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20017A - Polymerizable ambipolar hosts for phosphorescent guest emitters - Google Patents

Polymerizable ambipolar hosts for phosphorescent guest emitter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20017A
TW201120017A TW99120192A TW99120192A TW201120017A TW 201120017 A TW201120017 A TW 201120017A TW 99120192 A TW99120192 A TW 99120192A TW 99120192 A TW99120192 A TW 99120192A TW 201120017 A TW201120017 A TW 2011200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monomer
groups
bipolar
follow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20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dong Zhang
Carlos Zuniga
Gaelle Deshayes
Julie Leroy
Stephen Barlow
Seth Marder
Sung-Jin Kim
Bernard Kippelen
Original Assignee
Georgia Tech Re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orgia Tech Res Inst filed Critical Georgia Tech Res Inst
Publication of TW201120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001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13/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arbon chain containing aromatic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13/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2/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 C08F12/02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 C08F12/04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containing one ring
    • C08F12/14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containing one ring substituted by hetero atoms or groups containing hetero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2/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 C08F12/02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 C08F12/04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containing one ring
    • C08F12/14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containing one ring substituted by hetero atoms or groups containing heteroatoms
    • C08F12/22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2/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 C08F12/02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 C08F12/04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containing one ring
    • C08F12/14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containing one ring substituted by hetero atoms or groups containing heteroatoms
    • C08F12/26Nit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2/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 C08F12/02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 C08F12/32Monomers containing only on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 containing two or more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20/00Hom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1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120/10Esters
    • C08F120/34Esters containing nitrogen, e.g. N,N-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 C08F120/36Esters containing nitrogen, e.g. N,N-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e.g. 2-N-morpholinoethyl (meth)acrylate or 2-isocyanatoeth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34Esters containing nitrogen, e.g. N,N-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 C08F220/36Esters containing nitrogen, e.g. N,N-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e.g. 2-N-morpholinoethyl (meth)acrylate or 2-isocyanatoeth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32/00C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 C08F232/08Copolymers of 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o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in a side chain, and hav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a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having condens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1/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atom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e.g. polyxylylenes
    • C08G61/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atom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e.g. polyxylylenes only aliphatic carbon atoms
    • C08G61/0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atom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e.g. polyxylylenes only aliphatic carbon atoms prepared by ring-opening of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8G61/0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atoms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e.g. polyxylylenes only aliphatic carbon atoms prepared by ring-opening of carbocyclic compounds of 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ne or mor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in the 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2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25/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romatic monomer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and hydroge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20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material in which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s embedd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10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 H10K85/141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comprising aliphatic or olefinic chains, e.g. poly N-vinylcarbazol, PVC or PTF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10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 H10K85/141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comprising aliphatic or olefinic chains, e.g. poly N-vinylcarbazol, PVC or PTFE
    • H10K85/143Polyacetylene; Derivative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10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 H10K85/151Co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2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261/10Definition of the polymer structure
    • C08G2261/14Side-groups
    • C08G2261/149Side-chains having heteroaromatic uni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2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261/40Polymerisation processes
    • C08G2261/41Organometallic coupling reactions
    • C08G2261/418Ring opening metathesis polymerisation [ROMP]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1/00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materials covered by group H10K85/00
    • H10K2101/10Triple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6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comprising two or more different heteroatoms per ring
    • H10K85/6565Oxadiazole compoun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49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a hetero atom
    • H10K85/657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 H10K85/6572Polycyclic condensed heteroaromatic hydrocarbons comprising only nitrogen in the heteroaromatic polycondensed ring system, e.g. phenanthroline or carbazol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1120017 六、發明說明: 政府許可權利的聲明 諸位發明人受到了藉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STC 計畫以協議書號DMR-020967以及海軍硏究所藉由MURI計 畫,合同鑒定號68A- 1 06 08 06的部分資金支援。聯邦政府 可以在本發明中保有某些許可的權利。 Q 相關申請 本申請要求了 2009年6月24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號 6 1,22 0,1 1 6的優先權。在前申請的全部揭露內容藉由引用 以其全文結合在此。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在此揭露並且描述的該等發明涉及聚合物的雙極性主 體材料,該等主體材料可以將所有的電子、電洞、和/或 〇 激發子傳輸到客體磷光材料中以便形成有機發光二極體( OLED )的發射層。在此還描述了自新穎的單體雙極性材 料、以及雙極性小分子製造雙極性聚合物或共聚物的方法 ,正如包括雙極性主體材料的出乎意料地有效的0LED的 裝置。 【先前技術】 鑒於有機發光二極體(〇LED )在全色平板顯示器以 及固態照明中的潛在應用’已經針對它們的合成進行了相 -5- 201120017 當可觀的硏究。這樣的OLED經常包括一發光層,該發光 層包括一種發光材料作爲一客體,分散在和/或溶解在主 體/載體材料的一混合物中,該等主體/載體材料能夠將電 洞、電子、和/或激發子傳輸到與發光客體相接觸。這種 發光客體受電子、電洞、和/或激發子所激發,並且然後 發光。該發光層典型地佈置在一陽極和陰極之間。單層 0LED裝置係已知的,但是由於多種原因典型地顯示出非 常低的量子效率。效率在某些情況下藉由在OLE D裝置中 〇 使用材料的附加層而顯著地提高了,例如包括其特性對於 將電洞傳輸到與發射層相接觸最佳的一種材料的一另外的 層’和/或包括其特性對於將電子帶至與傳輸層相接觸最 佳的一種材料的一另外的電子傳輸層。當施加跨過0LED 裝置的電壓/電流時,電洞和電子傳遞藉由中間層並且進 入發射層’在此它們相結合以形成激發子和/或刺激發光 客體材料的激發態的形成。 發光客體材料可以是從一單線態激發態發射的螢光材 U 料或從一個三線態激發態發射光的磷光材料。儘管磷光三 線態發射體可以潛在地產生與單線態螢光發射體相比顯著 增強的量子效率,從三線態發射的材料的使用強加了對 0LED裝置的其他材料的附加要求。在磷光OLEr)中,爲了 降低經常與較長的激發子壽命和三線態-三線態毀滅等相 關的激發態的淬滅,發射層的三線態客體發射體典型地作 爲客體插入到主體材料中。所有材料都應被選擇爲優化來 自電極的電荷的注入效率,該等電荷處於電洞、電子、以 -6- 201120017 及單線態和三線態激發子結構的形式,它們由主體材料盡 可能有效地傳遞到發光客體材料中。 爲了將從主體材料至客體磷光體的能量傳遞最小化, 在主體中攜帶電洞和/或電子的材料的單線態以及三線態 的能量都應該高於客體憐光體的對應的單線態以及三線態 的能量。參見圖1。另外’主體材料的結合長度應該受到 限制,以便提供高於客體磷光體的一單線態能量水準。當 〇 設計還提供所希望的大的電荷(電洞和/或電子)傳輸遷 移率的主體分子時’這種三線態能量的要求變得特別具有 挑戰性。 因此,發展用於傳輸電洞、電子、以及激發子的有效 的主體材料與發展用於生產有效的0 LED的客體磷光體一 樣重要。 已經報告了具有良好的短期發光和效率的高性能磷光 OLED ’但是大多數此類現有技術的裝置一直是藉由小分 © 子電子或電洞傳輸材料的昂貴的多層真空熱蒸發來製造的 以提供多層OLED裝置’如圖2所示。例如,包括咔唑的主 體材料已經用作OLED應用中的電洞運輸體和/或電子阻擋 材料。已知的小分子基於咔唑的電洞攜帶材料的例子在以 下示出。聚合物咔唑類例如PVK還已知被用於OLED裝置 的帶電洞的層中。 201120017
π ch3
PVK 9_甲基9Η·咔唑
mCP TCZ 類似地’小分子2,5 -二芳基噁二唑例如以下那些( PBD和OXD-7 )係已知的作爲合適的電子攜帶材料用於製 造用於OLED裝置的電子攜帶層。還報告了基於聚合物噁 二唑的電子傳輸聚合物,例如像2008年12月19日提交的 PCT 申請序號 PCT/EP/2008 068 1 1 9,它要求了 2007 年 12 月 21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61/015777的優先權,藉由引用 這兩者的揭露內容(涉及對製備所揭露的聚合物有用的單 體噁二唑)將它們結合在此。
2,心噁二唑
PBD OXD-7 另外,使用攜帶電洞和攜帶電子的材料的“雙極性,,混 合物來形成用於多層OLED的發射層中的磷光客體的混合 主體材料係已知的。儘管如此,在它們的發射層中基於攜 帶電洞以及攜帶電子的材料的混合物(無論是否基於小分 子和/或聚合物的混合物)的裝置趨於經受相分離、不希 -8- 201120017 望的部分結晶、和/或以其他方式當經受延長的裝置加熱 時降解,從而降低OLED裝置的效率和/或隨時間的壽命。 因此,在本領域仍然存在著對改進的“雙極性”主體材 料的需要,該等主體材料可以有效地將電洞、電子、和/ 或激發子傳輸至與發射層相接觸而不經受相分離、結晶、 或熱的或化學的降解。此外,如果一單線“雙極性”非晶相 的以及聚合物的主體材料可以用來將電洞、電子和/或激 ❹ 發子傳輸至與磷光客體相接觸,則有可能的是多層OLED 裝置的一個或多個攜帶電子或攜帶電洞的層可以被省略, .從而簡化裝置的設計以及製造,並且降低製造成本,尤其 是如果高成本的真空沉積技術可以用更低成本的溶液處理 技術代替時。 爲此’針對了以下描述的雙極性聚合物' 共聚物、以 及用於其製備的材料和方法的不同實施方式。 〇 【發明內容】 在此揭露的不同發明和/或它們的實施方式涉及並且 包括“雙極性”聚合物、“雙極性”共聚物以及具有結合在其 上的攜帶電洞和攜帶電子的基團兩者的雙極性小分子,以 及該等雙極性聚合物、共聚物、和/或小分子作爲用於將 電洞、電子、和/或激發子攜帶至與客體光激發子相接觸 的用途’用於電子裝置的發射層中的用途(例如作爲有機 發光二極體)。 在此描述和/或要求的該等發明的某些實施方式涉及“ -9 - 201120017 雙極性”均聚物或共聚物,它們具有至少一個攜帶電洞的 基團以及結合到均聚物或共聚物主鏈的同一亞單元上的至 少一個攜帶電子的基團。一種相關的但是不同類別的雙極 性共聚物具有攜帶電洞的基團以及結合到該聚合物或共聚 物主鏈的不同亞單元上的攜帶電子的基團。該等類別的雙 極性均聚物和共聚物中有多種是在常見的有機溶劑中迅速 可溶的,並且因此可以容易地在溶液中進行處理(藉由如 旋塗或印製的方法)以製造有機電子裝置中的層(例如, 當與磷光金屬錯合物共沉積時,OLED裝置的發射層)。 衍生自可聚合的單體的多種不同類型的聚合物和/或 共聚物主鏈可以用來製造在此描述的均聚物和共聚物,包 括,例如聚合的苯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以及 類似物、環氧化物、用於形成聚酯的羥基酸、用於形成聚 醯胺的氨基酸、用於形成聚異氰酸酯的異氰化物,以及類 似物,連同開環易位聚合反應(ROMP )的聚合的環烯烴 ,例如聚降冰片烯基聚合物主鏈。 另外,在此所描述的和/或要求的該等發明的某些實 施方式涉及“雙極性”“小分子”,它們具有至少一個攜帶電 洞的基團以及至少一個攜帶電子的基團,該等基團可以進 行溶液處理亦或真空昇華來形成有機電子裝置。 結合到和/或連接到雙極性單體、聚合物、共聚物、 和/或小分子上的合適的攜帶電洞的基團的例子包括但不 限於具有以下所示的基本咔唑環結構的、被不同取代的咔 唑基團: -10- 201120017
結合到和/或連接到雙極性小分子、單體、聚合物和/ 或共聚物上的合適的攜帶電子的基團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 被不同取代的2,5-二芳基-1,3,4-噁二唑基團(以下通常稱 爲“噁二唑”基團)。關於合適的咔唑以及噁二唑基團的另 外的細節在以下提供。
芳基芳基 N-N 2,5-二芳基-噁二唑 在許多實施方式中,本發明涉及單體、聚合物或共聚 物,其中至少一聚合物或共聚物亞單元連接到至少一個咔 唑基團上以及還有至少一個噁二唑基團上。參見以下附圖 (可聚合的單體) (聚合亞單元)n
Lg-ψΒ..Ι 「連—基團-Ί 攜帶零_子以及A帶電洞的基團丨__^ |攜帶電子以及Jg帶翻的細丨 雙極單體雙極聚合物以及共聚物 爲了提供非限制性的實例,該等發明的某些實施方式 涉及在它們的聚合物主鏈中具有至少—個(或多個)聚合 的本乙嫌(即’類別(I))、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 (類別(π ))、或降冰片烯(類別(I π ))亞單元的雙 極性聚合物或共聚物,其中該等聚合物或共聚物亞單元中 至少一些連接到至少一個昨唑基團以及還有至少一個噁二 -11 - 201120017 唑基團上。 在另外的實施方式中,一不同類別(IV )的雙極性降 冰片烯基共聚物包括攜帶電洞的基團例如昨哩以及攜帶電 子的基團例如像連接到該聚合物或共聚物主鏈內不同的降 冰片烯基亞單元上的噁二唑基團。類別(IV)的雙極性降 冰片烯基共聚物還可以包括可隨意的另外的亞單元,該等 亞單元衍生自多種多樣的另外的可聚合單體。在此類實施 方式中,在此描述的雙極性共聚物可以包括: a. 至少一種第一降冰片烯基亞單元’該第一降冰片 烯基亞單元連接到至少一個可隨意取代的咔唑基團上;以 及 b. 至少一種第二降冰片烯基亞單元’該第二降冰片 烯基亞單元連接到一可隨意取代的2-苯基-5-苯基-1,3,4-噁 二唑基團上;以及 c. 可隨意的一個或多個另外的聚合物亞單元。 例如,在某些實施方式中,以下直接示出的類別( IVa )的雙極性共聚物係降冰片烯基共聚物,該等共聚物 具有的至少一些亞單元帶有以下所示的每種結構:
a. L1和L2係獨立選擇的C^-Cm有機連接基團, -12- 201120017 b. R。包括至少一個咔唑基團’並且 c. R°x包括至少一個2-苯基-5-苯基-1,3,4-噁二唑基團 〇 如以上所揭露的,發明的共聚物(包括類別(1 )、 (π ) 、( III )和(IV )的共聚物)如所希望的可以包括 一個或多個另外的共聚物亞單元。在某些此類實施方式中 ,該等另外的共聚物亞單元可以包括至可交聯的基團、或 0 發光基團的多個連接,例如合適的有機磷光體或有機磷光 金屬錯合物。 該等發明的雙極性聚合物以及共聚物可以用多種聚合 反應方法中的任一種來製備’該等方法鑒於在此的揭露內 容對熟習該項技術者係明顯的。例如,可以藉由一種方法 來製備降冰片烯基共聚物’其中,一些亞單元連接到咔唑 基團上並且其他亞單元連接到噁二唑亞單元上,該方法包 括以下步驟 0 a.將以下物質進行混合: i _至少一種第一降冰片烯單體,該第一降冰片 稀單體包括連接到一個咔唑基團上的一個降冰片烯基團; 以及 ϋ.至少一種第二降冰片烯基單體,該第二降冰 片烯單體包括連接到一種可隨意取代的2_苯基_5-苯基-h3,4-噁二唑基團上的一個降冰片烯基團:以及 iii.可隨意地一種或多種另外的可隨意取代的降 冰片烯單體;並且 -13- 201120017 b.將降冰片烯單體的混合物在一 ROMP催化劑的存在 下進行聚合,以產生該共聚物。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包括亞單元(該等亞單元各自連 接到一個味唑亞單元以及一個噁二唑亞單元兩者上)的雙 極性共聚物可以藉由聚合反應(在某些情況下自由基聚合 在其他情況下活性聚合)或合適的單體化合物(例如取代 的苯乙烯單體(la),取代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單 體(Ila)或取代的降冰片烯單體(Ilia))的共聚反應進 行製備。 在此揭露的該等發明的其他實施方式涉及用於製備化 合物(la )、( Ila )或(Ilia )的方法,連同用於它們的 合成的某些新穎的中間體。 對於以上廣義上槪括的不同的雙極性聚合物以及共聚 物以及用於其製備的方法和材料的較佳的實施方式的進一 步詳細說明將在以下詳細說明部分提供。 發明詳細說明 在此揭露的不同的發明和/或它們的實施方式涉及並 且包括“雙極性,,聚合物以及共聚物,它們結合到和/或連接 到攜帶電洞以及攜帶電子的基團上。該等雙極性聚合物和 /或共聚物係作爲發光客體的主體材料有用的,並且能夠 將電洞、電子和激發子攜帶至與客體相接觸。包括在此描 述的聚合物和/或共聚物的結合的主體/客體對於製造電子 裝置例如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發射層有用。 -14- 201120017 雙極性小分子、可聚合的單體、和/或聚合物或共聚物 在此描述和/或提出申請專利範圍的該等發明的某些 實施方式涉及“雙極性”小分子、可聚合的單體、以及具有 聚合物亞單元的聚合物和/或共聚物,該等亞單元各自具 有至少一個攜帶電洞的基團以及結合到和/或鍵合入或連 接到其上的至少一個傳輸電子的基團。 〇 至少一個並且有時多個攜帶電洞的基團化學地和/或 共價地結合到雙極性小分子、可聚合的單體中、和/或連 接到聚合物以及共聚物鏈的亞單元上。結合到和/或連接 到聚合物亞單元上的合適的攜帶電洞的基團的例子包括但 不限於具有以下所示的基礎環結構的、被不同取代的咔唑 基團:
還結合到雙極性小分子以及可聚合的單體中的、和/ 或連接到聚合物和/或共聚物骨架上的合適的傳輸電子的 基團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被不同取代的2,5-二芳基-1,3,4-噁二唑基團(如以下所示並且典型地在此稱爲“噁二唑”基 團)。
芳基芳基 N-N 2,5-二芳基-噁二唑 -15- 201120017 在許多實施方式中,本發明的雙極性小分子、可聚合 的單體、和/或聚合物和/或共聚物包括至少一個可隨意取 代的咔唑基團以及至少一個可隨意取代的2,5-二芳基-1,3,4-噁二唑基團。 因此,在許多實施方式中,在此描述和/或提出申請 專利範圍的該等發明涉及雙極性小分子、可聚合的單體以 及由其衍生的聚合物以及共聚物,它們包括傳輸電子的 1,5-二芳基-1,3,4-噁二唑基團,如以下所示,該基團鍵合 〇 到一個咔唑基團上並且還連接至一個芳基或雜芳基“Ar”基 團、一個可聚合的基團、或由其衍生的一聚合物或共聚物 上:
其中Ar係可隨意取代的芳基或雜芳基的基團’ n係— 整數,該整數表示聚合物亞單元的數目,L係將該單體可 聚合的基團或一個或多個聚合物亞單元連接到嚼二哩基團 的2-苯基環上的一連接基團,並且R1、"和113基團中至少 之一係具有以下結構的可隨意取代的昨n坐基團 -16- 201120017
其中其餘R1、R2、R3以及可隨意的R4、R5、和R6的基團的 不同實施方式在以下描述。 該等雙極性小分子、單體以及由其衍生的聚合物或共 聚物可以出乎意料地作爲電洞和/或電子傳輸化合物和/或 〇 形成和傳輸激發子的化合物有效並且可以用來製造高度有 效的並且穩定的OLED裝置。此外,該等雙極性小分子、 單體和/或由其衍生的聚合物或共聚物出乎意料地具有更 優異的物理特性,例如高的溶解度以及可加工性、和/或 在OLED操作過程中高的耐結晶性和/或耐熱降解性。 雙極性小分子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在此描述和/或提出申請專利範 〇 圍的該等發明包括某些雙極性“小分子”’例如含有鍵合到 —個1,3,4 -u惡二哩基團上(有—個或多個咔哩基團結合到 其上)的一可隨意取代的的化;合物’該 化合物具有以下化學式:
Ar
-17- 201120017 a. 入1:係<:1-(:3{)芳基或雜芳基的基圑’可隨意地包括一 至五個取代基; b. R1、R2和R3基團中至少一個係一可隨意取代的咔唑 基團,並且其餘的R1、R2或R3基團獨立地選自氫、氟化物 、氰基、或一個烷基、全氟烷基、醇化物、以及全氟醇鹽 的基團,以及可隨意地一個或多個另外的可隨意取代的咔 唑基團; 其中該等可隨意取代的咔唑基團具有以下'結構
其中R5和R6可以獨立地選自氫、氟化物、氰基、以及選自 烷基、全氟烷基、醇化物以及全氟醇鹽類的一有機基團。 以上該的雙極性小分子包括一Ar基團,該基團可以是 一芳基或雜芳基的基團,可隨意地由一至五個取代基取代 。可以使用任何合適的可隨意的芳基或雜芳基基團,例如 像可隨意取代的苯基、聯苯基、萘基、芴基、蒽基、吡啶 基、聯吡啶基、噻吩基(thiophenyl )、呋喃基或吡咯基 的基團。在許多實施方式中’可隨意取代的芳基或雜芳基 的基團可以是Ci-Cm、C2-C2G、或c5_c2()基團,包括該等 可隨意的取代基。該等可隨意的取代基可以獨立地選自不 可聚合的基團,例如氫、羥基、氟化物、氰基、或CkCu 烷基、全氟烷基、醇化物或全氟醇鹽的基團。 -18- 201120017 該等發明的某些實施方式涉及具有以下結構的小分子
0 其中,R7-RM獨立地選自氫、氟化物、氰基以及<^-〇:20烷 基、全氟烷基、醇化物或全氟醇鹽的基團。 在以上所描述的雙極性小分子(連同可聚合的單體、 聚合物以及共聚物)的許多實施方式中’ R1、&2和r3基團 中至少一個係一可隨意取代的咔唑基團,並且其餘的R1、 R2或R3基團獨立地選自氫、氟化物、氰基、或Ci-Ce烷基 、全氟烷基、醇化物、以及全氟醇鹽的基團,以及可隨意 地一個或多個另外的可隨意取代的咔唑基團。 ^ 第一可隨意取代的昨哩基團、連同結合到該第一昨口坐 基團上的任何另外的可隨意取代的咔唑基團二者均可以具 有以下結構
其中R5和R6獨立地選自氫、氟化物、氰基、以及選自烷基 、全氟烷基、醇化物以及全氟醇鹽類的有機基團;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 Rl、r2和r3基團之—包括可隨意取代 19 - 201120017 的咔唑基團,並且其餘的R1、R2和R 3基團係氫。在其他相 關的實施方式中’ R1和R2基團之一具有以下未取代的結構
並且其餘的R1、R2或R3基團係氫。 這樣的“單味唑”化合物的實例包括具有以下結構的化 合物 R5
氰 基、以及選自烷基、全氟烷基、醇化物以及全氟醇鹽類的 C^-Ce有機基團;具有該等結構的化合物種類的例子(它 們的合成在以下實例中描述)包括 -20- 201120017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R1和R3基團均具有以下結構
並且R2係氫。這樣的化合物的實例包括具有以下結構的化 合物
其中R5、R5’、R6、R6’和R12獨立地選自氫、氟化物、氰基 、以及選自烷基、全氟烷基、醇化物以及全氟醇鹽類的 Cj-Ce有機基團;其合成在以下實例中描述的化合物種類 的例子包括 -21 - 201120017
這種小分子化合物已經用來形成幾種O L E D中非常高 效的發射層’參見實例7以及圖1 7-1 9。 在又另一相關的實施方式中,R1、R2和R3基團之一首 先是可隨意取代的的咔哩基團(該咔唑基團具有連接在其 上的“另外的”可隨意取代的咔唑基團),例如像具有以下 結構的“三咔唑”基團。
並且其餘的基團R1、r2或R3係氫。這樣的化合物的實例包 括具有以下結構的化合物
-22- 201120017 其中R 、R 、R5、R6’、和R12獨立地選自氫、氟化物、氰 基、以及選自院基、全氟烷基、醇化物以及全氟醇鹽類的 C!-C6有機基團; 在可隨意取代的咔唑基團的許多實施方式中,R5、 R5’、R6和R6’係氫或三級丁基。 以上描述的許多雙極性小分子係在高真空中可昇華的 亦或是在常見的有機溶劑中迅速可溶的,並且因此可以容 〇 易地進行處理以形成在有機電子裝置中有用的化合物(尤 其是當與磷光體進行混合和/或共沉積時)以形成有機發 光二極體的發射層。 此外’以上描述的許多雙極性小分子尤其是在它們的 Ar環上具有羥基或甲氧基取代基的那些,可以用作以下描 述的雙極性單體、聚合物或共聚物的合成先質。應該理解 的是,以上關於噁二唑基團、咔唑基團或它們的R^R11取 代基的任何揭露內容還旨在適用於以下關於雙極性分子、 Q 聚合物、或共聚物的傳授內容。 類別(I ) 、( II )、和(III )的雙極性聚合物 在此描述和/或提出申請專利範圍的許多實施方式涉 及連接到包括噁二唑和咔唑基團兩者的雙極性基團上的“ 雙極性”可聚合單體、以及聚合物和/或共聚物。 許多類型的聚合物和/或共聚物亞單元可以結合到具 有與以上描述的那些雙極性小分子等效的結構的雙極性基 團上。例如,可以使用包括衍生自苯乙烯、丙烯酸酯、甲 -23- 201120017 基丙烯酸酯、降冰片烯的亞單元的聚合物主鏈以及類似物 ,只要該等聚合的鏈耐受在電子裝置(例如OLED )的操 作過程中存在的、被電洞氧化以及被電子還原兩者。爲了 提供說明性的並且非限制性的實例,“雙極性”聚合物和/或 共聚物典型地具有至少一個具有以下所示結構的亞單元: \一(聚合物亞單元)η—\
R2 R1 其中Ar係一可隨意取代的芳基或雜芳基的基團,η係一正 整數,該整數表示聚合物亞單元的數目,L係將該單體可 聚合的基團或一個或多個聚合物亞單元連接到噁二唑基團 的2-苯基環上的一連接基團,並且R1、R2和R3基團至少之 〜係具有以下結構的可隨意取代的咔唑基團
其中其餘R1、R2、R3以及可隨意的R4、R5、和R6的基團的 不同實施方式在以下描述。 這樣的聚合物和共聚物可以包括具有以下所示的化學 式(I ) 、 ( II )、或(III )的至少一種聚合的苯乙烯基 -24- 201120017 、丙烯醯基或甲基丙烯醯基、或降冰片烯基的亞單元:
其中η係一整數,該整數表示聚合物亞單元的數目,L係將 苯乙烯基、丙烯醯基或甲基丙烯醯基、或降冰片烯基的亞 單元連接到噁二唑基團的2-苯基環上的一連接基團’並且 R1、R2和R3基團至少之一係具有以下結構的可隨意取代的 咔唑基團
其中其餘R1、R2、R3、以及可隨意的R4、R5、和R6基團的 個性特徵在以上和以下進行描述並且R7係氫(丙烯酸酯基 團)或甲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基團。 例如,僅具有一個咔唑基團的化學式(1)的苯乙烯 基化合物可以具有以下示出的異構體結構之一: -25- 201120017
其餘的具有化學式(!) 、 ( II )或(111 )的化合物 的R1、R2或R3基團可以獨立地選自氬以及不同的其他取代 基,如在以上和以下進一步描述的,包括一另外的並且可 隨意取代的昨唑基團。如果另外的可隨意取代的咔唑基團 存在的話,則這樣一聚合的苯乙烯衍生物可以具有帶有如 以下所示的那些示例性結構的亞單元:
類似的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或聚降冰 -26- 201120017
0 具有化學式(I ) 、 ( II )、或(III )的具有一個或 多個亞單元的聚合物或共聚物可以具有廣泛不同數目的總 的亞單元,如下標η所定義的,它可以是在1和1 000之間的 任何整數。在某些實施方式中,η係在5和5 00之間或約20 和5000之間的一整數。具有化學式(I) 、 (Π)、或( III)的、具有一個或多個亞單元的共聚物可以是無規或嵌 段共聚物,在此的附圖和/或“η”下標不應被解釋爲表示該 等化合物係否是無規或嵌段共聚物,除非清楚地作出了相 Ο 反的指示。 具有化學式(I) 、 (II)或(III)的聚合物亞單元 的“L”基團將該聚合物或共聚物主鏈的亞單元連接到噁二 11坐基團的2-苯基環上。L可以是任何共價地並且穩定地將 該聚合物或共聚物主鏈連接到噁二唑基團的2-苯基環上的 任何化學基團,例如無機原子或基團,例如氧或硫原子、 硫酸根、颯、或亞楓的基團,等,但是在許多實施方式中 ’有機基團、或較佳的是有機基 團’該基團可以可隨意地包括雜原子,例如鹵素(尤其是 氟)、〇、Ν、或S。較佳的是該L連接基團有效地耐受在 -27- 201120017 O LED裝置的操作條件下被電洞氧化或被電子還原。L基團 的例子係亞烷基、或亞烷氧基的基團,例如像,其中L具 有以下結構: Λ
其中X係從1至2〇或從1至12或從1至4的一整數。在某些實 施方式中,L係具有以下結構的一個亞甲基氧基基團:
L基團的另外的例子包括如以下所說明的那些亞烷基 酯基團: Λ
其中x係從1至2〇或從1至12或從1至4的—整數。 對於具有化學式(1 )和(Π )的化合物,可隨意的R1 、R2、R3、R4、R5和/或R6取代基的個性特徵可以在很大 程度上不同’並且可以包括無機取基例如氫或鹵素(尤其 是氟)、或Cl_C2Q有機基團、C!-Ci2有機基團、或CrCe有 機基團。較佳的有機基團的例子包括烷基、氰基、全氟烷 -28 - 201120017 基、醇化物或全氟醇鹽的基團。 聚合物以及共聚物的R 、R2、R3、R4、R5、R6和/或 R7基團的不同實施方式可以是與以上所描述與雙極性小分 子相關的那些取代基的不同實施方式中的任何一個相同的 。:Rl、R2、R3、R4、R5、和R6取代基的個性特徵還可以合 理地進行改變以便“微調”該等聚合物和/或共聚物的物理和 電子特性以説明優化電洞、電子、和/或電洞至一 OLED裝 〇 置的發射層中的發光主體的有效傳輸和/或提供改進的物 理特性和/或成本降低的溶液處理、和/或在OLED構造過程 中的聚合物的應用、和/或最小化不希望的結晶、相分離 、和/或裝置操作過程中的熱降解。 具有化學式(Π)的聚合物和/或共聚物的主鏈的以取 代基可以是以上揭露的任何取代基,但是在許多實施方式 中是氫(衍生自丙嫌酸醋的聚合物或共聚物)或CH3(衍 生自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或共聚物)。 〇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本發明涉及基於苯乙烯的聚合物 或共聚物’它們具有至少一個具有以下結構的亞單元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本發明涉及基於聚丙烯酸酯或聚 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或共聚物,它們具有至少一個具有 201120017 以下結構的亞單元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本發明涉及聚降冰片燒基的聚合 物或共聚物’它們具有至少一個具有以下結構的亞單元
類別(IV )的雙極性共聚物 在此描述的該等發明的另外的實施方式中,一不同類 別(IV )的雙極性共聚物包含攜帶電洞的基團例如咔唑以 及攜帶電子的基團例如連接到在共聚物鏈中的不同共聚物 亞單元上的噁二唑基團。類別(IV )的共聚物可以包含另 外的並且可隨意的衍生自多種多樣的另外的可聚合單體的 聚合的亞單元,包括不同的、較佳的取代的乙烯基、苯乙 烯基、丙烯醯基、甲基丙烯醯基、和/或降冰片烯基單體 ,它們可以連接到發光基團上,例如發光金屬錯合物。在 -30- 201120017 .此類實施方式中,在此描述的類別(IV )的雙極性共聚物 可以包括 a. 至少一種第一降冰片烯基亞單元,該第一降冰片 烯基亞單元連接到至少一個可隨意取代的咔唑基團上;以 及 b. 至少一種第二降冰片烯基亞單元,該第二降冰片 烯基亞單元連接到一可隨意取代的2 -苯基-5-苯基-1,3,4 -噁 0 二唑基團上;以及 c_可隨意的一個或多個另外的聚合物亞單元。 例如’在某些實施方式中,以下直接示出的類別( IVa )的雙極性降冰片烯基共聚物所具有的至少—些亞單 元帶有以下所示的每種結構:
其中 a. L和L係獨立選擇的c^C2。有機連接基團, b. V包括至少一個可隨意取代的咔唑基團,並且 C· R包括茔少一個可隨意取代的2 -苯基-5 -苯基_ 1,3,4-噁二唑基圖。 對於L1和L2基團可能的結構、以及可能的取代基(可 隨思取代的咔嗖基團以及可隨意取代的苯基-5-苯基-I,3,4·噁二唑基鬮)可以與以上對於化合物類別(ι)、( -31 - 201120017 π )和(III )的類似取代基所描述的相同。用於製造類別 (IV a )的共聚物的合適的咔哩或嚼二哩單體的一些例子 在以下提供,並且另外的實例揭露在以下檔中:2 0 0 8年1 2 月19曰提交的PCT申請序號PCT/EP/2008 068119 (要求了 20〇7年12月21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序號61/015777的優 先權),以及2008年12月19日提交的PCT申請序號 PCT/EP/2008 068124 (要求了 2007年12月20日提交的美國 臨時申請序號61/0 15641的優先權),兩者均藉由引用結 合在此。 例如,咔唑基團可以具有例如以下所示出的那些示 例性的結構:
其中R1獨立地選自氫、氟化物、以及選自烷基、氰基、全 氟烷基、醇化物以及全氟醇鹽類的Ci-Ce有機基團。 例如,R°x咔唑基團可以具有例如以下所示出的那些 示例性的結構: -32- 201120017
Q 其中Y係—個芳基,包括苯基’並且每個可隨 基團係獨立地選自氫、氟化物或—個或多個(^ 基、全氟烷基、烷氧基、或全氟烷氧基的基團 X係獨立選擇的整數0、1、2、3或4。 這樣的雙極性共聚物的具體例子可以包括 有以下所示結構的亞單元 意的113或Rb -2 0院基' 氛 ,並且每個 至少' —些具^
其中X係從1到20的一整數。 望的還可以 如以上所揭露的,類別IV的共聚物如所希 -33- 201120017 包括一 式中, 有機磷 的銥錯 2 月 26 | 用該公 類似金 可聚合 在 單體包 聚合的 單體, 它具有 基團, 個或多個另外的聚合物亞單元。在某些此類實施方 該等另外的單體可以包括至發光基團(例如合適的 光體或有機磷光金屬錯合物)的連接。連接到磷光 合物上的合適的降冰片烯的揭露內容可以在2009年 3公佈的PCT公開WO 2009/02623 5中找到,藉由引 開物的揭露內容(關於降冰片烯連接的磷光的銥和 屬的此類錯合物的揭露內容)而將其結合在此。 的雙極性單體 某些方面,在此描述的發明涉及雙極性單體,該等 括連接到攜帶電洞和攜帶電子的基團兩者上的一可 基團。例如,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等發明涉及一 該單體包括連接到2-苯基-5-苯基-1,3,4-噁二唑上( 一個或多個結合到其上的咔唑基團)的一可聚合的 該單體具有以下化學式: 可聚合基團
其中 L係將可聚合的基團連接到噁二唑基團的2-苯基環 上的Ci-Czo有機基團; -34- 201120017 b. R1、R2和R3基團中的至少一個係一可隨意的取代的 咔唑基團,並且其餘的R1、R2或R3基團獨立地選自氫、氟 化物、烷基、氰基、全氟烷基、醇化物、或全氟醇 鹽的基團,以及可隨意地一個或多個另外的可隨意取代的 咔唑基團;其中該可隨意取代的咔唑基團具有以下結構
其中R5和R6獨立地選自氫、氟化物、以及選自烷基、氰基 、全氟烷基、醇化物以及全氟醇鹽類的有機基團; c· R4選自氫、氟化物、以及烷基、全氟烷基、 醇化物或全氟醇鹽的基團。 此類單體以及由其衍生均聚物和共聚物係作爲主體材 料用於的,該等主體材被用來製造Ο LED裝置的反射層並 且能夠將電洞、電子、和/或激發子傳輸到與客體發光材 〇 料相接觸’以便激發和/或誘導來自此類客體發光材料的 發光。 因此,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在此揭露的發明包栝取代的 苯乙烯單體(la),取代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醋單體 (Ila ),或取代的降冰片烯單體(Ilia ),它們的結構在 以下示出: -35- 201120017
其中Ri、R2和R3基團中的—個或兩個係具有以下結構的一 可隨意取代的味D坐基團
並且其中,下標η以及具有化學式(la) 、 (Ila)或(Ilia )的一種或全部化合物的L、Rl、r2、R3、R4、R5、R6和/ 或R7基團可以具有與以上描述的對應的雙極性小分子、或 聚合物、或共聚物亞單元(I ) 、 ( Π )、或(III )相關 的上述任何含義。 具有化學式(la)的可聚合的雙極性單體苯乙烯化合 物的具體例子包括具有以下結構的化合物: -36- 201120017
〇 其中X係在1和20之間或1和10之間的一整數。 具有化學式(Ila)的可聚合的雙極性單體丙烯酸酯或 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具體例子包括具有以下結構的化合 物:
具有化學式(Ila )的可聚合的雙極性單體降冰片烯化 合物的具體例子包括具有以下結構的化合物: -37- 201120017
用於以上酚類雙極性單體的咔哇7_二哩先質的合成 的通用方案在此處所附的圖3-8中用圖表表示,並且此類 合成的具體例子在以下提供。這種“雙極性”先質化合物係 新穎的,並且如果對該酚類基團適當地進行改變以增加其 對氧化或還原的耐受時(藉由附著合適的“保護基團”,例 如烷基、芳基、醯基、等),所產生的中間體化合物可以 被轉化成作爲用於生產OLED的小分子主體材料係有用的 。此類材料可以具有提供一單一主體材料的出乎意料的特 性’該材料能夠將電洞、電子、和/或激發子傳輸到與其 他客體材料例如發光客體材料相接觸。 此外,在圖3 - 5中所揭露的酚類咔唑/噁二唑先質化合 物可以化學地連接到不同的可聚合的單體基團上,例如苯 乙稀、丙稀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以及降冰片烯,如在圖 6 - 8中所揭露並且確切地在以下進行例證。 單體(la) 、(Ila)、和(IHa)的均聚反應 單體(la ) 、 ( Ila )、和(ma )的九例子的均聚 38 - 201120017 反應如在表9 -1 1中所揭露的而進行並且在實例3中進行例 證。六種均聚物係使用AIBN作爲熱自由基引發劑藉由基 於苯乙烯(圖9a)以及甲基丙烯酸酯(圖9b)可聚合的雙 極性單體的自由基聚合反應製備的。對於甲基丙烯酸酯所 使用的引發劑濃度係1 .5 % (莫耳比)並且對於苯乙烯莫 耳比係2.5%。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反應,在60°C下在3 天的聚合反應之後可以獲得高的產率(超過9 0 % )。對於 0 苯乙烯聚合反應,在60°C下在3天的聚合反應之後可以獲 得低的產率(超過46% )。然而,7天的聚合反應之後以良 好的產率(大於80% )獲得了聚合物。將所有產生的聚合 物藉由多次的溶解/沉澱進行純化。CH2C12/乙醇被用於聚 甲基丙烯酸酯和聚降冰片烯的純化並且CH2C12/丙酮被用 於聚苯乙烯的純化。所有的聚合物用1H-NMR、EA和GPC 進行表徵。 三種均聚物使用具有化學式(Ilia)的三種單體的 〇 ROMP聚合反應使用1%莫耳比的格魯布斯催化劑第一代作 爲催化劑來進行製備。(參見實例4和圖1 0 ) 在本領域熟知的是:環烯烴,包括降冰片烯可藉由開 環易位聚合(ROMP )而聚合,它係一活性聚合方法,從 而生成具有受控分子量、低多分散性的聚合物,並且它還 允許容易形成無規或嵌段共聚物。參見,例如Fiirstner,A. Angew. C h e m,,Int. Ed. 2000, 39, 3 01 3; T. M. Trnka, T. M·; Grubbs, R. H. Acc. Chem. Res. 200 1, 3 4, 1 8; Olefin Metathesis Metathesis Polymerization, 2nd Ed.; Ivin, J., -39- 201120017
Mol, I. C ., Eds.; Academic: New York, 1 9 9 6 ;和//α η ί/6 ο o A: of Metathesis,Vo l. 3 - Application in Polymer Synthesis; Grubbs, R. H.,Ed·; Wiley-VCH: Weinheim, 2003,其中每 一份分別藉由對其關於ROMP聚合反應的方法以及催化劑 的傳授內容進行引用而結合在此。熟習該項技術者通常使 用的催化劑(還稱爲引發劑)包括Grubb’s釕催化劑(以 下)。 格魯布斯 第一代催化劑
第三代催化劑
ClJCya'Ph 〇,,Ru=· cr' PCy3 基於釕的ROMP引發劑係高度官能團耐受的,從而允 許連接到螢光和磷光金屬錯合物的降冰片烯單體的聚合作 用。ROMP聚合反應還可以使用鉬或鎢催化劑進行,例如 由 Schrock ( Olefin Metathesis and Meta thesis
Polymerization, 2nd Ed Ivin, J., Mol, I. C., Eds.; Academic: New York ,分別藉由對關於用於ROMP聚合反 應的鉬或鎢催化劑的傳授內容進行引用而將它們結合在此 )所描述的那些。 咔唑以及噁二唑單體的共聚反應以產生具有化學式(IV ) 的共聚物 因此,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等發明涉及用於製備類 別(IV )的降冰片烯基共聚物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 -40- 201120017 驟 a. 將以下物質進行混合: i.至少一種第一降冰片烯單體,該第一降冰片 烯單體包括連接到一個咔唑基團上的一個降冰片燦基團; 以及 i i _至少一種第二降冰片烯基單體,該第二降冰 片烯單體包括連接到一可隨意取代的2-苯基-5_苯基4,3,4. 〇 噁二唑基團上的一個降冰片烯基團;以及 iii.可隨意地一種或多種另外的可.隨意取代的降 冰片烯單體;並且 b. 將降冰片烯單體的混合物在一 ROMP催化劑的存在 下進行聚合,以產生該共聚物。 連接到一個三聚的咔唑基團上的一種降冰片烯基單體 可以與連接到一種噁二唑單體上的降冰片烯基單體藉由以 下實例4中所描述的開環複分解反應進行共聚以形成一類 © 別(1V )的共聚物。該聚合物係使甩莫耳比1 : 1的單體來 合成的。沒有採取控制聚合物形態的步驟,因此該共聚物 可能是無規的儘管沒有得到關於單體的反應比的資訊,該 等會導致具有與無規不同的形態的一共聚物的形成的期望 。該共聚物係藉由使用甲醇的多次再沉澱進行純化來獲得 的。0.261 g( 53.4 %分離的產率)的一光亮的膏狀顏色的 粉末。在CDC13中可溶的粉末的1H NMR(參見圖11)與起 始單體的一種共聚物的結構是一致的。該共聚物還可以藉 由凝膠滲透色譜法以及元素分析成功地進行表徵。 -41 - 201120017 應該注意的是次而立共聚反應還可以在其他降冰片_ 基共單體的存在下進行,該等共單體連接到其他官能團上 ’例如用來誘導聚合物的光致交聯反應的肉桂酸酯基團, 或磷光“客體”基團(例如3 d排過渡金屬的錯合物)。 包括雙極性聚合物和共聚物的有機電子裝置 該等發明的某些方面涉及新穎的有機電子裝置,包括 發光二極體和OLED裝置,它們包括以上所描述的不同的 雙極性化合物、均聚物、共聚物。如以下進一步詳細說明 的,不同的雙極性化合物、均聚物、共聚物在常見的有機 溶劑中是迅速可溶的並且可以與作爲客體磷光發射體使用 的化合物進行混合,並且將混合物溶液進行處理和/或旋 塗到合適的基片上以形成OLED裝置的發射層。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發光二極體和/或OLED裝置包括 一陽極層、一電洞傳輸層、一發射層、一電子傳輸層以及 一陰極層。此類裝置在以下簡圖進行了說明:
OLED裝置 因此,在此揭露的OLED裝置的多個實施方式中, -42- 201120017 O LED裝置包括以下多個層: a. —陽極層, b . —電洞傳輸層, c. 一發射層, d. —電子傳輸層,以及 e. —陰極層。 在此揭露的OLED裝置的多個實施方式中’該發射層 0 包括至少一種化合物。 銦錫氧化物(ITO )係用於陽極層的合適材料的〜例 子,並且經常藉由真空沉積到一惰性以及透明的基片例如 玻璃之上一個層上來施用。 許多材料潛在地作爲電洞傳輸層有用,包括單體或聚 合的咔唑化合物,例如聚乙烯基咔唑(PVK )。聚-TPD-F (以下所不的結構,參見 Zhang, et al,. 2002, 1201 和 Domercq, et al·,CAew. 2003, /5, 1491,兩 〇 者均藉由引用以其全文結合在此)係尤其有用的,因爲它 係光致可交聯的並且可以用來生產光印花的電洞傳輸層。
許多材料適合作爲電子傳輸和/或電洞阻擋材料,例 如浴銅靈(BCP = 2,9 -二甲基-4,7 -二苯基-1,10 -菲咯啉、 -43- 201120017 匕們可以藉由真空/熱沉積技術 BCP或以下所示的結構) 迅速地施用到裝置上。
PBD 許多材料可以適合作爲陰極層,一例子係氟化鋰(
LiF )作爲一種電子注入材料與用一真空沉積的鋁層塗覆 相結合。 如以上已經注意到的’該等發明的雙極性聚合物或共 聚物可以傳輸電洞以及電子,並且因此其功能爲一用於磷 光客體(例如熟知的銥錯合物例如Ir(ppy) ( ppy = 2_苯基啦 啶)以及以下舉例的鈾錯合物)有效的主體。 還値得注意的是’該等發明的雙極性聚合物或共聚物 可以傳輸電洞和電子兩者,並且因此還可以潛在地用作對 電洞傳輸層中的電洞傳輸材料、或電子傳輸層中的電子傳 輸材料的一替代物。當裝置的發射層包括該等發明的雙極 性聚合物或共聚物時’有可能簡單地省略電洞或電子傳輸 層。 OLED裝置的發光特性 包括該等發明的雙極性聚合物或共聚物作爲用於鉑以 及敍錯合物(作爲磷光客體)的客體的多個示例性的 OLED裝置在以下實例中進行了描述,該等實例描述了對 -44- 201120017 於那些示例性裝置所測量的具體的光致發光特性。參見實 例5和6,以及圖12-16。在大多數的實例中,由使用不同 的主體聚合物(如圖5所示)製造了相同的裝置結構。 【實施方式】 實例 以上描述的不同發明進一步藉由以下具體實例進行了 〇 說明’該等實例並非旨在以任何方式被解釋爲是對在此所 附的發明揭露內容或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施加限制。相比 之下’應該清楚地理解到,手段可能必須是不同的其他實 施方式、變更以及它們的等效物,閱讀了在此的說明之後 ’該等實施方式、變更、及其等效物可以自身呈現給熟習 該項技術者而無需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所附的申請專利範 圍的範圍。
總括的-所有使用空氣以及濕氣敏感性中間產物以及 〇 化合物的實驗都是在惰性環境下使用標準的Schlenk技術 來進行的。NMR光譜記錄在一 400 MHz的Varian汞光譜儀 或一 400 MHz Bruker AMX 400上並且參比剩餘的質子溶劑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記錄在Varian Cary 5E UV-vis-NIR分 光光度計上,而溶液以及薄膜PL譜記錄在一 Fluorolog III ISA分光螢光計上。壽命測量使用具有PTI GL-3 3 00氮雷射 器的PTI模型C-72螢光鐳射分光光度計進行。循環伏安圖 在電腦控制的一台BAS 100B電化學分析器上獲得,並且 使用在四正丁基六氟磷酸銨溶液(0.1 Μ )的去氧的DMF -45- 201120017 溶液中在氮氣流下進行測量。玻璃質碳用作工作電極,Pt 線作爲對電極,並且用AgCl陽極化的Ag線作爲准參比電極 。電位參比了使用二茂鐵作爲內標的姉鐵/二茂鐵( FeCp2 + /° )對。凝膠滲透色譜法(GPC )分析使用連接到 一 Waters 2414折射率檢測器上的Waters 1 52 5二元泵來進 行,其中二氯甲烷作爲美國聚合物標準1 0 μηα粒徑的線性 混合床塡充柱的洗脫液。用於所有測量的流速係1 ml/min ,並且GPC係由聚(苯乙烯)標準物來校準。差示掃描熱 量法(DSC)資料使用Seiko model DSC 220C來收集。熱 重量分析(TGA )資料使用Seiko model TG/DTA 320來收 集。對於鉑和釕的電感耦合電漿-質譜法(ICP-MS )由 Bodycote Testing Group 提供。^-NMR 以及"C-NMR光譜 (3 00 MHz 'H NMR、75 MHz 13C NMR )使用 Varian Mercury Vx 3 00光譜儀獲得。所有光譜都參比殘餘的質子 溶劑。所使用的縮寫包括單峰(s )、雙峰(d )雙峰的雙 峰(dd )、三峰(t )、雙峰的三峰(td )以及未辨別出的 多重峰 (m)。質譜分析由Georgia Tech Mass Spectrometry Facility提供。對於聚合物而言所發生的熱降 解藉由熱重量分析(TGA)使用Shimadzu TGA-50來測量 。紫外/可見吸收的測量使用Shimadzu UV-240 1 PC記錄分 光光度計進行。發射測量使用Shimadzu RF-5 3 0 1 PC螢光 分光光度計獲得。壽命測量使用具有PTI GL-3 3 00氮雷射 器的PTI模型C-72螢光鐳射分光光度計進行。對於C、Η和 Ν的元素分析使用 Perkin Elmer Series II CHNS/O Analyzer -46- 201120017 2400進行。對於銥的元素分析由Galbraith Laboratories提 供。 除非另外注明,所提及的試劑以及溶劑購自熟知的商 業來源例如 Sigma-Aldrich of Milwaukee Wisconsin或 Acros Organics of Geel Belgium,並且如它們接收時那樣使用而 無需進一步純化》 0 實例1-合成雙極性單體的先質(參見圖3-5 ) 4-碘代苯並醯肼的合成:
向乙醇(180.0 ml)中的4 -碘代苯甲酸甲酯(30.0 g’ 114 mmol)中加入水合肼(30.0 g,599 mmol)。將該反 應混合物回流2 2.5小時。停止加熱並且然後加入水(3 0 0 0 ml )。冷卻到室溫之後,出現了白色固體。藉由過濾收集 Ο 該白色固體產物。將產物用水洗滌並且在真空下乾燥。最 終獲得了純的白色固體產物2 6 · 0g ( 8 6 · 7 % ) 。1 H NMR ( 400 MHz, DMSO-d6, δ) : 9.84 ( s, 1 Η, ΝΗ) , 7.82 ( d, J = 8.4 Hz, 2 Η ) , 7.59 ( d, J = 8.4 Η ζ, 2 Η ) ,4.50 ( s, 2 Η, Ν Η 2 )。 Ν,_ (4 -碘代苯甲醯基)-3 -甲氧基苯並醯肼的合成:
-47- 201120017 在0 °C在氮氣下,向乾燥的THF( 80.0 ml)中的4 -碘代 苯並醯 ( 5.0 g,1 9 . 1 m m ο 1 )溶液中緩慢加入3 -甲氧基 苯甲醯氯(3.5 g’ 20.5 mmol)。在加入3 -甲氧基苯甲醯 氯的過程中’出現了白色的固體。加入3 -甲氧基苯甲醯氯 之後’將反應加溫到室溫。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8 小時並且然後加入吡啶(5,0 ml )並且再攪拌2h。向該反 應混合物中加入水(3〇〇.〇 ml )。藉由過濾獲得並且收集 該白色固體。真空下乾燥之後,產物作爲白色粉末以7.2 g (94.7% )獲得。4 NMR ( 400 MHz, DMSO-d6,5 ) :Μ 10.60 ( s, 1 Η, NH ) , 10.52 C s, 1 Η, NH ) , 7.9 1 ( d, J = 8.0 Hz, 2 H ) , 7.68 ( d, J = 8.0 Hz, 2 H ) , 7.50 ( d, J = 8.0 Hz, 1 H ) , 7.45 ( d, J = 2.4 Hz, 1 H ) , 7.41 (d, J = 8.0 Hz, 1 H ) , 7.15 (dd, Jj = 8.0 Hz, J2 = 2.4 Hz, 1 H) , 3.81 ( s, 3 H, OCH3 )。 2- ( 4-碘代苯基)-5- ( 3 -甲氧苯基)-1,3,4_噁二唑的合成
將Ν’-(4-碘代苯甲醯基)-3 -甲氧基苯並醯肼(7.0 g ,17.67 mmol)懸浮在P〇Cl3( 40.0 mi)中並且開始加熱 。將反應保持在1 00°c。在加熱過程中將起始材料的白色 固體溶解在一澄清的溶液中並且將反應用薄層色譜分析法 進行監控。1 h之後,將反應混合物降低到室溫並且小心地 -48- 201120017 滴入冰水(5 00.0 ml )中。將沉澱出的白色固體藉由過濾 收集並且用水洗滌。乾燥之後,將粗產品藉由矽膠柱色譜 使用比例爲25: 1的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洗脫來進行純化。 溶劑蒸發之後,白色固體從丙酮/水中重結晶出並且最終 在真空中乾燥。純的產物作爲白色固體以5.8 g ( 8 6.8 % ) 的產率獲得。4 NMR ( 400 MHz, CDC13, δ ) :7.86 ( d, J = 8.4 Hz, 2 H ) , 7.83 ( d, J = 8.4 Hz, 2 H ) , 7.67 ( dt, Jj = 8.0 Hz, J2 =1.2 Hz, 1 H) , 7.63 ( m, 1 H ) , 7.42 (t, J = 8 Hz, 1 H ) , 7.07 (m, 1 H) , 3.88 ( s, 3 H, OCH3 ) 。13C NMR ( 100 MHz, CDC13, δ ) :1 64.66, 164.00, 159.92, 138.32, 130.23, 128.21, 124.73, 123.26, 119.29, 118.26, 111.56, 98.60, 55.52° 2- ( 4 -咔唑-9-基苯基)-5- ( 3 -甲氧苯基)-1,3,4 -噁二唑的 合成=
唑(3.0 g,7.93 mmol),咔唑(1.5 g’ 8.97 mmol) ' Cu (2.0 g,31.47 mmol)在 DMF (20.0 的溶液中在氣氣 和攪拌下加入碳酸鉀(4·0 g,28.94 mmo1 )。啓動加熱。 反應在1 5 0 t:進行4 h。冷卻之後’將反應混合物過濾。用 T H F仔細洗滌固體殘留物。將T H F從合倂的過濾溶液中蒸 發。加入水(200.0 ml) ’藉由過減獲得黃色固體產物。 -49 - 201120017 該粗產物藉由矽膠柱色譜法使用二氯甲院/乙酸乙醋( 9 · 5 :0 · 5 )作爲洗脫液純化。溶劑蒸發之後,白色固體從丙 酮/水中重結晶出並且最終在真空中乾燥。純的產物作爲 白色固體以3.2 g(96.7%)的產率獲得。>h NMR (400 MHz, CDC13, δ) :8.38 ( m, 2 Η ) , 8.16 ( d, J = 8.0
Hz, 2 Hz ) , 7.8 1-7.72 ( m, 4 H ) , 7.52-7.43 ( m, 5 H ) ,7. ,33 (m, 2 Η), 7.12 ( m, 1 Η) 0 13C NMR ( 100 ΜΗ: z, CDC13 ,δ) :164 .72, 164 .02, 159. 99, 140 • 90, 140, .21, 130 .28, 128 .58, 127.2 1, 126. 21, 124. 88, 123 .76, 122, .40, 120 .57, 120 • 48 , 119. 3 3 ? 118 .29, Ill • 61, 109.68, 94 .23 , 55.55 ° [M] + 對於 • c27h 1 9 N 3 〇2計 算係4 1 7 • 2, 發現係4 : 17.1 0 3-(5-(4-味唑-9-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酚的合成
噁二唑(1·〇 g’ 2_40 mmol)在二氯甲烷(lo.o ml)的溶 液中在- 78°C (乾冰/丙酮)下在氮氣中滴加ββΓ3(ι〇.〇 ml ,1 Μ在二氯甲烷中)。加入溶液之後,將反應升高 至室溫並且在室溫下保持5h。將反應混合物傾倒入冰水( 50.0 ml)中。二氯甲烷在減壓下蒸發。藉由過濾收集白色 固體。真空乾燥之後,作爲白色固體的產物以0.97 g ( -50- 201120017 1 0 0 % ) 的產 率獲 得。 NMR ( 400 MHz ,丙酮- d 6, δ): 8.9 1 ( s,1 Η, OH ) ,8 .48 (m: ,2 H), 8.24 ( dt, J 1 = 8.0 Hz, j 2 = 1.2 Hz, 2 Η) ,7.9 1 ( m,2 H ) , 7 • 7 1 (t, J = 1.2 Hz, 1 Η) ,7. 69 (t, J = 1.6] ΐζ,1 H),7. 56 (d, J = 0.8 Hz, 1 Η ),7.54 (t ,J — 0.8 Hz, 1 H), 7.46 ( m, 3 H),7 • 32 (m, ' 1 Η), 7.12 ( m,1 H),3. 93 (s, 3 H, OCH3 )° 13C nmr (100 MHz, 丙酮-d 6 , δ ): 165 • 43, 1 64 72, 158 .87 ,14 1.48, 141.12, 131.44, 129 • 41, 128 .23 , 127. • 17, 126. 04, 124 .56, 123 .65, 121.43, 12 1 .26, 119 .88, 118. 89, 114.18, 110. 62 ° MS- El ( m/z ): [M] +對 於 C26H17N3〇2 計算係 403_1,發現係 403.1。 3 -碘代苯甲酸甲酯的合成: + h3c-〇h ~2s〇4> OH w 〇CH3 向3 -碘代苯甲酸(50.0 g,0.202 mol)在甲醇( 300.0 m 1 )的一溶液中加入Η 2 S Ο 4 ( 1 · 0 m 1 )。加熱該反應混合 物至回流。回流24h之後,停止加熱。將該反應冷卻至室 溫。加入水(400.0 ml ),將該產物用乙酸乙酯(2 X 3 00.0 ml)萃取。有機層使用20%的NaHC〇3水溶液並且接 著用水洗滌。除去乙酸乙酯後,粗產物從乙醇/水中藉由 重結晶進行純化。真空乾燥之後,最終獲得了白色固體產 物 51.0 g(96.5%) 。4 NMR ( 400 MHz, CDC13, δ ) :8.35 ( t, J = 1.6 Hz, 1 H ) , 7.97 ( dt,J1 = 8.4 H z, J2 = -51 - 201120017 1.6 Hz, 1 Η ) , 7.85 ( dt, J1 - 8.4 Hz, J2 = 1 .6 Hz, 1 H ) ,7.14 ( t, J = 8.4 Hz, 1 H ) , 3.89 ( s, 3 H, OCH3 )。 13C NMR ( 100 MHz, CDC13, δ) :1 6 5.5 6, 1 4 1.70, 1 3 8.42, 131.93, 130.03, 128.70, 93.76, 52.38° 3-碘代苯並醯肼的合成:
向 乙醇( 12 0.0 ml) 中的3-碘代苯甲酸甲酯(25.0 g, 95 .41 mmol) 中加入 水合肼(5 〇 . 0 ml)。將誃 ;反應混合物 回 流1 8 小時。 停止加 熱 並且然後 加 入水(3 0 0 _0 ml )。冷 卻 到室 溫之後 ,出現 了 白色固體 ο 藉由過濾收 :集該白色固 體 產物 。將產 物用水 洗: 條並且在 真 空下乾燥。 最終獲得了 白 色固 體產物23.0 g ( 9 2.0% ) ο !H NMR (400 MHz, DMSO- d6, δ) :9.85 ( s , b r , 1 Η ,NH) , 8 · 14 ( t, J = 1 . 6 Hz ,1 Η) ,7.85 ( m, 1 Η ) 7.82 ( m, 1 Η ) , 7.25
(t, J = 8.0 Hz, 1 H ) , 4.50 ( s, 2 H, NH2) 。 13C NMR (100 MHz, CDC13, δ ) : 1 6 8.54, 1 5 5.3 8,1 29.54, 1 26.72, 125.57, 34.90,31.07° 3_碘_N’_(3_甲氧基苯甲醯基)苯並醯肼的合成:
向在乾燥的 THF/DMF ( 100.0 ml : 10.0 ml)中的 3 -碘 -52- 201120017 代苯並酿肼(10.0 g,38.16 mmol)的溶液中在0°C下在氮 氣下緩慢加入3-甲氧基苯甲醯氯(7.0 g,42.03 mmol )。 在加入3 -甲氧基苯甲醯氯的過程中,出現了白色的固體。 加入3 -甲氧基苯甲醯氯之後,允許將反應加溫到室溫。將 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9小時並且然後加入吡啶(20.0 ml )並且再攪拌45 min。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水(300.0 ml)。藉由過濾獲得並且收集該白色固體並且將其用水洗 〇 滌。真空下乾燥之後,產物作爲白色粉末以12.4 g( 82.0% )獲得。4 NMR ( 400 MHz, DMSO-d6, δ) : 10.62 ( s, 1 Η, ΝΗ ) , 10.56 ( s, 1 Η, ΝΗ ) , 8.25 ( t, J = 1.6 Hz, 1 Η) , 7.96 ( d, J = 8.0 Hz, 1 Η ) , 7.91 ( d, J = 8.0 Hz, 1 Η) , 7.49 ( d, J = 8.0 Hz, 1 Η) , 7.45 ( d, J = 2.4 Hz, 1 Η ) , 7.41 ( d, J = 8.0 Hz, 1 Η ) , 7.34 ( t, J = 8.0 Hz, 1 Η ) , ( dd, J, = 8.0 Hz, J2 = 2.4 Hz, 1 Η), 3.81 ( s, 3 Η, OCH3 )。 ❹ 2- ( 3 -碘代苯基)_5_ ( 3 -甲氧苯基)-H4·噁二唑的合成
將3_碘-N’-(3_甲氧基苯甲醯基)-苯並醯肼(π·0 g ’ 27.77 mmol )懸浮在P〇Cl3 ( 60.0 ml )中並且開始加熱 。加熱過程中’將起始材料的白色固體溶解入一澄清的溶 液中。將反應保持在1001下並且反應藉由薄層色譜分析 -53- 201120017 法進行監控。2h之後’將反應混合物降低到室溫並且小心 地滴入冰水(i,〇00·0 ml)中。將沉殿出的白色固體藉由 過濾收集並且用水洗滌。乾燥之後’將粗產品藉由矽膠柱 色譜使用比例爲9.5 : 0 · 5的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洗脫來進行 純化。溶劑蒸發之後,白色固體從丙酮/水中重結晶出並 且最終在真空中乾燥。純的產物作爲白色固體以6.4 g( 61.0 %)的產率獲得。4 NMR ( 400 MHz, CDC13, δ ) :8.47 ( t, J = 1 .6 Hz, 2 H ) , 8.12 ( dt, ]x = 8.0 Hz, J2 =1.6 Hz, 1 H ) , 7.88 ( m, 1 H ) , 7.70 ( dt, J, = 8.0
Hz, J2 = 1-6 Hz, 1 H ) , 7.67 ( m, 1 H ) , 7.45 ( t, J = 8.0 Hz, 1 H) , 7.28 ( t, J - 8.0 Hz, 1 H ) , 7.10 ( m, 1 H ) , 3.92 ( s, 3 H, 〇CH3 ) 。13C NMR ( 100 MHz, CDC13, δ ) :1 64.79, 1 63.07, 1 5 9.94, 1 40.5 8, 1 3 5.46, 130.68, 130.26, 126.03, 125.68, 124.69, 119.36, 118.36, 1 1 1.59,94.39,55.5 6 ° 2- ( 3-咔唑-9-基苯基)-5- ( 3 -甲氧苯基)-i,3,4_噁二唑的 合成:
Cu/K〇C〇V DMF
向2- ( 3 -碘代苯基)-5- ( 3 -甲氧基苯基)-1,3,4 -噁二 D坐(3.0 g,7.93 mmol)、昨哩(1.5 g,8.97 mmol) 、Cu (2_0 g,31.47 mmol)在 DMF(20.0 ml)的溶液中在氮氣 -54 - 201120017 和攪拌下加入碳酸鉀(4.0 g,28.94 mmol)。啓動加熱。 反應在1 5 Ο T:下進行5 h。冷卻之後’將反應混合物過濾。 用THF仔細洗滌該固體殘留物。將THF從合倂的過濾溶液 中蒸發出。加入水(150.0 ml),藉由過濾獲得棕色固體 產物。藉由矽膠柱色譜法將粗產物使用二氯甲烷/乙酸乙 酯(9.5 .· 0.5 )作爲洗脫液純化。蒸發溶劑之後,白色固體 從丙酮/甲醇中重結晶出並且最終在真空中乾燥。純的產 0 物作爲白色固體以3 . 1 5 g ( 9 5.4 % )的產率獲得。1 H NMR (400 MHz, CDC13, δ ) :8.34 ( m, 1 Η),8.27 ( m, 1 Hz ),8.18 ( m, 2 H ) , 7.78 ( m, 2 H ) , 7.71-7.65 (m,2 H ) , 7.46-7.41 ( m, 5 H ) , 7.36-7.3 1 ( m, 2 H ) , 7.09 (m, 1 H ) , 3.89 ( s, 3 H, OCH3 ) 。13C NMR ( l〇〇 MHz, CDC13, δ) : 1 64.8 5, 1 63.84, 1 59.96,1 40.60, 1 3 8.70, 130.85, 130.32, 130.25, 126.19, 125.84, 125.40, 124.72, 123.55, 120.45, 120.37, 119.39, 118.44, 111.52, 109.55, 〇 55.55。[M] +對於 C39H26N402計算係 417_2,發現係 417.1。 3- ( 5- ( 3-昨唑-9-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酚的合成
向2- ( 3 -味唑-9-基苯基)-5- ( 3 -甲氧基苯基)-1,3,4-噁二唑(3.0 g,7.2 mmol)在二氯甲烷(20.0 ml)中的溶 -55- 201120017 液中在-78 °C (乾冰/丙酮)下在氮氣下滴加BBr3 ( 30.0 ml ’ 1 Μ在二氯甲烷中)。加入BBr3溶液之後,將反應升高 至室溫並且在室溫下保持6h。將反應混合物傾倒入冰水( 10 0.0 ml )中。二氯甲烷在減壓下蒸發。藉由過濾收集該 白色固體。真空乾燥之後,作爲白色固體的產物以2.9 g( 100%)的產率獲得。4 NMR (400 MHz,丙酮- d6, δ): 8.89 ( s, br, 1 H, OH ) , 8.4 1 (m, 1 Η) , 8.34 ( m, 1 H ) , 8.26 ( m, 2 H ) , 7.92 ( m, 2 H ) , 7.66 ( m, 2 H ) , 7.53-7.41 ( m, 5 H ) , 7.33 ( m, 2 H ) , 7.10 ( m, 1 H ) 。MS-EI ( m/z ) : [ M ] + 對於 C 2 6 H 丨 7 N 3 O 2 計算係 403.1,發現係 403.1。 3,5-二碘代苯並醯肼的合成:
在攪拌下向乙醇(70.0 ml)中的3,5_二碘代苯甲酸甲 酯(5.0g,12.89 mmol)中加入水合肼(20.0ml)。加熱 過程中,出現了白色固體。將反應在5〇°C保持1 h。停止加 熱並且然後加入水(100.0 ml )。冷卻到室溫下之後,藉 由過濾收集白色固體。將產物用水洗滌並且在真空下乾燥 。最終獲得了白色固體產物4.6 g ( 92.0% ) 。4 NMR ( 400 MHz, DMSO-d6, δ) : 9.92 ( s, 1 Η, ΝΗ ) , 8.22 ( t, J = 1.6 Hz, 1 Η) , 8.12 ( d, J=1.6 Hz, 2 Η) , 4.53 ( s, 2 Η, NH2 ) -56 - 201120017 3,5_二碘-Ν’-(3-甲氧基苯甲醯基)苯並醯肼:
向3,5-二碘代苯並醯肼(4.5 g’ 11.60 mm〇l)在乾燥 的THF/DMF ( 100.0 ml : 24.0 ml)的溶液中在〇。〇下在氮 氣下緩慢加入3-甲氧基苯甲醯氯(2.2 g,12.90 mmol)。 加入3 -甲氧基苯甲醯氯之後,將反應加溫到室溫。將反應 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 9小時並且然後加入吡啶(5 · 0 m 1 ) 並且再攪拌lh。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水(300.0 ml)。 藉由過濾獲得並且收集該白色固體。真空下乾燥之後’產 物作爲白色粉末以5.05 g ( 83.3% )獲得。4 NMR ( 400 MHz, DMSO-de, δ) : 1〇·72 ( s, 1 Η, ΝΗ ) , 10.62 ( s, br, 1 Η, ΝΗ ) , 8.33 ( t, J=1.6 Hz, 1 Η) , 8.23 ( d, J=1.6 Hz, 2 Η) , 7.50-7.41 ( m,3 Η),7.15(m,1 Η),3.81 (s,3 H, OCH3)。
2-(3,5-二碘代苯基)-5-0-甲氧苯基)-1,3,4-噁二哩的 合成: -57- 201120017
將3,5-二碘-Ν’-( 3 -甲氧基苯甲醯基)苯並醯肼(5·〇 g,9.58 mmol)懸浮在P〇ci3( 50.0 ml)中並且開始加熱 。加熱過程中,將起始材料的白色固體溶解入一澄清的溶 液中(130°C)。將反應保持在l〇(TC並且反應藉由薄層色 譜分析法進行監控。5 h之後,將反應混合物降低到室溫並 且小心地滴入冰水(1 000.0 ml)中。將沉澱出的白色固體 藉由過濾收集並且用水洗滌。乾燥之後,將粗產品藉由矽 膠柱色譜使用9.5 :0.5之比的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洗脫來進 行純化。溶劑蒸發之後’白色固體從丙酮/水中重結晶出 並且最終在真空中乾燥。純的產物作爲白色固體以3.4 g ( 70.8%)的產率獲得。4 NMR ( 400 MHz, CDC13,δ) :8.43 (dd, Ji = 1.6 Hz, J2 = 〇-8 Hz, 2 H) , 8.23 ( t, J=1.6 Hz, 1 H ),7.71 ( d, J-8.0 Hz, 1 H) , 7.66 ( m, 1 H) , 7.46 ( t, J = 8.0 Hz, 1 H) , 7.12 ( dd, Ji = 8.0 Hz, J2 = 2.4 Hz, 1 H), 3.92 ( s, 3 H, 〇CH3 )。13 C N M R ( 1 〇 〇 Μ H z,C D C13,(): 165.06, 161.67, 159.98, 148.05, 134.63, 130.31, 126.95, 1 24.44, 1 1 9.44, 1 1 8.56, 1 1 1 · 66,94.98 , 55.59 ° 2- ( 3,5 -二咔唑-9-基苯基)-5- ( 3 -甲氧苯基)噁二 唑的合成: -58- 201120017
向2-(3,5-二碘代苯基)-5-(3-甲氧基苯基)-1,3,4-噁二哩(1.0 g,1.98 mmol),咔唑(1.0 g,5.98 mmol)
、Cu(4.0 g,62.95 mmol)在 DMF(20.0 ml)的溶液中 在氮氣和攪拌下加入碳酸鉀(6.0 g’ 43.41 mmol )。啓動 加熱。反應在1 5 0 °C下進行5 h。冷卻之後’將反應混合物 過濾。用THF仔細洗漉該固體殘留物。將THF從合倂的過 濾溶液中蒸發。加入水(150.0 ml) ’藉由過濾獲得棕色 固體產物。該粗產物藉由矽膠柱色譜法使用甲苯/乙酸乙 酯(9.7:0.3)作爲洗脫液純化。溶劑蒸發之後,白色固體 從THF/甲醇中重結晶出並且最終在真空中乾燥。純的產物 作爲白色固體以0.99 g ( 86·1 % )的產率獲得。4 NMR ( 400 MHz, CDC13,δ) :8.47 ( d,J= 2.4 Hz,2 Η) , 8.16 ( d, J =8.0 Hz, 4 Hz) , 8.01 ( t, J=1.6 Hz, 1 H) , 7.69-7.64 ( m, 2 H) , 7.58 ( d, J-8.0 Hz, 4 H) , 7.45 ( m, 4 H) , 7.41 (t, J = 8.0 Hz, 1 H) , 7.34(m, 4 H) , 7.08 (m, 1 H), 3.87 ( s, 3 H, OCH3 ) 。 13 C N MR ( 1 0 0 MH z, C D C13, δ ): 164.72, 164.02, 159.99, 140.90, 140.21, 130.28, 128.58, 127.21, 126.21, 124.88, 123.76, 122.40, 120.57, 120.48, 119.33, 118.29, 111.61, 109.68, 94.23, 55.55. [M]+ calcd -59- 201120017 for C39H26N4O2, 5 82.2, found 5 8 2.2. Anal. Calcd for C39H26N4O2: C, 80.3 9; H, 4.50; N, 9.62. Found: C, 8 0.3 2; H, 4.41; N, 9.60。 3- ( 5- ( 3,5 -二咔唑-9-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酚的 合成:
向2- ( 3,5 -二咔唑-9-基苯基)-5- ( 3 -甲氧基苯基)-1,3,4 -B惡二哩(0.95 g,1.63 mmol)在二氯甲院(20.0 ml )中的溶液中在_78°C (乾冰/丙酮)下在氮氣中滴加BBr3 (7.0 ml,1 Μ在二氯甲烷中)。加入BBr3溶液之後,將 反應升高至室溫並且在室溫下保持5.5h。將反應混合物傾 倒入冰水(70.0 ml)中。二氯甲烷在減壓下蒸發。藉由過 濾收集該白色固體。真空乾燥之後,作爲白色固體的產物 以 0.92 g(98.9%)的產率獲得。*11 NMR( 400 MHz, DMSO-d6, δ) : 10.01 ( s, br, 1 H, OH) , 8.46 ( d, J=1.6
Hz, 2 H ) , 8.28 ( d, J = 8.0 Hz, 4 H ) , 8. 1 7 ( t, J= 1 .6 Hz, 1 H) , 7.66 ( d, J = 8.0 Hz, 4 H) , 7.59 ( d, J-8.0 Hz, 1 H) , 7.50 (m, 5 H) , 7.34 (m, 5 H) , 7.00 (dd, Jj = 8.4 Hz, J2 = 2.4 Hz, 1 H ) 。M S - EI ( m/z ) : [M]+ 對於 -60 - 201120017 C38H24N4〇2計算係 568_2,發現係 568.2。 實例2-合成雙極性單體(參見圖6-8) 2- (4_咔唑-9-基苯基)-5- (3- (4-乙烯基苄氧基)苯基 )-1,3,4-噁二唑混合有2- ( 4-咔唑-9-基苯基)-5- ( 3- ( 3-乙烧基节氧基)苯基)-1,3,4 -螺二哩的合成:
向DMF ( 20.0 ml)中的3- ( 5- ( 4-咔唑-9-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苯酚(1.0 g,2.48 mmol)以及 1-(氯 甲基)-4-乙烯基苯/1-(氯曱基)-3-乙烯基苯(1:1)( 0.4g’ 2.62mmol)溶液中在室溫下在攪拌下加入反2(:03( 4.0 g > 28.94 mmol )。該反應在室溫下進行23 h。加入水 (1 00.0 ml )。經過濾得到一棕色固體產物。將該粗產物 藉由矽膠柱色譜法使用二氯甲烷作爲洗脫液純化。除去溶 劑之後,白色固體產物從THF/甲醇/水中重結晶出。經過 濾得到一純的白色固體產物。真空乾燥之後,得到1 . 1 6 g (89.9%)爲白色固體的產物。4 NMR ( 400 MHz, CDC13, δ) :8.36 ( d, J = 8.4 Hz, 2 H) , 8.14 ( d, J =8.0 Hz, 2 H), 7.80-7.75 (m, 4 H),7.52-7.30 (m,ii H),7.19 (m,1 H ),6.78-6.69 ( m,l H,C = C-H ) , 5.81-5.74 ( m, 1 H, C = C-H) , 5.30-5.25 ( m,1 H,C = C-H) ,5.16 ( s,1 H,0.5 x -61 201120017 OCH.2 ) , 5.15 ( s, 1 H, 0.5 x 〇CH2 ) 。13C NMR ( 100 MHz, CDC13, δ) : 1 64.76, 1 63.97, 1 59.54, 1 40.86, 1 40.20, 136.94, 132.34, 130.22, 128.55, 127.18, 126.20, 124.79, 123.75, 122.40, 120.55, 120.45, 119.10, 118.66, 112.26, 109.67, 68.31, 49.53, 45.37, 42.48, 38.65, 34.67, 32.38, 29.18,28.37, 26.24. [M]+ 對 C35H25N3〇2計算係 519.2, 發現係:519.2.對 C35H25N302 分析計算係:C,8 0.90; H, 4.85; N, 8.09.發現係:C,80.61; H,4.87; N,8.05。 2- (3- (5- (4-咔唑-9-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苯氧 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
向DMF ( 20.0 ml)中的3- ( 5- ( 4-昨唑-9-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苯酚(1.0 g,2.48 mmol )以及 2-溴乙 基甲基丙烯酸酯(0.5 g,2.59 mmol )的溶液中在室溫下 在攪拌下加入K2C03( 4.0 g,28.94 mmol)。該反應在室 溫下進行2 3.5 h。加入水(1 0 0.0 ml )。經過濾得到一棕 色固體產物。該粗產物藉由矽膠柱色譜法使用二氯甲烷/ 乙酸乙酯(9.7:0.3 )作爲洗脫液純化。除去溶劑後,將一 白色玻璃樣固體產物溶解在丙酮中。將丙酮溶液在攪拌下 -62- 201120017 緩慢地滴加到甲醇(6 0 · 0 ml )中。加入丙酮溶液之後,向 該溶液中加入水(30_0 ml)。藉由過濾獲得並且收集該白 色固體產物。真空乾燥之後,得到0.98 g ( 76.6% )爲白色 固體的產物。4 NMR ( 400 MHz,CDC13,δ ) :8.37 ( d, J = 8.0 Hz, 2 H ) , 8.14 ( dd, Ji =8.0 Hz, J2 = 0.8 Hz, 2 Hz), 7.78-7.72 (m, 4 H) , 7.50-7.41 (m, 5 H) , 7.31 (m, 2 H ),7.12 ( dd,Ji = 8.0 Hz,J2 = 2.4 Hz, 1 H),6.16 ( d,J = 0.4 ❹ Hz, 1 H, C = C-H),5.59 ( t,J = 0.8 Ηζ,Ι H, C = C-H) , 4.55 (t, J = 4.8 Hz, 2 H, OCH.2) , 4.33 ( t, J = 4.8 Hz, 2 H, OCH2 ) , 1.96 ( s, 3 H, CH3 ) 。13C NMR ( 100 MHz, CDCI3, δ ) : 1 67.28, 1 64.57, 1 64.06, 1 40.94, 1 40.22, 135.89, 130.40, 128.59, 127.21, 126.21, 124.97, 123.78, 1 22.34, 1 20.58, 1 20.47, 1 1 9.79, 1 1 8.74, 1 1 2.47, 1 09.87, 66.22,62.8 6,18.30。[M] +對於 C32H25N304 計算係 515.2, 發現係 515.2。對 C32H25N304 計算分析:C,74.5 5; H,4.89; 〇 N,8.15。發現係 C,74.29; H,4.79; N, 8.13。 2- ( 3,5 -二咔唑 _9 -基苯基)-5- ( 3- ( 5-(雙環[2,2,1]庚- 5- 烯-2-基)戊氧基)苯基)-1,3,4-噁二唑的合成: -63- 201120017
向 DMF ( 10.0 ml)中的 3- ( 5- ( 3,5 -二咔唑-9-基苯基 )-1,3,4-卩惡一哩-2-基)苯酣(〇·90 g,2.23 mmol)以及 5- (溴甲基)雙環[2,2,1]庚-2-稀(0.74 g,3.04 mmol)的溶 液中在室溫下在攪拌下加入K2CO3(5.0 g,36. 1 8 mmol ) 。該反應在室溫下進行24 h。加入水(150.0 ml)。經過 濾得到棕色半固體產物。該粗產物藉由矽膠柱色譜法使用 甲苯/乙酸乙酯(9.5 : 0 · 5 )作爲洗脫液純化。除去溶劑之 後,得到了玻璃狀的固體。向該玻璃狀固體中加入丙酮( 3.0 ml ),開始時固體消失。然而,幾分鐘之後,白色固 體出現。將水中的甲醇(90% )在攪拌下加入丙酮溶液中 。經過濾得到白色固體產物。真空乾燥之後,得到0.99 g (78.6%)爲白色固體的產物。4 NMR ( 400 MHz, CDC13, δ) :8.48 ( d, J= 1.6 Hz, 2 H) , 8.17 ( d, J -8.0 Hz, 4 Hz ),8.02 ( t, J=1.6 Hz, 1 H) , 7.68-7.5 8 ( m, 6 H ) , 7.50- 7.33 ( m,9 H),7_07 ( dd,J, = 8.0 Hz,J2 = 2_0 Hz,1 H), 6.09 ( q,J二2.8 Hz,0.7 H,內),6.08 ( q,J = 2.8 Hz,0.3 H,外),6.00(q,J = 2.8 Hz,0.3 H,外),5.90(q,J = 2.8
Hz,0.7 H,內),4.00 ( t, J = 6.4 Hz,2 H, OCH2),2.74 ( -64- 201120017 s, br, 1.7 H) , 2.49 (s, br, 0.3 H) , 1.96 (m, 1H) , 1.81 (m, 2.5 H) , 1.46-1.03 (m, 7.5 H) , 0.47 (m, 1 H)。 13C NMR ( 100 MHz, CDC13, δ) : 1 65.24, 1 63.26, 1 59.58, 140.47, 140.31, 136.91, 132.33, 130.23, 128.02, 127.42, 126.42, 124.44, 123.81, 123.72, 120.79, 120.59, 119.25, 118.96, 112.29, 109.52, 68.34, 49.52, 45.37, 42.48, 38.64, 34.63, 32.37,29.13,28.34,26.20。[M] +對於 C50H42N4O2 計 0 算係73 0.3,發現係73 0.4。對C5GH42N402計算分析:C, 82.16; Η, 5.79; N,7.67。發現係 C, 82.31; Η, 5.77; N,7.68 ο 2- ( 3,5 -二咔唑-9-基苯基)-5- ( 3· ( 4 -乙烯基苄氧基)苯 基)-1 , 3,4 -噁二唑混合2 - ( 3 , 5 -二咔唑-9 -基苯基)-5 - ( 3 -(3-乙烯基苄氧基)苯基)-1,3,4-噁二唑(1:1)的合成:
向3- ( 5- ( 3,5 -二咔唑-9-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 )苯酚(0.7 g,1.23 mmol)和1-(氯甲基)-4-乙烯基苯 /1-(氯甲基)-3-乙烯基苯(1:1) (0.2 g,1.31 mmol) -65- 201120017 在DMF ( 20.0 ml )的溶液中在室溫下在攪拌下加入K2C〇3 (2.0 g,14.47 mmol)。該反應在室溫下進行21 h°加入 水(100.0 ml )。經過濾獲得棕色固體產物並且用甲醇洗 滌。該產物藉由矽膠柱色譜法使用二氯甲烷/己院(7:3) 作爲洗脫液純化。除去溶劑後,將一白色玻璃樣固體產物 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將溶液在攪拌下加入甲醇(1(ί〇·〇 ml )中。藉由過濾獲得並且收集該白色固體產物。真空乾燥 之後,得到0.74 g ( 88. 1 % )爲白色固體的產物。NMR (400 MHz, CDC13, δ) :8.46 ( d, J = 2.0 Hz, 2 H) , 8.17 ( dd,Ji =8.0 Hz, J2 = 0.8 Hz, 4 H) , 8.01 ( t, J = 2.0 Hz, 1 H ),7.73-7.69 ( m,2 H) , 7.58 ( d,J = 8.0 Hz, 4 H), 7.49-7.28 (m,13 H),7.16 (m,1 H),6.71-6.62 (m,l H, C = C-H),5.7 5 -5.6 8 ( m, 1 H, C = C-H) , 5.24-5.20 (m, 1 H, C = C-H) , 5.11 ( s, 1 H, 0.5 x OCH2) , 5.10 ( s, 1 H, 0.5 x 〇CH2 ) 。13C NMR ( 100 MHz, CDC13, δ ) : 1 65 · 10, 163. 28, 159.09, 140 49, 140.3 1, 137 .97, 136 • 54, 136. 42, 136. 28, 135.74, 130, .3 8, 128. 82, 127 .70, 127 .38, 126. 88, 126. 43, 125.98, 125. .32, 124. 56, 123 .83, 123 • 72, 120. 8 1, 120. 60, 119.79, 119 .3 1, 114. 3 8, 1 14 .22, 112 .73, 109. 52, 70.1 9, 70.02。[M] +對於 c47h 3 2 N4 < 32 If •算係 6 8 4.3, 發現係 684. 2 ° 對 c47h3 2N4O 2計 算分 析: C, 82. 44; H, 4.71; N, 8.18 。發現係c, 82.1: 8; Η ,4.7 1; N, 8.20。 2-( 3 - (5- ( 3,5 -二咔唑 -9-基 苯基 )- 1 , 3,4 -噁 二唑 -2-基) -66 - 201120017
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
向3- ( 5· ( 3,5-二咔唑-9·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 )苯酚(0.7 g,1.23 mmol)以及2-溴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0.25 g,1.30 mmol)在 DMF( 20.0 ml)中的溶液中在室 溫下在攪拌下加入K2C03( 2.0 g,14.47 mmol)。該反應 在室溫下進行21 h。加入水(loo.o mi )。經過濾獲得棕 色固體產物並且用甲醇洗滌。該粗產物藉由矽膠柱色譜法 使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9.5:0.5 )作爲洗脫液純化。除 去溶劑後,將一白色玻璃樣固體產物溶解在THF(10.0 ml )中。將甲醇(1 2 0.0 m 1 )加入τ H F溶液中。藉由過濾獲 得並且收集該白色固體產物。真空乾燥之後,得到0.7 g( 83.3%)爲白色固體的產物。4 NMR( 400 MHz, CDC13,δ ):8.47 ( d, J=1.6 Hz, 2 H) , 8.16 ( d, J = 8.0 Hz, 4 Hz), 8.0 1 ( d,J = 1 · 6 H z, 1 H ),7.7 1 ( d t,J ! = 8.0 H z, J 2 = 1 · 6 H z, 1 H) , 7.67 ( m, 1 H) , 7.57 ( d, J = 8.4 Hz, 4 H) , 7.49-7.40(m, 5 H) , 7.34(m, 4 H) , 7.10 (m, 1 H) , 6.11 ( t, J=1.2 Hz, 1 H) , 5.55 ( m, 1 H) , 4.49 ( t, J-4.4 Hz, -67- 201120017 2 H, OCH2 ) , 4.29 ( t, J = 4.4 Hz, 2 H, OCH2 ) , 1.92 ( t, J=1 .2 Hz, 3 H, CH3 ) 。13C NMR ( 1 00 MHz, CDC13,δ ): 1 67.24, 1 65. 05, 163 .3 5, 159. 01, 140 • 5 1, 1 40.32, 135. 85, 130.43, 1 28. 12, 127 .3 6, 126. 43, 126 .16, 124.60, 123. 84, 123.77, 1 20. 82, 120 .6 1, 119. 95, 119 .09, 112.50, 109. 52, 66.24, 62 .81 ,1 8.26 。[M] +對 於C‘ “ Η 3 ]2 Ν 4 〇 4計算係 680.2.2 ,發現 係 680.2 〇封 c44h 3 2 N4 〇4計 算 分析 :C, 77 .63 ; Η, 4.74; N,8.23。發現係 C, 77.49; H,4.69; N,8.21。 2- (3 -咔唑-9-基苯基)-5- (3- (4 -乙烯基苄氧基)苯基 )-1,3,4-噁二唑混合有2- ( 3-咔唑-9-基苯基)-5- ( 3- ( 3-乙烯基苄氧基)苯基)-1,3,4-噁二唑(1:1)的合成:
向DMF ( 20.0 ml)中的3- ( 5- ( 3 -咔唑-9-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苯酚(1.0 g,2.48 mmol)以及 1-(氯 甲基)-4-乙烯基苯/1-(氯甲基)-3-乙烯基苯(1:1)( 0.5 g,3.28 mmol )溶液中在室溫下在攪拌下加入K2C03 ( 4.0 g > 2 8.94 mmol )。該反應在室溫下進行17 h。加入水 (100.0 ml)。經過濾得到一棕色固體產物。該粗產物藉 由矽膠柱色譜法使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9 · 5 : 0.5 )作爲 -68- 201120017
洗脫液純化。除去溶劑之後,得到了白色玻璃狀的固體產 物。藉由過濾從水中獲得並且收集該白色固體產物。真空 乾燥之後,得到1·17 g(95.1%)爲白色固體的產物。4 NMR ( 400 MHz, CDC13, δ) :8.32 ( m, 1 Η) , 8.25 ( m, 1 Η) , 8.16 ( dd, J1 =8.0 Hz, J2=1.2 Hz, 2 H ) , 7.8 0-7.69 ( m, 4 H) , 7.47-7.25 (m, 11 H) , 7.12 (m, 1 H) , 6.73-6.64 ( m,l H, C = C-H ) , 5.77-5.70 ( m, 1 H, C = C-H ), 5.23-5.22 ( m, 1 H, C = C-H) , 5.12 ( s, 1 H, 0.5 x OCH2), 5.11 ( s , 1 H, 0.5 x O C H 2 ) 。13 C NM R ( 1 0 〇 MHz,C D C13, δ ) :1 64.79, 1 163.85, 159.07, 1 40.61, 138. 72, 137.97, 137. 50, 136. 58, 136 .45, 136. 30, 135. 78, 130. 85, 1 3 0.34, 128. 83, 127. 74, 126 • 92, 126. 46, 126. 20, 125. 99, 125.83, 125. 41, 125. 3 5, 124 • 75, 123. 56, 120. 45, 1 20.3 8, 119.70, 1 19. 6 6, 119. 06, 114 • 40, 114 22, 112 .69, 10S >.55, 70.17, 70.0 1 ° [M] + 對於c35] h25n 3〇2計算係51 9.2 > 發現係5 1 9.2。 對c3 丨5h2 5N3〇 2計; 算分 析: C, 80.90; H, 4.85 ;N, 8.09 。發現 係c, 80. 69; Η, 4 .82; N, 8 • 02。 2-( 3-( 5-( 3-咔唑- 9_基 苯基 )-1 ,3,4 -噁二唑- •2-基 )苯氧 基) 乙基甲基丙 烯酸 酯的 合成 : -69- 201120017
向DMF(15.0 ml)中的3-(5-(3-咔唑-9-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苹酚(0.80 g,1.98 mmol)以及 2-溴 乙基甲基丙烯酸酯(0.40 g,2.07 mmol)的溶液中在室溫 下在攪拌下加AK2C03 (4.0 g,28.94 mmol)。該反應在 室溫下進行2 1 h。加入水(1 〇〇· 0 ml )。經過濾得到棕色 固體產物。該粗產物藉由矽膠柱色譜法使用二氯甲烷/乙 酸乙酯(9.5:0.5 )作爲洗脫液純化。除去溶劑之後,將甲 醇(120.0 ml)加入這個玻璃狀固體中。除去甲醇之後, 藉由過濾從水中獲得並且收集該白色固體產物。真空乾燥 之後,得到0.78 g ( 76.4% )爲白色固體的產物。j NMR (400 MHz, CDC13, δ) :8.34 ( m, 1 Η) , 8.26 ( m, 1 Η), 8.15 ( dd, J, = 8.0 Hz, J2 = 0.8 Hz, 2 H) , 7.78-7.66 ( m, 4 H ),7.42(m, 5 H) , 7.31 (m, 2 H) , 7.10(m, 1 H), 6.12 ( t, J=1.2 Hz, 1 H) ,5.56 ( m, 1 H ) ,4.51 ( m, 2 H, OCH —2 ) ,4.27 ( m, 2 H, 〇CH2), 1.93 ( t, J= 1.2 Hz, 3 H, ch3 )。 13C NMR ( 100 MHz, CDC13, δ): 1 67.25, 164.71, 163.88, 158.97, 140.61, 138.73, 135.86, 1 3 0.86, 1 3 0.3 7, 126.19, 125.85, 125.78, 125.43, 124.80, 123.56, 120.45, 1 20.3 7, 119.85, 118.88, 112.42, 109.54, 66.21, 62.84, -70- 201120017 18.27。[M] +對於 c32h25n304 計算係 515.2,發現係 515.2。 對 C32H25N304計算分析:c,74_55; Η,4·89; N,8.15。發現 係 C,74.26; Η,4.83; N,8.03。
2- ( 3 -咔唑-9-基苯基)-5- ( 3- ( 5-(雙環[2,2,1]庚-5-烯-2-基甲氧基)苯基)-1,3,4-噁二唑的合成:
向3- ( 5- ( 3-咔唑-9-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苯 酚(1.0 g’ 2.48 mmol)以及雙環[2,2,1]庚·5-烯-2-基甲 基-4-甲基苯擴酸醋(0.8 g,2.93 mmol)在 DMF( 20.0 ml )中的溶液中在室溫下在攪拌下加入Cs2C03 ( 1.6 g,4.91 Q mmol )。將反應加熱到1 00°C並且在此溫度下進行3 h。停 止加熱,然後將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加入水(1 2 0 · 0 ml )。經過濾得到棕色固體產物。該粗產物藉由矽膠柱色 譜法使用甲苯/乙酸乙酯(9.5:0.5)作爲洗脫液純化。除 去溶劑之後,得到了玻璃狀的固體。將玻璃狀固體溶解到 丙酮中並且在攪拌下將丙酮溶液加入甲醇/水(100.0 ml) (75:25 )中,藉由過濾獲得並且收集白色固體。真空乾 燥之後,得到L 〇7 g ( 84.9% )爲白色固體的產物。4 NMR ( 400 MHz, CDC13, δ) :8.34 ( t, J= 1.2 Hz, 1 H), 8.27 ( m, 1 Hz) , 8.17 (d, J = 8.0 Hz, 2 H) , 7.81-7.76( -71 - 201120017 m, 2 Η ) 7.70-7 .6 1 ( m,2 Η ) ,7.46-' 7.31 ( m, 7 H ), 7.07 (m, 1 Η ) 5 6.19-5. 95 ( m, 2 Η, C = C-H ) ? 4.1 〇( dd, J i ~ 8 , .8 Hz, J 2 = = 6.0 Hz, 0. 6 Η, 0.3 χ 1 dch2 ) ,3.92 (t, J = 8 . 8 Hz, 0 .4 Η, 0.2 x och2 ) ,3. 78 (dd, J!=8.8 Hz, J 2 — 6 .0 H z , 0 .4 Η, 0.2 x OCH2 ),: 3.62 (t, J = 8 . 8 Hz, 0.6 H, 0.3 : X OCH2) ,3 .0 5 ( s,b r,0 · 4 Η : ),2.86 (m, b r, 1 • 6 H ), 2.57 (m: ,1H ): ’ 1 .9 2 ( m , 1 Η ) ,1. 50-1.24 ( m, 3 H ), 0.65 (m ,1 Η ) 。13c NMR ( 100 MHz, CDC13 ,δ ): 164. 91, 163. .81, 1 63.83, 159 .55, 140. .62, 13 8.7 1, 13 7. 65, 136. 88, 136. .36, 1 32.26, 13 0 .83, 130. .3 1, 130 .28, 130. 21, 13 0. 16, 126. 19, 1 25.85, 125 •42, 124.68, 124 .63 , 123. 56, 120. 45, 120. .37, 1 19.23, 119 • 13, 118. .84, 118 .8 1, 112. 28, 112. 23, 109. 55, 72.55, 7 1.75 ,49 .41, 45. 04, 4 3 .86, 43 . 68, 42.2 1,4 1.58, 3 8 .52, 3 8.3 0 ,29 .60, 28 .98 0 [M: 1+對 於 c34h27n3 〇2計算 係 5 09.2 ,發 現係 509 .2。 對c 3 4 H27 n3o 2計 算分 析: C, 80. 13 ;H, 5. 35; Ν,8.25。 發 現係丨 C, 80 .00; Η, 5.33 ;N, 8.19。 實例 3_合 成雙極 性 均聚物 (參 見圖 19-10) 聚(2- ( 3- ( 5- ( 4 -咔唑-9-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 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雙極性-聚合物1”( “Ambi-Polymer 1”))的合成: -72- 201120017
向一 Schlenk燒瓶中裝入2_ ( 3- ( 5· ( 4-咔唑-9-基苯基 )-1,3,4-噁二唑-2-基)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0·5 g > 0.97 mmol ) 、AIBN( 2.5 mg,0.015 mmol)以及乾
THF ( 4.0 ml )。聚合反應的混合物使用氮氣吹掃(除去 氧),在氮氣下牢固地密封並且加熱到60°C。聚合反應在 6 0°C在攪拌下進行72 h。冷卻到室溫之後,將聚合物用乙 醇進行沉澱。藉由過濾收集白色聚合物沉澱,將其溶解在 二氯甲烷中,並且用乙醇再次沉澱。將這種溶解/沉澱步 驟重複三次以上。收集的聚合物在真空下乾燥。真空乾燥 之後,得到0.47 g ( 92.2 % )爲白色固體的聚合物。1;»-NMR ( 400 MHz, CDC13, δ ) :8.01 ( s, br) , 7.94 ( s, br), 7.43 ( m, br ) , 7.23 (m,br) , 7.13 ( m, br ) , 6.89 ( m, br ),4.12 ( m, br ) , 1.97 ( s, br ) , 1 .00 ( m, br ) 。GPC( CHCIB3 ) : Mw=150000 , Mn = 21000 , PDI = 7.1 。對 C32H25N3〇4計算分析:c,74.5 5; H,4.89; N, 8.15。發現係 :C, 73.64; H, 4_80; N, 7.94 。 -73- 201120017 聚(2- (3- (5- (3-咔唑-9-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 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雙極性-聚合物2”)的合成
向一 Schlenk燒瓶中裝入2- ( 3- ( 5- ( 3-咔唑-9-基苯基 )-1,3,4-噁二唑-2-基)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0.5 g > 0.97 mmol ) 、AIBN (2.5 mg,0.015 mmol)以及乾 THF ( 6.0 ml )。聚合反應混合物使用氮氣吹掃(除去氧 ),在氮氣下牢固地密封並且加熱到60 °C。聚合反應在 6〇°C在攪拌下進行73 h。冷卻到室溫之後,將聚合物用乙 醇進行沉澱。藉由過濾收集白色聚合物沉澱,將其溶解在 二氯甲烷中’並且用乙醇再次沉澱。將這種溶解/沉澱步 驟重複三次以上。收集的聚合物在真空下乾燥。真空乾燥 之後’得到0.46 g ( 92.0 % )爲白色固體的聚合物。ιΗ_ NMR ( 400 MHz, CDC13, δ) :8.06 ( s, br) , 7.93 ( m, br) ,7.44 ( s, br) , 7.22 ( m, br ) , 7.10 ( s, br) , 6.81 ( m, -74 - 201120017
br ),4.04 ( m,br ),1.82 ( s,br ),1.00 ( m,br ) 。GPC (CHC13 ) : Mw= 1 03 000 ,Mn= 1 5000 ’ PDI = 6.9。對 C32H25N304計算分析:C,74.55; Η, 4.89; N,8.15。發現係 :C, 73_95; H, 4.72; N, 8.02 。 聚(2- (3- (5- (3,5-二咔唑-9-基苯基)-1,3,4-噁二唑- 2- 基)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雙極性-聚合物3 ”)的
向一 Schlenk燒瓶中裝入2- ( 3- ( 5- ( 3,5-二咔唑-9-基 苯基)-I,3,4-噁二唑-2-基)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0.5 g,0.73 mmol) 、AIBN( 2.0 mg,0.012 mmol)以及 乾THF(5.0ml)。聚合反應混合物使用氮氣吹掃(除去 氧),在氮氣下牢固地密封並且加熱到60t。聚合反應在 60°C在攪拌下進行72 h。冷卻到室溫之後,將聚合物用乙 醇進行沉澱。藉由過濾收集白色聚合物沉澱,將其溶解在 二氯甲烷中,並且用乙醇再次沉澱。將這種溶解/沉澱步 -75- 201120017 驟重複三次以上。收集的聚合物在真空下乾燥。真空乾燥 之後,得到0.46 g ( 92.0 % )爲白色固體的聚合物。ιΗ_ NMR ( 400 MHz, CDCI3, δ) :8.10 ( s, br ) , 7.82 ( s, br ) 7.62(s, br) , 7.31 (m, br) , 7.23 (m, br) , 7.17 (s, br ),7.04 ( s, br ) , 6.78 ( m, br ) , 3.90 ( m, br) , 1.73 ( m, br ) , 0.81 ( m, br ) 。GPC ( CHCI3) : Mw= 1 40000 >
Mn=1 9000 ’ PDI = 7.4。對 C44H32N404計算分析:C,7 7.6 3; Η, 4.74; N, 8.23。發現係:C, 77.12; Η, 4.63; N, 8.16。 聚(2- (4 -咔唑-9-基苯基)-5- (3- (4 -乙烯基苄氧基)苯 基)-1,3,4-噁二唑-2- ( 4 -咔唑-9-基苯基)-5- ( 3- ( 3-乙烯基苄氧基)苯基)-1,3,心噁二唑(1:1)的合成:
向Schlenk燒瓶中裝入2_ ( 4_咔唑-9-基苯基)-5- ( 3-(4 -乙烯基苄氧基)苯基)_1,3,4_嚼一嗤混合有2- ( 4_咔 哩-9-基苯基)-5- (3- (3 -乙稀基卞氧基)本基)-1,3,4 -囉 二唑(1:1) (〇.5 g 1 〇·96 mmol ) 、ΑΙΒΝ(3·95 mg, -76- 201120017 0.024 mmol )以及乾THF ( 12.0 ml )。聚合反應混合物使 用氮氣吹掃(除去氧),在氮氣下牢固地密封並且加熱到 60°C。聚合反應在60°C在攪拌下進行72 h。冷卻到室溫之 後,將聚合物用乙醇進行沉澱。藉由過濾收集白色聚合物 沉澱,將其溶解在二氯甲烷中’並且用丙酮再次沉澱。將 這種溶解/沉澱(二氯甲烷/丙酮)步驟重複三次以上。收 集的聚合物在真空下乾燥。真空乾燥之後,得到0.2 3 g ( 0 46.0 %)爲白色固體的聚合物。1H-NMR( 400 MHz, CDC1B3, δ) :8.00 ( m, br) , 7.45 ( s, br ) , 7.28 ( m, br) ,7.15 ( s, br) , 6.85 ( s, br) , 4.81 ( m, br) , 2.05 -1.00 (m, br ) 。GPC ( CHCI3 ) : Mw = 73000,Mn = 28000, PDI = 2.6。對 C35H25N302計算分析:C,80.90; Η, 4.85; N, 8.09。發現係:c,80.30; H,4,73; N,8.10。 聚(2- (3-咔唑-9-基苯基)-5- (3- (4-乙烯基苄氧基)苯 Q 基)-1,3,4-噁二唑-2- (3-咔唑-9-基苯基)-5-(3-(3-乙烯基苄氧基)苯基)-噁二唑(1:1)的合成: -77- 201120017
向S chi enk燒瓶中裝入2- ( 3-昨唑-9-基苯基)-5- ( 3-(4_乙烯基苄氧基)苯基)-1,3,4-噁二唑混合有2-(3-咔 唑-9-基苯基)-5-(3-(3-乙烯基苄氧基)苯基)-1,3,4-嚼 二哩(1:1) (0.5 g,0.96 mmol) ' AIBN ( 3.95 mg > 0.024 mmol )以及乾THF ( 7.0 ml )。聚合反應混合物使 用氮氣吹掃(除去氧),在氮氣下牢固地密封並且加熱到 60°C。聚合反應在60°C下在攪拌下進行7天。冷卻到室溫之 後,將混合物用丙酮沉澱。藉由過濾收集白色聚合物沉澱 ,將其溶解在二氯甲烷中,並且用丙酮再次沉澱。將這種 溶解/沉澱步驟重複三次以上。收集的聚合物在真空下乾 燥。真空乾燥之後,得到0.44 g ( 88.0 % )爲白色固體的 聚合物。1PH-NMR ( 400 MHz,CDC1B3B,δ ) :8.09 ( s,br ) ,7.96 ( s, br),7.46 ( m, br),7.25 ( m, br) , 7.14 ( s, br),7.03 ( m, br),6.81 ( m, br ),6.42 ( m, br ),4.71 (m, br ) ,2.00- 1.00 ( m, br ) 。GPC ( CHC13 ):
Mw=81〇〇〇,Mn = 21 000,PDI = 4.0。對 C35H25N302 計算分析 -78- 201120017 :C,80.90; H,4.85; N, 8.09。發現係:c,80.66; H,4·76 N, 8.06 。 聚(2- ( 3,5 -二咔唑-9-基苯基)-5- ( 3- ( 4 -乙稀基节氧基 )苯基)-1,3,4-噁二唑 -2- ( 3,5-二咔唑-9-基苯基)_5-(3- ( 3-乙烯基苄氧基)苯基)-1,3,4-噁二唑(1:1 )的合
向Schlenk燒瓶中裝入2- ( 3,5-二咔唑-9-基苯基)_5· (3- ( 4-乙烯基苄氧基)苯基)-1,3,4-噁二唑混合有2-( 3,5 -二咔唑-9-基苯基)-5- ( 3- ( 3 -乙烯基苄氧基)苯基 )-1,3,4-噁二唑(1:1) (0.5 g ' 0.73 mmol ) 、AIBN(
3.0 mg,0.018 mmol)以及乾 THF ( 7.0 ml)。聚合反應混 合物使用氮氣吹掃(除去氧),在氮氣下牢固地密封並且 加熱到6〇。(:。將聚合反應在60°C下在攪拌下進行7天。冷卻 到室溫之後,將混合物用丙酮沉澱。藉由過濾收集白色聚 合物沉澱,將其溶解在二氯甲烷中,並且用丙酮再次沉澱 。將這種溶解/沉澱步驟重複三次以上。收集的聚合物在 -79- 201120017 真空下乾燥。真空乾燥之後,得到0.42 g ( 84.0 % )爲白 色固體的聚合物。1Η-N MR ( 400 MHz, CDC13, δ) :8.10( s, br) , 7.86 ( s, br ),7.67 ( s, br ) , 7.35 ( s, br),7.2 1 (m,br ),7.08 -6.60 ( m, br ) , 6.30 ( m, br) , 4.62 ( m, br) , 2.00- 1.00 ( m,br ) 。GPC ( CHC13) : Mw = 68000,
Mn=1 7000,PDI = 4.0。對 C47H32N402計算分析:C,82.44; Η, 4.71; N, 8.19。發現係:C, 82.29; Η, 4.63; N, 8.19。 聚(2-(4-咔唑-9-基苯基)-5-(3-(5-(雙環[2,2,1]庚_ 5-烯-2-基)戊氧基)苯基)-1,3,4-噁二唑的合成:
向二氯甲烷(8.0 ml)中的2-(4-咔唑-9-基苯基)-5-( 3- ( 5- ( 雙環 [2,2,1] 庚 -5-烯 -2-基) 戊氧基 ) 苯基 ) _ 1,3,4 -B惡二哩(0.5 g,0.883 mmol)溶液中在室溫下並且 在攪拌下在手套箱中加入在二氯甲烷(1 · 0 m 1 )中的格魯 布斯催化劑第一代(7·2 mg,0.0088 mmol)。聚合反應在 室溫下進行22 h。將聚合反應混合物從手套箱中取出。在 擾拌下加入乙基乙燃基醚(2.〇 ml)。攪拌60 min之後, -80- 201120017 將聚合物使用乙醇(100.0 ml )沉澱。藉由過濾收集灰白 色聚合物沉澱,將其溶解在二氯甲烷中,並且用乙醇再次 沉澱。將這種溶解/沉澱步驟重複兩次以上。最終收集的 聚合物在真空下乾燥。真空乾燥之後,得到〇 . 4 1 g ( 8 2.0 % )爲灰白色固體的聚合物。1H-NMR ( 400 MHz, CDC13, δ) :8.28 ( s, b r ) , 8.08 (m, br) , 7.68 (m, br) , 7.38( m, br) , 7.28 ( m, br) , 7.02 ( m, br) , 5.26 ( m, br), 3.96 ( m, br) , 2.87 ( m, br) , 2.72 ( m, br) , 2.51 ( m, b r ),2.37 ( m, br) , 1.85 ( m, br) , 1.75 ( m, br) , 1.41 ( m, br ) , 1.26 m, br ) , 1 . 12 ( m, br ) 。GPC(CHC13):
Mw= 1 5 0000 > Mn = 52000,PDI = 2.9.。對 C 3 8 Η 3 5 N 3 02 計算分 析:C, 80.68; H, 6_24; N, 7.43。發現係:C, 79.87; H, 6.1 6; N, 7_30。 聚(2- ( 3-咔唑-9-基苯基)-5- ( 3- ( 5-(雙環[2,2,1]庚- 〇 5 -儲-2-基甲氧基)苯基)-I,3,4 -螺二哩的合成:
向二氯甲烷(9.0 ml)中的2- (3 -咔唑-9-基苯基)-5- -81 - 201120017 (3-(5-(雙環[2,2,1]庚-5-烯-2-基甲氧基)苯基)-1,3,4-噁二唑(0.5 g,0.981 mmol )溶液中在室溫下並且在攪拌 下在手套箱中加入在二氯甲烷(1.0 ml)中的格魯布斯催 化劑第一代(8.05 mg,0.0098 mmol)。聚合反應在室溫 下進行22 h。將聚合反應混合物從手套箱中取出。在攪拌 下加入乙基乙烯基醚(2.0 ml )。攪拌30 min之後,將聚 合物使用乙醇進行沉澱。藉由過濾收集灰白色聚合物沉澱 ,將其溶解在二氯甲烷中,並且用乙醇再次沉澱。將這種 溶解/沉澱步驟重複兩次以上。最終收集的聚合物在真空 下乾燥。真空乾燥之後,得到0.38 g(76.0 %)爲灰白色 固體的聚合物。1H-NMR( 400 MHz, CDC13, δ) :8.26(s, br ) , 8.08 ( s, br ) , 7.66 ( s, br) , 7.57 ( m, br) , 7.36 ( s, br ) , 7.26 ( s, br ) , 6.96 ( m, br ) , 5.34 ( m, br ), 3.74 ( m, br ) , 2.65 ( m, br ) , 2.42 ( m, br ) , 1.90 ( m, br ),1.20 ( m, br ) 。GPC ( CHC13 ) : Mw= 1 90000,
Mn = 73000,PDI = 2.6。對 C34H27N302 計算分析:C,8〇.13; H, 5.34; N,8.11。發現係:C,79.55; H, 5.22; N,8.11。 聚(2-(3,5-二咔唑-9-基苯基)-5-(3-(5-(雙環[2,2,1] 庚-5-烯-2-基)戊氧基)苯基)-1,3,4-噁二唑的合成·· -82 - 201120017
向二氯甲烷(6.0 ml)中的2- (3,5-二咔唑-9-基苯基 )-5- (3-(5-(雙環[2,2,1]庚-5-烯-2-基)戊氧基)苯基 )-1,3,4-噁二唑(〇_5 g,0.684 mmol)溶液中在室溫下並 且在攪拌下在手套箱中加入在二氯甲烷(1.0 ml)中的格 魯布斯催化劑第一代(5.6 mg,0.0068 mmol )。聚合反應 在室溫下進行22 h。將聚合反應混合物從手套箱中取出。 在攪拌下加入乙基乙烯基醚(2.〇 ml )。攪拌30 min之後 ,將聚合物使用乙醇進行沉澱。藉由過濾收集灰白色聚合 物沉澱,將其溶解在二氯甲烷中,並且用乙醇再次沉澱。 將這種溶解/沉殿步驟重複兩次以上。最終收集的聚合物 在真空下乾燥。真空乾燥之後’得到0.38 g ( 76.0%)爲灰 白色固體的聚合物。W-NMRHOO MHz,CDC13, δ) :8.39 (s, br) , 8.07 ( s, br) , 7.91 ( s, br ) , 7.53 ( d, br ), 7.39 ( s,br),7.25 ( s,br),6.94 ( m, br),5·21 ( m, br ),3.87 ( m, br ) , 2.85 ( m, br) , 2.69 ( m, br ),2.47( m,br),2.32 ( m,b〇,1_80 ( m, br),ΐ·66 ( m, br), 1.25 ( m,br ) ,1.06 ( m, br ) 。GPC ( CHC13 ) · -83- 201120017
Mw= 1 60000 > Mn = 6 1 000 > PDI = 2.6.。對 C5〇H42N402 計算分 析:C, 82.16; H, 5.79; N, 7.67。發現係:C, 81.17; H, 5.74; N, 7.58 ° 實例4-類型(IV )的雙極性共聚物的合成 聚[11- ( 6- ( 9H -咔唑-9-基)-9H-3,9' -二咔唑-9-基)^—— 烷基二環[2.2.1]庚-5_烯-2_羧酸酯]的合成
/Cu/Na2C03/
DMSO
步驟1: 11- (3,6 -二碘- 9H -咔唑-9-基)十一烷-1-醇: 向 3,6-二碘咔唑(10.0 g,23.87 mmol)和 11-溴-1-十一烷 醇(7.0 g,27.87 mmol)在 DMF( 100.0 ml)中的一溶液 中加入K2C〇3( 32.0 g,231.33 mmol)。該反應在室溫下 進行24 h。加入水(3 00 ml )。過濾該沉澱物。將該粗產 物藉由矽膠柱用己烷/乙酸乙酯(7 : 3 )作爲溶劑進行純化 -84- 201120017 。得到12.4 g ( 87.9 % )爲白色固體的純產物。iH-NMR ( CDCI3, TMS, 500 MHZ ) : · 5 梵=8.32 ( d,2 Harom, J=1.5
Hz) , 7.71 ( dd, 2 Harom, Ji = 1.5 Hz, J2 = 8.5 Hz) , 7.16 ( dd,2 Harom, Ji = l .5 Hz, J2 = 8.5 Hz ) , 4.21 ( t, 2 H, NCH2 ),3.64 (m,2 H,OCH2),3.41 (t,1 H,OH),1.81 (m, 4 H,2 x CH2),1.54 (m, 4 H,2 x CH2),1.30 (m,10 H, 5 x CH2 ) ppm。 G 步驟 2: ll-(6-(9H-咔唑-9-基)-9H-3,9’-二咔唑-9- 基)--烷-1-醇:向1 1- ( 3,6-二碘-9H-咔唑-9-基)十一 焼-1-醇(8.0 g,13.6 mmol)、昨哩(6.8 g,40.7 mmol )在 DMS〇(50.0 ml)的一溶液中加入 Cu(10.0 g, 1 5 7.3 8 mmol )和 Na2C〇3 ( 3 0.0 g,28 3.05 mmol )。將反 應在18(TC下攪拌12 h。將不可溶的無機鹽藉由過濾除去並 且用THF洗滌。除去THF後,加入水(25〇.0 ml )。藉由過 濾收集該沉澱物並藉由矽膠柱使用甲苯/乙酸乙酯(7:3 ) 〇 作爲溶劑進行純化。得到8 .1 g ( 9 1 · 0 % )爲白色固體的產 *〇1H( 300MHz,CDCl3):38.13-8.24(m,5H),7.63-7.71 ( m, 4H) , 7.22-7.43 ( m, 13H) , 4.49 ( t, J = 6.98 Hz, 2H),3.62 ( t, J=6.34 Hz, 2H ),2.05 ( p, J=7.28 Hz, 2H ),1.23- 1.77 ( m, 18H ) , 1.18 ( s, 1H ) 。"(^Η}( 75MHz, CDCI3 ) : 5 1 42.09, 1 40.42, 1 29.54, 1 26.1 9, 126.08, 123.62, 123.35, 123.33, 120.51, 120.07, 119.85, 110.34, 109.97, 63.31, 43.94, 33.02, 29.82, 29.79, 29.71, 29.66, 29.43, 2 7 · 6 6, 2 5.9 8。E I - M S ( ;n/z ) : M+ 對於 -85- 201120017 C47H45N3〇計算係667.36,發現係667.4。元素分析,對於 C47H45N30 計算係 C, 84·52; H, 6.79; N, 6.29。發現係:C, 84.37; H, 6.74; N, 6.29. 步驟 3: 1卜(6-(9H -咔唑-9 -基)-9Η-3,9· -二咔唑- 9-基)十一烷基二環[2.2.1]庚-5-烯-2-羧酸酯的合成:將步 驟2中製備的純化的產物(〇.501g,0.75 mmol) 、5-降冰 片嫌-2-殘酸( 0.235g,1.70 mmol)和i〇mL的乾THF合倂 在一圓底燒瓶內(在攪拌下),並在冰浴中冷卻20分鐘。 稱量(在稱量紙上)DCC(0.17g,0.82 mmol )和 DMAP ( 0-02g,0.16 mmol)並加至該反應燒瓶中。隨後將該燒瓶 從冰浴中取出並允許加熱至室溫。該反應繼續過夜進行1 8 小時。第二天,TLC顯示存在起始材料,因此,向該反應 瓶內加入更多的DCC(〇_l〇g,0.48 mmol) 。4小時之後’ TLC仍顯示存在起始材料。向該燒瓶中加入另外的5_降冰 片儲-2-翔酸(〇.〇2g,〇·ΐ4 mmol)和 DCC(〇.〇4g’ 0.19 mmol )並且允許該反應過夜繼續進行丨8小時。第二天, TLC仍顯示存在起始材料,因此停止該反應。過濾該反應 物以除去不可溶的DCC副產物並且將該濾液旋轉蒸發以給 出白色沉殿物。將該沉澱物用甲醇從丙酮中重結晶(2次 )但該起始材料雜質仍有(如TLC所觀察到的)。用柱色 譜法(砂膠、己烷:乙酸乙酯=8:2 )來純化該產物接著用甲 酉?從丙酮中重結晶並且真空乾燥過夜。溶劑污染(如ιΗ NMR觀察到的)要求用甲醇從二氯甲烷中另外的重結晶。 該純化的產物藉由真空過濾收集並在一真空乾燥箱內於 -86- 201120017 6 01:下乾燥過夜(1 6小時)以給出一白色粉末(0 _ 4 2 g ’ 7 1.2%)。 »H ( 3 00MHz, CDCls) : δ 1.2 2 -1.6 9 ( m, 18H) , 1.83-1.96 (m, 1H) , 2.05 (p, J= 7.4 Hz, 2H) , 2.17-2.25 (m, 1H) , 2.86-2.98 (m, 1H) , 3.03 (s, 1H) , 3.19 (s, 1H), 5.88-5.94 ( m, 1H) , 6.07-6.22 ( m, 1H) , 7.16-7.50 ( m, 13H) , 7.66 ( m, 4H ) , 8.13-8.24 (m, 5H) 。13C{】H}( 0 75MHz, CDC13 ) : δ 1 75.1 1, 1 42.1 0, 1 3 8.29, 1 3 7.99, !32.59, 129.53, 126.20, 126.08, 126.06, 123.35, 123.33, 1 20.54, 1 20.52, 119.85, 1 1 0.34, 1 09.94, 64.55,49.86, 45.96, 43.60, 42.77, 29.80, 29.76, 29.74, 29.48, 29.46, 29.44,29.40, 28.9 1, 27.69, 26.1 9 ° EI-MS ( m/z ) : M +對 於C55H53N3〇2計算係787.41,發現係787.4。元素分析,對 於 C55H53N3〇2,計算係:C,83.8 3; Η,6·78; N,5.33。發現 係:c, 83.70; Η, 6.72; Ν, 5.28 。 Q 二噁二唑單體2-(3-(二環[2,2,1]庚-5-烯-2-基甲氧基 )苯基)-5- ( 3- ( 5- ( 4-三級丁基苯基)-1,3,4-噁二唑- 2-基)苯基)-1,3,4_噁二唑的合成:以下合成以及包括連接 到降冰片烯基基團上的噁二唑基團的類似單體的類似合成 已經在之前在2008年12月19日提交的PCT申請序號 PCT/EP/2008 06 8 1 1 9中進行了報告,該申請的揭露內容藉 由引用以其全文結合在此。 -87- 201120017
雙環[2,2,1]庚-5-烯-2 -基甲基-4-甲基苯磺 酸酯 /CszCOa/DMF
步驟1:3-(5-(4-三級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Ν’-(3 -甲氧基苯甲醯基)苯並醯肼:向3-(5-(4-三級丁基苯基)_1,3,4-噁二唑-2-基)苯並醯肼(1.5 g, 4.46 mmol)在乾的四氫呋喃(5〇.〇ml)以及DMF( 5.0 ml )中的溶液中在室溫下在氮氣下緩慢加入3 -甲氧基苯甲醯 氯(0.8 g,4.6 9 mmol )。在加入3-甲氧基苯甲醯氯的過 程中,出現了白色固體。將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2 1小 時並且然後加入吡啶(1 〇.〇 ml )並且再攪拌另一小時。然 後向該反應混合物中加入水(300.0 ml )。藉由過濾收集 白色固體並且在真空下乾燥過夜並且提供了 1.9 g ( 90.4% )的產率。1H NMH(400 MHz,DMSO-d6,δ) : l〇.83(s, -88 - 201120017 br, 1 Η, NH) , 10.64 ( s, br, NH ) , 8.66 ( s, 1 H) , 8.34 (d, 1 H, J=1.6 Hz) , 8.17 ( d, 1 H, J=7.6 Hz) , 8.07 ( d, 2 H, J=8.0 Hz ) , 7.80 ( t, 1 H, J-7.6 Hz ) , 7.65 ( d, 2 H, /=8.0 Hz ) , 7.54-7.43 ( m, 3 H ) , 7.17 ( d, 1 H, 7=8.0 Hz ), 3.83 ( s, 3 H, OCH3 ),1 .33 ( s, 9 H, 3 x CH3 ) ppm
步驟2: 2-(4-三級丁基苯基)-5-(3-(5-(3-甲氧苯 基)-1,3,4-噁二唑-2-基)苯基)-1,3,4-噁二唑:將3-(5-(4-三級丁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Ν’- ( 3-甲氧基-苯甲醯基)苯並醯肼加入POCl3 ( 15.0 ml )中。將該反應 加熱至9 0 °C並在該溫度下保持4小時。冷卻到室溫後,將 該反應混合物緩慢滴入冰水(3 00.0 ml )中。藉由過濾收 集所形成的白色固體。將粗產物乾燥並且藉由矽膠柱用比 例爲(9 ·· 1 )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作爲洗脫液純化。除去 涪劑之後,以1 . 1 8 g ( 7 0.2 % )的產率獲得了白色固體產物 。NMR ( 400 MHz, CDC13) δ:8.86 ( t, 1 Η, ·7=1·6 Hz) ,8.34 ( dt, 2 Η, Jy = 7.6 Hz, 7^ = 1.6 Hz) , 8.11 (d, 2 H, /=8.4 Hz),7.73 (m, 3 H) , 7.57 (d, 2 H, 7=8.4 Hz), 7.47 ( t, 1 H, J=1.6 Hz),7.32 ( dd, 1 H, Jy = 7.6 Hz, /^=1.6 Hz) , 3.93 ( s, 3 H, OCH3) , 1.39 ( s, 9 H, 3 x CH3 )ppm。13C NMR( 100 MHz,CDC13) δ: 165.11,1 64.94, 163.62, 163.34, 159.95, 155.64, 130.26, 129.97, 129.74, 126.89, 126.10, 125.10, 124.92, 124.90, 124.65, 120.70,
119.42,1 1 8.42, 1 1 1.60, 55.56,3 5.1 0, 3 1.08 ppm。MS-EI -89 - 201120017 (m/z ) : [M] +對於 C28H24N4〇4計算係 452.2,發現係 452.2 ο 步驟 3 : 3- ( 5- ( 3- ( 5- ( 4-三級丁 基苯基)-1,3,4-噁 二唑-2-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苯酚(丫2-1-269 ):向2_(4·三級丁基苯基)-5_(3_(5-(3 -甲氧基苯基 )-1,3,4-噁二唑-2-基)苯基)-丨,3,4-噁二唑(1.0 g,2.21 mmol)在二氯甲院(30.0 mi)中的溶液中在_78。〇(乾冰/ 丙酮)下在氮氣下滴加BBr3 ( 1 6,0 ml,1 Μ在二氯甲烷中 )。加入B B r 3溶液之後’將反應升高到室溫並且在室溫下 保持7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傾倒入冰水(1 5 〇 . 〇 m 1 )中。二 氯甲烷在減壓下蒸發。藉由過濾收集白色固體。真空乾燥 之後,以0.98 g ( 100% )的產率獲得了白色固體產物。 6:10.02 (s, 1 Η) , 8.68 (s, 1 Η) , 8.31 (m, 2 Η) , 8.07 (d, 2 H, J=8.4 Hz) , 7.86 ( t, 1 H, 7=8.0 Hz) , 7.63 ( d, 2 H, J=8.4 Hz) , 7.5 8 ( d, 1 H, J— 7.6 Hz) , 7.5 3 ( s, 1 H ),7.42 ( t, 1 H, /=7.6 Hz),7.03 ( dd, 1 H, J, = 1.6 Hz, •/2=1.6 Hz) , 1.32 ( s,9 H, 3 x CH3) ppm。 步驟4: 2-(3-(二環[2,2,1]庚-5-烯-2-基甲氧基)苯 基)-5- ( 3- ( 5· ( 4-三級丁基苯基)-l,3,4-噁二唑-2-基) 苯基)-1,3,4-噁二唑的合成:向3- ( 5- ( 3- ( 5- ( 4-三級 丁基苯基)-1,3,4 -噁二唑-2 -基)苯基)-1,3,4 -噁二唑-2-基)苯酚(0.92 g,2.10 mmol)以及二環[2,2,1]庚-5-烯-2-基甲基4-甲基苯磺酸酯(1.6 g,5.75 mmol)在DMF( 45.0 ml )中的溶液中在室溫下在氮氣中加入Cs2C03 ( 4·5 g, -90- 201120017 1 3 · 8 1 mm 01 )。該反應在1 0 0 °C下進行2小時。冷卻到室溫 之後,向反應混合物中加入水(1〇〇·〇 ml)。藉由過濾收 集棕色固體沉澱並且用甲醇洗滌並且然後在真空下乾燥。 將粗產物藉由砂P柱用二氯甲院/乙酸乙醋(9.3:0.7)作 爲溶劑純化。除去溶劑之後,藉由從二氯甲烷/甲醇中重 結晶以0.9 7 g ( 8 5 _ 1 % )的產率獲得了純的白色產物。1 H NMR ( 400 MHz, CDC13) 5:8.86 ( m, 1 Η) , 8.34 ( dd, 2 H, J; = 8.0 Hz, /^=1.6 Hz) , 8.11 ( d, 2 H, 7=8.4 Hz) 7.73 (m, 2 H) , 7.67 (m, 1 H) , 7.58 (d, 2 H, J=S.4 Hz ),7.45 (m, 1 H) , 7.12 (m, 1 H) , 6.22-5.99 (m, 2 H, C = C- H,內和外),4.17 - 3.64 (m, 2 H,〇CH2,內和外) ,3. 09 ( s, br ), 2.91 (m ,br ) ,2 .61 ( m, br ) ,1.95 ( m ) ,1. 52 ( m ) ,1.3 9 ( s ,9 H, 3 x CH3): ,1.40 - 1.23 ( m) ,Ο 68 ( m ) ppm 〇 13C :NMR ( 100 MHz ,CDC13 )δ : 165 •14, Ι 63 • 65, 163 .3 8, 159. 57, 155. 67, 137. 68, 136 .90, 136 .38, 132 .29, 13 0 • 26, 129. 99, 129. 77, 129. 71,126 •92, 126 .13, 125 .13, 124 • 98, 124. 94, 124. 61, 120. 73, 119 • 3 1, 119 .22, 118 .90, 1 12 .29, 72.57, 7 1.78, 49. 42, 45·〇6, 43.87, 43 .69, 42.23, 4 1.60, 3 8.54, 3 8.3 2, 3 5.1 2, 3 1.1 0, 29.62, 28.99 ppm 。MS ( m/z) ·· [M+l] +對於 C34H32N403 計算係 545 3,發現 係 545.2。對 C34H32N4〇3 計算分析:C, 74.98; H,5.92; N, 10.29。發現係:C, 74.77; H,6.02; N, 10.27。 降冰片嫌基三咔哩以及降冰片烯基二噁二H坐單體的共聚反 91 - 201120017 應以形成類別(IV )的共聚物
將2-(3-(二環[2,2,1]庚-5-烯-2-基甲氧基)苯基)-5- (3- (5- (4-三級丁基苯基)_1,3,4-噁二唑-2-基)苯基 )-1,3,4-噁二唑單體(0.201g,0.37 mmol)以及 11-(6-(9H-咔唑-9-基)-9H-3,9'-二咔唑-9-基)十一烷基二環 [2.2.1]庚-5-烯-2-羧酸酯(〇.28 8g,0.37 mmol)稱重加入 一大瓶中。稱量格魯布斯第—代催化劑(〇.〇〇76g,9.2 X 10_3 mmol )裝進單獨的小瓶內。將該大瓶和小瓶都放入一 手套箱中。將6.0 mL乾CH2C12加入含有該等單體的大瓶中 。將1.0 mL的乾CH2C12加入含有格魯布斯第一代催化劑的 小瓶中並且將溶液迅速加入該單體溶液中。將另外的1 . 〇 mL的CH2C12加入催化劑小瓶(用於洗滌)中並且將溶液轉 移到單體大瓶中。允許該聚合反應繼續過夜進行20小時。 將反應混合物濃縮(在真空中)並且用3.0 mL乙基乙烯基 醚淬滅(在手套箱之外),然後轉移至(逐滴)40.0 mL 的甲醇中來沉澱該聚合物。然後將該聚合物真空過濾並且 -92 - 201120017 用最小量(< 3.0 mL)的dCl2重新溶解。然後將該溶液 加入(逐滴)30.〇 mL甲醇中來丨几激聚合物。分離、溶解 並且真空過濾聚合物的程式再重複三次重複過程以便純化 聚合物。將最終產物在真空下乾燥以給出一白色/灰白色 粉末(0.261呂,53.4%)。111( 300^1112,〇0(:13):58.66- 8.83 ( br, 1H) , 7.94-8.29 ( br, 6H) ? 7.44-7.74 ( br, 6H ),6.91-7.44 (br, 13H) , 5.08-5.47 (br, 2H) , 4.24-4.51 Ο ( br, 2H) , 3.67-4.08 ( br, 4H) , 1.82-3.23 ( br, 7H ), 1.00-1.82 ( br,27H)。元素分析計算 79.41; Η,6.35; N, 7.81。發現係:C,78.74; Η,6.43; Ν, 7.24。凝膠滲透色譜 法(THF) : Mw = 261,000; Mn = 68,000 ; PDI = 3.813。 實例5-包括雙極性單體均聚物的〇leD裝置 多層OLED裝置係如以下槪括描述的使用在此所描述 的雙極性均聚物的溶液以及一種已知的單體磷光銥錯合物 〇 製備以形成OLED裝置的發射層(如以下進一步所描述) 而製備的。 在使用類別(I ) 、( II )或(III )的雙極性均聚物 的實例中,35 nm厚的聚-TPD-F的電洞注入以及電洞傳輸 層典型地藉由旋塗到一預清洗過的ITO基片上、然後將這 一電洞傳輸層進行光交聯而形成的。在交聯的電洞傳輸層 上,將在此描述的雙極性聚合物中其中一種的40 nm厚的 發射層使用10 wt%的Ir(ppy)3進行摻雜並且藉由旋塗進行 塗覆。然後,將發射層用BCP的40 nm厚的層藉由熱致蒸發 -93- 201120017 來封蓋,BCP用作電洞阻擋和電子傳輸層。最後,將2.5 nm的LiF作爲電子注入層以及200 nm-厚的鋁陰極真空沉積 到B C P的頂部上。 對於該電洞傳輸層,將10 mg的聚-TPD-F溶解在1.0 ml蒸餾並脫氣的甲苯中。對於發射層,將雙極性甲基丙烯 酸酯均聚物聚(2- (3- (5- (4-咔唑-9-基苯基)-1,3,4-噁 二唑-2-基)苯氧基)甲基丙烯酸乙酯),即,“雙極性聚 合物1” ;聚(2- ( 3- ( 5- ( 3-咔唑-9-基苯基)-1,3,4-噁二 唑-2-基)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即,“雙極性聚 合物2” ;以及聚(2- ( 3- ( 5- ( 3,5-二咔唑-9-基苯基)-1,3,4-噁二唑-2-基)苯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即,“ 雙極性聚合物3”這三種單獨的溶液藉由將9.4 mg的聚合物 以及0.6 mg的厫式-三(2-苯基吡啶-N,C2’)合銥 [Ir(ppy)B3]溶解在1.0 ml的蒸餾過的並且脫氣的氯苯中來 製備。所有溶液均在惰性氣氛下製備並攪拌過夜。 將35 nm厚的電洞傳輸材料的膜旋塗在(以1 5 00 rpm 進行6 0 s,加速度1 0,0 0 0 )空氣電漿處理的銦錫氧化物( ITO )塗覆的玻璃基質上,具有20 Ω/平方的薄層電阻( Colorado Concept Coatings,L.L.C.)。用功率密度爲 0.7 mW/cm2的標準寬頻UV燈將薄膜光致交聯1.0分鐘。隨後, 摻雜6·0% (重量比)的綠色磷光化合物(Ir(ppy)3 )的、 40 nm厚的雙極性聚合物膜從其溶液中旋塗到交聯的電洞 傳輸層(以1 〇〇〇 rpm進行60s,加速度1 0,000 )的頂部。對 於該電洞阻擋層,首先用梯度區域昇華法純化浴銅靈( -94- 201120017 2,9-二甲基-4,7-二苯基-1,10-菲咯啉,BCP) ’然後以0.4 人/s的速率並且在低於托的壓力下將40 nm的一薄 膜熱蒸鍍到該發射層上。 最後,在低於1x1 〇-6托的壓力下,分別以0.1 Α/s和2 人/S的速率,真空沉積2.5 nm作爲一電子注入層的氟化鋰( LiF)和一個200 nm厚的鋁陰極。使用一蔭罩蒸發該金屬 ,以形成每個基質面積爲0.1 cm2的五個器件。在製造過程 0 中任何時候都未將器件暴露於大氣條件下。在將該金屬陰 極在惰性氣氛下沉積後且沒有將該等裝置暴露于空氣中時 立即進行試驗。 雙極性均聚物作爲主體的比較: 圖12示出了對於三種雙極性聚合物,雙極性聚合物1 、雙極性聚合物2、以及雙極性聚合物3的發光對比施加電 壓以及外量子效率對比施加電壓的特徵。具有雙極性聚合 〇 物1以及雙極性聚合物1的裝置示出了低的接通電壓,約 4.5 V,並且具有雙極性聚合物2的裝置具有的接通電壓爲 約5.5 V。在該等裝置中獲得的外量子效率對於雙極性聚 合物3在1 0 0 cd/m2下是約1 0 %,對於雙極性聚合物2在1 0 0 cd/m2下是約9%並且對於雙極性聚合物1在100 cd/m2下至 少是約7%。所有裝置的發光能以超過幾千cd/m2來獲得。 基於接通電壓、發光以及外量子效率的資料,雙極性聚合 物3可論證地給出了在這三種主體聚合物中最好的性能。 包括具有已知的混合電洞攜帶以及電子攜帶主體的雙 -95- 201120017 極性聚合物3的〇LED裝置的比較:我們之前的最好的〇LED 裝置使用了發射層主體材料’該等主體材料包括PVK聚咔 唑電洞載體’摻雜30%或更多的?6〇或〇又〇-7作爲小分子 電子載體,連同小分子的3d排的過渡金屬錯合物作爲磷光 體客體。 圖13比較了 OLED裝置的結果,包括將使用雙極性聚 合物3與使用一 PVK : PBD的混合物或一PVK : MMEther的 裝置所獲得的結果進行比較的結果,其中MMEther中存在 具有以下所示結構的聚噁二唑:
使用雙極性聚合物3的OLED裝置給出了與兩種基於混 合的主體材料可比的結果,但是有可能在加熱和/或長期 使用中穩定得多。 加入另外的電洞或電子載體對包括雙極性聚合物2的 OLED裝置的影響:圖14示出了加入另外的電洞載體材料 (PVK)或電子載體材料(pbd)降低了包括雙極性聚合 物2的OLED裝置的性能。 實例6-包括類別(IV )的雙極性共聚物的〇lED裝置 一種OLED裝置使用具有以下所示結構的類別(IV ) -96- 201120017 的雙極性共聚物主體材料來製備,以形成發射層。
對於裝置製造的總的實驗細節在以上更早地進行了描 述。對於發射層,將一個50 nm的層從氯苯溶液(10 mg/ml)中使用以上所說明的雙極性主體共聚物以及之前 熟知的F-Pt發射體錯合物(結構在以下示出)以重量比9:1 來旋塗。
使用雙極性聚合物的OLED裝置的電致發光光譜在圖 15a中示出。OLED的EL光譜示出了跨越整個可見光譜的發 射,它給出了在近白色區的CIE座標以及一高90的CRI。對 於WOLED裝置的CIE座標在圖15b中示出,如在色座標圖 表中藉由箭頭所表示。可見,所觀察到的CIE座標(0·38 -97- 201120017 ,0.36 )接近於白色座標(〇·33,0.33 )。在此還値得注 意的是,使用比先前僅使用電洞傳輸均聚物的裝置(該等 裝置對於接近白色的發射要求大約1 8 %的摻雜水準)少 1 0% (重量百分比)的FPt摻雜劑獲得了這種白色發射的水 準。 對於具有雙極性主體的WOLED的電流密度-電壓 )特徵在圖16a中示出。對於相應裝置的發光以及EQE曲線 在圖16b中示出。就效率而言,w〇 LED裝置示出了 0.3±0.10/<^9EQE(l±lcd/A)。 實例7-包括雙極性小分子電洞以及電子載體的OLED裝置 使用小分子雙極性化合物2 - ( 3,5 -二咔唑-9 -基苯基)-5_ ( 3-甲氧基苯基)-I,3,4-噁二唑(其合成在實例1中進行 了詳述)以及已知的磷光體銥錯合物Ir(ppy)3 (以形成發 射層)來製造OLED裝置。 對於該電洞傳輸層,將10 mg的PVK溶解在1 ml蒸餾並 脫氣的甲苯中。將35 nm厚的電洞傳輸材料的膜旋塗在( 60s@1 500 rpm,加速度10,000 )空氣電漿處理的銦錫氧化 物(ITO )塗覆的玻璃基質上,具有20Ω/平方的薄層電阻 (Colorado Concept Coatings, L.L.C.)。對於發射層,使 濃度爲6%的Ir(ppy)3共蒸發到20-nm厚的2- ( 3,5-二咔唑- 9-基苯基)-5- (3-甲氧基苯基)-1,3,4-噁二唑膜中。對於電 洞阻擋層以及電子傳輸層,將BCP在低於1 X 1〇-6托的壓 力下以0.4 A/s的速度分別進行沉積。最後,在低於lx 10-6 -98- 201120017 托的壓力下,分別以〇·1 A/s和2 A/s的速率,真空沉積2.5 nm作爲一電子注入層的氟化鋰(LiF)和一個200 nm厚的 鋁陰極。使用一蔭罩蒸發該金屬,以形成每個基質面積爲 0.1 cm2的五個器件。在該金屬陰極在惰性氣氛下沉積後且 沒有將裝置暴露于空氣中時立即進行試驗。 以上參比裝置的電流-電壓特徵在圖17a中示出。光輸 出以及外量子效率作爲電壓的函數在圖17b中示出。以上 〇 所參比的裝置顯示出了在100 cd/m2和1,000 cd/m2的光輸出 水準上分別爲12.4 %和10.1 %的外量子效率。 還如以上已描述的構造(五個裝置的每一個)並且測 試了另外的其他方面類似的OLED裝置(除利用6%的已知 的藍綠發射體銥(111)雙[(4,6-二-氟苯基)-吡啶-:^,2’] 吡啶甲酸鹽(FIrpic )的分散體,共蒸發到2- ( 3,5-二咔 唑-9-基苯基)-5-(3-甲氧基苯基)-1,3,4-噁二唑上,與 作爲電洞傳輸層的PVK或TCZ—起來提供發射層。PVK裝 ❹ 置的電流-電壓特性在圖18a中示出,並且光輸出以及外量 子效率作爲電壓的函數在圖18b中示出。PVK裝置的電流-電壓特性在圖19a中示出,並且光輸出以及外量子效率作 爲電壓的函數在圖19b中示出。 實例7a-—系列2- ( 3,5-二咔唑-9-基苯基)-5-(取代的·苯 基)-1,3,4-噁二唑的合成以及表徵 爲了作爲一用於具有多個發射波長的的不同發射體錯 合物的合適的主體材料使用,在此所揭露的噁二唑咔唑( -99- 201120017 “ODZCBZ”)的最低三線態LUM〇軌道的能量’如已經藉由 在以上實例7中的2- ( 3,5 -—咔唑_9 -基苯基)_5- ( 3_甲氧 基苯基)-1,3,4-嚼二嗤例證的’應該是合理地可細調的, 以便與不同發射體錯合物的能量適當地相配。因此’諸位 申請人合成了 一系列的七種被不同取代的2_ ( 3,5_二咔唑- 9·基苯基)_5-(3·甲氧基本基)_1,3,4_噁二唑類似物(即 ,“ ODZCBZ-X”化合物’其中X係1-7),如在以下附圖中 圖2 0以及以下所示的表1中所示。 表1,“ODZCBZ-x”雙極性小分子的遺原電勢
"ODZCBZ -X", 其中X係1-7
編號 r7 R* R9 Rio r— i? -2.05 V ODZCBZ-1 -F -F -F -F ODZCBZ-2 -Η -Η -F -Η -2.38 V ODZCBZ-3 -Η -Η -Η -Η -2.37 V ODZCBZ-4 -Η -Η -cf3 -Η -1.50 V ODZCBZ-5 -Η -Η -ch3 -Η -H --2.41 V ODZCBZ-6 -Η -Η -Η -Η ~CP3 ------- -2.25 V 0DZCBZ-7 -Η -Η -Η -cf3 -2.29 V -100- 201120017 對於每個ODZCBZ-x化合物的循環伏安(CV)測量係 在THF中使用0.1 Μ的(n-Bu)4NPF6,用Pt線對電極; Ag/AgCl參比電極;以及50 mV/s的掃描速度,使用二茂鐵 作爲內標物來進行的。ODZCBZ-x化合物示出了在表1中所 示的實驗電勢下在約-1 · 5和-2.5伏特之間對比二茂鐵的可 逆還原。在對位元“R9”處強吸電子取代基(F、CF3 )的存 在似乎値得注意地降低了還原電勢。 ❹ 實例 8.2- ( 3- ( 6- ( 9H -味唑-9-基)-9H-3,9' -二昨唑-9-基 )苯基)-5- ( 3-甲氧基苯基)-1,3,4-噁二唑的合成以及表 徵。
將2- ( 3-碘代苯基)-5- ( 3-甲氧基苯基)-1,3,4-噁二 哩( 1.023 g,2.82 mmol,參見製備實例1)以及三昨唑( 1.386 g,2.79 mmol,參見 Xing 等人的 Sensors and Actuatord, B 114( 2006) 28-31 用於製備)在 N2下加入 DMF(25 mL)中。然後將 Cu( 1.790 g,28.17 mmol )和 K2C03 ( 3.870 g,28.00 mmol)加入並且將反應混合物加 -101 - 201120017 熱到1 60°C,持續24小時。將反應混合物冷卻到室溫並且 然後倒入THF ( 150 mL)中,攪拌1 h。過濾掉所有固體之 後,藉由旋轉蒸發將濾液濃縮。然後將水(1 〇〇 mL )加入 濃縮的濾液中並且粗製的產物沉澱並且藉由過濾收集。然 後將粗製的產物乾燥並且藉由矽膠柱色譜法(甲苯,然後 甲苯··乙酸乙酯=9:1)進行乾燥和純化。除去柱色譜溶劑 之後,將產物再溶解並且在丙酮中再沉澱以給出一白色固 體(0.870 g,42%) ,2-(3-(6·(9Η·咔唑-9-基)-9H- 3,9’-二昨唑-9-基)苯基)-5-(3-甲氧基苯基)-1,3,4-Π惡 二哩。 *H NMR ( 400 MHz, CDC13 ) :δ ( ppm ) : 8.52 ( t, J=\.6 Hz, br, 1H) , 8.35 ( dt, // = 7.2 Hz, 7^ = 1.6 Hz, br, 1H) , 8.29 ( d, J=2.0 Hz, 2H ) , 8.15 ( d, /=7.6 Hz, 4H), 7,94 ( dt,// = 8.0 Hz, 々=1.6 Hz, br, 1H) ,7.91 ( q, •7=7.6 Hz, 1H ),7.73 ( d, /=8.0 Hz, br, 1H ),7.67 ( t, •7=8.8Hz,br,4H ) , 7.64 ( dd, 7/ = 8.8 Hz, J2 = 2.0 Hz, 1H), 7.45 ( t, 7=8.0 Hz, 1H ) , 7.40 ( d, /-7.6 Hz, 8H ) , 7.27 ( 七重峰,/=4.0 Hz, 4H ),7.11 ( dd, J; = 8.0 Hz, J2 = 2.4 Hz, 1H ) , 3.90 ( s, 3H ) 。13C NMR ( 100 MHz,CDC13 ) : 3 ( ppm) : 1 65.03, 1 63.70,1 60.02,141.68,140.44,138.21, 131.26, 130.82, 130.40, 130.34, 126.52, 126.27, 125.92, 125.59, 124.70, 124.21, 123.17, 120.31, 119.86, 119.75, 119.42, 118.37, 111.83, 111.15, 109.65, 99.96。元素分析 對於 C51H33N502計算:C, 8 1 .91 ; Η, 4.45; N,9 · 3 6。發現 -102- 201120017 係 C,81.61; Η,4.25; N,9.30。ESI-Accurate Mass ( m/z) :[M + ]對於 C51H33N502 計算:747.26, 748.27。發現係 748.2759 〇 紫外-可見(CH2CI2,r.t.) ·· 342 nm,293 nm, 238 nm (£=1.39 x l〇5 mol'1 -L-cm·1 ) - DSC : T g= 1 5 4。。。T G A : 在 467°C 失重 5%。CV (對比二茂鐵):E1/2 Q/—1 = -2.5 V ( THF, r.t. ) , E 1/2 0/+1 = 0.53 V ( CH2C12, r.t. ) , E 1/2 ❹ +1/ + 2 = 0.77 V ( CH2C12, r.t.) 藉由已經描述的相同程式來製造包括含有6%的Ir(ppy) 共沉積的 2- ( 3- ( 6- ( 9H-咔唑-9-基)-9H-3,9’-二咔唑- 9-基)苯基)-5-(3-甲氧基苯基)-1,3,4-噁二唑的發射層的 OLED裝置以生產具有以下構造的OLED裝置:ITO/PVK ( 40 nm) /[6% Ir(ppy)/ 3- 2- ( 3- ( 6- ( 9H-咔唑-9-基)-9H-3,9’-二咔唑-9-基)苯基)-5- (3 -甲氧基苯基)-1,3,4-噁 二唑(20nm) / BCP ( 40 nm ) /LiF/Al。 〇 以上參比裝置的電流-電壓特性在圖2 1 a中示出,並且 光輸出以及外量子效率作爲電壓的函數在圖21b中示出。 以上參比裝置顯示出了分別在100 cd/m2和1,000 cd/m2的光 輸出水準上的1 0.5 %和9.5 %的外量子效率。 結論 以上的說明、實例以及資料提供了對該等發明的不同 組合物和裝置以及用於生產它們的方法和用途的示例性的 描述。鑒於該等揭露內容,熟習該項技術者能夠想像出在 -103- 201120017 此揭露或提出申請專利範圍的該等發明的多個另外的實施 方式或子實施方式將是顯而易見的,並且可以作出該等實 施方式而無需背離在此揭露的該等發明的精神以及範圍。 以下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定義了該等實施方式中的一些。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示出了對於在OLED裝置的發射層中所使用的主體 以及客體材料兩者的HOMO和LUMO以及它們對應的單線 態以及三線激發態的能量的示意圖,並且示出了它們如何 可以進行匹配以產生良好的、至磷光客體的能量傳遞,或 錯配以提供能量耗散的路徑。 圖2示出了多層OLED裝置的一常見的物理構造。 圖3揭露了用於合成包括一個咔唑以及一個噁二唑基 團兩者的雙極性化合物的某些“直鏈”異構體的通用方案, 該等異構體可以作爲雙極性單體的合成先質,如另外在此 進一步說明的並且確切地在實例1中例證。 圖4揭露了用於合成包括一個昨唑以及一個噁二唑基 團兩者的雙極性化合物的某些“非直鏈”異構體的通用方案 ,該等異構體可以作爲雙極性單體的合成先質使用,如另 外在此進一步說明並且確切地在實例1中例證的。 圖5揭露了用於合成包括兩個咔唑以及一個噁二唑基 團兩者的雙極性化合物的通用方案,該等異構體可以作爲 雙極性單體的合成先質使用,如另外在此進一步說明並且 確切地在實例1中例證的。 -104- 201120017 圖6示意性地揭露了用於將可聚合的降冰片 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醯基連接到圖3的雙極性 物上以形成通式(la ) 、( IIa )和(Ilia )之 物的合成方案。 圖7示意性地揭露了用於將可聚合的降冰片 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醯基連接到圖4的該雙極 合物上以形成通式(la) 、(Ila)和(Ilia) Q 的合成方案。 圖8示意性地揭露了用於將可聚合的降冰片 乙烯基、或甲基丙烯醯基連接到圖5的雙極性 物上以形成通式(la ) 、( Ila )和(Ilia )之 物的合成方案。 圖9 a示意性地說明了藉由類別(la )的雙棰 苯乙烯連接的自由基聚合反應來製備類別(I) 極性均聚物。圖9b示意性地說明了藉由類別(π 〇 不同的、甲基丙烯酸酯連接的單體的自由基聚会 備類別(II )的三種雙極性均聚物。 圖1 〇示例性地說明了如藉由基於降冰片烯· Ilia)的單體的ROMP引發的聚合反應而進行的寒 別(ΠI )的雙極性均聚物。參見實例3。 圖Ila說明了在實例4中所描述的、產生一類 的共聚物的ROMP共聚反應。圖llb示出了藉由 聚反應製備的類別(IV )的雙極性共聚物的1Η 。參見實例4。 Γ烯基、苯 先質化合 內的化合 •烯基、苯 性先質化 的化合物 •稀基、苯 先質化合 內的化合 i性單體的 的三種雙 a )的二種 Γ反應來製 ^的類別( I備三種類 i 別(iv) 圖1 1 a的共 NMR光譜 -105- 201120017 圖u示出了 Q L E D裝置的發光和外量子效率對比電壓 性能,該等裝置具有包括三種類別(II)白勺雙極性聚合物 作爲主體材料以及—磷光的銥錯合物作爲客體的多個發射 層。參見實例5。 圖1 3對具有包括類別(π )的雙極性聚合物作爲主體 材料的OLED裝置與具有包括攜帶電洞和電子的材料的混 合物的兩種替代主體材料的OLED裝置的發光和外量子效 率對比電壓性能進行了比較。參見實例5。 圖1 4對具有包括在此描述的類別(〗〗)的雙極性聚合 物之一作爲主體材料的OLED裝置與使用了兩種替代主體 材料(該等主體材料還包括所加入的攜帶電洞或電子的材 料)的OLED裝置的發光和外量子效率對比電壓性能進行 了比較。參見實例5。 圖1 5 a示出了包括如在實例4中所描述的類別(IV )的 雙極性共聚物的OLED裝置的電致發光光譜。圖15b示出了 來自圖15a的OLED裝置的發射的CIE圖,它示出了從OLED 發出的光幾乎是白色的。參見實例6。 圖16a示出了 OLED裝置的發光和外量子效率對比電壓 性能,該等裝置具有包括類別(IV )的雙極性聚合物作爲 主體材料以及一磷光的舶錯合物作爲客體的多個發射層。 參見實例6。 圖17a示出了一 OLED裝置的電流密度對比電壓的特性 ’該裝置包括含有2-(3,5-二咔唑_9_基苯基)-5-(3 -甲氧 基苯基)-1,3,4 -噁二唑作爲攜帶電洞和電子的主體以及 -106- 201120017
Ir(ppy)3作爲發射客體的一發射層,如在實例7中所描述的 。圖17b示出了該OLED裝置的發光和外量子效率對比電壓 性能。 圖18a示出了 一 OLED裝置的電流密度對比電壓的特性 ’該裝置包括含有2-(3,5-二咔唑-9-基苯基)-5- (3-甲氧 基苯基)-1,3,4-噁二唑作爲攜帶電洞和電子的主體並且 FIrpic作爲發射客體的一發射層、以及pVK作爲電洞傳輸 ¢) 層,如在實例7a中所描述的。圖18b示出了 OLED裝置的發 光和外量子效率對比電壓性能。 圖19a示出了一 OLED裝置的電流密度對比電壓的特性 ’該裝置包括含有2- ( 3,5 -一昨哩-9-基苯基)>5- ( 3 -甲氧 基本基)-1,3,4-B惡一哩和6%的FIrpic作爲發射客體的一發 射層、以及τ c z作爲電洞傳輸層’如在實例7 a中所描述的 。圖19b7F:出了 OLED裝置的發光和外量子效率對比電壓性 Ο 圖20示出了用於製造在實例7a中所報告的—系列2_ ( 3,5-二咔唑-9-基苯基)-5-(取代的-苯基)噁二唑 的一通用合成方案。 圖2 la示出了一 OLED裝置的電流密度對比電壓的特性 ’該裝置包括含有2- ( 3- ( 6- ( 9H-咔唑-9-基)_9H_3 9,_ 二昨哩-9-基)苯基)-5- ( 3-甲氧基苯基)-nr噁二嗖 和6¾的FIrpic作爲發射客體的—發射層,以及ρνκ作爲— 電洞傳輸層’如在實例8中所描述的。圖211}示出了該 OLED裝置的發光和外量子效率對比電壓性能。 -107-

Claims (1)

  1. 201120017 七、申請專利範圍: I—種單體’該單體包括一個可聚合的基團,該可聚 合的基團連接到具有結合到其上的一個或多個味哗基團的 2-苯基-5-苯基-1,3,4_噁二唑基團上,該單體具有以下化學 可聚合基團
    其中 a) L係將該可聚合的基團連接到噁二唑基團的2 -苯基 環上的C^-Cu有機基團; b) R1、!^和R3基團中的至少一個係可隨意取代的咔 唑基團,並且其餘的R1、R2或R3基團獨立地選自 氫、氟化物、烷基、氰基 '全氟烷基、醇化 物、或全氟醇鹽的基團,以及一個第二可隨意取 代的咔唑基團;其中該可隨意取代的昨哗基團具 有以下結構
    其中R5和R6獨立地選自氫、氟化物、以及選自院 201120017 基、氰基、全氟烷基、醇化物以及全氟醇鹽類的 C^-Ce有機基團; c) R4選自氫、氟化物、以及Ci-G烷基、全氟烷基、 醇化物或全氟醇鹽的基團。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單體,其中該可聚合的基 團包括一個苯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或降冰片基 的基團。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單體,具有以下結構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之單體,其中R4係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中任一項之單體,具有以下 結構 109- 201120017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之單體,具有以下 結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之單體,其中R1、 R2和R3基團其中之一包括任選取代的咔唑基團,並且其餘 的基團R1、R2或R3係氫。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之單體,其中R1和 -110- 201120017 R1基團之一具有以下結構
    並且其餘的基團R2、R1或R3係氫。 1 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 3項中任一項之單體,其中R2 和R3基團均具有以下結構
    並且R1係氫。 1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中任一項之單體,其中R2 、R1和R3基團之一係具有以下結構的一個任選取代的咔唑 基團
    -111 - 1 係亞烷基或亞烷氧基的基團。 2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中任一項之單體,其中L 3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中任一項之單體,其中L 具有以下結構 201120017 > Λ >ch2) 或 〇> /η >
    CO〇 co2 (ch2) η 或 X & > 其中n係從1到20的整數。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中任一項之單體,其中L 具有以下結構 八 >。 1 5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單體,具有以下結構
    -112- 201120017
    1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單體,具有以下結構
    或 R3
    R1 R3 R2 其中R1、R2和R3基團之一係具有以下結構的可隨意取代的 昨嗖基團 113- 201120017
    並且其餘的基團R1、r2或r3係氫。 17.—種共聚物’該共聚物係通過將申請專利範圍第1-16項中任一項之至少一種單體與一種或多種另外的烯屬單 體進行混合並且將這些混合的單體進行聚合而製備的。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之共聚物,其中該一種或 多種另外的烯屬單體係任選取代的苯乙烯、丙烯酸酯、甲 基丙烯酸酯、或降冰片烯單體。 1 9 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項之共聚物,其中該一種或 多種另外的烯屬單體包括連接到一磷光的金屬絡合物上的 一種或多種苯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或降冰片 烯的單體。 2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7 - 1 9項中任一項之共聚物,該 共聚物包括至少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聚合的亞單元
    -114-
TW99120192A 2009-06-24 2010-06-21 Polymerizable ambipolar hosts for phosphorescent guest emitters TW201120017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2011609P 2009-06-24 2009-06-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0017A true TW201120017A (en) 2011-06-16

Family

ID=4247075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20191A TW201120064A (en) 2009-06-24 2010-06-21 Polymeric ambipolar hosts for phosphorescent guest emitters
TW99120192A TW201120017A (en) 2009-06-24 2010-06-21 Polymerizable ambipolar hosts for phosphorescent guest emitters
TW099120188A TWI500634B (zh) 2009-06-24 2010-06-21 磷光客體發射體用的雙極性小分子主體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20191A TW201120064A (en) 2009-06-24 2010-06-21 Polymeric ambipolar hosts for phosphorescent guest emitters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0188A TWI500634B (zh) 2009-06-24 2010-06-21 磷光客體發射體用的雙極性小分子主體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9133177B2 (zh)
EP (2) EP2445905A1 (zh)
JP (1) JP5712209B2 (zh)
KR (1) KR20120039639A (zh)
CN (1) CN102596945A (zh)
TW (3) TW201120064A (zh)
WO (3) WO201014962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0184A (zh) * 2015-04-29 2018-03-16 圣安德鲁斯大学董事会 发光装置和化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9942B (zh) * 2010-08-26 2016-09-21 首威公司 N-苯基三咔唑類
KR101960977B1 (ko) * 2010-10-11 2019-03-21 닛산 가가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N-사이클로알킬알킬 트리스카바졸
WO2013096921A1 (en) 2011-12-22 2013-06-27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Non-crosslinked polystyrene triscarbazole hole transport materials
WO2013096918A1 (en) 2011-12-22 2013-06-27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Crosslinking triscarbazole hole transport polymers
WO2014011477A1 (en) * 2012-07-09 2014-01-16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High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medium-sized" ambipolar host materials
WO2014011483A1 (en) 2012-07-09 2014-01-16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Oxadiazole and triazole meta-linked n-phenyl carbazole ambipolar host materials
WO2014011491A1 (en) 2012-07-09 2014-01-16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Carbazole substituted triazole, triazine, and tetrazine ambipolar host materials and devices
TWI507403B (zh) * 2014-02-25 2015-11-11 Ind Tech Res Inst 咔唑衍生物及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KR102244081B1 (ko) * 2014-08-13 2021-04-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06433615B (zh) * 2015-08-11 2019-05-17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一种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传输材料
CN114133381A (zh) * 2021-12-17 2022-03-04 淮阴师范学院 腈基-咔唑/吡啶双极主体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028436D0 (en) * 2000-11-21 2001-01-10 South Bank Univ Entpr Ltd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incorporating conjugated polymer
US6573651B2 (en) * 2000-12-18 2003-06-03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Highly efficient OLEDs using doped ambipolar conductive molecular organic thin films
US6614175B2 (en) * 2001-01-26 2003-09-02 Xerox Corporatio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US6803124B2 (en) * 2001-04-03 2004-10-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olymer and light emitting element using the same
JP2002302516A (ja) * 2001-04-03 2002-10-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新規ポリマー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発光素子
JP4325197B2 (ja) * 2003-01-15 2009-09-02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US20040247933A1 (en) 2003-06-03 2004-12-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Bipolar asymmetric carbazole-based host materials for electrophosphorescent guest-host OLED systems
US8653537B2 (en) * 2004-08-13 2014-02-18 Novaled Ag Layer assembly for a light-emitting component
CN100412074C (zh) * 2005-04-21 2008-08-20 北京大学 含咔唑基的噁二唑衍生物及其电致发光器件
JP5285851B2 (ja) * 2005-12-28 2013-09-1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オキサジアゾール誘導体、およびオキサジアゾール誘導体を用いた発光素子
JP4943199B2 (ja) * 2006-03-21 2012-05-30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オキサジアゾール誘導体
US9112170B2 (en) * 2006-03-21 2015-08-1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087063B1 (en) * 2006-11-30 2016-10-1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ght-emitting device
JP5090746B2 (ja) * 2007-01-19 2012-12-05 株式会社ツジデン カルバゾール系ランダム共重合体
JP5291961B2 (ja) * 2007-03-20 2013-09-1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物質
EP2134809B1 (en) * 2007-04-13 2020-09-02 Cheil Industries Inc. Material for organic photoelectric device including electron transporting unit and hole transporting unit, and organic photoelectr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00058563A (ko) 2007-08-17 2010-06-03 조지아 테크 리서치 코오포레이션 이리듐 착화합물을 포함한 노보넨계 공중합체
WO2009080799A2 (en) 2007-12-20 2009-07-02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oration Carbazole-based hole transport and /or electron blocking materials and /or host polymer materials
KR20100110339A (ko) 2007-12-21 2010-10-12 조지아 테크 리서치 코포레이션 비스-옥사디아졸 잔기를 기재로 하는 romp-중합성 전자수송 물질
CN101314635B (zh) * 2008-05-06 2010-12-22 武汉大学 含有咔唑和噁二唑单元的聚合物及其应用
CN101333438B (zh) * 2008-07-15 2011-11-30 武汉大学 一种具有双极载流子传输性能的材料及其应用
TWI480277B (zh) * 2009-03-20 2015-04-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具有雜芳香族環之咔唑衍生物及使用具有雜芳香族環之咔唑衍生物的發光元件、發光裝置和電子裝置
KR20110122051A (ko) * 2010-05-03 2011-11-09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유기광전소자용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광전소자
TWI480279B (zh) * 2010-08-16 2015-04-11 Novel carbazole derivatives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s for their application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10184A (zh) * 2015-04-29 2018-03-16 圣安德鲁斯大学董事会 发光装置和化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530754A (ja) 2012-12-06
JP5712209B2 (ja) 2015-05-07
KR20120039639A (ko) 2012-04-25
EP2569311B1 (en) 2016-01-13
US9133177B2 (en) 2015-09-15
WO2010149620A1 (en) 2010-12-29
WO2010149622A1 (en) 2010-12-29
CN102596945A (zh) 2012-07-18
US20120168732A1 (en) 2012-07-05
TW201120058A (en) 2011-06-16
WO2010149618A1 (en) 2010-12-29
US20120172556A1 (en) 2012-07-05
TWI500634B (zh) 2015-09-21
EP2445905A1 (en) 2012-05-02
EP2569311A1 (en) 2013-03-20
TW201120064A (en) 2011-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20017A (en) Polymerizable ambipolar hosts for phosphorescent guest emitters
JPWO2015133501A1 (ja) 発光材料、有機発光素子および化合物
KR20190035513A (ko) 코팅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6727629B2 (ja) 化合物、これを含む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有機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4126076A1 (ja) 化合物、発光材料および有機発光素子
JP2019534849A (ja) フルオレン誘導体、これを用いた有機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1517923A (ja) 重合体、これを含む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発光素子
WO2012088316A1 (en) 2-alkyl-5-phenyl oxadiazole-carbazole hosts for guest emitters
TW201936666A (zh) 聚合物、包含此聚合物的塗佈組成物、以及使用此聚合物的有機發光裝置
US9590189B2 (en) Host material for blue phosphor, and organic thin film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same
JP6953059B2 (ja) 重合体、これを含む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発光素子
JP2021501188A (ja) 化合物、これを含む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および有機発光素子
JP2020536148A (ja) 重合体、これを含む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発光素子
KR102549459B1 (ko) 신규한 고분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발광 소자
JP6983460B2 (ja) 新規な高分子およびこれを含む有機発光素子
TW201731884A (zh) 含有雜環的矽氧烷聚合物、含有該聚合物之組成物、電子元件
KR20200029344A (ko) 신규한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
JP7334886B2 (ja) 新規な化合物およびこれを利用した有機発光素子
KR20190010057A (ko) 플루오렌 유도체, 플루오렌 유도체를 포함하는 코팅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2167242B1 (ko) 카바졸 유도체, 이를 포함하는 코팅 조성물,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23516179A (ja) 新規な化合物およびこれを含む有機発光素子
KR20210028355A (ko) 신규한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발광 소자
WO2012088318A1 (en) Blends of polynorbornenyl polymers comprising hole transporting side groups and polynorbornenyl polymers comprising electron transporting side groups, as host materials for oleds
KR20210025325A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KR20210023508A (ko) 유기 발광 소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