利用上述評價法 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2。 再者,上述二軸擠出機之螺旋構成等設為如下所述。 上述二軸擠出機之構成設為自上游側開始依次設置不熔 融熱塑性樹脂之未熔融混練區域(前段)、及熔融混練區域 (後段)之構成。又,於將上述擠出機之滾筒全長設為1〇〇% 時’上述未炼融混練區域設為7〇%。上述熔融混練區域之 螺旋構成設為自上游侧開始依次設置2個連續送料(相位45 度)捏合盤元件(表示為R)、1個正交(相位9〇度)捏合盤元件 (表示為N)、1個回程送料(負相位45度)捏合盤元件(表示為 L) °上述未熔融混練區域之螺旋構成設為自上游侧開始依 次設置連續送料螺旋元件、2個連續送料(相位45度)捏合盤 元件(表示為R)。又,於未熔融混練區域中,自第2供給口 開始進料作為(C)成分之FR-1,於該(C)成分之進料後,配 置連續送料(相位45度)捏合盤元件(表示為R)。 於滾筒11設置真空脫氣區域,於-900 hPa下進行減壓脫 氣,於滾筒5設置供給作為(C)成分之FR-1(磷酸酯)之第2供 162364.doc •54· 201244136 給口,滾筒設定溫度設為滾筒1 :水冷、滾筒2 : 100°C、 滾筒3〜6 : 20(TC、滾筒7 : 25(TC、滾筒8 : 270°C、滾筒 9〜13 : 280°C、模具:290°C,於螺旋轉數350 rpm、吐出 量(擠出速度)400 kg/hr之條件下擠出。 [實施例2〜10及比較例1〜5] 使用表1或表3所示之調配組成,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 相同之方式製造樹脂組合物顆粒,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合 物顆粒,利用上述評價法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2 或表4。 [比較例6] 不使用(C)成分’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造 樹脂組合物顆粒,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顆粒,利用上 述評價法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4。 [實施例11] 作為(C)成分,使用FR_2代替,自第J供給口開始一 併供給FR-2與其他成分,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之方 式製造樹脂組合物顆粒,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顆粒, 利用上述評價法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6。 [實施例12] ’除此以外以與實施 ’對於所獲得之樹脂 。將評價結果示於 作為(C)成分,使用fr-3代替, 例2相同之方式製造樹脂組合物顆粒, 組合物顆粒,利用上述評價法進行評價 表6。 [實施例13] 162364.doc -55· 201244136 使用表5所示之調配組成,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之 方式製造樹脂組合物顆粒,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顆 粒,利用上述評價法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6。 [實施例14] 將作為(B)成分之SEBS-1與作為(B,)成分之LDPE之調配 量设為表5所示之量’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丨3相同之方式 製造樹脂組合物顆粒,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顆粒,利 用上述評價法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6。 [實施例15] 作為(B)成分’以表5所示之比例使用SEBS-2取代一部分 SEBS-1,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3相同之方式製造樹脂組合 物顆粒’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顆粒,利用上述評價法 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6。 [實施例16] 作為(B)成分,以表5所示之比例使用SEBS-3取代一部分 SEBS-1,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3相同之方式製造樹脂組合 物顆粒,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顆粒,利用上述評價法 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6。 [實施例17] 作為(B·)成分’使用EP代替LDPE,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 13相同之方式製造樹脂組合物顆粒,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 合物顆粒,利用上述評價法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 6 〇 [實施例18] 162364.doc -56· 201244136 作為(D)成分,以表5所示之比例使用STB-2及STB-3代替 STB-1 ’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3相同之方式製造樹脂組合 物顆粒,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顆粒,利用上述評價法 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6。 [實施例19] 作為(E)成分’以表5所示之比例追加BTA(1,2,3-Benzotrialole ’苯并三氮唾)及haLS,除此以外以與實施 例13相同之方式製造樹脂組合物顆粒,對於所獲得之樹脂 組合物顆粒’利用上述評價法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 表6。再者’自第1供給口開始供給(E)成分。 [實施例20] 作為(A)成分,以表5所示之比例使用ps取代一部分 ppe,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3相同之方式製造樹脂組合物 顆粒,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顆粒,利用上述評價法進 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6。 [比較例7] 將作為(B)成分之SEES」與作為(B,)成分之LDpE之調配 量設為表7所示之量,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3相同之方式 製造樹脂組合物顆粒,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顆粒,利 用上述評價法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8。 [比較例8] 作為(B)成分’將沾⑽心之―部分與sebs_3之調配量設 為表7所示之量,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相同之方式製造 樹脂組合物顆粒,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顆粒,利用上 162364.doc -57- 201244136 述評價法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 [比較例9] 將作為(Α)成分之ΡΡΕ與pS之調配量設為表7所示之量, 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U相同之方式製造樹脂組合物顆粒, 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顆敕,刹田μ、+、 顿祖,利用上述評價法進行評 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8。 [比較例10〜12] 使用表7所示之調配組成,除此以外以與實施⑽相同之 方式製造樹脂組合物顆粒’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顆 粒,利用上述評價法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8。 [比較例13] 對於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股)製造之商品名 「Lexan EXL9330」,利用上述評價法進行評價。將評價 結果示於表8。 [實施例21] 將第1供給口之氧濃度變為8%,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 相同之方式製造樹脂組合物顆粒,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合 物顆粒,利用上述評價法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〇。 [實施例22] 關於擠出機之螺旋構成等,將未熔融混練區域設為全滾 筒長之50。/。,滾筒設定溫度設為滾筒1 :水冷、滾筒2 : 10〇°C 、滾筒 3〜4 : 200°C 、滾筒 5 : 250°C 、滾筒 6 : 270 C、滾筒7〜13 : 280°C、模具:290。(:,除此以外以與 實施例2相同之方式製造樹脂組合物顆粒,對於所獲得之 162364.doc -58- 201244136 將評價結果 樹脂組合物顆粒,利用上述評價法進行評價 不於表10。 [實施例23] 將螺旋轉數設為500 rpm,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 之方式製造樹脂組合物難,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顆 粒,利用上述評價法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 [比較例14及15] 將第i供給口之氧濃度變為表丨丨所示之濃度,除此以外 以與實施例i相同之方式製造樹脂組合物顆粒,對於所獲 得之樹脂組合物顆粒,利用上述評價法進行評價。將評 結果不於表12。 [比較例16] 將作為(C)成分之FR-1之添加位置設為PPE熔融後之滾筒 1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相同之方式製造樹脂組合物顆 粒,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顆粒,利用上述評價法進行 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2。 [比較例17] 將作為(C)成分之FR-1之添加位置設為PPE熔融後之滾筒 12,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2相同之方式製造樹脂組合物顆 粒’對於所獲付之樹脂組合物顆粒,利用上述評價法進行 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2。 [比較例18] 將二轴擠出機中之螺旋構成等變為如下所示,除此以外 以與實施例2相同之方式製造樹脂組合物顆粒,對於所獲 162364.doc -59. 201244136 得之樹脂組合物顆粒,利用上述評價法進行評價。將評價 結果示於表12。 (二軸擠出機中之螺旋構成等) 上述二轴擠出機之構成設為自上游側開始依次設置不熔 融熱塑性樹脂之未熔融混練區域(前段)、及熔融混練區域 (後段)之構成。又,於將上述擠出機之滾筒全長設為1〇〇% 時,上述未熔融混練區域設為35%。上述熔融混練區域之 螺旋構成使用2個連續送料(相位45度)捏合盤元件(表示為 R)、1個正交(相位90度)捏合盤元件(表示為N)、回程送 料(負相位45度)捏合盤元件(表示為“。上述未熔融混練區 域之螺旋構成使用連續送料螺旋元件。上述熔融混練區域 之前半螺旋構成设為自上游側開始依次設置丨個連續送料 (相位45度)捏合盤元件(表示為R)、丨個正交(相位9〇度)捏 合盤元件(表示為N)、1個回程送料(負相位45度)捏合盤元 件(表示為L),上述熔融混練區域之後半螺旋構成設為設 置2個連續送料(相位45度)捏合盤元件(表示為R)、ι個正交 (相位90度)捏合盤元件(表示為N)、i個回程送料(負相位仏 度)捏合盤元件(表示為L)。又,於熔融混練區域中,自第2 供給口開始進料作為(C)成分之fr_i,於進料該(c)成分 後,配置上述熔融混練區域之後半螺旋構成(2個連續送料 (相位45度)捏合盤元件(表示為R)、i個正交(相位9〇度)捏 合盤元件(表示為N)、i個回程送料(負相位45度)捏合盤元 件(表示為L))。 於滾筒11設置真空脫氣區域,於_900 hPa下進行減壓脫 162364.doc -60, 201244136 氣,於滾筒9設置供給作為(C)成分之FR-1(磷酸酯)之第2供 給口,滾筒設定溫度設為滾筒1 :水冷、滾筒2 : 200。(:、 滾筒3 : 250°C、滾筒4~13 : 280°C、模具:290°C,於螺旋 轉數350 rpm、吐出量400 kg/hr之條件下擠出。 [比較例19] 將螺旋轉數設為250 rpm,除此以外嘗試以與實施例22 相同之方式製造樹脂組合物顆粒,但無法擠出,無法獲得 樹脂組合物顆粒。 [比較例20] 將螺旋轉數設為650 rpm,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22相同 之方式製造樹脂組合物顆粒,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顆 粒’利用上述評價法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2。 [實施例24〜25及比較例21] 使用以與實施例2相同之方式所製造之樹脂組合物顆 粒’利用汽缸溫度設定於表13所示之溫度之成形機製作粉 碎用試驗片。繼而粉碎粉碎用試驗片,獲得樹脂組合物粉 碎uo。對於所獲得之樹脂組合物粉碎品,利用上述評價法 進行評價。將評價結果示於表13。 [表1]
162364.doc •61· 201244136
[表2J
¥施_ ττ 2 ~〇y τ實施 ~ή~ 4 5 實施 6 0.35 實施7 8 9 3施 10 ^0.5 (β)成分之重量平均趣通 (組合物之材料“性) ΓΐΓ 发比衝擊 23uC kj/m2 36.0 40.0 43.0 46.0 47.0 37.0 36.0 36.0 46.0 广46·。 •40 C kJ/m2 15.5 19.0 22,0 23.0 23.5 16.5 16.0 15.5 23 0 23 〇 (耐熱老化性) I2〇c 夏比衝擊 kJ/m2 25.0 29.0 32.0 370 33 0 ?4 0 24.0 24 5 30.0 30.0 500 hr 保持率 % 69 73 74 70 70 65 67 68 65 65 】2〇C 夏比衝擊 cJ/m2 21.0 25.0 27.0 26.0 26.0 18.0 19.5 20.0 25.0 25.0 1000 hr 保待準 % 56 63 63 57 S5 49 54 56 54 54 彎曲彈性率IS0178 MPa 2400 2310 2230 2150 2150 2150 2150 2150 2200 2200 VSP ISO306 ' 1〇 N °c 149 146 143 141 139 179 160 154 140 132 DTUL IS075-2 105 105 99 難燃性 UL-94、0.75 mm 等級 V-0 V-0 V-0 ν·ι V-l V-l V-l V-0 V-0 V-0 UL_94、2.5 mm 等級 V-0 V-0 V-0 V-0 V-l V-l V-0 V-0 V-0 V-0 (耐濕性) — i5°C、85%、2000hrii_持率·· % 86 85 85 84 83 85 - CTI 0 0 0 . 0 0 1 1 1 ϋϋ A A A B c A A A A B *表中,「_」表示未測定 [表3] 比較1 比較2 比較3 比較4 比較5 比較6 (組成) 成分:質量 份 (A) PPE 87.5 69.0 85.0 85.0 77.5 85.0 (B) SEBS-1 12.5 31.0 15.0 15.0 22.5 15.0 m LDPE 1.0 1.0 1.0 1.0 1.0 1.0 (C) FR-1 20.0 20.0 3.0 32.5 35.0 (D) STB-1 0.5 0.5 0.5 0.5 0.5 0.5 總計 121.5 121.5 104.5 134.0 136.5 101.5 &融擠出) 模具出口樹脂溫度 °C 338 335 356 333 329 363 62· 162364.doc 201244136 [表4]
比較1 比較2 比較3 比較4 比較5 比較6 成分之重量平均粒徑 μτη 0.27 0.35 - 0.25 (組合物之材料特性) 夏比衝擊 23°C kJW 29.0 49.0 35.0 30.0 41.0 33.5 -40°C kJ/m" 9.0 25.0 14.5 11.5 20.5 12.0 (耐熱老化性) 120 C 夏比衝擊 kJ/m2 19.5 34.0 19.0 19.0 無法測定 18.0 500 hr 保持率 % 67 69 54 63 54 120 c 夏比衝擊 kJ/m" 17.6 28.0 15.0 15.0 無法測定 12.0 10^hr 保持率 % 59 57 43 50 - 36 彎曲彈性率ISO 178 MPa 2400 2000 2150 2150 2200 2280 vsp ISO306 ' ION °C 144 132 185 130 126 188 PrUL IS075-2 91 難燃性 UL-94、mm 等級 V-0 notV notV V-0 V-0 notV UL-94、2.5 mm 等級 V-0 notV notV V-0 V-0 notV (¾¾ -— 85'〇、85%、2000111'保持率 _ % 82 80 80 80 79 63 CTI 0 2 剝離 一 * 电上 r Γ. . --J A C A A c A *表中,「-」表示未測定。 [表5]
162364.doc
S -63- 201244136 [表6] (B)成分之ί4平均粒徑 JEL 飞:5: »施iT 42.0 19.0 實施lj 41.0 19.0 If «6,14 —0.4 ~ 36.0 15.5 t施ij — ~37.0 15.5 -實施u 38.0 15.5 y施6 ~42.0 19.5 ~4\.0 20 0 jF 施 lj 41.0 ΪΓ 施 2d :— ~37.0 (组合物之材料特性j ~ 夏比衝擊 23t -40°C kJ/m2 kJ/mJ 40.0 19.0 44.0 " 21.0 120t 夏比衝擊 kJ/m2 29.0 33.0 30.0 24.0 24.0 24.0 24.0 24.5 28.0 27 0 15,5 n 500 hr 保持準 % 73 75 71 59 67 65 63 58 68 66 62 I2〇t 夏比衝擊 kJ/m2 25,0 27.0 22.0 21.0 17.0 「19‘0 18.0 22.0 24.5 24.0 20.0 1000 hr 保持準 % 63 61 52 51 47 51 47 52 60 59 54 彆曲彈性牟ISO丨78 MPa 2310 2350 2200 2250 2350 2300 2300 2250 2240 2250 2260 VSP ISO306 ' 10 N X 146 152 144 166 165 166 166 167 166 166 158 難燃性 UL-94、0.75 mm 等級 V-0 V-0 V-0 V-I V-l V-l V-l V-l V-l V-I notV UL-94、2.5 mm 等級 V-0 V-0 V-0 V-I V-I V-I V-l V-l V-I V-l V-I (耐濕性) 851〇、85%、2000价保持率 % 85 85 68 83 82 80 83 85 88 85 - 耐氨性 A A A A A A A A A A A CTI 0 0 1 0 1 1 1 0 0 0 1 *表中,「·」表示未測定· [表7] 比較7 比較8 比較 比較10 比較11 比較12 (組成) 成分:質量份 PPE 82.5 82.5 60.0 85.0 80.0 87.0 (A) PS 22.5 7.5 4.0 x ^ ----- HIPS 17.5 SEBS-1 7.5 7.5 17.5 7.5 2.5 9.0 fB) SEBS-2 SEBS-3 10.0 LDPE 11.0 1.0 1.0 1.0 1.0 (β,) EP FR-1 10.0 10.0 10.0 14.0 14.0 14.0 (O FR-2 FR-3 STB-1 0.5 0.5 0.5 0.5 0.5 (O') STB-2 0.6 STB-3 0.6 BTA (E) HALS 總計 111.5 111.5 111.5 115.5 115.5 115.2 (熔融擠出) 模具出口樹脂溫度 1 °c 335 332 330 345 345 349 64- 162364.doc 201244136 [表8] 比較7 比較8 比較9 比較10 比較11 比較12 比較13 (B)成分之重量平均粒徑 μηι 0,4 - - 0.25 - - - (組合物之材料特性) 夏比衝擊 23°C kJ/m2 32.0 25.0 35.0 20.0 15.0 24.0 60.0 -40°C kJ/m2 11.0 10.0 14.5 7.0 6.0 9.0 25.0 (耐熱老化性) 120°C 夏比衝擊 kJ/m2 19.0 14.0 21.0 13.0 8.0 16.0 16.0 500 hr 保持率 % 59 56 60 65 53 67 27 120°C 夏比衝擊 kJ/m2 15.0 12.0 19.0 12.0 3.5 14.0 14.0 1000 hr 保持率 % 47 48 54 60 23 58 23 彎曲彈性率 IS0178 MPa 2350 2300 2350 2750 2700 2500 2300 VSP ISO306 ' 10 N °C - - 142 160 145 - 148 難燃性 UL-94、0.75 mm 等級 notV V-l notV V-0 V-0 V-0 V-l UL-94、2.5 mm 等級 V-l V-l notV V-0 V-0 V-0 V-0 (耐濕性) 85°C、85%、2000 hr保持率 % 80 83 78 80 67 82 16 耐氨性 A A A A A A C CTI 2 2 0 2 1 2 3 *表中,「-」表示未測定。 [表9] 實施1 實施21 實施2 實施22 實施23 (組成) 成分:質量份 (A) PPE 85.0 85.0 82.5 82.5 82.5 (B) SEBS-1 15.0 15.0 17.5 17.5 17.5 (B,) LDPE 1.0 1.0 1.0 1.0 1.0 (C) FR-1 20.0 20.0 20.0 20.0 20.0 (D) STB-1 0.5 0.5 0.5 0.5 0.5 總計 121.5 121.5 121.5 121.5 121.5 (熔融擠出條件) 前段 前段比率 % 70 70 70 50 50 前段溫度 °c 200 200 200 200 200 螺旋元件 RR RR RR RR RR 後段 後段比率 % 30 30 30 50 50 後段溫度 °c 280 280 280 280 280 螺旋元件 RRNL RRNL RRNL RRNL RRNL 螺旋轉數 rpm 350 350 350 350 500 擠出速度 kg/hr 400 400 400 400 400 (C)成分添加位置 滾筒5 滾筒5 滾筒5 滚筒5 滾筒5 第1供給口氧濃度 % 3.0 8.0 3.0 3.0 3.0 模具出口樹脂溫度 °c 324 324 325 336 336 65- 162364.doc 201244136 [表 ίο]
*表中 表示未測定 [表 11] 比較14 比較15 比較16 比較17 比較18 比較19 比較20 _ (組成)成分:f #份 _ (A) PPE 85.0 85.0 82.5 82.5 82.5 82.5 82.5 -(B) SEBS-1 ~ 15.0 15.0 17.5 17.5 17.5 17.5 17.5 (B') LDPE - 1.0 1.0 1.0 1.0 1.0 1.0 1,0 (。) FR-1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⑴) STR-1 0.5 0.5 0.5 0.5 0.5 0.5 0.5 總計 _ _ 121.5 121.5 121.5 121.5 121.5 121.5 121.5 (爆融掛出條件) - 前段 前段比率 % 70 70 70 50 35 50 50 前段溫度— °c 200 200 200 200 250 200 200 螺旋元件 RR RR RR RR RNL RR RR 後段 後段比率 % 30 30 30 50 65 50 50 後段溫度 °c 280 280 280 280 260 280 280 _____ 螺旋元侔 RRNL RRNL RRNL RRNL RRNL RRNL RRNL 螺旋轉數 rpm 350 350 350 350 350 250 650 掛出迷度 kg/hr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400 (C)成分添加位置 滾筒5 滾筒5*1 滾筒 滾筒12 滾筒5 滾筒5 滚简5 弟1供給口氧濃度 % 13.0 18.0 3.0 3.0 3.0 3.0 3.0 模具出口樹脂溫度 °c 326 328 353 350 350 355 66 ** 162364.doc 201244136 [表 12] 比較14 比較15 比較16 比較17 比較18 比較19 比較20 成分之重量平均叙姆 μπι - 0.25 0.25 - 組合物之权料蚌,ΗΛ 从比衝擊 23uC ' kJ/m2 35.0 33.5 34.0 33.0 34.0 36.0 _ ~40°c kJ/m2 14.5 13.5 13.0 12.0 12.5 14.5 (耐熱老化 uuc 复比衝擊 kJ/mJ 21.71 19.5 18.0 18.0 19.0 20.0 500 hr i掊垄 % 61 58 53 55 56 56 120 c 复比衝擊 kJ/m2 18.0 16.0 11.5 11.0 13.0 無法擠出 17.0 1000 hr 7呆持率 % 51 48 34 33 38 47 穹曲彈性率1S0178 MPa 2400 2400 2280 2280 2300 2300 k ISO306 ^ 10N °c 145 145 145 145 雔燃性 UL-94、0J5 mm 等級 V-0 V-0 V-0 V-0 V-0 V-0 UL-94、2.5 mm 等纫 V-0 V-0 V-0 V-0 V-0 V-0 (耐濟性) 85 C、85%、2000 hr保持牵 % - 80 75 75 77 79 表中’「_」表示未測定。 [表 13] (成形條件:汽缸設定溫唐、 實施2 實施24 實施25 比較21 坪用試驗片 °c - 280 330 360 _ 材料特性用試驗片 °c 280 280 280 280 1組合物之材料特性) 夏比衝擊 23°C kJ/m2 40.0 40.0 37.0 34.0 . -40°C kJ/m2 19.0 18.5 17.0 14.0 (耐熱老化~ 一- 120 ^ 夏比衝擊 kJ/m2 29.0 28.0 26.0 19.5 ?υυητ 保将率 % 73 70 70 57 120 C 夏比衝擊 kJ/m2 25.0 23.0 20.5 16.0 iWOhr 保持率 % 63 58 55 47 穹曲彈性率IS0178 MPa 2310 2300 2300 2300 VSP ISO306 MON^ °C 146 145 145 144 難燃性 UL-94、OJS^T 等級 V-0 V-0 V-0 V-l UL-94、~~ 等級 V-0 V-0 V-0 V-0 (耐濕性) 85 C、85%、2000 hr保持率 cn — % 85 0 84 0 80 0 75 1 本申請案係基於2011年2月14日提出申請之日本專利申 請(日本專利特願第201 1-028870號)者,此處援引其内容作 162364.doc -67- 201244136 為參照。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本發明之連接構造體之一例之簡略立體圖。 圖2係本發明之連接構造體之另一例之簡略俯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連接構造體 2 連接構造體 10 本體 12 蓋 20 第1連接器 22 第2連接器 102 與太陽能發電模組電線之連接部 104 與外部連接電纜之連接部 202 插座部 204 連接端子 206 鎖部 208 電纜 222 插座部 224 嵌合孔 226 鎖孔部 228 電纜 162364.doc •68·

Claims (1)

  1. 201244136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其係轉接太陽能發 電模組、與用以連接於上述太陽能發電模組上之電境 者,並且 • 上述連接構造體包含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 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包含(A)聚苯醚系樹脂、(B)氫 化嵌段共聚物及(C)難燃劑, 於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相對於上述(A)及上述 (B)之合計1〇〇質量份,上述(A)之含量為7〇〜85質量份, 上述(B)之含量為15〜30質量份,上述(c)之含量為弘“質 量份, 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_40t下之夏比衝擊強度大於 15kJ/m2。 2. —種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其係轉接太陽能發 電模組、與用以連接於上述太陽能發電模組上之電纜 者,並且 上述連接構造體包含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包含(A)聚苯醚系樹脂、(b)氫 • 化嵌段共聚物及(C)難燃劑, ' 於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相對於上述(A)及上述 (B)之合計1〇〇質量份,上述(A)之含量為7〇〜85質量份, 上述(B)之含量為15〜3〇質量份’上述(c)之含量為5〜 量份, 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23。〇之25質量%氨水溶液中 I62364.doc 201244136 浸潰24小時後不會溶解β 3·如請求項1或2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其中上 述(C)為下述通式⑴或(11)所表示之磷酸酯系化合物’ [化1]
    (Q 4 ) m 4 (Q 2 ) (Q 3) m3 [化2] 通式(II)
    Ο (Q 2) m2 (Q 4 ) m 4 (Q 3) m3 (通式(I)、(II)中, Q1、Q2、Q3及Q4各自為取代基,各自獨立地表示 數1〜6之烷基, '、炭 R1及R2各自為取代基,表示曱其, RJ及R4各自獨立地表示氫原子或曱基 η表示1以上之整數, nl及η2各自獨立地表示〇〜2之整數, 162364.doc 201244136 ml、m2、m3及m4各自獨立地表示〇〜3之整數)。 4. 如請求項1或2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其中上 述(B)之數量平均分子量為15萬~50萬,且於上述熱塑性 樹脂組合物中分散為粒子狀,其重量平均粒徑為0 34 μηι 〇 5. 如§青求項1或2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其中於 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相對於上述(Α)及上述(Β)之 合計1〇〇質量份,上述(Α)之含量為75〜85質量份,上述 (Β)之含量為15〜25質量份。 6. 如请求項1或2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其中於 上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中,相對於上述及上述之 合计100質量份,上述(C)之含量為15〜25質量份。 7. 如請求項1或2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其中上 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厚度為〇 75〜3 〇 mm時之UL_94規 格之難燃等級為V-1級以上。 8. 如請求項1或2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其中上 述”、、塑性樹脂組合物於厚度為〇 75〜3 〇 時之規 格之難燃等級為V-0級。 9_如請求項1或2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其中上 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12〇t環境下靜置5〇〇小時後之 23 C下之夏比衝擊強度為20 kJ/m2以上。 1〇·如叫求項1或2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其中上 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12〇t環境下靜置5〇〇小時後之 C下之夏比衝擊強度之保持率,相對於該靜置前之熱 162364.doc 201244136 塑性樹脂組合物之23°C下之夏比衝擊強度為50%以上。 11. 如請求項1或2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其中上 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溫度85°C、相對濕度85%之環境 下靜置2000小時後之23°C下之夏比衝擊強度之保持率, 相對於該靜置前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之23 eC下之夏比衝 擊強度為70%以上。 12. 如請求項1或2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其中上 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厚度為3.〇 mm時之基於UL- 746A(ASTM D3638)之相對電痕指數(cti)為2以下。 13. 如請求項1或2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其中上 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於厚度為3.0 mm時之基於UL_ 746A(ASTM D3638)之相對電痕指數(cti)為1以下。 14. 如請求項1或2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其中上 述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為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 接器。 15. 如請求項1或2之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接構造體,其中上 述熱塑性樹脂組合物包含藉由粉碎太陽能發電模組用連 接構造體所獲得之熱塑性樹脂組合物。 162364.doc
TW101104772A 2011-02-14 2012-02-14 Joint structure for solar power generation modules TWI4608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28870 2011-02-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4136A true TW201244136A (en) 2012-11-01
TWI460870B TWI460870B (zh) 2014-11-11

Family

ID=46672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4772A TWI460870B (zh) 2011-02-14 2012-02-14 Joint structure for solar power generation modules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231335B2 (zh)
EP (1) EP2677552B1 (zh)
JP (2) JPWO2012111628A1 (zh)
CN (1) CN103348494B (zh)
MY (1) MY175481A (zh)
TW (1) TWI460870B (zh)
WO (1) WO201211162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82119B2 (en) 2013-12-04 2018-05-29 Fujikura Ltd. Flame retardant resin composition and cable using the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79496B2 (ja) * 2013-05-24 2016-08-2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中継ハーネス
JP6120965B2 (ja) * 2013-07-05 2017-04-26 旭化成株式会社 絶縁樹脂成形体を具備する電気部品、及び難燃性の安定化方法
KR101576427B1 (ko) * 2015-07-15 2015-12-10 김상원 태양광 발전 블록 제조방법
JP6020703B2 (ja) * 2015-12-03 2016-11-02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用接続構造体
US10707531B1 (en) 2016-09-27 2020-07-07 New Dominion Enterprises Inc. All-inorganic solvents for electrolytes
US20200040135A1 (en) * 2016-10-04 2020-02-06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 composition
JP2018061333A (ja) * 2016-10-04 2018-04-12 旭化成株式会社 太陽光発電用端子ボックス、太陽電池
KR102459767B1 (ko) 2016-12-28 2022-10-26 사빅 글로벌 테크놀러지스 비.브이. 폴리페닐렌 및 아릴 살리실레이트를 포함하는 시트,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EP3436265B1 (en) 2016-12-28 2020-05-27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Multilayer sheets including polyphenylene and polypropylene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reof
KR102437626B1 (ko) * 2017-01-05 2022-08-30 에스에이치피피 글로벌 테크놀러지스 비.브이. 유연한 자외선-저항성 폴리(페닐렌 에테르)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절연전선 및 재킷형 케이블
JP7446924B2 (ja) 2020-06-04 2024-03-11 旭化成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
CN114181512A (zh) * 2021-11-16 2022-03-15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苯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4048546A1 (ja) * 2022-09-01 2024-03-07 グローバルポリアセタール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59724A (ja) 1982-09-29 1984-04-05 Unitika Ltd 熱可塑性樹脂変性体の製造方法
EP0257486A1 (en) 1986-08-28 1988-03-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odified 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s having improved processability and oxidative stability
US5216089A (en) 1986-08-28 1993-06-0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odified 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s having improved processability and oxidative stability
US5214109A (en) 1986-08-28 1993-05-25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odified 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s having improved processability and oxidative stability
JP2523322B2 (ja) 1987-06-01 1996-08-07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テル共重合体
US5159027A (en) 1989-01-27 1992-10-27 Asahi Kase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tabilized 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 an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same
JP2544264Y2 (ja) 1991-06-21 1997-08-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パネ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JPH051253A (ja) 1991-06-24 1993-01-08 Taniguchi Ink Seizo Kk 印刷インキ
US5397822A (en) * 1993-08-18 1995-03-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hermoplasti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 and characterized by improved elongation and flexibility employing a blend of multiblock copolymers
JPH09227774A (ja) 1996-02-08 1997-09-02 General Electric Co <Ge>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と水素化ジエン‐ビニル芳香族ブロックコポリマーを含むポリマー混合物、およびそれから成形される物体
JP3735966B2 (ja) 1996-09-12 2006-01-18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法
JP4400902B2 (ja) * 1999-08-27 2010-01-20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制振性を有する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樹脂組成物
CN1419584A (zh) * 2000-03-30 2003-05-21 通用电气公司 透明、阻燃的聚芳撑醚共混物
KR100538826B1 (ko) * 2002-04-16 2005-12-23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열가소성 난연성 수지 조성물
JP4190941B2 (ja) 2002-08-22 2008-12-03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製造方法及びその樹脂組成物
DE602004018017D1 (de) * 2003-09-30 2009-01-08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polyphenylenetherharzzusammensetzung
US20050080185A1 (en) * 2003-10-10 2005-04-14 Mhetar Vijay R. Poly(arylene ether)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CN1252182C (zh) * 2003-12-05 2006-04-19 吴全德 一种聚苯醚组合物及其用途
US7897687B2 (en) * 2004-03-31 2011-03-01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Polyamide/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 composition
EP1758176A4 (en) 2004-05-25 2007-08-01 Kitani Electric Co Ltd CONNECTION BOX FOR A SOLAR CELL MODULE
JP5073213B2 (ja) 2005-03-23 2012-11-14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電線被覆用材料
US7544728B2 (en) * 2006-04-19 2009-06-09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of polyphenylene ether composition
US7736727B2 (en) 2007-02-23 2010-06-15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film and method
JP5196630B2 (ja) 2007-04-26 2013-05-15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09197196A (ja) 2008-02-25 2009-09-03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樹脂組成物
EP2256167B1 (en) * 2008-03-03 2018-08-22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Flame-retardant resin composition
US9284452B2 (en) 2008-10-24 2016-03-15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module
JP2010189517A (ja) * 2009-02-17 2010-09-02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の成形体
JP2011252097A (ja) 2010-06-02 2011-12-15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制振性難燃樹脂組成物
JP5704936B2 (ja) * 2011-01-27 2015-04-22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耐熱難燃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82119B2 (en) 2013-12-04 2018-05-29 Fujikura Ltd. Flame retardant resin composition and cable using the same
US10544293B2 (en) 2013-12-04 2020-01-28 Fujikura Ltd. Flame retardant resin composition and cable us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8494A (zh) 2013-10-09
JP2017175911A (ja) 2017-09-28
JPWO2012111628A1 (ja) 2014-07-07
WO2012111628A1 (ja) 2012-08-23
EP2677552B1 (en) 2018-01-17
US9231335B2 (en) 2016-01-05
CN103348494B (zh) 2016-09-07
US20140170900A1 (en) 2014-06-19
EP2677552A1 (en) 2013-12-25
TWI460870B (zh) 2014-11-11
EP2677552A4 (en) 2016-12-07
MY175481A (en) 2020-06-30
JP6392940B2 (ja) 2018-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44136A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solar power generation module
TWI471378B (zh) 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EP2360210B1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module
US7608651B2 (en) Flame retardant thermoplastic article
US9991622B2 (en) Electrical component comprising insulating resin molded article, and method for stabilizing flame retardance
JP5704936B2 (ja) 耐熱難燃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010605B1 (en) Flame retardant poly(arylene ether)/polyamide composition
JP5840482B2 (ja) 絶縁樹脂成形体
TWI302548B (en)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7097167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用接続構造体
US7544728B2 (en) Production process of polyphenylene ether composition
JP2017119739A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JP2013040288A (ja) 耐薬品性と低温衝撃に優れた熱可塑性樹脂からなる成形体
JP2015127357A (ja)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
JP6234304B2 (ja) 樹脂組成物、成形体、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部品、コネクター及び接続箱
JP2018193472A (ja)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