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46418A - Wafer storage container with back supporting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Wafer storage container with back supporting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46418A
TW200946418A TW098105481A TW98105481A TW200946418A TW 200946418 A TW200946418 A TW 200946418A TW 098105481 A TW098105481 A TW 098105481A TW 98105481 A TW98105481 A TW 98105481A TW 200946418 A TW200946418 A TW 2009464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fer
shelf
storage container
support plate
semi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5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19456B (zh
Inventor
Chiaki Matsutori
Yasuharu Iimura
Tsuyoshi Nagashima
Original Assignee
Mira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ra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ra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46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6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19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1945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carriers or holders; Fixing the workpieces on such carriers or holders
    • H01L21/6735Closed carriers
    • H01L21/67383Close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ubstrate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Description

200946418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於用來搬運或保管半導體晶圓之晶圓收納 容器。 【先前技術】 關於半導體晶圓的尺寸,現在已開始討論最大 © 450mm的晶圓規格,其口徑是越做越大,但半導體晶圓 的厚度並不厚,因此,在半導體晶圓的製作過程中之半導 體晶圓的處理,特別是在用來保管半導體晶圓的晶圓收納 容器內必須謹慎的處理。另外,半導體元件的最小圖案也 開始進入50nm以下。隨著如此般微細化的進展,在裝載 著1 OOnm以下的設計規則的元件之半導體晶圓,製程中 產生的粒子的存在,會對晶圓上的圖案造成致命的缺陷。 因此,在用來保持半導體晶圓的環境氣氛內,即使是非常 〇 微小且微量的粒子也必須完全防止。特別是在晶圓收納容 器內,必須儘量避免讓半導體晶圓和晶圓收納容器內發生 接觸。以防止因接觸而產生粒子。在以往所提出或使用的 晶圓收納容器,是將半導體晶圓的周緣部用V形溝槽或ϋ 形溝槽來支承(專利文獻1 ),或是將半導體晶圓的邊緣側 面部及半導體晶圓的背面周緣部予以支承(專利文獻2)。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353301 專利文獻2:日本實登3020287 200946418 【發明內容】 在專利文獻1之晶圓收納容器的晶圓支承部是形成V 形溝槽的情況,是用V形溝槽來支承晶圓周邊,且晶圓 支承部是與要形成元件之半導體晶圓的表面的晶圓周緣部 接觸。結果,在晶圓周緣部之形成於半導體晶圓的薄膜 (氧化膜、氮化膜、或金屬膜等)會稍微剝離而飛揚,以粒 胃 子的形式附著在比晶圓周緣部更內側的形成有元件(或是 要形成元件)的表面上。或是,與晶圓周緣部接觸的晶圓 © 支承部(材質爲高分子材料)之些微剝離等,也會產生前述 問題。再者,晶圓表面側僅在晶圓周緣部受到支承是當然 的,而在晶圓背面也是僅在晶圓周緣部受到支承,因此, 特別是在晶圓變得大口徑化的情況,因晶圓本身的重量會 造成晶圓發生撓曲,而使晶圓的穩定度變差。特別是在晶 圓從收納容器取出或放入時’晶圓可能會傾斜而造成晶圓 破損。另外,保管於收納容器的晶圓,受到反覆的晶圓撓 曲振動,也可能會造成晶圓破壞。再者’晶圓彼此也可能 〇 在晶圓收納容器內接觸而造成元件損傷’或因接觸而產生 粒子等。 _ 專利文獻2所示之半導體晶圓的支承方法’由於半導 體背面周緣部與收納容器接觸’因接觸所產生的粒子等會 繞行到半導體表面而附著在半導體表面。或是’會附著在 載置於下方之其他半導體晶圓的表面。結果會產生圖案缺 陷而使半導體晶圓的良率和特性變差。 本發明的目的是爲了提供一種晶圓收納容器’除了可 -6- 200946418 防止搬運中的衝擊等所造成的半導體晶圓的破損,且在取 出半導體晶圓時,能將半導體晶圓以無破損的狀態進行安 全且容易的取出。另外是爲了提供一種能使晶圓收納容器 內產生的粒子等降低至最少的晶圓收納容器。 爲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晶圓收納容器,係具 備:至少具有1個開口之收納容器本體、閉合前述開口的 蓋體、在將前述收納容器本體用前述蓋體閉合時使前述收 © 納容器本體的內部和外部環境氣密地隔離的密封構件、形 成於前述收納容器本體的內部且將晶圓以整齊排列的狀態 支承之晶圓保持具;其特徵在於: 晶圓保持具係具備:將複數個晶圓以隔既定間隔沿軸 方向整齊排列的狀態支承之複數個層架、用來支承前述層 架的支承板部、用來將前述支承板部安裝於前述收納容器 本體的內部之支承板安裝部、形成於前述支承板部而將前 述複數個晶圓在徑方向施以限制的限制部;又在層架內側 Ο 穿設1個或複數個孔。另外,層架具有:形成於層架的上 面(載置晶圓時的上側,與晶圓背面接觸的側)而用來支承 並載置上述晶圓背面的1個或複數個載置突起。 另外,上述限制部,僅在半導體晶圓的側端頂部、或 是僅在半導體晶圓的側端頂部和半導體晶圓的斜面部與半 導體晶圓接觸。再者,限制部和層架的邊界,是形成傾斜 (與半導體晶圓背面的斜面下部接觸的部分是形成傾斜)。 晶圓保持具,是在晶圓收納容器內,形成以二側基準面爲 對稱面而呈相對置的一對鏡像體構造。 -7- 200946418 藉由採用本發明的晶圓保持具,能以不接觸晶圓背面 的晶圓周緣部分的方式,在比晶圓背面的晶圓周緣部分更 內側的微小部分支承晶圓。因此,從半導體晶圓背面側繞 行到半導體晶圓表面側的粒子等變得非常少。再者,在晶 圓背面之比其周緣部更內側,用載置突起來支承,如此可 將晶圓的撓曲量抑制成最小。特別是在大口徑的晶圓的情 況,由於晶圓的撓曲量大,故本發明的晶圓保持具的效果 顯著。而且,由於撓曲量變小,積層於晶圓收納容器的晶 © 圓間距可縮小,結果可增加晶圓收納容器可保管的晶圓數 量。再者,在將半導體晶圓取出放入時,由於是將半導體 晶圓載置於複數個載置突起上,故能將半導體晶圓穩定地 設置成水平。結果半導體晶圓就不會發生破損。 再者,限制部的構造,是僅在晶圓側端頂部或者晶圓 側端頂部和晶圓的斜面部與晶圓接觸,如此對於形成有半 導體元件的半導體晶圓表面,包含半導體晶圓的周緣部完 全都不會接觸,而能以此狀態將半導體晶圓收納保管於半 © 導體晶圓收納容器。半導體晶圓的背面,是在形成於收納 容器本體的內部且用來將晶圓以整齊排列的狀態支承的晶 圓保持具,載置於形成在複數個層架(連接於安裝部,用 來將複數個晶圓以隔既定的間隔沿軸方向整齊排列的狀態 支承)上的複數個載置突起,而且半導體晶圓的晶圓側端 頂部或晶圓側端頂部和斜面部是被限制部按壓,藉此將半 導體晶圓固定住。限制部對半導體晶圓的按壓力,是強力 作用於從半導體晶圓的周邊往中心的方向,亦即與半導體 -8 - 200946418 晶圓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因此半導體晶圓不會破損’而且 能確實地進行半導體晶圓的固定。 層架是朝收納容器的中心伸出但在中心側未受到固 定,但在層架的內側(內部)具有1個或複數個孔(形成穿 孔狀態的環狀構造),且至少由兩側的臂部(桿件)來支 承,因此能減輕層架本身的重量,同時能抑制支承強度的 減少,而能儘量減少層架因本身重量所造成的撓曲。再 © 者,該層架,在將晶圓收納容器縱向置放(開口朝上)時, 具備將半導體晶圓筆直豎起之導件作用。 半導體晶圓是位於層架和層架之間,但僅半導體晶圓 的側端頂部、或是半導體晶圓的側端頂部和半導體晶圓的 背面側(特別是斜面下部)與限制部接觸,半導體晶圓表面 之晶圓半導體周緣部的內側則不會與限制部接觸,如此起 因於接觸而產生的粒子等就不會產生。結果,在半導體晶 圓表面的元件上(或是將來要形成的區域)不會發生缺陷。 ❹ 因此,在半導體晶圓的周緣部和斜面上部,由於難以防止 熱氧化、CVD(化學氣相沉積)法、PVD(物理氣相沉積)法 等所沉積之絕緣膜、導電體膜、半導體膜,以往必須附加 用來將附著於周緣部之該等膜除去的步驟,但在採用本發 明的晶圓收納容器的情況’則不一定要附加這種薄膜除去 步驟。再者,在將光阻塗布於半導體表面的情況也是,可 省略將半導體晶圓的表面側之晶圓周緣部的光阻除去的步 驟(邊緣清洗,edge rinse)。 再者,對應於使半導體晶圓儘量薄的要求,或是對於 -9- 200946418 厚度不厚但大口徑化的晶圓’在支承背面的層架不存在的 情況,在僅半導體晶圓的側端頂部、或是僅半導體晶圓的 側端頂部和半導體晶圓的背面側(特別是斜面下部)與限制 部接觸的狀態下,要固定半導體晶圓非常困難’但依本發 明的晶圓收納容器,由於半導體晶圓背面也被層架支承’ 故能將半導體晶圓固定住。 再者,可能會要求,連在半導體晶圓的背面周緣部也 不與晶圓收納容器的任何一部分接觸。其理由是爲了防 © 止:在半導體晶圓背面之半導體晶圓與晶圓收納容器(例 如支承部)的接觸部產生的粒子等,從背面繞行而附著於 半導體晶圓表面。以往的支承半導體晶圓背面的情況’由 於是支承半導體晶圓背面的周緣部,並無法克服上述問題 點。本發明的晶圓收納容器的層架,由於在層架內側具有 1個或複數個孔(或是形成穿孔狀態的環狀構造),可減輕 層架重量而朝晶圓收納容器的中心部側延伸。例如’由於 層架內側形成穿孔狀態,可分散施加於層架和支承板部的 © 根部的荷重而使其變小,因此能使層架的前端部延伸至遠 離根部的地方。結果,藉由將晶圓載置於離開晶圓周緣部 一定程度的載置突起上,能以不接觸晶圓周緣部的方式來 固定晶圓。 【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來收納複數片的半導體晶圓之晶圓 收納容器,其完全不接觸形成有半導體元件之半導體晶圓 -10- 200946418 的表面側’而僅與半導體晶圓的側端頂部或是僅與半導體 晶圓的側端頂部及半導體晶圓的斜面部接觸,且連半導體 晶圓的背面周緣部也不接觸。 關於半導體晶圓的尺寸’現在已開始討論最大 450mm的晶圓規格,其口徑是越做越大。另外,半導體 元件的最小圖案也開始進入50nm以下。在如此般超微小 的圖案,連用來保持半導體晶圓的環境氣氛內的非常微小 © 的粒子和釋氣(outgas)也必須完全防止。特別是在始終保 管著半導體晶圓的晶圓收納容器內,必須儘量減少半導體 晶圓與晶圓收納容器的接觸,以防止因接觸而產生粒子。 第12圖是將半導體晶圓的端緣(端)周邊部放大的示 意圖。半導體晶圓101的表面105側,是由平坦區域X 及邊緣區域 Y所構成。在平坦區域X形成有半導體元 件。然而,一般而言,包含電晶體等的主動元件和電阻等 的被動元件之半導體元件,是形成在從X和Y的邊界起 © 算一定距離w的內側(元件形成區域107)。這是除了受到 薄膜形成、蝕刻製程、光微影等的製程條件的限制以外, 還考慮到爲了防止前述粒子等所造成的缺陷。通常W爲 3〜7mm ’隨著近年來製程技術的進步以及半導體裝置的高 性能化,W變得越來越小。邊緣區域Y,是由傾斜部! 03 和晶圓邊緣最外部之晶圓側端頂部1 02所構成。由於傾斜 部被稱爲斜面(bevel),在本說明書,將半導體表面側的傾 斜部1 0 3稱爲斜面上部,將半導體背面側的傾斜部丨〇 4稱 爲斜面下部。如上述般,在近年來的超微細製程,對晶圓 -11 - 200946418 收納容器是要求著,與半導體晶圓表面側,亦即X部或 斜面上部103完全不接觸。 爲了將半導體晶圓支承固定於收納容器,一定要在某 個部位讓半導體晶圓與晶圓收納容器接觸,因此不得不在 晶圓邊緣Y最外部之側端頂部102進行最低限度的接 觸。再者,在連接於側端頂部102之半導體背面側的斜面 下部104,也不得不進行一定程度的接觸(在無法與斜面 上部103接觸的情況,是與斜面下部104接觸)。若半導 體晶圓爲小口徑且厚度夠厚而具有充分的強度,僅藉由側 端頂部及斜面下部的接觸,就能將半導體晶圓從邊緣側用 力按壓,而支承固定於收納容器。然而,在半導體晶圓口 徑變大但半導體晶圓的厚度不厚之現在的狀況下(將來應 該也會維持這種傾向),以及將半導體晶圓硏磨變薄後使 半導體晶圓的強度變得更小的狀況下,僅藉由半導體晶圓 的側端頂部102及斜面下部104與晶圓收納容器的接觸, 對於收納容器內之半導體晶圓的支承固定並不充分,在將 晶圓從晶圓收納容器取出或放入時,在晶圓搬運中及收納 容器的移送中可能發生半導體晶圓的破損。於是,不得不 容許其接觸半導體晶圓的背面1 06側,但如前述般會發 生:在半導體晶圓的背面周緣部與晶圓收納容器的接觸部 產生的粒子等繞行到半導體晶圓表面側的現象。於是,變 成必須使半導體晶圓背面周緣部Z(例如,半導體晶圓的 側端頂部102及斜面下部104除外之距離晶圓側端頂部 2〜l〇mm處)完全不接觸晶圓收納容器的任何部分(在晶圓 200946418 厚0.8~1.0mm之450mm晶圓的情況,邊緣區域Y的尺寸 約 0·4〜1 ·0mm)。 本發明的晶圓收納容器,爲了確實地因應這種要求, 係具備:至少具有1個開口之收納容器本體、閉合前述開 口的蓋體、在將前述收納容器本體用前述蓋體閉合時使前 述收納容器本體的內部和外部環境氣密地隔離的密封構 件、形成於前述收納容器本體的內部且將晶圓以整齊排列 © 的狀態支承之晶圓保持具;其特徵在於:晶圓保持具係具 備:將複數個晶圓以隔既定間隔沿軸方向整齊排列的狀態 支承之複數個層架、用來支承前述層架的支承板部、用來 將前述支承板部安裝於前述收納容器本體的內部之支承板 安裝部、形成於前述支承板部而將前述複數個晶圓在徑方 向施以限制的限制部;又在層架內側穿設1個或複數個 孔。在本說明書記載的「在層架內側穿孔的構造」或「穿 孔狀態的環狀構造」,除了層架內側的孔完全被層架及支 〇 承板包圍的構造(例如,層架及支承板狀呈環狀或框狀而 周圍是完全連在一起的構造)以外,還包含層架內側的孔 不完全被層架及支承板包圍的構造(例如,環狀或框狀的 一部分缺口的構造,構成環狀或框狀的支承板狀的一部分 或全部不存在的構造)。前者的例子,可列舉後述的B字 形、D字形的層架、大致等邊三角形的層架。後者的例 子,可列舉後述第22圖所示之E字形、D字形或B字形 的無縱棒的形狀的層架。另外,層架具有:形成於層架上 面(載置晶圓時的上側,與晶圓背面接觸的側)且用來支承 -13- 200946418 載置上述晶圓背面之1個或複數個載置突起。 第1圖及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的晶圓收納容器的例 子。第2圖係將容器本體2用蓋體4閉合的狀態之晶圓收 納容器1的立體圖。第1圖,是爲了充分掌握本發明’而 將第2圖所示的晶圓收納容器1切成一半以觀察其內部的 立體圖。其具備:分別設置於用來收納複數片的半導體晶 圓S之容器本體2的對置側壁,將收納於內部的半導體晶 圓S僅從一側(半導體晶圓S的背面)支承之晶圓保持具 〇 3;用來閉合容器本體2的開口 2F之蓋體4»另外還具 備:供搬運裝置(未圖示)的臂部把持之頂突緣5、在作業 員用手搬運晶圓收納容器1時供其握持搬運用的把手6。 在第1圖及第2圖,容器本體2整體是形成大致立方 體形。該容器本體2,通常是以縱向置放狀態(底板部2E 朝下的狀態)來進行搬運,而在要將半導體晶圓S取出放 入的情況,則橫向置放成半導體晶圓的表面朝上。另外, 該容器本體2,是由周圍壁部之4片的側壁部2A、2B、 © 2C、2D和底板部2E所構成,在其上部設置開口 2F。在 各側壁部2A、2B、2C、2D設置補強用肋9等。該容器本 體2,在半導體晶圓S的生產線上等和晶圓搬運用機器人 (未圖示)呈對置時,是在載置台上進行正確的定位且形成 橫向置放狀態(第2圖的狀態)。在橫向置放狀態下,在構 成頂部的側壁部2B的外側,藉由拆裝機構12將頂突緣5 安裝於拆裝自如。在橫向置放狀態下,在構成橫壁部之側 壁部2C、2D的外側,藉由拆裝機構12將搬運用的把手6 -14- 200946418 安裝成拆裝自如。 在容器本體2的上端部,如第1圖所示,設置用來嵌 合蓋體4之蓋體收容段部47。該蓋體收容段部47,是將 容器本體2的上端部擴展成蓋體4的尺寸。藉此,蓋體4 可嵌合於蓋體收容段部47的垂直板部47A的內側並抵接 於水平板部47B,藉此安裝於蓋體收容段部47。再者,安 裝於蓋體4下面側的密封構件(未圖示)是抵接於水平板部 〇 47B,藉此將晶圓收納容器1的內部施以密封。在蓋體收 容段部47的垂直板部47A的內側設置嵌合孔48,以將在 半導體製造過程專用的蓋體(未圖示)固定於容器本體2 側。該嵌合孔48設置於蓋體收容段部47的四角部。另 外,嵌合孔48的位置及形狀,是對應於半導體製造過程 專用的蓋體來做適當的設定。 晶圓保持具3,如第1圖及第3圖所示,是分別設置 於容器本體2內之相對置的側壁部2C、2D,用來將收納 © 於內部的半導體晶圓S從兩側支承。晶圓保持具3是在容 器本體2內的內側安裝成拆裝自如,在晶圓收納容器內, 形成以二側基準面爲對稱面而呈相對置的一對鏡像體構造 (二側基準面,是SEMI規格所制定的,指通過晶圓中心 而將晶圓收納容器的開口分成左右兩個的基準面)。晶圓 保持具3主要具備:將多數個隔著一定間隔排列的各半導 體晶圓S逐一分開支承的層架50、將各層架50以隔著一 定間隔排列的狀態實施一體地支承之(晶圓保持具)支承板 部51。此外,支承板部51具有:將半導體晶圓S在晶圓 -15- 200946418 徑方向施以限制之限制部20 1 (第4圖至第9圖)。 如第3圖所不,層架50在內側具有1個大孔。亦即 是形成:內側爲穿孔狀態的環狀構造,在至少兩處(M及 N)被支承板部51支承之橋形。亦可將其稱爲D字形層 架。層架50是被支承板部51支承,是由從支承板部51 延伸出的2個臂部34以及連結兩臂部的帶狀部分33所構 成,由其等包圍的部分36成爲內側穿孔狀態。亦即,是 被支承板部51、2個臂部34以及帶狀部分33所包圍,而 _ 形成層架內側爲穿孔狀態的環狀構造(以下稱「環狀」或 「環狀構造」)。在第3圖雖顯示支承板部51爲一體物(1 片彎曲的板狀物),但如第13圖所示’將支承板分割成用 來支承層架50的支承板35、用來支承該支承板35的(縱 向)支承板37 (第13圖有2片)亦可。這種分割的支承板, 有減輕支承板重量的好處。另外’由於可調整2片支承板 37的寬度,可在2片支承板37之間形成充分的空間’而 能從外側(晶圓收納容器爲透明的情況’從晶圓收納容器 〇 的外側)觀察晶圓的配置狀況。第13圖雖顯示支承板37 在支承板35上進行支承,但也能挾持在支承板35彼此之 間,或是將其等成形爲一體物。 在層架50的既定位置設置用來支承載置半導體晶圓 背面之載置突起52。第4圖至第8圖係具有各種形狀之 本發明的層架50和支承板部51及半導體晶圓的狀態之說 明圖。是從晶圓保持具3的橫側觀察,在容器本體2內的 相對置的側壁部2C或2D配置晶圓保持具3的狀態。晶 -16- 200946418 圓保持具3 ’是在晶圓收納容器內,形成以二側基準面爲 對稱面而呈相對置的一對鏡像體構造,因此在第4圖至第 8圖僅顯示其單側(二側基準面,是與圖中的通過晶圓中 心的縱向中心線(一點鏈線)一致。第4圖用符號Η表 示)。第4圖係顯示半圓弧狀的環狀層架的例子(第4圖的 層架在內側有一個大孔,可視爲D字形層架的一種)。在 晶圓保持具3的支承板部51設置層架50,層架50是由 〇 支承板部51的兩處(圖中的Μ、Ν)來支承。層架50,是 從Μ及Ν延伸成圓弧狀的帶狀,層架50的內側(內部)成 爲環狀構造。由於層架50是成爲環狀構造,可減輕層架 50的重量,而能抑制層架50本身重量所造成之撓曲。 另外,由於層架50是在Μ及Ν兩處被支承板部51 支承,故能更強固地支承層架50。因此,層架50可朝半 導體晶圓的徑向伸出,而使其位置(支承半導體晶圓背面 的位置)的調整自由度變大。由於在層架50上載置半導體 © 晶圓,爲了維持層架50不變形的狀態,除了在Μ及Ν之 支承板部的支承強度加大、或將層架本身的強度加大以 外,減輕層架本身的重量也是有效的,因此除了形成環狀 構造以外,隨著離開支承部Μ、Ν而使層架50變薄變細 的構造也是有效的。另外,藉由形成環狀構造,能使層架 往晶圓中心延伸,而能支承更廣區域的晶圓背面,如此可 增大晶圓背面的支承位置(亦即載置突起52的位置)之自 由度。 在層架50的三處(圖中的P、Q、R)設置載置突起 -17- 200946418 52,其與半導體晶圓的背面的既定部分接觸以將半導體晶 圓從背面側支承。半導體晶圓,在晶圓保持具3的(¾¾ 板部51)的限制部201,使半導體晶圓的周緣部與晶圓保 持具3接觸而在徑方向施以限制。亦即,在將半導體晶Μ 從晶圓收納容器取出放入時,是以半導體晶圓的背面朝下 的方式來配置晶圓收納容器1(層架50的載置突起52朝 上)。打開蓋體4,將晶圓插入晶圓收納容器本體2(例如 將晶圓背面載置於叉構件),而載置在層架50的載置突起 〇 52上。由於層架50是在晶圓收納容器本體2內形成1對 (亦即兩處,載置突起52也是在層架50設置複數個)’因 此將半導體晶圓載置於載置突起52上之後,即使移去叉 構件,半導體晶圓也不會移動(當然必須使載置突起52的 高度一致以讓半導體晶圓形成水平)。在將期望片數的半 導體晶圓放入晶圓收納容器後,閉合蓋體4。在蓋體4安 裝有:與晶圓周緣部接觸,且具備用來將晶圓在徑方向施 以限制的限制部之晶圓按壓構件94(第1 0圖)。如此,半 ❹ 導體晶圓,是藉由從設置於晶圓收納容器本體的1對晶圓 保持具3的限制部201及安裝於蓋體4的晶圓按壓構件 94朝半導體晶圓徑方向的施力,而被按壓固定住。 在此,根據第9圖來說明本發明的晶圓保持具3的限 制部201。第9圖是將在晶圚保持具設置半導體晶圓的狀 態從晶圓厚度方向觀察的圖。S代表半導體晶圓,5 0代表 層架,52代表載置突起,201代表限制部。限制部201是 晶圓邊緣部與晶圓保持具3的支承板部51接觸的區域, -18- 200946418 用來將晶圓在徑方向施以限制。圖中,雖顯示限制部和層 架位在相同位置,但晶圓邊緣與限制部接觸的位置,有時 也會和層架的位置不同。又從第4圖至第7圖可看出,限 制部201不一定要和層架50形成連續的(也是有連續的情 況。亦即,可在L、Μ、N部設置限制部)。限制部201較 佳爲設置在可固定半導體晶圓之最佳位置。在期望儘量減 少與半導體晶圓接觸的部分的情況,只要儘量減少與晶圓 © 接觸的部分即可。然而,在因接觸所產生的粒子等非常少 的情況,或因接觸所產生的粒子等不致構成問題的情況, 若增大限制部20 1之與晶圓接觸的區域,則可更強固地固 定住晶圓。 第9(a)圖係顯示限制部201具有V形溝槽(或U形溝 槽)的情況。半導體晶圓S的邊緣被限制部的V形溝槽 202挾持,而且半導體晶圓S背面被層架50的載置突起 52支承固定著。在如此般使用V形溝槽或U形溝槽作爲 © 限制部201的情況,由於半導體晶圓邊緣部Υ的斜面上 部103也會接觸限制部201,故從接觸部產生的粒子等容 易附著於半導體晶圓表面的元件區域而發生問題。 第9(b)圖係顯示具有大致垂直壁狀的側壁之限制部 201的圖。僅半導體晶圓S的邊緣前端,亦即僅半導體晶 圓S的側端頂部102與限制部201的側壁203接觸,半導 體晶圓S的斜面上部1〇3和斜面下部1〇4都沒有接觸。半 導體晶圓S的背面被載置突起52支承。在此情況,由於 半導體晶圓邊緣部的斜面上部並未接觸限制部201,故不 200946418 會發生如第9(a)圖所示之從接觸部產生的粒子等容易附著 於半導體晶圓表面的元件區域的問題。 第9(c)圖係顯示限制部201的下部204(與半導體晶圓 S的背面側接觸的部分)呈傾斜的情況。半導體晶圓S的 邊緣當中的斜面下部104會與該傾斜面204接觸。藉由調 整載置突起52的高度,能使限制部201的傾斜面204接 觸半導體晶圓S的斜面下部1 04且使半導體晶圓s的側端 頂部102接觸限制部201的垂直側壁203。相較於第9(b) © 圖的情況,由於半導體晶圓S和限制部201的接觸面積增 大,晶圓收納容器內之半導體晶圓的穩定度變佳。在此情 況也是,由於半導體晶圓邊緣部的斜面上部103未接觸限 制部201,故不會發生如第9(a)圖所示之從接觸部產生的 粒子等容易附著於半導體晶圓表面的元件區域的問題。 載置突起(52(P)、52(Q)、52(R)),在本發明,是以晶 圓中心爲中心,從上述晶圓收納容器的面部(facial)基準 面朝前述開口側及底側(相對於開口側之裏側,以開口側 〇 朝上的方式置放收納容器時是收納容器的下側,或是與開 口側相對置的側)方向以〇度〜(5度配置(ά爲30〜70的數 値)。面部基準面是指,將收納於收納容器本體的晶圓二 等分,而與收納容器的前面(晶圓取出放入的地方,亦即 開口面)平行的垂直面。在第4圖,面部基準面,是包含 通過晶圓中心的中心線G且與紙面垂直的面。在第4 圖,載置突起52(Ρ)是以晶圓中心0爲中心而從面部基準 面G朝開口側(第4圖的上側)方向形成角度rl;載置突起 -20- 200946418 5 2(R)是以晶圓中心0爲中心而從面部基準面G朝底側(第 4圖的下側)方向形成角度及r2是在0度〜<5度(5 =30~70)的範圍,藉此能穩定地載置晶圓。再者,在ri和 r2大致相等的情況,晶圓的穩定性更佳。另外,在超出 上述範圍的情況,特別是rl超過70度的情況,層架和載 置突起會成爲阻礙,也可能會造成把持部(end effector)無 法進入。特別是,若所載置的晶圓間的間距小,其阻礙會 〇 變大。52(Q)是在52(P)和52(R)之間,其角度比Γ1和r2 更小。不管載置突起是1個的情況或載置突起是多數個的 情況,載置突起的位置都是以〇度度((5爲30〜70的數 値)爲佳。 在第4圖雖是顯示,載置突起是以面部基準面爲邊界 而在其上下及基準面附近分別設置1個的情況,但只要考 慮附設在其他晶圓保持具的層架上的載置突起的關係而能 將晶圓穩定地載置於層架上,將載置突起偏置於其中任一 〇 方亦可。載置突起爲1個或2個的情況也是同樣的,能以 面部基準面爲邊界而偏置於其上下或基準面附近。又具有 4個以上的載置突起的情況也是,載置突起能以面部基準 面爲邊界而偏置於其上下或基準面附近,或是可分散配置 於該等區域。另外,如上述般載置突起雖以〇度〜<5度(5 爲3 0〜70的數値)的範圍爲佳,但在不致妨礙晶圓的出入 或不致影響晶圓穩定性的情況下,也能在偏離前述角度的 位置設置載置突起。特別是在底側,如後述第8圖所示一 方的晶圓保持具的層架和另一方的晶圓保持具的層架互相 -21 - 200946418 連結的情況,亦可在該連結部分等設置載置突起。 若考慮到與收納於收納容器的晶圓中心隔著大致一定 距離的晶圓背面可接觸的區域(亦即載置突起的位置)’而 針對晶圓從收納容器的出入容易性及晶圓的撓曲性等進行 探討,該距離爲晶圓直徑的0.3倍~〇.5倍。再者,在晶圓 收納容器1中,如上述般用來取出放入晶圓的叉構件和臂 構件等會進入,因此從晶圓收納容器1的中心部起算的某 個範圍內可能無法配置層架50。亦即’在設計層架50的 © 配置及大小時,必須避開晶圓的操作區域。又由於在層架 50內的載置突起52上載置半導體晶圓,爲了防止半導體 晶圓發生轉動或移動,必須計算整體的均衡而算出層架 50內的載置突起52的位置。例如,如第4圖所示,以rl 和r2大致相等且5 2 (Q)位於其中間(亦即面部面附近)的方 式在三處設置載置突起 52,藉此形成穩定的狀態。另 外,藉由採用微小形狀的載置突起52,可減少與半導體 晶圓背面的接觸面積,而能減少接觸部產生的影響,但若 © 過於微小,單位面積的荷重變大,因此也要考慮磨耗程度 來算出最佳的形狀。另外,載置突起52的數目並不限於 上述三處,也可以更多。或者,考慮到晶圓保持具有1對 且進一步安裝後述後層架的情況,只要晶圓穩定,載置突 起52爲1或2個亦可。因此,載置突起52能在上述角度 〇度~ (5度(5爲30~70的數値)內設置1處以上。 再者,層架50,爲了符合半導體工業的規格,在半 導體晶圓的背面位置,宜形成在以晶圓中心爲中心而具有 -22- 200946418 60~ 140度的視角r的位置(第7圖)。在此的視角,從第7 圖可看出,從晶圓中心觀察層架時,是相當於晶圓圓周方 向的層架所佔範圍的中心角。因此,例如佔全圓周的層架 的情況,視角爲360度;佔圓周一半的層架的情況,視角 爲180度。若考慮到與二側(bilateral)面隔著大致一定距 離的晶圓背面可接觸的區域,而針對晶圓從收納容器的出 入容易性及晶圓的撓曲性等進行探討,該距離爲晶圓直徑 Q 的0.3倍〜0.5倍,且可接觸區域的視角r最大爲約140 度。又爲了穩定地載置晶圓,視角r必須爲60度左右(晶 圓保持具的層架爲1個的情況)。 再者,在晶圓收納容器1中,如上述般用來取出放入 晶圓的叉構件和臂構件等會進入,因此從晶圓收納容器1 的中心部起算的某個範圍內可能無法配置層架50。亦 即,在設計層架50的配置及大小時,必須避開晶圓的操 作區域。又由於在層架50內的載置突起52上載置半導體 ❹ 晶圓,爲了防止半導體晶圓發生轉動或移動,必須計算整 體的均衡而算出層架50內的載置突起52的位置。例如, 若在形成上述視角r之層架50的帶狀部分33上’在將視 角大致二等分的位置共三處設置載置突起52,會成爲穩 定的狀態,再者,藉由採用微小形狀的載置突起52,可 減少與半導體晶圓背面的接觸面積,而能減少接觸部產生 的影響,但若過於微小,單位面積的荷重變大’因此也要 考慮磨耗程度來算出最佳的形狀。另外,載置突起52的 數目並不限於上述三處,也可以更多。或者’只要晶圓穩 -23- 200946418 定,載置突起52爲1或2個亦可。基於以上說明,載置 突起52,可在形成上述視角r之層架50的帶狀部分33 上,以將視角大致二等分的位置爲中心而設置1處以上。 在禁止半導體晶圓的背面周緣部與晶圓收納容器接觸 的情況,也能使用本發明的層架50。亦即,在層架50的 臂部34或帶狀部分33 (第4圖的層架呈圓弧狀,故臂部 和帶狀部一致)中,只要在相當於晶圓周緣部的部分(通常 爲臂部34的場所)不設置載置突起,即可輕易地實現。 © 第5圖係顯示其他的層架50的例子。在晶圓保持具 3的支承板部51附設層架50,層架50是被支承板部51 的兩處(圖中的Μ及N)所支承。層架50,是從Μ及N延 伸而在中途彎曲,沿半導體晶圓的圓周方向呈帶狀延伸而 連結在一起。層架50的內側當然是形成環狀構造。在第 5圖,載置突起52是在圓周方向的帶狀部分33設置於三 處(P、Q、R)。這個狀態,也是取半導體晶圓的力矩的平 衡(晶圓載置位置,相對於晶圓中心位於大致等距離的位 © 置),因此半導體晶圓的穩定性佳。又同時顯示限制部 201。另外,第5圖的層架也是,在層架內側的1個大孔 是被臂部及帶狀部分所包圍,因此也能視爲是D字形層 架。 第6圖係顯示其他的層架50的例子。在晶圓保持具 3的支承板部51附設層架50,層架50是被支承板部51 的兩處(圖中的Μ及Ν)所支承。層架5〇是形成內側爲環 狀構造之長方形帶狀。在第6圖’載置突起52是在長方 -24- 200946418 向的帶狀部分33設置於三處(P、Q、r)。載置突起52, 在僅在一處載置晶圓時不穩定的情況,是如此般設置二處 以上’亦即設置複數個(第5圖、第6圖的情況是同樣 的)。另外’在第6圖的層架也是屬於d字形的1種。 第7圖係層架5〇在支承板部51的三處(圖中的L、 Μ、N)被支承的情況,是形狀和第4圖相同的內側爲環狀 構造之圓弧狀層架50。也受到支承板部51的正中央的支 〇 承以補強帶狀部分33。在第7圖,載置突起52是在圓周 方向的帶狀部分33設置三處(P、Q、R)。第5圖及第6圖 的形狀的層架50也是同樣的,可在正中央附近受支承板 部51的支承以補強帶狀部分33。第7圖所示的層架在內 側具有2個孔,可稱爲Β字形層架。 本發明的層架,也能具有比第7圖所示的Β字形層架 (內側具有2個孔的層架)更多的孔。例如,以臂部或帶狀 部作爲框架來形成網狀。在該網狀框架部分的1或複數部 〇 位設置載置突起,而在其上方載置晶圓。依據這種構造, 可將載置突起上所載置的晶圓重量分散於多數個框架。如 以上所說明,本發明的層架,藉由在內側具有1個或複數 個孔,可減輕層架重量,可減少施加於層架和支承板部的 根部的力量,即使在層架的載置突起上載置晶圓,層架也 不會發生過度撓曲。 第8圖係顯示,在容器本體2內的相對置的側壁部 2C及2D設有1對層架50之2個晶圓保持具3的層架相 連結的狀態。第8圖所示的晶圓保持具3的形狀’是和第 -25- 200946418 5圖所示的類似,層架50的帶狀部分33沿圓周方向(下 方)延伸,和另一方的晶圓保持具3的層架50的帶狀部分 連結。本發明也能使用這種連續的晶圓保持具3° 如前述說明般,層架50的作用’是將複數個晶圓以 隔既定的間隔沿(半導體晶圓的)軸方向整齊排列的狀態予 以支承。半導體晶圓的厚度,雖依晶圓尺寸而定,但在進 行背面磨削前爲約 〇.4|11111~約 1.2mm(直徑 100mm~600mm 的晶圓)。另外,層架厚度爲約〇.2mm〜約2.0mm。若考慮 © 到載置突起的高度、層架和晶圓的間隙,收納容器之層架 間的間距爲約5mm〜25mm。 如第3圖所示,在晶圓保持具3的上部設置2個把手 54。該把手54,是抬起晶圓保持具3時供握持的部分。 可用手指或機械握持2個把手54而往上抬起。上述支承 板部51,是將各層架及限制部以一體的方式支承著。晶 圓保持具3,係藉由上部嵌合部55、下部嵌合部56而以 可拆裝的方式固定於容器本體2之相對置的各側壁部 〇 2C、2D。該上部嵌合部55及下部嵌合部56是構成晶圓 保持具3的安裝部。 第1圖係顯示晶圓保持具3安裝於晶圓收納容器本體 的側壁部2D的狀態。關於將晶圓保持具3固定在晶圓收 納容器的方法,例如是詳細記載於日本特開2004-2 14269 號。在將蓋體4(用來閉合收納容器本體4的開口 2F)蓋合 於收納容器本體4時,藉由設置於收納容器本體側及/或 蓋體側的密封構件,使收納容器本體2的內部和外部環境 -26- 200946418 氣密地隔離。 第ίο圖係顯示配合蓋體而按壓晶圓之晶圓按壓構件 的立體圖,第1 1圖係其俯視圖。晶圓按壓構件94如第 10圖及第11圖所示,是形成大致長方形。該晶圓按壓構 件94的長邊方向兩端部和中央部是固定在蓋體4的背 面,在其間構成按壓部95。按壓部95,是將半導體晶圓 S從其上部施以彈性按壓以進行支承的構件,是由多數個 〇 並排的按壓帶96所構成。按壓帶96是有彈性的構件,是 形成向下彎曲。再者,按壓帶96的平面形狀(第1〇圖的 狀態的形狀),是沿著半導體晶圓S的周緣彎曲成波形, 而使半導體晶圓S不致進入按壓帶96的間隙。 按壓帶96的側面形狀,是形成朝下側的山形。在該 山形部分的2個頂點位置設置:將半導體晶圓S逐一嵌合 而隔著一定間隔予以支承之嵌合溝槽97。嵌合溝槽97是 形成銳角以挾持半導體晶圓S的周緣。 Ο 晶圓按壓構件94,可在收納容器本體裝設晶圓後, 放入收納容器本體,然後再將蓋體4對準收納容器本體2 而蓋合。或是,將晶圓按壓構件94預先安裝於蓋體4’ 在將蓋體4蓋合於收納容器本體2時,使其對準裝設在收 納容器本體2內的晶圓。後者的情況適用於自動化。嵌合 於晶圓按壓構件94的嵌合溝槽97之半導體晶圓S,是被 形成銳角的嵌合溝槽97所挾持而受支承。在此嵌合溝槽 97雖是形成銳角,但一般而言,是將嵌合溝槽97的角度 最佳化以適當地進行晶圓的取出和保持。換言之’嵌合溝 -27- 200946418 槽97不一定要是銳角,也可以是鈍角或以大致垂直面來 支承之u字形。藉此,即使是對晶圓支承容器1施加強 力衝擊的情況,嵌合溝槽97仍能挾持半導體晶圓s的周 緣而抑制旋轉及移動,以進行確實的支承。另外’由於按 壓帶96沿著半導體晶圓S的周緣而形成波形,即使半導 體晶圓S脫離嵌合溝槽97仍不會進入各按壓帶96之間。 嵌合溝槽97,可如第9(a)圖所示般形成V形溝槽(或 U形溝槽)。這時,可獲得和嵌合溝槽97形成銳角的情況 © 相同的效果。或是如第9(b)圖或第9(c)圖所示般形成:僅 半導體晶圓的側端頂部、或是僅半導體晶圓的側端頂部和 晶圓的斜面下部與晶圓接觸的構造。這時,雖沒有挾持晶 圓的效果,但利用從半導體晶圓的側端頂部朝半導體晶圓 徑方向的按壓力,可藉由晶圓保持具3的限制部(1對)和 晶圓按壓構件94來固定半導體晶圓。 晶圓按壓構件94,可具有和第9圖所示相同的層架 及載置突起,以支承半導體晶圓的背面。如此般藉由具備 〇 層架等,可更穩定地固定半導體晶圓。 若晶圓大口徑化成300mm以上,若維持晶圓厚度不 變其撓曲量會變大,爲了抑制撓曲量則必須增大其厚度, 隨著晶圓的體積變大,晶圓重量也會變大。因此在本發明 的層架呈水平的情況,若晶圓變得大口徑化,在載置晶圓 時,依層架的強度可能造成層架向下撓曲。若該撓曲量變 大,在用載置突起來支承晶圓背面的情況,晶圓周緣部會 和層架接觸’起因於該接觸會產生粒子。爲防止此現象, -28- 200946418 在本發明的層架,是從(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的根部朝層 架的前端,亦即朝所載置的晶圓徑方向的晶圓中心而形成 往晶圓中心軸側上方傾斜,也就是從所載置的晶圓的背面 側朝表面側方向傾斜。而且,層架的最上部,就是形成於 該層架的載置突起的最上部。 第14圖係前述呈傾斜的層架之示意圖,是將晶圓收 納容器的蓋體卸下,從載置晶圓的方向、亦即晶圓徑方向 〇 觀察的圖(第1圖的側壁部2A朝下的狀態)。圖中之下方 爲晶圓背面側,圖中之上方爲晶圓表面側。在收納容器本 體311的兩側壁部(左右的側壁部,第1圖及第2圖的 2C、2D)安裝(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312。如第14圖所 示’(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312,是在三處的安裝部(上部 315、中央316、下部317)大致垂直地安裝於收納容器本 體311的側壁部(2C、2D)。另外,(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 312是大致對稱地安裝於收納容器本體311的側壁部 © (2C、2D)。層架313是以朝上方傾斜的方式安裝於(晶圓 保持具)支承板部3 1 2。沿晶圓軸方向配置的層架3 1 3數 目’是和收納於晶圓收納容器的晶圓數目相同,傾斜角爲 一定(0)且層架313的間距也是一定的。傾斜角,可以是 呈傾斜的層架的中心軸和晶圓背面的夾角,也可以是呈傾 斜的層架所支承的晶圓背面和該層架之與該晶圓背面相對 置的側面的的夾角。在層架313的前端部附設載置突起 319’該載置突起319的最上部是在層架313當中最高的 部分。如第14圖所示,晶圓S背面被載置在該層架上, -29- 200946418 並收納於晶圓收納容器。如前述般,晶圓S周緣部是與用 來將晶圓S在徑方向施以限制的限制部3 1 4接觸’其接觸 狀態是和第9圖的說明相同。 晶圓S背面是與層架313當中最高的部分,亦即載置 突起319接觸。若晶圓S僅在周緣部受支承而在晶圓S的 背面呈自由狀態(未受支承),其重量會造成晶圓S撓曲’ 且如前述般隨著晶圓S的大口徑化,其撓曲量變大。只要 在本發明的層架上載置晶圓S,由於晶圓S是連背面也受 ® 到支承,故能抑制晶圓撓曲。然而,在水平層架的情況’ 晶圓S的重量可能造成層架往下沉。特別是在厚度薄的層 架或由低強度的材料構成的層架的情況,由於往下方的變 形量變大,可能會導致晶圓S彼此接觸或層架與晶圓表面 接觸。又爲了防止該等的接觸,必須將層架間距加大而使 收納容器變大。再者,若層架往下方變形’晶圓背面可能 會接觸層架的根部附近。 於是,藉由採用第14圖所示之往上傾斜的層架 〇 3 1 9,可抑制往下方的傾斜,可縮小層架的間距而使晶圓 收納容器小型化,或能在晶圓收納容器內收納更多數的晶 圓。此外,由於晶圓S的背面不會與載置突起319以外的 層架313部分接觸,從晶圓表面繞到晶圓背面周緣部的薄 膜不會剝離而產生粒子,因此不致污染晶圓’如此可將晶 圓收納容器內保持在極清淨的狀態。再者,也能使層架變 薄或寬度變窄,而能謀求層架的輕量化。 在第14圖雖僅顯示1個載置突起319,但只要載置 -30- 200946418 突起319的高度一致,也能設置複數個載置突起319。在 具有複數個載置突起3 1 9的情況,由於層架呈傾斜,必須 使該等載置突起319的最上部的高度一致而和晶圓背面同 時接觸。晶圓背面是載置於該等的載置突起319上,若載 置突起319最上部的高度不一致,晶圓會發生傾斜,或存 在著無法與晶圓背面接觸的載置突起319,並不理想。在 層架313之高度相等的複數場所設置載置突起319的情 ❹ 況’可設置相同大小(單體的載置突起的高度相同)之載置 突起319。但在層架313的高度不同的複數場所設置載置 突起319的情況,必須調整載置突起319的大小(單體的 載置突起的高度),以使完成時(或安裝於晶圓收納容器時) 的層架最上部的高度相同。 在讓層架傾斜的情況也是,從晶圓的中心軸上方(亦 即晶圓面的上方)觀察的圖,是例如和第4圖至第8圖相 同。層架的形狀爲第4圖所示的圓弧形的情況,圓弧狀的 〇 層架的中央附近在層架中最高。若僅在該部分設置1個載 置突起(第4圖的52(Q))時,只要考慮該載置突起的高度 即可’若在其他部分也要設置載置突起(第4圖的52 (P)、 52(R))時,則必須加高52(P)、52(R)(單體)載置突起的高 度而使其和52(Q)的高度相等。 第5圖的形狀的情況會變得稍微複雜。層架的臂部 34當然是往上傾斜,層架的帶狀部分33可爲整體的高度 相同’該帶狀部分33亦可進一步往上方或下方傾斜。在 帶狀部分33高度相同的情況,可設置高度相同的載置突 200946418 起52(P)、52(Q)、52(R)。在呈傾斜的情況,必須調整單 體的載置突起52(P)、52(Q)、52(R)的高度,而使其全部 成爲相同尚度。 第6圖的形狀的情況也是變得稍微複雜。層架的臂部 34當然是往上傾斜,層架的帶狀部分33可爲整體的高度 相同’該帶狀部分33亦可進一步往上方或下方傾斜。在 帶狀部分33高度相同的情況,可設置高度相同的載置突 起52(P)、52(Q)、5 2(R)。在呈傾斜的情況,必須調整單 _ 體的載置突起52(P)、52(Q)、52(R)的高度,而使其全部 成爲相同高度。 在第7圖的形狀的情況,是和第4圖所示的情況類 似。圓弧狀部分34、33往上傾斜,補強部分也往上傾 斜。圓弧狀的層架的中央附近是在層架當中最高。若僅在 該部分設置1個載置突起(第7圖的52(Q))時,只要考慮 該載置突起的高度即可,若在其他部分也設置載置突起 (第7圖的52(P)、52(R))時,則必須將52(P)、52(R)(單體) 〇 載置突起的高度增高成和52(Q)的高度相等。 第8圖的形狀的情況也是變得稍微複雜。層架的臂部 34當然是往上傾斜,層架的帶狀部分33可爲整體的高度 相同,該帶狀部分33亦可進一步往上方或下方傾斜。在 帶狀部分33高度相同的情況,可設置高度相同的載置突 起52(P)、52(Q)、52(R)。在呈傾斜的情況,必須調整單 體的載置突起52(P)、52(Q)、52(R)的高度,而使其全部 成爲相同高度。再者,在與另一側的層架相連結的部分, -32- 200946418 可爲高度相同,亦可爲進一步往上或往下傾斜。在該連結 部分設置載置突起的情況,其高度必須和其他的載置突起 (52(P)、52(Q)、52(R))相同。 第15圖係顯示形狀和第4圖〜第8圖不同的層架的例 子,晶圓收納容器本體331是處於通常設置的狀態,亦 即,晶圓收納容器本體33 1的底部(第1圖的2E)朝下,晶 圓出入側(開口側)(第1圖的2F)朝上,是在正面看得到晶 〇 圓面的方向的截面圖(未顯示晶圓面)。第15圖所示的晶 圓保持具,是和第4圖〜第8圖同樣的,呈對稱地分別安 裝於容器本體331內的相對置的側壁部2C及2D。形成於 晶圓保持具的層架仍是呈環狀構造,複數個層架是鄰接於 —側的(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332或333,藉此可謀求層 架的輕量化和強度提昇。 第1 5圖所示的層架,是呈底邊位於收納容器本體側 (側壁部2C側或2D側)之大致等邊三角形(底邊部沿晶圓 〇 外周呈大致圓弧狀,二個子層架(爲了和到此爲止所敘述 的配置在收納於收納容器的晶圓的軸方向之層架區別而稱 爲「子層架」)爲等邊且在前端部交會的形狀)的環狀構 造,是將同大小且同形狀的二個大致等邊三角形的子層架 334(第1子層架3 34- 1、第2子層架334-2)形成於一方的 晶圓保持具。另外,在安裝於相對置的側壁部之晶圓保持 具也是,以大致對稱的方式形成二個同樣的子層架 335 (3 35-1、335-2)。1組子層架之2個等邊子層架交會的 前端部(也稱爲頂點(部))是大致朝向晶圓中心。在這種懸 -33- 200946418 臂式的子層架的情況,在以相同材料和相同重量來做比較 時’等邊三角形的形狀是強度最強的形狀之一,因此是最 適用於本發明的晶圓保持具的形狀。而且由於具備複數個 同樣的等邊三角形形狀,即使支承大口徑晶圓,也能使撓 曲和扭曲成爲最小。在第15圖由於晶圓保持具有2個, 晶圓是由4個等邊三角形的子層架來支承。一般而言,子 層架的個數的最大數目是取決於:1個大致等邊三角形的 前端部之交角(頂角)、等邊長度以及(晶圓保持具)支承板 ❹ 部的尺寸。 第 15圖所示的載置突起 336(336-1、336-2)及 337(337-1、337-2),是形成於等邊三角形的子層架的和底 邊相對置的頂點附近。亦即,在第1子層架3 34- 1的頂點 附近設置第1載置突起336-1,在第2子層架334-2的頂 點附近設置第2載置突起33 6-2。另外,在對稱位置之子 層架335-1的頂點附近設置第1載置突起337-1,在子層 架335-2的頂點附近設置第2載置突起337-2。第15圖所 ❹ 示的4個等邊三角形由於具有同程度的大小,形成於各頂 點之載置突起的位置,是將載置於其上方的晶圓之與周緣 部隔著大致等距離的位置的背面予以支承。因此,晶圓重 量是同程度地分配於載置突起,晶圓本身重量所造成的撓 曲變得更均一。層架(子層架也是同樣的)呈水平的情況, 如前述般,依層架強度及層架重量可能發生層架往下變 形,但圖示之等邊三角形的形狀是變形量最少的形狀之 一。爲了進一步減少變形量,如第14圖所示,相對於晶 -34- 200946418 圓面,使層架形成往上傾斜的構造。亦即,層架是形成: 從層架和(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的根部朝層架前端部往晶 圓中心(軸)側上方傾斜。如此般將層架設計成複數個大致 等邊三角形且讓層架傾斜,可在確實地抑制層架變形的狀 態下僅藉由載置突起來支承晶圓。結果,晶圓本身的揍曲 也會變得非常少。 層架及載置突起,由於通常是使用樹脂來成形,可製 Ο 作出對應於其等的形狀之模具,將樹脂注入模具(例如射 出成形)而製作成層架及載置突起。 第19圖係將第14圖所示的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及 層架)放大的示意圖。層架513,相對於(晶圓保持具)支承 板部5 1 1是以前述角度0傾斜。如前述般(晶圓保持具)支 承板部511在安裝於收納容器的狀態下,在載置晶圓時, 相對於水平面(晶圓面)呈垂直狀態,因此這時角度0是相 對於水平面爲鉛垂方向的角度。在層架513的前端部附設 〇 載置突起514,在其上方以接觸晶圓S背面的方式載置晶 圓S。角度0,是層架513所支承的晶圓背面和層架513 的與晶圓背面相對置的側面的夾角。若層架513與水平的 夾角爲α,則α=90 - 0。另外,如前述般,晶圓S的邊 緣部與(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5 1 1的限制部5 1 2接觸。角 度α只要爲0.1度以上即可,但在載置晶圓S時,受到晶 圓重量使層架513往下變形而使層架變得比水平位置更低 的情況,是比0.1度更大。若加大該角度α ,當然層架 513的間隔(間距)會變大。另外,依層架513長度的不 -35- 200946418 同,其間隔也會改變。在晶圓收納容器雖希望能收納多數 的晶圓,但由於受到晶圓收納容器大小的限制,角度α宜 爲0.1〜3.5度。另外,由於(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也可能 發生彎曲的情況,角度0有時宜視爲:在層架載置晶圓 時,相對於晶圓面(水平面)的鉛垂方向和層架的夾角。
若層架513的間距爲a,(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511 的限制部512至載置突起514的最上部(晶圓接觸位置)的 距離、亦即(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511的根部至形成於層 Q 架513之載置突起514的最上部的連結線之晶圓徑方向成 分爲b,層架513的根部厚度爲c,層架513根部上端至 載置突起514的最上端部的距離爲d,載置突起514的最 上端部至層架513根部下端的距離爲e,貝!J a = c + d + e。另 外,若層架513長度(層架513的根部至載置突起514的 最上端部所在的層架位置的距離)爲m,則b = msin 0。 b只要比晶圓周緣部(從晶圓邊緣端起算1〜5mm的部 位)更內側即可,但在晶圓變得大口徑化的情況,由於晶 © 圓重量會造成晶圓本身撓曲,故不宜過短(晶圓之比b更 內側的部分發生撓曲)。在晶圓徑3 00-5 00 mm的情況,b 宜爲40〜100mm。具有上述b及α的層架,能以不致阻礙 晶圓出入且儘量減少晶圓重量所造成的晶圓撓曲的方式來 支承晶圓背面。例如,在載置4 5 0mm晶圓的情況,能以 儘量抑制晶圓撓曲的方式來支承晶圓背面,且能以樹脂毛 邊等(層架等的成形時發生在層架上)不致接觸晶圓的方式 來支承晶圓。 -36- 200946418 c =約 2.5mm、e =約 2mm 時,b =約 90mm、α=約 3.5 度時,層架間的間距a爲約10mm。然而,c、α會依層架 的材料強度而可能變得更小,e會依晶圓厚度和晶圓出入 收納容器的裕度而有增減。又關於b,會依層架本身重量 所造成的變形程度、晶圓出入時的困難程度等而改變。例 如,晶圓本身重量所造成的變形程度完全沒有問題且晶圓 出入時困難度小的情況,在大口徑晶圓的情況,可往比 〇 90mm更內側、亦即往晶圓中心側延伸,再者若在其間設 置1個以上的載置突起等,可進一步減少晶圓本身的撓 曲。 第15圖所示之大致等邊三角形的子層架,其頂角爲 15〜140度,較佳爲45〜75度,最佳爲大致60度。例如在 3 00mm的收納容器,1個晶圓保持具(相對於晶圓中心之 晶圓保持具部區域的視角爲約75度)所附設的子層架的數 目說明如下。在b = 4 0mm、頂角15度的情況,大致等邊 G 三角形的底邊長爲約11 mm、等邊長約41mm,因此是附 設最多約18個的等邊三角形子層架。在b = 4 0mm、頂角 45度的情況,大致等邊三角形的底邊長爲約3 4mm、等邊 長約44mm,因此是附設最多約6個的等邊三角形子層 架。在b = 40mm、頂角 60度的情況,是附設最多約4 個;在b = 40mm、頂角75度的情況,是附設最多約3 個;在b = 40mm、頂角140度的情況,是附設1個大致等 邊三角形子層架。 在3 0 0mm的收納容器,1個晶圓保持具(相對於晶圓 -37- 200946418 中心之晶圓保持具部區域的視角爲約75度)所附設的子層 架,在b = 90mm的情況其數目說明如下。在頂角15度 時,附設最多約8個的大致等邊三角形子層架。在頂角 45度時,附設最多2個的大致等邊三角形子層架。在頂 角60度時,附設約2個的大致等邊三角形子層架。在頂 角75度時,附設1個的大致等邊三角形子層架。 在45 0mm的收納容器,1個晶圓保持具(相對於晶圓 中心之晶圓保持具部區域的視角爲約75度)所附設的子層 ❹ 架,在b = 90mm的情況其數目說明如下。在頂角15度 時,附設最多約12個的大致等邊三角形子層架。在頂角 45度時,附設最多約4個的大致等邊三角形子層架。在 頂角60度時,附設2個的大致等邊三角形子層架。在頂 角75度時,附設約2個的大致等邊三角形子層架。 第16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具有呈傾斜的層架之其他實 施例。第16圖所示的層架343,是和第14圖所示的層架 同樣的,相對於(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呈傾斜,亦即如前 〇 述般在載置晶圓時’相對於水平面(或晶圓面)呈傾斜。且 進一步具備層架補強肋350。層架補強肋350,是形成在 與層架所支承的晶圓相對置的側之層架面和(晶圓保持具) 支承板部之間’從層架的根部延伸到層架中段,可將層架 予以補強。藉由該層架補強肋350’在載置晶圓時,可將 晶圓重量所造成之層架撓曲抑制成最小,且能防止層架的 間距變大,結果可增加容器內之晶圓收納數目。 第19圖也顯示層架補強肋515。層架補強肋515,是 -38- 200946418 在(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511和層架513的根部,以厚實 且水平的狀態往晶圓徑方向延伸,藉此來補強層架513。 該根部的受力最大。亦即,除了承受層架整體的重量以 外’在將晶圓載置於層架時還承受晶圓重量。因此,根部 之肋高度(厚度)大。由於層架側的層架補強肋的重量也會 負荷於根部,隨著遠離根部,逐漸使其高度變小,以避免 發生應力集中部分。換言之’層架補強肋是從層架(和支 〇 承板部)的根部延伸至層架中段,層架補強肋的晶圓軸方 向的尺寸,在根部最大’而隨著接近層架中段逐漸變小。 另外,取代這種層架補強肋,使層架具有厚度,且使根部 的厚度較厚’而隨著接近層架前端使其厚度變薄,如此也 能有效地強化層架。另外,上述層架的補強,不僅是適用 於呈傾斜的層架,也適用於未傾斜而呈水平的層架。例 如’可將層架局部增厚(但在將晶圓載置於載置突起時, 不致接觸晶圓表面及背面的程度),或配合不同材料來使 © 用等,以將層架施以補強。 第17圖係顯示’和第15圖同樣的大致等邊三角形形 狀的複數個子層架之層架補強肋,是從晶圓面側觀察的截 面圖。在大致等邊三角形的各子層架362、363、3 65、 366 的 2 個等邊(362-1 和 362-2 ' 363-1 和 363-2、365-1 和365-2、366-1和366-2)的內側附設:從子層架和(晶圓 保持具)支承板部(361、3 64)的根部延伸至各等邊的中段 之層架補強肋 371(371-1、 371-2)、 372(372-1、 372-2)、 373(373-1、 373-2)、 374(374-1、 374-2)。另外,在子層架 -39- 200946418 362、363、365、366的頂角部分別附設載置突起367、 3 68、369、370,這 4 個載置突起 367、3 68、369、370 最 上部的高度相等,在載置晶圓S時,由於這4個載置突起 是均一地與晶圓S背面接觸,故晶圓S不會傾斜。 第20圖係顯示,在和第17圖同樣的層架(子層架)上 載置晶圓的狀態之立體圖。層架522,是相對於(晶圓保 持具)支承板部521呈傾斜安裝,且具備:以(晶圓保持具) 支承板部521爲底邊之大致等邊三角形的2個等邊(522-1、522-2)。在2個等邊的交會部分之頂角附近附設載置 突起523,晶圓S背面載置於該載置突起523上。從層架 5 22的根部至2個等邊的的中央附近附設有層架補強肋 524(524-1、5 24-2)。由於是在層架5 22上載置晶圓S,層 架522會受到晶圓S重量所產生之往下的力。層架522是 呈懸臂樑狀,在(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521和層架5 22的 根部承受著晶圓S重量及層架5 22本身的重量。因此,若 根部的強度不足,層架5 22在根部附近可能發生變形。層 架補強肋524也附設在(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521,層架 補強肋524可在根部將層架522施以補強,以抑制根部的 變形。另外,雖然層架5 22本身也有往下變形的可能性, 但藉由層架補強肋524可儘量減少其變形發生。特別是由 於層架補強肋5 24是在根部較厚而往前端部逐漸變薄,因 此可進一步強化其補強程度。 另外,層架522的2個等邊(5 22- 1、522-2)大致相等 且在頂角部附設載置突起523,因此往下的力是均等地負 200946418 荷於各等邊,不致使一方承受較大的力量。如此也能儘量 減少層架的變形。再者,如前述般,晶圓S雖與(晶圓保 持具)支承板部的限制部525接觸,但層架522的根部之 (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部分521不一定會與晶圓S接觸。 亦即,晶圓S雖是呈圓形,但(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不一 定是呈圓形。然而,層架底邊側之(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 的一部分(或全部)是與晶圓邊緣接觸,該接觸部分成爲在 © 徑方向限制晶圓之限制部。在層架底邊側之(晶圓保持具) 支承板部全部都與晶圓邊緣接觸的情況,限制部(亦即, (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之與晶圓邊緣接觸的部分)成爲直 徑和晶圓徑大致相等的圓弧狀。 第1 8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除了具有附 設第17圖所示的層架補強肋之大致等邊三角形的子層架 之晶圓保持具以外,進一步設置:在與收納容器本體的開 口相對置之背面部(第1圖的底板部2E)內側具有後層架 © (設置於背面的層架而稱爲「後層架」)的晶圓保持具。該 後層架396(2個等邊396-1、396-2)和相當於底邊部的後 (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3 95是形成大致等邊三角形的環狀 構造。在與收納容器本體的開口部相對置的背面部內側, 藉由後晶圓保持具安裝部3 98來安裝後晶圓保持具。後層 架3 96是附設於後(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3 95,和安裝於 收納容器側壁部的上述層架(子層架)同樣的,其頂角部是 朝晶圓中心側。在大致等邊三角形的後層架3 96的頂角部 設置載置突起397。在將收納容器橫向放置時,該載置突 -41 - 200946418 起397的高度是和安裝於收納容器側壁部之其他子層架 (382、 383、 385、 386)的載置突起(387 、 388、 389、 390) 的高度相同,因此在載置晶圓S時,是和其他載置突起同 樣的使晶圓背面接觸該載置突起397。 因此,後層架396是和其他層架以同程度的角度0形 成傾斜(或是使載置突起3 97的高度一致)。另外,在其他 子層架未傾斜時,後層架396也同樣的不傾斜。如此般藉 由設置後層架,不僅是在設置在相對置的兩處之收納容器 © 側壁部之子層架,在設置於其等的大致中間位置的場所也 能支承晶圓背面,因此可進一步減少晶圓的撓曲,而能實 現更窄的間距’以進一步增多可收納於收納容器內的晶圓 數目。 和其他的層架(子層架)同樣的,附設用來補強後層架 396的層架補強肋399(3 99- 1、399-2)亦可。另外,後(晶 圓保持具)支承板部395,不一定要以大致等邊三角形的 底邊部的形式來形成直線狀,也能形成曲線狀。另外,在 〇 後(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395不一定要設置限制部,晶圓 邊緣不與後(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接觸亦可(在其他晶圓 保持具的限制部與晶圓邊緣接觸)。然而,若在後(晶圓保 持具)支承板部3 95設置限制部來按壓晶圓邊緣,可將晶 圓固定地更牢固。 另外’藉由使載置突起和收納於收納容器之晶圓中心 隔一定距離,可將晶圓穩定地固定在收納容器。爲了容易 從收納容器的開口進行晶圓的取出放入,且爲了儘量減少 -42- 200946418 晶圓撓曲,該距離宜爲所收納的晶圓直徑的0.3倍至〇·5 倍的範圍。 目前爲止所說明的晶圓保持具,主要是針對可和收納 容器分割或分離的構件的形式。由於晶圓保持具具有上述 般複雜的構造,若考慮到成形模具的製作以及定期洗淨 等,以上述分割或分離的形式較佳,但依該晶圓保持具的 構造,也能以和收納容器形成一體的方式來製作(例如插 〇 入成形)。形成一體的情況之好處在於,可省去晶圓保持 具之安裝及組裝作業,經由1次的成形即可製作出收納容 器本體和晶圓保持具。又關於洗淨也是,可改良洗淨裝置 和洗淨液,以和分別洗淨的情況同樣程度的作業即可完成 洗淨。例如,晶圓保持具的構成要素之安裝部可和收納容 器本體形成一體。另外,層架(包含子層架)也和收納容器 本體形成一體亦可。再者,限制部也和收納容器本體形成 一體亦可。這些都例如能在藉由插入成形進行成形時和收 © 納容器本體一起形成。 第21圖係顯示將晶圓保持具((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 和層架)藉由插入成形進行成形時的形狀的示意圖。插入 成形,是預先形成出晶圓保持具的成形體’將該成形體插 入收納容器本體的成形模具’然後注入樹脂而形成一體 物。以(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602配設於收納容器本體 601的嵌合部的方式進行插入成形。嵌合部是指’晶圓保 持具熔合於收納容器本體而接合成一體的部分。若使接合 部分(收納容器本體601和(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602的 -43- 200946418 邊界部分)的表面稍熔融而進行熔合,其接合強度變強, 因此要插入的晶圓保持具(特別是(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 6〇2),宜使用熔點比隨後注入的收納容器本體601樹脂低 的材料。然而,只要能形成包圍晶圓保持具的插入部的周 圍,不一定要符合前述條件。例如第21圖所示,能使用 具有包入部606的晶圓保持具和收納容器本體601的模 具,也能使用可形成底切(undercut)607之晶圓保持具和 收納容器本體601的模具。結果,附設層架603之晶圓保 ⑩ 持具不會從收納容器本體60 1脫離,而能使(晶圓保持具) 支承板部602和收納容器本體601強固地結合在一起。當 然,若配合上溶合性,可進一步強化其結合。 另外,藉由使晶圓保持具的插入部的角部儘量形成平 滑,可避免應力集中在隨後注入的收納容器本體樹脂,因 此可進行高加工精度的加工。另外,宜避免熱膨脹係數差 異太大的樹脂。在這種情況,若將成形品加溫,樹脂會產 生伸縮,而可能發生接合部的剝離或裂痕等。爲了防止熱 〇 收縮所造成的剝離,較佳爲在局部形成第21圖所示的底 切607。再者,在插入成形時,包圍(晶圓保持具)支承板 部6 02之收納容器本體601的樹脂厚度,必須能充分承受 插入所產生之內部應力。例如,相當於底切607外側的突 緣部和包入部6 06的厚度的設計很重要。 另外,關於層架,可不和(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形成 一體而僅將形狀複雜的層架予以分割分離,而在必要時再 將層架安裝於收納容器。 -44- 200946418 第22圖係顯示本發明的晶圓保持具的其他實施例。 本實施例的晶圓保持具610的特徵在於,(晶圓保持具)支 承板部611的內側呈中空(穿孔狀態)。如此般具有中空的 支承板部之晶圓保持具,配合上中空的層架可實現更進一 步的輕量化。第22圖的正中央的支承板部611是構成限 制部612,晶圓邊緣是與該部分接觸。層架616是形成內 側穿孔的E字形(在支承板部側穿孔)。在E字形層架的直 〇 線部分的交點(臂部6 1 5和帶狀部分6 1 3的交點)附近配置 載置突起614。第22圖雖是在1個層架配置3個載置突 起,但如先前所述並不限於3個,也可以是1個或2個, 或是比3個更多。但是,在配置成第22圖所示的位置的 情況,在載置晶圓時,晶圚重量和層架重量的合計荷重可 均一分散於3個臂部615,層架的穩定性佳而能延長層架 壽命。層架呈D字形或B字形等之無縱棒的情況,可使 用和第22圖所示的晶圓保持具同樣的中空支承板。另 ❹ 外,這種E字形、B字形或D字形等的無縱棒的層架也 是,除了呈水平以外,當然也能使用上述般之呈傾斜的構 . 造。另外,也能如上述般將該等晶圓保持具藉由插入成形 來形成出。 目前爲止,雖是說明在層架的既定位置配置1個或複 數個載置突起,但也能配置比前述實施例所敘述的情況更 多的載置突起。另外,載置突起是指,形成突(凸)狀或突 起狀之可載置晶圓的部分。載置突起的前端可以是既微小 且細,而使接觸晶圓背面的部分較小。或者,載置突起也 -45- 200946418 可以是前端部(載置晶圓的部分)呈平坦狀或曲面狀的載置 突起。或者,載置突起可在層架上面(載置晶圓時的上 側,是與晶圓背面接觸的側)之既定位置隔著間隔而形 成,以支承晶圓背面。載置突起,也可以使載置晶圓的部 位和晶圓形成平面重疊,亦即讓層架整體或一部分與晶圓 背面接觸。在此情況,是由層架本身來支承晶圓背面。在 此情況也是,可將層架的一部分(相當於晶圓背面之不要 被支承的部位)設計成凹狀,以避免接觸晶圓背面。例 ® 如,若晶圓背面的周緣部不想與層架接觸,可在支承晶圓 背面的周緣部之層架部分形成凹陷或讓其消失。或是,載 置突起的形狀也可以是半球狀或半圓柱狀。在半球狀載置 突起的情況’載置晶圓時,理論上是與晶圓形成點接觸, 實際上接觸部承受晶圓重量而稍微下沉,因此是成爲大致 圓形的面接觸。另外,在半圓柱狀的載置突起的情況,在 載置晶圓時,理論上是與晶圓形成點接觸,實際上接觸部 承受晶圓重量而稍微下沉,因此是成爲大致矩形的面接 〇 觸。 關於構成收納容器本體和蓋體的材料,可使用雜質氣 體產生少之高純度的聚碳酸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 酸醯亞胺、環烯烴聚合物、氟樹脂等的高分子材料。特別 是在晶圓製程內的容器一般是使用,在前述高分子材料混 合導電性塡料(碳纖維、碳粉、碳奈米管等)而賦予抗靜電 性或導電性的材料。又關於晶圓保持具((晶圓保持具)支 承板部、層架)所使用的材料,包括聚丙烯、聚對苯二甲 -46- 200946418 酸丁二酯、聚四氟乙烯、聚萘二酸丁酯、聚醚醚酮、氟樹 脂、聚乙烯、聚乙烯彈性體、聚烯烴彈性體等的高分子材 料。較佳爲使用:進一步在其等中混合導電性塡料(碳纖 維、碳粉、碳奈米管等)而賦予抗靜電性或導電性的材 料’如此可抑制起因於靜電而附著在收納容器、晶圓保持 具((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層架、載置突起)上的粒子 等。 G 作爲上述插入材料,如上述般可使用熔點比收納容器 本體更低的熱塑性樹脂或金屬材料。收納容器本體爲聚碳 酸酯製的情況’作爲晶圓保持具((晶圓保持具)支承板 部、層架、載置突起)的材料,例如可使用聚對苯二甲酸 丁二酯、聚四氟乙烯、聚碳酸酯和聚四氟乙烯的樹脂合金 (alloy)等。另外,在收納容器本體爲環狀烯烴系樹脂或環 狀烯烴系共聚物的情況’作爲晶圓保持具((晶圓保持具) 支承板部、層架、載置突起)的材料,例如可使用其等和 〇 聚四氟乙烯的樹脂合金等。作爲金屬材料,是包括不鏽鋼 系、鈦系、鋁系等。該等金屬材料,由於強度比高分子材 料高’故能形成更薄。又具有釋氣非常少的好處。再者, 也能使用以高分子材料被覆該等金屬材料而構成的材料。 如此般以高分子材料來被覆金屬材料而構成的晶圓保持具 ((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層架、載置突起),由於強度佳 且表面平滑’層架可做得較薄且變形量變小,結果可縮小 層架間距。 本發明的晶圓收納容器,不僅可作爲製程用容器而適 -47- 200946418 用在半導體前步驟及後步驟的製程內,當然也能作爲出貨 容器來使用。另外,雖然主要是針對收納半導體晶圓之晶 圓收納容器來做說明,但本發明的晶圓收納容器並不限於 半導體晶圓,當然也適用於一般的薄板。例如,本發明也 適用於光罩、標線片(reticle)等的收納容器,液晶等的顯 示元件形成用基板等的收納容器等。又在上述說明,在某 個實施例有記載但在其他實施例未記載的內容,只要不互 相矛盾且能適用,當然也能適用在該實施例中。 @ 本發明可適用於,使用晶圓收納容器(用來搬運或保 管半導體晶圓)之半導體產業。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晶圓收納容器本體 的內部的立體圖。 第2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晶圓收納容器的立 體圖。 〇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晶圓保持具的立體 圖。 第4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組裝有晶圓保持具 和半導體晶圓之晶圓收納容器的單側的俯視圖。 第5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之組裝有晶圓保 持具和半導體晶圓之晶圓收納容器的單側的俯視圖。 第6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之組裝有晶圓保 持具和半導體晶圓之晶圓收納容器的單側的俯視圖。 -48- 200946418 第7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之組裝有晶圓保 持具和半導體晶圓之晶圓收納容器的單側的俯視圖。 第8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之組裝有晶圓保 持具和半導體晶圓之晶圓收納容器的單側的俯視圖。 第9(a)〜(c)圖係顯示本發明的晶圓保持具之限制部及 層架。 第10圖係顯示晶圓按壓構件的立體圖。 〇 第η圖係顯示晶圓按壓構件的俯視圖。 第12圖係半導體晶圓的邊緣周邊部的放大俯視圖。 第1 3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其他晶圓保持具 的立體圖。 第14圖係顯示具有傾斜層架之晶圓收納容器。 第15圖係顯示本發明的其他形狀的層架。 第16圖係顯示附設具有層架補強肋的層架之晶圓收 納容器。 Ο 第17圖係顯示附設具有層架補強肋的層架之晶圓收 納容器。 第1 8圖係顯示具有後層架之晶圓收納容器。 第1 9圖係用來說明傾斜層架的狀態。 第20圖係顯示具有層架補強肋的層架狀態之立體 圖。 第21圖係用來說明晶圓保持具的插入成形的狀態。 第22圖係顯示晶圓保持具的其他實施形態。 -49- 200946418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晶圓收納容器 2、 3 1 1、3 3 1、3 3 9、3 4 1、6 0 1 :晶圓收納容器本體 3、 610:晶圓保持具 4 :蓋體 5 :頂突緣 6 :搬運用的把手
50、 313、 334、 335、 343、 513、 522、 603、 613 :層 Q 架 51、 312、3 32、3 3 3、342、361、364、381、3 84、 511、521、602:(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 52、 319、3 3 6、3 3 7、349、3 97、514、523、604、 614 :載置突起 54 :把手 5 5 :上部嵌合部 56 :下部嵌合部 〇 5 8 :上部被嵌合片 62 :支承板片 6 3 :板材 64、66 :定位手段 67 :前後方向定位手段 69 :下部板部 71 :缺口 73:前後方向支承板片 -50- 200946418 75 :制動器 76 :卡止片 76A :彈性板片 76B :卡止用爪 314、344、512、525、6 12:限制部 338:晶圓保持具前方安裝部 340 :晶圓保持具後方安裝部 © 3 45 :上部安裝部 346:中央安裝部 3 47 :下部安裝部 371 、 372 、 373 、 374 、 391(391-1 、 391-2)、 392(392-1 、 392-2) 、 393(393-1 、 393-2) 、 394(394-1 、 394-2)、399(399-1、399-2)、515、524 :層架補強肋 3 95:後(晶圓保持具)支承板部 3 9 6 :後層架 ® 3 98 :後晶圓保持具安裝部 6 1 1 :支承板部 . 6 1 5 :臂部 6 1 6 :帶狀部分 -51 -

Claims (1)

  1. 200946418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種晶圓收納容器,係具備:至少具有1個開口 之收納容器本體、閉合前述開口的蓋體、在將前述收納容 器本體用前述蓋體閉合時使前述收納容器本體的內部和外 部環境氣密地隔離的密封構件、形成於前述收納容器本體 的內部且將晶圓以整齊排列的狀態支承之晶圓保持具;該 晶圓收納容器的特徵在於: 前述晶圓保持具係具備: © 將複數個晶圓以隔既定間隔沿軸方向整齊排列的狀態 支承之複數個層架、 用來支承前述層架的支承板部、 用來將前述支承板部安裝於前述收納容器本體的內部 之支承板安裝部、以及 形成於前述支承板部而將前述複數個晶圓在徑方向施 以限制的限制部; 在前述層架內側穿設1個或複數個孔。 ®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晶圓收納容器,其 中’上述層架具有:形成於該層架的上面(載置晶圓時的 上側)而用來支承並載置上述晶圓背面的1個或複數個載 置突起。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記載的晶圓收納容器,其 中,上述載置突起的形狀是半球狀或半圓柱狀。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記載的晶圓收納容 器,其中,上述載置突起,是以晶圓中心爲中心,從上述 -52- 200946418 收納容器本體的面部(facial)基準面朝前述開口側及與開 口側相對置的背面側(底側)方向分別以〇度~ 5度的範圍 配置,且<5爲3 0〜7 0範圍的數値。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至4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晶圓 收納容器,其中,上述載置突起,是配置在距離晶圓中心 爲晶圓直徑0.3〜0.5倍的地方。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晶圓 © 收納容器,其中,上述層架,是從與上述支承板部的根部 朝前端而形成往晶圓中心軸側上方傾斜。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記載的晶圓收納容器,其 中,在上述傾斜的層架,前述層架和受該層架支承的晶圓 背面的夾角爲0.1〜3.5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7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晶圓 收納容器,其中,在上述層架之與受該層架支承的晶圓相 對置的側面和上述支承板部之間,形成層架補強肋。 ^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記載的晶圓收納容器,其 中,上述層架補強肋,是從與上述支承板部的根部延伸至 層架中段,上述層架補強肋在晶圓軸方向的尺寸,是形成 根部大且隨著接近層架中段而逐漸變小。 1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晶圓 收納容器,其中,在與上述晶圓收納容器本體的開口相對 置的背面內部具有後層架。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 0項中任一項記載的晶 圓收納容器,其中,上述層架及後層架,是使用將金屬材 -53- 200946418 料用高分子材料被覆的材料而構成。
    -54-
TW098105481A 2008-02-27 2009-02-20 And a wafer storage container having a back support structure TWI5194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46176 2008-02-27
PCT/JP2008/062999 WO2009107254A1 (ja) 2008-02-27 2008-07-18 裏面支持構造付きウエハ収納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6418A true TW200946418A (en) 2009-11-16
TWI519456B TWI519456B (zh) 2016-02-01

Family

ID=41015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5481A TWI519456B (zh) 2008-02-27 2009-02-20 And a wafer storage container having a back support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896260B2 (zh)
TW (1) TWI519456B (zh)
WO (1) WO200910725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1492B (zh) * 2014-02-07 2018-01-11 Murata Machinery Ltd 氣體注入裝置及輔助構件
TWI685910B (zh) * 2015-03-24 2020-02-21 南韓商披考安泰拉有限公司 晶圓儲存容器
CN110870054A (zh) * 2018-06-12 2020-03-06 未来儿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收纳容器
CN114174182A (zh) * 2019-09-25 2022-03-11 藏寿司股份有限公司 饮食物容纳盘装配器具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49974B2 (ja) * 2009-10-16 2014-03-19 ゴールド工業株式会社 精密基板収納容器
JP2011108715A (ja) * 2009-11-13 2011-06-02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基板収納容器
JP5473691B2 (ja) * 2010-03-16 2014-04-16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収容カセット
JP2011253960A (ja) * 2010-06-02 2011-12-15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基板収納容器
JP5459787B2 (ja) * 2010-06-17 2014-04-02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基板収納容器
US8960442B2 (en) * 2011-11-08 2015-02-24 Miraial Co., Ltd. Wafer storing container
JP6190726B2 (ja) * 2014-01-17 2017-08-30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基板収納容器
CN105083739B (zh) * 2014-05-23 2019-06-18 宁波市北仑区大矸德鑫精密模具制造厂 一种用于模具的防尘帽
JP2016119408A (ja) * 2014-12-22 2016-06-30 ミライアル株式会社 基板収納容器
US10559484B2 (en) * 2015-04-10 2020-02-11 Shin-Etsu Polymer Co., Ltd. Substrate storage container
KR20190117502A (ko) * 2017-02-27 2019-10-16 미라이얼 가부시키가이샤 기판 수납 용기
KR102342156B1 (ko) * 2020-04-16 2021-12-22 주식회사 글린트머티리얼즈 미끄럼 방지 패드를 포함한 반도체 웨이퍼 이송용 캐리어
JP7388712B2 (ja) 2020-07-22 2023-11-29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収納容器の製造方法
US20220102175A1 (en) * 2020-09-30 2022-03-31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boat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9123B2 (ja) * 1986-02-20 1995-08-23 三井東圧化学株式会社 ウエハ−キヤリヤ−
JPH06204195A (ja) * 1993-01-06 1994-07-22 Tokuyama Ceramics Kk ウエハ洗浄装置用ウエハボート
JPH07161805A (ja) * 1993-12-02 1995-06-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ウェハ収納ケースおよびその搬送装置,投入・払出し装置
JPH08222622A (ja) * 1995-02-10 1996-08-30 Hitachi Electron Eng Co Ltd ウェハキャリア
JP3963227B2 (ja) * 1997-06-13 2007-08-22 ミライアル株式会社 蓋付き薄板収納容器
WO1999052140A1 (en) * 1998-04-06 1999-10-14 Dainichi Shoji K. K. Container
JP2000040736A (ja) * 1998-07-23 2000-02-08 Seiko Epson Corp ウェハ収納装置
JP2003197728A (ja) * 2001-12-27 2003-07-11 Aitec:Kk 基板収納カセット
JP2004095942A (ja) * 2002-09-02 2004-03-25 Kokusai Electric Semiconductor Service Inc ウェーハカセット
JP4331955B2 (ja) * 2003-02-14 2009-09-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板載置治具
JP4616319B2 (ja) * 2007-10-15 2011-01-19 ミライアル株式会社 薄板支持容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1492B (zh) * 2014-02-07 2018-01-11 Murata Machinery Ltd 氣體注入裝置及輔助構件
TWI685910B (zh) * 2015-03-24 2020-02-21 南韓商披考安泰拉有限公司 晶圓儲存容器
US10580675B2 (en) 2015-03-24 2020-03-03 Pico & Tera Co., Ltd. Wafer storage container
US10720352B2 (en) 2015-03-24 2020-07-21 Pico & Tera Co., Ltd. Wafer storage container
CN110870054A (zh) * 2018-06-12 2020-03-06 未来儿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收纳容器
CN110870054B (zh) * 2018-06-12 2023-10-24 未来儿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收纳容器
CN114174182A (zh) * 2019-09-25 2022-03-11 藏寿司股份有限公司 饮食物容纳盘装配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9107254A1 (ja) 2011-06-30
JP4896260B2 (ja) 2012-03-14
WO2009107254A1 (ja) 2009-09-03
TWI519456B (zh) 2016-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46418A (en) Wafer storage container with back supporting structure
KR20230023702A (ko) 착탈형 기판 트레이 및 어셈블리 그리고 이를 포함하는 반응기
EP2207199B1 (en) Retainer and substrate storing container
TWI322478B (en) Substrate storage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08056549A1 (fr) Récipient pour substrat
TW201514073A (zh) 晶圓容置箱及其製造方法
WO2004025721A1 (ja) 基板収納容器
JP2005509303A (ja) 浸漬処理システムで半導体ウエハのセットを保持させるための縁部の保持装置
JP4644035B2 (ja) 枚葉収納容器
JP4484760B2 (ja) 固定キャリア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25183A (ja) ペリクル用収納容器
JP4637475B2 (ja) 取外し可能なサセプタを用いた半導体基板搬送システム、及び半導体基板の搬送方法
JP2006303246A (ja) 枚葉収納容器
JP4728840B2 (ja) 薄板保持容器
CN109964310B (zh) 混合基板载具
JP5541726B2 (ja) 基板収納容器
TWI729068B (zh) 用於基板容器之緩衝保持器
JP4175939B2 (ja) 精密基板収納容器
JP2011138863A (ja) 基板収納容器
JP4693488B2 (ja) 固定キャリア
JP4668724B2 (ja) ペリクル用収納容器
WO2014136247A1 (ja) 基板収納容器
JP5118560B2 (ja) ウエハ収納キャリア
WO2022215310A1 (ja) 基板収納容器
WO2024029016A1 (ja) 基板収納容器及びその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