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424374A - Polyester multifilament yarn - Google Patents

Polyester multifilament yar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424374A
TW200424374A TW093104980A TW93104980A TW200424374A TW 200424374 A TW200424374 A TW 200424374A TW 093104980 A TW093104980 A TW 093104980A TW 93104980 A TW93104980 A TW 93104980A TW 200424374 A TW200424374 A TW 2004243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ster
acid
titanium
reaction
formul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04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oshiki Shirakawa
Keijiro Hattori
Hiroyuki Osaka
Original Assignee
Teijin Fibe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jin Fibers Ltd filed Critical Teijin Fibers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424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2437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78Preparation processes
    • C08G63/82Prepar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 used
    • C08G63/85Germanium, tin, lead, arsenic, antimony, bismuth, titanium, zirconium, hafnium, vanadium, niobium, tantalum, or compounds thereof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5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01F6/6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from polyesters

Description

200424374 Π)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聚酯多絲纖維紗者;更詳細的說,係有 關以具有良好的色調與優異之成型性的聚酯樹脂製造而得 之具有起毛極少,色調良好,及機械強度甚高的聚酯多絲 纖維紗者;本發明之聚酯多絲纖維紗,爲極適合於形成觸 感,外觀,及機械強度均極優越的編織物者。
【先前技術】 聚酯樹脂,尤其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 酸己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及聚對苯二甲酸丁 二醇酯,其機械,物理,化學性能極爲優異之故,廣泛使 用於纖維,薄膜,及其他之成型物;特別是在編織物之用 途中,具有優越之機械強度,尺寸安定性,耐熱性及耐光 性。
尤其近年來,亦使用爲戶外運動領域,工業衣料領域 之高強度纖維;聚酯纖維,由於耐光性優異之故,取代已 往以尼龍6,尼龍66爲代表之聚醯胺纖維,而大幅度的 被使用;但是,以含有上述高強度纖維所成多絲纖維紗之 布料製造而得的戶外運動衣料,及工業衣料,除高強度以 外同時需求極佳之觸感;因而,更要求具有纖度小,強度 高,而且適當之延伸度,能使布料之質地薄化,緊密化的 多絲纖維紗。 如此之纖維用聚合物,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二乙醇酯, -6 - (2) 200424374 通常係先製造對苯二甲酸之乙二醇酯及/或其低聚物,接 著,於聚縮合催化劑之存在下,將其減壓加熱,依所定之 聚合度進行反應而製造;又,其他之聚酯亦可以與上述相 同的方法製造。 此時,因聚縮合催化劑之種類的不同,能左右所得聚 酯之品質極大;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最廣爲使用之聚 縮合催化劑爲銻化合物。
不過,使用銻化合物時,聚酯經長時間連續的熔融紡 絲,管頭孔四周會產生雜質(以下簡稱爲管頭雜質)之附 著沉積,熔融聚合物之流動彎曲現象(Bending ),此爲 在紡絲,拉伸等後步驟中,造成起毛,斷絲或纖維物性之 斑點等發生問題的原因;尤其是,使用於戶外及工業材料 等用途之必要高機械強度,細纖度的多纖維紗,解決上述 缺點極爲重要。
爲避免此問題之發生,已知雖可使用鈦化合物,例如 四丁氧基鈦,做爲催化劑,但如此所得聚合物之熱安定性 不佳,在熔融時急激劣化,難以獲得高機械強度之纖維; 又,所得聚酯本身爲黃色著色者,最後所得纖維之色調爲 不能令人滿意者,是其問題。 解決此問題之方法,有以鈦化合物與偏苯三酸反應而 得之反應生成物,做爲聚酯製造用催化劑之揭示(例如, 參照專利文獻1 ),及以鈦化合物與亞磷酸酯反應而得之 生成物,做爲聚酯製造用催化劑之揭示(例如,參照專利 文獻2);依此等方法,確實能提升一定程度之聚酯的熔 (3) (3)200424374 融熱安定性,但其提升之效果在實用上並不充分,所得聚 酯樹脂之色調,還有必要加以改善;更有以鈦化合物與磷 化合物之錯合物,做爲聚酯製造用催化劑之提案(例如, 參照專利文獻3 );但是,使用此方法,雖可提升某種程 度之熔融熱安定性,此效果在實用上並不充分,尙有必要 改善所得聚酯樹脂之色調的問題。 [專利文獻1]特公昭5 9 — 4625 8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昭5 8 - 3 8 722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平7 — 1 3 8 3 54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之揭示] 本發明之目的爲提供,具有纖度細,與色調良好(高 L*値及低b*値),及觸感優柔,而且形成運動用衣料等 所用編織物時,能具有充分機械強度,起毛極少,顯示良 好色調之聚酯多絲纖維紗。 本發明之聚酯多絲纖維紗爲,含有以聚酯聚合物爲主 成份之聚酯多絲纖維紗者。 上述聚酯聚合物爲,將芳香族二羧酸酯於催化劑存在 下,經聚縮合而得者。 上述催化劑爲,包含至少一種選自下述混合物(1 ) 及反應生成物(2 )者。 上述催化劑用混合物(1 )爲,下述成份(A )及成 份(B )之混合物者。 -8 - (4) 200424374 成份(Α)爲,至少一種選自(a)下述一般式(I) 所示之烷氧基鈦,及(b )下述一般式(I )之烷氧基鈦與 下述一般式(11 )所示之芳香族多價殘酸或其酸酐的反應 生成物,所成群者而成之鈦化合物成份(A )
R i R 〇 — τιο f 〇 1 R R 〇 [上述式(I)中,R1,R2,R3 ’及R4爲各自獨立之 一種選自碳原子數1〜20的院基及苯基;m爲〗〜4之整 數;m爲2,3,或4時,2個,3個,或4個之R2及 R3,可爲相同或相異者]。
=X^(C00H)n u) [上述(II)中,η爲2〜4之整數]。 成份(Β )爲,至少一種以下述一般式(丨!丨)所示之 磷化合物所成的磷化合物成份(Β ),
(5) 200424374 [上述式(III)中,R5,R6,及R7爲各自獨立之碳原 子數1〜4的烷基;X爲一種選自—ch2—基及—CH(Y) 一基之基(Y爲苯基)]。 上述催化劑用混合物(1 )使用之配合量爲,上述鈦 化合物成份(A )中所含欽元素之毫莫耳値,對上述芳香 族二殘酸醋之莫耳數値比(% ) Μτι,及磷化合物成份 (Β)中所含碟兀素之毫莫耳値,對上述芳香族二羧酸酯 之旲耳數値比(% ) ΜΡ,必須滿足下述關係式(丨)及 (ii )者。 1 SMP/MTi $15 ( i ) lO^Mp + MTi ^100 ( ϋ ) 上述催化劑用反應生成物(2 )爲,下述成份(c )及 成份(D )之反應生成物者。 成份(C)爲,至少一種選自(C)上述一般式(I) 所不之院氧基鈦’及(d)上述一般式(I)所示之院基欽 與上述一般式(III)所示的芳香族多價羧酸或其酸酐之 反應生成物,所成群者而成之鈦化合物成份(C )。 成份(D )爲,至少一種以下述一般式(IV )所示之 磷化合物所成的磷化合物成份(D )。 (IV) (R8〇)p — P — (OH)” (6) 200424374 [上述式(IV)中,R8爲碳原子數1〜20之院基’或 碳原子數6〜2 0之芳基;p爲1或2之整數]。 上述多絲纖維紗之特徵係,單纖維纖度’爲在 0.2〜2.Odtex之範圍者;上述多絲纖維紗之全纖度爲在 9 Odt ex以下者;而且,上述多絲纖維紗之以下述式(1 ) 所示的絲因數(S . F .)爲在2 2以上者。
S · F ·=(抗拉強度)X (切削延伸度)1 /2 ...... ( 1 ) 本發明之聚酯多絲纖維紗,在上述催化劑用混合物 (1)之成份(A)中,烷氧基鈦(a)與一般式(II)的 芳香族多價羧酸或其酸酐之反應莫耳比,以2 : 1〜2 : 5之 範圍較爲適合。
在本發明之聚酯多絲纖維紗中,上述二烷基芳香族二 羧酸酯,以由芳香族二羧酸之二烷基酯,與烯烴二醇之酯 交換反應製造者爲佳。 本發明之聚酯多絲纖維紗中,上述芳香族二羧酸,以 選自對苯二甲酸,1,2—萘二羧酸,苯二甲酸,異苯二甲 酸,二苯基二羧酸,及二苯氧基乙烷二羧酸爲宜;上述烯 烴二醇,以選自乙二醇,丁二醇,三甲烯二醇,丙二醇, 季戊二醇,六甲烯二醇,及十二甲烯二醇爲宜。 本發明之聚酯多絲纖維紗中,上述聚酯,以聚對苯二 甲酸乙二醇酯爲佳。 又,本發明之聚醋多絲纖維紗中,上述聚醋聚合物 -11 - (7) (7)200424374 之,依 L*,a*,b*,表色系(JIS— Z— 8729)之標準, L*値以68〜90者,b*値以1〜10者爲佳。 本發明之聚酯多絲纖維紗,亦可爲無編織物之形狀 者。 [用以實施發明之最佳型態] 本發明之聚酯多絲纖維紗爲,含有以聚酯聚合物爲主 成份之聚酯多絲纖維所形成者。 上述聚酯聚合物係,將芳香族二羧酸酯於催化劑之存 在下,經聚縮合製造而得者;上述聚縮合用催化劑爲,包 含至少一種選自下述鈦化合物成份(A )與磷化合物成份 (B )之混合物(1),及下述鈦化合物成份(C )與磷化 合物成份(D )之反應生成物(2 )者。 聚縮合催化劑用混合物(1 )之鈦化合物成份(A ) 爲,至少一種選自(a )下述一般式(I )所示之烷氧基 鈦,及(b)上述一般式(I)所示之烷氧基鈦與下述一般 式(II)所示之芳香族多價羧酸或其酸酐的反應生成物, 所成群者而成之鈦化合物成份(A )。 OR2 r I ί R 1 Ο -一 Τ i — Ο -一 Β R 4 (I) ^ I -> OR3 [上述式(I)中,…,…,以’及R4爲各自獨立一 種選自碳原子數1〜20,以1〜6爲佳的烷基及苯基;m爲 -12· (8) 200424374 1〜4’以2〜4爲佳的整數;⑺爲2,3,或4之整數時,2 個,3個,或4個之R2及R3,可爲相同或相異者]。
(Π) [上述(II)中,η爲2〜4,以3〜4爲佳之整數]。 又’聚縮合催化劑用混合物(1 )之磷化合物成份 (Β)爲’至少一種以下述一般式(in)所示之磷化合物 所成的磷化合物成份(Β ) R6 R5 °一ζ ——X ——(Π) II || 〜OR7 Ο 0 [上述式(III )中,R5,R6,及R7爲各自獨立之碳原 子數1〜4的烷基;X爲一種選自一 CH2 —基及一 CH(Y) 一之基(Y爲苯基)]。 又,聚縮合催化劑用反應生成物(2 )之鈦化合物成 份(C)爲,至少一種選用上述一般式(I)所示之烷氧基 鈦(c),及上述一般式(I)所示之烷氧基鈦與上述一般 式(Π)所示之芳香族多價羧酸或其酸酐之反應生成物 (d ),所成群者而成之鈦化合物成份(C )。 聚縮合催化劑用反應生成物(2 )之磷化合物成份 -13- (9) 200424374 (D )爲,至少一種以下述一般式(IV )所示之磷化合物 所成的磷化合物成份(D )。
[上述式(IV)中,R8爲碳原子數1〜20之烷基,或 碳原子數6〜20之芳基;p爲1或2之整數]。 使用上述鈦化合物成份(A )與上述磷化合物成份 (B )之混合物(1 ),或上述鈦化合物成份(C )與上述 磷化合物成份(D )之反應生成物(2 ),爲聚縮合催化 劑時,以一般式(I )所示之烷氧基鈦(a )或(c )做爲 鈦化合物成份(A )或(C ),及此等之烷氧基鈦(a )或 (c)與一般式(II)所示之芳香族多價羧酸或其酸酐之 反應生成物(b)或(d),爲對聚酯聚合物之可溶性或親 和性高者,因而,混合物(1 )或反應生成物(2 )所成之 催化劑,亦爲對聚酯聚合物具有實用上極高之可溶性或親 和性者;因此,以聚縮合所得聚酯聚合物中,殘餘有催化 劑用混合物(1 )或(2 ),其熔融紡絲之際,亦不會在紡 絲管頭的四周產生雜質之沉積,能以高紡絲效率製造品質 良好的聚酯多絲纖維。 本發明所用聚縮合催化劑用鈦化合物成份(A )中, 所使用一般式(I )之烷氧基鈦(a ),及鈦化合物成份 (C )所用之烷氧基鈦化合物,以四異丙氧基鈦,四丙氧 基鈦,四正丁氧基鈦,四乙氧基鈦,四苯氧基鈦,八烷基 -14 - (10) 200424374 三鈦酸酯,及六烷基二鈦酸酯等較適合使用;尤其,從與 磷化合物之反應性的觀點而言,以使用四丁氧基欽最爲理 想。
又,與欽化合物成份(A )用院氧基欽(a )反應之—· 般式(Π)的芳香族多價羧酸及其酸酐,以選自苯二甲 酸’偏苯三酸,連苯三酸,均苯四甲酸及此等之酸酐較爲 適合;尤其,使用偏苯三酸酐時,所得反應生成物 (b ),對聚酯聚合物顯現極高之親和性,爲能有效防止 上述雜質之沉積者。 上述院氧基鈦(a)與,一般式(II)之芳香族多價 羧酸或其酸酐反應時,例如,在溶媒中使芳香族多價羧酸 或其酸酐溶解,將烷氧基鈦(a )滴加於此混合液中,在 0〜2 0 0 °C之溫度下,以至少加熱30分鐘較爲適合;還有, 上述溶媒,以因應所望,由乙醇,乙二醇,三甲嫌二醇, 四甲烯二醇,苯,及二甲苯中選擇爲宜。
烷氧基鈦(a)與,一般式(II)之芳香族多價羧酸 或其酸酐的反應莫耳比,雖沒有特別的限制,但烷氧基鈦 之比率過高時,所得聚酯會有色調惡化,軟化點降低的情 況,相反的,烷氧基鈦之比率過低時,會使聚縮合反應難 以進行;因而,烷氧基鈦(a ),與一般式(II )之芳香 族多價羧酸或其酸酐的反應莫耳比,以在(2 : 1 )〜(2 : 5 )之範圍較爲適合。 以此反應所得之反應生成物(b ),可直接使用,或 將其以丙酮,甲醇及/或醋酸乙酯等再結晶,精製後使 •15- (11) 200424374 用。
本發明中,聚縮合催化劑用混合物(1 )之磷化合物 成份(B )所使用一般式(III )的磷化合物(膦酸酯化合 物),爲膦酸衍生物之酯類,以選自例如甲酯基甲烷膦 酸,乙酯基甲烷膦酸,丙酯基甲烷膦酸,丁酯基甲烷膦 酸,甲酯基苯基甲烷膦酸,乙酯基苯基甲烷膦酸,丙酯基 苯基甲烷膦酸,及丁酯基苯基甲烷膦酸等之膦酸衍生物的 二甲基酯類,二乙基酯類,二丙基酯類,及二丁基酯類, 較爲適合。
一般式(III)之磷化合物(膦酸酯化合物)所成磷 化合物成份(B),使用於芳香族二羧酸酯之聚縮合反應 時,和通常做爲反應安定劑使用之磷化合物相比較,與鈦 化合物成份(A )的反應進行較爲緩慢之故,聚縮合反應 步驟間之鈦化合物成份(A )的催化劑活化持續時間較 長’其結果,能使鈦化合物成份(A )之聚縮合反應系 的’對芳香族二羧酸酯量之使用量比減小;又,在含有一 般式(III )之磷化合物所成磷化合物成份(B )的聚縮合 反應系中,添加多量之安定劑,所得聚酯聚合物之熱安定 性沒有下降之情況,又其色調亦無不良。 本發明中,使用混合物(1 )做爲聚縮合催化劑時, 此混合物(1 )使用之配合量,爲上述鈦化合物成份 (A)中所含鈦元素之毫莫耳値,對上述芳香族二羧酸酯 的莫耳數値比(% ) MTi,及磷化合物成份(B )中所含磷 兀素之毫莫耳値,對上述芳香族二羧酸酯的莫耳數値比 -16- (12) (12)200424374 (% ) MP,必須滿足下述關係式(i )及(Π ) 1 ^MP/MTi ^15 ( i ) lO^Mp +MTi ^100 ( ii ) MP/MTi之比,爲1以上1 5以下’以2以上1 〇以下 更佳;MP/MTl低於1時,所得聚酯聚合物之色調帶有黃 色,又,超過15時,以此構成之聚縮合催化劑的聚縮合 反應性不充分,很難獲得目標之聚酯聚合物;本發明中所 用MP/MTi之比的範圍,比已往Ti - P系催化劑者爲窄, 設定於此範圍,能獲得以已往之Ti - P系催化劑所得不到 的優異效果。 又,(MTi + MP)和之値爲10以上1〇〇以下,以20 以上70以下更佳;(MTl + MP )之値低於10時,所得聚 酯聚合物之纖維成型性不足,熔融紡絲步驟中之生產效率 不充分,而且所得纖維之性能不佳;又(MTi + MP )之値 超過1 00時,所得聚酯聚合物在熔融紡絲時,紡絲管頭四 周會有少量之雜質沉積;一般而言,MTi之値以2〜15 %爲 適合,以3〜10%更佳。 本發明中,使用上述反應生成物(2)做爲聚縮合催 化劑時,鈦化合物成份(C )中所用鈦化合物(c )及 (d ),可以分別選自上述聚縮合催化劑用混合物(1 )之 鈦化合物(A )中所用的鈦化合物(a )及(b )。 又,聚縮合催化劑用反應生成物(2 )之磷化合物成 份(D )中所用一般式(IV )的磷化合物,有單烷基磷酸 -17- (13) 200424374
酯類’例如’單正丁基磷酸酯,單己基磷酸酯,單十二烷 基磷酸酯’單月桂基磷酸酯,及單油烯基磷酸酯等;單芳 基磷酸酯類,例如,單苯基磷酸酯,單苯甲基磷酸酯,單 (4-乙基苯基)磷酸醋,單聯苯基碟酸酯,單萘基磷酸 酯’單蒽基磷酸酯等;二烷基磷酸酯類,例如,二乙基磷 酸酯’二丙基磷酸酯,二丁基磷酸酯,二月桂基磷酸酯, 及二油烯基磷酸酯等;以及二芳基磷酸酯類,例如,二苯 基磷酸酯等等;其中尤其以使用上述式(IV)中,時 之單烷基磷酸酯,或單芳基磷酸酯爲佳。 本發明中所用磷化合物成份(D ),亦可爲兩種以上 之一般式(IV)的磷化合物之混合物,例如,單烷基磷酸 酯與二烷基磷酸酯之混合物,單苯基磷酸酯與二苯基磷酸 酯之混合物,等適合之組合;尤其,混合物中,單烷基磷 酸酯對混合物合計重量在5 0重量%以上,特別是佔有9 0 重量%以上之組合,最爲理想。
上述鈦化合物成份(C )與上述磷化合物成份.(D ) 之反應生成物的調整方法爲,例如將兩成份(C)及 (D)混合,在二醇中加熱可以製造而得;即,將含有鈦 化合物成份(C )與磷化合物成份(D )之二醇溶液加熱 時,二醇溶液呈白濁狀,兩成份(C) , (D)之反應生 成物以析出物析出;收集此析出物,可做爲聚酯聚合物之 製造用催化劑使用。 在催化劑用反應生成物(2 )之製造中,做爲反應溶 媒使用之二醇,以使用與採用所得催化劑製造聚酯聚合物 -18- (14) 200424374 之構成二醇成份相同者爲佳;例如,聚酯聚合物爲聚對苯 二甲酸乙二醇酯時,使用乙二醇;爲聚對苯二甲酸三甲烯 二醇酯時,使用1,3 —丙二醇;爲聚對苯二甲酸四甲烯 二醇酯時,使用四甲烯二醇爲佳。
還有,本發明之聚縮合催化劑用反應生成物(2 ), 以鈦化合物成份(C ),與磷化合物成份(D ),及二醇 等三者同時混合,加熱之方法亦可製造而得;但是,藉由 加熱,鈦化合物成份(C )與磷化合物成份(D )反應, 生成不溶於二醇之反應生成物而析出之故,此析出爲止之 反應以均勻進行爲宜;因而,爲有效的獲得反應析出物, 以鈦化合物成份(C )與磷化合物成份(D )之各自的二 醇溶液預先調整,其後將此等溶液混合加熱之方法,製造 而得爲佳。
又,成份(C )與(D )之反應溫度,以在50°C〜200 °C之溫度下反應較爲適合,反應時間以1分鐘〜4小時爲 宜;反應溫度過低時,反應不足,反應時間過長,藉由均 勻之反應不能有效的獲得反應析出物。 在二醇中加熱反應之鈦化合物成份(C )與磷化合物 成份(D )的配合比率,對鈦原子,磷原子之莫耳比率以 在1.0〜3.0之範圍較爲適合,以1.5〜2.5更佳;在上述範 圍內時,磷化合物成份(D )與鈦化合物成份(C )幾乎 完全反應,不完全之反應物不存在之故,此反應生成物可 以直接使用,所得聚酯聚合物之色調爲良好者;又,幾乎 沒有剩餘的未反應磷化合物(IV )之故,沒有阻礙聚酯聚 -19- (15) (15)200424374 合反應性之情況,生產性亦提高。 本發明中所用聚縮合催化劑用反應生成物(2 ),以 含有下述〜般式(v)所示之化合物,較爲適合。
[式(V)中,R9及rIG爲各自獨立之一種選自,來自 以一般式(I)表示之上述欽化合物成份(C)用烷氧基鈦 的R1 ’ R2,R3,R4,及以一般式(IV )表示之上述磷化 合物成份(:〇)用磷化合物的R8,而且碳原子數爲1〜1〇 之院基’或來自上述磷化合物(IV )之R8,而且碳原子 數爲6〜12的芳基。] 式(V )所示之鈦化合物一磷化合物(IV )的反應生 成物爲’具有高催化劑活性,而且用其所得之聚酯聚合物 具有良好之色調,乙醛,殘餘金屬及環狀三聚物之含有量 實際上極少,而且具有充分的聚合物性能;還有,式 (V )所示之反應生成物,以在聚縮合催化劑中含有50 重量%以上爲宜,以含有70重量%以上更佳。 於上述反應生成物(2)之存在下,使芳香族二羧酸 酯聚縮合之際,如上所述而得的含析出反應生成物(2) 之二醇溶液,沒有必要將析出反應生成物(2 )與二醇分 -20- (16) 200424374 離,可直接使用爲聚酯聚合物製造用催化劑;又,由含有 析出反應生成物(2 )之二醇溶液,以離心沉降處理或過 濾等方法,將析出物分離後,此析出反應生成物(2 )藉 由再結晶劑,例如丙酮,甲醇及/或水等再結晶,精製 後,此精製物做爲聚縮合催化劑使用亦可;還有,聚縮合 催化劑用反應生成物(2 )之化學結構,可以使用固體 NMR及XMA之金屬定量分析加以確認。
本發明所用之聚酯聚合物爲,在含有上述鈦化合物成 份(A )與磷化合物(膦酸酯化合物)(B )之混合物 (1 )及/或鈦化合物成份(C )與磷化合物成份(D )之反 應生成物(2 )的催化劑存在下,芳香.族二羧酸酯經聚縮 合而得;本發明中之芳香族二羧酸酯,以芳香族二羧酸成 份與脂肪族二醇成份所成之二酯爲佳。
芳香族二羧酸成份,以對苯二甲酸爲主成份者較爲適 合;更具體的,對苯二甲酸之含量,對芳香族二羧酸成 份,以佔有70重量%以上爲佳;對苯二甲酸以外之適合 的芳香族二羧酸有,例如苯二甲酸,異苯二甲酸,萘二羧 酸,二苯基二羧酸,二苯氧基乙烷二羧酸等等。 又,脂肪族二醇成份,以烯烴二醇所成爲佳;有例如 乙二醇,三甲烯二醇,丙二醇,四甲烯二醇,季戊二醇, 六甲烯二醇,十二甲烯二醇等可以使用;尤其以乙二醇最 爲理想。 本發明中之聚酯聚合物,以含有由對苯二甲酸與乙二 醇所成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爲主重覆單位者爲佳;上述 -21 - (17) (17)200424374 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覆單位,對聚酯中之全重覆單位’ 以佔有7 0莫耳%以上更佳° 又,本發明所用之聚酯聚合物爲,酸成份或二醇成份 等構成聚醋之成份’經共聚合而爲共聚合聚醋亦可° 共聚合羧酸成份,除上述之芳香族二羧酸當然可用以 外,可以使用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癸烷二殘酸等之 脂肪族二羧酸’環己烷二羧酸等之脂環式二經酸等之二功 能性羧酸成份或其酯形成性衍生物爲原料;又’共聚合二 醇成份,除上述之脂肪族二醇當然可用以外,可以使用環 己烷二甲醇之脂環式二醇’雙酚,對苯二酚,2,2一雙 (4 - /5 -羥基乙氧基苯基)丙烷類等之芳香族二醇等做 爲原料。 進而,可以使用將均苯三甲酸,三羥甲基乙烷’三羥 甲基丙烷,三羥甲基甲烷,季戊四醇等之多功能性化合 物,做爲共聚合成份,經共聚合而得之共聚合聚酯聚合
上述聚酯聚合物及共聚合聚酯聚合物’可以其一種單 獨使用,或兩種以上倂用。 本發明中之聚酯聚合物,適合使用如上所述之芳香族 二續酸與脂肪族二醇所成芳香族二羧酸酯之聚縮合生成 物;此芳香族二羧酸酯,可將芳香族二羧酸與脂肪族二 醇,以二酯化反應製造而得,或將芳香族二羧酸之二烷基 醋珣脂肪族二醇,以酯交換反應製造而得;但是,採用芳 香族二羧酸之二烷基酯爲原料,經由酯交換反應的方法, •22- (18) 200424374 與使用芳香族二羧酸爲原料,進行二酯化反應之方法相比 較,聚縮合反應中,添加磷化合物做爲磷安定劑,具有極 少飛散之優點。
進而,鈦化合物成份(A )或(C )之一部份及/或全 量,在酯交換反應之開始前添加,將其做爲酯交換反應與 聚縮反應兩者之反應用催化劑使用,甚爲理想;藉此,可 以減低最終聚酯中之鈦化合物的含有量;例如爲聚對苯二 甲酸乙二醇酯之情況,更具體的說明,以對苯二甲酸爲主 之芳香族二羧酸的二烷基酯,與乙二醇之酯交換反應,以 在含有至少一種選自上述一般式(I)所示之烷氧基鈦 (a),及上述一般式(I)所示之烷氧基鈦與上述一般式 (II )所示之芳香族多價羧酸或其酸酐反應的生成物 (b )所成群之鈦化合物成份(A )的存在下進行,較爲 理想;以此酯交換反應而得之含有芳香族二羧酸與乙二醇 的二酯之反應混合物中,更添加上述一般式(ΙΠ )所示 之磷化合物(膦酸酯化合物)成份(B ),或添加鈦化合 物成份(C )與上述隣化合物成份(D )之反應生成物, 於此等之存在下進行聚縮合反應。 還有,進行上述酯交換反應時,通常在常壓下施行, 其在0.05〜0.20MPa之加壓下施行時,更能藉由鈦化合物 成份(A )之催化作用而促進反應,而且副產物之二乙二 醇不會大量產生,所得聚酯聚合物之熱安定性等特性,更 爲良好;酯交換反應之溫度,以160〜260 °C爲佳。 又,本發明中之芳香族二羧酸爲對苯二甲酸時,使用 -23- (19) 200424374 對苯二甲酸及對苯二甲酸二甲醋做爲聚酯之出發原料’此 時,可以使用聚對苯二甲酸嫌煙一醇醋脫聚合所得之回收 對苯二甲酸二甲酯,或其水解而得之回收對本一甲酸,此 時,尤其是使用回收P£T瓶,纖維製品,聚醋薄膜製口口 等之再生聚醋,從資源有效運用之觀點而§,極爲理想。
聚縮合反應,可在單一槽進行’亦可在複數之槽依序 進行;如此在聚縮合步驟所得之聚酯’通常在熔融狀態以 線狀押出,將其冷卻後,成型(切斷)爲粒狀(小片 狀)。 所得聚酯之特性粘度,以〇.40〜0·80爲宜,以 0.50〜0.70更佳。 含有如上所述之醋化步驟’與聚縮合步驟之聚醋的製 造步驟,可爲分批式,半連續式,連續式之任一種。 上述聚縮合步驟所得之聚酯聚合物,依所期望’更能 提供固相聚縮合。
該固相聚縮合步驟,至少由1階段而成,溫度爲 200〜2 35 °C ,壓力爲IKPa〜200KPa之條件,在氮氣,氬 氣,二氧化碳等不活性氣體之大氣下,以進行5〜15小時 較爲適合。 如此所得之本發明用聚酯的特性粘度,以在 0.64〜1.00之範圍爲宜,以〇·7〇〜0.95之範圍更佳,以 0.75〜0.95最理想。 特性粘度過低時,纖維之強度不足,例如提高拉伸倍 率等做爲提升強度之條件’其延伸度亦下降,有難以獲得 -24- (20) 200424374 所期望之絲因數(S · F .)的傾向;特性粘度過度時,尤其 單纖維纖度細時,有難製絲之傾向;聚酯之特性粘度,以 藉由調整固層聚合反應條件加以調整爲佳^ 經如此之固相聚縮合步驟製造的粒狀聚酯,因應需 求’與水,水蒸氣,含水蒸氣之不活性氣體,含水蒸氣之 空氣等接觸’施行水處理,經此可使小片中所含催化劑失 活亦可。
本發明所用聚酯,因應需求可含有少量之添加劑,尤 其是做爲消光劑之氧化鈦,又,以使用做爲安定劑之防氧 化劑爲佳。 本發明所用聚酯聚合物,以選自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聚對苯二甲酸三甲烯二醇酯,及聚對苯二甲酸四甲烯 二醇酯爲佳,以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最爲理想。
本發明中所使用聚酯聚合物,依L*a*b*表色系(JIS —Z8729)之標準,具有L*値以68〜90較爲適合,以 73〜90更佳,具有b*値以1〜10較爲適合,以丨〜9更佳, 以1〜5最爲理想。 本發明中所用聚酯聚合物,因應需求可含有少量之添 加劑,例如可含有防氧化劑,吸收紫外線劑,阻燃劑,螢 光增白劑,消光劑,整色劑’或消泡劑,防靜電劑,抗菌 劑,光安定劑,熱安定劑’遮光劑等等,尤其使用做爲消 光劑之二氧化鈦,做爲安定劑之防氧化劑,最爲理想。 上述二氧化鈦,以具有0·01〜2μπι之平均粒徑爲宜, 聚酯聚合物中以含有〇·〇】〜〗〇重量%爲佳。 -25- (21)200424374 還有,聚酯聚合物中所含來自上述催 中,不包含來自做爲消光劑添加的二氧化 聚酯聚合物中含有做爲消光劑之二氧 用聚酯聚合物之試料僅去除消光劑之二氧 將該聚酯聚合物之試料,溶解於六氟異丙 至離心分離處理,二氧化鈦粒子由上述溶 傾斜法將上層澄淸液分離收集,將此回收 去除,調製成試料。 上述防氧化劑,以使用受阻酚系之防 氧化劑之添加量以1重量%以下爲宜,以 %更佳;此添加量超過1重量%時,其效 其於熔融紡絲之際,成爲發生浮渣之原因 防氧化劑,亦可與硫醚系二次防氧化劑倂 聚酯中添加上述防氧化劑之方法,沒 可在酯交換反應開始至聚縮合反應完成爲 段添加。 本發明之聚酯多絲纖維,係以上述之 之纖維所成的多絲纖維者;藉由使用如此 可以獲得與單絲纖度之細小亦沒有關係, 具高強度,而且色調優美之多絲纖維紗。 本發明之聚酯多絲纖維紗,其 0.3〜2.Odtex;甚至,此單纖維纖度以〇·5 藉由使用如此單纖維纖度細小之纖維,能 維紗之觸感;又,將具有如此之單纖維纖 化劑之鈦含有量 It之鈦者。 化鈦時,由測定 化鈦的方法爲, 醇,此溶液供應 液沉降分離,以 部份之溶劑蒸發 氧化劑較佳;防 0.005〜0.5重量 果已飽和,而且 ;又,受阻酚系 有特別的限制, 止之間的任意階 聚酯聚合物構成 之聚酯聚合物, 起毛缺點極少, 單纖維纖度爲 -1 . 6dtex 更佳; 提升所得多絲纖 度的纖維收集,
-26- (22) (22)200424374 所得本發明之多絲纖維紗的全纖度,必要在 90dtex以 下,以 80dtex以下更佳;又,可形成本申請之本發明的 聚酯多絲纖維紗之全纖度,以15dtex以上爲宜,以 20dtex以上更佳;藉由使用具有如此範圍內之全纖度的多 絲纖維,可以獲得軟柔觸感之布料;又,如此之多絲纖 維,可以編織布料之針眼(紗交差部之面積)極小的高密 度編織物,如此之高密度編織物具有優異的防風性能;構 成多絲纖維紗之多絲纖維數,一般以在1〇〜5 00支之範圍 內爲宜,以2 0支以上更佳,又以2 8 8支以下更爲理想。 又,多絲纖維紗之絲因數(S . F ·)爲依下述式之定義 的紗特性,本發明之聚酯多絲纖維紗的S.F·爲在22以上 者,以22〜35更佳。 S.F.=(抗拉強度)X (切削延伸度)1/2 S · F ·低於2 2時’使用所得聚酯多絲纖維紗而得之編 織物,實用上之機械強度不足;S.F·在22以上之本發明 的聚酯多絲纖維紗,在運動衣料及工業資料用布料之領域 中,能發揮高度之性能。 本發明之聚酯多絲纖維紗,具有22以上的S.F.之 故,其抗拉強度以在 4.5cN/dtex以上爲適宜,以 4.7cN/dtex以上更佳’而且在7cN/dtex以下;本發明之多 纖維紗具有甚高之機械強度,所得編織物能顯示極高之抗 拉強度,撕裂強度。 •27- (23) 200424374 又,多絲纖維紗之斷裂延伸度亦很重要,對布料之撕 裂強度有很大的影響;藉由具有高斷裂延伸度,可將加在 編織物上之外力吸收並分散,能提升撕裂強度;由此觀 點,S.F.之値低於22時,所得編織物,將其加以外力撕 裂之際,不能充分吸收並分散,致實用性下降。 使用本發明之聚酯多絲纖維紗,所得編織物的撕裂強 度,以9〜3 0N爲宜,以9.8〜2 0N更佳。
本發明中,由聚酯聚合物製造纖維之方法,沒有特別 的限制,可以使用已往眾所周知的聚酯熔融紡絲法;例 如,將上述之聚酯聚合物,在270〜3 00°C之範圍熔融,使 此熔融物經多絲纖維用紡絲管頭押出而紡絲,此時熔融紡 絲之速度以400〜5000m/分鐘爲宜;紡絲速度在上述範圍 內時,所得多絲纖維紗之強度十足,同時可安定的捲取; 又,拉伸可在未拉伸聚酯纖維捲取後進行,亦可不經捲 取,連續進行;更且,本發明之聚酯纖維,爲改良其觸 感,亦可施行鹼減量處理。 製造聚酯纖維之際所使用紡絲管頭的形狀,沒有任何 限制,圓形及其他形狀(三角形,其他之多角形,扁平形 等)均勻,又實心或空心均可;紡絲後未拉伸之多絲纖維 紗,捲取後,供應拉伸步驟亦可,或不經捲取,直接連續 供應拉伸步驟亦可。 本發明所用上述聚酯多絲纖維紗,可加拈,亦可不加 拈;並且,本發明所用之聚酯多絲纖維紗,可施行假拈捲 縮加工,塔斯蘭加工,或使用空氣噴射流之交錯加工等; -28- (24) 200424374 使用施行如此加工之聚酯多絲纖維紗時,能賦予所得編織 物實用上極爲適當之膨鬆感,密緻感,溫暖,柔軟。 進而,爲提高本發明之聚酯多絲纖維紗的觸感,以施 行鹼減量處理爲佳。
如此所得之本發明的聚酯多絲纖維紗,在編織成布料 際,起毛之缺點極少,製造時之舒解性,編織性優越;而 且由於所得編織物的色調優美之故,極適合使用爲運動衣 料,工業資材用布料等領域中之各種制服,訓練衣物,運 動衫,及雨衣,傘,降落傘,帆船翼等等。 【實施方式】 [實施例] 以下述實施例更具體的說明本發明;但此等不在本發 明之限制範圍內。
在下述實施例1〜3,及比較例1〜2中,聚酯聚合物, 多絲纖維紗之特性,依下述之方法測定。 (1 ) 特定粘度: 聚酯聚合物之特性粘度,係將聚酯聚合物〇 . 6 g溶解 於3 5 °c之鄰一氯酚5 0 m 1中,使用奧氏粘度計在3 5 t下測 定而求出。 (2 ) 色調(顏色L *値及b *値) 將聚合物試料在290。(:,真空下1〇分鐘熔融,使熔 融物置於銘板上,形成厚度3·〇± l 〇mm之平板狀後,直 接在冰水中急冷,將所得平板狀物置於1 6〇t中,經1小 -29- (25) 200424374 時之乾燥結晶處理;將所得平板狀物置於色差計調整用之 白色標準平板上,依L*a*b*表色系(JIS— Z8729)之標 準’使用密諾魯達公司製泛達型色差計C R - 2 0 0測定試 料平板表面之L*値及b*値;L*爲亮度之表示,其數値愈 大表示亮度愈高;b*値,其値愈大表示帶黃色之程度愈 深。 (3 ) 金屬含有濃度:
聚酯中之催化劑金屬濃度,係將粒狀之試料在鋁板上 加熱熔融後,以壓縮機製作成具有平面之成型體,在螢光 X線裝置(理學電機工業公司製,3270E型)中,進行定 量分析。 但,添加有做爲消光劑之二氧化鈦的聚酯,必須先將 試料溶解於六氟異丙醇,以離心分離機使二氧化鈦粒子由 上述溶液沉降,用傾斜法將上層澄淸液分離回收,蒸發溶 劑,調製成試料,即可測定。
反應析出催化劑之鈦,磷原子的濃度,將乾燥之試料 安置於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日立計測機器服務公司 製’ S 5 70型),使其連接於能量分散型X線微量分析儀 (XMA,堀場公司製,EMAX - 7000 ),進行定量分析。 (4) 二乙二醇(DEG)之量: 使用含水聯氨將聚酯聚合物分解,此分解生成物以氣 相色層光譜儀(日立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製,263 - 70 ) 測定二乙二醇之含量(重量% )。 (5 ) 紡絲管頭附著之雜質層的高度 -30- (26) 200424374 將聚酯聚合物成型爲小片狀’使其在2 9 0 t:熔融,由 孔徑0.1 5 m m 0,孔數爲1 2個之紡絲管頭排出,紡絲速 度爲600m/分鐘,進行三天之熔融紡絲,測定管頭之排出 口外圍附著的雜質層高度;此附著雜質層之高度較高時, 排出之熔融聚酯纖維狀流動容易發生彎曲現象,使聚酯之 成型性降低;即,紡絲管頭附著之雜質層的高度,爲該聚 酯聚合物之成型性的指標。
(6 ) 斷絲 在上述(5 )記載的連續紡絲三天中,測定纖維絲斷 截之次數。 (7 )起毛(個 /l〇6m)
將捲裝(或盤裝)上捲取之聚酯250支的多絲所成纖 維紗安置於附設有起毛檢測裝置之整經機,以40 Om/rnin 之速度,整經42小時;每當整經機停止,以目視確認有 無起毛,確認之起毛數換算成相當於纖維紗長/106m之起 毛數。 (8 ) 多絲纖維紗之抗拉強度,切削延伸度及S . F . 値: 依Π S — L — 1 0 1 3記載之方法,測定多絲纖維紗之抗 拉強度,切削延伸度,算出S.F.之値。 (9) 撕裂強度 以JIS - L — 1 096,6·15,5D法,測定聚酯多絲纖維 編織物之撕裂強度。 -31 - (27) (27)200424374 [實施例1] 在對苯二甲酸二甲酯1〇〇重量份,與乙二醇70重量 份之混合物中,加入四正丁基鈦酸酯0.009重量份混合; 將此混合物注入可加壓加熱之不銹鋼製反應容器中,反應 容器內加壓至0.07MPa,而且其溫度由140°c升溫至240 °C ;上述混合物即進行酯交換反應;此反應混合物中,加 入三乙基磷醋酸酯(ΤΕΡΑ) 0.03 5重量份及做爲消光劑之 Ti02 0.07重量%,完成酯交換反應。 其後,將反應混合物移至聚合容器,升溫至29(TC, 於2 6.67Pa以下之高真空進行聚縮合反應;即製得特性粘 度爲0.63,二乙二醇含量爲0.6重量%之聚酯聚合物,將 其小片化。 將此聚酯聚合物小片,投入固相聚合裝置,於22(TC 下進行1 〇小時之反應,即得特性粘度爲0.9之聚酯聚合 物小片。 更將此小片乾燥,供應至熔融紡絲裝置熔融,由具有 36個排出孔之紡絲管頭,以15.4 g/m in之排出量押出;此 時,管頭下90mm之保溫區的加熱器溫度調節至40(TC ; 冷卻風(溫度25°C,濕度65% )以30cm/Sec之速度吹向 押出的纖維狀聚酯熔融物流,使其冷卻固化,固化後之多 絲纖維以加油滾筒賦予油劑,以交錯噴嘴施行纖維交絡處 理,授與3個交絡數/m之交絡,此未拉伸多絲纖維束以 1 000m/min之速度捲取,連續不斷的在預熱溫度9(TC下預 熱,更在設定爲120°C中以拉伸倍率3.2倍拉伸;對拉伸 -32- (28) 200424374 後之多絲纖維紗,在即將捲取之前更施行交錯處理’授與 1〇個/m之交絡後,以3 200m/min之捲取速度捲取’即得 44dtex/36絲之多絲纖維拉伸紗。
上述紡絲連續進行3天之結果,斷絲〇次’上述聚醋 聚合物爲紡絲性良好者,而且隨著時間之經過確認沒有紡 絲性下降之傾向;還有,此時管頭附著之雜質極少,高度 只有 5 μηι ;所得拉伸多絲纖維紗之抗拉強度爲 4.9cN/dtex,S.F.値爲 23;又,發生之起毛數爲 0.04個 /106m,爲防起毛性良好者,色調不帶黃色極爲良好;接 著,使用此聚酯多絲纖維紗,織成經 249/3.79cm,緯 1 94/3.7 9cm密度之平紋織物,測定其撕裂強度,爲能滿足 1 1 ·4Ν ;所得織物爲柔軟而且觸感優美者;其測定結果如 表1所示。 [實施例2]
與實施例1同樣的製得聚酯聚合物,聚酯多絲纖維 紗,以及平紋織物,但是使用以下述方法合成之偏苯三酸 鈦〇 . 〇 1 6重量份,做爲催化劑用欽化合物。 <偏苯三酸鈦之合成方法> 在偏苯三酸酐之乙二醇溶液(0.2重量% )中,添加 對偏苯三酸酐爲0.5莫耳之四丁氧基鈦,於空氣中8〇€^常 壓下反應60分鐘;其後,冷卻至常溫,以1 〇倍量之丙酮 使生成催化劑再結晶;析出物以濾紙過濾,在1 〇 〇 °c下乾 -33 - (29) 200424374 燥2小時,即得目標物之鈦化合物。 所得之平紋織物,爲柔軟而且觸感優美者;其測定結 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3]
與實施例1同樣的操作,製得聚酯聚合物’聚酯多絲 纖維紗,以及平紋織物;但是,聚酯聚合物之小片’依下 述之方法製作。 <聚酯小片之製作>
在預先存放22 5重量份聚酯之低聚物的反應器內’於 攪拌,常壓,2 5 5 °C,氮氣大氣等條件下,添加179重量 份之高純度對苯二甲酸,與9 5重量份之乙二醇,混合均 勻,調製成漿狀物,以一定之速度供應,進行酯化反應; 此反應中,反應產生之水,與乙二醇同時餾出系外,酯化 反應施行4小時,反應即完成;此時酯化率爲98%以上, 生成之低聚物的聚合度,約爲5〜7。 將酯化反應所得之低聚物225重量份移至聚縮合反應 槽,加入做爲聚縮合催化劑之下述「TP催化劑」3.34重 量份;系內之反應溫度由255 °C至2 80 °C,又,反應壓力 由大氣壓至60Pa隨各個階段上昇或減壓,反應產生之 水,乙二醇同時餾出系外,進行聚縮合反應。 聚縮合反應之進行程度’可由監控器上系內攪拌翼之 負載確認,達到所期望之聚合度時,反應即完成;此時, •34- (30) 200424374 系內之反應物由排出部以單絲狀連續押出,經冷卻,剪 斷,即得約3mm左右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小片。 < TP催化劑之製作> (1 ) 鈦化合物之調製:
在具有可將內容物攪拌混合之功能的2公升容量三口 燒瓶中,加入乙二醇91 9g,與醋酸1 0g攪拌混合;於此 混合物中,徐徐添加四丁氧基鈦7 1 g,調製成鈦化合物之 乙二醇溶液(透明):此溶液稱爲「TB溶液」,此TB 溶液之鈦原子濃度爲1 · 〇 2重量%。 (2 ) 磷化合物之調製: 在具有可將內容物加熱,攪拌混合功能之2公升的三 口燒瓶中,加入乙二醇656g,攪拌同時加熱至100°C ;達 到此溫度時,加入單月桂基磷酸酯3 4.5 g,加熱攪拌混合 至溶解,即調製成透明之溶液;此溶液稱爲「P 溶
液」。 (3 ) 催化劑之調製: 在攪拌同時加熱並控制於1 〇(TC之上述的 P 溶液 (約69 0g)中,徐徐添加預先準備之TB溶液310g,全 量添加完成後;將其攪拌同時保持1 00 °C之溫度1小 時,鈦化合物與磷化合物反應即完成;此時,調整TB溶 液與P溶液之配合量比,使磷原子對鈦原子之莫耳比率 可達2.0左右;以此反應所得之生成物,不溶於乙二醇之 故,在反應生成液中,以白濁狀態之微細析出物而存在; -35- (31) 200424374 此溶液稱爲「τρ催化劑」° (4 ) 反應析出物之分析
爲分析所得反應析出物’將一部份之反應溶液,以孔 徑5 μ之過濾器過濾,揉取固體之析出反應物,經水洗, 乾燥;所得析出反應物以ΧΜΑ分析法測定元素濃度,其 結果爲鈦1 2 · 0重量%,磷1 6 · 4重量% ;以鈦原子爲基準, 磷原子之莫耳比率爲2.1;而且’此反應析出物進行固體 NMR分析,可得下述之結果;即以 C— 13CP/MAS (週波 數7 5 . 5 Hz )測定法,確認來自四丁氧基鈦之丁氧基金屬 的化學位移 14PPm,20ppm’ 36ppm尖峰之消失;又,以 P — 3 1 DD/MAS (週波數爲12 1.5Hz)測定爲,確認先前單 月桂基磷酸酯中不存在之新的化學位移尖峰22ppm ;藉此 可以確認,以上述條件所得之析出物,確實爲含有鈦化合 物與磷化合物之反應生成物者。 (5 ) 固相聚合 將所得聚酯小片,移入固相聚合裝置,在22 °C下施 行10小時之固相聚合處理;即得特性粘度爲0.88之聚酯 聚合物的小片。 (6) 多絲纖維紗之製造 經三天連續紡絲之結果,斷絲爲〇次之良好者,而且 經時亦未發現有惡化之傾向;還有,此時管頭之雜質極 少,只有 7 μιη之高度;所得纖維紗之抗拉強度爲 4.8cN/dtex,其 S.F.爲22.5 ;又,起毛數爲良好者,僅 0.07個/10 6m,色調亦極爲優美,不帶黃色。 -36- (32) (32)200424374 (7 ) 編織 使用此聚酯多絲纖維紗,織成經 2 4 9/3.79cm,緯 丨9 4/3. 7 9 cm之密度的平紋織物,測定其撕裂強度,爲能充 分滿足之高成績的1 1 · 2 N i所得織物爲柔軟而且觸感優美 者。 [比較例1] 與實施例1同樣的製得特性粘度爲〇 . 6 3之聚酯聚合 物;但,省略固相聚合步驟;又,由此聚酯,與實施例1 同樣的製造44dtex/12絲之拉伸絲,以其製造織物;但紡 絲管頭之押出孔數變更爲1 2個,拉伸倍率變更爲3.7 倍;所得織物之觸感爲硬梆梆,且硬度不足者;測定結果 如表1所示。 [比較例2] 將對苯二甲酸二甲酯100重量份與乙二醇70重量份 之混合物,與醋酸鈣水合物0.064重量份,加入可進行加 壓反應之不銹鋼製容器中,施加〇.〇7MPa之壓力同時由 l4〇t升溫至240 °C,酯交換反應進行後,此反應混合液 中,添加56重量。/。濃度之磷酸水溶液0.044重量份,及做 爲消光劑之0.07重量%的Ti02,酯交換反應完成。 其後,將上述反應生成物移至聚合容器,添加如表1 所示量之三氧化二銻,升溫至290°C,在26.67Pa以下之 真空進行聚縮合反應,即製得特性粘度爲0.631,二乙二 -37- (33) (33)200424374 醇量爲〇 . 5 5重量%之聚酯聚合物;更將所得聚_聚合物小 片化;接著將此聚酯聚合物小片加入固相聚合裝置中,在 22 0 °C進行固相聚合反應8小時,即製得特性粘度〇.92之 聚酯聚合物小片;使用此小片,與實施例1同樣的製得聚 酯多絲纖維紗及織物;在紡絲步驟中,斷絲及發生起毛有 增大之傾向;如表1所示。
-38- 200424374 (34)一谳 i織物特性 破裂強度 2 11.4 11.3 s 纖維特性 〇6 m οι m CN m cs 抗拉強 度 cN/dtex Ο) oc rn 製絲特性 I 起毛 _ 個 /10m 0.04 0.04 0.03 0.15 管頭雜 質高度 pm 卜 cn 斷絲 次/3天 〇 〇 O 顏色 b, ON CN o4 oo L*値 79.0 80.0 80.0 70.0 i特定 粘度 0.900 0.900 _ 0.630 0.920 催化劑成份 Mn/Mr wo 1 Μρ/Μίί v«D \D 1 銻化合物 含有量 (mmol%) 1 1 1 m 磷化合物 含有量 (mmol%) 1 種類 ΤΕΡΑ ΤΕΡΑ ΤΕΡΑ 1 鈦化合物 含有量 (mmol%) cn cn 1 種類 ΤΒΤ TMT TBT 1 實施例 1 實施例 2 比較例 1 比較例 2
鼯趦鏈露_N]111: VdHl 尨饀111齡雞:121 尨 S 碱 X Hrs: 1PQ1 :雄 -39 -

Claims (1)

  1. (1) 200424374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聚酯多絲纖維紗,係含有以聚酯聚合物爲主 成份之聚酯多絲纖維紗,其特徵爲 上述聚酯聚合物爲將芳香族二羧酸酯於催化劑之存在 下,經聚縮合而得者, 上述催化劑爲包含至少一種選自下述混合物(1 )及 反應生成物(2 )者, 上述催化劑用混合物(1 )爲下述成份(A )及 (B ), (A)至少一種選自(a)下述一般式(I): R i R o — Tl〇 f 〇 1 R ο R 式 述 上 有 具 白 選 •Imll 種 基 苯 及及 3’基 R 烷 , 的 2 R 子 , 原 R1碳 ’ 個 中 ο 2 R 之之 立 J 獨卜 自爲 各m 爲 ; 或及 , , 欽 個鈦基 3 基氧 , 氧烷 個烷之 2 之 \)y , 示I 時表彳 4#]式 或異般 h相一 , 或述 2 同前 爲相} m爲 b ·· •’可 C } 數,II 整R3( 及 2 R 之 個 4 式 般 1 述 下 及
    Π -40- (2) (2)200424374 [上述(II)中,η爲2〜4之整數]表示之芳香族多元 殘酸或其酸酐之反應生成物所成群所構成之鈦化合物成分 (A ),及 (B )至少一種以下述一般式(III ) R5 Ο ——C -X- PC 〆〇R6 (m) II 〇 II 〇 、〇R7 Ο [上述式(III)中,R5,R6,及R7爲各自獨立之具有 1〜4個碳原子的烷基;X爲一種選自—CH2 —基及一 CH (Y ) -基之(Y爲苯基)]表示之磷化合物所構成之磷化 合物成分(B )之混合物, 上述催化劑用混合物(1 )使用之配合量爲,上述鈦 化合物成份(A )中所含鈦元素之毫莫耳値,對上述芳香 族二羧酸酯的莫耳數値之比(% ) MTi,及磷化合物成份 (B)中所含磷元素之毫莫耳値,對上述芳香族二羧酸酯 之莫耳數値之比(% ) MP,必須滿足下述關係式(丨)及 (ii)者: 1 ^Mp/MTi ^15 ( i ) l〇^MP +MTi ^100 ( ii ) 上述催化劑用反應生成物(2 )爲下述成份(C )及成 份(D)之反應生成物, •41 - (3) 200424374 成份(C )爲至少一種選自(c )上述一般式(I )所 示之烷氧基鈦,及(d )上述一般式(I )所示之烷氧基鈦 與上述一般式(II)所示的芳香族多價羧酸或其酸酐之反 應生成物,所成群者而成之鈦化合物成份(C ), 成份(D )爲,至少一種以下述一般式(IV )所示之 磷化合物所成的磷化合物成份(D ), pyo I P \—/ 〇 8 R (〇h)3- (IV) [上述式(IV )中,R8爲具有1〜20個碳原子之院 基,或具有6〜2 0個碳原子之芳基;p爲1或2之整數], 上述多絲纖維紗之單纖維纖度爲在0.3〜2.0dtex之範 圍內者;上述多絲纖維紗之全纖度爲在90dtex以下者; 而且’上述多絲纖維紗之以下述式(1 )所示的絲因數 (S.F.)値爲在22以上者, (S.F·)=(抗拉強度)X (切削延伸度)( 1 )。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酯多絲纖維紗,其中 在上述催化劑用混合物(1 )中,烷氧基鈦(a )與〜般式 (II)的芳香族多價羧酸或其酸酐之反應莫耳比,爲在 2 ·· 1〜2 ·· 5之範圍內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酯多絲纖維紗,其中 -42 - (4) (4)200424374 上述二烷基芳香族二羧酸酯爲,以芳香族二羧酸之二烷基 醋與烯烴二醇之酯交換反應製造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聚酯多絲纖維紗’其中 上述芳香族二羧酸’係選自對苯二甲酸,〗,2 —萘二殘 · 酸,苯二甲酸,異苯二甲酸,二苯基二羧酸’及二苯氧基 乙烷二羧酸者;上述烯烴二醇,係選自乙二醇,丁二醇, 三甲烯二醇,丙二醇,季戊二醇,六甲烯二醇,及十二甲 烯二醇者。 _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酯多絲纖維紗,其中 上述聚酯爲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聚酯多絲纖維紗,其中 上述聚酯聚合物之,依 L*a*b*顏色表色系(JIS -Z8729 )爲基準,L*値爲60〜90者,b*値爲1〜1〇者。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中任一項之聚酯多絲纖 維紗,其中有編織物之形狀。 43- 200424374 柒、(一)、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本代表圖之元件代表符號簡單說明:無
    捌、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 式:
    -5-
TW093104980A 2003-03-20 2004-02-26 Polyester multifilament yarn TW200424374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77510A JP4064273B2 (ja) 2003-03-20 2003-03-20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24374A true TW200424374A (en) 2004-11-16

Family

ID=33027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04980A TW200424374A (en) 2003-03-20 2004-02-26 Polyester multifilament yarn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014920A1 (zh)
JP (1) JP4064273B2 (zh)
CN (1) CN100414007C (zh)
TW (1) TW200424374A (zh)
WO (1) WO20040835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57373A1 (en) * 2003-01-07 2006-03-16 Teijin Fibers Limited Polyester fiber structures
JP2004218125A (ja) * 2003-01-14 2004-08-05 Teijin Fibers Ltd 異形断面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ATE470736T1 (de) * 2003-01-16 2010-06-15 Teijin Fibers Ltd Differential-shrinkage-filamentgarn in kombination mit polyester
JP3797486B2 (ja) * 2003-07-29 2006-07-19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織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90217811A1 (en) * 2006-01-17 2009-09-03 David William Leeming Textile armour
NL2000406C2 (nl) * 2006-12-22 2008-06-24 Tno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beschermen van objecten tegen raket-aangedreven granaten (RPG's).
JP2009144271A (ja) * 2007-12-12 2009-07-02 Teijin Fibers Ltd 中空ポリエステル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150011A (ja) * 2007-12-20 2009-07-09 Teijin Fibers Ltd リサイクル原料を使用したポリエステル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
EP2210910B1 (en) 2009-01-21 2013-01-02 Nan Ya Plastics Corporation Antimony-free PET resin and PET polyester fiber made therefrom
WO2012068264A2 (en) * 2010-11-17 2012-05-24 Frx Polymers, Inc. Phosphonate polymers, copolymers, and their respective oligomers as flame retardants for polyester fibers
ES2693373T3 (es) 2013-06-20 2018-12-11 Synvina C.V. Procedimiento destinado a la preparación de una fibra, a una fibra y a un hilo realizado con dicha fibra
BR112019001942A2 (pt) * 2016-08-03 2019-05-07 Kordsa Teknik Tekstil Anonim Sirketi aparelho e método para produção de fio de multifilamento
EP3466385B1 (en) 2017-10-06 2020-05-2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or wipe comprising a nonwoven material with bicomponent fibers comprising antimony-free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EP3466388B1 (en) 2017-10-06 2020-05-20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a nonwoven material with antimony-free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EP3466389B1 (en) 2017-10-06 2020-05-20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a carded resin-bonded nonwoven web with fibers comprising antimony-free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JP7021328B2 (ja) * 2020-11-10 2022-02-16 コルドサ・テクニク・テクスティル・アノニム・シルケティ モノフィラメント糸製造のための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708790C2 (de) * 1977-03-01 1982-02-25 Akzo Gmbh, 5600 Wuppertal Lineare Homo- oder Copolyester,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 Polyester und ihre Verwendung
JPS5443295A (en) * 1977-09-13 1979-04-05 Teijin Ltd Production of polyester
JPS5445397A (en) * 1977-09-19 1979-04-10 Teijin Ltd Preparation of polyester
DE2811982A1 (de) * 1978-03-18 1979-09-27 Huels Chemische Werke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hochmolekularem poly(ethylenterephthalat)
US5331032A (en) * 1988-08-04 1994-07-19 Teijin Limited Hydrophilic aromatic polyester fiber
US5270353A (en) * 1989-02-10 1993-12-14 Idemitsu Kosan Co., Ltd. Resin composition
DE4208916A1 (de) * 1992-03-20 1993-09-23 Akzo Nv Polyesterfaser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US5912307A (en) * 1996-05-03 1999-06-15 Bp Amoco Corporation Polyester compositions
DE19631068B4 (de) * 1996-08-01 2006-06-01 Zimmer Ag Verfahren zur Beschleunigung der Polykondensation von Polyester
US6001935A (en) * 1997-11-10 1999-12-14 Stephan Company Durable hydrophilic polymer coatings
US6231976B1 (en) * 1997-08-28 2001-05-15 Eastman Chemical Company Copolyester binder fibers
DE69836223T2 (de) * 1997-08-28 2007-08-30 Eastman Chemical Co., Kingsport Verbesserte copolymerbinderfasern
WO1999011709A1 (fr) * 1997-09-03 1999-03-11 Asahi Kasei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mposition a base de resine polyester
US6284370B1 (en) * 1997-11-26 2001-09-04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Polyester fiber with excellent processability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5981690A (en) * 1998-04-17 1999-11-09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Poly(alkylene arylates) having improved optical properties
JPH11350250A (ja) * 1998-06-08 1999-12-21 Unitika Ltd 細繊度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法
JP2000319370A (ja) * 1999-05-13 2000-11-21 Teijin Ltd 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TW548291B (en) * 1999-06-24 2003-08-21 Teijin Ltd Catalyst for producing a polyest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polyester by using same
FR2805630B1 (fr) * 2000-02-24 2002-09-13 Eastman Kodak Co Procede pour gerer une distribution rapide d'images
ES2222880T3 (es) * 2000-05-17 2005-02-16 Sk Chemicals Co., Ltd. Metodo para preparar una resina de poliester copolimerizada con 1,4-ciclohexanodimetanol.
DE10152839B4 (de) * 2000-11-30 2011-05-05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zur Positionierung einer in wenigstens zwei unterschiedliche Betriebsstellungen bewegbaren Walze einer Druckmaschine und entsprechendes Farbwerk
KR100402838B1 (ko) * 2001-05-10 2003-10-22 주식회사 효성 폴리에스테르 멀티필라멘트사
CA2459580C (en) * 2001-09-20 2011-05-31 Teijin Limited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ethylene aromatic carboxylate ester) resin and resin product
JP3888884B2 (ja) * 2001-11-28 2007-03-07 帝人ファイバー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US20060057373A1 (en) * 2003-01-07 2006-03-16 Teijin Fibers Limited Polyester fiber structures
MXPA05007248A (es) * 2003-01-09 2005-09-08 Teijin Fibers Ltd Tela tejida/tricotada de fibra de poliester.
ATE470736T1 (de) * 2003-01-16 2010-06-15 Teijin Fibers Ltd Differential-shrinkage-filamentgarn in kombination mit polyester
WO2004063437A1 (ja) * 2003-01-16 2004-07-29 Teijin Fibers Limited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及びそれを含む仮撚加工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17511A (zh) 2006-01-04
JP2004285500A (ja) 2004-10-14
CN100414007C (zh) 2008-08-27
JP4064273B2 (ja) 2008-03-19
WO2004083501A1 (ja) 2004-09-30
US20060014920A1 (en) 2006-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424374A (en) Polyester multifilament yarn
KR101099418B1 (ko)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 섬유 부직포
JP2004270097A (ja) ポリエステル織物
JP2004218125A (ja) 異形断面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WO2004063441A1 (ja) ポリエステル異収縮混繊糸
JP7251260B2 (ja) カチオン可染性ポリエステ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196158B2 (en) Knitted/woven fabric of polyester fiber
TW200419023A (en) Polyester fibers and false-twist textured yarn comprising same
JP2003147635A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335719B2 (en) Polyester based on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RU2301854C2 (ru) Вязаный либо тканый материал из волокна из сложного полиэфира
JP2004238553A (ja) 常圧染色用ポリエステル及び繊維
JP2004217751A (ja) 常圧染色用ポリエステル及び繊維
JP4216508B2 (ja) 耐光性の改良されたポリトリメ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系ポリエステ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よりなる繊維
JP4216493B2 (ja) 耐光性の改良されたポリトリメ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系ポリエステ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よりなる繊維
JP2004270111A (ja) 異形断面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JP2004218159A (ja) ポリエステル異収縮混繊糸
JP2003128771A (ja) 難燃性ポリエステル及びそれからなる繊維
JP2005179828A (ja) ポリエステル原着繊維
JP2004218126A (ja) ポリエステルモノフィラメント
JP2004218161A (ja) 縫糸用ポリエステル繊維及び該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を用いてなる縫糸
JP2002161437A (ja) ポリアルキ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繊維及びその識別方法
JP2004218108A (ja) ポリエステル高強度繊維
JP2004218141A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編物
JP2004218127A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