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243443A - Front panel for display purposes, and displa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Front panel for display purposes, and displa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243443A
TW201243443A TW100146846A TW100146846A TW201243443A TW 201243443 A TW201243443 A TW 201243443A TW 100146846 A TW100146846 A TW 100146846A TW 100146846 A TW100146846 A TW 100146846A TW 201243443 A TW201243443 A TW 2012434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fractive index
layer
display
buffer layer
front pan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68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ayoshi Nirengi
Tomohiro Takeyasu
Tomonobu Sumino
Koji Arai
Satoshi Honma
Original Assignee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43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344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2Antiglare, refractive index matching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8Refract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2LCD, i.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31Cover glas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201243443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隊顯示部被配置於觀察者側的顯示用前 面板。此外,本發明係關於具備顯示部與顯示用前面板之 顯不裝置。 【先前技術】 從前,在液晶顯示器(以下,亦稱爲LCD )或電漿顯 示器(以下,亦稱爲PDP)等之顯示部的觀察者側,設置 供保護顯示部的顯示用前面板係屬已知。此顯示用前面板 的最外面爲玻璃基板等透明基板的場合,由於透明基板/ 空氣界面之折射率差而引起反射。 因此,在顯示用前面板的最外面設置有防反射薄膜或 防反射膜(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之圖6 ( B ) ( C ))。 此防反射膜,係在TAC (以三醋酸纖維素薄片爲主原料, 溶劑使用二氯甲烷,可塑劑使用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等)膜或PET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等基 材膜上塗布防反射材料而構成的。 此處,使用圖54(a)〜(e)說明在透明基板被貼附 防反射膜的態樣。首先,準備透明基板20 (參照圖54 ( a ))。另一方面,除了準備透明基板20之外,藉由成爲 卷狀的基材膜85被擴展(參照圖54 ( b)),於該基材膜 85的一面被塗布防反射材30’ (參照圖54 ( c)),在防 反射材30’乾燥之後使其曝光,而準備防反射膜。 £ -5- 201243443 接著,於透明基板20中介著接著劑或膠帶等接著層 被貼附基材膜85(參照圖54(d)。於此圖,前述接著劑 或膠帶未被記載)。其後,由透明基板20伸出的防反射 膜被切斷(參照圖54 ( e ))。 爲了減少防反射薄膜或防反射膜之外光的反射,一般 而言,作爲構成防反射薄膜或防反射膜的最外面之層,使 用光折射率小的層。此外,爲了防止光的干涉,一般而言 ’構成防反射薄膜或防反射膜的層的厚度,比可見光的波 長的1 /4更小。例如於專利文獻2,顯示作爲構成防反射 膜的最外面之層,折射率在1.20〜1.55的範圍內,且厚度 在50〜200nm的範圍內的低折射率層之例。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21505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5-43749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在位於顯示用前面板的防反射膜的最外面的低折射率 曆,不僅要求光折射率低,而且要求耐擦傷性要高。然而 ’一般而言,構成層的材料之光折射率降低,與構成層的 材料之提高耐擦傷性是彼此取捨的關係。 此外,如專利文獻1那樣使用防反射薄膜的場合,如 前所述會產生把防反射薄膜貼在透明基板20上的作業, -6- 201243443 有在把防反射膜貼在透明基板20時發生異物或氣泡混入 等風險。此外,由於基材膜8 5使得透過率降低。此外, 如此般使用防反射薄膜的場合,有裁切掉由透明基板20 往面方向伸出的部分的必要,會產生浪費。進而,於基材 薄膜85會有起伏,所以會因此起伏而使得看起來變得不 均勻。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可以有效果地解決這樣的課題 之顯示用前面板及顯示裝置。 〔供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係對顯示部被配置於觀察者側的顯示用前面板 ,其特徵爲具備:至少包含透明基板的支撐構件,設於前 述支撐構件的觀察者側或顯示部側的緩衝層,及設於前述 緩衝層上的防反射膜;前述防反射膜,具有位於最外面的 低折射率層,前述低折射率層的光折射率比前述支撐構件 的前述透明基板的光折射率更小,前述緩衝層的光折射率 比前述低折射率層的光折射率更大,且前述緩衝層的厚度 比前述低折射率層的厚度更大。 根據本發明,即使在低折射率層的耐擦傷性很低的場 合,也可以藉由緩衝層,緩和由外部對低折射率層施加的 應力。藉此,可以提高由防反射膜及緩衝層所構成的層積 體全體的耐擦傷性,藉此可以防止由於來自外部的應力而 傷到防反射膜。 於本發明之顯示用前面板,較佳者爲前述低折射率層 201243443 的厚度爲90〜120nm的範圍內,前述緩衝層的厚度爲 〇.5μπι以上,對前述緩衝層以5mN的荷重壓入維氏硬度壓 子時之維氏硬度在50〜100之範圍內,且前述緩衝層的彈 性變形量對當時的前述緩衝層的總變形量的比率在0.55 以上。更佳者爲對前述緩衝層以5mN的荷重壓入維氏硬 度壓子時之維氏硬度在60〜90之範圍內,且前述緩衝層 的彈性變形量對當時的前述緩衝層的總變形量的比率在 0.60以上。藉由使用這樣的緩衝層,可以進而提高防反射 膜及緩衝層所構成的層積體全體之耐擦傷性。 於根據本發明的顯示用前面板,前述緩衝層亦可直接 設於前述支撐構件之前述透明基板的觀察者側。 於根據本發明的顯示用前面板,較佳者爲前述低折射 率層的光折射率比1 . 3 5更小。 於根據本發明的顯示用前面板,前述低折射率層亦可 包含結合劑樹脂部、及被分散於前述結合劑樹脂部內的複 數中空塡料。 於根據本發明的顯示用前面板,設於前述支撐構件的 前述透明基板的觀察者側的前述緩衝層上之前述防反射膜 ,亦可進而具有設於前述低折射率層的顯示部側之高折射 率層。在此場合,前述高折射率層的光折射率,比前述支 撐構件之前述透明基板的光折射率更大。 於根據本發明之顯示用前面板,較佳者爲前述緩衝層 的光折射率與前述支撐構件之前述透明基板的光折射率之 差的絕對値在0.03以下。 201243443 根據本發明之顯示用前面板’亦可進而具備設於前述 支撐構件的顯示部側的追加緩衝層’與設於前述追加緩衝 層的顯示部側之追加防反射膜。在此場合,前述追加防反 射膜,具有位於顯示部側的最外面的追加低折射率層,前 述追加低折射率層的光折射率比前述支撐構件之前述透明 基板的光折射率更小,且前述追加低折射率層的厚度爲90 〜120nm的範圍內,前述追加緩衝層的厚度爲〇.5μηι以上. ,對前述追加緩衝層以5mN的荷重壓入維氏硬度壓子時 之維氏硬度在50〜100之範圍內’且前述追加緩衝層的彈 性變形量對當時的前述追加緩衝層的總變形量的比率在 0.5 5以上。 根據本發明之顯示用前面板,亦可進而具備設於前述 支撐構件的顯示部側的追加防反射膜。在此場合’前述追 加防反射膜,具有位於顯示部側的最外面的追加低折射率 層,前述追加低折射率層的光折射率,比前述支撐構件的 前述透明基板的光折射率更小,且比前述防反射膜的前述 低折射率層的光折射率更大,前述追加低折射率層的厚度 在90〜120nm的範圍內。 於根據本發明之顯示用前面板,前述追加防反射膜, 亦可進而具備設於前述追加低折射率層的觀察者側的追加 高折射率層。在此場合,前述追加高折射率層的光折射率 ,比前述支撐構件之前述透明基板的光折射率更大。 於根據本發明的顯示用前面板,前述緩衝層亦可直接 設於前述支撐構件之前述透明基板的顯示部側。此時,設 -9- 201243443 於前述緩衝層上的前述防反射膜,亦可進而具備設於前述 低折射率層的觀察者側的高折射率層。在此場合,前述高 折射率層的光折射率,比前述支撐構件之前述透明基板的 光折射率更大。此外,較佳者爲前述緩衝層的光折射率與 前述支撐構件之前述透明基板的光折射率之差的絕對値在 0.03以下。 根據本發明之顯示用前面板,亦可進而具備含感測器 部之觸控面板感測器。 於根據本發明之顯示用前面板,前述感測器部亦可被 形成於前述支撐構件之前述透明基板的觀察者側之面上或 顯示部側之面上8 於根據本發明之顯示用前面板,於前述感測器部亦可 被連接著訊號處理部。 根據本發明之顯示用前面板,亦可進而具備比前述支 撐構件之前述透明基板更靠近顯示部側的偏光板。 根據本發明之顯示用前面板,亦可進而具備比前述支 撐構件之前述透明基板更靠近顯示部側的彩色濾光片。 根據本發明之顯示用前面板,亦可進而具備設於前述 防反射膜的觀察者側的觀察者側接著層。 根據本發明之顯示用前面板,亦可進而具備設於前述 觀察者側接著層的保護層。 根據本發明之顯示用前面板,亦可進而具備位於顯示 部側的最外面的顯示部側接著層。 本發明是一種顯示裝置,特徵爲具備:使供顯示影像 -10- 201243443 之光對觀察者側放射的顯示部,及對前述顯示部被配置於 觀察者側的顯示用前面板;前述顯示用前面板,具備:設 於至少包含透明基板的支撐構件的觀察者側或顯示部側的 緩衝層,及設於前述緩衝層上的防反射膜;前述防反射膜 ,具有位於最外面的低折射率層,前述低折射率層的光折 射率比前述支撐構件的前述透明基板的光折射率更小,前 述緩衝層的光折射率比前述低折射率層的光折射率更大, 且前述緩衝層的厚度比前述低折射率層的厚度更大。 於根據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前述顯示部亦可具有含感 測器部之觸控面板感測器。 於根據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前述顯示部亦可進而具有 彩色濾光片。 於根據本發明之顯示裝置,於前述觸控面板感測器, 亦可與前述彩色濾光片一體形成。 於根據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前述顯示用前面板亦可具 有含感測器部之觸控面板感測器。 於根據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前述感測器部亦可被形成 於前述顯示用前面板之前述支撐構件之前述透明基板的觀 察者側之面上或顯示部側之面上。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具有高耐擦傷性的顯示用前面 板。 201243443 【實施方式】 第1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1及圖2說明相關於本發明的顯示用前 面板之第1實施形態。首先,針對具備顯示用前面板40 的顯示裝置70全體進行說明。 顯示裝置 如圖1所示,顯示裝置70,具有產生LCD、PDP、有 機EL等之供顯示之用的光,同時把產生的光朝向觀察者 放射的顯示部50,以及對顯示部50被配置於觀察者側的 顯示用前面板40 »這些顯示部50及顯示用前面板40,亦 可被區劃爲供使影像顯示的顯示區域,與位在顯示區域的 周緣的非顯示區域。 顯示用前面板 顯示用前面板40,係爲了保護顯示部50而設置的。 此顯示用前面板40,具備:約略矩形狀所構成的透明基板 20、及設於透明基板20的觀察者側的緩衝層60,及設於 緩衝層60的觀察者側的防反射膜30。透明基板20,作爲 保護顯示部50的保護構件而發揮功能,同時也作爲支撐 緩衝層60的支撐構件而發揮功能。如圖1所示,於顯示 用前面板40,防反射層30是位於觀察者側的最外面之層 (膜)。 又,於本說明書,「層」、「膜」等用語僅是稱呼上 -12- 201243443 的差異’相互之間並無區別。亦即,例如「膜 含可以被稱爲層的構件或部分之槪念。 以下’針對構成顯示用前面板40的各要素 (透明基板) 首先,說明透明基板20。透明基板20的材 可以把來自顯示部50的光取出至外部即可,並 限定。例如’作爲透明基板20的材料,考慮光 耐久性等,使用玻璃或高分子等。於本實施形態 明基板20的材料使用玻璃,其光折射率例如爲 明基板20的厚度,可因應於顯示用前面板4〇所 度或顯示部50的尺寸等而適當設定,例如在〇 的範圍內。又,於本說明書,光折射率是對波長 光的折射率。折射率的測定方法沒有特別限定, 由分光反射光譜算出的方法,或者使用梢 ellipsometer)進行測定的方法,及阿貝法。 作爲橢率計(ellipsometer)可以舉出j〇bin 司製造之UVSEL。 又,本件之折射率是以Techno-Synergy公 DF 1 03 0R測定之値。 於本說明書規定的厚度,是藉由一般的測定 到的厚度。例如’作爲厚度的測定方法,可以舉 觸針描繪表面檢測出凹凸而算出厚度的觸針式的 ,係亦包 詳細說明 料,只要 沒有特別 透過性或 ,作爲透 1.50。透 要求的強 1 〜1 . 5 m m 5 5 Onm 的 可以舉出 I率計( Υνοη 公 司製造的 方法所得 出藉由以 方法,或 -13- 201243443 者根據分光反射光譜算出厚度的光學式方法等。例如,於 後述的追加實施例,使用 KLA-Tencor (股)製造之觸針 式膜厚計P-15測定了厚度。又,於本說明書作爲規定的 厚度,亦可使用在成爲對象的構件之複數處所的厚度測定 結果的平均値。 (防反射膜) 其次,說明防反射膜3 0。防反射膜3 0,係爲了減低 顯示裝置70的觀察者側的最外面之外光的反射之用而設 的膜。此防反射膜3 0,如圖1所示,具有位於觀察者側的 最外面的低折射率層3 1。 低折射率層3 1的光折射率,爲了減少防反射膜30之 外光的反射,比透明基板20的光折射率更小。於本實施 形態,低折射率層3 1的光折射率,比玻璃所構成的透明 基板2 0的光折射率之1 . 5 0更小,較佳者爲比1 . 3 5更小。 藉此,可以減低防反射膜3 0之外光的反射。 作爲構成這樣的低折射率層31的材料,只要具有光 透過性同時實現所要的光折射率即可沒有特別限定,可以 使用習知的材料。例如,作爲低折射率層3 1的材料,可 以使用聚氯三氟乙烯(PCTFE)、聚四氟乙烯(PTFE)、 四氟化乙烯·六氟化丙烯共聚合物(FEP)等氟樹脂。此 外’作爲低折射率層3 1,亦可使用揭示於日本特開2005_ 43 749號公報那樣的,包含含氟乙烯單體聚合單位以及側 鏈具有乙烯性不飽和基的聚合單位之低折射率層。 -14- 201243443 此外,爲了防止產生光的干涉,低折射率層31的厚 度’比可見光的波長的1 /4更小。例如,低折射率層3 1 的厚度在90〜120nm的範圍內。藉此,可以防止於低折射 率層31產生光的干涉。 (緩衝層) 其次,說明緩衝層60。緩衝層60,係在來自外部的 應力被施加於防反射膜3 0的低折射率層3 1的場合,爲了 緩和此應力而設的。此緩衝層60,具有特定的彈性變形特 性及特定的硬度。因此,對低折射率層31施加應力時, 藉由緩衝層60彈性變形而可以適切地緩和被施加至低折 射率層31的應力,此外,在除去應力之後,緩衝層60的 形狀會談性地回復到原樣而可以使低折射率層3 1的形狀 成爲幾乎原狀。藉此,可以防止低折射率層31破斷,或 者在低折射率層3 1維持被形成凹處的狀態。 爲了對緩衝層60賦予前述機能,緩衝層60的光折射 率,被設定爲比防反射膜3 0的低折射率層3 1的光折射率 更大。如前所述,一般而言,構成層的材料之光折射率降 低,與構成層的材料之提高耐擦傷性是彼此取捨的關係。 亦即,藉由以緩衝層60的光折射率比低折射率層3 1的光 折射率更大的方式構成緩衝層60,可以對緩衝層60賦予 比低折射率層31更大的耐擦傷性。藉此,可以防止低折 射率層3 1破斷,或者在低折射率層3 1維持被形成凹處的 狀態。 -15- 201243443 此外’爲了對緩衝層60賦予前述機能,緩衝層60的 厚度較佳者爲〇 · 5 μπι以上,更佳者爲1 μπ1以上。如此,使 緩衝層6 0的厚度,與低折射率層3 1的厚度相比充分地大 ’可以適切地緩和對低折射率層31施加的應力。 此外,對緩衝層60以5 mN的荷重壓入維氏硬度壓子 時之維氏硬·度較佳者爲50〜100之範圍內,更佳者爲60〜 90之範圍內。藉此,可以對緩衝層60賦予適度的強度。 又,於本實施形態,維氏硬度示根據JIS Z 2244標準所規 定的維氏硬度,例如以下述方式測定。 首先,於適切的基板,例如於具有1.1mm厚度的玻璃 板上,設具有2.5 μπι厚的緩衝層60。其次,對緩衝層60 將維氏硬度壓子以荷重5mN壓入。此時,維氏硬度壓子 的荷重時間、保持時間及減重時間例如分別爲20秒、5秒 及2 0秒。其後,測量被形成於緩衝層6 0的凹處的面積。 使這樣的測量進行複數次,例如3次,根據測量的凹處面 積的平均値,算出緩衝層60的維氏硬度。 進而,如前所述對緩衝層60以5mN的荷重壓入維氏 硬度壓子時,緩衝層60的彈性變形量對緩衝層60的總變 形量之比率爲〇·55以上,更佳者爲0.60以上。藉此,可 以防止低折射率層31破斷,或者在低折射率層3 1維持被 形成凹處的狀態。又,於本實施形態「彈性變形量之比率 」係由以下的方式算出。 對緩衝層60以5 mN的荷重壓入維氏硬度壓子時,緩 衝層60,描繪出如圖3所示的滯後(hysteresis)曲線( -16 - 201243443 壓入荷重·變形量)而變形。如圖3所示,緩衝層60,由 壓入荷重爲“0”之初期點〇ι變形至壓入荷重爲5mN的 中間點〇2後’由中間點〇2至中間點〇3以5mN的壓入荷 重保持特定的保持時間,其後,壓入荷重被開放。藉此, 最終’緩衝層6 0的變形量到達最終點〇4。此時,緩衝層 60若爲完全彈性體的話,最終點〇4的變形量爲“ 〇” ,實 際上緩衝層6 0不是完全彈性體,最終點〇4的變形量殘留 爲正之値。此量爲塑性變形量,把在結束根據維氏硬度壓 子之壓入的時間點(中間點03 )之變形量爲總變形量的 話,由此總變形量減去前述塑性變形量即爲彈性變形量。 使用如此定義的各變形量,「彈性變形量的比率」定義爲 (彈性變形量)/(總變形量)。 測定緩衝層60之前述維氏硬度、總變形量及彈性變 形量的測定裝置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做爲測定裝置使用微 小硬度計(裝置名:Fischer scope H-100,Fischer Instruments公司製造)。測定裝置所包含的維氏硬度壓子 、測定器及解析軟體,例如下列所示。 壓子:鑽石製之四角錐壓子(先端對面夾角13 6°) 測定器:HU-100 ((股)Fischer Instruments) 解析軟體:WIN-HCU ((股)Fischer Instruments) 根據使用這樣的測定裝置評估緩衝層60的物性的結 果,藉由解析軟體算出彈性變形量的比率、維氏硬度。 較佳者爲緩衝層60的光折射率係以與透明基板20的 光折射率之差的絕對値在〇.〇3以下的方式被設定的。例 -17- 201243443 如,作爲透明基板使用具有1.50的光折射率的玻璃的場 合,緩衝層60的光折射率設定在1.47〜1.53的範圍內。 藉此’可以防止光線在緩衝層60與透明基板20之間的界 面反射。 緩衝層60的材料,以具有限定的光透過性,同時滿 足前述特性的方式來選擇。例如,作爲緩衝層60的材料 ’使用丙烯酸樹脂、環氧樹脂、酚醛清漆樹脂等。其中, 作爲丙烯酸樹脂,例如可舉出聚氨酯丙烯酸樹脂、環氧丙 烯酸樹脂、聚酯丙烯酸樹脂、多元醇丙烯酸酯、聚醚丙烯 酸酯、三聚氤胺丙烯酸酯等。 得到成爲緩衝層60的材料的樹脂的方法沒有特別限 制,例如可以藉由對可形成樹脂的單體、寡聚體、高分子 等有機材料配合以光聚合開始劑而得到。例如,聚氨酯丙 烯酸酯樹脂,是使聚酯聚醇使異氰酸酯單體,或者使預聚 物反應,於所得到的生成物,使具有羥基的丙烯酸酯或者 甲基丙烯酸酯系的單體反應而得到。此外,作爲光聚合開 始劑,例如可以將苯甲酮誘導體、苯乙酮誘導體、蒽醌( anthraquinone)誘導體等單獨或者倂用地使用。 其次,由如此構成來說明本實施形態之作用及效果。 首先,針對顯示用前面板40及顯示裝置70的製造方法進 行說明。 顯示用前面板的製造方法 首先,準備透明基板20 (參照圖2 ( a ))。 -18- 201243443 其次,於透明基板20的觀察者側(圖2(b)的上方 側)形成緩衝層60。此時,供形成緩衝層60的具體方法 沒有特別限定。 例如,可以藉由把含有緩衝層60用的材料之塗布液 塗布於透明基板20上,而形成緩衝層60。此時,塗布液 ,可以藉由壓鑄模塗布法、旋轉塗布法或滴下塗布法等濕 式法跨透明基板20的全區域塗布,或者是藉由噴墨法在 透明基板20上點狀地塗布。此外,作爲塗布方法,亦可 使用凹版印刷、平版印刷、絲網印刷等公知的印刷法。又 ,所謂塗布液,係藉由混和由前述之緩衝層6 0用的材料 所構成的固形份,與適切的溶媒而構成的。固形份對塗布 液全體的比率,可因應於塗布方法而適宜設定,較佳者爲 5〜30重量%之範圍內,更佳者爲約20重量%。 或者是準備薄片狀或薄膜狀的緩衝層60,將此透過接 著劑或膠帶等接著層而貼附於透明基板20。在此場合,由 透明基板20伸出的緩衝層60被適切地切斷亦可。 又,藉由把包含緩衝層60用的材料之塗布液塗布於 透明基板20上而形成緩衝層60的場合,成爲在透明基板 20的觀察者側的面上直接設置緩衝層60。此處所謂的「 直接」意味著緩衝層60至少部分接觸於透明基板20之面 〇 其後,於緩衝層60之觀察者側形成低折射率層3 1 ( 參照圖2 ( c ))。藉此,由低折射率層31所構成的防反 射膜30被形成於緩衝層60的觀察者側。此時’供形成低 -19- 201243443 折射率層3 1的具體方法沒有特別限定。 例如,可以藉由把含有低折射率層31用的材料之塗 布液塗布於緩衝層60上,而形成低折射率層3 1。此時, 塗布液,可以藉由壓鑄模塗布法、旋轉塗布法或滴下塗布 法等濕式法跨緩衝層60的全區域塗布,或者是藉由噴墨 法在緩衝層6 0上點狀地塗布。此外,作爲塗布方法,亦 可使用凹版印刷、平版印刷、絲網印刷等公知的印刷法》 塗布液,與緩衝層60的場合同樣,係藉由混和由前述之 低折射率層31用的材料所構成的固形份,與適切的溶媒 而構成的。固形份對塗布液全體的比率,可因應於塗布方 法而適宜設定,較佳者爲0.5〜10重量%之範圍內,更佳 者爲1〜5重量%之範圍內。 或者是準備薄片狀或薄膜狀的低折射率層31,將此透 過接著劑或膠帶等接著層而貼附於緩衝層60。在此場合, 由透明基板20伸出的低折射率層31被適切地切斷亦可。 又,藉由把包含低折射率層31用的材料之塗布液塗 布於緩衝層60上而形成低折射率層3 1的場合,成爲在緩 衝層6〇上直接設置低折射率層3丨。此處所謂的「直接」 意味著低折射率層3 1至少部分接觸於緩衝層60之面。 又,緩衝層60或低折射率層3 1藉由濕式法形成的場 合,緩衝層60或低折射率層31,藉由在乾燥後被曝光’ 在乾燥後被加熱,在乾燥後被曝光及加熱,或僅進行乾燥 而硬化。 又,一般而言,緩衝層60用材料或低折射率層31用 -20- 201243443 材料包含紫外線硬化樹脂的場合,藉由曝光緩衝層60或 低折射率層31而達成硬化。由於曝光時藉由使用具有特 定圖案的光罩,根據曝光、顯影實現圖案性亦可。藉此, 可以對緩衝層60或低折射率層3 1賦予特定的圖案。 此外,緩衝層60用材料或低折射率層3 1用材料包含 熱硬化樹脂的場合,藉由加熱緩衝層60或低折射率層31 而達成硬化。 如以上所述地進行,製造具備:透明基板20、及設於 透明基板20的觀察者側的緩衝層60,及設於緩衝層60的 觀察者側的防反射膜30之顯示用前面板40。 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接著,藉由把如此製造的顯示用前面板40配置而安 裝於顯示部50的觀察者側而製造顯示裝置70 (參照圖1 )。 其次,與比較形態比較而說明本實施形態之效果。圖 4(a) ( b )係供說明本實施形態的效果之圖,顯示對根 據本實施形態之顯示用前面板40壓入按壓體80的模樣之 圖。圖5 A ( a )( b )係顯示對根據第1比較形態之顯示 用前面板90壓入按壓體80的模樣之圖,圖5B(a) (b )係顯示對根據第2比較形態之顯示用前面板95壓入按 壓體80的模樣之圖。 第1比較形態 -21 - 201243443 首先,參照圖5A ( a ) ( b ) ’說明根據第1比較形 態之顯示用前面板90。根據第1比較形態的顯示用前面板 90,僅有未設緩衝層60這一點不同’其他構成與根據圖1 及圖2的本實施形態之顯示用前面板40約略相同。 圖5A( a)係顯示壓入按壓體80的狀態之顯示用前 面板90之圖,圖5A(b)係顯示除去按壓體80後的顯示 用前面板90之圖。如圖5A(a) (b)所示’於顯示用前 面板90未設有緩衝層60。此外’一般而言透明基板20是 由玻璃等硬質材料所構成的。因此’由按壓體80對低折 射率層31施加的應力未被緩和’亦即,如圖5A(a) (b )所示,於低折射率層3 1會形成破斷部9 1。 第2比較形態 其次,參照圖5 B ( a ) ( b ) ’說明根據第2比較形 態之顯示用前面板9 5。於根據第2比較形態的顯示用前面 板95,顯示用前面板95的緩衝層97的維氏硬度及彈性變 形量的比率,比根據本實施形態的顯示用前面板4 0的緩 衝層60的維氏硬度及彈性變形量的比率更小。 圖5B ( a )係顯示壓入按壓體80的狀態之顯示用前 面板95之圖,圖5B(b)係顯示除去按壓體80後的顯示 用前面板95之圖。如圖5 (a)所示,於顯示用前面板95 設有緩衝層97,因此,由按壓體80對低折射率層3 1施加 的應力應被緩和。然而,緩衝層97的維氏硬度及彈性變 形量的比率,比根據本實施形態的顯示用前面板4 0的緩 -22- 201243443 衝層60的維氏硬度及彈性變形量的比率更小。因此’在 除去按壓體80後’緩衝層97的形狀不會回復原狀’而示 如圖5B ( b )所示於緩衝層97及低折射率層3 1維持被形 成著凹部96的狀態。 本實施形態之效果 對此根據本實施形態,如前所述,在防反射膜3 0之 低折射率層31與透明基板20之間中介著緩衝層60。此緩 衝層60的厚度爲0·5μηι以上。此外,對緩衝層60以5mN 的荷重壓入維氏硬度壓子時之維氏硬度在50〜100之範圍 內,且緩衝層60的彈性變形量對當時的緩衝層60的總變 形量的比率在〇 · 5 5以上。因此,如圖4 ( a )所示,藉由 緩衝層60可以適切地緩和由按壓體80對低折射率層3 1 施加的應力。此外,如圖4(b)所示,在除去按壓體80 後,緩衝層60的形狀會彈性地回復到幾乎原狀。藉此, 於取除按壓體80後被形成於低折射率層3 1的凹部4 1的 尺寸可以被壓抑於最小限度。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緩衝層60的光折射率,係 以與透明基板2 0的光折射率之差的絕對値在〇 . 0 3以下的 方式被設定的。藉此,可以抑制起因於防反射膜3 〇的低 折射率層31與透明基板20之間設置緩衝層6〇而導致光 的反射增加的情形。 變形例 -23- 201243443 又,於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顯示用前面板40,例示緩衝 層60設於透明基板20的觀察者側,而防反射膜30設於 緩衝層60的觀察者側之例。然而並不以此爲限,如圖49 所示,緩衝層60設於透明基板20的顯示部側,防反射膜 30設於緩衝層60的顯示部50側亦可。在此場合,如圖 49所示,防反射膜3 0的低折射率層3 1,位於防反射膜3 0 的顯示部50側之最外面。又,「觀察者側」在把顯示用 前面板40對顯示部50進行配置時,意味著朝向觀察者之 面。此外,「顯示部側」在把顯示用前面板4 0對顯示部 50進行配置時,意味著朝向顯示部50之面。 根據本變形例,藉由顯示用前面板40的防反射膜3 0 ,可以防止來自顯示部50的光在顯示用前面板40的顯示 部5 0側反射,結果,可以提高顯示用前面板40之光透過 率。此外,可以使顯示裝置70之製造步驟中對防反射膜 30的低折射率層31施加的應力,藉由緩衝層60可以適切 地緩和。藉此,可以防止防反射膜3 0損傷。 第2實施型態 其次,參照圖6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型態。此處圖 6係於根據本發明之第2實施型態之顯示用前面板40,擴 大顯示防反射膜30的低折射率層31之圖。 如圖6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低折射率層3 1,包含結 合劑樹脂部3 1 a、以及被分散於結合劑樹脂部3丨a內的複 數之中空塡料31b。中空塡料31b的內部被塡充著空氣等 -24 - 201243443 ’因此’與僅以結合劑樹脂部3丨a構成低折射率層31的 場合相比’低折射率層3 1全體之光折射率變低。 結合劑樹脂部3 1 a的材料沒有特別限定,例如,於前 述第1實施形態作爲低折射率層31之材料舉出的氟樹脂 等被適宜使用。此外’作爲中空塡料31b,使用成爲中空 的玻璃珠等。 較佳者爲’以使低折射率層3丨全體之光折射率成爲 比1 · 3 5還要小的方式適宜地設定低折射率層3 1之結合劑 樹脂部3 1 a及中空塡料3 1 b分別的體積率。此處,作爲低 折射率層3 1全體的光折射率,係由結合劑樹脂部3〗a的 光折射率乘上結合劑樹脂部3 1 a的體積率所算出之値,加 上由中空塡料31b的光折射率乘上中空塡料31b的體積率 所算出之値,而導出。 根據本實施形態,低折射率層3 1,包含結合劑樹脂部 31a、以及被分散於結合劑樹脂部31a內的複數之中空塡 料3 1 b。因此,可以使作爲低折射率層3 1全體之光折射率 更低。藉此,可以更爲提高防反射膜3 0之防止外光反射 的效果。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在防反射膜3 0之低折射率 層3 1與透明基板20之間中介著緩衝層60。因此,即使在 包含中空塡料31b這樣的使用耐擦傷性很低的低折射率層 3 1的場合,也可以藉由緩衝層60 ’緩和由外部對低折射 率層31施加的應力。藉此’可以防止由於來自外部的應 力而使防反射膜30損傷。 -25- 201243443 第3實施型態 其次,參照圖7說明本發明之第3實施型態。此處, 圖7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第3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之剖面 圖。 圖7所示之第3實施形態,僅有防反射膜,進而具有 設於低折射率層的顯示部側的高折射率層這一點有所不同 ,其他構成,與圖1至圖4(a) (b)所示的第1實施形 態約略相同。於圖7所示的第3實施形態,與圖1至圖4 (a) (b)所示之第1實施型態相同的部分賦予同一符號 省略詳細的說明。 如圖7所示,防反射膜3 0,包含位於觀察者側的最外 面的低折射率層3 1,及設於低折射率層3 1的顯示部5 0側 的高折射率層3 2。此高折射率層3 2的光折射率,比透明 基板20及低折射率層31的光折射率更大。藉由設置這樣 的高折射率層3 2,可以更爲提高防反射膜3 0之防止外光 反射的效果。 高折射率層32的光折射率,只要比透明基板20及低 折射率層3 1的光折射率更大即可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在 1.55〜2.20的範圍內。作爲構成高折射率層32的材料, 可以使用具有高光折射率的週知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揭 示於日本特開2005-43749號公報的材料。高折射率層32 的厚度,例如在20〜300nm的範圍內。 又,於本實施形態,例示防反射膜3 0由低折射率層 -26- 201243443 3 1與高折射率層32構成之例,但不以此爲限。只要低折 射率層3 1位於防反射膜3 0的觀察者側的最外面,防反射 膜30包含其他種種層亦可。例如,具有比低折射率層31 的光折射率更大,且比高折射率層32的光折射率更小的 光折射率之中折射率層(未圖示),設於高折射率層3 2 的顯示部50側亦可。進而,底塗層或硬塗層等設於防反 射膜30的顯示部50側之最外面亦可。 變形例 又,於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顯示用前面板40,與圖49 所示的第1實施形態之變形例的場合同樣,緩衝層60被 設於透明基板20的顯示部側,防反射膜30被設於緩衝層 60的顯示部50側亦可。在此場合,如圖50所示,防反射 膜3 0的高折射率層3 2,設於低折射率層3 1的觀察者側。 藉由設置這樣的高折射率層3 2,可以更爲提高防反射膜 30之防止來自顯示部50的光的反射之效果。 第4實施型態 其次,參照圖8說明本發明之第4實施型態。此處’ 圖8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第4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之剖面 圖。 圖8所示之第4實施形態’僅有顯示用前面板’進而 具有設於透明基板的顯示部側的追加緩衝層’與設於追加1 緩衝層的顯示部側的追加防反射膜這一點有所不同’其他 £ -27- 201243443 構成,與圖1至圖4(a) (b)所示的第1實施形態約 相同。於圖8所示的第4實施形態,與圖1至圖4(a) b)所示之第1實施型態相同的部分賦予同一符號省略 細的說明》 如圖8所示,顯示用前面板40 ,具備設於透明基 20的觀察者側的緩衝層60,及設於緩衝層60的觀察者 的防反射膜30,設於透明基板20的顯示部側的追加緩 層65,以及設於追加緩衝層65的顯示部50側的追加防 射膜3 5。其中追加防反射膜3 5,具有位於顯示部5 0側 最外面的追加低折射率層3 6。追加緩衝層65,追加防 射膜3 5以及追加低折射率層3 6,與第1實施型態之緩 層60,防反射膜30以及低折射率層3 1約略同樣,所以 略詳細說明。 於這樣的本實施形態,不僅在透明基板20之觀察 側連顯示部5 0側也設置追加防反射膜3 5 »因此,顯示 前面板40,不僅防止外光在顯示用前面板40的觀察者 反射,也防止來自顯示部50的光在顯示用前面板40的 示部50側反射。此外,藉由在透明基板20與追加防反 膜35之間中介著追加緩衝層65,可以防止追加防反射 3 5損傷。 變形例 又,於本實施形態,例示防反射膜3 0僅由低折射 層31構成,而追加防反射膜3 5僅由追加低折射率層 略 ( 詳 板 側 衝 反 的 反 衝 省 者 用 側 顯 射 膜 率 -28- 36 201243443 所構成之例。然而,不以此爲限,與前述第3實施形態的 場合同樣,防反射膜30或追加防反射膜35包含其他種種 層亦可。例如圖9所示,於低折射率層3 1的顯示部50側 ,設置具有比低折射率層3 1的光折射率更大的光折射率 之高折射率層32亦可。此外,於追加低折射率層36的觀 察者側,設置具有比追加低折射率層3 6的光折射率更大 的光折射率之追加高折射率層3 7亦可。 其他變形例 此外於前述之各實施形態,亦可適當形成提高了設計 性之意匠層。例如圖10所示,於顯示用前面板40之觀察 者側的非顯示區域內被形成意匠層10亦可。 此外,於前述各實施形態,雖未圖示,但供保護透明 基板20或緩衝層60之用的硬塗層或底塗層被設於透明基 板2 0與緩衝層6 0之間亦可。 第5實施型態 其次,參照圖1 1至圖1 3說明本發明之第5實施型態 。圖1 1至圖1 3所示之本實施形態,僅有顯示用前面板進 而具有接著層這一點有所不同,其他構成,與圖1至圖4 (a) ( b )所示的第1實施形態約略相同。於圖1 1至圖 13所示的第5實施形態,與圖1至圖4(a) (b)所示之 第1實施型態相同的部分賦予同一符號省略詳細的說明》 -29- 201243443 顯示用前面板 根據本實施形態之顯示用前面板40,是假設於一製造 業者或製造場所製造顯示用前面板40,而於其他製造業者 或製造場所與顯示部或者後述之觸控面板感測器或保護層 等組合的場合而構成者。 如圖11所示,顯示用前面板40,具備透明基板20’ 設於透明基板20的觀察者側的緩衝層60,及設於緩衝層 60的觀察者側,由低折射率層3 1所構成的防反射膜3 0, 以及設於防反射膜30的觀察者側的接著層(觀察者側接 著層)100。這些之中防反射膜30,具有位於觀察者側的 最外面的低折射率層3 1。又,「位於觀察者側的最外面的 低折射率層3 1」之敘述,在防反射膜3 0由複數之層所構 成的場合,意味著這些各層之中位在觀察者側的最外面的 層是由低折射率層3 1所構成。亦即,「位於觀察者側的 最外面的低折射率層31」之敘述,於顯示用前面板,並沒 有排除在防反射膜30的觀察者側進而設置接著層100等 其他層的形態。 (接著層) 設於透明基板20的觀察者側的接著層100 |是爲了在 保護層等應被配置於顯示用前面板40的觀察者側的構件 使顯示用前面板40密接之用而設之層。藉由顯示用前面 板40預先具備這樣的接著層100,可以使組合顯示用前面 板40與保護層等的作業變得容易化。 -30- 201243443 構成接著層100的材料,可以因應於與顯 4〇組合的構件或者顯示用前面板40的使用環 擇。例如,具有所要的可塑度的聚矽氧烷組成 載於特開20 04-2 1 25 2 1號公報的聚矽氧烷組成 的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或丙烯酸系黏 記載於特開2002-3485 46號公報的丙烯酸系黏 成的透明黏著薄片,作爲接著層100使用。這 著薄片,例如可以藉由把丙烯酸酯共聚合物以 氰酸酯系、三聚氰胺系或者金屬化合物的架橋 者,或者將紫外線硬化型丙烯酸系黏著劑等加 而得到。 接著層100的厚度,可以因應於使用的材 用前面板40組合的構件或者顯示用前面板40 而適當選擇,例如在1〜200 μιη之範圍內。 又,雖未圖示,但顯示用前面板之接著属 PET等所構成的膜來覆蓋亦可。藉此,可以 1 00的黏著力劣化,此外,也可以使顯示用前0 復性提高。 (變形例) 又,如圖1 2所示,在設於防反射膜3 0的 接著層100之觀察者側,進而預先設置保護層 此保護層1〇5,係意圖假設即使在顯示用前面ί 基板20破損的場合,也可以防止透明基板20 示用前面板 境而適當選 物(例如記 物)所構成 著劑(例如 著劑)所構 樣的透明黏 環氧系、異 劑使其架橋 工爲薄片狀 料、與顯示 的使用環境 i 1〇〇藉由 防止接著層 S板40之回 觀察者側的 1 05亦可。 ί 40的透明 的破片飛散 -31 - 201243443 而設置之層。作爲這樣的保護層105的材料,例如 出光硬化樹脂型式、熱硬化樹脂型式、2液混合反 式、雙面黏著薄片型式的材料等。其中於光硬化樹 ’使用自由基系硬化系或陽離子系硬化系的材料。 系硬化系之材料,包含丙烯酸系、烯/硫醇系、乙 的材料等’陽離子系硬化系之材料包含環氧系、氧 院系、乙燃醚系的材料等。此外,於熱硬化樹脂型 料,包含環氧系、酚系、聚酯系之材料等。 (其他變形例) 此外於前述之圖11及圖12所示的型態,顯示 1 〇 〇位於顯示用前面板4 0之觀察者側之例。然而並 爲限’接著層1〇〇位於顯示用前面板40之顯示部 。例如圖13所示’顯示用前面板40,具有位於顯 的最外面的接著層(顯示部側接著層)100亦可。 可以使設於顯示用前面板40的顯示部側的構件, 示部或後述的觸控面板感測器與顯示用前面板40 作業容易化。 此外,於圖1 1至圖1 3的形態,顯示防反射膜 由低折射率層31構成之例。然而,不以此爲限, 第3實施形態的場合同樣,防反射膜3 0進而具有 率層32亦可。此外,與前述第4實施形態的場合 顯示用前面板40進而具有追加緩衝層65及追加防 35亦可。在此場合,於追加防反射膜35的顯示部 可以舉 應液型 脂型式 自由基 烯醚系 雜環丁 式的材 接著層 不以此 側亦可 示部側 藉此, 例如顯 的組合 30僅 與前述 高折射 同樣, 反射膜 側設置 -32- 201243443 接著層100亦可。 第6實施型態 其次,參照圖14及圖15說明本發明之第6實施型態 。圖〗4及圖1 5所示之本實施形態,僅有謀求追加防反射 膜的追加低折射率層的高硬度化這一點有所不同,其他構 成,與圖8所示的第4實施形態約略相同。於圖14及圖 1 5所示的第6實施形態,與圖8所示之第4實施型態相同 的部分賦予同一符號省略詳細的說明。 顯示用前面板 如圖14所示,顯示用前面板40,具備設於透明基板 20的觀察者側的緩衝層60,及設於緩衝層60的觀察者側 的防反射膜30,設於透明基板20的顯示部50側的追加緩 衝層65,以及設於追加緩衝層65的顯示部50側的追加防 反射膜35。其中防反射膜30,具有位於防反射膜30的觀 察者側的最外面的低折射率層3 1,此外,追加防反射膜 3 5,具有位於追加防反射膜3 5的顯示部側的最外面的追 加低折射率層3 6 A。本實施形態,特徵爲追加防反射膜3 5 的追加低折射率層36 A的耐擦傷性,比防反射膜30的低 折射率層31的耐擦傷性更高。如此,藉由於低折射率層 31的耐擦傷性與追加低折射率層36A的耐擦傷性設差異 ,如後述般’於顯示用前面板40的製造步驟或顯示用前 面板40與其他構件組合的步驟可以防止低折射率層3 1及 -33- 201243443 追加低折射率層36A損傷。 一般而言,於透明基板20的兩側被形成層的場合, 先要準備透明基板20,其次於透明基板20之上側(一側 )形成第1層。其後,使被形成第1層的透明基板20上 下反轉’其次於透明基板20之上側(另一側)形成第2 層。亦即,第2層被形成時,第1層變成位於透明基板20 的下側。因此,在第2層被形成時,第1層變成與搬送台 等製造設備接觸,其間可能會使第1層產生損傷。 另一方面,根據本實施形態的話,於透明基板2 0形 成防反射膜30、追加防反射膜35、緩衝層60及追加緩衝 層65的場合,首先於透明基板20的上側(顯示部側)形 成追加緩衝層65及追加防反射膜35,其次使透明基板20 上下反轉,其後於透明基板2 0的上側(觀察者側)形成 防反射膜30及緩衝層60。此處,如前所述,追加防反射 膜35的追加低折射率層36A的耐擦傷性,比防反射膜30 的低折射率層3 1的耐擦傷性更高。亦即,形成防反射膜 30及緩衝層60的期間即使追加防反射膜35之追加低折射 率層36A與搬送台等製造設備接觸,也可以防止追加低折 射率層3 6損傷》 (追加低折射率層) 其次說明構成這樣的追加低折射率層36A的具體方法 。如前所述,一般而言,構成層的材料之光折射率降低, 與構成層的材料之提高耐擦傷性是彼此取捨的關係。亦即 -34- 201243443 ,一般而言,藉由使追加低折射率層3 6 A的光折射率比低 折射率層3 1的光折射率更高,可以使追加低折射率層 3 6 A的耐擦傷性比低折射率層31的耐擦傷性更高。例如 ,低折射率層3 1的光折射率成爲比透明基板20的光折射 率更充分小之値,例如爲1.35的場合,追加低折射率36A 的光折射率,被設定爲比低折射率層3 1的光折射率更大 且比透明基板2 0的光折射率更小之値,例如1.4 5。藉此 ,可以對追加低折射率層36A賦予比低折射率層31更高 的耐擦傷性。這樣的追加低折射率層36A,較佳者爲把施 加了 600g的荷重的鋼絨(No.0000 )在追加低折射率層 36A上掃拉(往復10次,行程100mm)的場合,也具有 在掃拉之後的追加低折射率層3 6 A無法視覺確認擦傷痕的 程度的耐擦傷性。 此外,一般而言,在光折射率與反射率之間,具有光 折射率越小反射率就越低的對應關係係屬已知。亦即,藉 由使追加低折射率層3 6 A的光折射率比低折射率層31的 光折射率更高的方式構成追加低折射率層3 6 A,也可以使 追加低折射率層36A的耐擦傷性比低折射率層31的耐擦 傷性更高。例如,低折射率層3 1的反射率爲1 %以下,而 以追加低折射率層36A的反射率成爲1〜2%的範圍內的 方式構成低折射率層3 1以及追加低折射率層3 6 A亦可。 (變形例) 如前所述使用具有耐擦傷性提高了的追加低折射率層 -35- 201243443 3 6 A的追加防反射膜3 5的場合,顯示部側之顯示用前面 板40的耐擦傷性藉由追加低折射率層36A而充分被確保 。亦即,使用具有追加低折射率層3 6 A的追加防反射膜 3 5的場合,如圖1 5所示,在透明基板20與追加防反射膜 35之間不設置追加緩衝層65亦可。藉此,可以於顯示用 前面板40之製造步驟削減追加緩衝層65的形成步驟。藉 此,可以確保顯示部側之顯示用前面板40的耐擦傷性同 時可提高顯示用前面板40的生產性。 又,於本實施形態及其變形例,例示追加防反射膜3 5 僅由追加低折射率層3 6 A所構成之形態。然而,不以此爲 限,與前述第4實施形態的變形例的場合同樣,追加防反 射膜35進而具有追加高折射率層37亦可。同樣地,防反 射膜30進而具有高折射率層32亦可。藉此,可以更爲提 高防反射膜3 0及追加防反射膜3 5之防止外光反射的效果 此外,與前述第5實施形態的場合同樣,於防反射膜 3 〇之觀察者側或者追加防反射膜3 5的顯示部側設置接著 層1 〇〇亦可。藉此,可以使組合顯示用前面板40與其他 構件的作業變得容易化。此外,與前述第5實施形態的變 形例的場合同樣,於設在防反射膜3 0之觀察者側的接著 層1 〇〇的觀察者側設置保護層1 05亦可。 第7實施型態 其次,參照圖16至圖20說明本發明之第7實施型態 -36- 201243443 。圖16至圖20所示之本實施形態’僅有顯示裝置的顯示 部具有觸控面板感測器這一點有所不同’其他構成,與圖 1至圖4 ( a ) ( b )所示的第1實施形態約略相同。於圖 16至圖20所示的第7實施形態’與圖1至圖4(a) (b )所示之第1實施型態相同的部分賦予同一符號省略詳細 的說明。 顯示裝置 如圖16所示,顯示裝置70,具備顯示部50,及對顯 示部50被配置於觀察者側的顯示用前面板40 »作爲顯示 用前面板40,可以適當使用前述第1至第6實施形態所示 之顯示用前面板40之任一。此外,顯示部50’如圖16所 示,具有供把顯示影像之用的光投射至觀察者側的顯示單 元1 5 1,設於顯示單元1 5 1的觀察者側,檢測出顯示裝置 7〇由觀察者側被觸碰到時的觸碰處所之觸控面板感測器 1 1 〇。作爲顯示單元1 5 1,與前述各實施形態的場合通樣, 可以使用LCD、PDP、有機EL、無機EL或電場放射型等 種種型式。 又,被期待著堅固地密接顯示用前面板40與顯示部 5 〇的場合,較佳者爲使用具有位在顯示部側的最外面的接 著層1 〇〇之顯示用前面板40。藉此,可以使顯示用前面板 40與顯示部50堅固地密接,藉此,可以防止在顯示用前 面板40與顯示部50之間產生空氣間隙。 或者是,如圖17所示,顯示部50,進而具有設於觸 -37- 201243443 控面板感測器no的觀察者側的接著層101亦可。藉由顯 示部50預先具備這樣的接著層101,可以使顯示部50與 顯示用前面板40堅固地密接,而且使得組合顯示部50與 顯示用前面板40的作業變得容易化。 觸控面板感測器 其次,詳細說明顯示部50之觸控面板感測器11〇。包 含於顯示部50的觸控面板感測器110的型式沒有特別限 制,可以適當使用種種型式的觸控面板感測器1 1 0。例如 ,可以使用根據來自被檢測體的壓力而檢測出觸碰處所的 電阻膜方式的觸控面板感測器,或者根據來自人體等被檢 測體的靜電而檢測出觸碰處所的靜電電容方式的觸控面板 感測器。 其他還可以使用光感測器方式、矩陣開關方式、表面 彈性波方式、電磁誘導方式等種種方式的觸控面板感測器 。其中光感測器方式之觸控面板感測器,具有接受光而進 行光電變換的光感測器,與比光感測器更靠近觀察者側與 光感測器對向的方式設置的,選擇性透過特定波長區域的 光之選擇透過層。在此場合,光感測器,主要接受透過選 擇透過層的特定波長區域的光。接著,藉由光感測器檢測 到來自手指等被檢測體的反射光,而檢測到被檢測體對顯 示裝置70由觀察者側觸碰之情形。又,於這樣的光感測 器方式之觸控面板感測器,根據來自被檢測體的反射光而 檢測出觸碰處所,所以被檢測體不限於手指等人體,可以 -38- 201243443 檢測出種種物體的觸碰處所。這樣的光感測器方式之觸控 面板感測器之更爲詳細的介紹,例如可以參照特開2009-151039號公報,特開2007-192713號公報等的記載。 (靜電電容方式的觸控面板感測器) 其次,參照圖1 8A至圖1 8C,說明觸控面板感測器 110爲靜電電容方式的場合之觸控面板感測器的構成 之一例。圖18A係顯示靜電電容方式的觸控面板感測器 110之平面圖,圖18B係由XMB-XVIIIB方向所見之圖 18Α的觸控面板感測器110的剖面圖,圖18C係由XVIDC-XVIC方向方向所見的圖18Α之觸控面板感測器110之剖 面圖。 如圖18Α至圖18C所示,靜電電容方式的觸控面板感 測器110,具有觸控面板感測器用基板116、在觸控面板 感測器用基板116的觀察者側的面上以特定的圖案設置的 複數之X透明導電圖案111及y透明導電圖案112。如圖 18A所示,>:透明導電圖案111延伸於X方向,此外,y 透明導電圖案112延伸於與X方向正交的y方向。 各X透明導電圖案111,具有:具約略正方形的形狀 之複數X電極單位111a,與鄰接的X電極單位111a間於 X方向連接的X接續部111b。藉由這樣的X透明導電圖案 1 1 1,檢測出被檢測體的觸碰處所之y方向的位置。此外 ,各y透明導電圖案112,具有:具約略正方形的形狀之 複數y電極單位112a,與鄰接的y電極單位112a間於y -39- 201243443 方向連接的y接續部〗12b°藉由這樣的y透明導電圖案 1 1 2,檢測出被檢測體的觸碰處所之X方向的位置。 此外,於觸控面板感測器用基板116上’被設有以特 定的圖案來設置的,分別被導電連接到x透明導電圖案 111及y透明導電圖案112的取出配線113及取出配線 1 1 4,及被連接於取出配線1 1 3及取出配線1 1 4,把來自X 透明導電圖案111及y透明導電圖案112的訊號往外部取 出之用的端子部1 15。 於觸控面板感測器110,藉由前述各導電圖案111、 1 1 2、取出配線1 1 3、1 1 4以及端子部1 1 5的組合體,構成 具有檢測觸碰位置同時把檢測訊號往外部取出之觸控面板 機能的感測器部120。 其次,說明觸控面板感測器110之各構成要素的材料 。各X透明導電圖案111及y透明導電圖案112,被配置 於供顯示影像之用的顯示區域。因此,各X透明導電圖案 111及y透明導電圖案112,係由具有導電性及透明性的 材料,例如ιτο所構成。另一方面,取出配線113、取出 配線114及端子部115,被配置於位在顯示區域的周緣的 非顯示區域。因此,構成取出配線i丨3、取出配線丨丨4及 端子部1 1 5的材料沒有具有透明性的必要。亦即,取出配 線113、取出配線114及端子部U5 —般是由具有比乂透 明導電圖案ill及y透明導電圖案112的材料更高的電氣 傳導率的金屬材料來構成。 觸控面板感測器用基板116的材料,只要具有支撐各 -40- 201243443 導電圖案111、112、取出配線H3、114及端子部115, 同時具有透明性即可’沒有特別限定。例如,作爲觸控面 板感測器用基板1 1 6的材料,使用具有透明性的玻璃或高 分子等。 如圖18B及圖18C所示,包含各導電圖案iii、U2 、取出配線113、114及端子部115的感測器部120,藉由 在觸控面板感測器用基板116上使ITO或金屬材料等層積 而形成的。又’如圖1 8B及圖18C所示,爲了防止X接續 部111b及y接續部112b導電接續,在x接續部llib及y 接續部112b之間中介著絕緣層117亦可。此外,於圖 18B及圖18C以單點虛線表示的,設有保護各導電圖案 1 1 1、1 1 2、取出配線1 1 3、1 1 4及端子部1 1 5的保護層1 1 9 亦可。作爲保護層1 1 9,可以適當使用具有透明性及絕緣 性的樹脂材料等。 根據本實施形態的話,顯示裝置70的顯示部50具有 觸控面板感測器1 1 0。因此,可以對顯示裝置7 0賦予觸控 面板機能。此外,於顯示部5 0的觸控面板感測器1 1 0的 觀察者側,設置前述之第1至第6型態的顯示用前面板40 。因此,可以藉由顯示用前面板40適切地保護觸控面板 感測器110,而且於顯示裝置70的觀察者側可以防止產生 外光的反射。 又,於前述之例’顯示感測器部1 20設於觸控面板感 測器用基板1 1 6的觀察者側的面上之例。然而並不以此爲 限,感測器部1 20設於觸控面板感測器用基板1 1 6的顯示 -41 - 201243443 部側之面上亦可》 此外,感測器部120之各構成要素的一部分被設於觸 控面板感測器用基板1 1 6之觀察者側的面上,感測器部 120之各構成要素的其他部分設於觸控面板感測器用基板 1 1 6的顯示部側之面上亦可。例如,X透明導電圖案111 被設於觸控面板感測器用基板116之觀察者側的面上,y 透明導電圖案112設於觸控面板感測器用基板116的顯示 部側之面上亦可。 (變形例) 如圖19所示,觸控面板感測器110,除了觸控面板感 測器用基板1 1 6及感測器部1 20以外,亦可進而具有供處 理藉由感測器部120檢測出的訊號之用的訊號處理部125 。訊號處理部1 2 5,例如,包含印刷電路板,及設於印刷 電路板上,根據來自感測器部120的訊號解析觸碰處所之 處理用1C。此外,把電器訊號取出至外部之用的配線包含 於訊號處理部125亦可。這樣的配線,例如由可撓基板來 構成亦可。 訊號處理部1 25,例如於圖1 8A以單點虛線所示的, 被連接於感測器部120的端子部115。 此外,如圖20所示,觸控面板感測器1 1 0進而具有 訊號處理部125,而且在觸控面板感測器110與顯示用前 面板40之間設接著層101亦可。 -42- 201243443 第8實施型態 其次,參照圖21至圖33說明本發明之第8實施型 。於本實施型態,說明前述各實施型態之顯示裝置的顯 部爲LCD型式者的場合之具體構成例。於圖21至圖 所示之第8實施型態,與前述各實施型態相同的部分賦 同一符號省略詳細的說明。 圖21係顯示具備LCD型式的顯示部50的顯示裝 70之一例。如圖21所示,顯示部50 ’具有LCD型式 顯示單元151,與設在顯示單元151的觀察者側的觸控 板感測器1 1 〇。 (顯示單元) 顯示單元151,具有:背光單元158、設於背光單 1 58的觀察者側的光源側偏光板1 56、設於光源側偏光 156的觀察者側的LCD面板155'以及設於LCD面板1 的觀察者側的觀察者側偏光板154。作爲背光單元158 可以使用螢光燈或LED等種種型式的光源。此外,於 光燈或LED等的外側(與觀察者側相反之側),進而 含反射來自螢光燈或LED等的光的反射板亦可。作爲 察者側偏光板154及光源側偏光板156,可以於LCD型 的顯示部適宜使用週知的偏光板。又,雖未圖示,但在 示裝置70的各構成要素間中介著接著層亦可。 (LCD面板) 態 示 34 予 置 的 面 元 板 5 5 > 螢 包 觀 式 顯 -43- 201243443 LCD面板155,如圖22所示,包含TFT基板210、設 於TFT基板210的觀察者側的彩色濾光片200、以及被充 塡於TFT基板210與彩色濾光片200之間的液晶層215。 TFT基板210,雖未圖示,但包含各個對應於顯示裝置70 的單位畫素,對液晶2 1 5施加特定的電壓而控制液晶層 215的狀態之複數液晶驅動部。此外,彩色濾光片200, 包含彩色濾光片用基板201、在彩色濾光片用基板201上 以特定圖案設置的黑矩陣層202、以及設於黑矩陣層202 間的複數色之著色層203。 彩色濾光片用基板20 1的材料,只要適切地支撐黑矩 陣層202及著色層20+3,同時具有透明性即可,沒有特別 限定。例如,作爲彩色濾光片用基板20 1的材料,使用具 有透明性的玻璃或高分子等。 根據本實施形態的話,LCD型式的顯示裝置70,具 備:顯示部50及設於顯示部50的觀察者側的顯示用前面 板40。因此,可以於LCD型式的顯示裝置70的觀察者側 防止產生外光的反射。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的話,顯示部50具有觸控面 板感測器1 10。因此,可以對LCD型式的顯示裝置70賦 予觸控面板機能。 (變形例) 又,於本實施型態,如圖2 3所示’顯示單元1 5 1 ’亦 可進而包含被設於光源側偏光板1 5 6與背光單元1 5 8之間 -44- 201243443 的光學補償膜157»光學補償膜157,例如由相位差膜、 亮度提高膜或者導光板等所構成。藉由進而設置這樣的光 學補償膜1 5 7,可以更爲提高由背光單元1 5 8對光源側偏 光板156射入的光的品質。又,光學補償膜157,亦可爲 與背光單元158另外構成的構成要素,亦可爲包含於背光 單元1 5 8的構成要素。 (中間製品) 又,於前述之本實施型態及其變形例,顯示了包含背 光單元158的顯示單元151與觸控面板感測器110或顯示 用前面板40組合之例。然而不以此爲限,在顯示單元151 被形成之前的階段,組合顯示單元151的各構成要素,例 如觀察者側偏光板154或LCD面板155與觸控面板感測 器110或顯示用前面板40組合亦可。 例如圖24所示,觀察者側偏光板154及LCD面板 155與觸控面板感測器110及顯示用前面板40組合,藉此 ,構成供顯示裝置用之中間製品220亦可。 此外,如圖25所示,觀察者側偏光板1 54、LCD面 板1 5 5及光源側偏光板1 5 6與觸控面板感測器1 1 0及顯示 用前面板40組合,藉此,來構成供顯示裝置用之中間製 品2 2 0亦可。 此外,如圖26所示,觀察者側偏光板154、LCD面 板155、光源側偏光板156及光學補償膜157與觸控面板 感測器1 1 〇及顯示用前面板40組合’藉此,來構成供顯 -45- 201243443 示裝置用之中間製品220亦可。 (觸控面板感測器之配置的變形例) 此外,於前述之本實施型態及其變形例,顯示觸控面 板感測器Π0與顯示單元151係另外形成的構成要素,而 且觸控面板感測器110被設於顯示單元151的LCD面板 1 5 5之觀察者側之例。然而不以此爲限,觸控面板感測器 110被包含於顯示單元151,而且觸控面板感測器110被 設於觀察者側偏光板154與LCD面板155之間亦可。 圖27至圖31,係顯示觸控面板感測器110被設於觀 察者側偏光板154與LCD面板155之間的形態之例。圖 2 7至圖31所示的形態,分別僅在觸控面板感測器1 1 〇被 設於觀察者側偏光板154與LCD面板155之間這一點上 不同,其他構成與圖21、圖23至圖26所示的形態約略相 同。 又,「觸控面板感測器1 1 0爲與顯示單元1 5 1另行構 成的構成要素」,是指觸控面板感測器110與顯示單元 1 5 1是另行操作、搬送的。又,「觸控面板感測器1 1 0包 含於顯示單元151」,是指觸控面板感測器110與顯示單 元151是同時被操作、搬送的。 (觸控面板感測器一體型彩色濾光片之例) 此外,於前述本實施型態及其變形例,顯示觸控面板 感測器1 10與LCD面板155的彩色濾光片200是分別構 -46 - 201243443 成的構成要素之例。然而,不以此爲限’觸控面板感測器 ,亦可與彩色濾光片2 00 —體形成。又「觸控面板感測器 與彩色濾光片一體地被形成」,是如以下參照圖3 2所說 明的,意味著觸控面板用基板與彩色濾光片用基板成爲共 通的。 圖3 2係顯示具有觸控面板機能的觸控面板感測器一 體型的彩色濾光片200A。如圖32所示’彩色濾光片 200A,具有:彩色濾光片用基板201、設於彩色濾光片用 基板201的觀察側的感測器部120、設於彩色濾光片用基 板201的顯示部側的黑矩陣層202及著色層203。此處’ 感測器部120,與圖16至圖20所示之第7實施型態之感 測器部1 2 0爲約略相同,所以省略詳細的說明。 於本變形例,藉由LCD面板155A具有觸控面板感測 器一體型的彩色濾光片200A’而對LCD面板155A賦予 觸控面板機能。圖33係顯示具備具有觸控面板機能的 LCD面板155A之顯示裝置70。 根據本變形例,如前所述,觸控面板感測器,與彩色 濾光片一體地被形成。藉此,可以藉由顯示裝置7〇簡易 地賦予觸控面板機能。此外,與彩色濾光片200與觸控面 板感測器1 1 〇另行構成的場合相比,可以不需要觸控面板 感測器用的基板。亦即,使用觸控面板感測器一體型彩色 濾光片200A而構成附有觸控面板機能的顯示裝置70的場 合,可以使顯示裝置70減低觸控面板感測器用的基板部 分的厚度及重量。 -47- 201243443 又,彩色濾光片200與觸控面板感測器1 10另行構成 的場合,可以考慮彩色濾光片200與觸控面板感測器110 藉由接著層等來貼合。因此,會有接著層的部分導致觸控 面板感測器之光的透過率降低。另一方面,根據本變 形例的話,藉由使觸控面板感測器與彩色濾光片一體地形 成,供貼合之用的接著層變成不再需要。藉此,可以提高 光的透過率。此外,使用接著層貼合彩色濾光片2 00與觸 控面板感測器11 〇的步驟也變成不需要。因此,可以削減 製造的步驟數,同時可以避免貼合時產生的不良情形。例 如,可以消除在貼合時氣泡等混入,或者因此使得生產率 降低的疑慮。 又,於本說明書中,所謂的「顯示裝置70/顯示部50/ 顯示單元151具備/具有/包含觸控面板感測器110」是指 顯示裝置70/顯示部50/顯示單元151,不僅具備/具有/包 含可以獨立而操作、搬送的觸控面板感測器110的場合, 也包含著在彩色濾光片等顯示裝置70/顯示部50/顯示單元 1 5 1之特定構成要素包含著感測器部1 20的場合的槪念。 第9實施型態 其次,參照圖34及圖3 5說明本發明之第9實施型態 。於本實施型態,說明前述第1至第7實施型態之顯示裝 置的顯示部爲有機EL或無機EL型式者的場合之具體構 成例。於圖34及圖35所示之第9實施型態,與前述各實 施型態相同的部分賦予同一符號省略詳細的說明。 -48- 201243443 圖34係顯示具備有機EL或無機EL型式的顯示部50 的顯示裝置70之一例。如圖34所示,顯示部50,具有有 機EL或無機EL型式的顯示單元151,與設在顯示單元 1 5 1的觀察者側的觸控面板感測器1 1 〇。 (顯示單元) 顯示單元151,具有:反射電極層164、設於反射電 極層164的觀察者側,由有機發光材料或無機發光材料所 構成的發光層163,設於發光層163的觀察者側的彩色濾 光片200,與設於彩色濾光片200的觀察者側的觀察者側 偏光板154。又,雖未圖示,但在顯示裝置70的各構成要 素間中介著接著層亦可。 根據本實施形態的話,有機EL或無機EL型式的顯 示裝置70,具備:顯示部50及設於顯示部50的觀察者側 的顯示用前面板40。因此,可以於有機EL或無機EL型 式的顯示裝置70的觀察者側防止產生外光的反射。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的話,顯示部5 0具有觸控面 板感測器110。因此,可以對有機EL或無機EL型式的顯 示裝置70賦予觸控面板機能。 (中間製品) 又,於前述之本實施型態,顯示了包含反射電極層 164的顯示單元151與觸控面板感測器11〇或顯示用前面 板40組合之例。然而不以此爲限,在顯示單元丨5 1被形 -49 * 201243443 成之前的階段,組合顯示單元151的各構成要素,例如觀 察者側偏光板154或彩色濾光片200與觸控面板感測器 110或顯示用前面板40組合亦可。 例如圖35所示,觀察者側偏光板1 54及彩色濾光片 200及發光層163與觸控面板感測器110及顯示用前面板 40組合,藉此,構成供顯示裝置用之中間製品220亦可。 此外,於本實施型態,也可以如圖3 2及圖3 3所示的 形態的場合同樣,使用具有觸控面板機能的觸控面板感測 器一體型的彩色濾光片2 00A。藉此,可以藉由顯示裝置 70簡易地賦予觸控面板機能。 此外,於本實施型態,也可以如圖2 7至圖3 1所示的 形態的場合同樣地,把觸控面板感測器1 1 〇設於觀察者側 偏光板1 5 4的顯示部側。 第1 〇實施型態 其次,參照圖36至圖4〇說明本發明之第10實施型 態。圖36至圖40所示之本實施形態,僅有顯示用前面板 具有觸控面扳感測器這一點有所不同,其他構成,與圖1 至圖4(a) (b)所示的第1實施形態約略相同。於圖36 至圖40所示的第丨〇實施形態,與圖1至圖4(a) (b) 所示之第1實施型態相同的部分賦予同一符號省略詳細的 說明。 顯示用前面板 -50- 201243443 如圖36所示,顯示用前面板40A,具備透明基板20 ,設於透明基板20的觀察者側的緩衝層60 ’及設於緩衝 層60的觀察者側的防反射膜30,以及設於透明基板20的 顯示部側的觸控面板感測器U 〇。於這樣的本實施型態, 藉由顯示用前面板40A具有觸控面板感測器110,而對顯 示用前面板40A賦予觸控面板機能》 圖37係顯示具備顯示部50、設於顯示部50的觀察者 側,具有觸控面板感測器110的顯示用前面板40A之顯示 裝置70。根據本實施形態,藉由使用附有觸控面板機能的 顯示用前面板40A,可以更爲簡易地對顯示裝置70賦予 觸控面板機能,而且,於顯示裝置70的觀察者側可以防 止產生外光的反射。 然而,於圖36所示的顯示用前面板40A,於透明基 板2 0有觸控面板感測器110直接相接。在此場合,可能 會在透明基板20與觸控面板感測器1 1 0之間產生空氣間 隙,會因此空氣間隙導致透明基板2 0的顯示部側產生光 的反射。以下,說明防止這樣的光的反射之變形例。 (第1變形例) 圖38係顯示在透明基板20與觸控面板感測器110之 間設置接著層100之例。藉由設置這樣的接著層100,可 以防止在透明基板20與觸控面板感測器1 1 0之間產生空 氣間隙’藉此,可以防止於透明基板20的顯示部側產生 光的反射。 -51 - 201243443 (第2變形例) 圖3 9係顯示在透明基板2 0的顯示部側設置追加緩衝 層65以及追加防反射膜35之例。於圖39所示的形態’ 藉由設置由追加低折射率層3 6所構成的追加防反射膜3 5 ,可以防止於透明基板20的顯示部側產生光的反射。此 外,藉由設置追加緩衝層65,可以防止追加防反射膜35 的損傷。 (第3變形例) 圖40係顯示在透明基板20的顯示部側設置由追加低 折射率層3 6 A所構成的追加防反射膜3 5之例。追加低折 射率層3 6 A,與前述第6實施形態的場合同樣,成爲提高 耐擦傷性的追加低折射率層。藉由設置這樣的追加低折射 率層36A,於透明基板20的顯示部側可以防止光的反射 產生,而且可以不需要追加緩衝層65。 (其他變形例) 又,於本實施形態及其變形例,例示防反射膜3 0或 追加防反射膜3 5僅由低折射率層3 1或追加低折射率層3 6 ’ 36A所構成之形態。然而’不以此爲限,與前述第3及 第4實施形態的變形例的場合同樣,防反射膜3 〇或追加 防反射膜35進而具有闻折射率層32或追加高折射率層37 亦可。藉此’可以更爲提高防反射膜30及追加防反射膜 52- 201243443 3 5之防止外光反射的效果。 此外,與前述第5實施形態的場合同樣’於防反射膜 3 〇之觀察者側設置接著層1 〇 0亦可。藉此,可以使組合顯 示用前面板40A與其他構件的作業變得容易化。此外’與 前述第5實施形態的變形例的場合同樣’於設在防反射膜 30之觀察者側的接著層1〇〇的觀察者側設置保護層1〇5亦 可。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及變形例,顯示用前面板40A亦 可進而具有觀察者側偏光板1 54或彩色濾光片200等。例 如圖4 1所示,於透明基板20與觸控面板感測器1 1 0之間 設有觀察者側偏光板i 54亦可,此外如圖42所示那樣, 於觸控面板感測器1 1 0的顯示部側設彩色濾光片200亦可 。此外’雖未圖示,但圖41及圖42所示的觸控面板感測 器110之配置與觀察者側偏光板154的配置互換亦可。 第1 1實施型態 其次’參照圖43至圖48說明本發明之第11實施型 態。圖43至圖48所示之本實施形態,僅有觸控面板感測 器與顯示用前面板一體形成這一點有所不同,其他構成, 與圖36至圖42所示的第10實施形態約略相同。於圖43 至圖48所示的第11實施形態,與圖36至圖42所示之第 1 0實施型態相同的部分賦予同—符號省略詳細的說明。 圖43係顯示與觸控面板感測器一體形成的顯示用前 面板40A。如圖43所示,顯示用前面板4〇a,具備透明 -53- 201243443 基板20,設於透明基板20的觀察者側的緩衝層60 ’及設 於緩衝層60的觀察者側的防反射膜30’以及設於透明基 板20的顯示部側的面上之感測器部1 20。此處’感測器部 1 20,與於前述之第7實施型態所示之感測器部1 20爲約 略相同,所以省略詳細的說明。 此處「觸控面板感測器與顯示用前面板40A —體地形 成」,是如圖43所示的,意味著觸控面板用基板與顯示 用前面板用的透明基板成爲共通的。 如此般根據本實施形態,觸控面板感測器被一體化於 顯示用前面板40A。藉此,可以更爲簡易地對顯示用前面 板40A賦予觸控面板機能。此外,與觸控面板感測器1 1 0 與顯示用前面板40另行構成的場合相比,可以不需要觸 控面板感測器用的基板。亦即,使用顯示用前面板40A構 成附有觸控面板機能的顯示裝置70的場合,可以使顯示 裝置70減少觸控面板感測器用的基板部分的厚度及重量 〇 此外,根據本實施形態的話,透明基板20的顯示部 側之面藉由感測器部1 20覆蓋。亦即,於透明基板20的 顯示部側之面不會被形成空氣間隙。因此,不需要如前述 第1 〇實施形態的場合那樣,於透明基板20的顯示部側設 接著層1〇〇等,可以防止於透明基板20的顯示部側產生 光的反射。亦即根據本實施形態,不僅對顯示用前面板 40A賦予觸控面板機能,同時,可以防止於透明基板20 的顯示部側產生光的反射。 -54- 201243443 此外,以感測器部1 2 0與透明基板2 0之 著層1 00,可以提高感測器部1 20的感度’同 光的透過率。此外,中介接著層1〇〇貼合透明 觸控面板感測器110的步驟變成不要’藉此’ 造的步驟數,同時可避免在貼合時可能會產生 。例如,可以消除在貼合時氣泡等混入’或者 產率降低的疑慮。 又,於本說明書中,所謂的「顯示用前面 /具有/包含觸控面板感測器1 1 0」是指顯示用 ,不僅具備/具有/包含可以獨立而操作、搬送 感測器110的場合,也包含著在顯示用前面板 基板20上被形成感測器部1 20的場合的槪念。 (變形例) 又,與觸控面板感測器一體形成的顯示用 的形態不限於圖4 3所示的形態,亦可考慮其 。例如圖44所示,於感測器部1 20的顯示部 層1 0 0亦可。此外如圖4 5及圖4 6所示那樣, 120安裝訊號處理部125亦可。此外如圖47所 器部1 20的顯示部側設置觀察者側偏光板1 54 如圖48所示,於觀察者側偏光板1 54的顯示 置彩色濾光片200亦可。此外,例示感測器部 於透明基板2 0的顯示部側之面上之例,但不 感測器部120被形成於透明基板20的觀察者 間不中介接 時可以提高 丨基板20與 可以削減製 的不良情形 因此使得生 板40Α具備 前面板40Α 的觸控面板 4 Ο Α的透明 前面板40 A 他種種形態 側設置接著 於感測器部 示,於感測 亦可。此外 部側進而設 120被形成 以此爲限, 側之面上亦 -55- 201243443 可。 (其他變形例) 又,於本實施形態及其變形例,例示防反射膜3 0僅 由低折射率層31所構成之形態。然而,不以此爲限,與 前述第3實施形態的變形例的場合同樣,防反射膜30進 而具有高折射率層32亦可。藉此,可以更爲提高防反射 膜30之防止外光反射的效果。此外,與前述第4實施形 態的場合同樣,顯示用前面板40A進而具有追加緩衝層 65及追加防反射膜3 5亦可。此外,與前述第6實施形態 的場合同樣,耐擦傷性被提高的追加低折射率層36A包含 於追加防反設膜35的場合,不設至追加緩衝層65亦可。 此外,與前述第5實施形態的場合同樣,於防反射膜 30之觀察者側設置接著層1 〇〇亦可。藉此,可以使組合顯 示用前面板40A與其他構件的作業變得容易化。此外,與 前述第5實施形態的變形例的場合同樣,於設在防反射膜 30之觀察者側的接著層100的觀察者側設置保護層105亦 可。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之變形例,例示附有觸控面板機 能的顯示用前面板40A進而具有觀察者側偏光板154或彩 色濾光片200之例。然而,不以此爲限,不具有觸控面板 機能的顯示用前面板40進而具有觀察者側偏光扳154或 彩色濾光片200亦可。 此外,於本實施形態及其變形例,例示緩衝層60設 -56- 201243443 於透明基板20的觀察者側,而感測器部120設於透明 板20的顯示部側之例。然而,不以此爲限,如圖5 1A 示,緩衝層60及感測器部120之任一被設於透明基板 之一方之側亦可。例如,緩衝層60及感測器部1 20任 均設於透明基板20的觀察者側亦可,或者緩衝層60及 測器部1 20任一均設於透明基板20的顯示部50側亦可 針對圖51A所示之顯示用前面板40的緩衝層60及 測器部120之一形態例,參照圖5 1 B進行說明》如圖5 所示,於透明基板20之一方之側,設有包含被形成於 明基板20之一方之側的面上的X透明導電圖案111的 測器部120,與以覆蓋感測器部120的方式配置的緩衝 60。此處,緩衝層60如圖51B所示,部分接觸於透明 板20 .之一方之側的面上。亦即,於本變形例,緩衝層 也直接設於透明基板20的面上。 此外於前述第5至第1 1實施形態,如圖1 〇所示的 態那樣,於顯示用前面板40,40A之觀察者側的非顯示 域內被形成意匠層1 〇亦可。 此外,被形成於根據前述各實施形態的顯示用前面 40,40A的觀察者側之非顯示區域內的意匠層10,亦可 有作爲各種感測器之機能。例如,意匠層1 0具有作爲 感測器的機能亦可。意匠層1 〇具有作爲光感測器的機 的場合,意匠層1〇,可以做爲觸控面板感測器或接近感 器等來使用。 所謂接近感測器,是將物體接近的情形,在沒有與 基 所 20 感 〇 感 1 B 透 感 層 基 60 形 1¾ 板 具 光 能 測 物 -57- 201243443 體接觸的情況下感知的感測器。這樣的接近感測器作爲開 關使用的場合,即使第3者沒有認識到有開關也可以發揮 作爲開關的切換開啓關閉的機能。例如在附有觸控面板感 測器的行動電話等,人準備要通話而把行動電話機拿到耳 朵附近時,行動電話感知到耳朵的接近。藉此,可以自動 切換觸控面板顯示器的開啓關閉,藉由這樣的機制,可以 節約耗電量。此外,假設在耳朵接近時臉接觸於觸控面板 感測器,也可以判斷該接觸並不是以使用觸控面板感測器 之操作爲目的者,藉此可以防止誤動作。 接近感測器,不僅可以確認附近是否有物體存在,還 可以確認到物體之距離。因此,例如在數位顯示板用顯示 器使用接近感測器的場合,可以只在人接近到特定距離以 內的場合才打開電源。進而,藉由組合判斷年齡或性別等 的軟體,可以提供最適切的資訊。 (透明基板之變形例) 此外,於前述各實施形態,顯示作爲透明基板20使 用玻璃之例。然而不以此爲限,作爲透明基板20,亦可使 用聚碳酸酯、聚苯乙烯、丙烯酸等塑膠基板。 此外,作爲透明基板20使用玻璃的場合,可以使用 種種型式的玻璃。例如,使用蘇打玻璃或硼矽酸玻璃等鹼 性玻璃亦可,此外使用無鹼玻璃亦可。此外,使用於玻璃 的表面設化學強化層的化學強化玻璃亦可。此處所謂化學 強化層,是藉由把玻璃中的鈉置換爲鉀而形成之層。藉由 -58- 201243443 把這樣的化學強化層形成於玻璃的表面,可以在不論對透 明基板20施加任何的衝擊的場合都抑制透明基板20破裂 。又’這樣的化學強化層的厚度沒有特別限定,可因應於 所追求的特性而適宜設定化學強化層的厚度。例如,有必 要對玻璃賦予某種程度的強度,同時確保玻璃的切斷性及 生產性的場合,化學強化層的厚度被設定於約5〜1 0 μιη之 範圍內。此外,對玻璃要賦予進而更高強度的場合,化學 強化層的厚度,設定於約10〜35μιη的範圍內亦可,設定 於3 5 μιη以上亦可。又,化學強化層的厚度在約1 〇〜3 5 μιη 的範圍內的場合,玻璃具有某種程度的切斷性。另一方面 ,化學強化層的厚度在35μηι以上的場合,即使使用鑽石 切刃等高性能的切斷手段的場合,要切斷玻璃也是困難的 。亦即,追求使化學強化層的厚度爲3 5 μιη以上的場合, 較佳者爲藉由對切出爲所要形狀後的玻璃施以離子交換處 理,而在玻璃的表面形成化學強化層。 作爲這樣於表面形成化學強化層的玻璃之例,例如有 康寧社的Gorilla Glass,或旭硝子社之Dragontrail等。 (低折射率層的材料之變形例) 此外於前述各實施形態,顯示用前面板40之中位於 觀察者側的最外面之層,例如低折射率層3 1或保護層1 05 ,進而具有作爲防止髒污的附著之防污層的機能亦可。作 爲防污層的機能,例如爲對於藉由人手的觸摸而附著的油 脂成分的指紋之耐指紋性,對於雨水之撥水性、對於髒污 -59- 201243443 的擦拭性之滑溜性’進而對於使用馬克筆之塗鴉之耐馬克 筆性等。最爲對低折射率層31或保護層105賦予做爲防 污層的機能之方法,例如可舉出對低折射率層31或保護 層105以特定的比率使含有矽元素、碳元素及氟元素。 (緩衝層及低折射率層之更佳的形成方法) 此外,於前述各實施形態,例示了藉由把包含緩衝層 60的材料之塗布液塗布於透明基板20上而形成緩衝層60 之例,以及準備薄片狀或薄膜狀的緩衝層60,將此透過接 著劑或膠帶等接著層貼附於透明基板20而形成緩衝層之 例。這2種方法之中,較佳者爲使用藉由把含有緩衝層60 的材料之塗布液塗布於透明基板20上而形成緩衝層60的 方法。理由如下。 緩衝層60中介著接著層貼合於透明基板20的場合, 首先,準備做爲基材的薄片或薄膜,接著把含有緩衝層60 的材料之塗布液塗布於薄片或薄膜上,藉此製作薄片狀或 薄膜狀的緩衝層60。在此場合,於顯示用前面板之製造步 驟,會產生把薄片狀或薄膜狀的緩衝層60貼在透明基板 20上的作業。在此場合,把薄片狀或薄膜狀的緩衝層60 貼在透明基板20時可能會混入異物或氣泡等,而因此導 致生產率降低。進而,支撐緩衝層60的薄片或薄膜,以 及貼合薄片狀或薄膜狀的緩衝層60與透明基板20之用的 接著層這部分會增加顯示用前面板的重量及厚度,或是會 使顯示用前面板之光的透過率降低。此外,於薄片狀或薄 -60- 201243443 膜狀的緩衝層60 —般而言具有起伏,所以也會由於此起 伏導致顯示用前面板的外觀上變得不均勻。 對此,藉由在透明基板20上塗布包含緩衝層60的材 料的塗布液而形成緩衝層60的場合,可以削減把薄片狀 或薄膜狀的緩衝層60貼在透明基板20上的步驟。藉此’ 可以削減製造的步驟數,同時可以避免貼合時產生的前述 不良情形。此外,支撐緩衝層60的薄片或薄膜,以及貼 合之用的接著層變成不要,可以防止薄片或薄膜以及接著 層這部分增加顯示用前面板的重量及厚度,或是薄片或薄 膜以及接著層這部分會使顯示用前面板之光的透過率降低 。亦即,藉由把緩衝層60直接設於透明基板20,與使用 薄片狀或薄膜狀的緩衝層60的場合相比,可以提高顯示 用前面板的光的透過率。此外,可以防止起因於薄片狀或 薄膜狀的緩衝層60的起伏,而導致顯示用前面板的外觀 上變得不均勻。 此外,於前述各實施形態,例示了藉由把包含低折射 率層31的材料之塗布液塗布於緩衝層60上而形成低折射 率層31之例,以及準備薄片狀或薄膜狀的低折射率層31 ,將此透過接著劑或膠帶等接著層貼附於緩衝層60而形 成低折射率層31之例。這2種方法之中,較佳者爲與緩 衝層60的場合相同,使用藉由把含有低折射率層3 1的材 料之塗布液塗布於緩衝層60上而形成低折射率層31的方 法。藉此,與緩衝層60的場合同樣,可以削減把藉由在 成爲基材的薄片或薄膜上塗布含有低折射率層31的材料 -61 - 201243443 之塗布液而製作的薄片狀或薄膜狀的低折射率層31貼附 於透明基板20上的步驟。藉此,可以削減製造的步驟數 ,同時可以避免貼合時產生的前述不良情形。此外,由於 使支撐低折射率層31的薄片或薄膜,以及貼合之用的接 著層成爲不要,所以可以防止薄片或薄膜以及接著層這部 分增加顯示用前面板的重量及厚度,或是薄片或薄膜以及 接著層這部分會使顯示用前面板之光的透過率降低。亦即 ,藉由把低折射率層31直接設於緩衝層60,與使用薄片 狀或薄膜狀的低折射率層31的場合相比,可以提高顯示 用前面板的光的透過率。此外,可以防止起因於薄片狀或 薄膜狀的低折射率層31的起伏,而導致顯示用前面板的 外觀上變得不均勻。 此外,於前述各實施形態,顯示支撐緩衝層60的支 撐構件藉由透明基板20構成之例。特別是重點說明緩衝 層60直接設於透明基板20的面上之例》然而,不限於此 ,支撐緩衝層60的支撐構件進而包含透明基板20以外的 構件或層,此外,於該構件或層之上設緩衝層60亦可。 例如,如圖52 A所示,包含透明基板20的支撐構件20 A ,進而具有設於透明基板20上的不可視化層21,於此不 可視化層2 1上設緩衝層60及感測器部1 20亦可。 —般而言,X透明導電圖案111及y透明導電圖案 1 1 2,是由與透明基板20相比具有高的光折射率的ITO所 構成,在此場合,起因於透明基板20與X透明導電圖案 111及y透明導電圖案11 2之間的光折射率之差,而使得 -62- 201243443 觀察者容易視覺確認到X透明導電圖案1 1 1及y透明導電 圖案112的存在。此處根據圖52 A所示之例,藉由在透明 基板20與X透明導電圖案1 1 1之間中介著不可視化層2 1 ,可以使被設有X透明導電圖案111的區域,與未被設有 X透明導電圖案111的區域之間之光透過率及反射率的差 變小。藉此,可以防止觀察者視覺確認到X透明導電圖案 1Π的存在。這樣的不可視化層2 1,例如可以藉由使用比 構成X透明導電圖案111及y透明導電圖案112的ITO等 材料具有更高光折射率的材料來構成。 此外,如圖’5 2B所示,包含透明基板20的支撐構件 20 A,進而具有設於透明基板20上的護衛層22,於此護 衛層22上設緩衝層60亦可。此處護衛層22,是供使製造 顯示用前面板40時會產生的靜電適切地逃逸之層,例如 由具有導電性及透明性的ITO等來構成。 又如前所述支撐構件20A進而包含透明基板20以外 的層或構件的場合,也同樣較佳者爲緩衝層60直接設於 支撐構件20A的觀察者側或顯示部側之面上。爲此目的, 例如可以藉由把含有緩衝層60的材料之塗布液塗布於支 撐構件20A上而形成緩衝層60。藉此,在支撐構件20A 與緩衝層60之間不中介薄片或薄膜,而可以得到設於支 撐構件20A上的緩衝層60。 可以防止低折射率層31破斷,或者在低折射率層3 1 維持被形成凹處的狀態。 以下,用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 -63- 201243443 以這些實施例爲限。 (實施例) 以下,說明準備4種防反射膜30,對各防反射j 進行耐擦傷性的試驗的結果。 首先’準備透明基板20。其次,做爲緩衝層60 料,準備組成不同的4種材料(材料!〜4)。各材料 藉由對做爲緩衝層60的材料於前述之聚氨酯丙烯酸 聚合物,配合特定的單體而得到的。又,以使所得到 種緩衝層6 0的維氏硬度或彈性變形量的比率分別成 同的方式,適當調整各材料的組成。 其次,製作包含前述材料1〜4的塗布液,其後 塗布液分別塗布於透明基板20上。其後,使用超高 銀燈以曝光量300mJ曝光塗布液,接著以230度燒ϋ 分鐘。藉此,形成4種緩衝層60(第1〜第4緩衝層 〇 分別對所得到的第1〜第4緩衝層60以5mN的 壓入維氏硬度壓子,測定前述之維氏硬度以及彈性變 之比率。結果,於第1緩衝層60,維氏硬度爲70 ’ 變形量的比率爲0.63。此外,於第2緩衝層60 ’維 度爲5 8,彈性變形量的比率爲0.5 6。此外於第3緩 60,維氏硬度爲64,彈性變形量的比率爲0.58 »此 第4緩衝層60,維氏硬度爲64 ’彈性變形量的比 0.67。 漠30 的材. ,係 酯等 的4 爲不 把各 壓水 吉30 60 ) 荷重 形量 彈性 氏硬 衝層 外於 率爲 -64 - 201243443 其次分別於第1〜第4緩衝層60之上,塗布含有低折 射率層31用的材料之塗布液。其後,施以減壓乾燥,其 次’使用低壓水銀燈以曝光量600mJ曝光塗布液。藉此, 於各緩衝層60上,形成由低折射率層3 1所構成的防反射 膜30。 對於所得到的4種防反射膜3 0 (第1〜第4防反射膜 30),進行耐擦傷性的試驗。具體而言,把施加l〇〇g荷 重的鋼絨(No.0000),在各防反射膜3〇上掃拉(往返1〇 次,行程l〇〇mm)。其後,以目視確認在各防反射膜30 上是否有擦傷痕。結果,未被視覺確認到擦傷痕》 (比較例) ’ 首先,準備透明基板20。其次,把含有低折射率層 31用的材料之塗布液塗布於透明基板20上。其後,施以 減壓乾燥,其次,使用低壓水銀燈以曝光量600mJ曝光塗 布液》藉此,於透明基板20上,形成由低折射率層3 1所 構成的防反射膜30。 對於所得到的防反射膜3 0,與前述實施例的場合同樣 ,進行耐擦傷性的試驗。結果,被視覺確認到擦傷痕。於 比較例,應該是未在防反射膜30與透明基板20之間設緩 衝層60,所以無法緩和對防反射膜3 0施加的應力。 (追加實施例) 如圖53所示,進而準備No.l〜13之13種顯示用前 -65- 201243443 面板40’說明對各顯示用前面板4〇之防反射膜3〇 擦傷性的試驗的結果。 首先’準備其光折射率爲1.51之玻璃所構成 基板20。其次,做爲緩衝層60的材料,準備與透 20的光折射率之差的絕對値在〇·03以下的材料。 準備光折射率爲1.52〜1.53之材料。其次,製作包 層60用的材料的塗布液,其後,把塗布液塗布於 板20上。藉此,於透明基板20上直接設有緩衝只 No.1〜13之各顯示用前面板40之緩衝層60的厚度 對緩衝層60以5mN的荷重壓入維氏硬度壓子時之 度’以及緩衝層60的彈性變形量對當時緩衝層60 形量之比率,顯示於圖53。 其次,把含有低折射率層31用的材料之塗布 於緩衝層60上。藉此,於緩衝層60上直接設有低 層3 1 »作爲低折射率層31,與圖6所示的前述第 形態的場合同樣,採用包含結合劑樹脂部3 1 a、以 散於結合劑樹脂部31a內的複數之中空塡料31b的 率層31 »包含結合劑樹脂部31a與中空塡料31b的 率層31全體之光折射率在1.33〜1.34之範圍內。 13之各顯示用前面板40之低折射率層31的厚度, 圖5 3。 此外,爲了比較,如圖5 3所示,作爲Ν ο · 1 4 用前面板,準備不含緩衝層60的顯示用前面板。 對於No.1〜14之顯示用前面板之低折射率層 進行耐 的透明 明基板 例如, 含緩衝 透明基 罾 6 0 〇 ,以及 維氏硬 的總變 液塗布 折射率 2實施 及被分 低折射 低折射 Ν ο · 1 〜 顯示於 之顯示 31,進 -66- 201243443 行了耐擦傷性之試驗。具體而言,把施加1 00g荷重的鋼 絨(No.0000),在各低折射率層31上掃拉(往返10次 ,行程1 00mm )。平行於掃拉方向的方向及正交於掃拉方 向的方向上之鋼絨的尺寸分別爲1 0mm。其後,以目視確 認在各低折射率層31上是否有擦傷痕。結果顯示於圖53 。又,圖53所示之評估結果,「S」意味著未被視覺確認 到擦傷痕,而「A」,「B」及「C」分別意味著視覺確認 到1〜1 0條、1 1〜2 0條及2 1〜3 0條之擦傷痕。此外,「 D」意味著視覺確認到31條以上的擦傷痕,但低折射率層 31未剝離。另一方面「N G」意味著低折射率層3 1剝離了 〇 由 No.l〜13各顯示用前面板40之評估結果,與 No. 1 4之顯示用前面板之評估結果的比較可以得知,藉由 在透明基板20與低折射率層3 1之間設置比低折射率層3 1 的光折射率及厚度更大的光折射率以及厚度之緩衝層60, 可以防止低折射率層3 1剝離。進而,由No. 1〜4,6,8〜 13之顯示用前面板40之評估結果,與No.5,7之顯示用 前面板40之評估結果的比較可以得知,使緩衝層60的厚 度爲0.5 μπι以上,且使低屈折率層31的厚度爲12 Onm以 下,例如爲1 〇〇nm以下可以使形成的擦傷痕的條數抑制於 30條以下。此外,由No.l〜4,11〜13之顯示用前面板 40之評估結果,與No.6,8〜10之顯示用前面板40之評 估結果的比較可以得知,使低折射率層31的厚度在90〜 120nm的範圍內,且使緩衝層60的維氏硬度在50〜100 -67- 201243443 之範圍內,且緩衝層的彈性變形量對總變形量之比率在 0.55以上’可以使形成的擦傷痕的條數抑制於2〇條以下 。進而’由No.l〜4’ 12之顯示用前面板40之評估結果 ,與Νο·13,14之顯示用前面板40之評估結果的比較可 以得知,藉由使緩衝層60的厚度爲ιμπ1以上,可以使形 成的擦傷痕的條數抑制於1 0條以下。此外,由Ν 〇. 1,4 之顯示用前面板40之評估結果,與ν〇·2,3,11之顯示 用前面板40之評估結果的比較可以得知,使緩衝層6〇的 維氏硬度在60〜90之範圍內,且緩衝層60的彈性變形量 對總變形fl之比率在0.60以上,可以使擦傷痕完全不形 成。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之 剖面圖。 圖2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之顯示用前面 板的製造方法之圖。 圖3係供說明緩衝層的總變形量及彈性變形量之圖。 圖4 ( a ) ( b )係顯示對根據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 之顯示用前面板壓入按壓體的模樣之圖。 圖5 A ( a ) ( b )係顯示對根據第1比較形態之顯示 用前面板壓入按壓體的模樣之圖。 圖5 B ( a ) ( b )係顯示對根據第2比較形態之顯示 用前面板壓入按壓體的模樣之圖。 -68- 201243443 圖6係於根據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之顯示用前面板 ,擴大顯示防反射膜的低折射率層之圖。 圖7係顯示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之剖面 圖。 圖8係顯示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之剖面 圖。 圖9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顯 示裝置的剖面圖。 圖10係顯示具備意匠部的顯示裝置之例之剖面圖。 圖11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5實施形態之顯示用前 面板之剖面圖。 圖12係顯示圖11所示的顯示用前面板進而包含保護 層之例的剖面圖。 圖1 3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 顯示用前面板之剖面圖。 圖14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6實施形態之顯示用前 面板之剖面圖。 圖1 5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 顯示用前面板之剖面圖。 圖1 6係顯示本發明之第7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之剖 面圖。 圖17係顯示圖16所示的顯示裝置進而包含接著層之 例的剖面圖。 圖1 8 A係顯示觸控面板感測器之一例之平面圖。 -69- 201243443 圖18B係由χνίΠΒ-χνΠΙΒ方向來看圖18A之觸控面板 感測器之剖面圖。 圖18C係由XVDlC-XVinc方向來看圖18Α之觸控面板 感測器之剖面圖。 圖1 9係顯示圖1 6所示的觸控面板感測器具有訊號處 理部之例之剖面圖。 圖20係顯示圖1 7所示的觸控面板感測器具有訊號處 理部之例之剖面圖。 圖2 1係顯示本發明之第8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之剖 面圖。 圖22係顯示顯示部的LCD面板之剖面圖。 圖23係顯示圖21所示的顯示裝置進而包含光學補償 膜之例的剖面圖。 圖24係顯示供形成顯示裝置之用的中間製品之一例 之圖。 圖25係顯示供形成顯示裝置之用的中間製品之一例 之圖。 圖2 6係顯示供形成顯示裝置之用的中間製品之一例 之圖。 圖2 7係顯示圖2 1所示的顯示裝置之變形例之剖面圖 〇 圖28係顯示圖23所示的顯示裝置之變形例之剖面圖 〇 圖2 9係顯示圖2 4所示的中間製品之變形例之剖面圖 -70 - 201243443 圖30係顯示圖25所示的中間製品之變形例之剖面圖 〇 圖3 1係顯示圖26所示的中間製品之變形例之剖面圖 〇 圖32係顯示觸控面板感測器一體型彩色濾光片之一 例之剖面圖。 圖33係顯示含有圖32所示的觸控面板感測器一體型 彩色濾光片之顯示裝置之剖面圖。 圖34係顯示本發明之第9實施形態之顯示裝置之剖 面圖。 圖3 5係顯示供形成顯示裝置之用的中間製品之一例 之圖。 圖3 6係顯示根據本發明的第1 〇實施形態之顯示用前 面板之剖面圖。 圖3 7係顯示具備具有觸控面板感測器的顯示用前面 板之顯示裝置之一例之剖面圖。 圖3 8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第1 〇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 顯示用前面板之剖面圖。 圖3 9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第1 〇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 顯示用前面板之剖面圖。 圖4 0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第1 0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 顯示用前面板之剖面圖。 圖41係顯示圖36所示的顯示用前面板進而具有偏光 -71 - 201243443 板之例的剖面圖。 圖42係顯示圖4丨所示的顯示用前面板進而具有彩色 濾光片之例的剖面圖。 圖4 3係顯示於根據本發明的第n實施形態,與感測 器部一體形成的顯示用前面板之剖面圖。 圖44係顯示圖43所示的顯示用前面板進而具有接著 層之例的剖面圖。 圖45係顯示圖43所示的顯示用前面板進而具有訊號 處理部之例的剖面圖。 圖46係顯示圖44所示的顯示用前面板進而具有訊號 處理部之例的剖面圖。 圖47係顯不圖45所示的顯示用前面板進而具有偏光 板之例的剖面圖。 圖48係顯示圖47所示的顯示用前面板進而具有彩色 濾光片之例的剖面圖。 圖4 9係顯不根據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 顯示裝置的剖面圖。 圖5 0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的變形例之 顯示裝置的剖面圖。 圖5 1 A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第1 1實施形態的變形例 之顯示用前面板之剖面圖。 圖5 1 B係顯示圖5 1 A所示的顯示用前面板之感測器部 及緩衝層之一形態例之剖面圖。 圖52A係顯示支撐構件進而包含設於透明基板上的不 -72- 201243443 可視化層之例之剖面圖。 圖52B係顯示支撐構件進而包含設於透明基板上的護 衛(guard )層之例之剖面圖。 圖5 3係顯示追加實施例之耐擦傷性的評估結果之圖 〇 圖54係顯示使用了防反射薄膜之顯示用前面板的製 造方法之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〇 :意匠層 20 :透明基板 3 〇 :防反射膜 3 1 :低折射率層 3 1 a :黏合劑樹脂部 31b :中空塡料 3 2 :高折射率層 3 5 ‘·追加防反射膜 3 6 :追加低折射率層 3 6 A :追加低折射率層 3 7 :追加高折射率層 4〇 :顯示用前面板 40A:附觸控面板機能之顯示用前面板 41 :凹部 5〇 :顯示部 -73- 201243443 60 :緩衝層 6 5 :追加緩衝層 70 :顯示裝置 80 :按壓體 90 :顯示用前面板 9 1 :破斷部 95:顯示用前面板 96 :凹部 97 :緩衝層 100 :接著層 101 :接著層 105 :保護層 1 1 〇 :觸控面板感測器 1 1 1 : X透明導電圖案 1 1 1 a : X電極單位 1 1 1 b : X連接部 1 1 2 : y透明導電圖案 1 1 2 a : X電極單位 1 12b : X連接部 1 1 3 :取出配線 1 1 4 :取出配線 1 15 :端子部 1 1 6 :觸控面板感測器用基板 1 1 7 :絕緣層 -74- 201243443 1 19 :保護層 120 :感測器部 125 :訊號處理部 151 :顯示單元 1 5 2 :液晶單元 154 :觀察者側偏光板 1 5 5 : L C D 面板 155A :附觸控面板機能之LCD面板 156 :光源側偏光板 1 5 7 :光學補償膜 1 5 8 :背光單元 163 :發光層 164 :反射電極層 200 :彩色濾光片 200 A :觸控面板感測器一體型彩色濾光片 201 :彩色濾光片用基板 2 0 2 :黑矩陣層 203 :著色層 210 : TFT 基板 2 1 5 :液晶層 220 :中間製品 5 -75-

Claims (1)

  1. 201243443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顯示用前面板,係對顯示部被配 的顯示用前面板,其特徵爲具備: 至少包含透明基板的支撐構件, 設於前述支撐構件的觀察者側或顯示部 及 設於前述緩衝層上的防反射膜; 前述防反射膜,具有位於最外面的低折 前述低折射率層的光折射率比前述支撐 明基板的光折射率更小, 前述緩衝層的光折射率比前述低折射率 更大,且前述緩衝層的厚度比前述低折射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用前面; 前述低折射率層的厚度爲90〜120nm的 前述緩衝層的厚度爲0.5 μηι以上, 對前述緩衝層以5mN的荷重壓入維氏 維氏硬度在50〜100之範圍內,且前述緩衝 量對當時的前述緩衝層的總變形量的比率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顯示用前面; 對前述緩衝層以5mN的荷重壓入維氏 維氏硬度在60〜90之範圍內,且前述緩衝 量對當時的前述緩衝層的總變形量的比率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之任一項 置於觀察者側 側的緩衝層, 射率層, 構件的前述透 層的光折射率 層的厚度更大 肢,其中 範圍內, 硬度壓子時之 層的彈性變形 0.5 5以上。 f反,其中 硬度壓子時之 層的彈性變形 0.60以上。 之顯示用前面 -76- 201243443 板,其中 前述緩衝層,直接設於前述支撐構件的前述透明基板 之觀察者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顯示用前面板,其中 前述防反射膜,進而具有設於前述低折射率層的顯示 部側的高折射率層, 前述高折射率層的光折射率,比前述支撐構件的前述 透明基板的光折射率更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顯示用前面板,其中 前述緩衝層的光折射率與前述支撐構件的前述透明基 板的光折射率之差之絕對値在0.03以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顯示用前面板,其中 進而具備設於前述支撐構件的顯示部側的追加緩衝層 . 與 設於前述追加緩衝層的顯示部側的追加防反射膜; 前述追加防反射膜,具有位於顯示部側的最外面的追 加低折射率層; 前述追加低折射率層的光折射率,比前述支撐構件的 前述透明基板的光折射率更小,且前述追加低折射率層的 厚度在90〜120 nm的範圍內, 前述追加緩衝層的厚度爲〇.5μιη以上, 對前述追加緩衝層以5mN的荷重壓入維氏硬度壓子 時之維氏硬度在50〜100之範圍內,且前述追加緩衝層的 彈性變形量對當時的前述追加緩衝層的總變形量的比率在 -77- 201243443 〇 . 5 5以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顯示用前面板’其中 進而具備設於前述支撐構件的顯示部側的追加防反射 膜, 前述追加防反射膜,具有位於顯示部側的最外面的追 加低折射率層, 前述追加低折射率層的光折射率,比前述支胃彳善彳牛@ 前述透明基板的光折射率更小,且比前述防反射膜的前述 低折射率層的光折射率更大, 前述追加低折射率層的厚度在90〜120nm的範匱1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顯示用前面板’其中 前述追加防反射膜,進而具有設於前述追加低折射率 層的觀察者側的追加高折射率層, 前述追加高折射率層的光折射率,比前述支撐構件的 前述透明基板的光折射率更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顯示用前面板,其中 前述追加防反射膜,進而具有設於前述追加低折射率 層的觀察者側的追加高折射率層’ 前述追加高折射率層的光折射率’比前述支撐構件的 前述透明基板的光折射率更大。 U.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之任一項之顯示用前 面板,其中 前述緩衝層,直接設於前述支撐構件的前述透明基板 之顯示部側 -78 - 201243443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顯示用前面板’其中 前述防反射膜,進而具有設於前述低折射率層的觀察 者側的高折射率層, 前述高折射率層的光折射率’比前述支撐構件的則述 透明基板的光折射率更大。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顯示用前面板’其中 前述緩衝層的光折射率與前述支撐構件的前述透日月S 板的光折射率之差之絕對値在〇·以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顯示用前面板’其中 進而具備包含感測器部的觸控面板感測器°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顯示用前面板’其中 前述感測器部被形成於前述支撐構件的前述透明基板 之觀察者側的面上或顯示部側的面上。 16、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徵爲具備: 使供顯示影像之光對觀察者側放射的顯示部’及 對前述顯示部被配置於觀察者側的顯示用前面板; 前述顯示用前面板,具備: 設於至少包含透明基板的支撐構件的觀察者側或顯示 部側的緩衝層,及 設於前述緩衝層上的防反射膜; 前述防反射膜,具有位於最外面的低折射率層, 前述低折射率層的光折射率比前述支撐構件的前述透 明基板的光折射率更小, 前述緩衝層的光折射率比前述低折射率層的光折射率 -79- 201243443 更大,且前述緩衝層的厚度比前述低折射率層的厚度更大 -80-
TW100146846A 2010-12-16 2011-12-16 Front panel for display purposes, and display device TW201243443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80355 2010-12-16
JP2011040625 2011-02-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3443A true TW201243443A (en) 2012-11-01

Family

ID=46244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6846A TW201243443A (en) 2010-12-16 2011-12-16 Front panel for display purposes, and display devic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34658B2 (zh)
TW (1) TW201243443A (zh)
WO (1) WO201208167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54249B2 (en) 2013-05-27 2016-09-27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Touchscreen sensor
TWI666577B (zh) * 2017-06-30 2019-07-21 日商肯耐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92515B2 (ja) * 2013-02-07 2014-09-17 東邦化成株式会社 フッ素樹脂コーティング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337454B2 (ja) * 2013-12-12 2018-06-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前面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169765A (ja) * 2014-03-06 2015-09-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前面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421503B2 (ja) * 2014-09-02 2018-11-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TWI622910B (zh) * 2016-08-17 2018-05-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觸控面板
JP2021154664A (ja) * 2020-03-30 2021-10-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複層構造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58201A (ja) * 1985-09-09 1987-03-13 Mitsubishi Shindo Kk 反射防止フイルタ
JPH06270350A (ja) * 1993-03-24 1994-09-27 Sekisui Jushi Co Ltd 表面改質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成形品
JP4155651B2 (ja) * 1998-02-18 2008-09-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2000347003A (ja) * 1999-06-02 2000-12-1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
JP2002055204A (ja) * 2000-08-11 2002-02-20 Catalysts & Chem Ind Co Ltd 反射防止膜付基材
JP2002060529A (ja) * 2000-08-22 2002-02-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高密着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2004158253A (ja) * 2002-11-05 2004-06-03 Bridgestone Corp 透明導電性フィルム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DE10336041A1 (de) * 2003-08-01 2005-02-17 Merck Patent Gmbh Optisches Schichtsystem mit Antireflexeigenschaften
JP2006058574A (ja) * 2004-08-19 2006-03-02 Nitto Denko Corp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2006175808A (ja) * 2004-12-24 2006-07-06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緩衝層含有光学用積層体
JP2006293239A (ja) * 2005-04-14 2006-10-26 Bridgestone Corp 光学フィルタ、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07140448A (ja) * 2005-10-18 2007-06-07 Hitachi Chem Co Ltd 感光性フィルム、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液晶スペーサーの製造方法。
JP2007156321A (ja) * 2005-12-08 2007-06-21 Seiko Epson Corp 光学多層膜フィルタの製造方法
JP2007272151A (ja) * 2006-03-31 2007-10-1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用耐衝撃シート、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2010001431A (ja) * 2008-06-23 2010-01-07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JP5088297B2 (ja) * 2008-10-31 2012-12-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5131296B2 (ja) * 2010-02-03 2013-01-3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基板の積層体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基板の利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54249B2 (en) 2013-05-27 2016-09-27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Touchscreen sensor
TWI666577B (zh) * 2017-06-30 2019-07-21 日商肯耐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89986A (ja) 2012-10-04
WO2012081679A1 (ja) 2012-06-21
JP6234658B2 (ja) 2017-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243443A (en) Front panel for display purposes, and display device
JP5906572B2 (ja) 表示用前面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376542B (zh)
JP5157548B2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光学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01800B2 (ja) 透明導電性膜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JP5978561B2 (ja) 表示用前面板、表示用前面板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2099254B1 (ko) 광학 적층체,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US9846455B2 (en) Display device
EP2433789A1 (en) Newton ring-preventing film and touch panel
JP2012088683A (ja) 表示用前面板、表示用前面板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14112935A1 (en) Touch-sensing lcd panel
JP6136286B2 (ja) 表示装置用前面保護板、及び表示装置
JP5658687B2 (ja) センサー一体照光式キーシート
EP2267519B1 (en) Display device
WO2014016685A1 (en) Augmented optical waveguide for use in an optical touch sensitive device
KR20090117734A (ko) 표시 장치
CN108351722B (zh) 薄膜触控传感器
KR20140107113A (ko) 터치 패널
JP2013131099A (ja)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
TW200903074A (en) Input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optical device
JP2013184396A (ja) 画像表示面用の保護構造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携帯端末
JP6995263B1 (ja) タッチセンサ及び入力装置
JP5104431B2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光学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039779A (ja) タッチパネル用光学部材及び表示装置
JP2002140014A (ja) 光学機能部材一体型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