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31195A - White reflective film for edge light type back light and back light using the reflective film - Google Patents

White reflective film for edge light type back light and back light using the reflective fil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31195A
TW201131195A TW100106039A TW100106039A TW201131195A TW 201131195 A TW201131195 A TW 201131195A TW 100106039 A TW100106039 A TW 100106039A TW 100106039 A TW100106039 A TW 100106039A TW 201131195 A TW201131195 A TW 20113119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white
reflective film
guide plate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6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99793B (zh
Inventor
Yoshihiko Sakaguchi
Yuji Kawata
Osamu Watanabe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4506706&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201131195(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Publication of TW201131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1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9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979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G02B5/0808Mirrors having a single reflecting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2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having 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5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201131195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謀求改善液晶背光的亮度不均的 白色反射膜。更詳細而言,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適合用於 邊光方式的液晶顯示器用背光及廣告牌·自動售貨機等的 照明用面光源等的白色反射膜。 【先前技術】 液晶顯示器中一直使用將液晶單元照亮的背光。先 前,根據液晶顯示器的種類不同,於相對較小的液晶監視 器(liquid crystal monitor)中採用邊光方式的背光,相對 於此,於相對較大的液晶電視中採用直下式的背光。作為 該些背光的背光用反射膜,通常使用藉由氣泡而形成的多 孔質的白色膜(專利文獻1)。另外,為了防止自冷陰極管 發射出的紫外線引起的膜黃變,亦提出了一種積層有紫外 線吸收層的白色膜(專利文獻2、專利文獻3)。進而,特 別是作為與賦予有稜鏡形狀的導光板一起較佳地使用的構 件,亦開發出了一種將含有軟質珠粒的層積層於基材片材 層上的反射片材(專利文獻4、專利文獻5)。 然而,近年來’由於液晶電視(Televisi〇n,τν)的 薄型化,於液晶電視中亦採用邊光方式的背光,與此同時, f在全力進行與邊光方式的背光相關的開發。進而,為了 實現低消耗電力化及無汞化,逐漸採用發光二極體(以下 簡稱為LED)作為光源。 液曰日TV與筆δ己型個人電腦(恥把perS〇nal compeer ) 201131195 或桌上型li視器(desk_topmGnitQI·)不同,要求高亮度, 必須配置多數個LED。因此,必須製作使用熱傳導係數高 的紹的框體’採取散熱對策。然而,於採触時,容易缺 乏機械強度。因此’例如必須如圖丨所示般藉由扭捧成型 而=背面框體4中形成凹凸。再者,該凹凸亦意圖在於為 了實現薄型化而於凹部7巾配置電路等以謀求省空間化。 另外,邊光類型之背光中需要導光板作為光學構件。 關於導光板,於先前的筆記型個人電腦或桌上型監視器 中,25吋型左右以下的尺寸便足夠,但τν中需要吋 型〜60吋型。因此,主要開發出了對壓克力板(厚度為3 mm〜4 mm)實施點狀印刷的具有凸狀部的導光板、·"藉由 雷射加工或紫外線(Ultraviolet,UV)轉印法所得的具有 凹狀部的導光板等。 ^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曰本專利特開平8-26220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01-166295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專利特開2002-90515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特開2003-92018號公報 [專利文獻5]曰本專利特表2008-512719號公相^ 然而,於如上所述的大型·薄型的邊光背光的開發中, 反射片材的問題主要可列舉下述(1)〜(6)。 (1)反射片材於背面框體的凹凸部彎曲,產生齐产不 均的問題。 n 201131195 (2) 因LED光源附近變為高溫而反射片材,彎曲,產 生党度不均的問題。 (3) 導光板與反射片材不均勻地密接,產生亮度不均 的問題。 (4) 由於背面框體的成型不良所產生的局部凸部導致 反射片材隆起,與導光板強烈地接觸,結果導光板受到損 傷’產生亮度不均的問題。 (5) 在TV的振動試驗中,由於導光板與反射片材相 互摩擦而使導光板受到損傷,產生亮度不均的問題。 (6) 使用凹型導光板的背光中產生白點不均(明顯看 到點狀的部分)的問題。 關於導光板受到損傷而產生亮度不均的問題,上述專 利文獻4、專利文獻5所記載的反射片材亦表現出了某種 程度的效果。然而,即便是該些反射片材,亦無法充分滿 足薄型化·大型化的液晶TV用途所必需的剛性度•凸部的 最大高度•緩衝性。 【發明内容】 鑒於上述先前技術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白色反射 臈,其即便於與配置電路等的具有凹凸部的框體重疊使用 或與LED —起使用時,亦不易彎曲而可改善亮度不均,且 可防止與導光板的不均勻的密接或導光板的損傷。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採用以下(丨)〜(7)的任 一手段。 (1) 一種邊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膜,滿足以下的(〇 6 201131195 〜(iii ): (1) 剛性度為 2ιηΝ·πι〜lOmN.m; (ii) 至少於單側的面(A)上形成有凸部,該凸部的 最大南度為15 μιη〜60 μπι ; (iii) 與上述面(Α)相反之側的面(Β) —側的緩衝 率為12%以上。 (2) 如上述〇)所述之邊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膜, 其中於基材白色膜的至少單面上具有塗佈層,塗佈層含有 球狀粒子,該球狀粒子的壓縮強度為〇1 kgf/mm2〜 kgf/mm2 ° (3)如上述(2)所述之邊光型背光用白色反 其中上述球狀粒子為尼龍。 、 甘士⑷如上述(3)所述之邊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膜 、上述尼龍為尼龍12及/或尼龍6與尼龍12的共聚物 用占^ )如上述(2)至⑷中任一項所述之邊光型背) ’反射膜’其中上述球狀粒子之比重為G.8〜1 1〇。 中任顯示^用縣,具備如上述⑴至(5 邊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膜、及含有發光_ 極體的光源,且背光尺寸為76 2 cm (3〇时)以f發先一 有表(6)所述之液晶顯示㈣背光,進而^ ^ r 叩1以上的導光板,於該導光;μ、 (A)的凸部與該導光板相向的 见 背光用白色反射膜。认置有上述邊光者 [發明的效果] 201131195 根據本發明,藉由使白色反射膜之剛性度為特定範 圍’且於至少一個面(A)(使用時的反射面侧、與導光板 相向的一側)形成特定大小的凸部,進而使與該(A)相 反之側的面(B) —側的緩衝率為特定大小以上,可提供 特別適合於在邊光型背光中改善亮度不均的白色反射膜。 本發明中獲得的白色反射膜在用於具備LED光源的邊光 方式的背光及照明用面光源時(特別是用於尺寸為76 2 cm (30吋)以上的背光時)’可較先前進一步減少亮度不均, 因而較佳。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 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 明如下。 v ° 【實施方式】 本發明對上述課題、即於邊光型背光巾亮度不 點不均4的自色反射膜進行了潛*研究’結果查明,^ 色反射,剛性度、形成於至少單側的面U)上的二 度、及與該面(A)相反之側的面-側的緩衝 為特定範圍時,-舉解決上述問題。 _ 以二=度不均,是指點亮背光時目測觀察到 (i)條紋狀的不均 (ϋ)積水狀的不均 (111)可見成為暗部的不均 另卜所明白點不均’是指點亮背光時目測觀察到的 8 201131195 長徑小於5 cm的橢圓體的點狀不均。 以下’對本發明的白色反射膜加以詳細說明。 [白色反射膜的基本構成] •白色反射膜的剛性度 本發明的白色反射膜的剛性度為2 ιηΝ·ιη〜10 mN’m,較佳為3 ιηΝ·ιη〜10 mN*m。若剛性度小於2 ιηΝ·ιη ’則邊光型背光中的亮度不均變大。反之,若剛性 度超過10ιηΝ·ιη’則邊光型背光中的亮度不均變大,另外, 有時將白色反射膜自輥體捲出時該膜中殘留的捲曲(curl) 變大,背光組裝時的作業性變差。 白色反射膜的剛性度的測定方法如下。
(i) 依照 HS P8125(2000),於試驗環境 23°C、50%RH 下使用 TARBER INSTRUMENT corp.製造的“STIFFNESS TESTER,,V5進行測定° (ii) 於白色反射臈的反射面侧及非反射面側的兩方 向上各測定3次’將其平均值作為「剛性度」。 •反射面側的凸部 本發明的白色反射膜至少於早面(成為反射面之側的 面,以下稱為面(A))具有凸部。該凸部的最大高度必須 為15 μιη〜60 μιη,較佳為15 μιη〜40 μιη,最佳為15 μιη 〜25 μπι。當小於15 μιη時,邊光型背光中的亮度不均變 大。另一方面,當大於60 μιη時,導光板中容易產生刮痕。 形成於白色膜的至少單面上的凸部的最大高度的測定 方法如下。 201131195 ()首先對白色反射膜的表面使用Topcon公司劍 造的掃描型電子顯微鏡ABT_32贿任意5處(各製 mmx2 mm的範圍)。於所觀察5處中選擇最大的凸部: (11)繼而’使用日本Micr〇t〇me研究所(股)製 的旋轉式切片機,以刀片傾斜角度3。將上述所選擇的 於垂直於膜平面的方向上切斷。使用TGpeQn公司製造的 為型電子顯微鏡ABT-32對所得的膜剖面進行觀察。 (in)於所得的獏剖面照片的2 mmx2 mm的範圍内選 擇5處厚度最小的凹部,計算出與上述所選擇的凸部的 差’將其數量平均值作為「形成於白色膜的至少單面上 凸部的最大南度」。 •非反射面側的緩衝率 本發明的白色反射膜中,與上述面(A)相反之側的 面(以下稱為面(B))、即組人至背光中時成為非反射面 的一側的緩衝率為12%以上。上限並無特別限定,但若超 過50%,則白色反射膜的剛性度亦下降,容易產生亮度不 均。若小於12%,則由於背面框體的成型不良而產生的局 部的框體凸部導致反射片材與導光板強烈地接觸,結果無 法吸收凸部的隆起的應力,使導光板受到損傷,產生亮度 不均。 儿又 白色反射膜的緩衝率是藉由以下方法測定的值。 ⑴於試驗環境23t:、50%RH下於Mitsut〇y〇 (股) 製造的針盤量規(dialgauge)的量桿(spindle)上部安裳 10 g的台座,提起量桿並放在設置於測定台的樣品上。^ 201131195 時於量桿側配置非反射面侧。 時二於為?μ,置5〇 g的料’5秒後讀取,將此 的厚讀取5秒後 作為「緩解e」。 卩將由下述數式求出的值 緩衝率 c (%) =100x (a_b) /a。 [白色反射膜的基本製法] _方=^述的本發_白色反射膜例如可藉由以下的任 jl)於基材白色膜的兩面設置特定的樹脂層或塗佈 ’藉此製成具有上述特徵的白色反射膜的方法。 (II)藉由熔融擠壓來製造白色膜時,使用特定的原 藉此製成具有上述特徵的白色反射膜的方法。 ㈤)藉㈣上述⑴、⑻时法混合的方法而獲 伸具有上述特徵的白色反射膜的方法。 如上所述的基本製法中,作為將各種特性設定於所需 範園内的方法,分別可列舉如下方法。 •剛性度的控制方法 將白色反射膜的剛性度控制於上述範圍内的方法並無 限定,可例示以下方法。 * (1)藉由將白色反射膜的厚度設計於例如2〇〇μιη〜 201131195 450μιη的範圍等而控制剛性度的方法。 (11)將白色反射膜製成如下文將述的包含不含氣泡 的層的2層或3層構造的膜,並調整該不含氣泡的層的厚 度’藉此控制剛性度的方法。 •反射面側的凸部的形成方法 於面(Α)侧形成最大高度達到上述範圍的凸部的方 法可列舉如下方法。 U)以上述(I)或(111)的製法製造白色反射膜時, 將適當的黏合樹脂與球狀粒子混合至適當的溶劑(有機溶 劑等)中,將該混合物塗佈於基材白色膜上後進行乾燥, 藉此形成凸部的方法。 (11)以上述(II)或(m)的製法製造白色反射膜時, 於藉由熔融擠壓來製造白色膜的步驟中,於擠出的樹脂内 預先混練成為凸部的粒子,於延伸步驟中形成凸部的方法。 (iii) 以上述(I)或(111)的製法製造白色反射膜時, 於基材膜上塗佈UV硬化性樹脂後,與鑄模成型同時或於 下一步驟中實施UV照射,形成凸部的方法。 (iv) 以上述(π)或(m)的製法製造白色反射膜時, ,兩種成分以上的聚合物、有機物或無機物混合,熔融擠 壓後,藉由溶劑萃取而溶解至少一種成分,於白色膜表層 形成凸部的方法。 其中,就於經濟方面可達成高性能的觀點而言,較佳 為(1)的利用塗佈的方法。 •非反射面側的緩衝率的控制方法 12 201131195 法 將緩衝率控制於上述範圍内的方法例如可列舉下述方 對構ϋΐίϊΙΓ)或(ΙΠ)的製法製造白色反射膜時, =卞 的熱塑性樹脂添加聚甲基戊烯(_ ㈣切狀料__料合物,或添加硫 酉夂鋇專無機粒子,藉此控制緩衝率的方法。 於美以上述⑴或(ΠΙ)的製法製造白色反射膜時, 射膜的非反射面側積層吸收應力的樹脂層或 „於基材白色反射膜自身中添加硫酸鋇等無機 粒子,藉此控制緩衝率的方法。 [白色反射膜的較佳態樣] 膜時於=述⑴或(111)的製法獲得本發明的白色反射 膜時,例如亦較佳為採用以下構成。 •球狀粒子的壓縮強度 關於積層於基材白色膜的至少單面上的塗佈層中的球 =子的壓㈣度,只要邊光型f光中不產生亮度不均 二無特別限定,較佳為〇J kgf/mm2〜2 〇贼随2 (請 二=96 ΜΡΟ ,進而佳為 Μ kgfW〜15 kgfW 0.98 MPa〜14.7 Mpa),最佳為。」㈣^叫2 k沙酿2 0.98 MPa〜u.8 MPa)。若壓縮強度小於〇 i kgf/mm2 = 〇·9_〇,則可能使樹脂粒子因授掉球狀粒子而製成塗 ^時的混練剪切而破壞’故欠佳。相反,若I縮強度超過 gf/mm2 (19.6 MPa) ’則有時會產生導光板的刮痕。 球狀粒子的壓縮強度的測定方法如下。 13 201131195 (0使用有機溶劑自白色反射膜的塗佈層萃取黏合樹 脂,將有機溶劑蒸餾去除後,採集塗佈層中的球狀粒子。 (ii)使用島津製作所(股)製造的微小壓縮試驗機 MCTM2000 ’對所得的1個球狀粒子以一定的負荷速度施 加1 gf的負重’測定此時的樹脂粒子的變形量及負重,將 粒控變形10%時的負重及壓縮前的粒子半徑代入下式計 算。 壓縮強度(kgf/mm2) =2.8χ負重(kgf) / {πχ (粒子 半徑(mm)) 2} (iii)對任意採集的5個樣品實施(i)、(ii),將其平 均值作為「球狀粒子的壓縮強度」。 再者’關於萃取黏合樹脂時所使用之有機溶劑,只要 吏用如下文將述的作為與構成塗佈層的黏合樹脂及球狀粒 子混合的溶劑而例示的溶劑即可。 •球狀粒子的組成 球狀粒子的種類並無特別限定,可任意使用有機系、 無機系。有機系球狀粒子可使用丙烯⑽樹絲子、聚石夕 氧系樹脂粒子、尼龍系樹絲子、苯乙烯系樹脂粒子、聚 ^稀系樹錄子、苯代三聚氰胺請脂粒子、胺基曱酸輯 系樹脂粒子等。無機系球狀粒子可使用二氧化♦、氫氧化 紹、氧化、氧化鋅、硫化鋇、树鎂或該些物質的混合 201131195 其中,於使用後述的由丙婦酸系單體與紫外線吸收劑 的共聚物形成的齡職作騎佈層雜合_時,根據 黏合樹脂與球錄子的折射率差的關係、粒子分散性、塗 佈性等,較料㈣丙_系樹絲子、聚魏系樹脂粒 子、尼,樹脂粒子、胺基甲酸s旨樹脂粒子。進而,就對導 光板的祕性而1* ’更佳為尼龍樹脂好,最佳為尼龍12 樹脂粒子及/或由尼龍6與域12的絲物形成的樹脂粒 子。尼龍12樹脂粒子可使用尼龍微粒子sp5〇〇、spi〇 (東 麗(股)製造)或“Ganz pead”(註冊商標)GpA55G ( GANZ Chemical (股)製造)等。由尼龍6與尼龍12的共聚物形 成的樹脂粒子可使用SP20 (東麗(股)製造)。 •球狀粒子的比重 關於球狀粒子的比重,只要邊光型背光中不產生亮度 不均’則並無特別限定。然而’就與後述的黏合樹脂及有 機溶劑的分散性而言,較佳為⑽叫1G,進而佳為〇 8〜 1〇5。右球狀粒子的比重超過11〇,則可能使球狀粒子的 刀,!·生下降,頻繁產生塗佈條紋或塗佈遺漏,良率下降, 故欠佳。下限並無制限^,但若小練後雜佳有機溶 州的比重(有機溶劑的比重:乙酸乙酯為〇 9 ,曱苯為〇 9, 曱基乙基_為0.8)低的〇.8,則可駿分散性惡化。 本發明的球狀粒子的比重的測定方法如下。 t 使用有機溶劑自白色反射膜的塗佈層萃取黏合樹 月曰’將有機溶劑蒸鶴去除後’採集塗佈層中的球狀粒子。 (ϋ )使用真役度測定器(例如Sejshin Enterprise (股) 201131195 製造,Auto True Denser MAT-7_ ),對任意採集的 品實施測定,將其數量平均值作為「球狀粒子的比重/ •黏合樹脂的組成 ^ 構成設置於基材白色膜的至少單面上的塗佈 樹脂並無制限定’較佳為以有機成分為主體的樹脂 如可列舉聚晴脂、聚胺基甲酸S旨樹脂、丙稀酸系樹卜 甲基丙烯酸系樹脂、聚醯胺樹脂、聚乙烯樹脂、聚丙二 脂、聚氣乙烯樹脂、聚偏二氣乙烯樹脂、聚苯乙烯樹脂、 聚乙酸乙烯賴脂、氟系樹脂、聚發氧樹脂等。該些樹脂 可單獨使用’或者亦可使用兩種以上。其中,就耐熱性、曰 粒子分散性、塗佈性、光澤度的觀點而言,較佳是使用聚 酯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丙烯酸系或曱基丙烯酸系樹 脂0 就塗佈層的耐光性的觀點而言,較佳為黏合樹脂層中 亦含有紫外線吸收劑、光穩定劑《該紫外線吸收劑、光穩 疋劑大致分為無機系與有機系。關於含有形態,並無特別 限定,可採用與形成該塗佈層的樹脂混合等的方法,於欲 防止自該塗佈層滲出時,例如亦可採用與形成該塗伟層的 樹脂共聚合等的方法。 無機系紫外線吸收劑通常已知有氧化鈦、氧化鋅、氧 化鈽等,其中,就不滲出且經濟性、耐光性、紫外線吸收 性、光觸媒活性優異的觀點而言,較佳是使用選自由氧化 鋅、氧化鈦及氧化飾所組成的組群中的至少一種。該紫外 線吸收劑視需要有時亦併用數種。其中,就經濟性、紫外 201131195 線吸收性、光觸活性的觀點而言,最佳為氧化鋅化 鈦。 另外,有機系紫外線吸收劑可列舉苯幷三唑 (benzotriazole)、二苯甲酮(benz〇phen〇ne)等。特&是 苯幷三吐,因於結構内含有氮,故亦具有作為阻燃劑的作 用’因此較佳是使用’但不翻限定於該些物質。該些紫 外線吸收劑僅吸收紫外線,無法雛因紫外線照射而^生 的有機自由基’故有時由於該自由基而基材熱塑性樹脂膜 連鎖地劣化。為了捕捉該些自由基等,適合併用光穩定劑, 該光穩定劑較佳是使用受阻胺(HALS)系化合物。 〜此處,作為使該有機系紫外線吸收劑及/或光穩定劑固 定的共聚合單體,丙烯酸系、苯乙烯系等乙烯基系單體的 通用性高,於經濟方面亦較佳。該共聚合單體中,苯乙烯 系乙婦基單體由於具有芳香族環,故容易黃變,因此就对 光性的觀點而言,最佳是使用與丙烯酸系乙烯基單體的共 聚合。 再者’關於上述苯幷三ϋ坐’於該苯幷三β坐上取代有反 應性乙烯基單體的化合物可使用2_(2,_羥基_5,_甲基丙烯醯 氧基乙基苯基)-2Η-苯幷三唑(商品名·· RUVA-93,大塚化 予(股)製造)’另外’受阻胺系化合物中,於該受阻胺上 取代有反應性乙烯基單體的化合物可使用4-曱基丙烯醯氧 基-2,2,6,6-四曱基哌啶(「Adekastab LA-82」,ADEKA (股) 製造)。 本發明中’關於該有機系紫外線吸收劑,可於不損及 17 201131195 本發明效果的範圍内制切料三唾、二苯?㈣等有機 紫外線吸收劑的樹脂,或者共聚合有苯幷三唑系、二苯曱 酮系反應性單體的細旨’進而於該些樹脂巾含有及/或共聚 合有受阻胺(HALS)系反雜單體等紐定劑的樹脂。 該共聚合有苯幷三唾系、二苯甲g同系反應性單體的樹 脂,進,於該顿脂巾含有找合有纽胺(似⑻系 反應性單體的樹脂等的有機紫外線吸收樹脂於薄層狀離下 紫外線吸收效果高而更佳,其中苯幷三嗤因於結構内含有 氮,故亦具有作為阻燃劑的作用,故特佳。 關於該些樹脂的製造方法等,於曰本專利特開 2002-90515號公報的段落[0019]〜段落[⑻%】中有詳細揭 示。其中’可使用含有丙_轉體與紫外線吸收劑的妓 聚物作為有效成分的“HALS-Hybrid,,(註冊商標)(日本ς 媒(股)製造)等。 •基材白色膜 基材白色膜於用作液晶顯示器用背光或照明用途的反 射膜時,可見光線反射率越高越好巧此,較佳是使用内 部含有氣泡及/或不相溶的粒子的膜、具體而言為白色熱塑 性樹脂膜。該些白色熱塑性樹脂膜並無限定,較佳是& 多孔質的未延伸或經雙轴延伸的聚丙烯膜、或者多孔 未延伸或經延伸的聚對苯m料料烴聚 酯系的膜。特別就成形性或生產性的方面而言,較佳:傕 用聚酯系膜。 σ '疋 關於該些白色熱塑性樹脂膜的製造方法等,於日本專 18 201131195 利特開平8-262208號公報的段落_4]〜段落[⑻57]、曰 本專利特開2〇〇2·90515號公報的段落[〇〇〇7]〜段落 [〇〇18]日本專利特開2〇〇2_138150號公報的段落[_8] 〜段落[0034]等中有詳細揭示。 其中,由於上述原因,日本專利特開2〇〇2_9〇515號公 報t揭示的多孔質白色雙軸延伸聚對苯二曱酸乙二醋膜較 佳疋用作本發明的基材自色膜。進而,就耐熱性或反射率 的觀點而言,較佳為與料二甲酸乙二_混合及/或聚 合的多孔質白色雙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賴,特^ 含有無機粒子赌白色_性樹賴自身_雛提昇的 多孔質白色雙軸延伸聚對笨二甲酸乙二㈣。再者, 色熱塑性樹賴巾齡有的無機粒子的含有輪佳為 於白色熱難樹賴的總重量而為2感以上
Wt%以上,進而佳為1Gwt%以上,最佳為3Gwt%以上。 本發明的基材白色膜的構成只要根據所使用的 所要求的特性而適當選擇即可,並無制限定。具體可例 不具有至少m的構成的單層及/或2層以上入 膜’車父=於其至少—層以上中含有氣泡及/或無機粒子°。 々所明單層構成(即一層)的膜,是指僅由單一的層(以 2為A層)形成賴,上述A層巾含有錢粒子及/或 另外’所謂2層構成的膜,是指於上述a層 B層的具有A_層的構成的膜,該些a層及b層二 少一層中含有域粒子及/統泡。再者,無齡子^含有 201131195 率較佳為相對於基材白色膜的總重量、即2層的總重量而 為2 wt%以上,更佳為7 wt%以上,進而佳為1〇加%以上, 最佳為30 wt%以上。 進而,所s胃3層構成的膜,與上述相同,是指具有a 層/B層/A層或A層/B層/C層的構造的膜,於該些各層的 至少一層中含有無機粒子及/或氣泡。再者,無機粒子的含 有率與2層構成的膜相同,較佳為相對於基材白色膜的總 重量而為2 wt%以上,更佳為7 wt%以上,進而佳為1〇加0;〇 以上,最佳為30 wt%以上。3層構成的情況下,就生產性 的觀點而言,最佳為B層為含有氣泡的層。 該基材白色膜所含有的無機微粒子的數量平均粒徑較 佳為 0.3 μιη〜2.0 μιη。 另外,該無機粒子可使用碳酸鈣、碳酸鎂、碳酸鋅、 氧化鈦、氧化鋅、氧化鈽、氧化鎂、硫酸鋇、硫化鋅、磷 酸鈣、二氧化矽、氧化鋁、雲母、雲母鈦、滑石、黏土、 高嶺土、氟化鋰、氟化鈣等。 繼而’對上述基材白色膜中3層構成的白色熱塑性樹 脂膜的製造方法加以說明。然而,本發明不限定於該例。 首先’將作為非相溶聚合物的聚曱基戊烯與作為低比 重劑的聚乙二醇、聚對苯二曱酸丁二酯及聚四亞甲基二醇 的共聚物加入至聚對苯二曱酸乙二酯中。將其充分混合· 乾燥,供給於加熱至270°C〜30(TC的溫度的擠壓機Β。藉 由常法將含有BaS〇4、CaC〇3、Ti〇2等無機物及/或有機物 的添加劑的聚對苯二曱酸乙二酯供給於擠壓機A。繼而, 201131195· 於τ模三層喷嘴内,以擠壓機㈣聚合物配置於内層⑶ 層)、擠壓機Α的聚合物配置於兩表層(Α層)的方式積 層成A層/B層/A層的構成的三層。 。使孩熔融積層片材於將轉筒表面溫度冷卻至它〜 6〇°C的轉筒上_靜電力密接冷卻固化,獲得未延伸膜。 將該未延伸膜導向加熱至8(rc〜12()<t的輥群,於長度方 向上縱向延伸2.G倍〜5.0倍,以机〜贼的輥群加以冷 =。繼而,以夾具(clip)握持將該經縱向延伸的膜的兩 端並且導向拉幅機(tenter)’於加熱至9〇。〇〜14〇。〇的環境 中在垂直於長度方向的方向上橫向延伸。此時,延伸倍率 較佳為縱向、橫向分別延伸至2.5倍〜4.5倍,其面積倍率 (縱向延伸倍率X橫向延伸倍率)較佳為9倍〜16倍。即, 右面積倍率小於9倍,則所得的膜的白色度容易變得不 良。另外’若面積倍率超過16倍,則延伸時容易產生破損, 有製膜性變得不良的傾向。為了對如此般經雙軸延伸的膜 賦予平面性、尺寸穩定性,於拉幅機内進行15〇。〇〜23〇。〇 的熱固定,均勻緩冷卻,進而冷卻至室溫後,以捲取機捲 取,獲得基材熱塑性樹脂膜。再者,基材白色膜的厚度例 如是設計於200μιη〜450μιη的範圍等。 另外’單層構成的基材白色膜可列舉“Lumirror”(註 冊商標)E20 (東麗(股)製造),SY64、SY74 (SKC製 k)專’ 2層構成的基材白色膜可列舉“Tetoron”(註冊商 標)膜UXZ卜UXSP、UXG (帝人杜邦膜(股)製造)等, 3層構成的基材白色膜可列舉“Lumirror”(註冊商標) 21 201131195
E6SL、E6SR、E6SQ ’ “Tetoron”(註冊商標)膜 UX、UXH (帝人杜邦膜(股)製造)等。 •塗佈層的製造方法 於基材白色膜的至少單面上形成凸部時’可採用任意 方法。例如可列舉以下方法等:對使黏合樹脂及球狀粒子 含有於溶劑中而成的塗液使用凹版塗佈、輥塗、旋塗、反 輥塗佈、反向滾塗(reverse kiss coating)、棒塗、網版塗佈、 刮刀塗佈、氣刀塗佈、狹縫模塗佈、唇口塗佈及浸潰等各 種塗佈方法,於基材白色膜製造時進行塗佈(線上塗佈), 或於結晶配向完成後的基材白色膜上進行塗佈(離線塗 佈)。塗佈有效範圍的限制較少,於與產品範圍的靈活性相 對應時,最佳是使用反向滾塗。 •含有黏合樹脂及球狀粒子的溶劑 曰用於與構成塗佈層的黏合樹脂及球狀粒子混合的 =具有溶解黏合樹脂的性質的有機化合物H塗佈於其 材白色膜表面後乾燥。具體可列舉: 二 2香族烴類’丙嗣、甲基乙基嗣、甲基;丁基闕; 氣苯等醇、異丙醇、異丁醇等醇類,氣苯、鄰二 崎香族烴類,包含單氣甲料曱絲生物、單 酸乙:齡生物等的氣化脂肪族烴類,乙酸甲醋、乙 二醇。類’乙驗、Μ·二魏等_,乙 知肪族烴類等。其中, 況等 有機溶劑。τ較佳為方香族烴系、酉同系、醋系的 22 201131195 只要是溶解黏合樹脂等的溶劑,則並無特別限定,就 近年來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〇latile 〇rgank i〇mpcmnds ’ v〇c)限制等方面而言,較佳為避免使用曱 苯、二甲苯,就溶解性、通用性、成本的方面而言,較佳 為甲基乙基_、曱基異丁基酮、環己酮、乙酸甲酯、乙酸 乙酯、乙酸丁酯。另外,就可調整乾燥速度的方面而言, 較佳為將沸點不同的兩種以上的溶劑混合使用。 •可用於基材白色膜及塗佈層的其他添加劑 ^該基材白色膜及塗佈層中,可於不損及本發明效果的 範圍内添加各種添加劑。關於該添加劑,例如可添加•調配 有機及/或無機的微粒子、螢光增白劑、交聯劑、耐熱穩定 劑、耐氧化穩定劑、有機潤滑劑、抗靜電劑、成核劑、染 料、填充劑、分散劑、阻燃劑及偶合劑等而使用。 [白色反射膜的用途] 本發明的白色反射膜是用於邊光型背光,其中,可合 適地用於邊光方式的液晶顯示器用背光、及廣i牌或自動 售貨機等的照明用面光源。 此外,亦可合適地用於構成各種面光源的反射板、或 要求反射特性的太陽電池模組的密封膜或背部片材 (back sheet)。此外,亦可用作紙代替品即卡片(⑵⑷、標藏 (label)、封條(seal)、快遞單、影像列印機用受像紙、 喷墨、條碼列印機用受像紙、宣傳畫、地圖、無塵紙、顯 不板、白板、感熱轉印、套版印刷、電話卡、積體電路 (Integated Cinmit,1C)卡等各餅刷記錄糊的受容片 23 201131195 [邊光型背光] •邊光型背光的構成 光例色反射_合祕邊賴料。邊光型背 先例如疋對具有凹凸的框體依序組入本發明的白色反劍 膜、導光板而成,白色膜是以上述面(A)之側與導光相
,向的方式組入。另外,於導光板的邊緣部分^有LEE 等光源。進而’亦可於導光㈣前表面(與白色反射膜相 反的一侧)設置擴散板、稜鏡等。 ,藉由在此種邊光型背光中使用本發明的白色反射膜, 可製作不產生⑨度不均、對導光板的損傷亦可減輕的優質 的背光。特別是近年來開發的使用眩目的LED光源的τν 用邊光型背光巾,背光面觀大’但若使用本發明的白色 反射膜,則可良率佳地製作由組裝時的捲曲或LED光源的 發熱導致的波紋亦少、優質的背光。 更有效地發揮本發明的效果的以發光二極體作為光源 的液晶顯示器用背光的尺寸(矩形的對角線長度)為% 2 〇«1(30吋)以上,較佳為88.9(^(35吋)以:,進而佳 為1〇1.6(^(40吋)以上,最佳為127(:111(5〇吋)以上。 •導光板 為了更有效地表現出本發明的白色反射膜的效果,較 佳為於邊光型背光的導光板的表面設置3μηι以上的凹部 24 201131195 M. ^ 或凸部。進而佳為設置10 μιη以上的凹部或凸部。 此處’導光板的表面的凹凸是如以下般定義。 (1)自液晶電視中取出配置於白色反射膜上部的導光 板。 (li)將上述導光板切割成5 cm見方,取出任意5片。 (111)使用基恩斯公司製造的雷射顯微鏡νκ_97〇〇, 將物鏡的倍率設定為2 〇倍而進行觀察,將檢測出高度或深 度為Ιμιη以上的部分作為表面凹凸。 其中,於壓克力板(3 mm〜4 mm厚)上實施有點狀 =刷的@ 2所示的具有凸部的導光板、或由uv轉印法所 得的圖3所示的具有凹部的導光板於生產能力的方面 而言 ,佳三另外,由雷射加工所得的具有凹部的導光板於背光 亮度高、且產生由白色反射膜引起的導光板到痕的可能性 少的方面而言較佳。 進而,相較於導光板表面的凹凸,形成於白色反射膜 的至少單面上的凸部的最大高度以A為佳。由此,可進一、 步減少背光的亮度*均。可推測其原因在於,其與由導光 板與白色反纏的歸引_亮度科有關」般 ==色膜的至少單面的凸部發揮用以抑制亮度不 巧的間隔件(spacer)的功能。 再者,導光板的表面的凹凸的測定方法如下。 ⑴自液晶電視的產^取錄品時,取出配置於 反射膜上部的導光板,作為測定樣品。 、 (i〇將導光板切割成5 cm見方。 25 201131195 (iii) 使用基恩斯公司製造的雷射顯微鏡νκ_97〇〇, 將物鏡的倍率設定為2 〇倍而進行觀察,將檢測到高度或深 度為1 μιη以上的部分作為表面凹凸。 (iv) 利用附帶的分析軟體的分布功能計算出凹凸的 高度或深度。 (v) 對任意採集的5個樣品實施上述測定,將其數量 平均值作為「導光板表面凹凸」。 [實例] 以下’藉由實例對本發明加以更詳細說明,但本發明 不受該等實例的限定。以下示出測定法及評價法。 (1)剛性度
(0依據 JIS P8125(2000),於試驗環境 23。〇、50%RH 下使用 TARBER INSTRUMENT corp·製造的“STIFFNESS TESTER”V5進行測定β …於白色反射朗反射關及非反射面側的择 方向=:最 你田j0對自色反射朗凸部絲面的範®(2ιηιηχ2π] 公_的掃描型電子::鏡 26
201131195 V « ^ ^ f ^ A (iii)於所得的膜剖面照片的2 mmX2 mm的範圍中, 選擇5處厚度最小的部分(凹部),計算出與上述所選擇的 凸部的差’將其數量平均值作為「凸部的最大高度」。 (3)非反射面側的緩衝率 (0於試驗環境23t、50%RH下於Mitsutoyo (股) 製造的針盤量規的量桿上部安裝1Qg的台座,提起量桿並 放在设置於測定㈣樣。H峡量桿娜置非反射面 侧。 (ii)於σ座上載置5〇 g的站碼,5秒後讀取,將此 時的值設定為 a μηι ° (111)將台座的砝碼換成500 g的缺碼,讀取5秒後 的厚度,將此時的值設定為b μιη,將由下述數式求出的值 作為「緩衝率C」。 緩衝率 c ( %) = i〇〇x ( a_b) /a。 (4)球狀粒子的壓縮強度 (I) 使用有機溶劑自白色反射膜的塗佈層萃取黏合樹 脂,將有機溶劑蒸餾去除後,採集塗佈層中的球狀粒子。 (II) 使用島津製作所(股)製造的微小壓縮試驗機 MCTM2000對所得的1個球狀粒子以一定的負荷速度施加 1 gf的負重’測定此時的樹脂粒子的變形量及負重,將粒 從變形10%時的負重及塵縮前的粒子半徑代入至下式中進 行計算0 27 201131195^ 壓縮強度(kgf/mm2) =2·8χ負重(kgf) / {πχ (粒子 半徑(mm)) 2} (in)對任意採集的5個樣品實施上述將 其平均值作為「球狀粒子的壓縮強度」。 (5) 球狀粒子的比重 本發明的球狀粒子的比重的測定方法如下。 (1)使用有機溶劑自白色反射膜的塗佈層萃取黏合樹 脂,將有機溶劑蒸館去除後,採集塗佈層中的絲粒子。 (ϋ )使用真密度測定器(Seishin Enterprise (股)製 造,Auto True DenSer MAT_7000 ),對任意採集的5個樣品 實施測定,將其數量平均值作為「球狀粒子的比重」。 (6) 導光板的表面凹凸 ⑴自液晶電視中取出配置於白色反射膜上部的導光 (ii)將上述導光板切割成5cm見方。 (ui)使用基恩斯公司製造的雷射顯微鏡νκ_,〇, 的倍率設定為2G倍而騎觀察,將檢測到高度或深 度為Ιμιη以上的部分作為表面凹凸。 高度^利贿㈣分析㈣的分布魏計算出凹凸的 (ν)對任意採集的5個樣 平均值作為「導歧表面凹 (心,將其數直 28 201131195 (7)背光的亮度不均評價 將17吋液晶電視(Panasonic (股)製造,VIERA TH-L17F1)解體,取出以LED作為光源的邊光型背光(設 定為背光A)。背光A的發光面的大小為37.5 cm><21.2 cm, 對角的長度為43.1 cm。進而,自背光A中取出光學膜3 片、導光板(壓克力板,3.5 mm厚,凸部12 μιη)及反射 膜’將本發明的實例及比較例的反射膜裁剪成與所搭載的 反射膜相同的形狀、大小。代替所搭載的反射膜而以設有 凸部的面朝向導光板侧的方式設置所裁剪的反射膜,以與 解體前相同的順序及方向設置導光板及光學膜3片。 另外’將40吋液晶電視(Samsung公司製造,PAVV UN40B7000WF)亦解體,取出以LED作為光源的邊光型 的背光(設定為背光B)。背光B的發光面的大小為89.0 cmx50.2 cm ’對角的長度為102.2 cm。進而自背光B中取 出光學膜3片、導光板(壓克力板,4 mm厚,凸部15μιη) 及反射膜’將本發明的實例及比較例的反射膜裁剪成與所 搭載的反射膜相同的形狀、大小。代替所搭載的反射膜而 以設有凸部的面朝向導光板側的方式設置所裁剪的各實例 及比較例的反射膜,以與解體前相同的順序及方向設置導 光板及光學膜3片。 繼而’對於該些背光,藉由目測根據下述基準判定亮 度不均的有無。若17吋、40吋均為Λ、Β級則評價為合 格’若17叶、40吋中任一個為c級時則評價為不合格。 Α級:無論從哪個角度均看不到亮度不均。 29 201131195 ι B級.自正面方向看不到亮度不均’但自傾斜450的 方向觀察時可見亮度不均。 C級:自正面方向局部可見亮度不均。 D級:自正面方向可見晝面整體亮度不均。 (8) 導光板到痕的評價 於將上述4〇忖液晶電視(Samsung公司製造,PAVV UN40B7GGGWF)解體所得的導紐上以白色反射膜的凸 部接觸的方式加以積層後,於2〇〇gf/cm2 (〇 〇196MPa)、 100 gf/cm2 ( 0.0098 MPa)及 50 gf/cm2 ( 〇.〇〇49 Mpa)的負 重下以1 m/min的線速提拉反射片材試樣,以肉眼確認上 述導光板的表面上產生的劃痕的程度並如下般評價。對相 同樣品以各負重實施3次,目測判定。 A級:任一負重下均未見損傷。 B級:200 gf/cm2的負重下可見損傷,但1〇〇 gf/cm2 的負重下、50 gf/cm2的負重下未見損傷。 C級:200 gf/cm2、100 gf/cm2的負重下可見損傷,但 50 gf/cm2的負重下未見損傷。 D級:50gf/cm2的負重下可見損傷。 (9) 白點不均評價 將52叶液晶電視(SONY公司製造,BRAVIA KDL-52EX700)解體,取出以LED作為光源的邊光型背 光(設定為背光C)。背光C的發光面的大小為^6 011x65.5 cm,對角的長度為133.2 cm。進而自背光c中取出光學膜 3片、凹型導光板(壓克力板,4 mm厚,凹部深度55 μιη) 201131195 及反射膜’將本發明的實例及比較例的反射膜裁剪成與所 搭載的反射膜相同的形狀、大小。代替所搭載的反射膜而 以設有凸部的面朝向導光板侧的方式設置所裁剪的反射 膜’以與解體前相同的朝向及方向設置導光板及光學膜3 A級:看不到白點。 B級:可見白點。 〇0)球狀粒子的分散性評價
依據 JIS K5600-2-6 ( 1999)於試驗環境 23〇c、50%RH 下測定塗料分離成2層為止的時間。本發明中,根據下述 基準進行判定。時間越長越好。 A級:45分鐘以上 B級:30分鐘以上、少於45分鐘 C級:15分鐘以上、少於3〇分鐘 D級:少於15分鐘。 (11)捲曲評價 將白色反射膜切出成1〇 mm lxl5〇 mm長的短條狀, 捲繞於直位1型(2.54cm)的紙管上,於常溫、相對濕度 55%下保管24小時後放開。其後,以朝上凹的方式放置於 平板上,靜置24小時後,測定觀察到的翹起(膜端部與平 板的距離),按下述基準進行評價。再者’關於對紙管的捲 繞,製成以反射層為内面側的捲繞物3支與以反射層為外 面側的捲繞物3支,對合計6個樣品進行測定,自赵起大 的樣品起取3個樣品的平均值。 31 201131195 A級:小於20 mm B 級:20 mm〜30 mm C級:超過30 mm〜40 mm D級:超過40 mm。 (實例1 ) 準備將“HALS-Hybrid”(註冊商標)UV_G72〇T (丙婦 酸系共聚物,濃度40%的溶液’折射率1.58,日本觸媒(股) 製造)5.25g、乙酸乙酯3.85g、丙烯酸系樹脂粒子(積水 化成品工業(股)製造,“TECHPOLYMER”(註冊商標) BM30X-8 ’折射率1.49 ’體積平均粒徑8.〇 ,變異係數 35%)0.9 g —邊攪拌一邊添加而成的塗液。使用金屬棒#16 將該塗液塗佈於含有聚甲基戊烯的300 μιη厚的多孔質的 雙軸延伸聚對苯二曱酸乙二酯形成的白色膜(基材白色 膜’東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Lumirror”(註冊商標)E6SQ) 的單面上’以120°C、1分鐘的乾燥條件設置塗佈層。 (實例2) 準備將“HALS-Hybrid”(註冊商標)UV-G720T (丙稀 酸系共聚物,濃度40%的溶液,折射率1.58,日本觸媒(股) 製造)5.25 g、乙酸乙酯3.85 g、丙烯酸系樹脂粒子(積水 化成品工業(股)製造’ “TECHPOLYMER”(註冊商標) BM30X-15 ’折射率1.49 ’體積平均粒徑15 μιη,變異係數 35°/〇) 0.9 g —邊攪拌一邊添加而成的塗液。使用金屬棒 #16 ’將該塗液塗佈於300 μιη厚的多孔質的雙轴延伸聚對 苯二曱酸乙二酯形成的白色膜(東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32 201131195 J //pif ‘Lurmrror”(註冊商標)E6SQ)的單面上以12叱、i 分鐘的乾燥條件設置塗佈層。 (實例3 ) 準備將“HALS-Hybrid”(註冊商標)UV-G72〇T (丙烯 酸系共聚物’濃度40%的溶液,折射率158,日本觸媒(股) 製造)4.50 g、乙酸乙酯4 3〇g、丙烯酸系樹脂粒子(積水 化成品工業(股)製造,“TECHPOLYMER”(註冊商標) BM30X-30 ’折射率149,體積平均粒徑3〇 μηι,變異係數 35%) 1.20 g —邊攪拌一邊添加而成的塗液。使用金屬棒 #16將該塗液塗佈於300 口111厚的多孔質的雙軸延伸聚對笨 一曱酸乙一酯形成的白色膜(東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Lumirror”(註冊商標)E6SQ)的單面上,以12〇ΐ、i 分鐘的乾燥條件設置塗佈層。 (實例4) 除了使形成塗佈層的塗液中的球狀粒子的種類為丙烯 酸系樹脂粒子(積水化成品工業(股)製造, TECHPOLYMER”(註冊商標)MBX-30,折射率 1.49, 體積平均粒徑40 μιη,變異係數35%)以外,與實例3同 樣地設置塗佈層,獲得白色反射膜。 (實例5) 準備將“HALS-Hybrid”(註冊商標)UV-G720T (丙烯 酸系共聚物,濃度40%的溶液,折射率us,曰本觸媒(股) 製造)3.0 g、乙酸乙酯5.2 g、丙烯酸系樹脂粒子(積水化 成品工業(股)製造’ “TECHPOLYMER”(註冊商標) 33
201131195 L MBX-40,折射率1.49,體積平均粒經4〇 μιη,變異係數 35%) 1.8 g —邊攪拌一邊添加而成的塗液。使用金屬棒 #16,將該塗液塗佈於300 μιη厚的多孔質的雙轴延伸聚對 苯二曱酸乙二酯形成的白色膜(東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Lumirror,,(註冊商標)E6SQ)的單面上,以12〇〇c、J 分鐘的乾燥條件設置塗佈層。 (實例6) 準備將“HALS-Hybrid”(註冊商標)υγ_(372〇τ (丙稀 酸系共聚物,濃度40%的溶液,折射率1 58,日本觸媒(股) 製造)6.0 g、乙酸乙酯3.4 g、尼龍6樹脂粒子(東麗股份 有限公司製造,TR-1,折射率1.53,體積平均粒徑13μιη, 變異係數48%) 0.6 g —邊攪拌一邊添加而成的塗液。使用 金屬棒#16,將該塗液塗佈於300 μιη厚的多孔質的雙轴延 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形成的白色膜(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製造’“Lumirror”(註冊商標)E6SQ)的單面上,以120°C、 1分鐘的乾燥條件設置塗佈層。 (實例7) 準備將“HALS-Hybrid”(註冊商標)UV-G720T (丙婦 酸系共聚物,濃度40%的溶液,折射率1.58,日本觸媒(股) 製造)5.25 g、乙酸乙酯3.85 g、尼龍12樹脂粒子(東麗 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SP10,折射率1.53,體積平均粒徑 10 μιη ’變異係數48%) 0.9 g —邊擾拌一邊添加而成的塗 液。使用金屬棒#16,將該塗液塗佈於300 μιη厚的多孔質 的雙軸延伸聚對苯二曱酸乙二酯形成的白色膜(東麗股份 34 201131195 J /pit 有限公司製造’“LumW,(註冊商標)别阳)的單面上, 以120°C、1分鐘的乾燥條件設置塗佈層。 (實例8) 9 準備將“HALS-Hybrid”(註冊商標)UVG72〇T ( 酸系共聚物,漢度4〇%的溶液,折射率L58,曰本觸媒(股) 製造)5.25 g、乙酸乙醋3.85 g、由尼龍6與尼龍12的此 聚物形成的樹脂粒子(東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sp2〇,^ 射率1.52,體積平均粒徑40 ,變異係數29%) 〇 9 g 一 邊攪拌-邊添加而成的塗液。使用金屬棒#16,將該塗液塗 佈於300 μιη厚的多孔質的雙轴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酉匕 形成的白色膜(東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Lumirr〇r,, 冊商標)E6SQ)的單面上’以12(rc、i分鐘的乾燥條件 设置塗佈層。 (實例9) 準備將“HALS-Hybrid”(註冊商標)uv_G72〇T (丙歸 酸系共聚物,濃度40%的溶液’折射率158,日本觸媒(股) 製造)3.0 g、乙酸乙酯5.2 g、由尼龍6與尼龍12的共聚 物形成的樹脂粒子(東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SP2〇,折射 率152 ’體積平均粒徑40 μιη,變異係數29%) 〇 18 g、丙 輝酸系樹脂粒子(積水化成品工業(股)製造, TECHPOLYMER”(註冊商標)MBX5,折射率1.49,體 積平均粒徑5 μιη,變異係數35%) 1.62 g —邊攪拌一邊添 加而成的塗液。使用金屬棒#16,將該塗液塗佈於3〇〇 μιη 厚的多孔質的雙軸延伸聚對苯二曱酸乙二酯形成的白色膜 35 201131195 (今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Lumim)!:,’(註冊商標)E6Sq) 的單面上,以12G°C、1分鐘的乾燥條件設置塗佈層。 (實例10) 準備將“HALS-Hybrid”(註冊商標)uv_G72〇T (丙烯 酸系共聚物,濃度40%的溶液,折射率 製造、乙酸乙㈣5g、尼龍12樹^ 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SPH),騎率153,體積平均粒捏 1〇 μιη,變異係數48%) 0.9 g 一邊搜摔一邊添加而成的塗 液。使用金屬棒#16,將該塗液塗佈κ25〇μιη厚的多孔質 的雙軸延伸聚對苯二曱酸乙二g旨形柄白色膜(東麗股份 有限公司製造’ “Lumirror”(註冊商標)E6SQ )的單面上, 以120°C、1分鐘的乾燥條件設置塗佈層。 (實例11) 日 除了使基材白色膜為含有環狀聚烯烴的3〇〇 μιη厚的 多孔質的雙軸延伸聚對笨二曱酸乙二酷形成的白色膜(東 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Lumirror,,(註冊商標)腿Β以外, 與實例10同樣地設置塗佈層,獲得白色反射膜。 (實例12) ' 除了使基材白色膜為含有硫酸鋇的225哗厚的多孔 質的雙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旨形成的白色膜(帝人杜 邦膜股份有限公51製造’ “Tet_”(註冊躲)膜uxsp) 以外,與實例10同樣地設置塗佈層,獲得白色反射膜。 (實例13) ' 使基材白色膜為含有聚甲基戊烯的4〇〇 4〇厚的多孔 36 201131195 j / υ-j /ριι 質的雙轴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形成的白色膜(東麗股 份有限公司製造’ “Lumirror”(註冊商標)E6SQ以外,與 貫例10同樣地設置塗佈層,獲得白色反射膜。 (實例14) (i) 準備將 “HALS-Hybrid”(註冊商標)UV-G720T (丙烯酸系共聚物,濃度40%的溶液,折射率1 58,曰本 觸媒(股)製造)5.25 g、乙酸乙酯3.85 g、尼龍12樹脂 粒子(東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SP10,折射率153,體積 平均粒徑10 μιη ’變異係數48%) 0.9 g —邊攪拌一邊添加 而成的塗液。使用金屬棒#16,將該塗液塗佈於含有硫酸鋇 的188 μιη厚的多孔質的雙轴延伸聚對笨二曱酸乙二自旨形 成的白色膜(帝人杜邦膜股份有限公司製造,“Tet〇r〇n”(註 冊商標)膜UX)的單面上,以12〇。(:、1分鐘的乾燥條件 s史置塗佈層,獲得具有凸面的白色反射膜。 (ii) 稱取大日本油墨化學工業(股)製造的乾式層 壓劑Dicdry”(註冊商標)LX-903 16份、作為硬化劑的大 曰本油墨化學工業(股)製造的KL _7 5 2份及乙酸乙醋2 9 5 份,攪拌15分鐘,由此獲得固體成分濃度為2〇%的乾式 層壓用黏接劑。使用金屬棒#16,將該黏接劑塗佈於含有聚 甲基戊烯的188 μιη厚的多孔質的雙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 乙二醋形成的白色膜(東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Lumi職” (註冊商標)E6SQ)的單面上,以12(rc、i分鐘的乾燥 條件設置乾式層壓用黏接層。 ' (ill)對上述(1)中所得的白色反射膜的凸面的相反 37 201131195 面與(ϋ)巾所得的乾式層_雜_塗佈面進行乾式 層壓,獲得白色反射膜。 (比較例1) 準備300 μιη厚的多孔質的雙轴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 二s旨形成的白色膜(東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Lumi贿” (註冊商標)E6SQ)作為基材白色膜。於該白色膜中不設 置凸部,而直接作為反射臈進行評價。 (比較例2) 製備將“HALS-Hybrid”(註冊商標)uv_G72〇T (丙烯 酸系共聚物’濃度40%的溶液,折射率158,日本觸媒(股) 製造)3.0 g、乙酸乙酯5.2 g、丙烯酸系樹脂粒子(積水化 成品工業(股)製造,“TECHPOLYMER”(註冊商標) MBX50’折射率1.49,體積平均粒徑50 μιη,變異係數35%) 1.8 g —邊攪拌一邊添加而成的塗液。使用金屬棒#16,將 該塗液塗佈於300 μπι厚的多孔質的雙軸延伸聚對苯二甲 酸乙二酯形成的白色膜(東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Lumirror”(註冊商標)E6SQ)的單面上,以120〇C、1 分鐘的乾燥條件設置塗佈層。 (比較例3 ) 製備將“HALS-Hybrid”(註冊商標)UV-G720T (丙埽 酸系共聚物’濃度40%的溶液,折射率1.58,日本觸媒(股) 製造)6.0 g、乙酸乙酯3.4 g、丙烯酸系樹脂粒子(積水化 成品工業(股)製造,“TECHPOLYMER”(註冊商標) BM30X-5 ’折射率1.49,體積平均粒徑5 μιη,變異係數 38 201131195 j /pif 35/。)0.6 g —邊攪拌一邊添加而成的塗液。使用金屬棒 =6 ’將該塗液塗佈於300哗厚的多孔質的雙軸延伸聚對 苯二甲酸乙二目旨形成的自色膜(東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Lumirror”(註冊商標)E6SQ)的單面上,以12叱、i 分鐘的乾燥條件設置塗佈層。 (比較例4) /準備將“HALS-Hybrid”(註冊商標)uv_G72〇T (丙烯 酸系共聚物’濃度40%的溶液,折射率158,日本觸媒(股) 製造)5.25 g、乙酸乙醋3.85 g、尼龍12樹脂粒子(東麗 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SP10、折射率h53、體積平均粒徑 10 μιη、變異係數48%) 0.9 g —邊攪拌一邊添加而成的塗 液。使用金屬棒#16,將該塗液塗佈於188 μιη厚的多孔質 的雙軸延伸t對本二甲酸乙二酯形成的白色膜(帝人杜邦 膜股份有限公司製造,“Tetoron”(註冊商標)膜υχ)的 單面上,以12〇。〇、1分鐘的乾燥條件設置塗佈層。 (比較例5) 準備將“HALS-Hybrid”(註冊商標)UV-G720T (丙缚 酸系共聚物’濃度40%的溶液,折射率1_58,日本觸媒(股) 製造)5.25 g、乙酸乙酯3.85 g、尼龍12樹脂粒子(東麗 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SP10,折射率1.53,體積平均粒徑 10 μιη,變異係數48%) 0.9 g —邊攪拌一邊添加而成的塗 液。使用金屬棒#16,將該塗液塗佈於188 μιη厚的多孔質 的雙轴延伸聚對苯二曱酸乙二酯形成的白色膜(東麗股份 有限公司製造,“Lumirror”(註冊商標)E6SQ)的單面上, 39 201131195 以i20°c、1分鐘的乾燥條件設置塗佈層。 (比較例6) “稱取大日本油墨化學工業(股)製造的乾式層壓劑 ‘、‘DiCdry”(註冊商標)LX-903 16份、作為硬化劑的大日本 /由墨化予工業(股)製造的KL-75 2份及乙酸乙酯29.5份, 攪拌15 %鐘’藉此獲得固體成分濃度為的乾式層壓 用黏接劑。使用金屬棒#16,將該黏接劑塗佈於⑽卿厚 的多孔質的雙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㈣成的白色膜 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Lumim)r’’(註冊商標〕既剛 的單面上’以120。(:、1分鐘的乾燥條件設置乾式層壓用黏 接層’與實例7中獲得的白色反射膜的凸面的相反面乾式 層壓,獲得白色反射膜。 (比較例7) “.稱取大日本油墨化學工業(股)製造的乾式層壓劑 Dicdry ( s主冊商標)LX_9〇3 16份、作為硬化劑的大曰本 '由墨化學工業(股)製造的KL-75 2份及乙酸乙酯29,5份, 攪拌15分鐘,藉此獲得固體成分濃度為2〇%的乾式層壓 用黏接劑。使用金屬棒#16,將該黏接劑塗佈於188卜以厚 的多孔質的雙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形成的白色膜 (帝人杜邦膜股份有限公司製造,“Tetoron”(註冊商標) 膜UX)的單面上,以12(rc、丨分鐘的乾燥條件設置乾式 層壓用黏接層,與比較例5中獲得的白色反射膜的凸面的 相反面乾式層壓,獲得白色反射膜。 (比較例8) 201131195κ 製備將“HALS-Hybrid”(註冊商標)uv_G72〇T (内烯 酸系共聚物,濃度40%的溶液,折射率158,日本觸媒(股) 製造)6.0 g、乙酸乙酯3_4 g、尼龍12樹脂粒子(東麗股 份有限公司製造的SP500,折射率1 53,體積平均粒徑5 μιη,變異係數48%) 0.9 g —邊攪拌一邊添加而成的塗液。 使用金屬棒#16,將該塗液塗佈於188 μιη厚的多孔質的雙 轴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形成的白色膜(帝人杜邦膜股 份有限公司製造,“Tetoron”(註冊商標)膜UX)的單面 上,以120°C、1分鐘的乾燥條件設置塗佈層。 201131195 J-a卜S卜 e 粒子比重 [kgf^mm2] 1.10 1.20 1.14 s 1.02 1.20 1.02 1.02 1.02 1 1.20 球狀粒子的 壓縮強度 [kgf/mm2] 00 寸 ri rn 寸 <N 1 m 非反射 面側的 緩衝率 [%] a 2 V-) fS 凸部的 最大高 度 [μιη] 卜 <N <T) CN CS 1 〇 剛性度 [mN*m] CN 寸 CN 寸 r4 卜 σ\ 球狀粒 子的添 加量 [wt%l 〇 〇 v〇 1 δ 球狀粒子 的類型名 BM30X-8 BM30X-15 BM30X-30 MBX30 MBX40 TR-1 SP10 SP20 ΜΒΧ5 SP20 SP10 SP10 未形成凸部 ΜΒΧ50 粒子組成 丙烯酸系 丙烯酸系 丙烯酸系 丙烯酸系 丙烯酸系 尼龍6 |尼龍12 | 破ΐ 巧j 丙烯酸系 巧S 尼龍12 尼龍12 丙烯酸系 基材白色膜的 類型名 E6SQ E6SQ E6SQ E6SQ E6SQ E6SQ E6SQ E6SQ E6SQ E6SQ E80B UXSP E6SQ UX與E6SQ的 乾式層壓 E6SQ 基材白色膜的 厚度[μιη] 300 250 300 225 400 S§ S 1% 2 1 300 實例1 | 實例2 | 實例3 實例4 實例5 實例6 | 實例7 j 實例8 實例9 1實例10 I 實例11 實例12 實例13 實例14 比較例1 比較例2 201131195 ο 1.02 1.14 00 cs ο iTi CN o 〇 CN CS CO q σ\ VO ΒΜ30Χ-5 SP10 | SP500 丙烯酸系 尼龍12 ux E6SQ o ^ < a ^ ω E6SQ與UX的 乾式層壓 UX 00 00 〇〇 oo 〇〇 一赞 ^ < s祐 if ^ 3. 〇〇 —雙 Ξ2 I 00 00 比較例3 比較例4 比較例5 比較例6 比較例7 比較例8 ε寸 201131195 JU§/,£ I--I(N<】 捲曲 PQ < 〇 Q < < < < < Q Q < 球狀粒子的分散性 U Q CQ < Q < 1 Q 〇 < 白點不均 CQ < 0Q < PQ < P3 導光板刮痕 υ Q PQ < < Q U < 0Q 背光B的亮度不均評價 (40 吋) < CQ < Q U 背光A的亮度不均評價 (17 吋) < PQ 實例1 實例2 實例3 實例4 實例5 實例6 實例7 實例8 實例9 實例10 實例11 實例12 實例B 實例14 比較例1 比較例2 比較例3 比較例4 比較例5 比較例6 比較例7 比較例8 201131195 *實例1〜實例14的本發明的白色反射膜的亮度不均評 價為:合格」。然而,對於自色膜_性度小於3的實例 10、實例1卜實例12而言,4G时的邊光型背光的亮度不 均稍差於實例1〜實例9。實例13中雖然邊光型#光的亮 度不均良好,但捲曲特性較實例丨〜實例7下降。 另外,使用尼龍樹脂粒子作為球狀粒子的實例6〜實 例14與使用丙烯酸系樹脂粒子的實例丨〜實例5相比較, 於導光板刮痕的方面良好。其中,使用由尼龍12或尼龍6 與尼龍12的共聚物形成的樹脂粒子的實例7〜實例14特 別於導光板到痕的方面良好。另一方面,丙烯酸系樹脂粒 子中,白色反射膜的最大凸部小時導光板刮痕亦少(實例 1〜實例3),另外,於相同的凸部的高度下,球狀粒子的 壓縮強度小時導光板刮痕減輕(實例3、實例4)。 於使用具有凹部的導光板的背光中的白點的方面,若 於粒徑相對較大的由尼龍6與尼龍12的共聚物形成的樹脂 粒子中混合粒徑相對較小的丙烯酸系粒子,則主要與導光 板接觸的是上述由尼龍的共聚物形成的樹脂粒子,不易產 生導光板刮痕’另外,可利用尼龍的影子所遮蔽的丙烯酸 系粒子來防止白點。即’可同時防止導光板到痕與防止白 *點。(實例9) 於球狀粒子的分散性的方面,粒子組成單獨為尼龍樹 脂粒子的實例6〜實例8、實例10〜實例13較使用丙烯酸 系樹脂粒子的實例1〜實例5、實例9更為良好,由具有接 近作為溶劑的乙酸乙酯的比重的尼龍12及尼龍6與尼龍 45 201131195l 12的共聚物形成的樹脂粒子最良好。 另一方面,於使剛性度及非反射面側的緩衝率一定而 不設置凸部時,成為特別是40吋的邊光型背光的亮度不均 非常差的結果(比較例1)。另外,凸部的最大高度過大時 以及過小時,均特別是40吋的邊光型背光的亮度不均差 (比較例2、比較例3)。 進而,於使凸部的最大高度及非反射面側的緩衝率— 定,過分提高或過分降低剛性度時,邊光型背光的亮度不 均惡化(比較例5、比較例6)。進而,即便使凸部最大高 度相同且過分降低非反射面側的緩衝率,邊光型背光的齐 度不均亦惡化(比較例4、比較例7)。 另外,以黏接劑積層白色膜的樣品為於捲曲方面最差 的結果(比較例6、比較例7)。 而且,於導光板刮痕方面,使粒子組成固定為尼龍12 而研究凸部的最大咼度’結果比較例7較比較例8更良好, 意外成為凸部小時導光板刮痕方面差的結果。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 =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獨離本發明之精神 内,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 靶圍S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式簡單說明】 管;是表抑LED作為絲的大型的邊光型背光的一 實施態樣的示意圖。 圖2是具有凸部的導光板、白色反射膜及背面框體的 46 201131195^ ^ i / pit 關係示意圖。 圖3是具有凹部的導光板、白色反射膜及背面框體的 關係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白色反射膜 2 :導光板 3 :發光二極體 4 :背面框體 5 :凸部(導光板) 6:凹部(導光板) 7:凹部(背面框體) 47

Claims (1)

  1. 201131195.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邊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膜,滿足以下的U) 〜(iii ): (i) 剛性度為2mN*m〜lOmN.m; (ii) 至少於單側的面(A)上形成有凸部,上述凸部 的最大南度為15 μηι〜60 μιη ; (iii) 與上述面(Α)相反之側的面(Β) —侧的緩衝 率為12%以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邊光型背光用白色反 射膜,其中於基材白色膜的至少單面上具有塗佈層,上述 塗佈層含有球狀粒子,上述球狀粒子的壓縮強度為〇.1 kgf/mm2〜2.0 kgf/mm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邊光型背光用白色反 射膜’其中上述球狀粒子為尼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邊光型背光用白色反 射膜,其中上述尼龍為尼龍12及/或尼龍6與尼龍12的共 聚物。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邊 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膜,其中上述球狀粒子的比重為〇8 〜1.10。 6. 種液β曰顯示器用背光,其具備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1項至第5項壬—項所述之邊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膜、 及含有發C極體的統,且f光尺寸為76 2咖(3〇叶) 以V 〇 48 201131195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用背光, 更包括表面凹凸為10 μιη以上的導光板,於上述導光板上 以上述面(Α)的凸部與上述導光板相向的方式配置有上 述邊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膜。 49
TW100106039A 2010-02-24 2011-02-23 邊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膜以及使用該反射膜的背光 TWI4997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38261 2010-02-24
JP2010226193 2010-10-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1195A true TW201131195A (en) 2011-09-16
TWI499793B TWI499793B (zh) 2015-09-11

Family

ID=44506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6039A TWI499793B (zh) 2010-02-24 2011-02-23 邊光型背光用白色反射膜以及使用該反射膜的背光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817160B2 (zh)
EP (1) EP2541285B1 (zh)
JP (4) JP5578177B2 (zh)
KR (3) KR20170109697A (zh)
CN (1) CN102713692B (zh)
MX (1) MX2012009190A (zh)
TW (1) TWI499793B (zh)
WO (1) WO20111052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3692B (zh) * 2010-02-24 2014-12-10 东丽株式会社 侧光型背光源用白色反射膜和使用该白色反射膜的背光源
JP5744484B2 (ja) * 2010-11-15 2015-07-08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反射フィルム
JP5739178B2 (ja) * 2011-01-31 2015-06-24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反射フィルム
JP5771064B2 (ja) * 2011-05-17 2015-08-26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反射フィルム
JP5973145B2 (ja) * 2011-09-15 2016-08-23 株式会社ユポ・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光反射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面光源装置
JP6051589B2 (ja) * 2012-05-11 2016-12-27 東レ株式会社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KR102001118B1 (ko) * 2012-12-28 2019-07-17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액정 디스플레이 반사판용 적층형 백색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KR102001119B1 (ko) * 2012-12-28 2019-07-17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액정 디스플레이 반사판용 적층형 백색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CN103062708A (zh) 2013-01-11 2013-04-24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反射膜及应用其的背光源
JP6671097B2 (ja) * 2013-06-07 2020-03-25 東レ株式会社 光反射フィルムおよび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
CN107272091A (zh) * 2013-08-07 2017-10-20 帝人杜邦薄膜日本有限公司 白色反射膜
JP6352613B2 (ja) * 2013-10-24 2018-07-04 帝人フィルム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JP6336266B2 (ja) * 2013-11-29 2018-06-06 帝人フィルム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KR102373640B1 (ko) 2014-03-27 2022-03-14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적층 필름
JP5835532B1 (ja) 2014-04-25 2015-12-24 東レ株式会社 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用反射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
CN106461822B (zh) * 2014-05-30 2019-12-13 东丽株式会社 反射膜及使用了该反射膜的边光型背光源单元
WO2015183822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Lighting devices
CN106661254B (zh) 2014-07-31 2019-04-09 东丽株式会社 聚酯膜
WO2016042992A1 (ja) * 2014-09-17 2016-03-24 東レ株式会社 反射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6518057B2 (ja) * 2014-11-13 2019-05-22 株式会社きもと 光拡散性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2018063749A (ja) * 2015-03-04 2018-04-19 株式会社きもと 有機el用散乱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発光装置
JP2017044718A (ja) * 2015-08-24 2017-03-02 東レ株式会社 反射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
US10224445B2 (en) * 2015-11-02 2019-03-05 S-Energy Co., Ltd. Back shee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solar cell module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olar cell
KR20180044474A (ko) 2016-10-21 2018-05-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재귀반사층을 갖는 컬러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533257B1 (ko) 2018-07-13 2023-05-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사시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20011430A (ja) * 2018-07-17 2020-01-23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反射材
KR20210145718A (ko) 2019-03-28 2021-12-02 미쯔비시 케미컬 주식회사 반사재
WO2023054591A1 (ja) 2021-09-30 2023-04-0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紫外線、可視光線および/または赤外線を拡散反射する物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016018B (zh) * 2021-11-05 2023-07-04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具有复合涂层的工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4428416B (zh) * 2021-12-31 2023-09-19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背光模块用高抗压高亮度涂布型聚酯反射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07680A (en) * 1945-03-02 1946-09-17 Minnesota Mining & Mfg Reflex light reflector
US2948191A (en) * 1956-06-06 1960-08-09 Cataphote Corp Retroreflecting surface
JP3683965B2 (ja) 1995-01-27 2005-08-1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反射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反射装置
US6579606B1 (en) * 1995-08-30 2003-06-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Back light reflection sheet for liquid crystal
JP2000066013A (ja) * 1998-08-25 2000-03-0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光反射光学シート及び面光源装置
JP2000214792A (ja) * 1999-01-26 2000-08-04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バックライト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スペ―スシ―ト
JP2000258612A (ja) * 1999-03-05 2000-09-22 Daicel Chem Ind Ltd 光散乱シート
JP3531668B2 (ja) * 1999-10-01 2004-05-31 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会社 光拡散シート
JP2001166295A (ja) 1999-12-03 2001-06-22 Cosmo Tec:Kk 液晶表示装置バックライト用ランプリフレクター
JP3870731B2 (ja) 2000-07-12 2007-01-24 東レ株式会社 面光源反射部材用白色フィルム
JP2002138150A (ja) 2000-11-02 2002-05-14 Teijin Ltd 白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1241034C (zh) * 2000-12-14 2006-02-0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反射器、侧光型背照光设备和反射器基片
JP4945032B2 (ja) * 2001-05-08 2012-06-06 恵和株式会社 反射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US6906761B2 (en) * 2001-09-19 2005-06-14 Keiwa Inc. Reflection sheet and backlight unit using the same
JP4681791B2 (ja) 2002-08-22 2011-05-11 恵和株式会社 反射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4712252B2 (ja) 2001-09-19 2011-06-29 恵和株式会社 反射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WO2003032073A1 (ja) * 2001-09-27 2005-01-27 株式会社ツジデン 反射フイルム
TW583084B (en) * 2001-10-15 2004-04-11 Tsujiden Co Ltd Light diffusion film
JP4090283B2 (ja) * 2002-06-07 2008-05-2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反射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サイド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KR100926299B1 (ko) * 2002-11-13 2009-1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용 반사판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백라이트어셈블리
JP2008512719A (ja) 2004-09-13 2008-04-24 エスケーシー ハース ディスプレイ フィルムズ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反射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採用し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KR100719482B1 (ko) * 2004-09-13 2007-05-18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반사시트 및 이를 채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GB0602105D0 (en) * 2006-02-02 2006-03-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License plate assembly
TWI274901B (en) * 2006-03-13 2007-03-01 Exploit Technology Co Ltd Oriented diffusion reflection sheet
JP2007293289A (ja) 2006-03-30 2007-11-08 Chisso Corp 光反射シート
JP2007298678A (ja) * 2006-04-28 2007-11-15 Toyobo Co Ltd 反射部材用支持体フィルム
US9046638B2 (en) * 2006-06-23 2015-06-02 Toray Industries, Inc. White reflection film
US7905650B2 (en) * 2006-08-25 2011-03-1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Backlight suitable for display devices
EP2148227B1 (en) 2007-05-08 2015-09-23 Toray Industries, Inc. White reflective film
TWI458918B (zh) * 2007-05-20 2014-11-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具有有利設計特性之薄形中空背光
JP2009093863A (ja) * 2007-10-05 2009-04-30 Fujifilm Corp 面状照明装置
JP2011032169A (ja) * 2007-12-11 2011-02-17 Genecar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4−アミノピリミジン誘導体および該化合物を含有する医薬組成物
WO2009075227A1 (ja) 2007-12-11 2009-06-18 Toray Industries, Inc. 積層フィルム
JP2009179037A (ja) * 2008-02-01 2009-08-13 Toray Ind Inc 積層フィルム
JP2009244509A (ja) * 2008-03-31 2009-10-22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反射シート
JP5138493B2 (ja) 2008-07-31 2013-02-0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02713692B (zh) * 2010-02-24 2014-12-10 东丽株式会社 侧光型背光源用白色反射膜和使用该白色反射膜的背光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3692B (zh) 2014-12-10
JP2018018085A (ja) 2018-02-01
US9817160B2 (en) 2017-11-14
CN102713692A (zh) 2012-10-03
KR20170109697A (ko) 2017-09-29
KR20120121411A (ko) 2012-11-05
WO2011105294A1 (ja) 2011-09-01
JP6017475B2 (ja) 2016-11-02
KR101796332B1 (ko) 2017-11-09
JP6355204B2 (ja) 2018-07-11
TWI499793B (zh) 2015-09-11
MX2012009190A (es) 2012-08-31
JPWO2011105294A1 (ja) 2013-06-20
EP2541285B1 (en) 2021-10-20
US20120314450A1 (en) 2012-12-13
JP2015163986A (ja) 2015-09-10
JP6485758B2 (ja) 2019-03-20
KR20170109696A (ko) 2017-09-29
EP2541285A1 (en) 2013-01-02
JP2014112251A (ja) 2014-06-19
EP2541285A4 (en) 2014-04-30
JP5578177B2 (ja) 2014-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31195A (en) White reflective film for edge light type back light and back light using the reflective film
TWI298728B (zh)
TW201128268A (en)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 set of optical materials for use in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304807B (en) High refractive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and use thereof
TW201239482A (en) White reflective film for edge light type backlight and backlight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TW200911531A (en) White polyester film
TW200829962A (en) White polyester film for light reflecting plate
TW200827763A (en) Scratch-resistant optical film
US20100209694A1 (en) White film, and surface light source using the same
JP2013117584A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透明導電性積層体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TW201011087A (en) Light diffusion adhesive shee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optical member
TW200907492A (en) White reflection film
TW200925734A (en) Multi-functional optic sheet
TW200941070A (en) Optical member
TW201213408A (en) White film and surface light source using the same
TWI432514B (zh) Reflective sheet polyester film and reflective plate coated polyester film
WO2018225463A1 (ja) 上用光拡散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TW201127916A (en) Multilayer film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the same
TWI361288B (en) Cover sheet for prism and backlight unit assembly
WO2010038549A1 (ja) 光学シー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用面光源
JP2011075779A (ja) 白色反射フィルム
TW201024811A (en) Light-diffusing film for back light unit of LC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0932524A (en) A set ofpolarizer, and a liquidcrystal panel and anapparatus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edthereof
JP2008286907A (ja) 反射用積層体
JP6880521B2 (ja) 光反射フィルムおよび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