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18509A - Exposure device, exposure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device - Google Patents

Exposure device, exposure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18509A
TW201118509A TW099128486A TW99128486A TW201118509A TW 201118509 A TW201118509 A TW 201118509A TW 099128486 A TW099128486 A TW 099128486A TW 99128486 A TW99128486 A TW 99128486A TW 201118509 A TW201118509 A TW 20111850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detection
exposure
detec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28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asaki Kato
Kei Nara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118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850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691Handling of masks or workpieces
    • G03F7/70716Stages
    • G03F7/70725Stages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9/00Registration or positioning of originals, masks, frames, photographic sheets or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automatically
    • G03F9/70Registration or positioning of originals, masks, frames, photographic sheets or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automatically for microlithography
    • G03F9/7003Alignment type or strategy, e.g. leveling, global alignment
    • G03F9/7023Aligning or positioning in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substrate surface
    • G03F9/703Gap setting, e.g. in proximity prin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7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 H01L21/0271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comprising organic layers
    • H01L21/0273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comprising organic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photoresist layers
    • H01L21/0274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Exposure Of Semiconductors, Excluding Electron Or Ion Beam Exposure (AREA)

Description

201118509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曝光裝置、曝光方法以及元件 (device)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例如於平板顯示器(platpanel display)等的電子元件 的製造步驟中,使用有如下述專利文獻所揭示的以經由光 罩(mask)的曝光光束來對基板進行曝光的曝光裝置。該 曝光裝置包括保持著光罩且可移動的光罩平台(mask stage)、以及保持著基板且可移動的基板平台。 ^於如上所述的曝光裝置中,使基板保持於基板平台之 後,進行基板的對準(alignment)處理。於對準處理中, 對設置於基板的對準標記(alignmentmark)進行檢測,声 於檢測結果來轉基板平台。對轉記的㈣部與投影^ 間的位置必需岐。例如,如下的技術已為人所 固定於投影光學系統,於檢測對準標記時使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2006-195353 號 1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早期公開的特開 4 201118509 動,則會導致對準處理耗費時間,因此,於使產能 (throughput)提高的方面存在問題。 【發明内容】 本發明的形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使產能提高的曝 光裝置、曝光方法以及元件製造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第1形態,挺供一種曝光裝置,其是對 基板進行曝光的曝光裝置,包括:平台,具有載置有上述 基板的載置部且進行移動;檢測部,設置於上述平台,且 對載置於上述載置部的上述基板中的位於該載置部的規定 區域的部分進行檢測;以及控制部,基於上述檢測部的檢 測結果來對上述平台進行驅動控制。 根據本發明的第2形態,提供一種曝光方法,其是對 基板進行曝光的曝光方法’包括:載置步驟(step),將上 述基板載置於平台的載置部;檢測步驟,使用設置於上述 平台的檢測部,對上述基板中的位於上述載置部的規定區 域的部分進行檢測;以及驅動控制步驟,基於上述檢測部 的檢測結果來對上述平台進行驅動控制。 根據本發明的第3形態,提供一種元件製造方法,包 括如下的步驟:使用本發明的曝光裝置,對塗佈有感光劑 的上述基板進行曝光’將圖案(pattern)轉印至該基板; 使藉由上述曝光步驟而經曝光的上述感光劑顯影,形成與 上述圖案相對應的曝光圖案層;以及經由上述曝光圖案層 來對上述基板進行加工。 [發明的效果] 201118509 根據本發明,可使產能提高。 易憎為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 易^下文鱗較佳實_,並配合所㈣式,作詳細說 啊如下。 【實施方式】 ,參照圖式來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於 以下的說日种,蚊XYZ正交鋪系統,參職χγζ正 交座標系統,同時對各構件的位置關係進行說明。將水平 =規定方向設為X軸方向,將水平面内的與χ軸方向 向設為Υ軸方向’將與X軸方向及Υ轴方向分 =正乂的方向(亦_垂方向)設為ζ軸方向。又,將圍 f軸、Υ轴、以及Ζ軸的旋轉(傾斜)方向 ΘΥ、以及ΘΖ方向。 [第1實施形態] 對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圖1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曝光裝置Εχ的一例的概略 構成圖,圖2是立體圖。於圖丨以及圖2中,曝光裝置Εχ 包括:保持著衫Μ且可移動的光罩平台i、保持著基板 且可移動的基板平台2、使光罩平台!移動的驅動系統 system) 3、使基板平纟2移動的驅動彡統4、以曝光光 束EL來對光罩μ進行照明的照明系統Is、將曝光光束 EL所照_光罩M的圖案的f彡像投影至基板p的投影系 統PS、以及對曝光裝置Εχ整體的動作進行控制的控制裝 6 201118509 光罩Μ包括主光罩(reticle),該主光罩形成有投影至 基板P的元件圖案。基板P包括例如玻璃板(細細) 等的基材、與形成於該基材上的感光膜(所塗佈的感光 劑)。於本實施形態中,基板P包括大型的玻璃板,該基 板P的一邊的尺寸(size)例如為5〇〇mm以上。於本實施 形態中’使用-邊約為3_mm的矩形的玻璃板作為基板 ^的基材。於光罩M的_z側的面,設置有基線(baseline) 量測量用的標記Ma (參照圖4)。 又,本實施形態的曝光裝置Εχ包括:對光罩平台1 及基板平D 2的位置資g進行測量的干涉儀系統6、對光 罩Μ的表面的位置資訊進行檢_第丨檢測系統7、對基 板P的表面的位置資訊進行檢測的第2檢測系統8、自表 面側來對基板P的對準標記進行檢測的表面對準系統4〇、 以及自背面側來對基板P的對準標記進行檢測的背面對準 系統60。 又曝光裝置EX包括主體(b〇dy)13。該主體13例 如包括:P鬲著防振台BL而配置於無塵t (dea請〇m)内 的支持面(例如地面)FL上的底板(baSeplate) 10、配置 於。亥底板1G上的第1欄柱(eQlumn) n、以及配置於該第 1攔柱11上的第2欄柱12。於本實施形態中,主體13分 別支持著投影系統PS、光罩平台!、以及基板平台2。於 本實施^/態中’投影系統ps經由定盤14而支持於第】搁 柱11。光罩平台1相對於第2攔柱12可移動地受到支持。 基板平台2相對於底板1〇可移動地受到支持。 201118509 於本實施形態中,投影系統ps包括多個投影光學系 統。照明系統is包括與多個投影光學系統相對應的多個照 明模組(module)。又,本實施形態的曝光裝置EX —面使 光罩Μ與基板P朝規定的掃描方向同步移動,一面將光罩 Μ的圖案的影像投影至基板Ρ。亦即,本實施形態的曝光 裝置ΕΧ為所謂的多透鏡(multi lens)型掃描(scan)曝 光裝置。 於本實施形態中,投影系統PS包括七個投影光學系 統PL1〜PL7 ’照明系統LS包括七個照明模組IL1〜IL7。 再者’投影光學系統以及照明模組的數量並不限定於七 個,例如投影系統PS可包括11個投影光學系統,照明系 統IS可包括11個照明模組。 照明系統IS可將曝光光束EL照射至規定的照明區域 IR1〜IR7。該照明區域iri〜IR7包含於自各照明模組旧 〜IL7射出的曝光光束EL的照射區域。於本實施形態中, 照明系統IS以曝光光束EL來對不同的七個照明區域IR1 〜IR7的各個區域進行照明。照明系統IS以均一的照度分 布的曝光光束EL,來對光罩μ中的配置於照明區域IR1 〜IR7的部分進行照明。於本實施形態中,作為自照明系 統is射出的曝光光束EL,例如使用自水銀燈 lamp )射出的發射譜線(emissi〇n — ) ( g線、h線、i線)。 光罩平台1於保持著光罩M的狀態下,可相對於照明 區域IR1〜IR7而移動。該光罩平台i包括可保 的光罩保持部15。 8 201118509 r h、ϋ持』15包括可對光罩m進行真空吸附的炎盤 的冓該光罩保持部15以可釋放(π—) 以:光罩M。於本實施形態中,光罩保持部15 的Γ下表面(圖案形成面)與χγ平面大致平行 式而保持者鮮Μ。驅動系統3例如包括線性馬達 //ΖΓΓ0’該驅動系統3可使光罩平台1於第2欄柱 !2的引導Uuide) φ 12G上移動。於本實施形態中光 5 ^ ^由驅動系統3的作動,於由光罩保持部15來保 持者先罩Μ的狀態下,可於引導面12G上朝X軸、γ軸、 以及ΘΖ方向該三個方向移動。 投影系統PS可將曝光光束EL照射至規定的投影區域 PR1 PR7。違投影區域pR1〜pR7相當於自各投影光學系 統PL1〜PL7射出的曝光光束乱的照射區域。於本實施 形態中’投料統PS將圖案的影像投影至*_七個投 影區域PR1〜PR7的各個區域中。投影系統ps以規定的 投影倍率’來將光罩Μ的圖案的影像投影至基板p中的配 置於投影區域PR1〜PR7的部分。 基板平台2於保持著基板p的狀態下,可相對於投影 區域PR1〜PR7而移動。基板平台2包括可保持基板卩的 基板保持部16。該基板保持部16包括可對基板p進行真 空吸附的夾盤機構,該基板保持部16以可釋放的方式保持 著基板P。於本實施形態中,基板保持部16以使基板p的 表面(曝光面)與XY平面大致平行的方式而保持著基板 P。驅動系統4例如包括線性馬達,該驅動系統4可使基 201118509 板平台2於底板10的引導面10G上移動。於本實施形態 中,基板平台2藉由驅動系統4的作動,於由基板保持部 16來保持著基板p的狀態下,可於引導面10G上朝X軸、 Y軸、Z軸、ΘΧ、ΘΥ、以及ΘΖ方向該六個方向移動。 圖3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照明系統is的一例的概略構 成圖。於圖3中,照明系統IS包括:由超高壓水銀燈構成 的光源17、將自該光源π射出的光予以反射的橢圓鏡18、 將來自該橢圓鏡18的光的至少一部分予以反射的分色鏡 (dichroic mirror) 19、可將來自該分色鏡19的光的前進 予以阻斷的快門(shutter)裝置20、包含來自分色鏡19 的光所入射的準直透鏡(c〇llimatedlens) 21A及集光透鏡 21B的中繼(reiay)光學系統21、僅使規定波長區域的光 通過的干涉遽光器(interference fQter ) 22、以及將來自中 繼光學系統21的光予以分支並供給至多個照明模組IL i〜 IL7的各個模組的導光單元(Hght gUide unit) 23。 再者,於圖3中,僅表示有第i〜第7照明模組IL1 〜1L7中的第1照明模組IL卜第2〜第7照明模組IL2〜 IL7為與第1照明模組IL1同等的構成。於以下的說明中, 主要對第1〜第7照明模組IL1〜IL7中的第i照明模組IL1 進行說明,將與第2〜第7照明模組IL2〜IL7相關的說明 予以簡略或省略。 來自中繼(relay)光學系統21的光入射至導光單元23 的入射端24,接著自多個射出端25A〜25G射出。第^照 明模組IL1包括:可將來自射出端25A的光的前進予以阻 201118509 斷的快門裝置26、供給有來自射出端25A的光的準直透鏡 27、供給有來自準直透鏡27的光的複眼積分器(fly eye integrator) 28、以及供給有來自複眼積分器28的光的聚光 透鏡(condenser lens ) 29。自該聚光透鏡29射出的曝光光 束EL照射至照明區域IR1。第1照明模組ili以均一的照 度分布的曝光光束EL來對照明區域IR1進行照明。 第2〜第7照明模組IL2〜IL7為與第1照明模組IL1 同等的構成。第2〜第7照明模組IL2〜IL7的各個模組以 均一的照度分布的曝光光束EL來對各照明區域汉2〜IR7 進行照明。照明系統IS以均一的照度分布的曝光光束EL 來對配置於照明區域IR1〜IR7的光罩Μ的至少一部分進 行照明。 圖4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投影系統!^、第1檢測系統 7、第2檢測系統8、表面對準系統40、背面對準系統6〇 以及配置於投影區域P R1〜P R7的基板平台2的一例的圖。 首先’對第1投影光學系統PL1進行說明。於圖4中, 第1投影光學系統PL1將由第1照明模組IL1以曝光光束 EL所照明的光罩Μ的圖案的影像投影至基板ρ。第1投 影光學系統PL1包括:像面調整部33、位移(shift)調整 部34、兩組反射折射型光學系統31、32、視場光闌(visual field diaphragm) 35、以及倍率(scaiing)調整部 36。 照射至照明區域IR1且透過光罩Μ的曝光光束el入 射至像面調整部33。該像面調整部33可對第1投影光學 系統PL1的影像面的位置(與Ζ軸、θχ、以及θγ方向相 11 201118509 關的位置)進行調整。後 基板Ρ大致光調整/ 33配置於與光罩Μ及 光學構件似及第2絲構件第1 件33A相對於第2 _件33b ,第/光學構件33A與第2光學構件33Β^= 及第2 P播/,()相向。第1光學構件33A 第先予構件加為可使曝光光束EL透射的玻璃板, 且分別具有娜狀。㈣〗裝置5魏 滿冓件Μ與第2光學構件33B的位置關係進行^ 藉此可對第1投影光學系統pu的影像面的位置進行調 整。通過像面調整部33的曝光光束EL入射至位移調整部 34 0 位移調整34可使基板p上的光罩M的圖案的景多像 於X軸方向以及γ軸方向上位移。透過位移調整部Μ的 曝光光束EL入射至第一組反射折射型光學系統31。該反 射折射型光學系統31形成光罩!^的圖案的中間像。自該 反射折射型光學系統31射出的曝光光束£1供給至視場光 闌35。 視場光闌35配置於反射折射型光學系統31所形成的 圖案的中間像的位置。視場光闌35規定投影區域pri。於 本實施形態中,視場光闌35將基板ρ上的投影區域pR1 規定為梯形狀。通過視場光闌35的曝光光束el入射至第 二組反射折射型光學系統32。 反射折射型光學系統32是以與反射折射型光學系統 12 201118509 自就麟射型光學錢32射出的 曝光束el人射至倍率調整部36。該倍率調整 =二的圖案的影像的倍率(議 照射至基板p。於本實= 案的影像=至==以正像梅將光罩%的圖 轉彡像面娜部33、轉娜部34、以及倍率 二特|±)谁/構成對第1投影光學系統PL1的成像特性(光 :=)進仃調整的成像特性調整裝置30,成像特性調 對與X軸、Y軸、z軸、θχ,、以及ez 方向、個方向相_第1投影光學线PL1的影像面的 位置進行娜’且可對圖案㈣像的倍率進行調整。 以上,對第1投影光學系統m進行了說明。第卜 ^ 學系訊2〜⑽具有與第1投影光學系統PL1 省略與第2〜第7投影光學系統 如圖2以及圖4所示,於位於基板保持部16的+X側 的基板平台2的上表祕置有基準構件43。縣準構件幻 的上表面44配置於與簡絲板簡部16的基板p的表 面大致相同的平面内。又,於基準構件43的上表面44, 配置有可使曝光光束EL透過的透射部45。於基準構件43 的下方’配置有可接收透過透射部45的光的受光裝置如。 該受光裝置46包括:經由透射部45的光所人射的透鏡系 統47、以及接收經由透鏡系、統47的光的光感測器(邮㈣ 13 201118509 sensor) 48。於本實施形態中,光感測器48包括攝影元件 (電荷麵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光感 測器48將與所接收的光相對應的信號輸出至控制裝置5。 又,於位於基板保持部16的-X侧的基板平台2的上 表面,配置有包括透射部49的光學構件50。於該光學構 件50的下方’配置有可接收透過透射部49的光的受光裝 置51。該受光裝置51包括:經由透射部49的光所入射的 透鏡系統52、以及接收經由透鏡系統52的光的光感測器 53。該光感測器53將與所接收的光相對應的信號輸出至控 制裝置5。 接著’對干涉儀系統6、第1檢測系統7、第2檢測系 統8、表面對準系統40以及背面對準系統6〇進行說明。 於圖1以及圖2中,干涉儀系統6包括:對光罩平台丄的 位置資訊進行測量的雷射(laser)干涉儀單元6A、以及對 基板平台2的位置資訊進行測量的雷射干涉儀單元6B。雷 射干涉儀單元6A可使用配置於光罩平台1的測量鏡丨尺來 對光罩平台1的位置資訊進行測量。 雷射干涉儀單元6B可使用配置於基板平台2的測量 ,2R來對基板平台2的位置資訊進行測量。於本實施形 態中,干涉儀系統6可使用雷射干涉儀單元6A、6B,來 對與X軸、Y轴、以及ΘΧ方向相關的光罩平台丨及基板 平台2各自的位置資訊進行測量。 土 第1檢測系統7對光罩Μ的下表面(圖案形成面)的 Ζ軸方向的位置進行檢測。該第!檢測系統7為所謂的斜 201118509 入射方式的多點對焦調平(fQeus leveling)檢測系統如 圖4所示,該第丨檢啦統7包括與麟於料平台i的 光罩Μ的下表面相向地配置的多個檢測器7a〜7f。檢測 $ 7A〜7F分別包括:將檢測光照射至規定的檢測區域的 才又射。卩以及了接收來自配置於檢測區域的光罩Μ的下表 面的檢測光的受光部。 第2檢測系統8對基板ρ的表面(曝光面)的乙轴方 向的位置進行檢測。該第2檢測系統8為所謂的斜入射方 式的夕點對焦調平檢啦統,如圖4所示,該第^檢測系 統8包括與保持於基板平台2的基板ρ的表面相向地配置 的多個檢測器8Α〜8Η。檢測器8Α〜8Η分別包括:將檢 測光照射至規定的檢測區域的投射部、以及可接收來自配 置於上述檢測區域的基板ρ的表面的檢測光的受光部。 表面對準系統4 0對設置於基板ρ的對準標記m丨〜m 6 (參照圖7等)進行檢測。該表面對準系統4〇為所謂的離 軸(offaxis)方式的對準系統,如圖4所示,該表面對準 系統40包括與保持於基板平台2的基板p的表面相向地 配置的多個顯微鏡40A〜40F。顯微鏡40A〜40F分別包 括:將檢測光照射至檢測區域AL1〜AL6的投射部、以及 可獲得配置於檢測區域AL1〜AL6的對準標記ml〜m6的 光學影像的受光部。 背面對準系統60對設置於基板P的對準標記ml〜m6 (參照圖7等)進行檢測。該背面對準系統6〇與表面對準 系統40同樣地為所謂的離軸方式的對準系統。如圖4所 15 201118509 1 «^Ull 示’該背面對準系統60設置於基板平台2的平台本體2 且可自基板P的-Z側的面(背面)側來檢測辦準授^ 〜m6。又,背面對準系統60由於設置於平台本體^^,ml 而可與該基板平台2 —體地移動。背面對準系統6〇 故 設置於基板平台2中的與基板保持部16不同的位置T為 該構成,於更換基板保持部16時,無需將背面對準系= 60自基板平台2卸下,從而可省去每當更換基板保持部' π 時對背面對準系統60的位置進行設定的工夫。又由某 保持部16產生的熱的影響亦受到抑制。 &反 背面對準系統60設置於平台本體2A中的+x側的端 部及-X側端部。於平台本體2A的_X側端部,例如沿著γ 方向而設置有多個(例如四個)顯微鏡6〇α〜60F。於平二 本體2Α的+Χ側端部,例如沿著γ方向而設置有多個(例 如四個)顯微鏡60G〜60L。 圖5是表示背面對準系統60的構成的圖。背面對準系 統60包括:射出檢測光的光源61、來自該光源61的檢測 光所入射的送光透鏡系統62、將通過該送光透鏡系統62 的檢測光引導至光罩Μ的下表面的鏡面63及64、使該鏡 面63及64所引導的檢測光對焦至檢測區域(規定區域) AL11〜AL16、AL21〜AL26的透鏡65、對檢測區域AL11 〜AL16、AL21〜AL26所反射的檢測光進行引導的透鏡 6 6、以及對透鏡6 6所引導的檢測光進行檢測的上述顯微鏡 60Α〜60F、60G〜60L。於檢測區域 AL11 〜AL16、AL21 〜AL26中例如配置有對準標記mi〜m6。 201118509 I L^/UIL· 圖5所示的背面對準系統6 〇的構成例如亦可用作上述 表面對準系統40的構成。如此,於背面對準系統中, 將檢測光投射至檢測區域AL11〜AL16、AL21〜AL26,於 顯微鏡60A〜60F、60G〜60L中接收反射光,藉此,可庐 得配置於上述檢測區域AL11〜AL16、AL21〜AL26的^ 準標記ml〜m6的光學影像。 圖6是表示照明區域IR1〜IR7與光罩M的位置關係 的一例的模式圖,且表示包括光罩M的下表面的平面内的 位置關係。如圖6所示,光罩Μ的下表面包括形成有圖案 的圖案區域ΜΑ。 於本實施形態中,照明區域IR1〜IR7的各個區域於 XY平面内呈梯形狀。於本實施形態中,照明模組lLb IL3、IL5、IL7的照明區域IR1、IR3、IR5、阳大致等間 隔地配置於γ軸方向,照明模組IL2、IL4、IL6的照明^ 域IR2、IR4、IR6大致等間隔地配置於γ軸方向。照明區 域IR1、IR3、IR5、IR7相對於照明區域IR2、⑽、脳 而配置於-X側。又,於γ軸方向上,於照明區域IR1、IR3、 IR5、IR7之間配置有照明區域IR2、IR4、脱。 控制裝置5可使光罩平台1朝X軸方向移動,且相對 於檢測器m〜π的檢測區域,使保持於光罩平a 罩Μ的下表面朝X財向飾,將設定於光^的下表 面(圖案區域ΜΑ)的多個檢測點配置於檢測器7A〜7F 的檢測區域’從砂上述多個檢測點的z軸方 行檢測。控制裝置5可基於自第W測系統7輸出的Ϊ多 17 201118509 個檢測f的各個所檢測的料Μ的下表面的Z軸方向的位 置’獲彳于光罩旭的下表面(圖案區域MA)的與z軸、ΘΧ、 以及θυ方向相關的位置資訊(映射(map)資料)。 圖7是表示顯微鏡4〇A〜40F的檢測區域AL1〜 AL6、顯微鏡6〇A〜60L的檢測區域AL11〜AL18、基板p 的對準標記ml〜m6之間的位置關係的一例的模式圖,且 表示包括基板p的表面的平面内的位置關係。 如圖7所示,於本實施形態中,基板p的表面包括投 影有光罩Μ的圖案的影像的多個曝光區域(被處理區域) ΡΑ1〜ΡΑ6。於本實施形態中,基板ρ的表面包括六個曝光 區域ΡΑ1〜ΡΑ6。曝光區域ΡΑ卜ΡΑ2、ΡΑ3以大致等間隔 相離地配置於Υ軸方向,曝光區域ΡΑ4、ΡΑ5、ρΑ6以大 致等間隔相離地配置於Υ軸方向。曝光區域ΡΑ1、ρΑ2、 ΡΑ3相對於曝光區域ρα4、ΡΑ5、ΡΑ6而配置於+Χ側。 於本實施形態中,投影區域PR1〜PR7的各個區域於 ΧΥ平面内呈梯形。於本實施形態中,投影光學系統PL1、 PL3、PL5、PL7 的投影區域 PRl、PR3、PR5、PR7 大致 等間隔地配置於Y軸方向,投影光學系統PL2、PL4、PL6 的投影區域PR2、PR4、PR6大致等間隔地配置於γ轴方 向。投影區域PRl、PR3、PR5、PR7相對於投影區域PR2、 PR4、PR6而配置於-乂侧。又,於γ軸方向上,於投影區 域PIU、服3、?115、?117之間配置有投影區域?尺2、?114、 PR6 〇 於本實施形態中,顯微鏡40A〜40F的檢測區域AL1
201118509 «7^/1 UUIL =6相對於投影區域PR1〜pR7而配置於_χ側。檢測區 tbAL6相離地配置於Υ轴方向。多働測區域AL1 〜、巾’位於γ軸方向外側的兩個檢測區域AL1與檢 /則區域AL6的間5¾,是與多個曝光區域pAi〜PA6中,位 於Y軸方向外側的兩個曝光區域PA1 (PA4)的·γ侧的邊 緣(edge)與曝光區域ρΑ3 (ρΑ6)的+γ側的邊緣的間隔 大致相等。 於本實施形態中,顯微鏡60Α〜6〇F的檢測區域ALU 〜AL14以及顯微鏡60G〜60L例如分別排列於平台本體 2A上的沿著γ方向的直線上。檢測區域ALn與檢測區域 AL12的間隔、以及檢測區域AL15與檢測區域AL16的間 隔’分別與顯微鏡40A的檢測區域AL1與顯微鏡40C的 檢測區域AL3的間隔相等。檢測區域AL12與檢測區域 AL13的間隔、以及檢測區域AL16與檢測區域AL17的間 隔’分別與上述檢測區域AL3與顯微鏡40D的檢測區域 AL4的間隔相等。檢測區域AL13與檢測區域AL14的間 隔、以及檢測區域AL 17與檢測區域AL 18的間隔,與上 述檢測區域AL4與顯微鏡40F的檢測區域AL6的間隔相 等。因此,顯微鏡60A〜60F的檢測區域AL11〜AL14、 檢測區域AL15〜檢測區域AL18分別重合於上述檢測區域 AL1、AL3、AL4、AL6。 表面對準系統40以及背面對準系統60對設置於基板 P的多個對準標記ml〜m6進行檢測。於本實施形態中, 於基板P上,沿著Y軸方向相離地配置有六個對準標記 201118509 ml〜m6,這些對準標記ml〜m6的群組(group)配置於 X轴方向上相離的四處。對準標記ml、m2相鄰接地設置 於曝光區域PA卜PA4各自的兩端部,對準標記m3、m4 相鄰接地設置於曝光區域PA2、PA5各自的兩端部,對準 標記m5、m6相鄰接地設置於曝光區域PA3、PA6各自的 兩端部。 於本實施形態中,與在基板P上沿著Y軸方向相離地 配置的六個對準標記ml〜m6相對應地,配置有顯微鏡 40A〜40F (檢測區域AL1〜AL6)、顯微鏡60A〜60F (檢 測區域AL11〜AL16)以及顯微鏡60G〜60L (檢測區域 AL21〜AL26)。顯微鏡40A〜40F的檢測區域設置為同時 配置於對準標記ml〜m6上。顯微鏡60A〜60F、顯微鏡 60G〜60L的檢測區域同時配置於六個對準標記ml〜m6 中的四個對準標§己ml、m3、πι4、m6上。 接著’一面參照圖8的流程圖(flowchart)及圖9(a)、 圖9 (b)〜圖12的模式圖,一面對如下的方法的一例進 行說明,該方法是使用具有上述構成的曝光裝置Εχ來 基板Ρ進行曝光。 ^曝光配方(redpe)來執行整備(setup)處理
,首先,控制裝置5將光罩Μ搬入(裝載(1〇ad))至 ^平台1(步驟S1)。將光草Μ騎於光罩平台1之後, ’該整 、各種測量處理、以及校準 。於本實施形態中,光罩Μ :經由投影系統PS以及遷射 201118509 =裝置46來接收配置於光罩M _準標記(未 以了)的衫像的光,對χγ平面内的光罩M的位置進行測 =量處理例如包括:使用受光裝置51來對自各投影光 =、、4 m〜PL7射出的曝光光束EL的照度進行測量的 處理、以及使較絲置46來對各投影光料統pu〜 PL7的成像特性進行測量的處理中的至少—個處理。 7又’於測量處理中,進行如下的處理:使用表面對準 糸統40、透射部45、以及受光裝置46等來對表面對準 糸統40的檢測區域AL1〜AL6與光罩M關案像的投影 位置的位置關係(基線量)進行測量。於該情形時,例如, 如圖9 (a)以及圖9 (b)所示,將曝絲束照射至設置於 光罩Μ的標記Ma,將經由該標記的 準構件43,使受光裝置46對以基準構件43為基“ 像進行,/1彳。控制裝置5基於受光裝置46巾的檢測結果來 對基線量騎败。首先,如圖9 (a)所示,由投影光學 系統PL1、PL3、PL5及PL7進行上述動作,然後,如圖9 (b)所示,由投影光學系統PL2、PL4、PL6進行上述動 作。 杈準處理包括如下的兩個處理中的至少一個處理,該 兩個處理為:使用測量處理的結果來對自各照明模組IL1 〜IL7射出的曝光光束EL的照度進行調整的處理;以及基 於使用受光裝置46進行測量所得的成像特性的測量結 果,使用成像特性調整裝置3〇來對各投影光學系統pu 21 201118509 〜PL7的成像特性進行調整的處理。 控制裝置5於上述各處理完成之後,以蚊的時序 (_ng)來將基板P搬人(裝載)至基板平台2 (步驟 =基板P保持於基板平台2之後,基於曝光配方來 執行基板p的解纽。_鱗處财,狀置於基板 P的對準標記ml〜m6進行檢測(步驟S4),根據檢測結 果來使基板平台2驅動(步驟S5)。 於基板P的對準處理之後,開始各曝光區域 PA1 〜ΡΑό 的曝光(步冑S5)。於該曝光處理中,例如控制裝置5將 圖案區域ΜΑ移動至照明區域IR1〜IR7,並且將曝光區域 PA1〜PA3移動至投影區域pR1〜pR7,接著開始各曝光區 域PA1〜:PA6的曝光。 以下,同一批次(l〇t)中,重複上述步驟S1〜步驟 S6的處理。同—批次包括使肋同的光罩Μ來曝光的多 個基板Ρ的群組。於至少同一批次中,於相同的曝光配方 下執行曝光。 接著,對上述動作中所含的基板ρ的對準標記檢測處 理(步驟S4)進行說明。 於本實施形態中的基板Ρ的對準處理中,針對進行曝 光處理的最初的多枚基板ρ,使用表面對準系統以及背 面對準系統6 0該兩個系統來檢測對準標記m丨〜m6 (步 S4-1)。 控制裝置5於將基板ρ搬入至基板平台2時,進行表 面對準系統40的校正處理。如圖10所示,該校正處理藉 22 201118509 由表面對準祕40來對基準構件43進行檢測,接著基於 檢測結果來對表面鱗系統4G進行校正。於該校正處理 中,控制裝置5例如對檢測值進行校正。 於校正處理之後,控制裝置5使基板平台2朝-X側移 動’按照自_X側的行朝向+χ侧的行的順序,對設置於基 板Ρ的4行對準標冗ml〜m6進行檢測。如圖u⑷所 ^當對配置於基板P的最#_χ _對準標記ml〜m6進 行檢測時,使絲面對準系統4()以及背面對準系統⑼來 進行檢測。 由於背面對準系統6 0設置於平台本體2 A,故而即便 备基板平台2移動時,言玄背面對準系統6 0與基板P之間 的= 目對位置亦不會發生變化。背面料純6()對與顯微鏡 6〇F、60G〜60L·的各個相對應的行的六個對準標記 m6中的四個對準標記ml、m3、㈣^進行檢測。 控制裝置5制表面對準祕⑼的檢測絲與背面對 統60的檢測結果,來對背面對準系統⑼進行校正。 ^ ί ^時控制裝置5以表面對準系統4 G的檢測結果為 ==算背面對準系統6G的檢測結果的偏差,基於該算 於對背面對準系統6〇進行校正。表面對準系統4〇 钱tnw裝餅進行測量處理,因此,可將該表面對準系 奘番 測結果較佳地用作基準值。於校正處理中,控制 戶^日η 如對方面對準系、统60的檢測值進行校正。於以下 為表理中亦相同’於該情形時,控制裝置5成 對丰系統40或背面對準系統60的校正部。 23 201118509 ^«/ / 1 mfyix 該校正例如包括:求出背面對準系統6 0的檢測結果的 修正值並且將該修正值反映於下_次的背面對準系統⑻ 的檢測結果。由於㈣對準紐6G的基板平台2的驅動控 制〃、老面對準系統6〇的校正並行地進行,因此,對準動 作的時間驗。背面鮮祕⑼的校正結果例如預先記憶 於控制裝置5的記憶部(未圖示)等。 最靠-X側的對準標記ml〜m6的檢測完成之後控制 裝置5使基板平台2進—步朝—χ側移動,按照自-χ側朝 向+x側的順序,單獅使練面對準纟統4〇來檢測對準 標記=〜m6的行。控制裝置5當對配置於最靠+χ側的 對準標記ml〜m6進行檢測時,如圖u (b)所示,使用 表面對準系統4G與背φ對準系統6G該兩個彳、、統來進行檢 測。於該情形時’控制裝置5與上述同樣地亦對背面對準 系統60進行校正。 又’對於對最初的多枚基板p進行處理之後的基板p, 僅使用背面對準系統60來檢測對準標記ml〜m6 S4-2 )。 於該情形時,例如,如圖12所示,控制裝置5大致與 將基板P裝载至基板平台2同時,使用背面對準系統6〇 來對配置於基板P的最靠-X側的對準標記ml〜m6、與配 置於基板P的最靠+X侧的對準標記ml〜m6進行檢測。 藉由將最初的多牧基板P予以對準,將背面對準系統 6〇的校正資訊儲存並記憶於控制裝置5的記憶部。因此, 备進行以後的基板P的對準時,控制裝置5可一面使用上 24 201118509 / l^uil ==來適當地對背*對準系統6。進行校正,-面 某板平a 2自美W 控制裝置5亦可使該 ^板千口 2自基板P的裝載位置移動 ==進=算。於該情形時,在基板it: 曝先位置之刖,稭由控概置5來進行運算 2配置於反映了運算結果的位置。 极十 -個批次的處理結束之後,將光罩 的光罩Μ裝餘光罩平台丨,物整備(,)處理,將基 板P予以裝載之後,控制裝置5於步驟S4中,對最初的 =tpr增·丨’樹細反p進行上 如此,根據本實施形態,檢測對準標記ml〜m6的背 面對準系、统60設置於基板平台2,該對準標記…〜㈣位 於裝載至基板平台2的基板p巾的規定的檢測區域AU1 〜AL16、AL21〜AL26,設置有基於上述背面對準系統6〇 的檢測結果來對基板平台2進行驅動控制的控制裝置5, 因此,可不使基板平台2移動而檢測對準標記ml〜m6, 且可基於該檢測結果來對基板平台2進行驅動控制。藉 此’於短時間内檢測對準標記ml〜m6以及基於該檢測結 果來進行基板平台2的驅動動作,因此,可使產能提高。 [第2實施形態] 接著’對本發明的第2實施形態進行說明。於本實施 25 201118509 形態中,照明光學系統以及投影光學系統的構成與第i實 施形態不同’其他構成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以下,於本 實施形態中,以與第1實施形態的不同點為中心來進行說 明。 圖13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曝光裝置EX2的整體構成 的圖。 曝光裝置EX2包括:以曝光光束EL來對光罩Μ進行 照明的照明系統IS2、將曝光光束EL所照明的光罩Μ的 圖案的影像投影至基板Ρ的投影系統PS2、保持著基板ρ 且可移動的基板平台PST、以及對曝光裝置ΕΧ2整體的動 作進行控制的控制裝置H〇。 照明系統IS2包括:橢圓鏡1〇2、分色鏡1〇3、準直透 鏡104、波長選擇濾光器1〇5、減光濾光器1〇6、集光透鏡 107、導光纖維(light guide fiber) 108、以及照明光學系 統 IL11 〜IL14。 對於自配置於橢圓鏡1〇2的第1焦點位置的未圖示的 光源射出的光束’藉由橢圓鏡1〇2的反射膜、分色鏡1〇3 的反射膜來將包含g線(波長為436 nm)、h線(波長為 405 nm )以及i線(波長為365nm )的光的波段的光予以 抽出,該光束入射至準直透鏡1〇4。光源影像形成於橢圓 鏡102的第2焦點位置。來自形成於橢圓鏡ι〇2的第2焦 點位置的光源影像的發散光束藉由準直透鏡1〇4而成為平 行光’接著通過波長選擇濾光器1〇5,該波長選擇濾光器 105僅使規定的曝光波段的光束透過。 26 201118509 通過波長選擇濾光器105的光束通過減光濾光器 106,接著藉由集光透鏡107而集光於導光纖維108的入射 口 108a的入射端。此處,導光纖維108例如是隨機(random ) 地將多條纖維線加以捆束而構成的隨機導光纖維,該導光 纖維108包括入射口 108a與四個射出口(以下,標記為射 出口 108b、108c、108d以及108e)。入射至導光纖維108 的入射口的光束於導光纖維108的内部傳播之後,由四個 射出口 108b〜108e所分割並射出。經分割並射出的光入射 至部分地對光罩Μ進行照明的四個部分照明光學系統 IL11〜IL14。該照明光學系統IL11〜IL14例如沿著Υ方向 而設置為1行。透過照明光學系統IL11〜IL14的光分別大 致均一地對光罩Μ進行照明。 來自光罩Μ的照明區域的光例如入射至四個投影光 學系統PL11〜PL14。該投影光學系統PL11〜PL14以與照 明光學系統IL11〜IL14的照明區域相對應的方式,例如沿 著Υ方向而設置為1行。投影光學系統PL11〜PL14將光 罩Μ的圖案像成像於基板Ρ上。於本實施形態中,使用將 光罩Μ上的圖案增放大地成像於基板ρ上的放大投影光學 系統來作為投影光學系統PL11〜PL14。該投影光學系統 PL11〜PL14是將作為視野内的放大影像的臨時影像形成 於基板Ρ的影像野内的反射折射投影光學系統。 又,與上述實施形態同樣地,本實施形態的曝光裝置 ΕΧ2包括··對基板平台psT的位置資訊進行測量的干涉儀 系統150、或自背面侧來對基板ρ的對準標記進行檢測的 27 201118509
·/ / A 背面對準系統16〇。又’與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上述曝 光裝置EX2包括自表面侧來對基板p的對準標記進行檢測 的表面對準系統(未圖示)。未圖示的表面對準系統、或背 面對準系統160的構成分別為與例如第1實施形態的表面 對準系統40、背面對準系統6〇的構成相同的構成。 當使用曝光裝置EX2來對基板p進行曝光時,將光罩 Μ的圖案像投影至投影區域,同時使基板平台psT於X 方向上往返移動1次,藉此來對基板p的半個區域進行曝 光。因此,使基板平台PST於χ方向上往返移動2次藉 此來對基板P的整體進行曝光。 夺當對形成於基板p的對準標記(未圖示)進行檢測時, 若僅使用表面對準系統來進行檢測,則為了檢測對準標 圮’必需使基板平台PST額外地往返移動1次。相對於此, 於t實施形態中,使用背面對準系統160來對基板卩的對 準標記進行檢測,藉此,可使基板平台PST的移動省略J 次往返。藉此,可使產能提高。 本發明的技術範圍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於不脫 離本發明的宗旨的範圍内,可適當地添加變更。、 ^例如,於上述實施形態中設為如下的構成,即,與沿 著基板P的+X側端部及_x側端部的相向的兩邊的對準標 記ml〜m6的配置區域相對應地配置背面對準系統60,^ 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設為如下的構成,即,如圖 ,示,將背面對準系統60配置於與基板卩的叉方向中央 部的對準標記ml〜m6的配置區域相對應的部分。 、 28 201118509 又,於上述貫施形態中設為如下的構成,即 t記Μ,6設置㈣^’以背面對準系統60來 準標記ml〜m6進行檢測,但不限於此。例如亦Ϊ =對 準標記ml〜Μ而對基板ρ的邊部分進行檢測。替對 又’於上述實割彡齡,對如下關子 即,以表面對準純4。與#㈣準祕6。U二 準標記m!〜m6,藉此來對背面對準系統6G進;;=測對 並不限於此。例如亦可設為如下的構H如圖但 所不’背輯準系統6G於光源61與鏡面63之間 ^ 投影用狹縫Uit) 67,經由該指標投影用 、= 投影至基板平台2上。 的7^皮 於該情形時,如圖15 (b)所示,控制裝置5 面對準系統40對自背面對準系統6〇投影的指標進行檢 測,且基於檢測結果來對背面對準系統⑹進行校正 此:可於將基板P載置於基板保持部16之前,對背面^ =統6G進行校正,因此,可進—步縮短對準處理所需的 又,當藉由背面對準系統60來對對準標記…〜⑽ 進行檢測時’可將指標投影至基板ρ,且可對以該指標為 基準的對準標記ml〜m6進行檢測,因此,可 度的檢測。控制裝置5亦可使上述表面對準系、統40對 指標進行檢測。又,亦可將與指標投影用狹縫67相同的構 成没置於表面解系統4〇。又,於該情科,亦可使基板 平台2於Z方向上移動,以對準圖案像的焦點。 29 201118509 入,社迷實施形態中設為如下的構成, 線量進行測量時使用受光裝置46,但 j基 設為如下的構成,,如圖16所示,使用Ϊ面:;=:先 6〇來對基線量進行測量。於該構成中,♦糸、,先 標記*與顯微鏡6°心或二^ 60L的光轴相—致的方式來使基板平台2移動, 、㈣〜6GL來對經由標記Ma的圖案像進行^ 測。照射至標記Ma的光可為設置於背面對準系統的 源的光’亦可與上述實施形_樣為曝光光束。當= 光光束時,使用亦可對該曝光光束的波長區軸行檢 顯微鏡60A〜6〇F、6〇G〜亂。又,於該情形時,亦可使 基板平台2於Z方向上移動,以對準_像的焦點。 又,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對如下的例子進行了說明,即, 控制裝置5使料面解純6G的檢戦絲對基板平台 2進行驅動控制,但並不限於此,如,亦可由控制裝置^ =用上述檢測結果來對例如投影光學系統pu〜pL7進行 校正。 又,表面對準系統40的檢測區域與背面對準系統6〇 的檢測區域的配置並不限於上述實施形態所示的例子。例 如’如圖17⑷〜圖17⑷所示,可根據曝光區域pA 的配置來適當地對表面對準系統4〇的檢測區域4〇〇與背面 對準系統60的檢測區域6〇〇進行設定。又,無需總是使檢 測區域400與檢測區域6〇〇保持一致,例如,彼此的檢測 區域亦可錯開’或兩者之間的檢顺域的數量亦可不同。 30 201118509 圖口(a)表示倒角6 士 _ 圖⑽表示倒角8:欠且進時:例子。 夕〜示倒角12次且進行心二 倒角15次且進行9次掃据時的例子。於各:二;; 易於判別圖示,錯開地表示了檢舰域铜 _,但例如檢測區域與檢測區域_亦可重檢, 明,==態中列舉了如下的例子來進;了說 月卩田對表面對準糸統4〇或背面對 =於====的:測值進行校二 ==r對準系 ==::=對表面對準編 器元t的實施形態的基板p,除了可應用顯示 ;導====用半導體元件製造用的 溥膜磁頭(magnetlc head)用的陶 是曰曰囡(e_ne wafer)、或麵絲 主光罩的原版(合成石英、石夕晶圓)等。 再^作為曝光裝置,除了可應用步進掃描(step and 麵)式的掃描型曝光裝置(掃描步進機(scanning m卜’還可應用步進重複—epeat)方式 ^ = ^置(步進機),上述步進掃描方式的掃描型曝 先裝置(純步進機)是使鮮Μ與餘P时地移動, 31 201118509 =由^光束扯來對基板。進行掃 於使光罩Μ與基板P靜止式的H曝光裝£ (步進機)是 —一碰退, 靜止的狀態下,對光罩Μ的圖案進 灯一併曝光,使基板Ρ依序步進移動。 發明亦可適用於如美國專利第6_『號說明 二、美^利第6208407號說明書、美國專利第6262796 號說明書等所揭示的具備多個基板平台的 型的曝光裝置。 又’本發明亦可適用於如美國專利第6897963號說明 書、歐洲專利申請公開第1713113號說明書等所揭示的爆 光裝置’該曝絲置具備:保持著基㈣基板平台;以及 測量平台,不保持基板而搭載著形成有基準標記的基準構 件及/或各種的光電感測器。又,亦可採用包括多個基板平 台與測量平台的曝光裝置。 再者,於上述實施形態中,在透光性的基板上使用形 成有規定的遮光圖案(或相位圖案、減光圖案)的光透射 型光罩’但代替該光罩’例如’如美國專利第6778257號 說明書所述,亦可使用基於應曝光的圖案的電子資料來形 成透射圖案或反射圖案、或者發光圖案的可變成形光罩(亦 稱為電子光罩、主動光罩(active mask)、或影像產生器 (image generator))。又’代替包括非發光型影像顯示元 件的可變成形光罩,亦可設置包括自發光型影像顯示元件 的圖案形成裝置。 上述實施形態的曝光裝置是以保持規定的機械性精 32 201118509 度、及光學性精度的方式,將包含本申請案的 申^利_巾所列舉的各構成要⑽各種子线(_ 組裝製造而得。為了確保上述各種精度,於 的讀’料種絲系統進行⑽實現光學性精度 正’對各種機械系統進行用以實現機械性精度的調 正對各種電氣系統進行用以實現電氣精度的調整。 /將各種子系統組裝為曝光裝置的組裝步驟包括各種子 系統彼此的機械性連接、電氣電路的配線連接、以及氣壓 迴路的配管連料。於訂述各種子L裝為曝光農置 的組裝,驟之前’當祕在各子系統各自的組裝步驟。將 各種子系統組裝為曝光裝置的組裝步驟結束之後,進行综 合調整,從而確保曝光褒置整體的各種精度。再者,較佳 為於溫度及潔淨度等受到管理的無塵室中製造曝光裝置。 如圖18所示,經由如下的步驟來製造半導體元件等的 微型元件(micro device):對微型元件的功能、性能進行 設計的步驟201 ;製作基於該設計步驟的光罩(主光罩) 的步驟202;製造作為元件的基材的基板的步驟203;包含 基板處理(曝光處理)的基板處理步驟204,根據上述實 施形態,該基板處理(曝光處理)包含使用光罩的圖案且 以曝光光束來對基板進行曝光,及使經曝光的基板(感光 劑)顯影;元件組裝步驟(包括切割(dicing)步驟、接 合(bonding)步驟、封裝(package)步驟等的加工製程 (process)) 205 ;以及檢查步驟206等。再者’於步驟2〇4 中包括:藉由使感光劑顯影來形成與光罩的圖案相對應的 33 201118509 曝光圖案層(經顯影的感光劑的層)’經由該曝光圖案層來 對基板進行加工。 再者,上述實施形態以及變形例的要件可適當地加以 組合。又,亦存在不使用一部分的構成要素的情形。又, 只要法令上允許,則將上述實施形態以及變形例中所引用 的與曝光裝置專相關的全部的公開公報及美國專利的揭示 援用作本文内容的一部分。 '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 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 和範圍内,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 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的曝光裝置的一例的 概略構成圖。 圖2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曝光裝置的一例的立體圖。 圖3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照明系統的一例的圖。 圖4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投影系統以及基板平台的一 例的圖。 圖5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背面對準系統的一例的圖。 圖6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照明區域、檢測區域以及光 罩的位置關係的一例的圖。 圖7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投影區域、檢測區域、及基 板的位置關係的一例的圖。 圖8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曝光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圖。 34 201118509 圖9 (a)、圖9 (b)是表示本實施形態的曝光裝置的 動作的一例的圖。 圖10本實施形態的曝光裝置的動作圖。 圖11 (a)、圖11 (b)本實施形態的曝光裝置的動作 圖。 圖12本實施形態的曝光裝置的動作圖。 圖13是表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的曝光裝置的〜例的 立體圖。 圖14是表示本發明的曝光裝置的其他構成的圖。 圖15 (a)、圖15 (b)是表示本發明的曝光裝置的| 他構成的圖。 圖16是表示本發明的曝光裝置的其他構成的圖。 圖17 (a)〜圖Π (e)是表示本發明的曝光裝置的其 他構成的圖。 圖18是用以對微型元件的製造步驟的一例進行說明 的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光罩平台 1R、2R :測量鏡 2、PST :基板平台 2A :平台本體 3:驅動系統 4 ·驅動糸統 5、110 :控制裝置 35 201118509 6、150 :干涉儀系統 6A、6B :雷射干涉儀單元 7:第1檢測系統 7八〜7尸、8八〜811:檢測器 8 :第2檢測系統 10 :底板 10G、12G :引導面 11 :第1欄柱 12 :第2欄柱 13 :主體 14 :定盤 15 :光罩保持部 16 :基板保持部 17、 61 :光源 18、 102 :橢圓鏡 19、 103 :分色鏡 20、 26 :快門裝置 21 :中繼光學系統 21A、27、104 :準直透鏡 21B、107 :集光透鏡 22 :干涉濾光器 23 :導光單元 24 :入射端 25A〜25G :射出端 36 201118509 28 :複眼積分器 29 ··聚光透鏡 30 :成像特性調整裝置 31、32 :反射折射型光學系統 33 :像面調整部 33A :第1光學構件 33B :第2光學構件 34 :位移調整部 35 :視場光闌 36 :倍率調整部 40 :表面對準系統 40A〜40F、60A〜60F、60G〜60L :顯微鏡 43 :基準構件 44 :上表面 45、 49 :透射部 46、 51 :受光裝置 47、 52 :透鏡系統 48、 53 :光感測器 50 :光學構件 60、160 :背面對準系統 62 :送光透鏡系統 63、64 :鏡面 65、66 :透鏡 67 :指標投影用狹縫 105 :波長選擇濾光器 37 201118509 106 :減光濾光器 108 :導光纖維 108a :入射口 108b、108c、108d、108e :射出口 201〜206、S1〜S6 :步驟 400、600、AL1 〜AL6、AL11 〜AL16、AL21 〜AL26 : 檢測區域 BL :防振台 FL :支持面 EL :曝光光束 EX、EX2 :曝光裝置 IL1〜IL7 :照明模組 IL11〜IL14 :照明光學系統 IR1〜IR7 :照明區域 IS、IS2 :照明系統 Μ :光罩 ml〜m6 :對準標記 Ma :標記 MA .圖案區域 P :基板 PA、PA1〜PA6 :曝光區域 PL1〜PL7、PL11〜PL14 :投影光學系統 PR1〜PR7 :投影區域 PS、PS2 :投影系統 X、Y、Z :軸 38

Claims (1)

  1. 201118509 七、申請專利範圍: 1.種曝光裝置,是對基板進行曝光的曝光裝置,包 括: 平口,具有载置有上述基板的載置部且進行移動; 檢測部,設置於上述平台,且對載置於上述載置部的 上述基板中的位於該載置部的規定區域的部分進行檢測; 以及 控制。卩,基於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來對上述平台進 行驅動控制。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曝光裝置,其中 上述檢測部自上述基板的上述載置部側對上述基板進 行檢測。 3·如中請專利範圍第i項或第2項所述的曝光裝置, 具T 上述規定區域包括多個檢測區域, 上述载置部設定為矩形, 向的區域的至少-部分包括上述載置部的相 如申》月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曝光裝置,其中 邊之=述多個檢測區域的至少—部分設定於上述相向的兩 光裝i如=專職㈣1項至第4項中任—項所述的曝 第2檢測部,該第2檢測部設置於與上述平台不同的 39 201118509 位置’且對载置於上述載置部的上述基板進行檢測, 上述控制部基於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與上述第2檢 測邻的檢測結果來對上述平台進行驅動控制。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曝光裝置,更包括 校正部,該校正部基於上述第2檢測部的檢測結果來 對上述檢測部進行校正, 上述第2檢測部對載置於上述載置部的上述基板中的 至少位於上述規定區域的部分進行檢測。 7.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丨項至第6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曝 光裝置,更包括: 光照射部,將光照射至上述規定區域; 光檢測部,設置於與上述平台不同的位置,且對照射 至上述規定區域的光進行檢測;以及 第2校正部,根據上述光檢測部的檢測結果來對上述 檢測部進行校正。 8. 如申a月專利範圍第5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曝 光裝置,更包括 投影光學系統,該投影光學系統將圖案像投影至載置 於上述載置部的上述基板, 上述第2檢測部相對於上述投影光學系統而配置於規 定位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曝光裝置,包括 第3檢測部,該第3檢測部設置於上述平台且包括 基準構件,以上述基準構件絲準來對上述郷光學系統 201118509 所投影的上述圖案像進行檢測, 上述控制部基於上述檢測部、上述第2檢測部以及上 述第3檢測部的各檢測結果來對上述平台進行驅動控制。 10. 如申睛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曝光裝置,更包括 第3校正部,該第3校正部基於上述第3 測結果來對上料2檢卿騎校正。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至第10項中任一項所述的 曝光裝置,其中 上述檢測部對上述圖案像進行檢測。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至第u項中任一項所述的 曝光裝置,更包括 第4杈正部,該第4校正部基於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 果來對上述投影光學系統進行校正。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至第12項中任一項所述的 曝光裝置,其中 上述圖案像為放大影像。 14· 一種曝光方法’是對基板進行曝光的曝光方法, 包括: 载置步驟,將上述基板載置於平台的載置部; 檢測步驟,使用設置於上述平台的檢測部,對上述基 板中的位於上述载置部的規定區域的部分進行檢測;以及 ^驅動控制步驟,基於上述檢測部的檢測結果來對上述 平台進行驅動控制。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曝光方法,其中 201118509 上述檢測步驟包括自上述基 基板進行檢測。 的上述載置部側對上述 仏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4 法,其中 以弟15項所麵曝光方 、疋眭域包括多個檢測區域, 上述载置部形成為矩形, 上述多個檢測區域的至少一部分 向的兩邊中的一邊。 迷载置部的;fE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 的曝光方法,射 似弟Μ項巾任_項所述 上述驅動步驟包括—面基於上述檢 果來進行運算,-面使上料s丨"^的檢测結 18如由咬蛮…,斜口移動至曝光開始位置。 18·如申5月專利範圍第Η項至第17項中任 的曝光方法,更包括 T任項所述 第2檢測步驟,該第2檢測步驟使用設置於與上述平 ==2檢測部,來對载置於上述载置部的上 上述驅動控制步驟基於上述檢測步驟中的檢測結果及 上述第2檢师财的_結果來對上述平台崎驅動控 制。 19.如申凊專利範圍帛18項所述的曝光方法,更包括 校正步驟’該校正步驟基於上述第2檢測步驟中的檢 測結果來構成上述檢測部, 上述第2檢測步驟對載置於上述載置部的上述基板中 42 201118509 的至少位於上述規定區域的部分進行檢測。 20.如申6青專利範圍第14項至第19項中任一項所述 的曝光方法,更包括: 光照射步驟,將光照射至上述規定區域; 光檢測步驟,使用設置於與上述平台不同的位置的光 檢測部,來對照射至上述規定區域的光進行檢測;以及 第2校正步驟,根據上述光檢測步驟的檢測結果來對 上述檢測部進行校正。 21 ·如申明專利範圍第18項至第20項中任一項所述 的曝光方法,更包括: 、,將圖案像投f彡至載置於上述載置部的上述基板的投影 光學系統’使上述第2檢測部相對於上述投影光學系統配 董於規定位置的狀態下,進行上述第2檢測步驟。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曝光方法,更包括: 投影步驟’使用上述投影光學系統來將上述圖 影至上述基板;以及 、第3檢測步驟’設置於上述平台’且包括基準構件, 以上述基準構件為基準來對上述投影步驟所投影的上述圖 案像進行檢測, 進行驅動控制 上述驅動控制步驟基於上述檢測步驟、上述第2檢測 述第3檢測步驟巾的各檢測結果來對上述平台 23·如上申請專利範圍帛22項所述的曝光方法,更包括 第3校正步驟,該第3校正步驟基於上述第3檢測步 43 201118509 驟中的檢測結果來構成上述第2檢測部。 法,2更4包=請專利範圍第22項或第23項所述的曝光方 檢測第^測步驟’使用上述檢測部來對上述圏案像進行 的曝L:申Γ中利範圍第21項至第24項中™ 上述圖案像為放大影像。 26· —種元件製造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驟: 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所述的 曝光裝置,對塗佈有感光劑的上述基板進行曝光,將圖案 轉印至該基板; 使已曝光的上述感光劑顯影,形成與上述圖案相對應 的曝光圖案層;以及 經由上述曝光圖案層來對上述基板進行加工。
TW099128486A 2009-08-26 2010-08-25 Exposure device, exposure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device TW201118509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5686 2009-08-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8509A true TW201118509A (en) 2011-06-01

Family

ID=43627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28486A TW201118509A (en) 2009-08-26 2010-08-25 Exposure device, exposure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devic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692076B2 (zh)
KR (3) KR102047505B1 (zh)
CN (1) CN102472987A (zh)
TW (1) TW201118509A (zh)
WO (1) WO20110248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49508B1 (ko) * 2011-12-20 2018-05-28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니콘 기판 처리 장치, 디바이스 제조 시스템 및 디바이스 제조 방법
CN105527795B (zh) * 2014-09-28 2018-09-18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曝光装置及离焦倾斜误差补偿方法
CN105549327B (zh) * 2014-10-29 2018-03-02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曝光装置的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EP3264877B1 (en) * 2015-02-26 2021-08-04 FUJI Corporation Component supply device and mounting device
CN107302665B (zh) * 2017-08-18 2020-07-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装置、光圈调节方法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64032A (ja) * 1987-12-21 1989-06-2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半導体露光装置のアライメント装置
JPH02215118A (ja) * 1989-02-16 1990-08-28 Nec Corp 露光装置
JPH05206002A (ja) * 1992-01-30 1993-08-13 Matsushita Electron Corp アライメント方法と縮小投影露光装置
JP4048385B2 (ja) * 1996-08-19 2008-02-20 株式会社ニコン 光学式プリアライメント装置および該プリアライメント装置を備えた露光装置
JP2000246880A (ja) * 1999-02-25 2000-09-12 Canon Inc 印刷版の基準マーク及びこれを用いるアライメント方法
EP1223469A1 (en) * 2001-01-15 2002-07-17 ASML Netherlands B.V. Lithographic apparatus
KR100579603B1 (ko) * 2001-01-15 2006-05-12 에이에스엠엘 네델란즈 비.브이. 리소그래피 장치
US6525805B2 (en) * 2001-05-14 2003-02-25 Ultratech Stepper, Inc. Backside alignment system and method
JP3959283B2 (ja) * 2002-02-19 2007-08-1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露光装置及び露光方法
JP4172204B2 (ja) * 2002-05-22 2008-10-29 株式会社ニコン 露光方法及び露光装置、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TWI278722B (en) * 2002-05-22 2007-04-11 Nikon Corp Exposing method, expos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device
JP2005109305A (ja) * 2003-10-01 2005-04-21 Canon Inc 露光装置、露光方法、位置合わせ方法及び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06139087A (ja) * 2004-11-12 2006-06-01 Pentax Industrial Instruments Co Ltd 描画装置の基板位置ずれ検出機構
JP4760019B2 (ja) * 2005-01-17 2011-08-31 株式会社ニコン 露光装置及び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4845757B2 (ja) * 2007-02-02 2011-12-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描画装置及び方法
JP4866782B2 (ja) * 2007-04-27 2012-02-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基板クランプ機構及び描画システム
JP2009014919A (ja) * 2007-07-03 2009-01-22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ずれ量検出装置および描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69091B1 (ko) 2017-08-30
KR20170096216A (ko) 2017-08-23
WO2011024866A1 (ja) 2011-03-03
JPWO2011024866A1 (ja) 2013-01-31
KR20120047849A (ko) 2012-05-14
KR20180129989A (ko) 2018-12-05
JP5692076B2 (ja) 2015-04-01
KR101925114B1 (ko) 2018-12-05
KR102047505B1 (ko) 2019-12-02
CN102472987A (zh) 2012-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1430B (zh) 曝光方法、曝光裝置、光罩以及光罩的製造方法
TWI454850B (zh) 照明光學裝置以及曝光裝置
US8411249B2 (en) Surface position detecting apparatus, exposure apparatus, surface position detecting method,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W200842511A (en) Posi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exposure apparatus
CN107407894B (zh) 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曝光装置及曝光方法、以及器件制造方法
US11320741B2 (e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illumination apparatus, expos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bject
TW200949459A (en) Spatial light modulating unit, illumination optical system, aligner,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W201118509A (en) Exposure device, exposure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device
JP4760019B2 (ja) 露光装置及び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US11698589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illuminating apparatus, expo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rticle
JP2006261361A (ja) 露光装置及びマイクロ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13247304A (ja) 基板保持装置、露光装置、およ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6428839B2 (ja) 露光方法、露光装置及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2010251363A (ja) 露光方法及び露光装置、並びに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2012242811A (ja) マスク、露光装置、露光方法、及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TW200937145A (en) Surface position detecting device, exposure apparatus,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1267196A (ja) 位置検出装置、位置検出方法、露光装置、及び露光方法
JP7260959B2 (ja) リソグラフィ装置、照明装置及び物品の製造方法
JPWO2006101086A1 (ja) 露光装置、露光方法及びマイクロ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2010118383A (ja) 照明装置、露光装置、及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2010067867A (ja) 露光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2010050223A (ja) 基板処理方法、露光装置、及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2014134591A (ja) 照明装置、露光装置、照明方法及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2012004259A (ja) 露光方法、露光装置、露光システム及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2012146701A (ja) 露光方法及び露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