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836255A -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836255A
TW200836255A TW096149185A TW96149185A TW200836255A TW 200836255 A TW200836255 A TW 200836255A TW 096149185 A TW096149185 A TW 096149185A TW 96149185 A TW96149185 A TW 96149185A TW 200836255 A TW200836255 A TW 20083625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film
interlayer insulating
film
wafer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49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azutoshi Izumi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36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3625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1Manufacture of specific parts of devices defined in group H01L21/70
    • H01L21/76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 H01L21/76838Applying interconnections to be used for carrying current between separate components within a device comprising conductors and dielect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ion and the after-treatment of the conductors
    • H01L21/7684Smoothing; Planar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0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7/1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 H01L27/10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including field-effect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8/00Passive two-terminal components without a potential-jump or surface barrier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Details thereof;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8/40Capacitors
    • H01L28/55Capacitors with a dielectric comprising a perovskite structure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8/00Passive two-terminal components without a potential-jump or surface barrier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Details thereof;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8/40Capacitors
    • H01L28/60Electrodes
    • H01L28/65Electrodes comprising a noble metal or a noble metal oxide, e.g. platinum (Pt), ruthenium (Ru), ruthenium dioxide (RuO2), iridium (Ir), iridium dioxide (IrO2)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53/00Ferroelectric RAM [FeRAM] devices comprising ferroelectric memory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53/00Ferroelectric RAM [FeRAM] devices comprising ferroelectric memory capacitors
    • H10B53/30Ferroelectric RAM [FeRAM] devices comprising ferroelectric memory capaci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mory core reg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1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form insulating layers thereon, e.g. for masking or by using photolithographic techniques; After 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se layers
    • H01L21/3105After-treatment
    • H01L21/31051Planaris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s
    • H01L21/31053Planarisation of the insulating layers involving a dielectric removal ste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1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form insulating layers thereon, e.g. for masking or by using photolithographic techniques; After 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se layers
    • H01L21/3205Deposition of non-insulating-, e.g. conductive- or resistive-, layers on insulating layers; After-treatment of these layers
    • H01L21/321After treatment
    • H01L21/32115Planarisation
    • H01L21/3212Planarisation by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CM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Description

20083625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1 發明領域 本發明大致有關半導體裝置,且更特別是有關於具有 5 經由中間層絕緣膜中的通孔與佈線層接觸之元件的半導體 裝置,與用以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 【先前技術3 發明背景 在近代具有改良整合密度的半導體裝置中,需要複雜 1〇 的佈線,且在很多例子中使用多層佈線結構,其包括互相 堆疊的複數個中間層絕緣膜。在上述包括疊層中間層絕緣 膜的多層佈線結構中,為了連接形成於一基材上的主動元 件至一佈線層,係使用深通孔插塞。 此外’在具有鐵電電容之鐵電記憶體裝置中,其較佳 15 為必須在氧化環境下製造的鐵電電容僅可能地與在還原環 境下製造的主動元件分開。因此,一般而言,複數個中間 層絕緣膜形成於有主動元件形成其上的矽基材上,及鐵電 電容形成於上述中間層絕緣膜上。在上述鐵電記憶體裝置 中’需要在一多層佈線結構中形成深通孔插塞的技術(例 20 如’參見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案Hei 11-111683及Hei 7-66291) 〇 t 明内穷3 發明概要 依據本發明,提供一半導體裝置及製造半導體裝置的 5 200836255 方法,其形成具有平面研磨量分佈的層,及經由該方法設 定整個半導體晶圓上該層近乎均一的厚度,使得平面研磨 量分佈近乎均一。 圖式簡單說明 5 第1圖為本發明相關技術之鐵電記憶體結構的剖面圖; 第2圖為本發明技術思想之圖示; 第3圖為本發明技術思想之另一圖示; 第4A至4C圖為本發明目的之圖示; 第5A至5C圖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 10 結構的圖不, 第6A至61圖為依據第一實施例之製造半導體裝置步驟 的圖示; 第7A及7B圖為依據第一實施例用以製造半導體裝置 的流程圖; 15 第8A及8B圖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 結構的剖面圖, 第9A及9B圖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 通孔插塞剖面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第10A至10E圖為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製造半導 20 體裝置步驟的圖示; 第11A及11B圖分別是使用於第二實施例之沉積設備 及基材温度分佈的圖不, 第12A至12B圖為依據第二實施例用以製造半導體裝 置之製程的流程圖; 6 200836255 第13圖為有關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形成於中間層絕緣 膜上W膜平面厚度分佈的圖示; 第14A至14C圖為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製造半導 體裝置步驟的圖示; 5 第15A及15B圖為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製造半導 體裝置步驟的圖示; 第16A及16B圖為繪示依據第三實施例之修改實施例 的圖示; 第17A及17B圖為依據第三實施例之製造半導體裝置 10製程的流程圖。
【貧施方式;J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帛1圖為顯示經由本發明相關技術形成在妙基材61上 的鐵電記憶體60剖面圖。 如第1圖所示,一n-型井形成於石夕基材61作為元件區 61八。一具有多晶矽閘極電極63A之第一MOS電晶體及一具 有夕晶矽閘極電極63B之第:M〇s電晶體分別與置於其間 的間極絕緣膜62A及62B形成於元件區61A上。 20 冉者’在矽基材61中,形成ρ·_型輕摻雜汲極(下文中表 不為“LDD”)區61a及61b以對應至閘極電極63A之二側壁表 面。此外’形成區61c及61(1以對應至閘極電極63丑 之二側壁表面。在此例中,因為第一及第二MOS電晶體形 成於相同的元件區61A,共同使用相同的p-_型擴散區作為 7 200836255 LDD 區 61b及 61c。 金屬矽化物層64A及64B分別形成在多晶矽閘極電極 63A及63B上。再者,侧壁絕緣膜形成於每一多晶矽閘極電 極63A及63B的二側壁表面上。 5 再者,在矽基材61中,p+-型擴散區61e及61f形成於閘 極電極63A之各個側壁絕緣膜之外。此外,p+_s擴散區6ig 及61h形成於閘極電極63B之各個側壁絕緣膜之外。然而, 擴散區6lf及6lg由相同的p+-型擴散區形成。 再者’一厚度為200 nm或其相似者的si〇N膜65形成在 10矽基材61上以覆蓋包括金屬矽化物層64A及側壁絕緣膜的 閘極電極63A。此外,形成厚度2〇〇 nm或其相似者的SiON 膜65以覆盍包括金屬石夕化物層64B及側壁絕緣膜的閘極電 極63B。在SiON膜65上,藉由使用四乙氧基矽烷(下文某些 例子中以“TEOS”表示)作為原材料的電漿CVD方法形成厚 15度丨,000 11111或其相似者的Si〇2中間層絕緣膜66。再者,藉由 化學機械研磨(CMP)方法平坦化中間層絕緣膜66。此外,在 中間層絕緣膜66中,形成接觸窗66A、66B及66C以便暴露 出擴散區61e、61f(即,擴散區61g)及61h。在接觸窗66八、 66B及66C中,分別形成通孔插塞67A、67B及67C與置於其 2〇間的粘著層67a、6几及6化。每一粘著層67a、6几及67(:為 由一厚度30 nm的Ti膜及一厚度20 nm的TiN層組成的疊 層。通孔插塞67A、67B及67C由鎢(W)製成。 再者,在第1圖所示之結構中,在中間層絕緣膜66上, 形成氧化矽第二中間層絕緣膜68與置於其間的另一si〇N^ 8 200836255 67°Si〇N膜67作為氧障蔽之用。以⑽膜”的厚度為,例如, 130nm。此外,如同中間層絕緣膜66,經由使用TE〇s為原 材料的電漿CVD方法形成厚度3〇〇 nm或其相似者的中間層 絕緣膜68。 5 再者’在中間層絕緣膜68中,形成通孔68A及68C以分 別暴露出通孔插塞67A及67C。通孔插塞69A與置於其間的 粘著層69a形成於通孔68A中,以接觸通孔插塞67A。經由 堆疊一Ti膜及一TiN膜形成粘著層69a。通孔插塞69A由鎢製 成。此外,通孔插塞69C與置於其間的粘著層69c形成於通 10 孔68C中,以接觸通孔插塞67C。經由堆疊一 Ti膜及一 TiN 膜形成粘著層69c。通孔插塞69C由鎢製成。 再者’在中間層絕緣膜68及通孔插塞69A上,一TiN膜 圖案70A、一TiAIN膜圖案71八及一卩1下電極圖案73八從底部 依序形成。TiN膜圖案70A、TiAIN膜圖案71A及Pt下電極圖 15案73八都形成(111)結晶定位。 再者’在Pt下電極圖案73A上,形成厚度80 nm或其相 似者之具有(m)結晶定位的PZT膜圖案75A。在Ρζτ膜圖案 75Α上,形成一由Ir〇x形成之上電極圖案76Α。 在此實施例中,下電極圖案73Α、ΡΖΤ膜圖案75Α及上 20電極圖案76Α形成一鐵電電容C1。鐵電電容C1上表面及側 表面’包括置於其下的TiN膜圖案70Α及TiAIN膜圖案71Α, 以Al2〇3氫障蔽膜79及80覆蓋。
如上例所述,在中間層絕緣膜68及通孔插塞69C上,一 TiN膜圖案70C、一TiAIN膜圖案71C及一Pt下電極圖案73C 200836255 從底部依序形成。TiN膜圖案70C、TiAIN膜圖案71C及Pt下 電極圖案73C都形成具有(111)結晶定位。 再者,在Pt下電極圖案73C上,形成厚度80 nm或其相 似者之具有(111)結晶定位的PZT膜圖案75C。在PZT膜圖案 5 75C上,形成一由IrOx形成之上電極圖案76C。 下電極圖案73C、PZT膜圖案75C及上電極圖案76C形成 一鐵電電容C2。鐵電電容C2上表面及側表面,包括置於其 下的TiN膜圖案70C及TiAIN膜圖案71C,以先前所提的 Al2〇3氫障蔽膜79及80覆蓋。 10 再者,氧化矽中間層絕緣膜81形成於Al2〇3氫障蔽膜80 上以覆盍鐵電電容C1及C2。在中間層絕緣膜81上,形成中 間層絕緣膜83與置於其間的a12〇3氫障蔽膜82。 此外,在中間層絕緣膜81及83中,形成接觸窗83A及 83C以穿透八丨2〇3膜79、80及82。形成接觸窗83A及83C以分 15別曝露鐵電電容C1之上電極76A及鐵電電容C2之上電極
76C。在接觸窗83A中,形成W插塞84A與置於其間的Ti/TiN 交替疊層結構的障蔽金屬膜84a。此外,在接觸窗83c中, 形成W插塞84C與置於其間的Ti/TiN交替疊層結構的障蔽 金屬膜84c。 20 此外纟中間層絕緣膜81及83中形成-接觸窗83B以穿 jSiON膜67制顧79、⑽及幻。接觸f83B曝露通孔插 塞67B。在接觸窗83B中,形成w插塞84b與置於其間的 Ti/TiN乂替@層結構的障蔽金屬膜8仆。 再者,在令間層絕緣膜83上,提供AlCu合金的佈線圖 10 200836255 案85A對應於通孔插塞84A,以便夾於具有Ti/TiN交替疊層 結構的粘著膜85a及85d之間。提供AlCii合金的佈線圖案85B 對應於通孔插塞84B,以便夾於具有Ti/TiN交替疊層結構的 粘著膜85b及85e之間。此外,提供AlCii合金的佈線圖案85C 5 對應於通孔插塞84C,以便夾於具有Ti/TiN交替疊層結構的 粘著膜85c及85f之間。 在顯示於第1圖之鐵電記憶體中,例如,當通孔插塞69A 及69C形成在中間層絕緣膜68中,進行下述鑲嵌製程。首 先’為了通孔插塞69A及69C在中間層絕緣膜68中分別形成 10通孔68A及68C。接著,以障蔽金屬膜覆蓋通孔68A及68C, 且接著藉由CVD方法以金屬如W填充。隨後,中間層絕緣 膜68表面上的過量金屬膜以CMP方法移除。此外,鑲嵌製 程不只用於形成鐵電記憶體,也用於形成多層佈線結構中 的佈線層。 15 此外,在個別半導體裝置形成於一半導體晶圓上後進 行上述鑲嵌製程。因此,上述CMp步驟也同時用於所有形 成於半導體晶圓的半導體裝置。 然而,CMP步驟的研磨性質可在某些案例中改變,尤 其是在半導體晶圓的徑向方向,其依CMP設備的類型及研 20 磨條件而定。例如,當使用一廠商製造的CMP設備時,晶 圓中央部份鄰近區域的研磨量及晶圓周緣部份鄰近區域的 研磨量在某些案例中是不同的。 第2圖為平面研磨量分佈的圖示,其在皆具有直徑2〇 cm之氧化(如si〇N及Al2〇3)膜、在丁別膜上的W(嫣)及一氧化 11 200836255 石夕膜在不同研磨條件下使用A公司製造之CMp設備進行研 磨%所獲得,此平面研磨量分佈係經由本發明之發明人進 行的本發明基礎研究所發現的。 在第2圖中’ “A”代表在研磨壓力設定為3 psi,研磨盤 5以100 rpm旋轉’及樣品以100 rpm旋轉的條件下獲得的平面 研磨量分佈。含有氧化矽粒子之研漿作為研磨劑。使用(聚 胺基甲酸醋)樹脂作為研磨墊。在此實驗中,只使用研裝液 態濃縮液。1重量百分比的過氧化氫_2)加進研漿液態漢 縮液。 ° 此外B代表在研磨壓力設定為3 psi,研磨盤以1〇〇 rpm旋轉’及樣品以⑽啊旋轉的條件下獲得的平面研磨 量分佈。-含有氧化石夕粒子之研漿用於作為一研磨劑。使 用(聚胺基甲酸酉旨)樹脂作為研磨塾。在此實驗中,此研聚液 態濃縮液以比例為1 :丨的水稀釋作為研磨劑。 15再者,“C”代表在研磨壓力設定為3.3 psi,研磨盤以剛 rpm旋轉,及樣品以1G〇 rpm旋轉的條件下獲得的平面研磨 量分佈。使用含石夕土微粒的研漿作為研磨劑。使用發泡(聚 胺基甲酸醋)樹脂作為研磨墊。在此實驗中,含石夕 研漿以比例為1比1的水稀釋作為研磨劑。 π广、 20 “D”代表在研磨壓力設定為3·6 psi,研磨盤以刚_ 旋轉,及樣品以100rpm旋轉的條件下獲得的平面研磨量八 佈。使用抑土微粒的研漿作為研磨劑。使用發泡(聚胺i 甲酸_ )¼月曰作為研磨塾。同樣在此眚 、 殮中,含矽土微粒的 研漿以比例為1比1的水稀釋作為研磨劑。 12 200836255 “E”代表在研磨壓力設定為3 9 psi,研磨盤以丨〇〇 rpm旋 轉’及樣品以1〇〇 rpm旋轉的條件下獲得的平面研磨量分 佈。使用含石夕土微粒的研漿作為研磨劑。使用發泡(聚胺基 甲酸酯)樹脂作為研磨墊。同樣在此實驗中 ,含石夕土微粒的 5研漿以比例為1比1的水稀釋作為研磨劑。 “F”代表在研磨壓力設定為4·2 psi,研磨盤以i 〇〇 rpm旋 轉’及樣品以100 rpm旋轉的條件下獲得的平面研磨量分 佈。使用含矽土微粒的研漿作為研磨劑。使用發泡(聚胺基 甲酸醋)樹脂作為研磨塾。同樣在此實驗中,含石夕土微粒的 1〇研漿以比例為1比丨的水稀釋作為研磨劑。 第3圖為平面研磨量分佈的圖示,其在皆具有直徑20 cm之石夕基材上氧化石夕膜在不同研磨條件下使用b公司製造 之CMP設備進行研磨時所獲得,此平面研磨量分佈係經由 本七明之發明人進仃的本發明基礎研究所發現的。 第3BU頁不使用不同製造商製造之設備進行化學機械 研磨的例子。例如’含碎土微粒的研漿在“G”作為研磨劑。 使用發泡(聚胺基甲S__作為研磨墊。“g,,代表在研磨 t力叹定為8 psi ’研磨盤以6〇啊旋轉,及樣品以6〇 rpm 旋轉的條件下獲得的平面研磨量分佈。 ?Q _ 如圖所不’在CMP步驟中,在徑向方向之研磨量變化 可因研磨條件及研磨設備在某些例子發生。當上述變化發 τ攸日日圓中央^份得到的_半導體裝置及從晶圓周緣 始得到的-半導職置在某些例子會不利地具有不同性 質。可替代地,在某些例子中上述二部份的良率會彼此不 13 200836255 同。 第4 A圖為顯示一平面研磨量分佈的範例,在晶圓中央 部份研磨量小而在晶圓周緣部份研磨量大。 第4B圖為形成於晶圓周緣部份之通孔插塞狀態的圖 5 示,在此例其係使用具有第4A圖所示之平面研磨量分佈的 CMP設備形成如第1圖所示之鐵電記憶體通孔插塞67A及 69A 〇 第4C圖為形成於晶圓中央部份之通孔插塞狀態的圖 不’在此例其係使用具有弟4 A圖所不之平面研磨量分佈的 10 CMP設備形成如第1圖所示之鐵電記憶體通孔插塞67A及 69A。 如第4B及4C圖所示,由於CMP設備研磨量在晶圓周緣 部份較大,經由形成通孔插塞67A的鑲嵌製程及形成通孔插 塞69A的鑲嵌製程,中間層絕緣膜66及68在晶圓周緣部份被 15 研磨較多的量。因此,通孔插塞67A及69A的總長度L在晶 圓周緣部份小而在晶圓中央部份大,且因此其可理解產生 差異δ。 另一方面’在晶圓中央部份研磨量大而在晶圓周緣部 份研磨量小的例子,第4Β圖所示之結構形成於晶圓中央部 20 份及第4C圖所示之結構形成於晶圓周緣部份。 如上所述,在某些例子中晶圓中央部份的通孔插塞6 7 A 及69A的總長度L或通孔插塞67C及69c的總長度L可能不同 於在晶圓周緣部份。在上述案例中,在晶圓周緣部份得到 的半導體裝置與在晶圓中央部份得到的半導體裝置之間的 14 200836255 性質,如通孔插塞感應係數,可能會不同。因此,半導體 裝置製造良率降低。 第5A至5C圖為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圖。第5A圖為 使用於此實施例中之CMP設備A及B的平面研磨量分佈 5 圖。第5B圖為依據此實施例從晶圓周緣部份得到的半導體 裝置結構圖。第5C圖為依據此實施例從晶圓中央部份得到 的半導體裝置結構圖。 如第5A圖所示,CMP設備A具有曲線“A”所示之平面研 磨量分佈,其係在晶圓中央部份研磨量小而在晶圓周緣# 10 份研磨量大。另一方面,CMP設備B具有曲線“B”所示之平 面研磨量分佈’其係在晶圓周緣部份研磨量小而在晶圓中 央部份研磨量大。 在此實施例中,如第5B及5C圖所示,中間層絕緣膜22 及24在一基材21上形成。當通孔插塞23A及25A分別在中間 15層絕緣膜上形成,中間層絕緣膜22之CMP以CMP設備A進 行,而中間層絕緣膜24之CMP以CMP設備B進行。藉由前 述步驟,形成中間層絕緣膜22及24之總厚度L,其從晶圓中 央部份至晶圓周緣部份近乎均一。 第6A至61圖繪示形成第5B及5C圖所示之結構的步驟。 20 如第6A圖所示,第一中間層絕緣膜22在基材21上形成 並具有厚度tl,如700 nm,其從晶圓中央部份至晶圓周緣 部份近乎均一。在第6B圖中顯示的步驟,通孔22A形成於 前述之中間層絕緣膜22中以在晶圓周緣部份及晶圓中央部 份皆具有深度tl。形成中間層絕緣膜22的步驟未限定為一 15 200836255 特定製程。例如,在此實施例中,由使用TEOS為原材料的 電漿CVD方法形成中間層絕緣膜22。
再者,在第6C圖顯示的步驟中,在中間層絕緣膜22上, 形成一障蔽金屬膜23a,例如,經由濺鍍方法以覆蓋通孔22八 5的内壁表面及底表面。此障蔽金屬膜23a具有,例如,Ti/TiN 交替疊層結構。形成此障蔽金屬膜23a在晶圓周緣及晶圓中 央部份皆具有50 nm的厚度t2。 在第6D圖所示之步驟中,例如,由使用WF6為原材料 的CVD方法形成W膜23於第6C圖所示之結構上,以填充通 10孔22A及覆蓋中間層絕緣膜22與置於其間的障蔽金屬膜 23a。此形成之w膜23在晶圓周緣及晶圓中央部份皆具有 200 nm的厚度t3或其相似者。 再者,依據此實施例,在第6E圖所示之步驟中,中間 層絕緣膜22上的W膜23與位於W膜23之下的部份障蔽金屬 15 膜23a及中間層絕緣膜22以CMP方法研磨及移除。 依據顯示於圖示的範例,使用Applied Material Inc·製 造之名為MIRRA的CMP設備進行第6E圖所示之cmp步 驟,及使用Nitta Hass Inc•製造的發泡聚胺基甲酸酯作為研 磨墊。使用水或含1至2重量百分比之研磨矽土的溶劑作為 20 研磨劑。研磨盤的旋轉速度為100 rpm。再者,以6 psi的壓 力將研磨的目標樣品壓在研磨墊上,及當研磨盤以100 rpm 速度旋轉時進行CMP步驟。當W膜23以上述CMP步驟研磨 時,獲得上述第5A圖之曲線A所示之平面研磨量分佈。因 此,中間層絕緣膜22具有一平面分佈’其係厚度U在中央部 16 200836255 份大而在周緣部份小,如第6E圖所示。 接著,在第6F圖所示之步驟中,例如,藉由使用TEOS 為原材料的電漿CVD方法形成第二中間層絕緣膜24於第6E 圖所示之結構上。第二中間層絕緣膜24在晶圓周緣及晶圓 5中央部份皆具有700 nm的厚度t5。 再者’在第6G圖所示之步驟中,深度t5之通孔24A形成 於中間層絕緣膜24中以曝露通孔插塞23A。在第6H圖所示 之步驟中,以濺鍍方法或其相似者在第6〇圖所示之結構上 形成具有Ti/TiN交替疊層結構的障蔽金屬膜25a以覆蓋通孔 1〇 24A的内壁表面及底表面,且在晶圓周緣及晶圓中央部份皆 具有厚度50 nm。 再者,在第61圖所示之步驟中,”膜25形成於上述第6H 圖所示之結構上,以填充通孔24A與置於其間的障蔽金屬膜 25a。例如,藉由使用WF6為原材料的CVD方法形成w膜 15 25。此外,形成於中間層絕緣膜24上的W膜25在晶圓周緣 及晶圓中央部份皆具有3〇〇 nm的厚度t7。 再者在上述苐61圖所示之步驟之後,中間層絕緣膜 24上的W膜25與位於其下的部份㈣金相25a及中間層 絕緣膜24以CMP方法研磨。 2〇 射虞圖示所示之實施例,當在第61圖所示之步驟後藉 由另-製造商製造的設備進行CMP步驟,使用膽& _ Inc·製造的發泡聚胺基甲酸酯作為研磨墊。使用水或含丨至〕 重量百分比之研磨石夕土的溶劑作為研磨劑。由使用:⑽ 步驟的設備,在研磨盤以100rpm速度旋轉時進行研磨,且 17 200836255 再者以6 psi壓力將研磨的目標樣品壓在研磨墊上並以1〇〇 rpm速度旋轉。當W膜25以上述CMP步驟研磨時,獲得第5A 圖曲線B顯示的平面研磨量分佈以補償曲線a顯示的平面 研磨®分佈。因此,如第5B及5C圖所示,中間層絕緣膜24 5的表面變平坦。因此,通孔插塞23A及25A的總長度L從晶 圓周緣部份至晶圓中央部份近乎均一。 第7A及7B圖繪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示意流程 圖。 如第7A圖所示,在此實施例之步驟81中,首先,調整 10用於中間層絕緣膜22及24CMP步驟之CMP設備A及B的研 磨參數以彼此互補。上述研磨參數的調整包括 ,例如,上 述設備本身的選擇、研磨墊的選擇、研磨劑的選擇、研磨 壓力的設定及研磨盤與樣品旋轉速度的設定。 接著,在步驟S2中,對應於第6A圖所示之步驟,第一 15中間層絕緣膜22形成於基材上。在步驟S3中,對應於第6B 圖所示之步驟,通孔22A形成於第一中間層絕緣膜22中。 再者,在步驟S4中,對應於第6(:及61)圖所示之步驟, 形成障蔽金屬膜23a及W膜23。在步驟S5中,由使用CMP設 備A的CMP方法研磨W膜23及障蔽金屬膜23a,以形成第6E 20 圖所示之結構。 接著,在第7B圖所示之步驟%中,中間層絕緣膜24形 成於第6E圖所不之結構上,對應於第6F圖所示之步驟。在 步驟S7中,對應於第6G圖所示之步驟,通孔24八形成於中 間層絕緣膜24中。 18 200836255 再者,在步驟S8中,對應於第6H及61圖所示之步驟, 障蔽金屬膜25a及W膜25形成於第6G圖所示之結構上。此 外,在步驟S9中,由使用CMP設備B的CMP方法研磨第61 圖所示之W膜25及障蔽金屬膜25a。 5 在上述情況中,在步驟S1調整CMP設備A及B的研磨性 質以便彼此互補。因此,中間層絕緣膜22及24的總厚度從 晶圓周緣部份至晶圓中央部份近乎均一,且因此,可獲得 描述於第5B及5C圖的結構。 第8A及8B圖各自顯示包括在第6A至61圖所示步驟形 10 成之中間層絕緣膜22及24及通孔插塞23A及25A之實際剖 面結構。然而,第8A圖顯示在晶圓周緣部份的狀態。第8B 圖顯示在晶圓中央部份的狀態。 第一通孔插塞23A形成於第一中間層絕緣膜22中以直 接連接第一半導體元件及第二半導體元件的擴散區61e、 15 61f、61g及61h,除上述擴散區61e、61f、61g及61h外,其 包括擴散區61a、61b、61c及61d ;閘極絕緣膜62A及62B ; 閘極電極63A及63B ;及閘極金屬矽化物層64A及64B。此 外,在第二中間層絕緣膜24中形成第二通孔插塞25A以連接 第一及第二半導體元件的擴散區61e、61f、61g及61h與置 20 於其間的第一通孔插塞23A。 如第8A及8B圖所示,通孔插塞23A在晶圓周緣部份之 長度小於在晶圓中央部份之長度。然而,通孔插塞25A在晶 圓周緣部份之長度大於在晶圓中央部份之長度。因此,其 可理解通孔插塞23A及25A在晶圓周緣部份之總長度相等 19 200836255 於在晶圓中央部份之總長度。
當然,同樣在此實施例中,當CMP設備A與CMP設備B 交換時,亦即當在第6E圖中的CMP步驟以CMP設備B進
行,且當在第61圖所示之步驟之後CMP設備A進行的CMP 、 5 步驟,通孔插塞23A及25A在晶圓周緣部份之總長度也相等 於在晶圓中央部份之總長度。 第9A及9B圖為各自顯示包括於第6A至61圖所示之步 驟中形成之中間層絕緣膜22及24及通孔插塞23A及25A之 實際剖面結構的電子顯微鏡照片。然而,第9A圖顯示在晶 10 圓周緣部份的狀態。第9B圖顯示在晶圓中央部份的狀態。 如第9A及9B圖所示,通孔插塞23A在晶圓周緣部份的 長度小於在晶圓中央部份的長度。然而,通孔插塞25A在晶 圓周緣部份的長度大於在晶圓中央部份的長度。於是,其 可理解通孔插塞23A及25A在晶圓周緣部份的總長度相等 15於在晶圓中央部份之總長度。因此,可理解實際上形成第 8A及8B圖之剖面圖所示之包括通孔插塞23A及25A的結構。 在此實施例中,特定研磨配方的組合已藉由實施例描 述。然而’本發明未限定於上述之組合,且其可顯而易見 在不偏離本發明精神及範缚下,於組合中可使用不同的配 ^ 20 方。 弟二貫施例: 第10A至l〇D圖分別顯示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製 造半導體裝置的步驟。然而,在圖示中,相同的編號意指 上述之相同或對應部份,並省略其描述。 20 200836255 在第6A至61圖所示之製程中,在某些例子中研磨中間 層絕緣膜22的CMP設備A可具有如第5A圖曲線A所示之平 面研磨量分佈。在此實施例,在第6A圖所示之步驟中,中 間層絕緣膜22可形成於基材21上以具有一與曲線A所示之 5 平面研磨量分佈一致的平面厚度分佈。 如第10A圖所示,在此實施例,中間層絕緣膜22形成於 基材21上以在晶圓周緣部份具有大的厚度(厚度tl)。此外, 中間層絕緣膜22形成於基材21上以在晶圓中央部份具有小 的厚度(厚度tl’)。在第10B圖所示之步驟中,通孔22A形成 10 於中間層絕緣膜22中。 此外,在第10C圖所示之步驟中,障蔽金屬膜23a沈積 於第10B圖所示之結構上。W膜25沈積於第10D圖所示之步 驟中。隨後,在第10E圖所示之步驟中,CMP設備A研磨W 膜25及位於其下的障蔽金屬膜23a與部份中間層絕緣膜 15 22。在此步驟,中間層絕緣膜22的厚度從晶圓周緣部份至 晶圓中央部份均一,如第10E圖所示。 第11A及11B圖顯示產生第i〇A圖所示之中間層絕緣膜 22平面厚度分佈之沉積設備1〇〇的結構。 如第11A圖所示,沉積設備1〇〇為一電漿cvd設備。沉 20積設備100具有承載一目標基材102A的基材平台102。此 外,沉積設備100具有一處理室1〇1,其用真空泵l〇3A經由 排放閥103B排空。在處理室101中,裝備供應製程氣體之喷 灑頭104,其面向承載於基材平台1〇2上的目標基材1〇2A。 氧氣及作為原材料的TE0S與電漿氣體,如He氣體,經 21 200836255 由原材料供應管線104A—起供應至喷灑頭1〇4。此外,經由 使用高頻源105施加高頻至噴灑頭1〇4,在處理室1〇1中產生 電漿。因此,作為原材料的TEOS分解於電漿中,且一期望 的中間層絕緣膜沈積於目標基材1〇2A上。 5 此外,在第11A圖所示之電漿CVD設備中具有監控處理 至101内壓力的壓力表106。再者,在基材平台1〇2中,提供 一加熱機構(未顯示)以加熱目標基材1〇2A至一期望的基材 温度。 在此實施例中,在第11A圖所示之沉積設備100中,基 1〇材温度平面分佈產生於基材平台1〇2,如第11B圖所示。〜 般而言,在沉積設備中以CVD方法形成膜,加熱部份係配 備於基材平台102中且獨立驅動,因此實現基材温度之均一 平面分佈。 另一方面,依據本發明,刻意驅動基材平台102中的加 15熱部份以產生基材温度平面分佈。 如第11B圖所示,目標基材1〇2A的溫度在周緣部份(晶 圓周緣部份)高而在中央部份(晶圓中央部份)低。因此,< 進在曰曰圓周緣部份的中間層絕緣膜沈積,以致與晶圓中 央部份比較時為增加厚度。 力在颁似於上述之方式中,形成CMP設備B研磨的中間層 而緣j、24以具有平面厚度分佈,此厚度在晶圓周緣部份小 —曰曰圓中央部份大。隨後,在第61圖所示之步驟之後進 一、 ,驟中,错由使用CMP设備B研磨,從晶圓席緣 P伤至曰曰圓中央部份中間層絕緣膜24厚度均一。在此例 22 200836255 中,相對於第11B圖所示之表面温度平面分佈可產生於第 11A圖所示之沉積設備100中,因此基材温度在晶圓中央部 份向而在晶圓周緣部份低。 第12 A及12 B圖為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示意流程 5 圖。 如第12A圖所示,首先,在此實施例之步驟S21中,獲 得使用於中間層絕緣膜22及24之CMP步驟的CMP設備A及 B的平面研磨量分佈。接著,在步驟S22中,對應於第6A圖 所示之步驟,第一中間層絕緣膜22形成於基材上以具有一 10 平面厚度分佈,其補償CMP設備A的平面研磨量分佈。在步 驟S23中,對應於第6B圖所示之步驟,通孔22A形成於中間 層絕緣膜22中。 再者,在步驟S24中,對應於第6C及6D圖所示之步驟, 形成障蔽金屬膜23a及W膜23。在步驟S25中,藉由使用CMp 15設備A的CMP方法研磨W膜23及障蔽金屬膜23a,故形成如 第6E圖所示之結構。 接著,在第12B圖所示之步驟S26中,對應於第6F圖所 示之步驟,中間層絕緣膜24形成於如第6E圖所示之結構上 以補償CMP設備B的平面研磨量分佈。在步驟以?中,對庞 20於第6G圖所示之步驟,通孔24A形成於中間層絕緣膜24中 再者,在步驟S28中,對應於第6H及61圖所示之步驟, 障蔽金屬膜25a及W膜25形成於第6G圖所示之結構上。 外,在步驟S29中,藉由使用CMP設備B的CMP方法研磨第 61圖所示之”膜25及障蔽金屬膜25a。 23 200836255 在此實施例中,在步驟S21中,形成具有平面厚度分佈 的第一中間層絕緣膜22以補償CMP設備八的平面研磨量分 佈。因此,中間層絕緣膜22從晶圓周緣部份至晶圓中央部 份具有近乎均一的厚度。在如上述之相同方式中,在步驟 5 S26中,形成具有平面厚度分佈的第二中間層絕緣膜24以補 俏CMP没備B的平面研磨量分佈。因此,中間層絕緣膜24 從晶圓周緣部份至晶圓中央部份具有近乎均一的厚度。因 此,在步驟S29進行之CMP步驟之後,中間層絕緣膜22及24 總厚度具有從晶圓周緣部份至晶圓中央部份近乎均一的厚 10 度。 當然’在此實施例中,可交換CMP設備A及CMP設備 B。即,第6E圖所示之CMP步驟可用CMP設備B進行及在第 61圖所示之步驟後的CMP步驟可用CMP設備A進行。 第三實施例:
15 接著’本發明第三實施例將以第13、14A至14C、15A 及15 B圖描述。 在如第6D或61圖所示之步驟中,形成於對應中間層絕 緣膜上的W膜23或25在某些例子可具有平面厚度分佈。 第13圖為顯示平面厚度分佈範例的圖,其為實際觀察 20 在表1所示之條件下形成在中間層絕緣膜22或24上的平均 厚度300 nm的W膜。 24 200836255 表1 步驟 時間 (秒) 壓力 (Pa) 溫度 (C) WF6 (seem) C1F3 (seem) Ar (seem) SiH4 (seem) H2 (seem) N2 (seem) 1 86 2667 410 15 0 800 4 0 600 2 15 2667 410 70 0 900 0 1500 100 3 92 2667 410 90 0 900 0 750 100 如表1所示,W膜的沉積在基材温度4i〇°c時以三個步 驟進行’亦即’一成核步驟,一鈍化步驟,及一通孔填充 5步驟。因此,如第13圖所示,其可理解分別形成於中間層 絕緣膜22或24上的W膜23或25具有一平面厚度分佈。 據此,在此實施例中,當發生第14A圖實線A所示之平 面研磨量分佈時,例如,在第6E圖所示之CMP步驟中,形 成具有第14A圖虛線A’所示之平面厚度分佈的^膜23。因 10此,可補償在CMP步驟中平面研磨量分佈造成之…膜^的 平面厚度分佈。 亦即,如第14B及14C圖所示,顯23形成於中間層絕 緣膜22上,以在晶圓周緣部份具有大厚度而在晶圓中央部 份具有小厚度。因此,藉由第6£圖所示之⑽㈣,如第 15 1概14C®解,巾間層鱗助的厚度從縣部份至晶 圓21中央部份近乎均一。 上述之W膜厚度为佈可經由控制用於%膜沉積之 設備的基材温度平面分佈獲得,在類似於第n圖所述之方 法中。 2〇 儘管省略描述,在形成於第61圖所示之中間層絕緣膜 24之W膜25上’互補平面厚度分佈依據使用於中間層絕緣 25 200836255 膜24CMP步驟之CMP設備B的平面研磨量分佈而產生。因 此’在第61圖所示之步驟後進行的CMP步驟所獲得的結構 中,W膜25的厚度’亦即’中間層絕緣膜24的厚度從晶圓 周緣部份至晶圓中央部份近乎均一。 5 此外,依據此實施例,在第6C圖所示之步驟中,可形 成具有平面分佈的障蔽金屬膜23a厚度,此厚度在晶圓周緣 部份大而在晶圓中央部份小,如第16A及16B圖所示,以便 互補於CMP設備A的平面研磨量分佈。 此外,儘管未繪示於圖中,在第6H圖所示之步驟中, 10可形成具有平面分佈的障蔽金屬膜25a厚度,此厚度在晶圓 周緣部份小而在晶圓中央部份大,以便互補於CMp設備B 的平面研磨量分佈。 弟17A及17B圖為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示意流程 圖。 15 如第PA圖所示,在此實施例中,首先在步驟S41中獲 得使用於W膜23之CMP步驟的CMP設備A及B的平面研磨 量分佈。接著,在步驟S42中,對應於第6A圖所示之步驟, 弟一中間層絶緣膜22形成於基材上。再者,在步驟$43中, 對應於第6B圖所示之步驟,通孔22A形成於第一中間層絕 20 緣膜22中。 此外,在步驟S44中,對應於第6C及6D圖所示之步驟, 形成障蔽金屬膜23a及W膜23。在步驟S45中,藉由使用CMP 設備A之CMP方法研磨”膜23及障蔽金屬膜23a,以形成如 第6E圖所示之結構。在此實施例中,在步驟S44中,形成具 26 200836255 有平面厚度分佈的障蔽金屬膜23a或W膜23以補償CMP設 備A的平面研磨量分佈。因此,在步驟S45之CMp步驟,在 整個晶圓表面上形成具有均一厚度的中間層絕緣膜22。 接著,在第17B圖所示之步驟S46中,對應於第6F圖所 5示之步驟,中間層絕緣膜24形成於第6£圖所示之結構中。 在步驟S47中,對應於第6G圖所示之步驟,通孔24A形成於 中間層絕緣膜24中。 再者,在步驟S48中,對應於第6H及61圖所示之步驟, 障蔽金屬膜25a及W膜25形成於第6G圖所示之結構上。此 10 外,在步驟S49中,藉由使用CMP設備B之CMP方法研磨W 膜25及障蔽金屬膜25a。 在此實施例之步驟S48中,形成具有平面厚度分佈的障 蔽金屬膜25a及/或W膜25以補償CMP設備B的平面研磨量 分佈。因此,藉由步驟S49中的CMP步驟,在整個晶圓表面 15 上形成具有均一厚度的障蔽金屬膜25a及/或W膜25。 當然,同樣在此實施例中,可交換CMP設備A及CMP 設備B。即,第6E圖所示之CMP步驟可用CMP設備B進行及 在第61圖所示之步驟後的CMP步驟可用CMP設備A進行。 上述第一至第三實施例為實現用以製造半導體裝置的 20 方法,其包括以鑲嵌方法形成通孔插塞於中間層絕緣膜中 的步驟,如用以製造描述於第1圖之鐵電記憶體的方法。
在第1圖所示之實施例中,從晶圓周緣部份取得之晶片 的通孔插塞67A及69A總長度或通孔插塞67C及69C總長度 可近乎相等於從晶圓中央部份取得之晶片的通孔插塞67A 27 200836255 及69A總長度或通孔插塞67C及69C總長度。此外,從晶圓 周緣部份取得之晶片的通孔插塞67B及通孔插塞84B的總 長度可近乎相等於從晶圓中央部份取得之晶片的通孔插塞 67B及通孔插塞84B的總長度。 5 此外,依第二及第三實施例,對於個別的通孔插塞, 從晶圓周緣部份取得的晶片通孔插塞長度可近乎相等於從 晶圓中央部份取得的晶片通孔插塞長度。 此外,除描述於第1圖之鐵電記憶體外,本發明可應用 於製造任何類型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如動態隨機存取;俨 10體(DRAM)及邏輯半導體裝置,包括以鑲嵌方法形成的 雖然根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已經由範例方式栌、,、 本發明並未受限於上述任何特定實施例,且可在不偏離本 發明精神及範疇下進行不同的變化及修改。 15 20 【圖式簡單软^明】 第1圖為本發明相關技術之鐵電記憶體結構的剖面。· 第2圖為本發明技術思想之圖示; 第3圖為本發明技術思想之另一圖示; 苐4A至4C圖為本發明目的之圖示; 第5A至5C圖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半導壯 結構的圖示; ~ 第6A至61圖為依據第一實施例之製造半導體裝置牛 的圖示; ’ 第7A及7B圖為依據第一實施例用以製造半 斧體裝置 28 200836255 的流程圖; 第8A及8B圖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 結構的剖面圖; 第9A及9B圖為依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半導體裝置 5 通孔插塞剖面的電子顯微鏡照片; 第10A至10E圖為依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製造半導 體裝置步驟的圖示; 第11A及11B圖分別是使用於第二實施例之沉積設備 及基材温度分佈的圖不, 10 第12A至12B圖為依據第二實施例用以製造半導體裝 置之製程的流程圖; 第13圖為有關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形成於中間層絕緣 膜上W膜平面厚度分佈的圖示; 第14A至14C圖為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製造半導 15 體裝置步驟的圖示; 第15A及15B圖為依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製造半導 體裝置步驟的圖示; 第16A及16B圖為繪示依據第三實施例之修改實施例 的圖示; 20 第17A及17B圖為依據第三實施例之製造半導體裝置 製程的流程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1…基材 22A·.·通孔 22、24.··中間層絕緣膜 23、25...W膜 29 200836255 23A、25A...通孔插塞 23a、25a...障蔽金屬膜 24A...通孔 61.. .矽基材 61A...元件區 61a、61b、61c、61d...p -型輕 摻雜没極區 61e、61f、61g、611ι···ρ+-型擴 散區 62Α、62Β...閘極絕緣膜 63Α、63Β···閘極電極 64Α、64Β...金屬矽化物層 65、 67...SiON膜 66、 68...中間層絕緣膜 66A、66B、66C·.·接觸窗 67A、67B、67C...通孔插塞 67a、67b、67c…粘著層 68.. .第二中間層絕緣膜 68A、68C...通孔 69A、69C...通孔插塞 69a、69c…钻著層 70A、70C...TiN膜圖案 71A、71C...TiAlN膜圖案 73A、73C...下電極圖案 75A、75C...PZT膜圖案 76A、76C...上電極圖案 Cl、C2...鐵電電容 79、80、82…氫障蔽膜 81、83...中間層絕緣膜 83A、83B、83C...接觸窗 84A、84B、84C …W插塞 84a、84b、84c···障蔽金屬膜 85A、85B、85C···佈線圖案 85a、85b、85c、85d、85e、85f ...粘著膜 100…沉積設備 101.. .處理室 102…基材平台 102A...目標基材 103A...真空泵 103B...排放閥 104.. .喷灑頭 104A··.原材料供應管線 105…南頻源 106···壓力表 30

Claims (1)

  1. 200836255 5 10 15 20 5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半導體裝置,其包括: 一半導體晶圓; 一第一中間層絕緣膜形成於該半導體晶圓上; 一第一組通孔插塞形成於該第—中間層絕緣膜中; 中.:第二中間層絕緣膜形成於該第-中間層絕緣膜 甲,以及 一第二組通孔插絲成於該第二巾間層絕緣膜中; 份且Γΐ第一中間層絕緣膜在該半導體晶圓中央部 _ ' 4度及該第—巾間層絕緣財該半導體 曰曰圓周料份具有—不同於該第-厚度的第二厚度;及 : 亥弟二中間層絕緣膜在該半導體晶圓中央部份具 第-厚度及§亥第二中間層絕緣膜在 2周緣部份具有一不同於該第三厚度的第四厚度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半導體農置,旦更包括. —多層佈線結構形成於該第二巾間層絕緣膜上。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半導體震置,1更包括. —氧_層形成在介於該第一中間層絕緣膜及該 弟一中間層絕緣膜之間。 如^專利乾圍第i項所述之半導體裝置,其更包括: 一鐵電電容形成於該氧障蔽上。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J項所述之半導體裝置,其更包括·· 一氫障蔽層形成於該第二中間層絕緣層上。 —種用於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其包括: 31 6· 200836255 形成一第一中間層絕緣膜於一半導體晶圓上; 在一第一條件下藉由化學機械研磨方法研磨該第 一中間層絕緣膜; 形成一第二中間層絕緣膜於該第一中間層絕緣膜 5 上;及 、 在一第二條件下藉由化學機械研磨方法研磨該第 二中間層絕緣膜; 其中該第一條件及該第二條件的設定為可使該第 "中間層絕賴及該第二巾間層絕賴的總厚度於令 1〇 铸體晶圓中央部份及該半導體晶圓周緣部份間為: 乎均一。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方法,其更包括: —在第-巾間層絕緣膜的化學機械研磨前,獲得藉由 第-中間層絕緣膜的化學機械研磨產生之研磨量的曰第 15 —平面厚度分佈,及藉由第二中間層絕緣膜的化學機械 研,產生之研磨量的第二平面厚度分佈,該第—條件及 该弟二條件之設定為使該第一平面厚度分佈及該第二 平面厚度分佈近乎互補。 8·如申請專利顧第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條件且 0有-第-值’以致在晶圓中央該第—中間層絕緣膜之研 磨篁的晶圓平面研磨分佈且在該晶圓周緣部份晶 面研磨分佈具有一第二值,係小於第-值,且該第二條 件具有一第三值,以使第二中間層絕緣臈之研磨量的晶 圓平面研磨分佈在晶圓周緣具有一第四值,其大於在Z 32 200836255 圓中央部份第三值。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藉由使用四乙 氧基矽烷形成該第一中間層絕緣膜及該第二中間層絕 緣膜。 5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在該第一中間 層絕緣膜及該第二中間層絕緣膜中形成接觸窗。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在該第一中間 層絕緣膜或該第二中間層絕緣膜上形成一鐵電膜。 12. —種製造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其包括: 10 形成一絕緣膜於一半導體晶圓上; 形多數個接觸窗分別對應多數個形成於該半導體 晶圓上的半導體元件; 在多數個該接觸窗的至少一内壁表面上形成一傳 導膜;及 15 藉由化學機械研磨方法由絕緣膜表面除去傳導膜; 其中進行形成該絕緣膜以致該絕緣膜具有一平面 研磨量分佈;或其中進行形成該傳導膜以致該傳導膜具 有一平面研磨量分佈。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進行化學機械 20 研磨以具有該平面研磨量分佈,故該絕緣膜在整個半導 體晶圓表面上具有均一厚度。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進行化學機械 研磨以具有該平面研磨量分佈,故該傳導膜在整個半導 體晶圓表面上具有均一厚度。 33 200836255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進行該絕緣膜 形成的條件為可使半導體晶圓的平面熱分佈存在。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傳導膜包括 一 W膜。 5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傳導膜包括 一覆蓋接觸窗之内壁及底表面的障蔽金屬膜。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障蔽金屬膜 由鈦及氮化鈦形成。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在化學機械研 10 磨後,一鐵電電容形成於該絕緣膜上。 34
TW096149185A 2007-01-17 2007-12-21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083625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07920A JP2008177266A (ja) 2007-01-17 2007-01-17 半導体基板、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6255A true TW200836255A (en) 2008-09-01

Family

ID=39617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49185A TW200836255A (en) 2007-01-17 2007-12-21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169571A1 (zh)
JP (1) JP2008177266A (zh)
KR (1) KR20080067977A (zh)
TW (1) TW20083625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6419A (zh) * 2015-06-01 2016-12-07 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衬底处理系统及衬底处理装置
CN106340471A (zh) * 2015-07-06 2017-01-18 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衬底处理系统及衬底处理装置
CN107492491A (zh) * 2016-06-10 2017-12-19 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及衬底处理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33392A (ja) * 2014-01-10 2015-07-23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310122B1 (ko) 2014-06-10 2021-10-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논리 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집적회로 소자와 논리 셀의 제조 방법 및 집적회로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JP6133347B2 (ja) * 2015-03-30 2017-05-24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基板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26155B2 (ja) * 2015-03-31 2017-05-10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JP6072845B2 (ja) * 2015-03-31 2017-02-01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基板処理システム、基板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51745B2 (ja) * 2015-08-04 2017-06-21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基板処理装置、基板処理システム、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6549074B2 (ja) * 2016-09-28 2019-07-24 株式会社Kokusai Electric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73730A (ja) * 2021-05-10 2022-11-22 株式会社Sumco 研磨条件決定用相関関係式の作成方法、研磨条件の決定方法および半導体ウェーハ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85030B2 (ja) * 2005-01-18 2011-10-05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237152B2 (ja) * 2005-03-04 2009-03-11 エルピーダメモリ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6419A (zh) * 2015-06-01 2016-12-07 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衬底处理系统及衬底处理装置
CN106206419B (zh) * 2015-06-01 2019-06-07 株式会社国际电气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衬底处理系统及衬底处理装置
CN106340471A (zh) * 2015-07-06 2017-01-18 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 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衬底处理系统及衬底处理装置
TWI570828B (zh) * 2015-07-06 2017-02-11 Hitachi Int Electric Inc A semiconductor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a program, a substrate processing system, and a substrate processing device
CN107492491A (zh) * 2016-06-10 2017-12-19 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 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及衬底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67977A (ko) 2008-07-22
JP2008177266A (ja) 2008-07-31
US20080169571A1 (en) 2008-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836255A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799675B2 (en) Bonded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6291250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JP5568845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020185683A1 (en) Semiconductor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JP2002203915A (ja) キャパシタ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881382B1 (ko) 반도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TW200401355A (en) Substrate with a flattening film,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ubstrates
US20020045310A1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3068991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659436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802777B2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24207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71740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06011196A1 (ja) 半導体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JP4567167B2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513804B1 (ko) 반도체 소자의 캐패시터 제조방법
JP2003060082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4053345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492903B1 (ko) 강유전체 메모리 소자의 캐패시터 제조방법
WO2005074032A1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26256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6319355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123388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97873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